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经爱情名句

诗经爱情名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诗经爱情名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诗经爱情名句范文第1篇

我国花卉历史悠久。远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园”“圃”等字;《周礼・天官・大宰》中还有“园圃,毓草木”的记载。《诗经》《礼记》《山海经》《尚书》等古书中,对花卉都有生动的描述。

花卉历来就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而经过文人墨客的妙笔生花,刻意渲染后,就愈发千娇百媚,仪态万千,给人以美妙无穷的艺术享受。

爱国诗人屈原以其天才文笔,喷珠吐玉,写下了光照千古的浪漫主义长诗《离骚》。他在诗中自比兰花、、蕙草,以配清高。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田,因酷爱,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抒发了对世俗的鄙视、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到了唐宋时期,文采风流,自然也少不了对花卉的赞美。唐代诗仙李白写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的名句;宋代文学家周敦颐爱莲成癖,称赞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当时花卉业相当繁荣,花卉的种类、品种不断增加。

中华民族向来就有莳花植树之高雅习俗,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美不胜收的花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笔财富。那些千姿百态的绿叶红花,或醉香迷人,或幽雅芬芳,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美好和欢乐。有情有色的花卉,也给人们的爱情生活增添了光彩和魅力。

生死相依的并蒂莲。“下有同根藕,上生并蒂莲。”相依相偎,天长地久,是中国文化中男女相恋的最高追求。实际上,并蒂莲并不是某种特殊的莲花,只是因为某些莲花在发育过程中,调控花朵个数的基因发生了差错,才导致了在本该生长一朵花的地方,挤出了两朵或多朵的并蒂莲花。纵然如此,并蒂莲因其少见,亭亭玉立于水中,并蒂代表多子多福,而被视为夫妻恩爱的象征。

诗经爱情名句范文第2篇

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是专业方向的重要课程,它通过对英美文学中的重要作家及其景点作品介绍,增强学生的语言功底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然而,长期以来,高等院校的外国文学课程在诗歌教学上都是一个难点,传统的诗歌教学模式和传统文学研究一样,以诗歌作品的文本欣赏为中心,主要限制在诗歌文本内部的欣赏上,如措辞、修辞、创作手法独具匠心之处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而且对于外国文学中的古代诗歌,更容易在学生和文本之间造成隔阂,让学生对作品的认知程度不深,更谈不上有开阔眼界、提高综合研究素质的作用,文学教学也就失去了其意义。而改变这种现状,真正使文学课学有所用,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基础和文学素养就成为当务之急。英国古代叙事长诗《贝奥武夫》是现存故英语文学中最古老的作品和流传至今的欧洲最完整的一部史诗,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在语言学方面是珍贵的文献,所以在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设置里是重要的构成部分。《贝奥武夫》的现存手稿在公元5世纪时已开始口头传诵,约8世纪时成书[1]18。由于古英语语篇完全不同于现代英语,语法构成上也极其晦涩难懂,所以一直以来都很难被中国学生理解、喜爱并重视,因此如何让学生喜欢并愿意去深读史诗的探讨也是历来高校英美文学课程之热门话题。在课堂上,《贝奥武夫》诗篇中古英语的语法构成以及其生涩的词汇让学生望而却步。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将《贝奥武夫》与《诗经》进行比较,以唤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当最开始谈起《贝奥武夫》,学生莫不茫然,但老师转而谈起《诗经》时,全班却兴趣盎然,纷纷大声列举其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2]43气氛煞是火热,既然学生对《诗经》如此熟悉并热爱,那两者之间的比较必然是可行并有效的。在教学中,对《贝奥武夫》和《诗经》的比较可以从其故事主题、语言意象、主要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首先,《贝奥武夫》是以斯堪的纳维亚的英雄贝奥武夫(Beowulf)的英勇事迹构成主要内容,讲述关于勇士贝奥武夫与怪物格兰道尔搏斗,使其断臂而死。怪物之母为子复仇,又被他追踪杀死。他做了国王后,一次火龙来犯,他挺身斩龙,伤重而死。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1]23。也就是说,《贝奥武夫》这部诗作即是一部英雄史诗,描述渲染的是人民心中的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他为民杀敌,从而深受他的人民爱戴。而与之相反,中国的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录的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其中“风”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湖北(齐、楚、韩、赵、魏、秦)十五个地方的民歌。何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27其实就是普通人民的生活歌息和爱情追求,也是“风”的代表。何谓“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也就是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2]28,所以《诗经》中大多都是社会性的群众性的作品,而这些群众性的作品反映的就是当时社会以农业立国的特征和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的生活作息的社会总体概貌,可以是说提供了当时社会的一幅全景画面[2]46。这不免就给学习者提出了问题:为何同为某个民族最古老的文学形式,都是诗歌体裁,但是英国的诗歌却是关于英雄的史诗,而中国的诗歌是歌颂普罗大众芸芸众生的爱情故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文学”?其实带领学生一起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找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不难,即是人们平素所称的“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之分带来的区别[3]。“黄色文明”和“蓝色文明”指的是以各自文化生成所依赖的地理环境基础的差异为依据而划分的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的中西文化双方[4]18。

