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文化;狗;感情;平等;和谐;信任
一、影视作品与文化
影视作品作为文化的产物,它蕴涵和反映了一个文化的种种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文化了解的一个关键指标。虽然在形式上一个作品好像很强调演员的演技,明星效应,服饰,语言,以及灯光道具等等,但这些又从不同的侧面让我们来了解这个文化,因为文化是一个广泛而深远的概念。简单点说可以指与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比如食物,衣服,语言等,再广义点说可以指一些相对抽象的概念,比如风俗习惯,礼仪等。因此,一个影视作品应该是文化的,没有文化就没有基础和可以生存的根基。就如一个脱离现实而在真空中生活的人一样。会让人有一种遥远距离感。同时影视作品又不是简单的对文化的直述,它又是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甚至超越文化的东西,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甚至甜美的希望。因此它是一种艺术,具备了艺术的神秘色彩,从各种角度,比如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安排,故事的结局等等又是在现实中难以寻觅的,因此给人一种美好的希望,也正是由于影视作品是艺术品的原因吧。总之,影视作品是文化的产物,但是又是对文化产物修饰结果。没有文化,也没有影视作品,反之没有影视作品,文化也会单调失色。
但是在欣赏了这个影视作品后,我们会经常听到大家说不知道导演拍这部片子是想说明什么,什么目的。因此就产生了认为这步片子不好的感觉。其实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主题展现的问题和主题展现的方式有直接的联系。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主题展现的方式不一样,即使同一个作品,同一个主题,不同导演也会以不同方式展现主题。如果不同文化影视作品的展现,那就更有很大方式的差异了。但是主题展现即使很明白,也会出现很大的观众接受度问题,有些作品会很受欢迎,而有的作品则被冷落一边。究其主要原因了,除了一些明星效应之外,我认为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主题展现方式,为什么一些中国作品和外国作品会有如此大的反差,主要问题也就在主题如何展现的方式上。与此同时一个作品的效应如何,很大程度也取决于能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也就是激起观众的感受。这主要会采用一些主题展现物体,在美国文化中,动物很好地充当了这一角色,不能是一些问题形象的反映者,也是加强效果的一个很好工具。
二、狗与美国文化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感情。人们也常常借助动物来表达个人感情,并和动物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不同文化对动物赋予的意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一些文化中是褒义正面的动物意义,在另一个文化中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管他们有什么样的意义,但是他们与这种文化之间有着固有的联系。这种动物与人的深厚感情在美国文化中表现尤其为明显。在美国文化中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和人类是平等的。人类应该爱护动物,不应该对他们造成任何伤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有法律来保护动物,并且到处都有流浪动物的收容所,严禁虐待动物等法案等。尤其在对狗的关系上。无论在西方小说还是电影中,狗时刻与主人相随,并在关键时间帮助或者搭救主人。狗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有人养狗做伴。还有导盲犬帮助盲人。同时在美国文化中关系狗的描述都是褒义的正面的。比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 dogs seldom bite(吠犬不咬人), 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立功者受奖),He worked like a dog他工作很卖力),Let sleeping dogs lie(莫惹是非),A son never thinks his mother ugly, and a dog never shuns its owner's home however shabby it is(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死狮不如活狗/凡事讲求实际),An old dog barks not in vain(老狗不乱咬/老年人做事有经验)。其他的词语还有top dog(指经奋斗而居高位者;竞争中夺魁者,优胜者), a lucky dog(幸运儿), a dog's life(苦难的日子,潦倒), dog collar(狗项圈), dog days(三伏天),doghouse(失宠)等。所有这些都说明在美国文化中动物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是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尤其狗在美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是明显的。
