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梅花诗 梅花意象 三个层面

自从诗歌鉴赏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语文高考中,许多考生感到无从下笔,平时的复觉得力不从心,此时教师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诗言“志”,诗又如何言“志”的呢?诗人往往紧扣某一意象,寄托情思,抒发胸怀。因此,对意象的探究成了我们打开鉴赏之门的一把钥匙。而诗人笔下的菊、梅、莲、山、月、水等这些最普遍的意象首先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使得梅在文化领域尤其是文学中更多地寄予了作者的情思,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形象喻体。梅花是历代文人歌咏的对象,尤其清代人的文集里写梅花的更是数不胜数。对梅花的描写,大致有以下三个层面。

一、直接将梅花作为自然物象来歌咏

有直接描写梅香的,“暗香浮动月黄昏”([唐]林和靖,《山园小梅》),小园的梅花在众芳散尽后,稀疏、遒劲的梅枝倒影在水中,梅花飘散着沁人心脾的梅香,这种嗅觉的体验令诗人怡然自乐,独享其中。描写梅香的诗句还有“唯有暗香来”(王安石,《梅》),“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元]王冕,《白梅》),“寒水一瓶春树枝,清香不减小溪时”([宋]张道洽,《瓶梅》),“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唐]崔道融,《梅花》),等等。有直接描写梅影的,“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明]夏完淳,《寄迹武塘赋之》)把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在一束梅影上,千里之外,冰雪封道,归家之路慢慢,此情唯明月可表。此外还有诗句“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清]汪士慎,《题梅花》),“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高启,《梅花诗》),等等。有的描写梅花不畏严寒,“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赞颂了梅花在百花零落的冬季,不畏严寒寂寞,独自绽放,默默向天气渐散发清香。因为梅花开在寒冷的冬天,许多诗人称梅花为“寒梅”,“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此外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诗句有“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绝讶梅花晚,争来学历窥”([唐]萧纲,《雪里觅梅花》),“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等等。有的赞颂梅花是早春的使者,“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南朝]谢燮,《早梅》),为了最早传达春天到来的好消息,梅花不甘人后,早早开放。“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唐]王适,《江上梅》),望着汉水岸边绽放的梅花,诗人居然有片刻的犹疑,春天是到了吗,是报春的梅花吗?此外,表示梅花报春的诗句还有“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宋]陈亮,《梅花》),“梅花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宋]卢梅坡,《雪梅》),等等。

二、将梅花作为喻体,寄托自己的情怀的

欣赏梅花,诗人因为心境的不同,而从梅花中读出了不同的内涵。有的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像“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唐]杜甫,《江梅》),年前梅花已经鼓苞,年后逐渐绽放,冬去春来,光阴静静流淌,在花开花落间,诗人感叹时间的逝去,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一种乡愁弥漫心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王维的《杂诗》以平实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此类诗句还有“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明]夏完淳,《寄迹武塘赋之》)等。散落的梅花引起诗人哀叹,梅花的凋谢往往引起相思闺怨。“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栏阑干”(张可久,《黄钟・人月圆雪中游虎丘》),“真真”是指美丽的女子,《太平广记・画工》中有一个叫真真的美女。诗句表达了对心爱之人的思念之情。“东风吹梅畏落尽,贱妾为此敛蛾眉”(鲍泉,《咏梅花》)。而梅花的随风而逝同样引起了闺怨,时间一年年过去了,游子却尚未归来,同样的诗句还有“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元]郭钰,《冬词》)等。梅花因其不畏严寒的品质引起诗人的慨叹,因而通过赞颂梅花来彰显自身高洁的品质和凌寒不屈的意志。“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精神,实际上是言明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节操,梅花已经成为了人格操守的象征,相近的诗句还有:“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元]贯云石,《双调・清江引・咏梅》)此处的梅花在月光映照的雪夜默默绽放,象征了诗人孤高纯洁的品质。王安石的《梅》也是极具代表性: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唯有暗香来。墙角处几支清瘦的梅花,在凛冽的寒风中卓然独开,淋漓尽致地把梅花的精神传达出来。

