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优化 课堂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多种局限。利用计算机网络为教学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彻底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不言而喻的。而多媒体的引入,就像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魔术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借助声、光、影、像,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这较之教师的抽象讲解、有限的板书更容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快地、效果显著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

以《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为例,上课伊始,先用动画的形式展现话题:动画中,几条鱼在水里欢快地游着,游着游着,竟游上一张白纸。这时,画面打出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屏幕上,生动的画面再配以有趣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这时,再引导学生进入所学习的新课文,同学们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读题后,我问学生:“你想从文章中知道什么?”这时学生活跃起来,纷纷提出问题:“鱼真的游到了纸上吗?”“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多媒体设置疑问、创设悬念的效果真明显,它将不可能的事情生动地展现在眼前,怎能不催化学生的好奇心?他们个个急于想从课中探个究竟;在这样强烈的学习欲望驱使下,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主动积极的。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以学生独立探索为主要形式的个别化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协商学习两种模式,恰恰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里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所以,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完全可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机互动、师机生互动、生机互动、生机生互动的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⑴上网搜索查寻有关秦兵马俑的相关资料;⑵运用所查寻的资料,自学《秦兵马俑》一文;⑶针对疑难问题进行交互解答;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从网络上所了解到的秦兵马俑。

这一教学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的角色转换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师生通过信息技术,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任务,不仅感受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而且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了民族自豪感。这进一步证实,信息技术的介入,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地听讲、机械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从而转变为个性化的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充分表现的学习方式。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美国现代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就说过:“在课堂里,教师就应该站在学生的后面”,这充分说明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学生不止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更应该是亲密的伙伴关系。而现代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说过:“教育法一旦能触及到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而“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最直接的人物就是教师本人的作用。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因而老师对学生的印象、关注状况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影响极大。师生间平等而富有趣味的对话、友好交往,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充分表现,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温馨的抚摸,一次热情的赞扬,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在学生心里泛起无限涟漪,滋润学生的心田,助推学生以后对语文的兴趣与良好发展。因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老师首先就应该摆正与学生的关系与位置,这是首当其冲的工作。虽然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任何变化,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也不可能绝对平等,但是我们应当尽可能的鼓励与赞扬学生的每个进步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在课堂上在我们这里得到表扬,找到自信,如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诗如《寒食》、《滁州西涧》《四时田园杂兴》等,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典文学积累是学生文学修养必备的基础,也是日后作文写作中的知识储备,因而就要鼓励学生多朗诵才容易记住,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在同学们面前大声朗读或者背诵,然后教师即时的评价与肯定,特别是对平时胆小的学生来说,即使他们难得的一次发言,都要给予这样的鼓励如:“瞧,这首诗你读得多好啊!请你再读一遍,给大家做个示范。”“XX同学,到目前为止,你是读得最出色的一位!”“你读得真好听!,声音洪亮点就更好了!”,这样的鼓励一定会像春风般和煦,如春雨般滋润,美在学生心田,也起极大地引路作用。

二、争分夺秒,惜时如金——合理分配利用课堂时间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小学生每堂课只有40分钟,时间相当宝贵,如何将40分钟合理分配利用,上出高质量的课,关键就看教师的思想观念了。高效的课堂离不开高效的教师,高效的备课,高效的教案,教师首先要形成不浪费一分一秒,惜时如金的想法。有不少教师常常用课堂的5-10分钟来检查学生的出勤,占用教学时间批评学生或来管纪律,这些都是没有时间观念的表现,无法真正建立起高效课堂.因而在事先备课中认真吃透教材,从而做到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因为教师讲课需要时间,师生双向交流需要时间,学生实践练习也需要时间,这些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所在在安排中就要事先设计导入方式,精讲,巧讲,尽量压缩讲课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训练说、读、写甚至表演展示,最好是将教师讲解、师生双向交流以及学生实践三者恰当地分配好,并让它们相对独立而又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不可分开,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如以《秦兵马俑》为例,因为这篇课文不同于故事性的文章对学生吸引力强,况且题材也不是学生生活中常有的事物,这就要求教师事先要做足准备,精心设计,如何用最少的时间给学生最大的信息量。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应让学生课前就了解一下有关秦兵马俑知识,看看相关的图片或影视资料,让学生先阅读一下课文,头脑中有一定印象。课堂中尽量先用多媒体课件,将秦兵马俑的图片资料给同学先看一下,这样比单纯的讲解既有效又节约时间。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秦兵马俑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奇迹”?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并找出秦兵马俑的突出特点的文章中心句?总之一条,让学生去自主读,去理解可以同座共同讨论然后提出答案,老师来控制时间再讲解,包括一些重点的语句理解既不能由老师直接在板书答案让学生抄,也不要任由学生成了讨论的天堂,时间进度由老师控制,又要保证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性,这样才能最有效地保证课堂效率。

