首页 > 文章中心 > 唐宋诗词鉴赏

唐宋诗词鉴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唐宋诗词鉴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唐宋诗词鉴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开展活动;古典诗词教学;兴趣

粤教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一书,人教版选修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三个单元全都是中国古典诗词篇目。唐诗宋词就是我国文学上的瑰宝,选进教材的都是极具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但即使再美的诗词,在连续的为备考进行的教学中学生不免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觉得乏味。而课程标准关于诗歌“课程目标”第一点就提到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该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诗词的勃勃兴致呢?本人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认为可以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常态教学中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诗词综合实践活动,多角度、多层面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浓厚兴趣。下面以粤教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下面简称“粤选1”)为例谈谈古典诗词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想与实施。

一、“命名取号”酝酿蓄趣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课程目标”的阐述要求学生尝试组织文学社团,其实在班上也可组织成立缩微的“文学社团”,如某个专题方面的学习小组等。所以,在正式进入诗词教学前可发动组织学生成立“诗词学习小组”。即在班级要求全体同学以4~6人组合成立一个诗词学习小组,所有同学均要参加,组员尽量包含“各有专长”的同学,如语文综合素养较高、会绘画或唱歌、能制作课件等。选好组长,并取一个有诗意的组名。同时,建议每个组员各取一个有个性的字或号以显“诗意人生”。在整个过程中,诗词学习小组不能任意变换组员,以保证后续开展活动时诗词学习小组的整体合作及统一。

一般来说学生在分组后为小组取名的时候都很积极,许多小组成员常常为一个字展开激烈的讨论,就怕自己组的名没有其他组的有意蕴。同学们最后定的组名,有些取自古诗词名句,有些融进组员的名字,有些结合组员的兴趣爱好等,每次总能出现许多“出彩”的富有诗意的组名,如“疏星淡月”“鸿雁单秋”“梦圆唐朝”等。而在给自己取字号的时候,如果出现不够积极的情况我就借机渗透古代文化常识,借力激趣。我在简单介绍古人取字与号的基本知识时,就特别向学生强调:字,也叫“表字”,古时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并非所有成年人都有字,是有一定学识、身份、地位的成年人才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普通的平民百姓不再有表字,表字成为地位的象征;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这个时候学生就积极起来了,全班出现一股势不可挡的“查词典,定雅字,取美号”的热潮。

而@些都为接下来的诗词学习铺设道路,酝酿蓄趣,营造学习氛围。

二、“古代诗歌我来讲”自主鉴赏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的“课程目标”阐述中提到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诗文。还指出:选修课程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古代诗歌我来讲”自主鉴赏活动就是指在老师的示范讲解下,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然后选择自己喜欢又感觉理解最透彻的诗作给同学们讲授,学生每人都有一次走上讲台当小老师的机会。

粤选1将唐诗宋词元曲中大家们的作品编为基本阅读课,其他名家的作品按题材内容分类编排为拓展阅读课,这样的框架有利于突出重点。教师先把不同题材的作品与名家典型代表作列为自己示范重点讲授的专题课与名家学习课。专题授课讲明诗词常识,让学生初步掌握诗词的分类鉴赏。名家学习课精讲最能体现诗人风格的诗篇。除了这些,其它的篇目则可让学生进行自主鉴赏。学生与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轮流穿行。如杜甫诗五首,都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和高度成熟的诗歌艺术技艺。教师可只讲《月夜》,而其余四首诗让学生自主鉴赏。

三、“寻觅收集”深入研究

新课标指出,诗歌课程应有较大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精选重点学习篇目,进行作品鉴赏,即鉴赏研读是建立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的。要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势必要找到相应的契机,给予相应的阅读任务,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去阅读鉴赏。

(一)收集意象典故活动

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常用修辞手法,不知道诗歌中所用的典故,势必也会影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把握。在恰当的时候让学生归纳掌握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或典故,可以让学生构建诗歌的知识网络,积累较为丰富的鉴赏知识。布置学生搜集的时机应以教学进度为准,搜集的内容可以有四种:1.单个典型意象涵义的搜集。如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中三首有“月”的意象,所以可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带有“月”意象的诗句,探讨这个意象的寓意。2相同题材意象典故的搜集整理。学了第1课王维的边塞诗《观猎》及第6课的边塞战争诗之后,可以让学生收集边塞诗常见意象或典故的有关诗句,然后解说意象寓意和典故内容及含义。3.表现相同思想内容的意象典故的搜集整理。如学了第19课言情词三首后让学生搜集整理代表爱情的常用意象。4.名家常用的意象搜集整理。

学生自己搜集归纳比教师直接给资料会有更深印象,有时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二)寻觅“唐词宋诗”活动

尽可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风貌,是《唐诗宋词选读》学习的预设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唐词和宋诗。教材中属于唐代的词人有温庭筠,执教唐诗最后一课咏史诗介绍温庭筠时,我重点强调温庭筠是晚唐时期诗人、词人,他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在惊诧于竟有“唐词”时让学生每人找一首唐词和一首宋诗。一些学生搜集到苏轼的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时,激动地说“这出自苏轼的诗,而不是词!我可从来没意识到这是宋诗!”“我几乎是又惊又喜了”。

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自主利用网络等工具去查寻有点被教材“忽略”的唐词、宋诗。学生在有点意外号晾喜中,增加了阅读量,既有助于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全貌,也为后面宋词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

(三)“寻觅节日诗情”活动

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都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教材中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等都是有关元宵节的词。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写七夕的。在学习这些篇目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出现其它的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查找内容包括相关节日诗词,节日诗词相关的作家、年代以及背景等资料。学生通过自己制作课件汇报展示搜集结果。

学生在寻觅搜集有关节日诗歌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些本身是很具吸引力的,同时又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一脉相承,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广泛阅读的时候,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热爱,阅读鉴赏能力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提升。

四、“尝试创作”提升写作能力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学生学了一定数量的唐诗与宋词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创作,以期能深入理解诗歌。可采取下列多种形式,如改写诗词:可在学过的古典诗词中选择一首诗或词进行改写,可以把诗改为词,也可以把词改为诗;填词:老师简单介绍填词的基本知识,然后要求每位同学试填一首词。可以给定主题:如以“校园生活”“艺术节”“学语文”为话题。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创诗词。

