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感性与理性

感性与理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感性与理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感性与理性范文第1篇

与此同时,身处湖北襄樊的茹先生刚刚收到自己在网上购买的曼秀雷敦海洋清爽沐浴露。茹先生在政府机关工作,是时尚产品的潮流人士。因为工作关系,对网络十分熟悉。之前茹先生一直使用曼秀雷敦洗面奶,感觉效果不错。得知该系列产品出了沐浴露,茹先生也跃跃欲试。但襄樊并没有这种产品出售,于是他选择了网购。在这个城市里,他成了率先使用的一个消费者。

28岁的张桂芳婚前一直在外打工,婚后和丈夫在家务农。与其他家庭不同的是,张桂芳的丈夫在矿上做工,每个月有15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收入水平在村里相对比较高。她家有着齐全的用品:飘柔洗发水、蜂花护发素、婷美洗面奶、柔肤水和面霜,好迪喱水,舒肤佳香皂、雕牌洗衣粉、白猫洗洁精、佳洁士草本牙膏。婷美洗护用品是她常去的洗化店店主推荐的,其余的品牌是张桂芳在外打工经常使用的产品,习惯了就一直坚持用。张桂芳说,打工回来的姐妹,家境不太差的,基本保留了她这种习惯。晨光村的年轻人留在家里的非常少,大都出去打工,年龄最小的只有16岁。正是由于他们的外出,为村里带来“不竭”财源,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同时,村里的年轻人带回了外地的消费意识。他们有一定收入后,也比较喜欢打扮,春季前是他们购买日化用品的。不过,相对高档一点的产品都是从外地带回来的。这不“五一”来临,张又托回家的人带点化妆品回来。

“十一”来临,这三个身处不同地方的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选择购买日用品。而此刻,王先生正为“十一”期间的产品促销眉头紧锁。王先生是一家跨国公司华南地区的销售经理,公司五一期间要上市一套新的化妆品,如何能够趁黄金周打响头炮,并非易事。在化妆品行业浸了十几年,王先生看着中国化妆品每年大幅度增长,但也从没有哪一个时刻像今天这样,对消费者的争夺让企业如此禅精竭力。

究竟是什么让消费者在这十年间心理起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缘于什么?

三次消费高峰改变消费结构与观念

巴黎百富勤公司一份研究报告称:随着消费结构的急剧变化,中国迎来第三次消费高峰。促成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独生子女正步入消费年龄,他们更倾向于花钱而不是存钱。

中国的第一个消费高峰是在1984年到1989年,第二个消费高峰是在1992年到1997年,分别满足了居民对于生活必需品、服装、自行车等家电的需求。

相对于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下,人们按票购买生活用品,日用品大同小异,不需要攀比什么。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日用品也开始在电视上打广告,压抑很久的消费热情瞬间点燃。人们以购买广告上的产品而自豪。品牌,这个陌生的词语第一次走进国人心中。只不过,消费者在当时并没有对产品分辨的能力。知识的匮乏,信息的短缺,都使得广告成了人们选择产品的风向标。

2004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69美元,而这一指标正是一个国家居民消费结构巨变的临界点。随着产品的丰富,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人们获取资讯的途径已不再限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手机,这些都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每天,企业都在通过各种方法向消费者源源不断地灌输各种产品的知识。公交车,地铁,轻轨,新闻会,在任何场合,广告包围了汹涌的人群。

消费者也在迅速分化。年轻人开始标榜“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张扬,对产品的需求在于特色,在于名牌。年轻的女性追求时尚,彩妆,护肤品成为他们热衷并乐此不疲的购买对象。农村购买力也在上升,二三线市场也成为企业追逐的重点。

企业的广告也在改变。以前强调产品本身,现在强调感觉与心情。以前只解决基础问题,现在要细分每个人群。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也必不可少,形式各样的产品会此起彼伏。而这些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争夺消费者,争夺形态各异,思想万千的消费者。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奢侈品之列的高档化妆品无疑已经成为其中的急先锋。2004年,仅杭州大厦一个商场的进口化妆品年销售额就高达1.03亿元,其中兰蔻专柜一年销售额就达1700多万元。在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地的高档百货商场里,兰蔻、资生堂、SK-Ⅱ这些高档化妆品的专柜年销售额一般都在1000万元左右。这些高端品牌成为一流高档百货商场化妆品销售中的中流砥柱。

PHPC的研究认为,中国内地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3%,即约1.6亿人,并且还在迅速增长。而据高盛投资银行的估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的奢侈品销量将占到全球总销量的29%左右。届时,中国将很可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奢侈品的最大市场。

广阔的市场前景使得大批的国际化妆品公司开始空前重视中国内地的高档化妆品市场。

2004年被称为“中国美容经济元年”,而正是从这一年,国际奢侈品巨头、化妆品集团包括合成洗涤业大鳄纷纷开始调整政策,大幅增加对中国内地高档化妆品市场的投入。而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心理,迪奥、SK-Ⅱ这样的高档化妆品甚至也开始大量投放电视广告。

2004年底,继巴黎和东京之后,LVMH(路易威登)旗下的迪奥在上海的梅隆镇广场开出了全球最顶级的旗舰专柜。这是迪奥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的第三个最豪华专柜。LVMH表示,中国大陆的高档消费者每年以40%~50%的速度在增长,奢侈品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良好的预期,LVMH在2005年4jq,又将丝芙兰(Sephora)亚洲首店开进上海,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开两家分店。

而同为国际老牌奢侈品集团的雅诗兰黛,则忙于将旗下更多的国际品牌引进中国内地市场。在2003年之前的11年里,雅诗兰黛在中国一直只销售雅诗兰黛和倩碧两个品牌。但到了2005年,雅诗兰黛在中国已经拥有了8个品牌。新引进的品牌包括海蓝之谜、魅可、芭比布朗、雅男士、唐美希绯格、唐娜凯伦等,覆盖了高档护肤、彩妆、香水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欧莱雅集团也正式启动了其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即欧莱雅中国研发中心。随着资生堂在中国市场业务的迅速发展,中国已被日本总部新定位为“资生堂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消费者变“刁”

