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批评他人不足及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因为准备不足且无自信的人。
新进的员工或刚从其他部门调入者,虽然有话想说,却总是因为怕内容不足而犹豫或打消发言念头。
对这类人,会议主持可以表达欢迎他们发言或提问题的心意,“有时,新人的意见最受欢迎了,特别是从新立场、不同角度的问题及看法请尽量提出来”。
(2)因为怯场。
容易怯场者大致可分成三种:别人不觉得有什么不同,但自己却是感到紧张万分的人;自己或他人都公认很会怯场的人;脸红、口吃表现在言行上的人。
上述形态的人,在其发言时总是会有自卑或劣等的潜意识。而这种感觉却是天生喜好说话的人所无法理解的。特别是外向喜好说话,对人生或工作充满自信的领导者,得花更多的心思去了解拙于言词表达且有自卑感人的心。
有这类的人在会议上或公开场合说话时,建议领导者或主持人这样插话:
即使是一句话、很微小的发言、很简短的发言,会议主持也要表达欢迎之意:“很好的意见,谢谢!”
对那些想要发言,又不知该怎么办的人。会议主持人也要抛砖引玉:“不管有任何意见都欢迎发表。”
有时候发言到一半,当事人忽然说不下去,或者所说的内容让人一头雾水时,会议主持人应马上打圆场:“慢一点没关系,请继续说下去。”
(3)害怕被批评。
很多人害怕说得太多会有不良的效果。
在上述心理下,与会者的发言大都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意见,或者是附和上司的马屁发言。会议主持此时应强调:“不管结果是什么样,因为是讨论,只要是有建设性、前瞻性的意见,欢迎大家尽量提出来。三个臭皮匠,总能赛过诸葛亮的嘛!”
(4)完美主义。
以完美为信条的完美主义者,最不喜欢事情没万全准备就行动。
如果是碰到这种拖延发言的情况,应该告诉他,不成熟的想法也没关系,催促其发言。如领导者可以说:“这样子吗?可是,目前所有的人都想听你的意见,就把现在你所想的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好了,不成熟的地方大家帮你完善。”
(5)认为会议浪费时间。
开始这个题目前,让我们先做个小小的测验,以便让你更了解自己。
测试的题目很简单:周未时遇上哪件事让你觉得最倒楣呢?
【A】 被指认为小偷
【B】 被警察误认为是抢劫犯
【C】 身上及家中被洗劸一空
【D】 不小心跌倒,车子又被砸
[答案A] 你非常在意别人的眼光。你有完美主义倾向,凡事要求自己做到百分之百,也会同样要求周围的人,希望大家能够做到最好。所以你不容许自己有瑕疵,同时又很在意别人的眼光:“你说我不好,没关系,我会加二十倍的努力,让自己更完美。”
[答案B] 你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其实你喜欢过平淡的生活,最好不要有任何人来打扰,别人的评价,你也不太在意。不过当你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被别人发现就会十分在意。所以选择这个答案的朋友你是选择性地在意别人的眼光。
[答案C] 你越来越不在意别人的眼光。选择这个答案的人,是越来越自信的,别人的评论对你来说只是参考。正面或是负面的评论,你都可以坦然处之,如果觉得是有建设性的建议,会遵照修正,恶意评价,听过就算。快乐于你们而言才是最重要的事。
[答案D] 你根本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别人以为你很在意,其实你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总是可以找到一套理由说服自己,不管发生什么都没有那么严重,不断自我催眠。所以选择这个答案的朋友活得比较自在,但也要警惕完全忽视别人眼光带来的偏执喔。
认识到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人,有助于自我的深度觉察,并帮助自我从观念束缚中解脱出来。 案例:活在别人眼里的好人
口述者:小琼,女,26岁,某公司财务部员工
我大学毕业不久,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作为一枚职场菜鸟,从入职开始就战战兢兢,努力工作,也辛勤经营着每一份关系。爸爸从小教育我,要与人为善,事事以他人为先,不要光考虑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于是在职场里,我也努力贯彻这条原则,真诚待人,以他人为重,经常给同事帮忙带外卖、打下手,顶替别人加班,刚入职时确实很快赢得了大家的赞赏,我也在公司里立稳脚跟了。可现在半年下来,我越做越憋屈,其实我内心很讨厌那种自私自利的家伙,很多同事大有占了便宜还卖乖之势,不仅把我的好意帮忙当成了理所应当,还在背后嘀咕我,说我心机重,爱巴结人。我真的很生气,背地里哭了好几场,原来好人也这么难当,我该怎么办?
分析:
“好人”——是我们的价值观一直大力赞美的,有些人是众人眼里的大好人,对家人无微不至、对朋友有求必应,他们总是把别人的需要摆在第一位,哪怕自己受苦受累受伤害,也无法对别人说“不”。
但无私,恰恰是建立在对“私”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上。人本质是自私的,这是中性的描述,无论为善还是为恶,都是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如果总是把别人的需要摆在第一位,从来不会对别人说“不”,始终在争取周围每个人的认可,努力想让除了自己以外的每个人都高兴——这将严重地扰乱我们的生活,
“好”是取悦者的心理盔甲。在心灵深处,小琼相信当好人能让她赢得别人的喜爱,能保护她免受刻薄、拒绝、愤怒、冲突、批评以及反对的伤害。与人为善并没有错,但如果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和快乐来取悦别人,就不能认为自己仅仅是个热衷于让别人开心、为别人做事的好人了。
这样的“好”实质上是对拒绝、冲突、批评、愤怒等消极情感的深深畏惧。——有时也是自卑的一种表现形式。
自卑,我们内心的原动力
我们都是社会中人,总是与他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不可能完全活在别人的眼光中,也不可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其中,是一个度的问题。儒家的中庸之道有着它深刻的道理。
过度地活在别人眼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种表现。例如以下几种:
1.对别人的看法非常在意。喜欢别人的赞美,容不得别人说自己半点不是。只听得进表扬,听不得批评。
2.万事都要争第一。其实越争强好胜的人,内心对自己否定的声音也越强烈。
3.喜欢和别人比较。比别人强就开心,相反,就伤心失落。
4.强烈希望得到他人肯定。自己的亲人,老公、孩子、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以及自己拥有的一切,甚至是自己养的一只猫、一只狗都希望别人大肆赞美。钱钟书的书中,也揶揄了那些为自己猫狗打架的人们。
5.看谁都不顺眼。特别是亲近的人,总希望他能表现得更出色。
6.自己的一切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
你也许疑惑,这种人不是很自我吗?是的,但内心的原动力和其他表现形式并没有本质的差异,都是自卑在作祟,所以需要绝对的肯定,不过这次是走了一个相反的道路,置所有人的反对意见都不顾,恰恰是因为这样,暴露了内心的虚弱。
在中国的土壤上,我们似乎特别流行比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小,孩子们都特别讨厌一个孩子,那个孩子有个共同的称号,叫“别人家的孩子”。因为比较,我们学会了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而根子里,就是自卑。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 )一直致力于这项研究:每个人内心或多或少都是自卑的,自卑,是人类的母命题。
但在意别人的眼光只会带来负面影响吗?我更倾向于它带来的积极意义。
只要善于利用“别人的眼光”,反之可以为你化解内心的困境:
第一:看向积极面。看清这背后是自卑在作祟,但也应看到它带来的积极面,是激励人向上的动力。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人类最高的需求便是自我价值的确认。“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著名的保安三问也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我们是社会中人,适当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助于自己的发展,在别人这面镜子前,看到自己的不足,并继续奋发上进。
第二:二学会遵守界限。人与人之间需要界限,就像每个人的房前都有一个小花园,照顾好它,阳光洒落,细雨滋润,日日浇灌着它,看着花儿们在风中伸展腰肢,这片花园才会常青茂盛。如果我们不注重边界,大家互相践踏,这花园还能郁郁葱葱吗?世界需要爱,也需要秩序。你需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
第三:接纳自己的全部。看清自己的优缺点,接受自己个性的独特性,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接受别人的独特性。爱自己,就是全然地接纳自己,不仅因为自己的优点,也因为自己的缺点,就像看到月亮的背面。对自己洞察得越深,也越能接纳别人。我们都不是完人,我们都是有缺点的人,所以不必刻意地去做个人人称赞的人。你对自己了解越多,就越自信!
也许开始改变有点困难?但为什么不试试?否则,你一辈子就困在为别人活的困境里,困在自己的委屈和愤怒里。不要害怕冲突和拒绝,这些都是你成长必须经历的宝库。为什么“好人”活得这么累?其实,不当“好人”也没关系。不当“好人”,仍然会有人喜欢你,不当“好人”,一样可以赢得尊重,最重要的是,不当“好人”,才能回到内心的平和、圆满与幸福。
我们需要学习照顾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说“不”! 快放下“好人”的盔甲,真正地去呵护和照顾自己的心灵吧。
最后让我们一首小诗来结束这段小小的心灵之旅!
