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战争的诗句

战争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战争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战争的诗句范文第1篇

边塞、战争诗是指以歌咏边塞军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异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一类诗歌。边塞、战争诗以其悲壮、雄浑的境界,令人感喟不已。近几年高考试题常涉及边塞、战争诗,其命题的着眼点主要在诗歌的意境、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的理解分析这几个方面。鉴赏这类诗,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意象

抓住边塞、战争诗中常见的意象,通过意境的开拓,体察景物及其地域特征。如借“大漠”“长河”“落日”等描绘塞外景象的雄奇壮美,借“金鼓”“旌旗”“烽烟”等展现边关战事的激烈壮观,借“大雪”“秋月”“黄草”等抒写戍守将士的悲凉愁苦。抓住典型意象,以之作为切入点,就等于找到了解读边塞、战争诗的一把钥匙。

二、知人论世

把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密切结合起来,做到知人论世。如盛唐诗人王昌龄曾被贬为龙标尉,丰富的边塞生活激荡着他的诗情。他从不同视角深入思考边塞战争,尤其把笔触深入到士卒身上,开掘出征人戍士最普遍、最真切的情思,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了解了作者的这些背景资料,有助于考生解读他的诗歌作品。

三、掌握思想感情

边塞、战争诗常见的情感: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国家的激情,有戍边将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对帝王穷兵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的怨恨,有惊异于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等。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可使考生在解读边塞、战争诗时,辨明差别,有的放矢。

四、体味艺术风格和技巧

边塞、战争诗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有的豪迈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雄壮慷慨,有的委婉清丽等。考生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深刻体味,才能准确领会边塞、战争诗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边塞、战争诗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烘托、用典等修辞手法来丰富内容,强化情感,考生要认真分析这些表达方式的艺术效果。

【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帐 夜

吴兆骞①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作者因科场案而被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这里指作者所居之地。

1.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②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1.“燕台一去客心惊”.结合全诗分析“客心”因何而“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以“望蓟门”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紧扣“望”字来写的。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代出自蓟北门行

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八成阳。

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如何描绘壮士的英雄群像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①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②。

昔日长城战③,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①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②临洮:古县名,是长城的起点,是历代经战的战场。③长城战:唐开元二年,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王唆与薛讷等合兵拒之,大败吐蕃。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

1.本诗在构思上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首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争的诗句范文第2篇

??题记

奥斯特洛夫斯基最着名的话无疑是:“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他也做到了这一点。是啊!生命只有一次,短促而珍贵,它总是闪耀着华丽的光芒,像火炬一样传承下去:

壮烈,苍劲,铭记,

谱出了一首交响乐,

在深蓝的天空下,

缓缓倾诉,静静倾听。

金色的边框修饰,

银色的锦帛铺垫,

它就这样,

永远被铭记。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止一次感动了我,只可惜,海水的纯净并没有使那迷雾驱散;顾城无疑是一位才子,才华横溢,笔下生花,却都不能成为他的指路明灯。不管是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还是用斧头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中国的诗歌都是一笔损失,但同时,他们也留下了令人感动的诗句:

湛蓝的海水中,

鱼儿摆动,

几粒人影,

生命在诞生,

在飘摇,

在结束,

五彩的画笔里,

演绎着动人的故事。

短暂的瞬间,

却给世人留下了眼泪与心碎。

当士兵用长矛刺穿了年近古稀的阿基米德,当决斗吞噬了年轻的普希金,他们带着遗憾走了,然而他们的价值却照耀着我们,“富贵于我如浮云”。

他们的死是世界的意外,是世界性灾难:

