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和谐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造型元素的提炼与概括,对各种和谐的秩序的追求,即纯化与和谐,是优美的风景油画中潜在的内因所在。
关键词:油画;和谐美;风景画;审美;
在西方美学中有最重要的五个审美范畴: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和丑。其中,优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狭义美,它与崇高相对。崇高又称壮美,它以粗犷、浑厚、博大、劲健、雄伟为基本审美特征。而优美则以典雅、清新、秀丽、细腻、圆润等为基本特征。
油画风景创作表现的是自然美,是对现实美的再创造。 但艺术美不等于自然美,它高于自然美。油画作品反映的是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油画创作的有力根据或根源。自然之中蕴含的优美与很多其他多种因素交织、共生,这就需要画家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因此,风景油画作品中的优美是画家审美取向与自然中内在美的一致,是画家独特的审美感受与自然内在的一种契合。画家在观察与表现自然风景时,需要对自然风景进行提炼、概括,也就是按自己的审美取向对自然风景中的各种元素进行纯化,使自己所提炼的部分达到一种总体的和谐。所以说,风景画中的狭义美即优美的本质在于画家情感与自然风景的共存与互融,是画家对自然内在美的情感认同。
柯罗是朦胧优美的诗意风景画的伟大歌手。图《梦特芳丹的回忆》是柯罗晚期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梦特芳丹公园风景如画,为柯罗的许多风景画提供了灵感。在这幅油画中画面的大部分都为一棵枝叶浓密的大树所占据,而与其相应的则是位于左边的小树,柯罗小心翼翼地平衡了画面的构图,用身着红衣的妇女和孩童加大了左侧的分量,中间一片水域倒映着远处的土坡和树木,银灰绿色的调子统一了整个画面。柯罗在处理时并不重视细节的精细表现,而是注重自然光线和阴影的整体和谐,画中的一切就仿佛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轻纱。柯罗天生的诗意和对色彩的微妙感觉是无人可以重复的,而且他作品的精髓显然不止是表面上的那一点诗意。在光线、大气和形块的处理中,柯罗依旧执着于优美古典的和谐结构。对柯罗而言,线条、形、团块、调子、反光以及人物都是追寻画面秩序的内在元素,他根据画面需要来编排它们,来研究自然的结构与画面结构,并创造具有不同意蕴的画面气氛。
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在师,他的大量的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素描、版画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与鼓舞。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整幅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面部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其中蕴含的其实是画家对形的内在秩序美的不懈追求。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在画面色彩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殊情感。
“大自然中,除了色调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是另一位毕生追求优美的诗意风景画的画家列维坦对大自然的感悟。列维坦是19世纪后期俄国艺术界的顶尖人物。图3《雨后的普廖斯》是列维坦的旅行写生作品。画里颇能展现他心爱的冷灰色调。雨后天光乍泄,万物的色彩都含而不露。在这单纯干净的天光下,色相的冷暖变化就更细腻。草色、沙土色、天色、水色、山色以及远村色,都一点点地收到灰濛濛的调子里。这种由宽阔的景深与细腻的渐变所烘托出的灰蓝,格外旖旎。列维坦的画具有一种温婉、明净的优美。
图时列维坦的另一幅油画《月色》,这幅画更多了一种深沉宁静的气质。画中夜晚乡间的小路上的一点微黄在灰蓝、灰紫的夜色氛围中向远处平静地伸延。画面具有严格的形的秩序:左右两排夜树从高到低的秩序,路面上树的投影呈现从近到远由疏到密的节奏。夜景的细节刻画,在他来说纯粹是出于对夜色的多次观察和在画面上的重新组合。夜间云彩地变幻流变,小白桦树干上反射月光的虚实节奏,树叶成片地晃动,以及远处农舍的隐没,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班演奏着夜的静穆与遐想。
从柯罗到米勒,再到列维坦,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心感受着自然的脉搏,用色彩和线条演绎着自然中潜在的旋律。苏珊-朗格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的感官去知觉或供我们想象的,而它所表现的东西就是人类情感。” 艺术理想的本质在于这样使外在的事物还原到具有心灵性的事物,因而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
综上所述,在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中,追求优美使很多画家的审美取向。执于此的每个艺术家,都在发掘与表现他们对优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而对自然风景中所蕴含的各种造型元素的提炼与概括,对各种和谐的秩序的追求,即纯化与和谐,是优美的风景油画中潜在的内因与驱动所在。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艺术的故事”[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李春著.西方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数学中的美,不是以艺术家所用的色彩、线条、旋律等形象语言表现出来,而是把自然规律抽象成一些概念、定理或公式,并通过演绎而构成一幅现实世界与理想空间的完美图像。只有数学内在结构的美,才更令人心驰神往与陶醉。它的博大精深与简明透彻都给观赏者以巨大的美的感染。记得有一位伟人说过:“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与其它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
和谐美是数学美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数学美的特征之一。和谐即雅致,严谨或形式结构的无矛盾性,所谓“数学的和谐”不仅是宇宙的特点,原子的特点,也是生命的特点,人的特点。数学的严谨自然流露出它的和谐,为了追求严谨,追求和谐,数学家们一直在努力。
一切空间图形都可以简化抽象为点、线、面、体,这充分显示出数学和谐的美的规范。这种美感既是精细的,又是深邃的。
和谐的实例中最负盛名的是称为欧氏几何学两颗明珠之一的黄金分割。它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美的比例,并被广泛应用。艺术家利用它塑造了令人赞叹的艺术珍品,科学家利用它创造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象征黄金分割的五角星在欧洲也成为一种巫术的标志。这神圣的比例值也被抬高了身价,而被称为黄金数了,成了宇宙的美神。人体最优美的身段遵循着这个黄金分割比;令人心旷神怡的花凭借的也是这个美的密码,就连芭蕾舞艺术的魅力也离不开它。真是:哪里有黄金数,哪里就有美的闪光。
数学的和谐美还体现在公式、图形的对称性之中。
毕达哥拉斯有句名言:“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而圆和球形正是几何中对称美的杰出体现,圆是关于圆心对称的,也是关于圆心的任一条直线对称的。球形既是点对称,又是线对称,还是面对称的。正是由于几何图形中有这些点对称、线对称、面对称,才构成了美丽的图案,精美的建筑,巧夺天工的生活世界,也才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自然美,多彩的生活美。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就是一个数学美的典型 !
