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寡人之于国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第1篇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目标定位在“读懂”,“重在提高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以及文言文实际阅读能力”。而在实际的学习中,不少学生在文言学习能力上存在欠缺,考试中文言翻译这一考点上得分尤其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文言学习不感兴趣,认为文言现在根本用不上那个,就没有必要学了,具有较强的功利色彩。

作为教师,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学习文言文,基本的诵读,字词的落实,句子的翻译,文言现象,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实际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只是采取简单的诵读、翻译、归纳,那我们的文言教学就会了然无趣。所以,如果我们能在文言的细微之处下点功夫,我想,效果将会大不同。

一、于“言”的细微之处下功夫

文言就是我们民族的语言,那些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文言文,积淀了我们民族悠久文化和厚重的思想,从《离骚》中,我们可以触摸到屈原那颗赤子之心;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吸收孔子思想的精华;从《劝学》中,我们可以听到长者的谆谆教导;从《项羽之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英雄末路的那种深深的绝望……还有文言文中那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等等,足以垂范后世,成为后人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宝藏。

“言”是“文”的载体,“言”的背后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站立的人:他们或一身傲骨,蔑视权贵;或意气勃发,壮志凌云;或偃仰啸歌,寄情山水……经典文言文的每一个字词都值得我们玩味咂摸。但课堂上如果只是教师逐字逐句“给与式”的翻译肯定吸引不了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动脑筋,于语言的细微之处下功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去思考。

比如,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第一段是这样的:“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在教学中,我们当然要指导学生体会情感朗读,但也要让学生品味语言。让学生思考如果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换成“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矣”好不好,让学生比较朗读,学生凭借语感,就能够感受到此处用词的精妙之处。三个虚词连用,加强了语气,生动传神的表现出梁惠王的苦恼和困惑。自己对于国家,可谓尽心尽力,“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但“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即为困惑。

这样一来,人物就跃然纸上,变得鲜活可感,学生的兴趣也就调动起来了。

二、于“文”的细微之处下功夫

在文言文教学中,对词语的解释,通常我们的依据就是词典,但这样的解释,是相对静止独立的,而如果我们能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它们传达出的就是鲜活丰富的意义。因此,我们也可以用文言文中所蕴涵的文化来反观领悟“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词与文意。

比如,学习《鸿门宴》,其中有段关于座次安排的文字:“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它的意思非常简单,几乎不用翻译。我问学生,你们平常去参加宴会,座位上有没有特殊的安排,有人说没有,有人说有,但却都说不出个所以然了。于是,我借机给他们插入我国古代的有关左右尊卑的文化现象,让学生明白古代在座次上,奉行的是“左尊右卑”。项王、项伯面向东坐,就是坐在“左”,这实际就暴露出项羽的狂妄自大。接着,我又顺势拓展,给学生介绍古代在居住和官职方面却是奉行“左卑右尊”。让学生回忆初中学的《陈涉世家》中有一句:“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咸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闾左”就是居住屋内右侧的百姓,与之相对的“豪右”就是望族大户。如此一来,学生也就明白了“左迁”为降官,“右迁”为升官了。

所以,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句话,就必须先让学生了解王羲之以及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于“文”的细微之处下功夫。

王羲之所处的东晋时代是个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之中。因此,当时的天下名士,都以老庄玄学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他们思想态度消极,尊崇“无为”思想,将生死等同视之,鼓吹老庄的“一死生”“齐彭殇”。而王羲之对此却提出了自己的批评,钱钟书在《管锥篇》中曾指出:“盖羲之薄老、庄道德之玄言,而崇张、许之秘法;其诋‘一生死’,‘齐彭殇’为虚妄,乃出于修神仙,求长寿之妄念虚想,以真贪痴而讥伪清净。”由此可见王羲之对生死的看重。

通过以上的知识介绍,学生不但对“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对“生与死”也产生了认真的思考: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第2篇

一、 在一句话中,弄清单独成意的词或短语的停顿,明确句内的“结构体”

在一句话中,有的一个字即一个词,有的几个字组成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一个完整的句意,就是由若干个这样的词或短语组成的“结构体”共同表达出来的。很多人阅读时,只见汉字而不管其词意、句意,对句中的各个字只是用均衡的速度读下来。

例如,阅读《触龙说赵太后》中的“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如只是等距离地念成:此—其—近—者—祸—及—身……或念成: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则读很多遍也难理解句意。

我们必须边读边迅速地根据习惯和已掌握的知识,把句子分成以词为单位的“结构体”。这句话可这样念: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明确了句内的“结构体”,句子就容易读通和理解了。

二、 在一段话中,根据标点符号理清句子间的疏密关系,明确段内的“结构体”

根据标点符号,把句子间的“结构体”找出来,然后一读,意思就出来了。

例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梁惠王曰:‘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③河东凶亦然。④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⑤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如果不能根据标点体现出的“结构体”读,就可能很难理解。

