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送别的诗句

描写送别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描写送别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描写送别的诗句范文第1篇

然而,诗词语言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常常“言近而旨远”。我们固有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遇字必解,理性分析,一一对应地用现代汉语来解读那充满灵性的诗句,往往冲淡了诗句的灵性,失去了诗的神韵,吃力却不讨好。再加上时代的久远、生活环境的迥异、思想认识的差异,古诗词与学生感情之间势必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对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平面状态。那么,怎样才能在解读诗句的同时,保留古诗的独特韵味,使学生立体地感悟古诗意境,真切地与诗人对话、沟通,并产生情感的共鸣呢?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以诗解诗”是引领学生步入诗歌殿堂的一座桥梁。“以诗解诗”, 用诗意的解读,让学生在诗意盎然的氛围里去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意境美,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同时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诗词名句,可谓一举多得。而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古诗词已有一定积累,初步形成分析理解能力,具备“以诗解诗”的主观条件。所以,诗词教学,必须跳出传统的字义――句义――情感分析“三步走”的旧模式,走“以诗解诗”的新路子。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以诗解诗”古典诗词教学的理解与思考。

一、深厚的古诗词积累,是“以诗解诗”的基础

要想以诗解诗,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我以小学低段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和小学语文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为蓝本,阶段性开展师生背诵古诗文比赛。这激发了学生的热情,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很短的时间内大部分学生对这100多首诗都能熟读成诵,还有部分学生利用假期积累了更多的诗词。这样,学生中逐渐形成了古诗词学习的热潮。现在他们每个人的古诗积累量都已经超过了150多首,有的甚至达到了200多首。

二、触发――“以诗解诗”的重要能力

在“以诗解诗”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培养一种触发的能力,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学新古诗时,觉得与先前学过的某一首诗有某种相似之处,这也是触发。在教学古诗时要经常去锤炼学生触发的本领。如学生学了《赠刘景文》这首诗后问:像这样描写秋天虽然萧条冷落,但仍给人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能找到这样的诗句吗?杜牧写的《山行》深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也跟杜牧和苏轼一样,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鼓励人们像鹤那样振翅高飞,大展鸿图。练就了触发的真功夫,学起诗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像滚雪球似的,以一带几,久而久之,“以诗解诗”学生就能培养一种触发的感悟能力。

三、抛砖引玉,“以诗解诗”的几种方法

1、同类引入――互相生发。在古诗词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性,如有的都是送别诗:《赠汪伦》、《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有的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有的都是描写夏天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山亭夏日》、《夏日南亭怀辛大》等;有的都是描写冬天的古诗:《江雪》、《冬景》、《夜雪》……。因此,我在教学某一首古诗时可适当地引用同一类型的诗词名句,有助于扩大阅读效果,有利于让学生立体地多频道地接收。例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以目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感情。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借景抒情,诗中的“孤帆”、“碧空尽”、“唯见”等词无不浸透着诗人与友人的情意。这给缺乏这方面情感经历的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惑。这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已学过的送别诗,以歌送别诗,如《赠汪伦》;以物送别诗,如《别董大》;以酒送别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等,再组织学生进行反复吟诵,这样,埋藏在学生心底的情感就有可能被焕发。一旦焕发后,让学生再来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心中便有了几多的感触。学生体会到的,除了依依惜别之情,还有对友人的祝福,祝友人前程似锦,愿两人的友谊天长地久,恰似那一江春水向东流……。

2、意境引入――降低难度。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人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入境,是对意境的体悟,是读诗的根本。但是,由于年龄、阅历的原因,体悟古诗的意境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生硬地解说、灌输,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丧失诗歌的灵性与韵味。而引用一些具有相同意象意蕴的诗句加以对比或佐证,代替生硬的讲解,以诗解诗,引导学生领悟意象的深层意蕴,从而让学生进入"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艺术境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丰富内涵。

