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候谚语

气候谚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气候谚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气候谚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农谚;气候预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 P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44-02

农谚既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尤其是气象方面的谚语,对预测气候的变化,进而指导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长治市近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发现“重阳黑洞洞,来年好收成”,“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等气象谚语在指导当地旱涝预报和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以农立国”的历史。直至如今,我国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仍在与“公历”并行。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乡贤老农,根据他们对云、雾、雷、风、雨、旱、涝、丰、欠的观察及历代传承的经验,编造了许多农谚,作为安排耕作的依据,它们以口语、谚语相传,成为历代农民必知应会的信条。这些农谚虽不一一应验,却也还是有一定可靠性,对从事的农活、天气灾害的预防颇有裨益。结合现代气象理论和天气预报技术,归纳和提炼有关天气预测的部分农谚服务于农业生产,有其现实的意义和易于推广的价值[1-2]。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很大,因而在不同的地方,谚语的意义也不尽相同。那么,在用气象谚语作预报时,首先要搞清楚谚语的含义,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分类使用,找出天气演变的规律,以此作为气候预报的一种判据[3]。这些天气谚语,反映了季节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通过对长治地区近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发现下列气象谚语对长治地区的旱涝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短期气候预测的气象谚语

相距一定时间2种天气气候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联系,气象学上把这种联系叫做韵律。许多做天气气候预测的天气谚语是属于韵律性质的。

1.1 预报降水量

1.1.1 春雷来的早,雨水来的好。即春雷的迟早与夏季及7月降水量的多少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春雷3月响为早,6月响为晚。早雷时,7月的雨量≥180 mm,晚雷时,7月的雨量≤150 mm。早雷时,夏季的雨量≥430 mm,晚雷时,夏季的雨量≤295 mm。

1.1.2 腊月船不通,6月水来冲。即1月雨水少,则7月雨量多。

1.1.3 正月十五雪打灯,来年定是好收成。即正月十五有降水,对应春播期(4月10日至5月10日)降水量偏多。

1.1.4 正月初一有雪是旱年。即正月初一有降水,对应春播期(4月10日至5月10日),降水量偏少。

1.1.5 重阳黑洞洞,来年好收成。或重阳无雨一冬晴。所谓“重阳黑洞洞”,是指农历九月初九有雨或阴雨。“来年好收成”指下一年降水量偏多,庄稼丰收。若九月初九无雨,则对应下半年降水稀少。

1.1.6 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所谓“八月初一洒一阵”,是指农历八月初一这一天有降水,R≥0 mm,“旱到来年五月尽”,指冬季或冬春降水量偏少。

1.1.7 收秋不收秋,全看五月二十六。即阴历五月二十六前无雨,则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一般在8月),降水稀少,出现卡脖子旱,造成农作物减产。

1.2 预报霜冻

1.2.1 秋天暖,秋霜晚。即秋季气温偏高,则初霜冻将晚于历年平均值。

1.2.2 冬天暖,春霜晚。即冬季气温偏高,则终霜冻将晚于历年平均值。

1.2.3 春雷来的早,下霜也来的早。用来预报终霜冻比较适用。

1.2.4 雷打180 d,霜冻在眼前。用来预报初霜冻指标,意为春雷和初霜冻相隔180 d[4-5]。

1.3 预报温度

例如:春暖的迟,秋冷的迟;冬暖防春寒;年前立春过年暖,正月立春二月寒等等。

1.4 3个月韵律测气候

3个月韵律表现为季节之间的联系:如“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春季无大风,夏季雨水穷”、“大暑不雨秋天旱”、“夏寒秋长”、“秋水纷纷,冬雪满天”、“秋有旱,冬有冰”、“寒水枯,春水多”、“打冬雷,落春鱼”、“春雪百日雨”。

1.5 5个月韵律测气候

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5个月的变化和联系,大约相隔1个季节[6-7]。如“不得春风,难得秋雨”、“春有几次大风,秋有几次大雨”;“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四九南风伏里旱”。