意外,意外,

一根长矛,一颗子弹,

激起一股鲜血,

留下一片悲伤。

国家的战争,

个人的恩怨,

带来的,

是未完的定理,

未尽的诗句。

战争的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经 战争诗 风貌特征 战争观

战争是政治的武装斗争,它总是在一定的政治军事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无疑战争诗所蕴含的思想就有其明显的意识倾向性。而战争所凸显的特征亦是其思想倾向艺术化的表现。故本文旨在从《诗经》战争诗的风貌特征来分析其所蕴含的战争观。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涉及先秦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祭祀、婚恋、农事、田猎等各个方面。其深广繁厚的信息内容也使其自身交构成一个复杂特殊的体系。诗与诗之间可能并不同类,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古代的田猎和军事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大猎常常用以教战。所以田猎诗和战争诗的划分界限是模糊的。由此可见《诗》三百零五篇并非是单独孤立的存在。孔子就指出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引自《论语·为政第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页)将《诗》三百零五篇合而为一来表达“思无邪”这一核心的思想。所以对于《诗经》战争诗的风貌特征分析不论是拆解或是聚合,不仅需要对其进行明确定位后,还需要对其兼及多方面的探析。

那么在表述《诗经》战争诗风貌特征之前,首先还是得对战争诗的界定做一番考量。因为战争诗的界定标准会直接影响了《诗经》战争诗的分类及其整体风貌的走向。对于战争诗的界定大致有三种说法:一说战争诗是指纯粹直接描写战争的诗歌;一说战争诗是以战争为题材,直接反映战争或围绕战争而展开叙写的诗歌。强调战争诗最核心的基点要关涉战争,但允许牵涉与战争有关的其它方面;一说战争诗是指所有与战争有关的诗歌。认为无论是直接描写战争还是仅仅以战争为叙写背景的诗都可以统括为战争诗。从这三种对战争诗的界定来看,其范围在一步步扩展。所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去划分《诗经》中的战争诗不仅类型不一样,最直接的表现是在诗的数量上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如袁行霈的《诗经研究反思》以最严格的标准去界定战争诗—战争诗即是直接描写战争的诗歌,所分列出来的战争诗不过十几首而已。另外夏传才的《诗经讲座》指出战争诗是以战争为题材,直接反映战争或围绕战争而展开叙写的诗歌。所罗列出来的战争诗就有了四十多首。而王显臣的《古代兵书杂谈》则以所有与战争有关的诗歌称之为战争诗所划分出来的战争诗却高达一百多首。

既然以不同的标准去界定战争诗,战争诗的分类会呈现一个相当大的差异性状态。因为诗歌材料的差异性,推演归纳出战争诗的风貌特征想必也会呈现出或多或少的不同之处。为保存战争诗整体风貌特征,对于战争诗的界定夏传才先生所确立的标准应该是比较可取的,即认为战争诗是以战争为题材,直接反映战争或围绕战争而展开叙写的诗歌。这种标准既避免了对战争诗严格苛求式的精选而导致的绝对,也免于将战争诗统括成大标准其实无标准的泛化。采取相对中立平和的科学态度来界定战争诗也才能在《诗经》战争诗风貌特征的把握中有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

《诗经》大约产生于商、周之交。历经周的盛衰,至春秋中叶。在这样一个时域内,“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是社会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诗经》里的诗可以说“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可是《诗经》中的战争诗真正写到出征,直接联系到战争场面描绘的出征诗至多不过十首。如《大雅·常武》言宣王亲征淮夷,威风凛然,军势大振;《大雅·江汉》言召虎率师征讨淮夷,整师前往,气势恢宏;《酌》言武王伐纣,盛赞王之师等等,但这些诗直接描绘战争其实并没有对战争的场面进行刀光剑影的精细刻画,而是将战争的场面以大的视角进行全局鸟瞰。没有详细的战争过程,但却有许多丰富多彩的环境和人物刻画。没有详尽的史实叙述,但却有以情动人的真情抒发。而《诗经》战争诗的独特风貌也就恰恰在于此。其具体表现在:一是采用以点衬面式的表达技巧直接描写战争;二是注重对战前氛围的描写,战后余波的渲染;三是以情动人从不同的侧面共同表达对战争的同一看法。

