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赞颂母亲的诗歌

赞颂母亲的诗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赞颂母亲的诗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赞颂母亲的诗歌范文第1篇

他是柔软的,亲切的。那是一种无私的、超级伟大的母爱。

赞颂母亲诗歌和文章多的数不过来,再次,我不想讲大道理,只想通过一些小小的事情,来说明母爱到底是一个怎样伟大的爱。

在我的耳边不时会有妈妈对我小时候淘气的文章。在吃饭时,妈妈说我小时候吃饭的时候就剩一点饭了,但是,碗突然之间就掉地下了,后来,妈妈见我就剩一点饭的时候,就赶快把玩抢走,免得历史重演。

这些事我根本不记得了,但是它们却深深地刻在了妈妈的脑海中。

赞颂母亲的诗歌范文第2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现代诗歌赏析题在中考中应运而生。纵观201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我们发现较浅易的、有定评的现当代诗歌开始走进考卷。具体说来,就是以抒情诗、哲理诗或内涵深厚的诗为主,设题多趋向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命题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注意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语调、重音等。⑵对现代诗歌重点句的理解与品析。⑶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中某些形象的象征意义。⑷理解诗歌的主旨,评价作品的思想内涵。⑤体验作品中的情景和形象,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解题策略】

一、通过想象解读意象。我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神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想象”这一论题。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离不开想象的。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诗歌的欣赏活动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实际上,就是通过想象去把握诗歌的意象,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二、通过抒情解读情感。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诗人用其独特的个性特征,用其精练的创作手法,而不惜多次修改以致达到与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诗歌的巨大艺术魅力也在于此!它不像小说,擅长于设置波澜起伏的情节、描写栩栩如生的人物。所以,解读诗歌,主要不在于通过诗了解更多的事物,而是求得情感上的共鸣。

三、通过猜想解读主旨。诗歌是浓缩的智慧,以最有限的诗句,拓展出最无限的空间;以最精短的形式,承载起最博大的内涵。所以,有时我们要去“猜想”,即对诗歌内容、作者、背景等作综合性思考。

四、通过咀嚼解读内涵。含蓄是一种表现艺术美的方法。含蓄是诗歌语言的特色,是它和散文、小说等语言的最大区别之处。司空图云:“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坡讲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沈德潜说的“弦外音,味外味”,都表达了和梅圣俞相同的看法,因为诗贵含蓄,只有含蓄的诗词才能诗意深厚,韵味无穷。诗歌因不直说而增加欣赏的困难,通过咀嚼品味含蓄,可以较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

【真题解析】

例1. (2011年湖北省恩施市)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

差 别

雷抒雁

久飞的鸟,

想栖于一枝,

歇一歇困倦的翅膀。

学飞的鸟,

想离开树枝,

试一试翅膀的力量。

(选自《中国现代诗歌选》)

⑴“飞”是鸟儿向往的事情,为什么“久飞的鸟”“想栖于一枝”,要“歇一歇”“翅膀”;而“学飞的鸟”却又“想离开树枝”,要“试一试翅膀的力量”?

⑵这首诗短小精悍,寓意深刻。从结构上看,前后两小节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例2. (2011年湖南省湘潭市)下面这首小诗的作者是谁?请你简要说说阅读这首小诗后的感悟。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节选自《繁星・春水》

【解析】

一般来说,这类试题的命题往往以抒情诗、哲理诗或内涵深厚的诗为主,设题多趋向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现代诗歌重点句的理解与品析;②理解诗歌中一些表现手法的运用;③能理解诗歌的主旨,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④体验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并实现自己情感上的认同。例1是一首文字简短、蕴涵深刻的哲理小诗。“飞”该是鸟儿向往的事情,诗歌就是抓住“飞”来写两种不同的鸟: “久飞的鸟”往往会对“飞”失去新鲜感,会觉得困倦,“想栖于一枝”;“学飞的鸟”却对“飞”洋溢着热情,它们为了“飞”而“想离开树枝”,敢于进行尝试,有着一股冲劲儿和无所畏惧的精神。通过对比,我们深深领悟到:一个人如果能自始至终对所做的事情,保持着火热的激情和十足的干劲,怎么会不成功?只有了解这首诗的内容两道题目即可迎刃而解。例2.本首诗歌是节选的冰心的《繁星・春水》中一首,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这种母爱的颂歌在《繁星》《春水》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正是对母爱的深情赞颂,奠定了这两部作品深沉细腻的感情基调。考生把握这些信息后加上自己的理解即可回答。

【参考答案】

1.⑴“久飞的鸟”由行日久,往往会觉得困倦,甚至会失去继续飞行的动力;而“学飞的鸟”由于处于学飞的过程中,对飞会充满热情,为了获得这项技能而敢于尝试,有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冲劲和无所畏惧的精神。⑵①对比;②凸显主旨。 2.冰心。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母爱的崇高,在诗中运用类比、比喻的方法抒情。

【试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钻 头

潘 伟

光芒属于塔灯

高大属于钻塔

你只能在漆黑的低处

甚至更低,啃泥吐沙

打落牙齿,依旧潜入

再潜入

测量你走过的路程

向上计算你已登上了珠峰

可你是在向下挺进

在古生物化石的缝隙中,你

有时代表一种深度

有时印证一种厚度

见到光亮时你已伤痕累累

但人们把掌声献给了黑色花

其实在低处,那些闪光的东西

只能想象,无法目睹

(选自2010年08月27《中国石油报》)

⑴仔细品析诗歌中画线句子,说说它表现了“钻头”什么精神?

