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简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汪曾祺简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汪曾祺简介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主义; 现代主义; 民族情结

一、 前言

1980年,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一发表就引起了大家的密切关注,评论家纷纷发表文章对他的小说进行评论,对汪曾祺的研究也因此慢慢开展起来。本文试图从传统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两副面孔来研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

二、 传统主义的面孔

幼年的汪曾祺生长在一个亦商亦士、开明而不庸俗的书香门第,其父亲给了他极大的影响。父亲通晓琴棋书画、喜爱花鸟虫鱼,具有典型的士大夫修养和情趣,其“仁”者的“救世意识”给幼年汪曾棋及其深刻的影响。因此,汪曾棋从小就对人情风俗和自然万物充满好奇和乐趣,童年的经验将各种人情美景映入了作家的记忆。本文将从日常生活的温暖和这个方面来论述《受戒》中的传统主义的面孔。在《受戒》中,汪曾祺是通过对过去熟悉的事物、事情和生活的细节来展示日常生活的可爱与温暖的。

首先,我们看到了过去很熟悉的事物如桑葚、桑树、芦花荡子、围裙飘带、荸荠等,熟悉的事情,这些事物就是一首首童谣,总能激起人内心的涟漪。大家能够清晰的回忆起小时候用水车车高田水,车水的时候看见水被一级一级的传递上去,这对小孩子来说似乎有一种很神奇的力量存在,这种力量在当时一直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但却别有一番生活趣味。而象“不把钱、鸡婆子”这些口语色彩很浓重的词语,不仅让人觉得亲切,更能激起人们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在现代社会中,往往是这些过去的事物更能够激起人们对生活温暖的感觉。

再次,作者通过对一些细节的简单描述,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温馨的美妙的世界。如两个小孩天真无邪玩铜蜻蜓那段,“小英子跑过来:‘给我!给我!’”。我们读到这里立马就能看见两个对世界充满好奇感的小孩子,其中一个小孩对某种新事物很了解,会玩会操作了,必然会引起另一个小孩极大的兴趣,而且一开始,另一个小孩子会因为对新事物陌生而产生害怕而远远的站着,当他发现如此好玩的时候便会兴高采烈的跑过去嚷着:给我,给我。而一直被大家所称道的明海和小英子的充满情趣的爱情,更是透露出了生活的美好。作者写到“明海看看她的脚印,傻了。……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捣乱了”,作者用捣乱、心痒痒很贴切地传达了这样的感觉,而有了这样的感觉,划进无人的芦花荡子就必然会因为有了心事后害羞而觉得心里面莫名的紧张,于是想拼命的划桨逃离这个紧张又有点窒息的二人世界,只要出了芦花荡子,紧张的心就会缓口气松弛下来,如释重负。之后那大声的要之后又小声的要,是两个人吐露心声之后小小的欢喜,小声的说更是两个人对爱情的一种小心翼翼的呵护;两只浆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则是两个人知道彼此的心之后的心情的轻快了,所以两只浆一定是划得飞快的。文章中的传统主义面孔实际上是一种认同,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认同,这种认同以一种潜意识里的怀旧和对过去年代的人和事的怀念的形式出现。

三、 现代主义的面孔

汪曾祺创作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他就读的西南联大正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中心,汪曾祺很自然地接受了现代主义洗礼,并参与创办《文聚》,不断磨砺现代主义技法。但是汪曾祺说,“我不赞成把现代派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① 由此可以看出汪曾祺是喜欢现代派的,但是不主张全盘照抄西方的理论,而是主张将西方的理论本土化。现代主义不仅是一种文学思潮,更是对于社会、文化、人性的探索和拷问。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界定充满争议,本文把汪曾祺涉及的现代主义文学主要界定在意识流这个方面。

在作品《受戒》中,汪曾祺开篇就以现在的时间作为中心,作品写到“明海出家已经四年”。然后接下去讲述他十三岁来荸荠庵之前为出家做的一系列事情,接下来又讲现在小和尚清闲的日子及庵里面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庵里面没有所谓的清规戒律,在讲到和尚们打牌的时候,叙述的笔触又自然的伸到了收鸡毛的和打兔子兼偷鸡的两个正经人身上,由偷鸡又讲到小英子和明海两个人玩偷鸡的家什――铜蜻蜓。然后又继续转回到到打牌,打牌还没有写几句又突然转到了和尚们在大殿上杀猪的事情上了,讲完杀猪,又无端的转到了写明海和小英子的交往上去了。作者随自己的思绪在各个场景之间不断的转化,有时交叉,有时又重叠起来了,纯粹是通过自己的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情节在《受戒》中淡化了。所以,作者在对人物的激烈反应的心理也往往表现出节制,冲淡与平静,没有波澜起伏,更没有什么矛盾冲突、因果关系。

由于汪曾祺对社会现实审美感受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对用连贯有序的故事性和恩怨相报的伦理圈子是否表现现实生活的真实表示怀疑,于是,便用“抒情的东西”来挤破固有的故事结构,在情节松动的地方,诗意、哲理、讽刺、幽默、政论、风俗、时尚、意识流一齐涌了进来,使小说获得了对生活的最大的创造能动性。另外,汪曾祺的不愿被小说的规范所约束,执意追求自由的创作行为,也影响了“先锋派”小说的游戏性质。

结 语

虽然两副面孔的交融使小说在整体上很和谐和优美,但是背后却涂上了一层淡淡的悲凉的底色,因为小说的最后写到:两人划进了芦花荡,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噜噜噜飞远了。鸟儿被外界惊起而仓皇的飞走了,带给人无限的忧思和落寞。可喜的是,面对日益强大的现代化潮流,汪曾祺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悲哀和绝望,最多也就是一点淡淡的哀愁。不悲哀,不绝望的背后一定有东西在支撑着,它就是五四新文学传统和民族主义情结。

五四作为一种精神情结深深的系在了20世纪每一个文人的心灵里。汪曾祺的作品虽然没有直接反应水深火热的现实,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实现着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反思和超越。汪曾祺从创作的初期就力图发现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民族文化又面临着如何顺应现代化的考验,他认为没有融入到优秀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

【参考文献】

[1]汪曾祺全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陆建华・汪曾祺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3]洪子诚・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汪曾祺简介范文第2篇

力求真实的和谐

摘要:汪曾祺的小说创作有着明确的伦理教化指向。为了让读者相信生活就像他作品所讲述的那样,他一方面强调“真实”是创作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则在特定的风俗民情中抒写所要表现的美于现实的健康人性,在作品中构建起和谐而又合乎情理逻辑的小说世界。

关键词:伦理教化 健康人性 真实 民俗 和谐

作者简介:董友福(1971-),汉族,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慈山分院,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文学。

汪曾祺简介范文第3篇

(扬之水所关注的诗

中与画中的“物”。)

作者:扬之水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6月

定价:38.00元

扬之水的作品,宛如水磨中的一曲,写古老的诗经,笔下似乎有河畔的芦苇清香与鸟鸣的声音:《豳风》、《陈风》在这里成了一壶酒,清闲而凛冽,有温和的斟酌,也有唠嗑家常一样的温纯。