是不是只有几何中才有对称美呢?下列是对称的杨辉三角。美吗?当然!
1
1 1
1 2 1
l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
又如:
3×4=12
33×34=1122
333×334=111222
3333×3334=11112222
……
这一系列美妙的结果显示了一种规律:m个3构成的数与其直接后继的积是一个2m位数,其前m位为1,后m位为2。多么和谐,多么美!
又如,利用数学的轴对称性设计的许多图案,如上面的两幅,多美啊!教学时让学生动手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在做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数学的美。
有一位伟人说得好:“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的美,她需要人们用心、用智慧深层次地去挖掘,更好地体会她的美学价值和她丰富、深隧的内涵和思想,及其对人类思维的深刻影响。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能与数学家们一起探索、发现,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美的享受,那么我们就会不断深入其中,欣赏和创造美。
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课堂教学效果,至少要做到以下的努力:凤头豹尾,实现语言的和谐美
凤头,指的是课堂教学刚刚拉开序幕,光彩夺目,引人入胜。故此教师必须富有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感人至深而又非常精到又不落俗套的开场白。好像在开饭之前,缓缓拉开厨房门,让香气在餐厅弥漫开来,予人以食欲。授课伊始绝不可忽视这营造氛围的“序曲”,否则会导致学生的趣味不兴,意向不定,以致对整堂课失去兴趣。要奏好这个序曲,必须因人制宜、因教学内容制宜、因时制宜、因情制宜,用语诙谐有趣,点题言简意赅,意蕴若隐若现,发问悬而下玄,解题若即若离。开场白各有各的特色,以巧设为妙,如单刀直入,昭然明快;如巧设比喻,故设疑阵,激发想象;再如,设问互答,确立悬念。只用一两分钟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扣紧抓住,把他们的兴趣提起来,进而打开他们思维的闸门。
豹尾,就是有力的结语。课堂教学有始有终,开头富有感染力,而结尾更应该回味无穷,宛若豹尾猛的一“扫”,扫出一个“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的效果,这样的效果,功夫依然在语言上。结语要结出一个关闸截流、快锯断木、万语千言一字定音的局面,而“独立成章”。让教者与学者都有指挥完和欣赏完一场交响乐的圆满感觉。同时结语要结而不死,尾有余韵,利落刹车不是戛然而止,而要滑行一段时间,隐线纤纤,视车辙而知去向,有一种下文呼之欲出而未出的感觉,这样可以收到前呼后应、和谐相挈的效果。
牛肚鹿脑,力求结构的和谐
“开场锣鼓”一结束,尔后就得紧张有序的表演,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疏忽,趁着学生的兴致,牵动那勃勃奋发的思绪,顺水行舟,破浪,有讲有练,有问有答,有争有辩,布设疑点,启发思维,有张有弛,若溪流于山谷间奔流回转,即兴高涨持续2。分钟,教学的大部分内容传授于此、强化于此、印记于此。在知识的传输过程中,学生思维若鹿脑一般敏锐。
张弛并施乃文武之道,兴奋与抑制是生理规律,课堂教学虽然迭起,但也不能一个涌到底,否则,必致大脑皮层的过度疲劳。高频率大密度之后,有意识地设计几个令人舒心的小插曲,就像美声唱法竞赛中串入的小品,旨托其舒,舒之以品味,舒之以润神,使学生的大脑在教者的“微调”中得到“缓冲,放松”,而使思维更显晶莹。这种好像牛肚一般的大容量而入,又慢慢而又自发反刍,会增强吸收能力的。
声情并茂,营造气氛的和谐美
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萌芽于古希腊一道著名的哲学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戈拉语)。人的存在与利益成为一切的法度,在宗教神权社会更是发展到极致,“正像宗教世界观使上帝成为世界的主宰一样,它也使人类在上帝的特别关照下成为了地球的主人。宗教世界观并非只是神学中心论,它也是人类中心论。这并不构成矛盾。”①随着科学、社会发展以及理性主义的张扬,“以人为本”的观念正如笛卡尔所说,“借助实践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至此,人与环境的关系完全演变成对立的两面。发展到当代,由于环境问题的严峻与恶化,也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学者提出保护环境的。约翰・帕斯莫尔指出,“我们人类对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负有道德责任,主要源于对我们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以及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非人类环境(尤指动植物)无所谓‘公共利益’,更谈不上辨识相互责任和相互尽义务。”②显然,该学派的观点还是出于保护人类自己的目的来保护环境,否认人与环境存在整体的利益,认为双方没有同一性,是不可调和的。
“以环境为本”的代表人物罗尔斯顿、艾伦费尔德认为,当今生态环境问题的凸现以及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加剧,缘起于人是宇宙万物主宰这种观念。这种观念使得人类只关心人自身的存在和利益,而无视环境的存在与利益,仅把环境作为满足人类生存需求及欲望的占有物对待,从而产生了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美国哲学家胡克也指出:“人类没有哲学所封授的特权。科学的最大成就或许就是突破了盛行于我们人类中的无意识的以人类为中心,揭示出地球不过是无数行星中的一个,人类不过是许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而我们的社会也不过是许多系统中比较复杂的一个。”③海德格尔则更是明确地表示要“反对迄今为止的一切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该观点实际上还是局限于“第二个形态”的人,没有把人作为有机环境的一部分,人因实践能动性而被批判,而作为人与环境整体利益伦理维护者的身份被剥夺。
当然,“以人为本”和“以环境为本”的共同之处都提出必须保护自然环境,维系生态系统平衡。区别在于两者理论基础及其性质的对立,表现为:
1.以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以人为本”,其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环境是没有公共利益的,人保护环境的终极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把人类利益取舍作为环境伦理的唯一尺度,其性质显然是利己的,审美观被深深地烙上功利主义色彩,以获利益、合目的为美,反之则丑。
