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郁达夫诗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画意
且读下面这段文字: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这段文字,极有画意,其用色丰富而不失雅洁,深得丹青妙趣。请看作家的用色:芦花之白,桕子之白,红叶之红,乌桕树之黑,草色之赭,草根之绿,青天碧落之青碧。色彩丰富,然而并不凌乱,而是比率适宜、搭配和谐、布局有序。以天空的青碧色为基调,以芦花的白色为背景,以枯草的赭色和草根的绿色为衬托,以红叶的红色和乌桕树的黑色为点染,多种色彩有机地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丰富,但并不艳。作者以“色彩”作为视角,准确地表现了江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色。这种景色与北方雄浑肃穆的景象迥异,也与两广的温暖舒适不同,江南的冬景衰败中蕴藏着春天的生机,静默中潜伏着生命的喧闹。作者通过色彩,准确地表现了江南冬景的地域特色。
当然,这种色彩及构图,并不完全是原生态的,而是经过作家眼睛的过滤与裁剪的,是合乎画意的。这种以色彩来表现景物的写法,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常见。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王维的名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白居易的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杜甫的诗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于在古典文化浸日久,郁达夫举笔之间便自然地流露出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所以郁达夫的散文,既是现代的,又是古典的。画家刘海粟说:“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这是很有道理的。
诗情
且看以下这段文字:
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
写散文,并不是翻拍生活,而是将生活艺术化。生活是本色的,也是芜杂的,而进入文学之后的生活,必须是有序的,合乎审美要求的。“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清・吴乔《围炉诗话》)和绘画艺术、摄影艺术一样,散文在表现生活的时候当然也是经过了视角选择和素材裁剪,去除了那些芜杂的部分,留下了合乎画意的部分。而取与舍的标准,便是作家的“趣味”。郁达夫热爱江南,他心目中的江南是可爱的、温暖的、有情趣的、风雅的,于是他将江南美丽的一面呈现在读者面前。彼时江南农民的生活未必过得诗情画意,贫穷和饥寒的苦恼恐怕比诗意的悠闲多得多,但进入了文学,他们便成了“画中人”,成了艺术家眼中的风景,漏雨的茅屋也成了风景,昏暗的油灯也成了风景。一切都投射出悠闲的情致,产生了和谐的氛围。
读这段文字,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画家吴冠中的系列作品《江南水乡》。吴先生对江南水景有着浓厚的深情,他笔下的水乡流露出情真意浓的雅致与灵秀。画面简约大方,意境悠远,清丽古朴,耐人寻味,强调了一派和谐而静谧的江南景象,完美地表达了东方审美的内涵和韵致。
趣味
这里面包含了自然风貌的生趣,民俗生活的情趣,文人墨客的雅趣。
《江南的冬景》是文学画廊里的小型画展,它主要展出了三幅图画:第5段可称为“寒郊冬景图”,第7段可称为“微雨寒村图”,第8段可称为“江南雪趣图”。这三段文字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是最值得品读欣赏的段落。三段文字并不是处于同一层面的,也不是同一视角的,而是变化的、深化的。“寒郊图”描绘的是自然的江南,以植物的形与色来表现江南冬天的山川风貌;“微雨图”表现的是生活的江南,是从人文视角观察到的,以市民的生活表现江南的风情世故;“雪趣图”表现的是文化的江南,是从古典诗词、古典文化视角联想到的江南古雅的文化情趣。作者在描绘每一幅图景时,都不忘用人物的活动来点缀画面,景物中因有了人的活动,那原本可爱迷人的景色便有了生活气息,这也是这篇文章与一般写景状物散文的最大不同。三幅画,从自然到生活再到文化,由实入虚,腾挪变化,层层深化。如果说整篇文章娓娓道来如同一条涓涓细流,那么这三幅画便是激起的三朵浪花,姿态各异、风情万种。
林语堂的秋是深远的。在《秋天的况味》中,林语堂没有对秋的丰腴、肥美过多着墨,而是以一种怡然的心态,写秋的一种绵延细节的意味。在林语堂笔下,秋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的枯槁凋零。“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秋被比作雪茄、用过二十年的烂字典、用过半世纪的书桌、一块老气横秋的招牌。甚至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徐吟的声调。逐步铺陈,不断渲染,通过这一连串的道具和媒介,来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秋天的况味。这其实更是一种人生的况味,从容潇洒。充满睿智。
郁达夫的秋是清静的。在《故都的球》中。郁达夫不远万里赶去北平,只是要尝一尝那故都的秋味。“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北国的秋。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就连最平常的事物如牵牛花、槐树、训鸽和蝉声,在北平高远碧绿的天色之下,也别有意趣。难怪郁达夫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郁达夫以己推人。觉得“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而读书中的诗词文章,让他感触“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
老舍的秋天是有诗意的。在《济南的秋天》中,老舍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由此写出了济南秋天的美丽与魅力。老舍还盛情难却,“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此时,没有春的艳丽,没有夏的火辣,没有冬的冰冷,这就是秋。因为“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老舍笔下的秋天,如诗般的静美,让人流连忘返。
