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美与表现评价

审美与表现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美术欣赏教学 审美评价 学生

许多教师可能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辅导课的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

我们已经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把情感教学贯穿于我们美术教学的始终。它以我们的情感为中心,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审美观的过程。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3.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诚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一种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二、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1.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迸发出来。如井字形直线象街道、大小色块象建筑物等。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2.欣赏与形式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史、概念、形式因素)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随着教学不断深入,形式的分析从笼统简单向细微复杂发展。可以说,对整体形式意味的感悟和对局部形式因素的体察和剖析,都具有非生物学的意义。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色彩个性化材料技法评价

由于成人美术教育的对象是已经具有一定美术基础的成人学员,其教学也更富挑战性,不能简单地重复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要探索出符合成人认知特点的美术教学方法。笔者在多年从事成人美术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根据学员的不同能力,实践各种色彩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培训者色彩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一、色彩教学中的个性化培养

个性差异体现着人类多样因素与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又与美术的丰富多样性所一致。也正是学员审美个性上的差异,为我们开展美术教学提供了基础。与此相反,划一的教育却导致美术丰富多样性的缺失,也就失去了美术的真正魅力。个体在审美活动中的差异必须被重视和尊重,尤其是在富有情感的色彩表现上。尊重个性差异应该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要求教师无论在备课、上课、指导、评价等环节中,都要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能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影响甚至干涉学员独特的审美习惯,确保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到自己的情感被尊重,使学员自觉地保持和发展这种审美的独特性,而不是趋同于同学和老师的审美感受,最终丧失他们宝贵的人格魅力。例如,讲课时要对色彩作品客观分析,理解不同色彩情感的表现抒发:莫奈《睡莲》《教堂》系列中光影色感的扑朔迷离、欢快丰富的色彩世界;凡·高的《向日葵》《自画像》充满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心理因素,以狂热的色彩语言描绘了痛苦焦灼的心灵,那奔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以及整个画面的律动感令每个观者能体会到当时作者的绘画激情;蒙克的《呐喊》《生命之舞》中色彩传达的苦难、恐怖等等。

指导写生训练实践时,不应要求每个学生都按老师本人的方法和色彩感受去完成作品,应该允许学生在表现手法和工具材料上有一定的自由,应鼓励学员勇于用个体独特的色彩风格表达自己对事物的审美感受。在色彩表现过程中要调动学员表现对象的激情,强化画面的主观色调,营造强烈的情感氖围,根据需要选择运用写实、夸张、变色、反色、变调、抽象、象征等手法,强调笔势的动力感,如用平涂无痕的色块、长笔触的强烈扭曲的拖摆、细笔触的轻微的颤动、旋涡笔触的绵转,弯曲笔触的起伏等,突现色彩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当学员处于兴奋的状态中,活生生的对象就会融化为生动的线条,鲜活的色彩,写生就不会是冷漠的复制,而是炽热情感生动的表现。教师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发现、显示、爱惜、培养每个学员的独特的个人才能,便意味着把个性提高到人的尊严充分发展的高度。

在色彩教学中培养学员的审美个性,要求我们从客观心理结构出发,充分意识到教育和环境对审美活动产生的影响,并避免影响其发展的不利因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尊重、培养、发展学员独特的审美个性。

最大限度体现差异,编排合理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是成人美术教育的重要部分,而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成人学员是具有极大差异性的群体,整齐划一的要求和内容对他们肯定是不合适的,应该尽可能地照顾各种层次的学员的身心特点。以终身教育为目标的成人美术教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出一种弹性,这种弹性体现在对于表现方式的宽容、工具材料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难易方面。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注意适应不同基础学员的审美喜好,在准备要欣赏的艺术作品材料时,应尽量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但又风格迥异的作品,以体现出教材内容对不同审美个性的宽容度。从学员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员感受各类作品的不同审美形态,从而引发学生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样,学员对美术的体验、感受和表现才会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工具,利用各种色彩作品资源开发色彩课程,培养学员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建构个体对于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人文关怀,从而形成独特的富有民族特点的审美个性。

二、各种绘画材料技法在色彩中的运用

不同绘画材料的运用会形成画面不同的肌理表层,肌理是经过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物质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法不断尝试探索创造出来的。这种效果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并作为一种特殊的形式语言被采用。画面中所出现的肌理,使艺术手段更趋丰富,从而可以充分体现作者的创造性。

同样,在色彩训练之中,也可以运用各种绘画材料产生不同的色彩肌理效果,来拓展学员色彩的表现力。过去的色彩教学中,只是运用水粉、水彩、油画等常用材料,对材料与技法触发的色彩肌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不了解画面肌理的功能及其所生发的效应,如可以表现丰富的质感和光感,或传达精致、和谐、微妙、柔和、厚重、粗犷等感觉。重视媒介和手段的研究、增加各种特殊材质的必要的感性认识,即不同材料、技法形成的不同肌理表层,其本身就体现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心理、情感动向及其精神价值取向。色彩肌理本身就会使观者引发不同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反应和变化。同样的肌理表层又会因不同的材料选择,传达出不同的情感信息。