我们根据句中使用的标点可知:①句讲我尽了心;②③句讲我是怎样尽心的;④句讲经察邻国,他们不如我;⑤句讲结果却不一样,又是为什么呢?其中②③句以分号标明,合起来讲一个事。

依据标点符号把“结构体”看清楚了,读来就明明白白了。有的同学写作时不注意使用标点符号,阅读时也对标点符号熟视无睹,因而增加了理解句意的难度。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时注意了标点符号,也就是注意了句子的“结构体”。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第3篇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对应的下一句: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意思是人们常轻易说一些话,就是因为没有遭到失言的责备呀。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摘自《孟子·离娄章句上》。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来源:文章屋网 )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第4篇

1.巩固文言知识点;

2.在实现课内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课外延伸;

3.使学生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积累并巩固文言文知识点。

教学难点:

对课外文言文知识的延伸。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言文阅读既是高考的重点又是难点,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复习课本知识。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这一轮复习的重点在于课内外知识的整合,如何实现从课内知识的积累到课外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复习的是必修3的第三单元。

二、文言知识积累

《寡人之于国也》

1.通假字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斑白。)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2.古今异义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专指黄河;今:泛指一般河流。)

弃甲曳兵而走(古:逃跑;今:行走。)

3.词类活用

然而不王者(名作动,称王。)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动作名,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

4.文言句式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5.一词多义

这一项大家参考每课的课后习题(以下此项略)

《劝学》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使弯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2.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古:广泛地学习;今:学识渊博。)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古:把……做成;今:认为。)

3.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作状,每日。)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作动,游泳。)

4.文言句式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结构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5.一词多义(略)

《过秦论》

1.通假字

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起。)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2.古今异义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古:吝惜;今:爱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今:山东省。)

3.词类活用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作状,云,像云那样;响,像回声那样;景,像影子一样。)

外连衡而斗诸侯(动使动,使…争斗。)

4.文言句式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判断句)

为天下笑者,何也(被动句)

5.一词多义(略)

《师说》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一般人;今:很多人。)

3.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名作动,学习。)

而耻学于师(形意动;以……为耻。)

4.文言句式

不拘于时(被动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

5.一词多义(略)

三、课外迁移

雷击村民

雍正壬子六月,夜大雷雨,献县城西有村民为雷击。县令明公晟往验,饬棺敛矣。越半月余,忽拘一人讯之曰;“尔买火药何为?”曰:“以取鸟。”诘曰:“以铳击雀,少不过数钱,多至两许,足一日用矣。尔买二三十斤,何也?”曰:“备多日之用。”又诘曰:“尔买药未满一月,计所用不过一二斤,其余今贮何处?”其人词穷。刑鞫之,果得因奸谋杀状。与妇并伏法。

或问:“何以知为此人?”曰:“火药非数十斤不能伪为雷,合药必以硫磺。今方盛夏,非年节放爆竹时,买硫磺者可数。吾阴使人至市,察买硫磺者谁多。皆日某匠。又阴察某匠卖药于何人。皆曰某人。是以知之。”又问:“何以知雷为伪作?”曰:“雷击人,自上而下,不裂地。其或毁屋,亦自上而下。今苫草屋梁皆飞起,土炕之面亦揭起,知火从下起矣。又此地去城五六里,雷电相同。是夜雷电虽迅烈,然皆盘绕云中,无下击之状,是以知之。尔时其妇先归宁,难以研问。故必先得是人,而后妇可鞠。”此令可谓明察矣。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刑鞫之,果得因奸谋杀状,与妇并伏法。

②今苫草屋梁皆飞起,土炕之面亦揭去,知火从下起矣。

四、提问背诵

五、总结

附:板书设计

文言文复习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通假字:颁、涂鞣、知倔、有受、不

古今异义:河、走 博学、以为 爱、山东 学者、众人

词类活用:王、生 日、水云、斗 师、耻

文言句式:介后 定后 被 宾前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第5篇

1、五十步笑百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该成语用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2、“五十步笑百步”既表达了孟子主张王道,提倡礼乐,反对霸道,反对战争的政治理念,也体现出了孟子巧妙的论辩技巧和高超的论辩水平。文中面对“好战”的梁惠王“请以战喻”,最终提出“好战”就无望民之多于邻国,可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令听者哑然失笑之余,定会沉入深省之中。梁惠王在治国方面并没有采取什么实质性的好政策,当然也就别指望达到天下归心的目标了。

(来源:文章屋网 )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第6篇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

(一)“……为……所”

1.“……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于”

1.“……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第7篇

一、作为实词

所谓实词,即具有实在意义、能充当句子成分且具有语法功能的词。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等。

古代汉语中,“而”作为实词使用,一般是作为第二人称代词,可以翻译为“你”“你的”。比如:

《聊斋志异・促织》中,成的妻子这样责骂他的儿子:“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有句话“早缫而绪,早织而缕。”也是这种用法。

