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联的特点

春联的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春联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春联的特点范文第1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家万户瞳瞳目,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的桃符就是指春联。过年时,每家都要换下旧春联,贴上新春联。

自从我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书法起,每年春节,写春联、送春联成了我的必修课。亲朋好友都向我索要春联。

牛年春节书写春联我觉得更牛气。前年我是习楷书,去年我又开始练习隶书,用楷隶两种字体各书写了一幅唐诗作品,参加了全国书法七级的资格考试。因此今年的春联我全部采用隶书书写。经过几年的书法练习,我觉得自己读帖、临帖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分析、处理字体结构布局的能力也大有长进,分析和运用基本笔画的技巧更熟练,因而今年春联写得较得体,隶书的特点也表现的较逼真。

在书写春联中,我也加深了对春联寓意的理解。注意对不同的人送不同的春联。例如我给快90岁高龄的太太送了这样一幅春联:上联是“春风惠我财源广”,下联是“旭日临门福寿康”,横批是“吉星高照”。意思是:阳光普照全家,祝老人幸福、健康、长寿,全家快乐。太太高兴极了,笑得合不拢嘴。

春联的特点范文第2篇

“玩”是儿童的天性,我常常怀着一颗小学生的心去听课,并且坚持着这样的儿童立场。

我看到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玩”《春联》。

师:你们对于春联是不是都真懂了?(学生纷纷举手)好,那你们一定是会读、会说、会用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这段课文,想想明年过年,你最想在家里贴其中的哪一副春联?为什么?(学生兴致勃勃地读起来,说起来)

生:明年过年我想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我希望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和睦幸福。

生:我想在过年时贴“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我爸爸常年在外做生意,我希望贴上这副春联,让爸爸的生意红红火火!……

学生在“选春联”活动中,为何能说得这么好,读得如此起劲?不就是因为学生在各自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着集体建构,互相对话?这赋予了知识更多的意义。同学们在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知识不过是一种工具或手段,是探索的结果和进一步探索的资源。

接着,老师和同学们研究春联的特点――“对仗”。师生们是这样“玩”的:

师:春联很讲究对仗,这四副春联又是怎么对仗的呢?春联研究小专家们,请每个小队挑选一副你们最感兴趣的春联,讨论研究一下它是怎样做到φ痰摹

然后,老师又带着同学们做了一个小游戏,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份小礼物:春联的下联。老师那里留有三副上联,请学生认真思考比对:下联应该配哪一副上联,起立配读。配错的同学根据对仗“字数相等、词类相当”分析自己出现了什么问题,以致自己配的上下联无法形成对仗。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相互讨论,积极思考,课是“灵动”的。

我还看到一位工作刚一年两个月的老师,在《水乡歌》的课堂里和同学们玩“我读你猜”游戏。老师说,“哪些词语告诉我们水乡的船多?我们来玩个游戏。请同学们先把说明水乡船多的词语画出来。老师请一个同学读课文,大家认真听,猜猜他画的是哪些词?看自己猜得对不对?然后,再请画的同学告诉大家为什么画这些词?”“我读你猜”,这个游戏很有意思。同伴的互动读猜,既是关注个人理解,又在思维方式上直觉和逻辑并用,注重结果的生成。

我发现,当老师说出“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这句话的时候,同学们的眼睛总是立刻放光。这让我想到“好的学习是最好的游戏,最好的游戏是学习”。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思考设计教学流程时,应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关注“教的活动”能否转化为有意义、有意思的“学的活动”,让活动能够充分展开,使学生把自己学的经验充分地表达与交流,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获得共同的经验和独特的感受。可以说,这是设计“学的活动”的旨归、出发点和重要依据。

春联的特点范文第3篇

山东青州夏庄初中06级十班

作者:燕翔

邮编:262500

指导老师:杨树玲

我喜欢过年,因为家乡的传统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我。

过年贴对子,风俗久,年味浓.每到年前的集市,有很多卖春联的。走在街上,到处是红纸黑字,让人眼花缭乱。这边有“花开富贵,竹报平安”,那边来了个“祖居绿瓦下,家住北下河东。”有楷书,也有行书,样样齐全。但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透露出喜气,洋溢着浓厚的年味。