三、以梅花为意象构建一种轻盈透明之境

梅花因其高洁的品行,让历代的诗人为之侧目。中国的梅花诗大都营构出一种轻盈透明之境,一种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生命境界。宋人陈知柔在《休斋诗化》中有一段论述杜甫的话:(杜甫诗)“荷叶荷花净如拭”,次有得于佛书,以清净荷花喻人性之意。故梅之高放,荷之清净,独子美识之。从陈知柔的言辞中可以捕捉到,梅花之高放与荷花之清净,实在是诗圣人格一体的两面,表达人格的高品位,即是精神生命所达到的阶位。“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唐]林和靖,《山园小梅》)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正是他对梅花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才能写出这首流传百世的咏梅绝调来。梅花在他的笔下高洁脱俗,不染纤尘,尤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昏黄朦胧的月色洒遍大地,泉池溪流潺潺泠泠,天地间朦胧迷离中几束梅花旁逸斜出,遒劲有力;疏影似有还无,隐隐约约,这就是诗人隐居独处,没迹尘世,与世无争的生动写照。它构建出了圆融朦胧的意境,而这正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花枝疏影,无限幽倩,无限朦胧,犹如提纯出来的空明澄澈之境。此外还有“三弄笛声初到枕,一枝梅影正横窗”(陆游,《幽居春夜》),“才有梅花便不同……寂寂轩窗淡淡风”(张道洽,《咏梅》),“任他桃李争观赏,不为繁华易素心”([元]冯子振,《西湖梅》),等等。

从中国的梅花诗中,实可以看出诗人的万古诗心。对作为自然物象的梅花的赞美,对脱俗清纯世界的营构,最终还是想传达出诗人形而上的人生感悟。因此文中论述的三个层面,从审美角度来讲,是逐渐递进的,是为了探索出一种生命的境界。

参考文献: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第2篇

一音韵美

诗歌本来就是是一种具有音韵节奏的语言文字,我国的古代诗歌,也素来讲究音韵之美。优秀的诗歌作品,读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韵味无穷,就是因为它具备了音韵之美。构成音韵美的方法丰富多彩,如句式(节奏)、平仄、押韵、重叠等。自先秦至汉魏六朝,古诗的节奏句式有它的一般特点,如在四言诗中,一般是一句两顿的二二句式,如初中课文曹操的《观沧海》中的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在五言诗中,一般是一句三顿的二二一或二一二句式,如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等,这种句式和节奏就形成了一种抑扬顿挫的音韵美[3]。而在近体诗中,由于汉字四声的发现,平仄交错产生了一种特别悦耳的音调效果,所以近体诗又称格律诗。五言或七言格律诗的句式与古体诗节奏句式基本相同,最大的区别是词语平仄交错。如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样的平仄既要对仗,押韵也有严格的限制,形成一种独特的音韵美。古代诗歌基本押韵,如汉乐府民歌《木兰诗》,文中押韵之处极多,使得整首诗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美。除诗之外,词作为诗歌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音韵美自然不在话下,李清照的《醉花阴》词首“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鲜明地体现了叠字形成的音韵美。

二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对于意境的研究与探讨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对其作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可见文学意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特点[4]。根据这些特点,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古代诗歌中也能找到诗歌独特的意境美。具有代表性的如高中语文教材中柳永的词,柳永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其词风缠绵悱恻,哀婉凄美,已经达到意境创造的最高境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如《雨霖铃》创造的缠绵悱恻,哀婉凄美的意境;陶渊明的田园诗《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淡泊的意境;苏轼《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般婉转优美的意境;李清照《醉花阴》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凄清的意境;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瑰丽的壮美意境等等。在这些诗歌的意境营造中,不能忽略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诗歌中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例如,古代诗歌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诗中的月亮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诗人往往对月思亲思友,借描述明月寄寓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又如草木的意象,诗人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姜夔的《扬州慢》中有“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词句,便是用野草的繁盛反衬如今扬州的荒凉。因为诗人选取特定的意象,创设了恰如其分的意境,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诗歌的审美价值,因此给读者以美的享受[5]。

三形象美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审美主体对客体的直观感受。它主要是指人物形象,其次也包括社会的、自然的环境和景物。中学语文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诗歌中的形象美主要包括人物美和景物美。人物美主要表现在诗歌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既有诗人自指,也有诗人的想象创造。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诗歌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如李白《蜀道难》中刻画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诗人自我形象;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展现出一个怀抱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陶渊明在《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中,刻画了一个闲适悠然“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隐者形象;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孔雀东南飞》中塑造了勤劳善良、美丽聪明的刘兰芝和痴情软弱的焦仲卿;《诗经•氓》中可以看到一个坚强勇敢的女子形象;《离骚》中有不慕权贵、高洁傲岸、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等等。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美主要体现在人物性格的完整和伟大。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鉴赏,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人物形象的美,从而受到美的感染,有意识地发展美的思想和品德,形成美的个性。除了人物形象美,古代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也是美的。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绘了一幅“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的壮美边地雪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绘了一幅早春的西湖胜景,透出清新气息,生意盎然;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绘的是宁静美好的农村夏夜景色;曹操《观沧海》中展现的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波涛浩淼的壮阔海景;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这些景物美可以触动学生的审美体验,形成一种美感,获得美的愉悦。中学语文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都蕴含着诗人们的情感,形象是情感的外衣,体会诗歌中的形象美能更好地把握诗歌中的情感美。