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因此诞生于半封闭大陆自然环境的儒家伦理,教诲人们重土轻迁,安贫乐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人们在久远的传统中沉淀了一种封闭的惰性心理和惯性思维方法,眷恋家园故土,提倡清静无为[4]22。故此,生活圈子的狭隘与封闭,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固定性和长久性便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己和周遭的圈子里的人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谓中国古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因此,在我们最古老的诗歌《诗经》当中记录的便是关于这个封闭环境当中普通百姓的平常生活故事。而在“海洋型文化”发源的西方,西方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海上冒险史,西方社会海上航运的冒险生涯,使西方人时刻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和激烈冲突,因此西方人自古就相信天人相分,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支配下,自古以来西方社会就把自然与人区分并对立起来,自然仅是被人认识、利用、征服的对象,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积极进取,追求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5]109,西方古代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窥出“和谐来自斗争”,普罗泰哥拉则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些都是人与自然孑然分立的鲜明写照。在《贝奥武夫》诗篇当中,自然和社会就是那个半兽半人的格兰道尔,人类就是贝奥武夫,两者只有进行残酷的斗争,才能为人们取得和平幸福的生活。因此在现代社会,西方人也更富有直面挑战、急功近利的特征;在人际关系上,西方更崇尚个人的意志自由和人格独立,重视私有财产的获取和保护,整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而东方则是典型的集体利益至上的传统教育[5]188。

两者进行一番比较之后,我们会发现,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事物,其实背后深藏着联系和妙趣,而通过对“英雄史诗”和“市井爱情”的比较,学生对英语诗歌的兴趣莫不被激起,并且对《贝奥武夫》也有了全新的了解和深刻的记忆。因此,实践证明,在英语诗歌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东西方的文学中的诗歌作品对比分析,在外语文学学习者的母语文学作品中找到相对应的代表性的作品,并与所学目标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增加学生与两种文本文化之间的互动沟通,可以提高英美文学诗歌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研究素质。

诗经爱情名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秦观 《鹊桥仙》 别样七夕情

七夕鹊桥相会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引得历代文人墨客通过诗词寄托自己的情愫,表达对牛郎织女的美好祝愿,也使得“牛郎织女”的传说更加动人、意蕴丰富。如:“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经・小雅・大东》)这是先秦的哀叹;“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这是汉人的惋惜;“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陷河梁。”(曹丕,《燕歌行》)这是魏士的浅吟;“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这是唐人的感叹。

在众多作品中,秦观所作的《鹊桥仙》可谓情致不同,别有一番风味。且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上片开篇两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描绘了隔河相对的织女和牛郎准备赴会的情景。一个在“弄巧”而成多姿多彩的纤云,准备穿着它前往与爱人相见;一个正急切地飞渡银河,赶去赴会,着一“恨”字流露出久别的怨恨。这一工整的对偶句不仅交代了时间、环境、人物和事情,而且把人物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出来。“银河迢迢暗渡”是情节的进一步展开,叙述了他们长途漫漫、宵行赴会的情景。后两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则就两人的七夕重逢,推出词人秦观的爱情观。“金风”,指秋风。这里不说秋风而改说金风,恰巧彰显了此风的珍美难得。“玉露”,即寒露。着一“玉”字,正好描写出露珠之晶莹清润,亦兼带清爽之意。古代文人常以“金风”、“玉露”并提,用来突出珍美圣洁的特定环境和氛围,如唐代诗人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一句。但在此秦词的情趣却与李诗有别。李诗强调的是牛郎、织女仅能在每年的七夕才得一见,表达对他们难以相聚的同情;秦词凸显的则是牛郎、织女相会于“金风玉露”这一美好的时刻,从而表达对他们爱情的羡慕与赞美。

总的说来,上片表述的意思是:秋云纤薄,变换出繁多而巧妙的花样,让人不禁联想到,那是织女灵巧的双手在不停地织着美丽的锦缎。再看银河两侧,织女星、牛郎星闪烁不停,似乎在诉说着无限怅恨;流星飞逝,传递着他们天各一方、经年不见的离愁别恨,令人感到一丝凄凉。但是对于此情此景,秦观在词中表达的却是一种欣喜,他为牛郎织女的相会而高兴。在他眼中,牛郎织女虽然一年只能相见一次,但这一次却远远胜过人世间无数夫妻的天天见面。“相爱容易相知难”。试想,假如夫妻间天天见面却彼此不知心甚至吵闹不休,怎能比得上牛郎织女这一对相互牵挂的恩爱夫妻,尽管他们一年只能于七夕相见一次。

