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十三岁的际遇

十三岁的际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十三岁的际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十三岁的际遇范文第1篇

本文拟以田晓菲的《十三岁际遇》为例,探讨初中学生语文文本阅读的多元化目标的生成。

一、基于经验,科学设定阅读目标。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弱化。就初中学生而言,他们习惯了以识记字词、背诵课文等为主的语文学习方式,而且自然形成了一种惯性。再加之以不少教师狭隘的阅读观和“霸道”的教学观,学生们对文本阅读没有形成较为全面而成熟的目标系统。在这个背景下,教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十三岁的际遇》为例,教师需要将其还原到“金色年华”这个单元的总系统中,让学生站在十三岁这个人生转折点上,回味依依往事,在幼年的趣事之中承续少年的梦想,在现代诗《生活是多么广阔》中开阔视野,以少年的眼光观照生活,以思辨的方式审视田晓菲女士在文本中呈现的她在十三岁之时的心境与生活。为此,引领学生转变单个文本阅读习惯,启发他们从系统文本中获取人生智慧,学会体味多样生活,坚定人生目标……就成为教师为学生设定的阅读目标。

二、基于阅读,引导学生生成目标。

文本是个精彩的大舞台,是作者们灵与性的华美呈现。作为读者,学生更多地应该以特殊观众的身份欣赏这些内蕴丰富的演出。每一次观赏都是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偶然际遇,而每一次际遇则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然后,学生会以其中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在再一次乃至更多次的赏析中酣畅淋漓地领会其奥妙,直至达到阅读的巅峰体验状态。

在《十三岁的际遇》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曾以开放的姿态,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让学生畅谈各自的阅读目标,没想到竟然出现了一个众芳摇曳的动人局面。

有学生从中读到了作者的坚定与自信。他查阅了田晓菲的生平,赞叹她在13岁时作为初中生被北大破格录取的壮举,敬佩她以后的学术以及职业成就。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抓取住作者年少之时虽有稚气但又十足的自信,反复品味作者在入学之初发出的雄壮誓言。其实,在这位学生的陈述中,笔者分明感受到他的感动与人生的美好希冀。从这个层面讲,学生的自由阅读有了目标的自由选择,而就在这个选择中,教学的目的悄然生成。

有学生被作者优雅的语言所吸引。例如,在湖面“掷下”“清脆的笑声”,一反常规的“留下笑声”的搭配;用目光“抚爱”图书,而不是“观看”“浏览”等;将北大比喻成“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将每一届学子比成“船客”,将老师比成“辛勤的舵手和船工”;还有文中两次念及的诗句,使得全文的抒情意味更浓,学生的思绪也随之荡开……这一处处精妙的语言都被学生自觉地选定为阅读的目标,经过反复的吟咏,这些语言因子也随之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有学生感怀于作者强烈的求知欲。文中对北大图书馆以及作者读书经历的描写让学生迸发出同感,特别是那个女孩的故事不仅让作者动容,也让学习生涯初期的学子们产生了求知的欲求。当这个成为阅读目标之后,学生的成长就犹如在书海泛舟获取了强劲的动力,后力无穷。

三、基于碰撞,自然衍生全新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聪敏的教师总会善于捕捉教育契机,让原本预设过多而活力不足的课堂变成收获意外惊喜而无限生成的乐园。

例如,在研读《十三岁的际遇》的第四段之时,笔者就“遭遇”了一次碰撞。课前的预设是想让学生欣赏作者的人物综合描写方法,但这时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文章标题为‘十三岁的际遇’,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写其三年之后的情景呢?”于是,一个全新的阅读目标悄然生成。在这个目标指引之下,学生们立足文本,进入阅读、思索、求证的兴奋状态。试想,按照以往的目标预设方式,又怎能激发学生欣然地研习文本呢?随着对这个问题探究的深入,学生们逐渐发现全文并不是仅仅写十三岁的事情,而是以其为起点,展望了作者在北大的几年幸福的求学生活;作者以回忆的方式温情地叙写了那几年的美好时光,以至于希望自己即使年迈还要“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于是,对文中某一细微之处的思考引发了对全文内容的梳理,促成了对作者创作主旨的理解。

