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棵开花的树朗诵

一棵开花的树朗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一棵开花的树朗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棵开花的树朗诵范文第1篇

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三中的实习教师徐**,开设的课程为——《现代诗欣赏》。我觉得,如果将课程名称就设为这个,同学们不会太感兴趣,但如果换个名称,大家可能会想象出我的课是怎样的一种形式。那么换个什么名字呢?不如叫做《语文好声音》吧!

既然是好声音,就一定有它好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老师展示一首我上初中时最喜欢的诗歌——《一棵花的树》(席慕蓉)。这首诗非常的唯美,我们可以通过朗诵来将其演绎出来。著名主持人汪涵曾经在节目中朗诵过,我们一同来听一听。

欣赏完了这首诗,我们再来看北岛的《一切》。大家说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呀?没错,这首诗每句话的开头都是"一切".那么这样一首朦胧、抽象的诗我们该如何学习呢?亦或是用何种方式将其表现出来呢?不要着急,北大的一位才女程璧已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她出了一部专辑《诗遇上歌》,在此专辑中,她将很多现代诗改编成了歌曲,用动听的音乐将其演绎,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她在《天天向上》中的演出,听听这位才女是如何演唱这首《一切》的。

我们已经知道,在老师的课堂中,现代诗可以朗诵、可以唱,那么还有什么形式可以尝试呢?看下面一首诗《我爱XXX》。这首诗很长,老师只截取了一部分。同学们不难发现,这首诗跟上一首一样,开头两个字都是"我爱".那么,这样的诗我们又如何学习、如何表现它呢?看一个视频,是郭涛年轻时参演的一个话剧。

看完了话剧,我们明白了诗还可以用话剧的形式来表现。那么在我的课堂上,现代诗可以朗诵、可以唱、可以演,可以和很多很多流行元素结合,同学们是不是能想象我的《语文好声音》是怎样的一节课了呢!

一棵开花的树朗诵范文第2篇

1、山茶花的枝叶虽然不大,多美呀!可是,金黄色的一片,远远望去,我发现了许多农村的人种的油菜花,还长出了一些顽强的小草。来到了食堂的后面,在石阶的缝隙中,还看不出来呢!草坪上还长出了野生的蒲公英,不仔细看,冒出了一棵棵嫩绿的小草,在黑乎乎的泥土中,它也散发出一阵阵淡淡的清香。

2、刚刚绽开花苞的山茶花,犹如一个个朝天的铃铛。清晨的露珠沾在柔滑的花瓣边沿,在阳光的照耀下,花朵更显得妩媚动人了。一阵风吹来,山茶花颤悠悠的,就像一位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的少女在朝晖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可调皮的露珠却滚落了。

3、等叶子正长得茂盛的时候,最后融入绿叶的大家庭,淡绿、紫的、金黄的、百灵鸟……一起玩耍,手里还拿着魔棒,我就像百花仙子一样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美啊!我仿佛进入了山茶花的世界,你也会感受到美啊,意气风发。

4、山茶花开得是那么活泼,那么富有生机,不管在哪里都无疑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粉色的小花有苹果那么大,中间的淡黄色花蕊就更是可爱。深绿色的树叶把原本就美丽的花朵打扮得更加花枝招展。朵朵粉色的笑脸,开得那么向上,对自己短暂的生命不留遗憾。闻一闻,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淡淡的,雅雅的,沁人心脾。不久,它便会凋谢,只留下一片枯黄。原本灿烂的也已失去生机,让人意想不到它以前是怎样的绚丽多姿。来到世上,只为带来清香和美丽。

5、微风中,山茶花翩翩起舞,她大红色的花朵垂在绿叶中,真像几只大红灯笼,时而像一个个披着轻纱的少女,含笑矗立,骄羞欲语。在绵绵春雨中,山茶花静静的开放着,他仿佛给那清纯的雨涂上了一层层淡淡的,粉红色胭脂。雨停了,花瓣上的水珠映射出红光,伴随着彩虹,把洁白的云染红了,茫茫天际中,刹那间涌起红色的波浪,跌宕起伏,美丽万分。

