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第1篇

一、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将爱国情感融于教学过程之中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空谈理论,应该结合具体实例把教育情感寓于教学过程之中,结合课内外的爱国素材,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通过具体事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理论教导等多种形式。明确语文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在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时,挖掘爱国主义内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爱党的坚定政治立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蕴含大量的爱国主义题材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素材,明确教育的总体目标,抓住爱国教育的每个方面,比如学习《东方明珠》这篇文章时,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不仅了解东方明珠塔的雄伟壮丽,而且通过深刻感受祖国的巨大变化,体现爱国之情;学习《东方之珠》一文时,通过师生阅读、探究活动,一方面赞扬香港秀丽风光的美丽,同时表达作者的爱国之情。这样的经典之作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从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做起,将爱国融于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深入研究文本,并与作者的爱国之情产生共鸣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第2篇

一、言志·情性

中国古代有许多言志的诗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反复申诉修明法度、举贤受能、联齐抗秦的政治理想。曹操在《短歌行》中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和任用人才、实现一统天下的宏伟抱负。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漫步东篱,悠悠吟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隐逸之志。陈子昂一声长啸,“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尽抒力挽狂澜的伟大抱负。

二、明道·观风

中国儒学传统强调正统诗人必须以诗载道。言志明道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始终是一条明晰的主线。

1. 国身通一

国身通一精神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中,没有职业的诗人,真正的诗人,首先应该是志士仁人,他的身心性命,无论做官与否,都应该与国家、民族、文化共存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不仅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应该在国家危难的当口,以身殉国,以身殉职。这就是国身通一的内涵。国身通一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文化史上,体现国身通一精神的第一位大诗人是屈原。体现国身通一精神的最后一位诗人是王国维。在诗歌中弘扬国身通一的爱国精神,在南宋,可以说是整整一代诗人。

这类诗歌表现为诗人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 民胞物与

这一类诗歌主要表现为爱人及物,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描写田园山水,歌颂美好事物。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杜甫,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感慨,推己及人,想到百姓的困苦,提出使贫寒者“俱欢颜”,大有民胞物与之意。他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贫困者的温暖。阅读这一类诗歌,就必须沿着这一线索,去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

3.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机制和情感纽结在人世界观、人生观上的体现。他往往以抒情性文学,尤其是诗歌为载体,用诗歌的含蓄空灵来寄托并调和这种极端的矛盾与统一。天人合一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涉及的基本问题,又是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精神的一大特征,它使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态度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哲学境界,出现了二元化倾向:即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乐天安命的豁达态度,前者往往产生在治世顺境,后者多出现在乱世逆境,而更多的时候,则是两者相互交织渗透。如盛唐诗歌、苏轼的诗词创作等。如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这一诗歌主要表现为积极进取,乐天安命;又如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盛唐时期的批判进取、浪漫高歌。

三、美刺·中和

美刺精神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美与刺则总是互相弥补而以双重意义出现的。中国民族精神的诗化,使诗人们习惯从美学的角度去观察社会、美化生活、诗化人生。

1. 山水田园诗派的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韦应物、杨万里、范成大等,将田园生活、农务操作美化到了极致。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详细地描绘了他居住的环境:“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通过这样的描写,不难想象,这里是一个世外之人居住的地方,而同时,这样绘声绘色的描写,也点明了诗人对这个住所的喜爱。

2. 厚望君主,追慕前贤往哲,表现出对明君圣主的歌颂和向往。这种精神在屈原、杜甫的诗歌中表现最为突出。

3. 对良辰美景的欣赏、对英雄气概的颂扬、对真情的追求、对未来世界的梦想等等。例如曹操的《观沧海》,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4.“ 刺”,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独特的批判精神。具体说来,主要是伤时、疾恶、刺世、讽君。例如,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白居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都表现了讽君的意思。

中庸平和、过犹不及的儒家信条,决定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中和之美。在美刺方面,始终表现为怨而不怒,婉而不直,并力求通过语言的多义、谐音双关、意象的朦胧、比兴寄托等含蓄的表达方式,寄寓见仁见智、见美见刺的多重意蕴。

四、隐逸·忧患

中国古典诗歌常常流露出隐士情操,释、道成了儒学之外的第二主题。

严酷的社会现实是诗人们着力去追求一种生活——自造一种臆想的艺术境界。不过,隐逸之诗,无论就其主体内涵还是客观表现都洋溢着一种不同凡俗的冰清玉洁,它处处标举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浩气逸韵,从而汇成一支源源不绝的理想主义的清流。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第3篇

1、我国第一个爱国诗人是屈原。

2、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回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来源:文章屋网 )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第4篇

《艾青诗选》收纳了艾青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作品共49篇,所选作品内容广泛,艺术圆熟。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学生《艾青诗选》最新读后感【5篇】范文,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2021学生《艾青诗选》最新读后感1《艾青诗选》的封面十分的简朴,深蓝色的封面上仅有着一个艾青的头像和一些对《艾青诗选》的赞美。艾青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他的诗中你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黑暗势力的不妥协和极度痛恨。

他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它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国土去英勇斗争。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艾青的诗歌中不仅蕴含着赤子的真诚,还蕴含着感情的真挚,是艾青心中情感的最真实的写照,是艾青的诗歌之所以动人的最根本的要素。每次看《艾青诗选》时,我总会被艾青那平凡却带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文字给打动。好像艾青就站在我的面前,深情地朗诵着这一首首诗,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我从艾青的诗中领悟到了善良、坚忍、勤劳的真正含义。“善的源泉潜藏在内心,如果你轻轻推开那扇心中的门,甘甜的泉水就会汩汩涌出。”从这句话中我看出艾青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我们一定要坚守善良的本心,不被邪恶所腐蚀。对生活多一分善意,少一丝冷漠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充满着生机和欢笑。