十三岁的际遇范文第2篇

第一是“读”。不仅课上要认真地读,课前预习也要仔细地读,课后温习还要投入地读。被选作课文的作品,都是千挑万选的精品,是文质兼美的典范,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读肯定不行,而要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地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时的课文学习,识记性阅读、梳理性阅读较多;而初中的语文阅读,更强调理解性阅读、赏析性阅读。只有“抠着字眼”去读,反复地阅读,才能更好地体会、品味、鉴赏、内化……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以气势恢宏的排比、精妙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文学的魅力与作用,激发了我们走进文学之门的浓厚兴趣。作家遣词造句的生动精辟,课文字里行间的深刻意蕴,唯有“读”才可心领神会。

第二是“背”。课文后面要求背诵的现代文、古诗文固然要背,没有要求背诵的一些优美片段,像《为你打开一扇门》《往事依依》《十三岁的际遇》里的一些段落,也要努力去背――这是“学作家说话”“学说高级的话”,是在潜移默化中丰富自己的语言宝库,在“人云亦云”中培养纯熟的语感,在“鹦鹉学舌”中习得表达的技巧。课上学到的一些阅读理解技巧也要背。比如《繁星》一文中,巴金写道:“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里借助于联想和想象,用拟人的修辞,赋予了星星以人的情态,把星星写活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星星的闪烁、亲切、活泼、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星星的热爱、迷恋,富有情趣。这种解读联想、想象和拟人的技巧,同学们就要背下来――这是“取其精华”“习其规律”,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就可以“有法可依”“有矩可循”,从而学以致用。

第三是“问”。课前预习时,有自己不会、搞不懂、理解不了的问题,可以把它记下来,课上、课后去问老师、问同学,这叫“有疑而问”;课上发现了问题,就要积极举手提问,弄个水落石出,绝不一知半解,这叫“不懂就问”;课文学完了,还要刨根究底,问个“为什么”,继而有新发现,这叫“善于追问”。比如《冰心诗四首》中的《母亲》一诗有这样一句:“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里的“心中的风雨”是指什么呢?你问一问,也许就明白了:是指心中的忧愁、烦恼、失望、痛苦等。这样来学,理解就会深入得多、透彻得多。

第四是“查”。查字典词典,查纸质资料,查网络资源……“问”这些“不说话的老师”,请它们来为你释疑解难,是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必须养成的习惯。进入初中,《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汉语词典》等是必备的工具书。在学习《古代寓言二则》《古代诗词三首》《幼时记趣》等课文时,我们会碰到很多不懂的文言词语,自己去查查词典,弄清它们的意思,学习效果就会非常好。学现代文时,碰到不会的字词,也要多去翻翻词典,这是大有裨益的。多翻几本词典,你的语文水平必会突飞猛进。

第五是“思”。宋代的大文豪坡曾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孔子也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离不开思考,我们的口号是:想学好,多思考!例如,在读《安恩和奶牛》时,我们就要想想:文中的安恩是怎样一个人呢?也许你一时搞不明白,但当老师讲到“安恩是一位热爱动物、富有仁爱之心的淳朴善良的人”时,你的印象就会格外清晰,理解就会更加到位。

十三岁的际遇范文第3篇

《为你打开一扇门》

阅世 浏览 徘徊 诠释 憧憬 大有裨益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冰心诗四首》

妄弃 倘若 惊羡

《安恩和奶牛》

腼腆羞怯 七皱八褶 撂在 木屐 锃亮 瘦骨嶙峋

翩然起舞 熙来攘往 嘈杂 卸货 蹭着 翕动

反刍 找茬 臀部 瑕疵 粗粝 挑剔

锱铢必较 惶惑 踌躇不决 斑驳 死乞白赖 窘迫不安

《往事依依》

搜索枯肠 历历在目 徜徉 雄伟险峻 烟波浩淼 目睹

走投无路 身历其境 阴晴雨雪 风云变幻 美不胜收 活生生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五彩纷呈 雕镂 油然而生 感慨万端