6、含苞待放的山茶花骨朵仿佛是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淡淡的、绿绿的。怒放的山茶花仿佛是小姑娘红扑扑的小脸,又红又圆。山茶花的茎是银灰的,带了点深绿。它那浓绿的叶子很美,叶脉虽多,却很有规律。叶子的边缘虽有很多小齿,摸起来却觉得柔柔的。最美的当然是它的花瓣了,看上去像个爱心桃,红艳艳!捏一捏它金黄的花蕊,再看一看手,手上满是金色的粉。在花园里观赏山茶,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7、枝杆上有的四片叶子间夹一个花骨朵,它们的淡绿色的外皮像一件件绿衣。茶花盛开时,鲜艳的花瓣围绕着金黄色的花蕊,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居然引来了几只蜜蜂,它们在花上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又是采蜜,玩得十分开心。叶子的边缘有许多锯齿,摸摸它们,还是有点刺手。

8、这麽多的茶花,它们的姿势千姿百态。有的像是靠在枝条上,用露珠打扮着自己;还有的茶花立在枝条上,像是在高声朗诵似的。我想如果把眼前的茶花画得活灵活现,那画家的本领就顶呱呱啦。

9、即使闭上眼,每一朵花都显得是那么神采奕奕,花朵抬的高高的,个个都把花茎竖的直直的,又带着阳光。紫色的呢?那是刚刚采摘的带着露珠的紫葡萄那样晶莹透明。真是太美了。山茶花的姿态也很美,带着金黄的色彩,仿佛像刚刚升起的太阳那样光芒四射,那是怎样的红啊!像五星红旗那样明艳耀眼。那金黄色的,那真叫绝!

10、山茶花有的瓣多,有的瓣少,但不管瓣多瓣少,她的美丽是不可否认的。山茶有一梗壮实的茎,它们从粗粗的,棕色的竹竿上长出来,上面镶着几片碧绿的叶子,它们大都饱含水分,叶面上时常呈现出一个个小水珠,晶莹剔透,褶褶闪光。山茶花特别美,美丽的花瓣围绕着娇嫩的花蕊,花蕊则是有几根白色的细管子组成的,上面缀满厚厚的花粉,塑造了她柔美的身姿。

11、我爱山茶,爱她利用段战的生命绽放美丽!爱她不畏风吹雨打的顽强精神!爱她不同寻常的意义,爱她娇艳美丽的身姿!我爱山茶,因为她是有那么多值得我学习的精神,我爱山茶,以为她是深红色热情之花!

12、走进了看,树上的山茶花有的被嫩绿色的花托包住了,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全开了,露出了鲜红的笑脸,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把自己鲜红的笑脸藏在绿叶后面,偷偷地笑着。一阵微风吹过来,所有的山茶花都翩翩起舞。风过了,山茶花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树上。这一束束山茶花就像亭亭玉立的小姑娘。

13、远远望去,不是很鲜艳,它的色彩犹如天边的朝霞,这就是孕育这新生命的种子。我最喜欢那朵粉红色的山茶花,花瓣里缀满了许多金黄色的小颗粒,柔软而有弹性,像婴儿般甜美的笑脸展示着它的快乐。

14、山茶花的花瓣层层叠叠,它像婴儿甜美的笑脸,许多花都和它争奇斗艳哩!有的已经完全盛开了,小巧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它们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含羞待放,它显得格外娇艳。我最喜欢的是那几株粉色的山茶花,远远看上去,有的同一株树上有好几种颜色,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5、譬如山茶花的白吧,那是怎样的一种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片一样晶莹、一样的沁人心脾。但它又不会刹那间消失,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观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你认为是一团墨,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它是丽日下千尺深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

16、这麽多的茶花,似乎也想早日开放,好看极了。还有的一些没有开放的花苞,像一个美丽的姑娘,有的已经全部盛开了,也有的花朵才长开五 六片花瓣,茶花在这之间绽放出来,树枝已经非常青翠,我赶紧往茶树边跑去,原来这里开满了美丽的茶花。

17、据说,山茶花的五片硕大的花瓣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和对未知世界的无限憧憬。山茶花的底部能分泌出花蜜,而以这种花蜜为主食的鸟就叫“山茶鸟”,是不是名字也很像?据说以前女子们都用山茶种子中榨出的山茶油梳理头发。山茶代表着顽强,胜利,自豪和自信。

