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话题作文感恩

话题作文感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话题作文感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话题作文感恩范文第1篇

我并不敢想象我说后妈妈会有怎样的反应,是欣喜若狂呢?是喜极而泣呢?还是拥我入怀?或是说我头脑发烧呢?想来想去的我最终还是决定说一回。

放学一回家,我见妈妈在煮饭,心想:等一下再对她说,顺便自己也做好心理准备。吃完饭,我迅速地跑上楼去做作业,可心里却在嘀咕:妈妈怎么还不上来?那一句话仿佛就是悬在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恨不得早点让它落地,可又不知什么时候能落地?“咚咚咚……”熟悉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我知道是妈妈上楼来了。于是,我深吸了一口气,悄悄地说:“老妈,过来一下,我有事情要跟你说。”妈妈闻声走到我面前,有点不耐烦地说:“有事快说。”

“嗯,这个嘛,就是……”我犹豫了半天,也吐不出一个字来。这时,我又用自己的余光偷偷看了妈妈的表情,似乎显得更不耐烦了。突然,我闭上眼睛喊了一句“iloveyou!”说完,我的心就像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扑通,扑通”地跳着,而且越跳越剧烈。此时,妈妈感到非常奇怪,她笑也不笑,哭也不哭,似乎又要骂我得样子。我心里又犯愁了:“妈妈听不听得懂啊?要不要我再说一遍呢?还是……”,迫不及待的我吞吞吐吐地又问“妈妈,你听懂了吗?听不懂的话我再说一次,用中文的。”没想到,妈妈的表情有变化了,她似乎有点窃喜,又似乎有点惊讶。我见后更慌了,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顿时,“我,我,我爱你!”我再一次鼓起勇气对妈妈说了一遍。“哈哈,你被我骗了,你老妈我什么英语都听不懂,就这一句我听得懂。”妈妈摸着我的头,甜甜地笑了。此时我的心里和吃了蜜一样的甜,从妈妈的笑脸里我能感觉到她的自豪,从妈妈的笑脸里我能感觉到她的欣慰。从小到大,我还是第一次对妈妈说“我爱你”,其实说出来的感觉真好!

正在自得其乐的我不禁回忆起一件件往事,在十几年的日子里,妈妈给了我多少温暖,给了我多少关爱,给了我多少教导,虽然我有因妈妈的严厉而埋怨过,虽然我有因妈妈的不理解而生气过。但是,这一切不正是那深深的母女情吗?不正是那浓浓的母爱吗?

话题作文感恩范文第2篇

一、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指出: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这是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文体写作能力的要求,要求我们能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日常应用文。而程度上要达到:写出内容具体的记叙文,明白清楚的说明文,有理有据的议论文。这其实是要求我们在对三大基础文体的写作中做到充实。

二、中考回顾

与前几年相比,中考全命题作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手中掌握的94个中考作文题来看,全命题作文43个,占总数的45.74%。2008年,从手中的76个中考作文试题来看,全命题作文37个,占总数的48.7%,可见2009年比2008年,全命题,略有下降。但同2007、2006年相比,全命题作文增幅还是很大。2007年,103个作文题,全命题作文35个,占34%。而2006年搜集的67个作文题中全命题作文只有12个,约占18%。由此可见,从2006年-2008年,全命题作文呈现出明显上升,而2008年-2009年则是略有下降的趋势。

近三年全国省会城市及以上地域中考作文使用全命题作文题目的考区如下:

2007年直辖市、省的统考题用全命题作文题,如上海的“记住这一天”, 、吉林省的“妈妈的手”,河北非试验区的“为了家乡的明天更美好”、山西省的“好想说声对不起” ,广东省的“最好的奖赏”, 省会城市用全命题作文题的,如广东广州的“心中有盏红绿灯”,辽宁沈阳的“收集阳光”,江苏南京的“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浙江杭州的“友善”,湖南长沙的“留点感激在心中”,甘肃兰州的“兰州的韵味”等。

2008年大省统考使用了全命题作文题,如北京的“向前,向前,向前!”,上海市的“我眼中的色彩”,云南省的“我爱我的家 ” ;一些省会城市的中考也使用了全命题作文题,如广东广州的 “又见枝头吐新芽” ,江苏南京的 “寻”,内蒙古呼和浩特的“让我握住你的手”,.山东济南的 “偶然的发现” 等。

2009年全命题作文试题如下:

省级考区;1上海市:在学海中游泳、2吉林:假如初三不再补课、3宁夏:印象

省会市;4吉林长春市:告诉你一个我的故事、5山西省太原市:别样、6江苏省南京市:今天真好

县市;7北京市怀柔区:感恩、8山东省潍坊市:伸出自己的手、9山东省烟台市:一次特别的拜访

三、考情分析

为何全命题作文题在中考升温如此快呢?其原因主要就是,从1999年开考的话题作文来看,虽然开放程度很大,给学生选材提供方便,可是也发现话题作文很容易被学生套构,养成一些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背诵名家作品或者作文的现象,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所以今年全国各地几乎都异口同声的响应了用命题作文来代替话题作文。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一种改革现象,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任何一种状态维持太久都可能会给人找到漏洞,所以改革弊病势在必行。

那么,我们来看看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区别在哪里?给我们的教学会带来怎样的应考变化。打个比方说,话题作文就好像是一个圆圈,只要你所表达的内容在圆圈范围之内,都没有偏离话题,而命题作文就好比是圆圈中的直线,所表达的内容必须在线上,否则就会偏离话题。如拿广东省的命题“最好的奖赏”来分析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的区别所在,命题作文“最好的奖赏”,要求所写内容是奖赏,作为奖励的东西,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在文中,一定要围绕奖赏来扣题,到底什么是奖赏是最好的奖赏,如果脱离这点来写文章,那么文章就会偏离话题。而如果是“奖赏”是话题作文的话,只要文章内容涉及到作为奖赏的内容都可算是扣题,而不必严格定义为死扣话题,整件事情都要围绕话题来写,只要沾上边都可以认为在圆圈范围之内了,相对要宽泛很多。从这点上看,话题作文容易被套用,这也就是命题人为何要变更命题形式的原因了,所以在2011年的备考中,我们要加强命题作文的训练,做到有备无患。

四、应考指导

做命题作文时,不要看到题目就忙于动笔,要养成动笔之前想周全的习惯。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怎样审题呢?