创作活动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写歌词:先让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首有关古典诗词的民乐、歌曲让同学们欣赏,之后要求学生以某一古典诗词为原型,改写成一首歌词。老师可以先教给学生简单的方法,如:挑选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词、曲,确定韵脚(与原韵可同也可不同);灵活变换句式,选用原诗中的意象,自由打散重组,设置一个具有现代意味的场景或背景故事,抒发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从而构成一首具有古典韵味又具有现代特色的词作。对于学生的作品,可以整理出版班级诗集。学生认真进行创作的风气不知不觉也渗透到平时的作文中去了。

五、“展演评比”提高鉴赏能力

课程目标关于诗歌提到要让学生“L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课程标准关于诗歌与散文的教学建议提到“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鼓励学生创办文学刊物。以上活动内容学生本来就有兴趣,如果再加上评比就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了。

(一)笔记展评

在开始诗词学习时即布置整理归纳笔记任务要求,同时预报在适当时候进行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最后以“内容丰富,有助于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而且做到图文并茂,令人读来津津有味”为标准评选最受欢迎的笔记。例如一个同学在积累本上整理归纳历史上一系列的壮志难酬的英雄、士大夫有关诗句时,旁边画了一个仰天长啸的人并在旁边用艺术字写着“爱国忠君如是也”。在同学们整理出来的笔记中大都能包含“文学文化常识”“分类知识”“诗歌鉴赏术语例举”“鉴赏步骤方法”“传统意象集锦”这些内容,而这正是鉴赏诗歌所必备的知识。同学们笔记的内容各异,生动形象又活泼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学了不少的诗词知识。

(二)专题朗诵表演

“专题朗诵表演”活动流程大概为:把粤选1作为范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并确定朗诵主题。按此专题搜集、整理相关诗歌,制作成课件,然后进行专题朗诵表演。学生在欣赏同学们表演时要作出准确的评价,小组同学人人参与,组与组同学互相观摩,互相评议。

学生最后确定的专题通常有“远游怀人”“军旅战争”“爱国情怀”“登临感悟”“爱的诗篇”“友谊如酒”“珍惜亲情”等等。各专题涉及面很广,准备过程可以说已达到了初步全面复习的目的。另外,当欣赏同学们的“倾情展演”时,也相当于把全书的内容分专题又复习了一遍,学生的分类鉴赏能力又得到一次长足的发展。

(三)手抄报、语文电子杂志评比

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中一路走来,点点滴滴,感悟与体验,进步与提高,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发挥所长,展示学习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展示方式主要有制作展示手抄报、编辑展演语文电子杂志活动。

活动还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选择展开对某一位作家或者某一题材、主题的诗歌进行阅读探究,每个学生把研究收获、心得写成文章。接着小组长组织有专长的组员把本组的文章整合制成“手抄报”或编辑成语文电子杂志。当“手抄报”全部制作完成时就在班上张贴展示,编辑制作成的语文电子杂志则在网上让同学们点击观看。

唐宋诗词鉴赏范文第2篇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现将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作一横向比较,从而把握高考命题特点,为以后的复习迎考提供参考依据和复习建议。

二、诗歌鉴赏题的分析与评价

(一)命题特点。

1,诗歌品类。古代诗歌本应包括唐代以前的古诗、唐诗、宋诗、唐宋词、元曲、元明清诗歌。对照2012年17套语文试卷可知,高考命题所选诗歌主要集中在唐宋时期的诗作(含词),偶尔也选用金元诗歌,明清诗歌则轮流出现,唐代以前的古诗以及元曲今年没有选用(以前偶有选录)。这是因为,在文学史上,人们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宋诗词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繁盛与巅峰。

2.作者情况。高考选用的诗歌,其作者有的是大家熟悉的,有的是大家不大熟悉的,有的则是十分陌生的。从2012年高考所选18首诗歌(浙江卷是两首诗)来看,张九龄、贾岛、温庭筠、杨万里、秦观、晏几道、元好问等是大家熟知的作家,晁补之、李益、张耒、李纲等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家,而修睦、金銮、王寂、白珽、曹伯启则是我们不熟悉的作家。总体看来,熟悉的作家还是多一些。

3.题量分值。一般设2个小题,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四地试卷中设了3个小题。分值一般在8分左右,多的有17分(北京卷),少的只有6分(重庆卷和福建卷),广东卷和浙江卷均为7分,全国课标卷和辽宁卷均为11分,江苏卷则为10分。

4.诗歌内容。高考命题选用的一般是中学生没有接触到的诗歌或者出现在课本、读本中不被注意的地方,因此其内容就显得陌生而新鲜,这样有利于高考的公平选拔。比如,温庭筠的《梦江南·千万恨》共有两首,我们考生熟悉的是其第二首:“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结果江苏卷却选了其第一首:“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从2012年高考诗歌的思想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远怀人。如全国课标卷晏几道的《思远人》及江苏卷温庭筠的《梦江南》。

(2)伤春惜别。如江西卷秦观的《江城子》及湖北卷贾岛的《送邹明府游灵武》。

(3)羁旅愁情。如山东卷晁补之的《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及四川卷曹伯启的《子规》。

(4)寄情山水。如安徽卷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辽宁卷张耒的《初见嵩山》。

(5)风物写真。如广东卷白埏的《余杭四月》及上海卷张九龄的《春江晚景》。

(6)托物寓意(借物寓理)。如全国大纲卷修睦的《落叶》、北京卷金銮的《柳堤》、天津卷杨万里的《野菊》、浙江卷钱翊的《未展芭蕉》和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7)边塞生活。如湖南卷李益的《度破讷沙(其二)》。

(8)闲适归隐。如福建卷李纲的《望江南》。

5.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以上所举18首诗歌涉及的表达技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表达方式。这里主要包括描写和抒情两大类型;

①描写。如全国大纲卷《落叶》第1小题涉及角度变化,北京卷《柳堤》第1小题涉及动静结合,广东卷《余杭四月》第1小题涉及色彩渲染,上海卷《春江晚景》涉及虚实相生,等等。

②抒情。如山东卷《吴松道中二首(其二)》的,融情于景,江苏卷《梦江南》和辽宁卷《初见嵩山》的借景抒情,上海卷《春江晚景》的情景交融,天津卷《野菊》、浙江卷《未展芭蕉》和《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的托物言志,天津卷《野菊》“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的用典抒情,等等。

(2)表现手法。如全国大纲卷《落叶》中松立与叶落的对比,全国课标卷《思远人》首句“红叶黄花秋意晚”的渲染,湖南卷《度破讷沙(其二)》的映衬、四川卷《子规》的烘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的衬托与对比,福建卷《望江南》的衬托,等等。