在一次武汉、北京、上海、哈尔滨、成都和深圳等7个主要城市开展

的调查显示,25岁到49岁已婚妇女是花钱最厉害的。都市女性装扮的投入一再增加。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女士们大量地投资在化妆、美容等仪态美方面。

面对丰富的购物选择,消费者到底期待什么?在陈述选择门店的要素时提到六项主要指标,并且各项指标的重视程度大体相当。这六项指标分别是“便利的地点”、“一站式购物”、“新鲜、可以即时食用”、“现代化的、高效率的购物过程”、“提供额外的服务”以及“24小时营业”。

调查结果同时表明,都市购物者更喜欢去不同的门店购物,而没有对某一家门店表示出特别的忠诚。其他国家购物者一般一个月仅仅光顾1~2家门店,而在中国,51%的消费者每个月会光顾3家以上的门店。因为有了众多选择,所以大多数消费者不太或根本不会觉得有必要进行一次性大规模购物。这也意味着他们虽然购物频率很高,但每次购物时在单家门店的花费金额却减少了,而且他们不会每次都把钱花在同一家店里。都市消费者这种“三心二意”的购物特点,令零售商――不管是国内的超市还是跨国的零售巨擘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

调查显示,80%的中国消费者每周光顾超市或者大卖场,而同等比例的消费者在这些场所的日用品支出超过了其他渠道。但同时仍有78%的购物者经常去菜市场购物。经常光顾百货商店的消费者仅占13%,只有1%的消费者在百货商店的消费支出高于其他渠道。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购物者在购买日用品时,由以前的菜场、食杂店等传统业态,转而选择现代业态,如生活超市。现代消费业态的发展给传统日杂店和菜市场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在日用品销售上,杂货店仍保持相对优势的只剩啤酒和含酒精饮料等不多的几项。

新的价值创造体系意味着新的价值逻辑:个性化消费带来新的命题,品牌要提供给消费者的远远超越了产品范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还需要享受到更全面、更舒适、更高效、更高品质且带有自我色彩的服务,购买过程将不再是“货比货”而已。消费者所需要获得的这一“价值密度”,远非厂家所能提供,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经销商与终端的参与和努力。要满足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任何一个品牌在构建其营销网络时,必须考虑建设一个更贴近消费者的渠道架构。而超市则成了时代的产物。

什么让消费者心动?

调查中,约有57%的消费者明确表示促销活动会使自己心动,消费习惯和朋友介绍分别占12%、10%;受广告影响的仅为6%;经常换品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的消费者有10%;部分消费者不会区分一线和二线品牌,占33%。对于为什么选取二线品牌而不选一线品牌的问题,有53%的消费者表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中包括价格适宜、质量、香味等。

尤其是洗发水,更能体现消费者的消费心态。以前只要广告一打,消费者的购买就会显著增强。而现在市场上的洗发水多,广告也多,狂轰滥炸,让人无所适从。不过广告虽多,有创意的很少。雷同现象严重,很多牌子都是请一个明星,加上几句台词,能做出意境的广告凤毛麟角。

对于目前的消费者来说,商业竞争的真正对手是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因此只有永远为顾客提供特色、特殊、特价的商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研究发现,在日化产品中,人们对洗衣粉、洗衣皂和洗洁精等洗涤用品的使用具有习惯性消费的特点,换句话说就是对品牌具有很高的忠诚度,通常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坚持使用一个牌子的产品。这种情况对生产厂家来讲利弊共存,有利的是已有消费群体相对稳定,市场波动较小;不利的是吸引其它品牌的消费者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变得较为困难。看来洗衣粉市场群雄割据的局面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下去。

年龄是影响日化产品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年龄越小的消费者偶尔使用或基本不用洗衣粉、洗衣皂和洗洁精等洗涤用品的比率越高,这与家庭角色有直接的关系,例如年龄在15―19岁的消费者,半数左右偶尔使用或基本不用洗涤用品,洗衣服和刷碗这样的家务多为其父母代劳,所以不用洗涤用品的比率会很高。

数据显示,产品功效仍然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这表明消费者在面霜产品消费方面总体趋于理性化,同时也说明市场竞争从本质上讲是产品之间的竞争。价格适中是消费者购买洗涤类产品所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收入水平的制约必然会使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给予一定的重视。另外知名品牌和购买方便等因素也为较大一部分消费者所重视,其它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产品功效是影响消费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品种的产品功效不尽相同,消费者关注的程度也有所差异。理所当然,洗涤去污能力是洗涤用品消费者最关注的功效,对于洗衣粉来讲,气味清新也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容易冲洗、不伤皮肤和不伤衣物等功效也被较多消费者所重视;对洗衣皂而言容易冲洗也被排在重要的位置,味道清新、不伤皮肤和持久耐用等功效也被不同程度的关注;对于洗洁精来说,味道清新被普遍重视,不伤手、无毒性和可洗水果蔬菜等功效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要方面。从消费者对不用功效的关注程度看,消费者对洗涤产品的功效的需求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洗涤去污能力、气味清新和不伤皮肤等功效的需求相对更为集中。

促销方式作为阶段性刺激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方式,其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消费者对不同促销方式的接受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洗涤用品来说,超值加量、折价优惠和买几送一是消费者愿意接受的几种主要促销方式,比较而言其它促销方式效果不及以上三种方式。希望花更少的钱得到更多的实惠是消费者普遍存在的心态,同时也是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并激发消费欲望的心理基础。

消费者购买洗涤类产品的地点也具有一定的特点,随着商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超市业的迅速崛起,使人们购物的习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同时由于洗涤类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也是消费者在购买洗涤类产品的地点上具有了普遍倾向性的选择一一即选择品质可靠、经济实惠的地点进行选购。数据显示大型超级市场是消费者购买洗涤类产品的最主要的场所,大型百货商场的地位明显被削弱,而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地点人们已经很少涉足。

