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节日习俗

节日习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节日习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节日习俗范文第1篇

本文通过对民俗文献的梳理,力图还原古时“三月三”的情形,探究当时人们是怎样过节、怎样生活的。对于这样一个离我们较为久远的节日习俗,不可能做全方位的描述,而是尽量完善节日的过程和主要的节日文化因子。

三月三的祭祀习俗

民间信仰之所以能深深扎根于民众之间,是因为信仰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三月三祭祀的对象各有不同,有王母、真武、社稷、祖师、城隍、文昌君、水神、龙王、药王等。

1.祭王母

在东北地区,三月三多为王母蟠桃会期,妇女进香。民国《锦西县志》云,西王母是日集群仙食桃。大虹螺山玉皇顶每届会期香火极盛。乾隆《辉县志》亦云:三月三,俗称为“王母蟠桃会”,妇女皆诣王母庙焚香。

除部分地区规定女性参与西王母蟠桃会外,更多的地方则是红男绿女全都参加。沈阳还有一种特殊人群―瞽者,在这一天全部出动,聚饮于三皇庙,也俗称“瞎子会”(民国《沈阳县志》)。三月三祭祀西王母的习俗直至民国时期还有保留,但也逐渐消失。

西王母作为一位女神,是人们祭祀的主要神灵之一,因而在祭祀活动的参与者中,女性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活动都有她们的身影,如妇人求子、为子女求名字等。

2.祭真武

真武亦称“玄武”,俗称“真武大帝”“玄天上帝”,是道教所奉的神。白日飞升,威震北方,号“玄武君”。宋讳玄字,因称“真武”。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为四方之神。祥符间避圣祖讳,始改玄武为真弋。后兴醴泉观,得龟蛇。道士以为真武观,绘其像为北方之神。”

对真武的祭祀,主要体现在湖北、河南、广西、山西等道教兴盛的地方。河南这种习俗直至民国时期还零星地存在,如民国《重修正阳县志》:三月三,旧志云祀玄帝,今间有之。

对真武的祭祀,逐渐演变为对山的朝拜,也叫“朝山”,不怕山高路远,越远越显得心诚。广西《南宁县志》:三月三,谒真武于各山,名曰“朝山”。据乾隆《云南通志》:三月三,谒真武庙,或西山罗汉寺,或东之鸣凤山金殿,或先期赴易隆中和山,行两日程,或负香至襄阳谒武当山,往返数月。

对真武的祭拜,还有不同的称谓,也有叫“杨柳会”的,见民国《永和县志》。

3.祭土神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春种对农民来说都是关乎一年丰收的关键,所以,祭祀土地是这天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土地的祭祀是很隆重的,以集体参加的形式,集体出底金、集体宴饮。如贵州平坝三月三,各市街、村寨祭土地,六月六、九月九皆然,多有动产或不动产之底金。与祭者或三桌、五桌,皆宴饮而散,人以组织底金者为范围。每年如此种日期、此等神会,非常之多,唯不如祀土地之普遍。(民国《平坝县志》)

对土地神的祭祀和崇拜,也是人们对风调雨顺的祈盼,这在当前很多地方还有保留,以村为单位的土地庙,全村人逢年节时去祭拜,还有家庭供奉的小土地菩萨,平时也供香火。可见,很多古俗在当下还能找到痕迹,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习俗在一脉相承中仍然得以延续。

4.祭祖师

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有的几个行业共一个祖师,祖师是受到敬重的,每逢诞辰都要受到从业者们的祭拜。三月三,是众多祖师的诞辰,这个祭祀的大日子也是祭拜祖师的好日子。从业者们这天组织演戏,设酒亭、客馆,招待各行各业的人,来庆贺祖师诞辰或成道的日子。这天要参与祭祀的相应行业必须停止劳作,将工具擦干净,来庆祝这个重大的日子。当然,不同的行业祖师会的会期也不尽相同,而三月三这天是诸多行业的祖师会。

5.祭祀其他神灵

除了上述列举的较为普遍的神灵外,三月三这天还有很多祭祀的对象。如祭城隍、元帝、文昌帝君、水神、药王等。

祭龙,多在龙王庙里进行,祈求雨水适当以保平安和丰收。如云南罗平:三月三祭龙,一祭于山下龙王庙,一祭于旧溪渡口龙王庙。今旧溪祭废,故连年近溪雨雹水潦比昔多。后知州黄德巽复修祀典,祈禳保民。

可见,人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祭祀的目的是多重的、祭神的对象是多样的。信仰的表达既是人们自觉的追求,也有相互的督促与制约,不到场的会受罚。如光绪《吉林通志》:三月三,城北元天岭“真武庙会”,演剧报赛。岭颠砖壁高丈余,宽八九尺,中嵌白石象坎卦,以镇城中火灾。又,是日为“仙人堂会”,又为“三皇庙会”,城乡瞽者均往祭神,不到者罚。人们在相互的督促和共同活动中完成节日仪式的表达。

三月三与植物有关的习俗

1.簪荠菜、作节气

荠菜,又叫地菜,开小花,有一定的药用功能,三月开花,人们戴它不仅是因为好看,更多的是为了祈求丰收。在河南郾城,三月三妇女戴荠花,盖以丰年甘草先生,故戴之卜岁丰也。(乾隆《郾城县志》)

更有趣的是,在很多地方,并非只有妇女戴荠花,而是男女都采来插在头上,如湖北钟祥:三月三,采荠花,男女插头。(同治《钟祥县志》)又贵州黔阳亦有此俗

可见,在这阳春三月刚刚生长出来的地菜成了人们的最爱。一个小小十字花科植物,在人们信仰和生活的需要下,被赋予了很多功用,这才使它成为三月三最受人们喜爱的时令花草。据各地方志记载,民间以为这些小花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避跳蚤、防蛀虫;二是免目疾,明目,甚至可治百病;三是卜岁丰;四是可以长生。

另外,与荠菜相关联而产生了一种和饭,叫“作节气”,这种节日食物的出现为节日习俗增添了更丰富的内容。同治《宣恩县志》:三月三,摘地菜花作和饭,曰“作节气”。

可见,关于荠菜的习俗,簪荠菜花、吃荠菜食物,多流行于湖北、湖南、河南的中部地区。这是荠菜生长的主要地区,恰逢荠菜刚刚长成,深受人们喜爱,人们也借此时机赋予它深厚而颇具趣味性含义。

2.插杨柳、避蛇蝎

荠菜有着奇特的功能,深入到人们的节日生活,而杨柳在这个季节从鹅黄返青,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用到节日中来了。三月三早晨,天未亮,妇女就折柳条,鞭打墙壁,插于门边、窗户、墙角里,以避免毒虫。

更有甚者,人们还能借助黄纸符和杨柳的力量,将蛇蝎收到壶中,以防止其毒害。光绪《绥德州志》:三月上巳日,以黄纸书符贴壁间,并以杨柳鞭壁,谓能收蛇蝎于葫芦,使不蜇人也。光绪《榆社县志》:三月三黎明,各家以柳条在屋乱摔,谓之“摔蝎子”,又将黄纸画蝎符,贴于壁上。