滚瓜烂熟 鸦雀无声 镌刻 信口 谆谆教导 受用

《幼时记趣》

明察秋毫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十三岁的际遇》

抽屉 稚气十足 白驹过隙 蓦然回首 四处迸溅 不胜凉意

茫然若失 积攒 沉淀 骤然 呜咽 迷离

涉足 絮语 安详 摒弃 争辩 犀利

一视同仁 怪僻 谈笑风生 古朴凝重 另一番 纵然

安恬 撷取 一届 抚慰 惆怅 小立

二、了解下列文学常识

1.《为你打开一扇门》的作者是赵丽宏,当代著名作家。

2.《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等,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3.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4.《安恩和奶牛》的作者是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漫长的旅途》《冰河》《船》等。其小说、诗歌和散文被誉为“丹麦文坛三绝”。

5.《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

6.《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作家。《浮生六记》是沈复的自传体散文集。

三、文章体裁分类

从文章学的角度记叙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景抒情的记叙文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议论文立论文驳论文应用文: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务而写作的具有

应用文:实用性特点,并形成惯用格式的文章。从文学的角度诗歌从体例上古诗(又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等)新诗(又叫“现代诗”“自由诗”等)从内容上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小说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喜剧悲剧

四、理解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度先自度其足(duó,量长短)吾忘持度(dù,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而而置之其坐(表承接,然后)而忘操之(表转折,但是,然而)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

其先自度其足(他的)遽契其舟(那)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他)常蹲其身(自己的) 之至之市(去,到……去)而忘操之(它)故时有物外之趣(的)昂首观之(代这种景象)项为之强(这样)

十三岁的际遇范文第4篇

一、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三首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等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2.培养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更有一些学生带回家和家人欣赏,说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而《羚羊木雕》可以让学生学会友爱,重友谊。《故乡》里“我”和闰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学生大多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或者农家小楼,条件是好,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错过》告诉学生生活有得有失,错过不要紧,关键是要积极,热爱生活,要把握机会。

二、美德教育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叶儿》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2.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课文《窗》,讲述了病房里靠窗的濒危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是很感人的事例,很有教育意义的,学生在读懂小说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但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作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级的精神产品,并不全盘否定历史上所有的道德传统。事实上,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更要发扬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前辈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传统和崇高品质,《――你在哪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就是很好的文本。除了中国传统革命英雄人物的影响,外国文学的选文中也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如《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船长等都具有高尚的情操,舍己为人的无私品质。教学时紧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他们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业绩,就能使学生的心中树立爱的丰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人生观教育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德育中必须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应该包括诸如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具有强烈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质在内的情感目标构建;包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谦虚谨慎等品质在内的性格发展目标构建;包括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知难而进等品质在内的意志目标构建。

十三岁的际遇范文第5篇

摘要当代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创作深受圣经影响,其著作《喧哗与骚动》中征引了大量的圣经典故,作者将现实与历史进行对位,将世俗生活与宗教神话相对照。本文试从宗教视野分析小说《喧哗与骚动》,解读其结构设计,人物形象塑造,作品主题阐释,揭示其表层及深层的联系,透视作品中康普生家族的没落及家庭成员的生活际遇和精神状态,从而进一步揭示作家对人类命运的探索和其所倡导的信仰。