与品牌的相对忠诚相比,对于同一品牌的不同产品,或者相近强势品牌的同类产品,消费者却表现出很强的追新性。

美是没有百分和尽头的,因此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渴望也是没有极限的。天生一般的想靠后天补,天生好的想更好。而且随着生活的变化,对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细分、个性化。除了确实通过长时间的使用,证明有非常好和稳定的效果之外,一般的化妆品的消费者都会不断寻求更好的产品替代。当然,前提是这种产品背后的品牌和理论支持要足够的可信。

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市场趋于成熟,品种繁多,加上各大知名品牌也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研发,推出升级换代产品,引爆新的消费热点,客观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转换的可能。

感性与理性范文第2篇

一、薪酬管理的“理性”

薪酬管理伴随着中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有了初步固化的“理性”内容。

1、薪酬管理的市场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薪酬其本质是人力资源的市场价格,所以,任何企业的薪酬水平,都不能脱离了市场而孤立存在。企业规模越大,企业所跨的地域越广,外部薪酬调查的必要性也越强。

2、薪酬管理的企业支付能力约束

在咨询项目过程中,我们发现,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少有吝啬支付员工更高薪酬的,而只不过企业自身的支付能力强弱不一,以致薪酬水平有高有低。企业在薪酬管理过程中,也的确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薪酬战略。选择超出企业支付能力的薪酬战略,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冒险,如果严重超出,则将成为企业的一项赌博,是不“理性”的行为。

3、薪酬管理的岗位价值导向

提到薪酬管理,就不得不提岗位价值评估。事实也证明了,岗位价值评估确实为企业的薪酬管理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依据,让本来很“感性”的薪酬,一下子“理性”了很多。

4、薪酬管理的业绩导向

企业薪酬支付要与业绩联动,已成为企业的共识。这种联动,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公司薪酬总量与公司总体业绩联动,即让薪酬与公司的收入、利润等关键业绩指标联动,以引导员工个人关注公司业绩的达成;二是薪酬发放、调整与个人的业绩联动,即个人的工资发放要受当期业绩完成情况调节,个人的工资调整,由个人总体业绩水平来决定,从而真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有效引导员工建立一种 “个人拿多少工资,由自己说了算,由个人的业绩说了算”的意识。我们一般说,“只有让薪酬动起来,才能更具有激励性”,薪酬与业绩联动,就是让薪酬动起来,以充分挖掘其激励作用的最重要手段。

二、薪酬管理的“感性”

薪酬管理要达到的感性目的,主要来自于员工的三个公平感:外部公平感、内部公平感与个人公平感。

外部公平感。薪酬的外部公平感来自于个人与市场薪酬的比较。作为企业是通过外部薪酬调研,选择适宜的薪酬战略,与市场薪酬接轨来实现外部公平的。同时,企业要在支付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以实现薪酬管理的良性循环――企业必须支付有竞争力的薪酬,才能获得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才能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有了更多附加值,就能越有能力支付有竞争力的薪酬,从而形成了薪酬管理的良性循环。

内部公平感。薪酬的内部公平感是来自于内部员工的相互比较。企业主要是通过岗位价值评估,确定岗位的相对价值,来实现内部公平。但是岗位价值评估,往往只能做到岗位价值的排序,而很难评估出员工之间到底差多少合适,所以,薪酬相对价值是“评” 出来的,但其绝对数量还是“定”出来的。所以,在咨询项目过程中,我们一般建议企业采用“密薪制”,从而切断员工之间的比较,没有比较,则没有了产生内部不公平的来源,这也是几乎所有成熟外资企业的一贯做法。

个人公平感。薪酬的个人公平感主要来自于员工与个人努力程度、业绩水平的比较。如果员工努力程度增加,而薪酬没有相应增加,则说明薪酬不具有激励性,那么员工的积极性也肯定会受影响。企业一般通过设置薪酬与对个人的业绩考核挂钩来实现,同时,通过宽带薪酬的设置,为员工提供足够的薪酬晋升空间。

感性与理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钢琴演奏;感性;理性

优秀的钢琴演奏者要能够在表演过程中把澎湃的演奏激情与冷静的理性思考结合起来,淋漓尽致地演奏钢琴音乐曲目,使曲谱中的静止音符变成鲜活的生命乐章,达到情理结合的艺术境界。

一、钢琴演奏是具有“感性”特征的艺术活动

音乐是人类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钢琴演奏具有表达情感的重要作用,是一种具有“感性”特征的情感艺术。

1.钢琴音乐曲目中蕴含了作曲家的丰富情感

钢琴演奏的对象是钢琴音乐作品,钢琴音乐作品作为钢琴作曲家艺术创作的结晶,本身就蕴含了作曲家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人性关怀,表达着其对整个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场景、人物的主观感受,及具有一定社会典型性的个人情感,反映了人类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心理状态。因此,钢琴演奏是一种具有“感性”特征的情感表达活动。

2.钢琴演奏是演奏者富有激情的二次创作

钢琴演奏是演奏者富有激情的艺术创造。在这一过程中,演奏者将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情感与思想注入到音乐作品中,并通过弹奏技巧展示和表现出来。因此,不同的演奏者所阐释和演绎的音乐作品都带有个性化的主观色彩和艺术风格。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成熟的演奏者重视情感的完全表达,其内心丰沛的情感在钢琴演奏中展露无遗,完美的演奏艺术也由此产生。

3.音乐欣赏是一种情感活动

音乐是一种丰富的的情感语言,钢琴音乐作品创作和钢琴演奏都富有强烈的感性色彩,接受和欣赏音乐的过程同样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欣赏者同演奏者一起,或体会忧伤,或感悟喜悦,或经历平和,或品读激情。在音乐的洗礼和冲击中,欣赏者被感染和触动,其内心的情绪情感被激发,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和抒发。因此,音乐欣赏是一种愉悦和美好的审美体验,是具有感性特质的情感交流活动。

二、钢琴演奏是“理性”的艺术活动

情感是一种渲泄,而理智是一种约束。钢琴演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有一定的理性成分,演奏者要理性地思考,在钢琴演奏艺术中坚持真实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美学原则。