一.采用以点衬面式的表达技巧直接描写战争

《诗经》中的战争诗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诗句大都只是一些片段,以一笔带过、点衬面的技巧对战争进行直接描绘倒是最惯用的表现手法。但是这一笔却是选取得最有表现力的一笔。

如《大明》以点衬面式地写牧野之战更是令人惊心动魄。“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在牧野战场上,两军摆开阵势,“其会如林”将军队人员和丛林作比,战场上兵多将广的宏阔场面也就跃然纸上。紧接着通过“檀车煌煌、驷騵彭彭”战车的鲜明闪亮,战马的矫健奔腾表现了军队磅礴的的进取之势,仿佛蕴含着摧枯拉朽的爆发力。横扫千军如厉风席卷寸草般轻而易举的战争态势,使得“会朝清明”,一战而以定天下。这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全诗仅仅通过两个关节点:对丛林般军队的静态描写和“煌煌”“彭彭”战车战马的动态形容就将战争场面表现得生动传神。寥寥数语的重点刻画,着实让这场牧野之战打得惊心动魄。

战争的诗句范文第4篇

1、《长相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共有三首。第一首诗通过描写景色,渲染气氛,抒写男女相思,似有寄意;第二首诗白描了思妇弹琴寄意、借曲传情、流泪断肠、望眼欲穿的情景,表现思妇对远征亲人的深情怀念;第三首诗以花和床为意象,赋予情感,抒写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这三首诗内容、形式、意境各有不同,都深刻地表现了离人的相思之苦,写得情真意切,缠绵悱恻。

2、徐陵这二首《长相思》是抒写闺思的。作者通过一个女子对远戍边陲的夫君的殷切思念,既表现了在阻隔中更显其忠贞的爱情,也委婉地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楚。含蓄委婉,是徐陵诗歌的一大特点,他的诗句曲折地表达着“肠一日而九回”的的烦恼。

(来源:文章屋网 )

战争的诗句范文第5篇

扬长避短,方可尽展风流。如同样写“魅力”,你擅长描写,不妨将目光聚集到自然景物中,用精彩的描写去打动读者;你爱好文学,则不妨将笔墨集中于精彩的诗词上,让语言绽放出古典的光芒。本文显然做到了这点。

文章从唐诗所“体现的气度与强盛”,“描绘的细腻与美妙”,“表达的人格与精神”三个角度切入,逐层深入地诠释了唐诗的文化与情感内涵。展开时,或展示经典诗句的风采,或透视诗人人格的魅力,或发表自我独到的看法,语言底蕴丰厚,观点深刻鲜明。

穿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仿佛看到了宏伟的唐朝。唐朝的雄浑气度有魅力,唐朝的精美陶瓷有魅力,唐朝的繁荣昌盛有魅力,而最有魅力的我认为还是唐诗。

唐诗的魅力在于它所体现的气度与强盛。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死”。唐人恢弘的气度、豪迈(哈哈哈,200字啦!)的传递如此精微的信息。它就是一部诗化的史书,研究唐代历史,我们没有理由不研究它富有魅力的诗歌。

唐诗的魅力在于它所描绘的细腻与美妙。苏轼评论王维诗歌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你看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怎能说不是一幅灵动的山水画?“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哗!400字啦!噍我的!)潮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岂不是一幅神韵飞动的水墨彩图?唐朝风景太多太美,以至有这么多乐山乐水的诗人。回首千年,大唐的风景似乎还在眼前。唐诗如画卷,收藏着唐朝秀美的风景,以致于我们分不清到底是唐诗的魅力,还是山水本身的魅力。