“那一天将会带来
带着喜悦,你问候自己
到达你自己的门口,看着你自己的镜子
你们彼此向着对方微笑,说,请坐,请吃吧
你将再一次爱上这个陌生人,他,就是你自己
给他美酒、食物
将你的心再度交还给他自己
给这个爱了你一生的陌生人
【关键词】幼儿;撒谎;原因;家庭;善待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4-0120-03
一、问题的提出――幼儿撒谎就是品德问题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有学者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这样概括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目标:认真尽责,自我控制,诚实礼貌,合作交往,自主进取,自尊自信,情绪适应,同情助人,探索创造的和谐发展。从中可以看出,诚实、自尊是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
在幼儿园,我们常常听到老师通过故事教导幼儿说:“我们要做诚实的幼儿”。但是,幼儿的“撒谎”行为在现实中并不少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家长生气地对幼儿说:“你这孩子,怎么一点都不诚实呢?怎么能骗大人呢?”对于幼儿的“撒谎”问题,许多家长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认为幼儿撒谎是一种诚信问题,甚至是品德问题,应当严厉对待。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引领下,不管是口语批评,还是针对“撒谎”问题进行的深切劝导,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情绪,甚至伤害幼儿的自尊。
幼儿“撒谎”,是品德问题吗?幼儿“撒谎”,是不诚实的表现吗?当幼儿“撒谎”时,如何兼顾幼儿的自尊进行教育呢?这是值得广大家长及幼教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二、幼儿“撒谎”的几种常见原因
在对幼儿的撒谎行为进行疏导教育前,首先应弄清楚幼儿撒谎的原因,进而“对症下药”。按撒谎的目的分,幼儿撒谎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类型:
1. 为逃避责罚
【案例1】香蕉是谁掉的
某一天,户外活动回来后,幼儿洗完手坐回座位准备享用美味的香蕉。老师来回巡看的时候发现地板上有一截香蕉,提醒小朋友如果香蕉掉在地上,要自己把它捡起来,丢进厨余垃圾桶。一旁的瑞瑞一听就马上说:“不是我丢的,是耀耀。”但是老师很快就发现,惯性拖拉的耀耀还在卫生间里洗手,还没开始出来吃香蕉。是瑞瑞丢的,但是他为了避免被批评,就说是耀耀。离园后,老师和瑞瑞的妈妈进行了简单的沟通,了解到原来他在家也有这种行为,只要他做错事,奶奶马上维护,说是自己弄的,不是幼儿的错。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了“撒谎”的毛病。而且只要爸爸妈妈稍微批评他,他的情绪就会非常激动。妈妈也为此事头疼。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瑞瑞丢了香蕉,没有马上捡起来,老师提醒后,为逃避“责罚”,将“过错”推脱给其他同伴,因此而撒谎。而在家时,每次的小小过失,都被护孙心切的奶奶“包庇”了,为瑞瑞“承担”了“错误”。但是瑞瑞却因此习惯了逃避责任,面对大人的批评,不能冷静面对,以“撒谎”、哭闹作为手段避免责罚。
2. 为逃避某种情境
【案例2】老师,我肚子疼
某幼儿园小班,新外教老师饱含激情地组织英语活动,他巧妙地运用了高低起伏的音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幽默的游戏引得孩子们的爆笑声此起彼伏。这个时候,熙熙走到班主任老师身边,跟老师说:“老师,我肚子疼,你能不能带我去保健医生那里?”老师一听,急忙把他带去了医生那里。不一会,保健医生就把他送回班,说可能是着凉了,给他抹了点祛风油。过了一会,熙熙又跑过来跟老师说肚子疼,要去医生那里。老师这下就觉得不对劲了,把熙熙带到教室一旁,和熙熙进行了谈话。通过谈话,老师才明白,这“肚子疼”其实只是熙熙为了逃避英语活动的“谎言”,而逃避的原因,则是外教老师的声音太大了,熙熙有点害怕。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外教“有趣”的游戏并不被熙熙喜爱,甚至给熙熙带来了恐惧。由于有离开教室去保健医生那里进行观察的经验,为逃避当下的情境,熙熙才对老师撒谎,说自己肚子疼,以此达到离开教室的目的。
3. 为引起他人关注
【案例3】老师打我
星期一一大早,到了入园时间,乐乐哭闹着抱着妈妈,不愿意下来。班主任李老师连忙过去了解情况。乐乐妈妈愁着脸说:“孩子在家就说吴老师打他,不愿意来幼儿园。”李老师疑惑地问乐乐:“吴老师平时很疼乐乐的,怎么会打乐乐呢?”乐乐没说话。李老师接过乐乐以后,妈妈刚转身,他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有序地上厕所、洗手、喝水……为了解情况,李老师对乐乐进行了密切地观察,发现他经常粘着吴老师,一会说自己哪里被蚊子咬了,一会把自己在家不小心磕到的小瘀痕掀开给吴老师看,吃饭的时候只要吴老师在他旁边,他就大口大口地吃,吴老师走开后,他就一直张望……完全不像被老师“打”了不想来幼儿园。通过与乐乐妈妈沟通和与乐乐谈话,李老师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原来吴老师以前经常对乐乐亲亲抱抱,但是上个星期五的户外体育活动时,乐乐看到一个小朋友调皮地躺在地上,乐乐就用脚踢了那个小朋友。吴老师看到后,着急地拉住乐乐,并严厉地责备乐乐。乐乐担心吴老师不爱自己了,所以对妈妈说吴老师打他,不想来幼儿园。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乐乐的“谎言”是为了引起大人们的关注,让吴老师继续像以前一样爱自己,因此而撒谎。
4. 分不清想象和现实
【案例4】今天老师带我去游乐场了
一天早上,佳佳妈妈送小(1)班的佳佳回园时,疑惑地问老师:“王老师,幼儿园昨天是组织春游活动吗?佳佳昨天回到家,说您带她去游乐场了,还说玩了很多很多游戏,玩得可开心了。”王老师听完后,也乐了,说道:“没有呀!如果有外出的春游活动,幼儿园会事先跟家长联系的,看来佳佳好久没有去游乐场了,想去玩了是吗?”佳佳抿抿嘴笑了。佳佳妈妈也笑了。
案例中的“谎言”,实际上就是佳佳的想象,佳佳对这种想象信以为真,把想象当作了现实,因此而“撒谎”。
5. 为取悦他人
【案例5】神秘失踪的“小贴纸”
一天下午,吴老师发现平时给小朋友发奖励的小贴纸午点时间还好好的,下午自选活动时外包装袋却坏了。正琢磨着自己今天下午也没有碰过小贴纸呀!怎么就坏了呢?这时候,吴老师发现平时内向的鹏鹏左右张望,在书包柜那里磨蹭,手里不知道拿着什么东西。出于对幼儿安全的考虑,害怕幼儿玩尖利危险的小物,吴老师连忙走过去,结果发现鹏鹏把几个醒目的小贴纸粘在书包内衬,吴老师恍然大悟。下午鹏鹏妈妈来接幼儿时,吴老师与其沟通后,才知道原来这已经不是鹏鹏第一次自己拿小贴纸了。每次回家,鹏鹏妈妈都会问鹏鹏今天老师有没有表扬他,只要一拿回小贴纸,妈妈就会开心地又亲又抱。后来,一心为让妈妈开心的鹏鹏每天都自己偷偷拿小贴纸,回家后告诉妈妈是老师表扬了自己。
可见,案例中的老师表扬自己的“谎言”,实际上是鹏鹏发现小贴纸可以让妈妈开心,但是不能每天得到小贴纸,为了取悦妈妈而编造的。
二、幼儿“撒谎”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天真烂漫,许多“谎言”并非纯粹的“品德问题”,幼儿的行为是可以被影响、被教育的,许多所谓的“谎言”,与其年龄特点、心理需要、外界因素等相关。
1. 年龄特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小年龄幼儿会有分不清想象和现实的情况,成人不要误认为他是在说谎。陈帼眉在其专著中提出:6岁前儿童有意想象的水平还很低,幼儿的想象主要属于无意想象,往往不追求达到一定的目的,只满足于想象进行的过程。幼儿期的想象,大量是再造想象,幼儿的想象内容主要分为“经验性想象”“情境性想象”“愿望性想象”“拟人化想象”四种类型。当幼儿进行再造想象时,就会出现分不清想象和现实的情况,发生“说谎”的行为。这个时候,成人切不可“纠正”幼儿,应当理解其心理特点,引导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支持幼儿的再造想象,为其创造想象的发展奠定基础。