三、 影片概要
为了搜寻一块坠落在南极岛上的神秘陨石,一支探险队开始了他们的南极探险之旅。探险小组包括杰瑞・夏洛德(保罗・沃克),美国地质学家(布鲁斯・格林伍德),以及人们的忠实伙伴――雪橇犬。并且,这八条“精明能干”的雪橇犬像他们的人类同伴一样,都各自拥有自己的头衔和称号:领头的“玛雅”、忠实的“矮子”、老实“老杰克”、力气大的“杜鲁门”以及奔跑速度极快的“影子”等等。
初登南极这块雪白冰雪覆盖的土地,探险队员们都被眼前美丽的景色所吸引,然而,他们却丝毫没有预想到,随着对极地的慢慢深入,更加恶劣的天气以及极为凶险的自然环境将带给他们越来越多的麻烦,甚至是对生存的极大挑战。果真,在乘着狗拉雪橇前进几日之后的他们遭遇了一场空前的暴风雪,温度自然也是急剧下降。队员们自然是对眼前的状况有些准备不足。其间,更加危险的一幕也“适时”地发生了――其中一名队员不慎踩破了薄冰,掉进了刺骨的冰水当中,还好有勇敢的雪橇犬相助,及时地将绳索送到落水队员手中,令队友将其拉出险境。然而,眼前这场突如其来的猛烈的暴风雪却真的无法躲避了。阻断了他们的前进之路不说,几个人的生命也收到严重的威胁。无奈之下,眼看风雪势越来越凶猛的队员们只能被迫放弃一路上帮助他们的伙伴――雪橇狗,让其各自逃命去吧。
被抛弃的雪橇狗们拼命挣脱绳索从雪崩中逃生,为了生存下去,它们挣扎着互相依靠,共同抵御严寒积雪的同时,还要为了填饱肚子与身形庞大的海豹搏斗。此时的八条雪橇犬就像生死一线的好兄弟一般,相互支持着。探险队的一行三人终于安全返回了基地,但冰雪中雪橇狗们拼命前行的景象却一直缠绕着他们。终于,抵不过良心的谴责,三个人同时决定,无论冒着怎样的危险,都要将他们忠诚的伙伴们拯救出冰雪严寒。破冰船再次启动,直升机也隆隆作响,地形车更是快速地在茫茫极地上奔驰着。坚强的雪橇犬们在冰天雪地中更是以超凡的毅力度过了漫长的时间,终于等来了人类朋友的营救。
四、从《南极大冒险》分析美国文化中人与狗的关系
人与狗和谐相处:感情,平等, 信任,相互帮助
整部片子人和狗之间细腻的感情表现,是最成功最打动人的地方。虽然没用到一些夸张的表现,就是很简单的几句话或者表情眼神将人与狗之间那种亲密的感情表现得打动人心,触动人的感情深处。在这部片子中,主人公对狗平等地对待对待是他们感情深厚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在影片最开始,当一群朋友在一起玩扑克的时候,他也带着他的一条狗老杰克坐在旁边,并在关键的时候问狗的意见。虽然狗对扑克没任何概念,但是这足以反映出狗在他心中的地位,他把狗看做了自己的朋友,而不是一个低等动物。同时当这8条狗和他一起帮一个科学家要去进行一个任务的时候,由于季节原因会很危险,他认为不能进行这个任务,但是毫无办法,于是就去问这些狗,并给了他们很多鼓励的语言。当他们要出发的时候,他就很他很正式地一一将这八条狗介绍给科学家。充分说明了八条狗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们之间的感情是深厚的,他们就是他的朋友家人。而这些做法都为他们之间的感情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关键的时候,他们也会不顾自己的生命来营救自己的主人,帮助自己的主人。片子中2个地方充分展示了,狗是懂感情的,只要人很好地对待他,他是知道回报的。在去任务的路上,科学家不小心要掉入冰缝,他们在听从主人的安排下,帮助主人救出了科学家,虽然他们只是一起用力来拉,但是足以感觉到力量来自于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为了主人的事情,他们会努力的。最让人感动是在返程途中,他们又一次营救了科学家。科学家一不小心掉入冰水中,非常危急,而主人的任务就是要他完成自己的任务并顺利返回,这时,冰面已经裂开,但是玛雅不顾危险,在主人的指挥下,慢慢靠近科学家,把绳子套在他的脖子上,然后他们和主人一起拼命地把科学家从冰水中拉了出来。再一次感觉到了他们和主人之间的默契和感情。如果没有他们,科学家也就没了生命。此时天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极其槽糕,主人也已经冻的没多少知觉了,身体状况很差。他就说了一句孩子们一定要把我们带回家,一定要把我们带回家。他们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在大雪中拼命地跑,总于,成功地将他们带回了家。在这个时候主人也已经病得很严重了,但是他还不忘记给这些狗说:“好孩子,你们做的真好。”表示他对他们的感谢和表扬。进一步说明了他对这些孩子的感情,以及关心。还有一幕他们之间的感情更触动人心地展现出来,由于天气,他们要先撤离基地。当他离开的时候,他抱着每只狗说:“我承诺我一定回来接你们,等着我”。虽然简单的一句话,但是让人感觉到了真实的感情和感动。当他们离开的时候,这几只狗没发出任何声音,只是一直看着飞机,从他们的表情了看出了悲伤,不舍得主人离开。而主人的表情也表现出对他们的担心和留恋。在离开之后,由于得知不能再回基地的时候,他要疯了,他一直在担心他的孩子们怎么办,他想了很多办法,好像都没什么可能,但是最后还是在半年后回到了基地。他说“不管他们还在不在,我一定要去,因为我答应他们了。”但是他成功了,孩子们以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活了下了,他和他们团聚了。那又是什么让他们能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生存下来?当然主要的东西来自于对主人的期待,他们和主人之间已经产生了信任,因为主人说过一定要来接他们。就这一句话,给了他们信心,一定要活着等主人回来。信任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主人也是坚持半年来一直在寻找各种机会去接他们回来,他做到了,他们也做到了,等到了主人的归来,开心地抱在一起。这样的结局让人感动地流泪了,是兴奋?是开心?我想主要还是人和狗之间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大家。狗和人是可以和谐相处,并且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依赖。狗和人之间也可以有那种真挚的感情。只要我们能平等地对待他们,看他们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伙伴,我们一定可以和他们和谐相处的。