(3)修辞手法。如全国大纲卷《落叶》中“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的拟人,重庆卷《鹧鸪天》中“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的比拟。北京卷《柳堤》中“雨香非燕促”及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中“软红光里涌银山”的通感和比拟,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中“边雪藏行径”的拟人,江西卷《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的比喻和比拟,浙江卷《未展芭蕉》中“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医春寒”和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中“爱惜芳心莫轻吐”的比喻和比拟,辽宁卷《初见嵩山》中“数峰清瘦出云来”的拟人,等等。

此外,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中,还有几道涉及赏析语言的题目,属于“炼字”型。如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和“涌”二字的妙处,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对“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的“藏”和“透”二字作简要赏析,四川卷《子规》赏析第二联中的“空”字的韵味,等等。

6.亮点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比较鉴赏,二是探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比较鉴赏。这类题型是近年来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种考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2005年有4套高考试卷(上海卷、浙江卷、湖南卷、辽宁卷),2006年有3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2007年有5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浙江卷、辽宁卷),2008年有2套高考卷(湖南卷、广东卷)……2011年的湖北卷将刘敞《登城》与苏轼《望湖楼晚景》进行比较,2012年的江西卷比较秦观《江城子》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与教材中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异同,2012年浙江卷则比较钱翊的《未展芭蕉》和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的异同。

(2)探究。这是新课标考纲特意提出的一种能力层级,本是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散文)的考查要求,近年来则移用到古代诗歌鉴赏题中。

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思远人》第2小题:“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又如2012年北京卷第2小题: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再如2012年江西卷第2小题: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江西卷的比较鉴赏也可看作是探究题)

(二)试题评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古代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高考对诗歌的考查就是要引导广大师生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古代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提高广大考生的语文素养。江西高考命题人甚至提出“回归教材,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的命题思想,多年来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综观2012年全国17套题的诗歌鉴赏题目,笔者发现,这种导向是十分明显的。所命试题也涵盖了内容与形式的方方面面,考点分布均匀,题目难易适中,答案简明规范,题量和分值较为合理。而比较鉴赏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则是近年来诗歌鉴赏题的一大亮点,与新课标的要求十分吻合,应引起广大师生的密切注意。

尽管命题人的初衷是要考生“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但考生的实际阅读鉴赏水平还是比较低。以2012年江西卷为例,第(1)小题全省平均分为1.98分,第(2)小题全省平均分为1.67分,累加起来平均只有3.65分。可见,我们的古代诗歌教学依然任重而道远。

唐宋诗词鉴赏范文第3篇

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就是虚实结合的表现表现手法。“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有时能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在虚实结合的古诗词中,情感表现有一种值得我们关注技法――化虚为实。在用这种技法去赏析诗歌时,我们首先把握诗歌中虚的情感是什么样的情感,化作了怎样的实景,虚与实之间是怎样转化的。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中,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赢得千百年来无数读者的倾心,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李煜的这一名句只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正是因为他出神入化地运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技法。深入地来看,词中的虚正是他心中广阔深沉而无法排遣的愁情。依据词人的人生经历来看,从一个帝王沦落为阶下囚,江山已失,故国不在,雕栏玉砌为人所有,佳丽朱颜沧桑憔悴,更为可悲的是春花秋月依旧,而自己却失去了最基本的人生自由,更不用说人格尊严,此时此刻词人心中悔恨、悲痛、忧愁是可想而知的。那么词人怎样将心中的愁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呢?词人将心中无法言传的愁比作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形象、具体、生动,达到了直抒难奏的效果。

古诗情感的表现中像这样化虚为实的技法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在唐宋诗词中尤其突出。

在唐代“李杜”都是运用此法的高手。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中“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一句,就是将无限的离情别意在比较中化作万里东流的长江水生动地传达出来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这首小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赞颂了真挚、深厚的情谊。妙处在于结句的比物手法的运用,化虚为实将无形的情谊转换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自然而耐人寻味。诗圣杜甫的千古绝唱《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借用无边落木和滚滚江水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除“李杜”外运用此法的还有许多许多高手,比如许浑、小“李杜”等。许浑《谢亭送别》中“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一句,也是这一技法广泛应用的很好例证。

在宋词中更是将化虚为实的技法运用到了极至。贺铸,贺梅子就是将这一手法运用到家的高手。《青玉案》中化虚为实、清丽幽美的比喻,是最为人传颂之处。惊鸿一瞥而怀想至深,真诚恋慕却两心如隔,那一份爱的感伤和寂寞是十分古典而诗意的!而其内涵和意义又不唯爱情本身,佳人有幽锁深闺、华年虚度之慨,自己也有沉沦下僚、寂寞终老之悲。借美人以自伤,借烟草,风絮,梅子雨来说愁。真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唐宋诗词鉴赏范文第4篇

角度一:理解、赏析关键字词

这里通常有两种题型,一是对诗歌中的关键字词进行赏析,如对李白“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字加以赏析,对南宋汪元量的“北望烟云不尽头”中的“望”字加以赏析;二是对流传下来的不同版本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区别分析。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解题思路】本题是一道开放题,重点考查对关键词的鉴赏。“雁引愁心去”运用拟人手法,写大雁懂得人情,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含蓄地表达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并与下句“山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彩,远不如前者的拟人化手法。

【备考指导】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赏时应联系全诗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性、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另外,古人评诗有“诗眼”一说,即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词。抓住了诗眼分析,我们就能看清这首诗的情感世界。如何判断诗眼呢?一般说来,诗眼都在全诗的后两句,因为诗人通常是先写景后抒情,最后两句往往是诗歌的主旨所在。另外,诗眼以表现力强的动词和形容词居多。

角度二:概括语言特点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解题思路】白诗的语言风格,同学们应该多有耳闻,据传白居易诗写成后都要读给邻居家的老奶奶听,另外,课本中也有“在艺术表现上,白居易主张诗要写得通俗易懂”的话。参考答案:朴实无华。

【备考指导】多了解,多记忆。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有:王维的清新典雅,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朴实无华,苏轼的豪迈旷达,陆游的悲壮忧愤,李清照的柔婉隽永,辛弃疾的雄浑悲慨。此外,下面五个适用范围较广的词语也是概括诗歌语言特点时常用的。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如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二句。

质朴:这类语言常见于叙事、抒情诗中,作者往往不刻意追求语言的华美,而是用明白如话的语言直接叙述,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如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句,杜甫的“三吏”“三别”皆是此类语言的典范。

绮丽:特点是用华丽的词藻、多变的修辞、神奇的想象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如雍陶的《题君山》:“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用笔特点就是浓墨重彩。