一个人要想真正地成长和成熟,挫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历了足够多的挫折,才能一点点地挖掘出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去改变自己。只有怀着真挚的热情去面对生活,生活才会给予你温暖的怀抱。只有真正坚忍的人才能经历足够多的挫折且不被挫折所打倒,一旦被打倒那就很难再爬起来了。

勤劳能使我们的明天愈发充满活力和勇气,没有人是可以不劳而获的,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只有勤劳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艾青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勤劳、坚忍、善良的人。

我决心向艾青学习,成为一个勤劳、坚忍、善良的人,尽我所能去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2021学生《艾青诗选》最新读后感2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词,总觉得原本沧桑的文字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词,总觉得原本沧桑的文字依旧富有活力,时光飞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孕育滋养了几代人,经久不衰。

我出生在北方,艾青生于浙江金华,属于南方,但他却对异乡疆域的北方充满热爱。读着他的《北方》,仿佛已置身于苍茫的北国土地上,厚厚的黄土地给我带来沉重感,我只身站在无垠的荒漠上,望着从更远的北方吹来的无情的风,正肆虐地带来贫穷与饥饿,当时的风很寒冷,但不是刺骨,却给人带来透彻心扉的冰凉。远处的村庄、山坡、河岸、颓垣与荒冢都在,感叹这个时代的悲哀与不易。我最终看到了,北方人民脸上是些什么,是无奈,是痛苦……那种从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对光明社会的企盼。

我顺着作者的笔处,见到了北方人民的不幸与灾难、无奈与痛苦,见到了不愿看到战争与磨难、渴望和平的广大劳动人民,也体现出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尽管这片土地上充满贫瘠与痛苦,但它是经过了尽管这片土地上充满贫瘠与痛苦,但它是经过了五千年的洗礼,这上头有我们祖先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有哺育中华儿女的黄河,古老的国土,古老的河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是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的、与最古老的种族。文字很简短,却深深震憾着我,因为它承载的是那个时代中国广大群众的精神与信念,寄托着北国明天的和平曙光。

作者以笔为枪,以纸为战场,猛烈抨击侵犯我中华土地者,以博爱之心真实反应出农民的不易与艰苦,正是他的爱国爱民之心,他的诗词才值得被千秋万代所传唱,颂扬!

我要思考那个时代以及我此刻的生话,就算缺少或没有艾青的博爱与企盼,北方人也会继承先祖信仰,勇敢地生活下去,我也要学会勇敢、坚强,努力奋斗,到达梦想的生活!

2021学生《艾青诗选》最新读后感3所谓国人有梦,则中国有梦。中国人的梦想便是中国的梦想。若谈中国的梦想,必定要谈到艾青。这个诗作中充分地描写着一代中国人的梦想和命运的诗人,用简单而又生动的笔触,将周遭最低层人民的梦想反映得淋漓尽致。这样一种对于中国梦的体现,也是对当时时局的一种体现。

从感人至深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到令人读来感到昂扬向上的《给太阳》,再到包含着作家深情,时时刻刻体现着自己希望能为祖国尽一份力的《煤的对话》,无不反映着诗人希望警醒世人,希望让周围的所有人团结起来,为自己的祖国尽一份力的愿望。而这样的愿望在那个**的年代,便是所有国人的中国梦,是所有爱国青年的中国梦。

有人曾经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因为在**的年代,需要的不一定是一支笔书写千秋,而更可能是武生一身戎装,披挂上阵马革裹尸。然而,他们却错了。因为正是由于**,正是由于人心不稳,才应该在这样的日子里拥有一种共同的梦想,为了这样共同的梦想而去奋斗。

而艾青,恰到好处地反映了那个年代里,所有国人的中国梦。他用朴实的笔法将这一切书写出来,再让这一切进入所有中国人的心间。

每一首诗,都浸润着诗人的心血和最深刻的希望,代表着他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当中进行的,对世界和国家的反思和思考。而反观当今,虽然我们处于和平盛世,但心中的梦想却不可缺少。少年有梦,则国家有梦,这并不是一纸空谈。“中国梦”的提出然所有人开始认真审视梦想这一个永恒的话题,也让中国开始位置思考。而读罢艾青诗选,我对梦想又拥有了新的理解,发现其实不论如何,梦想才是人的心中最不应该缺乏的东西。

所谓梦想,就是拼尽全力为之奋斗的东西。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可能思考一些远大的问题太过遥远。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在这样的美好年华中努力学习,尽力做到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然后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真正的国之栋梁。

2021学生《艾青诗选》最新读后感4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诗选》,轻轻拂去灰尘,翻了几页。艾青中国式蓝色的忧郁深深的吸引了我。

艾青的诗是古体诗的内涵与现在诗的外衣最完美的结合。它往往能将“大我”的豁达、“小我”的卑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在他的诗中无处不是静静地流淌着一种“蓝色的忧郁”。我爱艾青的诗,因为诗中的这种“蓝色的忧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苦修,锻造出诗人博大的“大我”情怀;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伤不因一己之利。“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中国的文化土壤孕育出这样一种答案——祖国、人民和光明。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从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因为时事的艰辛而选择精神的逃避,不因为食不果腹而整日担忧“食无鱼”。或许处处碰壁,或许一生终不得志,但我仍会“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艾青《礁石》)。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以千年古国的过往与未来而忧思。你难以想象诗人的肩膀上负荷的力量,和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爱艾青的诗,又因为它的诗充满了语言的张力。艾青的诗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铺直叙,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诗文的最后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达到整首诗的,然后是在中谢幕。这往往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绝之感,使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于耳。美!

