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莲花的诗

莲花的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莲花的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莲花的诗范文第1篇

小时候,随着父母住在乡下,记得屋后的池塘里,夏日总是开满了莲花。早晨起雾的时候,我常常偷跑出去看莲,每次赤脚站在清凉的露草中,远远地看着那些在薄雾中盛开的莲花,心里都会溢满了小小的快乐。

那个时候,我是个乖巧的孩子,从来都不敢走近莲池一步,莲花对于我,有着一种遥不可及的圣洁与美丽。许多年过去了,“盛夏、蝉声、清雾、莲影……”仍然是记忆中一幅永不褪色的童年场景。

上学后,学了《爱莲说》,对莲花更是情有独钟。记得少女时代的我,非常痴迷于绘画,暑假的时候,常常支着画架在池边一坐就是一上午,那满池亭亭玉立的莲花,成了我画板中永远不变的风景。

再后来读到席慕蓉,才了解原来在这世上,还有一个和我一样酷爱画莲的女子。每每翻看她的诗集,看到那些关于莲花的诗句与插图,都会为她温婉细腻的清美所感动。那种带着莲花香气的真与纯,总是令我心神荡漾,不能自已。我想,我和她在心灵上一定是相通的,因为我们所爱的,不仅是莲花的美丽,更有莲花的气节。

工作后,流落于城市,莲花离我慢慢远了。偶尔看见,也是在公园或是花店里,总感觉那里的莲少了一种灵性,不如记忆中的莲花来得清雅了。慢慢地,莲花作为一种实物,退出了我的生活,但是心中的那株莲花,却因为世事的浸润与磨烁,日复一日变成茂盛起来。

这些年来,因为心中的那株莲花,总是不肯委身于俗流,被喻为不合时宜的人。虽然也为此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泪,但却始终执着不悔。我总认为,较之世俗的那些名与利,内心的洁净与清明才是我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

莲花的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错误;文本分析;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072-01

一、引言

一直以来,郑愁予的诗都给人一种神秘感。身为现代派诗歌的领军人物,他的诗却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在其众多的诗篇之中,《错误》是其广为流传的名篇之一。本文尝试从文体学的角度剖析其魅力所在。

文体学是一门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体的学科。文体分析是在语音、书写、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各个层面进行的,其重点是分析具有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的语言特征,从那些被“前景化”了的语言特征入手,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以达到鉴赏的目的。里奇和肖特列出了可供分析的四大层次:词汇层、语法层、修辞层以及衔接和语境层。本文将从词汇层面对郑愁予的《错误》进行文体分析。

二、具体分析

(一)整体特点

1.本诗用词考究,较正式,但也不乏口语的活泼色彩。

以“跫”为例,字典里解释为脚踏地的声音,即脚步声,本诗却没有用“脚步声”而使用“跫音”,足见其用词的正式和考究。但是一组很口语的词 “哒哒的马蹄声”给整首诗增添了动感和活力。

2.以描述性词语为主。

例如,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等都是描述性的表达,描述性表达是指客观、实在的记录,把评论的权利交给读者,其产生的效果是读者有更多的自己的想法、能以自己的经历出发、从不同角度理解、把握整首诗。

3.选词介于大众型和专门化之间。

全诗中没有生僻、复杂的词,也没有特定的专有名词。但是,若想彻底的理解把握作者写这首诗想抒发的感情,还得很好的理解莲花、东风、柳絮、春帷等词在中国古典文化里的特殊意义。因为作者的古典文化功课做得很好,诗中也有很多文化意象,要想彻底读“懂”,还是得达到古典文化的“专”。

4.通过应用词语的内在含义和关联含义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在本诗中俯拾皆是。

例如,江南、等在季节里的容颜、莲花的开落、东风、柳絮、小小的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小小的窗扉紧掩、美丽的错误、归人、过客等词从文化层面讲都不是“单一”。

(二)名词

全诗19个名词共出现了21次。结合上下文,这19个名词均是具体名词。江南、季节、容颜、莲花、开落、东风、三月、柳絮、心、城、青石、街道、跫音、春帷、窗扉、马蹄、归人和过客等18个名词较好理解。这里重点分析一下“错误”一词,通常而言,“错误”可算为用于指代事件的抽象名词。但在本诗 “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一句中,错误具体指代了“哒哒的马蹄声”,属抽象转具体,故应理解为具体名词。