关键词:《圣经》 《喧哗与骚动》 原型 人性复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圣经》作为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为不少作家提供了创作源泉。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创作同样深受《圣经》的影响,他擅长用神话模式和宗教典故建构作品。其著作《押沙龙!押沙龙!》(Absalon! Absalon!),《去吧,摩西》(Go Down Moses)就直接或间接取名于圣经的故事;《我的弥留之际》(As I Lay Lying)中的葬礼行列暗含着《旧约・出埃及记》中摩西漫长而神圣的灵魂跋涉。小说《喧哗与骚动》(Tne Sound and the Fury)中,作者试图沟通世俗生活与宗教神话,把现实与历史进行对位,在结构设计,人物形象塑造,作品主题阐释等方面,与《圣经》形成一定程度的平行。本文试从宗教视野分析小说《喧哗与骚动》,揭示其表层及深层的内在联系,透视作品中康普生家族的没落及家庭成员的生活际遇和精神状态,同时也透视作家对人类命运的探索和其所倡导的宗教信仰。

一 叙事结构与福音书

《喧哗与骚动》共四章,由不同的人物讲述康普生家族以凯蒂母女为中心的故事。这种结构与《圣经・新约》中的“四福音书”的叙事模式有类似之处。第一章是康普生家最小的儿子,先天性痴呆班吉的见闻和回忆,主要写班吉姐姐凯蒂小时侯的故事;第二章是康普生家的大儿子,哈佛大学学生昆丁在自杀前一天的回忆和思考,写昆丁的妹妹凯蒂年轻时失贞、出嫁以及被弃的故事;第三章是康普生家的二儿子杰生讲述他与外甥女小昆丁的矛盾以及凯蒂婚后的故事;第四章以迪尔西为视角,记述1928年4月8日当天小昆丁逃走的故事。全文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讲述同一个故事,有重叠的内容,但又有各自的重点,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这是“多角度”叙事手法。这种叙事手法有评论家认为最早来自《新约》的“四福音书”。“四福音书”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由四个人分别从自己的角度讲述耶稣的生平、言论、事迹,只是着重点有所不同。《马可福音》由耶稣的大弟子彼得回忆,证明耶稣就是他们所期待的弥赛亚,被称为最早的福音书;《马太福音》由马太所写,为罗马帝国统治下的犹太人基督徒而写,是最详细的福音书;《路加福音》则侧重宣扬“穷人的福音”,被称为最富文学色彩的福音书;《约翰福音》时代较晚,写耶稣事迹少而记耶稣言论多,从哲理上理解“道”的新意,是最富哲理的福音书。这种写法,就是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四章使用的写法。更值得注意的是,前三种福音书不少材料相同,有“同观福音”之称,而《喧哗与骚动》前三章,由凯蒂的家人叙述,他们有相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写作手法上有相通之处。第四章则是以黑人女仆迪尔西为主角来叙述,通过善良的迪尔西对凯蒂私生女小昆丁的爱和关怀,体现了耶稣“你们要彼此相爱”的遗训,迪尔西这个形象代表人性的复活与回归,也蕴含了作者要阐明的许多哲理。

二 形象塑造与受难原型

在小说中,作者借用圣经典故,或对照,或反讽,塑造了昆丁、班吉、杰生、迪尔西、康普生夫妇等许多令人无法忘怀的人物形象。其中昆丁,班吉的形象影射了耶稣受难的原型,而杰生,康普生夫人的形象则是反其意而用之。

昆丁的形象与耶稣受难的原型形成对照。昆丁是南方庄园主的典型,作为长子,他自觉承担起日益衰败的家庭,他是康普生家族最敏感,最有荣誉感的成员。妹妹的对于他来说是家族荣誉的象征,凯蒂的失身和家族的败落使他难以接受,到北方哈佛求学根本无法让他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反而给日益没落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昆丁相信末日的审判,他企图拯救家园。但是同时他又幻想“不用麻烦上帝,用把自己与凯蒂打入地狱,永远监护她,让她在永恒的烈火中保持白璧无暇”。作品中昆丁部分的时间背景是1910年6月2日,这是耶稣圣体节第八天,耶稣为拯救世人而被害,昆丁为妹妹的堕落,家族的衰败而自杀,从这一层面上讲,昆丁也是为了试图拯救世人而遭罪和死去的,不无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遗风。然而,昆丁性格柔弱,思想消极,注定不可能成为康普生家族的救世主。可以说,昆丁敬佩和盛赞耶稣拯救世人的超人力量和舍生取义的顽强毅力,但他并没有能力维持家族荣誉,对复兴庄园也无力回天,于是他选择了逃避和死亡。