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 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

2021学生《艾青诗选》最新读后感5将《艾青诗选》捧在手中,感受近代历史的痕迹。

一本橘色的书皮的背后,满载着中国男儿的坚强,勇敢,他们不屈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中。凶狠残忍的帝国列强对我铭家所犯下的一切罪恶,将无法抹去。艾青以他苍劲有力的诗句述说着历史的悲凉。

艾青的《春》: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锈的,那些夜饰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甜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之子的血液,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在神话般的夜里,在东方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

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作者将战争的胜利比作春天,用了多个那些以及将将土地比作野兽,吸着血,可以从侧面写出敌人的残忍,激烈,死伤惨重,表现出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是用无数战士的血液换来的,表达了艾青对勇敢无畏,坚持不懈,爱国的战士的赞美和敬佩。

艾青笔下的每一段诗歌都诉说了一段故事,表达对战士品质的赞美,对战争的痛恨。最后呼吁人们和平,反对战争。读着艾青的诗,朗诵着艾青的句子,有种浓浓的爱国情谊涌上心头,眼前拂过战争的一幕幕,不禁握起拳头。

艾青是善良的,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的初心都是善良的,是战争的无情,冷漠的改变了他们。人们长时间生活在利益的争斗中,死伤不计其数,战争,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利益争斗。我们应该保持初心,反对战争,人之初,性本善。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第5篇

热爱苏格兰

《我的心儿在高原》是诗人表达他的家乡眷恋之情的抒怀诗。这首诗作于1790年,是彭斯在诗歌创作上处于顶峰的时期,堪称彭斯的代表作。诗歌洋溢着饱满的爱国主义热情,讴歌了苏格兰老家的秀美山川,表达了对祖国故土的深深眷恋,同时也热情奔放地回忆了家乡狩猎的欢快场面。可以说,这首诗每一句都通俗易懂,每一句都貌似无奇,但就是这些平淡,就是这些无奇,经过诗人匪夷所思的组合,神奇地登上了英国以至世界文学的顶峰。

热爱劳动人民

苏格兰的农村是彭斯诗歌灵感永不枯竭的源泉。彭斯长期生活在农村,从事繁重的农活。地主的剥削,加上土地的贫瘠,歉收、负债、迁居……使他常常过着没有温饱的生活。但他热爱生活,对劳动人民有深厚的感情。彭斯的长篇叙事诗体现了对于平民的热爱。在《两只狗》这首诗里,通过两只分属贫富人家的狗之间的对话,描绘了地主家的骄奢逸,贫穷的佃户虽然耕作及劳动辛苦,成为人类不公平生活的鲜明对照。诗人也理解农民对牲口的深厚感情。他在《新年早晨老农向老马麦琪致辞》一诗中,回顾了老马一生的辛劳后,写道:“我将在留下的麦地上面,把你的缰绳系好,不用费大力气,你就在那边舒舒畅畅吃个饱。”

崇尚民主自由

除了长期生活在农村并写出描绘故乡及朴实人民的诗歌外,身受民族压迫的他十分热爱苏格兰,并热情歌颂民主及自由。彭斯生于苏格兰民族面临被异族征服的时代,因此,他的诗歌充满了激进的民主、自由和追求平等的思想。

《苏格兰人》是激励本国有志之士为民族独立慷慨赴战的诗作,此篇堪称其佳作之一。彭斯一直念念不忘为苏格兰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志士,写此诗时爱国热情尤其澎湃。不仅如此,他还借古讽今,曾经明白写信告诉朋友说:启发他写这首诗的不只是古代那场“光荣的争取自由的斗争”,而还有“在时间上却不是那么遥远的同类性质的斗争”,即法国大革命,当时方兴未艾,在苏格兰的彼岸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整个欧洲大陆革命的背景下,彭斯的诗作融时代感于地方特色中,独具一格。他在感情的直觉和洞察力方面具有非凡的能力,对宗教、自由和道德有着强烈的信念。特别是在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人类的自由平等问题上尤其敏感,这也许是由于他是从一个卑微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十分了解普通人民和他们的生活境遇。但他并不是思想家,他不是采取居高临下式的说教,而是站在下层劳动人民一边为他们进行申辩。正因为如此,所有的读者都会被《尽管如此,人毕竟是人》深深地打动。这首呼唤人类平等的诗歌,在1999年苏格兰议会被解散292年后的重组开幕式上再次唱起,激起了苏格兰人的无限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彭斯的诗歌魅力可见一斑。从这首诗歌也可以看到彭斯的尊严和正直,就算是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歌颂纯朴的友情

除诗歌创作外,彭斯还收集整理大量的苏格兰民间歌谣。其中《往昔的时光》不仅享誉苏格兰,而且闻名世界。这首诗歌颂了真挚美好的友情,但是内涵上侧重于歌颂朋友之间地久天长的友谊,揭示友情的永恒。每个人的“往昔时光”各不相同,但都是沉甸甸的人生记忆。在这首诗里难忘的“往昔时光”,说到底,就是难忘老朋友,难忘友情。诗人建议朋友高高地举起酒杯,为永存的友谊,为逝去的时光。这使感情抒发有了特定的现场气氛,感情变得炽烈;通过老朋友重逢的典型动作,把真诚浓烈的友情渲染出来。