(三)形容词

全诗8组形容词共出现了10次。由名词构成的有“季节里的”、“莲花的”、“三月的”、“青石的”共四组,由形容词构成的有“小小的”、“寂寞的”、“美丽的”共三组,由拟声词构成的有“哒哒的”一组。“青石的”形容街道的色彩,“季节里的”、“三月的”限定了“容颜”、“柳絮”和“春帷”范围,“莲花的”则表明“开落”的主体,以“小小的窗扉”和“小小的寂寞的城”来形容女子的“心”,显出了女子的寂寞和坚定守望的信念。大有“小小的故事,小小的女人寂寞的心,小小的世界我遇见了你,小小的世界我丢了你”之韵味。

(四)动词

全诗共9个动词。都表达了重要的意思。既有动态动词也有静态动词。“走过”、“开落”、“不来”、“不飞”、“不响”、“不揭”等6个是动态动词,指行动,“等”、“向晚”和“紧掩”等3个是静态动词,指一种状态。除“等在”是及物动词外,其余的都是不及物动词。

(五)副词

全诗共2处使用状语。“打”相当于“从”,表明 “走过”的方向,但此处不用“从”而用“打”,就发音而言,“从”音为cong,“打”音为da,“打”更有节奏感,显出别样的轻盈、别样的美来。“在季节里的”表明的是“容颜”所处的位置,说明这位女子处在深闺,年年月月的等待心上人的归来,饱受思念的折磨。

三、结论

本文从词汇层面探讨了《错误》的文体特色。从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选词的过程中诗人匠心独运,秉持诗歌语言的经济原则,挑选极富丰赡意蕴的经典意象词语,全诗没有赘词冗句,可谓字字珠玑,从而达到言尽意余、立象尽意的艺术效果。诗人借古典语言创设了一个穿越时空具有古典美的现代诗歌情境,为我们解读诗歌提供了广袤无垠的思维空间。

莲花的诗范文第3篇

寺庙里,莲花随处可见。有的菩萨脚踩莲台,有的手持莲花,有的作莲花手势,还有的向人间抛洒莲花。寺庙建筑、桌围、香袋、拜垫之上,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不知是佛境生莲花,还是莲本身就标志着一种禅意。

赏荷最富情趣。一碧万倾,或是半亩方塘,总是浓淡相宜。莲,似有仙风道骨,生性随和,落地生根,且能快速滋生蔓延。一两个藕节,随手丢进池塘边,两三年,就是满塘荷叶了。

“接天莲叶无穷碧,别样荷花分外红,”荷叶莲花都是看点。荷叶田田,有的高举如伞,有的浮在水面如萍,姿势各异,色彩也略显深浅。荷叶大的如盖,小的,初露尖尖角,恰有蜻蜓立上头,更是曼妙玲珑。清水睡莲,灯盏一般,漂浮着,流淌着,却又心系根茎,终究走不远。也有素色莲花,高高地擎着,从花骨朵到绽放的花朵,最后孕育成莲子,只等着来年,羽化成莲。莲子不仅是滋补的佳品,还可以入佛做念珠,掐念一遍,可得千福。

“江南风景秀,最忆在碧莲,婀娜似仙子,清风送香远。”世人爱莲花,古往今来,吟咏莲花的诗词歌赋,不可胜数。但无人爱莲胜过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此句最佳,千古独绝。

佛国印度的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民间文学作品,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胡兰成出版过一本经典作品――《禅是一枝花》。我想,这枝花,非莲莫属了。莲与禅形随影同,“芙蓉出水禅心静”。莲花开放,清寂内敛,不似俗世桃红,开得枝头攒动,热闹得有点嚣张。莲花瓣合抱,如同虔诚祈愿的手掌,即便凋落,也必是掌心向上。听说,禅坐,就需要五心向上。

莲喜清净,一枝一朵,无藤萝缠络,也无蔓枝。零星地点缀于清波碧荷之间,如同静修的禅僧。

禅境清幽,是适宜莲花生长的净土。禅性与莲性也是相通的。据《华严经》载:莲,在泥而不染,譬如在世不为世污;自性开发,譬如顿悟。莲秉性香、净、柔软、可目,譬如人间常、乐、我、净四德。