⑵读诗,不仅要读懂表层意思,更要读懂深层含义,说说诗中“钻头”的象征意义。

⑶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赞颂母亲的诗歌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华兹华斯诗歌孤独表现方式原因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诗坛的一颗巨星,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主要开拓者。他的诗歌和诗学冲破了18世纪新古典主义诗歌的桎梏,在英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华兹华斯的诗歌具有极强的现代感,揭示了19世纪人类的孤独,展现了当时人类所面临的尴尬和困境。学者们对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孤独意识问题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有的学者还将其诗歌中的孤独意识上升到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认为“孤独意识不再仅是一种人生经历和主观感情的表露,而是包括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美学价值的一系列复杂观念”[1](P16)。但是,很少有学者对华兹华斯诗歌中孤独意识的呈现方式进行探索。本文拟对华兹华斯诗歌中孤独意识的呈现方式及其表现孤独意识的原因予以探讨。

华兹华斯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赋予其诗歌中的人物身上,在他的诗歌中展现出一系列孤独者的形象,生活的艰辛、精神的折磨、社会的变迁、亲人的丧失使他们内心充满了忧伤、烦恼、痛苦、悲观、失望,他们常常孤独寂寥、郁郁寡欢。事实上,华兹华斯一些诗歌的题目便十分直接明了地表现了诗中人寂寞孤独的情怀。这类诗歌有《孤独的收割者》、《她住在人际罕到的路边》、《坎伯兰的老乞丐》、《没孩子的父亲》、《露西・葛雷――孤独》、《被遗弃者》、《玛格丽特的悲苦》、《我曾在海外的异乡慢游》等。从诗歌内容来看,一些诗歌表现的也是孤寂的主题。这类诗有《咏水仙》、《我们是七个》、《水手的母亲》、《一阵昏沉蒙住过我的心灵》、《她沐浴了三年阵雨和阳光》等。

华兹华斯在其诗歌中经常直接使用一些表现孤独或寂寞的词汇如“alone”,“single”,“solitude”,“solitary”,“lonely”,“secluslon”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意识。有时他会间接使用一些表示孤独的词汇如“byherself”,“wander”,“vacant”,“pensivemood”,“melancholy”等。此外,诗人还使用一些表现“宁静”或暗示“宁静”和“空旷”的词汇如“silence”,“silent”,“still”“secluded scene”,“quiet”,“Hermit's cave”,“tranquil”,“untrodden ways”,“Arabian sands”,“the farthest Hebrides”,因为宁静中和空旷中才会有孤独感和寂寞感。

在表现孤独的方式上,华兹华斯经常采用间接的或婉转的表现方式,以单个的他人的孤寂衬托自己的孤独之感。《孤独的收割者》表现的是一位高地姑娘的孤寂。她独自一人在田间收割、独自歌唱、独自又割又捆,唱着凄凉而又悲哀的歌。诗中荒凉的“阿拉伯沙漠”、寒冷苍凉的“赫布里底群岛”“疲惫的旅人”和“寂静”等词都寓意寂寞。尽管诗人听不懂高地姑娘所唱的歌的内容,但是他却能够听出那歌声之悲伤,断定“这哀哀不绝的歌声/在唱早已过去的辛酸事/或很久以前的战争:/或者是痛苦、损伤和悲哀?”[2](P265)诗中“thrilling”一词既有悲伤之意又有令人兴奋之意。悲伤与兴奋构筑起华氏诗歌的有机结构。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悲伤是慰藉的主要因子。此乃诗人的悖论哲学。

《她住在人际罕到的路边》描写的是乡村姑娘露茜的孤独之感。她居住在远离喧嚣都市的偏僻的乡间,住在很少有人涉足的路边.因此无论她多么美丽也无人知晓,更不会有人爱恋,只能忍受寂寞和孤独:“她住在人际罕到的路边,/住在野鸽泉的近旁:/这姑娘生时没有谁夸奖,/很少曾把她爱上。”[2](P87)姑娘生无人知,去无人晓,惟有与孤独为伴:“活着时谁知道她在世间,/更有谁知道她夭亡。”[2](P87)此诗虽然是一首爱情诗,但是诗中却弥漫着孤独悲哀的氛围。

《露西・葛雷――孤独》讲述的是一位为了给在城中的母亲送去一盏灯照明,为了不使母亲在回家的路上迷路,而自己却因暴风雨的到来而迷失了方向后被水淹死的故事。此诗的副标题为“孤独”,仅从副标题便可看出诗人所要表现的内容。当然,此诗也是对普通百姓优秀品格的赞颂。

《西蒙・李》描写的是生活贪困、孤苦伶仃的老猎人西蒙・李的悲惨命运。西蒙・李年轻时以打猎为生,但由于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以及他年龄的不断增长,他已无法继续以打猎为生,晚年生活极度贫困。他骨瘦如柴,身子弯曲,体弱多病,踝节肿大,双腿干细。

《水手的母亲》描写的是一位水手的母亲。她的儿子在一次出海时不幸遇难,儿子生前喂养着一只会唱歌的小鸟。儿子去世后,她无依无靠,只能靠乞讨为生,但是她还一直喂养着儿子喜爱的鸟儿。把鸟儿视为儿子的一部分或为了表达对儿子的爱,也为了纪念儿子,她把母爱献给了儿子喜爱的鸟儿,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呵护小鸟。当然,我们更有理由认为,儿子是老人的希望,而失去儿子的悲伤和孤独是不言而喻的。诗中孤苦伶仃的老人则衬托诗人自己的孤独。