以上2组天气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5个月(150 d)左右的降水天气。针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利用西风环流指数,查近5年1月冷空气活动与6月降水的联系,发现10次冷空气活动,8次在以后的150 d左右有降水过程,占80%,降水过程平均为3 d。由此可以看出,用5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2 典型谚语的预报实例对比分析

2.1 “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经对当地的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发现八月初一有降水,对应冬季降水偏少。

从表1可以看出,历年八月初一有雨的年份共19年,对应当年冬季降水量和春季降水量偏少的年份均为13年,预报准确率为68.4%。从春季的降水特征来看,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春季降水普遍偏多,利用谚语预报连续6年都是失败的,没有受到谚语的印证。但此方法应用十分简单,只要查下农历八月初一是否有雨就可大体断定冬季干旱趋势。

2.2 “重阳黑洞洞,来年好收成”

通过普查长治市历年日降水量的资料,发现农历九月初九有雨且日降水量≥0.0 mm时,对应下一年年降水量偏多。

从表2可以看出,历年九月初九有雨的年份共9年,对应下一年年降水量偏多的年份共7年,预报准确率为77.8%,可信度偏高。此方法应用简单,只要查下农历九月初九是否有雨就可大体断定下一年降水量多少。

3 结语

气候预测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在这里不再累述。单用一个谚语即做预报是不科学的,但它的神秘性与魅力也在于此,预报准确率也是我们气象工作者追求的一个目标,只有预报准确了,才能发挥气象预报的作用,因而能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4 参考文献

[1] 王廷彩.气象谚语同农业生产的关系[J].现代农业,2012(6):76.

[2] 马晓虹,陈洁.气象谚语在海晏地区气候预测中的应用验证[J].青海气象,2007(2):26-27.

[3] 贾小龙,陈丽娟,高辉,等.我国短期气候预测技术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13(6):641-655.

[4] 黄秀艳.常见气象谚语中的气象知识[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7-38.

[5] 邓昕.浅谈气象谚语在观测工作中的运用[J].四川气象,2004(1):57-58.

气候谚语范文第2篇

关于夏天的气象谚语四月插秧(早稻)谷满仓,五月插秧一场光。

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立夏三日正锄田。

锄板响,庄稼长。

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锄下有水也有火。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关于夏天的谚语: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

早晚钓一阵,回家吃一顿

酷暑三伏钓早晚”