春联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情境创设;幼儿;语言教学

一、借助实物创设教学情境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正处于一个以直接感知和形象思维为主的学习阶段,这就需要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让幼儿通过对具体物体的观察、操作来提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借助实物创设教学情境是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在语言教学中有的内容无法让幼儿自己独立观察发现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展示实物让幼儿进行近距离的观察,使幼儿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教学内容,从而缩短教学内容与幼儿的距离,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如,在《小猴子掰玉米》一课的教学中,由于很多幼儿对掰玉米活动非常陌生,有的幼儿甚至对小猴子是什么样子都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很难理解教学内容,为此,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为幼儿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可以通过将实物图片展示给幼儿的形式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实物图片,并将实物图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但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也能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通过表演创设教学情境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切忌照本宣科,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针对幼儿活泼好动、爱表现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小品、演唱、游戏等方式引入课堂,让幼儿进行表演,通过这种情境创设形式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感悟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幼儿通过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表演,激发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如,在《农场里的叫声》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幼儿认识不同动物的叫声,并初步认识叽、呷、咩、噜等几个象声词,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幼儿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并让每个小组成员分别扮演小鸡、小鸭、小羊、小猪,然后让每个小组成员分别模拟不同动物的叫声,幼儿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纷纷参与表演,积极进行模拟,通过模拟对比,幼儿对如何进行正确发言有了认识,也初步理解了这几个词语的形式和意义。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为幼儿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幼儿对所学内容的认识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幼儿教育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声像兼备、图文并茂等优势。由于幼儿抽象思维差、形象思维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图像、视频等形式积极为幼儿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春节贴春联》一课时,为了提高幼儿对中国传统风俗习惯的认识,了解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家家户户的春联图片,并让幼儿观察春联,说出春联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春联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春联的演变历史,让幼儿了解我国这一传统民俗,然后通过展示一幅幅精美的春联照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并分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春联的认识。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幼儿学习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加深幼儿对春节贴春联这一传统民俗的认识,增强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从而实现寓情于教的目的。

四、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生活化教学是教学的重要形式,幼儿语言教学的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为幼儿创设具体的生活教学情境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和理解教学内容。在联系幼儿生活实际时,教师要注意选取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对生活场景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实现教学内容与生活场景的有机结合,使静态、抽象的教学内容动态化、形象化,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花园里有什么呢》一课时,教师要针对幼儿语言表达初步形成,语言丰富性不强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让幼儿想象一下自己曾经去过的花园,也可以让幼儿走出课堂,走进花园,进行实地观察,对花园里有什么进行初步感知,从而了解花园里我们能够看到的事物、无法看到的实物以及能够感觉到的事物。通过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了教学效果。

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实物教学、艺术表演、多媒体辅助、生活实际等形式积极进行情境创设,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的有机结合,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陆丽雅.语言情境中激发幼儿的表达能力[J].启迪与智慧,2015(05).

春联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选题;策略;成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有独特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但没有具体的教材内容,要求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开发和选题。活动主题是整个活动的灵魂,选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性和导向性环节,它所涉及的方向关系着学生的兴趣导向,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这对从事综合实践的教师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根据笔者近年来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和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

一、选题应来源于学生的兴趣爱好

要把综合实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圆满成功,就得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确定方向,积极探究。学生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才会产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动力,参与活动的热情才会空前高涨,学生活动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才会不断体现,活动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综合实践活动“创意钟表制作”。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引导学生对自己平时看的各类钟表产生兴趣,并进行仔细观察。寻找钟表的创新、创意设计,并给予学生五彩斑斓的及时贴,机芯及各种工具。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加上教师各类创意钟表图片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设计制作出独具特色的创意钟表。再如“旱地龙舟”的拓展活动,抓住学生爱玩,爱动的特点,将个人与团队荣誉结合起来,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团结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

