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同名诗歌

同名诗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同名诗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同名诗歌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标题音乐 标题交响诗 柏辽兹 李期待

标题音乐通俗地讲是指有文字作标题的音乐,是作曲家根据一定主题构思,从姊妹艺术中寻找创作素材,力图把文字中所描绘的生动形象用音乐语言来表达,音乐与文学紧密结合,体现音乐文学色彩。其中有的作品用标题为名,有的作品除了标题之外还附加文字说明,其标题可以表达音乐作品的内容或所要概述的主题思想,作曲家借助文字,向听众解释内容的主要变化,让听众按照标题的指示来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

标题音乐常取材于民间传说、小说、戏剧、诗歌、绘画,李斯特为标题所下的定义是:“作曲家常用人易于理解的文字写成的序言,放在一首器乐曲的前面,用以防止欣赏者错误的解说,而使他注意到全曲或曲中某一部分诗的境界。”[1]标题音乐的演奏形式多为独奏、重奏等,由于其具有明确的内容、情绪和愈境,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和感受能力方面非常有利,在教学上培养音乐感和表现能力方面得到良好的效果。多年来标题交响曲、序曲、交响诗、音诗、音画、交响童话、交响叙事曲等,是标题音乐创作的重要领域。作曲家柏辽兹、李斯特在此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是欧洲音乐史上富有创新精神的音乐家,是法国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创作的作品不仅表现手法丰富,而且规模宏大、气势豪迈,为浪漫乐派标题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作中柏辽兹为了使作品的表现力更加深刻、更加具体,使音乐与文学融合起来,把文学中所描写的生动具体的形象,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他的交响乐仿佛是用音乐写成的小说,为了使曲子的内容更容易被听众正确理解,他在整个交响乐作品的前面和第一乐章的前面都加上详细的标题,如《幻想交响乐》,作者为它加的副标题是“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段”。《幻想交响乐》是一部自传式的作品,其内容与作者本人的爱情有关。1827年秋天的一个晚上,英国剧团在巴黎奥德翁剧院演出莎士比亚的悲剧,柏辽兹在观看演出时深受感动,并喜欢上了在《哈姆雷特》剧中扮演欧菲丽亚的女演员艾特・斯密荪,但遭到拒绝。他情绪极度低落、苦闷,于是构思了这部表现个人爱情和失恋的幻想的标题交响乐。1832年《幻想交响乐》上演时,斯密荪出席了这次音乐会,她领悟到《幻想交响乐》的主题正是写她自己时,深受感动,于是在1833年二人结婚。

此外,十九世纪早期伟大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也为标题音乐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音乐史上李斯特与柏辽兹共同享有“标题音乐伟大创立者”的称号,他所创作的《但丁交响曲》和《浮士德交响曲》,与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一样,同为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形式中的杰作。更重要的是他作为浪漫派作曲家,还首创了标题交响诗这一浪漫主义交响音乐领域中的新形式。后期的作曲家将这种体裁形式发展到更加辉煌的阶段,从而人们便越来越深入细致地体会出李斯特作为这一形式的奠基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李斯特除了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以外,还是一位天才的钢琴演奏家,并以他的天才技艺和狂放气质被人们称为“钢琴之王”。

李斯特作有两部交响乐和十三首交响诗,在这些作品的创作中都体现出他所主张的标题音乐的原则,他认为音乐和文学、绘画等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使音乐达到人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所交织成的一个焦点。因此,他力图使音乐和文学、绘画相联系,开创了单乐章交响乐体裁的先例,这一点正体现在他的创作之中,其中最著名的有:以拉马丁的诗为依据的《前奏曲》,根据歌德的同名戏剧而写的《塔索》,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奥菲欧》和《普罗米修斯》,以雨果的同名诗创作的《玛捷帕》,以席勒的同名诗为基础的《理想》,取材于莎士比亚同名悲剧的《哈姆莱特》,等等。

李斯特把标题音乐的创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首创了“标题交响诗”这一新体裁。交响诗也称音诗,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具有叙事性、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特点,被称为“诗的管弦乐”。它的题材也大多取自文学、诗歌、戏剧、绘画及历史传说,其特色是通过乐队的音响来讲述故事。

总之,标题音乐通过柏辽兹、李斯特等诸多音乐家的不懈努力,呈现出种类繁多的景象,形成了标题交响曲、音诗、音画、交响叙事曲,且增强了音乐的表现能力,丰富了音乐的表现手法,扩大了音乐的表现范围,为标题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的标题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音乐标题化手法被大多数音乐家所采纳,其通俗易解的标题内容和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参考文献:

[1]姚爱莲.浅析浪漫派钢琴标题音乐及教学[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3): 65-69.

同名诗歌范文第2篇

一、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如欧洲音乐的发展就可以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时期等等。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讲“美国音乐”这节课,我讲了美国的历史: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量的非洲黑奴被卖到美洲,大量黑奴被卖到美洲,也把黑人音乐带到了美洲,美国于1776年独立后,所以黑人音乐就成了美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欧洲、非洲等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在一起,使美国音乐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特点。美国音乐在黑人音乐、欧洲音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到20世纪才具备了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

二、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布置学生在课前找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进行学习,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音响资料进行课前欣赏,并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一边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课时,我制作了包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的投影片,一边讲解乐曲所描写的意境,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还一边让学生观赏那些景色优美的投影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

了眼、耳并用,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欣赏相衬托,学生就做到了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音乐上的理解。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意境写一首诗或散文。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有不少文章、诗歌写得相当不错,既有诗歌的优美,也有音乐的韵味。

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最后两段“项王败阵”与“乌江自刎”中所表现的苍凉、悲哀与明朗欢快交替的情绪,我把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抄写在黑板上,学生就容易理解这两个乐段中“明朗欢快”的情绪是为了表现楚王项羽的最后英姿,以及后人对楚王项羽的较高评价。这节欣赏课引用了两首古诗,增进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又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小黑板写出来,让一个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乡愁》。名曲配名诗,可谓是珠联璧合。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复习了初中时所学的那首著名诗篇。

三、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就能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了。

四、音乐与政治的综合

同名诗歌范文第3篇

关键字:印象主义;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拉威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225-01

印象主义,即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期在欧洲唯美主义和自然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主要表现在绘画上,反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到大自然去写生,直接获取光和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在绘画技巧上和用色的革新上有所贡献。但他们以“不关心主题思想”去反抗学院派陈腐的主题思想。强调瞬间印象,并把光与色作为追求的目的,使创作题材和内容受到很大限制。