2.“以环境为本”的理论基础是环境主义。一切法则都要有益于生态环境的平衡,人的价值也要服从于环境的价值,显然,其性质是超功利。以这种认知规范人与环境的伦理,依靠人的理念与信仰来自觉维护,这种关系非常脆弱与理想化。在羌区重建中,超功利的伦理也是脱离重建羌区环境景观实际的。
二
为解决两者理论基础及其性质的对立,我们在“三段论”视野下来重新审视:“自我的人”发展到“自由人联合体”是人发展的必然性过程。④“自由”可以理解为目标,是人与环境景观相互共同自由发展的最高审美价值体现;联合体是融解人与环境景观壁障后,共同承认环境景观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和谐的人、一个和谐完美的共同体。
羌区重建中环境景观的组成部分,从物种层次、生态系统层次到生物圈层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任何环境景观都有内在目的性,都以其各自的方式在整体生态关系中实现其自身的固有价值。其范围从羌人扩大到羌区生物和自然,从个体羌人扩大到系统,把“羌人――环境”作为联合体来进行伦理思考。由于只有人类才具有实践的能动性,具有自觉的伦理意识,在重建中进行伦理选择和做出伦理决定,作为重建羌区环境伦理的人――人类,应当更加珍惜和爱护羌区的生物和自然,承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自由发展的价值。⑤因而,“自由人联合体”以自觉维护生物和自然的伦理为基础,以建立羌区人与环境的和谐美为责任。
在重建实践中,人应把自身身体作为重建景观环境的一部分,把环境景观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对待,而在观念上人又将环境景观内化为“自我”的意识内容。⑥于是,环境景观进入了人的世界,并由此结成了人与环境景观的一体化关系,即所谓的人与环境的和谐美关系。
三
用“三形态”来诠释“人”的概念本来是很好的论断,但具体到羌区“人与环境”伦理而言,还是有些含混不清。所以,本文明确提出“以羌为本”,用“羌”来涵盖和表示羌人与羌区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用相互自由共同发展来规范羌人与羌环境的伦理,用和谐美作为羌人与羌环境共同的审美形式。
“以羌为本”的理念为重建羌区环境景观的和谐美至少起到以下三方面的显著作用。
1.主体观念清晰。旗帜鲜明地阐明羌的立场,羌涵盖了羌人与羌环境、重建区与非重建区、羌族与非羌族等,代表了整体利益。在重建中,更为重要的是用“羌”作为主体,使每一个人把自身当作主体“羌”去深刻体会“羌”特殊的历史背景中生成的环境伦理审美观念。羌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由黄帝时期的游牧民族变成山地农耕民族⑦,游牧部落文化、山地文化、农耕文化的多元并置使得羌族文化建构了独特的、朴素的环境伦理审美观念。其与中原环境迥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得羌人把自然界万物与人联系在一起来进行道德思考⑧,所以,产生与汉文明截然不同的环境伦理观“万物有灵”。羌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依恋的特殊伦理支配着羌人的审美心理,用“羌”作为主体来判断羌的环境景观伦理,就会很容易发现羌人是属于环境的人,环境是有灵的,人的利益活动是不可侵犯万物的。“自由人联合体”很自然就升华为羌区环境景观伦理的审美精神。
2.重建的定位准确。这种理念充分考虑了羌区各方的特点,平衡多方的利益冲突,明确地把重建机制和环境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使之以双赢、多赢的面貌相互自由发展。用羌的定位,还由于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在现有国际关系原则框架内达成的共识,但是,在当前环境伦理体系尚未获得统一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具有较大的空间,容纳有不同的环境伦理学说,思想富有弹性,在具体运用时易被混淆;同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难以用某种单一的伦理模式覆盖所有情况。所以,用羌的自由发展给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一个准确的定位,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灾区重建的准确定位。
3.更能发挥“羌”的精神意义与主观实践能动性。
羌族是中华民族中富有智慧的民族之一,当下提出的和谐社会观、和谐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实际上羌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把这些观念朴素地融入他们的基因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建筑手法、精神理念、审美观念等都深深地体现出这一点。羌人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观念生成的崇高之美、神秘之美等,共同建构了羌人审美心理的外化形式。在屡次磨难中,羌族顽强的重愈能力增强,对和谐的感悟也是最深的,“以羌为本”的“药方”可以愈合磨难给灾区带来的创伤。
结语
重建羌区景观,把原始的“人”上升到“自由人联合体”,用“以羌为本”为理念,以人与环境景观的整体利益作为多方的出发点,以相互自由共同发展作为羌的伦理基本原则,把人与人、人与环境、重建方与非重建方、羌民族与非羌民族等为一体的和谐美作为最高审美价值观。和谐美以人的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为精神内容,以环境景观为外化审美形式,使和谐美凝炼其中。羌区重建是经营包括羌人在内的华夏民族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其意义也远远超出了重建羌区本身,不但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有益补充,而且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的水平,同时也是建立和谐美的蓝本。
[注:本文所属资金项目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资助课题(编号:LY05-26)之终端成果,和西华师范大学校级课题资助项目(编号:08A009)前期成果。]
注释:
①⑥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②叶平.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11).