二、选题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有限,对生活的触觉敏锐度不高,对于生活中熟悉的现象,不一定会有做进一步研究的想法。即使有些学生发现了问题,想做进一步的研究,也不知如何去做。对于学生这些稍纵即逝的想法或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去引导、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不能盲目扼杀学生的探究欲和创新思维。这样不仅培养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还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大多数教室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经常有学生到饮水机前接水时,不经意间把水泼在地上;还有的学生喜欢灌一大瓶水,喝不完就倒掉,班级里浪费饮用水的现象很普遍。教师可以从这些学生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现象导入,同时展示水资源的相关资料,引发学生探讨水资源的实际状况。在一个个事实和一堆堆数据面前,“水资源短缺”“用水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就自然摆在了同学们面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自然流畅地引入主题,在浓浓的探讨氛围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热情,也使学生获得了一次独特的心理体验,使他们“对水的认识”和“保护水、珍惜水资源”的意识不断得到升华。

三、选题应来源于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综合性,我们除了要有意识地将规定的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这四大领域内容进行整合加工外,更多的课题资源将来源于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创新,由学科教学的内容延伸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例如,初中学段的“电子百拼”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各种彩色的电子元件模型拼装出能产生声、光、电效果的电路。在电路的拼装过程中,学生既学会了基本电路的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短路的特点和危害等电路的基础知识,又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电路某个元件进行改造创新,出现新的功能。这个活动整合了初中物理教材中电路的基础知识,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电路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可供选择和利用,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的课文《春联》,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继续对春联进行研究,延伸出“春联”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根据学生对春联的研究方向的不同,自主分成若干个研究小组,分别研究春联的历史、春联的知识、春联的欣赏、春联的趣闻、春联的创作等,通过查询有关书籍、上网浏览相关网站搜集资料、走访春联研究兴趣爱好者等活动,然后小组分工合作整理资料。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学生对写春联、贴春联这一传统习俗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四、选题应来源于学校的办学特色

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了每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在办学思想和风格上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地方、学校、学生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选题的国家课程。因此,在课程开设上应该充分体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原则。每一所学校,在课题选择中,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思想和风格,选出反映学校特色的课题,走出各具特色的选题路子来。

例如,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在2009年成为全国“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的试点单位后,开设了一系列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不同年级段的科技活动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高年级,灯艺饰品、简易手电筒制作、钟表创意制作、飞机模型制作、箭模制作、多米诺游戏与竞赛、科普馆科学探究活动、无线电测向与定向追踪等;初二年级,电子百拼、电子门铃制作、自行车拆装、机器人一、车辆模型制作、船舶模型制作、气象观测与模拟播报等;高二年级,计算机DIY、简易收音机制作、建筑模型制作、机器人二等。并承办了张家港市第一届青少年科技运动会,创出了基地在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科技特色品牌。

五、选题应来源于社会生活热点问题

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加上学生的心智发展成熟较快,学生的双耳不仅要闻窗外事,还应该闻天下事,社会上的某些热点问题,同样也是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了“敬廉崇洁”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以不同学段为分界,精心设计了“敬廉崇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阶段,设计“寻廉之旅”的主题活动,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拿着“定向追踪器”寻找藏宝地点,找到宝囊之后,根据提示,学生要说出关于廉洁的成语或童谣,方可进行下一段“寻廉之旅”…… 让小学生在实践和快乐体验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熏陶。初中阶段,设计“寻廉之行”的主题活动,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廉洁知识抢答、廉洁故事会、情景剧表演等,让学生在快乐实践中了解廉洁小知识,浸润“敬廉崇洁”精神。高中阶段,以“与廉之约”为主题,以“模拟庭审”和辩论会等核心活动项目,将廉洁教育和人生规划相结合,让高中生把“廉洁”作为人生道路上的行为准则之一。

基地还配以环境设计,使基地变成廉洁教育的大课堂:书写着“正”字的廉石、以廉洁图片为主的拼图平台、以廉洁知识为路径的跳棋“廉连跳”等设计,生动有趣,寓教于乐。例如,“廉连跳”的设计是这样的:“经不住诱惑暂停一下”“诚实,直接跳跃,前进3步”“种植花草,美化环境,多掷骰子一次”等,这些游戏让学生明白,诚信、简朴是珍贵的品质,而经不住诱惑则是错误的,意含廉洁的基本理念,但同时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六、选题应来源于地方文化积淀

各个地区都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语言、习俗、景物、服饰、食品特产等,这些都可以以合适的方式、在适当的层面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中来,而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因此,我们在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时,要充分挖掘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体现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

