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听筝

听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听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听筝范文第1篇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2、《老夫采玉歌》—— 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3、《春夕》——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4、《听筝》——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5、《送梓州李使君》——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听筝范文第2篇

命题角度一:理解、赏析关键字词。

[解题指导]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性、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另外,古人评诗有“诗眼”一说,所谓诗眼就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词。抓住了诗眼分析,我们就能看清这首诗的情感世界。如何判断诗眼之所在呢?一般说来,诗眼都是在全诗的前两句,因为诗人通常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什么样的景就含有什么样的情。另外,诗眼以表现力强的动词和形容词居多。

【典型例题】(2009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试题:(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解析:“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从容。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命题角度二: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解题指导】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时要尽量使用规范的、专业的名词术语。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方式主要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为诗人常用,考生应当最先予以考虑)、借代、对比、衬托、反问等。当然鉴赏表达技巧绝不是仅仅列出一两个名词。最关键的还是考生要能够结合诗歌的情感将创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分析出来。

[典型例题](2009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湖。日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萧?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堞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试题:(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解析:“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箫声,均属借代;“何处笙萧?”自然是反问。

命题角度三:就某一句诗再现画面内容。

【解题指导】

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述诗句,再现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将原诗句描述得形象生动,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呢?就是要“身临其境”。要将自己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环境,置身于历史大背景。要抓住包含作者情感的词语,去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达到与诗人融通的境界。最后力求用最有表现力、最到位的词语再现原诗的画面。语言组织要上层次,要有美感,要像高三学生的水平。

【典型例题】(2009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杜甫好友,受封郑公。箨,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试题:(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解析:“色侵书帙晚”一句描绘竹子的形象,注意描写的是竹影。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要注意鉴赏具有刻画效果的词语,即要锤炼“侵”的动态效果和“晚”字的衬托效果。

命题角度四:理解、分析整首诗的内容或情感。

【解题指导】

情感是诗歌的本质,诗歌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抒发作者情感。诗歌鉴赏的基点。也是对情感的领会和把握。因此,诗歌鉴赏题较多地涉及对作者情感的分析评价。对整首诗的分析,一要重视注释与标题,因为这里大都含有很重要的信息。第二,评价思想内容,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三要看清题目要求,灵活作答。如果考题直接提出了鉴赏角度的要求,那么考生在答题时就应直奔主题,明确回答。而如果考题没有明确地指出鉴赏的方向,考生在自选鉴赏角度时则应注意两种情况。1、当读懂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并对作者的风格有所了解时,可选择此诗的思想情感作为鉴赏的对象。因为思想情感是属于“大而话之”的东西,难有精确的答案。靠上一点就能拿分。2、当不能理解诗的大概意思时,就选择一两个精练生动的字词鉴赏。抓住一点,详加阐发。

【典型例题】(2009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鸟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战后,杜甫曾闲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试题:(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的遭遇和国家的局势作答。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命题走向中的4个应知要素】

纵观2009年18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鉴赏题,我们不难发现以下规律:

1 名家名篇不再一枝独秀。随着单独命题省份的增多。各省为了避免重复。在名家中选诗将会越来越少,或者说。即使选自名家也不会选名篇。

2 以唐宋诗词为主的局面不会改观。综观18省市试卷选用的19首诗词,只有重庆卷和浙江卷不在唐宋之列。诗歌出处为什么侧重于唐宋时期呢?因为唐宋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顶峰,诗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手法、艺术特色,都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对读者文化底蕴的积淀和文学素养、欣赏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高考卷中的古诗词鉴赏不管以哪种形式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都会侧重于选择唐诗或宋诗。

3 “写景抒情”诗依然将独领。诗是抒情的艺术,任何一首优秀的感人的诗,总是诗人

内心深处涌出的歌唱。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致景,妙合无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也说过“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充分说明了诗歌的这一特征。

4 设题方向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即古诗鉴赏一般出两道题目。一题考查角度小。在字词句或修辞上做文章,一题考查角度泛,在思想情感上做文章。