隽永:这类语言的风格是意在言外,作者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将要表达的意思寄寓其中,让读者品味。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就是此类。

简练:特点是语言简洁、凝练,注重炼字、炼句。如贾岛诗最明显的风格就是简练。

角度三:理解、赏析一句诗

该角度分两类,一是对整句诗内容的理解;二是从整首诗中找出能够体现题目要求的一句诗,如从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中找出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故事的一句诗。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解题思路】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悲愤心理。

【备考指导】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述诗句、再现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将原诗句描述得形象生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呢?这就要求我们“身临其境”,将自己置身于诗歌描述的环境,置身于历史大背景,抓住包含作者情感的词语,去感受此时、此景中的此人此情,达到与诗人融通的境界,最后用最有表现力、最到位的词语再现原诗的画面。另外,语言组织要上层次,要有美感,像高三学生的水平。

角度四:理解、分析整首诗的内容或情感

这也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考查对诗歌内容或情感的理解;二是要求在前人对诗歌评价的基础上再作出自己的评价。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 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注]① 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 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从注释和标题可看出,这是作者离开家乡,初任巴东知县时所作,“怀归”揭示诗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诗歌由写景到抒怀,由“聊”到“惊”,表现了一种由闲情到心惊思乡的感情变化过程。参考答案: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时,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备考指导】对整首诗的分析,一要重视注释与标题,因为这里大都含有很重要的信息,以上几个例子就能证明这点;二要评价思想内容,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三要看清题目要求,灵活作答。如果考题直接提出鉴赏角度的要求,那么答题时就应直奔主题,明确回答。而如果考题没有明确指出鉴赏的方向,考生自选鉴赏角度时则应注意两种情况:(1) 当读懂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并对作者的风格有所了解时,可选择此诗的思想情感作为鉴赏的对象,因为思想情感是属于“大而化之”的东西,难有精确的答案,靠上一点就能拿分;(2) 当不能理解诗的大概意思时,就选择一两个精炼生动的字词鉴赏,抓住一点,详加阐发。

角度五:分析、鉴赏诗歌的创作技巧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景交融”特色的理解。解答时,一定要具体指出景是什么,情是什么,两者是怎样交融在一起的。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唐宋诗词鉴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解读

传统的诗歌鉴赏基本上都要求学生先读后赏,这个没有错,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清,或学情检测不明,或文本解读没有正确的方法指导,导致古诗词教学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思维也是比较凌乱的。本文试以《踏莎行》为例,探讨一种较为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方法,力求将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一、准确有层次的教学目标

航船没有了指南针犹如航行没有目标,前景将是一片迷茫。我们的教学目标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教学目标的存在,我们才有教学进行的意义。如何确立古诗词鉴赏的学习目标呢?

1.学习目标要准确。笔者将《踏莎行》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学会分析古诗词的“意象”,鉴赏古诗词“语言”;(2)学习本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理解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思想情感;(4)体会秦观词的婉约特色。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设置一些模糊不清,甚至是错误的教学目标。比如“意象”本来是用来分析和解读的,假如我们把它设置为“摸索意象”或“体会意象”,这样的学习目标只会让学生犯糊涂。再如,一首古词的表现手法原本是“借古讽今”,我们把它设定为“借古喻今”,一字之差,一谬千里。这些不准确的学习目标,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文本进行正确解读。

2.学习目标要有层次。教学过程既是层层深入,我们的目标也要有层次。比如,我们都知道古诗词鉴赏需要先解读意象进而深入理解情感,我们在目标设置的过程中就不能忽略“意象”去直接体会情感。再如,一首诗或词的特色一定是在学完全词之后我们才能有所体会,这一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感知词的特色”应当放在后一层级。《踏莎行》的教学目标应当包括:“解读意象”“呈现手法”“体会情感”“感知特色”这四个方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见到古诗词不再茫然无措,而是学会像老师一样有条理地对古诗词进行解读。

二、严谨有梯度的学情检测

1.学情检测要严谨。严谨的学情检测应当真实反映学生真实的知识积累程度,并且这种知识积累一定是与本课的学习内容相关的。比如《踏莎行》,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以前读过《踏莎行》这首词吗?预习时发现什么不懂的问题吗?”“预习时读过这首词,你从本词中感受到什么情思呢?”学情检测提问时,一定要针对上课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且从中体现出真实的学情。

2.学情检测要有梯度。我们一直强调上课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可是在学情检测时,我们又好像忘记了这一条。教师的学情检测要有一定的梯度,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进行略深一点的提问,基础较差的可以进行浅层次的提问。这样,基础好的学生愿意说,基础弱的学生也有话可说。学情检测有梯度,证明我们重视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会自觉自愿进入文本学习。

三、精准高效的文本解读

1.读懂是基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借助工具书和诗词课后注解,把诗词读通,读顺。学生应当学着用自己的话翻译词句,并逐步使自己的翻译有条理,合逻辑,具诗意。如《踏莎行》:

师:“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作何解释?

生:大雾弥漫,迷失了楼台。月色迷蒙,渡口隐匿不见。我理想中的桃源也找不到了。

生:春寒料峭,馆舍孤单,杜鹃声里,斜阳西下,我心伤悲。

简译利于加强学生对诗词之意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这一过程能促进文言文的学习。

2.会读是关键。“意象的解读”是精准高效进行古诗词鉴赏的关键。如《踏莎行》中的“馆”“舍”,都是漂泊在外的暗示语,如“杜鹃”这个意象,杜鹃的叫声本来就悲泣,亦有“不如归去”隐示作者思乡的愁绪。“斜阳”,是芳华已逝的象征。有时光匆匆流逝的感觉在其中。诗无达诂,由意象的本义可以推知它的“比喻义”“象征义”,抑或“隐含义”。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运用想象和联想,对词中这些特殊意象进行解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掌握了这些意象的深意,以后再次见到这些意象,学生就不再有陌生感,而是学会从意象的本义延伸到它的引申义,再结合诗词内容进行有效解读了。

3.善读是核心。“善读”是精准高效解读古诗词的核心。善读就是要善于根据特殊词句读出写作手法,利用想象和联想,读出诗词真正的思想情感。如《踏莎行》第二句出现一个“暮”字了吗?教师可以问“暮”字表示什么时间?学生回答是傍晚。教师接着提示,在傍晚时候,作者呆在孤馆里,那前面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是作者怎么得到的?学生马上想到是想象。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在解读“暮”字的解读过程中呈现。善读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更离不开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两者结合才能理解诗词真谛。

4.妙读是境界。精妙的解读往往能顺利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所营造的独特情感境界。如《踏莎行》可以从一个“恨”字入手,设计这样一个多媒体课件:

恨 雾

恨 月

恨 桃源

恨 孤馆 恨 春寒

恨 斜阳 恨 杜鹃

恨 梅花 恨 尺素 恨 郴江 恨 潇湘

师:看到一面墙了吗?