不同材料和技法的选择运用,引发不同的色彩肌理表层效果,同时也会导致不同的审美趋向差异。收集、保护和学习前人优秀的传统技艺,是我们创新的根本和基础。我们在色彩训练中学习传统技法的同时,鼓励学员大胆尝试多种绘画材料技法,如水彩、水粉、丙烯、国画色的综合运用,油画和金属、木、陶、蜡、纤维等各种材料的混合交替使用,还有刀刮、平刷、罩染、浸染、滴洒、划痕、厚堆等方法的运用,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极为丰富的肌理效果,从而启发学员的创造灵感。经过深思熟虑并富有想象地利用工具和技法,以不同媒介来创作美术作品,在表现技法的探索、研究和体验中,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体的审美个性,同时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同绘画材料技法运用可产生不同的肌理,而对肌理的研究与综合运用模糊了画种的界限。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跨画种的技法被广泛运用和借鉴,不同画种材料的综合应用已成趋势,因此,我们尝试在色彩教学中,充分而综合地运用不同画种的材料和技法,从而真正实现色彩教学的五彩缤纷,使学员感受色彩的独特魅力。

三、引入丰富的色彩评价体系

对于成人美术教育学员的色彩作品评价,相对较为理性和成熟,应尊重其自身的思想和体验,在具体的色彩训练中拓宽自己色彩的经验和感觉,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感受体系,形成丰富多样的评价体系。

在成人美术教育中将评价作为色彩教学的重要学习方式,目的是为培养学员色彩评价能力,促进色彩创作和审美能力。美术教育加强学员的色彩评价能力培养,能提高学员的色彩意识,还能培养学员的色彩审美敏感性,发展其感受力和思维力。在色彩作品评价中,可采用学员自评、互评、讨论、阶段性的色彩作品汇报展览等形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也就是说,现代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断自我完善的组织系统。传统的评价都简单地以学员最终的作品来给他们的能力进行定位,可是每个学员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长环境,个性的不同、专业基础、工作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着差异。因此,学员努力的过程就是学员素质能力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从学员参与学习活动和表现作品的过程中,去发现学员学习表现色彩的热情,从他们的作品中发现学员本质的有个性的东西,培养学员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色彩创造力,保护学员的个性特点。

传统的教学评价比较单一,教师往往以学员画的色彩关系对不对,把眼光总放在美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等来评价,忽视了学员在其他方面所呈现的闪光点,忽略了学员在色彩表现过程中的自我情感抒发、审美情趣、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因此,评价不仅要关注学员的学习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员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员发展的要求。在学业评价的范围上,不仅应该有美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关注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审美情趣、构思创意、综合能力、探索能力等全面的综合评价。只有综合全面的评价才能使学员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提升色彩创作能力。

其实,学员的色彩作品,原本就浸透了个人的各种情感,有些想象的、抽象的作品可能画面效果不是最好,也可能是学员造型能力、构图能力的局限,甚至是因为某些个性的因素使然。所以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以异于他人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树立起自我表现的信心。教师必须站在每个学员的角度上,用他们的眼光去理解他们试图表现的内容,做到理解和尊重学员。在色彩呈现中,发现他们的才华,体会他们的情感,教师在评价作品时应抱着一种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运用平等和恰当的评语谈出自己的体会和对学员的期望,可以起到鼓励学员创造能力和很好地交流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对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评价的核心是促进个体的发展,要通过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等,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通过培养学员色彩表现的个性化和多种绘画材料技法的尝试,引入丰富的评价体系,改进色彩教学方法,使学员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与开发潜能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相适应,探索以自我指导为导向,以个性化学习为中心的新学习模式,形成符合成人学员可持续发展的认知规律的知识结构以及教学方式,培养建立学员色彩创作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多奈尔.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重庆出版社,1996.8.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第3篇

一、色彩教学中的个性化培养

个性差异体现着人类多样因素与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又与美术的丰富多样性所一致。也正是学员审美个性上的差异,为我们开展美术教学提供了基础。与此相反,划一的教育却导致美术丰富多样性的缺失,也就失去了美术的真正魅力。个体在审美活动中的差异必须被重视和尊重,尤其是在富有情感的色彩表现上。尊重个性差异应该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要求教师无论在备课、上课、指导、评价等环节中,都要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能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影响甚至干涉学员独特的审美习惯,确保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到自己的情感被尊重,使学员自觉地保持和发展这种审美的独特性,而不是趋同于同学和老师的审美感受,最终丧失他们宝贵的人格魅力。例如,讲课时要对色彩作品客观分析,理解不同色彩情感的表现抒发:莫奈《睡莲》《教堂》系列中光影色感的扑朔迷离、欢快丰富的色彩世界;凡·高的《向日葵》《自画像》充满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心理因素,以狂热的色彩语言描绘了痛苦焦灼的心灵,那奔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以及整个画面的律动感令每个观者能体会到当时作者的绘画激情;蒙克的《呐喊》《生命之舞》中色彩传达的苦难、恐怖等等。