1.摘“眼”法。就是寻找作文题的“题眼”,即题目中关键字眼。题目是偏正型结构的,题眼大多在偏的部分,如“难忘的一瞬间”,“难忘”是题眼;题目是一个句子的,谓语多为题眼,如“我也品尝了后悔的滋味”,“品尝”就是题眼;题目是独词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质特点上,抓住它的本质特点,或写出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它的比喻意义,或写它的引申意义,这“本质特点”即为题眼,如“路”。

2.标志法。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如题目中标有“记”、“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评、析、读、感、谈、说、议、辨、启迪、启示、体会、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有“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说明文;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如“爱流涌动”、“绿”、“忏悔”等。

(二)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三)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话题作文感恩范文第3篇

学生只要运用发散思维的眼光,紧紧扣住时代的脉搏,让作文材料的“活水”激荡起来,何愁觅不到新颖的作文材料?

一、立足文本,进行深加工,用同一则写作素材辐射多个话题的论证

学习了《我与地坛》这一课,学生的内心深处得到了一次洗礼,有的被史铁生的事迹感动着,有的被史妈妈的母爱震撼着。过去一提起史铁生,就把他看作残疾人的骄傲、身残志坚的典范。抛开固定的思维模式,从发散思维的角度运用这则材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不同的话题:

1.史铁生没有一味地在废墟上哭泣,他以挫折为笔,痛苦为墨,书写生命的新篇章,在人生的路途上,他收获了别人难以企及的成功。(“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的话题)

2.史铁生的母亲默默地为儿子做的这一切,她唯一指望的是儿子能读懂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家庭教育”的话题)

3.苦难是一架梯子,勇敢者利用它摘取幸福的果实。史铁生以苦难为笔,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读懂了苦难就读懂了幸福,读懂了苦难与幸福也就读懂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的话题)

4.乌鸦尚知反哺报恩,人更应当把感恩当作美德之树上葳蕤的绿叶。史铁生为感恩母亲,疯狂地想使母亲感到骄傲,硬生生地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了一条通向未来的路。(“感恩”的话题)

5.史铁生背负着沉重的心灵枷锁,背负着沉重的人生疑问,来到地坛,反思自己,终于参透了生与死。他明白了死是一个不必急于求成必然会到来的事实,明白了“怎样活”才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和计划的事情。(“反思自己”的话题)

同一则写作素材,只因审视的角度不同,就可以成为多则话题作文的材料。这样不仅使作文内容丰富,而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立足生活,引进时代的“源头活水”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学生的写作也是如此。面对话题,学生应将时代的“活水”引入作文,紧跟历史潮流,把握时代脉搏、放眼世界、关注社会。比如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体育新闻”等栏目,翻阅《中国青年报》《半月谈》等报刊,开阔视野,拓展选材空间,提高思想水平和文化品位。例如:

1.谁说现代是失落英雄的时代。尽管远去了刀光剑影,消泯了战争烽火,但行行出英雄,英雄的精神永远驰骋。非典肆虐时,为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忘我工作的白衣战士就是英雄。(“英雄”的话题)

2.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打非除恶,保一方平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让登封市人民自豪和骄傲的成绩,“戛然而止乘风去,定格光环在巅峰。”(“平凡与自豪”的话题)

3.田径场上的短跑项目,从来都是由欧美选手(尤其是黑种人选手)垄断的。刘翔的110米栏冠军,意义远不是获得金牌,他实现了黄种人一百多年来的梦想。如果刘翔和教练没有打破垄断的梦想,没有超越梦想的勇气,一直满足于进入前八强的成绩,他会创造这个奇迹吗?因此,有了梦想才能去努力的超越梦想。(“超越梦想”的话题)

4.每一个失败的英雄都像追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他们是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在赛场上拼搏,哪怕以失败告终,也比见好就收更有意义,毕竟赛场不是赌场。阿兰・约翰逊悲伤的离去,但他仍然赢得了对手的怀念与尊重。刘翔与约翰逊之间不是狭隘的瑜亮之争,而是真诚的惺惺相惜。(“王者英雄”的话题)

5.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洪战辉,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的艰难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难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都是强者。(“面对挫折”的话题)

这些事例,有的来自生活,有的来自新闻报道,是学生必须关注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时面向生活,关注这样的事例并作深入思考,可以丰富充实作文内容,使文章语言摇曳生姿,读来唇齿留香。

只要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并积累最富有时代特色的,与新生活、新事物密切相关的新材料,勤于思考,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练习题。”在行文时选材,反复推敲,选取最能表现主题的新鲜的材料,一定能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

话题作文感恩范文第4篇

现总结几种作文中“大题小作”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一、限定范围,紧缩角度

在话题前后添加词语是紧缩写作角度的最好方法。加上一些词语后,话题即变成了偏正短语、动宾短语或主谓短语,话题受到了一定的限定,写作范围一下就缩小了。例如:话题是“脸”,考生就写“微笑的脸”;话题是“感恩”,考生就写“感恩的心”、“感恩微笑”;话题是“幸福”,考生就写“校园里的幸福音符”、“提醒幸福”等。

有一些半命题作文,选择所填词语是关键,它可以决定内容题材,也可以决定写作范围,所以这些词语概念的范围要尽量小一些,如此才更能体现事物的个性,使题材内容更新更亮,出人意外。例如:某地中考作文题“那一次,我尝到了的滋味”,考生们大多填的是“胜利”、“成功”、“失败”、“挫折”、“骄傲”等,甚至填“阅读”、“人生”等,这些词语的含义十分宽泛又十分常见,很难写出新意。但有一位考生却选择了“池水”,这显然是独一无二的,角度也很小,很容易展开。他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集中笔墨写了池水给自己的种种启迪和所引起的遐思,内容舒展丰满,且意蕴深远。

以下是考场佳作《那一次,我尝到了池水的滋味》的节选:

月亮却是出来了,从未见过如此广阔的一湾池水!这池水,从容地安置好了这鱼,这草,这月,这星,还有我的心。众星拱月的天空固然壮观,但这交相辉映的池水又何尝不美丽?原来“池小能将月送来”。

我料想这定是世界杯绿茵场吧,是非成败转头空,坦然面对唯宽容。这才明白和谐是默默的,宽容是无言的,宽容的力量,纵使是海纳百川的汹涌澎湃也是无法睥睨的。

那一次,我尝到了,这加了月亮的池水是如此令人回味无穷!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知道纵使我只是这夜的点缀,但我肯定是那蜻蜓,在黎明前尝透了这池水,清澈、宁静、宽容。

天渐亮,心却依然平静,不过总算尝到了这池水的滋味!