【解题技巧总体指导】

古代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是学生理解、鉴赏、语言表达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大量题目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根据近5年高考所选唐宋诗词“借景抒情”的特点,考生在平时训练时应有针对性地精选题,模拟答题。应特别关注李白、杜甫、王维等名家的“写景叙事”诗以及表达技巧上与高考题类似的唐宋诗词。另外,平常做题组织答案时要多用积累的专业术语、多参照高考答案的文字表述模式――这首诗采用了某某技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某某意象)的(某某)特点,表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情感,起到了(某某)作用。每鉴赏完一首诗后,务必要将该题的参考答案在纸上再写一遍,然后再次核对。此举对提高考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很有好处。

【活学活用――巩固练习】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第三联两句中的“下”与“人”二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情景分写”是此诗谋篇布局上的一个特点,请分析这种写法的艺术效果。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浪淘沙

(南宋)邓剡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忿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邓剡被元兵俘虏,和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途经台城(南京),作了此词。

(1)请说说“井桐一叶做秋声”一句中“一叶”的妙处。

(2)全词以“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作结,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黄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①仪真: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金的前线。②黄机:南宋爱国词人。

(1)上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说说下片的“泪”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 (1)“下”字写出夕阳西下余晖返照之景,不但加重了诗人的乡愁,而且更深一层地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入”字写出夕照的逐渐暗淡,也表明了诗人伫望之久,忆念之殷。前面写情之后,景物描写不但切合诗人眼前的情境,而且动静结合,由近到远。层次分明。(2)两句景两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显示出情绪的发展、深化。两句景彼此独立而又互相映衬。两句情层层递进、曲达其意。表现了“落日怅望”之情。

2 (1)这一联主要运用了通感、比喻、拟人手法。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地写出了分别的伤感。(2)“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抒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能将两个字结合诗歌准确分析即可得分。)

听筝范文第3篇

关键词:洪迈;容斋随笔;音韵学;文献

《容斋随笔》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史论、天文律历、典章制度、名物考证、语言文字等诸多方面,分为《初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五个序列,共七十四卷,作者洪迈(1123-1202)字景芦,别号野处、容斋,鄱阳人。历任官职,1162年曾受朝廷委派出使金,坚贞不屈,晚年以龙图阁学士退职还乡。本书是关于文学、历史、经学、小学等方面的读书笔记,所记音韵条目虽然不多,但每一条都言之有据,见解精辟,且记录了许多宋代及以前的用韵制度和音韵史料,弥补了史书之缺,这对上古音、中古音以及学术史的研究都是很有价值的。

为保证引文的准确性,本文参考了全宋笔记本,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再造善本之《容斋续笔》等三个版本。以下将按不同的类别对其所反映的音韵文献、语音史等信息进行解读。

诗词异文

诗词改字,多以同音义近为据。故可根据笔记中的这些异文考察当时之实际语音情况。例如《随笔・卷一》之“青龙寺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在宋孝宗乾道四年经筵开讲那天,皇上将白居易的《和钱员外青龙寺上方望旧山》一诗写在扇子上,有意将“使臣”二字写成“侍臣”,然后赐予了洪迈。诗文内容是“旧峰松雪旧溪云,怅望今朝遥属君。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动《北山文》”。“使”字“士切”属于山母止韵字,“侍”,“时吏切”禅母志韵字,将“使”改为“侍”,则二字除声调外应当声韵俱同。据李新魁和李方桂两位先生的考证,《切韵》系统及宋代韵图、笔记文献中船禅相混,应当合一。而宋代之后庄章合流,故“使”字为审母,“侍”字为床(禅)母。而与此同时,全浊声母已经清化,床(禅)母之塞擦音并入照穿两母,擦音并入审母。这就是使、侍声母趋同的语音史背景。同时,“侍”为之韵去声,“使”为之韵上声,二字韵母同。

又《随笔・卷二》“隔是”一文载曰:“乐天诗云‘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元微之诗云‘隔是身如梦,频来不为名。怜君近南往,时得到山行。’‘格’与‘隔’二字义同,‘格是’犹言已是也。”按,“格”与“隔”当时音义同,故可通用,“格”字“古伯切”,属见母陌韵,“隔”字“古核切”,见母麦韵。二字声韵相同,正与《广韵》、《集韵》陌、麦、昔同用之规定相合。白居易(字乐天)(772-846)与元稹(字微之)(779-831)是唐代中晚期诗人,由此则知“陌、麦”同用在唐代中期就已经同用了。