可见,用柳条避蝎必须借助黄纸符的力量,黄纸符在这里起到了一个巫术道具的作用,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媒介,二者相互作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有的地方,在其符上加入了观音像。光绪《文水县志》:三月三昧旦,以柳枝鞭房内四壁,避蛇、蝎诸毒虫。贴观音杨柳符。

3.采百草、种瓜蔬

除了上述的荠菜外,三月三还有很多可采的植物,采百草,蓄为药用。有戴艾叶的,有采松柏、兰花的,有采桑的。

除了采集,在三月三这天种植的物种也比较多,如湖南宁陵县:三月三,种葫芦。河北广平县等地:三月三,男女多上庙朝神。是日,种瓜果、葫芦,则收获多。

春种秋收,这是庄稼人最直白的道理,人们选在三月三这天种植,主要是为了借此吉日,以期取得瓜蔬的丰收。

三月三的节日游戏

1.踏青宴游

古代三月三,人们多外出游玩登山,也叫“踏青”,踏青活动的主体多是士族阶层,出城门到乡下。最早的记载要算《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记述了郑国溱水、洧水流域的青年男女三月三这天踏青郊游的情形。

三月三的标志性活动是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还带有祓禊除晦之意,用兰草作配饰或沐浴,保持身体健康。《荆楚岁时记》:“三月三,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

出游登山是当天一项近乎全民性的活动,但也有限制妇女参加的,如乾隆《罗山县志》:三月三,登龙山,朝灵山岭真武庙。戏秋千,放纸鸢。士民踏青,妇女不登山。

2.秋千之戏

秋千是古代一项趣味性游戏,在三月三这天非常受欢迎。道光《舞阳县志》:三月三,簪荠花,架秋千,放纸鸢。

这里所记载的秋千,是一种游戏,但没有交代玩秋千的人,看似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玩。但也有的地方明确说是女性参与玩乐的,如乾隆《肃宁县志》:三月三,插柳枝,妇女为秋千之戏,儿童辈放纸鸢,士大夫挈壶郊游踏青挑菜。看来在当地的这个节日时间里,人们的活动也是有分工的,妇女主要为秋千之戏。也有对特定时间、地点的秋千分别由男、女来玩的记录,如光绪《遵化通志》记载,架设在院落里的秋千是供女性来玩的;而架设在十字路口的秋千是供男性玩的,到了谷雨就撤了。

三月三的这天不只是成年人的活动,也有儿童参加的游戏,儿童多参与放风筝。

在华北,以天津、北京为主,还有一项称之为“分朋射兔”的活动,这在南方地区的相关记录中是没有提及的,可能源于天津、北京受到北方游牧文化影响较为深厚的缘故。乾隆《口北三厅志》:三月三为“上巳”,国俗(满洲习俗)刻木为兔,分朋走马射之。先中者胜,负朋下马,列跽进酒,胜朋马上饮之。国语(满语)谓是日为“陶里桦”。陶里,兔也;桦,射也。这样的记载不多,体现出了同一节日的不同地域特色,民俗活动都是深受其地域和文化氛围影响的。

听蛙声卜农事

踏青郊游是城里人的游戏,乡下人无暇也无需去郊游,因为他们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农事上了。三月三的农事活动,体现出了明显的地域特色,中南、西南地区多水田,人们通过卜蛙声来预测旱涝、谷熟的早晚;山西以酿醋为主产业,则开始造醋胚;华北地区缺水则在这一天预测水的多少。

道光《荆州府志》谚云:“雨打墓头钱,今岁好丰年。”初三卜蛙声,上昼叫上田熟;下昼叫下田熟;声哑水小,声响水大。又,是日阴雨丰年兆,晴明则旱而桑贵。谚云:“三月初三晴,桑树挂银瓶;三月初三雨,桑叶上苔痕。”民间还有谚语说:“田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

在北方地区,人们在这天祈求丰收的方式十分特别,表现为“祭犁”,并借助鸡蛋表示丰收。民国《望奎县志》:三月三,瞽目能算命者相约集会,祀三皇神公,议算命行规,开会三日。祭母仓,择时宪书之母仓日为农家开犁之吉日。是日,套犁仗至田间“祭犁”。一人执纸于犁前焚之,放爆竹三个,焚香三支,先埋熟鸡蛋数枚于垄内,以犁趟出,众人分而食之,来预示这一年将会硕果累累。

三月三的禁忌

在传统的节日里,有各种不同的禁忌,三月三这天,同样也有。光绪《耒阳县志》谚云:“三月三,九月九,莫向江边走。”告诫人们注意天气的变化,不要随意向江边走,这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三月是季节交替的时节,多风暴,因此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三月三这天,如果把杀生也看成一种禁忌的话,不同地方情况则不同,很多地方祭祀喝酒吃宴,需要有肉,所以会大肆地杀猪宰羊,既是祭神,又是犒劳自己。但也有的地方禁止杀生,如广西新兴:三月三,城乡迎真武大帝,如土主神出郊仪,集黄冠讽经,不刑牲。(乾隆《新兴州志》)

节日里的活动似乎都是有目的性和功能性,所以规约着人们去积极地参与,或遵守禁忌不作为,从而形成一种节日行为的自觉性。

三月三与上巳、清明的关系

1.三月三与古“上巳日”的关系

今日,在很多地区还存在着过三月三的习俗,不论是祭祖、歌节还是情人节,总归还有三月三这个提法,但上巳节已经完全消失了。而在古时,三月三与上巳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一种说法认为,三月三即为上巳。

上巳作为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节日习俗,很多地方又在不断追寻其遗风。道光《泌阳县志》:三月三,人多出游,追“上巳”祓除之遗风。云南《路南县志》:三月三为“上巳节”。县民于距城五里许之寺聚会,寺内香火极盛,游人往来杂沓,酒食酣嬉,亦踏青之遗意云。

2.三月三与清明节的关系

节日习俗范文第2篇

摘要:节日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习尚和风俗。在节日期间,广告主往往巧妙利用消费者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消费心理,有针对性地设计广告诉求的内容。本文针对节日期间广告传播习俗现象展开了具体的文化分析,并从中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节日习俗,是长期相沿积久成俗的社会风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人类自身活动在一定社会层面上的文化反映,也反映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重大的风俗习惯和传播活动。同时,从文化形态的构成方面来说,节日习俗的种种广告行为和传播方式也有着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论文百事通正是由于民俗的基础性地位和巨大的包容性内涵,这也使得它在基础文化形态领域中的地位被大大地提升了。因此,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民间习俗,得出其中潜在的社会心理和文脉关系无疑是相当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近年来,随着传播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基础手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被拓展开来,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虽然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传播活动却是由来已久的,并且始终伴随着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和习惯—传播习俗形成了。”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传播习俗也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也可以说,在整个社会传播活动中,传播习俗是具有着基因性意义的。

节日习俗及其传播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采用学科式、定性的研究方法来对节日习俗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和阐释,从而也对蕴含其中的文化概念和民族心理进行重新评价与定位。事实上,节日习俗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伴随着节日广告的形式出现的,因为节日习俗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其具体形式的确立和内容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具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其整个的操作过程和民俗内容都是在节日广告的运作范畴中实现的。