此文构思的睿智之处并非只在紧缩了写作角度,而在作者对事物有着独特的感知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所以,虽然聚焦为一,切口小却放得开。文章的构架如同一只喇叭,喇叭口虽小,但却迅速扩张,扬起洪大嘹远的声响,展现出一种能放能收、开合自如的魅力。正因为如此,“一潭死水”竟能将“采菊东篱的陶公”、“宁静致远的居里”、“激情澎湃的世界杯赛场”这些原本毫无关联的人与事汇聚在一起,让人品尝出的其中滋味,或“沁透心脾”,或“清纯淡雅”,或小池送月令人“回味无穷”。于是,原来“清澈、宁静、宽容”的一汪普通池水,瞬间有了灵性。真是人如池水,水如人生。这种由形而神、托物寓理的写法显得笔墨舒展而立意深刻,自然能够脱颖而出。

二、舍面取点,聚焦于点

“大题小作法”在具体操作时,也体现在舍面取点,以点代面的构思策略上。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点和面是局部与整体、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点是能够反映生活本质的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将它取来,会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孕万、道理不言自明的作用。

下面的考场作文《其实很简单》要说明的观点是“生活其实很简单”,虽然其缩小了写作范围,但这个话题依然很大。然而作者却将代表简单生活的典范――陶渊明、刘禹锡、孔明、宋濂、美国影星等选来加以阐述,再次缩小了写作角度,一下子就将主旨彰明了,问题亦迎刃而解。

以下是考场佳作《其实很简单》的节选:

其实,像陶潜、刘禹锡这样由于简单的生活而有所作为的人很多,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孔明,又如“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宋濂……采撷历史长河中的几朵浪花,我们明白了,简单也是一种美。然而,历史的车轮辘辘远去,时代的汽笛声声高鸣……现在,“简单还适用吗?”赶潮流的年轻人发出了这样的质疑……

其实,生活真的很简单。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多想想“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就少了一份痛苦与忧愁了吗?被物欲所扰,想想一位美国电影明星留下的“尽管我有很多,但我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的遗言,不就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了吗?

此文构思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采撷历史长河中的几朵浪花,我们明白简单也是一种美”,这正是大题小作、聚集为一的做法。将笔墨聚集到“浪花”之上,可以少胜多,事半功倍。“浪花”选得也很好。前4则顺手拈来,取自课本。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刘禹锡的“何陋之有”都是代表简单生活的典范,还有“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孔明、“尝趋百里外”拜师求学的宋濂,他们追求的都是虽简单却有价值的生活。这样的“浪花”既突出了中心,又体现出作者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可谓融会贯通。值得一提的是,在文章后半部分作者将眼光放在了今天,以美国影星对生活的看法说明今天依然需要简单而富有内涵的生活,主题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可见其对“浪花”的选择很为独到。

三、彰显长处,展示亮点

大题小作既然可以聚焦于一点,取点代面,那么何不选一个独特的点呢?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能够彰显自己的长处,展示出个性风采。每个人对周围的事物总会有所偏爱,在平时观察积累的多,体悟必定也多,感触也就越深,以这个点为题材,必定会有非同一般的表现。

某地中考作文题是个判断句,题目只有一个“是”字,主语与宾语都由考生随意填写。一位聪明的考生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对大众文化的熟悉,在《周杰伦是一本耐读的书》一文中,将焦点聚在周杰伦身上,写出了自己对他的喜爱,借助他的歌来再现其意境,捕捉住真正属于自己的感觉;同时还深刻地评价了周杰伦成功、成名的原因,表明了“在时代的长河里,他是音乐的永恒,是永不褪色的星星”的观点,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以下是考场佳作《周杰伦是一本耐读的书》的节选:

莫明奇妙地喜欢上了JAY的歌,不经意地翻开了“周杰伦”这本人生大书,尽管我对乐理一窍不通,甚至听不清歌词的内容,但我所喜欢的是曲调中的那抹情感,在韵律中留下的那缕清香,在聆听中得到的那份心情……

小时候的JAY是个自卑的孩子,成绩很糟,老师也不太喜欢他。但是他一直都钟爱音乐,梦想有一天能踏入梦中的音乐殿堂……长大之后的他有一份很不起眼的工作,可是他从未放弃过对音乐的追求……

读“周杰伦”这本书,我只读懂了一个大概,因为他耐读,我还会努力去读。

这道作文题是只有一个判断词“是”的判断句,主语和宾语全由自己来填写,自由度很大。考生将笔墨集中在歌星周杰伦身上,以比喻拟题,写出了真情实感。文章成功于角度小、选材新,又能充分展示一己之长,表现得很聪明。文章抓住了周杰伦这个“点”来发挥,先写自己为什么喜爱他的歌,并捕捉住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那种阴郁的气氛、冷色调的画面、沉郁而美丽的感觉”,从而概括出其歌声的意境,挖掘出其歌声的审美特质,这也体现出考生并非盲目浅薄的追星族,而是有一定欣赏水平的欣赏者。值得一提的是,考生由歌声进而推进写周杰伦的人生经历,从中提炼出“有惊人的毅力和勇气,并能不懈追求、张扬个性,方能成功”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了立意的深刻。

四、具体而微,精描细写

大题小作的策略还体现在选取某个独特人物、某个特殊事件来写。如果是历史人物与事件,或还原再现其历史情境,或挖掘附于其中的意蕴,甚至还可进行文学性再创造。由于写作角度小,因此便于“深耕细作”、精描细写,往往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识见。

如某地中考作文的话题是“交流”。当许多考生还在围着“学习交流”、“师生交流”、“朋友交流”、“国际文化交流”等大众化角度打转的时候,一位考生慧眼独具,聚焦为一,选中了“文成和蕃”这段民族交流的佳话,可谓构思精巧,高人一筹。

以下是考场佳作《走进》的节选:

雄鸡啼破了黑暗,迎来了拂晓,惊醒了梦中佳人。你揉揉惺松睡眼,再次掀起窗帘。你吃惊了:辽阔的草原,一望无垠,小草绿得逼你的眼。你从未看见过这样的世界,于是你知道:从此你将弃轿从骑,你将成为吐蕃一员。一只雄鹰滑过天空,一声呼啸划破宁静,你欣慰地笑了。也许,你并没有想到,你,一个民族的代表,一次义无反顾的交流,将两个民族的血液融为了一体。

话题作文感恩范文第5篇

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第一条要求是“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就是符合题目的“规定性”。所谓“规定性”,无非就是要求你必须写什么,必须怎么写,这涉及文章的体式、主旨、材料,以及标题、字数,等等。

[写作指导]