考证古音

最早把上古音作为专题来研究的是南宋的吴,吴中进士时(1124年)洪迈才刚刚出生,当时的古音学研究正在兴起,洪迈的随笔中即录有时人的古音研究情况,如《容斋随笔・卷七》列有“羌庆同音”一条:

王观国彦宾、吴才老有《学林》及《叶韵补注》、《毛诗音》二书,皆云:《诗》、《易》、《太玄》凡用庆字,皆与阳字韵叶,盖羌字也。引萧该《汉书音义》:庆,音羌。又曰:“《汉书》亦有作羌者。班固《幽通赋》‘庆未得其云已’,《文选》作羌,而它未有明证。”予按,《扬雄传》所载《反离骚》“庆夭而丧荣”,注云“庆,辞也,读与羌同。”最为切据。

王观国和吴根据《诗经》、《周易》、《太玄》中庆、羌二字叶韵,《汉书音义》中注音“庆,音羌”,《幽通赋》、《文选》中二字异文,证得羌、庆同音。后洪迈以按语的形式引《扬雄传》补充了对二字古音相同的考证:“庆,辞也,读与羌同。”

王观国字彦宾,长沙人,绍兴间官承务郎,知汀州宁化县主管等。著《学林》,考求字音字义,也有一些考释古音读的,考证古今声韵不同,引证材料详实丰富。吴字才老,关于其籍贯问题众说不一,据张民权师之《宋代古音学与吴研究》一书考证,“言才老建安人氏者,著其祖籍而已;言舒州或同安人氏者,著其本人籍贯而已。”在古音研究上,吴有开山之功,南渡之后,他先后著有《诗补音》和《韵补》等书,影响巨大,标志着宋代古音学的建立。古音学自宋代开始建立,而宋代古音学又是受宋人经学疑古思潮的影响进而总结唐人古诗协韵注释建立起来的。前期的宋代古音学“是以吴为代表的以文献考据为主的古音研究,它注重考证某字在历史上有过某种读音,从而说明古韵与今韵的分合关系。”洪迈及其所引王观国和吴的文献考证以求古音的研究方式正说明了这一点。

沈约及其《四声韵》

洪迈考知南北朝文人通行的写作方式是先赋韵后作诗,正因为需要先找到韵脚字的这种写作方式,才得以促使人们将韵同的字汇集成册,以备作诗押韵之用,这也就是韵书的创作缘由。但多数人并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史实,仅粗略地指出六朝文人作诗有意识地讲求声律及用韵规范,从而编制了大量韵书。《容斋续笔・卷五・作诗先赋韵》中说:“南朝人作诗多先赋韵,如梁武帝华光殿宴饮连句,沈约赋韵,曹景宗不得韵,启求之,乃得竞、病两字之类是也。予家有《陈后主文集》十卷,载王师献捷,贺乐文思,预席僚各赋一字,乃成韵,上得盛、病、柄、令、横、映、、、镜、庆十字,宴宣猷堂,得迮、格、白、赫、易、夕、掷、斥、坼、哑十字,幸舍人省,得日、谧、一、瑟、毕、讫、橘、质、帙、实十字。如此者凡数十篇,今人无此格也。”这一条笔记就记载了南朝的贵族文人讲求诗律,作诗先赋韵的创作方式。沈约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才思过人,作为景宗之宠臣而常常在宴会上被问之以诗韵。因而,他为了迎合君臣的“雅兴”而编制《四声谱》一书,以四声统系同韵字供押韵只用,是及其顺理成章的。这也就是《四声谱》的创作背景和缘由。

以上仅就诗词异文、考证古音、沈约及其《四声韵》三个方面论及了洪迈《容斋随笔》的音韵学贡献,其更多的学术价值有待我们更深入的挖掘。笔记类文献是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些资料,我们的学术研究才能有据可依,有史可鉴。

参考文献:

[1]李新魁《中古音》,商务印书馆,1991,11.

[2]何九盈《上古音》,商务印书馆,1991,11.

[4]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学林》,中华书局,1965,6.