讴歌纯洁的爱情

彭斯的爱情诗篇是最令人瞩目的。其中最著名的《一朵红红的玫瑰》是彭斯根据苏格兰民谣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诗篇,充分体现了民歌特有的清新自然和真挚纯朴。诗的第一节,诗人以十分欢愉、自豪的口吻用两个比喻写出了心上人之美:“六月盛开的红玫瑰”和“悦耳动听的甜美乐曲”。这里,“红红的玫瑰”意象生动,象征了心上人的美丽和青春活力。“悦耳动听的甜美乐曲”则进一步强调心上人从形体乃至性格的和谐、完美。诗的第二、三两节层层递进,表达了诗人对心上人的炽烈的爱情。诗中“大海干涸水流尽”、“岩石被太阳融化”更是独具匠心的妙笔,用以比喻坚贞的爱情。这时,诗的意象也随即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一朵红红的玫瑰、一支动人的乐曲,而是一个更新、更广、更深沉的意境,扩展到辽阔的海洋、坚固的岩石和炽热的太阳。诗人然后表达自己坚贞的爱情立场:整个宇宙可以变化甚至被摧毁,唯独爱情亘古不变。

诗的开头用了个鲜活的比喻――红红的玫瑰,一下子就将恋人的美丽写得活灵活现,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感情。在诗人的心中,恋人不仅有醉人的外表,而且有着柔美灵魂的心灵,像一段乐曲,婉转动人地倾诉着美丽的心灵。

这首诗是诗人的代表作,它开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对济慈、拜伦等人有很大的影响。诗人用流畅悦耳的音调、质朴无华的词语和热烈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千百万恋人的心,也使得这首诗在问世之后成为人们传唱不衰的经典。

彭斯的诗歌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生与死、爱情、友谊、幸福、真理、良知、青春、博爱、宗教、诚实、荣誉等,不一而足。这些小诗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对爱情的忠贞,对朋友的忠诚,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第6篇

一、中国古代文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助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国古代文学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以诗词的形式传承给后人的,这些文章当中很多都是非常励志的文章,对于鼓励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如此,这些文章当中也有很多忧国忧民的、为人处世的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其爱国情怀,以及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此外,我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的观点,因此,在这些古文中很多都会体现这些观点,帮助大学生学习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第二,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古代,很多优秀的诗人作家,他们都在朝廷之中身处要职,因此其不光有一颗爱国的心,还有一颗忧心民众的心,因此这些情感都会在其作品中进行体现,展现其自强不屈的精神。像宁愿死也不愿被招降的宰相文天祥,宁愿饿死也不愿被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等,这些古人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都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其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此外,古人豁达的心态等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情怀也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诗歌曲赋是非常多的,这些诗歌词曲不仅内容上十分有特色,或委婉朦胧,或气势豪放,都会给人不一样的美感。其形式上也会给人不一样的美感,不仅处处押韵,让人读上去朗朗上口。大学生在长时间的熏陶之下,自然也会提升其自身的审美,实现其心灵的真善美。

二、中国古代文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形成的作用

(一)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古人心态情感的反映,从这些作品中大学生可以学到很多优秀的品质。例如,只做自己的李白,不趋附权贵,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让杨贵妃为其磨墨,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傲骨;还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也在尽心尽力的辅佐刘禅,只为遵守对刘备的承诺;还有赞美友情的,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等,这些古人都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将自己的优秀品质以及其人格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大学生在欣赏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时,自然可以有所体会。在长时间的熏陶之下,对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帮助大学生提升其爱国情怀

我国的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因此不仅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体现古人的良好的品质,也有很多作品将爱国情感发挥到极致。当前,常会听说现在很多的大学生缺少民族责任感,因此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感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等这一系列优秀的爱国作品,如果大学生能够在这样爱国情感浓郁的氛围中,一定会提升其自身的爱国情感,进而对我国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提升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心态

当前的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被家长保护的很好,因此心里承受能力普遍较差,甚至有一些大学生在经历一些挫折之后,就一蹶不振,消极对待生活,甚至做出危害公众的事情,非常可悲。因此,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面对挫折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也会经常遭遇挫折,例如苏轼这样的大家,也难逃被贬官的命运。在他被贬黄州期间他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用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遭遇的一切,继续吟诗作词,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无数人对他产生了敬仰之情。不仅如此,李白等名人也是如此,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足以看出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因此大学生如果能够长期接触这些内容,自然也会帮助其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的。

三、总结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第7篇

作者郭沫若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原名郭开贞,号尚武。1914年初,郭沫若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等人的著作,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1920年出版了与、宗白华的通信合集《三叶集》。从1919年下半年至1920年上半年,郭沫若的诗歌创作进入了空前的高峰时期,收获了大量的诗篇。1921年8月,郭沫若将这一时期所作的154首诗歌结集出版,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诗歌集――《女神》。《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

《女神》出版后不久,郭沫若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10年,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爆发后,他只身回国,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重大成就。

《女神》简介

《女神》除序诗外,共收诗56首,包括1916至1921年间的诗作,以作品式样和形式的不同分为三辑。

第一辑是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它们取材于古代传说或历史,独具风韵。令人神驰,在中国开创了诗剧这种新形式。《女神之再生》前面题写了《浮士德》的诗句:“永恒之女性,领导我们走。”郭沫若心中的女神是创造力的化身,在堆满男性残骸的世界上,女神创造出新的太阳,因此,女神又成为光明的象征。

第二辑是《女神》30首自由体诗,包括代表作《凤凰涅》《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是《女神》的精华和灵魂。这些作品大都写于的期,明显地受到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最能体现《女神》雄浑豪放的风格特征。