例如,张家港市凤凰镇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河阳山歌,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永庆寺,有生产历史悠久的高庄豆腐干,有种植历史悠久的凤凰水蜜桃,历史上有3名状元、32名进士,还有千年古树――红豆树,千年古街――恬庄古街等名胜古迹。凤凰中小学便充分挖掘古镇文化资源,以“关注地方文化”为切入口,开展了 “探寻家乡文化”“为家乡特产设计广告”“寻找家乡名人”“我们的民风民俗”“了解灿烂的民族文化”等综合实践活动。再如,学校围绕“水蜜桃文化”主题,延伸出了 “品种的调查”“生长环境、生长状态的调查”“无公害水蜜桃生产的研究”“与著名水蜜桃产区的对比研究”“对联与桃文化研究”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经历、实践中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为振兴家乡、振兴祖国而努力学习的情怀,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七、选题应来源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犹如一个盛满了瑰宝的大宝库,从中可以寻找到很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例如,我们的饮食文化、传统节日、生活习惯、神话传说、、名胜古迹、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等等。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现在有的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意识较淡薄,由于端午节的历史悠久,学生只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其他一概不知。所以,教师可以开展 “走进中国端午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围绕“走进中国端午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民间习俗;开展“端午节的民俗风情”知识抢答赛、“端午节诗词”朗诵比赛;向家人学习如何包粽子,开展“迷你粽子” 创新制作比赛;参观民间划龙舟比赛,举行“旱地龙舟”比赛等环节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自己家乡的端午节风俗及其含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思维,培育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八、选题应来源于周边社会资源的共享

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基地地处张家港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内有生态农庄、渔业生产区,生态景观观光旅游区和生态科普、教育培训区三大功能区。在这个功能区里有万亩绿色稻麦基地、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千亩稻麦良种繁育基地;还有依托长江景观资源,即将建成的一个综合性的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生态农庄;另外还有常兴社区的3000亩橘园。永联村的江南农耕文化园:按照“缩小比例的江南水乡、功能丰富的休闲农庄、农耕主题的文化走廊”定位建设,园内有农耕历史体验区、土地利用区、动物养殖区、农家休闲区、乡村能源区、江南作坊区、农家谚语区、果树采摘区、生肖区九大功能区。

基地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设全市中小学不同学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例如,“农耕文化体验”“三农调查”“时令果蔬采摘”“花木扦插嫁接”“农家生活体验”“垂钓”等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劳动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培养爱惜劳动果实的情感。

春联的特点范文第6篇

楹联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是由律诗中的对偶句发展而来,所以楹联中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如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是与律诗一致的。在秦汉以前,人们过年时就有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辟邪的习俗,也就是所谓的悬挂桃符。直到一千多年以后的五代时期,人们开始把联语写在桃木板上。根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提在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幅春联。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这一时期人们才开始用红纸替代桃木,出现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春联。

二、对联艺术的书写形式

1、与中国书画结合的中堂

中堂是国画装裱中直幅的一种体式,以悬挂在堂屋正中壁上得名,中国旧式房屋楼板很高,人们常在客厅(堂屋)中间墙壁上挂上一副巨大的字画,称为中堂画。它迎门而悬,地位显赫,两旁通常配以楹联,也称作“堂幅”,后逐渐成为定制。

2、中国传统的门庭对联

(1)春联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2)挽联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逝者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纸上,也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

(3)婚恋

婚恋对联是祝福新人的祝词对联,表达对新人的祝福。

(4)寿联

所谓寿联,是为祝贺生H而做的楹联,多是称颂寿者的功劳业绩。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寿联的内容以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为上乘。

(5)贺联

贺联,顾名思义,就是指专为喜庆的活动而写的祝贺的楹联,其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鼓舞士气和宣传受贺对象,同时具有喜庆性,针对性,通俗性和时代性。

三、当代对联书写存在的必要性

1、中国传统节日对传统对联书写形式的延续

中国的传统节H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此时每家每户喜贴春联、贴福字的传统习俗以增添春节气氛这无疑是中国传统节日对传统对联书写形式的延续。