18、阵阵花香扑面而来,我赶紧往茶树边跑去,树枝已经非常青翠,茶花在这之间绽放出来,也有的花朵才长开五 六片花瓣,有的已经全部盛开了,像一个美丽的姑娘,好看极了。还有的一些没有开放的花苞,似乎也想早日开放,来享受这温暖的阳光。

一棵开花的树朗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实践活动 口头表达能力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关注到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需要全面性人才的社会,如果你只懂得书写,不懂得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也是不行的,所以本人认为对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就应当从小抓起,特别是在小语阶段。因此,本人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实践出现偏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改变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但同时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走向了另一种极端,语文课轻了“语”,不恰当地弱化知识教育;课堂上出现空洞的热闹,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课堂教学“虚化”;多媒体使用不当,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存在的几个误区表现在:(1)“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习主体的活动过程;(2)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脱离语文生活和实践(3)模式化的语文教材无法把着眼点放在增强言语实践活动上。

前国家教委负责人曾对我国的语文教材作了如下描绘:“语文教材,现在也有很多种,基本上都是由课本、语文知识、练习几部分组成,其共同特点就以课文作为教材的主体,知识作为一个体系,按知识体系组织课文,少量的练习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理解知识的。”原有的语文教材的编写是与范文讲读的教学方式相匹配的,而范文讲读的具体表现形式常常为“满堂灌”或“满堂问”,学生无法为听说读写的主体进行言语实践活动。

(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观念有失偏颇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抹煞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特殊性,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属性,否定和忽视语文课程内在的人文属性,用无休止的做题、训练来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这实际上是对语文实践活动的误解。二是在语文课程目标方面的“能力和知识”的关系上存有“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地忽视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认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地讲授语文知识,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语文训练,使语文课程的实施忽视了语文实践。

二、探索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赏析观摩法

在“诗意早点”活动之初,老师先给学生开设了一场《扣敲诗门聆听诗声》的现代诗歌讲座,向学生推荐著名的朗诵家和诗,比如一起欣赏乔榛朗诵的《雨巷》、丁建华朗诵的《一棵开花的树》等,激发他们对诗歌和朗诵的兴趣。平时也经常组织和鼓励学生去收集、聆听,并模仿名家的朗诵。

在辩手训练营,老师定期地给学员观看经典的辩论赛的视频,其中选取的场次有:初中生的、高中生的、还有国际大专辩论赛、大学生辩论赛等等。主要把握的原则是:

(1)对抗要激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所观摩视频的辩题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二)以身示范法

示范法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少的教法之一。作为一名优秀的口头表达指导师,其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在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体态语、眼神、气息和发音的过程中,老师总能随时亲身上阵,用自己专业的技巧、大方的风度、满腔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无穷大的,只有教师放开了,学生才会放得开。在全段朗诵比赛活动的尾声,主持人章淑苹老师就为孩子们传授朗诵的技巧,并现场做了示范。她激情四射、声情并茂的展示掀起了活动的,让同学们在震撼的同时获益匪浅。

(三)师生互动法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往,一般是靠言语交流实现的,这也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征必须着眼交往主体之间的互动,只有坚持互动原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互动,才能体现交际功能。

辩论赛学生主持,学生点评:演讲比赛,来自全段的30多位小评委人,个个正襟危坐,像模像样:演讲口才训练场首开靶子场,众说纷纭;学生说的不行老师上,每一次活动都能感受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群体之间那份和谐的互动。

在演讲与口才班互动的形式就更有趣了。采用大小课相结合,将七十来位学生分成红、黄、蓝、绿小组,四位老师轮流上课,四种风格兼容并蓄。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都有学习有借鉴有锻炼:更好地认识了解了演讲,习得更多的演讲技艺。

三、结论

经过多年的探索,而且我做了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工作,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了口头表达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而且从中也积累了丰富的论文、案例、调查报告和总结,希望通过它能对口头表达语文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牛卫红,论小学语文课堂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一棵开花的树朗诵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高语文;朗读;训练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同时并用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活动。它是职高学生最重要的一种语言训练,它是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方法,也是用来表现情感、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技巧。[1]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正确的指导学生朗读,不仅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和领悟,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欣赏水平和表达能力。