描写送别的诗句范文第2篇

一、了解诗人

文如其人,诗也如其人。一首古诗,要么是诗人的托物言志,要么是诗人的触景生情,诗人性格、命运的差异对他的诗歌创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教学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时,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才了解到这个短命的“诗鬼”竟是皇室宗亲,他的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郑王李亮,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已时隔近两百年,故虽为皇室宗亲实则极为疏远,但他自己却时常以此自居,因而他在很多诗中都极力地描写皇室奢华的宫廷生活,连想象中自己的战马都佩戴“金络脑”,以显尊贵。有资料说此人虽满腹才华但相貌实在不敢恭维,且自幼孱弱多病、穷困潦倒,而更不幸的是他为避父讳而无缘科举,他纵有远大志向,奈何无处施展……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感彩,更深刻地感受诗人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中所遭遇的悲壮。

二、把握背景

每一首诗都与作者的思想、经历密不可分,而作者的思想、经历又无法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大环境。如曹植的《七步诗》,据古书记载曹丕因为嫉恨弟弟曹植的才华,更担心弟弟会跟自己争夺王位,就命令他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如写不出来,就要对他施以酷刑,而这首诗正是曹植在七步之内完成的,诗人向他的兄长发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责问,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统治集团内部排挤斗争的残酷,从中也不难看出曹氏集团最终走向灭亡的必由之路。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如果不了解李白之前所遭受的劫难,很难理解他离开那个伤心地的迫不及待。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三、研读词句

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对诗句的理解,有时甚至理解了字、词,就理解了诗意,体味到了作者的感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己形单影只的寂寞了。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对诗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进行仔细地研读,我们从诗句的表面意义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就会发现这句诗同样还揭示了“是金子终究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从而使学生获得人生的启迪。

四、注意比较

描写送别的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词教学 优势 丰富性 鉴赏

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和优势则体现在语感上。高品位、高层次的纯正的语感是语文课程人文性丰富内涵最主要、最鲜明的体现,也是诗歌鉴赏最根本之处。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词的鉴赏教学当中,让学生分析“意象”的涵义和生成是最关键的。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分析诗歌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顾况的《过山农庄》“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在这首诗里,诗人处理意象时,用意象的并列和组合而不用动作和情节来揭示逻辑关系,“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两句无一动词,纯是意象的并列,但却能分别营造出一种既幽静又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做到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则是诗词的另一种境界了。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中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和情感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彩。而“意象”的生成过程即简单而复杂,创作主体在构思过程中,首先对某一事物做以情感化的加工和处理,然后在该事物上附着自己的思想感情,再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这样一来,选用的该事物就则由物象――形象――语象――意象之间进行转换。形象又涵盖景象和物象两个方面。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场面描写、色彩描写等。景象是人物感情的外在表现。物象就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意”是主观的情感,“境”是诗歌中描绘的艺术图景。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往往要联系人物的形象来鉴赏。因此,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和他所生活的时代特征。其次,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诗歌当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对人物情感的再现作用。最后,联系作者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人物的思想品质等方面深层分析。讲解古典诗歌的时候,如果给同学们讲清楚意象的生成过程和形象的涵盖意义的话,那么,他们就对诗歌本身的含义理解更深。

古典诗歌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意象”它也有着自己较为固定的意义。比如古典诗歌当中的“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描写送别的诗句范文第4篇

[唐]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自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他的诗豪放飘逸、想象雄奇、色彩鲜明、音调高昂,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被称作“诗仙”,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名词解释

本诗属于送别诗,即书写的是诗人的离别之情。

逐字逐句品读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了告别的地点和环境。“青”“白”分别写出山水的色彩美,鲜艳明丽。“横”“绕”则分别表现出山水的状态美。“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使得山水动静结合,富有意趣。首联虽未见“送别”二字,但细细品味,那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前后两句还富有整齐工整的对仗之美。