2、以传统对联书写为形式支撑的文化景点

传统建筑的诗意化、艺术化除了借助建筑物本身设计的艺术化和建筑群布局的高下掩映、宛转流变,还需要楹联的装点。名胜古迹联在历朝历代都十分丰富,大凡历史上著名的建筑景点都有文人墨客的题赠,这给建筑增添了许多文化韵味。屹立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的岳阳楼,不只建筑精巧,而且还是一个集对联、诗文及民间故事为一体的艺术世界。各种对联悬于四壁,长的达100余字,短的只有8个字。岳阳楼保存的历代文物,当推诗仙李白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最为著名,其次要数清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雕屏。雕屏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文章、书法、刻工、木料全属珍品,人称“四绝”。此外,出自清书法家何绍基手笔的102字长联,情景交融,亦颇为人所称道。

四、对联书写艺术存在的文化价值

1、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价值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色彩斑斓。对联这一独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征。楹联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息息相关。离开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道德化的人生追求、阴阳互含互化流动圆转的辩证思维、抒情化的审美习惯、艺术化的生活习尚等就无法理解楹联的文化内蕴。对联洋溢着中国古典美学的情韵,更多的与农耕文化、古典文化情趣相联系。它植根于“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和“心物感应”的传统农业文化心理中,与古人面对自然和乡村,置身熟人社会的传统宗法制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更多地与古典文化追求群体认同,固守传统纲常,追求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传统道德法则呼应。对联最初的形式桃符是用来驱邪祈福的物品。中国民间百姓祈求安定和平,安居乐业也是楹联产生的重要原因,对联始终与风土人情、人伦幸福相连,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也是民俗文化。

2、中国传统对联的文史价值

对联是汉字语言文学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古往今来,举不胜举的巧联妙对,无不体现中国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追根究源,是因为对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拼音文字无法比拟的、神奇而又有情趣的文学形式,也可以说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熔诗词、哲学、书法、政治、历史、科技、思想、文化和社会民俗于一炉,涉及学科甚广,是其它文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它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含蓄婉转;有的直抒情怀,托物言志;有的寓情予景,有的借古喻今。它不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史知识。如果没有对联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书法艺术宝库中的蕴藏也就不会如此丰彩多姿。对联与书法是独特的两朵民族之花,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艺术瑰宝。

春联的特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 小组学习 分层教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81-01

数字化学习有利于充分实现知识的交互与共享,实现资源之间的多向交流;有利于分析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寻找适合个体学习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突破时空开展学习,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在数字化环境下构建高效课堂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组织管理――小组学习的操作策略

小组学习采用“一、二、三”的操作模式进行管理。“一”指一张任务单,它的设置需考虑年段目标、学生学情及本课教学目标。学生根据任务单设计的流程,逐步在平台(我校自主开发的“天禾”数字化学习平台)上展开学习。“二”是指知识双向的交流。在小组学习中,不能人云亦云,要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他人的看法提出意见,在碰撞、矛盾中达到知识的融合。“三”是指“自学―展示―反馈”三个步骤。有了前两步的独立学习和小组交流,本阶段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交流。通过转播、直播、推送等多种形式开展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一阶段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平台资源库中调出各种形成性检测,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

2 教学管理――分层教学的操作策略

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操作策略,即针对班内学生的不同类型及不同接受能力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问题设置等,从而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进行学习。

2.1学生分层

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及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等将他们分为A、B、C三个层次。老师把组别灵活地设置在数字化平台上,方便随时调用,也可随时调整学生。A层学生语文基础较差,B层学生一般成绩中等,C层学生则属于成绩优秀的。分层比例是1:3:2,进行“优势互补”,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进步。

2.2教学目标分层

第一层次为基本目标,这是全体学生都应掌握的需要理解并简单运用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第二层次为发展目标,这是学生在掌握第一层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掌握的学习内容,并能将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三层次为提高目标,学生在掌握第一、第二层次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学会将语文知识进行发散,能够独立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每个班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尽相同的,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这样才能使每位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2.3教学内容分层

课堂教学内容分层是分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各层学生确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自主学习之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让每位学生都体验成功喜悦。例如教学四年级《春联》一文时,任务单是这样的:

任务单一

一、研究的问题:春联有什么特点?