词的上片是写“佳期相会”,词的下片转而写“依依惜别”。

下片前三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展开想象,词人设想织女牛郎相会于鹊桥的情景。开端作者把情人相会时的那种情意比作悠悠无声的流水,以“流水”形容柔情,让人格外感到爱情的温柔缠绵。然而,“别恨长长欢计短”,愈是情深意厚,就愈加感到韶光苦短,这一夕的佳期,竟然像梦幻一样倏然而逝;那萦绕着幸福的鹊桥,转瞬间却成了他们离别的归路。“忍顾”,实为不忍顾,运用的是反问语气。“顾”,意为看。着一“忍”字,把爱人分离时那般悲痛欲绝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全句意为:他们依依难舍,怎么会忍心看那条鹊鸟搭桥而成的归路呢?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看都不忍看,当然更不忍走了。所以,这里不说不忍走而说不忍看,意蕴更显深厚,能把“别时难”的内心情感和外在场景融为一体。作品中主人公难舍难分的感情表达得更为酣畅淋漓,达到了无可遏止的地步。

最值得赞赏的是词的结句,秦观并没有沿用时俗陈套,以凄婉低沉的情调作结,而是笔锋一转,另辟蹊径,以全新的境界迸发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千古名句。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也是对牛郎织女纯洁爱情的歌颂赞美,既照应上片末两句,又就相会时间之短立论,进一步阐发词人的爱情观。在这里,词人以安慰而又带有议论的口吻强调地提出:人们的爱情只要坚贞不渝,经得起时空阻隔等各种不利因素的考验,则又何必一定朝夕相守、形影不离。终日长相厮守,倘若能相濡以沫,固然是一种幸福,但若是貌合神离,逢场作戏,身在咫尺,心在天涯,又岂能有真爱?倘是真爱,即使分隔两端,又怎能阻止心灵的交会,即便一年之中只一日相会,又怎能中断每日思想的交流呢?故分离并不是一种不幸,恰是一种坚定,是检验两情长久的最好砝码。其实,秦观所提出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不过是宣示了一种对爱情一反传统而又非常现实的观点:爱情的最可贵之处正在于内心感情的真纯持久,而不在于双方形影的须臾不离。因为从主观上说,真心相爱的情侣固然总是以能够相亲相偕、形影不离为最大幸福;但从客观上看,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又往往迫使他们不得不忍受短暂的乃至长久的分离,正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于是,这样的分离反倒恰巧成为检验双方爱情是否真纯持久的试金石,正所谓“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秦观《鹊桥仙》描绘的爱情是如此纯洁、真挚、坚贞、动人,与《花间集》中词的缠绵悱恻、妖娆艳丽截然不同。词中亦无生死相许、相随天涯的山盟海誓,流淌于其间的,是夹杂着淡淡哀愁的真情一片,词人准确地把握了牛郎织女传说故事中包含的情感内核――超越世俗爱情的灵魂之爱,“真正的爱情是诞生于不变的灵魂之中,爱上心灵之美的人才是爱上了永恒,爱情的升华在于追求灵魂心灵的结合”。在词人眼中,牛郎织女的爱情并非尘世间凡俗的爱情,而是象征着灵魂心灵结合的美好理想,这种看法胜过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以“永远相爱不相离”为最高愿望的爱情境界。

总观全词,正是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使这首词流传久远。大多吟咏七夕的诗词是为牛郎、织女感到悲伤,感慨他们的别离,在作品中弥漫着悲苦。而秦观能跳出他人的一般见识,大大赞美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这首词的确写出了新意,表达了词人秦观对爱情的一种进步的认识。明人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二评价此词:“(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的确,“化腐朽为神奇”,秦观完全当之无愧。

参考文献:

[1]韩梦迪.从美学的角度浅析不同的七夕之悲――对比秦观与朱淑真的《鹊桥仙・七夕》.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3).

诗经爱情名句范文第4篇

1、母爱是什么? 当我们心灵空虚的时候, 母爱是一滴滴甘甜的雨露, 点点滴滴滋润着我的心田。

2、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

3、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4、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像她那样。她非常温柔,就像一只鸽子;她也很勇敢,像一头母狮……毕竟,对母亲的记忆和她的教诲是我人生起步的惟一资本,并奠定了我的人生之路。——安德鲁·杰克逊

5、母爱是什么? 当我面对前途,心里茫然的时候, 母爱是一颗永不落的星星, 指引我前进的路向!

6、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7、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8、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9、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10、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11、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12、看着妈妈日渐增多的白发,看着妈妈日益深刻的皱纹,看着妈妈渐渐弯曲的身躯,孩子心中有无尽的感激,但都汇成一句:妈妈!我爱您!