生:看到了,由很多的恨堆成,确实砌得像一堵墙。

一个“砌”字,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通过感官刺激,学生也能充分进入本词所要展现的“恨”的境界。精妙的教学板书设计对于引导学生进入词境是重要的。

四、从文本回归生活,提升语文素养

如果说开始时的导入是由生活走入文本,结课时的情感升华就是由文本回归生活。笔者选择了亲自试唱《踏莎行》,把自己对这首词的感悟通过音乐传达给了学生。情感升华的过程是体现学生学有所成的过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知道,从这堂课开始到这堂课结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重视他们的真实感受。因为教材只是语文教学的典范参照,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为了教教材,而是通过教教材让学生从中得到精神感悟,提高思想境界,更好地面对未来生活。《踏莎行》的教学就是在“熟读全词”“简译词句”“解读意象”“呈现手法”“体会情感”“领悟提升”这样一个完整有序的过程中实现了。

参考文献:

唐宋诗词鉴赏范文第6篇

2012年江苏高考成语题一改往年的考查形式,考查了近义成语的辨析选择,不仅增加了成语考查的数量,而且丰富了成语的考查形式。这种题型成为了2013年《考试说明》的典型题例,值得备考重视。不过,按照成语与病句轮动考查的惯例,2013年更应关注病句辨析。病句设题一般都选“没有错误的一项”。 所列的三项病句每句只有一个错误,三句错误类型各不相同。所用语料富有现实意义。备考要弄清六大类型,掌握病句判断的基本方法外,还要能熟记典型错例,如并列关系短语错误类、关联词语错误类、数量词错误类等,形成敏感。

第3、4题的语言运用题,《考试说明》选择的题例非常明确,一道考指令性压缩(也叫定向概括),一道考造句(根据提供的情境,按照句式、修辞等要求说话),而2012年命题似乎考虑欠周全,两道题重复考查了“准确”这一个知识点,要求考生准确理解、表达。2013年备考只要能关注生活,掌握基本知识,在训练理解筛选,提炼整合,概括表达,正确运用句式、修辞等基本能力,熟练掌握两种固定题型解题方法的基础上适当关注新的题型,以不变应万变,高考时就能举重若轻。

文言文阅读的设题是历年高考最为稳定的,近年来的《考试说明》题例与高考命题始终保持一致。三道单项选择题分别为实词解释、信息筛选与内容辨析,另一道翻译题(三句,10分)。2013年应该不会变化。

古诗鉴赏选材为唐宋诗词。阅读鉴赏诗词,要了解诗词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艺术表现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等,分别涉及形象、内容的分析概括,语言、技巧的分析、鉴赏,主旨情感的鉴赏评价等。《考试说明》所选的题例设题指向具体、明确,尤其是对技巧的考查,设题精细,明确要求指认手法,就这一点而言,2012年江苏卷古诗鉴赏第(3)题“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设问倒显得太宽泛。

名句默写题,难度属易和中等。课内6分,课外2分。只是2012年江苏卷打破了多年来课内6分中,高中4分、初中2分的分配比例,没有选考有难写字的句子。《考试说明》提醒考生:“这类题目往往因错别字和词序颠倒而失分,这在默写时要特别留意。”2013年更换的三篇初中篇目,备考应加注意。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小说会围绕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和主旨情感及互相间的关联,以及语言和技巧等方面设题;散文要注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具体运用,关注考查词句鉴赏、筛选概括、表达特色、结构思路、形象性格、主旨情感等知识点的试题解题方法和答题要点。要从细节、对话等方面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关于艺术表现要考虑观察、感受的角度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语言表达。要研究《考试说明》题例的设问与答案,梳理常见题型,归纳答题的常规要点。因为江苏已连续多年考查小说,2013年备考要适当注意散文。

《考试说明》在实用类文本阅读典型题示例后“简要说明”:“实用类文本在《考试说明》中列举了五种: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和科普文章。试卷中现有选材仅限传记。虽然其他四种也不应排除,但相对而言,传记在实用类文本中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文言文阅读选材以传记为主,基于上面的表述,2013年备考仍应以论说类文本阅读的复习训练为重点,注意近年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三种题型:思路分析概括、筛选信息概括要点、词句理解。

作文的备考,要注意到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典型题例不仅收录往年江苏卷的“提示语+命题”的命题作文,还收录了2012年江苏高考新出现的“材料+命题”及全国两套新材料作文题,要兼顾题型,全面掌握。

唐宋诗词鉴赏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诗歌解读 丰富性 考场命题 冲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优秀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阅读积累对提高写作能力确有裨益。“阅读”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自在的思维空间,他们品读摘录、思考交流,常常在无所依傍的环境中“无所畏惧”地解读,所以往往能独辟蹊径。这些解读根植于文本,或立足语言章法,或针对情节立意,或酌情拓展延伸。即使仅只针对文本内容一项,学生的解读也能不拘一格,甚至独树一帜。

在自由的写作训练面前,这些“积极”的思考能无一例外地“迎合”考试要求,变成考场成就。但奇怪的是,这种“阅读加评点”的开放式做法竟很难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的考场得分。以对《滕王阁诗》的课堂解读和考试为例:

考场命题:请赏析《滕王阁诗》的尾联(4分)。

参考答案设置:尾联以物是人非、江水滔滔依旧的对比,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从答案的设置上看,手法(对比)、内容(“物是人非、江水滔滔”)、情感(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都是得分点。

学生心中没有答案可以参考,他们的解读“五花八门”。

学生阅读赏析1:尾联以设问的方式追问滕王去处,与前文滕王阁的盛况呼应并对比,以“长江自流”作答,看起来答非所问,其实这种悲观与《赤壁赋》中“客人”问曹孟德“而今安在哉”的悲观如出一辙。都源于生命的短暂无常,命运的无法捉摸。