节日广告其实就是指在各种节日期间(包括传统节日和其他由官方确定的庆典日、纪念日等)针对某一节日特有的习俗而的有针对性的各类广告。在这个过程中,广告主利用消费者在节日特殊氛围中的消费心理大做广告,就会有众多的受众被打动,其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当然也是惊人的。并且,众多的节日广告业主还根据这一商机的特点专门设计广告诉求的具体内容。

我们将通过诸多节日期间特殊的广告现象来对这一传播习俗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传者和受众两个方面进行类型化解析,以期获得更为明显的结论。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若干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便被积淀在了节日的传统风俗中,同时也使得这些节日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些众多的传统节日也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并不时召唤起人们的民族文化身份和地域文化心理。因为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角度来说,文化心理是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最隐秘的情感,甚至连深处于其中的本人都是无法察觉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早就指出“这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任何个体都无法意识到的。并且它不是通过生物性的遗传而继承下来的,而是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在一个巨大的文化模式中对被指定的文化符号不断接受、置换和变形而形成的。并且,一个民族和生活在相同地域中的人们是有着相同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这也正是节日习俗中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的图腾崇拜到铁犁牛耕时代的祖先祭祀活动,以及“恶月”“恶日”的禁忌和众多的神鬼崇信等,这些富含中华文明的古老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都是形成传统节日的源头。

从远古时期起,先民的各个氏族就会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灵来崇拜,如对蛇、牛、鱼、树木等的崇拜。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是对龙的崇拜,这也最终演变成了全民族共同信仰的图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事实上,龙图腾不仅仅在许多社会文化领域中起着重要的精神引导作用,它还是一系列传统民俗民间节日形成的来源。例如民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竞渡”活动,以及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日也是与此有重要关系的。

从传统上说,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最基本特征就在于重视伦理观念和礼教作用。人们每年在年节、清明、中秋、腊八等节日举行的祭祖活动即是重伦理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些祭拜活动传沿下来,就演变成了节日期间要对长者和亲友进行拜访和馈赠礼品的活动,这无疑对当今的节日风俗也有着巨大的现实影响。

从一种文化心理上来判断,中国人很早就对现实中的数字表现出了自己的禁忌和喜好,这表现为人们对于双数的喜爱对于单数的嫌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讲究双日双月、成双成对的,人们普遍认为双数吉利会带来好的运气并且厌恶惧怕单数的日月,将单月单日认为是“恶月”“恶日”。人们在一些“恶月”“恶日”就要有所禁忌,并且要举行一些仪式来达到冲淡和抵御的作用。如:元旦日要燃放爆竹驱鬼,五月五日要用具有特殊香味的篙草除虫驱邪,九月初九则要登高望远,以避灾病等。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结论,出于“心理补偿”的缘由,人浦门对于一些人力不能克服和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因此要通过一些仪式或活动来达到驱除鬼怪的目的,从而也在主观上起到了抵御的心理补偿作用。远古时期的这些仪式和活动虽然有着迷信的成分,但其中一部分却在民间节日的流传中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节日习俗,如人们在辞旧迎新的年节挂桃符(今天已经演变成贴春联)、张贴门神以防恶鬼纠缠等。

二、新的时代,随着一部分传统节日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不再是其核心的内容,而是一些比附于这些形式之中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作载体所折射出来的民间文化价值。

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相当多的传统民俗节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后流传下来,但已经蜕去了其原有的不科学的成分,而具有了更多的新时代风貌。并且在新型的社会历史时期中,传统节日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美好愿望,孝敬长辈,走访亲友,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欢聚团圆的重要习俗。而过去的许多民俗节日内容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移和改变,特别是其中一些标志性的元素,如过去传统节日里用以驱鬼辟邪的活动和物品则转变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春联、门神、爆竹等物品,而且这些物品更多地已经演变成人们营造欢乐祥和气氛的工具,成为节日文化的特殊符号。

另外,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庆典日、纪念日也被规定为法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这些节日虽然没有传统节日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它们所具有的重要性质和特别意义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节日,并逐渐具备了其特有的节日文化和习俗。

广告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传播领域中的产物,而它在现实形态的描述上也充满着文化的意味。事实上,在每一则广告的背后均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就是其背后悄然隐藏着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文化形态。自古至今节日习俗的运行轨迹也是这样的,就是在以广告传播为其具体征象的前提下,实际上是大量具有民间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也以现实的内容反映着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内容和重大事件,以及人们对这些事件进行认识的各种心态。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样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团圆欢庆,休闲放松并借以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契机。每逢这些节日,人们必然要互相致电送去祝福,拜访长辈和亲友,当然更少不了相互馈赠礼物。而节日期间互赠礼品的行为,往往使那些适合作为礼物的商品的销售量大增,这种情况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Schudson)在调查中就了解到:圣诞节期间送礼拉动年零售量的百分之二以上。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和条件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转型,今天各种节日习俗的广告传播活动也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它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从原先纯粹的民间节日风俗转变成为今天大规模的广告策划和广告营销活动,其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直至今日,众多的广告业主也已发现了节日销售这一商机,在节日到来之前就制定详细的广告宣传战略,展开强大的广告攻势,以期利用欢愉的节日气氛取得优势的商品营销。同时广告主也发现“商品被作为礼品馈赠时,其质量并不很重要,倒是部分由广告塑造起来的有关该产品地位的文化意蕴更为重要”。因此广告业主在利用民俗节日商品广告时,大都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形象、色彩、意象等符号元素,在营造出节日里欢乐祥和的气氛的同时也营造出产品中包含的文化韵味。这从而使得自己的营销策略在众多的广告市场中脱颖而出,能够搭上文化的“便车”实现商品的销售,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的节日习俗中出现的大量广告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初步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是众多的广告形式采取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符号的重新加工和利用。如人们大都习惯于过年要贴春联、剪纸窗花、贴门神、燃放爆竹、扭秧歌;元宵节就得闹花灯、耍龙灯、吃元宵;端午节还要悬挂艾草、戴香囊、吃粽子;中秋如果不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就不像节,如此等等。这种节日文化一经形成,它的约定俗成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一方面它演变成为一种集体的氛围,对身处其中的人们有着现实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节日习俗也与其他文化样式一样,对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使人们对节日的认识观念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形态,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节日广告的特定接受心理。

在充分利用节日习俗进行广告传播的众多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的行为是其中的典型一例。可口可乐公司抓住了我国人民重视节日习俗的心理,积极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将可口可乐的春节广告与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结合起来,在2001年春节期间推出“春联篇”电视广告,2002年推出“剪纸篇”宣传广告,都起到了不错的广告效应。2004年是我国的农历鸡年,该公司就应时性地推出了“金鸡舞新春”的广告,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无独有偶,中国移动公司也在200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厂告,运用独创剪纸形式的门神形象,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达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在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中,上述的节日民俗符号也被大量运用,以此来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氛围。如在“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些商场就会在店内的招贴画上大量使用中国结、对联、财神、福字等具有明确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符号,契合喜庆而有文化韵味的节日气氛,从而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也达到了广告促销的宣传目的。