四情感美

“诗缘情”是我国古典美学关于诗歌审美本质的一种理论概括,强调诗是作者感情的抒发,古代诗歌的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情感美是诗美的内容本质。在优秀的古代诗歌中,积极、蓬勃、昂扬的情感和感情基调,激励着学生永远追求真、善、美,培养完整的、高尚的人格。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第3篇

一、 建立系统的知识储备库

中国是诗歌大国,诗歌在中国曾经无比的灿烂辉煌,作为一门独特而魅力无穷的艺术,不仅流传下来无数的美妙诗篇,同时也创造了很多的诗歌专业知识。对这些知识,我们必须要有一些认识和理解,这样我们鉴赏诗歌才能有“底”。

1熟悉一些常见的意象及其暗示意思。

“月亮”(思乡)、“”(清高)、“梅花”(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松”(坚贞,高洁品质)、“莲 ”(爱情)、“梧桐”(凄凉悲伤)、“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感伤)、“浮云”(漂泊的游子)、“丁香 ”(愁思或情结)等。

2了解一些常见语言特点。

清新、平淡、绚丽、明快、自然、含蓄等。

3知道一些诗歌常见的艺术手法。

铺陈直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侧描写、工笔白描、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绘形写神,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情、情景交融,以小见大、化用典故、意象叠加、联想想象、象征寄托、乐景写哀、明褒实贬、寓褒于贬、超越时空、换位描写、渲染铺垫、伏笔照应、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诗中有画、赋、比、兴等,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借代、对偶、夸张、互文、隐语(谐音、双关)等

4了解一些常见的诗歌思相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田园隐居、忧国忧民、思乡怀人、建功立业、离情别绪等。

5熟悉一些著名的诗人,能背诵一些名句名篇。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熟读古诗几百首,便能吟咏也会赏析。

以上内容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积累整理,理解熟悉。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做题才能正确运用术语,才能专业,才能准确,从而把握住得分点。

二、 全面把握信息,理性分析鉴赏

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应该是读懂诗句,理解诗意。全面把握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信息。

1主信息:诗句。诗歌的主信息当然来自诗句,诗句是由意象组成的。竟象就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感的景、物、人、事等。我们通过读诗,明白诗句写了何景,咏了何物,叙了何事,谈了何人,然后由整个诗句的意境去体会、感受诗人发了何议,抒了何情,阐了何理,表了何志等。如: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我们从诗句中可以看到披蓑戴笠,不动声色地孤舟独钓寒江雪的渔翁是诗的主要意象。其次“千山”皆无鸟飞,“万径”不见人踪,连同那一条江,都笼罩在寒雪中。是渔翁所在的环境。通过对全诗信息的把握,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白,这渔翁形象,正是“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逐南荒的诗人远离尘世、清高孤傲、坚贞不屈的精神境界的象征。

要能准确理解,敏锐捕捉诗人的情、志、理,还得重视一个因素,那就是诗中的关键字、词、句。就是所谓的“炼字”或“诗眼”。它们常常是我们理解诗意的“密钥”,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评价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闹’字,境界全出。”因为“闹”是热闹,当它在诗句中与“红杏”和“春意”组合在一起时,表现的正是春意盎然,春光烂漫之意。表现了春光无限的意境之美,写出了诗人心头蓬勃的春意,表达了诗人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

抓住这样的关健字、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所以这也是命题人常设的考查点。

2次信息:题目,作者(知人论世),注释。

要能全面把握信息理解诗篇,题目,作者,注释它们都是破解诗歌的关键。

(1)题目往往给我们点出了诗意和内容甚至情感基调。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这个题目告诉我们和尚是去朋友的隐居的地方探望他,题目中一个“幽”字是全诗的诗眼,所以为了表现一种静谧的意境,“敲”字以声衬静,比“推”字更好。又如