印象主义一词同时还指一种文学批评,称为印象主义批评,亦即感受式批评。这种批评拒绝对作品进行理性的科学的分析,而强调批评家的审美直觉,认为最好的批评只是记录批评家感受美的过程,至多指出这美的印象是如何产生的,是在哪种条件下被感受到的。因此,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朦胧的、没有明确论证的“以诗解诗”式的批评,而且往往写成散文诗的格式,文学批评就成为一种与文学创作没有本质区别的艺术门类,写这种批评文字的人往往本身也就是诗人或作家。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19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抽象而神秘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由法国作曲家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首创。

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是严谨而规整的,浪漫主义音乐则是注重情感的呈现与激情的迸发的。而与之相比较,印象主义音乐并不是通过音乐来直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画面, 而是更多地描写那些画面所带给我们的感觉或印象,进而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在乐曲的形式上多采用短小且不规则的形式,以便更好地体现出印象主义音乐较为自由的特点。印象主义音乐盛行的时间不很长,它很快就被更加激进与富于变化的现代音乐所代替,但印象主义音乐却是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从此音乐艺术开始了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转变。正因为如此,印象主义音乐才得到了非常的重视,其艺术性与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理解与承认。

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是从后期浪漫派和民族乐派中演变而来的。在德彪西之前,印象主义音乐的某些因素其实已显露于肖邦、李斯特、格里格、穆索尔斯基以及瓦格纳等人的作品之中。肖邦充分认识到色彩的重要性,将其作为音乐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因素。格里格的复杂、朦胧、富于色彩的和声,亦可谓具有了一定的印象主义气质。他们对印象主义钢琴音乐有着重要影响。

克劳德・德彪西和莫里斯・拉威尔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德彪西是杰出的法国作曲家,也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者。他曾根据马拉美的同名诗歌创作了管弦乐序《牧神午后》, 还根据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创作了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钢琴创作是他最主要的创作, 早期的《阿拉伯斯克》、《贝加摩组曲》接近浪漫主义风格;《版面》、《欢乐岛》、两集《意象集》和《二十四首前奏曲》则为印象主义的精品。管弦乐曲《夜曲》、《大海》、《伊贝利亚》中都有不少生动的乐章。

作为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 德彪西的创作特点与浪漫主义一脉相承。他打破了调性的束缚,具有色彩丰富的和声,以及对音乐新的音响细腻变化的探索, 开拓了钢琴音色的奇妙世界。

另一位发展印象派音乐的法国作曲家是拉威尔. 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剧《达芙妮与克罗埃》, 芭蕾舞剧《鹅妈妈》, 小提琴曲《茨冈》以及管弦乐曲《波莱罗舞曲》。他的重要钢琴作品有:《水之嬉戏》 、《镜》 、《夜之恶魔》 、《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 、《在库普兰墓前》等等。拉威尔的钢琴作品同德彪西相比,是极为有限的。但是,在钢琴音乐史上,拉威尔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 他还将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独奏曲《图画展览会》改编为同名管弦乐组曲, 使得此曲广为流传。

同名诗歌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音乐,文学,音乐家,文学修养

从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来看,文学和音乐从来不是分开的,他们的关系很是亲密。古往今来,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原始音乐和诗歌几乎都是结伴而生的。在表现人们复杂微妙的思想情感方面,二者的功用是一样的,只是在于表现手段、方法及样式不同而已。

在中国文艺史上,音乐与文学的结缘是最早的。从上古的讴歌吟呼到有文字记录的《诗经》时代,诗歌与音乐与舞蹈的三位一体是早期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从《诗经》、《楚辞》、汉乐府、清商乐,到唐诗、宋词、散曲、杂剧以及戏曲,都体现着在中国文化传统里,音乐与文学密不可分的关系。

法国著名文学家、音乐家罗曼·罗兰说:“生命飞逝,肉体与灵魂像流水似地过去,岁月镌刻在老去的树上,整个有形的世界都在消耗、更新,不朽的音乐,唯有你常在,你是内在的海洋,你是深邃的灵魂。”音乐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修身正己,以音乐为职业的人越来越多。而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对人格、气质的培养和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对音乐家更不例外,社会和学校不仅仅是培养音乐的“音乐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作文化人的“音乐家”,培养新一代高质量、全面发展型的艺术人才。

一、汲取古诗词文化精华,为艺术作品服务

音乐与诗歌,本是艺术大家庭中的两个同胞兄弟,一首好诗,不仅应当在意境上出类拔萃,耐人寻味,而且在音节、节奏和韵律上具有音乐的美;而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发自心灵的回响,是大自然的天籁之声,是美感在艺术的蓝天白云间自由自在的翱翔,它与诗歌在意境的巅峰之上汇合,能够映射出艺术王国的无限风光。

中国的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风》篇就是收集了各地的民歌而成,其中的《颂》就是祭祀时的乐歌。以至后来到了汉代,乐府诗集更是文学——音乐的合集。再后来,到了宋代的词、元代的曲,俱是配乐唱诗,歌词必为曲谱所填。

中国古典文学以诗歌最为繁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从先秦到近代的漫长岁月中,涌现出无数的杰出诗人和光辉的诗篇,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因其特殊的艺术形式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古诗词中所蕴涵的音乐美、色彩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的因素。许多古诗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晰、趣味浓郁。

就音乐创作领域而言,近现代以来,已有许多作曲家根据古典诗词谱写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直接为古诗词谱曲的声乐作品,也包括一些器乐曲和交响音乐,对于声乐艺术来说更为重要,声乐艺术是文学和音乐的结合体,《关雎》、《胡笳十八拍》、《南乡子》、《杏花天影》、《长相思》、《黄莺吟》、《子夜吴歌》等是流传千年的琴歌,《涉江采芙蓉》、《枫桥夜泊》、《长相知》、《我住长江头》歌曲,都是根据古典诗词创作的声乐作品,如果没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力,对歌词的理解就不会有深度,想要表现出诗词的意境,就会很困难。

在当下商业利益充斥艺术市场的当代环境中,音乐家更应该静下心来,多读一些古诗词,不仅能陶冶自己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古诗词那蕴含丰富的意境中获取灵感,获取滋养。这对于音乐家的创做或演唱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多读文学艺术作品,从中获取灵感和动力