五、结论
狗在美国文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动物,他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和狗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只要我们能认真,真心,友好地去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友好,认真地对待我们。人和动物是可以和谐相处的。人和动物之间可以有深厚的动人感情,人和动物是可以信任,互相帮助的。所以我们要以一种新的姿态去对待我们周围的动物,禁止一些有害于动物生存生活的事情。更好地去理解他们,多为他们想想,这样我们就可以和谐地和动物相处,并且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2] 贾玉新.《夸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
[4]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5]何悦.《有关动物的谚语》.《青年文摘》.2005年第9期.
关键词] 鼠类题材;鼠的形像;文化背景;创作目的
鼠年即将来临,人们又重新把目光投到小小的鼠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世界中人人喊打的对象却得到了很多影视导演的青睐。就影视作品来说,已经有不少以鼠为题材的电影和动画片问世,如《捕鼠记》、《一家之鼠》(《精灵鼠小弟》)、《猫和老鼠》、《米老鼠和唐老鸭》,还有近期上映的皮克斯公司精心制作的《料理鼠王》,讲一只小老鼠怀揣梦想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有趣的现象,就是现实生活中遭到嫌恶的老鼠在外国影视作品中已经脱胎换骨,演化成了聪明,很多时候还很善良、机智勇敢能人和谐相处的小精灵。
我国也有关于鼠的影视作品,大多以动画片的形式出现,而且数量也不多。我们可以先将其与国外的作品比较一下,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不同的相关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在我国,大家耳熟能详有鼠形像的影视作品当属多年来伴随儿童成长的《黑猫警长》了。这是一部惩恶扬善、和谐警民关系的动画片。而在这里面,鼠是一个大反派――“一只耳”,用自己的丑陋面目(一只残耳,龅牙,獐头鼠目,鬼鬼祟祟,与坏人相勾结,为祸四方)来反衬片中的正面人物――正气凛然、虎虎生威、为民除害的黑猫警长。从其中的人物形像设计和情节安排,我们可以看出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鼠类的负面印象。这一点,有相当多的谚语、成语可以为之佐证。如果形容坏人,往往少不了用鼠作比。形容某人面容猥琐,心术不正,用“贼眉鼠眼”;形容目光短浅用“鼠目寸光”;形容气量小用“鼠肚鸡肠”;如果怀着鄙夷说某人生性怯懦,就是“胆小如鼠”;形容仓皇逃窜用“抱头鼠窜”;不好的朋友混在一起就是“蛇鼠一窝”;人人痛恨的坏人坏事就会得到“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待遇。
正是这种长期以来的负面情感影响了创作者们的创作热情,我国很少有以鼠为主要人物形像的动画片及影片问世。尽管后来有《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从老鼠的名字我们也可以看出这部以鼠为正面形像的作品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蓝猫淘气三千问》,但与国外的数量相比,依然可以看出差别。另外从功能上讲,我国的这些动画片多以教育为目的,而不是娱乐为目的,情节设置不够生动有趣,很多情节并不是以老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为基础来设计的。如《舒克和贝塔历险记》里的老鼠开飞机,开坦克,驾驶巡洋舰,还办报纸,这些情节非常生动有趣,但基本上都是人类社会的活动;《蓝猫淘气三千问》里的小老鼠大体上就是一个淘气又求知心切的小男孩(或小女孩)。从制作上来讲,我国的这些“鼠片”多为二维制作,少有三维立体的形像出现。
反观西方,老鼠得到的是另一番待遇。迪斯尼公司在1928年创造了广为中国观众熟悉的米老鼠(Micky Mouse)。这位卡通明星至今已有80多岁的高龄,与中国人民熟悉的传统文化中的老鼠形像有明显区别,它机智勇敢、正直善良,但也很淘气,喜欢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它和后来诞生的女友米妮、好朋友高飞、宠物布鲁托共同缔造了一个欢乐的卡通王国。尽管迪斯尼公司后来推出了许多新的卡通明星,但米老鼠在迪斯尼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经成为这一卡通王国的重要标志。还有其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的那句话:“别忘了我们的事业是由一只老鼠开始的”。