中间两联切题,写出了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将对朋友深切的不舍之情直白地表达出来,舒畅自然,令人感同身受。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随风飘浮的“浮云”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即将落山的“落日”则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同时,浮云落日又构成一幅凄凉的送别之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挥手”,写了分离时的动作,暗写诗人内心的不舍之情。“萧萧班马鸣”一句出自《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班马”,即离群的马。诗人在此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而“萧萧”马鸣更烘托了离别的凄凉和诗人心中的不舍。

写作特色

本诗寓情于景,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寄寓于水光山色、浮云落日之中,使离别之情更具感染力。

读后一思

1.试赏析首联中“横”“绕”的表达效果。

描写送别的诗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190-01

古典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小学生来说,古典诗词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的思想和人格的重要途径。在当代,古诗词也一直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不明,其教学被边缘化,教学研究也大多止于感性的经验总结。尤其是小学阶段,是为提升语文素养打下基础的关键阶段,深化这方面的研究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讲解,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为了押韵、平仄的需要,古诗的词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甚至有时一味按字词顺序根本无法讲通。而且古诗语言简练,以字作词,随着时代变迁许多词意与现代汉语词汇迥然不同,这些都给学生理解古诗造成了困难,教学中释词、顺句、连篇,循序渐进,才会渐入佳境,才能品其妙处。

1.释词。对于难以理解或查不到的意思的词,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如《山行》一诗中,对“远上寒山石径斜”中“寒山”一词的理解。“寒”是“冷”,那“寒山”是什么意思?教学这个词时应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描写中去感知:时值深秋、草木凋残、山石森森、秋风瑟瑟,冷不冷?所以,“寒山”指“深秋时,草木枯黄的山”。

2.顺句。词意通了,然后由学生独立思考,练习顺句。在顺句时,除提醒注意词序外,对一些初次接触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要提出来讲,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如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按字面意思当为“秦朝时候的明月,汉朝时候的边关”。但是众所周知,明月千古一轮,边关万年不变,“秦汉”之说由何而来?若点明这是修辞手法中的“互文”,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疑问则迎刃而解,学生也会恍然大悟。

3.连篇。让学生用一段话,把诗句意思完整的说一下。但要注意的是,古诗中常常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决不可停留表面,而应深入内里,究其实质。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的最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只按字面意思理解,学生很可能认为诗中“儿童”天真好客,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而诗中要表达的,实际上是作者重踏故土,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苍凉慨叹,笑中有泪。

二、重视品读古诗词,在品读中感悟魅力

诗歌是富于情感的,诗歌的语言美必须通过反复体味才能领略得到。朗诵是体味的基础,也是它的具体表现之一,而读诗又可分为三个步骤:初读、细读、精读。下面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加以说明。

1.初读。初读要指导学生读懂诗句,读通全诗。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着重进行旁批。古今义不同的要批:如《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中的“之”,这里用作动词,相当于“去”,学生不常见的古汉语单音词要批,如“辞”,告别;尽,消失。地理名词要讲清:送别的地点——黄鹤楼在武汉,孟浩然要去的地方——广陵,也即扬州,前者在长江上游,后者在下游,故有“下扬州”。然后引导学生由字到词,由词到句进行对译,使学生了解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送别的情景: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李白站在黄鹤楼目送诗人孟浩然远去,孤独的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流向远方。

2.细读。学生了解诗的大意后,要抓住色彩浓厚,形象鲜明的诗句,进一步学生引导学生悟情明理,体会诗的意蕴。如诗的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是什么样的季节?细究何为“烟花”?结合学生学过的词语“烟雨”一词,学生可理解为描写的是那看不尽,也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美景。读诗的最后两句有一细节,李白送别友人的时间是很长的,从目送孤帆到消失在碧空,又到“唯见长江天际流”,正是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一往深情的表现。

3.精读。古诗语文凝炼,炼句择语,在文学长河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辉煌。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语言的表达方式。诗中“之广陵”与“下扬州”互换,诗句用韵反不合辙了,题目也口语化了,整首诗读起来不顺口。又如“烟花三月”中“三月”前用“烟花”一词平中见奇,假如用“阳春”或“春花”代替“阳春三月”只点明了时间,“阳春三月”有一点色彩感,但那种春意荡漾的氛围就不那么浓郁了。