一、命题作文审题指要

1.咀嚼含义。即弄清题目的意思。比如2007年江苏卷要求以“怀想天空”为题作文,从“怀想”出发,写作思维方法重在回忆,写作内容的呈现重在再现。“怀想”是方式,是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怀想”是往事的回忆,是拂之不去的感情牵挂,是难以忘怀的人事情理。“怀想”可以从往昔始发,联想到现实或未来;但“怀想”与“想像”“畅想”是有区别的。因此,从写作内容来说,如下两种情形是符合“怀想”二字的:一是文章所写人事、景物、情理,都是指向往昔的;二是文章所写内容是由以往的人事、景物、情理所引起的。如果有“想”无“怀”,那就有欠精准了。又如以“自嘲”为题作文,必须用辩证的眼光审视题目――自嘲作为一种正视尴尬、自我宽慰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失去了一个度,就会转变为自卑和颓废,会沦落为阿Q式的心理麻醉。

2.明确重点。即要找出“题眼”。比如“有句话常挂嘴边”,重点在“常”;“近墨者未必黑”,重点在“未必”,不能把“近墨者未必黑”混同于“近墨者不黑”;“我想握住你的手”,重点在于一个“想”字,隐含着一种愿望,它与“握住了你的手”显然是有区别的。

3.确定范围。即弄清题目对文体、时间、地点、字数、对象和内容等方面的要求。比如“我能”,内容上应扣住“我”来展开;“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块土地上”应指比较广大的地域,假如写教室、宿舍、家庭等很小的范围,就不够切题。

二、话题作文审题指要

话题作文为发挥考生的写作才能而缩小了限制性,加大了自主性。相对材料作文而言,题面的要求说得比较明白,所以审题难度有所下降。但是,如果考生审题意识淡薄,既不重视把握题目内涵,也不注意审清要求,还是会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严重后果。比如2007年高考共涌现出四道话题作文,考生审题不准、偏离题意的情况依然突出。像山东卷考“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题目的含义比较清楚,通常情况下不太容易“走题”。然而,仍有考生偏离题意,比如通篇不谈“记忆”,只说“时间”(像时间宝贵、应该珍惜时间等);还有的则抛开“时间”,结合当前建设和谐社会谈开来,鼓励“创造记忆”。这类作文根据评分细则,就被“视为不着边际的跑题文章,评分在20分以下”。

有必要提请考生注意,话题作文审题时应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全面。即凡是命题者给出的材料、提示语、要求或注意事项,都要一一看明白,不能遗漏。与材料相比,命题人给出的提示语更应认真阅读。比如2007年重庆卷作文题的提示语是“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尽管社会上对高考众说纷纭,但不能否认的是,有许多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亲爱的同学,也许你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都围绕着高考,有许多经历和见闻要记录,有许多感悟和认识要诉说……”这就提醒得很清楚:面对话题“酸甜苦辣说高考”,既可跳出小我,从大处“说高考”(例如我国大批人才由高考选拔而出,如果没有高考这一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许多人会与大学失之交臂;又如高考阅卷方式改革、满分作文造假、高考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是不错的议题),也可选写自己的经历与体会(诸如成功的喜悦、挫折的沮丧、奋斗的艰辛、责任的沉重,等等)。

其次,要吃透话题的内涵。比如面对2007年浙江卷的“行走在消逝中”,要明确以下内容:

话题语料共三段。第一段(“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讲人生不断成长、成熟,同时有些美好的梦想和快乐“似乎”在消逝,二者难以两全――这是作文角度之一。第二段(“苍茫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之路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讲历史在进步、文明在发展,另一方面是一些古老的文明、文化也在不断消逝――这是作文角度之二。第三段文字(“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暗示了写作的感情基调――可“怅惘”,可“旷达”,句末省略号表明还可有其他态度。“行走在消逝中”可置换成“在消逝中行走”,话题中的“行走”有“成长”“进步”等丰富内涵。又如写“纪念”,要弄清:不能把它等同于“怀念”,因为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即“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

近年来,关系类话题作文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对于此类试题,审题时须将两者(甚至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揭示出来,否则就有可能偏离题意。从何处着手呢?搞清各自所属的领域或范畴,搞清各自的本质、特点,更要搞清这两者在何时何地、何情何景下有何联系――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是显性关系还是隐性关系,是偶然联系还是必然联系;是单向联系还是多向联系,或者是互动关联、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等等。搞清关系之后,再从中挑选出自己准备准确表达的一种关系,进而形成观点或判断,并以此来构思作文。

再次,要围绕话题选材。根据话题范围确立主题后,还要精选材料,充分表现主题,这样才算真正符合题意。有些考生没有注意这一点,作文开头虽能抓住话题,但主体部分却不能围绕中心行文,这也是不符合题意的表现。

三、新材料作文审题指要

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与以往的材料作文有很大区别的,以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这种题型让审题不是从“题目”(话题或标题)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更能启动考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

面对“新材料作文”,可按如下步骤审题立意。

步骤一:整体把握材料含意,找到思维的聚合点。比如2007年全国卷Ⅰ提供了一幅题为“摔了一跤”的漫画,面对这幅漫画,画面中的所有信息考生都应认真审视(包括“出事了吧”的发问和这一问都是对倒地的孩子发出的,以及地上西瓜皮的含意等)。需要注意的是,漫画展示的都是定格了的瞬间;优秀的漫画作品,总是具有丰富的包孕性的。看到题中漫画,我们自然会产生联想:在孩子摔跤前,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什么态度呢?根据“出事了吧”一语,可推断三者都反对孩子“独立行走”,都对孩子灌输过“容易出事”的思想;只有如此,才会有“出事了吧”这一问。由此可见,漫画旨意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积极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让他们大胆迎接人生风雨的考验。

步骤二:理清材料的发散性,多方提炼作文角度。像2007年全国卷Ⅱ提供的材料,本身不算复杂,两个事例进行对比:前一个是丛飞无私捐助与受助者不知回报,后一个是学生小李的“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从审题上说,并没有多大障碍,考生根据材料中的“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很容易想到“学会感恩与回报”“和谐互助”“爱心传递”等。命题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样,可供考生选择的侧面、角度就很多。比如,从歌手丛飞“不要责怪他们,我已不再需要医疗了”的话语立意,可赞扬一种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的可贵精神和宽以待人、以德报怨的开阔胸襟;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的角度立意,可批评一种狭隘的“面子”观;从“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元钱”的角度立意,还可强调帮助别人不在于你付出了多少,尽我所能就值得颂扬……