近期迪斯尼公司的子公司皮克斯公司则创作出一只充满灵性、有着远大理想和高超厨艺的老鼠:雷米――《料理鼠王》的主人公。
雷米是一只与众不同的老鼠。它灵巧、有才智(在特定的领域甚至高过一些平庸的人类),它颠覆了国人对鼠类的传统形象。它直立行走,是为了避免把手弄脏;拒绝吃腐败变坏的食物,因为它天生对精致的食物有特别的兴趣。在影片中,它从人类的对立面走到了人类欣赏的舞台中间,拯救了一个厨艺不佳、缺乏自信的年轻厨师,居然实现了与人和谐相处的大好局面,并以其精湛的厨艺震惊了世界顶级大厨和评论家。正印证了片中大厨奥古斯都的那句话:“人人皆可烹饪。”(Everybody cancook)正是奥古斯都的精神教诲,才使得厨师们愕然之余,接受了雷米。在这部片子中,对生活和信念的执著,对他人的信任,对工作的热爱,对爱和被爱的理解;对团队的组织协调……所有这些美好的品德,在一只老鼠身上实现了最大的包容。
关于人鼠的和谐相处,在影片《精灵鼠小弟》中有着更为集中的体现:长着一对动人酒窝,身穿红色毛衣,脚穿休闲鞋的可爱小老鼠与真人表演的李姓一家人相处得其乐融融,共同缔造了浓郁的家庭氛围。这只叫斯图加特的小老鼠完全扭转了老鼠为祸四方、与人为敌的传统形像。它文静(与聒噪的父母相比);多思;其英伦风格的装束甚至有些儒雅;感情丰富;善良(善良得有时甚至会上大猫的当);与人友善,乐于助人,有时甚至有些奋不顾身(腰系安全索,下到狭窄的下水道去帮妈妈找戒指);充满智慧和勇气(帮助小主人乔治赢得遥控船比赛的胜利);充满正义感(帮助小鸟逃脱大鹰魔爪的控制)。最终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全家,赢得了人们共同的好感。这时的老鼠不仅可以在某件事情上和人类合作(如共同烹饪美食,开发新菜式),而且走入了人类的家庭,和人类共同生活起来。它摆脱了以往有些老鼠电影中的工具型角色。如因为嗅觉灵敏而成为食品检测员,方位感强为人类引路……(在现实生活中老鼠也会成为人类科学实验的工具。)小鼠有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取得了与人平等的地位。
一条被宠物场淘汰的即将被推上餐桌的杂种狗,在经历了无数次惊险的逃生之后,终于在一个牧场当了一名牧羊犬,从此找到了真正的归宿。这就是牧铃的长篇动物小说《艰难的归程》被抽取了血肉丰满的细节之后,剩下的一个最基本的故事框架。这样一个逃亡型的小说,注定要和悬念迭出、惊心动魄分不开。紧凑的故事情节,惨烈的求生历程,一次次逼近悬崖又一次次峰回路转,充满野性的力量和粗犷气息的大自然……首先这是一部“好看”的小说,跌宕起伏的节奏吊足了读者的胃口。但作者显然并不满足于此,此中有深意存焉。
这是一部有纵深感的小说,在不同层次上阅读它会得到不同的阅读感受。当你单纯地把它看成是一条狗的逃亡故事时,它不失为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惊险有趣的作品。你也可以把这条狗看作是人类的化身,它象征了一个人寻找自我的艰难历程。这条狗一开始混迹于高贵的良种犬之中,却因为血统卑贱,终遭遗弃,在这个过程中,它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一直就叫“杂种”。直到最后被牧场的主人收留,找到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所,它才获得了名字“阿蓬”。我想这种安排并不是无意识的,只有当这条狗被命名之后,它才算找到了自己,明白了我是谁,我将以何种方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能真正地结束它混沌的、焦灼的“无名”状态。每一个不愿意糊里糊涂活一世的人,都不可避免地有这样一个寻找的历程。尤其是一个出身底层的人,他所承受的人间冷暖和世态炎凉要更加冷峻和沉重,他内心的转折和突变也就更加剧烈。
作者很好地把握了这条狗一波三折的内心,起初,它并不愿意离开它的主人,尽管主人虐待它,但至少这种生活衣食无忧。直到面临着生死抉择,它才被迫离开那个代表着奴役、没有自由、冷酷但可以填饱肚子的“宠物场”。这条曾经善良,也有点怯懦的小狗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打败了所有的对手,成为了“狗王”,但是这种厮杀和战争并不是它的内心所需,即便是荣誉加身也不能使它获得快乐。直到它进入了代表着温暖、善意、爱心的“牧场”,才算找到了身体和心灵双层的休憩之所,获得了尊严和尊重,并在孤身和狼群作战、保卫羊群的战斗中,获得了生存的意义。从宠物场里一条遭人歧视的“杂种狗”到受人喝彩但暴虐的“狗王”,再到牧场里一只勇敢、忠诚的牧羊犬,在鲜活生动的故事背后,隐藏着作者鲜明的人生态度,即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界上。
除了这条叫阿蓬的狗,作者还塑造了一条叫“狼妹”的狼,牧场主人收养狼妹之后,总希望把它训练成一条出色的牧羊犬。狼妹对阿蓬、对牧场主人是一往情深的,但她身体里流淌着的却永远是狼的血液,她最终回归了狼群。出于狼和羊一种天然命定的关系,她既和狼群一起攻击牧场的羊群,又出于未泯灭的爱,保护了阿蓬。这条在情感上充满矛盾的狼,再次强调了作者的这一观点,即一个人应该找到适合自己天性的生存方式。
这部小说还涉及了人和动物和谐共处的这样一个主题,因此,从更深的层面上来看,“宠物场”和“牧场”分别代表了两种人和动物之间的相处模式,前者是人对动物的充满奴役的、冷酷的、玩弄的模式,而后者却是人和动物之间充满平等和爱、彼此忠诚互助的关系。可以说,“牧场”是一个富有象征意味的所在,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名词,它更是作者心中的“桃花源”,充满了诗意的乌托邦的色彩,它是一个适合人类身心寄居的幸福家园,它是一个人和动物相亲相爱的美丽家园。不要小看了这座“牧场”,这证明作者在对人世的种种污浊现象进行了透彻的剖析之后,他没有身陷绝望的、灰色的泥淖,他依旧怀有梦想,希图超越,对人类充满了期待和信心。这就让他的小说充满了阳刚之美和悲悯情怀,对每一个阅读此书的人来说,它都能带给你的心灵一种不可摧折的力量。