三、拓展延伸,在提升内涵中融情

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久远,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都跟现代大不一样,加之学生的阅历又太浅,要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仅仅拘泥于课文必学内容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此,教师要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拓展的渠道有三种:

1.课前收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2.课堂交流:课堂交流是对信息的整合过程,也是认识深化、情感深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在对话交流中导情。例如,某一老师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围绕“愁”字提问:你知道谁为愁做过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愁的名句?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老师对学生问题导向性的拓展延伸,是对愁文化的深层次认识。

描写送别的诗句范文第6篇

一个文学家、诗人、艺术家,对于生活的认识往往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而且还带着浓厚的主观感情,以至于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作者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出来则有不同的特点:或豪放,或抑郁;或雷霆万钧,或幽咽流泉;或悲壮苍凉,或凄婉含蓄;或雄奇俊逸,或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或静若处子,娇羞内蕴……过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对作品缺乏必要的赏析,一般停留在读几遍,了解大意,泛泛然地分析一下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教学古诗词,有些教师还要把它翻译成白话,这样做,让那些优秀的作品变得味同嚼蜡。

像一束花,有人只看到它红红绿绿的颜色,有人却能嗅到它浓郁的芳香,还有人能够由一束花看到百花齐放的花园,看到五彩缤纷的春天。鉴赏文学作品,要借助读者的想象思维,对作品进行主观的艺术加工,或者凭借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借鉴前人的观点对所读作品作出一定评价。通过对相同主题或题材而不同作者的作品进行比照赏析,或者把相同作者的不同题材的作品进行比照赏析,就可以发现不同作者或不同作品的风格了。

人们常常把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比照,前者称为“婉约”派代表作,后者称为“豪放”派代表作。作品的豪放或者婉约和作者的性格、经历、处境及创作时的心境、情感都有一定关系。如,李白的作品绝大多数表现为豪放、浪漫,而与之同时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则表现出深沉、抑郁。李白一生狂放不羁,蔑视权贵,常常借酒述志,借酒抒怀,他的诗歌就运用大胆想象、无限夸张的笔调,写出了大量瑰丽的诗篇。“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古诗五十九首之四十六》;“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古诗五十九首之五十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尽酒》等等。从以上作品可以看出李白豪爽奔放的性格。而杜甫一生坎坷,精神压抑。在安史之乱中,他颠沛流离,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了战乱带给老百姓的痛苦,在他的诗里,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感情,其作品风格被称为现实主义。如,“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吏何足论,不及收骨肉”《佳人》。同样是送别,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有的显得豪放洒脱,有的就显得忧伤哀愁,我们熟悉的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显得那么悲凉。对友人那么关切,那么留恋!而另一位诗人在送别朋友时,就显得特别洒脱豪迈:“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柳永),这就表现得很凄婉、很忧伤。但是豪放的李白还写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别友人》;“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古诗五十九首之二十》等这些缠绵的诗句。判断一个表达同一主题的作品的风格相对容易,比如上面列举的送别诗,王维的婉约,高适的豪放,李白的缠绵,都是出于送别当时的情景和心情、被送的对象的情况等。王维送的朋友元二是从长安到西北边陲去,出阳关后就是一片荒凉的情景,再没有往日的欢乐,没有和那么多朋友在一起饮酒赋诗的惬意,被送人心情悲伤,也会感染送别者的;而高适送别的朋友董大是从边陲到内地,到生活条件好的地方去,朋友们自然要为他感到高兴的。