作者:王碧蕾
中国山水画讲究留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文学也有“留白”,在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补白”,把有限的文字背后无穷的意蕴通过科学的,巧妙地手法补出来,进行二度创作,让作品的魅力永久的留在学生的脑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辩证分析能力。
一、在诗歌教学中坚持贯彻补白意识,让诗歌的画面在学生头脑中精彩呈现,完成艺术的再创造
中国古典诗词历来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凝练的诗词语言如茶,学生的思维如滚烫的开水,在补白中还原它原有的魅力。如在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时,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把诗歌的每一联描绘成一幅画。以第一联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之后,学生联想到郁达夫的“故都秋雨”,渗入肌肤的凉意似乎铺面而来。也有学生谈到自己的亲身体会,夏夜的雨后,晴天月朗,凉气袭人。通过补白,将诗词的意境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有机结合时,经常以此作为触发点,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只有这样他们的想象能力才会真正培养起来。
二、古文教学中的补白,可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中国的古代散文,讲究的是用笔简练凝神,一如中国的写意画,寥寥数笔却如传神。《烛之武退秦师》中围绕“夜缒而出”一句,描述一幅画面。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身上紧系麻绳,从十几丈高的城墙上缓缓下坠,风吹动了他白须,静谧的夜晚只有脚踏在城墙上的声音。外面是几十万的敌军,城中是危在旦夕的祖国。绳子万一断了怎么办?敌军发现了射箭怎么办?去了如狼似虎的秦军军营万一说服失败身首异处怎么办?一切,勇敢而睿智的烛之武想过吗?他,全想到了。但一切都置之度外。通过描述画面,主人公舍己为国的形象合情合理的被学生认识到了。通过对课文表面文字之后内容的挖掘,学生才能辩证地看待人与事,提高思辨能力。
三、利用补白,进行文章续写练习
《老人与海》的结尾写到:“走进茅棚以后,他把毯子盖到肩上,又裹住脊背和两腿,就脸朝下躺在报纸上,手心朝上,两只胳膊伸得挺直的。”桑迪亚哥大鱼的骨架仍在船尾,第二天,如果你们是小镇的居民或是记者,发现这一新闻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来。有的是写居民的议论和看法;有写记者的采访和报道,介绍桑迪亚哥其人其事;也有写当他被炒作以后的生活,平静的日子被打破……我们所进行的材料作文练习,实际上就是广义上的补白,已经摆脱了套作和仿写,是思想的再创造。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导入;方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课堂导入在教学伊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够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整节课学生的专心与投入打下基础。因此,好的导入将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一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几种比较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
一、悬念导入法
导入时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这样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可先讲述“三十六计”,然后通过提问“本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来设置悬念。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课外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引入课文讲解。再如在教学《诗经?氓》《孔雀东南飞》等课文时,可提问:“女主人公聪明美丽,勤劳贤慧,那么她们究竟因何而被休弃的呢?”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并结合《礼记》中的古文化知识“女子七弃”及有关事例展开讨论,从而达到对本文积极而深入的学习。
二、音乐导入法
音乐导入法即以音乐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境界,加深对新课的认识和理解。如教《念奴娇?赤壁怀古》,可利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开篇曲导入教学。最好是师生同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雄浑、悲壮的歌声中,群情激昂,注意力相当集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苏词境界,被三国英雄感染,这时再欣赏苏词,学生会自然地联想到周瑜、诸葛亮等三国英雄风流倜傥、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建功立业的形象,也会自然地体会到苏轼的失意之恨,进而了解豪放派词风。这种导入方式可以很好的导入新课,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影视导入法