指导写生训练实践时,不应要求每个学生都按老师本人的方法和色彩感受去完成作品,应该允许学生在表现手法和工具材料上有一定的自由,应鼓励学员勇于用个体独特的色彩风格表达自己对事物的审美感受。在色彩表现过程中要调动学员表现对象的激情,强化画面的主观色调,营造强烈的情感氖围,根据需要选择运用写实、夸张、变色、反色、变调、抽象、象征等手法,强调笔势的动力感,如用平涂无痕的色块、长笔触的强烈扭曲的拖摆、细笔触的轻微的颤动、旋涡笔触的绵转,弯曲笔触的起伏等,突现色彩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当学员处于兴奋的状态中,活生生的对象就会融化为生动的线条,鲜活的色彩,写生就不会是冷漠的复制,而是炽热情感生动的表现。教师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发现、显示、爱惜、培养每个学员的独特的个人才能,便意味着把个性提高到人的尊严充分发展的高度。

在色彩教学中培养学员的审美个性,要求我们从客观心理结构出发,充分意识到教育和环境对审美活动产生的影响,并避免影响其发展的不利因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尊重、培养、发展学员独特的审美个性。

最大限度体现差异,编排合理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是成人美术教育的重要部分,而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成人学员是具有极大差异性的群体,整齐划一的要求和内容对他们肯定是不合适的,应该尽可能地照顾各种层次的学员的身心特点。以终身教育为目标的成人美术教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出一种弹性,这种弹性体现在对于表现方式的宽容、工具材料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难易方面。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注意适应不同基础学员的审美喜好,在准备要欣赏的艺术作品材料时,应尽量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但又风格迥异的作品,以体现出教材内容对不同审美个性的宽容度。从学员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员感受各类作品的不同审美形态,从而引发学生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样,学员对美术的体验、感受和表现才会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工具,利用各种色彩作品资源开发色彩课程,培养学员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建构个体对于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人文关怀,从而形成独特的富有民族特点的审美个性。

二、各种绘画材料技法在色彩中的运用

不同绘画材料的运用会形成画面不同的肌理表层,肌理是经过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物质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法不断尝试探索创造出来的。这种效果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并作为一种特殊的形式语言被采用。画面中所出现的肌理,使艺术手段更趋丰富,从而可以充分体现作者的创造性。

同样,在色彩训练之中,也可以运用各种绘画材料产生不同的色彩肌理效果,来拓展学员色彩的表现力。过去的色彩教学中,只是运用水粉、水彩、油画等常用材料,对材料与技法触发的色彩肌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不了解画面肌理的功能及其所生发的效应,如可以表现丰富的质感和光感,或传达精致、和谐、微妙、柔和、厚重、粗犷等感觉。重视媒介和手段的研究、增加各种特殊材质的必要的感性认识,即不同材料、技法形成的不同肌理表层,其本身就体现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心理、情感动向及其精神价值取向。色彩肌理本身就会使观者引发不同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反应和变化。同样的肌理表层又会因不同的材料选择,传达出不同的情感信息。

不同材料和技法的选择运用,引发不同的色彩肌理表层效果,同时也会导致不同的审美趋向差异。收集、保护和学习前人优秀的传统技艺,是我们创新的根本和基础。我们在色彩训练中学习传统技法的同时,鼓励学员大胆尝试多种绘画材料技法,如水彩、水粉、丙烯、国画色的综合运用,油画和金属、木、陶、蜡、纤维等各种材料的混合交替使用,还有刀刮、平刷、罩染、浸染、滴洒、划痕、厚堆等方法的运用,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极为丰富的肌理效果,从而启发学员的创造灵感。经过深思熟虑并富有想象地利用工具和技法,以不同媒介来创作美术作品,在表现技法的探索、研究和体验中,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体的审美个性,同时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同绘画材料技法运用可产生不同的肌理,而对肌理的研究与综合运用模糊了画种的界限。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跨画种的技法被广泛运用和借鉴,不同画种材料的综合应用已成趋势,因此,我们尝试在色彩教学中,充分而综合地运用不同画种的材料和技法,从而真正实现色彩教学的五彩缤纷,使学员感受色彩的独特魅力。

三、引入丰富的色彩评价体系

对于成人美术教育学员的色彩作品评价,相对较为理性和成熟,应尊重其自身的思想和体验,在具体的色彩训练中拓宽自己色彩的经验和感觉,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感受体系,形成丰富多样的评价体系。

在成人美术教育中将评价作为色彩教学的重要学习方式,目的是为培养学员色彩评价能力,促进色彩创作和审美能力。美术教育加强学员的色彩评价能力培养,能提高学员的色彩意识,还能培养学员的色彩审美敏感性,发展其感受力和思维力。在色彩作品评价中,可采用学员自评、互评、讨论、阶段性的色彩作品汇报展览等形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也就是说,现代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断自我完善的组织系统。传统的评价都简单地以学员最终的作品来给他们的能力进行定位,可是每个学员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长环境,个性的不同、专业基础、工作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着差异。因此,学员努力的过程就是学员素质能力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从学员参与学习活动和表现作品的过程中,去发现学员学习表现色彩的热情,从他们的作品中发现学员本质的有个性的东西,培养学员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色彩创造力,保护学员的个性特点。

传统的教学评价比较单一,教师往往以学员画的色彩关系对不对,把眼光总放在美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等来评价,忽视了学员在其他方面所呈现的闪光点,忽略了学员在色彩表现过程中的自我情感抒发、审美情趣、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因此,评价不仅要关注学员的学习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员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员发展的要求。在学业评价的范围上,不仅应该有美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关注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审美情趣、构思创意、综合能力、探索能力等全面的综合评价。只有综合全面的评价才能使学员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提升色彩创作能力。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第4篇

现状——“看不懂”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语言、文字、图片等方式为主。语言和文字交流会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而产生沟通的障碍,而图片交流受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反倒会更少。有时,那些说明性图片甚至优秀于语言、文字的表达而成为人类更便捷的交流方式。但是,人们对于艺术类图片,比如说美术作品的“读图”能力又如何呢?