村 居

张舜民

水饶陂田水饶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究竟是悲是喜呢?诗中有“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两句,“无人”、“寒鸦”这样的竟象,好像应该是萧瑟、悲凉,但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意境来看,尤其是从题目《村居》来看,可知是诗人写自己闲居村中所见所感, “牛背无人”是小孩子玩去了,“寒鸦两两归”是鸟儿双双回巢了。就知道诗中应该是表达对乡村闲适、安逸、自在生活的喜爱之情。

(2)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胸襟气度,不同的关注对象等,如李白的浪漫狂放、个性张扬,杜甫的忧国忧民、沉郁沧桑,苏轼的豪放旷达,柳永的缠绵多情,陆游的悲壮爱国,陶渊明的朴素自然,王维的恬淡优美,李清照的婉约凄切等,所以我们还可以从作者推知其诗意、诗情。

(3)再有就是注释,它不仅仅是注解一些字词的读音意义,有时还注解作者当时的境况,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其壮年还是老年,失意还是得意, 升迁还是贬谪等情况,从而推知其内心情感的悲欢愁喜等。

三、 看清题干要求

在做题之前,千万要仔细审题,看清题干要求,看命题所给出的考查点是什么,要求怎样作答。注意“简要分析”、“赏析”、“结全诗句”之类提示,明确思路走向,知道从哪些方面提取信息,思考作答。如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四川卷)(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 ① 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 趱:赶快。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第4篇

1.局部情感审美

所谓局部情感审美,就是分析部分诗句所蕴含的情感,即抽取诗歌中部分诗句,要求考生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009年高考各地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设题:

(1)赏景析情

借景抒情是诗人不直接言明思想感情,而是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手法,不同于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的诗句往往是高考命题的切入热点。

如2009年高考福建卷第5题:《江行》,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借景抒情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选题中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再如:2009年高考重庆卷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况周颐《熏风词话》)。选诗言情,正是通过一系列有形之物的描绘来抒发与表达的。因此,寓情于景,正是此曲在艺术上的一大特色。它没有一处带感彩的字眼出现,如:“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这几句,写白鸟绿水黄花红叶,本应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但却“无个人瞧”,好一个物是人非,于是只好放任其自飞自流,自开自落。但物是人非的感慨,昔盛今衰的喟叹,一切俱在其中矣。

(2)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比较含蓄,有时理解难以到位,而针对直抒胸臆的诗句,分析作者的感情则相对简单。如2009年高考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题是考查理解诗中表达思想情感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尤其是诗句“谁复吊沅湘”、“树转午阴凉”,很容易读出作者慨叹人们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对屈原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据此可以明确为“空惆怅”是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则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再如: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第12题:《军城早秋》,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选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3)迂直并济

在2009年高考试卷中,有些诗句的抒情方式相对复杂,同一联中既含蓄又直白。这种题型看似复杂,但学生只要掌握了规律,就能准确解答。如2009年高考山东卷: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这两句是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增思家之情。诗人看到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上句直抒胸臆,下句则含蓄蕴藉。

(4)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文学创作的基本任务,更是诗歌艺术的重要使命。古人对这种传情思维作过具体论述:“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通。”就是说作者的情感,是由“象”感发的,而情感又是离不开“貌”的;情是融于理的,理则又是情的升华了。高考命题者在考查时往往让考生分析作者借某个特定的物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如2009年高考天津卷: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竹品,即人格。诗人反复状写竹的可爱,意在突出心中所达之意:尊重天性,顺应物性之自然;或者呼吁统治者要呵护人才,而不要随意摧残人才;或者以竹自况,期待朝廷能提携自己,使自己能“致君尧舜上”,能为治国平天下奉献绵薄之力……这首咏物之作,托物言志,十分妥贴,状物,形象生动;言志,委婉含蓄。

2.整体情感审美

所谓整体情感审美,就是要结合全诗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理出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其难度比理解某个句子中作者的情感大。考生必须全面地分析材料,尽可能多地解读出其中的内涵。如2009年高考广东卷: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此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整体把握,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使读者不觉之间与之同悲共泣。

此题要求考生要结合全诗分析,还要结合注释中的背景资料来答题,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时,除了把握诗句的内容外,还要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再如2009年高考辽宁卷第9题:《晚泊岳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3.情感审美比较

高考对情感审美的考查,除了整体感知外,有时还比较诗中具体情感的异同。如2009年高考湖南卷: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诗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第5篇