宁钓早晚一刻,不钓中午半天

早钓鱼,晚钓虾,中午钓个癞蛤蟆

夏钓夏钓,夜间比白天好钓

大麦黄,钓鱼忙

夏钓荫、夏钓深,不冷不热钓边边

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咬。

夏至不拔蒜,准得散了瓣。

栽秧要抢先,割麦要抢天。

夏至风从西北起,瓜田园里受熬煎。

夏至棉花根头草,赛过毒蛇咬。

立夏的谚语:立夏补老父,稻仔做老父

立夏日要为年老的父亲进补。

立夏北,无水通磨墨

立夏日刮北风,占乾旱。

小满的谚语:小满雨水相赶

此时台湾正进入梅雨季,因此有此一说。

小满不下,乾断塘坝

小满不下,梅雨较少。

芒种的谚语:有好食,就懒去

天气炎热,令人昏沈,形容人们懒得活动,即使美食当前,也不为所动。

芒种逢雷美亦然,端阳有雨是丰年

指芒种的雨水是丰收的预兆。

五月龙船北

端午节前后还有吹北风的可能。

芒种疯鲨

鹿港一带海域,芒种前后会出现鲨鱼。

芒种夏至,檨仔(芒果)落蒂

南部的热带水果芒果在芒种后上市。

芒种蝶仔讨无食

阴历五月以后,百花花期均过,此时之蝴蝶已无花粉可采。

芒种下雨火烧溪,夏至下雨路泥泞

当日的天气还影响著往后的气候。

未吃五月粽,破裘不甘放

五、六月份,梅雨面滞留在台湾,造成阴雨绵绵的天气还没有过端午节,冬天的衣服还是不可以收入衣柜内的,进入农历四月后天气逐渐变热,然而冷锋过境时,气温又下降。

夏至的谚语:空心雷不过午时雨

午前下的雨,时间不会太长。

夏至,爱呷不爱去

形容夏至燠热,人们慵懒。

夏至风从西比起,瓜菜园内受熬煎

夏至日吹西比风,可卜年中什稻有歉收之虞。

小暑的谚语: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六月棉被拣人盖

小暑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六月天,只有身体虚寒的人才盖得住棉被。

六月六,仙草水米苔目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前后十天内,若有东风,则有台风来袭;大暑前后出现红霞,表示将有台风。

大暑的谚语:大暑小暑,有米也懒煮

大暑不热即表示气候不顺,会有水灾或风灾;天热人懒,连三餐都懒得煮。

大暑热不透,大水风台到

大暑不热,气候不顺,会有水灾风灾。

夏天炎热的谚语:有好食,就懒去

天气炎热,令人昏沈,形容人们懒得活动,即使美食当前,也不为所动.

夏至,爱呷不爱去

形容夏至燠热,人们慵懒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六月棉被拣人盖

小暑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六月天,只有身体虚寒的人才盖得住棉被.

六月六,仙草水米苔目

吃消暑食品.

大暑小暑,有米也懒煮

天热人懒,连三餐都懒得煮.

跟夏天有关的谚语:端午节前后还有吹北风的可能.

芒种疯鲨

鹿港一带海域,芒种前后会出现鲨鱼.

芒种夏至,檨仔(芒果)落蒂

南部的热带水果芒果在芒种后上市.

芒种蝶仔讨无食

阴历五月以后,百花花期均过,此时之蝴蝶已无花粉可采.

芒种下雨火烧溪,夏至下雨路泥泞

当日的天气还影响著往后的气候.

未吃五月粽,破裘不甘放

五,六月份,梅雨面滞留在台湾,造成阴雨绵绵的天气还没有过端午节,冬天的衣服还是不可以收入衣柜内的,进入农历四月后天气逐渐变热,然而冷锋过境时,气温又下降.

空心雷不过午时雨

午前下的雨,时间不会太长

夏至风从西比起,瓜菜园内受熬煎

夏至日吹西比风,可卜年中什稻有歉收之虞.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前后十天内,若有东风,则有台风来袭;大暑前后出现红霞,表示将有台风.

大暑热不透,大水风台到

大暑不热,气候不顺,会有水灾风灾.

立夏日要为年老的父亲进补.

立夏北,无水通磨墨

立夏日刮北风,占乾旱.

小满雨水相赶

此时台湾正进入梅雨季,因此有此一说.

小满不下,乾断塘坝

小满不下,梅雨较少.

芒种逢雷美亦然,端阳有雨是丰年

气候谚语范文第3篇

一、利用故事、谚语、歌诀来激发兴趣

地理故事、谚语、歌诀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对地理知识的记忆效果。如描述黄河巨大含沙量的谚语“一碗水,半碗泥”;描写横断山区垂直气候的谚语“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写锋面引起天气变化的谚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了“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云过山坡湿,雨过山头明”来进行描述,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得多。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各种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不仅顺应当今各学科教学的潮流,也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在讲解“地球的运动”这一难点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知识点: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极昼极夜现象及其范围,配上简洁的解说词,再辅以一组关于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等内容的填空练习。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十足,掌握得也比较牢固。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简化了教师的教学语言,突破了教学难点。通过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学习动机,从而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去获取知识。

气候谚语范文第4篇

【二十四节气养生谚语之大暑】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大暑处理有谚语为,还有农事诗。知道关于大暑的谚语后,再来看看大暑农事诗。