从幼稚园到大学校园,我们的学生从来都不缺乏以绘画为主的美术“观看”,学习生活中都不缺图形相伴。但人们面对公认的绘画名作,具体地说面对那些表现形式新异、艺术风格独特的大师级作品,却普遍地表示“看不懂”,甚至报以简单的置疑,或者不屑一顾。

当今人们的“读图”困惑,源于对绘画“形象内容”的感知浅层,对“内涵意蕴”的领悟迟顿,对“形式美感”的体验缺失。如此,再优秀的图形艺术又如何能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又如何起到沟通情感、愉悦心灵、提升精神的作用呢?

人们“读图”审美能力的缺失,与基础美术教育“欠债”有关。美术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欣赏、评述是非常重要的美术学习领域。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隐性的审美能力培养的效果与业绩难以通过评价得到充分认可,因此教师更多地注重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画”出或“做”出点什么,而对学生的欣赏、感知、评述能力的培养十分忽略。故孩子在面对美术作品时只能停留在“是什么”的画面解读,至于对艺术情的呼应,美的体验则无从谈起。这岂不是人生体验的一种遗憾?

再过10年、20年,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大部分不会从事美术或与之相关的工作,继续握画笔的寥寥无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处处有机会接触美术作品,有很多欣赏、感知艺术美术美、自然美的机会。但缺乏审美意识、审美方法、审美见解的他们,岂不是与美相遇而不相识?成长时期审美营养不良,导至终身与美失之交臂,这怎能不令从事美术教育的我们暗暗担忧?

课堂——重“三性”

学生“读图”审美意识淡薄,能力低下,教育有责,需刻不容缓地“亡羊补牢”。作为基础美术教育工作者,如何加强审美培养实践,摆脱美术教育中的技能与审美失衡,促进生命健康和谐发展?

课堂是审美培养的主渠道,当务之急是从课堂做起,坚持以审美为主线,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渗透意蕴美和形式美。尤其是在培养审美敏感,突破审美障碍上下功夫。学生美术欣赏的困境,在于对绘画意象、抽象的表现方式不适应。在“象”与不“象”的绘画造型评价思维影响下,学生愿意接纳具象绘画之“象”,但排斥意象或抽象绘画之“美”。长此以往,这种审美定势和畸形导至人们审美眼光的浅层次和低水平,导致面对优秀作品“看不懂”。

“读图”审美培养需落到实处,而落脚点在课堂。课堂教学要为多元艺术的审美培养铺平道路。首先,在欣赏内容的选择上突出经典性。对教材中提供的经典作品浓墨重彩地引导欣赏,还可寸土必争地为欣赏教学“开小灶”。例如据不同年段学生心理认知和审美情趣实际,精选作品补充进课堂,还可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古今中外和身边名画家的经典作品印刷品、复印件或电子版图片,利用课堂新授内容的前三分钟或配合教材内容交流欣赏。通过读经典、赏经典而丰富“读图”经历,将有助于提升审美的眼界。

在教学方式上突出自主性。变单纯的“讲故事”或“看图说话”式的绘画欣赏为尊重与调动学生主体感知,融内容与形式于一体的给画欣赏,从而培养审美意识与情趣。尤其是对“有争议”的抽象类作品欣赏,更要注意鼓励学生表达不同见解,让他们充分地暴露自己的认知障碍与欣赏困惑,教师再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必要的欣赏引导。总之,“放”在前,“收”在后。但不要“收”得太紧,要有宽松,甚至允许学生对作品持不同见解。欣赏教学需要以退为进,耐心地培养学生对多元美术文化尊重与接纳的态度,使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如海绵式地从艺术中吸收丰富的精神营养。

在欣赏评价上,注重表现性。审美能力较之技能的表现更隐性,因此应抓住和创设相关能力表现的机会进行美术欣赏的评价,通过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欣赏评价需随机性评价和预没性评价相结合。前者是根据学生平时对作品的关注态度,喜爱程度与情绪反映进行评价,后者是提供作品,让学生以文字或口述的方式从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表达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尤其要尊重学生对作品个性化的理解与感受,对其独特的解读充分鼓励。审美表现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兴趣和评述自信,有待于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环境——重“三染”

艺术审美是文化浸润,文化浸润需要拓展审美时空,因此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多维立体的艺术审美环境。通过环境的营造,实现美术欣赏“三染”。

染目:打造校园艺术墙、路道、楼道艺术框;若有条件,建立校园美术陈列馆,收集各类美术原作,收藏师生佳作,让孩子随时随地欣赏到不断更换的美术作品;利用社区和本地区艺术家、民间艺人如美术馆、博物馆等资源拓展学生审美眼界。