二、研究提示:

1.你可以品读春联,自己发现特点。

2.你可以读一读课文二、三段,找到特点。

3.你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归纳特点。

三、我们的发现:

对基础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读读春联,找到部分春联的特点,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对中等层的学生,要求他们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句,发现春联的特点;而优秀层学生要能在平台上进行网络搜索,学会提取信息,敏锐地捕捉关键词。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分层,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交流过程中都有话好说,都有收获,最后形成各小组的“我们的发现。”

3 学习管理――自主学习的操作策略

通过两年的摸索实践,我们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操作策略,一致达成了这样的一种思路:围绕一个中心,依托一个平台,激活两个作用,提升三种能力。

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在教与学的设计及实施的全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它是构建学习者自主学习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出发点和归宿。

一个平台指的是我校自主开发的“天禾”数字化学习平台,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技术支持。依托一个平台就是要抓住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和学习环境这四个关键因素,实现四者的良性互动和有效结合,从而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春联的特点范文第8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然而,纵观我们现行的作业训练形式,还存在着多统一、少选择;多静态、少活动;多书面、少实际等现象。这些现象正严重束缚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性。因而,势必改变作业方式,探求一种既忠于教学要求又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既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动机,又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具有愉悦的心理体验的新的作业形式。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设计开放性作业,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创新的乐园。

1 自主型作业,提供选择的机会

素质教育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诉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学生的语文能力存在着差异,教师要设计难易有别的多梯级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如学习古诗《小池》后,笔者设计了以下作业:①背诵、默写古诗《小池》。②《小池》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发挥想象写一段话。③学习作者杨万里的另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比较:两首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异同。

第①是巩固练习,旨在积累语言;第②是写话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第③项作业期望学生迁移学法,提高阅读能力。这三项作业难度依次提高,分别适应于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和完成方式。

2 创编型作业,提供表现机会

学生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诠释也极富独创性和创造性。“创编型”作业就是引导根据已有的知识,适当地对文中人物进行心理剖析,对文中情境进行想象。

2.1续写故事

如学了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南郭先生逃走后会怎么样呢,是继续骗人呢,还是改邪归正呢,让学生续写《南郭先生逃走之后》。

2.2表演课本剧

语文教材中情节生动的篇目较多,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我让学生将课本内容续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或插编一些自己想象的情节。还有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片段也让学生适当演演。如《嫦娥奔月》中嫦娥巧妙地和坏人逢蒙周旋,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周旋”这个词,笔者先让学生想象嫦娥会怎样和逢蒙周旋,会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表演。这样,学生不但在快乐中尝到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操作型作业,提供活动的机会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

3.1绘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文字优美,内容丰富。根据小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笔者常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画一幅画。以形象的直观性促进理解的准确性。如学了课文《九寨沟》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课文画一画九寨沟的美景,教学《春雨》一文后,学生们画出了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柳叶,池塘里的青蛙等,并加上色彩。一张张精美的图画展示了学生的绘画技巧,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让学生在玩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2制作

有的课文在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介绍完成一个小制作,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内化,同时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4 鉴赏型作业,提供拓展的机会

鉴赏型作业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观赏资料及线索、背景介绍进行鉴赏活动。一方面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知识背景。如学了《二泉映月》之后,让学生亲耳聆听一下阿炳的《二泉映月》。在小学语文课文中不少是介绍我国名胜古迹的,在学完这样的课文后,笔者让学生收集与课文有联系的图片进行欣赏,然后开展相应的活动。如学完《泉城》、《拉萨的天空》后,笔者让学生收集有关图片,张帖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并结合开展了“江山如此多娇”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抒发浓烈的爱国之情。

5 生活型作业,提供体验的机会

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要把语文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用生活丰富作业内容。如在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查阅资料了解屈原的生平,搜集、摘抄屈原的诗词进行赏析,了解端午节各地有哪些风俗,并亲自动手包粽子、做香囊,以表达对爱国之士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将学科知识与语文作业结合起来。比如学了小数点,可以布置学生编数学故事《小数点漫游记》,让学生的知识在写作中得到巩固。

学完《春联》一文后,让学生利用寒假的机会,走亲访友的同时收集一些春联,分类整理后在班级内交流诵读,并学着写一两副春联,通过读春联、收集春联、写春联,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6 调研型作业,提供实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