学生阅读赏析2:诗歌的尾联完全没有必要探讨“滕王”的去处,因为答案显而易见。滕王不可能和长江一样永恒地存在下去。那么,像长江一样永恒存在,就值得骄傲吗?如诗中所写,也不过是“空”自流而已。在王勃看来,生命短暂固然可叹,但假如只能和长江一样,在“空流”中自耗生命,恐怕后者更会叫他不能忍受。因此,作者在这里一方面感叹时光易逝,一方面希望自我勉励,希望自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建功立业。这也符合王勃年少自傲的经历和性格。

学生阅读赏析3:尾联承接上文关于时空的联想,进一步追问“大人物”的命运。作者追问的目的是什么,是悲观地感叹还是及时的自我勉励,需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滕王阁诗》是《滕王阁序》的一部分,在《滕王阁序》中,有作者感怀身世的悲观,也有怀才不遇但绝不自我放逐的豪情。

以上三个学生的解读,也都是从手法、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诗歌的尾联进行的阐述。与参考答案相比较,手法上,有说对比的,但对“对比”这个手法的分析与参考答案并不完全一致,另外,对手法的分析还涉及到了参考答案不曾提及的“联想”“呼应”“设问”等,至于对情感内容的阐述,也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有的包含了参考答案,有的则与参考答案几乎没有关联)――有的同学甚至认为,所谓的“悲观”只是表象,而“自我勉励”、“及时奋发”才是作者要表达的真意。

这些解读并没有明显的错误,学生们的思维也各有支点,能自圆其说,他们参考了王勃的身世,考虑了文章的构思,甚至剖析了“表里”的关系。但单从得分上看,显然并不理想。

类似的“莫须有”的“丰富解读”,在我开展的“古代诗歌自由读”的课堂上时有发生。在我们读苏轼的《江城子・记梦》时,同学们对“泪”这一感情基调没有争议,但在具体解读诗歌内容时却各有各的妙招。

以“不思量,自难忘”为例:对“不”和“自”的两种理解导致了两种解读,一是“不敢轻易想念,是因为(往事)太难忘记”,一是“不必刻意想念,自然难以忘却(往日共处的时光)”。同样是说“难忘”,却有一正一反两种解读。

再如“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一句,学生在解读“应不识”时,一种理解为“应该认不出”,另一种则认为是“应该不会结识”,这也就造成了两种解读:一是“即使现在见面,(妻子)看到我满面沧桑,两鬓斑白的模样,也应该认不出了”,一是“即使回到从前初见的一刻,我应该不会再选择结识你,那么也就不会有现在‘满面沧桑,两鬓斑白’的我独自想念你”,同样是表达自己的思念,解读的方案小有差异。

都对!这是我的结论。

我们在总结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常常将学生不能得分的原因归结为学生“没看懂”,即未能揣摩出关键词语的信息,未能把握住诗歌表达的情感。从上面的阅读案例来看,诗歌本身精炼的语言给了读者相当大的思维空间,学生从对语言的揣摩中把握作者的情感,很难说他们的哪一种理解是错的。学生们“看懂”与否,在考场上的标准只有“参考答案”而已。

大量的思考和解读在相对自由的写作命题面前,发出了微妙的“正能量”,在“老态龙钟”的诗歌鉴赏主观题面前不仅没有效力,“多心多情”的解读方式甚至可能产生“副作用”。

以江苏卷为例,诗歌鉴赏的高考命题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情感主旨类、表达技巧类、语言风格类加上默写,所选诗歌基本以唐诗(主要是律诗)宋词为主,设计分值是10分(2014年调整为11分)。

我越来越觉得诗歌的命题并不能反映出“鉴赏诗歌”的实际需求。

首先,优秀的诗歌不论题材、体裁,都能体现汉语的诗性魅力。而古诗词的“诗性”绝不等同于散文的诗性,所以仅仅提及所谓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表达技巧,是不足以体现诗歌的语言魅力的。翻看近年的诗歌鉴赏题,诗歌(尤其是唐宋诗词)音韵的宽窄平仄在试卷上没有体现,命题形式和散文小说几乎没有区分。学生在阅读时把诗歌读成散文,在品评时对音韵绝口不提,着实令人担忧。

其次,既然是鉴赏,那么就该鉴出个“美丑”,赏出个“优劣”,但考场上的“鉴赏”都是“歌功颂德”的伪鉴赏,学生只是人云亦云的歌颂者。真正的鉴赏者,是像汪曾祺笔下的“叶三”,虽不明理论,但捧着一颗真心,品出百般“真”情。不少看起来“开放”的命题,其实也只是“假开放”:给出一句前人的经典评价,问学生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谁都知道要想尽一切办法往前人的评价上靠。前人的评价不过就是为作品“作注”,现在我们又来“为注作注”,这样拾人牙慧,哪里是鉴赏之道?更培养不出伟大的读者。

第三,很多同仁责备学生笨,没有“看懂”诗歌内容。其实,对诗歌内容的解读角度有许多种,解读方式也不一而足。学生鉴赏诗歌不是警察探案,要让学生写出“不离谱”的答案,应该给出更多的背景内容、字词解释和作者信息。要让学生将时间花在“鉴赏”上,而不是“理解”上。不应该让诗歌鉴赏沦落为文言翻译。

伟大的诗歌必须要与伟大的读者相遇,当初创作的努力才能不被辜负。已经被界定为不可超越的诗歌盛世,实在不需要再多的锦上添花;已经在文学领域功成名就的诗人们,需要的恐怕也不是人云亦云的赞颂,而是理性地阅读和批评。

唐宋诗词鉴赏范文第8篇

关键词:唐音 宋调 性情 才学 神韵

正如《谈艺录・序》中所言:“《谈艺录》虽赏析之作,实忧患之书也。”本书作于民国二十八年,即西元1939年。当时,国内正饱受战乱之苦,国力陵夷,声势迫蹙,山河日下。欧风美雨剥蚀下的传统文化、学术在受到质疑的同时,更有日薄西山之势。而作者此时,亦处于颠沛流离之际:“予侍亲率眷,兵罅投生”,势如“危幕之燕巢,枯槐之蚁聚”。在内忧外困之下,《谈艺录》既未抱残守缺,津津乐道故家之乔木;也未亦步亦趋于西洋之说。而是贯通中西、以中为本,对中国古典诗文评作出了精辟见解。现援引其中前六则进行论述。

一、诗分唐宋(文学风格)

四、诗乐离合 文体递变(文学与艺术、文学现象)

五、性情与才学(文学创作)

六、神韵 (文学评价)

一、诗分唐宋(文学风格)