当然,“而”作代词有时候也可以翻译为“这”“这样”。在《孔雀东南飞》中,面对焦仲卿的质责,刘兰芝无奈地说:“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二、作为虚词

虚词,是相对于实词而言的,即没有实在意义,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但是具有语法功能的词。比如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

“而”作虚词使用时一般只做连词。连词,即起连接作用的词。它连接短语或者句子,它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就可以说这里的连词“而”表示什么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可以翻译为“而且”、“又”、“和”或不译。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荀子《劝学》)

关于并列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判断:“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之间,既无先后顺序,也无轻重主次之分,二者地位相当,可以前后互换位置。

像“黑质而白章”改为“白章而黑质”、“蟹六跪而二螯”改为“蟹二螯而六跪”,意思表达仍然一样。

2.表示顺承关系

顺承关系也叫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论语・侍坐》)

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大致可以发现:在这种用法中,“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往往都是动词,一个动作在前,一个动作在后,前一个动作结束,后一个动作才产生。此时“而”作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3.表示递进关系

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而”表递进关系往往是指其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中,后一个成分比前一个成分意思上更近一层,更深一步。二者之间意义上逐步加重。

比如:荀子在《劝学》中说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句话,相较于对知识的“广泛学习”,“对于自己的言行每日反省”这样的品行修养对君子来说则更为重要。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转折关系非常容易判断,即“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之间意思上发生了突转。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辙《六国论》)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假设关系类似于英语中的虚拟语气,“而”连接的前一个成分假设一种情况,后一个成分虚拟一种结果。例如: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韩愈《祭十二郎文》)

6.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而”。因果关系相对来说也容易判断,即“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存在因果关系,前一个成分为因,后一个成分为果。如: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7.表示目的关系

可译为“来”、“用来”“目的是”。“而”表目的关系,即其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前一个是途径、是方法、是手段,后一个成分是期望获得的结果――最终目的。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8.表示修饰关系

译为“着”“地”。修饰关系一般有三种:定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代词)修饰中心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补语(副词或副词性短语)修饰中心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状语(副词或副词性短语)修饰中心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而”作连词表示修饰关系是指第三种修饰关系,即其连接的前一个成分作状语修饰后一个动词性谓语成分。比如:

①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除了作连词之外,在古代汉语中,“而”还经常和其他词组成固定短语使用。具体说来,常用的有以下几组:

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而后,可以翻译:为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4.既而,可以翻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李朝威《柳毅传》)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第8篇

一、看地位

虚词的地位不同,则意义和用法不同。如“而”表示并列、承接和递进关系各有特点,区别主要看前后部分的地位是否平等,位置可否颠倒。“地位”平等、位置可以颠倒的是并列关系,如“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地位”平等但位置不可颠倒的是承接关系,如“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而”;“地位”不平等且位置不可颠倒,后面部分比前面部分更进了一层,是递进关系,如“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句中的“而”。

二、示作用

不同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在句中的作用也不同。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也相去甚远,作用也相差较大。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师说》),“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顷之,烟炎张天”,“之”是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

三、判位置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如“焉”放在句首一般作疑问代词,如“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放在句尾一般作语气助词,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放在不及物动词后一般作兼词,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放在及物动词后一般作代词,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放在名词后一般作助词,如“有鱼焉,其广数千里”(《逍遥游》)。

四、明关系

关系不同,意义和用法也不同。如“而”用作连词时,连接的两部分大多是动词或动词短语,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同时出现,前一个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说明后一个“怎么样”时,这时“而”表示修饰关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出现有前有后,前一个不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不说明后一个 “怎么样”,这时“而”表示承接关系,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五、析搭配

搭配不同,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如“以”既是介词,又是连词。表原因时,可译为“因为”,如果后面是分句,它就是连词,如“既得志,则纵情而傲物”(《谏太宗十思疏》);如果后面是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它就是介词,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辨意义

有些虚词,词性相同,可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其意义的辨析就显得尤其重要。如“其”是第三人称代词,可作主语和定语:译为“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时,“其”作定语,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他(她、它)”或“他(她、它)们”时,“其”作主语,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七、察语境

如“其”用作副词时,可表示反诘、揣测、婉商、祈使等语气,至于具体表示哪种语气,还要视语境而定。“其”表反诘、揣测语气,一般放在句首,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其”表揣测语气;“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中的“其”表反诘语气。“其”表婉商、祈使语气,一般放在主谓之间,如“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其”表婉商语气;“尔其毋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中的“其”表祈使语气。

八、分虚实

文言文中的大多数虚词都是实词虚化而来的,因此有些词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如“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以”,意为“认为”,是实词;“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以”,意为“用”,是虚词。

九、别词性

词性不同,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如“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中“与”是连词,译为:和、同;“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中“与”是动词,译为:结交;“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中“与”是语气助词,表感叹或疑问语气,译为:呢。

十、记殊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