森林文化是指人对森林(自然)的敬畏、崇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各种恩惠表示感激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中的文化现象H。同时森林文化也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洽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湘西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湘西少数民族森林文化。这些对湘西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湘西少数民族生态观多样化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挖掘其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并探讨它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态观及其多样化表现形式
首先要交代的是,笔者所讨论的湘西,指的是大湘西。湘西境内少数民族众多,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是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民族,所以笔者也主要选择这三个少数民族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
湘西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民族习俗、民间口传文学以及他们对森林的认知与利用,都体现出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尊重,形成了“尊重生命”“和谐自然”的生态观。
(一)湘西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态观湘西少数民族森林文化生态观之所以能够保护当地文化资源,这与当地盛行的宗教信仰有很大的关系。为了生存,人们在长年累月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有关环保的方式,通过宗教信仰的方式表现出来,强调人与自然和平相处。而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中,人们更多的是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中体现出来。
自然崇拜通常指的是远古时期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大自然进行保护的行为,它突出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一般情况下都以宗教信仰等方式提倡人们保护自然。W虽然说宗教信仰及崇拜并不能为人们保护自然的必要性提供非常科学的依椐,但是其敬畏自然的理念就是生态思想的核心,在一定意义上对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湘西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中突出体现其生态观的是在湘西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的自然崇拜。苗族人相信神鬼主宰,他们认为,无论是树、水、山、石都有着灵魂,即有了“神山”“神水”“神木”之说。可以看出,苗族人对树林、山石、大地等自然物都怀有敬畏之心,绝不会加以破坏,这种“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的自然崇拜,让当地少数民族在砍伐树林和取水时格外慎重,这样,有效的避免了树林遭到破坏和水源遭到污染的情况。自然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当地少数民族的生存也可以得到保障,可以说这种自然崇拜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例子。另外,神山在苗民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神山可以保护村民,据说村民从不会登上山顶,因为那样山神就不会保护这些子民,灾难就会降临。就是因为当地人这种对于神山的敬畏才使得至今湘西这块区域相对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状态。另有一个“神木”传说,土家族某村寨在很久以前的一次洪水中,几个土家族家庭为了躲避洪水逃到了一颗大树上居住,他们通过大树的保护避免一次灭顶之灾,以后每年被救的土家族都要祭祀这颗树,视大树为自己的恩人,感激其救命之恩。苗族还有一首古歌“吃树上果,穿树上皮,烧树上柴,用树上棒,伙伴哟,伙伴哟,树是好友哥”m这就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人类对树木的感恩。对水的崇拜亦是如此,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不能够缺少水,湘西水资源丰富,当地的少数民族村民对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土家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土家族的人认为,水是可以洗去污秽,消除病痛,同时又具备灵性和生命的吉祥之物。所以他们竭力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二)湘西少数民族习俗、禁忌中的生态观民族习俗是指一个民族在某一方面的独特生活