华兹华斯也使用复数,即以“我们”或“他们”来暗示或象征自己的孤寂之感,间接婉转地表现自己的心境。《我们是七个》一诗中,小姑娘共有七个姐妹兄弟,她的姐姐和弟弟先后死去,小姑娘仍一如既往地到他们的墓边玩耍、织袜、唱歌、吃饭。在她看来,姐姐和弟弟根本也永远不会死去,她的兄弟姐妹七个人永远也不会少一个,因此.小姑娘自始至终回答说“我们是七个”。而大人却觉得他们应该只有五个。当然,此诗主要表现的是诗人独特的儿童理念。但是,对成年人来讲,七兄妹丧失了两个无疑意味者孤寂。

《塌毁的茅舍》中呈现的也是令人悲伤的场景:杂草丛生的庭院、婴儿孤独的哭声、孩子的死,玛格丽特丈夫的不辞而别以及她因病在茅舍中死去的悲惨情景。诗人以悲凉的场景有力地表现出凄凉孤独之感。

赞颂母亲的诗歌范文第4篇

   最新《繁星春水》读后感

  在这个短暂的寒假里,尽管我有许多要做的是,但我还是抽出了很多时间来读书。我读了《繁星、春水》、《名人传》等长知识的书。在这些是书里我最喜爱的还是《繁星;春水》,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冰心写出了自己对母亲所有的思念和爱。还有冰心的《繁星春水》的体裁是诗歌。要知道我是最喜欢实歌的了!

  冰心写的这200多首诗歌里,充分表现了除了冰心对母亲随时随地的感情与回忆。在冰心看来,母爱是无比博大无边的,伟大无穷的。就像这首诗:“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射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卓这是用了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把自己比作鸟儿,把母亲比作鸟巢。是啊,这种比喻真是太恰当了!

  我读着渎着看见这样一首诗:“阳光穿进石缝里,和极小的刺果说: “ 借我力量伸出头来罢,解放了你幽因的自己!”树干儿穿出来了,坚固的磐石,裂成两半了。”这首诗虽人语句婉转,但在字里行间中写出了对于困难要努力克服,要对未来抱着必胜的信念,只有这样成功的大门才会为你打开,才能更好的去面对未来。看完这首诗我就想起了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在我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在做数学练习题时,我遇到了多道难题,怎麽想也做不出来,于是我就急了,把所有的书和本子都扔到了地上,当时我真是气急败坏,以致马自己是笨蛋。真时妈妈州了进来,看看趴在床上了哭得我,又看了看地上的书和本。走到平我面前对我说:“孩子你怎麽这麽没有耐心呢?甘什麽事都要耐心、认真,怎麽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呢?你要敢于面对现实,克服困难。这地上的书和本你就看着办吧!”说完妈妈就走了,留下不知所措的我,我坐起来仔细想了想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把地上的书和本都捡了起来,耐心、认真的又作了一遍,这一回我真的把所有的题都攻破了。看来妈妈说的真太有哲理性了!

  读完了冰心写的《繁星;春水》我得到许多启示。让我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面对困难应有的态度。《繁星;春水》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非浅啊!

  最新《繁星春水》读后感

  与《飞鸟集》的风格不同的是,泰戈尔语言有印度本土的风味,更有一种寓言的韵味,而冰心的则更带有她个人的风格,语言更加清丽,给人一种近乎透明的感觉,仿佛是她将自己全部的爱与关怀都倾注在了这几行诗中,读泰戈尔的文字时,我觉得周围的世界都成了棕色和红色,大概是因为那股特有的语言和民族风;而读冰心的诗时,我仿佛来到了一个蓝色的地带,也许是轻盈的天空,也许是平静的海底,总之与泰戈尔那深红色的视觉感受相比,似乎更显淡雅。

  冰心的语言含蓄,因为她貌似什么都没有说;深刻,因为她道破了一切都是爱。这里面的内容是宽泛的:她爱青年,所以她提醒少年努力学习,珍惜青春,展望未来;她爱社会,所以她写道要“解放思想,反抗斗争。”她爱生活,所以才写“要迎接生活的风浪”;她爱整个人类,所以才同情弱者,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意义而时迷惘,时奋发。对父母之爱、童年与故乡欢乐的回忆也凝结了她赤诚的爱。她对万物都怀着一颗感性的心,都用心爱,发现爱……这难道不正是一种博爱吗?

  想到这里,我不觉感动了。这么伟大的胸怀,包容万物,爱整个世界,这么美好的内心,这么高雅的情操,只能使我为爱而感动。

  最新《繁星春水》读后感

  我读过了《繁星春水》一书,我知道了冰心写的诗十分优美,大都表现对于母爱,童真的描写,歌颂和对于大自然的赞美,都是“爱的哲学”的具体表现。

  《繁星春水》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在冰心的笔下,母爱是最值得赞颂的博大无私,至高无上的人类情感,它是生命的源泉、美的极致和人生的港湾。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件事物是完全相同的,只有母爱是永恒一致的。

赞颂母亲的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纸鹦鹉螺 图形背景理论 爱

中图分类号:I267 文献标识码:A

玛丽安・摩尔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诗晦涩难懂并且总被她不断地修改,致使她的读者并不多。107 然而,作为现代派中少数被认可的女诗人,摩尔的诗是极具有研究价值的。摩尔总是将注意力投射到对自然界的普通事物的观察上,通过理性的分析,用本真写实的手法和哲理性的表述发掘出这些普通事物的蕴含的不同寻常的意义,并将自己的情感巧妙地寓于这些事物之中。而图形背景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和研究范式,对于解读和发现诗歌具有极大的适用性和挖掘空间。图形背景理论起源于心理学,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提出。心理学家认为知觉场被分为图形和背景两个部分,“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一部分及注意的焦点部分。“背景”即为为突出图形的衬托部分。图形背景理论的这种衬托与被衬托关系对文学文本尤其是诗歌的意境营造和解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有极远的发展前景。本文拟从认知诗学中图形―背景理论来解读摩尔的《纸鹦鹉螺》,来进一步发掘和阐释诗人所要表达的微妙情感。