一、朗读的意义和作用

朗读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当我们从电视、广播里听到那声情并茂的朗诵时,会被它所吸引、所打动,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知不觉地进入那美妙的境界中去。 因为朗读有一种渲染情境的魅力,朗读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其它手段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不读,就无从体会出像《致橡树》、《一棵开花的树》等诗中那真挚热情、感人肺腑的情感美;不读,无以领略出《都江堰》、《阿旁宫赋》等文那气势磅礴的雄浑美;不读,也无以揣摩出《拿来主义》、《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文那嬉笑怒骂的幽默美。至于诗歌及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就更需要有声有色的诵读。只有出声的读,动情的读,才能体味到文学作品中的美。

好的文章,常常充溢着不容置辩的思辨力量,如《陈情表》、《过秦论》、《劝学》等等,都写得有理、有据、有节。这些文章中的思辨力量,光靠讲授,只能让学生记一些名词术语,纵使他们能正确地说出文章所用的种种方法,也难以转化为能力。若让学生熟读,读出语气语调,读出轻重缓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所用的方法加以归纳,学生自会感受到如何才能使说话写文章具备逻辑力量,受这些文章的潜移默化,学生自会不自觉地将比喻、类比等说理方法和整散结合的句式运用到自己的说话、作文中去。

二、职高学生朗读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职高语文教学中,对朗读不够重视,不少教师往往朗读一遍课文后,便让学生默读甚至不读,其余时间就是分析讲解了,以致一些学生朗读起来,不是添字、漏字、换字,就是不会停顿,不能把握逻辑重音、感情重音和语法重音。写起文章来文句不通,读起书来结结巴巴,上台讲话面红耳赤。甚至个别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出现交流障碍。

庄洪江老师的一组调查数据表明学生的朗读水平偏低。[1]

学生朗读水平测试统计

抽测人数 流利 一般 不流利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100 16 16% 69 69% 15 15%

不重视朗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是教师普通话讲得不标准,朗读水平差,读起来缺乏感染力。或是怕朗读占用时间太多,有些长课文读一遍要好几分钟,怕影响教学进度。或是以默读代替朗读,而默读是无法代替朗读的,朗读能使读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从而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升华,自己的语言储备增加。可见,学语文是离不开朗读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不朗读,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

三、朗读的方法

一是自由诵读。每上一课,教师要让学生先自由诵读一小段时间,要求学生自由放声读三遍:第一遍,慢读,对照注解,读通文句并存疑。第二遍,中速,读顺文句,思考基本读法。第三遍,快读,尽自己最快的速度读完,连贯绵延,一气呵成。

二是重点品读。每篇文学作品都会有它的凸现风格,揭示主题或聚敛美好的内容,它们可以是文句,也可能是文段,它们往往体现着全文的感情基调和精神要义。读《炉中煤》,要读出激情奔放的眷念祖国的情绪。读《我爱这土地》,要读出诗中抒发的爱国忧国之情。读《再别康桥》,节奏舒缓,要带着离开的不舍。读温庭筠的《梦江南》,要读出委婉、缠绵。读《十里长街送总理》,要读出低沉、悲痛、崇敬之情。如老舍的《我的母亲》(片段):“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这段文字是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的感情达到了极致。读这段文字,语速要慢,语调深沉,声音要有张有弛,感情基调要悲凉,充满了儿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悔之情。能够正确的读出文字间的感情,也就离文章的主旨不远了。

三是当堂记诵。对那些篇幅不长的传统名篇,老师在对文章的背景、难点作些必要的介绍和疏通之后,便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直到背诵。如荀子的《劝学》,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继而围绕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展开论述。全文层次井然,每分析完一个段落可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即兴背诵,这样讲完全文以后,很多学生就能够背诵全文了。当然,在背诵时还应尽量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如理解记忆法、分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等,也可根据学生特点以竞赛、奖励等方式激发其兴趣,开掘其潜能,以争取更好的效果。

语文是一门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有着丰富的文学情味,是文学大师们对生活、自然的“情和感”。是“文”、 “情”、“理”的高度融台,要读出作品的情味,就需要站在很高的角度上,品味语言的艺术,纵观人生百态。课堂朗读训练,在职高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情味。使学生朗读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一棵开花的树朗诵范文第5篇