习性或社会习惯。而且能够一直沿袭下去,虽然在沿袭过程中会发生不断的变化与演变。禁忌,“是关于社会行为、信仰活动的某种约束限制观念和做法的总称。”
湘西许多少数民族大都形成了对天、地、人、动物、植物的独特习俗禁忌。湘西少数民族的习俗禁忌很多,包括生活、生产、社交、婚姻、生育等方面的禁忌。
在湘西侗族,禁止人们在野生动物繁殖期狩猎,也禁止在打猎时捕杀野生动物的幼崽。另外,人们采集植物时不会连根拔起,好让它继续生长而不至于灭绝。例如,湘西地区的土家族的一系列禁忌j在稻谷成熟之前不可以吃青蛙,据说有毒。这条y禁忌就达到了保护了青蛙、保护庄稼的作用。在土家族,严禁砍伐古树,土家族人认为古树就是神灵,如果砍伐古树,会失火或者遭到雷击。
总而言之,禁忌被默认为一种人们必须遵循的规则,触犯了禁忌便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客观地说,内在的禁忌会比外在的法律更有影响力。现在,很多禁忌都变成了保护自然的法律,并在当地的生态保护中继续发挥作用。
(三)湘西少数民族远古神话传说中的生态观民间口传文学通常都是依靠口头传播的途径在
时间和空间中,被人们创作,同时也被人们传承,其内容大致有故事、传说、民间神话、歌谣。
湘西地区的侗族是一个神秘的民族,它拥有着许多历史悠久、可歌可泣的民间口传文学,其中包括很多古歌和神话。这些民间口传文学向我们展现了侗族原始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感觉,它的本质是以自然为本,万物皆平等。例如,侗族的古歌《人类的起源》说:“起初天地混沌,世界上还没有人,遍地是树兜,树兜生白菌,白菌生蘑菇,蘑菇化成河水,河水里生虾子,虾子生额荣(一种浮游生物),额荣生七节(节肢动物),七节生松恩。”该古歌还说,从前龟婆在河边孵蛋,孵出的儿子叫松恩,孵出女儿叫松桑。松恩和松桑结成双,又生下了十二个孩子,分别是龙、蛇、虎、熊、雷、猫、狐、猪、鸭、鸡,但是只有姜良和姜妹,才会喊甫乃,也即父母亲。由此可得,侗族人民相信人类是由树兜、蘑燕、虾子等生物变化而来的,人与自然一直有着原始的血缘关系,人与其他的生物都有着共同起源的祖先,只因后天条件的智慧与其他的动物区分开来。苗族古歌《楓木歌十二个蛋》中写道:“我们看十二个蛋,长的是龙蛋,圆的是青蛙蛋,花的是老虎蛋,黑的是牛蛋,红的是蜈蛇蛋”;“寅时生雷公,卯时生央那,辰时生龙,巳时生虎豹,子时生一切”。就是说,苗族人通常认为龙、青蛙、老虎、牛和蜈蚣和蛇等动物和天上的神,地上的人,都是在同一个早上由同一个母亲下的蛋里孵出的亲兄弟。湘西少数民族的这些神话故事及歌谣告诉了人们应该和自然和谐相处,不要破坏了自然生态的规律。由此可得,湘西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探索实践中,认识了自然生态的规律,逐渐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通过对森林的认知与利用来表现湘西少数民族人有着自己独特森林观。苗族人对森林进行了不同的归类,如安全林、风水林、建材林、人生林、能源林、祭祀林、以及林副产品等多种利用形式。以上对森林的不同利用形式,都是苗族人对自身以及森林的深刻认识中总结出来的,反映出他们在对森林和自然的崇拜式开发和利用,而这种对森林的崇拜式开发和利用就充分表现了湘西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态观。
遗憾的是,建设时期苗寨森林利用的主体和生态效应发生了变化。人们滥用森林资源,虽没有直接体验到其利用方式而带来的生态后果,但已经摈弃了森林文化,湘西少数民族生态观荡然无存。
发展时期湘西苗寨森林利用方式发生了变革,基于建设时期对于苗寨森林利用的措施给人们的思考和教训,人们重新开始注重生态意识,关心文化传承和环境改善。做到了国家、地方、村民三级协调合作:国家以政策指导地方和村民,地方执行国家政策并制定适合当地的相关政策指导村民,村民则在国家、地方政府的双层指导下利用资源。这样,基本上实现了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相互配合。在充分尊重湘西少数民族森林文化的同时,通过在政策上引导和开发,促进湘西旅游业发展,使人们既成为森林开发、利用、受益者,又自觉成为森林保护者。这不仅保护了森林,也传承森林文化和民族文化。
二、蕴含在湘西少数民族生态观中的伦理观
通过考察湘西少数民族生态观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我们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崇尚尊重自然的伦理思想
湘西少数民族生态观与原始宗教中的“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的生态思想相存相依,通常的表现方式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湘西人民认为是大自然创造了一切,人类仅仅是大自然创造的一小部分,人类和自然也是相存相依的,尊重自然的同时也是尊重了人类自己,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就确立了人在自然界应该遵循的行为规则以及伦理观念。湘西人民意识到自然地力量是无穷的。他们人与自然有着原始的血缘关系,另外他们对动植物的那些禁忌,都表明少数民族体会到人们对于自然的依赖,也同时体现出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湘西少数民族对于动植物、图腾的保护及处理方法都能体现出敬畏和尊重大自然。