染耳:主要通过言语交流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价值判断,例如在课余各种场合,通过与学生摆谈,通过发现学生拥有的良莠不齐的课外读物和图片,了解学生的审美情趣,适时适当地表达教师的价值判断和评价,并以“告诉”的方式进行健康的审美引导。还可利用学生社团活动,举办视听结合的美术讲座,并通过校园广播讲述艺术家创作成就、创作经历以及名作延生的趣闻与故事,使大量有效有益的审美信息传入学生耳畔。

染心:美术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使学生通过“读图”中获得心灵、情感的熏陶,使之增强审美的敏感,让眼中之美变为心中之美,在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视觉与心灵感知中成为“既善且美的”人。因此,任何的环境营造都不要忘记对未来公民心灵的熏陶,精神的营养,都不要偏离“染心”的审美教育价值取向。

笔者从对学生和成人“读图”现状的忧思,引发出关于美术课堂教学、环境营造的思考,或者说是近乎于理想化的“遐思”。做教育,面对现实一味忧思会缺乏信心,而“遐思”未来才会增强激情,有了激情才会不断进取。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美术欣赏 教学特征 审美价值与评价

 

一、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师而言,欣赏教学难于实践教学。一般情况下,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在欣赏传统的艺术作品时,只能够欣赏一些具象的图像资料,而对于图像后面深层次的内涵(绘画风格、时代背景等相关知识)理解起来就很难了。这是因为听力有障碍的聋生,由于学生身体的原因,造成他们接触正常社会较少,与人沟通困难,一时无法超出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和经验范围,由于受到自身审美欣赏习惯的局限,进而审美素养和欣赏水准比较低。使美术欣赏课程收效甚微。针对这种情况,如果美术教师没有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来启发引导他们,那么,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对特殊学生进行“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简单的日常美术课程所能做到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形成需要有个漫长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学生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写实(再现性)作品,而对于比较抽象(表现性)作品就不知所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聋生的审美与欣赏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视觉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混乱了。 

我们已经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对特殊学生群体时,教师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通过欣赏具象或者抽象的艺术作品种,体会到自我思维意识中潜在的某种审美能力的存在,并与作品之间形成一种情感的交流。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每个特殊学生的知识结构、家庭环境、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的文章,从中选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身体有残疾学生群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在的相关联分析与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 审美教育 小学生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特性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诸多文化现象之一。音乐艺术的特性和审美教育目标相结合,赋予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情感性、表现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

1.情感性

情感性作为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应该在音乐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在唱歌、奏乐、欣赏还是在律动、创作时,教学的双方都应该激发、保留、发展对音乐情感体验的内在需求,在音乐课堂内外营造出浓浓的音乐情感氛围,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愉悦身心,完善人格。

2.表现性

音乐表现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学科基础,音乐的表现性必须在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从音乐表现出发,在学生产生音乐表现得冲动与意愿的前提下,在学生参与音乐表现得过程中提出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的任务与目标,却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引导、推动学生的音乐表现,使他们在创造性的音乐表现中升华音乐审美感受体验。

3.实践性

艺术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音乐艺术更是如此。无论是参与音乐创造、音乐表演还是参与音乐鉴赏,都需要人们展现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强调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性,是切实体现音乐学科教育特点的需要,也是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方向的需要。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奏、律动、舞蹈音乐创作等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方式,充分运用人体听觉、视觉、运动觉的综合反映,以提高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创造的效率。

4.创造性

创造是人类最高级的行为方式,是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精神活动。在人类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中,音乐艺术是人类非凡的创造能力的结晶。音乐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也是人类创造力的一种直接体现。体现音乐审美教育的创造特点,首先必须确立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的教育思想。德国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经说过:“儿童是音乐活动的源头,一切音乐活动均产生于儿童的内在需要。”音乐教育要真正体现创造性地特点,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需求入手开展教学活动。应将学生看成音乐的创造者、表现者、欣赏者、评价者,而不仅仅是被动地音乐接受者,只有这样,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才能真正被激发出来。

二、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得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得一个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3.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4.培养学生的审美合作能力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的表现艺术也是多元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独舞等个人的表现形式,也有合唱、合奏、集体舞等集体表演形式。学生集体参与合作是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5.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音乐创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

6.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评价;美术作品;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6-0054-02

美术作品的评价在美术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评价不仅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手段,而且是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法。

以往的评价活动都是以老师为中心展开的。学生美术作品的优劣由老师来评判,学生参与的评价都是被动的,对优秀的作品只有漂亮、好看等肤浅的认识。对于一幅作品而言,学生并不知道好在哪里,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长此以往,将会埋没学生对作品的主观判断意识,不利于提高创作水平。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评价活动,使学生积极互动,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让每个学生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发表意见,以此培养学生自身的评价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一、口头评价

在低年级的评价方式中,口头评价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评价方法。由于低年级学生绘画技能较差,一些学生不能完全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展示作品,鼓励用语言来介绍自己的所思所想,弥补绘画表现的不足。这样很好地保护了学生自尊心,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树立自信心。还要鼓励他们接触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引导他们到生活中搜集有趣的素材,说一说身边发生的事情,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二、学生之间的互评

1.同年级学生作品的评价。

中年级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接触到了更多的绘画表现形式。这次评价活动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刚刚接触线描课程,用线条来表现事物还不是很熟练。通过这次评价活动,让学生了解他人作品的表现方法,在欣赏别人作品的同时也可以意识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利用所掌握的线描知识来分析作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提高学生对评价本身的认识。