在音乐艺术上有所成就者,都有很深的文学造诣和广博的知识。文学对音乐的二度创作提供依据和灵感。作曲家经常以文学艺术作品为蓝本,并从中获得灵感,创作出和这些文学名著同样不朽和伟大的音乐作品。如舒伯特的许多艺术歌曲,如《魔王》、《罗雷莱》、《谁是雪尔维亚》等,就是分别根据歌德、海涅和莎士比亚的诗歌谱写而成。印象主义大师德彪西的成名作《牧神午后》也是根据法国印象派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歌而写的名作。法国小说家、戏剧家小仲马的《茶花女》的问世,使小仲马一举成名。皮亚威根据小仲马的同名悲剧改编作词,朱赛佩·威尔第作曲,创作了歌剧《茶花女》,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首演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著,到现在还经久不衰,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马说:“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我想说如果没有不朽的剧本,就不会有经典的剧目。

浪漫主义时期,法国音乐家既从本国的文学、音乐中汲取营养,也从外国的文学、音乐中提取养分。某些伟大的外国作家如:维吉尔、歌德、莎士比亚不仅影响着法国的诗人,也影响着法国的音乐家(柏辽兹的《浮士德的责罚》、《罗密欧与朱丽叶》、《特洛伊人》)。柏辽兹受莎士比亚和贝多芬的影响一样大。

欧洲音乐史上几乎所有的大音乐家都最直接地用文学作品,进行过再度的创作:莫扎特把英国诗人的长诗《唐璜》改编成歌剧,罗西尼把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戏剧改编成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把德国剧作家席勒的戏剧改编成歌剧《威廉·退尔》,柏辽兹把德国文学家歌德的戏剧《浮世德》改编成歌剧《浮世德的责罚》,瓦格纳把北欧民间传说《尼伯龙根之歌》改编成系列歌剧,威尔第把法国作家雨果的戏剧改编成同名歌剧《厄尔南尼》,把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改编成同名歌剧《麦克白》……所有这些事实,说明了音乐创作对于文学创作的深深依赖。

这些众多的音乐家们,都是艺术的多面手,大多也精于其它艺术,有的甚至是行家,他们凭着姊妹的启示和开导的灵感,创作出了尽善尽美的作品。所以,音乐家不仅应该去多读文学作品,更应该去尽力读懂,体味其中的意境,其中的美感,为我所用,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及表演所用。

所以,当代的音乐家更应该远离喧嚣,抛开功利,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多读一些文学艺术作品,汲取其精华,从中获取创作和表演灵感。这就需要音乐家能够放平心态,不受外界干扰,能够真正构建出自己精神审美家园。

三、多看名人艺术家的传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人还应该学会做一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倘若一个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有问题,让他创作出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会比较困难。正确地对待权力、地位、金钱。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而作为艺术和文化的审美意识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就必然以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物质载体,就必然都需要坚持唯物主义原则。

许多大音乐家除了创作、演出之外,还著书立说,笔耕不辍。胡迪梅纽因不仅是位杰出的音乐家,而且是位作家、历史学家和人道主义者。作为小提琴演奏大师,他诠释音乐的过程成为一种彻底的情感表达和人性的体现。在他的《人类的音乐》这本书里,展示了自己对音乐这门艺术的丰富知识与热爱,阐述了作为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音乐观,他坚信音乐是联结人类的全球性的纽带。

而像帕瓦罗蒂、卡雷拉斯、朗朗等享誉国际的艺术家都有很值得我们仔细品读的自传。我们强调多读这些优秀艺术家的传记,是因为这些传记除了是一部部艺术成功的奋斗史,更是一部部用生动文字记载的文学精品。多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的滋养,亦是一种文学的净化。

所以,对音乐家来说,多读一些艺术大师的传记,从他们的人生奋斗中感悟成功之道,汲取有益成分,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人生观。这对于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学修养是大有帮助的。

结语:

音乐与文学,本是艺术大家庭中的两个同胞兄弟,一首好诗,不仅应当在意境上出类拔萃,耐人寻味,而且在音节、节奏和韵律上具有音乐的美;而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发自心灵的回响,是大自然的天籁之声,是美感在艺术的蓝天白云间自由自在的翱翔,它与文学在意境的巅峰之上汇合,能够映射出艺术王国的无限风光。所以,艺术家不能忽视文学修养的提升。尤其是在当下市场第一、颇为功利的时代,真正能够耐得住寂寞,潜心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对于音乐家而言更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 张前,王次昭.音乐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 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同名诗歌范文第5篇

德彪西的音乐以结构独到、不拘泥于一个音高而著称,作品每每反映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在时代的动荡,如一战期间,他曾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所以,当时法国文艺圈的一些评论家,更愿意将德彪西看成是“象征主义”而非“印象主义”音乐家。

二十世纪下半叶,法国的文艺界正处于一个变革和实验的时期,许多诗作家、作曲家和画家都在尝试着冲破禁锢其先辈的藩篱。德彪西出道的时候,正是古诺和福雷等几位才华出众的作曲家当红的年代。由于承袭了先前的主流风格,他们创作的法国艺术歌曲往往一问世就会受到时人的追捧和喜爱。这一批作曲家深受舒伯特和舒曼的影响,喜欢采用著名诗人的作品为词,其中,拉马丁(1790-1869)和雨果(1802-1885)的诗作是他们的首选,钢琴伴奏也写得较为复杂,如福雷的《秋》和《悲叹》,这些都构成了独特的法国沙龙艺术歌曲的特点。

德彪西1862年8月22日出生于法国巴黎西郊一个名叫圣热曼昂莱的城镇,家境寒微,父亲是个小瓷器店老板,母亲是个裁缝。他八岁显示出钢琴方面的才能,1872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1884年以一曲《浪子》获罗马大奖。受欧洲文学界和美术界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他创立了一种十分独特的和声与音乐结构体系,其作品对十九世纪的传统和声及音乐语言形成了挑战,推动了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他酷爱绘画艺术,尤其喜欢英国画家透纳和法国画家莫奈的画作,他的交响曲《大海》(1905年)就是因为受到了他们的艺术启发而创作的。为了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音乐作品,德彪西还在长期的实践中,潜心探索艺术和音乐的本质,反对传统的配器规则,认为弦乐不必以抒情为主,木管也具有人声一样的丰富色彩。在他的音乐中,传统的管弦乐器结构如印象派画中的颜色一样被细分开来,每种乐器几乎成为一个庞大室内乐队里的独奏者。他的作品综合了诗、乐、画等多种艺术的因素。这种艺术上的结合是整个二十世纪法国艺术歌曲创作领域的一个命题。