1图形―背景理论下《纸鹦鹉螺》的解读

摩尔的诗以晦涩难懂著称,她会将许多不相关的事物并置在一起,所以阅读她的诗需要有勇气、耐心和足够的学识背景。《纸鹦鹉螺》就是这样一首看似晦涩实则寓意深刻的诗。

在了解这首诗之前,我们需要简单地了解一下纸鹦鹉螺。鹦鹉螺是通过分泌一种类似于塑胶的物质来制造壳,来养育自己的下一代。当孵化出幼儿后,这只壳就被抛弃。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鹦鹉螺的壳其实就是母亲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场所,就是母爱的一种化身和隐喻。摩尔的这首诗赞颂了母爱,在紧凑和极具张力的语言中,那份坚忍与矛盾的爱,被一点点呈现出来。

该诗开篇便用了两个疑问句:

为了唯利是图的

权威人士?

为了沉迷于

茶会上的声誉与往返之舒适的

作家?

这两个疑问句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声色犬马、觥筹交错的世界中去,在这个画面中,权威人士和作家是图形,茶会和声色犬马的生活是背景。开头似乎与诗的题目毫不相关,但却给了我们极大的视觉冲击,让我们对于这种奢靡的生活有了极深的印象。接着摩尔的笔锋一转,在下句中写到:

并非为了这些人

纸鹦鹉螺

建造了脆弱的玻璃壳

由于图形背景也呈动态发展。图形和背景成为一个“图形过程”和“背景过程”,相应产生突出的意象和持续的共鸣。摩尔将画面重点放到了纸鹦鹉螺建造的玻璃壳上,所以较为显著,更引人注意的玻璃壳此时便成为了图形,而声色犬马的生活,以及穿梭在其中的唯利是图的权威人士就成为了这一画面中的背景。通过对纸鹦鹉螺的玻璃壳的突出强调,以及对纸鹦鹉螺与权威人士的对比,摩尔似乎在向我们传递一种对纸鹦鹉螺赞美的信息,也正是通过这种突出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在第二节中,诗人紧接着就开始用细腻的笔触来描绘了纸鹦鹉螺外壳。在以鹦鹉螺为图形的画面中,她的壳内面“如大海一般光滑”,这个比喻表明了壳的舒适如同大海一般,正如如大海一般平静深沉的母爱。然而,这个外面是“灰白色”内面“边缘整齐”,“如大海一般光滑”的玻璃壳却是“易朽”的。根据“时间事件”结构中的图形和背景原则:时间轴上的图形倾向于构成一个有界的封闭物,它越封闭,其作为图形的突出程度就越高,而越是无限度的时间最有可能作为背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鹦鹉螺壳的存在只是一段短暂的时间,因此“易朽”的鹦鹉螺壳便极具有凸显性,而漫漫历史长河变成为了这个鹦鹉螺壳存在的“背景”了。“易朽”表明了壳的脆弱,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种“爱”终将有一天被抛弃的命运。虽然“易朽”但却是“希望之纪念品”,是一个母亲虽然脆弱但永恒的爱。紧接着,视角由近拉远,由小拉大,画面由壳转移到“警惕的创造者”上来。这个守护者不吃饭,日日夜夜地守护着这些蛋,鹦鹉螺所经历的日夜更替,以及身下的蛋似乎都是背景,凸显的只有那个“警惕的创造者”。日夜交替属于是动态的背景,而“警惕的守护者”几乎不吃饭在守护着她的蛋属于是静态的图形,动静结合更突出了纸鹦鹉螺其爱之深,也就是母亲对孩子的付出和辛劳。更加明确地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第三节中,诗人的视角开始转移到纸鹦鹉螺日夜守护孵化的蛋上。诗中写道它们是在纸鹦鹉螺类似章鱼的“八条胳膊的八重覆盖下”,在“玻璃羊角似的摇篮”隐藏的物品。在这里这些蛋是图形,而纸鹦鹉螺的八条胳膊和玻璃羊角似的壳都是背景。蛋被紧紧覆盖着,隐藏着,体现了鹦鹉螺对于自己孩子的爱。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写道这些蛋如同赫拉克勒斯。在第四节中他被“一只忠实于九头蛇的螃蟹咬住,阻挠了他的胜利”。但是,赫拉克勒斯也正是从这只螃蟹身上获取灵感才战胜九头蛇的。作者到底是何用意呢?回头看一下那被纸鹦鹉螺紧紧覆盖的蛋,虽然免受了外界的伤害,但却有被自己母亲压碎的危险。正如一个母亲对于孩子的溺爱,有可能妨碍孩子的独立。但最终母亲还是选择成全孩子的自由。所以作者给出了我们答案:这些蛋被孵出来,“它们自由的同时也解脱了壳”。这一句话道出了本文的中心意思所在:爱是牵绊,更是港湾。也正如那只螃蟹最终给了赫拉克勒斯成功的灵感一样,母亲给了孩子自由的权利。