莲不是俗世花。可以做成莲一般风骨的人,必是入了禅境的。李白自诩“心如世上青莲色”,可惜他太过自负,空有青莲之名。倒是白居易形容得妙绝:“似彼白莲花,在水不着水。”

莲花的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莲花 图像 花鸟画

莲花亦称荷、水芝、芙蕖、水芙蓉等,是中国画中除“四君子”题材外又一重要的审美对象,历代都有画家们不断去描绘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莲花作品。莲花的花、茎、叶可被视为绘画中的点、线、面基本元素,其形态十分适合入画。此外,莲蓬与莲藕入画也别有一番意味。花鸟画在五代才独立成科。但在此前,莲花就作为陪衬出现在人物、山水画中。最早的四川出土汉画像砖《戈射》、《采莲》就雕刻了一派诗意盎然热闹的荷塘景象。随后,魏晋的顾恺之所绘的《洛神赋图》中,莲花作为人物画的背景陪衬出现;《簪花仕女图》中,莲花成为唐代贵妇头上的装饰品。关于莲花题材的绘画走向了成熟是五代以后,莲花图像常以主导地位的形式出现,即莲叶、莲花、莲蓬成为画面的主要构成样式及表达的主题。在这一主导样式中,常分为三种情况出现:(1)以莲花为主要对象的表达构成整个画面,如宋人《出水芙蓉图》;(2)以莲花、莲叶和小鸟、蝴蝶等作为构成样式,如山人《莲花水鸟图》、宋画《疏荷沙鸟图》;(3)以莲花、莲叶,以及芦苇等其他水生植物作为陪衬而构成整个画面的样式,如徐渭《墨花九段卷》。

莲花在我国的栽培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莲花除莲藕、莲子常被人们作为食物利用外,莲花的全株植物体都有食用或药用价值。再加上莲花的花叶之茎挺而直,无蔓无枝。花开有时,花落有声,外形来看莲花都呈现一种美的享受,所以老百姓对莲花可谓是情有独钟。与梅、兰、菊、竹多为文人“清供”相比,莲花雅俗共赏,它的接受层面广泛,既有文人士大夫,又有普通老百姓。选择莲花作为描绘对象,不仅在于莲花的千姿百态,硕大的莲叶让人心旷神怡,而且在于其枯败弯曲的枝干与我们内心的萧瑟的心境触动,从深层来说其效果取决于人们视觉背后的深厚的文化。

一、莲花图像在民间的文化含义

在中国的民间文化中,莲花具有生殖崇拜的意义。例如,民间通行的莲花与鱼的图案中,莲花被用来代表阴性,而鱼根据其形状则代表阳性。在中国许多地区的民间绘画中,莲花常被用来暗示女性的生殖器官,过去新娘贴身穿的红兜肚上常绣着莲花的图案,也是以此唤起一种性的意识或欲望。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莲花还被当做是“合欢”的谐音,因此,其图像的性指向也就更加明显了。所以民间剪纸、刺绣、年画中普遍出现莲花纹饰,以表现人们对生命繁衍的暗喻和象征。甚至在唐代的《簪花仕女图》中,曾有学者指出其仕女头上所戴的莲花具有一定的性暗示。

此外,民间对莲花的表现类型还有一类是表现吉祥的,通过画面上所选用的物像表达老百姓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这些作品多出现在民间的木版年画中,如“连年有余”表达人们对连年富足生活的向往;“和合如意”表达人们对和谐生活的向往。明清时期,以莲花形象和鹭鸶组成的吉祥纹饰出现,更是暗喻着“一路连科”,表达了人们对读书人求取功名之路顺达的祝福。

同时,宋张舜民的“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也指出了诗歌与中国画的兼收并蓄,诗中蕴含画意,画中蕴含诗情、诗境。从《诗经·山有扶苏》到乐府民歌、唐人诗歌,莲花也常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历代爱情主题的诗歌中,莲花总在其中扮演着月下仙子的角色,“并蒂莲”成为夫妻白头偕老的象征。顾恺之以曹植的《洛神赋》为蓝本所描绘的《洛神赋图》,发挥其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在画面表达了原作者的心境。图中莲花既映射了赋中“灼若芙渠出绿波”诗句,又暗示着这个凄美的爱情。