从日本人青木正儿(Aoki Masaru)品到陕西的金代壁画,扬之水的慢节奏一定程度上考验读者的阅读偏好,没有安静的一颗心是无法体会此中纯粹的意绪隐含的悠然与古意。日本东京博物馆的琴棋书画之卷到中国《诗经》中的场景与生活,扬之水的写法是“睹物思情”式的写意,不过你不必怀疑她对其中掌故、历史的熟稔,就像是一壶春天的酒,有多深的滋味和多美的情趣,你仔细品读,便可恍然领悟。

文中的心思是柔美而玄秘的,如《东京梦华录》是时间里的漂泊,《三才图会》则有道家神仙们的轻灵、超拔。从青绿斑驳的世界写到姹紫嫣红,又忽然写到乌黑古旧的青铜器,你应该叹服她的心是这般的自在。博物、考古学与传统文化的功底和视野,是扬之水这部书耐读之处所在。你也可以说她写的是《诗经》的生活史与文化意绪之间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乡愁,这一点从她写水磨、引援《农书》便可纸一二。

青铜,诗经,黄公望的画,尽是意绪。在扬之水的这部书里,我们看到的是流水般晃荡的心绪,在古老的时间里打磨、沉淀,峰吹过来就会乘着酒兴和舟子在风中、水中生起难言的寂寥。

我觉得这种寂寥是有味道的,翻开书卷风满衣袖,云从窗外漫过来,我们就已经走在了扬之水笔下的世界里。一呼一吸之间是流年的韶光,温一壶酒、煎一壶茶,读这样的文字是可以暖胃的。

内容简介:

萨尔瓦多·达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有着不可一世的艺术天分。正如他自己说的:“因为我是天才,我没有死亡的权利,我将永远不会离开人间。”本书是萨尔瓦多·达利从1952到1963年隐秘生活的日记。作者自己在书中说,本书旨在证明天才的日常生活。达利在记日记的过程中,以英语为主,加入西班牙和加泰罗尼亚文、法文,高谈阔论,实为一部兼具艺术与文学的超现实主义作品。

书名:我的秘密生活:

达利自传

作者:[西]达利/著

陈训明/译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定价:48.00元

内容简介:

萨尔瓦多·达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有着不可一世的艺术天分。正如他自己说的:“因为我是天才,我没有死亡的权利,我将永远不会离开人间。”本书是萨尔瓦多·达利从1952到1963年隐秘生活的日记。作者自己在书中说,本书旨在证明天才的日常生活。达利在记日记的过程中,以英语为主,加入西班牙和加泰罗尼亚文、法文,高谈阔论,实为一部兼具艺术与文学的超现实主义作品。

书名:江山半壁人离乱

作者:庄莹/著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6月

定价:28.00元

内容简介:

周作人、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郁达夫、萧红、林徽因等,这些被世人所熟知的才子佳人,因身处特殊的年代,奇特的际遇,便有了纷乱曲折、令人叹息的情感故事。本书从这些现代文坛巨匠们所不为人知的情感生活入手,以其情感经历为主线,叙述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聚散离合的爱情、坎坷无奈的人生。本书查证大量资料,核实大量书信原稿,还原当事者的原本心境,再现了一个个战乱时代的文人的真实的情感故事。

书名:德拉克洛瓦艺术日志

作者:[法]德拉克洛瓦/著

李嘉熙 文佩琳/译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定价:78.00元

内容简介:

德拉克洛瓦(1798-1863)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大师。他于1822-1824 年和 1847-1863 年间的日记,首次问世于1893年,由保罗·弗拉和雷内·比约从其日记底稿,即他各式各样的笔记本和零散的纸片中辑集而成。后来又做过缜密的校订。对于艺术家和艺术研究者而言,这本书最令人感到兴趣之处,就是可以从中了解德拉克洛瓦的创作门径和他在技法上的经验和成就。特别是在了解德拉克洛瓦的思想和性格特征方面不可或缺的材料,无一遗漏。

书名:民国少女

作者:项静/著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定价:38.00元

内容简介:

“少女的美是不可方物的!”无论在某个方面,无论从某种角度,少女们都有一种摄人心魄的谜一般的美丽,让世人流连,却无法留住。本书就是根据史实收集了很多民国时期或风流倜傥或不走寻常路的少女时代的故事,有冯沅君、庐隐、丁玲、杨沫们揭竿而起的豪情,也有张爱玲、萧红不死的传说,还有沈从文、孙梨、汪曾祺的少女情怀等,通过少女们写出一个年代,更是透过时出了那个特殊时期少女们特殊的美。

书名:马奈艺术书简

作者:马奈/著 周凌/译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6月

定价:68.00元

内容简介:

爱德华·马奈是公认为的19世纪法国印象派的先驱。其作品《草地上的午餐》改写了整个美术史的进程。本书包含马奈写给家人及当时文艺界名人如左拉、波德莱尔、马拉美和莫里索等人的书简200余封,以及几乎全部画作。这些信件和作品不仅真实反映画家波澜起伏的艺术生涯,生动再现了他的艺术理念和创新思维,并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19世纪法国历史和美术史的发展历程。

书名:大地之子的

落日挽歌:米勒传

作者:[法]罗曼·罗兰/著

冷杉 杨立新/译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6月

定价:38.00元

汪曾祺简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既符合信息时代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又满足了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必然趋势。以下是本文对此问题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1 利用多媒体增强阅读内容鲜活性,增加文本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应紧随社会发展步伐,全面普及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应打破传统的、沉闷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新概念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应该走出陈旧、枯燥的文章教学,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阅读教学的鲜活性。现代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接触最新的语文阅读材料,充分了解当代作家的流派风格,掌握最新的文艺理论和哲学思潮,密切关注专家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评论与解读,并建立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系统资料库。

网络上的资源不仅量多、更新速度快,而且具有共享性和适时性,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提供了无限的信息来源。学生在运用网络资源时,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并根据个人需求、兴趣、爱好等随时查阅各种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收集、筛选、分类,实现与原有知识的联系,从而完成意义构建的过程。可见,利用网络教学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信息资源不足的弊端,同时又给广大学习者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网络上的资源多数以多媒体形式出现,改变了传统印刷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多媒体以图文、音画并茂的绝对优势,打破了传统的静态阅读局面,为学生提供了视听盛宴和感官刺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使阅读方式从注解式变为创造式,并满足了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从而为培养学生的个体思想、完善阅读个性提供了平台。

2 实现有效导入,为阅读教学开好头

导入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即教师在讲解新的教学内容时采取某种手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对学生进行情绪引导,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传统的导入一般以教师的讲解与体态语为主,而多媒体网络引入课堂,导入方式变得丰富起来,效果更好。

2.1 温故导入

导入新课时,“温故”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方法。利用多媒体可以把与课文相关的一些旧知图示在屏幕上,并用颜色分类,使学生一目了然,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但要注意所选内容必须有利于向新知识的自然过渡,并且所选内容不宜过多,以免时间过长影响新课的进行。

2.2 音乐导入

在讲解新课前,先让学生感受与课文内容或情调相应的音乐,使学生尽快进入相应的情感状态。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导入环节,笔者利用多媒体先让学生欣赏《故乡是北京》《门前情思大碗茶》等高亢热烈、韵味淳厚的歌曲,感受京味文化的独特魅力。

2.3 图像导入

利用多媒体网络播放能展示课文内容的图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还以《胡同文化》为例,笔者提前搜集了一些老北京人居住的胡同、四合院等精美的照片以及汪曾祺先生的肖像及简介,让学生边看图像边描述,顺其自然地就把学生引入到课文中,让学生品读课文,在了解北京人的居住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北京人的文化心态。