步骤三:优选最佳立意构思成文。在“整体把握材料含意”和“多方提炼作文角度”的基础上,还应精心选择最佳立意进行写作。选择的标准由主客观两方面决定:主观方面,自己对哪个角度感悟深、有话可说且能把话说好,就选取哪一角度;客观方面,别人少有顾及的意向,自己要加以盘算。这样综合考虑,方能胜人一筹。

[考场佳作]

在“摔跤”中成长

2007年河南一考生

是大自然凛冽的寒风与严酷的冰霜,成就了苍鹰的翅膀;

是风雨无情的敲打和阳光灼热的炙烤,成就了玫瑰的娇艳;

是生活中的艰难与困苦,成就了我们的梦想。

于是,我知道:要成为珍珠,就必须经受磨砺的痛楚;要成为梅花,就必须经历寒冬的洗礼。

不“摔跤”,我们学不会自己走路。

于是,我们应该大声地宣告:

假若面对荆棘满布的丛林,我甘愿被刺破的脚心,让鲜血的灼热,教会我谨慎。

假若面对巍峨的高山,我甘愿被摔下峻峭的高坡,让破损的灼痛,教会我什么是坚强与执著。

假若是一只鸟儿,我也甘愿遭受被猎获的危险,使惊慌的心跳,告诉我警惕的重要。

假若是一条潺潺的小溪,我也甘愿在奔向浩淼的大海前,叮叮当当,磕磕绊绊,体会什么是崎岖。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生命里总有太多的无奈啊!

总是一路走来,却不知光明在哪里,只是执著于心中的美丽,为梦想而张开双翼。

勇敢地走啊!挫折算什么,困苦算什么!

看着那在非洲沙漠戈壁滩上坚强生长着的依米小花,我感慨生命的坚忍;

看着那在大西北荒凉干燥环境下茁壮成长的胡杨林,我钦佩生命的顽强。

面对“摔跤”,我甘之如饴。

看到勾践在吴国弯曲瘦弱的背影,又看到韩信受辱匍匐胯下的身躯,还有孙膑不能行动的双腿,以及李广自杀前含泪的双眼。

坚强啊,这些历史的伟人!

让我们勇敢地面对命运的一切挑战吧!

即使少不了汗水与泪水,也要在“摔跤”中成长。

在荆棘中,想起艰苦的伟大;

在困难中,吞下委屈的泪水。

“摔跤”教会我们坚强,亦使我们不断成长。

摔跤――甘之如饴。

[点评]

话题作文感恩范文第6篇

绿色大地的旁边有一个月牙一样的小河清澈见底,在小河里有几条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远处连绵起伏的高山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犹如一面山水画。这儿的春天真美呀!我爱大自然。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感悟大自然初一话题作文600字,供大家学习。

感悟大自然初一话题作文600字1大自然是美丽的,世界是美好的。

也许你会讨厌阴雨绵绵,湿漉漉的天气。可是你用心去看它们就不一样了。

当窗外阴雨不断的时候,屋内却是一片寂静。这时,你只需要静下心来。坐在藤椅上,腿上放着一本精神食粮,喝一口冒着热气的花茶,花的芳香茶的沁心窗外空气的清新融为了一体,慢慢地,慢慢地潜入了你的心脾。柔和的小提琴曲牵起了你的手,带你走进了美丽的梦境。当你醒来,你可以披上外衣,撑上伞,去外面散步。看,小乡村的矮屋冒起了炊烟,星星点点的灯亮了,在细雨中显得朦朦胧胧。炊烟灯光细雨大树青草。大自然的一切是否有让你和它们成为了朋友呢?我想这就是朱子清先生写春时的雨的那段的感受吧!

当然,不可能天天阴雨绵绵,也有晴空万里的时候。

晴空是夏天的一个骄傲吧,四季的天空就属它最美了。可是,你也一定为夏季的烈日烦恼吧1不过,只要你用心和它们交朋友。

夏日里的蓝天没有杂质,只有可爱的白云在它身上点缀。知了在树荫中吟唱着夏日的美好。

你可以静静地坐在小溪流边,茂盛挺拔的大树伸开双臂为你遮住阳光,翠绿的小草早在春天就为你编织好了毛茸茸软绵绵的“毛毯”,躺在“毯子”上,仰望蓝天,溪水哗啦啦地有节奏地为你演奏“水边的阿狄丽娜”,当你完全陶醉在美好的世界中时,一缕轻轻的清风抚摸着你的脸,扬起了你的长发,把你带上广阔的蓝天。这时,耳旁的自由之歌是否有响起呢>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是这蓝天中的一员,正在和云宝宝们一起跳欢快优美的集体舞呢?太阳下山了,让我们骑上自行车踏上回家的小路。远处,夕阳妈妈穿着色彩艳丽美丽飘逸的晚霞正带着甜美的微笑向你招手呢!

用心去欣赏这世界吧,上帝那么用心创造它们,怎能辜负他老人家的好意呢?

感悟大自然初一话题作文600字2走进大自然,就有一种格外亲近的感觉。日月星辰,江河湖泊,山冈田野,花草树木,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无不使人产生联绵的遐想。我们与大自然朝夕相处,与大自然相依为命。

凝望着天空,我感受到了它的高远与深邃。多想幻化成一片白云,在蓝天下轻轻地飘忽。多想幻化成一颗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多想幻化成一只小鸟,自由地在天空中飞翔。

我感恩造物主赐予阳光。我在和煦的春光里感受你的仁慈,在炎炎的夏日中观赏你的热烈,在明丽的秋阳里感慨你的成熟,在寒冷的冬季里享受你的温暖。

我喜欢走进宁静的月夜,去感受宇宙的空灵。我倾听着大自然中万物的呼吸。心中有千言万语,向月儿倾诉。

多少次,我伫立在海岸边,眺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会由衷地发出渺如一粟的感慨。

多少次,我又伫立在山脚下,环视着幽幽的山谷。我感受到了山的深沉与丰富,也窥视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浮躁与浅薄。

我们身处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组合而成的世界里,在古老历史与现代文明交叉的地带游离。我们似乎过于留恋那纵横交错的繁华街市,忘情于都市的熙熙攘攘和人声的喧嚣。似乎更加倾慕那一座座高楼大厦和夜晚那流光异彩的虚华。我们将自己窒息在那狭小的空间。我们在滚滚红尘中挣扎着,被烦恼,苦闷,徘徊,彷徨缠绕着心境。

虽然如此,大自然却展示它无比的宽容与大度,仍然日夜守护在我们身边,为我们送来阳光,雨露和空气。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春的明媚,夏的灿烂,秋的生动,冬的寒冷。