二、莲花图像在佛教艺术中的象征意义

世间花卉一般先开花后结实,唯莲花则在开花同时,结实的莲蓬已具。明代的《群芳谱》中强调了莲花这“华实齐生”的特质。早期的佛教徒也是基于植物生育的特征而选择了莲花承担了佛教的象征使命,莲花也因此被佛家视为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未来。

此外《佛陀本生传》记载,释迦佛生于两千多年前印度北边,出生时向十方各行七步,步步生莲花,并有天女为之散花,这更加让莲花在佛教中具有特殊的宗教寓意。但印度佛教所崇拜的莲,更多的是指睡莲。佛经中所说的“七宝莲花”,只有两种白色的芬陀利花是莲花,其余如红色的波头摩花、蓝色的优波罗花、黄色的拘物陀花、杂色的泥卢钵罗花等(以上花名为梵文译音),都是睡莲。在中国,睡莲的分布远不及同科不同属的“近亲”莲花分布普遍,因此中国莲花顺理成章地代替了印度睡莲的圣物。

莲花的诗范文第5篇

  最新读《徐志摩散文集》有感范文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难道我们还要诗人告诉我们更多东西吗?

  步入“假如”建筑的世界,人们往往不仅受到美的沐浴,还要萌发美的守护。

  简单地理解纯诗,“象牙塔”这个词仍不过时,只是我们需有宽容的气度。

  最新读《徐志摩散文集》有感范文

  我第一次认识诗人徐志摩是在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里,演员黄磊在电视剧里着一袭青衫,用毛笔写字,架金边眼镜,一副上世纪三十年代儒雅、浪漫、漂逸、潇洒的书生本色和才子气质,外加一些绅士风度,在我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志摩,近代诗人,他的诗娇柔而不造作。纯净而不妩媚。

  深夜,月光洒的一地的余辉,把原本深黄的木板照得闪闪发光,独自一人躺在在床上,随手翻起那一本徐志摩的散文集《浓得化不开》,那一句像一朵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至今还印象至深。梦中,跟随者徐志摩的脚步,来到莲花铺满的大池塘,四周散发真阵阵莲香,忽然一名日本的妙龄少女出现在眼前,穿着古式的妙龄少女出现在穿着古式的妙龄少女出现在眼前,穿着故事的日本和服,她那深邃的眼神,娃娃式的翘鼻梁,宛似童话里的仙女一般,把徐志摩深深地迷住,但是,在徐志摩的眼神中我分明看到了不舍得神情,可能这是它们最后一次见面了,两人并肩的走着,是那么的熟悉。跟随着他们前进,走着着仙境般世外桃源,清晨的薄雾飘散在湿润的空气之中,一朵朵莲花在池中荡漾,此时我分明看见那妙龄少女就宛如那莲花一般纯净,淡雅,那脱俗般的气质再一次把徐志摩迷住,呢喃“像一朵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深邃的黑色使周围看起来十分凝重,一座石桥横架在水天之间,那一句我轻轻地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宛如歌声一般在四周回荡,那苍老的石板桥,像一座尊神,月光倒映在水中,徐志摩站在桥上一一语不发,也许他想把这里的景色永远的刻在他的脑海之中,抬头望向眺望天空,空中如打翻了得墨的幕布一般,使周围的环境显得十分压抑,此时的志摩挥了一挥衣袖,头也不回得便走了。

  初读好书,如逢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清新脱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便是它,徐志摩。

  徐志摩的最浪漫的散文集《浓得化不开》,我刚读一半的时候,它就让我有一种难以说得清的感觉,就算文章里的文字再怎么华美也没有办法表达它给人的那种美丽浪漫的感觉。也正如他的朋友梁实秋说的:徐志摩的散文,无论写的是什么题目,永远的保持一个亲热的态度。徐志摩的散文里充满了同情和幽默,他的散文没有教训的气味,没有演讲的气味,像是在和知心的朋友谈话;也让我看到。感觉到他的散文真的就像在和他亲切的谈话、聊天一样,而且他的散文充满着丰富的想象,有勇敢探索光明的热情。其中的一章《翡冷翠山居闲话》中的一段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二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

莲花的诗范文第6篇

 

莲花作文(1)

莲花又叫荷花,是一种水生植物。根系生于污泥之中,绿叶浮于水面。夏日,莲就摇曳于清水、绿叶之间,似九天仙姝,或玉洁冰清,或高贵艳丽。美、妙,清香,使人爱慕之心油然而生,尊敬之情从心而发,自然而成。