德彪西一生从未停止过自己的音乐创作,大概写过近八十首艺术歌曲,从最早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美丽的黄昏》(Beau soir)开始,一直到他人生的终点,不断有歌曲问世,可以说对艺术歌曲的执着贯穿了他的一生。德彪西的艺术歌曲主要受瓦格纳、鲍罗丁与穆索尔斯基等人的影响,歌词大多取自当代诗人的诗作,这当然与他爱好诗歌并与如马拉美这样的名家交往有很大关系。从选用诗歌的角度来分析,德彪西最喜欢的诗人当属魏尔兰,大概有二十多首,当然还有波德莱尔和马拉美。除了艺术歌曲,德彪西还创作了一些其他形式的音乐作品,如管弦乐《牧神午后》(1894年)、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1902年首演)、钢琴组曲《儿童乐园》(1908年)和芭蕾舞剧《玩具盒》(1919年首演),充分显示了作曲家在音乐领域里的广泛兴趣和探索。

青年时期,受俄国女富豪梅克夫人之聘,德彪西陪伴她本人及其子女弹二重奏并随之在暑假期间游历欧洲各地。这种动荡生活促成了其早期作品的敏感风格,突出的例子就是《贝加马斯卡组曲》(1890-1905年),其中的《月光》体现了他动荡生活中的敏感情绪。比较出名的还有《被遗忘的歌》(Ariettes oubliés),这套组曲作品均取自魏尔兰的诗歌,这恐怕也是魏尔兰的诗歌第一次被谱写成艺术歌曲。《被遗忘的歌》的成功也使德彪西从那种沙龙味道很浓的风格中摆脱出来,形成了一种高贵而不失优美的独特的艺术歌曲风格。《被遗忘的歌》初版于1888年,再版于1903年,作品题词献给了第一位梅丽桑德的扮演者——苏格兰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加登。

第一首曲《这是忧郁的恍惚》(C’est l’extase langoureuse)作于1887年3月,表现出作曲家对魏尔兰诗歌的理解,开头部分的旋律动机贯穿于整首歌曲,和弦让人联想到后来创作的钢琴曲《沉没的教堂》。演唱这首歌曲时,应当放弃那种非常圆润的表现而更多地采用类似于吟诵的唱法,以烘托出魏尔兰诗歌中那种忧郁、惆怅的气氛。

第二首曲《泪滴我心》(Il pleure dans mon coeur),具体创作日期不祥。钢琴几乎是不间断地在演奏十六分音符的音型,犹如细雨般缠绵和单调,以契合诗中所云的“这是为了什么?如此颓丧的心情,浸透了我的心”。

第三首曲《树影》(L’ombre des arbres)作于1885年1月,德彪西用那种令人感到不安的和声来表现树影婆娑的效果,正如诗中写道的那样:“在浓雾弥漫的河中,树影如烟云般消逝。”与宁静、精致的钢琴伴奏相比,声乐部分略显繁复。

第四首曲《旋转木马》(Chevaux de bois)作于1885年6到10月。在这首歌里,德彪西比较少见地对原诗进行了修改,删去了两节诗,听起来就像是一首讲述童话故事的歌曲。值得玩味的是,作曲家为这首歌注明了“比利时风格”。

第五首曲《绿》(Green)作于1886年1月。这是一首清新自然的歌曲,音乐与诗歌贴合得非常紧密,几乎是图解式的,乐曲那宁静的结尾恰与“我想睡了,而你也休憩了”的诗意相符合。第六首曲《怨恨》(Spleen)作曲时间不详,情绪上显得既绝望又激动,一开头的动机就非常紧张,而且在全曲中多次出现,变化多端,充分表达了诗人魏尔兰那种“我总是害怕等待,唯恐你会残酷地消逝”的焦虑和不安情绪。

《波德莱尔诗五首》(5 Poemes de Baudelaire)是以诗人《恶之花》中的五首诗歌为词谱写的,此时的德彪西已然是一位对音乐语言驾轻就熟的作曲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作品的表现力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这套组曲也被认为是德彪西艺术歌曲的代表作与里程碑。在艺术歌曲创作的历史上,作曲家与诗人之间的合作是比较常见的,雨果·沃尔夫特别推崇莫里克和歌德,而德彪西则对波德莱尔感佩不已,情有独钟。从音乐上来分析,《波德莱尔诗五首》有着比较明显的瓦格纳的影子,特别是《帕西法尔》,作曲家的创作体现了对诗歌的深刻理解,颇为贴合诗词所展现的意境。

其中第一首曲《阳台》(Le Balcon)作于1888年1月。该曲音乐色彩绚烂,声乐部分进入前的伴奏,其旋律凸显歌曲的主题,几次出现,一共六节诗,虽然也有变化,但旋律基本相同,颇似分节歌。《阳台》是一首情诗,这首诗也是波德莱尔比较著名的诗作之一:“我的回忆之母,情人中的情人,我全部的快乐,我全部的敬意!”这一连串叹谓式的诗行表现了诗人的缠绵和对情人的虔敬。全曲结束之时,音乐变得淡然,似乎在为相对应的诗句涂抹最后一层半是忧虑半是希冀的悲彩,仿佛就是在说“那些盟誓、芬芳、无休止的亲吻,可会复生于不可测知的深渊,就像在深邃的海底沐浴干净、重获青春的太阳又升上青天?那些盟誓、芬芳、无休止的亲吻”。

第二首曲《黄昏的和谐》(Harmonie du soir)作于1889年1月,这是德彪西根据1861年再版的《恶之花》中的《黄昏的和谐》创作的。波德莱尔的原诗是一首“马来体诗”(一种根据隔行同韵的马来诗体改编的由四行诗节组成的诗),有点类似于音乐中的回旋曲,德彪西在创作中采用了与之相匹配的音乐语言,从而较好地反映出了诗歌原有的表达风格。