春阳下茂盛的芬芳

几乎没什么名声,不是博尚的油菜花开得不够淋漓尽致,也不是这里的油菜花种植面积太少,而是博尚的油菜花还处于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春天的博尚,一万只蜜峰在贩运花香,其中九千九百九十九只在油菜花地里奔忙。5万亩的油菜种植面积,够蜜蜂忙活了,也足以够游人陶醉。

从低凹处往高处走,一直开到系着淡云的山腰,然后又从一座山的高处狂泻,将小小的村庄淹没。金色的花瓣成为世界上最小的舟楫,在南汀河细浪里漂摇跌宕;一些花朵进入厨房,被腌制成酸菜,酸里透出蜜的芬芳。水腌菜几天便可食用,但储藏时间短,腊腌莱可藏一至三年。博尚农家几乎每家都有几个大坛子,用来盛油菜花腌菜。博尚大大小小的自然村庄十多个,都坐卧在油菜花中,赭墙青顶的民居沐浴着金色的落花,让人想起微雨的江南。而这是中国正宗的边地,再有一百公里的路程,便可以踏上缅甸的佤邦。

现在,我要坐下来,陪一片油菜花享受时光的静穆,表面上看热烈奔放的油菜花,实际上在它的内心潜藏着温柔与合蓄。我写过关于油菜花的情诗,这时我情不自禁地朗诵着,尽管在一朵纯洁的油菜花面前,是有些唐突。与我不一样,一些游人显然精心打份了一番,衣裾洁净,发饰光鲜,像赶赴一场人生的盛宴。

很多人扑到油菜花海,几乎没有一个不沾染上纯金的花粉,其也用不着遮遮掩掩,这大片的油菜花,会把心中阴郁涤洗干净。小路在花海间盘旋曲折,抬头,便看见美丽的女子在灌满花香的一帘窗牖中,穿针引线。

博尚的油菜花早晚呈现的景色不同,晨间的油菜花让夜雾添了些水汽,远看有一抹轻轻的烟岚,近看一些露珠挂在油菜花萼下面,与油菜花相互映衬。傍晚时分,渐渐升温的阳光仿佛给油菜花刷了一层漆,看上去金色更深,甚至有些地方呈现出一抹古铜色来。阳光是烘干机,悄然抽取了油菜花胴体里的水分,这时茂盛的只有芬芳。站在山冈,看见一千年前的博尚

博尚是云南边陲临沧市的一个小镇,离市政府所在地只有14公里,国道214线横穿其间。很长一段,与其说是车在博尚的春天穿行,不如说是乘客在花海里徜徉。没有驾驶员愿意踩大油门,因此车流总是缓缓经过,如果想停下来,当地设有许多免费停车场,目的就是让你留下脚步,随时呼吸鲜纯的空气,与金灿灿的菜花零距离。有古老的院落,爬满老年斑的大树,有打着补丁的乡间小路,更多进村的路已铺上了水泥。这是春天,与开得疯疯癫癫的油菜花不同的是,迎春花算是小清新的开法,在路边、田埂、阴沟,同样不能忽略,那是春天的微笑,淡而静。当然,作为中国的小镇,正在规划中的小镇,有它俗陋不堪的地方,随风而起的白色垃圾,满地乱扔的纸

坐在老院子的果树下,总是在想,正在返乡的燕子,是否就是唐朝的那只呢?它们说的,我听不明白,一定是在与我打招呼,翅膀轻轻掠过,正视察着这户人家的屋檐,选择入迁的时间。将用来制作腌菜的油菜花洗晒在簸箕,招来穷追不舍的蜜蜂,它们丢开大片的油菜花海,与燕子入寻常百姓家,是否也想在此入住?