③ C・胡克.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⑤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N].光明日报,2002-1-22(6).
⑦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关键词:徽派民居建筑、天人合一、生态、形态、心态
现代大都市新鲜空气的缺乏和洁净水源的不足以及噪声电磁波充斥域内,环境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人在征服自然的步伐日益加快的同时,也觉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受到破坏,而使人与自然的对立日趋尖锐。人们开始重新寻求与自然的对话,希望找回对生活的直觉,希望能进入历史,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寻根求源。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越是古朴的造型,越能感受神灵的默化。人们倍加珍惜自身千百年来创造的精华,以弥合今人与古人的心理上的距离,而古代民居建筑的环境必然更能激起今人的怀旧感。
徽派民居建筑那种“铁门山墙地磨砖,两进三间天井院,双层结构砖木楼,楼上阁厅飞来椅(美人靠)”,即以天井为中心的“四水归堂”,马头墙错落的“五岳朝天”,多进堂组合的“步步高升”,以及大门上高大轩昂的“五凤楼”等代代生发伸展着的建筑模式,最能体现出徽州文化传统那样古朴自然的造型美和技艺协调的空间美。 而徽派民居群体的村落那种天地造化与人工建设巧妙结合的就势选址和采形布局,水口溪流、村头装点、园林绿化、街坊小巷、桥坊石作等的综合处理,使天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气,整个村庄房舍建筑充满流动感和生命感,更能体现出徽州文化传统那种天人合一的景观美。
目前所见的“徽派建筑”,大都是明清时期所遗存,包括传统的民居、祠堂、庙宇、亭阁、牌坊等,都力图与山光水色融为一体。民居中十有八九,或背山面水,或枕山面水,抑或依山跨水,甚至是“黄山向晚盈翠轩,黔水含春傍槛流”,“山禽拂席起,溪水人庭流”,真个窗外是山,槛外是水,把真山真水都引到家里来了。这些建筑群“以山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将建筑和山野、草木、流水、行云等自然景观综合为一个艺术整体。远远望去白墙灰瓦,朴实淡雅,高墙飞檐,错落有致。待至身临其中,又使人觉得居简院深,藏露适宜,花情映水、低树临池、风花雪月、四时有景……这一切连同那飞檐翘角、突兀多变、姿态万千、错落层迭的马头墙以及那装饰在门框、门罩上的石雕,镶嵌在宅院墙壁上的砖雕,花窗板壁上的木雕,还有蹬足铿锵、精心铺砌的青石板路,都显得那样的古色古香、如诗如画,给人以回味无穷的美的享受。
天人合一的徽派建筑首先与徽州村落民居建筑的选址和设计格局有着很大的关系,依山傍水,随坡就势的徽派建筑利用天然的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通过适量采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通内外空间,以使房屋群落都达到与环境巧妙结合的意境。由于徽州丘陵山地结构特殊,群山环绕、川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岩谷数倍于土田。正所谓“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因此,徽州村落视野都富有这种特殊的山水意境,宛如一幅凝固的中国山水画和一曲中华民间音乐,正如有识之士所认定的那样,兼有山之静态与水之动态的交汇,山之封闭与水之开放的互补。这就使得徽州民居村落,大都以天然山水为依托,重视地理环境的选择,充分认识自然、服从自然以至利用自然,而后源于自然、融入自然及改造自然。徽州丘陵地带万山丛立,山就必然成了村落选址的主要构成要素。民俗认为“山厚人肥,山清人秀,山驻人宁”。所以,山之厚、清、驻等也就成了民居选址的约定标准了。
同时,对水的需求及对水的防范,是村落选址的另一重要标准。“所谓水者,取其势之高燥,无使水近,亲肤而已,若水势屈曲而又环向之,义其第―:义也。”这样,综合两个方面的标准要求是枕山、环水、面屏、朝阳,把村址和宅基选择在相对稍高的台地、缓坡之上,随坡就势,因势利导,这样会使得既符合视野开阔,即所谓“望向好”的要求,又能满足居住者生活的生态因素的要求。一般人都知道,影响人类生存的生态因素包括两大类:一是生物因素,指生物资源、卫生、防卫等;另一是非生物因素,指土地、阳光、空气、温度等。徽州村落选址和民居择基都受天然条件限制,起初多源自其先人依据背山面水这一理想模式择地营建的,正如清代乾隆年间修纂的《汪氏义门世谱・东岸家谱序》所说:“自古贤人之迁,必相其阴阳向背,察其山川形势。”因而,这在山岗丘陵为地貌特征的徽州,溪流、水塘遍布,提供选址择基的空间较多,背山面水就成为徽州村落的最基本格局。这些都足以说明徽州先民早已注意到风候水土对民俗文化以及建筑的影响,自古即有“无山无水不成居”之说。
徽州是宋学大师朱熹的故里,他说过“大抵圣人之言,本自平易,而平易之中其旨无穷”。主张平淡自然的美学理想,从理论上赋予道以美的属性,因而使老庄美学深深渗透在民居建筑艺术之中。清代朴学大师朱熹、戴震都认为遂欲应推己及物,讲求人与自然的共存、相通与和谐,他们都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自我完善以达到内心平衡、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的思想观念,对于徽州建筑文化及其风格的形成和发展,都具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影响。这样就使得依山傍水的徽州民居在外观上给人的第一眼印象就是:青瓦、白壁、黑墙边,黑白相间的民居建筑群体,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建筑色调。使人联想起太极图的阴阳鱼,单纯得一目了然,又神秘得高深莫测,表现出历史悠久的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蕴。而这黑白相间的徽派建筑取材就是单纯的砖、木、石。不论普通民宅、富豪大院或是官府门第,乃至祠堂、庙宇、亭阁,都一概用小青瓦;石牌坊、石桥、石勾栏,都保持青石、麻石等纯石质材料的质地感,而不施丹青;门楼、门罩的砖雕也不以五色勾画;隔扇、梁架的木雕也保留木质纹理的天然色泽;清水墙不加添涂料,处处显现出质朴的自然美。徽派民居几百年来一直保持这种石质、木质及砖瓦之质的美,而摒弃色彩在建筑中的使用,这不能不说是受老庄美学观的影响。