第三首曲《喷泉》(Le jet d’eau)作于1889年3月,这也是一首“马来体诗”。德彪西早在1865年就已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过它,而且当时就产生了为这首诗谱曲的想法,只不过这个想法推迟了二十四年才得以实现。诗中那种“散开的水柱/变成千万种花样的姿态/愉快的月亮/为它们染色/水珠落下,犹如/雨中的水滴”的意境,色彩变化那么强烈,阴阳转换那么迅疾,光影效果那么扑朔迷离,作曲家都用自己的音乐恰如其分地将它们一一展现出来,听起来犹如身临其境。

第四首曲《沉思》(Recueillement)作于1889年,具体日期不详。这是一首标准的十四行诗,诗人的忧郁苦闷、伤感的气息在字里行间表现得相当充分。“听啊/亲爱的,听那温柔的夜正缓步轻移”,德彪西的音乐就是从带有摇晃感的升C小调开始的,然后渐渐铺展开去,最后实现升华,全然将苦恼和伤感抛诸九霄云外。

第五首曲《爱人之死》(La mort des amants)作于1887年12月,这是这套作品中最早发表的一首十四行诗,诗句中透着明显的瓦格纳风格。波德莱尔和德彪西早年都曾是瓦格纳的拥趸,虽说诗乐非同道,但毕竟同宗,现如今珠联璧合,融为一体,堪称佳作。

1891年,德彪西完成了《三首魏尔兰歌曲》,这三首歌曲都取自魏尔兰的同一部诗集。第一首曲《海更美》(La mer est plus belle)表现的是德彪西对海洋的深深眷恋,这个主题几乎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第二首曲《号角之声》(Le son du cor s’afflige)篇幅不大,是十四行诗,在钢琴的前奏中作曲家专写了五个小节来表现号角声。第三首曲《绵延的篱笆》(L’echelonnement des haies)显得十分活泼,为此,作曲家还在曲谱上用了“非常活泼生动的”这个术语。

1884到1904年间,德彪西陆续完成了《华丽的节日》(Fêtes galantes)两套艺术歌曲,每套三首,一共六首,都是比较短小的歌曲。其中比较著名且风格较为独特的一首是第一集中的第二首曲《木偶》(Fantoches),使用的是魏尔兰的同名诗歌。由于作曲家较好地把握住了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表现风格,诗句中那种辛辣的讽刺意味得到了完全的体现,歌曲的伴奏部分尤其生动,具有谐谑曲的风味。

《三首比利蒂斯的尚松》(3 Chansons de Bilitis)是德彪西艺术歌曲的代表作之一,三首歌曲分别选自皮埃尔·路易(1870-1925)的散文诗集。路易是德彪西的好友,两人过从甚密,意气相投,在艺术观点上也比较接近。作品中的主人翁比利蒂斯是古希腊著名的女诗人,与我们熟知的萨福(Sapho)是同时代人,她的爱情故事引发了诗人和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德彪西在1897到1898年间完成了这三首歌曲,这一年他恰好也在创作《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因此,有不少人认为,《三首比利蒂斯的尚松》与《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一样,都具有朗诵调的风格,但德彪西自己却不以为然,认为旋律本身是“反抒情”(anti-lyrique)的,而艺术歌曲是抒情的。

其中第一首曲《牧神之笛》(La flute de Pan)是三首中最重要的一首,作曲家用了特殊的教会调式来表现那种带有阿拉伯韵味的风情,诗中那句“在风信子的祭祀中,那个人吹奏的牧神潘的笛子,他的嘴唇如蜜”的意境被作曲家很好地展现了出来。

同名诗歌范文第6篇

我爱你那么多 7.18萧亚轩北京演唱会开场8首歌之一,出自2001年的《明天》专辑,歌名同时也是一句歌词,下句是“所以那么痛”

中国心大海情 7月11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歌唱家吕继宏的音乐会,同时也是纪念海政文工团建团60周年系列演出的首场演出

歌声与微笑 谷建芬作曲、王健作词的歌曲,各类青少年主题晚会必唱曲目,“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搭载的30首歌曲之一

爱的自选 王铮亮最新发行的第二张专辑,收录选自上张专辑的6首歌、包括小虎队的《爱》在内的4首改编版经典老歌、1首电视剧主题歌及1首原创新歌

海浪 黄品源2000年的专辑,同名主打歌一度响彻大街小巷。歌中称,“站在城市的最中央”,黄品源听见了那种声音

海上花 甄妮在1986年出版的专辑,同名歌曲由罗大佑作词作曲,这首歌也是张艾嘉主演的同名电影主题曲;另有侯孝贤执导的同名电影,根据花也怜侬吴语原著、张爱玲国语翻译的小说改编

北回归线 亨利•米勒1934年在巴黎出版的第一部自传体小说;我国1980年代迪斯科风潮时期,项婕演唱的一首中文填词、翻唱自瑞典ABBA组合的歌曲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的代表作,阿拉腾奥勒作曲、火华作词

爱上邓丽君 8月5日在北展剧场上演的一部音乐剧,纪念1995年5月8日离世的一位华语歌后

心中的花 韩雪在2010年的单曲,也是国产动画片《梦回金沙城》主题曲

懂你 满文军演唱的一首歌颂亲情的歌曲

选择 林子祥、叶倩文经典对唱曲,1990年代红极一时,陈大力、陈秀男词曲;唐朝乐队有同名歌曲;汪国真有同名诗歌;中小学生作文常见命题

刘惜君最新专辑《拂晓》的首波主打歌,不会唱情歌的人可以来学习一下

老人与海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有励志名句“一个人生下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中国歌手海鸣威有同名歌曲

林兆华执导的话剧,一个关于回忆和回归的故事;Kenny G有同名萨克斯名曲;旭日阳刚首支属于自己的单曲,唱出打工者的心声;王杰、BEYOND、郁可唯都有同名歌曲

崔健的首张个人专辑,收录早期作品。专辑同名歌曲有丰富的情感和励志的歌词,如“我要骑在那骏马上,把时光紧紧追/啊,把时光紧紧追”

叶一茜、田亮和女儿欣怡合唱的一首新歌,与一个幸福的表情有关

刘力扬在2007年发表的一首单曲;同时也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曲艺表演形式,福建省有“傀儡调”传承;欧•亨利有同名短篇小说