1.演奏者应理性地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

音乐作品大多以乐谱的形式存在着,乐谱最大限度和真实地记录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表现意愿。奏者所进行的钢琴演奏虽然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行为,但这种创造性必须建立在尊重原作品的前提下,这种创造性不能无限制地放任自流,即演奏者应当在解读音乐作品和创作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艺术发挥与创作,这种发挥和创作应当是一种理性约束下的艺术行为。

2.演奏者应理性地选择和使用演奏技巧

钢琴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历时三百多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钢琴演奏技法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科学、规范的系统,并被传承下来,成为表现音乐情感的物质手段。演奏者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要通过理性的认识、理智的分析,在更高层次上去理解和演绎音乐作品,运用特定的演奏技巧来表现特定的音响,这一行为是一种理性的思考。当然在演奏者的演奏经验不断丰富之后,将会更加圆融地运用这些技巧,更富有激情地进行演奏,但不能否认钢琴演奏艺术的理性特征。

3.音乐接受具有一定的理性特质

艺术欣赏是一种情感活动,同样也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艺术语言和情感理解虽然有一定的多义性,不同的欣赏者受到理解能力、情绪情感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对钢琴音乐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和接受,但对于音乐接受仍是一种思考和分析的结果。在音乐欣赏中,低沉的音响令人感受到肃穆,明亮的音响令人振奋,跳跃性强的音响会令人感到轻快,连绵悠扬的音响则令人感到舒缓,以上这些虽然都是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但不能否认其中闪烁着的理性火花。

三、演奏者要把握好音乐表现的分寸

成熟的钢琴演奏者要达到情理相融的境界,有分寸地演绎和表现钢琴音乐作品。

1.理性是感性基础上的理智规范

在钢琴表演艺术中,情感是演奏艺术的灵魂,理性的技术和手段是表现的途径和方式,其表现和阐释的内涵仍是情感。如何通过恰如其分的情感表现来塑造音乐形象,准确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是所有演奏者追求的目标,也是所有演奏者揭示音乐艺术美学价值的过程。因此,钢琴演奏中的理性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之上的,要以对感情更加充分的表达为主要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突出钢琴演奏的感性特征。

2.感性是理性前提下的情感抒发

钢琴演奏的情感表达要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前提下,这同样也是音乐表演获得真实性的基本保证。演奏者要尊重钢琴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认真解读乐谱上出现的各种符号及力度、速度等表情术语,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探索作曲家的音乐构思和音乐发展的逻辑,领会其在作品中所营造的艺术意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手法,充分表达作曲家原本体验到的令人精神升华的音乐之美。

3.兼顾情理进行钢琴音乐展示

没有感情的理性演奏是空洞乏味的,而没有理性控制的感情抒发则又如一匹脱缰野马,毫无气质可言,优秀的演奏者应该把高涨的情绪和难度很大的演奏技术完美的结合,以达到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平衡。钢琴演奏者要在训练和演奏中,充分激发自身积极向上的演奏激情,努力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艺术感受力,提高钢琴演奏技术和艺术技巧,并逐渐摸索到适合个人的、平衡感性与理性的方法,最终达到游刃有余的艺术境界,使自己的钢琴演奏更具艺术魅力。

四、结语

在钢琴演奏艺术中,一个优秀的演奏者要坚持尊重感情与理智相统一的美学标准,既能够感悟和领会到钢琴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感情特质,又能够很好地运用理性来控制这种感情表达,使它服从于音乐整体展示的需要,在表演过程中把深刻的演奏热情与镇静的、深思熟虑的自我控制结合起来,从而为欣赏者提供一种和谐统一的美学感受。明确感性与理性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在钢琴演奏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是演奏者演奏技巧得以成熟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感性与理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品格;感性;理性;相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3-0013-03

【作者简介】丁爱平,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南京,210018)教研处副主任,高级教师,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两次获江苏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见分数不见人、有能力没品格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把数学品格作为配角而后缀于关键能力,无法以核心素养的理念完整地关怀儿童生命。儿童是本能的缪斯,是感性而诗意存在的精灵。必备的数学品格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儿童的理性精神。因此涵养小学生必备的数学品格,应基于感性,在感性与理性的相融共生中潜移默化。

一、以儿童的方式进入,赋予数学品格以童化基调

数学品格之于人,是与人的情感力、理解力、表现力紧密相通的。数学品格的涵养,应以学习主体“儿童”为原点,从儿童的学习心理出发,以儿童的方式进入教学过程。

1.徜徉故事之趣。

故事类学材堪称教学经典,最受儿童喜爱,它是基于儿童立场,教师依据自己的学科理解和教学风格,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整合、拓展后形成的有故事性、笛性、思想性的学习材料。一个好的数学故事视域开阔、智趣丛生、内蕴思想,激活儿童的思维与想象、审美与情怀,数学品格得以无声润泽。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下《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本课的重点是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巩固练习摒弃了平铺直叙的机械训练,设计了一个“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把学生的思维一次次引向深入。第一个画面,孩子们发现了■(把船上的3只小鸭看成一个整体)、■(把河里的2只小鸭看成一个整体)、■(把不穿衣服的小鸭看成一个整体)、■(把5只鸭子看成一个整体)。第二个画面,游来一只小黄鸭,引发学生逆向思考,根据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推测整体的数量。第三个画面,3只白鸭毛色不同,依然聚焦“一个整体”的概念,再次凸显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含义。第四个画面,鸭妈妈在岸上呼唤小鸭,12里面可以拿出几个不同的几分之一?