莲,花中之君子也,中通外直,不曼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这是宋朝大儒周敦颐先生在《爱莲说》一文中对莲花的描写与评价。如果说这几句话是先生对莲的风韵、风骨的描写与评价,那么下面这段话则当是对莲之神韵,莲之本质最透彻最精辟的描写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出于污浊而不污浊,长于淤泥而无污垢,生出的是清香,是美丽,这就是莲。

莲是美丽的,莲是高贵的。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士大夫、英雄豪杰,都把莲看做自己向往的一种人生境界。把莲作为自己人生修养的楷模。在污浊的社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莲给了人们多少信心、勇气,使人们勇于坚守真、善、美,抗击假丑恶。有多少人像莲一样在污浊中,在黑暗中,放出清香、美丽,放出光明,放出心香一缕,心光一片,照亮一片世界,造就一片清凉。

世人爱莲之美,敬莲之风雅与气质,又称它为出水芙蓉。如果说莲在俗世生活中为人们所爱。那么莲花在东方的佛教中就更为人所称道。莲花的完美,超凡脱俗之气被视为永恒超越的精神象征。在庙堂的壁画,雕塑与典籍中,诸佛与大菩萨常常端坐于莲花之上。在此,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象征。它寄托着人们对永恒,对未来,对超越而美好世界的渴望与理想。

朋友,或许我们并不是一个佛门的修行者,就如席慕蓉所说:“不能像佛陀般静坐于莲花之上,我是凡人,我的生命就是这滚滚凡尘,这人世的一切我都希求,快乐啊忧伤啊,是我的担子我都想承受……”但是既然我们是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幸福美好世界与生活的渴望却都应一致的,那么,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象莲花一样给世界放出一缕清香,装点一分美丽。

莲花作文(2)

莲花,亭亭玉立的水中仙子;莲花,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花中君子。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用优美的语句赞美过它,多少人用美妙的音符歌颂过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链而不妖。”写出莲花的高尚品质。莲花的美是庄重的,它不像牡丹般美得妖艳,它不像彩虹一般,美得虚幻。

我爱莲花,爱它的纯洁;我爱莲花,爱它的无私;我爱莲花,爱它的高尚!

每当在其他的花凋谢的时候,它却依然绽放,它面对困难,从不退缩,从没有放弃的意念。

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表弟一起去公园玩,那时刚好是莲花盛开的季节,一进公园的大门,便看见满池盛开的莲花,随风舞动。表弟看见了,高兴地跑过去,我也迫不及待地跟着表弟跑了过去,顿时,我们俩的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神情。你瞧!池塘里的莲花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像水晶一样纯洁。有的才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苞,娇羞欲语,含苞欲放;有的只开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拥在花蕊旁,犹如一位正在跳芭蕾舞的小女孩;那些全开了的,像一个个穿着洁白素净的衣服的姑娘在向游人展现她们灿烂的笑容;还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绿碧绿的莲蓬,莲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张张小嘴巴,正含着一颗颗莲子呢!莲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花蝶飞舞,嬉戏其间,令人赏心悦目。而那调皮的蜻蜓,也扇动着翅膀,从那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与莲花快乐地嬉戏着。我陶醉了,觉得池塘里的莲花是一位位婀娜多姿的仙子在我眼前舞蹈着。

正当我陶醉其间,天空已布满了黑漆漆的乌云,好像给大屏幕拉上了黑幕一般,我知道要下一场大暴风雨了,“真是天公不作美,姐姐,您说这些莲花会不会被风雨给刮倒呢?”表弟满脸疑惑地问我,当时我还哪管这些啊!我拉着表弟的手就往家里跑,刚跑到家门口,果然不出我所料,“轰隆隆......”雷公放肆地吹响了紧急号,我连忙关上窗户,抱着表弟上床,“欸,姐姐,您还没有回答我问题呢!”我胡说一通:“当然会被刮倒,哪有不被暴风雨刮倒的花呀!”“有的有的,比如说传说中的七色花......”“你呀,又在做白日梦了,睡觉去吧!”“哗啦哗啦......”雨小姐唱起了摇滚歌曲,我们也伴着这摇滚歌曲进入了梦乡。

天渐渐放晴了,雨不再下了。

我们再一次跑到公园里,见证弟弟所说的那个奇迹,一进去,我呆住了,满池依然绽放的莲花,比下雨前的更加美丽,更加灿烂,更加引人注目!