与耶稣受难这一宗教原型形成对照的还有班吉的形象。《喧哗与骚动》的故事就是以耶稣受难的星期(Passion Week)为时间背景的,小说中的班吉部分的时间背景是4月7日,这一天正好是班吉的三十三岁生日,与耶稣受难时同岁。班吉枉有三十三岁的年龄却只有三岁儿童的智力,甚至还不会说话,只能哼哼或毫无意义的“喧哗”,小说的题目由此而来,“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作者福克纳“只能对人类感到悲哀,感到可怜”。

如果说作者在揭示昆丁、班吉的内心世界时征引圣经典故,意在将圣人与凡人进行对照,那么作者刻画杰生和康普生太太的形象则是反其意用之,带有很强的讽刺意味。福克纳说:

“对我来说,杰生纯粹是恶的代表,依我看,以我的想象里产生出来的形象中,他是最邪恶的一个”。

面对吞噬人性的金钱文明,杰生为自己构筑了以“钱”为中心的价值体系,他除了爱钱,只有恨。他对自己的兄弟姐妹缺少爱心,甚至连起码的人性都没有,因班吉有冲动就让他去做阉割手术;他靠欺骗手段,侵吞了凯蒂十五年来寄给女儿的抚育费;他虐待小昆丁;戏弄黑人小厮;在外养妓。这样一个恶人,本应与《圣经》无缘,但他也引用了圣典“我还知道有一个地方能安置她,那儿反正既非牛奶巷也不是蜜蜂路”。《圣经》中载:上帝应许给以色列一块“美好宽阔的流奶与蜜之地”,这是个“丰饶之国”,“鱼米之乡”,而杰生想要安置小昆丁的地方则是个妓院。凯蒂尽管有种种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但本质上还是个善良的女子,而对比之下,杰生的形象愈益令人憎恶。他不是康普生家的栋梁,而是家族的败类,加速了家族的灭亡。有的批评家称他是最缺乏基督精神的人物。

与杰生的自私相似,康普生太太身上的妻性与母性日渐泯灭,不能担当起做妻子与母亲的职责与义务。然而,康普生太太却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编织一个“大家闺秀”的美梦。凯蒂失身事发后,康普生太太与丈夫吵嘴时有一段话:

“……她对自己的亲娘哪有一点点感情,我为她吃了多少苦头,为她操心替她打算作出了一切牺牲,可以说是去了死荫的幽谷……”。

这其中“死荫的幽谷”典出《旧约・诗篇》,本指恐怖之地,喻指极痛苦的境地。这个典故用在康普生太太身上,是一种讽刺。她从未对女儿进行正面引导,凯蒂出事后,她不但没给女儿抚平创伤,反而落井下石。可见,康普生太太所谓的为家族“去了死荫的幽谷”,只不过是一种逃脱责任的借口,其实她什么好事也没做,她越标榜自诩为家人操劳牺牲,也就越证明她是康普生家族的罪人――把女儿推向了深渊,把儿子赶上了绝路。

三 作品主题与人性复活

在作品中,福克纳在对传统的追踪中,将宗教神话因素引入作品。同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套用荷马史诗《奥德修斯》和艾略特根据亚瑟王关于圣杯的传说创作《荒原》一样,福克纳总是“试图在希腊――罗马、希伯来――基督教隐私之大成的人类神话和现代历史之间建立一种普遍的联系”。现代的人们在价值世界的失衡中陷入了无路可走的尴尬境地,福克纳从深沉的耶稣受难及复活的宗教意识对现代人们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度的审视,通过凯蒂的失贞,昆丁的自杀,杰生的冷酷,以及班吉的痴傻,康普生家族的衰败,暗示了对美国南部直至整个世界的忧虑及悲痛。然而同时,他并没有对现实完全失去信心,通过对迪尔西等“艰辛地活着”的人的刻画,寄予了其人性复活的理想。