二是在利用传统节日符号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我国传统上喜好的色彩元素,如红色、黄色(金色)、绿色等等。这些色彩元素与形象符号的完美结合,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文化韵味也从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以红色为例,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对日神的崇拜,先秦周代都有崇尚赤的习俗。按照大致的划分,后来凡是遵从周礼崇赤的人们也都被称为“华人”,这些“华人”也大体上发展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中国红”的文化情结也由此流传下来。直到今天,无论在电子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的节日广告中我们仍然可以见到这种色彩元素。从春节的红春联到剪纸窗花,从大红灯笼到爆竹,从红色的“中国结”到压岁钱的红包,从舞龙灯的红绣球到扭秧歌的红绸子,无不洋溢着富有中国民俗传统的节日气氛。而这些民俗广告中对于红色的使用则更是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巧妙延伸和利用,并且使得广告本身也具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然,某些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也并不一定采用上述传统形象符号,但对传统色彩元素的喜欢仍然可以从人们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如红色宣传版、红标语、红黄相间的图文表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传统色彩元素仍然是节日广告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

三是节日广告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特定意象的借鉴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是族群集体智慧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在历代为人们传承使用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其中许多还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具有了另一重的文化内涵,如月亮、倒“福”字、龙的形象、中国结等。从古到今月亮负载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也具有着深刻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品味的具体表现,所以每当中秋节到来时的月饼广告中,就自然少不了一轮明月。有些广告业主更是独出心裁,将月亮团圆的意象运用在广告中:圆圆的月饼象征中国,而从月饼上切下的一角则代表台湾岛,一块月饼一轮圆月,将祖国统一的情思表现无遗。

节日习俗范文第3篇

关于父亲节节日习俗

在父亲节这天,人们选择特定的鲜花来表示对父亲的敬意。人们采纳了杜德夫人建议,佩戴红玫瑰向健在的父亲们表示爱戴,佩戴白玫瑰对故去的父亲表示悼念。后来在温哥华,人们选择了佩戴白丁香,宾夕法尼亚人用蒲公英向父亲表示致意。红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认的父亲节的节花。父亲节在全美国作为节日确定下来,比母亲节经过的时间要长一些。因为建立父亲节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制造商开始看到商机。他们不仅鼓励做儿女的给父亲寄贺卡,而且鼓动他们买领带、袜子之类的小礼品送给父亲,以表达对父亲的敬重。

另外,在父亲节的那一顿早餐是由子女们做的,父母早上不必早起,可以继续睡,子女们做好早餐后拿到床前给父母亲用。

表达对父亲爱的方式有许多种, 视频短片是比较创新类的表达。xx年,台湾留美学生纪柏舟创作了短片《光之塔》,这是个讲述出国游子的心情与对父母的感谢的作品,令无数网友感动。

父亲节在日本人心目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

日本子女在父亲节那天,大多会和父亲团聚,而作为父亲的贴身棉袄的女儿,不管已经出嫁和未出嫁的,都会为父亲庆祝节日,首先写一封挚爱的信,在父亲跟前朗读。感谢父亲一生的幸劳。

小丸子和爸爸一起洗澡给父亲做的第二件事也许让中国人无法接受,日本女儿感觉在父亲节那天,给父亲洗个澡,也是给父亲最大的温暖一种方式,日本洗浴文化历史悠远,且男女混浴、家人共浴盛行,所以女儿陪父亲泡澡也就不足为怪。

在中国非常受欢迎的日本动漫《樱桃小丸子》中,小丸子经常同爸爸一起洗澡还一起唱歌。这个情节也曾引起国内粉丝的讨论。

有关父亲节的由来

父亲节是由美国人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议建立的。多德夫人早年丧母,她有5个弟弟,姐弟6人的生活负担全落到了父亲身上。父亲每天起早贪黑,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既当父亲又当母亲,自己则过着节衣缩食的节俭日子。多德切身体会到父亲的关爱,感受到父亲的善良与伟大。她长大后,深感父亲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应该得到表彰,做父亲的也应该像母亲们那样,有一个让全社会向他们表示敬意的节日。于是,她给华盛顿州政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建议以她父亲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为父亲节。州政府被她的真情打动,便采纳了这一建议,只是把日期改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1972年,在各方的强烈呼吁下,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使其成为全国性的节目。目前,这个节日受到东西方世界许多国家百姓的认同。每到这一天,子女们总是向辛劳的父亲致以敬意。

今天父亲节的庆祝方式和母亲节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也许只是父亲们喜爱的礼物不是糖果而是雪茄。

中国父亲节简介

我国的父亲节订于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称为“八八节”。这是因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又好像一个 “父”字,所以父亲节特别被订于八月八日。

早在白热化的1945年,上海一些爱国人士为颂扬和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父亲们,发起每年8月8日为中国的“父亲节”。

节日习俗范文第4篇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也是历时最久的。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了一个月。

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每年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景,各大公园都在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扎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售花赏花,人潮涌动,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广州新春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币则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合肥人过年有两点与全国不同:一是要打香炭;二是鞭炮通宵达旦,节日气氛非常热烈。打香炭即在大年三十扫尘后,家家都要在屋内用醋浇红木炭,刹时,浓烟滚滚,烟雾缭绕,这时闭上大门,以求净化空气,去邪避灾。吃罢年饭后,开始燃放鞭炮,从晚上到次日早上,连续不断,炮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大有千军万马攻城之势。如今,此风虽有所消退,但较全国而言,仍属数一数二。

节日习俗范文第5篇

【春节/元旦】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酒、插茱萸等习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习俗范文第6篇

一、引子:方案的设计――为节日活动撑起坚强的支柱

幼儿园节日活动强调教师、家长与幼儿的共同参与和探究,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幼儿的体验感受同样重要。因为,如果没有教师的敏锐眼光与对孩子们发展水平的了解,教师就不可能及时捕捉到节日教育的主题;如果没有对节日主题活动的预估计划,教师就很难为幼儿提前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如果没有教师对整个节日主题的整体构想,就不会有内容丰富且对幼儿发展有益的系列活动。因此,在开展每次节日活动前,教师们都会在贴近幼儿生活、激发幼儿活动的基础上设计节日活动方案,为节日活动的开展撑起坚强的支柱,促使幼儿获得积极、主动地发展。在设计节日主题活动时,教师们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资源和优势,园内园外相结合,使幼儿广泛接触社会,贴近生活,从中获得鲜明的感受。对于不同的年龄段幼儿,由于其身心发展规律不同,教师们在方案中所设定的目标也有所侧重,比如:小班侧重于节日氛围和典型活动的参与、感知;中班侧重于节日内涵的体验与理解;大班则侧重于幼儿自己对节日的展现和创造。各年龄段的基本走向是:感知――意义――创造。