啊!莲花,我爱你的纯洁;啊!莲花,我爱你的无私;啊!莲花,我更爱你那高尚的品质!

莲花作文(3)

莲花,一种多么美丽诗意的名字,一提起来,仿佛就进入了一种空灵,庄重、圣洁的意境和境界,哦,莲花是一种在浩淼的烟波上翩翩舞蹈出下凡仙子般曼妙仙姿的特别花朵,在天地辽阔中演绎出“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画朵,哦,岂止是阳光映照得莲花分外红润,其实莲花反过来映衬得大地更加葱茏苍翠、广袤开阔;映衬得天空更加明净而朴素、辽阔而旷远;映衬得,白云更加悠悠飘移洁白,阳光更加闪闪亮亮的芬芳,大地更加葱茏而广阔。莲呵,让天地为之动容。

感觉莲花,总是有一种翩翩然的端庄的诗意美,美丽而不娇艳,惹目而不招摇,妩媚而不轻浮,随风舞蹈而不露半分放浪,全身无处不在的是散发出来的那种洁身自好,不容亵渎的端庄圣洁美。走在灯红酒绿的大城市里,看多了浓艳繁华、贪恋富贵的女子、那样地在各种膨胀的欲望中沦落,甚至自我作贱,如果世间的女子都如莲花般高贵庄、重地绽放,我们还会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社会混乱吗?因此,总不免对乡村浩淼烟波上的莲花心驰神往,总想去池塘边、湖泊边,静静地伫立,静静地观赏莲花。

在那样的天高地阔中,烟波在阳光的闪闪亮亮中浩淼着,一层层的阔达碧绿的荷叶,漫无边际地铺展开去,仿佛只有把这样别有灵性灵动的绿意渲染到极致,沉吟感叹般地弹奏出绿的韵律,绿的抒情旋律,才能唤来,迎来一朵朵莲花,并伴奏它们的翩翩起舞。也唯有那样的荷叶之绿,才能映衬出莲花的高贵、庄重、圣洁之美。站在一望无际的荷花前,自己也仿佛化入了阳光,化入了天空的空灵空阔空茫无边中,生命如蓝天大地一样博大无边了,焕发出一种蔑视世间丑态丑恶的大气。

莲花的诗范文第7篇

据考证,一亿四千五百万年期前地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众多学者与专家认为莲花原产于印度,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第一,考古方面。古植物学家徐仁教授于40多年前在柴达木盆地发现了荷《化石,该化石至少为1000万年前。1973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县罗江村发掘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有水生植物花粉带,其中有香蒲、荷、菱等的花粉化石,经C14测定,距今已约7000年的历史。1973年考古学工作者在河南郑州市“仰韶文化”遗址上发现了2粒碳化莲子,该遗址距今约5000多年。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石门县的殷商古墓中发现了碳化莲子,该遗址距今约3500年。时至今日,黑龙江富锦、同江莲花河两岸沼泽地及虎林月牙泡沼泽地仍存有大片的“生荷花,辽宁金县、新金县的沼泽地带也存有1000年前古莲植物。它们已经被列为濒危植物。出土化石的发现和考古证明,中国是莲花(主要指荷花)的原产地。远在恐龙出现以前,中国就生长着荷花,其历史约达一亿四千五百万年。第二,文献方面。《诗经》中有荷的记载院“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噎噎彼泽之陂,有蒲与稥噎噎彼泽之陂,有蒲菡萏。”《离骚》中有院“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为宠妃西施在离宫修建的大片栽植荷花的“玩花池”。西周初期(公元前员员世纪),古人食用的蔬菜约40余种,藕即为其一。《周书》有“鱼成龙则薮泽竭,薮泽竭则采莲掘藕”的记载。《神农本草经窑果部》上品中有“藕实”具有药用价值的记述。第三,古文物图案。1922年河南新郑出土一批春秋初年(公元前8世纪)文物,其中“莲鹤方壶”上有莲的图案。1953年洛阳耀沟612号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墓出土了绘有整朵荷花的彩陶盘。此外,秦咸阳宫遗址出土的莲瓣瓦当、始于汉代用荷花装饰的建筑藻井等古文物图案都证明中国很早就有莲花。