第三辑收录23首作品,大多是小诗。包括诗人最初的试笔及“五四”之后的作品。因受外国诗人泰戈尔的影响,诗作表现出一种恬淡清新的格调。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文化运动和“诗界革命”而发展起来的。诗体解放事业肇始于,而完成于实践着“文学为人生”主张的文学研究会诸诗人。1921年以郭沫若为旗帜的创造社的成立,可谓异军突起,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充满缺陷的人生”。假如说。首倡“诗体的大解放”的和他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限,那么。堪称新诗纪念碑的,则是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重点篇目

《女神之再生》

《女神之再生》是《女神》中的重点诗剧,诗中运用神话的题材、诗剧的体裁和象征的手法来反映现实。诗人假借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开篇,表达了对美丽的向往和对于盛世的怀念。“女神之再生”象征着当时中国的南北战争。诗人说过:“共工象征南方、颛顼象征北方,想在这两者之外建设一个第三中国――美的中国。”不过,诗人早期的社会理想是模糊的。他曾说过:“在初自然是不分质的,只是朦胧地反对旧社会,想建立一个新社会。那新社会是怎样的,该怎样来建立,都很朦胧。”因此,女神要去创造新鲜的太阳,但仍是一个渺茫的创造,只是理想的憧憬、光明的追求。但在五四时期,它给了广大青年力量的鼓舞。

《凤凰涅》

1,《凤凰涅》的五四精神

《凤凰涅》写于1920年,是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中最杰出的代表。它深刻地表现了《女神》的基本思想和艺术成就。思想上,它集中表现了作者在五四时期火山爆发般的爱国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具体表现为:

(1)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作品运用神话故事,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更生”的故事,象征着中国的再生。

(2)破旧立新的革命气魄和乐观主义精神。凤凰破旧立新的宏伟气魄,显示出勇于自我牺牲、自我革命的精神,充满了对未来的必胜信念,又使诗篇闪耀着乐观主义精神。这同当时的时代精神是合拍的。可以说,《凤凰涅》是民族觉醒的诗的宣言。

2,凤凰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凤凰形象壮美而崇高,她的特点和意义在于:

(1)她们大胆否定旧现实的一切,摒弃因袭的旧我,严厉斥责浅薄猥琐的群丑,热烈向往新鲜、净朗、华美芬芳的新世界,体现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和战斗的乐观主义气概,充分表达了作者彻底破坏旧事物,创造光明的进步理想。在她们的身上,鲜明地体现出大胆的叛逆精神、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破旧立新的进取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乐观精神。

(2)她们是年轻诗人的化身,也是民族和祖国的象征。凤凰的涅之歌,是五四时代的最强音,预示着旧世界、旧中国的灭亡和民族振兴的新时期的到来。

3,泛神论在《凤凰涅》中的体现及意义

简单地说,泛神论就是“本体即神,神即自然”的哲学思想,神不是在自然之外,而是在自然本身,在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它在16、17世纪曾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对僵死的封建神学和宗教唯心论有过有力的冲击。郭沫若曾经将泛神论概括为“泛神就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

在《凤凰涅》中,诗人在泛神论的思想基础上,把宇宙万物和自我融会在一起,寄寓了他的理想,表现了诗人与祖国人民融合为一的愿望,特别在凤凰获得新生以后,欢乐地唱了五段欢歌,表现自我同宇宙万物的融会,这是泛神论思想在诗中的艺术体现,是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生动反映。

4,《凤凰涅》的浪漫主义特色

《凤凰涅》的浪漫主义特色,主要表现为强调表现自我,注重抒发自我的内心感受,追求美妙的想象,展现革命理想。

5,《凤凰涅》的自由体形式及意义

《凤凰涅》不但在内容上燃烧着“五四”精神,而且在形式上也进行了彻底地革命。它冲破了一切旧格律、旧程式、旧传统和新“套子”的束缚,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郭沫若“主张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做到形式自由奔放:诗的划分、诗行的长短,都服从思想感情的自然流淌,没有固定的行数和字数;押韵自由,没有固定的规律,做到“大体押韵”:诗作还大量采用设问、排比、反复、叠句和对偶的手法;诗作采用诗剧的形式。

《天狗》

《天狗》是《女神》中的代表诗篇,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炽烈的时刻。这首诗的风格是强悍、紧张的。

一开始诗人便自称“天狗”,它可吞月、吞日,吞掉一切星球,而“我便是我了”则表现出个性获得充分张扬所带来的自豪感。所以它是诗人在五四精神观照下对个性解放的赞歌,也正因有了冲决一切束缚的勇气,个性才得以充分发扬,五四新人才具有无限的能量:“我是全宇宙Energy底总量!”这样的五四新人将会改变山河、大地、宇宙。“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诗句所释放出的情感力量像猛烈的飓风、奔腾的激流,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我飞跑”则是令人振奋的呐喊,充分展示出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痛苦历程。总之,《天狗》是五四时期人们第一次从诗歌中听到的勇猛咆哮的时代声

音,“天狗”那可吞掉“一切的星球”的豪迈气概,正是五四时期要求破坏一切因袭传统、毁灭旧世界的精神再现。

而《天狗》只是《女神》创作中诗人情感与艺术碰撞、融合、激溅出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女神》的灼人诗句就像喧嚣着的热浪,轰鸣着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的最强音。