三、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集中力集中时间不长,对新鲜的、刺激的、感官性强的事物兴趣性强,学起来记起来都比较快。前苏联现代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过:“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是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喜甚至震惊,体验到创造的欢乐。”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觉得时间有限,很惯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力求最大量的传输知识,填鸭式教学方式,却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和兴趣性,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看似老师教的知识多,传授知识的效率高,实际学生学习的效率不高,效果也不好。因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在课堂设计中力求适应学生特点,设计得精巧趣味性强,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采取儿童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这样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效率。如针对《丑小鸭》一课,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就要充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体现课文的意趣性,这样我们可以从多维度、多层次为学生设置学习情境,集图、文、声、像及动画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教学课件,有效地调动学的积极性,抓住丑小鸭是怎样从丑到变美天鹅的整个过程通过动画展示给学生看,并提问让学生思考“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这样学生一定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其课堂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

四、以生为本,体验教学——注意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高效地教学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学生,依靠学生自主性,自己去动手,去思考,去练习,去体验,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将自己的对课本的体验感受所得去强加于学生,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特别注意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教师是引导人,而不是主导人,如有的教师教学课文《海上日出》时,就让学生带着“陶醉”的语气读、带着“神往”的语气读,可是读来读去,学生根本没读出“陶醉”“神往”的语气。这就是教师以自主为中心,忽视学生的真实感受,强拉硬拽,将自己的事先设计的教学成果强加给学生的典型例子。而真正关心学生感受,注意学生兴趣的教师就会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去体验,学生体验出的感情符合作者的原意这才是真正的教学效果。所以,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以体验感受为脉络,让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体验感受而又富于个性色彩的过程。如一位优秀的语文都是在讲解“飘飘欲仙”这个词时,就并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向学生提问:“你们哪位同学能做出飘飘欲仙的样子啊?”于是,班上许多学生纷纷张开双臂,如仙人一般轻盈飘逸,展翅欲飞,这样词语的解释教师讲解起来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五、拓展教学,持续发展——加强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但语文的学习是无边际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是无处不在的,高效的课堂教学还应该注意时间进行拓展教学,激发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让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源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学生服好务,以实现自己的更持续发展,当然课外拓展学习既包括阅读也包括写作,《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第一学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三学段的阅读量达到145万字到400万字。”所以课外阅读十分重要,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童话《皇帝的新装后》后,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追问学生:“还知道哪些安徒生童话啊?想不想了解更多的童话呀!”这样可以鼓励学生课后去多读童话,下次上课后进行课堂交流,讲讲童话故事。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迁移性练笔训练,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读了童话可以不可编些小童话故事呢?教师鼓励学生去这样写作既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又能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 美术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097-02

自从实施美术新课程改革以来,本人打破既有的模式,尝试在教学中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手段,给美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评价方法的创新

由传统的“单兵作战”改为“集团作战”,把各班学生按8-10人分成一个小组,各小组就是一个团队。成绩评价以小组为单位,使得他们为了团队的荣誉,必须协同“作战”,荣辱与共,形成合作的团队精神。以选修学科“绘画与雕塑”为例,各小组基本分是60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设计不同的评价方法,分别有加分和减分,教师有跟踪记录表,实时进行跟踪记录。通过实施新的评价方法,学生责任感增强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

二、教学手段的创新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做到教学手段上的创新。多媒体教学系统引入教学已多年,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有着较好的视听效果,特别在美术鉴赏方面,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许多课件,购置了很多优秀的艺术记录片如《达芬奇》、《梵高》、《毕加索》、《兵马俑专题片》等。抓住历史主线,“透过历史,了解艺术”,使学生畅游于艺术世界,感受艺术的精彩,了解历史,感悟人生,通过视觉的满足,带来心灵的感悟和震撼。使学生在审美体验中,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水平和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取向,完善人格力量。例如:在欣赏完“中华文明一秦兵马俑”之后,课堂上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用最精炼的一个“词”或“成语”或“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在黑板上写出来,以竞赛的形式来完成,课堂气氛超乎寻常的活跃和热烈。

现在的学生对网络技术平面设计有着极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现象,开展网页设计比赛,网络之家一博客制作比赛,电脑绘画设计比赛等,这样即满足了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又提高了学生的美术技能。