学生对影视都比较喜爱,对于一些影视剧,多少也有接触。因此在高中语文导入教学中,可尽量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如在教《荆轲刺秦王》时,可先让学先去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学生一下子就能说出许多相关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荆轲在易水送别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悲怆感情。在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前,可先让学生去查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有关资料,或者简短播放一些片段,然后利用徐志摩一生与三个女子的爱情故事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很好的激发,自然会更好地理解诗歌中那种情感。用影视来导入,利用其中的片段、细节、画面,学生有感性认识,较直观,可以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
四、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有关知识或生活经验导入新课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同时又自然地引入新课。比如,在教《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时,可设计如下导语“同学们,大家初中时曾学过《左传》中的文章《曹刿论战》,认识了曹刿这个人,知道了他是一个足智多谋、深知用兵打仗之道的谋士,他的话虽然不很多,但却句句在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了解了《左传》叙事生动,写人形象,详写战前谋划和准备,而略写战争经过的特点。《左传》中像曹刿这样的优秀谋士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谋士烛之武,看他如何在秦晋大军兵临城下,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高超的语言技巧说服秦穆公率先退兵而去,解除秦晋之围。”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学生既复习了旧知识,又领会了新知识。这种方法,不仅能“温故知新”,而且还能使学生明确新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教材的重点、难点上来,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诗词导入法
诗词名句是浓缩的精华,它们的内在美是余味无穷的。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一定的审美情境,将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情景之中,使其受到艺术美的熏陶,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讲郁达夫《故都的秋》时,就可利用学生熟悉的有关秋天的诗句设计导语: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如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色胜春朝”;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等。然后提问学生,那么在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的笔下,“秋”又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呢?这样的导入既回顾以前所积累的知识体会秋天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又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学习本课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故事导入法
一、目的不同
《故都的秋》写于20世纪30年代,作品着力表现的是作者在特定时代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并以此来折射那个时代的某些特征。所以,写景本身不是目的,即非要表现景物之美和自然之美,而是借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和趣味,表现内心的忧郁和感伤。作品描写故都秋天的风物,着眼于“清、静、悲凉”,“清、静、悲凉”如其说是景物特征,不如说是作者内心的一种体验,所以,作者写秋,虽也状秋形,绘秋色,摹秋声,但处处突出的是自己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感觉,即秋在自己心中所引起的“味儿”。作者的思想情感,独特的审美情趣在秋景里得到了曲折而充分的体现。《瓦尔登湖》这篇散文,作者抓住了瓦尔登湖的静谧、纯净、博大、深厚、富于生命力的特征,以极细腻的笔法对瓦尔登湖上的景致做了具体而又独到地刻画,生动地表现了瓦尔登湖令人神往、使人陶醉的自然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热爱和眷恋。同时,作者也借对湖的描写,完成了他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塑造。换句话说,瓦尔登湖在作者笔下不仅是一处优美的所在,更是借瓦尔登湖完成他对生命本质与灵魂生活的深刻关怀。
二、手法不同
《故都的秋》以景写心,景因情设,《瓦尔登湖》则景在眼中,情因景现。一个重主观,一个重客观,一个重虚,一个重实,一个物我交融,“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一个静静欣赏,景在眼里,景中自然有我的喜悦。郁达夫这样来写:“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自然而然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其中“一椽破屋”、“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青天下训鸽的飞声”、“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萧索的意象、冷冷的色调、静寂的氛围,不仅是故都秋景的特征,更是作者心灵的映现,“十分的秋意”不过是作者在“看”、“听”、“细数”、“静对”时“感觉”到的,因此,作者心中那一份惬意、那一份恬适、那一份孤独落寞随着几个简单的意象倾泻而出,并氤氲整个庭院。秋姿、秋色、秋声不是来自作者的笔下,是从作者那颗秋心中汩汩流出,因而都渗透着“清、静、悲凉”的味儿。再看《瓦尔登湖》中的描写:“划桨到了那些地方,我才惊奇地发现我自己已被成亿万的小鲈鱼围住,都只五英寸长;绿水中有了华丽的铜色,它们在那里嬉戏着,经常地升到水面来,给水面一个小小的水涡,有时还留一些小小水泡在上面。在这样透明的、似乎无底的、反映了云彩的水中,我好像坐了氢气球而漂浮在空中,鲈鱼的游泳又是多么像在盘旋、飞翔,仿佛它们成了一群飞鸟,就在我所处的高度下,或左或右地飞绕;它们的鳍,像帆一样,饱满地张挂着。”此段描写把成千上万的鲈鱼在水中游泳、嬉戏的情态生动而逼真地刻画出来,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作者用笔极工,鱼形、水色、水面上的小水涡小水泡,都逃不过作者的眼睛,都那般地诗情画意,而小鲈鱼游泳的情态,更让作者凝神聚力,并心生快慰。无疑,这里的描写渗透了作者泛舟湖上的无限喜悦之情,甚至直接用比喻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但是,其目的还是为了状写湖水的清澈、透明和鱼儿在水中游泳的轻快神态,以表现瓦尔登湖的美和生机。