说不尽大自然美丽的景致,道不完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自然,与自然亲近,亲吻天空,亲吻日月,亲吻大自然。或许,大自然才是我心中永久的恋人。就让我美丽的心情,永远在大自然里尽情地放飞吧。走进大自然,就有一种格外亲近的感觉。日月星辰,江河湖泊,山冈田野,花草树木,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无不使人产生联绵的遐想。我们与大自然朝夕相处,与大自然相依为命。

感悟大自然初一话题作文600字3一出门,就与“唰唰”的夏风撞了个满怀,让我感到神清气爽。我迈开双腿,往树林里跑去。

茂密的树林显得格外幽静。“叽!”忽然,一声鸟声打破了这片宁静,我的目光追随着这只飞行的小鸟。它从这棵树上飞到那棵树上,从那棵树上又飞到另一棵树上,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好像唱着一首动听的歌谣。

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一片辽阔的草地上。草地上牛“哞哞”地叫着,好像在告诉我它心里的喜悦。羊到处地奔跑,嘴里还不时地发出“咩咩”的叫声,好像在说:“看啊,我跑得多快!”羊洁白的身影,就像被油漆刷过了一样,奔跑在草地上,就像无边无际的绿毯上绣的几朵会移动的白色大花。蝉也不甘落后,它展开自己的歌喉:“吱吱”地叫着,这几种声音交汇在一起,组成了一首动听的交响曲。

我继续向前走着。“轰!轰!”这突如其来的声音犹如一阵阵雷声,是哪儿来的“雷声”呢?我向远处眺望,原来是瀑布啊!只见那瀑布直泻而下,犹如一条白丝带,真壮观!

走着走着,远处的荷塘映入眼帘,我加快了脚步,向前奔去。啊!真美啊!粉色的荷花犹如一位穿粉色连衣裙的少女在跳着水上芭蕾,白色的荷花犹如一位白衣天使降落人间。青蛙把荷叶当作它的舞台,“呱呱”地唱着歌。这时,蜻蜓像一架小飞机飞了过来,鱼儿也跃出水面,大家都成了青蛙的听众。白鹅一见到我,就伸长了脖子,“昂昂昂”地叫着,好像在欢迎着我这位生客。鸭子一头扎进水里,叼起一条小鱼,又把头伸出水面,抖了抖头上的水,“嘎嘎”地唱着欢快的歌。感悟大自然。

感悟大自然初一话题作文600字4人本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是……

在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今天,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们砍伐一片片的森林,生产出各种纸张。参天的大树在高科技的电锯中轰然倒下,绿色在眼前慢慢地消失。而最后,那些纸张却被随意丢弃,成为垃圾。它们在哭诉,哭诉自己的命运,也为人类感到悲哀。

工厂一座座地兴建起来。它们把矛头指向天空,把废气排向大气;它们把矛头指向大地,把废水排进河流湖泊。天空不再蔚蓝,流水不再清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美好景象已成为往事。抬头,蓝灰色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略带灰色的云,时而还弥散着一些尘土。再看看水呢?深绿色,甚至有些是褐色的。鱼呢?它们在哪儿?答案是在饭店的餐桌上,或是永远沉没在了河底。

这样的自然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吗?

洪水泛滥了,淹没了一块块土地,一个个村庄,夺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人们不得不离开世代居住的故乡。水土流失了,沙尘暴滚滚袭来。天空被披上了一层黄褐色的“沙衣”,扬尘使人们睁不开眼。人们戴上眼镜、口罩,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当大自然愤怒、咆哮时,人们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人们开始植树造林,一大批小树苗肩负着防风固沙的使命走上了岗位,阳光照耀下,它们在微笑。人们整治河流,把它们浑浊的身体洗净,又放养鱼苗,让河水焕发往日的生机,成为鱼儿欢乐的家园。人们开发新能源,把对大气的污染降到最低,使天空变得澄清了,时而鸟儿们俏丽的身影又会从头顶上轻轻掠过。

人们生活在自然的怀抱中,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才会美好,人们才会幸福。如果人们光想着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那么生活就不会圆满,当然,人们的幸福也就此告终。

我幸福地憧憬着:在蓝天白云下,鸟语花香,蜂蝶翩飞,鱼游潜水,人们在灿烂地微笑。

人总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本文却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的怀抱”中的孩子,任性地毁坏母亲的健康,到头来害苦的是自己。唯有懂得爱护,才能幸福生活。对我们所关注的对象,跳出圈子来看,也是一种行文之道。

感悟大自然初一话题作文600字5人是自然界食物链顶端的物种,也是大自然的得意杰作之一,但是人类自以为是地球的主人,空气、水、动植物、石油、矿藏这些自然馈赠的资源,人类认为是理所应当,如红蚂蚁,在接受馈赠之后,以怨报德,忘恩负义,肆意破坏自然,殊不知,生态平衡也有忍受的限度。

生物书上说“在那么多生物中,只有人类能在生物圈各个圈层内活动,并能改造生物圈”。力量在人的手中,但是由于滥用力量,一次又一次的激怒自然,慈爱的自然母亲虽然可以轻易的毁灭人类,但她下不去手,去惩治胡作非为的儿女。要知道虽然人类的历史有几万年之久,但在46亿年的地球眼中,不过是一群蹒跚学步的娃娃而已。

“人之初,性本善”,从古到今,有数不清的人说出了人性的黑暗面,有人说乌鸦羊羔也知报恩,可人不知如果自然崩溃了,人类也要灭亡。各个物种之间,互相影响,不能让生态平衡倾斜。美国曾有一个叫西雅图的印第安酋长,发表过《只有一个地球》的演讲,向人们深刻阐述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人性是极其顽固而现实的,面对恶化的环境,已经有人思考,如果有一天地球被破坏的千疮百孔,不再适合居住,人类可以乘着飞船逃离太阳系,转移到其他宜居星球,但是茫茫星海再找一个地球谈何容易,不知收敛,即便找到了也不过又一个星球被破坏,所以我倡议以下几点:

话题作文感恩范文第7篇

中考具有引领教改方向、选拔优秀人才的作用,这就决定了最好的中考作文命题应该具有三大特点: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方面的精神,具有良好的导向性;让绝大多数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议可发,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回避日常教学中的常见题目,努力规避宿构,保持一定的新鲜度。能够同时兼顾上述三大特点当然最好,但是,不能三者兼顾,至少应该兼及其中的两大特点。也就是说,当命题者着意于中考作文试题的不同功能的时候,也就会使作文试题指向不同的内容。