四次故事情节的推进,就是四个层次的数学思维推进,既有情趣、又有数学味,既有用数学眼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智慧,又有润泽儿童心灵的人文情怀,在感性与理性的相融共生中涵养数学品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玩转发现之旅。

儿童文化蕴涵着可贵的哲学精神:自由、智慧、发现。儿童的每一天都是愉快的发现之旅,成人如果漠视儿童文化的诗性逻辑和游戏精神,其实质是化专断,使儿童与其本真的生存方式相剥离。教师要做一个长大的儿童,理解儿童、成全儿童,大智若愚,在有趣的发现之旅中涵养儿童的数学品格。

特级教师周卫东执教苏教版二上《9的乘法口诀》,他特别“懒”,没做一张PPT,没设计任何故事情境,也没有老老实实地做书本习题。他说:“让学生尽情地玩,尽情地发现,我靠边站。”

课始,他亲切地说:“课前,周老师了解到,咱班小朋友都在家长的指导下背过9的乘法口诀,想不想露一手?”学生们兴奋地背起来。“小朋友,哪一句比较容易记错啊?”有的学生告诉老师“六九五十四”容易错,因为它和“五九四十五”很像,有时分不清是四十五还是五十四。周老师就以“怎么知道六九是多少”为例展开教学。学生们在研究单上用画图、转化成加法、借助熟悉的口诀等多元的方法证明“六九五十四”。他只用红笔在一组研究单上(从画图、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到口诀)画了一个向下的箭头,写上“抽象”二字,真是神来之笔。在整理出9句口诀之后,他退到讲台边上:“孩子们,好好观察9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安静思考过后,学生们纷纷上台,这是当时学生们的板书――

二、以数学的理性内化,赋予数学品格以理性质感

如何基于学生本位,让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通过大量的课例研讨,我们总结出以下3条主要的实践路径:

1.打靶式:在多次调整中直逼知识核心。

周卫东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四下《确定位置》系列精品课有一个鲜明的共性,通俗的比方就是打靶式,师生在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情境中,在开放多元的对话中多次调整学习的视线,一步步逼近知识的核心处。

每个小圆点表示一位同学的座位,问学生小军坐哪,给学生线索。(板书:2)学生说可能在从左往右的第二列、从右往左的第二列、从下往上的第二行或从上往下的第二行。

还是不能确定小军的位置,再给学生一个数。(板书:4)让学生把心里小军的位置在学习单上标一标。学生标出几个不同的位置。

同样是小军的位置,怎么会有这么多情况呢?因为每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其实,这里每个点的位置数学家们都规定了统一的表示方法。像这个点,它的位置就和4有关和1有关。这个点,它的位置就和5有关和3有关。问学生有什么发现,在交流中点明:4表示从左往右数的第4列,1表示从下往上数的第1行。5表示从左往右数的第5列,3表示从下往上数的第3行。最后回顾寻找小军的过程,强调第一个数2、第二个数4表示的含义,介绍数对的标准写法。

2.剥笋式:在层层剥离中探求数学的本质。

数学学习和语文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好比剥笋,把裹在外层的笋叶一层层剥去,露出最有营养的笋加以食用。数学的抽象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由烦琐到简练、由散点到聚焦、由特殊到一般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获得数学对象、数学方法的本质性特征的过程。透过事物的外在属性,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并形成数学特有的,又为各学科、各领域使用的一般性方法。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在研究完一袋饼的■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开放的环节――“我想研究几分之一”。让学生自由创作自己想要的分数,然后展示学生中的作品图1和图2,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现两位同学都创作了一个整体的■,但是他们画的图形不同,图形的个数也不同。教追问:想要创作■,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有关系?“剥去笋叶”,初步抽象出■的含义。

接着展示学生作品图3,对比图2和图3,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同样的6个正方形,创作的分数不同。教师追问:还是这6个正方形,还能创作几分之一?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分数呢?让学生透过直观图示初步感受分数的含义。

3.模型式:在智慧勾勒中写意品格的意蕴。

通过数学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超越感性经验,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一种模拟与验证数学和现实世界的模型思想。数学模型思想的主要模型形式是数学符号表达式和图表,借此反映特定的事务系统的数学关系结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讨论数学模型,重在模型的应用以及简单数学模型的构建。小学数学模型是数学的、儿童的、有余味的,在智慧的勾勒中写意数学品格的丰富意蕴。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下《两位数乘两位数》,很多教师都用图4所示的点子图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的正确性,我们并不满足于此,往前再跨一步:平移“1个百”和旋转“4个十”,形成了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模型(如图5),简洁的模型图把数与形、形与理进行了朴素自然、智慧融通的完美结合。

三、以生命的名义表达,赋予数学品格以人文光辉

品格的培育比能力的提升更为个别化、内隐化,所以我们更愿意用一种写意式的、留白式的阳光心态欣赏我们的儿童。他们是成长中的生命,需要我们用教育的智慧和爱去完整地关照。

首先,激扬儿童的探索精神,放飞儿童的奇思妙想。

涵养学生必备的数学品格,绝不能拘囿于数学知识的存储,而是要激励学生敢于冲破已知,勇敢地问“为什么”“还有吗”“真的是这样”。比如,一年级学生研究《用直直的小棒可以围成一个圆吗》,家长们用手机拍微视频上传班级群,交流讨论。有的学生在客厅里用许多小棒围,发现小棒越多,图形越圆,如果有多得数不清的小棒,也许会围成一个圆。有的学生只用6根小棒围了一下就不想再围了,理由是小棒再多,每一根还是直直的,又不是弯弯的,所以不能围成圆。有的说按住一根小棒的一头,另一头转一圈,就像扫地一样可以扫出一个圆。有的说抓在一根小棒的中间,像孙悟空耍金箍棒一样,也可以转出一个圆……儿童的智慧在指尖跳跃,儿童的数学品格“润物细无声”。

其次,尊重儿童的批判精神,放逐儿童的异想天开。

感性与理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 自然 文化心理结构 理性 审美

人有高于所有其他动物的生产力、复杂的社会分工、价值观、世界观等。生活在一种超生物种类的文化社会中,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复杂的情感需求,并且每个特定群体的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心理结构,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相交融渗透而成为的“人”。 社会性是人类的一大特征,如何能有一个永恒的真理解决发展、变化中的一切矛盾呢?