以上考古、文献、文物图案等资料证明,在中国,自新石器时代至秦汉,荷花已经成为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体,受人们欢迎并重视的一种水生植物。况且,迄今为止,印度并没有发现荷花花粉化石或其它与荷有关的化石,也没有其它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是荷花的原产地。相较而言,证明中国是荷花原产地的证据更充足一些。

莲花的象征意义

莲花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不同的意义,象征意义主要分为两类院世俗象征和宗教象征。

1.世俗象征意义要要美人、君子、爱情、吉祥:第一,美人象征。在中国文学传统中,芳草美人的象征意蕴素来有之。荷,出现得很早。《诗经窑郑风窑山有扶苏》和《诗经窑陈风窑泽陂》将荷比喻为年轻娇美的女子。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这里的荷华和荷都指美丽的女子。还如,“彼泽之陂,有蒲与稥”,对这句话,汉郑玄的解释是院“稥当作耶莲爷。莲,芙蕖实也。莲以喻女之言信。”唐孔颖达的解释则是院“兰当作耶莲爷,莲是荷实,故喻女言信实。”综合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稥,荷的一部分,指美丽的女子。又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毛亨的解释是院“菡萏,荷华也。”郑玄的解释是院“华以喻女之颜色。”菡萏,荷的另一种称谓,仍指美丽的女子。秦汉以降,以荷花寓意女性,尤其是美丽女性的诗词曲赋大量出现。如院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的洛神,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灼灼荷花瑞,婷婷出水中”的少女。其它还如,唐李白《渌水曲》院“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宋杨万里《红白莲》院“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清郑板桥《芙蓉》院“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等等。美人与荷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二,君子象征。荷象征君子大量出现始于《楚辞》。《楚辞》中荷的意象出现在《离骚》、《招魂》、《湘君》、《湘夫人》、《少司命》、《九怀》、《逢纷》等诸篇目中。在这些篇章里,荷主要是用来比喻诗人自己高洁的品质。如《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兮”。荷的高洁品质一直为人们认同,至宋定格。宋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独爱莲,其《爱莲说》状写“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品质,可谓将莲花与君子的关系定型为“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后,君子莲的称呼成为了一种固定的说法。第三,爱情象征。荷的爱情象征在汉乐府中已有。《江南》院“江南可采莲,莲《何田田。鱼戏莲《间,鱼戏莲《东,鱼戏莲《西,鱼戏莲《南,鱼戏莲《北。”诗歌以莲作为比兴,以“鱼戏莲《”隐喻爱情的和谐、融洽。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出门采红莲”、“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莲谐“恋”、“怜”、“连”,表达了女子对情郎既爱且怜的深情。在汉乐府的影响下,汉以降作者以《采莲曲》为题,基本上是表达男女间的美好纯洁的爱情。第四,吉祥象征。荷花经过变异有一蒂二花、一蒂三花甚至四花、五花、多花的现象。古代人们不能解释这种变异现象,把并蒂莲、并头莲或一茎多花的出现看作天降福瑞。所以莲在古代又可称为“嘉莲”、“瑞莲”。如唐姚合《咏南池嘉莲》院“四“人闲皆尽喜,争来入郭看嘉莲。”唐末王贞白《宫池产瑞莲》院“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此外,古代民俗中,莲与童子一同出现,人们常称为“连(莲)生多子”、“连(莲)生贵子”,表达祈求生子添丁的美好愿望。莲也会与鱼一同出现,被喻为连(莲)年有鱼(余),表达吉庆兴旺、丰收富裕之意。时至今天,在许多地方婚礼习俗中,新娘喝莲子粥,新人的床上撒下莲子表“连生多子”之意。有的婚礼习俗中有鹭鸶或芦苇与莲花相配,寓意“一路连科”。