2. 心理需要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现的需要五种。当一层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向更高层级发展。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情感需要是基本需要。当幼儿有生理上的需要(如饿了想吃东西)、安全上的需要(如因害怕不想与妈妈分开)和情感上的需要(如希望得到老师的喜爱和认可)而得不到及时的满足时,就很有可能出现想象性的活动,进一步通过语言表达演变成一种“谎言”,如案例3中由于害怕吴老师不再喜欢自己而撒谎,以引起大人关注的乐乐。
3. 外界因素
(1)家庭教育的影响。案例1中,瑞瑞每次犯错误,护孙心切的奶奶非但没有引导瑞瑞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鼓励其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反而每次都出面袒护。久而久之,幼儿习惯性地推卸责任,并由于自尊心作祟,难以接受他人的批评指责。这样的“溺爱”是隔代教育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会影响幼儿处理错误的态度,习惯于撒谎、推卸责任,甚至影响其以后的是非观。
因此,家长要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做好与长辈的沟通,允许幼儿犯错误,做到既不袒护,也不打骂幼儿,及时引导幼儿,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2)引导性语言的影响。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弱,行为常常受成人的一些暗示性语言的影响。例如,当幼儿“带伤”回到家,有些家长就会因为着急和生气而问诸如“今天老师有没有打你?”“这是不是XX打的?”等引导性语言。这时候,幼儿由于记忆不清或对“打”的动作的理解失误,很有可能直接回答:“是的。”
因此,当幼儿“带伤”回家,家长切不可用引导性的语言左右幼儿,而是及时与老师联系,了解清楚情况,进一步引导幼儿回忆出事情的经过。
三、幼儿“撒谎”行为的教育建议
1. 了解幼儿撒谎的原因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到幼儿“撒谎”并非完全属于品德问题,更多的是由于自身年龄特点、心理需求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所致。因此,当幼儿“撒谎”时,我们应当先了解幼儿撒谎的原因,弄清楚幼儿撒谎的目的。当幼儿出现“撒谎”的行为,成人切不可一刀切,直接把该行为归为品德问题,应当理解其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了解其撒谎的原因,进而做针对性的引导。
2. 家庭教养方式需要保持一致
这里的家庭教养方式不仅指父母教养方式,还包括家庭其他涉及幼儿教育问题的成员的教养方式。从案例1中,我们可以发现,奶奶的“呵护”与父母的“批评教育”的不一致,导致幼儿形成了“逃避责任”的习惯,由于习惯被“包庇”,面对他人的批评时,心理难以承受,情绪激烈。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做好沟通和合作,教养方式要尽可能的保持一致。
3. 善待幼儿的“撒谎”行为
幼儿的“撒谎”行为是其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6岁以前,是幼儿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者应当善待幼儿的“撒谎”行为,判断其撒谎的性质,做好正确的引导。切不可把幼儿“撒谎”视为单纯的品德问题,对其粗鲁对待,错失一次可贵的教育契机。
除此之外,由于幼儿生性好模仿,父母、教师的行为对其影响至深。因此,教育者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对幼儿“言出必行”,做到“说到做到”,让幼儿明白应当为自己说出的话负责。当幼儿出现“撒谎”行为时,家庭和幼儿园要做好沟通合作,引导幼儿初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比如讲究知识型的用人单位,如果也招来那些只有外貌和口才而没有真本领的员工,那就无异于买花瓶了。现在有很多年轻的求职者自以为外貌和口才资质不错,以为在主考官面前能“对答如流”,便可以捞足“印象分”。孰料,恰恰是这号人最有可能被前面所讲的那些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原因很简单,在知识为上的今天,用人单位根本不会考虑用这种外在轻浮内在无实的人。也就是说,由于你刻意卖弄自己的口才,没有管好嘴,结果在急于表现自己的同时也充分暴露了自己知识浅薄的弱点,最终还是那张嘴误了你自己。为此,必须给那些自以为通过门才的表现力来赢得求职者成功的人泼点冷水,同时也给这些人指出如下8种求职的“嘴忌”。
一、“以我为轴”的夸夸其谈
面试中对自己经历及能力的表述简明扼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像像开话匣子般没完没了地夸夸其谈,自吹自擂,甚至主次不分地“以我为主”。求职者要讲究实在,言简意赅,不可大包大揽地做太多的口头承诺,说得太多了容易引起考官的反感。先定位好你面试中的角色,绝对要避免以我为轴的问题。
考官在面试时往往要求你当场表现自己的才艺,你姑且可以谦虚地一试,但休要还没动手,那张嘴就迫不及待地声称这事没问题,那事很容易。有夸海口之嫌的话在求职面试场合,一定要慎出。不错,负责招聘的主考官很注重对你能力的评估,但面试时他更会对你抱着谨慎的态度,意在让你充分展示自己。这时,如果你想把考官“侃”晕,东拉西扯,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题,甚至大肆吹嘘“关系网”,还自鸣得意,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有多大的能量,那么主考官一定会认为你这个人只会拉大旗做虎皮,浅薄至极,能力也“不过如此”。
夸夸其谈说到底就是想回避问题的实质,因而用不诚实、不坦率的吹捧方式来为自己遮羞。比如求职者常常被主考官问及为何会失去过去的职业,有些人为了回避正题,便故意顾左右而言他,大谈理想抱负或过去的工作所学非所用;若实在还过不了关,便对过去的工作单位大加痛砭,言下之意就是说原来的工作单位庙太小,容不下他这个大和尚而已。面对这样夸夸其谈的面试者,主考官十有八九会在心里做如此反应:你以为你谁?本庙更用不上你这种华而不实的“大和尚”。
二、迫不及待地抢话或争辩
有的求职者为了获得主考官的好感,就会试图通过语言的“攻势”来“征服”对方。这种人自我表现欲极强,在面试时根本不管主考官究竟买不买他的账,没说上三句两句话,就迫不及待地拉开“阵势”,卖弄口才,力求自己在“语机”上占上风,在事理上征服对方。主要表观在抢话、插话、争辩等方面。
不能说爱抢话或爱插话者都是浅薄者,但人们往往非常讨厌这种“不管嘴”现象。因而,在求职面试时,无论自己的见解是多么的卓尔不群,无论别人对你的看法或观点有多大的偏差,在对方把话说完之前,千万不可插嘴,这也是对主考官最起码的尊重。即使主考官的话偏差太大,说明主考官对你已经持有成见,在这个时候,无论你再插话、抢话也已经于事无补,只能会增加人家对你的反感。
插话、抢话的“下步棋”无非就是争论或争辩。但面试谈话如果变成争论或争辩的话,这样的面试还叫面试吗?有一个求职者在谈话中一直用争辩和反驳的语气:“为什么不是这样!”“我有我的见解,不管你怎么想。”这种争辩或许能表现出你的才智、机灵、推理能力和说服能力,你可能在某个细节上辩回了面子,殊不知就在你“过了口瘾”的同时,主考官从大局考虑,为了单位将来能得安宁,已经放弃对你的录用了。
赢得一场争辩而失去一份好的工作,可谓是“因小大大”。面试的目标不是在谈话中取胜,也不是去开辩论会,而是要得到工作。如果你在谈话中过于和主考官“较真儿”,使得主考官对你很伤脑筋,认为你“根本不是来找工作的,而是故意来找碴儿的”,可想而知,事情的结果将会是多么的糟糕!
三、关键时刻反应木讷
沉默是金?对不起,在求职面试场合,你可别被这种矫枉过正的说教给误导了。主考官提出一些很关键的问题时,如果你也“惜言如金”,那你还面什么试呢?主考官定会认为你这叫反应木讷、迟钝。如果你给主考官留下的是这个印象的话,那么可以说你的求职使命将就此宣告失败,因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录用反应迟钝的人。“少言”是必要的。但比“少言”更有必要的是“慎言”,而不是“不言”!面试却“不言”,当然就是木讷、迟钝。尽管木讷、迟钝者和那些夸夸其谈者的反差明摆着,但同样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好员工。求职面试的目的是要让用人单位考核自己,你羞羞答答地不张嘴说话,人家又怎么考核你呢?