一、直面生活,感悟成长

近年来,不少中考作文命题者注重以少年生活经历、成长历程为出发点,引导考生回首人生道路,放眼社会生活。这样的试题,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将“我”或“我们”直接插入试题之中,比如“ 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从那里学到的”“我爱”“伴我同行”“我的良师益友”“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等。上述题目中,“我”无论是处于主体地位,还是处于从属地位,都必须是事件的经历者、目击人,叙述的发出者、代言人。二是选用折射生活历程的话题,比如“交流”“实践”“告别”“中考”“初中”“怦然心动的感觉”“经历的财富”等等。上述话题,能够直接唤起考生的生活回忆,因此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语文课程标准》,下同)。由于直面生活类的试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特别是随着高中教育普及化步伐的加快和新课改的全面推行,过去以选拔为主的招生考试正在逐渐变为过关性的学业考试,所以,以学生熟悉领域为考查内容的做法肯定会成为更多考区的首选。为此,笔者特意提醒备战2007年中考的同学,不妨按照“我的亲人”“我的长处”“我的心声”“我们牵着手”“我走出了”等命题作文试题,和“渴望”“亲情”“迎接”“第一次”“成长”“铭记”“机会”“今天”“考试”“瞬间”等话题作文试题的要求动笔作文,写作中要努力表达自己对生活乃至生命的体验。

二、检测素质,激荡情感

写作当然是一个人以表达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命题者借以引导写作者提升自身素质的好方式。近年来,中考命题者在题目的选定上,比较关注中学生三方面的素质:一是思想品德,比如“节俭”“孝顺”“责任”“诚信”“让”“谦让”等,2005年、2006年中考话题,或着眼于个人品质,或着眼于社会公德,都具有导向优秀道德品质的取向;二是情感趣味,主要是指性情、志向、兴趣爱好和心理反应等,比如“兴趣”“陶醉”“真挚”“心境”“感恩”“感动”“价值”等中考话题,就给了写作者展示个人情感趣味的舞台;三是文化素养,比如“节日”“生日”“家乡的山水风情”“诗句”等中考话题,或从时间、或从方位、或从文化载体上,检测考生对文化生活与现象的关注与思考,引导初中学生不断打开文化视野,提升文化素质。按照这样的思路,笔者拟出类似的话题,如“正直”“同情”“扶助”“美丽”“友爱”“礼貌”“合作”“勇气”“祝福”“满意”“快乐”“好心情”“人生目标”“感激”“真情”“心态”“继承”“语文”“客人”“古训”等,给有心人用以练笔。

三、虚实兼用,激发创作

所谓的“实”,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看见、做过、直接感受得到的事物;所谓的“虚”,是指这个事物能够直接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比如,近两年来中考试题中的“歌”“心灵的温度”“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灯”“流水”“回声”等话题作文,和“温暖”“翻过那座山”“拥抱”等命题作文,都能让考生写“实”――你所经历的生活事件,也能让考生写“虚”――活跃在你想象天空里的事件。这类试题,在一些教育基础较好、学生思想比较活跃的考区(特别是大城市考区)更受青睐。笔者据此拟出“走过风雨”“沐浴阳光”“水”“门”“窗”“桥”“镜子”“礼物”“钥匙”“播种”“打开”“我的天空”等,就属于这类试题,有助于写作者“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有助于写作者彰显自己的创新才能。

至于大家所关心的2007年中考作文题型,肯定是百花齐放。具体到某一个考区,大多数会具有连续性:一是延续上一两个年度本考区里课标卷的作文题型,让命题者认为最有利于贯彻课标精神的作文题型传承下去;二是延续上两个年度的相同题型。中考命题,有“三年一调整”之说,这样能避免复习备考出现混乱,保持教学的连续性。这样的思路,会让2004-2006年三年里(甚至更长时间)保持相同作文题型的考区优先考虑从内容或题型上作出调整,会让2005、2006连续两年保持同一题型的考生优先考虑保持延续;三是延续上个年度的创新题型。2006年中考,一些考区抛弃多年使用的题型,选用全新的作文试题,这种创新成果大多会在2007年中考得到巩固。

话题作文感恩范文第8篇

一般来说,论述类文本侧重于客观地向人们传授新知识,展示新成果,通报新发现等。由于论述文很少有个人情感成分,且用语明了,句意追求唯一性,因此,采集、辨别、筛选信息就成了命题的着眼点。具体来说,命题人往往把干扰点设置在以下几个方面。⑴夸大或缩小事实(范围)。⑵无中生有,捏造事实。⑶暗中更改,偷换概念。⑷以偏概全,超前肯定(都、一概、绝对等)。⑸违背认知,混淆或然、已然和未然。⑹错位嫁接,颠倒关系。要知道,这一板块的试题考查,着眼点不在能力水平上,而在细心程度上。所以要先整体阅读,边读边勾画,感知全文;再结合试题逐段精读,锁定范围。做到“千淘万漉”,“脚踏手指”。要相信,无论是判断还是推断,答案肯定在文中。

二、古代诗文阅读板块:熟读深思子自知

作这一板块的试题必须建立在真正读懂的基础上,而要真正读懂,必须熟读深思。就诗词而言,若真能弄清背景,把握内容,领会主旨,体会感情,那么分析形象,领悟意境,品味特色,评判作者就顺理成章了;就古文而言,若真能理解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并能通达完美地翻译文句,那么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也就水到渠成了。读懂是第一要务,诗词鉴赏要利用题目、标题、作者和注释去帮助理解作品,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去挖掘隐含的信息,还要调动以往的知识储备去作联想生发。作题时,一定要序号化、要点化,先概括要点后作分析,请注意,千万不要忘了分析。在回答艺术手法时,一定要先大的方面、主要的方面,后小的方面、次要的方面。要使用专业术语,如借景抒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对比、反衬、用典、烘托等,还要从修辞的角度去考虑。一定要注意“情景”(正衬——借景抒情,反衬——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与“意境”(主观之意——情,客观之境——景)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由于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方向总会落到“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这两点上,因此,答题时都必须同时要注意内容(主旨)和形式(手法)两个方面,采用“双管齐下”的作答方法。即在回答内容的有关问题时不忘点到相关手法,回答有关手法的问题时不忘联系内容。宁可多答了不得分,也不能因少答漏答而扣分。古文阅读在疏通文意遇到困难的时候,可结合文后第6题设置的试题选项来尽快扫除文字或文意障碍。翻译时首先要保证译出句子大意,要稳拿这一分。译出句子大意并不难,只要结合上下文便能译出。在对句子的理解大体正确的情况下,再逐一译出主要的赋分点,如关键的实词、特殊的句式、词类的活用、古今同形异义的词语等,一定要注意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这一特点。翻译以直译、对译为主,在直译不通不顺甚至出现语病的情况下才考虑意译。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要保证64篇古诗文篇篇过关,不能心存侥幸。不但要口诵其声,更要心知其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避免写错别字。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板块:豪华落尽见真淳