3 丰富阅读种类,改变文本读取方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实现了从图书馆到电子资料库的大幅度跨越,而培养学生新的阅读能力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语文教师应教会学生利用信息工具阅读的方法,以提高学生高效阅读和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掌握阅读电子读物的检索方法,使学生进入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不但丰富了阅读种类,也有效改进了阅读方式,实现学生的个体化阅读,使他们通过比较阅读、目标阅读、标题阅读、速读、浏览等多种方式,提高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网络资源通过链接有联系的超文本管理信息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有利于改进学习者的知识构造,便于以后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利用。

4 为合作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一定要符合人本主义要求,顺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对教学环境的要求。互联网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同时也为进行个性化学习与合作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利用网络实施教学增大了阅读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呈现方式,能满足不同阅读者的不同需求,每一位阅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及阅读方式,体现了对学生自的尊重,同时也实现阅读方式的个性化。此外,建构主义还提倡“协作与会话”,鼓励学生通过团结协作,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把握。多媒体技术为组织合作学习提供了条件,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通过这一功能,学生不仅可以获取大量来自教师和专家的信息资料,还能不受时空限制地与教师或同学展开交流,并对某一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和看法。这样既有效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由此可见,利用网络技术实施教学的益处非常之多。

5 营造良好的氛围,进行探究式阅读教学

形成探究式阅读模式的前提是师生关系的转变,即变传授为引导,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而阅读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相互整合就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而教师则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设计者、合作者以及提供帮助者。探究式阅读教学中包含4个基本要素,即:问题、资料、提示、反馈。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意这四项基本要素之间的衔接,然后帮助学生确定学习方向,再提供必要的阅读资料和指导帮助,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性阅读,学生通过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合作交流,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由教师对学生所得出的结论提供反馈性意见,最终得出正确结果。可见,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库及其强大的交互功能,为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总之,实现阅读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进行个性化阅读奠定基础。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整合式教学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鄢静.试论多媒体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82-84.

[2]张新颖.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0):31.

[3]王俊伏.信息技术使语文阅读教学异彩纷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4):67-68.

[4]陶永彬.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J].考试周刊,2009(31):51-52.

汪曾祺简介范文第5篇

名家简介

毛芦芦,原名毛芳美,浙江衢州人。现任衢州市文化馆文学指导干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衢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芦花小旗》《暖雨》,长篇小说《福官》《青梅竹马》,“不一样的花季”战争小说三部曲《柳哑子》《绝响》《小城花开》, “不一样的童年”励志小说三部曲《姐姐的背篓》《黄梅天的太阳》《风铃儿的玉米地》,长篇系列童话《知知大叫的桃树》《秋千上的怪物》《神奇的大钟》,散文集《爷爷电影院》《飞渡油菜花》《愿望满天飞》等。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首届中日友好儿童文学奖、浙江省共青团“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

主持人语

“毛芦芦”,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心里闪过一大片芦苇,那样动人的场景让我迷恋。我顽皮地揣测,这位获冰心文学奖的作家一定如同芦苇一样有着旺盛的精力和创作能力,还有,她也一定青春活泼童心永驻。

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毛芦芦老师果然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她爽朗地答应了我的约稿,还提前交上了稿子。在《神奇的抽屉》里,我看到了一个天生对书有着敬重和亲近的小女孩,我还看到了这个小女孩以这个神奇的抽屉为起点,走出了属于她的一大片芦苇般美丽壮观的写作之路。

记住,有一个作家叫毛芦芦,她的故事会让你感动,她的小说会让你感受幸福。

名家故事

神奇的抽屉

我感觉自己就是在那一刻掉进书海的,就是在那个抽屉被明哥拉开的一刹那。

那年,我八岁。夏末,家里新收了黄豆。我和奶奶去村副支书的院子里磨豆腐。奶奶推磨,我负责往磨孔里添豆加水。石磨唧唧咕咕响,豆粒晃晃悠悠漏,浆水滴滴哒哒流,日头,吱吱溜溜滑。不久,比黄豆还胖的汗珠就滚满了我和奶奶的脸颊。

看看木桶里已积了小半桶豆浆,奶奶搁下磨推手,撩起围裙擦了把脸说:“咱们歇会吧!”

“好哦!”我欢呼着,扔下小木勺,冲向院角的水井,动作比一只干渴难奈的小狼还迅猛。结果,就把侧面走来的一个男孩手中的一样东西,撞得嗖嗖飞翔起来。那东西飞呀飞呀,“啪”,掉进井里去啦!

“对不起!对不起!我马上给你捞!”我说着手忙脚乱往井里丢下水桶!打上来一桶又一桶清水,却没有捞到那东西的半根毫毛。

“你要把它赔给我!赔给我!”男孩挥着手在一旁嚷,好凶!

奶奶要来帮我,却被那男孩犟头犟脑地推开了。

当我第八次把水桶扔下井去时,我的泪水也跟着“扑扑”“扑扑”掉下井去。我哭了,哭得愧疚、委屈又绝望。

“算了,别哭了,我不要了!”我怎么也没想到,那男孩的凶蛮盔甲,会被我的泪水一下子冲成一滩稀泥。

看男孩默默转身朝家走去,我忍不住问:“掉井里的是什么呀?”

“图画书,《渡江侦察记》!”听得出,男孩的声音好沉闷,“昨天才买的呢!”

“哇……”我暗吸了口气,顿时,一股惋惜的潮,猛地漫过我的心坎,冲上我的鼻窦。我,又呜呜大哭起来。

图画书,那可是我梦想的核,渴望的蒂。每次一见别人手中拿着那宝贝,我的口涎就会不由自主在喉头汹涌成洪水。可刚才,我居然把一本崭新的书,撞到井里去了。哦,我真是天底下最大最大的蠢货!

我越想越伤心,越哭越起劲,奶奶完全被我哭糊涂了。那前脚刚刚跨进家门的男孩,也被我哭僵在门槛之上。

“哎呀,不是说算了吗?我不要你赔了,你怎么又哭?”男孩带着投降的口吻吼道。

“我是舍不得那书,舍不得那书!”我也冲着他吼,不是故意的,实在是心疼难忍。

男孩沉默了。好一会,有一双瘦巴巴汗滋滋的小手拉住了我不断抹泪的双手:“来,你跟我来!”

说着,男孩将我牵进了他家。

那是一幢很老很老的雕花木屋。门后就是一架宽宽的大板楼梯。男孩不声不响将我引到楼上,然后,在一个乌洞洞的旧木柜前停了下来,对我眯眼一笑说:“注意了啊,看里边有什么!”

话音刚落,那柜子的抽屉就被男孩飞快拉开了——我只觉眼前一花,然后,整颗心整个人就轰地掉了进去。因为那抽屉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可全是连环画!

好一个神奇的破抽屉哪!

“你看我有这么多,你就不要为刚才的那本难过啦!”男孩真挚地盯着我的眼睛,安慰我!我呆呆地望着那神奇的抽屉,两挂瀑布般的泪水,又不由自主飞出了眼眶。

“天哪,你怎么还哭?”男孩完全手足无措了。

我没有理他,而是倚着那个老木柜,双腿摇摇晃晃跪了下去,把脑袋狠狠、狠狠地抵在那些书上……

也不知过了多久,楼下院中的石磨又“唧咕”“唧咕”响了起来!但为奶奶添豆加水的人,分明不是我,因为我的手,还被神奇抽屉里的那些图画书牢牢粘着呢!