(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境界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陶醉于自身征服自然。
挑战大自然最后面临的是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对自然界的统治,是在于我们比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这就是说,人类不要随意去挑战自然,为了一己私欲去所谓“人定胜天”,这种行为只会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害。相反,人类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合理地运用自然规律,与大自然万物和谐相处,从而保持人类的持续性发展。
湘西各少数民族就是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其中包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体会。通过当地传统的宗教信仰、民间禁忌习俗以及相关的宗法制度严格地监督着人们的行为,确立了保护山林、水源等自然资源的生态道德义务。
(三)遵循向自然适度索取的伦理原则湘西少数民族崇尚可持续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的适度增长、树木的适度砍伐、动物的适度狩猎等方面。少数民族的生存方式从不向大自然索取太多,而是崇敬大自然。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形成很多有关禁止乱砍乱伐或者禁猎的禁律,以习俗的形式,以神灵的名义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相关措施有效的保证了民族地区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动植物的繁衍,对可持续性发展耶做出重大贡献。
三、湘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保护多样性自然资源正是由于湘西少数民族普遍的自然崇拜的森林文化传统,到现在为止,森林文化在湘西地区还发挥着改善环境、保护森林的重要作用。很多实地调查表明,神山森林文化使民族地区的很多树木免于被砍伐,灌木免于被烧毁的境地,森林覆盖率明显髙于其他地区。湘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1%,其中张家界森林覆盖率更高达94%。
物种亦然。湘西少数民族对动、植物独特的习俗和禁忌,客观上很大程度地保护了物种的繁衍和多样化。据统计,湘西地区植物10000多种,动物400多种,被誉为亚热带动植物基因库,目前紧缺的药用植物就多达1700多种,药用动物150多种,是我国三大“国药库”之一。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珍贵树种有珙桐、水杉、银杏等5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云豹、黄腹角雉、背水鸡、金钱豹、穿山甲、大鲵、华南虎、等40多种。
(二)民族生态价值观提供了人类认识和处理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
现代社会,人类崇尚科技,科技一度成为人们征服、改造自然的武器。科技文化使人们对于自然的态度是征服与改造。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人类掠夺自然,导致自然遭受不可预计的破坏。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态价值观却强调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是相互相依的,这为我们提供了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新视角:人不是世界的主宰,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人们只考虑到自己的生存而忽略了保护自然,人们就会肆无忌惮地征服自然界,最终人类的本真状态将丧失殆尽。值得庆幸的是,民族生态价值观时刻提醒并监督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在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三)道德自律意识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调节机制
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如果仅靠科技、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精神层面的力量,我们应该既凭借科学的力量和市场经济规律,也凭借宗教的、伦理的力量,将植树护林演变为一种重要的民俗,一种道德自律意识,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骨髓中。种树护林一旦成为一种民俗,就会被民众广泛遵守,代代传承,使保护生态成为一种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在湘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中,万物皆有灵性,或有鬼神主宰,不能随意索取,不随意砍伐,做到取之有度。这种包含着敬畏自然、尊重生命、适度索取的意识,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也提供了可行性条件。