听筝范文第4篇

城市里的中秋是有独特气质的,杭州的西子湖畔有怡人茶香,在昆明有一场中西文化合璧的品茗会,福州莲花阁的露台上有月色茶香,南京的中秋写满香茗与思念,成都的月圆之夜有诗一般的浪漫……

在每一处城市的角落里,寻一个心仪的地方,冲泡开那悠远古朴的茶香,品饮与那轮明月一般的清澈与明亮。当满圆的玉盘高悬云淡风轻的夜空,满地清光,夜色灯火,伴着花好月圆,茶的清芬淡韵慢慢地开始在城市上空升腾、弥漫,每一座城市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茶席,每一处茶馆、茶室都是一只酝酿茶香诗兴的壶,加上良辰美景的催化,斟出了一道道诗情画意,令人沉醉良久。城市今夜,注定无眠……

杭州・西子湖畔,月明助茶香

城市茶席:《西湖茶月夜》

布景:西子湖畔,清波映皎月

茶品:虎跑泉泡西湖龙井

茶具:青藤茶馆、心源茶楼、湖畔居茶楼

苏子瞻曾有诗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一向以美丽的西湖闻名天下,被誉为人间天堂。西湖秀美旖旎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而湖畔林立的茶馆也为它平添了一种独特的韵味。这里不论是风格独具的茶馆,还是休闲味十足的露天茶吧,每一处都有其别致的情调。尤其是在这人月两圆的中秋佳节里,闲坐湖畔,或泡一壶茶、听一声琴、赏一轮月,或是独自闭目养神,或高谈阔论,总有一番说不出的惬意。因而,即使看了西湖月夜美景,没有去茶馆品茗赏心,就不能算真正来过杭州。

青藤茶馆:茶味生活DIY

青藤茶馆不仅是杭州老字号的茶馆,也是杭州具有现代茶馆味道的代表,它在杭州茶界、文化界备受推崇。它坐落在杭州最具文化特色的一条街――南山路。如同西湖龙井一样,它是婉媚的西子湖畔一道别样风景。

这是一家生活气息很浓的自助茶馆。馆内格局精巧,有迷你版的西湖十景。“青染湖山供慧眼,藤索茗话契禅心”。无论在馆外还是馆内,都能随处可见几竿

翠竹掩映。走进馆内,鲜艳跳动的绿色更是兀自跃八眼帘。婆娑的竹影。屈曲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曲径通幽,游鱼嬉水,让人感觉温馨而雅致。在这里喝茶,你会忘记了时光,如同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明月夜,临窗而坐,伴着竹影月光,冲一壶嫩绿的龙井茶,抬头望月,不知今夕何夕。这里还有精美的糕点、时鲜水果等任由你选择,绝不失为赏月品茗的绝佳茶配。

当然,如果你家中有儿女。中秋夜还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来这里“亲子”,一起学习捏泥人,一起体验童趣,亲情无限,顺便尝尝这里的菜肴,令人回味无穷。

心源茶楼:茶香山水景中人

不比青藤茶馆的热闹,心源茶楼显得更清静一些。它的外观完好地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将古朴风雅的设计理念与超现代化风格结合得恰到好处,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显得深沉大气。顺便提一句,这里还是拍摄电影《非诚勿扰》的一个外景场地之一。

茶馆正对着一楼的楼梯口有一尊弥勒佛,微笑着看来来往往的人们,仿佛在说:“喝天下茶,论天下事,笑看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难容之事。生活原本像喝茶一样简单。”茶馆里,古色古香的桌椅,柔和温馨的灯光,古朴素雅的石凳,别出心裁的各式茶具、餐具,一切都流淌着和洋溢着传统的文化韵味。

中秋佳节,来这里赏月听琴,沐浴着柔和的灯光,沉浸在悠扬的古筝乐曲声中,碧螺春,龙井茶,细品慢啜,尽隋享受茶香山水景中人的幽雅意境。

湖畔居茶楼:湖光山色共一楼

湖畔居茶楼,毗邻风景如画的西湖,必是中秋月下品茗的好去处。湖畔居主楼三面临湖,三面环山,坐楼品茗。一湖碧波美景尽收眼底,以“连岗三面,在水一方”堪称一绝,有“湖光山色共一楼”之美誉。