经过两轮的《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我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翻阅历年各地的高考试卷,发现诗歌鉴赏的得分往往最不理想,老师们也常常感叹诗词教与不教的效果是一样的,学生也常常感叹看不懂诗歌到底在说什么,每次都是等着老师评讲,然后恍然大悟,然后机械地抄答案订正,下次遇到诗歌鉴赏的题目,仍然得分很低,偶尔一次高分,也谈不上方法的积累,似乎是运气使然。针对这样的情况,再次教学《唐诗宋词选读》时,我开始思考如何更有效利用教材,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的水平。

《唐诗宋词选修》的编排旨在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诗人、词人及其代表作品的学习和鉴赏,感受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从而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和精神上的陶冶,在学习技巧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的对作品的赏析,领悟作品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从而获得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拓展视野和空间。为了契合新课标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选修教材的范本作用,我努力尝试把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通过选修教材重新编排,给学生一把金钥匙,让他们提高诗词阅读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选修课教材重组,是不是应该突破教材的现有模式,从而多关照一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学习的例子,从而达到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另外,根据教材编写的目标原则,即根据教学对象的需求,如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学习目的、现有基础等,充分考虑学情,通过重新编排,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符合教材编写的趣味性原则。

还有,在重新编排教材时,如果我们考虑到作为学习者的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即学生在学习完相关内容后,都有掌握一定的方法的需求。我们就应该让学生不断形成概念体系,就能把原本难以操控的诗歌教学变得有条理性和目的性。这样一来,学生在感受诗歌的魅力的同时,更能学有所得,目标清晰,学习的指向性也就更明确了。

我想以怀远诗为例,谈谈《唐诗宋词选修》教学中合理编排教材,构建高效课堂的想法。

《考试说明》要求我们要能阅读浅易的古诗文,抒发思乡怀远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思乡怀远诗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在《唐诗宋词选读》选修课本中也选取了好几首这样的诗歌,我们可以把这类诗歌整合在一起,作为统一板块让学生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习怀远诗的相关知识,还要学习赏析这个类型的诗歌的过程与方法,找出解答这类诗歌的方法。《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与诸子登岘山》《旅夜书怀》《九月齐山登高》都是这类诗,我们可以把他们放在一个版块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教材文本作为范本,进行类的拓展,让学生感受一类诗歌,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学习同类型的诗歌,很容易找到内容上的共性,能很快克服诗歌鉴赏中普遍存在的畏难情绪,立刻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老师就能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另外,学生在学习《望月怀远》诗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到“月”这个意象,以及由月引发的思亲、思乡之愁。之前的教材诗句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均有这个意象。为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对过去诗句的回忆中体悟月这个意象表达的思乡怀人的情感。

体悟“月”形象后,我们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一类意象。鸿雁、杜鹃、杨柳等都是思乡诗中常见意象。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杨柳(或《折杨柳》曲):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而《折杨柳》曲,听后会激荡起蕴藏心中的乡思。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如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驿亭: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其他如暝色、日暮、黄昏、落日、夕阳、暮霭、烟波、寒山、宿鸟等。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

在边关将士思乡诗中,孤城、塞鸿、胡笳、羌笛等意象常与月亮、黄昏结合在一起,通过视听双重感受抒写幽怨乡愁,意境雄浑深远,情感深沉含蓄。

而这类诗歌的情感也是固定的,①羁旅愁思: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②思念亲友: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③幽怨愤慨:抒发漂泊、贬谪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怨愤慨之情。④征人思乡:抒发征人思乡,厌恶战争之情。

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参与,思考,归纳。进而很自然地学会学习《旅夜书怀》等这一类的其他诗歌,并且学会分别把诗中的意象和诗歌的情感进行相应的归类。

回顾我们的高考试题,命题一般从分析思想情感、分析手法、品析炼字中考察思乡怀远诗,比如今年的安徽卷的两首诗:

《秋斋独宿》

唐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 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这两首诗,从内容上,我们可以初步判定为思乡怀远诗,月的意象,人的孤独,鸟受惊时候的一声叫,我们可以感受到孤独之情。但是对月的描写是不一样的,“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所以韦应物的孤独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中恬淡自适的情怀。而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

这样,通过意象的分析和情感的体悟与具体的手法和对字的品味,可以让学生体味到同一情感中的细微差别。

再如:2005年全国卷2《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羁旅在外的人思念家人,是想象着家人在思念自己,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为此,通过意象营造出意境,表现出情感,我们可以总结出该类题目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有时候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同类型教材的学习以及与题目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会鉴赏诗歌。使学生不仅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而且在美的熏陶中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第6篇