老师先对这次的写生活动做整体的点评和分析,讲解评价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建议学生与同桌交换绘画作品,并认真观看绘画作品。把自己的评价写在作品的背面,评价内容建议:你认为这幅作品有哪些地方很吸引你或者作品中的哪些部分你比较喜欢?在这幅作品中有哪些地方你认为他画得不太理想,你认为如何改进比较好?比如,作品的构图、线条的疏密等提出自己的想法。评价完后,交换评价结果,对同桌的同学的评价仔细阅读,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另外,鼓励学生针对某些建议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学生已经把自己的学习和体会自然地融入到对作品的评价当中,如:画花卉用到的线条疏密问题,花盆与花之间的比例问题。绘画当中的构图问题和对花卉的观察问题都能认真地指出来。虽然表述得还不够深入,也缺乏美术专业术语,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意识到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而且对这种评价活动有着积极参与的意识。这次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老师认真核对评价结果,总结这次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下一次课上及时反馈给学生。

2.高年级对低年级学生作品的评价。

老师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总是把希望值放得较高,会使一些学生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产生畏难情绪。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相比,在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上都有所提高,他们可以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位置评价低年级学生的作品。另外,评价低年级学生的作品也是对高年级学生自身评价水平的检验。老师通过评价内容不仅可以了解高年级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也可以使低年级学生轻松接受建议,更好地提高对作品的表现能力。

以四年级的《描龙画凤》一课为例,活动时间在15分钟左右。选择四年级一个班的绘画作品,发给五年级学生每人一张作品。老师先简单介绍本课的学习活动内容,让高年级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绘画作品,评价内容建议:你认为这幅作品有哪些地方很吸引你,或者龙、凤的哪些部分你比较喜欢?能够表现出龙、凤的特点。在作品中有哪些地方你认为画得不太理想,你认为该如何改进?比如,用什么样的线条比较能表现龙身体的柔软和纤长,哪些地方的线条应该画得密一些等等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在作品的背面写出评价。

这次的评价活动五年级学生的态度非常认真,把四年级的作品发给他们时,他们又兴奋又好奇。从他们写的评价内容来看,学生们都全身心地投入,仔细看画,认真措词,寻找作品中的闪光点,语气也很委婉,把这项活动当作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来做。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幅作品,分析问题比较到位,比如:线条、结构、物象的特点等等都能够非常诚恳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四年级学生看到评价以后表现得很新鲜,认真阅读评价内容,非常愉快的接受五年级学生的建议。

三、等级评价

等级评价是对学生的美术作品在优劣方面进行了量化,让学生依据自己获得的审美经验和判断力对作品进行评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评价的意识,培养学生对他人作品的关注程度。

以三年级的《猫哪去了》一课为例,评价时间为40分钟。

老师对这次作品的整体水平有一个了解,班级之间调换作品,给作品编上序号。评价前,老师对这次的绘画作品评价活动整体进行点评和分析。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每一幅作品,从画面的色彩、猫的外形特点、猫的动作以及学生的想象力等方面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思考。可以和同桌进行简短的交流讨论,但最终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最后,进行A、B、C三个等级的评判。

这是全体学生参与的评价活动,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心,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学生们对作品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够较客观的加以判断。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对于较好的作品学生们的评价大部分都是A级,反映出整个班级的审美倾向。学生对作品的分析、判断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高。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第8篇

【关键词】幼儿园;探究性活动;审美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自主性、开放性、研究性学习重构整个课程已成为许多国家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如:美国的“自然与社会研究”、英国的“设计学习”、法国的“综合学习”等等。所采用的方式之一就是“课题研究型学习”。所谓研究型学习是学生通过对知识主动探究、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获取、分析、判断、选择,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针对这种学习方式,幼儿园该如何操作呢?幼教界提出了这样一个观念: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发现一些知识比知道一些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幼儿园课程改革必须遵循这种大的改革背景,探究性游戏活动应运而生。由此可见,探究性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开展,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园建立生活、学习、游戏三合一探究性审美活动研究,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确立的。

探究性活动是以幼儿的自主性、探索性活动为基础,把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探究性活动不仅改变了幼儿的学习方式,而且也是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它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个性,为每个幼儿的发展创造空间。因此,幼儿园的探究性活动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审美活动是一种灵活的、开放的、创造性活动,是情感的接纳和表现活动,是左右脑协调的活动,是适合幼儿特点及幼儿乐意接受的活动。幼儿园的审美教育主要以艺术活动为载体,艺术活动是实施审美教育即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径。幼儿期是艺术素养发展的黄金期,对塑造完美人格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以审美为主线,以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来培养幼儿探究意识为载体,使幼儿在生活中、学习中、游戏中学会探索,在探索中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审美,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们的实验假设是:如果我们以审美贯穿整个活动,给幼儿创设一种支持幼儿学习的宽容、轻松、积极的心理氛围,并给幼儿创设惊奇的活动场面,肯定备受幼儿欢迎。使教师引导幼儿真正进入审美感受、审美理解、审美体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能力,形成幼儿独特的审美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基于以上假设和目的,我们设计了本实验。

1 实验的对象、方法和手段:

1.1 对象:从实验班确定30名幼儿为本实验对象。

1.2 方法:观察法、活动法、比较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综合归纳法。

1.3 手段:理论学习、观摩研讨、教案设计、案例记实、幼儿测试等。

2 实验的实施途径:

以唱歌教学和手工制作为切入点进行实验研究。

3 实施过程:

3.1 实验前期准备

3.1.1 理论学习:在实验实施前,我们对参加实验的教师进行了培训。首先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组的开题报告,明确“教师为什么参与课题研究”,“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应注意的问题”等。其次学习《纲要》,明确《纲要》三大艺术活动目标的提出,确定了探究性艺术审美活动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及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在生活、游戏、学习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让幼儿在生活中体验审美乐趣,切实发挥艺术活动的教育功能。第三,学习有关探究性艺术活动的理论。明确实验目标及实验策略。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将探究性艺术活动建立在生活、学习、游戏三合一的审美活动中。让幼儿通过学习、游戏活动解决生活中有关审美活动的问题。同时让幼儿在探索各种审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审美想象力、审美创造力和审美表现力。将生活、学习、游戏三者结合起来,构建以幼儿探究活动为特征,以幼儿主体性发展为核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模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有此而来,明确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使教师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使实践活动在理性上得以验证。

3.1.2 前期测查:我们对实验班的幼儿采取观察法、活动法和统计法进行了艺术表现、操作水平以及幼儿的活动兴趣两方面的测查。了解幼儿进入艺术活动的反应、操作游戏材料、合作交流的水平等。用表格的形式对实验班幼儿进行全面统计。

3.2 全面实施阶段:为了确保实验教师正常开展工作,,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 根据实验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2) 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及内容,调控幼儿一日艺术活动时间。

(3) 要求教师根据一日活动目标,充分采用教学游戏、生活材料、自由表现三种形式来完成。时间、比例、顺序安排自然有序有机结合。

(4) 教师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并有分析及教育策略。

(5) 建立相关的学习和总结制度,如每周听实验教师教学活动并进行评课与指导,每月一次课题组研究学习;每月实验教师做课题总结等。

(6) 保证实验的必要经费,如组织实验教师外出学习。

(7) 建立实验资料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实验资料齐全,高质量完成实验任务。

3.3 总结验收阶段:经过近三年的实验研究,教师积累了大量实验材料。观察记录有40多人次,学习心得达2万余字,教育随笔40多篇,活动设计与反思近20多个,过程照片近百张。进入总结阶段后,实验教师开始收集整理实验材料。将各种观察记录、随笔、心得体会、优秀教育活动设计、录制的优秀教育活动等都进行归档,并开始参与实验报告的撰写工作,为申请成果鉴定奠定了基础。

4 实验成果:

4.1 理论探索

4.1.1 构建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内容。

(1)评价的原则:坚持正面评价;重视评价过程;重视评价体验。

(2)评价的方法:观察评价;量表评价;随机评价;个案评价;集体评估。

(3)评价的内容:①幼儿参与探究性艺术活动的态度。我们通过幼儿在活动中所表现的许多外显行为进行评价。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探究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主动提出探究设想,在探究中不怕困难和辛苦。②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合作精神。主要对幼儿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如是否乐于帮助伙伴、主动和伙伴配合、能够倾听伙伴的意见。③幼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一是观察幼儿在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二是通过幼儿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的实际表现予以评价。三是通过幼儿参与活动前后的比较或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情况。

4.1.2 关注幼儿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幼儿艺术教育观。

(1) 艺术教育应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本着这一原则我们调整和端正自身的价值取向,理性地构建自己的教育观念。我们的观点是艺术教育的核心是艺术启蒙教育,其实质是完成艺术的审美,创美任务;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更加关注幼儿情感的培养和自我表达的满足,使幼儿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美的人。这将使幼儿受益终身。

(2) 幼儿教育应该尊重和满足每个幼儿的艺术审美需求。儿童天生喜欢艺术,他们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又往往带有情绪色彩,不稳定,易转移;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创造的结果,喜欢他人的赞许;同时每个幼儿都有其兴趣需要和艺术潜能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我们能够重视和尊重幼儿的差异,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能开发其艺术潜能。如宋默新小朋友喜欢演唱表现力很好,教师就培养其独唱能力,多次代表幼儿园参加演出,使其表演能力得以更大的提高。

4.2 实践探索

4.2.1 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是满足幼儿活动欲望的前提。要想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愿望,我们认为首先要提高幼儿的操作技能。为此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结合幼儿的生活,以游戏为主分阶段制定教育计划。(以剪贴为例)第一阶段:剪直线、曲线、弧线。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些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摸板,结合形象的语言,如剪直线教师称为剪面条、剪门帘、剪胡须等。剪曲线又称剪小蛇、剪大山、剪鳄鱼牙齿等。剪圆形又称为剪娃娃脸、糖葫芦等。教师结合游戏、讲故事等边玩边剪,寓教育乐,使幼儿轻松自如地积累了剪的经验。第二阶段:目测剪直线、曲线、弧线、以及辅助线。在幼儿原有基础上,教师提供纸张,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幼儿动手剪的自信心。如剪圆形--两个小尾巴亲亲嘴,剪三角形--三个好朋友手拉手。第三阶段:结合活动剪贴基本形状。教师根据具体活动如'汽车带我去旅行'、'快活的小鱼'等,为幼儿提供实物或模型,让幼儿观察,剪贴其形状。第四阶段:独立按物体特征剪贴。教师提供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将实物概括成图形,这样幼儿就可以自由创作了。