《炉中煤》

这首诗一开始字里行间便充溢着热烈的激情:“啊,我年青(编者注:郭沫若的原文是“年青”而不是“年轻”)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郭沫若找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比喻:祖国是“年青的女郎”,是自己的恋人,唯此才足以传达他当时所感受到的与祖国的亲近感。五四后的中国,新时代的曙光赋予郭沫若的心灵以灿烂的诗意,他心中奔涌着“爱”的激流。他渴望充当一个恋人的角色。他是春天的恋人,是太阳的恋人,是火的恋人,更是新生的中国的恋人,他的最为柔美又最为激烈的情歌,便是敬献给祖国的这首《炉中煤》。

诗的最后一节,诗人把自己的感情推向了。“炉中煤”在燃烧,对祖国恋人的“爱”使它“燃到了这般模样”。质朴的诗句恰当地传达出诗人情感的炽热激烈,表达了诗人为祖国不惜牺牲的决心。在燃烧着的诗情之火的激荡中,诗人向祖国恋人奉献出全部的爱,同时也在爱的烈焰中实现了自我的重建和净化。

诗人用拟物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又用拟人法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全诗就建筑在这一组核心意象之上。

“炉中煤”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第一,“炉中煤”的熊熊燃烧象征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第二,“炉中煤”黑色外表下“火一样的心肠”象征劳苦大众“卑贱”的地位和伟大的人格,它既指“小我”,也指“大我”――诗人所代言的劳动人民:第三,“炉中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活埋在地底多年”以后终于“重见天光”,象征诗人不愿庸碌一生而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也象征劳苦大众中潜藏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将要释放出来。“女郎”这一意象暗示诗人对祖国的爱有如情爱一般热烈,“年青”一词则暗示了祖国在那个时代里蓬勃向上的生机。郭沫若在《创造十年》里说过:“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本诗中比拟的意义和作用。这首诗就采取拟人的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祖国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本诗把祖国比做“女郎”吸取了我国传统诗歌的精华为养分,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离骚》中美人香草之喻,使意境甘美浓郁,便于表达深深的眷念之情。

艺术特色

第一,在诗歌形式上,《女神》成功确立了不拘一格的自由诗体的新形式。

郭沫若在诗歌形式方面主张“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让诗的形式服从于诗人感情的倾泻,让诗人的情绪支配诗的旋律。在《女神》里有300多行的长诗《凤凰涅》,有短到只有3行的《鸣蝉》;有如《太阳礼赞》那样一行多到几十个字的长句,也有《凤歌》那样三四个字构成的短句;有诗剧如“女神三部曲”,也有古风式的《春愁》,还有类似散文诗的《胜利的死》。这些诗不固定行数、字数,不注重押韵、对仗,段落或分或无,诗篇或长或短,50余首诗没有一个统一的格调,真可谓变化多端,不拘一格。但是《女神》中的诗篇绝非随意写出,而是篇篇都独具匠心,可以从不统一中找出一些统一的规律,这主要表现在诗行富于表现,参差中有着某种规律,节奏于和谐中有规律地变化和大体押韵等。如《凤凰涅》大量运用对比、对偶、复唱手法,在表现形式上体现出自由与严谨的统一。《炉中煤》更近乎新格律诗,每节首行相同,首尾两节有同有异,每节隔行押韵,全诗一韵到底。诗人觅到了与内在感情和谐一致的全新形式,创立了多样的自由诗形式。

第二,在创作方法上,《女神》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女神》表现了革命的理想主义。全书中有不少诗篇取材于“太阳”,把太阳当作生命的源泉和光明的化身加以歌颂,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光明理想的渴慕与追求。还有一部分作品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诗人站在时代的高度,巧妙地处理这些题材,既表现了古代英雄人物的崇高壮美,又使他们跳动着现代的脉搏,从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例如:《女神之再生》中借助“女娲补天”的神话,寄寓着抒情主人公“要创造个新鲜的太阳”以取代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凤凰涅》中凤凰对中国黑暗现实和历史进行控诉,经过采集香木自焚,出现了新鲜、净朗、华美、芬芳的中国。这些美好理想反映了五四时代广大人民对革命的要求和对光明、民主、自由的向往。

巧妙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女神》中的诗篇,立意构思别开生面,不落俗套。诗人在泛神论思想的启迪下,或在大自然中获得材料,或从历史、神话、传说中选取题材,充分发挥想象联想,运用比拟、象征等手法,使表现的对象变为诗人理想化的形象。在《地球,我的母亲》里,诗人把“缥缈的天球”想象成地球母亲“化妆的明镜”,诗人的想象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没有大胆而丰富的想象便没有《女神》的诗。

生动的比喻,奇特的夸张。《女神》中,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奇特大胆的夸张。如《炉中煤》里,诗人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把祖国比作自己心爱的“年青的女郎”,表现了一个觉醒的五四青年炽热的爱国情怀;《天狗》中,诗人说天狗吞食了“日”“月”“星球”和“全宇宙”,有力地刻画了一个具有个性解放的彻底勇猛精神的“自我”形象。

第三,雄浑豪放的崭新风格。

前夕,由于受泰戈尔的影响,郭沫若写的都是或爱情、春愁、别绪,或飞禽、新月等抒情小诗,清新秀丽。在的,接触了惠特曼的《草叶集》后,诗人产生了“火山爆发式的内感”,他“在那时差不多是狂了”(郭沫若《序我的诗》),于是就采取惠特曼式的“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抒发出来。这些诗如《凤凰涅》《天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有的高歌,有的长吟,有的咏叹,充满了昂奋腾越的音调和浓烈瑰丽的色彩。