是神奇抽屉的主人明,在帮我的奶奶打下手!

而掉进神奇抽屉的我,从那小小的一角出发,已经在读书、写作的路上,走了很久很久、很远很远……

编者按:

这篇短文是毛芦芦老师于2008年写就的,这个关于抽屉的故事一直都是毛老师津津乐道的来自记忆深处的话题。由此可见,毛芦芦老师的童年时代,没有像我们一样丰富的图书,也没有像我们一样安逸的学习环境,但她深深爱着书,以一种虔诚的形式。她从这个神奇抽屉出发,坚持读,坚持写,收获了快乐,收获了成功。

同学们,带着对书的热爱,走上阅读、写作之路吧!相信有一天,你也会收获属于你的快乐与成功!

毛老师您好,您从神奇的抽屉开始了阅读之旅,一定从中吸取了很多的营养。请毛老师为我们推荐一些您最喜欢、也最适合我们读的好书吧?

毛老师回答:

中国的:《城南旧事》(林海音);《呼兰河传》(萧红);《边城》(沈从文);《受戒》(汪曾祺);《草房子》(曹文轩);《大地的事》(陈冠学);《哦,香雪》(铁凝);《和树谈心》(金波);《点亮心灯》(韦苇);《命若琴弦》(史铁生);《清水洗尘》(迟子建)。

外国的:《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草原上的小木屋》(美国)罗兰·英格斯·怀德;《小毛驴与我》(西班牙)希梅内斯;《少年小树之歌》(美)佛瑞斯特·卡特;《铁路边的孩子》(英)内斯比特;《绿山墙的安妮》(加)露西·莫德·蒙哥马利;《背井离乡的365天》(美)理查德·佩克;《长腿叔叔》(美)简·韦伯斯特;《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德国)米切尔·恩德;《森林报》(苏)维·比安基;《昆虫记》(法)法布尔;《猎人笔记》(俄罗斯)屠格涅夫;《向着明亮那方》(日)金子美玲;《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

毛老师,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是阅读让您走上写作之路吧?能不能说一说阅读对您写作的帮助呢?

毛老师回答:

我是个出身农家的孩子,虽然祖母是村庄里少有的识文断字的老太太,可在我的童年时代,家里一直没有什么闲书可读。是我自己爱阅读的天性,推我走上了一条与普通农妇完全不同的道路——写作。是阅读,丰富了我的思想,开阔了我的眼界,培养了我的心智,使我拿起了手中的笔,记下了生活的故事,写下了心灵的渴望,刻下了生命的尊严。是阅读,让我结识了古今中外那么多可贵的朋友,让我看清了世界的博大人性的深邃,让我愿意穷尽一生的时间去谱写一支独特的歌谣,来表达我内心的善,来吟诵万物的美,来讴歌童年的真,来赞扬天地间一切美好的存在。阅读,就是我写作的母亲!

毛老师,人们都说写a作素材来源于生活,那您的作品也是来源于生活的吧?

汪曾祺简介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副词 名词 副名组合 语义特征

一、绪论

“副+名”这一语法现象,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出现了。在《日出》中,顾八奶奶的台词里就有“顶悲剧”的说法,然而却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六十年代,这种“副+名”结构还被语言学家视为不规范的语法现象。邢福义在《关于副词修饰名词》中讲到:‘副+名’结构中,有一些只是特殊的语法现象,如时间名词只是在单独作谓语,直接对某个时间名词加以表述时,才可以受‘已经、才、又’之类表时间早迟、频率的副词修饰,例如:

今天已经星期六了。这会儿才两点钟呢。

在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中,副词修饰名词时,“总要受到或大或小的限制”;而另外一些“副+名”则完全是错误的说法。如:

党员燕和新工作很情绪。

邢福义将副词修饰名词总结为“特殊的情况”,同时也否定了“名词绝对不能同副词相结合”的说法,他的这一观点,为语法学界正确研究和处理副名结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对“副+名”结构的进一步认识

九十年代,在认同“副+名”这一结构的前提下,不少学者开始从新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副词修饰名词这一现象,其中包括于根元(1991)、桂诗春(1995)、方梅(1996)、张谊生(1996)等等。前期研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副名组合现象是特殊现象。有叫语法变异的,有叫临界现象的,有叫超常搭配的,这些叫法都是以习惯说法为依据的,带有认识上的主观性。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于根元先生的《副+名》。

在其《副+名》中,于根元主要针对“程度副词+名词名词性短语”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做了一些分析。他试图从动词如“有、是、像”等的隐现、承接前文的临时用法(即修辞用法)以及方言的说法等三个方面来解释“副+名”结构。例如:

①我老白手无分文,却可以在三个月内集资一个亿的美元。一字后面再追以“个”字,听起来很气派……(脚印《耽妄》,《当代》1988年第3期16页)

②她骨子里也并不现代派。(刘嘉陵《硕士生的世界》,《清明》1988年第5期15页)

③王四海为人很“四海”,善于应酬交际。(汪曾祺《王四海的黄昏》,《小说界》1982年第2期177页)

在汉语中,“有、是”之类没有动作的动词常常不出现,口语中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因此,于根元认为,例①、②中的“很气派”、“不现代派”这样的“副+名”结构的形成原因是“有、是”的隐现;而例③中的“很‘四海’”则是临时用法,即修辞用法,并指出“临时修辞用法……容易固定,人们会以为是普通的用法。”于根元关于“副+名”结构的分析初步从句法平面对这一语言现象形成的表层原因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具有较大影响,至今仍有许多语法教材将“很青春”、“很女性”等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看作语言运用中的一种修辞手法。

三、语义学角度的解读

尽管于根元对“副+名”结构的形成原因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然而在他看来,副名组合只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所以他的研究并未涉及诸如为什么有的副词可以修饰某些名词,形成“副+名”结构,而另外一些副词或名词却不能进入这一结构;制约副名组合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等一系列关于副名组合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语义学的兴起和发展,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1、张谊生 《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1996

在文章中,张谊生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找出了制约副名组合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从更深层次剖析了“副+名”结构形成的基础。他认为:副词之所以能够修饰名词,其深层次的原因和制约因素其实不仅仅在于修饰语副词,“而主要在于那些被修饰的名词――或者是具有特定语义基础或者是功能发生了转化。”张谊生以名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它的顺序义、类别义、量度义以及名词的动核化、性状化等五个不同的方面逐一阐释了各类副名结构组合的根本原因。首先,用名词的顺序义解释了“时间副词+名词”的形成原因,即“几乎所有的顺序义名词都可以带上动态助词或语气助词,灵活自如的充当谓语或谓语性成分,表示发展与变化,”充当谓语的名词,当然可以受副词修饰了。

④快国庆了,大家都忙着准备文艺节目呢!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其次,用名词的类别义解释“范围副词+名词”结构的形成原因,即“表示名词类别的方式多种多样……要突出和强调类别的唯一性和统括性,就必须使用范围副词……对相关名词进行限制与概括。”

⑤ 发言很热烈,独独二排长没有吭声。(郑直《激战无名川》)[强调唯一性]

⑥凡讨妖怪做老婆的人,脸上就有妖气。(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强调统括性]