二、前奏:环境――为创设节日氛围插上隐形的翅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与节日相适应的幼儿园及班级环境,可以让幼儿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感受不同节日的特点及其传递出来的文化魅力。我们将环境作为节日教育的一个前奏,孩子们伴随着节日主题的开展,一起动手布置节日环境,让节日风俗在我们的环境中展现,实现环境的教育影响作用。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则是许多地区经久不衰的主旋律。孩子们从网络、电视上目睹了赏花灯时热闹的场面后都很兴奋,他们惊叹于各色花灯的精美,惊叹于猜中灯谜时场面的兴奋。于是我们紧随孩子的兴趣组织了“和爸爸妈妈做花灯”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亲自动手合作制作花灯,并将孩子们亲手参与制作的花灯装点在活动室内。一个个花灯下面还悬挂着很多有趣的灯谜,活动室内立刻就营造出了一种热闹喧腾的节日氛围,节日的习俗犹如插上了隐形的翅膀,跃然进入孩子的眼界,在孩子的世界中熠熠生辉。

三、序曲:集体教学――为节日文化传播丰富的内涵

我们将节日教育巧妙地融入到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并按照时间的顺序,制定了符合幼儿特点的节日教育活动计划,以促使节日活动走上系统化和常规化的轨道。集体教学活动就如同曲子的序曲部分,其使命在于综合地叙述节日主题中的重要关键活动,奏出节日教育的主旋律。它是节日主题的缩影,当一个个节日到来之前,我们就通过集体教学活动这个主阵地,把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能够促进情感体验的相关节日内容请进活动室,将节日的由来向孩子娓娓道来,将节日的内涵与孩子轻轻唱诵,让教学活动和文化内涵在这里融为一体,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孩子进入节日活动的体验之旅。

在端午节主题中,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我们借助综合活动“话说端午节”,带孩子走进了屈原的故事中,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筛选出与端午节相关的节日文化习俗。这一综合活动为随后的各类教育活动拉开了序幕。孩子们在综合了解了端午节的习俗之后,在紧接而来的美工“制作香囊”、体育“赛龙舟”、社会“包粽子”等活动中,他们能够轻松地说出这些习俗的由来,并以极大的热情去感受体验这些代代传承的习俗。

四、:家园亲子活动――为节日活动添注无限的活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宝贵资源。《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在每一个节日教育活动设计中,我们都会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园亲子活动,为节日活动添注无限的活力。

八月十五月儿明,月饼圆圆甜又香。中秋节我们开展了“亲子赏月联欢晚会”,晚会上,孩子们演唱的欢乐歌声、家长与孩子表演的有趣小品、老师们表演的曼妙舞蹈,让晚会上空的歌声不断、笑声不停、掌声此起彼伏,孩子们还用绘画、手工作品表现对迷人的月亮宫殿的想象和向往,与家长、同伴共同品尝月饼、水果的甜美芳香,好一幅“欢欢喜喜迎中秋,高高兴兴庆团圆”的快乐场面。

“三八”妇女节,我们开展“亲亲好妈妈”主题活动,老师们带领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为妈妈做一件礼物,把一个大皮球揣在怀里一天体验妈妈孕育宝宝的艰难,把妈妈请到幼儿园里来,为妈妈表演精彩的节目、给妈妈画一幅画像、喂妈妈吃一块甜美的点心、对妈妈说一句节日祝语、唱一首《感恩的心》……看到孩子们长大懂事,感受着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浓浓的爱,妈妈的笑容里饱含着幸福的泪水。

父亲节,一向繁忙没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的爸爸们被老师悄悄请到幼儿园来,坐在孩子身边,听着宝贝们在同伴面前交流“夸夸咱老爸”的话题,爸爸们更加意识到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年重阳节,孩子们都请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到幼儿园里来,和他们一起过节。孩子们给老人们唱歌、给老人们敬上一杯茶、喂他们吃一块重阳糕、和他们一起用树叶做一幅画、拉着老人们的手一起爬上南山,登高望远……“祖孙情,重阳乐”,尽享天伦之乐的老人们心中比重阳糕还甜许多。

通过一系列节日亲子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节日活动的体验只有借助家长这一教育资源宝藏,才能让孩子充分在活动中去体验,使节日的意义获得更生动具体的展现。

五、尾声:区角游戏――为节日活动开辟生活化的空间

在节日主题中,随着节日活动的逐一展开,孩子们不断地了解节日,感受节日,当节日逐渐落下帷幕的时候,各种节日的体验还犹如余音未了,让人回味无穷。节日过去了,难道就让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习俗和民族精神就此嘎然中止吗?不,我们知道,区角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孩子社会生活的缩影,于是,我们就有意识地将节日活动中的一些内容渗透到区角游戏中,孩子们在游戏中动手、动口、动脑,更进一步地了解节日知识和文化习俗,节日的内涵在此延伸、盘旋。

春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日习俗,其中有许多节日元素都可以在区角中得以展现:当孩子们借助集体教学及实践活动深入地认识了春节习俗后,意犹未尽的他们渴望将他们的知识点付之于生活实践中。于是孩子们在区角游戏中开展了“红彤彤的年”这个主题活动,他们在“美食店”开展了“包饺子”活动,在美工区开展了“剪窗花”、“卷鞭炮”活动,在娃娃家开展了“拜年”活动,在表演区开展了“我要上春晚”活动等等,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小社会中体验着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

节日习俗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传统节日;儿童立场

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品德课程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小学品德课中,“传统节日”的教学内容是以“散点”的形式分布在各册教材中的。纳入传统节日的教学内容,旨在加强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普及,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传统节日往往以成人为主角,儿童特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基于这样的课程性质,它所倡导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力求“童真”“童趣”。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始终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激发起儿童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亲近传统节日、进而爱上传统节日。

一、立足儿童,为传统节日创设新“趣味”

在孩子们的眼中,我们中国的节日过于传统、死板,不如“洋节”的热闹、新颖。如果孩子参加了一些节日活动,也只是停留在吃喝的层面上。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必须立足儿童立场,引导儿童主动参与“传统节日”的教学活动,打造“有趣”的品德课堂。

在教学《过新年》一课时,我首先让孩子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新年物品,主动参与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观念,训练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升华感情。

新年,作为中国人一个盛大的节日,其背后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依托。让孩子感受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体会新年给人们带来的新气象和美好祝福,只是最浅层的目标。让孩子在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中了解春节的一些习俗,了解过新年各地各国不同的习俗及其变化,了解这些习俗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让孩子因知而爱,爱上这个节日,爱上这些习俗,爱上家乡和祖国,发自内心地去喜欢,才是本节课的最终目标。

上课伊始,我用音乐渲染过年气氛,很快就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进入“过年”的氛围中。接着,我让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春联、年画、灯笼、窗花等进行了解,更重要的是我让他们自己贴对联、贴福、贴窗花等,学生一边贴年画,一边听老师讲解年画的来历,从而知道了秦叔宝和尉迟恭等门神的故事;有两个学生为了对联的读法争论起来,也因此知道了对联从右到左的读法,以及其中丰富的祝福含义……过年当然少不了吃饺子,瞧,在学生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老师的帮助下,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学生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并且都希望自己能吃到那个有硬币的饺子,说是会有好运降临。然后从吃饺子引开,说说你知道的过年习俗还有哪些。以吃、玩、活动等一一细讲,由家乡习俗到各地习俗,用图片、影像等让孩子有直观的了解。最后,让孩子在《新年好》的声声传唱中,细品新年的快乐!