幼纸鹦鹉螺孵出后,只剩下有裂痕的壳,壳上的裂痕成为了图形,而白色的壳成为了背景。对于蛋痕的描述,诗人用了一个新颖但寓意深刻的比喻。我们随着诗人的描述将头脑中的画面切换到代表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希腊文化的长袍――爱奥尼亚式。在这幅画面中,爱奥尼亚式长袍是背景,而长袍上的“折痕”是图形。长袍是希腊文明中衣着文化的结晶,而纸鹦鹉螺的壳是她对孩子爱的心血,二者有一定的共通之处。蛋痕是这件艺术品完成的标志,虽然痛苦,但是这是圆满,这是母爱所能得以延续的永恒。作者用希腊长袍上的褶痕来比喻,不仅是形似,这些壳痕所代表的放弃和成全的母爱更像是长袍所代表的希腊文明一样闪耀着永恒的光芒。由此,诗人将诗中的主题送入了一个更高的高度。壳碎了,但纸鹦鹉螺的八只胳膊仍相互缠绕在一起“如同帕特侬神庙中马的鬃毛线条”。通常来说,文学文本里中的图形和背景是固定的,但是,偶尔也有图形成了背景,而用于描述的背景成了图形的情况。在这里,原来重点凸显的图形,纸鹦鹉螺的壳便成为了背景,而原来是背景的纸鹦鹉螺的八条胳膊则凸显为图形了。帕特农神庙的雕像马也是希腊文明的一部分,也象征一种永恒。形似马的鬃毛相互缠在一起的八只胳膊相互安慰,仿佛有一种落寞的欣慰感。母爱的牺牲成全的落寞和欣慰是永恒的爱,如同帕特农神庙的雕像一样不朽。

摩尔通过对一只纸鹦鹉螺的观察道出了含义深刻的真理。即爱并不是占有,而是一种放弃和成全。只有成全的爱才能使爱的双方得到欢乐和喜悦,才能永恒。母爱便是这样一种在希望中永恒的爱。但是在最后,摩尔依旧告诉我们:爱,是唯一的坚强堡垒,足以信赖,值得信赖。

2结语

在这首诗歌中我们从图形背景理论的角度进一步剖析了这首诗歌。摩尔的这首诗融合了敏锐的细节观察、新颖的观察视角、新鲜奇特的比喻与晦涩晦涩阐释。通过细微的观察,向读者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并通过不断的变换图形背景,使所呈现的画面充满了动感和层次感。也正是通过图形背景分析使读者想要强调的中心思想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而使读者对于这首诗以及摩尔有了一个更清晰,更确切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Moore, Marianne. The Complete Poems of Marianne Moore [M]. London. 1969.

[2] 傅建华.试用图形背景理论解读李清照诗词[J].文史博览(理论),2013(5).

[3] 梁丽,陈蕊.图形/背景理论在唐诗中的现实化及其对意境的作用[J].外国语,2008(04).

赞颂母亲的诗歌范文第6篇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文章中心意思、作者思想感情有密切的联系。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一把钥匙。综观近几年的中高考阅读试题,关于文题的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故此,很有必要来探究此类题目的设题类型和答题技巧。

一、明确文章标题的主要作用

一般情况下,文章标题的作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个标题交代了闻一多先生品质的两个方面:一是说,二是做。别人是说了再做,而闻一多先生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标题中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病逝了。

2.点明行文线索。线索可以是物品、人物、时间、事件、地点的转换、人物的感情变化等等。如《背影》这个标题点明行文的线索是父亲的“背影”。《我的老师》的线索是 人物魏巍的老师蔡芸芝先生。《最后一课》是以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的。

3.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交代了作者鲁迅先生小时候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

4.确定文章描写的对象,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如写的《回忆我的母亲》,标题确定了文章的描写对象“母亲”,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对母亲的怀念和深爱。又如《丑小鸭》一文的线索是丑小鸭的经历和心理历程。

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如《喂――出来》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以环境污染为题材,记叙了被扔进洞的东西又飞出来的经过,警醒世人: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 以“洞”为线索梳理情节:洞现议洞填洞 洞满 。

6.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如杨振宁写的人物传纪《邓稼先》一文,作者以人物邓稼先为中心,把邓稼先这一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抓住他忠厚平实,诚真坦白的性格特点,回忆了他为中国的“两弹”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赞颂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并挖掘出这种性格和精神产生的根源: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

二、分析标题含义的方法

1.字词分析法

字词分析法,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的一种方法。如《伤仲永》这一标题,运用析词法分析,标题中只有两个词,“仲永”是本文的描写对象,而重点要分析“伤”,标题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伤"?“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因为仲永原本天才,但由于没有得到后天良好的教育,而变的平庸,太可惜了!如果现在的学生是神童,他们也会努力学习,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学习将会落后,他们勇于进取,敢为人先,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

2.修辞分析法

修辞分析法,就是从理解标题的修辞入手,来理解标题含义的一种方法。如《白杨礼赞》这个标题,运用比喻、象征手法,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的正直无私、坚强不屈的品格。再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标题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一方面是指现实中爸爸养的花凋谢了,另一方面暗示爸爸的生命像他养的花一样结束了,包含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无奈的心情,同时也引起读者深深的同情, “花”在文中起着贯穿全文的线索。还有像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拟题,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象征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是新奇而美妙!他的这个标题又是多么的深刻而醒目!