1.鸳鸯

比喻不分离的情侣,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2.鸿雁

鸿雁为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它们结队排成“人”字或“一”字秩序井然向南飞去。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杜鹃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相传古代蜀国郡主望帝,名叫杜宇,因被迫禅让给自己的臣子而隐居山林,思归朝而不得,郁郁而终,化为杜鹃,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因杜鹃鸟口角鲜红,人们又附会出“杜鹃啼血”之说。古典诗词中的杜鹃往往和哀怨、思归有关,是凄凉、哀伤的象征。如: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借写“杜鹃啼血”渲染江州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州的哀怨之情。

4.丁香

指愁思。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牛峤《感恩多》)

5.鹧鸪鸟

鹧鸪的鸣叫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们对旅途难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6.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时断时续的哀鸣了,可以说是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柳永《雨霖铃》)渲染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

7.乌鸦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秋思》)渲染秋日萧瑟、肃杀的气氛。

8.黄鹂(黄莺)

它善于鸣叫,歌喉圆润,啼叫宛转,歌声优美动听。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因其写春天之美,给人以明快之感,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欢乐之情。

9.燕子

春天的象征。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通过对燕子啄春泥的描写,渲染出一派融融春光,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10.月亮

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现了李白浓浓的思乡之情。

11.折柳

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折柳是汉代的“惜别风俗”。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12.

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的高尚和纯洁。

13.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的芳香,因此梅花也同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倍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14.松

松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作一个正直的人。

15.莲

由于“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运用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深思念和纯洁的爱恋。

16.莲花

指纯洁高尚的情操。如:“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17.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寄托了词人凄凉的秋思。

18.梅子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19.浮云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0.红豆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第7篇

后人之所以能读懂千百年前的古诗,是因为人类的情感能千载相承,是因为古典诗歌的特性,即情感的普世性、意象的俗成性、内容的整体性。

一、诗歌情感的普世性

蒋述卓说:“古典诗词之所以为那么多人所喜爱,就因为它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了古人的生命感,并且能够历经千古一直流传到今,让我们读来还能感受到一种生命激情,似乎觉得唐人、宋人离我们并不遥远,这就是因为古人与我们在精神上是相通的,这是文化血脉上的一脉相承,是在生命感受上的相通。”(《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王羲之则感慨:“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两位大家所说“若合一契”的“生命”是什么呢?四句杜诗可作注解,“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咏怀古迹・摇落深知宋玉悲》)。是情感,情感的普世性使它能穿越千秋,也包括理想、意志、愿望、情趣等,那流淌文字间的情感是诗歌涌动的生命,或因其情感历程的似曾相识而感动人,或因诗人的悲悯情怀而感动人。

情感的普世性体现为时代特征,如盛唐气象、建安风骨。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论述:“《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它们构成《十九首》一个基本音调:‘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万岁更相送,毛贤莫能度’;‘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这些‘古诗’中,却有多少个字用于这种人生无常的慨叹!如改说一字千斤,那么这里就有几万斤的沉重吧。它们与友情、离别、相思、怀乡、行役、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结合揉杂在一起,使这种生命短促、人生坎坷、欢乐少有、悲伤长多的感喟,愈显其沉郁和悲凉……”

二、诗歌意象的俗成性

诗的意象是诗的情感符号,是诗的密码,是人把情感用物象含蓄呈现的一种方式,彰显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唯其形象生动,更是蕴藉,显中国风。叶嘉莹认为,意象的产生跟诗歌赋比兴的创作方法有关,情感与意象的关系是心与物的关系,由心到物是“比”,由物到心是“兴”。

意象特征:①文学作品赋予的内涵。作品中的某个物象很形象地传达了作者所寄托的情感(或理想,或志趣),并被后人认可,该物象所代表的意义被固定下来。如杨柳,便源于《诗经・小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又因“柳”与“留”谐音,于是成了惜别之情的意象。如鱼肠雁足,因“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南朝梁王僧孺《捣衣》)而成为书信的意象。如“东篱”意象给人的是超尘脱俗之感,是因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②故事或传说。如杜鹃,源于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的故事,还有“投笔”、“长城”等。③诗人据物象的物理特征与生活、情感的相似性,来类比或比喻自己的情感,当它成为诗歌语言,就被人们接受。如“月”有朗照天下和阴晴圆缺特点,漂泊者借此寄托思乡情怀,月就有了望月思乡怀人之情;月色清凉,失意文人借以渲染凄凉气氛,烘托悲苦之情。如“清秋”成为感伤意象,是因为“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物候特征。如候鸟“大雁”因每年随季节迁徙活动而成为“思乡怀人”意象;又因群体活动特征,孤飞的大雁便成为“孤独”意象。如“莲”因“出淤泥而不染”特征成了高洁的意象。