从儿童立场开始,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走进课堂,让传统节日变得“有趣”“好玩”,才能受到儿童的喜爱,才会收获精彩的品德课堂。

二、自主探究,为传统节日设计新“衣裳”

在儿童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别强烈。“传统节日”的教学过程也应该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激发探究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行为,为“传统节日”设计新“衣裳”。也许,我们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新品德课堂。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间有很多美丽的传说,还有丰富的饮食文化、享誉国内外的赛龙舟活动,特别是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事,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对自己民族这些传统的东西怎么能一无所知呢?所以,我决定要让学生好好研究研究端午节。

孩子们跃跃欲试,大家都来为“今年我们如何过一个‘新端午’”献计献策,师生群策群力,很快形成了如下研究方案:(1)搜集端午节由来、端午节习俗等有关资料,进行编辑整理,最后设计出一张或几张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手抄报。(2)学做香囊、学包粽子。(3)搜集、摘抄、吟诵与端午节有关的诗文,感受端午节文化。(4)设计、制作“龙舟”吉祥物,写清设计意图送给屈原家乡的小朋友。(5)观看或阅读与屈原有关的电影、小说,举办“屈原在我心中”的论坛。

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方案实践,并自愿组成小组合作完成。随着活动的蓬勃展开,学生感悟着“端午”的文化,享受着查寻的乐趣!

端午节到了,那真是一个“新端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手抄报最引人注目!它介绍了端午节传说、赛龙舟起源、发展及比赛规则、粽子种类、屈原生平等。大大小小、花色各异的香囊,挂在了每个孩子的胸前。“奇形怪状”的粽子,虽然让人忍俊不禁,但却别有风味。诵读吟唱《和端午》《五月五日》《端午节悼屈原》等诗词、吟诵者感情真挚,使听者入情入境;我们班的才女更是创作了诗歌《追寻屈原》,让人感受到了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

孩子们用自己的“儿童心性”对传统节日习俗作出了独特的诠释和演绎,带我们走进了不一样的品德课堂。在这里,孩子们的生命获得如风般的舒展,体味着传统节日的美好,更感受着美好的生活。

三、科学认识,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理念”

传统节日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传统节日中多蕴含着积极健康的文化内涵:春节举家团圆、辞旧迎新;元宵节赏灯猜谜、共叙天伦;清明节家庭团聚、缅怀先人;重阳节登高望远、尊老敬老……然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其中既有民族精神的精华,又有非科学的、落后的因素。因此,在“传统节日”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理念,使传统文化星火相传。

节日习俗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互动;大理白族;传统习俗

中图分类号:C912.6.7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2-0064-05

习俗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因袭相承的习惯、风情,被视为划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同时,习俗也是民族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一个民族的习俗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可以折射出该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大理白族是一个民族文化多元融合、开放的民族,这种多元融合、开放兼容的特点在其传统习俗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在白族的传统习俗中有吸收汉族的部分,也有与周边的彝族、纳西族相融合的内容,这些在岁时节日、居住习俗、婚俗、葬俗等方面都有体现。而这种多元融合、开放兼容的民族传统习俗又是与白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互动分不开的,正是在多元文化互动的作用下,才会生成如此绚丽独特的民族习俗。

一、文化互动以及与大理白族本土文化发生互动的文化体系

任何一种民族的文化都存有自己独特的元素,又表现出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之间的千丝万缕,总是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而这种局面究其原因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不可避免的互动作用形成的。

文化互动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冲突与融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是民族间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的过程。文化互动过程的起点是不同民族间的文化接触,结果则表现为两个方向,一是不同文化相互冲突、碰撞,大家或是“同归于尽”,或是一种文化战胜另一种文化;二是不同文化间相互借鉴、吸收,融合成一种多元特质的文化。从文化互动的观点看,不同文化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实体,不管是同质文化还是异质文化,都必然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扩张和相互接触;文化的接触和交会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多维的;接触和交会的双方相互影响,在很多情况下很难分出谁是纯粹主动传播者,谁是完全被动接受者;在双向的接触和交会过程中,不同的文化通过相互解读、相互诠释,不断冲突和融合,不断改变自身,“从本质上看,族际文化互动是一种建立在相关文化调适基础之上的作用与反馈交错出现的连续耦合运作过程”;文化互动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最具有创造性和最富有活力的文化往往就产生于异质文化的接触点、边缘地带或缓冲空间。

云南大理地区由于历史地位和地理区位的特殊,长期以来成为多种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的边缘地带,大理白族文化独特的魅力和持久的生命力与长期以来白族文化与其他文化体系的互动密不可分。在白族早期文化体系中属于本土文化范畴的主要包括了古滇文化、早期汉文化、原始崇拜文化、巫文化以及本主信仰文化。这些早期的本土文化体系与同时期的外来文化不断地发生着文化的互动,这些外来文化主要是各种形式的汉地文化如:儒家文化、道教文化、巴蜀文化、中国禅宗文化等;来自印度、吐蕃等国各种流派的佛教文化如:藏传密宗、印度密宗的阿吒力教派等;来自周边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如彝族的毕摩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等。这些文化体系经过长期混融、互相影响的互动,最终形成了大理白族多元融合的文化体系,而大理白族的本土文化也在互动过程中影响了其他的文化体系,如在彝族、纳西族的文化体系中都有白族文化的影响元素。如果将这些复杂繁多的文化体系加以梳理,则可以看到在文化互动过程中对白族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其中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对大理白族文化的影响已在拙文“从的视角探析大理白族传统文化的多元融合”中专门阐(见《贵州民族研究》2008.3)和周边主要民族的本土文化。大理本土文化因子与多种外来文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系统,其孕育、发展到成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同文化因子相互冲突到各文化因子融合一致的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且纵横交错的多元文化的复杂关系体系。大理白族文化的这种多元融合特征在其文化体系中的政治思想、、习俗、艺术等层面都有着丰富的呈现。

二、文化互动环境下大理白族传统习俗的多元融合性呈现

习俗作为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因袭相承的习惯、风情,它涉及到该民族的生产、生活及信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岁时节日、婚俗、葬俗及饮食习惯等。由于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不一样,因而各民族传承下来的习俗也就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习俗也可视为不同民族划分的标志。习俗作为文化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政治思想、宗教等方面相比较,与百姓的联系要更为密切,习俗作为代代相传的东西,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去遵守和承袭的,不像政治思想是统治者强加于人,也不管你是否信仰某种宗教,只要你生活在某个民族的社会当中,就必然会受到该民族习俗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这些习俗。白族本土文化在长期与外来文化的互动作用下,从习俗这一文化层面选择性地吸收了汉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的相关部分,也有与周边的彝族、纳西族文化相融合的内容,这些在岁时节日、婚俗、葬俗等方面都有体现。这些多元的习俗,折射出了白族文化本身的多元融合性特征。