面试对话不仅要用头脑,还得用心灵。当你两脚往主考官面前一站,看着对方一副大模大样的姿态,你莫名地垂下了眼睑,无地自容,早先为自己设计好了的答问词竟荡然无存。越是如此,你越发慌,致使你说起话来鬼使神差地词不达意、语无伦次。这都是反应迟钝的表现。反应迟钝者大多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越是自卑,就越迟钝,这就叫恶性循环。人一旦既自卑又迟钝,就会不敢正眼看主考官,以至消极、冷漠、烦闷,而这些足以摧毁主考官对你的热忱和信心。所以,需要学会弥补面试中的出错。
四、恬不知耻的好为人师
求职就是求职,求职和在职可不一样。在职者要有主人翁的态度一点儿也不假,但求职时,你的地位还不是主人翁,即使你感觉自己装了一肚子的好想法,但这绝不足以打动主考官。新点子并不是人人都有,有好想法、新点子的人却不可处处好为人师,尤其是不能对陌生者施以“指点”。所谓的新点子当中或多或少含有忠告成分,而大部分忠告都是批评,批评对于某人而言是难以接受的,尤其是来自陌生人的批评,不可能受到欣赏、遵从,更不可能产生好感。这就是少提建议的理由。你是求职者,在主考官面前说这想法,提那建议,你要是不受排斥,那么就证明这个主考官也太没主见了。
在主考官眼里,让求职者谈想法、提建议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考察你的思维,同时也为你挖了一个陷阱,它会立马使你变成“好为人师”“好耍嘴皮子”的家伙。所以,在面试中,最忌讳提些带忠告性质的建议。不管你的建议多么中肯、多么优秀,最好留着,到录用后再说,不要在求职时急于卖弄。
五、提低级问题
求职面试不是入学面试。主考官要考察的是你的综合素质,而同时你也可以问一些与你所学的专业相关的问题,或者问一些企业工作制度等问题。但在发问之前,你必须好好想想你将要问的问题是否有现实意义,尤其不要提一些低级的甚至是幼稚的问题。比如像单位里是否24小时供热水?办公室内是否有卫生间?单位平常是否组织大家旅游等等,这些很可能使很好的面试砸了锅。
六、目中无人
这是平常爱自高自大、口中无人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不得不承认,这种人可能有些比他人高出一筹的资本,但这种资本很可能因为你的狂傲而显得“举重若轻”。古人说“厚积薄发”“深藏不露”,这才叫能力资本的真正积淀。纵然你有再大的资本,在应聘时你也是处在屈于人下的地位。在主考官面前大谈自己的阅历有多么丰富,恰恰说明你这个人缺乏教养,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谁都敢得罪。目中无人的求职者大多有一种莫名的控制欲,一心想压着别人,以显示自己的优势。殊不知带着这种心态去面试,主考官生杀大权在握,让他毕恭毕敬地听你“指点江山”,他心中的无明火岂不呼啦呼啦扇起?你惹了主考官,你还面试干什么呀!
七、滥用时尚语
年轻人追求时尚并不是件坏事,但时尚从某种角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对现实的反叛心理。有些年轻人知识能力比较一般,但对时尚却很着迷,平常说话也总喜欢使用时尚用语,结果到求职面试时也像“上网吹泡泡”一样无所顾忌,动辄用很时髦的网络时尚用语和主考官“兜话题”,以为这样做既能弥补自己知识能力上的不足,又能让主考官认为自己很“前卫”,很可人,因此而被录用。殊不知敢当主考官的人大多数都不是省油的灯。你的轻浮语言又怎能挡得住他那锐利的洞察眼力呢?另外,有些人学外语学了半桶水,在面试时便喜欢时不时地夹杂一两个英语单词,以显摆自己的英语能力,但这样卖弄是很危险的:若是碰到主考官随即用英语和你接碴儿,你岂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摘要】针对军校学员人际交往中易产生的心理效应,介绍和阐述了人际相吸和人际交往误区这正反两方面的要素,对症下药,提出整改对策及规避方法,同时,立足和善相处的目标,列举出五项行之有效的相处技巧,从而帮助军校学员理清人际交往的模式,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进而构建温馨和谐的军校大环境.
【关键词】心理效应;交往误区;对策;和善相处;技巧
每个人从出生伊始,便不觉落入巨大而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网络中,不论我们的身份、职业、个性和意愿如何,我们都必须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如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温馨、和谐、友爱的人际交往的需求空前迫切,作为新时期的军校青年学员,善于进行交往,能后妥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你就可以拥有美好的军旅人生。
1 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在某种情况下人们产生的心理倾向或心理作用。青年学员在交往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心理效应,影响着对他人的认识和评价,还有可能产生某些偏差,使学员之间的交往出现障碍,为了使人际交往和谐进行,大家首先要了解这些心理效应。
(1)晕轮效应。当看到一位新战友五官端正、军容整齐、行为规范,我们通常产生好感,认为他做事细心,注重细节,工作负责,甚至可能认为他样样都好;相反,如果这名新战友邋邋遢遢,我们就会认为他几乎没什么优点。对人的看法的这种以点概面、由局部推及全貌的倾向,犹如大风前的月晕逐步扩散,所以称为晕轮效应①。晕轮效应对人际交往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心理定势上,即一个人已有的态度倾向会直接影响到对他人的认识和评价。其次,是中心性品质的扩张,即形成关于他人印象具有决定意义的特殊信息。而我们对待晕轮效应,一方面应加以利用,增强自身吸引力,从第一印象做起优化自己的个性品质,另一方面要预防它特有的副作用,防止不合理的泛化、主观臆断和片面认识,对由它产生的人际认知偏差必须不断加以纠正。
(2)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就是在人际认知和交往活动中,依据时间或空间上最近的信息而形成的对人的印象所具有的影响作用。比如,某位学员最近的一次错误使我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使我们忽略了他以前的成绩,对他的表现嗤之以鼻。这主要是因为最近获得的信息刺激强、印象清晰,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感知②。这就要求我们与人交往时,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而要历史的、全面地看,注重把某个人的一贯表现与当前表现相结合,做到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最大可能地避免认知偏差③。
(3)刻板效应。刻板效应是指关于某人或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类化的看法。比如我们有的学员经常会说山东人怎么样怎么样,河南人怎么样怎么样,诸如此类看法都是类化的看法,都是人脑中形成的刻板、固定的印象。由于这种效应的存在,人们往往会把某人的一些特征归属为某类成员,又把属于这类成员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归属到他身上④。虽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人们的认识过程,但也容易使人保守、僵化,因为错误的刻板印象犹如一副有色眼镜,左右着我们的认知。要克服刻板效应,关键在于大家要正确看待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不断学习新事物扩大视野,与时俱进开阔思路,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⑤。
2 人际吸引的要点所在
在人际交往中,为什么有些人彼此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有些人相处多年却仍若即若离、形同路人?研究表明,人们能否成为知心朋友取决于一个重要因素——吸引。吸引,是指人们之间彼此注意、欣赏、倾慕、喜欢,愿意接近对方和发展人际关系,那么人际吸引的要点究竟在哪里呢?