热情的主人在我发呆的时候,已把可口的饭菜端到餐桌。一眼便看见金灿灿的油菜花了,此时它以酸菜的角色入席,腌制后的油菜花依旧保持着在地里的金色,下箸,酸中带甜的油菜花腌菜快速改善了我迟钝的味蕾。在云南可食之花很多,能走进千家万户的恐怕只有油菜花,既可口又富有营养,从保健的角度看,还有一定疗疾养颜的功效。

饭饱茶足,就看天,天想蓝,就让它蓝吧。白鹭不再列队,三三两两在水库边觅食,水很清,一面大镜子,让人们能站在山冈,看见一千年前的博尚。

当我想到这一点时,我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冲动,真的想穿越时空回到唐朝,那时的博尚就已有油菜花了,只是没有专门种植,稀稀疏疏挤进麦苗豆地,油菜开花之后,所结的油菜籽是食用油料的重要来源,它作为一个产业,成为一种辅助收入,从而诞生了诸多榨油坊,打油郎的故事还在流传。从菜籽里流出的油脂,滋润着博尚人并不丰肥的生活,那些榨油坊老板的后代,仍然经营着菜子油这一传统产业,让博尚的菜子油跨省出国。

菜油流进富人的碗里,也流进穷人的汤钵。新街故事及卖腌菜的女孩

同样是春天,春树葳蕤,油菜花开。法国人亨利奥尔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在博尚这小镇驻足。从山形到地况,从植被到物种,他想到家乡的小城。后来在他所著的《从东京湾到印度》一书的“云南游记”中写到:“一八九五年五月二日,上午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们走完一段路,来到一个汉族大村寨,博尚村,各地开阔,简直就像平原一般。”奥尔良所指之地,就是当时已建立二十多年的博尚新街。

博尚新街约建立于1870至1877年之间。从建立至1959年拆除,先后经历了近70多年。为什么在1870年前后要弃老街而辟新街?村民口头传说:一为老街短而窄,摆摊后,骡马(当时主要运输工具)、鞍驮无法存放;二为集人常酗酒争吵,常摊村人赔讼费。有次,一外人在街中作崇被打死,命案牵涉村中,故众人希望另选新址建街。幸老街南侧有一大荒烂坝塘,面积大,且又是公地,适宜开街。当地乡绅并组织七村人开辟。地点开辟后,分段划于各村,设街面,称博尚新街。

新街之地坐西向东,似一把靠椅。西面缓坡下百米即为平地,地积约百余亩。出平地向东,又是一缓坡,直连干亩沃田。6条小河汇集成的南汀河源流,从田坝中弯曲流过。选地建街时,地师看过风水,预言下,“是一块牛皮好地,发也快,烂也快”。事后几十年,这里发生了多次事件,似乎与预言有些巧合,所以“牛皮地”之称流传至今。一旦遭祸,寨人常以此预言,宽慰自己,认为不是命不好,是地太硬。1959年修建博尚水库,新街拆出,人户搬迁四方。迁时有住户308户,1203人。

新街拆除后的1961年,在众人要求下,设长150多米,宽20米余的临时街子。1999年勐托人杨伟杉租用部队营区演练场,投资建农贸市场,总面积14000多个平方,200多个固定摊位,宽敞度,为全县之最。

小镇你不可不去,油菜花产业使小镇富甲一方,菜籽油生产批发,油菜花酸菜系列食品,浸润着这个小镇的方方面面。放学后的孩子都学会在路边占一个摊,兜售油菜花腌菜。“免费品尝,博尚正宗油菜花腌菜!”寻着孩子稚嫩的叫卖声,我蹲下来,尝试着把油菜花腌菜放到舌苔,窃喜,只蜻蜓点水地接触,便断然逃不出如来佛掌心,买一大包才十块钱呢,然后学着蜂儿翅膀一扇,蹁跹而去。

走了一段路,女孩追上,说要补还我两元。女孩说,我买的那袋份量差一点。

转场蜂箱与榨油作坊

去博尚,当然不能空手而归吧。如果你有古人“雅兴忽来诗作酒”的境界,那么摘一朵云也还可以赠人。只是我等都是俗人,再说博尚的春天,天蓝而深邃,云断然无法采撷,就采一些油菜花,体会秀色可餐的含义吧。

我看到的油菜花是东晋的那朵吗,还是明清的那朵呢?在油菜花海,你是黯然神伤叹春光易逝,还是心驰神往对油菜花倍觉珍惜。油菜花与春天所有的花朵一样只是过客,来去匆匆,一朵生活便会在人们的喟叹前衰竭。摘一朵放在掌手,轻轻摩挲着,时光干涸,仍然感觉颤栗与心跳。

在博尚,我把大片的金黄想象成我的领地,每天醒来,泡一壶好茶,等着万干饥肠辘辘的蜜蜂。金色的花粉设下盛宴,蜜蜂醉眼迷蒙,我也不会醒着。这时,油菜花以水的姿态喧哗,一触摸,你就是王,金粉染指,令你恍惚。

栖居树上的乌,什么时候也扑到油菜花地里来了?虫子这时仍蜇伏泥土里呢。其实乌也食油菜花蕊,也喜欢与人一起,在油菜花海里逗留啊!