三、教学游戏的设计创新

设计教学游戏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例如,在“绘画与雕塑”选修内容中,设计了“绘画联想比赛游戏”和“相互命题绘画游戏”以及“10分钟泥塑游戏”等,使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1.联想绘画比赛游戏。基本形在绘画中是认识和把握形体最基本的方式。在游戏中,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例如20分钟“圆形的联想”,苹果、太阳、篮球、足球、西瓜、月饼……想到一个,就在纸上画出来,要求能把握物象最基本的特征,时间到了以后,看谁画得即多又好,多的可能七、八十个物象,少的可能一、二十个。最后师生一起评选出20个优秀的作业,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给他们所在的小组加分。在游戏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锻炼,想象力和绘画技能得到训练。因为是竞赛性质的游戏,每个学生都会很积极认真的去完成。

2.十分钟泥塑游戏。学生准备好材料以后,教师宣布比赛规则和评分要求,给十分钟时问,看谁做的泥塑最好最有创意。学生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件泥塑的制作,必须充分调动眼、脑、手,密切配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手段的创新,为丰富课堂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内容的更新

现行的高中美术教材,美术鉴赏内容丰富多彩。我在教学中,并不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开设和更新校本知识内容。

我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高达98%以上。因此,在教学中,安排“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现状与未来的发展”专题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让各少数民族学生充分了解和介绍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引导学生思考与反思,使他们未来在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动态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151-02

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同时进行处理,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上述信息进行处理,能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系统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运用多媒体是适应未来小学语文教学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因此,多媒体作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未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必将成为一种趋势。笔者根据这几年的实践谈几点感受。

(1)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我国《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有重要的意义。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有了学习兴趣,便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就高,反之,学习效率就低。人的情感又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兴趣对情感的产生具有一种的积极作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的情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无意注意占主导,稳定性和持久性比较差。因此“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有了兴趣作伴,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无限高涨,学习激情就会被充分点燃,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有兴趣作伴的学习,学生的情感始终是愉悦的、精神始终是饱满的、成效自然是高效的。

(2)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运用多媒体上语文课,它的生动直观性和强大的交互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借助于多种感官系统能化繁为简,无需长篇大论有些内容学生已胸有成竹,能够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创设生活情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生活实践是语文课的源头和根本。获取知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到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而课堂教学只能在教室进行,因此计算机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的功能就尤为重要了,如教授《南京长江大桥》时,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南京长江大桥雄伟与科学性,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片资料,让学生们亲身经历这些场面。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拉近了语文与生活实际的距离。

(3)运用多媒体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能培B小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它可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文字、声音、图像,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把图中的事物进行处理,指导小学生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到本质进行反复观察,从而使小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做到有序而细致。

(4)合理使用媒体,优化课堂教学。合理使用媒体进行教学,会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进入学习佳境,使学生乐学、主动学习,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这一课时,内容涉及了很多俑的样子。大多数同学对其没有直观的认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兵马俑,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播放了相关图片,并加以解说。再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积极性高,语言也组织得很完整、流畅。

(5)紧扣教材重点、难点,选择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时,一定要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够通过动画图片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直观地呈现出被感知的对象,在有兴趣的基础上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既发展形象思维,也发展抽象思维,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事物用多媒体显示出来,创造出良好氛围。比如,在教学《蟋蟀的住宅》一文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视频资料,学生们看得聚精会神,看完之后再理解,就容易多了。同时,教学重点、难点,就这样轻而易举被攻破了。

(6)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反思。①过多依赖多媒体手段,偏离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语文课中,文字是内容的载体,离开了汉字,声音和图像信息过多让学生不能用心去体味揣摩文字的内在涵义,将极大地削弱学生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和对文字含义的探究。只有让学生认真深入地阅读、体味文字和揣摩语言,才能领悟到文字的真正魅力,才能真正汲取到艺术营养。因此应用多媒体课件应当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目的,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性质、规律有较深刻的理解,但一定要让学生思考、交流、质疑,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创新。在给课堂教学带来乐趣的同时又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课文的结构,因为形象化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地、适时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对学生多种感官造成刺激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②课件设计要简洁明了,具有可选择性、可控制性。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教学操作的需要,简化界面,教学资源调用、呈现要具有可选择性、可控制性,这是实际教学所必不可少的。有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播放教学资源的程序设计上缺乏可选择性、可控制性,播放影片、视频程序时,不能随意停止、不可重复,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才能根据自己的设想制作出符合自己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件。

(7)巩固和反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机械的笔头练习或让学生死记硬背来完成任务,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压力大、效果差。为改变这种状况,充分发挥学生在巩固知识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巩固知识的效果,笔者在课堂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创设意境,吸引学生自觉地去记忆所学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巩固效果好。如《趵突泉》一课,景物描写很有特色,为了让学生记住这篇课文,笔者播放了配有轻音乐的《趵突泉》录像,要求学生一边看录像一边试着用课文中的语句解说,激励他们:谁讲解得好,就把他的话录下来,带回去给爸爸妈妈听。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当录像放到第三遍时,几乎全班同学都能背出来了。又如教了“有的……有的……有的……”这一句式后,要求低年级学生用这一句式练习说话,学生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的限制,许多人想不出造什么句,即使几个人说出来了,也是大同小异,老师便出示一幅幅投影:猴山上千姿百态的猴子、公园、溪流等,提示学生如何造句。

合理设计、开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只有巧妙地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善于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语文教学的特征,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辉,田进龙.小学语文“读”与“写”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16):78.