另一方面,《故都的秋》选取片段、零星而平常的景物来写,表现故都之秋无处不在、味浓、味永、味烈的特点。而《瓦尔登湖》则立足于全局,对瓦尔登湖上的景物做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刻画,给人以整体印象。再者,《故都的秋》把描写与叙述、议论、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情生景,借景,“物”“我”交融,作者深沉的情绪情感得到了充分体现。而《瓦尔登湖》在融情入景,借景抒情之外,还常常在绘景之中直抒胸臆,情随景生,情景亦浑然一体。
三、效果不同
一、古典诗词题材艺术歌曲
中国丰富的古典诗词为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如从周代的《诗经》、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到秦汉的《乐府诗》、汉代的《相和歌》,再到唐诗、宋词、元曲等等,都为我国的作曲家们创作艺术歌曲提供了丰富的择选。古典诗词格调清新,韵律优美流畅,蕴意深远,具有朴素的哲学思辨之感,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作曲家选用的诗词大多采用名家名作,他们对这些诗词的再创作,使得古典诗词另具美感,是对诗词的另一种升华。
陈田鹤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热爱古典文学,曾在家乡永嘉就读私塾,自幼酷爱诗词、文学、音乐。1932年曾与好友陈庆之一起为《葱茏晨报》编辑副刊―诗刊《山雨》。他本人也在诗刊上发表诗作,1941年曾作诗《怀念曲》以思念当时还是女朋友的妻子(陈宗娥)。
陈田鹤对古诗词是十分钟爱的。他的第一首作曲就是古诗词,宋代向镐的《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第二首作品是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还有古诗词作品:张继的《枫桥夜泊》、秦现的《江城子・西域杨柳弄春柔》、晏几道的《菩萨蛮・个人轻似低飞燕》等等。
陈田鹤的古诗词歌曲创作具有很高的水平,这和他从小对古诗词的热爱形成的深厚广博的传统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廖辅叔先生称赞他说:“对诗词的欣赏不愧为独具只眼的”。
例1:《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1931年,陈田鹤在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上海国立音专”求学第二年时,创作了他的第一首艺术歌曲:宋代向镐的《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宋・向镐
谁伴明窗独坐?
我共影儿两个,
灯尽欲眠时,
影儿也把人抛躲。
无那!无那!
好个凄惶的我!
这首词是愁苦、寂寥的、孤独的、苦闷的。引起了陈田鹤的回忆,贴切的表达了他记忆中的童年生活。
此词以“谁伴”两字开头,突出作者在窗前等下孤独而坐,思考自己的人生,有谁与我作伴?只有我自己和影子两个相依想存,但是影子是不能长久的。灯尽后,连影儿也抛弃我了,更加衬托出自己的孤单。我很凄惶,很无奈的叹息,彷徨无助、苦闷的心情跃然词间。
当陈田鹤看到这首词后,马上就与之产生了共鸣,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9岁丧母的陈田鹤在继母的冷淡,孤独的、苦涩中渡过。他借向镐的这首词来抒发童年心灵上的创伤,反映了他艰难坎坷的人生经历。
此曲旋律哀伤婉转,曲式结构工整,带变化音的西洋小调式,典型的欧洲作曲技法,风格上很相近于老师黄自的笔意。
例2:《枫桥夜泊》
1935年,陈田鹤从武汉回上海途径苏州游玩,观寒山寺景,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七绝诗,描写了江苏城外寒山寺的秋夜江边之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此诗意境幽远,秀美隽永。作者观景视物,欣赏了幽美的夜色后,在静谧的夜晚听到钟声,显得格外的突兀和落寞,升起萦绕在心头的忧愁。
此境此景引起了陈田鹤的回忆,想起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几次三番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孑然一身,工作何去何从,一家老小八口人还等着自己养活,面对着滔滔江水,跳动的星点渔火,心中不禁泛起淡淡的惆怅。此诗正应和了此时的心境。全曲共有十个小节,算是一首“袖珍”型的作品。全曲运用五声调式写就,钢琴伴奏写的简单,但很有意境:右手两小节在高音区清丽的和弦连接下开始,犹如河面上泛起的微波,向人展示客船夜泊寒山寺的画面。音乐将张继的这首七言绝句诗意表达无遗。
二、近现代诗词题材艺术歌曲
1919年“五四”,提出白话文写作,兴起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体―“自由诗”体。它讲究表达情感自由奔放,韵律不受限制,结构自由,段数、行数、字数没有既定规格。语言浅显易懂,非常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在20世纪20、30年代非常受大众欢迎,代表人物有:徐志摩、林徽因、郭沫若、未瀚章、郁达夫、廖辅叔等。
在陈田鹤的艺术歌曲中,创作了许多“自由体”诗的作品,与多位词家合作过,其中以与徐志摩、廖辅叔等人的合作较为频繁。