13、我的母亲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母亲。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我从她那儿得到的德、智、体的教育。——乔治·华盛顿

14、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1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6、上帝不能无处不在,因此他创造了母亲。——犹太谚语

1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18、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谚语

19、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20、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21、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谚语

22、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奥利弗·温戴尔·荷马

23、无论我现在怎么样,还是希望以后会怎么样,都应当归功于我天使一般的母亲。我记得母亲的那些祷告,它们一直伴随着我,而且已经陪伴了我一生。——亚伯拉罕· 林肯

24、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谚语

25、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乔治·赫伯特

26、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间是每年的一月八日。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据说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27、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2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29、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30、母爱是什么? 当我感到身心疲乏的时候, 母爱是大山里涌出的一眼温泉, 滴滴点点凝成我理想的珠串。

31、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谚语

32、妈妈,儿子在远方永远祝你快乐,幸福。我永远爱你。

33、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34、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35、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伯伦

36、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谚语

37、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诗经爱情名句范文第5篇

愁苦的流水。水因其柔顺灵动、滋养万物的秉性被世人所珍爱,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水更成了文人最钟爱的一种形象。在《道德经》中它是至善的品行;在《诗经》中它是爱情的背景;在《论语》中它是时光的倒影;而在更多的古诗词中,它则是文人骚客借以抒写无边愁绪的意象。

南唐后主李煜在其绝命词《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用比喻手法将内心之愁比作一江东流的春水,这种比喻不仅没有使人感到夸张做作,反而把无形的愁绪化作有形的流水,使读者更能清楚地感知作者的情绪,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咏愁名句。李煜,一个曾享尽人间尊崇的皇帝,在沦落成囚居异邦的阶下囚后,于夜晚登上小楼,凝望明月,前尘的种种仿佛画片一样涌现在眼前;想到故国的雕栏玉砌可能还在,而自己已失了当时的模样,不禁感慨万千,此时心中翻涌的愁绪也只有那恣肆、波涛翻滚、奔流不息的春水才足以描摹。

自李煜后,以流水作为意象来写愁绪似乎成了文人墨客之间的一种共识。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用斩不断的流水喻自己难消的不得志之愁;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以滚滚东流之水对比自己长期的羁旅之愁;唐五代韩氏《题红叶》“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用繁忙不歇的流水反衬深宫宫女岁月难遣的闲愁;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用迢迢不断的春水喻无边无际的离愁。

寂寞的梧桐。或许是能引神鸟凤凰来栖的传说,让其有了难以接近的孤傲,抑或是“一叶落,天下皆知秋”的自然习性,使其有了萧瑟难耐的清冷,梧桐在中国的古诗词中逐渐成了寂寞的代名词,诗人词客把它作为一种意象揉进作品中,用以表现寂寞凄苦的心境。

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道:“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词后半部分,词人通过“梧桐更兼细雨”描绘孤独没有依靠的梧桐遭到清冷的细雨吹打的景象,使读者联想到这位背负亡国之恨、丧夫之痛的瘦弱女子独立于黄昏窗前凄苦无助、哀痛欲绝的图景,从而强烈地感受到词人寂寞孤苦的情绪。

而将梧桐作为意象入词,写寂寞心绪,并非李清照独创。李煜在《相见欢》中写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词人用梧桐孤立院中来象征曾经被前呼后拥的自己在亡国后被囚禁在一隅小小的院子中无人陪伴的寂寞落魄。坡在《卜算子》中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诗人用不完满的月亮及稀疏的梧桐比喻自己因高洁自许,不随波逐流而致被贬于荒凉蛮地的孤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诗人用梧桐落叶时的萧瑟比喻唐明皇痛失心爱的杨贵妃后的寂寞。

离别的杨柳。翻开中国的古诗词,杨柳的身影随处可见。杨柳通常被用来比喻女子的婀娜,比喻春天的勃勃生机,而更多的时候杨柳被视作离别的象征。最早将杨柳与离别联系到一起始于《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名句;到了汉代,折杨柳以送别成了一种习俗;而唐以后,杨柳更逐渐成为古诗词中表示离别的一种意象。

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人除了通过描写沉沉的暮色,凄切的蝉声来烘托气氛外,更是把象征离别的“杨柳岸”这一典型意象运用进来,从而将词人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成为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

而杨柳作为离别的意象,并非总是凄苦不堪的。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虽是送别,却不同于以往离别诗的黯然神伤,它表现的是轻快而富有希望的情调。因此,作者选用被朝雨滋润后青翠的杨柳作为离别的意象。

相思的明月。可能是有感于自己漂泊在外,恰似偷吃灵药飞升月宫的嫦娥;也可能是有感于月的盈阙,恰似人间的团聚离别,望月思人、望月思乡早已成为无数羁旅客的情怀,他们把那一轮皎皎的明月当作相思的意象写进自己的诗文。

东坡居士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在中秋之夜饮酒赏月,望着天上圆圆满满的一轮明月,想到自己不能与家人团圆,不仅心生怨懑,因此诘问月亮为何总是在人离别的时候才圆满。然而一转念,词人想到人有离合,而月亮也有圆缺,自古世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也就渐渐释然了,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也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