远古时期,伴随着图腾歌舞、巫术礼仪等神秘的不为人知的事物,人对自我、对自然以及两者间的联系的探索已经开始,虽然很模糊、很幼稚,但终究迈开了求知的第一步。原始人的祭祀行为已经不只是一种群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社会性的建立、规范,向自然感性的沉淀,是理性存在于非理性之中。很多美学家认为艺术便是来自于原始的图腾歌舞,但直至现在还无法定论,而这两者起码有一定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逐渐形成,每个部族成员的社会分工可能不明确,但他们的社会性已经存在,巫术礼仪便是协调他们之间以及同自然界的纽带,当然,巫术礼仪只是神灵的代言者。

远古图腾歌舞、巫术礼仪的进一步完备和分化就是所谓的“礼”“乐”。它仍旧是一套社会规范。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说道,“周公确立嫡长制、分封制、祭祀制即系统地建立起‘礼制’”。春秋时期的孔子便是“礼乐”的坚决维护者。“礼乐”传统代替了巫术礼仪,耕田种地取代了捕猎为主的生活方式,人类文明更进一步。而此时,帝王也出现了,其核心地位以及绝对权力改变了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这时的人不仅要拜天、拜地、拜神灵,还要拜黄帝、拜父母。复杂的心理情感出现了,伦理道德也出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了,可以说,人们在征服自然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美”这个字也开始清晰起来,只是还不那么纯粹,往往有个“善”做伙伴。与“丑”和“恶”相对,“美”从字面含义来说一般根据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采用“羊大则美”的说法,“羊大”之所以为“美”,是由于其肉多的原因,按照这个意思可以得出结论,就是“美”有它的功利性在其中,但“功利性”不等于“美”,也就是,“美”一定要“善”,但是“善”不一定“美”,因为“善”必须上升到艺术层次才能称之为“美”。

人们同自然界的矛盾还存在着,但是不那么受制约了,新的情况出现,人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联系,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在周公时代,“礼”在当时是行为活动中的一整套的秩序规范,从祭祀到起居,从军事到政治,到日常生活,甚至连人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受制于此。形式是一方面,它主要目的是要约束每个人的内心,就像跪在神灵、君主面前时,跪下这个姿势是一方面,内心的“跪”更重要。当“跪”字脱离形式,上升到内心的时候,人的社会性更加明显了。李泽厚的《华夏美学》中讲道,“正是‘礼’本身直接塑造、培育着人,人们在‘礼’中使自己脱离动物界”。如果说原始人同其他动物还有相似的地方,在这里则完全不一样了。“礼”制约着人的行为、动作、言语、仪容等。那么在当时有没有与“礼”相背的仪容、动作、言语等,就是“丑”这样的说法?也就是,人的自然性的感官感受和宣泄是否接受这个“礼”,它们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根据李泽厚的说法是没有的。既然没有怎么接受?所以,“乐”的职能出现了。《周礼·春官·大司乐》等都将“乐”与歌、舞连在一起,是祭祀的主要内容,《礼记·乐记》说,“乐由中出,礼自外在”;“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华夏民族经历无数朝代之后终于从封建社会走向了社会主义社会。思想取代了儒家思想,人对自然有了更理性的认识,“美”所包含的内容也更广泛、更复杂、概念化。然而,现在社会同自然之间的矛盾又上升为主要矛盾,从原始社会时的依从于自然,发展成现在有些人疯狂地“反击”自然。人类的贪婪蒙住了双眼导致自然被破坏……

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孔圣人时期,人与人、社会之间的矛盾为主要矛盾,“礼”“乐”可以解决矛盾,孔子以“仁”来解释“礼”,从而使人从心理情感上接受了“礼”和“乐”,使形式同人的情感相统一,追求“礼乐”成为人性的自觉。而现在社会同自然的矛盾为主要矛盾,科学发展观可以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如何使其成为“人性的自觉”?我们需要一个理由。孔圣人时期的人不明白“礼”存在的道理,“仁”便是这个理,于是解决了“人性的自觉”的问题。然而,科学发展观这个道理我们懂了,却没有达到“人性的自觉”。为什么,如何解决?如何使科学发展这个理性的外在的规范同人内心的情感、欲望站在一起?如何使每个人的感性沉淀于理性之中,让人的欲望转向服务于科学的发展?我们对社会同自然和谐发展有理性的认识,只是如何使我们的情感、欲望与之相统一没有解决。

李泽厚的《华夏美学》中说,“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情感与形式、艺术与政治,如何处理天人关系,如何理解自然人化等,即一般美学的普遍问题更是华夏美学的核心问题。”

儒家所谓“发乎于情,止乎于礼”让人变“礼”为“理”,用理性掌舵,协调好社会同自然之间的“度”,以“自然的人化”为帆,从而开启中国这艘大船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感性与理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理性;感性;美学观

1 关于理性

1.1 对理性的认识

在古希腊时期,理性是一种宇宙理性或普遍理性,理性即一种建构宇宙秩序的力量或一种主体自主的创造能力。中世纪时期,大部分哲学家们认为对上帝的认识是超越人类的感知与理性的能力范围的,理性的范围缩小为理智。席勒清醒地认识到理性带来的危机,他认为正是教养本身给现代人性造成了这种创伤。只要一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更明晰的思维使科学更明确的划分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国家的越来越复杂的机构使等级和职业更严格的区别成为必然,那么人的本性的内在纽带也就断裂了, 致命的冲突使人性的和谐力量分裂开来。

1.2 理性认识在设计中的运用

理性认识的逻辑性思维较强,在设计中体现的更理智,注重设计的功能性和切身实际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它在设计中是值得提倡的。但纯粹的理性在设计中是不可取的,纯粹理性对于其自身要求所驱迫,设计中过于注重功能性会被归为理性的设计,完全在使用的功能上下功夫,会忽略其造型的美观性。理性认识在辩证法中是认识过程中的飞跃,同时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细胞”,它的产生也是设计过程中的飞跃。如今,艺术需要通过理性的方式来显现,理性需要艺术赋予灵感和热情,人的行为都是一种设计行为,所以要合理的发挥理性认识在设计中的运用。

2 关于感性

2.1 解析大师对感性的认识

在《美育书简》中席勒写到:在人的身上可以区分出一种持久的东西和一种经常变动的东西,持久的东西称为人格,变动的东西称为状态。这就在人身上产生了两种相反的要求,它们是感性本性和理性本性两种基本法则。前者要求绝对的实在性,它应该把一切凡只是形式的东西转化成世界,使人的一切素质表现出来,后者要求有绝对的形式性,它要把凡只是世界的存在消除在人的自身之内,使人的一切变化处于和谐中。席勒大师用人格和状态来比喻感性和理性,他认为感性是实在的,而理性只是形式的。