在此,可赏月下泛舟,可观绿柳飘摇,或望烟雨蒙蒙,无论何时,都可领略湖光山色共一楼的独特情趣。当皎洁的明月当空时,来这里喝茶,最大的享受除了品茗还是品茗。月移花影,月色如水,月光下的西子湖更添妩媚。湖心映月,细柳扶风,荷叶田田,香风阵阵,荡漾的微波定是撩人心怀,荡人心魄。掬一缕月光,和着虎跑泉,冲一壶龙井茶,相信月明泉甘茶香会令你诗兴大发,意兴遄飞。

更难得的是,这里还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名优茶与美味可口杭式点心,每晚还可以观赏现场民乐演奏。美景、美食、香茶、仙籁,眼福、口福、耳福俱足,夫复何求?

昆明・月饼与茶,绝配

城市茶席:《Nordica Party》

布景:四季如春的昆明,月朗星稀

茶品:澜沧江水泡10年、15年陈茶,配月饼

茶具:中西合壁的Nordica

Nordica身份多元,虽然是一所与欧洲展开艺术交流的文化中心,但平常没有活动的日子里,它是西餐厅,是酒吧,更是一个有趣的、融合了中国和欧式风格的茶馆。时值仲秋,中国传统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如约而至,早就在云大校园中收到外国学生发的邀请函,说是要搞一个中西合璧的品茗会,我便一下子来了兴致……

作为东西方碰撞的交叉点,Nordica致力于促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交流。通过艺术展览、音乐演出、茶话会、诗歌会、品酒会等活动,在友谊、开放、尊敬和相互关心的精神里,为人提供更多学习自己和其它文化的机会。这夜,十多位来自北欧的艺术家与中国各地的客人们在这里交流,碰撞出最炫目的艺术火花。

这里,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中秋夜的大party,老外的party最有趣的就是每次都有一个主题,哪怕一个微不足道的主题,哪怕只是以一支红酒为主题……而这次的主题是“月饼与茶的绝配”,这让我不禁浮想联翩――当月饼的甜腻遇上茶的甘洌,口感是否相得益彰?消食提神的茶,与重糖重油的月饼搭配,是否能让节日更加健康?而怎样的月饼遇上怎样的茶才算是完美?或许在这里可以找到答案。

月饼与茶的完美配搭

来自瑞典的Lisa告诉我,在她的祖国,人们十分推崇中国的茶,特别是雾里青和碧螺春。瑞典是一个很优雅的国度,可瑞典人其实热爱自然、热爱大自然孕育的茶,因为茶意味着自然、平凡、恬淡、简单,它使瑞典人能有回归乡野的心情。Lisa还说,自己喜欢中国的中秋节,非常温馨热闹,而看上去不起眼的月饼,那滋味也让她难以忘怀。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在中国过中秋节了,也不是第一次吃月饼了,她有一套自己吃月饼的方式――边吃月饼边喝碧螺春。她说自己喜欢不是很甜的月饼,而碧螺春的味道刚好也是淡淡的,两者搭配互不侵犯,互不喧宾夺主,她喜欢这样的恬淡……

中秋节的客人多,Nordica特意将月饼都切成小份,供客人们取食。一位来自法国的高个男子,因为贪恋云南的火腿月饼,被腻到,不得不牛饮了几杯普洱熟茶,熟茶滋味醇和,汤色红浓明亮,浓稠水甜,耐冲泡,熟茶是养胃的,可以放心地长期喝,而且不会影响睡眠。除此之外,熟茶非凡的解腻功效和降脂效果,能打败火腿月饼重油重糖的营养过剩因素。