3.主旨分析法

主旨分析法,就是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思想入手,分析标题所揭示的思想内容的一种方法。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标题中的“秋天”点明了时间,“怀念”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秋天引起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再如,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标题采用了反复的手法。“走一步”是起点,“再走一步”是发展和深入,揭示了“只要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最后的大问题也迎刃而解了”这个主题,标题富有意蕴,引人入胜,引发思考。

4.背景分析法

赞颂母亲的诗歌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伊丽莎白·勃朗宁夫人;《奥罗拉·利》;文化背景;乔治·桑;19世纪英国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72-02

一、引言

《奥罗拉·利》是19世纪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芭雷特·勃朗宁夫人的诗歌体小说,主人公奥罗拉·利是作者用心描述的理想女性形象,其对人生、写作以及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看法与作者的现实经历有极大的关联,可以说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写照,同时小说也反映了19世纪英国纷繁的文化背景和妇女命运。

二、《奥罗拉·利》的主要内容

主人公奥罗拉·利的母亲是意大利人,父亲为英国人。母亲在她4岁时去世,自此她和父亲相依为命。13岁时,父亲也去世了。孤苦伶仃的奥罗拉被送回父亲的故乡──英国,交由姑妈抚养和教育。比她大几岁的堂兄罗姆尼·利是她的好朋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在思想观念方面渐行渐远。后来,罗姆尼向她求婚,她拒绝了。两人分手后,罗姆尼离开了她去实现他的社会理想,希望用自己的仁慈和同情心来拯救整个社会和底层的劳动人民,改变世界。奥罗拉则独自来到伦敦,以写作作为自己的生存手段。在实践自己理想的社会工作中,罗姆尼爱上了来自平民阶层的玛丽安·厄尔,并向她求婚,玛丽安答应了。可是就在婚礼的那天,玛丽安却失踪了,罗姆尼一直没有找到她。奥罗拉在经过巴黎准备回意大利的时候碰见了玛丽安。原来,一个深爱罗姆尼的资产阶级小姐沃尔德玛出于嫉妒而陷害了玛丽安,致使玛丽安遭到并因此而生下一个私生子。了解了情况后,奥罗拉决定带着玛丽安母子一起到意大利去生活。几年后,罗姆尼来到了奥罗拉在意大利的庄园,这时的他因为自己的理想未能给平民带来实际利益而不被理解,家园被他们烧毁,而他自己也在火灾中受伤以致失明。这时的奥罗拉接受了他,担负起了照顾他的责任。小说结局是奥罗拉、罗姆尼、玛丽安及她的孩子一起生活在意大利。

三、《奥罗拉·利》的写作背景介绍

勃朗宁夫人开始写作《奥罗拉·利》的时间是在1854 年,该作品于1856 年出版。这期间作者经历了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思想与心理逐渐成熟,所以她在此书的序言中说明:“我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表兄约翰·凯尼恩先生。这是我作品中最成熟的一部,包括了我对人生对艺术的最高信念……”作者的日趋成熟也使这部作品的内容内涵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奥罗拉·利》采用了一个年轻作家自传的形式,讲述了19世纪英国女性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现实。奥罗拉由于双亲去世,被送回英国由姑妈抚养。她的姑妈以培养英国贵妇的方式来对她进行教育,“她必须读正统的宗教读物,学习一些诸如古典法语、德语之类的语言知识,一些无趣的音乐技艺等。还要学习制作腊花,以及女子之道─—这些在那个年代可是大行其道的对女性进行的传统教育。”这里描写的是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女性生活的真实情况。幸运的是,同样生于富裕资产阶级家庭的勃朗宁夫人并没有这种痛苦经历,相反,她的父母非常开明,对她厌弃传统教育而热衷于阅读和写作的做法给予了支持。尽管没有接受上述传统教育,但生活在19世纪中产阶级社会团体的作者对于同时代的女性的遭际却有着清楚的了解。事实上,19世纪女权思潮正在英美等国家兴起,尽管没有得到正规系统的教育,但那些具备一定进步知识的中产阶级妇女已经在思考当时女性的生存状况,并通过相互通信和发表文章来探讨呼吁关注女性的社会人生和理想,她们对于女性所接受的那种只为取悦男性却毫无实用价值的所谓正统教育非常反感和憎恶。

19世纪是英国历史上非常辉煌的时期,工业革命的成功促成了英国经济的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阶级剥削,贫富差距,等级思想严重等,这些在《奥罗拉·利》中都有体现。比如:当罗姆尼把自己的结婚对象──来自平民阶层的玛丽安·厄尔──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同伴认识的时候,“ 不敏感的她也逐渐意识到,在这欢乐的伊甸园里,她同样是不适宜的,……,──献上自己的灵魂,却把他推入毁灭,…”。在诗歌的第六章里,出身于社会底层的玛丽安敏锐地感觉到了罗姆尼那些来自上层社会的朋友对自己的不屑与轻视。她还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如果和罗姆尼结婚后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我知道我永远摸不到那颗星,……,作为你的妻子我永远不可能幸福,作为你的朋友我永远不可能不带来伤害……”字里行间折射出的是19世纪英国社会强烈的等级观念。