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其考查具体表现在:㈠分析综合的能力。㈡鉴赏评价的能力。㈢探究评价的能力。探究的考查一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一是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类试题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见解,立足文本,结合文中的事例、细节加以评价和探究。也就是要立足文本找答案。6分的筛选整合信息题,一般至少要答出3个要点,8分的探究评价题一般至少要答出4个要点。答题一定要序号化、要点化。

四、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处处留心皆学问

成语命题往往会从感彩的角度、适用对象的角度、语法规范的角度、望文生义的角度去考查。语病题不外乎六大病句类型,其中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属于最为常见的结构性语病;而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则相对比较抽象,命题较少涉及。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一定要看看前后主语是否一致,然后判断关联词语的位置是否恰当;关联词语如果是表递进关系的,要看看关联词语所关联的前后句子的顺序是否恰当;句首有“由于”“根据”等介词的,要看看它们的存在是否造成了句子缺主语;并列词语充当的句子成分和一个词语作为句子成分发生关系的时候,要看看是否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即搭配上的问题;还要注意一面两面的问题、主客体颠倒的问题等。作连贯题需把握句子结构的相同性、叙述主体的一致性、上下前后句的照应性、语境风格的协调性等。仿写题要把握三个“一致”,即修辞一致,结构一致,情调一致。一定要看清楚显性要求(题干要求)和隐性要求(示例隐含的要求),特别要注意是要求另选话题还是要求陈述主体保持一致。

五、写作板块:人情练达即文章

作文是高考的重头戏,半壁江山,举足轻重,切不可等闲视之。要关注生活,关注人性,关注道德层面,关注主流价值取向。作文应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审题,看清要求

是命题作文要注意限制性词语,是话题作文要紧紧围绕话题构思,是材料作文要看清材料类型。材料作文中所给的材料分为隐喻型(引申型)材料和评述型(阐释型)材料两种。不同的材料性质决定着不同的写作样式,如果不加区分,混淆了两种材料类型,就会偏离文章的写作核心与重点,造成脱题或扣题不严。隐喻型(引申型)材料是指借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诗歌短章、漫画作品等来暗示某些社会问题与生活现象的材料。隐喻型(引申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由材料提炼出观点,再进行联想,生发自己的看法。这类作文在辨析材料的含义、确定文章的构思时,要引申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材料的主旨。写作时要跳出所给的材料,由此及彼,借材料之寓意对某种社会现象发自己之灼见,文章的重心是要引申到对相似的社会现实的阐述论证上。这种类型的材料作文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考生个性化的表达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漫画类作文可看作是隐喻型材料作文,它是一种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漫画材料一般都属于比喻型,在表达主旨的方式方法上类似于寓言,漫画的主题贬斥意义居多。漫画作文与隐喻型材料作文在写作思路与行文结构上基本一致,不能一味纠缠于所供漫画材料而就事论事,而是要由此生发开去。评述型(阐释型)材料是指直接选取具体的生活现象、社会焦点和思想问题的材料。评述型(阐释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对材料本身进行深入地评论阐述,文章的重心放在就事论事的评述上,话题集中,谈深说透,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这类材料作文要关注的是材料本身。不是顺水推舟,而是原地踏步;不是言此意彼,而是“非此而谁”。考生可就材料中的某一观点、某一现象、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内心感悟和个人体验;有感受而不作论证,有思辨而不求严密。它有效地避免了宿构和套作,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发表看法、阐述观点的交流平台。是命题作文就要依题而写,千万不要另起炉灶;是话题作文要自拟题目,不要拿话题当题目。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出题,都不要紧张。要知道,高考不会在审题上设置大的障碍,不会刻意地为难 学生,只要做到认真仔细的审题,切题而写就可以了。

2、用心经营,打造亮点

①拟题要亮 ②立意要准 ③入题要快 ④观点要明

⑤层次要清 ⑥材料要丰 ⑦内容要实 ⑧首尾要应

⑨笔迹要工 ⑩字数要足

3、结构严谨,讲究章法

写议论文,标题一定要做到观点化、主旨化,关键词要在标题中显现出来,拟题不要求美,而要求准;不要求含蓄,而要求直白。要熟练掌握“并列辐射式”和“正反对照式”的结构模式。在“并列辐射式”结构模式中,“五段三分四环节”要了然于心,学会对标题或话题连问三个“为什么”(根据结论析原因。如:要因材施教,是因为先天条件不同……)或“怎么办”( 根据问题找办法。如:要正确进行角色转换,需要有充分的自信……)或“会怎样”( 根据前提推结果。如:兼听能让我们洞悉忠奸,明辨是非……),以派生出三个分论点。要打造好“引申”部分,灵活运用反面假设论证和因果论证的方法来明理言志,做到深入议论,真挚抒情。在“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中,要经营好“过渡”部分,做到承上启下,浑然一体。材料作文要做到:开头点材料——接着议材料——中间联材料——结尾扣材料。让人觉得扣题严密,处处照应,天衣无缝。所给材料是立论之本,所以材料作文在开头一定要提及材料。当然,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只是作为一个引子引出话题,它可以作为一个例子帮助考生理解话题,开篇可以不用,但中间可以引用。请注意,第一段要小巧且能快速入题,百字以内。接着是议材料,即对材料进行分析评议,并由此得出自己的观点,它是原材料和主体论证部分的必要过渡,可避免观点提出的突兀和生硬。中间联材料,指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在举例论证的时候,可将所给材料与所举事例进行类比或对比,这样既增加了文章的容量,又贴紧了文题。结尾扣材料,主要是在文章的主体部分摆事实,讲道理之后,在收束全文的时候,再次提及材料,反扣文题,起到首尾呼应,“善始善终”的作用。

4、用例精当,言之有序

议论文的用例要做到古和今、中和外的搭配,按照由古及今、由中到外的顺序安排。用例要典型,要兼顾多方面,避免用例重复而出现“扎堆”现象。比如“感动中国人物”,人人皆知,已不新鲜,援用时就不宜过多,以免累瓦结绳,叠床架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