大暑处在中伏里,全年温高数该期。

洪涝灾害时出现,防洪排涝任务急。

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虫抓良机。

玉米人工来授粉,棒穗上下籽粒齐。

棉花管理须狠抓,修追治虫勤锄地,

顶尖分次来打掉,最迟不宜过月底。

大搞积肥和造肥,沤制绿肥好时机。

雨季造林继续搞,成片零星都栽齐,

早熟苹果拣着摘,红荆绵槐到收期。

高温预防畜中暑,查治日晒(病)和烂蹄(病)。

水中缺氧鱼泛塘,日出之前头浮起,

矾水泼洒盐水喷,全塘鱼患得平息。

无论是关于大暑的谚语还是农事诗,都是与大暑的气候和农事有关。

【养生常识】

大暑天的养生之道

大暑天气候炎热,空气中湿度大,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对于一些抵抗力比较差的人来讲,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而导致各种夏季疾病的发生,例如疰夏、中暑就是典型的夏季疾病。对于夏季的养生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1.养生先要“养心”

俗话“心静自然凉”,天气愈热,心态愈要宁静。送上一付对联: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别一天到晚想不开、看不穿地瞎折腾。人生也就是和客观环境不断适应的过程,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看淡一点,想开一点,日子也那么一天天地过去。大热天的,心里再恼火再郁闷,对身体大不利。

气候谚语范文第5篇

四季节气谚语1) 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2)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3)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4)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5)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6)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7)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8) 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9)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10) 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11) 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12) 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13) 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14)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15)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16)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17)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18)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19)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20)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21)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22) 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当圆。廿三四,月暗暝。

23) 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24) 十二月初三,黑龟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25) 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关于季节谚语四季风气象谚语:

(1)五风十雨、五谷丰登;(2)久晴夜风雨,久雨夜风晴;(3)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飘飘晴;

(4)南风吹暖北风寒,东风多湿西风干;(5)八月南风二日半,九月南风当日转;(6)西风腰里粗,东风两头大;

(7)一年三季东南风,独有夏季东风晴;(8)一年四季西风晴,六月西风送人情

四季云气象谚语:

(1)梭子云定天晴;(2)云往东,刮阵风;(3)云往西,披蓑衣;(4)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5)北山亮,南山不敢强;(6)棉花云,雨快临;(7)清晨宝塔云,下午雨倾盆;(8)山云起,大雨临;

(9)西北开天锁,明朝大太阳;(10)乌头风,白头雨,一块乌云在头顶,再大风雨也不惊。

四季雨气象谚语:

(1)一场春雨一场暖;(2)急雨易晴,慢雨难开;(3)快雨快晴,快雪快晴;

(4)热极生风,闷极生雨;(5)天热人又闷,有雨不用问;(6)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一场霜;

(7)黄梅天里无星光,不久来日雨更狂。

日月星辰气象谚语:

(1)星星眨眼,有雨不远;(2)太阳笑,淋破庙;(3)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4)大华晴,下华雨;

(5)月亮胭脂红,无雨即是风;(6)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7)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8)东虹日头西虹雨,南虹北虹气象异;(9)上午火烧云,下午雨涟涟。

雷鸣电闪气象谚语:

(1)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2)东闪日头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3)立秋响雷,百日无霜;

(4)雷打正月节,二月雨不歇;(5)雷声大,雨点小;(6)一日春雷十日雨;(7)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8)六月一雷打九台,七月一雷风就来。

霜雪冰雹气象谚语:

(1)霜后南风连夜雨;(2)春霜不隔夜;(3)秋后北风紧,夜静有白霜;(4)雨夹雪,不停歇;

(5)下雪不冷,化雪冷;(6)霜头雾,旱得井枯;(7)露水重,天气晴;

(8)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9)东南风生雾,西北风消雾;(10)闷雷带横闪,雹子大如碗。