纵观《喧哗与骚动》,死亡衰败的阴影始终笼罩在整部作品之中。小说中的康普生家族曾出现过三位将军和一位州长,曾经地位显赫,但作品描写的着重点却转到了这个贵族不可救药的衰败。从“班吉部分”就频频回荡着死亡的旋律,童年里的凯蒂爬上树看大姆弟的葬礼,她的兄弟从树下看见了她弄脏的内裤。这个情节就颇具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失贞和死亡。日后凯蒂的失贞与康普生先生的死亡,昆丁的自杀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凯蒂的悲剧是康普生家族悲剧的重要的反映。班吉是个白痴,从第一部分“白痴讲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班吉的理智不健全,他连自私都不懂”,“他只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只落得剩下一片空虚,……这只拖鞋就寄托着他的温情与爱意,当然这几个字他是说不上来的,他只知道这说不出的东西已经没有了”。爱失去了,他甚至都说不清楚到底失去了什么,更使人感到悲哀,颓败和悲凉。康普生家第一个心志健全的人――杰生则代表了现代人生活的毫无意义和贫乏空虚,他唯财是命,对人只有憎恨和嫉妒,是恶的典型。康普生家的消亡已成定局,第四代的三位男性中无一人拥有家庭,凯蒂的私生女小昆丁成为这个家族的“最后一个”。

小说所描写的是一个缺乏权威,分崩离析的世界,其状况如同昆丁在钟表店里所见到的那样:“橱窗里大约有一打手表,显示着十二个不同的时刻,而且每只表都像我这只没有指针的表一样好不含糊,各执一端,互相不断冲突。”老迪尔西说:“我看到了始,也看到了终”,这是对康普生家族衰败的总结。在《圣经》里,耶稣复活了,然而耶稣所谓的“你们要彼此相爱”的教导,在康普生家里变成了彼此相恨,“耶和华不会与他们达成永约,他们得不到上帝的祝福。”

尽管如此,作家在小说中展示给我们的并不是一个彻底绝望的世界。凯蒂所流露出的爱感人至深。女仆迪尔西更是以爱为关键的人物。她对康普生家族尽心尽力地操持,对班吉的悉心照料,对杰生劣行的仗义执言,尤其是她面对世间苦难泰然处之的平常心态,忍耐精神贯穿小说始终。她不畏主人的仇视与世俗观念的歧视,勇敢地保护弱者,“在整幅阴郁的画卷中,只有她是一个亮点:在整幢坟墓般冰冷的宅子里,只有她的厨房是温暖的;在整个摇摇欲坠的世界里,只有她是一根稳固的柱石”。她的忠心,忍耐,毅力与仁爱同前面三个叙述者的病态性格形成了对照。作家把迪尔西的直接出场安排在复活节这一天,从而在她的身上象征性地寄寓了作家对“人性复活”的理想。迪尔西不是耶稣,但她所隐含的精神却寄托了作家对人类的最高审美理想。

福克纳要写的不是弘扬基督教义的《圣经》,作家自己曾说:“我唯一所属的,我愿意属于的流派是人道主义流派。”作家征引圣经典故和故事情节,是为了演绎他对人类历史、现状及未来的思索,是对整个人类命运的苦苦探索并且深刻寄予了他自己所倡导的信仰。通过《喧哗与骚动》,福克纳倡导:尽管生活中有罪孽,有过失,但人类仍要彼此相爱。这正体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探索,因“有灵魂,有能够怜悯,牺牲和耐劳的精神”而得救。

参考文献:

[1] [美] 威廉・福克纳,李文俊译:《喧哗与骚动》,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2] 李文俊:《喧哗与骚动》(前言),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3] 廖星桥:《外国现代派文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4] 李文俊编选:《福克纳评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5] 刘建华:《福克纳小说中的神话与历史》,《外国文学》,1997年第3期。

十三岁的际遇范文第6篇

就在我深深迷醉于这样一个诗意的名字的时候,我也陷入了深深地迷惘――什么样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该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一种诗意的氛围呢?