(1)相邻因素。人们彼此所处的空间距离越小,则双方越容易接近,也容易导致彼此吸引。彼此相邻的人之间之所以产生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双方通过交往能满足三种需要——互助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⑥。若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及时朝夕相处,彼此也不会产生吸引力。
(2)相似因素。常言道:“人以类聚,物以类分”。人们在民族地域、兴趣爱好、经历地位、观点态度等方面越是相似,彼此的吸引力就越强。恰如柴科夫斯基所说,意见和感情的相同,比接触更能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这样两个人尽管隔得很远,却也离得很近。
(3)相补因素。当一方所具有的品质正好可以满足另一方的心理需要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比如性格外向、直率、脾气急的连长与性格内向、耐心、性情温和的指导员配合工作时,由于性格互补相互吸引,关系良好合作愉快,成了一对好搭档。相似因素和相补因素是可以并存的,青年学员如果与其他战友有相似的价值观、态度、性格等,那就不愁建立不了友谊;若与他人不相似时,也“莫愁前路无知己”,可以通过互补因素增强彼此间的吸引力。
(4)相悦因素。这是指人的外貌仪表美使对方愉悦而产生的吸引力。亚里士多德曾说:“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在交往初期相悦因素所引起的赏心悦目的体验对交往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⑦。但研究表明,相悦因素尽管是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但其作用并不长久,吸引双方进行长期深入交往的主要因素是交往双方的人品、能力等内在因素所产生的“人格魅力”。所以相貌平平者大可不必为“先天不足”而哀声叹气,只要注重自身内在品质的修养,加强“心灵美”、“行为美”的自我形象塑造,同样可以充满自信地站在他人面前。
3 避开人际交往中的误区
每个人都希望能与他人进行健康愉快的交往,都希望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之中。但并非人人如愿以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些人陷入人际交往误区中而不能自拔。要避开误区,首先必须正视和剖析这些误区。
(1)自我中心。即唯我独尊,只关心自我得失,过分强调自我需求的合理性,很少关心他人,比如不顾他人正在休息或学习,旁若无人地为所欲为。要走出自我中心的误区,首先应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既了解自己的长处也认识自己的不足,唤起向他人学习的欲望,克服只看到自己优点而盲目自傲的心态⑧。其次,应正确全面地认识他人,因为人人皆有优点特长,所以不可苛求他人。再次,进行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与他人平等相处。
(2)猜疑心理。猜疑是仅从主观臆断出发对他人不信任而疑心重重。
持猜疑心理很难与人正常交往,很有可能造成人际冲突,即使已经交往的好友也会逐渐疏远。纠其原因,一是主观臆断,思维片面,考虑问题掺杂个人偏见。二是心胸狭窄、缺少自信。三是听信流言蜚语⑨。要走出猜疑心理的误区,首先要多角度了解他人,其次要用理智思考代替感情用事,再次是学会自我安慰,只要自己努力向上,就勇敢地走自己的路,最后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努力完善自己,增加自信心和独立性,从而消除自卑多疑的心理因素。
(3)羞怯心理。羞怯心理是想交往又怕交往的一种心理状态,比如在人际交往中话未开口脸先红,话语低沉心跳加速,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宁可憋在肚子里,也不好意思向战友或领导请教。羞怯心理的产生,一是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引起的紧张、心慌、脸红等感应性反应,二是自卑等心理的影响,三是成长中环境的刺激影响⑩。因此,克服羞怯心理,首先就要培养与人交往的自信心,不必为自己的某些短处自惭形秽,其次学习掌握一些社交知识和技巧,增强交往的勇气,最后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努力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11。
(4)嫉妒心理。陷入这种心理误区的人常常会做出中伤、怨恨、诋毁他人的消极行为,极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导致冲突。走出这种误区,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不要只把目光停留在别人的优点和成绩,也要适时看到自己的优势;二是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本职工作或个人感兴趣的活动,转移注意力;三是胸怀宽广,化嫉妒为动力,以他人为榜样,鼓足干劲,赶上和超过他人。
4 与他人和善相处的技巧
(1)主动交往。青年学员要赢得他人的信任,要想摆脱孤独,建立起一个丰富的人际关系世界,就必须主动交往,因为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地对别人感兴趣的。很多人之所以缺少朋友,就是因为他们在交往中总是采取消极被动的退缩方式,其原因主要在这些人担心对方不会像自己期望的那样做出应答,而使自己尴尬或窘迫,伤害自尊12。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正如孟子所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横敬之。”由于“交互原则”的作用,也由于人们都有交往和友谊的需要,一个人主动交往而得不到对方理睬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
(2)讲究交谈的技巧。谈话是人际交往的最重要途径,首先我们要确保交谈的话题符合对方的兴趣,不要自顾自地长篇大论,使交谈变成独白;其次我们要避免过早、过多地加以评论,与人谈话时最佳的反馈方式不是评论,而使作描述性的回答,或以简短的语言复述对方的谈话,营造充分接纳对方的氛围13;三是积极倾听,既要耐心听,又要虚心听,更要会心听,专心致致地注视着对方,即使不赞成对方的观点也应以婉转的语气表示疑问,而在我们认同对方的观点时,就应该毫不吝啬地发出表示听懂或赞同的声音,甚至是有意识地重复某句重要或精彩的话语。
(3)注重从小节入手维持友情。友情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培养,更需要我们从小节去着手经营。这里我们给大家提出四项建议:1、避免争论,当面对分歧时尝试着通过讨论、协商的途径来解决;2、避免直接指责,维护他人自尊心,尊重他人意见,要学会提醒他人,处处避免以直接的或隐含的方式否定他人;3、坦率承认自己的错误,青年学员在交往中,如果自己错了,不妨爽快地认错,这既给他人显示优越感提供一个机会,也表示出自己的真诚,赢得对方的真情和尊重14;4、宽容大度,这意味着对他人的理解、尊重、信任、期待,容易激发对方自尊、自信,并产生感激之情,增加彼此的亲和力。
(4)学会“技术性”批评。和善交往,不仅需要“道义相砥”,更要重视“过失相规”,当发现对方有过失时,我们应该进行规劝,而且要讲究“技术性”。批评别人不妨从称赞或诚挚的感谢入手,使对方不仅服气,并会打心眼里高兴,情绪更高。当话题准备转移至批评时,我们首先要提到自己的错误,继而间接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误,比如以商讨的口吻说,“课本上记录的好像不是这样……”、“当时领导的出发点可能和你的有点出入……”,在不伤害对方自尊心的基础上,打消其心理防卫倾向,引起对方的认真思考15。尤其是领导、骨干,更应该多尝试“启发”式的途径,尽量杜绝用命令来提醒别人的错误,防止引起过激反应,让别人保住面子。
(5)控制矛盾发展,调节相处气氛。青年学员之间朝夕相处,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旁观者不应冷眼相待,而应主动进行调节。这就要求我们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理清主次顺序,本着客观公正、不偏不向的原则予以调节,当然,调节矛盾的具体方法有许多种,我们简单介绍几种常用方法:1.以情制胜,劝说者可唤起双方过去的情分,以此打动双方,使之主动“退却”;2.借水灭火,借助于一方的朋友、同乡等关系比较密切的人进行劝告,往往可以很快消除彼此的矛盾16;3.调虎离山,如果双方大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我们可借口有什么急事,把其中一人直走调开;4、背后敲鼓,若是矛盾双方不便当面直接交谈,我们可利用人们易信背后之言的心理,有意识地设计特定情境,促使双方沟通思想,消除隔阂。
作为新时期的军校青年学员,走进军校只是我们人生的又一个起点,而如何与战友们和谐相处,则是我们融入军校大环境的关键步骤。只有掌握必要的交往技巧,领会人际相吸的要害所在,规避交往中的误区,才会构建起温馨友爱的人际环境,为顺利走好自己的军旅生涯铺平路途!
作者简介
刘相坤,1990.12——,山东招远人,就职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十一队,准尉(学员),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边防管理(出入境检查方向)。
① 葛其龙.《基层经常性思想工作导航》,[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
② 陈岸然.《军官能力建设实例评析》136页,[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③ 洪庆根、黄友谊、高华军.《军队院校教育思想观念新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④ 宁湘峰《理想信念教育辅导读本》242页,[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6.
⑤ 袁训忠《当代世界思潮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
⑥ 孔来云、晋争鸣《老基层传经》87页,[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7.
⑦ 唐志龙《军旅人生哲理》129至131页,[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8.
⑧ 萧鸣《军人实用生活手册》62页,[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
⑨ 张树森、曹学义《军旅生活指南》193页,[M].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07.
⑩ 刘芳《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11] 刘世思《军校育才探略》216页,[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12] 朱运来《思想工作骨干方法100例》377页,[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13] 刘岳雄、杜敏《军校学员学习素质论》264页,[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
[14] 王安《带兵科学与带兵艺术》239页,[M].北京:出版社,2004.