1 文化互动下选择性融合汉文化元素的白族习俗。

白族是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民族,这不仅因为白族先民历史上长期保持着与中原内地的经济、文化、政治方面的交流,而且因为白族在形成的过程中融合了相当数量的汉族成分。在与汉文化的长期互动中,白族文化中吸收、融合了越来越多的汉族文化元素。元初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就记述到:“故其宫室、楼观、言语、书数以到冠婚丧祭之礼、干戈战阵之法,虽不能尽善尽美,其规模、服色、云为,略本于汉。”可见,汉文化对白族文化的渗透是多方面的,白族的习俗中也大量地融入了汉文化的内容。

(1)汉文化对白族习俗影响最深的主要是在岁时节日方面。汉文化传人大理白族地区后,白族在原有的节日之外,也增加了汉族的节日,并且在这些节日的内容上“偷梁换柱”,融入了自己的特色。从现在还存在的白族的节日和汉族的节日相比较来看,二者共有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盂兰盆会)、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这些节日在白族先民那里是没有的,它们是在白族与汉族长期交往后才逐渐被白族接受并使之成为自己岁时节日当中的一部分。从这些节日举行的时间及节日活动的内容来看,显然是白族吸收了汉族的习俗,并加入了自己特色的内容。

春节,是白族较为隆重的节日。白族过春节也和汉族一样要全家团圆吃年夜饭;除夕夜和大年初一的清晨都要燃放鞭炮以求除旧迎新;大年初一,全家人都要吃汤圆,以求在一年中全家人都能团团圆 圆,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也要给晚辈压岁钱以图吉利,这些过年的风俗白、汉是相同的。不过白族也对过年的风俗稍加改动,增加了一些特色的内容,如大年三十晚上,白族人全家老小都要用清水洗脚,并且要洗过膝盖,民间有谚语“三十晚上洗个脚,一年到头吃得着”;年三十白族人家家无论家里有没有柴烧,都要到集市上买一捆柴,白族人把这叫“进柴(财)”,以财、柴的近音,图个吉利;家里要铺上从苍山上采来的青松叶,取“松”之意,求得来年手头的钱多一些,日子过得轻松些,不要紧巴巴的;大年初一不仅要吃汤圆,而且还要喝米花糖水,意味着生活甜蜜。这些过年的风俗都是白族人在汉族春节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一些特色融入其中而形成的。

清明节,是白族祭拜祖先、为祖先扫墓的节日。白族的清明节和汉族的清明节的时间都是公历4月5日,在这一天,白族人一家老小都要到墓地为祖先扫墓,并供奉果品、饭菜、烧香焚纸钱,也有插柳条的习惯,这些都与汉族扫墓的风俗相同。不过白族的清明节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如果是为新亡的亲人扫墓,全家人都要戴孝,此外,一般家境好的白族人家还要蒸一竹蒸笼的米糕供奉祖先。

端午节就更具有汉化的特点,相传白族的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在端午节里,白族人家都要包粽子、蒸包子、做米酒、挂艾草菖蒲于门上,用百草煎水给孩子洗澡,这和汉族的端午节几乎是完全一样的。不过,白族的端午节也有自己的特点,如:端午节这一天,白族人聚居的村镇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本主的仪式;大理剑川一带的儿童还要在胸前挂一串布扎,用以驱邪镇恶,以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家人朋友三五成群地到水边结伴而行,白族^称为“走百病”,以祈求自己不要生病等。

中元节又称盂兰盆会,是佛教和道教都有的祭祖的节日,由于汉族和白族都深受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影响,中元节成为了汉族和白族都有的祭拜祖先的节日,并且由于历史上白族曾全民信仰道教和佛教,所以白族的中元节要比汉族更隆重。汉族的中元节一般只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祭拜祖先,而白族却是从七月初一到十五都要供奉祖先。白族自古就有祖先崇拜,而道教和佛教传人使白族祖先崇拜的内容更为丰富,将中元节“嫁接”过来,成为有特色的祭拜祖先的日子,从七月初一接祖先亡灵回家,直到七月十五送祖先离去,历时半个月,故而白族人又称中元节为“七月半”,在这一期间,每日三餐都要供奉、焚化纸钱,不得在家中吵闹以免打扰祖先,七月十三为新亡的亲人烧“新包”、七月十四为祖先烧“老包”,所谓“包”,是指装有金银纸锭的纸包,还要在家门口泼洒浆水饭,将祖先送回,烧过的灰烬不能乱倒,需于十五日投洒到河中,由祖先带走,到此仪式才算结束。

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也是白、汉共有的节日,白族和汉族在这几个节日的内容上是基本一致的,这些节日也是汉文化传人白族地区以后才增加的。

(2)汉文化对白族习俗的影响还表现在居住习俗方面,包括民居建筑风格和民居使用格局。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民居,总是包含着该民族该群体的风俗、信仰、经济生活、社会结构、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民居本身就是一个民族文化概貌的图示。白族是我国最注重民居建筑的民族之一,白族民居具有丰富艺术内涵,也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白族民居的基本单位是“坊”,一坊房即一栋三开间二层楼房。内部格局为:底层三间,中为堂屋,供奉神位和会客之用,两侧为卧室,楼层多用来储藏粮食及杂物。平面布局主要有:三坊一照壁,即三坊房加一照壁围成三合院;四合五天井,即四合院,它与汉族四合院的不同之处是,除中央有一大天井外,在院落四角还各有一个小天井,大、小天井共计五个;独坊房,即一坊房加三面墙围成院落。透过白族的民居建筑,我们可以看出白族多元文化的交融。首先,从民居的格局、装饰、使用来看,体现出了很强的汉文化气息。白族较早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也融入了白族文化中。白族民居建筑十分注重对称,房屋内部格局中为堂屋,两侧为卧室,院落布局更是讲究对称严谨、前后左右平衡,房屋的各种装饰图案也要求严格的对称。这一点,可视为中庸之道的一种具体表现。民居建筑中的装饰内容和形式都有汉文化的特征,如大门门头上的龙、凤形象,格子门上所雕刻的“八仙过海”,“渔樵耕读”等。

从民居的使用格局上也体现了汉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对白族的影响。在四合院、三合院民居中,家长住正房,子女只能住厢房,而且正房的高度总是超出其它几坊房及照壁,独坊房民居中,堂屋右侧为尊,家长即住右侧,这种使用格局显示了儒家所倡导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伦理思想。

此外,白族的居住习俗还体现出了一定的宗教文化的色彩。如白族在堂屋要有专门的地方供奉祖先的牌位,房屋的许多部位也有神灵,如梁有梁神、灶有灶神、门有门神,这显然是道教文化的影响。同时,白族家里除了供奉祖先牌位外,亦供奉佛龛或佛像,这是佛教文化的痕迹。另外,白族的本主崇拜也体现在民居建筑中。在大理一带,村落民居建筑的布局常以本主庙与庙前戏台组成的方形广场为中心,不少村落还在入口处修建一大照壁,总体看来,一个村子仿如一个大院落,而本主庙即是这一院落的中堂。可见汉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及本主文化在白族的居住习俗中得到了多元融合。