“唐诗、宋词,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唐音、宋调之别,实为两种风格之别:唐诗丰腴、蕴藉、通脱;而宋诗则瘦劲、深刻、曲折。我们在评判一首诗是属哪种风格之时,不应以诗人所处时代为依据,而应就诗论诗。因此,“宋调”未必就出于宋人之手,而“唐音”亦未必出于唐人之手,故“唐之少陵、昌黎、香山、东野,实唐人之开宋调者;宋之柯山、白石、九僧、四灵,则宋人之有唐音者。”

文学创作是复杂的。就某位诗人而言,其一生并不局限于某一种风格,如明后七子中的王世贞“少年时期,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沈,乃染宋调”;再如王安石早年时政治热情极高,自许太平宰相。特别重视文学的实用功能“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①这一时期王安石的诗文都与社会、政治、人生的实际问题密切相关。如“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②“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③慷慨激昂、奇险劲峭,于瘦劲刚健之中表达其政治理想,此类诗作似带“宋调”;而到其晚年之时,尤隐退江宁之后悠游于佛老、山水中,诗作转为对自然山水的流连。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⑤深婉含蓄、秀逸苍远,与其早年诗作形成鲜明对比,语言用字经仔细揣摩后同全诗的意脉自然融为一体。正如叶梦得所言:“荆公晚年之诗,律尤精严,选词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 ⑥此类诗作,则可谓为“唐音”。

二、诗乐离合,文体递变

(一)诗乐离合(文学与艺术)

“焦循《雕菰集》卷十四《与欧阳制美论诗书》谓:‘不能已于言,而言之又不能尽,非弦诵不能通志达情。可见,不能弦诵者,即非诗……然而情性不能已者,不可遏抑而不宣,乃分而为词,谓之诗余。诗亡于宋,而遁于词。词亡于元,而遁于曲’” 王世贞亦称“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古乐府,古乐府不入乐,而后以唐绝句为乐府。绝句少宛委,而后有词,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⑦

以上论说都将诗歌演变发展归为音乐之变,使得诗歌毫无独立主体性而沦为音乐之附庸。诗、乐、舞本融于一体,在宗教仪式、巫术、游戏中都可看到它们的影子,后来随着文明的发展各自获得了独立。与此同时,诗、乐、舞为同一母胎中孕育的不同形式共同继承了“节奏”这一核心要素。然而,诗歌中的音乐性与音乐的旋律却并不相同:“诗歌语言的调子抑扬顿挫,音高在迅速变化,而一个音乐旋律的音高则是稳定的、间隙是明确的” ⑧文学作品作为一个声音的序列,这个序列可以再衍生出复杂意义来;声音层面则成为作品审美效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诗的“音乐性”是指诗中语音模式的某种布局:平仄相对,从而获得一种韵律上的效果,使文字具有了实在意义。“古代诗人在创作中往往根据内容情绪的要求,选择相宜的声音,不仅仅限于字义的斟酌。其高妙者,不啻能以语言声响传达生活的音响,最常见的是在选韵上,韵按洪亮、细微分若干级,表示欢快的每用‘江’、‘阳’,抒写怨愁每用‘萧’‘尤’,慷慨激昂多用‘东’‘冬’,感叹惋伤多用‘支’‘微’,当然也有不尽然者,有不只此者。”⑨如李贺《正月》:“上楼迎春新春到,暗黄着柳宫漏迟。薄薄烟霭弄野姿,寒绿幽风生短丝” ⑩描写深宫中的早春景象,音声似有若无“薄薄”叠字、首六字全用仄声“霭”、“野”两个柔和而响亮的上声传递了清新、淡远的意味。“寒绿幽风生短丝”渗透出了阴森、幽静的风味则似通过“幽”、“风”、“生”、“丝”四个阴平声传出来的。选择“烟霭”、“幽风”这类语义缥渺、空灵的意象渗透了清冷孤独的意味。

此外,诗歌与音乐等艺术形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媒介的差异。一件艺术品的媒介不仅是艺术家要表现自己的个性必须克服的障碍,而且是由传统预先形成的一个因素,具备强大而有决定性的作用。它可形成、调节艺术家个人的创作方式、表现手法。艺术家在创作中,并非采用一般的、抽象的方式,而要采用具体的材料,而媒介有其自身历史。如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经历代文人反复使用、悠久文化的熏陶,逐步沉淀下了丰富的人文内涵、丰厚的文学意蕴。后人在采用这些语料库中别具特色的的文字进行创作时,诗作自然蕴含了别样韵味。如李商隐“无题”诗多采一些感觉朦胧、玄妙的诗歌意象营造出了空灵、超逸的诗歌氛围。显然,音乐的媒介――音符很难承载诸如典故等复杂的意义,并且难以呈现想象的空间。

(二)文体递变(文学现象)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进化的思维方式渗透到了各学科领域,文学领域亦是如此。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中有“汉赋、唐诗、宋词”之说,将文体自然演变与朝代更迭相比附。国外也有类似的文学进化观,如俄国的什克洛夫斯基(V.Shklovsky)“新的艺术形式只不过把低等的(亚文学类型),正式列入文学类型的行列中而已”11法国学者布吕那季耶(Bruntiere.Ferdinand)《抒情诗的演进》用生物进化原理解释文学现象,声称各种文学体裁的演进与生物演进一样会发生、发展、死亡,最后分解为许多新因素参与新体裁的形成。

将文体变化与改朝换代、生物演进相比附,使文学失去自身独立性,文学发展独特性湮没在了朝代更迭、生物新陈代谢之中。唐诗、宋词之说法,即忽略了它们内在变化的独特性,事实上也并非如此。

唐诗的变化并非直到宋朝才开始,诗到李杜已有变化。有“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12之称的宋诗诸般特点在唐诗中已有呈现。叶燮《原诗》“议论为诗,杜甫最多,李杜皆以文为诗”13“杜甫之诗,包源流,综正变。自甫以前,如汉魏之浑朴、古雅,六朝之侬纤丽藻,澹远韶秀,甫诗无一不备”14陈庭焯《白雨斋诗话》中以太白为复古;“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15可见,诗至于唐已有变革。六朝盛行骈体,唐宋时古文运动复古革新,散体又渐成主流。经欧阳修领导变革,确立了宋代散文的基本局面,结束了骈散的截然对立。以散为主,融合骈俪之辞,形成浅易流畅、节奏徐缓婉转,少有激烈跳荡的表现风格。如欧阳修《秋声赋》在散文化的叙述中保持了骈文外在形式上注重声律辞藻、浏亮鲜明的特色。

三、性情与才学(文学创作)