一、 当代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
1.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和障碍的三大表现。
一般来说,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性格、情绪、行为、注意力及生理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做心理救助信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产生敌意,认为活着没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甚至轻生。
二是行为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寡言,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行为。
三是生理表现: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到医院检查又没有身体疾病。
对于儿童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就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影响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因此,心理健康要从小抓起。
2.产生心理问题和障碍的三大原因。
首先在于学习至上的错误家庭教育观念。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过高,把孩子的学习看得太重。父母的这种观念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孩子,往往造成子女学习压力过重。其次,社会上成才观念的误区也间接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认为只有上大学才是成才,否则就要被家庭和社会歧视,迫使孩子把过多的时间投在学习上,影响了孩子社会活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人际关系也随之产生。此外,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也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用挖苦、尖刻的语言刺激学生,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第三,违背孩子成长的正常发展规律,管束过严,经常打骂,会形成两类性格的孩子:一类孩子压抑天性,变得内向、胆小怕事,没有自信心,敏感自卑,创造能力差,不会与人交往;另一类较倔强的孩子则形成逆反心理和反抗情绪。
孩子的心理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要端正教育观念,多以平常的心态与孩子沟通,杜绝责骂和训斥,关注孩子精神上的变化,如焦虑、胆小、孤独等心理症状,及早预防,使孩子的身心健康保持在平衡状态。
二、用赏识教育解决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四大对策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怯弱心理,树立自信心。
一是抓住关键,掌握赏识教育艺术。实践证明,发现儿童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应以赏识的眼光给予关注,发现其“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赏识,接受和喜爱身边的孩子,并注重随机教育,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哪怕是孩子做错了什么,也切忌大声呵斥,而应讲究艺术,语气要委婉而富有启发性,既帮孩子找到不足,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孩子才能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到我们对他的热爱和信任,从而使自己充满自信。二是多方引导,培养孩子自赏能力。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悦纳自我,多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孩子形成自信心、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针对孩子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多方引导,则是培养孩子自赏能力、树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径。
在家庭,培养孩子自赏能力的方法很多。根据孩子喜爱的形式,在活动中,家长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优点,并给予鼓励和赞赏等方式,可让孩子感受到被赞赏的快乐,克服不足,养成良好习惯;每天,家长引导孩子会使自己的好行为,同时记录在自己的“日记”上,并向他人介绍。通过这些活动形式,则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发现自己及欣赏自己的好行为、好品质,从而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三是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赏识,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青少年更是渴望受到赏识。他们很容易被他人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面对这些孩子,仅仅依靠教师去赏识,是不容易奏效的。这就更需要以教师为主导,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发挥青少年“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音乐会、画展、诗歌朗诵会比赛等形式,都可以为孩子参与各种活动、让孩子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创造条件,都是孩子自信心产生的重要源泉。四是家庭与学校同步,家长参与赏识教育。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庭与学校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家长们聚在一起,总爱把彼此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会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觉得自己“不会教孩子”而感到愧疚。实践证明,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剂。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掌握青少年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了解到一些现代教育的 特点和规律,从而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要实事求是。既不滥用赏识,又不吝惜赏识,更不能错误地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夸张要适度,对孩子的良好表现,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不能事不分大小,都做过度的夸奖。因为不切实际的过度夸奖,容易造成孩子的虚荣心,效果适得其反。第二要全面对待。在赏识教育中,并不排斥批评。我们既要充分发掘孩子的“闪光点”,也要根据实际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分清荣辱。只是赏识和批评的侧重点不能倒置,赏识要讲究方法,批评应讲究艺术。这样,才能使子女及时得到鼓励,又能知道自己行为中的缺点,只有赏识孩子才能使孩子更好地改进缺点,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 正确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的五条建议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人以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便捷,又存在让人痴迷甚至难以自拔的危险。据调查显示,在各地高校被辞退的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沉溺在虚拟时空的阐述。在这样一个容易失控的崭新领域里,如何让孩子正确使用网络,从网络中汲取成长营养,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的有力推手呢?在此,向大家提供五条建议,以供参考。
1.父母和教师应与孩子一起学习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如能先行一步更好。在与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成人不仅便于与孩子沟通互助,甚至还会保持青春和童心,这种千载难逢的良机不可错过。
2.让孩子多多体验成功。研究表明,人接触不良信息的反应是不同的,对网络和游戏的迷恋也不相同。在生活中成功的人,受的消极影响较小,而在生活中失败的人,容易沉溺于虚拟时空。因此,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是抵御不良媒体的关键。
3.孩子上网之初必先立下规矩。总的原则可按《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执行,还可以具体一些,如每天使用计算机一般不超过一小时,不泄露个人与家庭秘密,学会选择并欣赏健康网站等等。
4.丰富孩子的生活。网络之所以容易使孩子过度痴迷,往往与他们的课外生活贫乏有关。因此,培养孩子养成广泛的兴趣,尤其是热爱户外运动,是至关重要的。
现行新刑诉法对逮捕的必要性条件的细化遵从了无逮捕必要推定原则和强制措施的比例原则,而且大大提高了逮捕必要性条件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对“社会危险性”进行了明确细化,为检察机关更好的办理审查逮捕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现笔者针对办案实际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社会危险性”法律规定、适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进行浅谈。
关键词:逮捕;社会危险性;建议
逮捕是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为防止犯罪嫌疑人妨碍诉讼的正常进行,依法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我国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对于审查逮捕出台了许多新的规定,其中对逮捕条件作出了重大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逮捕条件的类型化。将逮捕条件分为一般逮捕条件、径行逮捕条件和严重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转捕的条件。二是对社会危险性细化为5种具体的情形。为了提高侦查监督水平,正确理解和应用逮捕措施,笔者拟结合工作实践,从逮捕的“社会危险性”条件审查出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新刑诉法对“社会危险性”的规定
新刑诉法对“社会危险性”进行了明确细化,为检察机关更好的办理审查逮捕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
(一)“社会危险性”概念理解。