唐诗的魅力在于它所表达的人格与精神。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弊端,唐朝既是辉煌的,又是糜烂的。值得庆幸的是,总有一群时代的精英、民族的脊梁在为天下苍生奔走呼告。在唐代,这种声音最深沉(耶!600字啦,加油!)的当属杜甫。杜甫一生穷困潦倒,可他却十分关心民生疾苦。无论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还是“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的沉吟,都无不传达出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唐诗因杜甫等人低沉有力的吟唱而具有一般诗歌无法比拟的魅力,它已不再是纯粹的创作,而是崇高精神的呐喊。

因为无穷的魅力,它涉过时间的长河流传千年;因为无穷的魅力,它突破语言的壁垒广为传颂;因为无穷(呵呵,800字啦!)的魅力,它超越一个鼎盛朝代的一切,抽象为唐代的符号。

共804字,大功告成!耶!

战争的诗句范文第6篇

>> 从古代诗句中映象出的葡萄酒文化(上) 从古代诗句中映象出的葡萄酒文化(下) 婚礼上的葡萄酒香 葡萄酒上的美国梦 葡萄上的白霜 舌尖上的意大利葡萄酒乡 甜葡萄酒,舌尖上的舞蹈 舌尖上的吃(上) 叶子上的秘密(上) 邮票上的书法(上) 古代地理(上) 指尖上出“精彩” 古代试卷上的趣事 舌尖上的文化 上出《品质》的“品质” 从苏堤上走过 葡萄酒行业:酒文化里的就业黑马 浅论宋词中的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文化营销模式的创新研究 葡萄酒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从古代诗句中映象出的葡萄酒文化(上) 从古代诗句中映象出的葡萄酒文化(上)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刘庆")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记载张骞出使西域的壁画

多年以来,我国史学家普遍认为: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将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带回中国。据《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张骞出使西域,途经大宛,亲见:“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于是,汉使(骞)“取其实来,天子始种苜蓿、蒲桃” 。蒲桃即葡萄。成书于北宋年间的《太平御览》记载,西汉年间“离宫列观尽种蒲桃” 。而当代考古学的发现却打破了这一史学定论。1980年,考古学家从河南商代遗址中,发掘出的铜卣内盛满酒液,科学家在酒液里化验出了葡萄酒成分,将我国酿造葡萄酒的历史提前了一千多年。葡萄在夏、商、周时期被称为“葛”,流传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葛”的诗两首,其一《王风・葛》:“绵绵葛,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其二《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既然有“绵绵葛”,那么以此为原料酿造美酒就成为一种可能。而河南商代遗址中出土的“葡萄酒”便证明了这种可能性。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葡萄酒酿造技术应该不同于商周时期西域各国的葡萄酒酿造技术,故而被司马迁明确记载下来。葡萄酒在西汉属于贵族享用的“奢侈品”。《太平御览》第972卷《续汉书》中同样记载了关于“蒲桃酒”的一则事件:“佗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拜凉州刺史。”汉朝时的一斛约合现在的20升,以现在常规瓶装葡萄酒每瓶750毫升为标准,一斛“蒲桃酒”即为26.6瓶葡萄酒。把上面古文g成白话文,就是说孟佗这个人用27瓶蒲桃酒行贿内侍张让,马上被封为凉州地区的行政长官。可见,葡萄酒在汉末是极具奢华的贵族享用品,非寻常百姓可以饮用。备注一下,孟佗虽不出名,但他儿子孟达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战争的诗句范文第7篇