2 文化互动下融合彝族文化、纳西族文化元素的白族习俗。

白族的习俗不仅大量地融入了汉族的元素,而且由于白族长期与彝族、纳西族这些周边的少数民族杂居和相互交往,在白族的习俗中也有和这些民族的习俗相融或相同的部分,这在岁时节日和婚俗、葬俗方面都有体现。

在岁时节日方面,白族、彝族和纳西族都要过火把节,而且时间也是基本相同的,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纳西族是在六月二十五,在火把节这天,白族、彝族、纳西族都要穿上盛装,举行各种游乐,入夜后点燃火把,奔驰田间,驱除虫害。从这点来看三者的火把节是有着共同点的,虽然说关于火把节来历的传说三者各不相同,但从上述的相同点来看,三个民族的火把节都有对火的崇拜的意味。崇拜火,才着以盛装而敬之,认识了火的用途,才到田间点亮火把驱除虫害,这些不能不说是对火崇拜的痕迹。如果说白族、彝族、纳西族的火把节究竟是何者先产生的,这很难说清,但从三者在火把节中的习俗来看,竟然有如此多的相同点,应该说这不会是偶然的,而是族际文化互动的结果。

另外,纳西族和白族都要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牧童节”,节日的内容都是感激牧童一年来放牧的辛苦。从节日的时间和内容来看,纳西族和白族的牧童节也是有着相互影响和融合的。

除了岁时节日外,在婚俗和葬俗方面,也有着多民族文化互动的痕迹。婚俗和葬俗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婚俗和葬俗方面,白族也有着与周边民族相似或相同的地方:

在婚俗方面,白族、彝族、纳西族都有各自的形式,但又都有相似的地方,即女子在出嫁时都要唱“哭嫁歌”,旧时哭嫁歌的内容多是哭诉与家人、朋友的离愁别恨,或是哭诉父母、哥嫂的狠心,控诉买卖婚姻,平时不敢说的怨恨,此刻都一倾而出,现在哭嫁歌的内容主要是感激父母的抚育之恩以及与亲 人、朋友的离别。在白族、彝族、纳西族的婚礼中都有这一仪式。这有可能是人之常情而形成的相似点,但也不能排除交往密切的三个民族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在葬俗方面,白族由于受佛教的影响,传统的丧葬方式是火葬,至明清时期由于中央政府明文规定禁止火葬,其丧葬方式才改为土葬;纳西族由于受原始宗教的影响,其传统的丧葬方式也是火葬,1723年“改土归流”后,才被迫实行土葬,这样看来,在丧葬的方式上,白族和纳西族都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从丧葬礼俗的内容来看,二者的相似点也比较多。如老人即将咽气时,老人的儿女至少要有一人守在身边等着老人咽气,白族和纳西族把这称为“接气”;老人咽气后要将包有银屑、米粒、茶叶的红纸包放入老人嘴里,作为死者上路的盘缠;棺材要用六块整板,衔接处不能用铁钉,高寿者的棺材漆以红色,其他用黑漆;开吊时间为三天,在出殡前夜,要请道士(白族)和东巴(纳西族)为死者念开路经;埋葬次日,丧者家属及近亲要到坟上祭奠,添土整坟,谢拜山神。上述的这些仪式和风俗是白族和纳西族都共有的,这种丧葬礼俗带有很浓厚的汉式丧礼色彩,应该说白族和纳西族的土葬习俗主要都是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不能排除两个民族间通过文化互动形成相互融合的内容。

三、大理白族传统习俗多元融合特点的生境分析――多元文化互动的实现条件

大理白族的传统习俗之所以有着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与白族文化和其他多元文化实现互动密不可分。白族生活的自然环境、白族历史上面对的社会因素、以及白族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选择和创造为白族多元传统习俗的生成途径即多元文化互动创造了主、客观因素。

1 白族所处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白族的性格、思想境界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为白族文化与其他文化体系实现多元互动、形成多元的传统习俗提供了心理基础和物质条件。白族集中分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部,海拔在1500米~4000米之间。气候温和,每年最高温度约27℃~28℃,最低温度约2℃~3℃,而年平均温差只有11℃~13℃,气温变化之小,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也不多见。大理地区最具特点是苍山和洱海。苍山海拔四千多米,长50多公里,尽管显得高大,但却没有给人压抑的感觉,苍山峰顶终年积雪,给人以高洁雄伟之感,春天融化的雪水顺着十八溪流向大理坝子,灌溉着千亩良田。洱海是沿苍山脚下延伸的一个非常美丽的湖泊,南北长约42公里,东西宽3~9公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发出灿烂的光华,给人以洁净、愉快的感受。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白族,其性格、思想境界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或多或少要受到这种自然环境的影响。适宜的气候,使得白族的性情和谐、温和,既没有酷暑使人懒散,也没有寒冬使人畏缩,白族人的头脑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变得更加机灵敏捷;银苍玉洱滋润感染了白族的思想境界,白族人既高洁崇实,又豁然愉快;良好的地形和气候为白族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良的条件,白族的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在这种条件下得到极大的提高,生产的发展,使白族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更为科学。在这种自然环境的影响下,白族的气质中没有强烈的东西,更多的是祥和、是理性,是儒家式的风格,这为白族文化能够与其他文化体系实现互动提供了最基本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从云南的地理位置来说,它位于青藏高原南缘至南亚次大陆东南亚的交汇区域,由于这种地缘上的条件,云南这块土地本身就很容易接受汉文化、印度文化以及东南亚文化的洗礼,而白族又是居住在云南腹心地带的坝区,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这决定了白族所在的地区更易受到多种文化的冲击,这种地理条件为白族文化能够与其他文化体系实现互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 一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和作用直接决定了白族文化与其他文化体系实现互动。在经济因素方面,白族是较早进入农业社会的民族,早在东汉时期,白族先民就已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和牛耕技术,具备了较高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在这种农业生产力的制约和长期作用下,白族文化具有了农耕文化的特征,这决定了白族与同样属于农业社会的汉族之间的交流更为广泛,远在南诏时期,大量的汉人来到云南,既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传播了汉文化;大理国时期,段氏不断向宋皇朝称臣纳贡,开展互市,汉、白之间的交往更为广泛,白族与汉族的交往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政治因素方面,由于白族所建立的南诏和大理国政权受唐、宋的影响较重,在制度、政策的制定上又效仿中原,这种效仿本身就是白族在对自己原有文化进行扬弃的同时,又融合了新的先进文化,到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更是加强了对云南的统治,大量移民进入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由于移民的戎边、屯田,使得汉白文化的交流更加深刻。再加上一次次战争、、改革以及对某些人的重用所带来的历史事件的催化,白族文化的这种冲击和重组就更为加速;在意识形态因素方面,白族受儒学的影响颇深,同时佛教、道教对白族的冲击也很大,并且由于白族先民与彝族先民共同创建了南诏政权以及纳西族曾是南诏、大理国政权管辖的民族,长期与白族居住、生活在一起等历史缘故,使得各种思想在白族地区实现了交汇。这些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为多元文化实现互动,进而影响到多元传统习俗的生成创造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