通过这些具体的实际练习,幼儿的细小肌肉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些技能的提高一方面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激活了幼儿的创作欲望,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究力。满足了幼儿的活动愿望。

4.2.2 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是幼儿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发展的基础。幼儿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1) 结合季节设计活动。春天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用撕贴画的方式表现春天美。夏天选用'黄瓜'制作大鳄鱼。教师将鳄鱼模型摆在他们面前,在共同观察鳄鱼的嘴巴、牙齿、脚和长尾巴是什么形状的同时,讨论黄瓜哪一部分可以代替。在讨论过程中幼儿自然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互相讨论来共同制作大鳄鱼。有一位叫张静含的小朋友他将黄瓜籽作为鳄鱼的眼睛,扎到黄瓜的两侧,看起来水汪汪的大鳄鱼真是活灵活现。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做做玩玩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幼儿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发展。

(2) 结合主题开展活动。在'交通工具'主题活动中,“我设计的飞机”活动,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一些废弃物品,如牙膏盒、烟盒、药盒、线绳、彩纸等。在这节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向以往给幼儿出示图片或模型、录象带等,而是让幼儿根据自己想象、所看所想设计自己喜欢的飞机,为幼儿提供较大的创造空间,幼儿正是在这宽松自由的氛围中,释放了他们全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了形状各异的'飞机'。使幼儿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在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3) 广泛开展区域性活动。如“糖果店”游戏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糖纸和制糖材料,幼儿制作的糖果色彩不同、形状不同,不仅满足了幼儿玩的需求,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再如:当我国航天飞船飞入太空的消息传遍祖国大地时,国人无不为之振奋,孩子们同时也兴奋起来,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开展'我是一名航天员'活动,在活动区中幼儿利用搜集来的饮料瓶制作了航天飞船5号、6号、7号,形状各异,充满了幼儿对航天飞船的遐想和征服太空的愿望。

4.2.3 在生活、游戏、学习中培养幼儿探究合作意识是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发现新知的基本策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开展的探究活动主要以结伴探究和小组探究为主。这种分组合作开展不仅仅是有效的学习手段,还有助于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种目的。在组织形式上,教师追求引导策略,注重从幼儿一日生活到方案设计到材料提供都是可以引起幼儿结伴探究,引发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使之产生探究的主题。由此使幼儿按兴趣结伴、合作探究的习惯得以形成。如在制作'彩色溜溜球'活动中,教师提供报纸、各种彩带,幼儿在制作中出现彩带缠在球上容易掉,原因是一个人缠彩带时把握不好,接下来幼儿纷纷找到合作伙伴,一个人把住报纸球,另一个人缠彩带,共同完成任务。所以说在生活、游戏、学习中培养幼儿探究合作意识是教师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发现新知的基本策略。

4.2.4 触发幼儿艺术兴趣萌生是幼儿对新的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的基本条件。幼儿艺术教育最有价值的是培养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及其在艺术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情感体验。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幼儿很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这种兴趣多属于浅层次的,往往带有情绪色彩。从理论上讲,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把原有的兴致导向内化,将表面热情转化为主动从事艺术活动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因此我们认为激发兴趣需要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始终。比如开始阶段要鼓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进行过程中的兴趣激励要着眼于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作灵感的活动;结束阶段要把幼儿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上,从而将兴趣延伸到对新的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中。

4.3 幼儿发展

4.3.1 在手工制作方面:通过近三年的实验,幼儿手工、绘画作品达百余种。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得以发展和开发,其作品多次获奖,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扬。

4.3.2 在演唱方面:通过独唱、表演唱、大合唱等形式,幼儿的演唱水平大大提高,多次代表幼儿园对外演出,获得很好的评价。

4.3.3 幼儿探究性品质的迁移。实验组的幼儿其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的提高,不仅仅表现在技能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丰富而有趣的活动创设,幼儿的探究品质即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逐步形成。而且这些品质已经迁移到了幼儿其他学习之中。这也是本次实验结果之一。

教师通过观察、统计,有84.87%的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欲望更加强烈;有78.99%的幼儿更善于合作,喜欢交往;有58.60%的幼儿意志力有所增强。以上这些方面不仅表现在艺术领域,还迁移到其他领域,如健康领域,幼儿制作的投掷物'彩色的溜溜球'非常精美,表现出了很强的动手能力和极大的耐力。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在球上面缠彩条一个人不好把握,多数幼儿都是合作完成的。在科学领域中幼儿的观察力、探究欲望以及耐力都表现非常突出。如在'好看的蜘蛛'活动中,他们不厌其烦地寻找蜘蛛--观察蜘蛛--查找蜘蛛材料--讨论蜘蛛--制作蜘蛛。

5 结论:

在本实验范围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5.1 在幼儿园开展探究性艺术审美活动的研究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表现力是可行的,训练的效果是可以迁移的。

5.2 实验对幼儿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发展有明显提高。

5.3 实验效果与被试者原有的艺术水平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1] 陶秀伟 《幼儿园教育活设计与指导》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3] 裴娣娜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