把右边的征文说明删掉,全部放这篇文章

“我的音乐,我的生活”征文天使的翅膀

――送给天堂里的安琦

文/图腾

喜欢自由自在的我,在1995年大学毕业后就选择离开大庆,去向往已久的北京闯荡。等到2008年我已经辗转来到威海3年了,在电台做了一名文字编辑,晚上还兼职做导播。因为刚由唱片企宣改行不久,非常想有所突破,所以分外投入。可就在国庆节期间我持续低烧,还总流鼻血,我觉得不妙,到医院检查,怀疑是鼻咽肿瘤。马上托以前的同事联系北京的肿瘤医院进一步确诊。怕家里人担心,没告诉他们。

尽管在北京工作了很长时间,非常喜欢那里,可到了北京还是觉得那么压抑,尤其是天空,非常的灰暗。行尸走肉般的我,下了火车直接来到了医院,一切都比想象中顺利,办完住院手续,正要往冰冷凄凉的病房里走,一阵阵哭泣声,一张张欲哭无泪、肝肠寸断的脸映入眼帘,让我不寒而栗。原来有2位患者“走了”,我不禁想到:我要是走了,家里人不也得这样?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唤醒了我,把我拉回到现实生活:

你是新来的?住几病区?

循声而去,一张阳光般的笑脸出现在眼前。

我下意识的眯着眼睛,讪讪的答道:对呀,刚来的,403号。

403呀,那就是4病区,三号床。我是402,我们挨着,太好了!

不容我反应过来,他已把我拉到屋里了。他一边帮我收拾东西,一边跟我闲聊,时不时冲我笑一下,他的眼睛虽然不大,但非常明亮清澈!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他拽着我说要给我接风,我哪有心情吃饭,但架不住他的软磨硬泡,一起来到了食堂。闲聊中得知:他叫安琦,在广西北海电台做一名DJ,播音名叫天使,今年9月单位组织献血,突然发现血液有问题,来北京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我很诧异他的面对病情还能乐观开朗,便问他:

你不怕吗?

怎么不怕?但光怕有什么用,日子还不是要一天一天的过。再说我要是天天患得患失,那我妈会更伤心的。好了,说说你吧

我懦懦地说:我有什么好说的

你比我大,就是我的哥哥,应该为人师表,不能甘为人后!那么就从定时定量吃好每一顿的饭做起,怎么样?

面对这样一个阳光,快乐的大男孩,不被感染是不可能的,这顿饭我吃的很多很开心。

老话说:年节好过,日子难熬!经过确诊,不幸中的万幸:肿瘤是良性的,手术切除后再做一个疗程化疗就可以出院了。可术后的疼痛,化疗的呕吐让我变的十分的乖戾,不通情理。十分想家,希望家人的照顾,可又怕他们担心。安琦看到了,就默默地让陪护的妈妈搬到走廊住,任我尽情发泄,等我安静后安慰我:老哥,我知道你心里很苦,你是一个好人,有什么委屈你就发泄吧!别压在心里,只是别不配合治疗。你听过安琥唱的《天使的翅膀》吗?我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就会听它,你也试试吧!

我抬起头,他冲着我微笑,递给我一条毛巾,我突然觉得自己非常龌龊:路是自己选的,有什么可抱怨的。我惭愧的对他说:天使,我不会再这样了,我这就去吃药。而在那段日子里,比着演唱《天使的翅膀》是我们最愿意做的事情。

当我去找护士取药时,无意中发现住在走廊的安琦妈妈,我很纳闷,就过去问她:阿姨,你不是回老家配偏方了吗?

安琦妈妈说:小琦看你这几天想家了,我住在那里儿会刺激到你,就让我在这儿呆几天,正好透透气,我。。。

我打断了安琦妈妈的话:阿姨,都是我不好,咱这就搬回去。我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收拾着行李。安琦看我半天没回去,便出来找我,看到我们,笑着说:看,还是我妈速度快吧,才几天就把偏方找齐了!

老天,如果这世上真有天使的话,那我面前的这个就是!

安琦知道我也从事过广电,便每天拉着我练采访,写稿件。当他刚做完化疗,呕吐得萎靡不振时,我会问他:天使,我有个新闻创意听不听?他一定用清脆的声音回答说:收到,要求下载。而当我情绪波动时,他就讲他采访时发生的糗事,直到我加入到他的胡言乱语中。

不知不觉,30天过去了。我幸运的通过复查,可以出院了。临走想送给安琦个礼物,我到医院旁边的银行,跟营业员好说歹说换了365个一元硬币,还买了一个漂流瓶。我出院的时候,拿出来郑重其事的对安琦说:老哥先回单位了,你一定要配合治疗,很快就会配型成功的。这里有365个硬币,每平安过1天,都是你赚到的,就往漂流瓶里放1个硬币奖励自己一下。等到都装满了,你就该出院了,到时哥来接你去山东。

安琦像个孩子似的摩挲着这些东西,然后扬起头坏坏地说:哥,到时候你可别赖账,这些硬币可都是我的,不准反悔!我强忍着泪水,点着头。

回到山东,赶上单位定编,再加上身体需要静养,2009年年初我选择回大庆。这期间安琦天天跟我联系,说找到配型了,我说要去看他,他说等到“五一”就出院,到时再来看我吧。可就在5月2号,突然接到安琦妈妈的电话:安琦病情恶化,出现严重的排异反应,住进了特护病房!我说马上去医院看他。安琦妈妈说:再等等吧,就是来了也见不到他,等他出特护病房的。我几乎每天都要打好几遍电话,琦妈妈总是说:没什么危险了,快了。但是5号我接到一个快递,打开一看,是1个平安果,还有1个卡片,1封信。卡片是安琦写的:老哥,我这几天感觉非常不好,预感是排异反应来了,所以趁着清醒给你写几句话,漂流瓶和硬币在我这儿,剩下的你替我保管,记住我的话:无论发生什么,记得要快乐!看到这里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拿着这些东西扑向自己的房间。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让眼泪肆意流淌着,过了好长时间我突然想起来还有封信呢,没准是逗我呢!我赶紧打开那封信:孩子,原谅阿姨一直在骗了你,其实2号下午小琦就走了,他走的很安详。临去抢救室他手里还攥着1个硬币,说回来还要放到漂流瓶里。在你走后,每天往漂流瓶里放硬币是他最开心做的事,他走之前还一再要漂流瓶。小琦临昏迷的时候再三嘱咐不要告诉你,怕你受刺激病情会反复。孩子,能结识到你是小琦的福分,谢谢你给他的支持,阿姨希望你别辜负小琦的嘱托,快乐的生活。阿姨也相信,你的未来一定会像他送给你做的平安果一样――平平安安的。

看完这封信,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天使在向我飞来……

相信你还在这里,从不曾离去,你的爱像天使守护我!安琦,你在天堂还好吧!