2.宗教象征意义要要超脱之境和神圣之物:佛教中处处皆见莲花。莲刹、莲胎、莲眼、莲舍、莲宫、莲社、莲宗、莲界、莲邦、莲(花)台、莲(花)座、莲花手、莲花衣、莲花戒、莲花步、莲花冠等。在佛教中,不少菩萨生自莲花,头戴莲花冠,脚踩莲花,端坐于莲花上。莲花代表着是净洁、神圣、美妙、灵妙等。佛教为什么把莲花作为重要的标志钥据《华严经探玄记》卷三记载院“大莲华者,梁摄论中四义院一如世莲华在泥不污,譬法界真如,在世不为世法所污曰二如莲华性自开发,譬真如自性开悟,众生若证,则自性开发曰三如莲华为群蜂所采,譬真如为众圣所用曰四如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譬真如四德,谓常乐我净。”(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35/162c25)由此可见,莲的品质令佛教的图腾选择了她。其实,初期佛教徒乃基于植物生育的特征而重视莲花。他们认为,春夏秋冬,四季轮转,花落花开,花朵具有谢而又发的生命力。世间花卉一般是先开花后结实,莲花则在开花的同时结实的莲蓬已具。因此莲花被佛家视为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说平等,不论过去现在未来,天地万物时空,方位大小多少,人与人,如此如彼,穷富贵贱皆平等。极乐净土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具有超时空相貌的莲花,独享“福报”,成为净土世界的花朵。《大智度论》卷十四记载了几个为何趺坐莲花的原因,除了莲花在众花中最大、最盛、代表庄严妙法,莲花柔软素净,坐其上花却不坏,更可以展现神力。不过佛教中的莲花其实已升华为象征之花,与人中之花有别,人中莲花大不过尺,而佛教莲花又大于人中莲花百千万倍。所以朱庆之指出院“佛教以莲花作表记的根本原因是莲花独具一格的自然特征和佛教基本精神的高度吻合。”可谓不无道理。印度佛教艺术也较早地使用了莲花图案。公元前2世纪山崎的佛塔栏上有八《开敷莲花,前1世纪佛陀伽耶栏楯上,有夜叉围着单瓣莲花的浮雕图案,萨尔那特,阿育王石柱的狮子像与牛雕刻像的台座上,有最古老的逆莲图案。#p#分页标题#e#

中国的龙门、敦煌石窟有以莲花为题材的艺术形象。龙门石窟中有一北魏时期石窟洞,因洞顶部有巨形莲花故取名为“莲花洞”。该洞宽1.65米,深9.6米,高6.1米。洞中央为高5.3米的立佛,窟顶的藻井为莲花。敦煌407窟的藻井,在圆环回旋的飞天中心托出一多盛开的莲花,在莲花心里有三只奔跑的白兔,动静相衬。另外,寺庙中,佛、菩萨的雕塑均可见莲花,或坐于莲花台上,或手持青莲。许多观音形象也以莲花为衬,一《观音乘莲花漂于水面,施乐观音左手于膝头捻莲,威德观音、白衣观音皆左手持莲,卧莲观音卧于莲花之上等。从一定意义上说,抽去佛教中的莲花就等于抽去了佛教的精神,莲花没了,佛教的魂就没了。

莲花的诗范文第8篇

在数不胜数的繁花中,美丽、娇艳的很多很多。我单单喜欢平凡的梅花,与我志同道合的还有梅妻鹤子的林逋。古代描写梅花的诗句也是很多的,宋代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是那样的优美,把梅花的样子深深刻在了读者的心中。

梅,一种极为平凡的植物,盛开在令人畏惧的严寒,独占枝头,不畏不惧。他是冬天的佼佼者,以一身洁白或墨黑所征服花的世界。他由五瓣娇小的花瓣组成,白梅是那样的纯洁;墨梅是那样的高贵,在伴有梅花独有的那种幽香,立刻把人深深吸引着。

冬天,大地万物都沉睡了,看不见高贵、典雅的玫瑰,看不见出淤泥不染的莲花,也看不见婀娜多姿的,只有它,一朵朵小小的梅花,正义凛然地耸立在冰雪地的严冬。他抬头挺胸,十分神气的占领了整个冬季人们的目光。他不与百花争春,他只在枯燥的冬天,开放,吐露芬芳,他把冬天点缀得冷艳动人。

梅花以他不怕严寒,勇于战胜生活中一切不利环境而独占枝头,我们也该学习他的不怕困难,勇于战胜挫折。在学习中,我们要加倍努力,更上一层楼;在失败后,我们要拍拍胸脯,抬起头,说,我能行;在生活中,我们要勇敢的生存,不被恶势所击败。这就是梅花对我们的启示。

我爱梅,我爱它的娇小动人,我爱它的幽雅香气,我更爱它的不畏严寒,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