巧的是接下来学校下发了《听余映潮老师讲课》这本书,我便如饥似渴的读起来了。不久,我校荣幸的邀请到了余老师来我校讲课,我终于如愿以偿,听到了余映潮老师的课堂展示课和他那朴实而生动的讲座。

我想:语文教育如果没有一条美的清泉,就不能绽开学生的心灵美之花,更不能结出创造美之果。今天,我便将语文课中“美”的境界创设出来与大家一起徜徉。

1.美读。

余老师在教学别重视美读。在他看来,美读,就是诗意地朗读。

如余老师在《散步》的教学中,第二个环节就是指导学生美读――建议你这样读课文:

第一步: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自己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第二步: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者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第三步: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地体会给大家做示范朗读一样。

学生在这样的引读中所进行的朗读,一定是诗意的朗读。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美的语文课。余老师的本课教学设计,用“小步轻迈,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了课文的朗读教学。

余老师还建议将朗读作为一种课型来设计,如他的《口技》朗读课中,就让学生分五次来读,每一次的要求都具体而层次分明,覆盖周全,活动充分,加上余老师善于形式的变化与合理的调控手法,场面的活泼程度可想而知。

将朗读作为一种点拨手法来设计。如《白杨礼赞》中,余老师巧妙的设计,惊喜的点拨,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和借鉴,既简化了教师的讲解,又增加了思维训练的力度。

所以,教师要充分钻研语言材料,训练好学生的美读,让美妙的读书声盈贯于耳。

2.美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寻找文本的美点,引导学生去审美。

例如余老师讲授《说屏》,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很美,用词用语非常雅致,词汇很丰富,余老师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选一组词儿读一读;选几个句子说一说;选一个美段品一品。

余老师在整堂课中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对于美点的发现与把握,如那些很漂亮的词:微妙,擅长,称道,点缀,韶光,造型,得体,休憩等,都是对词语美点的搜索。

在精选句子时,余老师没有如我们一样让学生从文章中任意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谈谈体会。而是让大家从课文的每段话中各精选一句话,连缀起来就是课文的缩影,是对全文信息的提炼。学生被老师这样一提醒,就有了方向感和目标感。学生对句子的提炼和品味也是令人赞叹的。

余老师的《济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一段的精读、揣摩、品味,八个小问题的设计,都是对全文美点的深刻把握。

《十三岁的际遇》中,比喻式抒情段的仿写,更是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进行品析还不足以领会其优美的表达的“更上一层楼”的飞越,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文本的“美点”是多方面的,小说中的人物美,散文中的语言美,诗歌中的音乐美,戏剧中的情节美,说明文中的结构美。扣住美点来教学,和学生一起进入文本,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是新课改理念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3.心灵“美悦”。美悦就是要升华心灵,情感是关键,要引领学生置身其境,如扪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产生对审美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评价,在心里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在性情上得到熏陶,这是语文美的最高境界。

十三岁的际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语文 教学 有效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智力开发、思维发散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自身性格的不断完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有极大的影响。不仅老师要重视语文教学,学生也应当重视语文学习,笔者就围绕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教学模式的革新等,浅析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各科教学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农村教学这一块也得到了长效发展。但笔者在回顾总结教学的经验教训时,发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由于农村学习的实际条件,学生的阅读面较窄,语文素养不高,思维和想象力受到局限,难以发现语文的魅力之所在,更难形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其次,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不重视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巩固,语文学习效率较低。

尽管老师们都知道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多地学习语文知识,还是会忍不住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模式。老师独占课堂大讲特讲,从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及学习主动能动性的发挥,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抑制。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无限想象和创新思维