这些人们熟知的意象,其内涵有了俗成性,人们就可以据此解读诗歌。意象不仅具有个体性,还具有相同性,如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芭蕉等表达凄怆、孤独、惆怅,松、竹、菊、冰雪等表达忠贞与高尚。

三、诗歌内容的整体性

诗歌从题目到内容是一个整体,围绕情感主题,不能因表现手法与写作角度而断章取义。厉鹗《晓至湖上》的情感只能是向往自由不得的惆怅,而来到幽静的自然正是在现实中向往自由不得的表现。叶绍翁《夜书所见》的“思乡念亲、怀想故园;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不过是羁旅愁思细说。王维《山居秋暝》是表达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颔联颈联以融情入景表达,尾联则化用诗句表达,殊途同归。

古典诗歌殊的语言现象也可能造成断章取义,中国文学注重的情感逻辑、意象使用、篇幅限制,是古典诗歌特殊的语言现象的成因,如句子成分省略和倒装,名词性词组组成句子等。诗句中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助词是常见的现象,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同时又是典型的由名词性词组组成句子。倒装,如“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杜甫《阁夜》),应为“千家闻战伐野哭,数处渔樵起夷歌”。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图式理论;古典诗歌教学;“悲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96-02

一、“图式”理论及其内涵

古希腊的哲学著作中最先提出图式二字,只不过其含义与今日大不相同。深化图式理论的第一人是康德,而将之运用到心理学领域是英国的巴特利特。瑞士的皮亚杰将图式理论用于认知心理学中,美国的鲁美哈特创造性地把图式理论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联系起来。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是该理论的佼佼者,他把图式理论当成是人类学习的生成模式的一种方式。他认为学习的生成过程就是学习者对外界信息主动选择加工的过程,如果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与外界的信息建立起积极的联系,那么学习便会取得良好的效果。[1]毫无疑问,阅读、写作均存在一定的图式模式。有研究者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随当前阅读的内容不断主动地激活读者背景知识,将当前的信息与先前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文章的情境模型的过程[2]。按照图式理论,如果一个阅读者在阅读某个材料时,无法将大脑中的图式与材料信息建立相应的关系,则其信息的解读是无效的。据此而论,当阅读者无法解读材料时,如果帮助其建立阅读图式与外界信息的联系,或者激活其阅读图式,阅读者便能朝着更加正确的方向解读文本。而且如果图式能从不同角度引导阅读者对信息的理解、破译,能产生举一反三,为创造性阅读与个性化阅读提供条件。

二、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古典诗歌教学历来是教学的难点。首先,古典诗歌的语言系统与今日迥异,今人与古人处于不同的语言背景与文化背景中,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其次,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讲究声律、平仄、对偶,语言高度凝练,具有多义性,而中学生的阅读素养不够扎实,尚难把握诗歌之美。最后,古典诗歌的意境十分抽象,最难破解。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障碍。特别是中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十分有限,不经巧妙点拨,难以体会个中奥妙。而传统的教学法不尽如人意,采用新的教学法也就十分必要了。当然,难点也有突破点。如近体诗的平仄是固定的,押韵的地方也是固定的,教师便可总结其中相类似的诗句。又如古典诗歌的一些意象具有固定含义。如“东篱”、“黄花”、“柳丝”等诸多意象在诗歌中意义大体是不变的。又比如,一些诗歌中的句子,组合形式具有特殊性,如有些诗句全部由名词组成,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这些由纯名词意象组合而成的诗句,意象密集,画面感强,颇似几幅山水画的集合,其风格不尽相同,但其所描绘的景物均有一种苍茫之感。如果我们再仔细阅读,便会发现这些诗词作者有相近的感情倾向。有了这些共同点,教师便可总结这种句式的图式,引导学生加深印象。上述所论的共同点较难以掌握,缘于其尚未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结构化的信息以基本规律、基本概念与主题思想为理论依据,体系简易、中心突出,易为学习者所心领神会的,它可以使得记忆变得明晰化,加深印象[3]。从这个角度说,如果能通过图式理论促进诠释诗歌知识点的结构化,便能极大促进对诗歌内涵的准确把握。那么,如何促进呢?首先,应从诗歌中寻找共同的规律,从中寻找出一种共同的“范式”。所谓的范式就是诗歌表现出的一种共同的知识组织形式。例如歌颂春天的诗句,可以从三方面归纳其图式范式。第一,画面的色彩。第二,表现诗人喜悦之情的词语。第三,描写春天景色的意象。其次,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建构诠释诗歌的知识点的图式范式。而且,当旧的图式范式的内容不断发展与深化,便会递进为高一级,新的图式范式。以伤春为主题的诗句为例,如伤春诗原因生成图式为(思征人、报国无门、贬谪外地、仕途偃蹇、韶华消逝、人生感伤、爱情失落……);情感表现图式为(愤愤不平、哀而不伤、郁郁寡欢、郁结于胸、抑塞磊落、黯然神伤……)这几个诠释伤春诗歌的范式便可成为建构伤春诗歌的图式。这种图式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联想。最后,探索图式下面的低层图式有助于实现诗歌知识点的结构化[4]。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不断建立图式有助于对古典诗歌进行深入解读。比如在熟悉伤春诗的图式范式后,还应让其了解低层的图式,如创作背景、诗人生平经历等。