季节气候的谚语

三年不选种,增产会落空。

秧好一半禾,苗壮一半产。

疏禾有谷粜,密禾捞柴烧。

早禾插到立夏,插无插也罢。

良种加良法,生产才得发。

基肥施得足,麻高又厚肉。

良种无良法,神仙也无法。

基肥施得少,十成产量八成了。

头遍浅,二遍深,三次锄土培麻根。

一冬早,三季好。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下雨烂谷箩。

犁田过冬,好过担粪壅。

人怕老来穷,禾伯寒露风。

人不缺地工,地不缺人粮。

青蛙开口早,早禾一定好。

竹开花,饿死农家。

稔子结卜,耙田撒谷;稔子

“清明”“谷雨”紧相连,

簕竹开花,收起犁耙。

耙田插秧莫迟延。

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

“春分”秧壮,“夏至”菜黄。

龙舟鼓响,黄麻一夜一高掌。

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

气候谚语范文第6篇

【春天的谚语】

早春晚播田

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立春晴,雨水均。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春到三分暖。

春天三日晴。

春雨贵如油。

一年四季春为首。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立春落雨至清明

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表示六畜不安。

正月展春流

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春天后母面

入春以后,气候阴晴冷暖无常。

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立春赶春气

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气候谚语范文第7篇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立冬节气是什么意思,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立冬节气是什么意思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粮入仓,菜入窖”,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了。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字面上来说是这样的,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不一样,所以即使立冬了,有些地区气温依然很高。

狭义:立冬节气后就是冬天了。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到了立冬节气就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建立。

广义:低于10°以下的气温

我国国境区域跨度大,就算除开华南沿海、青藏高原,其他地区也不是一同入冬的,古代以中原为尊,各种习俗也是由此传承,而二十四节气主要是根据黄淮地区设立,所以,入冬主要也是符合黄河、淮海一带的气候规律。而南方地区入冬稍晚。

立冬和冬至什么区别时间不同

立冬的时间是每年公历的11月7日—8日;冬至的时间是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23日。

寓意不同

立冬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冬至表示自此之后白昼时间变长,黑夜时间变短,同时也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气候特征不同

立冬时,气候由秋季的少雨干燥向冬季的阴雨寒冻转变,并不是特别冷;冬至时气温下降明显,天气寒冷、干燥。

风俗习惯不同

立冬时,我国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广东潮汕地区要吃甘蔗、炒香饭,北方地区要吃饺子;冬至时,南方沿海地区有祭祖的习俗,广东地区吃烧腊与麦饭,杭州地区吃年糕,南方的一些地区还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北方地区则有吃饺子的习俗。

立冬下雨好还是出太阳好说法1:立冬是好兆头,可能有瑞雪的意思。

立冬忌无雨。有句老话:“重阳无雨立冬晴,立冬无雨一冬晴”。

说法2: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落雨一冬落。

俗话说,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落雨一冬落(指冬季不好)。“立冬北风冰雪,立冬南风无雨雪”等等。

这是否意味着今年东北的风雨将在整个冬季带来雨雪,并带来恶劣的冬季?尽管古代谚语只是经验的总结,远未达到准确的现代预测,但是用一句话预测整个冬季的寒冷和温暖无疑太困难了,但是谚语并非完全没有根据。

在古代气象谚语中,通常使用冬季初的天气来预测此冬季的天气趋势。例如,“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这意味着立冬的日子晴朗,整个冬天将非常寒冷。相反,今年冬天不太冷。另外,“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有雨一冬雨”,“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这预示了冬天的降雨。

气候谚语范文第8篇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都直接受制于学习兴趣的发挥。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就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此,笔者谈谈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趣

地理情境教学是指在心理学、方法论和教育学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利用各种地理现象和教学手段,创设出一些真实性或准真实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转变“ 要我学” 为“ 我要学” “ 我爱学”, 达到培养学生地理智能和技能,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创设地理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师可联系实际,从乡土地理知识,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环境、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人手;也可用影视资料以及电脑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形象的演示, 把学生思维迅速带入具体的地理场景中;还可直接挖掘教材本身的内容, 如现行地理新教材中的课前“ 探索”、课后“ 案例研究” 等栏目, 为学生创设多种情境。如:在学习《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课前导入阶段,教师轻点鼠标,多媒体中的FLASH开始播放,美妙的音乐响起,美丽的风景画面让同学们凝神屏息,静静欣赏。

教师:美的音乐,美的画面,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大家能猜到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是哪里吗?