鉴于农村语文教学实情,我们教学在一线的老师,必须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找到解决问题的源头。语文学习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拥有这股学习热情,就会产生无限动力,自觉主动的克服各种困难,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在每学年展开语文教学前,我都会专门抽一节课,跟同学们谈谈为什么要学习语文。比如我会问他们几个问题,大家会说话吗?很多同学都笑了,会想谁不会说话。可是为什么有的人说话就很讨人喜欢,有的人就让人反感呢?组织语言及表达能力仅仅只是语文学习所体现的一个方面,它对于我们的创新思维、写作能力、处理事情等多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语文老师在授课教学中,也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根据教材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氛围。而且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名家名著,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发散学生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

初中生在这一阶段,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渴望独立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而且新课改也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老师要注意转变教学理念。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就注意引入民主教学,倾听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与同学们及时的沟通交流,寻找高效优质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优化语文教学。

如采用“创设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们的知识积累及生活经验,向同学们提供多样性、开放性的信息,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融入到语文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十三岁的际遇》这节课时,我就首先问问同学们,你们在十岁时都遇到了哪些事情呢?还有没有具体的印象呢?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谈谈自己有过什么样的际遇,开始将学生们逐步的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因为同学们之前做过预习,大致了解文章所写内容,我就将事先做好的关于介绍北大的图片和视频,用学校的多媒体播放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对北大有个具体的认识,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对北大的感情。课堂上,我会让同学们想象假设你经过北大时,会不会转头去看看呢?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大家对北大是个什么感觉呢?同学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大学呢?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情境创设,引领同学们一步一步完成学习任务,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还开阔了学生视野,启迪学生对未来、对人生进行思考。

在老师们不断的实践、努力创新的教学中,总结出来很多高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合作、任务型、反思型等等,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这一块,都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但是,我们语文老师也要注意,教学模式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要重视它的有效性,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学到知识、得到锻炼,防止流于形式,空洞无物。

四、注重课后复习检查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的结束,老师也要重视课后的复习检查,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因此,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老师要注意所布置作业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多设计一些开放性、实践性、有效性的作业,让作业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其次,老师要认真仔细的批改学生作业,及时的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辅导,并适时的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我们都清楚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任重道远,作为老师一定要勇于探索、尽其所能,为农村孩子的语文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他们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十三岁的际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以道育人

顺德区选用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朴实、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教师要善于因文释道,使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养。

一、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②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三首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等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而《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岳阳楼记》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鼎湖山、黄山、桂林、岳阳楼等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2.培养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更有一些学生带回家和家人欣赏,说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而《伟人细胞》可以让学生学会友爱,重友谊。《故乡》里“我”和闰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尤其是像顺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大多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或者别墅,条件是好,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错过》告诉学生生活有得有失,错过不要紧,关键是要积极,热爱生活,要把握机会。

二、美德教育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叶儿》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2.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课文《窗》,讲述了病房里靠窗的濒危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是很感人的事例,很有教育意义的,学生在读懂小说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但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作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级的精神产品,并不全盘否定历史上所有的道德传统。事实上,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更要发扬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前辈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传统和崇高品质,《——你在哪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就是很好的文本。除了中国传统革命英雄人物的影响,外国文学的选文中也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如《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船长等都具有高尚的情操,舍己为人的无私品质。教学时紧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他们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业绩,就能使学生的心中树立爱的丰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人生观教育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德育中必须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应该包括诸如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具有强烈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质在内的情感目标构建;包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谦虚谨慎等品质在内的性格发展目标构建;包括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知难而进等品质在内的意志目标构建。

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十三岁的际遇》讲述了中学生田晓菲十三岁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启发学生早立大志,为理想而奋斗。《贝多芬传》通过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执着的讴歌欢乐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敬业和乐业》则告诉学生如何对待生活,才能实现理想。总之,教材中到处渗透着优秀品德的光芒,只要利用好,学生自然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人生修养。

德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德育在教材中的体现也很多,只要恰当利用和引导,会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也有更高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