泡茶好冰

虽然茶会的主题是月饼和茶的配搭,但泡茶之水,也同样在茶会的探讨范围内。清代的袁枚在其《随园食单》中这样写道:“欲治好茶,先藏好水。然天泉水、雪水力能藏之”,这让人联想到《红楼梦》中妙玉从梅花间撷取晶莹的积雪,藏于青花瓷瓮中。埋在土中五年,泡出的茶味道清醇无比,还调侃说:“饮茶,一杯称品茗,两杯为解渴,三杯就是牛饮”。而这次,在Noraica,我们都有幸品尝到了澜沧江水分别泡的10年和15年的陈茶。据身边的一位老先生说,确是回味悠长。而我得道浅薄,只觉口中有一股子陈味,不多时,却涩尽甘来,口中幽香翻滚,心情顿时舒畅开来,果真是茗中上品。而第一次喝普洱茶是去拜访一位来昆明小住的广东友人,在那燥热的午后,他摆出了泡茶用的各种器具,煮了水,洗茶、泡茶、滤茶、再敬茶,每个步骤都那么细致入微,茶的味道却也不浓不淡刚刚好,喝后神清气爽,身心与外界隔绝,竟不觉得燥热了,那次品到的是10年普洱,茶汤呈若隐若现的红浓,非常诱人。但味道太淡,凭我的阅历是不能身临其境地去体味的。

花草茶争芳

除了常见的几种茶,为了让到场的女士能喝到脱咖啡因的饮品。茶会还备了用透明杯壶泡的花茶。只见玫瑰、茉莉、白菊、金莲、腊梅、百合、紫罗兰和薰衣草在滚水中怒放,风情毕露,看得心驰神往。架在玻璃架子上,用香薰用的小蜡烛温着,可以享受一整晚。有的人嫌味道略清淡,便加些脱脂奶进去,美其名曰“奶茶”;或切一片柠檬飘在茶碗中,送名“果茶”,比外卖店里用香精和色素勾兑而成的果味茶要正宗得多;还有人往花茶里掺蜂蜜、玫瑰糖、炼乳,甚至还有往红茶里滴了几滴红酒,却也活色生香,怪得有理,把这一杯中秋的茶,喝成了一种思绪和心情。

福州・莲花阁里的写意中秋

城市茶席:《月下莲花开》

布景:荷叶田田,皓月星空,青山隐隐,碧水含烟

茶品:月下品茶尝素,领略禅意

茶具:莲花阁

好一个世外桃源,只见弯弯曲曲的回廊领我们来到宛若莲花盛开的“桃源”。走近大门映八眼帘的是怪石嶙峋的假山,山非天成水却自然,哗然流水仿佛是在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旁边的“天赐”大茶壶则用它浑然天成的姿态向我们展示茶的雄奇魅力。轻轻撩起珠帘,让我联想到的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它与我眼前的一切是如此应景。小船边鱼儿水中戏,莲叶荷田田,让人充满欢喜,我欣喜地奔向船头轻轻地坐在古筝旁,微微地拨动了几根筝弦,我忍不住遐想着自己何时能弹奏古弦清音……

旁边的赏乐亭轻纱遗面,桌上摆放着围棋和象棋,呵呵,只叹自己棋艺不精,不然真想找人对弈几局。再往前几步是一个花梨木的画案,茶艺师们告诉我是提供给书画人士挥毫泼墨留下珍贵墨宝的。旁边的一个柜台看似收银台,放着许多佛教书籍,赠送给来往的客人,突然发现这几个地方正好构成了莲花阁的琴棋书画,我猜想这店的老板应该是很喜欢文学艺术的人。

这时领班位打开一扇门,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之前见到的都小巧精致,而这扇门里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大气的弧形舞台。一排排整齐的茶桌,一列列有序的靠椅,一朵朵美丽的莲花灯与纱窗错落有致罗列得精巧可人。在这样优雅的环境里或品茶或尝素。或观看茶艺师们精美的茶艺表演,在这哪怕随意透过窗户看到的都是一道道美丽风景。

值得推荐的是二楼的露台,迎风伫立于露台,仰观皓月星空,俯尝素食香茗,远看青山隐隐,碧水含烟,近听筝音清韵。在这可放下纷扰静静感受清风徐徐,修竹婆娑,亦能体会花好月圆人美。中秋将至,我想这应当是大家品茗赏月的绝好去处。走过一个露台,另一个露台再现,绿萝布满墙角,“萤火提灯照佳人,轻轻玉影穿云去”的写意画面就能在这找到灵感。