第三,用名词的量度义解释“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形成原因:程度副词可以修饰具有量度义的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等,同样也可以修饰具有量度义的名词。

第四,用“名词动核化”解释了“以名词动核化为基础形成的副名结构”形成的原因:汉语副词的基本功能就在于对于谓词及整个句子进行限制或修饰,名词及名词性短语(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动核化),只要进入述位,表示陈述义,就可以接受各种副词的修饰。

⑦可我们毕竟同学过,二十年后的今天,“同学”的意味实际上不仅仅是同学。(王安忆《老康回来》)

最后,用“性状化”解释了“以名词的性状化为基础形成的副名结构”的形成原因:在特定的场合,人们为了交际和表达的需要……可以使名词的功能性状化,使用其内涵义……要使名词的指称功能性状化,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名词前面附加程度副词,并且让这种副名结构充当谓语、述语或状语、补语、定语等表达成分或修饰成分。

⑧ 爸很绅士地点点头,问我:“小姐游泳衣带了吗?”(冯敬兰《失却的伊甸园》)

张谊生首次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分析了副名结构中被修饰的名词,并将这种组合关系“置于动态的相互联系的更加广泛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全面考察”,从而比较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副名组合的类型、特点以及制约副名组合关系的决定因素。这种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来的研究指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此后,更多的学者开始试图从句法、语义、语用的三维系统来研究副名组合。

2、储泽祥、刘街生 《“细节显现”与“副+名”》1997(以下简称《细》)

《细》试图用“细节显现”来说明“副+名”结构存在的理据性。“细节显现”,即细节返回,是指人们具体运用某一名词时,该名词在形成其本质意义时被概括掉的细节要重新返回。由于细节体现的是名词的性质,性质又有程度的差异,因而可以用程度副词将这种差异表现出来,即细节显现。这是副名组合的基础。文章还将细节显现分为被显现的对象和显现形式,即“被显元”和“显现元”两部分,认为在“副+名”结构中,被显元是名词的性质细节,显现元是“副+名”结构,主要是副词。副词对名词的性状表现起着规约作用――强制凸现名词的性质细节。

储、刘指出,在“副+名”结构中的副词一般是表示程度深的,这是由于对事物的性质细节在量度方面的评价,是想要事物的性质被显现出来,并使人产生较为突出的感受。如“有点儿”之类表示程度浅的副词就不常出现在“副+名”结构中。《细》还讨论了“副+名”结构的语用价值,如有补偿作用、增大了信息量、使语言显得新奇、俏皮等等。《细》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以“细节显现”作为支点,对“副+名”结构的阐释,拓宽了人们研究副名组合的视野,有利于推动对于副名组研究的继续前进。

3、施春宏 《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2001(简称《名》)

《名》从名词的语义特征角度探讨副词与名词组合的可能性问题。《名》指出:副名组合实际是副词的语义特征与名词的语义特征的组合,副名组合中的名词在组合时,都体现出一个共同的语义特征――描述性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又是对其所指对象的性质进行描述,而这些性质在程度上包含着量度。因此,副名组合实际上可以简化为[程度]与[性质]和[量度]的组合。

⑨这一切等等,确是十分堂・吉珂德的了。(鲁迅《中华民国的新“唐・吉珂德”们》)

《名》还描写了对名词描述性语义特征进行提取的若干词法形式和句法形式,并总结性指出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是副名组合显现的客观基础,且对副名组合的类推问题作了简单的说明。

用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来解释“副+名”结构,从本质上继承和发展了“细节显现”说,“描述性语义特征是细节,但细节未必就是描述性语义特征,而且描述性细节是语言使用的本质的‘细节’,”因而其研究也就较前人更为深入透彻。

四、结语

目前对于副名组合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a.用“使用语言的策略”进行解释;b.用名词的游移进行解释;c.从名词本身固有的语义特征及行解释;d.从名词语义的“细节显现”功能进行解释。总之,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角度,使副名组合的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也使得人们从多角度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储泽祥、刘街生.“细节显现”与“副+名”[J].语文建设, 1997(6).

[2] 施春宏. 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 [J].2001

[3] 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邢福义. 关于名词修饰副词[J]. 中国语文,1962(5).

[5] 于根元. 副+名[J].语文研究与应用1661(1).

[6] 张谊生. 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J].语 言教学与研究,1996(4).

[7] 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

汪曾祺简介范文第7篇

摘要:2002年,刘庆邦中篇小说《神木》获得第二届老舍文学奖,以此为契机,自2003年起,刘庆邦的研究进入了又一个春天。刘氏小说贴近民生和底层,尤其是他的创作手法与审美风格,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模式,一直以来受到评论家的赞许和追捧。

关键词:刘庆邦;《神木》

自1978年在《郑州文艺》上发表处女作《棉纱白生生》始,刘庆邦已经在文坛上慢慢耕耘了30多个年头。他以中短篇小说享誉文坛,被评论界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其作品不做作、不晦涩,凭其独特的题材和风格吸引着读者,也吸引着评论家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底层文学”的兴起,评论界重新掀起了一场刘庆邦研究热潮,对刘氏小说的叙述手法与审美风格方面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剖析。对这些研究的重新梳理,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刘庆邦作品的深层内涵和杰出魅力。

叙述手法研究述评

从叙事学角度研究作品并不新鲜,80年代以来作家们尝试了各种现代主义创作方法,也从客观上同步促进了叙事学角度的文学批评方法。刘庆邦是一个执着于底层和民间叙述的作家,他的叙述方式自然要也贴近民间,贴近现实。因此,对于刘氏小说的叙事研究并不困难复杂,相关成果也比较多。就总体而言,研究者对于刘庆邦小说中的叙述主要集中在叙述视角和叙述语言这两个课题上。

(1)、叙述视角

刘庆邦小说创作以传统的第一和第三人称为主,坚持平民视角和底层立场的叙述方式,这一结论基本上可以说是对刘氏小说的一种定论。可贵的是,学者们在研究叙述视角时,并不仅仅满足于得出一个文学史的结论,往往还要追根溯源,考察这种叙述策略的背后原因。如焦会生在《刘庆邦小说论》中就认为这是与刘庆邦“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传承和艺术态度所决定的。”①余志平补充提出这种底层叙事策略源于作家“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文情怀”。②当然,作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作家,其创作本身是开放的,是不能用任何定论来套用的,比如在许多具体的作品解读中,研究者就发现了刘氏小说中其实也存在着多种叙述视角,比如李杰在分析《家道》中就发现其“叙述视角不是固定的,是一个由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为主导的多重视角组成的系统。”③理清丽在分析《中间人物》也注意到了其中叙述视角的“不断变换”以及“元叙述”特征等等。总之,对于叙述视角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开拓余地,比如最近兴起的对于刘庆邦小说中“儿童视角”的研究即使如此。