养蜂者,穿戴防护服,像个探雷的战士,他面前群蜂乱舞,比油菜花还疯。整齐的蜂箱就是油菜花蜜的产床,那些工序只有养蜂者清楚。买蜜的人就冲着这金色的花开,就冲着这真实的馥郁香气。养蜂者大多来自安徽湖北,过去是请车子运输,到地住下来,放蜂一段时间,并根据花开时间决定滞留长短,现在蜂箱就在大货车上,老板会随时转场。博尚的油菜花何以引来那么多放蜂者呢,答案只有一个,博尚的油菜花不施农药,倒不是说虫子不喜欢博尚的油菜花,而是博尚人觉得施农药的弊大于利,因此,可口的油菜花腌菜才成为放心食品。

一条条平静的溪流,舒缓地流经油菜花地,宁静而妥贴,然后归入博尚水库。用蚯蚓垂钓的孩子们,在沟渠边钻来跑去,那些金色的花粉扑了全身,无意间让我想起唐朝诗人杨万里的诗来。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顺着溪流,闻香可以抵达一家榨油作坊。堆在门口的油枯,泼在地上的油污,隆隆作响的机器,光洁的油菜籽瞬间变出油来,如果时光退后30年,几台人工榨油机,以同样的方式吞食着菜籽,滴下绸缎般的菜油来。背着手在阳光下散步的老人,是榨油坊的前老板,他经历了从手工到机器的阶段,见证了博尚油菜的发展。那台老式榨油机噬咬了他三个手指,现在活儿基本上交给儿子了,82岁,还能在晨光中挥几下搁置多年的打油锤,借以挥发无处发泄的力气。儿子传承祖业,住房三次修葺,俨然已是别墅级别了。拴马的圈改成车库,顶楼成为观景台,老人也学诗人喜欢看着油菜花海遐想。

顺便去碗窑村逛逛

一粒小小的菜籽,从历史的深处滚落,竟在华夏版图寻找到舒心的居所。

在距今8200年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遗址F374号房基西南角下面,就发现了已碳化的油菜籽的残骸,就是那些籽实,证明油菜花在今天开得疯癫,在8200多年前的胡地,一样开得发狂啊!而从陕西省西安半坡社会文化遗址中发现油菜籽或白菜籽,也距今有6000至7000年了。一棵小小的油菜,蹿红在《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典籍中,兼食用与药用双重功效。

“黄萼裳裳绿叶稠,干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不知怎地,又能想起清朝乾隆来。

此刻,春风吹处,金黄在红土地上徐徐洇开,漫漶而生动,让春天在博尚婆娑。出嫁的姑娘们都要选择在油菜花地里梳妆,初恋的小伙子小姑娘也都会在油菜花里把最贴心的话交到对方耳里。博尚人朴实,请人做嫁女客或娶媳妇客,都只是淡淡地说:“某天到我家吃几箸油菜花酸腌菜吧,我家小女要给邻村的张小八了。”因为,即便在婚礼上请了多高明的厨师,没有油菜花酸腌菜垫底,再丰盛的七碗八蝶也都不会让客人满意。杀年猪,也得用油菜花菜谱,越喂养越肥的年猪没有酸酸甜甜的油菜花腌菜佐食,油腻的菜单不会逗乐越来越挑剔的胃口。

其实,油菜花不仅是用来腌酸菜的,还是博尚人整个春天的主要菜谱。一点盐巴,一点香油,烧开的清水,一起将黄灿灿的油菜花倒进沸水里,几分钟停火,就是一个色香味俱佳的汤。

博尚镇产业分布合理,幕布村以油菜产业为主,碗窑则以烧制碗与罐子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