感性是艺术产生的原动力,它本性要求将形式外化为物质世界,有了这样一个物质世界的存在,人的存在才成了现实,人与外界事物是不可分割的。从此可以看出,人与物从通常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对立关系转为人通过感知才获得存在的物我统一关系。在这一点上,席勒完全超越了康德,因为康德的感性总是与自在之物隔着一层现象界。从对这席勒是非常有意识地在取消人与物的对立,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并希望通过美的作用来实现人的完整性,可以说, 席勒是用现代性的精神来反思着现代。

2.2 感性认识在设计中的运用

感性认识从情感出发,感性的设计是形象思维的设计,注重设计作品的形状及感受,将感觉、知觉、表象融入到设计中。自然辩证法中说到“感性认识阶段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在设计中仅仅的感性的设计是不够的,要在对造型及感受设计的同时也满足作品的使用功能,才算是一个成熟的设计。美是自由的,而感性是产生艺术的原动力,感性认识是拥有自由美的前提,在美中我们不能拒绝任何一方的存在, 美不能单是人类的感觉与情感, 它必须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呼应。

3 设计美学观

3.1 古代大师们对美的判断

康德的美有时也只是道德的象征,在黑格尔那里,表面上感性与理性是统一的,但深层的哲学基点却是理性对感性的绝对操纵。感性与理性地位的不对等,导致了理性是以征服的身份完成了统一。而席勒则是以完全自由的方式,在理性与感性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在游戏的状态下完成了二者的统一乃至结合。黑格尔在他的《美学》的第一卷中提到“感性与理想的统一,才能见出美”,“美的判断要把一切注意力都投到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上去”。美的生命在于显现其外形的自由性,接近自然,把自己的情感,内在的感情世界和普遍的理性融成一体。

希尔特曾说过,“美不过是用抽象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而歌德认为“古人的最高原则是意蕴,而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柏拉图的观点是“真实的善本身,美本身,真本身”,“美的研究就是情感的研究”,所以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鉴赏力在研究美学中式很重要的一部分。黑格尔的艺术美基本观点是“内容(理念)决定形式(显现的形象),只有本身真实的内容表现于适合内容的真实形式,才能达到艺术美!”美与真是一回事,美本身必须是真的。

3.2 我的美学设计观

美的概念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美”不再单纯旨在艺术形式上,而在于是否在低耗能的基础上使人、建筑、环境达到和谐。因此评价21世纪的建筑设计应该看其是否是自然的和健康的,是否是生态的。我国的国家大剧院之所以认为它不是美的,是因为它的外壳不是真的,拿掉它的外壳也依然是很完整的剧院,所以人们认为它不是美的。

当今社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文明发展,人类却面临着环境的威胁,全球有限的自然资源正日趋枯竭,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将逐渐耗尽。面临着这样的危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在逐渐的推广。在处理人、建筑、环境的三者上,勒・柯布西耶早在他的萨伏伊别墅中体现出来,从这座建筑中独立出来的风景和建筑的内部空间、屋顶一起成为思考的对象。花园建在屋顶,即起到了美化作用,也达到的保暖的作用,同时也发挥了风景的魅力,理性的考虑了人的需求,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原始价值。

4 结论

美的作品在满足人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也要改善一个地区的环境,提升人类健康为意义。并能与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把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相结合。同时把感性认识和理想认识在设计美学中很好的结合,因为感性是产生艺术的原动力,理性是产生物象的必要条件。人的行为如果置于哲学的层面来看,都是在哲学审美基础上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表现。

从而得出结论,理性需要艺术赋予灵感和热情,人的行为都是一种设计行为,同时美的东西一定是“真”的,真正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艺术需要通过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的方式来体现, 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才能设计出即美观又实用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感性与理性范文第7篇

别介绍,论述它们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进而提出应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并论述了它的必要性。

关键词: 欣赏 感性 理性 结合

音乐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在欣赏过程中,人们对音乐的本身得到一种认识,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满足自己的审美要求。和其他的艺术欣赏活动一样,音乐欣赏也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活动,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反复过程。但音乐欣赏又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它比其它艺术更需要听众主观方面的配合。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

无论是对于普通的听众,还是对于专业的听众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专业的听众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是“见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例如:在欣赏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时,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音乐欣赏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主观色彩。由于音乐首先诉之于情感,而情感的激发必然有强烈的主观性。这样,就产生两种后果: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情被听众接受并作为自己的感情体验,而却又难以用具体的概念来表达清楚,往往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对音乐的欣赏不能停留于对感情的体验,还必须立足于探索作曲家之何以会产生这种情感的心理基础与其客观原因。于是,就有必要进一步理解作曲家的生活、立场、态度、以及其具体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亦即要从感性认识阶段进入理性认识的阶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比较准确地理解这种情感,从而使音乐欣赏走向深入。但是也应注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对音乐的理解还是可以有其多义性,不过其范围缩小,相对集中而已。音乐是具有多种层次的复杂艺术。从其具体形态来看,它表现为用感官可直接接受的音响及形式,与形式凝合在一起的内容首先以情感与情绪表现出来,在这种情感及情绪的后面又包含了作曲家对现实的选择、认识以及态度,使其成为一个和谐的艺术品,作曲家使用了一系列比拟、暗示、象征、联想的方法,并保持其结构的有机完整性。这样在欣赏音乐时,听众不能不经历一个与作曲家相反的过程,即要通过已存在的客观音响,由表及里来理解、认识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家的心灵。显而易见,没有良好的乐感和相应的知识结构以及对音乐所具有的再创造能力,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这一过程的。