三、图式理论在几首“悲秋”词曲教学中的运用

在古典诗歌里,“悲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且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传统。这类诗歌中,意象的选择,作者情感的特征,诗歌的审美特征等方面呈现出一种范式。为了研究方便,这里放宽了“悲秋”的概念,我们将中学语文课本中,李煜《相见欢》、柳永《雨霖铃》、马致远《秋思》、范仲淹《渔家傲》《苏幕遮》、王实甫《长亭送别》、李清照《声声慢》等归为悲秋作品。首先,从上述作品中,我们可以抽绎出主要的景物意象。西楼、弦月、梧桐、东流水(《相见欢》);烟波、暮霭、酒、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秋思》);大雁、落日、孤城、浊酒、霜(《渔家傲》);碧云、黄叶、寒烟、斜阳、明月、酒(《苏幕遮》);碧云、黄花、西风、北雁(《长亭送别》);淡酒、(秋)风、大雁、黄花、梧桐、细雨(《声声慢》)。我们不妨从这些诗词中,归纳出几个频率较高的意象,分别为(秋)西风、(残)月、(浊)酒、大雁。通过对“悲秋”的词曲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某一相近内容作为吟咏对象,其往往会形成某种相似的范式。如“悲秋”词在意象的选择上,首先偏向于选择色彩暗淡、质地凄清的词语。其次,其所选择的高频意象西风、残月、浊酒、大雁,说明了“悲秋”情感的表现有一种普遍性,这种普遍性缘于词中抒发了某种相同的思乡之感。这种思乡之感,教师可根据思乡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起图式范式。马致远《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羁旅行役者的悲凉感受。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戍守边疆的将士对故乡的深刻思念,表达了建功立业与思乡之苦的矛盾心态。范仲淹《苏幕遮》:“黯乡魂,追旅思”表达了词人萦绕不去的思乡之情,是对故乡昔日人事的追忆,难以释怀,不禁潸然泪下。杜甫《月夜忆从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抒发了杜甫战乱中兄弟离散,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通过描写故乡的月亮,倍增对家乡和弟弟的想念。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描写了诗人漂泊他乡孤寂凄清之感,表现了眷念故乡之情,但淡淡的乡愁含而不露。思乡是古诗永恒的主题,但诗人的情感因为处境、身份等因素流露出不同的感受,在讲述“悲秋”词中,教师当举一反三,总结归纳,授人以渔。其次,我们还应抓住反映词句情感特征的关键词句。《相见欢》为“寂寞”、“许多愁”;《雨霖铃》为“无绪”、“无语凝噎”、“伤离别”;《秋思》为“断肠人在天涯”;《渔家傲》为“归无计”、“人不寐”、“征夫泪”;《苏幕遮》为“黯乡魂”、“愁肠”、“相思泪”;《长亭送别》为“总是离人泪”;《声声慢》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悲秋”有不同原因,词人或者伤离别,或者思故乡,或者忆往昔,或者叹如无根浮萍,其情感倾向十分鲜明,可归结为“悲”与“愁”。教师可进一步延伸,对其他类型诗歌作品进行总结。如“咏怀诗”、“闺怨诗”的情感倾向。最后为作品均显示出伤感的审美风格,这种对“悲”的表达使得作品的节奏舒缓而徘徊,难以消散。当然,除了《声声慢》开头的句子,其他词的节奏均为舒缓的。因而在朗读时,要引领学生体会句尾押韵之处的凄清、悲伤之感。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莫雷.阅读与学习心理的认知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