诗经爱情名句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职 古典诗词 教学质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118-03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品代表,它以短小精练的文字、丰富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古代生活、劳作、战争等画卷,抒发了古代人民的酸甜苦辣与爱恨情仇,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体现了炎黄子孙的崇高价值追求。学习古典诗词对于我们汲取祖先智慧,提高语言文字使用能力,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古典诗词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提高古典诗词的教学质量,增强古典诗词的育人作用,本文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职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教材选编、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中职古典诗词教学有所裨益。

一、中职古典诗词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学生、教师、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四维要素,四者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要分析当前中职古典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也必须从这些方面进行考察,才能得到更真切、更全面的答案。

(一)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情况。“备学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即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这里的所谓“备学生”,其实就是构建学生观。构建正确的学生观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前提。学生观越具体越准确,越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1.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毋庸讳言,当前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比较低。从平时的测评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中职学生的识字数量不多,词汇积累和文化常识积累严重不足,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非常弱,甚至很多简单的常见字也不会读、不会写,写作文对他们来说更是难于登天。

2.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由于中职教育本身强调专业技能培养,基础文化教育退居其次,加之学生在小学或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就不好,因此,中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往往轻视、不感兴趣。此外,考试等外力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很多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同时,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比较低的。他们的学习意志薄弱,专注力不足,难以把心思集中在学习上;理解能力弱,抽象思维较差,往往一个较为简单的知识点需要讲解多次;自学能力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

(二)中职语文教师与教学教法存在的不足。在中职语文教师中,中年教师相对于年轻教师而言,他们的古典诗词底蕴更加深厚。随着年轻教师的不断涌现,语文教师群体的古典诗词素养却在逐渐下降。此外,很多教师对中职学生的认识不够细致具体,局限于一个宽泛概念的脸谱化认识,以致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备课和教学。一方面,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最近发展区是学习者现有认识水平与潜在认识水平之间的距离)把握不准,进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准确性。例如,一些老师进行古典诗词教学时,采用与普通高中一样的教学目标,苛求学生掌握一些复杂的艺术手法、鉴赏方式。另一方面,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对接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例如,一些老师一味强调学生自行感悟,而实际上学生又无法感悟到位;还有一些老师在教学中仍然习惯于“一本教材、一根粉笔、一张嘴”,这种教学技术的粗陋和教法的单一,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即便是有意学习的学生也会因辅助不足而难以理解和消化,并最终无法跟上进度而心思逃离。

(三)中职古典诗词教材存在的不足。纵观中职语文教材的古典诗词选编,有一条明显的规律,即各个朝代的代表性选文容易入编,各个流派的代表性选文容易入选,各个著名作家的代表性选文容易入编。这或许是编者基于全面性考虑而作的平衡,但对中职学生而言显得针对性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选文难度过大。例如,广西中职《语文》上册选编了《诗经》名篇《采薇》,下册则选编了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琵琶行》(并序)。这些篇目一般篇幅都过长,生僻字和理解难点很多,教师常常无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学生学起来也难度极大。二是部分选文缺乏趣味性。例如,广西中职《语文》选编杜甫诗《登高》《蜀相》,风格沉郁顿挫,思想深沉,字句精练,读者需要仔细推敲才能领会其中之义,且中职学生思想深度还不够,这就使得学生难以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觉得索然无味。三是部分选文教育意义不明显。古典诗词意蕴丰厚,其教化和审美的意义不可估量。但笔者所说的教育意义不明显,并不是说这些选文没有教育意义,而是指在结合中职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难以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较好地内化于心、形成自己新的经验。

二、提高中职古典诗词教学质量的策略

当前中职古典诗词教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直接制约了教学的成效。要破解这些难题,笔者认为要以学生兴趣和能力水平为基础,调整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重编古典诗词的教学材料,改进古典诗词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学习获得感和成就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提高古典诗词的教学质量。

(一)调整古典诗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价值方向和预期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对教学的内容选择和教学的过程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普遍公认的是三维教学价值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普通中学教育中,古典诗词教学通常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但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这恰恰是他们极为薄弱的地方,提高的难度非常大,而且可能会因此带来更大的挫败感。基于当前中职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特点,我们需要思考学生的发展可能性在哪里。由于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等,笔者认为中职古典诗词教学在过程方法方面无法要求太多,因此教学目标应以基础知识为主,辅之较低层次能力训练,并以情感和价值观教育为重点。

有研究者认为,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其实质就是关注人,而关注人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应该具体表现为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要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中职学生正处于人格成型时期,阅历单薄,心理单纯,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尚未成型,具有很强的引导和塑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应当成为中职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

具体来说,中职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有五点:一是学生会读会写常见生字词;二是学生了解作者及其写作的文化背景;三是学生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情况并受到思想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四是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五是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典型意象的文化内涵,如柳、梅、兰、竹、菊、杜鹃、鸿雁等。