徽派建筑使用黑白色调除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徽州的富商大贾虽有一掷千金的财力,但其社会地位低微。明代对房舍建筑等级森严不得僭越,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而且不准用彩画、斗拱等,于是富贾就另辟蹊径,运用中国园林艺术中借景对景的手法,把真山真水看作是天然构琉的园林,在村落的选址、庭院布局、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尽量选择背山靠水的地方;在建筑艺术上,则又着眼于建筑群体的千变万化,并运用多种手法,包括砖雕、石雕、花墙、花窗等形成一个“山随宴座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的奇妙意境。它们得山水之灵气,将人为构筑与大自然的赐予处理得那么和谐、融洽。
徽州民居村落的“白墙黑瓦马头墙,三间五架双楼房,砖雕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联显文华”。“民居祠堂石牌坊,村头水口园林化,长街短巷巧分布,天人合一呈吉祥”。这既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今后高层次地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心态的很好借鉴与参考,至少可以使人们感受到那种子和、宁静、恬淡、纯朴的情调,山因水青,水因山活,树因水绿,郁郁葱葱,进而让人们从审美的愉悦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可使心态失去平衡的人得以恢复正常。
这充分表明徽派建筑具有开发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个整合的文化总体,具有功能上的实用性、生态上的科学性、技艺上的渗透性或生态、形态、心态(生态指顺应自然、障空补缺,搞一村一户一室的生态小气候,以达到园林化的意境;形态指因地制宜、布局造型和谐有序,以达到整体上的韵律感;心态指触景生情、物我两亲,以达到抚慰和净利化人的心灵)三合一的综合性。
参考文献::
王杰《徽山烟雨――透过建筑看徽州》,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江世龙《中国徽派建筑之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秦俭、龚美玲《皖南古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
赵焰、张扬《徽州老建筑》,人民出版社,2011年
【关键词】数学教学;融洽;和谐;新f;意境美
“新课标”要求构建和谐的数学教学模式,努力使数学教学过程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等去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让数学课堂有和谐之美,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里欣赏、感受、领悟数学美的奥秘。
一、师生关系的融洽
和谐是教育的追求,和谐产生美的意境,就像一幅图画的美,在于它的构图、色调等各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美在于它的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
教育要和谐,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用情感、智慧和思想去构建和谐的课堂,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造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和谐的教学情境,以人为本、立足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始终在具有亲和力的课堂环境中学习,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师生双方的对话建立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才能使双方的配合达到和谐一致。数学课堂的美就在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谐。使学生陶醉学习数学的意境中,学生最终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方式的新颖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是对“教学”的深刻解读。教师的责任是“教学”。所谓“教学”即“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所以“教”的真谛是“指导学生学”,而不是去代替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教师的作用是点播与引导,而不是教学的“一言堂”、“大包揽”。教师有效的“导”,是在学习迷津处点播。“点”在迷惑处,使学生在只是出现迷惘时,通过点播达到豁然开朗”;“拨”在对问题思考的途径上,是学生在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时,能一“拨”有误,重新走上正确的解决方法。因此,数学 课时应该退重拾升合作互动。