直通高考

1下列对郭沫若及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郭沫若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考古学家,他在诗歌及历史剧创作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B《女神》是郭沫若的代表诗集,诗歌形式自由活泼、风格雄奇壮美,具有瑰丽的浪漫色彩,《炉中煤》《天上的街市》等均是其中的名篇。

C,《凤凰涅》是《女神》中的代表作,该诗抛弃了传统诗词对于纯意境的追求,传达了像凤凰涅般在旧的毁灭中寻找再生的“五四”精神。

D,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常借用“史事”讽喻“今事”,《屈原》《虎符》《蔡文姬》等剧本,成功地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典型形象。

E,《女神》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开

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郭沫若于1913年底到日本留学,这期间,他的兴趣逐渐移到文学上来,阅读了泰戈尔、歌德、席勒、海涅、雪莱、惠特曼等人的文学作品,以及斯宾诺莎等人的哲学著作,深受浪漫主义文学和泛神论思想的影响。

B,郭沫若于1921年与成仿吾、鲁迅等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创造社,创办《创造季刊》等。1923年毕业回国,参加编辑《创造周报》《创造日》等。

C郭沫若于1 929年初写了《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并出版诗集《星空》《原野》《前茅》《恢复》等作品。

D郭沫若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学、考古学、甲骨文、金文研究,在翻译介绍理论著作和外国进步文艺等方面,也有重要建树。

E,后,郭沫若继续进行文艺创作,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文艺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与杜甫》等。

3,《女神》这本诗集主要反映了什么样的精神世界?

4,诗歌《凤凰涅》的浪漫主义特色是什么?

5,诗歌《天狗》有什么样的艺术特色?

“直通高考”参考答案与解析

1,BE(B《天上的街市》不是《女神》中的作品;E应该“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

2,BC(B应该是“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创造社”:C应该是“《星空》《瓶》《前茅》《恢复》等作品”,《原野》是的剧作)

3《女神》是五四狂飙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它表现了对一切旧秩序、旧传统、旧礼教的大胆否定和无情诅咒,海啸般地呼喊着创造与光明,民主与进步。通观整部《女神》,反抗、爱国、创造是贯穿诗集的基本思想内容:第一,追求个性解放的彻底反抗精神:第二,向往理想社会,无限思念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三,歌咏自然风光,充满向上进取的不断创造的精神。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第8篇

关键词:闻一多;诗歌意象;色彩化;情感内蕴

闻一多先生是中国新诗的领军人物。他早年学习美术,拥有深厚的绘画功底。这为他日后创作新诗奠定了绘画美的基础。可以说,闻一多先生的每一首诗歌都是一幅画,每一个意象都充满色彩化,都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生动的画面感。此外,闻一多先生因为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前后期的诗歌创作也有风格上的差异,前期的诗歌创作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散发着唯美的气息;后期诗歌更加偏向现实主义,风格日益犀利,所创作的诗歌主题也更加深刻。这两种风格都通过诗歌当中的色彩化意象展现出来,诗歌当中的情感内蕴也随之流露出来。

一、闻一多的诗画情结

纵观闻一多先生卓著的一生,在他成为家喻户晓的诗人之前,已经成为了一名有着相当造诣的美术家。随着近年对闻一多诗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越来越明晰地发现了美术对于闻一多诗歌的影响之深远。

闻一多先生早年曾赴美留学,自我的天赋加之后天的努力使得他很快脱颖而出,成功参加了纽约画展并获奖。也许是因为环境的熏陶,相较于中国的泼墨山水画,闻一多先生更加欣赏西方的油画,尤其是以梵高、塞尚为主的印象派画作格外夺得他的喜爱。归国后的闻一多也曾在艺术学校任教,创作了大量的油画、素描、速写等,并为好友梁实秋、徐志摩的出版书籍绘制封面,更是开启了儿子闻立鹏的绘画艺术道路。

不仅是在艺术造诣的方面,美术对于闻一多先生的影响已经深及思想方面。专门用来创作的书房经过他的改造,成为了富有艺术气息的“阿房宫”。这种独有的艺术气息成功地延展到了他的文学创作中。虽然在美术上取得了较高的造诣,但是真正令闻一多先生心驰神往的是文学方面,甚至自谓“恐怕对于文学的兴味比美术还深”。美术的学习之于他而言,是深切地帮助了他进行诗歌的创作,有助于他形成诗歌创作的色彩美和绘画美。加之他本身深厚的中国传统诗文学养基础,搭配上现代新诗艺术形式美的建构,使其笔下的新诗为中国现代新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不难发现,前后期的诗歌存在着较大的风格差异。前期的诗歌多以浓烈的色彩入诗,在意象选取方面采用的多是美丽浪漫之物,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的浪漫情怀,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诗人对自由和美的无限追求;后期的诗歌相对偏重暗黑的色调,多采用偏重阴郁凋败的意象,既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的反思和对国家、人生的强烈关怀,又揭示了诗人自身深刻的忧患意识和一种悲剧意识。由前期的浪漫主义向后期现实主义的过渡,随着意象选取的风格改变,闻一多先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也逐步体现出了由感性向理性的思想倾向,蕴含在其中深厚的情感色彩使其诗歌创作在现代诗坛大放异彩,成为新诗的典范。

闻一多先生的诗与画深深交融,透过诗中的意象,色彩感强烈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在这一幅幅画中,浓烈的情感内蕴在读者心中久久徘徊,产生了超越时间空间的精神共鸣。