(2)、叙述语言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刘庆邦比较重视语言,努力探寻打磨自己的语言风格,这可以说是作家的一个自觉的追求。早在90年代,张颐武就撰文专门讨论刘庆邦的语言艺术。尽管这篇文章理论与文本阐释比较生硬,而且是就刘庆邦早期作品而言的,但是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提出了刘庆邦小说展现的是一个“本土性的语言世界”④,这无疑是正确的。焦会生提出刘庆邦的叙述话语具有“贴近现实”和“本色化”的特点,发展了张颐武的“本土说”并注意到了其中明显的作家本人的风格特色。余志平亦曾专门发表专门文章讨论语言问题并提出刘氏“亦俗亦雅的个性化语言风格”⑤,将语言艺术和审美风格统一起来,对刘氏语言予以高度评价。李红艳的观点可以是前三者的一个综合,她将刘庆邦的语言特点归纳为“地方化、本色化、审美化三个方面的特色”。⑥可以看作是对刘庆邦语言特色的比较全面的概括。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刘庆邦小说中的语言艺术固然值得称赞,但是也不免有一些问题存在,如有些话语过于生硬,口语书面语的矛盾,俗与雅的问题处理不当等等。对这些不足研究者尚未形成关注和共识,还有待今后的更加深入的探讨。

审美风格研究述评

(1)、温情诗意之美

研究者普遍认为刘庆邦的柔美风格是直接师承于沈从文、汪曾祺一脉,作家本人也承认了这一点。但是刘庆邦毕竟是一个有自身独特审美取向的作家,他的“田园牧歌式”小说较之于沈、汪自然也不完全等同。用张延国的话来说,是“少了几分文人制造味,多了几分乡土的色彩和生活的气息,生活化和现实感进一步加强。”⑦杨建兵认为这种诗意是一种“底层的诗意”,是一种在实实在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温馨”⑧。翟苏民认为这种诗美是“从素朴中生发出诗美”,“这种素朴体现在他小说笔触的温和与热情上。”⑨总之,刘邦庆的柔美小说继承了沈、汪的淡雅、优美、含蓄的审美品格,同时又更多了一种现实感,底层感,朴素感,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温情诗意”的美学风格。

(2)、酷烈诗意之美

除了柔美小说之外,刘庆邦的一些作品中还透出了某些酷烈的风格,这类小说就数量上来说并不是很多,但是却非常深刻,给人留下了更加过目难忘的印象。早在1990年,孙郁就曾评论《神木》的审美风格:“其间的残酷之色,与刘恒的灰色之影庶几近之。”“以往纤细的牧歌式的小调被山崩式的轰鸣代替了。”⑩研究者发现刘氏酷烈小说中所表现的审美风格并不像柔美小说那么单一化,而是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有递进性的特征:它首先是一种强悍的美,“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回避的惊心动魄的力量。”“溢着的强悍恐肆的人生态度”B11。继而由强悍引发出一种悲凉的美——“悲凉的底色”,最后由悲凉再上升到一种生命诗意之美:“他对人生苦难的偏爱并非爱苦难本身,而是爱它所蕴藏的生命的诗意—从苦难之中生长发育出的美好人性,经由苦难而升华的人类所独有的精神追求与情感渴望”。B12由此可见,酷烈诗意所产生的美学风格是直指人的灵魂的,是更高一层次的美,对它的研究也预示了对刘庆邦小说审美风格研究上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审美定势局限

一直以来,研究者对于刘庆邦小说的审美风格研究一般按照“柔美”和“酷烈”两个方向不断推进,几乎形成了一个审美研究的定势,似乎刘氏小说仅存在这两种风格,并且还皆然对立。可是,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如陈思和指出:“两种不同风格真的的截然对立吗?我读其书想其人,柔美与酷烈都是人性的极致,应该是有机地统一在他的风格里。”B12的确,水至清则无鱼,刘庆邦的小说是建构在一个浑浊的民间立场上的,其柔美和酷烈本身不可能完全对立,如果在研究过程中设置这样一个二元对立的审美模式,于现实不符,同时也有碍于研究的深入。实际上,雷达在《季风与地火》中就已经论及了两种不同审美品格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是看起来对立的两级,其实都暗含了作家的“精神理想和审美情趣”,这才是它们“一以贯之的血脉”B14。因此,在研究刘庆邦小说中的两种审美风格上面,既要看到“异”,更要看到“同”;既要看到单一,又要看到多样,这才能更加完整准确的把握问题的实质。

总之,刘庆邦是当代文坛中风头正劲的一位作家,他坚守现实主义传统,贴近底层关注民生,其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精神感染力。对于刘庆邦小说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分析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于人道主义精神和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意识的传承过程。学者们应当秉着这样一种精神来继续研究,这是学术应当具备的功利性,也可以说是研究刘庆邦小说真正意义之所在。(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安忆,《什么是故事》,《文学角》,1989年02期。

[2]雷达,《季风与地火—刘庆邦小说面面观》,《文学评论》,1992年06期。

[3]魏家骏,《圣洁的爱和古典的美—读刘庆邦的小说》,《名作欣赏》,2002年05期。

[4]谭光辉,《真情世界的困守和无情世界的飘零—读刘庆邦与徐坤》,《名作欣赏》,2002年06期。

[5]方学武,《论刘庆邦的成长主题小说》,《山东文学》,2006年第07期。

[6]柯贵文,《论刘庆邦的成长小说》,《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4期。

[7]杨静,祁宏超,《苦难是人生的成人仪式—刘庆邦成长小说仪式考》,《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04期。

注解:

①引自焦会生,《刘庆邦小说论》,《当代文坛》,2005年04期。

②引自余志平,《吹响民间底层生命的唢呐——底层叙事视野中的刘庆邦小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③引自李杰,《刘庆邦小说的叙事特征》,《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2006年01期。

④引自张颐武,《话语记忆叙事—读刘庆邦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05期。

⑤引自余志平,《论刘庆邦小说语言的俗与雅》,《文学理论与批评》,2007年04期。

⑥引自李红艳,《论刘庆邦乡村题材小说的语言特色》,《作家》,2011年10期。

⑦引自张延国,《九十年代的田园牧歌—刘庆邦柔美小说论》,《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⑧引自杨建兵,《对底层的诗意抒写—论刘庆邦的小说创作》,《小说评论》,2009年03期。

⑨引自翟苏民,《朴素生发出的诗美》,《小说评论》,2005年05期。

⑩引自孙郁,《在温情与冷意之间》,《北京观察》,2004年05期。

B11引自何志云,《强悍而悸动不宁的灵魂—读刘庆邦的小说创作》,《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05期。

B12引自柯贵文,《悲凉底色上的淡淡诗意—论刘庆邦小说的艺术风格》,《五邑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汪曾祺简介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学欣赏;文本细读;新批评;审美本体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3-0097-05

收稿日期:2011-11-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电子媒介的审美文化逻辑研究”(10CZWOlO)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军(1973-),男,河南商城人,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文本细读作为重要的理论方法,在当下的文学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连续刊发强调作品分析的笔谈以及相关文本细读的批评文章;《名作欣赏》亦刊发诸多经典文本细读的研究文章;一些出版机构也加入吁请文本细读的阵营,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2006年分别出版的“名作”系列和“大学名师讲演实录”等丛书,就是其中的代表。此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文本细读是文学欣赏、批评和研究中一项最基础性的工作,只有回归到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层面,文学阅读才能重新呈现活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以往的文学欣赏、批评和研究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偏颇,亟须纠偏。