南京・金陵古都,香茗怀子瞻

城市茶席:《香茗怀古》

布景:金陵帝王都,秦淮河畔,涟漪圈圈,明月如霜,桂香袭人

茶品:品“金月桂”红茶,读东坡词

茶具:老崔茶馆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作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的南京人杰地灵,名人荟萃。秦淮河是南京历史的源头,千百年来,秦淮河默默地流淌,流走了六朝的繁华。流走了帝王的旧梦。无数的悲喜剧都在她的岸边上演过。掀开老南京这部长卷,从秦淮河的涟漪里打开历史的一页页,东坡有诗云“佳茗似佳人”,而在我眼里,佳茗也如英雄,今天且不说秦淮河的“六朝烟月、金粉荟萃”,而只闲坐于秦淮河畔的老崔茶馆里,一边品茗,一边怀古,怀想历史上让人沉醉、带来感动的一位真英雄。这些感动沉淀下来,化为故事传说,化作文字流传,独特的人格魅力,强大的感召力。当我们再次走近他,走进那些岁月,曾经的感动依然令人感动。细细品味,竟也如陈年老酒般隽永,回味悠长。

窗外的桂花开了,满树金黄细小的花儿,密密地点缀在绿叶之间。清芬袭人。浓香远逸,因了这清浓两兼的桂花,便想起了珍藏的梁骏德师傅所赠的全手工红茶“金月桂”来,琥珀般的晶莹光泽,小心地啜饮一口,顿时口舌生津。缕缕的蜜香中带有一丝甜意,由舌尖的味蕾传至全身。于奔忙劳碌、让人躁动不安的时代,能在休憩之时,沏香茗。伴桂香,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如在一个明月如霜的清夜,去听那从遥远的宋代传来的琴箫声和词曲声。那声音余音袅袅,悠悠不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官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又一年中秋来到,想起当年,对月把盏,叩问青天,坡对弟弟子由的思念分外浓烈,一曲《水调歌头》流传千古。

大文豪坡,不仅是艺坛的八面圣手,更以其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折服了世间人。在中国,没有一个文人像坡这样具有旺盛的人气了,他不但活在诗词歌赋案几尺牍中,还活在一个个普通百姓的生活里。何故?坡太聪明了,他是一个生命的哲人,生活的智者,而他高可凌云的才华偏偏又是我们这个受到多少年文化浸染的民族的一种期盼。

如梦人生,人生如梦,这是坡对人生哲理的界定,也是坡人生哲理的核心。

中国只有一个坡。他抱负不凡,具有天纵之才,且被王安石称为“不知更几百年才出如此人物”,他纵横于儒、释、道,诗词书画皆为另辟新界开山人物,他才华横溢,他命运多舛却洒脱豪放、幽默达观,他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备,虽历尽坎坷,却仍然胸襟坦白。热爱生命,他以他的天才、渊博、超逸、多情,留下了一段段传奇佳话。

成都・青亭的月圆之夜

城市茶席:《青亭月满》

布景:大隐于市,古香古色,鸟语花香,雅致宁静

茶品:喝功夫茶,配中式小吃

茶具:青亭茶廊

成都是一座充满文艺气息的城市,即使城市里的月光不见得明朗,却仍然会有诗一般的浪漫。

在中秋之夜,既有茶香又有山水意趣的地方,也不太容易寻找。

青亭茶廊是一个独特的地方,窗外是高楼大厦,一窗之隔,便万般幽静,尽可深思畅想,抒怀。正如唐诗言:“坐于山中不看山,临于池水不辨水。芒鞋踏破岭头云,春在枝头已十分。”

终日行走于钢筋水泥的“森林”,厌烦至极,便希冀青山绿水,实不知憧憬的意境不在远方,在这里――青亭茶廊,一壶清茶,优雅的环境便可物我两忘,四壁之内,一颗平常心就能得到坐山观山之真旨。

茶廊分室内、室外,室内有阳台、廊桥、幽静的小巷子。室外是小院子,院内清幽,绿树葱茏,室内古色古香,鸟语花香,雅致宁静与室外的大自然完美结合。茶。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深得自然秉性,钟灵毓秀,造就茶廊茶德。

在中秋节的时候,如果你对茶很讲究,你可以选择用专业的茶具喝功夫茶,再配上茶廊特有的中式小吃,在品茶之中也细细品味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