好问是小学生的基本特征所在,要把课堂教给学生,鼓励学生提问,适时为学生的“好问”提供时间或空间,发展学社的合作与互动,以师生合作互动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真正的教学艺术不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展示,而是通过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数学教师要善于怀着一颗童心启迪学生学习数学的智慧,以学生的心灵去体验,以学生的眼光去质疑;要以小学生的视角去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漫游在学习数学的兴趣中;要以以学生的思维学习数学,教师的的心理“要跟儿童相似”,要以一颗童心去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深层奥秘。
数学学习要发展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交流的过程。教师要认清自己引领者、合作者、参与者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注重发展与学生的朋友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思维模式的发展。鼓励学生发展技巧,发展求新、求异的思维特征。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用不同的方法思考,提出不同的问题,用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论认识,说感情;学生沉浸在成功的的情感中,教师与学生同思考、同研究、同喜悦。师生一起学习,共同发现和探求问题,才会彼此都感到愉悦。
三、生活情趣的意境美
关键词: 和谐美 情感
我们不但追求和谐美,而且更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谐美是当代热议问题之一,是我国和谐生存文化的精髓。异彩纷呈的文言散文构建了许多的和谐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相亲相依的和谐画卷。这些和谐美凝聚着作者的深沉的情怀。闪烁着人们对精神家园的憧憬与守望的光芒。学生在欣赏这些和谐美的时候,应该去领悟里面所蕴含的情感。学生感悟和谐美中所蕴含的情感,有利于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内容,有利于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有利于提高学生赏读文言散文的能力。那么,学生欣赏和谐美可以领悟到哪些情感呢?
一、热爱和谐自然
古代文人笔端下的描绘景物类文言散文,大都形象生动描绘了我国山川的梦幻景致。这与他们喜欢游历有很大关系。他们大多汗洒大山大川,甚至涉足荒漠戈壁。名山大川、无名小溪、悬泉飞瀑、名花野草、飞禽走兽、游人活动、和谐村落等,都详尽地定格在一纸方格上,以此来构建多姿多彩的和谐自然,甚至是和谐社会。在教学中让学生走进其中景致,再现大自然的神奇画卷以及和谐社会,就会领悟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袁宏道笔触下的《满井游记》时,在学生翻译文本的基础上,我设问:“作者是依托哪些景物构建和谐自然的?”学生思考之后说:“依托春山、春水、春柳、春麦、鸟、游鱼、游人共同构建和谐美”。接着我问:“同学们可以对此分别作出详细的欣赏吗?”学生讨论后,是这样演绎:“春水开始呈现出澄明的色泽,水波开始放出亮光,清澈见底。微风吹过水面,漾起鱼鳞般的波纹,清澈的流水闪闪发光,好像清晨刚打开镜匣,反射出镜子的清光一样”。接着,另一个学生为我们揭开春山奇异的面纱:“山峦的积雪被晴日融化,青葱的山色如同经过洗拭一般,鲜妍明媚,如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过髻鬟一样”。紧接着,有个同学对春柳做出欣赏:“早春的杨柳已有风姿,枝叶嫩绿,宛如朵朵蓓蕾,欲开还闭,特有风韵。轻柔的柳梢,迎着春风翩翩起舞”。话音刚落,又一个学生脱口而出:“春麦从芳润的泥土中探出头来,嫩嫩的,绿绿的,只有寸把长,像短短的马鬃一样整齐划一”。面对学生的欣赏,笔者频频点头。
这就是作者所描绘的北国郊野早春和谐风光图。面对如此的“良辰美景”,动物也争相融入到和谐美自然来。一个学生继续演绎和谐美:鸟在沙滩上晒太阳,安闲恬静;“鳞(鱼)”浮到水面吸水,悠然自乐;连鸟的羽毛和鱼的鳞鳍也洋溢着“喜气”。我以为这确实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图。景美物美游人更美。一个女学生引领我们一起欣赏游人的情态美:“饮泉水煮茶的人,清雅悠闲;边喝酒边唱歌的人,豪爽痛快;穿艳丽服装的女子,骑毛驴缓缓而行,从容舒适”。我点赞后说:“游人各得其乐的情态,为满井的早春景色增添了许多和谐氛围,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我趁热打铁追问:“从这些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景可以看出文本彰显了怎样的情感?”一会儿,学生说:“我们可以领悟到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情怀”。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感悟文本情感的目标在无声无息之中达成了。
此外,郦道元的《三峡》和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两篇课文也与此同类,都可以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情怀。
二、否定功名利禄
文人的文化素质或思想境界总是比普罗大众高出一截。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其清高的心态,抑或心比天高,心比海深。他们凭借高昂的眼光,傲视一切名与利,轻看一切功与禄。但是,他们受制于时局环境,这种观点又不能够直接倾吐与流露,但又不得不吐。于是,他们在冥思苦想之后,终于寻觅到一种宣泄之道,就是寄情山水,在描绘和谐美景中蕴含着本人的主观愿望。在具体的教学中,我要求让学生在欣赏和谐美景的同时,慢慢去感悟隐藏在文本中的独特的主题。这样可以给学生以鲜活的体验。