到2011年5月2日,安琦已经离开我已经3年了!他的阳光,执着,还有他经常哼唱的《天使的翅膀》让我度过那段炼狱般的日子!

编后语:

同名诗歌范文第7篇

为让徐朝清安全出行,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这一凿就是半个世纪,凿出六千多级“爱情天梯”。 50年深情不移,6000级坚硬石梯,刘国江与徐朝清以一介布衣之身,平静而温暖地进入山水,用生命的“长度”和“高度”,编织出一幅精美绝伦的爱情画卷,诠释着爱在坚守、爱在忠诚之真谛。他们的故事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被评为2006年“中国当代十大经典爱情故事”。

如今,“爱情天梯”的两位主人公虽然双双离世,但这份感人的情怀却并未离开。而延续这份情怀的最佳载体便是江津区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七夕东方爱情节。

中国七夕东方爱情节:

将爱情进行到底

江津已经连续六年举办了中国七夕东方爱情节活动,将“真正爱情”的感觉传递给所有参与者。

第一届中国七夕东方爱情节以“爱的见证”为主题,邀请了99对金婚夫妇在“世界第一心”前举办婚礼;第二届则以“爱的攀登”为主题,56个民族的情侣齐聚;第三届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吸引了全国34个省市区情侣来到江津;第四届以“四面山水,情醉江津”为主题,吸引了50位单身男女前来参与相亲之旅;第五届以“牵手江津,相爱一生”为主题,举办了真实盛大的婚礼仪式参与爱情节系列活动。

七月,第六届中国七夕东方爱情节如约而至。爱情主题露营地、爱情主题汽车影院、情诗大赛、爱情宴、爱情花田游、婚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江津的迷人山水间如火如荼地举行,一场关于爱情的盛宴徐徐启幕。

全国首个爱情主题汽车影院和露营基地:

山水为幕,清凉入怀

感动世界的“爱情天梯”故事发生在四面山大山深处,景区以这个经典的现代爱情故事为线索,将传播中国传统爱情文化与景区打造相结合,全国首个爱情主题汽车影院与露营基地由此而生。

四面山爱情主题汽车影院与露营基地均位于四面山景区内。四面山景观以原始森林为基调,众多溪流、湖泊、瀑布点染于苍山绿树之间,丹霞地貌丰富其自然色彩,目不暇接的动、植物更为景区增添盎然生机。游客们纷纷驾车来到四面山文家寨景区,头顶星空,惬意地观看着电影,现场还搭起了大大小小上百个帐篷,看完电影后可以在星空下扎营安睡。

香港纪实电影《天梯》在中国七夕东方爱情节开幕式上举行了大陆首映。片中讲述了四个男子一路追寻真爱的故事,感动了所有在场的有情人。2010年,香港四人歌唱男子组[私声团(C Allstar)]被爱情天梯故事所感动,创作了歌曲《天梯》,在香港四大乐坛颁奖礼获得了多项大奖,他们前来江津寻找传说中的爱情天梯和两位老人,拍摄的同名纪实电影《天梯》于2012年12月10日在香港金钟太古坊ADM戏剧院首演成功,获美国加州电影金奖。

由于露天电影院设在文家寨景区。坐在广场上,清风拂面,经受了多日高温考验的重庆市民享受到了阵阵清凉,有的人甚至在短衫外面披起了一件小外套。 直到开幕式结束,现场数千名慕名而来的游客还没有去意。“走这样快干嘛,这里这么凉快。”“再呆一会,看看星空再回去”……广场上不时可以听见这样的交谈。

“城里面高温难耐,这里的气温却只有22℃左右,完全不用空调。享受着大自然的清风,就这样和家人一起看看月亮聊聊天,感觉特别爽!”带着姐妹3家10余人从沙坪坝区赶来的黄女士说出了游客的共同心声。

情诗会,在龙潭湖畔吟咏爱情

七夕夜,一场山水实景诗歌诵读会在四面山龙潭湖畔举行。

住在四面山镇上的“资深文青”刘海听说了这场与爱情有关的山水实景诗歌诵读会,下班后,便一直守在龙潭湖边练习。他说:“我知道,两位老人已经相继去世,但我感觉他们的真爱仍在四面山延续。”而将与刘海一样来倾听、朗诵这些爱情诗歌的同伴,来自全国各地。

诵读会在四面山龙潭湖畔如期举行。这次诗会以诵读、舞蹈、民谣等多种艺术形式,演绎了20余首原创爱情诗歌,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荡气回肠的情诗视听盛宴。

傅天琳、梁平、蓝野、金铃子等数十位著名诗人,在牛郎、织女星的映照下,在如诗如画的山水中,与现场观众一同吟咏真爱、品味浪漫,用炽热的爱情诗句守护鹊桥两边的牛郎、织女,共同讴歌“天梯”上永恒的爱情主题。

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等到《八十岁》《我已经老了》也要和你《在一起》;爱情就是《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感觉《逝去的一天多么漫长》;爱情就是《四面山的鸢尾花》开满《爱情天梯》……天梯连着白云,天梯写着爱情,天梯感动世界,天梯牵动人心,《见与不见》、《逝去的一天多么漫长》、《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一次次饱含深情的诵读,把爱的真情“秀”满湖光山水之间。

品味爱情宴,“朝圣”爱情天梯

中山古镇是“爱情天梯”的故事发生地,浪漫的气氛自然造得格外足。

古镇、石桥、流水——古香古色的中山古镇,一顿独特的“爱情宴”迎接着天下有情人。所有的菜品都与爱情有关:“初识君面”、“爱情天梯”、“天长地久”……吃在嘴里,甜在心上。

品尝了“爱情宴”,向南30公里,和爱人一起攀登“爱情天梯”吧。6000多步的“爱情天梯”既是对情侣之间爱情的小小考验,又是见证一个真实的爱情传奇。尽管坡高梯陡,但仍有无数痴心男女前来攀登,执着地追寻或坚持着那种纤尘不染的真爱。据重庆市江津区中山镇负责人介绍,如今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游客登上“爱情天梯”,以这样一种朝圣的方式,铭记着、憧憬着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