“社会危险性”可理解为适用具体强制措施的法定依据的,有证据证明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危害社会、他人的行为和其他妨碍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行为的可能性。它也可以被认为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何种强制措施时,依据已经发生的行为或已经存在的事实对将来可能发生的行为所做出的预测,进而也可以作为对其适用的强制措施可能出现的结果所作的一种风险评估。
(二)新法对“社会危险性”的规定。
新刑事诉讼法对司法实践中存在问题较多的逮捕必要性条件作了修改,其第79条第一款直接列举了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应当予以逮捕的五种“社会危险性”情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三十九条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危险性”五种情形的理解和要求。
法律规定的五种社会危险性情形中,前两种是对犯罪嫌疑人造成社会危险性可能性的规定,体现强制措施的预防功能,后三种是对妨碍诉讼可能性的考虑,体现强制措施的诉讼保障功能。在社会危险性条件的细化中,法律没有设定兜底条款,因此如果不属于法定的五种情形之一,则不属于具有社会危险性。
二、贯彻落实“社会危险性”新规定面临的现实困境
新法对“社会危险性”的规定为检察人员作出逮捕决定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但审查逮捕案件办理适用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存在主体素质和观念滞后的问题
当前“够罪即提”、“够罪即捕”的传统执法观念的影响还仍然存在。公众尤其是部分执法人员对逮捕存在异化认识,认为逮捕具有惩罚功能,对有罪的人不予逮捕就是放纵犯罪。执法观念的滞后对新刑事诉讼法逮捕条件的适用仍有一些负面影响。实践中,公检两家对逮捕的社会危险性条件适用标准不一,尤其是公安机关在强调逮捕率的情况下,检察机关过多适用社会危险性不捕,部分公安机关会存在抵触情绪;还有检察机关本身也会担心过多不捕,会遭到社会的批评和不满而承担打击犯罪不力的责任,甚至是被害人的上访申诉。
(二)存在“社会危险性”证据收集的难问题。
“社会危险性”的严格把握是一个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慎捕、少捕”理念的平台。但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对社会危险性的证据收集意识不强,存在仅仅注重于是否构成犯罪,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证据的收集,而忽略或不去收集嫌疑人具有法定社会危险性情形的证据材料。很多地方公安机关存在以批捕数为业绩考核的现象,公安机关为片面追求批捕数,很难有收集无逮捕必要证据的积极性。部分办案人员往往“构罪即报”,而不考虑是否确有报捕必要。例如实践中轻伤害案件,嫌疑人与被害人已达成和解协议,公安机关往往不提供此类证据材料,而是要求检察机关尽快批捕后再根据双方协议对嫌疑人变更强制措施。
(三)存在“社会危险性”五种情形的把握难问题。
新刑诉法采取列举式的方式来规定“社会危险性”五种情形,尽量做到便于对照操作,但上述情形的规定多为对犯罪嫌疑人主观的判断,是一种预期可能性,是否可能发生,只能通过相关间接证据的分析来推断。因此在办案过程中,如何正确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法定的社会危险性情形有一定的困难。并且每位办案人员对嫌疑人是否有五种社会危险性情形的把握不同,很容易造成意见分歧,类同的案件作出不同的处理决定。
(四)存在适用“社会危险性”情形不易的问题
由于社会危险性是一种可能性,具有可变性,实践中,我们对犯罪嫌疑人不批准逮捕,嫌疑人被变更措施后可能又产生一定的想法或受一定诱惑去实施新的犯罪、或打击报复证人或发生自杀逃跑等情况。如果办案人员适用“社会危险性”的相关规定,对嫌疑人做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一旦发生嫌疑人外逃、自杀或再次危害社会等情形,检察机关承受的压力很大。例如有好多外来务工人员盗窃案件,综合嫌疑人社会危险性情形,做出不捕决定,由于现实中监视居住、取保候审措施不力,很大可能会离开本地而销声匿迹。
(五)案件不捕后存在公安机关和被害人不理解情况。
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之间刑事司法理念存在一定差异,两者对“逮捕必要性”条件的认识就必然不相一致,甚至是相去甚远。对于公安机关提捕的案件,检察机关根据“社会危险性”的相关规定,作出不捕决定,有的办案人员很难理解,就逐级提出复议、复核。对于案件中的被害方,基于对于逮捕措施理解的局限性,多数认为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嫌疑人,就是不再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为纵容犯罪,而易发生涉检上访事件。
三、适用、完善“社会危险性”条件的建议和构想
为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情形,在我们办案工作中坚持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实现办结案件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现提出以下不太成熟的建议:
(一)更新执法观念,内强办案素质
加强对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办案人员的培训,统一对逮捕必要性的认识。理解逮捕只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再发生社会危险性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它本身不是对犯罪嫌疑人的一种刑事处罚,树立“慎捕”思想,抛弃以往那种 “以捕代罚”、“构罪即报”、“构罪即捕”的执法理念。办案人员对公安机关提捕的案件,适用逮捕措施必须具备三要件:事实证据条件、刑罚条件和社会危险性条件。
(二)建立侦查机关逮捕必要性提请论证制度
侦查机关在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增加对“社会危险性”法定情形的论证说明,并提供关于逮捕必要性的相关证明材料。对于提捕的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可以由公安机关采取书面形式予以说明,并提供相应证据,并在提捕书中引用“社会危险性”具体条款。此制度既能促进侦查机关在收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证据时收集是否有逮捕必要性的积极性,也能使检察机关更为全面地掌握影响逮捕必要性判断的各项因素的具体情况,提高审查针对性和准确性。
(三)改变考核制度,积极探索轻微刑事案件不捕直诉机制
现新刑诉已实施,公安机关内部需改变以批捕数为量化指标的考核制度,建立破案率、结案率、社会治安状况等为内容的综合业务考核制度。同时公、检、法三家协商,建立轻微刑事案件不捕直诉机制,侦查机关在提请逮捕前,首先要对案件的逮捕必要性进行分析,对不符合条件的“有社会危险性”的刑事案件提前“消化”,对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己收集固定、犯罪性质情节轻微、可能判处较轻刑罚的案件直接移送审查,从而减少审查逮捕案件的数量,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成本,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完善相关立法,规范细化“社会危险性”的规定。
新刑诉法对于“社会危险性”五种情形进行了细化,但是该项内容毕竟是列举式的,不可能穷尽司法实践中的复杂情况,因此需要司法解释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可以与公安部门协调,加强研究,制定逮捕“社会危险性”的标准,争取在宽严标准等问题方面达成共识,联合制定一些规范性文件,更明确的指导办案。
(五)正确理解“社会危险性”条件,建立不捕案件说理制度。
为了有效地促进办案人员在工作中加强对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准确把握不捕条件,增强不捕决定的透明度,应建立健全“不捕说理”制度。我们在作出不捕决定时,向公安机关充分说理,取得理解和支持。对于可能涉访案件,进行涉检风险评估,必要时向被害方进行释法说理,取得当事人理解和支持,避免引起当事人不满而上访的事件发生。
(六)积极探索审查逮捕阶段公开听证机制
对于一些案件,还可以积极探索审查逮捕阶段公开听证机制,在办案中,尝试公开听取侦查机关、律师、被害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对犯罪嫌疑人是否存在“社会危险性”的意见,并积极促成刑事和解。对达成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经评估为不予羁押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依法作出不捕决定。
参考文献:
[1]《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理解与适用 主编 孙谦 。
[2]樊崇义、张书铭,《细化逮捕条件,完善逮捕程序》。
[3]王占洲,《解读刑事诉讼中“社会危险性”的法律含义》。
[4]田勇,慎用逮捕措施 充分保障人权[J].高教研究,2007。
教师领导者需要支持来克服校园文化规范造成的种种顽固障碍――自我封闭,绝对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等。
莱西工作的高中需要她的才华和技能。这所学校位于市区的工薪阶层社区,尽管两年来一直尽力为所有学生服务,但是仍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年度进步。作为一名社会科学的教师,四年的课堂教学使莱西充分掌握了研究性学习模式(project-based format)的教学技能,在她的教导下,学生们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她的专长受到了封闭式课堂教学环境的制约。这所高中只重视培养学生,而忽略了教师自身的进步。不管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如何做研究性学习、如何鼓励课堂讨论、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等――这些经验基本都得不到交流和共享,既没有人提出来过,也没有人予以解答。这便是这所学校的教学能力停滞不前的原因,教师之间缺乏经验的分享和交流,仅仅是个别教师的长处和缺点的累加。
一、教师领导者面临的障碍
1.压制了热情
由于《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要求的标准化考核和教育问责制对诸如莱西这样的学校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特殊要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许多校长任用越来越多的教师领导者和同事们一起工作,比如作指导教练、指导教师、教学协调员和数据分析员。因为最近大批老教师退休,人员不足,校长经常会要求具备4至10年工作经验的第二阶段的教师承担起这方面的工作。
很多第二阶段的教师都很渴望得到这个机会,可能出于几方面原因(唐纳森, 2005年;约翰逊及下一代教师项目,2004年)。首先,许多人感到工作能力和信心越来越强,他们想和别人分享他们的专长。莱西自信地说, 在讲授社会科学方面“我很不错”。她说,通过这些年的教学,积累了“针对不同学生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经验使她在课堂教学和学校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调查结果证实了莱西的技能和工作效率确实有所提高。总体来说,学生从有四年工作经验的老师那里比仅有一年工作经验的老师那里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其次,处于第二阶段的教师们期望能和其他教师共同工作,当教师领导者能为他们提供这个条件。当新教师们刚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时候,他们都期望以团队的形式工作,但往往很沮丧地发现自己是独自一人在日复一日地工作。对于学校中这种缺乏合作互动的状况,莱西表示遗憾:“通常你只是呆在自己的教室里,很少去别的老师的教室。”