陈田鹤与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Γ字┥,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笔名:南湖、诗哲、海各等。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留学,入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1926年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教授,在英国剑桥大学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作。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与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诗好朋友。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和、闻一多等人创立“新月书店”,创办《新月》杂志。曾游历苏、德、意、法、英、美、日、印多国。因飞机失事而遇难早逝,时年34岁。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形象性、可感性。他有丰富的想象力,能把抽象的事理化为生动、可感、可见的具体形象。他的诗大多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的,也有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动人民同情的,探讨生活哲理的,以及借景抒情的。
陈田鹤的艺术歌曲中也有选用徐志摩的诗。如:《山中》、《天神似的英雄》等。
山中
徐志摩
庭院是一片静,
听市谣围抱;
织成一地松影―
看当头月好!
不知今夜山中
是何等光景;
想也有月,有松,
有更深的静。
我想攀附月光,
化一阵清风,
吹醒群松春醉,
去山中浮动;
吹下一针新碧,
掉在你窗前;
轻柔如同叹息―
不惊你安眠!
这首《山中》是徐志摩作于1931年4月1日。这首诗是徐志摩写给当时已是梁思成妻子的林徽因的。他去探望在香山疗养肺病的林徵因,看到昔日恋人憔悴的身影,有感而发写成此诗。
第一段借香山的夜景引出了第二段的“不知”二字,设想香山的夜、月、松引出思念。 第三段热切的愿望,希望自己是风、是月光、是松叶,能借助这些事物静静地注视着你,但不想把你的情感惊动,蕴而不渲的一缕情思表露无遗。表达了诗人对昔日恋人的眷恋和呵护之情。
一、诗歌朗诵的美感意义
(一)诗歌朗诵启悟人性美
朗诵诗歌,既为人类,也为个人。首先,人类需要诗歌为生命找一个理由。该如荷尔德林所说:“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 其次,老年如散文,中年人像小说,青少年是诗歌。于朗诵中青年人将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于心,于吟诵中便也多了一份豪情壮志、多了一份从容雅趣、多了一份俊逸洒脱、多了一份哀惋惨恻……
(二)诗歌朗诵体味感情美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朗读者必须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这要求学生朗读时必须先体会作者的感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务求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方能打动听众。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读出其豪放之情,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要读出淡雅闲情来。文章的感情并不单一,朗读者更需留心,如郁达夫《故都的秋》清静中寄悲凉,《诗经?硕鼠》痛恨中含警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另外,文章言尽而意无穷处,更需细心揣摩。
(三)诗歌朗诵再现形象美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使之在朗读者心中形成“内心视象”,当自己的“内心视象”与作者契合了,也就深得文章意旨了。朗读要打动人,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内心视象”不可,并在朗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嗅其味,如扪其形。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须在脑海中确立自身贬官黄州,独临赤壁,祭奠江月,伤悼古人,感吁“华发早生”,但非失望颓废的主人公“视象”。读《离骚》,这高冠长佩、芰荷衣裳而“好此奇服“之屈原,不同流合污之浩然正气与九死未悔之爱国信念要呼之欲出。又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如能凸现辛弃疾睹国事靡烂,痛壮志未酬,于豪壮中略见悲凉之“视象”,诵读与再现形象相得益彰了。
(四)诗歌朗诵理解思想美
古人读书当是今人之朗诵。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朗诵教学入手”,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有时还得背诵”。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是朗诵的先决条件,同样,学生也因朗诵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朱熹也有同样的体会:“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不熟读《致大海》又如何从大海喧嚣奔腾的气势、雄浑博大的意境中体验到普希金那自由奔放积极奋进的思想感情呢。
(五)诗歌朗诵感受语言美
朗诵,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对文章感受极为深刻。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文章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生同病相怜人世一叹;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生恍如隔世、悼然自伤之情;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自会如杜甫般心念武侯,许身社稷,涕泗并流。
诗歌语言形象、精炼,这就要求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二、诗歌朗诵的再创作意义