金之灿爱情花田游

七至八月,重庆(江津)现代农业园区入驻企业重庆金之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雅农自耕园”成功举办了两次金之灿爱情花田游活动,在9至10月,还将陆续推出2次爱情花田游主题活动。

同名诗歌范文第8篇

【关键词】声乐 表演 二度创作

声乐表演是一种听觉和视觉的艺术。一首优秀的声乐歌曲要通过演唱者对作品的了解熟悉,比如:词、曲作者自身的创作意图、歌词内容、曲式结构、风格特点、创作背景等等方面。所以作为歌唱者必须要在下面多研究。然而,演唱者根据自身的思想意识、艺术修养、文学修养生活阅历,以及自身具备的演唱功底和肢体表演才能把作品的思想情感、风格特点和艺术境界完美的表现给听众。声乐表演是一门声音和表演相结合的艺术,而声乐作品的演唱演艺又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和生命,他的实现是靠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准确的表现、舞台肢体,形象化和音响化,这种效果才能使听众享受声乐艺术的同时也受到艺术舞台的魅力。声乐表演生对作品的处理方面一定要特别的娴熟,对于二度创作是我们要学习的一方面。作为一个声乐表演者,进行二度创作要有一定的创作素质,即使用自己的身心来塑造音乐形象,这种素质与表演者在舞台上、听众前、屏幕前经塑造的艺术形象是材料和成果的关系。歌唱表演艺术最核心最根本的特性就是演员的“三位一体”,即词曲作者、自己的理解分析、以及二度创作的成品全部统一于表演者一身。

在声乐表演二度创作我们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度,我认为,第一、速度上不要太快,要清楚的将每个音连贯的演唱。如陆在易创作的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第二句“连羽毛也腐烂在泥土里面”在音量上要把握音准,由于一个渐强到渐弱的变化能生动地体现出歌曲中对祖国的深深依恋之情。第二句第三局之间休止符需要特别注意,作曲家在创作时将两段的休止稍微变化,第一段的休止时一拍半较为急促,而第二部分则延伸到第四拍,这个速度上的变化、情感的延伸和拉宽正是二度的重点之处。最后一句中的“爱”字触及到全曲音乐的灵魂深处。这个下行的六度音程,为了加深音乐的效果,作曲家在这个地方运用了一个下行的滑音。在演绎两段时,第一次音量不能太强,可以做一个由弱到强的处理。第二次则可以用一个由强到弱的变化,相比前一个更具音乐表现力,弱音的处理恰到好处的体现了诗人对祖国这片热图炽热的真情,音乐和诗歌完美融合在一起,为全曲的到来做了很好的铺垫,整首歌要平稳进行,以情带声。第二、在二度创作中我们不但要尊重词曲作者,不要改词改调,要重视音乐的二度创作,不断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体验歌曲的思想感情,把现实生活中的美转化为艺术的美,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音乐形象相结合,表演者内在的、真实的、自然的情感流露成为艺术的发现者、创造者和传播者,我们也要有坚持不懈、不断完善的精神,这样声乐表演的路会越走越长越走越宽,歌唱的源泉才会源源不断永葆青春。

捷克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爱斯坦曾说过:“感情是整首歌的灵魂,因此,当只有当声音加感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能被称为艺术。”二次创作中怎么样使我们的作品增加艺术性达到声情并茂、身临其境呢?记得上声乐课时,老师都会要求学生“以情带声,理解歌词真正意义,唱的时候面前要仿佛看到所唱的画面”这些话听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可见声情并茂要多么重要。所以,歌唱者二次创作中只要把握住歌曲的感情基调,才能正确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演唱起来才能情真意切,使听众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假如一个演唱者没有经过二次创作对歌曲不做分析、研究,根本不理解歌曲要表达的内容感情,再好的嗓子也是不行,将歌曲唱的平淡如水,演唱者自己都无法置身为歌曲中,听众怎么可能呗演唱者打动呢?二次创作就无法体现其根本的意义;在中外歌剧中那些留在人们行中的鲜明动人的音乐和活灵活现的主人公如卡门、费加罗、玛仁卡等,这都是优秀的艺术家用心体会、用情感来表演锁塑造的形象。

当然作品在二次创作感情处理方面不要做得太过分,有些人想唱好的心情过于迫切,结果适得其反;而有些人则表现的意图不明确,往往不考虑如何真实的表现作品本身,却一味的表现自己,这样的二次创作后演唱就会曲解原创意图,从而经不起艺术严肃性与科学性的考验;在则是演唱者对作品的二次创作有误,在演唱悲愤哀怒的歌曲是,演唱者的脸部表现或语气声音确是高兴地,而真正到了兴奋的时候确实麻木不仁,默然置之;还有就是再动真情演唱时,还要学会有控制的适度的表现,如果在唱悲伤的歌时,失去的分寸以致失声痛哭,泣不成声,这是不行的,

我们在进行二度创作时,可以通过改变速度、音色、音量、语气等几个方面来进行二度创作。如陆在易创作的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歌曲根据诗人艾青的同名诗创作而成。作曲家通过调性的转换,反复将诗歌演唱两次。其中最为感人是诗歌的最后部分,歌中唱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泥土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既是全曲中情绪最饱满、最深沉的段落,也是最能体现表演者唱功的地方。这时钢琴伴奏以柱型的琶音为主,只做简单的衬托,短短几个琶音为音乐部分留出较宽广的展示空间。区别于前面的部分,演唱者要用半声的状态,如喃喃自语般的将这段歌词缓缓唱出。

所以,不论演绎什么类型的歌曲,我们都要在二次创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作品需要表达什么情感,表现出什么样的感情,这样二次创作才能有效的体现在作品中。

我认为作为声乐表演生的我们所需要了解知道的,演唱者在二次创作只有通过对声乐作品详尽的分析,二度创作要对作品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同时这种理解是依靠演唱者自身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来进行的,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从而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这样演唱者才能更好的诠释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升华作者的意图,从而把声乐作品更好地、更光彩地呈现给观众。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是给予一度创作作品更丰富、更完美的补充,但要求演唱者声情并茂,感人肺腑。我们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只要我们有颗不骄不躁、耐心吃苦、不怕失败的心,我们就能在声乐表演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薛良.歌唱与艺术[J].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