    “当代着名作家兼评论家阿伦?塔特说,他第一次读《荒原》时,一个字也看不懂,不过他已意识到这是一首伟大的诗篇。”[2](P128)《荒原》的晦涩难懂,首先就在于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立场观念等深深的藏在其中,使读者琢磨不透。例如,《荒原》的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象征。在作者笔下,“荒原”是一个寸草不生,破败荒凉的地方,它象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的精神状态。战前的西方是什么模样呢?是世界的楷模和榜样,是理性主宰的地方,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天堂。而现在,却是充满灾难、人欲横流、毫无生机的荒原!在这里,诗人通过荒原的象征意蕴,把西方人对社会现实的厌恶,普遍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诸如这样的象征在《荒原》中还有很多,例如“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和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3](P51)四月本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季节,但是诗人却说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这的确令人费解。为什么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四月在诗人笔下是“最残忍的一个月”?为什么诗人对四月横加蹂躏?就是因为作家用自己的情感、或者说用战后西方人的精神危机,把四月浸泡过了,用它象征“残忍”和“死亡”,表现的是荒原人的孤独和绝望。而且,这种孤独和绝望、残忍和死亡无以复加,无法挽回,没有任何获得拯救的可能。即使是生机勃勃的春天,也无法使西方人的精神危机起死回生。读了这两句诗后,我们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了。

    在这里,艾略特所用的象征不同于传统的象征,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在传统的艺术方法中,象征物和象征意义之间具有某些相同之处,联系比较密切。例如,我们用白色象征纯洁,因为白色表示单一,一尘不染,所以与纯洁有相同之处。用红色象征革命,因为革命要流血,红色是血的颜色,它们二者之间不仅具有某些相同之处,而且联系也相当密切。但是,我们在《荒原》的象征中,却很难找到那些相同和联系。四月和残忍、死亡之间,荒原和西方人的精神状态之间,不仅很难找到密切的关联,相反,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样,作者通过运用象征手法,达到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从而引起了读者对西方现代社会现状的思索。

    其次,《荒原》中的象征还是多层次的,其中有些意象在不同层面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譬如“水”这个意象就具有双重象征意义。《荒原》第四章中《水里的死亡》有这样的诗句:腓尼基人弗莱巴斯,死了已两星期/忘记了水鸥的鸣叫,深海的浪涛/利润与亏损。[3](P61)第五章《雷霆的话》中有这样的诗句:只要有水/而没有岩石/若是有岩石/也有水/有水/有泉/岩石间有小水潭/若是只有水的响声/不是知了/和枯草同唱/而是水的声音在岩石上/那里有蜂雀类的画眉在松树里歌唱/点滴点滴滴滴滴。[3](P62)在以上的诗句里,“水”这个意象就具有双重象征意义:既是土地肥沃、农业丰收的根本保证,也是各种欲望的象征。荒原缺水,要等待水来拯救,这时水是“活命之水”;西方社会人欲横流,水太多了,窒息了生命,这时水是“死亡之水”。这种象征闪烁着辩证的光辉:希望不可无,否则荒原永无生机;荒原忌太滥,否则同样会溺毙生命。

    第三,《荒原》中的象征还具有纯主观的特点,把象征完全看成主观的东西,全凭个人直觉和内心梦幻,从而打破了传统的象征似与不似,主观与客观统一等等规律,甚至根本不顾别人懂不懂。如艾略特诗歌中的雾像睡猫,黄昏像“麻醉在手术台上的病人”之类。在这里,我们在雾和猫之间,黄昏和麻醉的手术病人之间完全找不到关联。它们纯粹是作者的主观想象的产物。不仅如此,在后期象征主义的其他诗人中,例如叶芝,我们也能找到相当多的、类似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叶芝的许多诗中都出现过一个象征物:旋体。在诗歌《驶向拜占庭》中有这样的诗句:请走出圣火来,参加那旋体的运动……在诗歌《基督重临》中也有这样的诗句:在向外扩张的旋体上旋转呀旋转……这个旋体究竟是什么呢?如果不深入思索,简直是不知所云,如堕五里雾中。明白之后,豁然开朗。原来,叶芝认为人类历史是从野蛮到文明,又从文明到野蛮,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他诗歌中不断重复出现的这个“旋体”,竟然就是指历史的不断循环往复。在他看来,人类历史就像诗歌中的旋体,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所以,在运用象征这一艺术手法时,不论叶芝、还是艾略特,同样是纯主观的。