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具体考量其研究热点,可划分为理论标举和经典作品细读两大类。前者多为高校学者,侧重于梳理文本细读方法的理论渊源,推举文本细读方法在各类文学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如陈思和的《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一文,明确了文本细读对文学史教学的当下意义,反思了细读文本与作为心灵审美的文学性因素的关系,从而追寻实现文本细读精神享受的完美境界;徐克瑜的《当前文学研究中的文本细读问题》一文,一方面厘清了文本细读在新批评流派中的理论比重,另一方面也针对文学史教学提出回归文本细读的观点;还有一些学位论文与此类似,强调文本细读对诗歌教学或者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上皆可归于方法论层面的研究。后者的构成群体除了高校学者外,还有诸多中、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往往借助文本细读的方法,展开对经典作品的再分析。此类文章多集中在《名作欣赏》上,其他则散见于《当代作家评论》、《理论月刊》等学术刊物上。这些文章通过重读经典,力图提炼出不同于以往的新观点,可归入案例分析的范畴。总体而言,在文本细读成为文学欣赏和学术研究领域新热点的情况下,关于文本细读的具体路径或者实践性步骤的理论发掘依然是个空白。本文拟针对文本细读的具体操作,从文本细读的当下意义、文本细读与中国语境以及文本细读的具体路径三方面入手,尝试解决西方理论中国化的具体问题。

一、文本细读的当下意义

文学欣赏作为审美求解、品读意味的阅读活动,既不同于作为基础的一般文学阅读,也不同于现代阐释学、接受美学兴起后所产生的文学消费、文学接受等概念。按照法国作家法郎士的说法,文学欣赏是一种灵魂在杰作间的壮游。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欣赏者必须首先掌握打开这扇艺术之门的钥匙。内行人津津有味地体会到的妙处原来是封锁在殿宇中的,而非任何人都懂得诀窍说:‘芝麻,开门吧!’”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活动,文学欣赏的过程是阅读主体与对象间所展开的深层次的对话过程。与作品实现情感、内在精神的交流对阅读主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培养阅读主体的审美水平就成为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两个途径的偕同:一是以文本阅读的数量作为基础,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历史观、审美观的奠定。即刘勰在《知音》篇中所表达的意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二是相应的学科训练。狄德罗说过:“艺术鉴赏力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通过掌握真和善(以及使真或善成为美的情景)的反复实践取得的,能立即为美的事物所深深感动的那种气质。”这种气质其实就是审美的直觉能力(包括感受力和审美判断力)的自动呈现,其获取必须依靠整体修养的提升,不仅需要较高的审美感知能力,还需要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

近十几年来,各高校中文专业纷纷设置了文学欣赏的相关课程,也推出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欣赏教材或学术专著,甚至在某些高校如华中师范大学,还为新生开设了文本细读的课程。这些举措对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遭遇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据笔者所知,诸多高校的文学欣赏课在内容设置上受限很大,大多演变成理论入门课,内容上侧重于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的介绍,另以欣赏心理的讲述作为补充。这样一来,促使诸多学生望文生义,从而限制了他们对理论的兴趣,转而进入缺乏理论牵引的“跟着感觉走的”无奈现实之中。这也导致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解读令人啼笑皆非,谈起名著只能做到讲讲故事,对读后感、作品评论更是了无兴趣、避之不及,等等。之所以出现如此错位的结果,就在于欣赏核心点的缺位。其实,找到这个核心点并不难,说起来就是文本细读的方法。孔子所讲的举一反三,既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一个很高的知识境界。就欣赏来说,文本细读就是其中的“一”,有了这个“一”,阅读主体的感知、思维、判读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凝聚。

文本细读的缺位不独文学教学使然,在文学批评、文学研究领域同样普遍。在新观念、新思潮的推动下,对于宏大阐释和宏观把握的热衷成为学界的一种时髦的潮流。也正是在这样的潮流中,不少学者喜欢制造宏大课题,如“中国”一词在近几年的文学论文中以非常高的频率出现,即为明证。在分析问题方面携带典型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动不动就要总结规律、揭示本质,喜于制造话题或某种效应,而作为基础的文本细读问题则遭到普遍忽视。正因如此,批评与研究中鲜活的文本感受力、文学性的有效发掘、熠熠生辉的审美片断被抛却了,代之以术语轰炸、晦涩枯燥的论述过程及大而不当的惊人之论。这就像被阻断了溪流的大河,看上去依然宏阔,但在主河道里,恰恰因缺少涓涓细流的汇聚而异常干涸。针对学风空疏的当下现实,著名学者陈思和先生撰文指出:“在当下盛行新方法和新理念而忽视文本细读的学术背景下,细读文本对于以追求知识分子人文精神为基本特征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本细读与当代语境

文本细读作为文学欣赏及研究的重要方法,其理论源头应上溯到20世纪40、50年代兴起的新批评。20世纪80年代初,新批评携文本中心论及细读法进入中国,然而在当时理论日新月异、快速转换的具体语境中,因其异质文化和特有的局限性被人们冠之以形式主义的帽子。当时,新批评在本土语境中的落脚不仅与传统的社会学批评模式相抵牾,而且其贯彻的是纯粹的内部研究的方法,封闭了文学研究,割断了文本与社会、作家、读者的联系,过于侧重文本修辞学方面的探微,也使其话语特色局限性甚大。但是新批评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细读法。新批评所倡导的文本细读并不像一些人所言只是一种纯粹和机械的语言意义分割,它建立于现代语义学和语境理论的基础上,对文本肌理展开深入透视,同时又具备一种立足于文本的文学性和审美性的品质。阅读史上,新批评就是用此方法分析了一些在历史上有争议甚至评价不高的诗歌,通过细读重新发现和肯定了诗作。

细读法的主要提倡者克林斯·布鲁克斯就曾清楚地表示过:“只要从新批评家的角度稍稍考虑一下批评问题的性质,就足以看出,这种批评在许多情况下都大大需要语言史、思想史和文学史的帮助……在所有的批评家中,他最需要运用别人进行缜密细致的研究而得到的成果。实际上,治学严谨的学者正是以这样的批评作为自己的目的,换言之,上述批评也正需要、并依赖于这些学者们出类拔萃的劳动。”①因此,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是在充分尊重社会历史以及语言等各种相关因素的前提下,对文本的特别关注,它要考虑的是文学的各种因素对文本本身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而不是一味简单或想当然地将社会学、人类学等内容全部纳入到文学里去,甚至舍本逐末地取代文学本体。

细读法的可行性来自于文学本身确实有趣昧上、情感上的客观衡量标准。文学是一门审美的艺术,也是思想情感的载体,而作品深刻的社会思想内容和历史文化价值就蕴涵在这种艺术化的表现过程和审美形式之中,只有通过对文本这种艺术化和审美化的艺术表现过程和形式的精细微妙的细读分析,才能挖掘出其深意。恰如歌德所言:“题材是人人都能看见的,意义内容只有经过一番琢磨的人才能把握,而形式对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尤其对于古典文本而言,意在言外的审美理念及创作现实,逼迫着读者必须从细部的语言组织及形象系统出发,探究出文本的精微之处,找寻由细部生发出的言外之意,从而回归到立足于审美的解读之路上。如若采用政教伦理的大棒一路挥舞过去,岂非大煞风景,同时,也难免会闹出以“后妃之德也”来概括《关雎》篇的奇谈怪论。美国作家辛格的哥哥曾如此教导过他——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从观念出发或贴标签式的文本解读方法,是一种典型的工具理性的做法,即把文本当作了应时观念的道具。尊重文本,其实就是尊重文学的基本审美规律。