二、斑斓的世界――浪漫诗怀的色彩化体现

在闻一多先生的早期诗歌创作当中,主要围绕的是对人生、自然、情感与艺术的观察与思考,并且通过拥有强烈色彩化的诗歌意象表达诗歌的思想内容。早期创作的诗歌在意象选取方面,他侧重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物象,如红豆、等。通过这些色彩感明艳的意象,闻一多先生塑造了一个斑斓的世界。

选取带有热烈浓艳色彩感的诗歌意象,往往代表着诗人内心的激情与青春浪漫,闻一多先生也是如此。在其早期的诗歌创作当中,自然意象相对居多,可以理解为闻一多先生的诗歌是从对于自然的摹仿开始的。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开始创作诗歌的诗人而言都是极其正常的现象。在早期这些关于自然的诗歌创作当中,色彩与情感交相辉映。在他笔下,季节化的美景尽收眼底:春日里“浴人灵魂的雨过了、才睡醒的嫩芽放了出来、丁香枝上豆大的蓓蕾”;夏日盆莲饮雨初放,折来几枝高歌红荷之魂;秋天各色盛放的,那“镶着金边的绛色的鸡爪菊、粉红色的碎瓣的绣球菊、柔艳的尖瓣攒蕊的白菊”仿佛一朵朵希望之花,铺遍我们充满希望的国家。种种自然意象或雄奇或壮丽,或豪放或缠绵,交织在诗歌当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使得闻一多先生早年充满青春气息的情感得以诗意的栖息。

除了自然界的事物之外,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件也进入到了闻一多先生的视线,成为了诗歌中承载饱满情感的意象。红豆、红烛等带有色彩指向性意象的存在,更加突出了鲜明色彩化在他早期诗歌中的地位。具有相对单纯色彩美的红豆,自古以来便象征着美好的爱情与缠绵的相思。在闻一多先生笔下,红豆似的相思是刺你倦眼、撩你难眠的月光,是飘在黛漪上浅白的小菱花儿。红豆似的相思充斥着奇特丰富的想象,充满了对自然、情感乃至生命的关注与思索。而透过“这样红的烛”,坦露了青年赤子的炽热之心,流露出属于艺术忠臣的火热情怀,是“五四”时期伟大的牺牲精神的突出象征。对祖国的忠贞以及对人民的热爱,自始至终贯穿在他斑驳的诗歌辞藻之中,令每一个读者都为之动容。

借助这些色彩鲜明的意象,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创作给予了读者强烈的画面感。像欣赏一幅幅绘画一样,诗歌在字里行间为读者搭建了一个视觉平台,并将自己的种种情感依托于意象之中,当读者欣赏的同时,自然地产生与作品相同的共鸣。这种运用色彩化意象的创作手法,不仅为诗人和读者之间搭建了一个更好交流的平台,也为中国现当代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形式。

三、黎明前的黑暗――对现实的忧思

在闻一多先生的创作后期,他对于自己所目睹的现实不公,由最初的选择忍耐转变为冷峻的反抗。从最初对自然及社会现象的描绘,到后来探究生命和人性的本质,闻一多先生的诗歌无论从意象还是情感内蕴都愈加耐人寻味。

在诗歌创作的历程中,后期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诗集《死水》。与第一部诗集《红烛》不同,这时的闻一多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饱尝了被、歧视的辛酸,当他饱含一腔爱国热忱归国之时,却发现这古老的土地早已满目疮痍,在帝国主义横行的时代民众难以聊生。正如他在《发现》中呼喊的那样:“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在极度的痛苦与失望中他的思想迸发出了愤怒的火花,创作风格也从先前的浪漫唯美转为现实冷峻,选择用更加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和思考问题。

诗集当中从死水到黄昏,从静夜到荒村,种种意象带着颓败之相,又暗含反抗斗争之意。在那沟绝望的死水中,破铜烂铁绿成了翡翠、油腻织成了罗绮、白沫变成了珍珠,这种游走在绝美与极丑之间的嘲讽,使得诗歌的象征意味更加浓厚。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一切的景象就像是一沟令人作呕的死水一样。诗人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满腔忧思抑制不住地喷发出来,然而现实的黑暗似乎看不到尽头,因此这种近乎绝望的激愤洋洋洒洒地落在了诗的字里行间。在《死水》中被大量运用的反讽手法,具有鲜明的现代诗歌特点,也使其内在极度的爱国主义情绪得到了最大化的表现。

如果说《死水》所表现的还带有些许隐晦,《荒村》就更加明了地为人民写了一曲悲歌。曾经“桃源”一样的村落,如今“门框里嵌棺材,窗柩里镶石块”。正是这种对人民生活悲苦、艰难的了解,使得闻一多先生从空泛的理想追求走向现实社会,也正是这种对现实惨淡的直面描写,才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民大众觉醒。这一个个意象,有的可怖有的可爱,但都双双指向了对现实的批判与忧思。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在思想上更加艰深。在意象选取方面,总体上色彩化依旧较为鲜明,但是所选取意象的类型有所变化,不再是单纯的美的事物,更多的是一些生活当中带有阴郁恐怖气息的事物,搭配上相对美好的意象,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反讽,更加有助于突出诗歌的中心思想。

人生阅历的逐渐丰富造就了闻一多先生前后两种不同的诗歌风格。从涉世未深时的浪漫唯美到后期日益现实主义的创作,无论哪一种都通过色彩化突出的意象表现了强烈的情感内蕴,无论哪一种都表现出了闻一多先生精湛的诗歌创作能力。而这种诗歌风格的转变,也正展现了诗人由稚气到成熟的步履表现了诗人的艺术由理想到现实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闻一多.闻一多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2]张巨才,刘殿祥.闻一多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