要分析一个作者的作品的总的风格,需要全方位考察、阅读、赏析他大量的作品。现在中学生阅读面比较狭窄(特别是农村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给学生推荐一些作品,提供一些有助于他们扩大阅读的资料、信息,比如要教学某个作者的某篇作品,应该先给学生布置阅读该作者的其他相关作品,或者其他作者同类型的作品,这样有比较才能鉴别。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还选了许多现、当代名家的作品和外国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涉及面太宽,每位作者的作品入选的文章有限,在分析他们的作品风格的时候,老师需要注意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把某个作家的许多作品前后纵向比较去判断他的风格,或者把他的作品跟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的作品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就能判断出这个作者的风格了。或者先介绍某个作家的风格,再用一些相关的作品进行证明。

比如,鲁迅的风格是深刻、内蕴。常常以非常简洁的描写、点睛似的评论、平淡的叙述,就可以揭示一个非常深刻的社会问题,可以用《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听人家背地里说,孔乙己也读过书……”就这么一句介绍和侧面叙述,一个深受迫害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再如,《故乡》中对中年闰土“木偶人”式形态的描写和“豆腐西施”杨二嫂“圆规”式的体形、尖利的语言的描写,简直入木三分!而且这些人物不是简单的个体,而是代表社会的某一个阶层。纵观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鲁迅的许多作品,无不深刻、发人深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美女蛇的故事,《社戏》中在平桥村的孩子们的介绍时很自然地介绍乡下的风俗,《藤野先生》中则处处都有深刻的文字,如“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样看似简单的内心独白,却深刻地揭示了弱国公民受辱时内心的愤怒。

再说还有冰心作品体现的母性、茅盾的博大、老舍的平易、郭沫若的浪漫。还有当代作家毕淑敏的敏锐、张晓风的纯真……还有外国作家的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他们自身作品的风格。也可以由老师提示,学生在自己的课外阅读中去体会。

作品的风格一般都可以从入选到课本里的作品里分析体会到,因为课本的编者在选文章的时候,是充分考虑作品的代表性的。

初中语文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赏析式的阅读也提高了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分析作品风格的习惯。由浅入深,细细体会。学会分享作家写作时的那种情感体念,分享作者用浪漫、豪放或者委婉、轻柔或者热烈的风格所抒发的感情,也可以在自己的写作中展示自己的风格。

描写送别的诗句范文第7篇

所以,对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些常见的意象,它们往往能表达相近的情感。

树木类

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厂“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还有《折杨柳》的曲子,以音乐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松柏

坚挺、傲岸、坚强、有生命力是松柏的特点。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噌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曲调有凄凉之音。孪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通过芭蕉把伤心、愁闷的感情一古脑儿倾吐出来。葛胜冲《点降唇》:“闷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侧。

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多比喻离愁别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亲人未归,不免让人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梧桐

象征凄凉、愁苦、悲伤的情感。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叶梧桐叶落时。”秋时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子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秋滋味。

花草类

象征着坚强和面对逆境的不屈不挠。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因此梅花与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表示隐逸、高洁、脱俗。

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于它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宋人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二首《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借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红豆

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之情。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的爱情信物,《南州记》中称其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丁香

指愁思或情结。

唐人牛峤《感恩多》:“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动物类

蝉比喻人品行的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满读者心中。

杜鹃

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杜鹃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蹄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么鲜幻,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

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种声音很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人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鸿雁

表示孤独和思念之情,也有音信和消息之意。

鸿雁,即书信,表示对亲人的思念。《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讯息。如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蝶恋花》)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鸿雁也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归北,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出使南朝陈时,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燕子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寄居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描写送别的诗句范文第8篇

一、作品背景教学

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也如其人。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中国石油大学附小的陈晓梅老师在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会上的演讲中强调:“要有滋有味,传情达意,感动自己亦感动他们地诵读一首古诗词,不可不先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解读诗词的内容。”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政治、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不同;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诗作内容。

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如果对“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不理解的话,那就很难体会这首传颂千古的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的广阔意境。同样,也只有知道汉朝的一些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汉乐府”《江南》在低吟浅唱之中所描绘的婉丽风光。

二、字词语句教学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抓诗眼: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诗句: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样,把握了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就能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突出要点,使某一教学环节成为亮点。可见,教学设计是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与精心的安排的。

三、作品内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