朗读是一种再创作活动,要求师生用有声语言表现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从而使听众领悟作品内容,在感情上受到感染。
(一)陶情养性利其诵
“凡事预则立”,这必要求选好朗诵材料。对高中生来说,好的朗诵材料应该以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内核,以积极进取乐观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依托,以无穷的诗意为动力,以富于形象性而适于口诵的简约质美的语言为外观,以节奏、韵律、音乐的美感为引线。
就这些方面来说,高中语文教材对朗诵诗歌处理得非常好。所选诗词,按照了新大纲“课文要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要求,所选之文全都是各个时代的经典之作,能反映诗歌传承的文史脉络,厚载的思想文化之重。
(二)把握内容悟其义
古语说“诗言志”,古诗词往往用唱的形式来表现,在音乐的美感中传递动人之情,凸现其深邃的思想和喻世的道理。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要准确透彻地理解作品,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这是理解作品的基础。诗词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词家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词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
其次,理解作品主题。主题是作品中表现的思想、观点,是作品内容的核心。理解主题是理解作品的关键。朗读要求再现作品原貌,要准确传达作品思想,表达作品感情,阐明作品观点,说明作品道理。
再次,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对中学生来说基本了解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风格,并不困难,同时也很有必要。
一、灵活导入,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学生本来怀着美好的期待,如果老师生硬干瘪地直奔主题,虽然目标比较明确,但多少有些让学生失望,如果能够以一个新鲜的、恰当的内容作为话题,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走进课文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该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吧。
设计导语,不能为兴趣而兴趣,哗众取宠是没有必要的,教师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准确的有创新意义的切入点,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顺利地将他们领入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中来。
导入的方法很多,比如故事导入、谜语导入、对联导入、实物导入、插图导入、影视导入、情景导入等等。
比如,《<宽容>序言》可以选用为人类盗得天火的英雄普罗米休斯的故事导入,这和文中人物“漫游者”的精神境界是相通的,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深入理解“漫游者”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
再如,《故都的秋》一文,可以选用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插曲《秋窗风雨夕》导入,诗中所绘惨淡凄凉秋景、所传苦闷颓伤之情,与忧郁自恋的郁达夫眼中秋景,心中秋情颇有相通之处,由此导入,可以引起学生兴趣,也可以作为鉴赏点,对比深入品赏课文。
又如,《米洛斯的维纳斯》可以直接用插图或石膏像导入,这就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可感的实物,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课堂上,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就是问答,那么,教师的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巧妙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问”要问得准,问得活,问得巧,问到点子上去。一个善于提问的老师,要善于在学生思路不畅时帮助他拨开迷雾,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要确信,只要问题问到兴奋点上,学生便不会无动于衷,而只会千言万语一吐为快。在这个过程中,求新求异的思维火花就会迸发出来。
比如,小说《祝福》,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谁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凶手?一石击起千层浪,众说纷芸,而恰恰在这种探究中,小说的主题思想可以得到揭示。
再如,《琵琶行》一诗,问题设计为:与琵琶女的一次邂逅为什么会对白居易的内心造成如此巨大的震动?二人身世命运、人生遭遇的相似可以由此归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旨由此明确。
三、组织活动,调动兴趣
活动的形式可以灵活多变,说话、讨论、辩论、朗诵、歌唱、表演都可以依据不同课文选择运用。
比如,在学习《一剪梅》《虞美人》《雨霖铃》等课文时,可以在歌唱中与学生共同品赏诗词之美。
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孔雀东南飞》《三块钱国币》等课文,可以让学生编成课本剧来演出,然后评论,在这“编、演、评”的过程中,学生的收获会更加丰厚。
又如,《道士塔》一文,文化内涵深厚,理解起来有难度,我事先印发给学生有关敦煌和王圆箓的相关材料,让学生辩论王圆箓的功与过,通过辩论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王圆箓背后的官员和政府的腐败无能,民族的衰败与耻辱。
四、开展竞赛,促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