(二)重编古典诗词的教学材料。由于中职教育自身的特殊性,中职古典诗词教材的选编应当打破常规的编写模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学生的认知可能和兴趣方向。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并以已有的图式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认知需要为动力。因此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而应该为学生提供略微高于他们现有思维水平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达到平衡,从而帮助学生发展已有的图式,并建立新的图式。笔者认为,中职古典诗词的选编要强调认知结构的延续性和主题内容的联系性。

认知结构的延续性是指选编的内容要与学生现有的认识相关联,而不是让学生觉得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选文要尽可能地选取与学生现有认识有重叠的内容,尤其体现在某些千古传唱、耳熟能详的名句上。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蝶恋花・春景》“天涯何处无芳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李白《宣州谢x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等。这些名句学生不管是从什么途径,都或多或少有所耳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名句可以成为引导学生走进古典诗词的一把钥匙,消除学生的陌生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选文对学生而言完全陌生的话,容易使他们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

主题内容的联系性指的是选编的内容在主题上要贴近中职学生的心理,这样更容易使学生从自身已有的经验中找到共鸣。选文要尽可能地与当今时代的社会现象产生联系,不论是正面的直接切合,还是由选文而引发出反面的对比。如《诗经・静女》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爱情主题,表现了古人纯朴浪漫的爱情观,可以由此引导学生对古今爱情观和爱情表达方式进行比对,从而进行爱情观教育;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表现了古代恋人之间约会的场景,也可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比,在探讨中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孟郊《游子吟》表现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及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恩,也可由此引导学生反躬自省,等等。由于古典诗词内涵深厚,“诗无达诂”,通过主题关联的角度进行阐释和学习,也是一种“以意逆志”的鉴赏方式,能让学生在鉴赏诗词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三)改进古典诗词的教学方法。著名教育学专家叶澜认为,教学是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基本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文化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占有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简言之,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建构新经验的方式。

要想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的目的,教学方法就必须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打通学生现有经验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建构通道,引导学生参与古典诗词实践活动。

1.多途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材料。很多学生不愿学往往是因为学不会、跟不上。所以让学生能持续理解所学知识、跟得上教学进度,有学习获得感和成就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夸美纽斯认为,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如果得不到实物,就用图像、模型等直观教具代替。实际上,中职学生想象力不强、抽象思维较弱,需要通过更加真实的情境和具象的呈现方式,才能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因此,在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通过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广泛搜集教学资源,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的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创造更好的教学情境,增强学习内容的刺激强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此外,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故事性强的材料更感兴趣。所以教师也可以按照“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将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作品思想内涵等内容,通过浅显的语言组织成有情节发展的故事,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和建构。

2.引导学生参与古典诗词实践活动。中职教学强调理实一体化,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一是以诗词为底本自导自演。很多古典诗词极具画面感,便于改编和表演,可指导学生截取其中的小片段进行自导自演,将学生代入作者的角色,促进学生对诗词主旨的感悟。二是结合现实改写古诗词。可搜集网络上的改写佳作进行展示,网络上的改写作品内容通俗接地气,语言诙谐幽默、生动活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尝试改写。三是开展古诗词主题竞赛活动。如借用现今流行的赛事形式,开展“我爱记诗词”、“×××诗词大会”等竞赛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趣味性强的形式吸引学生学习古典诗词。

总之,中职古典诗词教学的改进乃至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应当以具体的中职学生实际情况为前提,从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

【参考文献】

[1]托马斯・费兹科,约翰・麦克卢尔.教育心理学[M].吴庆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51

[2]倪文锦,于黔勋.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倪文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欧阳代娜.语文(基础模块):上册[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余文森.“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N].中国教育报,2007-04-20

[6]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诗经爱情名句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电影片名;功能目的论;英汉翻译

电影是很容易被各个文化层次的人们所接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外影片被引进中国,译制影片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人们对一部电影的了解是从电影片名开始的,片名就成了电影的名片和广告,[1]因而做好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对于译制影片的成功发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影译名应着重从语言文化差异以及观众反应为切入点,认真考虑商业、信息、文化和审美功能,同时做到简明扼要,新颖醒目,以便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在观众心目中留下难忘的印象,为影片进行广告宣传。起源于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活动所应遵守的原则不应该是忠实,而是应该按照译文在目的语中的预期功能选择合适的策略,这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功能目的论的原则,译者可以跳出传统翻译研究所奉为圭臬的忠实观的窠臼,采用更加灵活的翻译策略,从而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为译制影片做好广告宣传,更好地服务中外文化交流,创造更高的商业利润。下文,笔者将以起源于德国的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策略,以期为译制影片的片名翻译提供借鉴。