长篇叙事诗歌《奥罗拉·利》与作者勃朗宁夫人自身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奥罗拉拒绝了罗姆尼的求婚,没有选择成为他的助手和附庸。她离开他后以写作为职业来生存。这与勃朗宁夫人最尊敬的一位女性的经历极为相似,她就是乔治·桑。乔治·桑原名奥罗尔·杜邦(Aurore·Dupin),法国浪漫派女小说家。作者为自己最喜爱的作品主人公取名为奥罗拉,就是借用了这位独立而叛逆的女作家的名字。乔治·桑不满意自己的婚姻,和丈夫离了婚,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在巴黎生活,她很有才气,与《奥罗拉·利》中的主人公一样,把写作作为生存的手段。她蔑视权贵、贬斥男权、抽雪茄、穿男装,还为自己取了个男性化的笔名,这一切都使得乔治·桑与19世纪法国上流社会秩序格格不入,成为了他们不断诟病的可怕女人,但也正是这些不寻常的举动使她成为了法国文坛上声名大噪的人物,而且也让她成为同时代的诗人伊丽莎白·勃朗宁夫人最为尊敬的作家。出于对她的钦佩和尊敬,伊丽莎白为她写了两首著名的诗歌(致乔治·桑──愿望、致乔治·桑──致意)以表达自己的敬意。现实生活中的乔治·桑不论是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亦或是文学创作方面对勃朗宁夫人影响极大。1836年以后,乔治·桑与许多文学家有了更多更深的接触,受他们影响,她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并创作社会问题小说。在这期间,她的创作思想走向成熟,其小说主要赞颂的是劳动者,贬斥的是贵族和富人。在《奥罗拉·利》中可以看到勃朗宁夫人对富人阶层的态度与乔治·桑是一样的,她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也充满了同情。对于勃朗宁夫人与乔治·桑之间的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复杂感情,伊莱恩·肖瓦尔特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中写道“女性作家之间需要形成一种亲密的关系,既可以激发灵感也可以建立一种相互同情的友谊”两位女作家之间结成的友谊不断影响着勃朗宁夫人的创作思路:在乔治·桑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女主人公,作者把她们塑造成充满了青春热情和反抗意志的理想人物,也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的命运问题,但是作者无法明确地为她们指出实现自我解放的道路。勃朗宁夫人的作品也是如此,尽管“伊丽莎白勃·朗宁夫人生活的时代恰逢欧洲大陆的多事之秋,她耳闻目睹了欧洲革命的酝酿、起步、、失败等阶段,这番经历又使得她的诗作带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时代感,少了些许‘女人气’”,尽管《奥罗拉·利》塑造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但最终的结局还是回归家庭,担负起照顾丈夫和家庭的责任。这与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面对纷繁的社会变革产生的迷茫有很大关联。

作者的生活轨迹在诗歌中也可以明显看到:奥罗拉年幼时母亲去世,后来由姑妈抚养长大。作者的母亲也是在其刚成年时离世,年轻的伊丽莎白·勃朗宁和其兄妹则由自己的姨母帮忙照料。奥罗拉有衷心的老仆阿苏塔陪伴,作者也有一个忠诚的女仆照料生活。作品中的主人公和作者的最终归宿──意大利──对于奥罗拉或者勃朗宁夫人来说都是一个身心回归的地方,奥罗拉在了解了玛丽安的痛苦经历后,带着她和她的孩子一起去了意大利,最终罗姆尼也是回到了那里。而在写完《奥罗拉·利》后作者也离开了英国,回到意大利继续自己的生活,她们都把这里当成建立家园的地方,渴望在这里忘却痛苦、欺骗、颠沛。

四、结语

也许有的读者会认为《奥罗拉·利》的结局很令人沮丧,因为和《简·爱》相似:女主人公很独立,不愿附属于男主人公并选择离开,男主人公都因为大火受伤导致眼睛失明,最终,女主人公都接纳了他们并与之共同生活。《简·爱》成书时间是1847年,勃朗宁夫人是否借鉴夏洛蒂的故事结局目前尚无定论,但她的奥罗拉最后也是选择了回归家庭照顾罗姆尼。所以,“尽管勃朗宁夫人也支持女性权利,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个结局还是反映了她对于婚姻价值(或者是那种她所经历的相互间的、非家长制的婚姻关系)的强烈信念。”

勃朗宁夫人写作《奥罗拉·利》的时候是英国社会变革风起云涌的时代,作品融入了作者生活时代以及生活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变化,因此作品的文化背景复杂,内涵深刻,值得品读。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Harvie & H.C.Matthew, Nineteenth-Century Britain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2]Elaine Showalter,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4.

[3]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Aurora Leigh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1990.

[4]Jane Seliars, Charlotte Bronte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5]Martin Garrett,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 Robert Browning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6]贡扎格·圣布里斯, 菲利普·洛兰.追寻乔治·桑的足迹[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

赞颂母亲的诗歌范文第8篇

安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奥列宁娜(1808—1888),出身贵族家庭,父亲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奥列宁当过公共图书馆的馆长、艺术科学院院长,此时是三等文官、国会议员,母亲伊丽莎白·马尔科芙娜·波尔托拉茨卡娅是安娜·凯恩(普希金曾给她写了著名的《致凯恩》一诗)的亲姑妈。奥列宁娜长相娇媚,美貌出众,腰身纤细,胸部丰满,满头金发,笑容甜美,具有法国画家格瑞兹(1725—1805)画中人物的美,而且性格乐观,富有才智,很有文学艺术修养,17岁时被选入皇后宫中当女官。由于奥列宁早年结交的都是“阿尔扎马斯社”的成员,因此作为该社成员之一的普希金在奥列宁娜11岁时就已认识她,但这小女孩没有给他留下太深的印象。而今,“十八的姑娘一朵花”,普希金深深爱上了美丽娇媚的奥列宁娜,并且狂热地追求她,总像影子一样跟随着她出入任何一个社交场合,他的好友之一——诗人维亚泽姆斯基公爵在给妻子的信里谈到此事:“奥列宁的女儿是一个活蹦乱跳的丫头;普希金称她为‘龙骑兵’,成天围着她转。”诗人之所以深爱奥列宁娜,一个原因是她的千娇百媚,富有才智;另一个原因是他像中国明清时代的文人一样,十分喜的小脚,而奥列宁娜的脚非常小,以致“她的女伴中没有人能穿她的皮鞋”,“普希金发现了她的这一优点,贪婪的目光紧盯着少女奥列宁娜在地板上移动的双脚”。1828年8月,普希金正式向奥列宁娜求婚,但是,没有成功。其原因,现在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以英国学者比尼恩为代表,他在其《为荣誉而生——普希金传》中认为普希金的求爱被奥列宁娜的双亲否决了:“无论他作为一个诗人是多么显赫,但一个在上流社会受人尊敬的家庭里是不会希望有这么一个女婿的,尤其是高高在上的奥列宁家。他没有资本,也没有财产;他的收入也是时有时无,不够可靠;他的名声极度可疑:不仅因为他是一个赌徒和行为放荡的人,还因为他在政治上的嫌疑。奥列宁,作为国家议会中的一员,知道安德烈·谢尼埃事件的全部经过。并且,他还得知了普希金最近因《加百列颂》而受到指控。”另一种说法以法国著名传记作家特罗亚为代表,他在其《天才诗人普希金》中认为:“普希金担心越陷越深,故而没有出席订婚晚宴,并请求奥列宁娜的父母废除他的求婚要求。”我们认为,第一种说法更符合实际。