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但是由于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所以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但是,对感情体验的这种进一步的要求,却并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能够作到的。对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创作情况的了解也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有条件进行的。而且,有许多无标题的器乐作品,作者在创作他们时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有关记述,作品本身也并没有表现什么深刻的社会内容,而只是某种情绪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对乐曲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对作者总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的把握来体验乐曲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地还是以感受性的直观形式进行的。像通常所说,欣赏者是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之中,更何况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这样判断一个欣赏者是否能够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就要看欣赏者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有所体验了。由此可见,音乐欣赏是一个复杂的感情与理智的综合体,对于音乐的认识会由于个人的音乐素养起相当大的变化,重要的是要使听众尽可能地对音乐由浅入深地做出较为准确的解释。同时也不能排除在欣赏时由于个人情况不同而产生的一定差异,这是音乐不能产生直接明确概念的必然结果,也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当然,我们这样说也并不是否认理解认识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说明,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综上所述,我认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换句话说,欣赏者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我又认为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因此,我们可以再从另外的角度去论证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色彩,而不可能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感情体验完全一样。也就是说,音乐欣赏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辨证统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

[2] :《实践论》.《选集》。

朱 峰: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感性与理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理性;感性;城市;规划设计

1 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

首先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我们要建设的城市要满足广大市民以下三种需求,一是生活、交通、医疗的需求;二是交流、活动、休闲的需求;三是方便,安全的需求。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需要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但要体现在总体规划设计中,而且应贯穿于建设城市的始终。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恰恰是城市规划设计理性设计的一个典型特征。

其次突出环境主题,把城市建设成“城中之园,园中之城”:创造生态化、森林化、园林化的城市景观是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设计的中心理念。城市要象一座涵盖多种功能体的缩微城市,建设后它将成为该区域的中心,并辐射周边地区,成为一个滋养理性、聚集人气的核心。在园林景观中散布城市建筑,将空间景观系统的设计提高到实体建筑设计上,漫步整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使人感受到融入秀美的绿色大自然中。在中心市区区中营造一片自然、休闲的生态绿带,作为市民间共享交流的自然空间,也是新校区的景观共享核心。自然形态的绿地与折线构图的步行廓道相结合,成为城市自然景观中的点睛之笔。

最后突出人文主题,强调继往开来: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建校历史,新老校区人文精神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故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所强调的大的空间设计中,以及每个细节上都要注重人文教育的主题。

本文以上几个设计理念基本体现出了城市规划设计的思想,同时也满足了城市规划设计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要求。但是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这些理念从理论上起来,都是非常美好的,但要落实起来,就很难。所以,如何避免把这些设计理念不空洞化,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城市的环境规划、绿化、美化

城市环境规划、绿化、美化问题要请专门环境规划、绿化、美化专家研究,但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要着重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2.1 注重立意,突出环境感染力

“有意无景,形同说教;有景无意,格调不高”,对于城市环境来说,把城市发展的理念在城市环境建设中表达出来显得更为重要。城市具有特定的发展精神,而景观元素正是表达这种积极向上、富有朝气和带有启迪性环境氛围的素材,创造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环境是城市绿化设计的目标。

城市休闲绿地平面构图常采用方和圆的组合,小品设计常从引导市民做人、积极生活和鼓励市民勇攀高峰等方面寻找创作思路,设计时应从构思立意入手,创造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环境氛围,使广大市民从环境中也能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激发积极工作,创造更多精神财务和物质财富的决心。

2.2 简洁明快,突出时代特色

从表现形式上看,城市环境以清新自然、幽静典雅、尺度宜人为佳。城市内的休闲绿地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易简不易繁,易朴素大方、色彩明快、构思巧妙。从造价上来说要比较经济,可行性强。同时考虑服务对象的要求,设计时还应注意体现时代特征,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和材料表现主题,显现时代的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的城市,将给市民或外来旅游者以强烈的第一印象,也是市民终身记忆。在林林总总的城市中,似乎每一所城市都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它具有什么样的城市发展理念、特色,但实际上却并非每一所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独特的城市“精神”往往是难以言说的。

2.3 因地制宜,突出特点

通过充分利用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冬季景观特征,体现季节的互补性,搞好人工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建生态城市,应以森林、乔木为主组成不同的生态森林区,建筑物之间、开阔地可适当搞灌木、草坪。尽量使用本地树种,力求突出有一定的特色性。为了达到这一点,在设计时,一是从整个城市以及城市周边大的环境分析,充分重视体现城市文化因素,让远处能看到本绿化地段的人一目了然;二是从小环境分析,充分了解本绿化地段紧临的空间环境,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条件来组织景观,从而形成特有的区域特色。对城市来说只有有山、有水,才有灵气。水是生命之源,北方特点是每年有近五个月冻冰,但可建冰场;根据南方的特点,可以在城市内建一定规模的鱼塘。我国大多数城市缺水,因此搞水必须解决水源、水量、水质、水处理,解决好固水、流水、废水排放,适当地搞一些中水利用。城市环境应当是满目苍翠、鲜花盛开,以宜人的景观来消除市民们的各种压力。创造宜人的室外学习环境离不开绿化,尤其是合理的配置,但要强调的是,城市休闲绿地在以绿为主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体现艺术美、自然美和意境美。

2.4 交通组织要通畅、方便、愉捷

交通组织要体现通畅、方便、安全、快捷的原则。城市规划要突出数字化和智能化

城市作为市民生活工作学习的聚集地,城市建设中智能化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城市的建设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大计,智能化建设铺就了城市的神经网络。智能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城市运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因此这个问题不可忽视。

在城市城市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它不仅是解决市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一也是城市稳定的物质基础。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市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如城市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出人口附近,方便市民顺路购买。垃圾处置设施的位置合理分配等。在城市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将垃圾道改设在内部生活服务处,避免设于公共场所的交叉污染,也可以放弃垃圾收集方式,而采用室外垃圾桶、垃圾箱和中转站来处理。在垃圾中转站的设置上,应注意便于垃圾清运和处理,不要使清运垃圾的车辆横穿城市城市,造成污染的扩散。

3 结论

笔者认为理性和感性结合的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用理论上看似美好的设计理念,更要有切实可行的城市建设的方案。笔者认为理性与感性的城市设计,应具体的涉及到本文以上所探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郑明仁.城市规划整合论[J].建筑学报,2008,(3).

[2]高冀生.中国城市规划的思考与再认识[J].世界建筑,2007,(9).

[3]曹坤梓.当前城市规划初探[J].四川建筑,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