一、功能目的论概述

德国翻译理论家莱斯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者,她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及其局限》一书中,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评价译文的一种新模式,从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她把文本功能和翻译研究结合起来,将文本按不同的功能分成三大主要类型:即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信息型文本重在陈述事实、信息、知识和观点,关键在于内容的传达。表情型文本侧重于信息发出者感情的表达,信息发送者将其对现实的感情和态度通过创造性作品传达给接受者,并使用韵律和修辞等手段加强文本的审美效果。操作型文本是有目的地传递信息,通过强化感染作用诱发接受者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2]

费米尔是莱斯的学生,也是功能翻译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她在1978年出版了《普通翻译理论框架》, 书中提出的“功能目的论”成为该学派的重要理论基础。功能目的论的核心思想是:(1)翻译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但是翻译的意图性未必体现原作和原作者的意图,而是体现翻译活动的参与者所要达到的意图,翻译行为的发起者确定翻译的目的,规定翻译要求。(2)翻译应遵循目的性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目的性法则”认为,翻译意图决定翻译的整个过程,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都由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必须做到语内连贯,即译文能被受众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和译文间应保持语际连贯一致,这同传统译论的忠实观类似,但是忠实的程度和形式是由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的。(3)翻译的标准应该是合适,而不是等值。合适是指译文要符合翻译要求,即在目的语中所应达到的要求。[3]

二、电影片名的功能特点

功能学派虽然把文本的功能分成三个主要类别,但是也强调在很多的情况下,某一文本同时表现为多种功能,只不过各种功能的主次地位有所不同。电影作为一种商业化的艺术形式,决定了影视片名必然是以感染功能为主、信息功能和表情功能为辅的功能特点。

(一)感染功能

电影片名实际上是一种商业广告,通过使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技巧,诱发人们去欣赏电影的具体行动,达到增加票房收入的目的。当今时代,电影业蓬勃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各种题材的电影佳片云集,竞争异常激烈。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休闲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既可以选择看国产片,也可以选择看欧美片;既可以看爱情片,也可以看谍战片,等等。越是时间有限,选择余地越大,电影片名的感染功能就越明显。

(二)信息功能

信息功能是感染功能的前提,换句话说,电影片名的感染功能是建立在对电影内容的准确传达的基础上的。电影命名有多种方法,有的以人物命名,如Bathing Beauties; 有的以地点命名,如Titanic;有的以情节命名,如A Walk in Clouds, 等等。无论哪种命名方法,都对电影内容起到了提示的作用,让人们从某一角度对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三)表情功能对于电影片名而言,表情功能虽然不居主要地位,但是也不可或缺。因为没有真情实感的电影片名,不可能感动人,更谈不上诱发具体的行动。如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就是以孩子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对母爱的渴求,感情真挚,很容易打动人们的同情心,诱发人们的好奇心,难以遏制欣赏电影内容的冲动。

三、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既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更是涉及跨文化交流性质的商业行为,同时也涉及中外文学艺术审美观的比较与汇通。要做好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译者需要具有学贯中西的文化涵养和很强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时,译者应该充分考虑电影片名的功能特点和影视翻译的目的,审慎处理电影片名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诸方面的差异。译者应灵活采用各种策略,在忠实于影片艺术价值的同时,又极大程度地吸引观众,实现影片的商业价值。

(一)措辞新颖以制造悬念

新颖的措辞既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情节内容的不落俗套。因而,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推敲用词,选择新鲜的字眼,达到制造悬念、渲染气氛的效果。电影Sister Act若直译成《修女的行为》就缺少吸引力,但是精明的译者却别出心裁把它译作《修女也疯狂》。这个译名听起来非常吸引人,暗示这部影片是超越传统的。修女本是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的,能够做出怎样离经叛道的疯狂之事呢?同样,电影Blood and Sand若直译成《血与沙》就显得有些平淡,但是《碧血黄沙》这个译名就很新颖。我们纳闷为什么血会是绿色的?同时,黄沙又让我们想到宽广的沙漠。我们会充满好奇地期待着去欣赏在辽阔沙漠里发生的震撼天地的战争。

(二)萃取精华以提示核心内容

有很多英文电影的片名非常简单,因为英美人对文化背景的熟悉,会对片名的暗示一目了然,但是直译成汉语就让观众一头雾水。这种情况下,需要把电影的核心内容提取出来,充实到题目中,使翻译成汉语的电影片名更好地起到提示内容的作用,容易为观众所接受。Ghost直译过来就是《鬼》,就会让人们认为这是一部类似于《画皮》的惊悚片。但是这部片子一点也不恐怖,而是讲述了一段一对恋人虽阴阳隔世仍痴痴相恋的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把片名译作《人鬼情未了》十分巧妙,一方面,这个译名准确提示了电影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造成欣赏电影的冲动。Cleopatra是以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的名字命名的电影,直译就是《克莉奥特拉》,但是中国人极少有人知道这位女王,对中国人来说根本没有吸引力。译作《埃及艳后》,既提示了片中主角的身份,也有着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迎合了中国观众的欣赏口味。