第三,第二阶段的教师们认为当教师领导者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工作职责,扩大影响力。许多第二阶段的教师都希望能够参与有关学校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莱西批评道“目前学校的规则已经确立了,无法改变,你从头至尾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她想用她不断提高的专业技能来“使目前的状况有较大的改观”。
因此,像莱西这样充满能力和信心的第二阶段的教师很期望有机会和同事共同合作、学习、成长,并扩大其影响力。担任了这些角色,第二阶段的教师是如何展开工作的呢?
有同事在从事“下一代教师项目”的研究,我们借机采访了20个第二阶段的教师,他们都承担了教师领导者的工作(唐纳森等,出版中)。这些教师的工作地点不尽相同:小学和中学、市区和郊区的社区、美国的几个大都市区。我们发现,虽然这些教师都对自己的新角色充满热情,但他们也遇到了不可预见的挑战。他们任职的学校大部分仍保持不变,即仍拥有像蛋箱一样、各个教室界限分明的封闭式教学环境,并继续拥有一种阻碍教师领导者开展工作的专业文化。结果显示,要全面发挥教师领导者的作用,学校行政领导必须将教师领导者纳入学校常规人员体系,并予以支持。
2.学校管理遵循旧例
就整体而言,很少有学校进行重组并向有经验的教师管理者发出邀请。在通常情况下,教师领导者的岗位只是附在一成不变的、条块分割的学校结构之上,课堂上任课教师继续独立工作。以教学督导为例,他们应该定期到教室听课,并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建议。但督导工作并未达到理想效果,课堂上老师仍然一人主导,而教师领导者只是偶尔能去听听课。
教师领导者的工资来自外部资金,多年来未被纳入学校的常规预算,这一事实凸显了教师领导者的边缘地位。当外部资金用光的时候,学校可以在不严重影响其运作的情况下免除这些职位。因此,他们的工资仍有待加入到学校常规计划中去。
此外,对教师领导者所承担的职责很少有明确的界定。校长往往把教师领导者视为人手紧缺时的临时援助。因此,许多教师领导者不得不去做学徒或行政助理――监管自助餐厅、替代缺席的工作人员或监督后勤测试工作,而不是运用自己的教学专长提高学校的教学效果。
3.三重障碍
教学风格阻碍了教师领导者与他人分享专业知识。事实上,教学的职业规范对教师领导者帮助其同事们提高教学水平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我们的采访表明他们的同事们经常不愿意配合这些教师领导者的工作,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不合理地闯入了他们的教学空间,他们认为教师领导者在专业水平上胜过自己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尚未证明将一个相对的新手提升做管理工作就是正确的。因此,这些规范如自我封闭、绝对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等,长期以来都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弊端,至今仍然盛行。
(1)自我封闭
教师领导者表示,当他们提出去同事们的教室听课或向他们的教学提出建议时常常会碰壁。马伊,数学教师,5年教龄,负责组织专业发展会议,向其他教师展示精品课,并对他们的教学效果提出反馈等工作。她说:“我甚至无法进入其中一位老师的教室,因为在他授课时,教室根本不对我开放。”她进一步解释说也有其他教师,尤其是教龄比较长的老师,他们不习惯被别人观察。学校的教师工会代表告诉马伊她不能“对老师或他们的教学工作作出评估或判断,无论是好是坏。” “所以我不能说‘你行为管理工作干得不错’,即便这是我得到的很好的反馈。”马伊的同事认为他们有权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因此他们拒绝她进入教室以及听从她的反馈意见。
(2)绝对平均主义
对于自己的同事是否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能否采取正确的行动,不少老师对此提出质疑。有10年教龄的克拉克说,他的同事们认为他和其他教学协调员有优越感,所以都躲着他。使克拉克沮丧的是,他目前的状况和他成为教学协调员之前所拥有的融洽的同事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
教师领导者抱怨他们受到了同事的指责,因为他们的工作赋予了他们不同寻常的特权或捷径。 安娜,是一位有五年教龄的小学教师兼数学顾问,她教全日制及业余班,内容是给教师讲授如何去教该学区的数学课程。对于她能找人替她上课、而自己去别的老师那里听课和做指导的特权,她的几个同事表示不满。安娜的工作也需要她经常和校长进行协调,这似乎在她的同事当中造成了不信任和嫉妒。据她说,“不被说成是校长的红人是很难的”。
(3)论资排辈
第二阶段的教师领导者经常说,在他们的同事看来,他们太年轻、缺乏经验,承担不了这个工作。 当29岁的马伊试图协助一名老教师讲授学区的数学课程时,曾被当面问及,“你多大岁数了?” 即使是那些并不年轻,但后来转行从事教学工作的人也经常被批评经验不足。戴夫,45岁,任教7年,工作是帮助他人实施一项新的数学课程及分析学生的测试数据。他的一些同事,尽管比他还年轻,仍会提出质疑,“为什么是他?为什么我没得到这份工作?我已经做了18年教师了”。
二、教师领导者的应对措施
教师的种种反对令人气馁,也让教师领导者士气低落。因此,教师领导者制定了以下策略,期望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抵制、减轻工作压力。这些策略有助于教师领导者避免引起其他教师的不适、扭转反对局面和缓和紧张局势。但这些策略也倾向于固化传统教学风格及其自我封闭、绝对平等主义和遵从论资排辈的规范。
1.等待认可
尽管教师领导者的任命是以特定的教学专长为衡量标准,但学校很少规定明确的入选资格或遴选程序。由于缺乏既定的选拔程序,教师通常认为,领导者的任命取决于校长的个人喜好。他们以论资排辈、不合理的权利分配方式为由表示反对。
教师领导者预料到,经验丰富的教师会批评他们经验不足或质疑他们的入选资格。为此他们不轻易接受任命,除非获得同事的认可、推荐。例如,艾利克,一位6年级的教学指导员,明白“作为一名新手”将面临的困难。当校长首次向艾利克提出任职建议时,他表现得犹豫不决,即便内心十分渴望获得该职位。直到同事对该职位不感兴趣并鼓励他,艾利克才欣然接受任命。他这样做的理由是,当遇到任何反对意见时他可以回应,“既然你们当初鼓励我接受这一职位,我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持”。艾利克认为,运用这一策略将让同事与他同舟共济。
2.与认同者工作
同事的抵制或反对白白浪费了教师领导者的努力。于是,一些教师领导者只和愿意接受帮助的同事合作。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认可了教师的自主选择权,却在无形之中降低了自身在学校的影响力。下面两个例子就是很好的说明:
莎拉,8年教龄,当地两所小学的科学课程协调员。该职位的工作任务是帮助其他教师创设探究式的科学课程。然而,其他教师很少了解她的工作职责,行政人员也几乎没有为她提供参与课堂教学和小组会议的途径。由于职责不明确并缺少支持,莎拉更乐意与接受帮助的同事合作。她说:“我并不是行政管理者,无权要求别人让我参与课堂教学。”这种孤身作战并受传统教学规范限制的境遇,迫使她决定帮助那些认可她专业技能的人。事实上,莎拉与这些同事的合作十分忙碌,以至于无暇顾及去争取其他教师的支持。
劳伦,8年教龄,兼任小学读写能力的协调员,也面临职责不明晰和缺乏支持的问题。面对这些挑战,她选择妥协:“我放弃与那些抵触者或拒绝让我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师进行斗争。”相反,她更加关注那些愿意接受她帮助的教师,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她声称“这是激励我前进的动力”。
3.共同合作
还有一些教师领导者,通过促进共同合作的方式来获得同事的支持。他们将自己定位为同事的支持者,而非领导者,同事有权自主决定是否采纳改革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教师领导者强化了一种信念,即他们的专业水平并不高于其他教师。
以安娜为例,老资历的教师建议她不要以“令人窒息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指导。安娜把自己定位为合作者,而非发号施令的权威,让老教师自主决定如何改善教学。
与此相同的还有凯利,一位具有6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兼任小学读写能力指导者。她将自己比作 “援助者”(facilitator),为同事提供改善课堂教学水平所需的资源,而不是告诉他们如何教学。安娜和凯利允许教师自主决定如何改善教学,从而认可并增强了教师的自治权。他们的作用是支持每一位教师的改革,而非直接进行改革。
总之,我们采访的教师领导者都在与维护论资排辈、绝对平等主义和自我封闭的传统学校组织和教学风格做抗争。由于他们的工作性质并未明确定义,这些教师领导者只好采取看似合理的方式获得同事的认可,参与他们的课堂教学。
三、教师领导者的未来发展
1.为教师领导者提供更好的支持
对20名处于第二阶段教师的访谈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领导者都想改变自己的工作职责、期望能有更多的机会与同事合作、突破既定课堂教学的限制,扩大影响力。在很多方面,他们都是学校所急需的理想的领导者。然而,在谈话中他们也透露,自身的管理经验往往不能满足预期要求,对于改善学校教学能力的影响力较小。
当我们要求大多数的教师领导者对其工作进行定义时,他们认为,承担的责任远大于自身发展的机会。学校没有相应的工作制度或建立一整套有区分度的工作职责,教师领导者得不到指导,职位的合法性也没有得到保障。因此,当教师领导者对同事提出教学建议时,时常造成两者间的紧张局势。这些教师领导者的专业技能、热情或决心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学组织结构或教学风格。
虽然通过这项研究,我们未得出教师领导者这一工作的明确定义。但我们认为,必须明确规定教师领导者的工作职责,为他们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不稳定的投资用于非正式的角色,这绝不会受到重视。要改善教师领导者的工作效率,可行的方法是,必须对教师领导者职位的候选资格、工作职责和选举过程进行明确的界定。
托莱多市、俄亥俄州、蒙哥马利县、马里兰州和纽约的罗切斯特实施了同行援助和评议计划,旨在征询教师意见、评估所有新任教师和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自1981年首次在托莱多建立以来,这些项目的成功和可持续性表明,学校应重点建立并维持一个长期的、清晰界定教师领导者工作职责的管理系统。
从访谈中我们发现,校长有权任免教师领导者。大多数被访者的经历表明,校长作为一个被动的支持者是不够的。校长还需要考虑教师领导者可能面临的困难,帮助他们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少数教师领导者反映,他们的校长通过所谓的“战略”计划(big game plan)――向学校全体职员声明,教师领导者将如何对学校达成既定目标作出贡献――来帮助他们开展工作。校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为教师领导者提供支持:向其他教师阐明教师领导者的工作目的、规定候选人资格和工作责任、激励候选者、运行公平合理的选拨机制。校长也可根据学校既定日程安排和可用的资源为教师领导者提供支持,将教师领导者的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议程,制定统一的工作时间规划、用报导替代同行评议、利用教师会议进行专业发展培训。同时他们可以承诺教师领导者不需要承担行政任务。校园文化对该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教师必须将校长采取的行动和优先考虑的事情,视为加强建立一套促进协同合作、消除课堂界限和认可教学专业技能的新规范。
当然,光靠校长个人的努力,不足以确保教师领导者顺利开展工作。从根本上说,教师领导者工作的成败取决于他们与同事的关系。同时,教师领导者也需要进行领导技能培训,以便帮助同事改善教学实践时,能够从容应对他们的抵触。
2.重新定义教学规范
传统的教学规范――自我封闭、绝对平等主义、论资排辈――对教师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规则强调教学的隐私性,限制同事间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压制专业教学的认可度,最终导致学校教学水平远低于其可达到的程度。
如果这些规范继续主导学校教学活动,许多有才华的教师――他们渴望与同事合作,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将失望地离开教育领域,寻找更有成就感的职业。更令人不安的是,如果这些规范继续盛行,将阻碍教师之间知识技能的交流和相互间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