比如,教学九年级下册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时,学生在解读文言实词与句子翻译的前提下,我先设计一个问题:“作者是如何为我们构造富春江绮丽风光的?。学生讨论之后说:”它是由奇山、异水、奇树与奇鱼、好鸟等景物共同构建的”。接着我追问:“你们可以进行详细的赏读吗?”学生沉思片刻后说:“作者先构建富春江全景美:举目远眺,山色苍翠,阳光明媚,天山一碧,风停雾散,天高云淡,一尘不染,空气清新。真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无与伦比”。然后另一个学生解读了富春江“异水”和谐美:“江水青白一片,水流清澈明静,清净得可以看见鱼儿往来嬉戏,甚至连细石也历历在目。江水流速一泻千里,快于射出的箭,猛于奔腾的骏马,动人心魂,气势不凡”。分享了这位学生的解读之后,我说,这就是富春江的“异水”,静与动和谐结合,相得益彰。倘若“异水”不足以让你陶醉,就去欣赏富春江的和谐“奇山”吧。一个学生站起来引领我们置身于“奇山”之中:“两岸群山,层峦迭峰,奋发向上。同时,山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欣欣向荣”。同时,那“泉”、“鸟”、“蝉”、“猿”为和谐美增添了点点新奇乐章:“空山幽谷,泉水泠泠,清越悦耳,好鸟嘤嘤,和谐动听;蝉鸣唱不绝,猿长啼不止。这些欢快的音符,组成一曲优美交响乐,把幽静的山谷,变成充满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自然,好一派和谐风光图”。笔者点赞后说:“从这和谐风光中,哪些语句凸显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学生思考后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我肯定学生回答后。抛出一个问题:“从这些和谐美与言论中,我们可以感悟到文本怎样的主题呢?”小组讨论后,一个小组长发言:“可以看出作者鄙弃名利与否定利禄的思想,当然也有作者对和谐自然的崇尚。”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就易如反掌地感悟到文本所传达的否定功名利禄的心境。
三、向往理想王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人也是凡人,也要食人间烟火。不同的是,他们的文化素养比普通人高而已。古文人与现代人一样,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这方面甚至超越当代人。但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社会也并非完全太平。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国不泰民不安的现状。在这种大环境下,他们的理想与追求只能够成为水中花,镜中月,根本无法实现。他们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他们又有固执、倔强的一面,始终守望着自己的毕生追求,不弃不舍。如果让追求无缘无故的寿终正寝,又心有不甘。于是乎,他们就想方设法,甚至是脑汁绞尽也要将自己的思想传承下来。于是,有文豪别出心裁虚构一个和谐自然与和谐生活环境,承载着自己心中的理想王国。当代学生走进古文明王国,感受其和谐氛围的同时,也会领略到文本呈现的情感精髓。
如八年级下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这方面的标本。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知道:本文的和谐美是由山村奇景和村民生活共同创建的。接着我要求学生在课文画出描写桃林奇景的语句。几分钟后,有学生说:描写桃林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觉得意犹未尽,接着,我就要求学生具体解读,有个学生这样欣赏:“溪水碧绿,小溪两岸,满是桃林。桃林花开,清香飘溢。林中没有其他杂树,是清一色的桃树。芬芳的嫩草,色彩绚丽,幽雅迷人”。我们饱闻了桃林的花香,就去欣赏桃花源奇景吧。讲到这里,我再设问:“桃花源这个和谐社会是怎样营建的?”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说:“是由田地、屋舍、鱼池、桑竹、鸡犬、人类活动等一起构建的。”我立刻接着学生的话题说:“哪位同学可以为我们详细描绘这个理想的和谐社会?”话音刚停,有个学生迫不及待的举手发言:“这里土地平坦,水田肥沃,房屋整齐划一。池塘边,桑树竹子密布。田间小路互相通达。鸡鸣狗叫的声音此起彼伏。男女老幼勤劳种作,怡然自乐。他们丰衣足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和睦相处。幽雅、欢乐、祥和、自由的桃花源,使人赏心悦目,使人心旷神怡,使人流连忘返,使人充满憧憬”。
正当学生陶醉于这个和谐社会的时候,我再次设问:“这个神奇的和谐社会寄寓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学生经过热烈讨论后说:我们可以感悟到作者对理想王国的向往,这个理想王国就是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民过着和平安宁、富裕文明、和谐健康的生活。这样教学,学生既神游了桃花源奇景,又感悟到作者对的理想王国的向往之情,一举两得。
四、贬后心境复杂
历代文人,多有一官半职,或高位或低位罢了。也许是文人的文化素质奇高,对朝廷内外的事情有自身独特的解读与观点。当解读结果与掌权者的愿望相抵触甚至背道而驰时,往往会触怒掌权人。这样,轻者,免不了被贬的命运,或远赴边塞、或平调。重者,抑或人头落地。面对被贬谪、远调,有人郁郁忧心,有人忐忑不安,有人耿耿于怀。有人淡定应对,有人坦然赴任。有的人抵达异地,踌躇满志,干出一番伟业,与民同乐。某方面壮志已酬者,春风得意,心花怒放,喜悦溢于言表。他们游山玩水时,其笔触描绘的景观和游人的言行,都会显示出祥和氛围,在和谐美中内隐了自身复杂的情感。而有的文人对此极不理解,久而久之,孤独忧郁的情绪就会萌生。在没有知己倾诉的情况下,他们唯有寄情山水,把被贬谪后的复杂心情释放在和谐美景中,以此来传达自身的复杂心境。在解读时,应该多个心眼,让学生力求做出全方位的解读,以免遗漏。