“性情可以为诗,而非诗也。诗者,艺也。艺有规则禁忌,故曰‘持’也。持其情智,可以为诗;而未必能成诗也。艺之成败,系乎才也……虽然,有学而不能者矣,未有能而不学者也。大匠之巧,焉能不出于规矩哉。”

“性情”即真情实感,此为文第一要义;钟嵘《诗品》序中有言“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16诗是人的感情为外物所动的自然结果。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则称“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也;辞者,理之纬也” 17609同时还指出“为情造文”“为文造情”两种情形:“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约世,此为文造情也。”17611

但仅有“性情”还不足为诗。即钱先生所讲“持其情智,可以为诗;而未必能成诗也”成诗还需一关键因素“艺之成败,系乎才也”即,才华。

钟嵘对真性情颇为关注,在具体品评诗作高下时,又将有无华美的辞采与典雅明朗的风格列为重要标准。以此为基点,认为曹植:“譬人伦之有周礼,鳞羽之有龙凤”其诗作“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曹丕之作“鄙质如偶语”《文心雕龙》如此论述情性与才学:“若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触类以通,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17613由个人内在情性而外显为不同的风格特色,还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即钱先生所讲的“非有能而不学者也”。

针对学习,《文心雕龙・体性》中作了详尽的论述:“夫才有天资,学慎始终;斫梓染丝,功在初化,器成采定,难可翻移,故童子雕琢,必先雅制;沿根讨叶,思转自圆……故宜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文之司南,用此道也。”17625学习应据个人不同的禀赋摹仿前人经典之作。夫子之道,莫过于现身说法。杜甫曾言“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8杜甫诗作兼被众体,与其自身善于学习是分不开的。而钱锺书先生著作中信手拈来的旁征博引恐怕亦是他刻苦学习积淀而得。因此,他鄙视那些慨叹“生不逢时”,以“非战之罪”为借口而自解不能作诗者。

四、神韵(文学评价)

王士G《唐贤三昧集》中对“神韵说”进行过详细阐释:诗歌应具有高妙之意境、天然之韵致,富于言外之意。其“神韵说”并非仅重复司空图、严羽等人的诗论,实包含七子派的要求,也包含了公安派的“性灵”。

七子派、公安派强调对古典传统的破坏,表现了从旧诗歌体制中解放出来的意愿。但正如陈子龙所言:七子派“摹拟之功多,而天然之资少”19公安派则“诗心诡貌,惟求自别于人”19将诗歌应有的韵味、意境破坏殆尽。因而,王士G重新重视韵味、意境,是一大转变。但在《唐贤三昧集》中推崇王维、韦应物、孟浩然,而未标举李杜诸人,境界稍嫌狭窄。王渔阳作诗淡化处理情绪而颇显飘渺,如“萧条秋雨夕,苍茫楚江晦。时见一舟行,魉云外”20诗歌表现出玄虚飘渺的情境,似有若无的感受弥漫于诗人心头,对其复杂情感思绪的抒发有所遏制。

因而,钱先生讲“无神韵,非好诗。而只讲有神韵,恐并不能成诗”“神韵非诗品中之一品,而为各品之恰到好处,至善至美”正如坡《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所谓“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21书法风格多样,不拘泥于一种,作诗亦是如此。翁覃G《复初斋文集》“有于高古浑朴见神韵者,有于风致见神韵者...神韵实无不该之所”22此乃对神韵说之补充。同时,钱先生在本篇结尾指出佳作的必备要素:“格调、词藻、情意、风神”此四要素对佳作而言,缺一不可。

五、结语

自清后期以来,中国社会便为多种历史要求的并存和相互牵制、甚至相互冲突而困扰:抵御外敌侵略、吸收西方文化,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自由...现实革命中因民族矛盾解决的紧迫性,启蒙遂逐步让位于救亡。中国学人在瞬时涌进的五花八门且业已成熟的西学面前颇有措手不及之感,不得不面临“拿来主义”的选择问题。虽有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应有选择的“拿”,可实际情况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就用。再加上激进的革命文化思想认为传统即糟粕。一时之间,全盘接受西法,将西学移植于东土。为使用西法,甚至不惜削足适履,进行生搬硬套。即便证明可行,亦是为他人做了嫁衣。中国本土理论遂渐失声,即某些学者指出的“失语症”。基于当时的纷乱局面,可见钱锺书先生作《谈艺录》的良苦用心,即在政治清明之时,中国可有自己独立文评。

注释

① 临川先生文集・卷第七十七:上人书[M].1959:811.

② 刘逸生.王安石诗选・商鞅[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③ 刘逸生.王安石诗选・明妃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④ 刘逸生.王安石诗选・书湖荫先生壁[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⑤ 刘逸生.王安石诗选・泊船瓜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⑥ 刘逸生.王安石诗选・石林诗话[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⑦ 中国诗学第13辑:艺苑卮言[M].张伯伟,蒋寅.2008:216.

⑧ 施笃姆(C.Stumpf).《语音》柏林[A]//文学理论[C].韦勒克,沃伦.2006:176.

⑨ 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M].周啸天,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96:92.

⑩ 传世文选乐府诗集4[C].谭国清,主编.2009:70.

11 文学理论[M].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1984:269.

12 沧浪诗话评注[M].严羽,著.陈超敏,评注.上海三联书店,2013:53.

13 古典诗词精品手册明诗三百首・明月篇:何景明作[M].高濯缨,选编.1995:179.

14 历代唐诗论评选[M].陈伯海,主编.查清华,等,编撰.2003:858.

15 唐代文学演变史[M].李从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8:148.

16 诗品译注[M].(南朝梁)钟嵘,著.中华书局,2002:78.

17 文心雕龙解说[M].(南朝梁)刘勰,著.祖保泉,1993:609.

18 杜甫诗选・戏为六绝句[M].刘逸生,主编.1985:251.

19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文论卷(二)[C].王筱云,等,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797.

20 江上,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清・近代[M].钱仲联,等,撰.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1028.

21 苏轼诗选[M].苏轼,著.陈迩冬,选注.1957:301

22 谈艺录[M].1984:41.

参考文献

[1] 钱锺书.谈艺录[M].中华书局,1984.

[2]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陈登原.中国文化史[M].中华书局.2014.

[4] 严羽,著.陈超敏,评.沧浪诗话评注[M].注.三联书店,2013.

[5] 刘勰,著.祖保泉,编.文心雕龙解说[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6] 锺嵘,著.诗品译注[M].中华书局,2002.

[7] 李从军,著.唐代文学演变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8] 周啸天,著.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9] 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译.文学理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