(三)深挖内涵以促进文化交流

很多英文电影的片名用词简单,似乎一看就懂,但事实上,简单的文字背后蕴涵着很深的文化内涵。电影片名的翻译,不应按字面直译,而应在理解其深刻意义的情况下灵活处理。Seven是一部美国惊怵片。一个自认为上帝的杀人狂按照天主教的七条死罪的惩戒教令杀人,故事发生在七天之中,故事在第七天的下午七点结束,可谓“七”是故事主线。如果把片名按照字面直译为《七》,恐怕连天主教徒要想知道其中的含义,也要颇费思量。把它译作《七宗罪》着实高妙,点名了故事主线和Seven最主要的宗教寓意,让人一看就知道电影内容和有关。类似的还有First Blood,字面的意思一看就明白,说的是“第一滴血”,也确实有人译作《第一滴血》,但是这种译法给人一种血腥和暧昧的感觉。实际上“first blood”是英文习语,意为“首战告捷”,因而译名《首战告捷》既做到了题目与内容的统一,也增强了电影的正义之战的味道,可谓精彩的译名。

(四)套用名句以提高艺术品位

影视片名的翻译中,如果能够套用文学作品的名词名句,会给人一种很有文学品位的感觉。奥黛丽·赫本曾主演过一部影片My Fair Lady,中文译名为《窈窕淑女》。这显然是套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使人们看到这个片名就明白影片的爱情主题,更主要的是这样的译名有高雅脱俗之感,很有文学艺术品味,相比之下,《我可爱的女人》的译法就颇为拙劣。同样的例子还有The Rocks,如果直译就是《石头》,看不出什么意思来。但是套用中国成语把它译作《石破天惊》,既铿锵有力地准确反映了影片内容,又以艺术魅力造成了悬念,很有吸引力。

四、结 语

“电影片名是影片的第一形象和识别标志,有着很强的广告宣传的作用,成功的影片译名对译制影片的成功发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要翻译好电影片名, 就必须在了解电影情节和目的语观众文化习惯的基础上,用新颖的措辞制造悬念,从电影内容中萃取精华提示核心内容,要深挖影视内涵以利于文化交流,套用名句提高艺术品味,从而使译名“兼具艺术欣赏性和文化传播性”[5], 不可随便地硬译、死译。否则,不仅不能传达电影应有的强大艺术魅力,而且误导观众,不利于文化交流,不利于影片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朴哲浩.影视翻译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85.

[2] 张美芳.文本功能分析模型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A].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整合与创新(第二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202.

[3] 何江波.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146.

[4] 乔晓红.试析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方法[A].马志勇.外国语言文学研究论丛[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103.

诗经爱情名句范文第8篇

一、借“落花”写友爱之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借漂泊无定的杨花,抒发因朋友左迁而生离别之愁的感慨,融情入景,感人心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故友重逢,但飘零的落花象征美好的东西一去不复返,又象征着多年的流离辗转,友谊更应珍惜。与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像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有情人无奈告别,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

二、借“落花”写闲愁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这道词展示了花落水流之无限美景,其所喻的美好人生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词人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的是年华易逝,容颜不再。构思别出心裁,以无穷的相思之苦,无尽的闲愁之深,推己及人,以见两心之相印,另一方面诉说郁闷之情,相思之苦,闲愁难以排遣,语意超逸,令人醒目。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就像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亦如此花此水,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蕴含其中。流水落花的意象增加了诗词的表意容量,昔日君王今日阶下囚,恰如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伤春、惜春的情绪尤为沉重,使得诗词蕴味深厚,情思邈远。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诗人伤心带泪地向花儿问询,但花儿却默默无语,乱纷纷飞掠秋千而去。诗人很伤心,也无可奈何。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深,浑然天成。花儿满天飞过,纷纷扬扬,更显示出一种略带悲凉的闲愁。愁至深处,以落花之悲亦不能解。风卷残红飞过秋千的场景背后衬托出的是一种更为浓郁的悲凉。

三、借“落花”抒写生活的美好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春暖花开,江暖鸭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早春江景如诗如画的美丽境界。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诗人将鸭子人格化,像人一样知寒知暖,喜爱春天,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美妙传神!让人感叹生活多么美好,语言平淡而意境醇美。一片祥和安宁,且意趣盎然的面画,流露出诗人热爱生活的情怀。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恰如一幅山水画,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鱼米之乡显得生趣洋溢。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几场春雨,河水上涨,鱼群肥美,勾起读者的想象,似乎看见两岸盛开的桃花,陡涨的河水,跃出水面的鳜鱼。读者可以感受到渔夫在春汛中捕鱼时的愉快心情。全诗寄托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怀。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落花、鸟鸣、春山、幽涧等意象构成恬淡宁静的景致。诗人大概也将落花赋以生命,因此写出了富有生机的落花情境。

四、借“落花”表现高洁的情操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无意苦争春”,凌寒先发,一片迎春赤诚。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但读者通过这首词能感受到词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高洁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