如八年级下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便是如此标杆。作者凭借山中四季美景,游人活动,共同构建和谐美。在解读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记下四季和谐美的语句,有学生说:“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接着要求学生进行详细的欣赏。有一个学生这样说:“春季,野花开放,生机盎然,香气扑鼻,沁人心脾,幽香诱人;夏季,树木枝叶繁茂,郁郁葱葱;秋季,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季,水落石出。”真是山中四季泾渭分明,别具风韵。紧接着,我又一次设问:“在这个和谐美景里,人是如何活动的呢?”学习小组讨论后发言:作者建构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小场景”。我认为这样还不足以传达和谐社会美,继续要求学生进一步欣赏这个和谐美景,经过大家的热议,有个女生说:“滁州人乐哉悠哉。背东西的人边走边歌,乐在其中;树荫下休息的人,相互应答,心旷神怡。驼背老人挽着小孩慢行,互助互爱。人来人往,构成了热闹非凡的和谐氛围。在美好的环境中,太守摆下丰盛宴席,美酒佳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无所不有。筵席上的众宾闹中取乐,射的射中了靶子,下棋的赢了。坐的或站的都在尽兴玩耍,无拘无束,释心放怀,畅所欲言,欢乐无极限。是太守与民同乐的和谐生活,更是天人合一的欢乐生活。”
学生如此解读,恰到好处。跟着我又设问:“我们欣赏滁州优美风景和游人欢乐画面,可以领悟到欧阳修怎样的复杂心境?”小组合作、探究之后,达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又个学生代表说:“一是寄托了作者随遇而安的情怀。二是寄寓了作者与民同乐,乐民所乐的旷达胸襟。三是抒发了作者富国安民的政治理想。四是传达出作者借寄情山水来排遣忧愁的感情。当然,作者也有喜爱自然的感情”。 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就自然的领会到文本里蕴含的复杂心境。
简洁美。先来看一个公式E=mc2,看似简单无奇实则寓意深远,它深刻揭示了从微观到宏观再到宇观的质能变化规律。爱因斯坦对人类的贡献不用多说也是众所周知的,恰恰这个如此简单的式子就代表了相对论的精髓。再来看我们都熟悉的数学数字1,1可以说是数学里面最为简单的数了,但是1却被视为万物的开端,世界的本源,整个世界都是由它派生而来,何其妙哉。
对称美。圆,太阳的象征,“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美不胜收的埃及金字塔;铜钱式的圆中方;美丽的“雪花”图案;无不表现出对称美以及和谐美。我们知道这世间最美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分别是球形与圆形。大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圆形不仅是中心对称图形还是轴对称图形,球形则是点对称、线对称、面对称图形。当然不是只有几何中才有对称美,下列是对称的杨辉三角。美吗?答案是明确的。美,往往是无意间发现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想要的美是怎样得来的,是想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其实都不是,更多的是无意间发现的。通过公式定理以及方程等的证明、绘图等,很容易得出以前未曾定义过的美。
如与与与的图像,对称是显然的,除此之外,中心处还有一朵小花,美吗?当然!
奇异美。生活充满惊喜,数学充满奇异。奇异,就是指新颖奇特,意想不到。数学中的奇异存在于数学的每一个角落,利用简单的数学线条能够拼凑出简单的数学图形,也能够拼凑出姿态万千的图案,还可以勾勒出美不胜收的艺术珍品。我们都知道,古希腊欧多克斯发现了0.618,也就是所谓的黄金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黄金分割比。至此以后,有趣的事情发生了,0.618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希腊女神体态轻柔优美,引人入胜,人们对其产生了浓烈兴趣,为什么她会如此之美呢?于是人们开始对她的身体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结论表明她肚脐以下的高度与她整个身体的高度的比值刚好就是0.618。画家、艺术家将0.618引入到自己作品当中,发现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加和谐、美丽;当主持人站在舞台0.618处时,音响效果最好;人在气温为23℃左右,感觉最舒服,生理功能发挥最好。惊奇吧,确实,不过这就是数学的奇异之美。前面已经讲了几个奇异美的事例。接下来再例举几种典型的奇异美。就拿分形来说,数学分形艺术应用在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其艺术美感不言而喻,其基础来源就是数学美拓展而来。分形问题直观可操作,渗透了极限的思想和认识事物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刺激思维,带来惊喜,利用分形问题思想,制作美轮美奂的分形图像,美不胜收。
抽象美。人们认识世界都是由具体事物到抽象概念,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抽象美就是借助简单的数学符号把繁杂的数学内容明朗地简明扼要地体现出来。如,引入极坐标公式,其中p表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e表示离心率。如果,曲线为椭圆,如果,曲线为抛物线,如果,则表示双曲线。极坐标将ρ,e,p,θ和谐的统一在同一个公式中,随e的变化而表示不同的曲线。又如,欧拉公式:,当时,得欧拉等式:,数学家把视为最美公式,为什么美,美在哪里呢?我们知道在数学中1、0代表算术,i代表代数,π代表几何,e代表分析。欧拉等式用两个简单的数学符号将数学中五个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数结合在了一起,你说难道不美吗?它就像一座桥,沟通着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