    深邃而怪诞的意象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袁行霈指出,“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和词语,并不是外来的东西。英美意象派所提倡的Image是指运用想象、幻想、譬喻所构成的各种具体鲜明的、可以感知的诗歌形象。意象派主张把自己的情绪全部隐藏在意象背后,通过意象将它们暗示出来。”[4](P49)它的最早源头可以上溯到《周易?系辞》。其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所以意象的古义是‘表意之意’。这个‘意’是指那种只有圣人才能发现的‘天下之赜’,孔颖达在《周易正义》解释为只有圣人才能发现的‘天下深赜之至理’。所以意象的古义是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5](P200)“意象”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于汉代王充的《论衡?乱龙》里。到了近现代,意象被西方文论接纳。卡登在《文学术语词典》中的解释,指的是用语言来重复客观物体,行为,情感,思想,心理状态,以及所有感觉与超越感觉的体验。[6]庞德给意象下的定义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的理智和情感的复杂混合物。”[7]庞德还进一步指出“意象主义的要点,就是不把意象用于装饰。意象本身就是语言,意象是超越公式化了的语言的道。”西方现代诗歌对意象的阐释,更强调诗歌创造的“象”的印象性、主观性。不仅如此,西方人竟然以意象为主要艺术手法,形成了所谓意象派诗歌。在当代,意象一词在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中有广泛的用途。“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以及观念意象。其中观念意象是意象的高级形态,又可以称为审美意象或者文学意象。”[5](P199)

    在袁行霈看来,作为文学理论术语,意象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意,即诗人的情感、思想、观念等等。一个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4](P52)“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4](P53)

    在文学形象的构成中,主观之“意”即主题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最基本的因素,“象”因“意”而生,为“意”的显现提供感性形态。在意象创造上,中国古代文论强调“情”与“景”的结合,即诗人的内在情感,必须通过一个外在的景物来表达。因此,内在的感情与外在的景物要有对应性。如宋代诗人贺铸写“闲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诗人要表达的意是“闲愁”,他一连用了三个自然风物做比,水草、柳絮、梅雨,自然风物的轻飘、散漫、若隐若现,与闲愁的莫名与散淡确实对应。

    而西方文论则强调意象是主观经验的表现或创造。如庞德的一首有名的短诗:人群里这些面孔的幽灵;湿淋淋黑枝上片片残英。据庞德自己说他是在一个地铁车站看到一些美丽的面孔忽而有了些感受。这首诗歌象征着一种人生感受,诗人只想把他的感情感染给读者。在浓黑的背景上(人群、湿枝),美好的事物(面孔、残英)显得格外光彩,同时也显得格外短暂(花残将逝,幽灵一闪),由此给人一种莫以名状的怅惘感,这大约就是诗人所要表现的刹那间的感受。而在诗歌创作道路上,艾略特受庞德的影响很深,所以,《荒原》中大量使用了意象。

战争的诗句范文第8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大意:华山四周群山聚集,黄河之水波涛汹涌,潼关内外地势险要,前有黄河,后有华山,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遥望长安,惆怅彷徨,在这样有利之地建都立朝又有什么用呢? 伤心啊!秦代汉朝曾经做过行宫的地方,如今万间宫殿都化作了尘与土。 朝廷兴盛不息,百姓受苦。 朝廷衰亡破败,百姓更受苦。

主旨:借怀古伤今,揭示了历代封建王朝的衰亡给广大百姓造成的极大痛苦

作者介绍: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全文

此曲写景对咏史有什么作用?

极写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的险要地势,正是为下文的望而意踌躇提供抒情的诱发点,使作者更好地抒发感情。

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聚怒用得好。运用化动为静的表现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的壮阔景象和险要地势。其中,聚使静态物具有动态美,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的汹涌澎湃,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曲子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在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写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突出了主题。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本文的主旨句是?此句妙在何处?

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句发出了沉痛的慨叹,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这个结尾开拓和深化了曲子的思想主题,含意深邃丰富,较强感染力。

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