文本细读,这是一种给予文本充分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十分注重文学本体的阅读方式,即布鲁克斯提出的“充分阅读”。在文学研究越来越呈现出泛文化化、泛政治化趋向的客观现实语境中,它起到了使文学回归本体、回归语言和艺术的重要的纠正作用。对于文学,尤其是诗歌,细读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并不像很多人所认为的是一种狭隘的形式主义文论,相反,细读法常常能够帮助读者深刻把握即使是晦涩难解的作品,也能够使读者在对作者所知甚少的情况下,成功地了解其作品,发掘其深刻的内涵。

三、文本细读的具体路径

从阅读主体的角度上讲,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相比较,在范围、目的、阅读心境等方面有诸多的不同。文学欣赏是一项大众性的广泛阅读活动,与批评主体的问题意识不同,欣赏主体往往在平和的心境(古典文论中的“虚静”与之对应,乃最理想的阅读心境)下进入文本,在文学的世界中徜徉,以获取精神的慰藉、感情的抒发、境界的提升。所以,欣赏主体更看重文本自身,至于作者、社会等因素,则属于知识经验积累的范畴,是作为补充因素而存在的,也就是说,文本细读的方法于欣赏而言,更为普适。那么,细读的方法如何操作就成了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就此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根据不同的文学体裁,给出相应的侧重。

其一是语词细读。这是文本细读的基础性工作,维特根斯坦认为“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在文学的世界里,每一种现实都是由具体的语词所照亮的,不仅如此,文本中每一具体的语词也与某种内在精神相联结,语词的心理蕴含性既能够通达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能够反观自身,实现个体与外在世界的精神交流。通俗地说,精确的语词细读之后直接结出的是审美感悟的果实。古人对此有形象的概括,即字字有珠玑,篇篇有余音。文本的余味悠远,其源头就在语词自身所包含的心理因素。哲学家卡西尔对于语词有一系列的判断,他说:“词不像雕塑那样去使用一种石头、青铜之类的惰性材料,词比起声音来还要显得‘透明’些,也就是说词所传的符号不再需要思想,它本身就是思想。”“正是语词,正是语言,才真正向人揭示出较之任何自然客体的世界更接近于他的这个世界;正是语词,正是语言,才真正比物理本性更直接地触动了他的幸福与悲哀。”

提起语词细读,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字义辨析、音韵组合、修辞手段等层面,实际上这些仅处于语词细读的表层,而语词细读的较深层次在于对语词的能指功能的把握上。索绪尔认为语言有两个基本功能的划分,即能指功能和所指功能。所指功能是概念的确定,而能指功能则涉及声音和画面的组合。正是声音、画面的因素,才会充分激发欣赏主体的想象力。中国古典的文学批评倾向于直觉感悟,一些学者对诗词中词句的分析非常精彩,成为文坛佳话,如王国维先生对宋词的个别词句的解读;曹雪芹《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一节,借香菱之口所表达的对诗歌词句的独特体悟等,实际上皆可归类于对语词能指功能的把握。在此且举老舍先生对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的细读作为例证,他说:“唐诗有这么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没有一个生字。可是仔细一想,真了不起,它把大沙漠上的景致真实地概括地写出来了。沙漠上的空气干燥,气压高,所以烟一直往上升。住的人家少,所以是孤烟。大河上,落日显得特别大,特别圆。作者用极简单的现成的语言,把沙漠的全景都表现出来了。没有看过大沙漠,没有观察力的人,是写不出来的。”“直”与“圆”虽然是简单的语言,但在具体的诗句中,其内涵深远,在此诗中落脚,隐含着一种阔大的气象,这气象又直接与作者的胸怀、进取心相联系。

语词细读的方法比较适合短小的篇章,尤其是古典诗词,西方现代派中的象征主义诗歌及受其影响的中国现当代诗歌也在其列。

其二是结构分析。此结构分析的原则不同于结构主义叙事学中的结构分析原则,它注重文本中章句的组合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张力”、“悖论”、“反讽”、“含混”的意义关系。这四个术语是新批评家对现代修辞学的重要贡献,也是对文学语言和结构的根本特性的总结归纳。在具体文本中,它们是对作品中各种对立统一因素的描述、分析和总结。新批评派认为,具备这些素质的作品才能够成为真实的作品。关于张力,新批评理论家艾伦·塔特解释说:“即我们能在诗中发现的所有外延和内涵构成的那个完整结构。我们所能获得的最深远的象征含意并不妨碍字面意思的外延。我们也可以从字面意思开始,逐阶段地发展比喻的复杂含意:在每一阶段我们都能停下来讲述已经获得的诗的意思,并且在每一阶段意思都将是完整通顺的。”由此可见,新批评所言的张力就是文学语言的字面意思与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所拥有的比喻意义之间的差异与距离。如人们常引的狄更斯在《双城记》前言中的名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两个句子之间,不是为了要形成对比关系,而是通过并列形成极具冲击力的张力。悖论又译作诡论,悖论原是古典修辞学的一格,指的是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悖论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反讽。所谓反讽,就是一种“紧张严肃的讽刺性模仿”(布鲁克斯语),也就是对现实世界要么将其神圣化,要么将其鄙俗化,从而获得戏剧效果。至于新批评所说的含混,则是指语词、语句的复义功能,复义意味着一项陈述有多种意义。含混使文本充满了不确定性,充满了丛生的语意混响,从而为文学意蕴的敞开提供了多种可能。通过结构分析,欣赏主体可以把握章句之间的指涉关系,将文本丰富复杂的审美含义钩沉出来。

其三是语境把握。诗歌文本的分析是新批评的强项,在阅读实践中成果显著,关于叙事文本或散文文本的分析,其理论实践能力并未得到强力凸显。笔者认为,语境把握的方法可视之为对新批评基本理论的一个拓展,可以成为一个连结文本内部与外部的衔接点。所谓语境,指的是文本中使用语言的环境,这个环境并不是封闭的,其关联域异常广阔,有着很强的指涉性。语境把握的方法可以针对不同体裁的文本做出相应的侧重,如面对叙事文本需要做到的是细节把握,此细节不仅不限于创作主体的描述性细节,还应该拓展到人物对话中去。小说《活着》作为余华的代表作,是当代小说中颇引人注目的一部作品,有关这部作品的评论及研究文章加起来远远超过小说本身的厚度,但笔者注意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小说开头的一段人物语言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段人物语言相当于人物自身的独白,即福贵老汉同老牛在田间耕作的时候所吟诵的歌谣:“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因为出现了皇帝一词,所以应该是很醒目的,至于内容,初看上去煞是好玩,而一旦展开分析,里面其实隐含着诸多的内容。比如说,有了荣华富贵为什么不去迎合?一个老人,是什么样的人生理由使其将名利彻底地抛却?他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如此豁达、通透的歌谣为何出现在底层民间?异常古老的《击壤歌》中有这样的句子:“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两者之间是否构成遥远的回响?等等。将这一系列的问题梳理之后,作为读者就会发现,这段歌谣的出现绝不简单,它是余华埋下的一个巨大的伏笔,直接对应的是历经苦难后底层百姓的人生哲学。由其小而追述其大,正是语境把握的良好效果。这种例子可在叙事文本中找出很多,如《社戏》中小伙伴阿发的应答之句:“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所关联的是孩童世界的纯粹与灿然,对应的是一个诗意世界的生成,这句对白与汪曾祺《受戒》中明海与小英子的对话一道,构成白话文学百年来的双璧,作为抒情的极致,将汉语独有的张力、饱满、凝练展现在受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