奥列宁娜呢,也对诗人颇感兴趣。她有一本用第三人称写的法文秘密日记,其主角就是普希金。她在日记中写道:“安妮特(即安娜·奥列宁娜——引者)童年时就认识普希金。从那时起,她就十分崇拜他那诱人的诗篇。”并且,认为“普希金是她这个时代中最有趣的男人”,“上天既然赐予他独一无二的天赋,就不会赐予他迷人的外表了。他的脸表情丰富,当然,恶意的中伤与讽刺挖苦让我从他犹如玻璃珠的蓝色眼睛中见到的智慧黯然失色。他从母亲那一边得来的黑人轮廓没有美化他的脸,除此之外,他还有着可怕的络腮胡、蓬乱的头发、长得像爪子的指甲、矮小的身材、举止上的矫揉造作、对于他选择来爱的女人的傲慢自大的态度、不论是骨子里还是后天形成的奇特性格以及无穷的自尊。”不过,她虽一度被诗人迷住,与他有过多次幽会,但她爱他的程度毕竟尚未达到愿意违背家庭意愿的地步,而且此时她更迷恋的是一位英俊的军官阿列克谢·罗伯诺夫,他由于军功由上校被提升为上将。不知何故,他们也没有修成正果。1840年,奥列宁娜与当过敖德萨地方官的费多尔·安德豪特结婚,并且跟着丈夫去华沙生活了40多年。

这段爱情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普希金却为奥列宁娜留下了一组美丽动人的爱情诗歌,包括《致道先生》《你和您》《她的眼睛》《美人儿,你别当着我的面……》《预感》《奢华的城,可怜的城……》《唉!这饶舌的爱情之语言……》《我爱过您……》《〈波尔塔瓦〉献辞》等十余首,构成了“奥列宁娜组诗”。这组诗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但也勾勒出了他们爱恋的大致情况。

《致道先生》: “为何你那神奇的铅笔,/要画我这黑人的侧影?/即使你能使它传世,/魔鬼也会冲它发出笑声。//请画一画奥列宁娜吧。/当内心的灵感澎湃,/天才就应该仅仅/将青春和美貌崇拜。”这是诗人回到彼得堡不久,刚刚爱上奥列宁娜,而她暂时还没有相应的回应,因此主要还是向她委婉地表示爱慕和对其美的崇拜,请求在俄国工作的英国画家乔治·道先生不要给自己画像,而给青春、美貌的奥列宁娜画像,并借此赞颂她的青春和美貌。《你和您》则进了一步: “无意中,空洞的您,/被她用亲热的你代替,/他便在热恋的心中,/激起了幸福的思绪。/沉思地站在她的面前,/眼睛离不开她的身体;/我对她说:您真可爱!/我却在想:我真爱你!”此时,诗人像影子一样追随奥列宁娜,但两人之间还没有产生热烈的感情,因此多情的诗人只能细心捕捉她的一言一行,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果然,奥列宁娜偶尔使用的一个称呼使他心情激荡:她竟不用社交场合客气而冷漠的称呼“您”,而直接亲热地称他为“你”!热恋中的诗人顿时感到无比幸福,然而他还不敢表白,所以,只能在口里说“您真可爱”,在心里却狂喜地宣称:“我真爱你!”

诗人的热烈追求收到了一定的功效,奥列宁娜开始有所表示了。但她不喜欢散文的表白,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而喜欢诗人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这种感情(这和前文引用的她的秘密日记中所说她崇拜诗人的诗歌是一致的),这在普希金的诗歌中也得到了表现,如《唉!这饶舌的爱情之语言……》: “唉!这饶舌的爱情之语言,/这幽暗的、朴素的语言,/它会以它懈怠的散文,/我的天使,使你生厌。/但虚荣的阿波罗的声音,/却使可爱的姑娘感到甜蜜。/有节奏的歌唱她觉得美妙,/她沉醉于那高傲的韵律。/爱情的表白使你害怕,/你将爱的书简撕得粉碎,/但你却会阅读爱的献诗,/脸上带着温情的笑意。/但愿命运从今日起,/就来祝福我获得的赐予……”这样,诗人便大胆地向她献上情诗《她的眼睛》: “她是可爱,我们私下里说,/她是宫中骑士的暴雨,/她那切尔克斯人的眼睛,/可以与南国的星星争辉,/尤其可与诗句媲美,/她大胆地频送秋波,/它比火焰还要明亮;/但你得承认,我的/奥列宁娜的眼可不这样!/那里,有沉思的精灵,/有多少孩子般的坦荡,/有多少缱绻的神情,/有多少温情和幻想!……/她含着爱神的笑垂下眼,/谦逊的眼里是美雅的典礼;/她抬起目光,拉斐尔的天使/就是这样凝望着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