学生:新疆(齐答)

学生:老师,这么多的美景都来自新疆?(个别学生质疑,面露惊讶之色)    教师:没错,新疆的确是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它成了我国西部开发的桥头堡。有人说,没去过新疆,将是你一生中的遗憾,因此这节课我想带领大家模拟一次新疆之旅。课堂气氛立刻变得热烈活跃,学生们脸上流露出对新疆之旅的向往,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二、巧借优美诗文喻趣

在一系列诗文词句中本身就运含着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境意,在地理教学中如能因教材内容灵活应用,能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感觉。因此在课堂上适当灵活使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有效实施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如讲我国季风气候分布地区时,可以利用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来表述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在讲述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时,可以“但使卢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使学生明确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大致以长城阴山为界的地理观念。讲气候垂直分布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容由于地势差异造成气温的明显不同。讲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造成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的地理知识时,可利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强化这一内容的空间表象。这些优美诗文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三、引用谚语歌谣增趣

地理教学中恰当穿插民谣、谚语进行教学,使学生易于理解,趣味横生,对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特征的理解更加直观形象。

如讲解我国西北地区气温特点时,为强调气温日变化大可利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引用“一山不存二虎”谚语讲解生态平衡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特点,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引用“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谚语,在农业生产中与气候的联系极为紧密的地理事实,用“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揭示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讲内蒙古时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这样的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各种故事逗趣

在地理教学中根据讲授内容恰当引用一些富有趣味的小故事,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人入胜,强化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如讲授“地球在宇宙中”一章时,为使学生对“宇宙”的无限性加深理解,可利用西游记中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故事,以孙悟空是不是飞到了天边来显示即使他翻百个跟头也不能到达天边。这样给学生形成“无限大”的概念,无限大的空间,无限长的时间。又如讲“日界线”时,可先讲二战时日本偷袭珍珠港时以日界线为借口辩称自己没有偷袭,而是落后一天发动战争的。讲解后利用地图指出在一个国家有两本日历的小典故来强化这一知识。对跨越“日界线”的日期变更情况容易理解,掌握得牢。

五、利用书中漫画调趣

教学中结合讲授内容,选用适当的地理漫画作辅助,既生动形象、灵活多样,丰富课堂活动,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的强大载体,使抽象的地理知识与直观形象的地理现象建立密切联系。如在讲解热带雨林危机时,选用四幅“砍烧森林,刀耕火种”的漫画。利用画面上耕种人表情的变化让学生深入剖析环境破坏的过程极其影响。即找学生回答:这幅图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由于滥伐森林,造成了环境严重恶化,带来了生存危机,强化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六、利用生动语言话趣

地理是趣味性强的学科,面面俱全,包罗万象,课上的生动有趣,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激发学习兴趣。如在讲地球运动时用歌词“地球自转一次是一天…地球公转一次是一年”引入;在讲解内蒙古大草原辽阔的牧区时,用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词句,把学生带到内蒙古大草原;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讲述观赏自然景观应选择适当的位置;用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长江三峡山高谷深,坡陡流急的水系特征;“自古华山一条道”引出华山之险等等。能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之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同时,运用趣味性的地理谚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处暑不露头,割下喂老牛”讲解不误农时,同时学习反季节种植时,可改为“处暑不露头,未必喂老牛”;“水稻开花遇东风,将来晒谷不要扬”和“六月无好风,七月无好雨”理解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的利弊影响;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概括贵阳的阴雨冷湿的气候和崎岖起伏的高原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