[2] 郑成军.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浅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6):103-104.

[3] 程贵盘.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课堂充满魅力[J].神州,2014(2):69.

[4] 尹艳宏.以精阅读引领小学语文的进步[J].新课程(下),2014(5):114.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贵州省威宁县草海镇东山小学 553100)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逐渐健全的成长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健全学生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笔者认为,法制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高层表现,做好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法制教育,对上好小学品德课以及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语文学科教学出发,对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进行探究,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法制教育

依法治国是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如何让人们知法懂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而教育是普法过程的必经途径,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情感,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儿童的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德育是育人之本,而德育的再一步上升便成了法制。据报道,近几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且低龄化逐渐成上升趋势。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这一理念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说能不能做好学生的法制教育第一课,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关系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及其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

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但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应该以人为本,跳出教材,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发散学生思维,注重发现和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将法制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融入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健全,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总之,让孩子们知法、懂法、守法,已成为教育改革中一件刻不容缓的事。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好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系呢??

一、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渗透法制教育?

叶圣陶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强的学科,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具有不可抹灭的作用,简单举个例子,小学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就是通过写地球的美丽壮观、渺小、自然资源的有限,但人类却贪婪地开采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等,给地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到一定的时候,可能会造成资源枯竭的灾难,可人类目前又无法移居到其它星球上去生活,只有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造福于子孙后代……通过对本篇文章的学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进行了教育,更有必要进一步拓展延伸,及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让学生明白制定像“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抓住语文课堂这块阵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一条积极有效的途径。这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是喧宾夺主,而是顺其自然,一气呵成之事。只是需要强调的是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止牛头不对马嘴,生搬硬套,同时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材解读要透彻?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课文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譬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不仅仅要从思想上热爱文物,热爱文化遗产,而且要自觉地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卫士;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可通过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增强学生的防震防灾、自救互救的意识;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泉水》,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保护生态的行为……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积极思考,多方联系,读懂、读透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展示出一气呵成的效果。?

(二)把握时机,适时渗透?

在渗透法制教育中,一定要抓到最适当的渗透点,不能因为了渗透法制教育而影响课堂的连贯性,系统性。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本来是精彩而有条有理的,但由于不顾课堂内容,不顾课堂时机,一定要将法制教育加进去,这样反而可能会使课堂失去活力。因此,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既深刻挖掘德育内容,又巧妙设计渗透方法,把握时机,适时渗透。在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最终做到两全其美。?

二、以语文课外活动为载体丰富法制教育形式?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学科是学生的母语,因此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课外活动,以促进普法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开展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经。比如举行“珍惜青春,远离网吧”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另外,可以让学生自己拟定主题设计一次手抄报,出一期黑板报等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法治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只有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教育本身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当教师要讲师德,当医生讲医德,做艺人讲艺德,当然法制教育也必须讲法制道德。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时常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案的形式,让学生来扮演法官、原告人、被告人、辩护律师,再现生活中的某些情境。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还认识到作为一个人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必须要学会公平、公正、公开对待每一件事,不能徇私舞弊,损公肥私,这其实就是为学生法制道德的形成搭建平台,提供生长的土壤。?

三、把握适度原则渗透法制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一定要注重适量。过多,过深,会把语文课变成法制讲座,失去语文课堂的精髓;过少,过浅,又会导致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同时,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接受的度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差异等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适度而不过度。?

四、注重法制教育的迁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一再强调,课堂教学一定要有效,但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我们每个孩子所处的环境、个人成长经历、接受教育等方面的不同,有很大一部分课文内容对于孩子们的生活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不够符合实际,课堂中如果不进行迁移的话,孩子们便会认为这样的东西对们没有学习的必要,或者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困难,也比较枯燥无味。比如,在上小学二年级《北京亮起来了》这课时,教师只是单调的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总则第七条规定,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因此,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保护好故宫等文物,这样的话,我们农村孩子就会认为我们离北京这么远,如何谈得上去保护啊,课堂中的法制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课堂显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教师进行一下由远到近的迁移,告之孩子们,玉皇阁、凤山寺等也是文物,同学们也一定要保护好它们,不能……这样课堂教学自然就更有效。?

总之,学生就像是等待雕刻的模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上途径和原则需要综合考虑,只强调哪一个方面都不利于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而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积极探索,挖掘身边的素材,尤其是体现学生知识经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