恩格斯曾说过:“人类源于自然,人类也将毁灭于自然”。正是基于这一思考,近代许多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早就对森林赋予了不同的文化色彩,他们曾多次提出“返回自然”的口号。
[关键词] 《双驴记》;《走着瞧》;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文本比较
天津作家王松的《双驴记》是其诸多知青题材小说中的一部短篇小说。这部作品曾获多种文学奖项,可读过《双驴记》的人不多。直到小说被改编为电影《走着瞧》,并获得了第1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提名后,这部作品才真正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引起了强烈反响。从小说到电影改变的不仅仅是读者到观众的接受主体和阅读环境的变化,更多的则是生态主题的升华和拓展。如果说小说《双驴记》的主题侧重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强烈批判,那么电影《走着瞧》则更注重对人与自然之间生态伦理的建构。
一、小说《双驴记》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小说《双驴记》主要讲述了一个荒唐年代的荒唐故事。小说通过一个人和两只驴的充满传奇色彩争斗,奇妙地折射出了特定时代人性的扭曲和畸变。知青马杰到北高村下乡插队,起初并不起眼,却由于他以貌似神奇的手法,铲除了一窝黄鼬而治好了彩凤的癔症,被调去村里的牲口棚照看毛驴。从这时开始,一场人驴大战的悲剧就开始在一种阴冷的氛围中上演了。种驴“黑六”不干活却能吃到最好的草料,还享受着皇帝般的尊贵待遇,这让知青马杰愤愤不平。更可气的是,“黑六”还有恃无恐地在大莲队长面前故作委屈告黑状,致使马杰常被责罚。马杰则在背地里用鞭子虐打“黑六”以宣泄他那被压抑的愤懑,无意中失手导致“黑六”失去了做种驴的资本。此前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黑六”一天不如一天,最终由于无用落到被杀戮吃肉的境地。马杰无奈之下充当了行刑手亲手屠宰了“黑六”。然而这一切却被“黑六”之弟“黑七”的亲眼目睹。至此“黑七”复仇行动便开始了。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展开与马杰的殊死搏斗,由被动转为主动:掀翻牲口棚――泼大粪――彩凤蒙羞――咬绳索命――自焚粮场,步步逼近,不惜烧死自己与马杰同归于尽。“黑七”的壮烈的惨死似乎在无情嘲弄着人类的苍白和荒谬。在这场人与牲口的大战中,人类获得外在的胜利,却迷失内在人性的善良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双驴记》中马杰内心愈沉重,作品所承载的内涵也就愈厚重。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迫使自然走向了疯狂报复人类的道路,最终人类为自己的贪欲和冷漠无情陷入了沉痛的思考。作品以马杰选择读牧医系并研究驴为故事结局来传达人类的挫败感,暗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现实失败。在现代生态灾难的大语境下,对现代人来说,《双驴记》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警戒式的生态寓言。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从人的利益需要出发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思想实质是以人为价值原点,强调人在价值衡量中的主体性并把其利益大小作为道德评价的准则和依据。人类中心主义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他更强调人对自然事物的主体地位,“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的尺度”[1],但也就此埋下了“人类中心论”种子。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人定胜天”,“知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当代更产生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可以让地球服、海洋降,强迫宇宙吐宝藏”这样欲望无限膨胀的夸辞。人类中心主义激发人的创造热情,鼓舞人们战天斗地,不断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自然,创造大量的物质文明。然而,这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界的优先性存在、承受能力和原始协调能力的漠视,最终走向反自然的发展观。
动物作为自然生态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作为表现生态环保的主题具有天然的便利。作品以寓言式的开头将人和自然放置在一个二元对立的背景之下。彩凤精神失常在北高村看来是黄鼬附体,于是马杰便烧死了一窝无辜的黄鼬,“……大火才渐渐熄灭下去。也就在这个上午,人们发现,彩风的神志也清醒过来”[2]。动物的死才能换了人的生,在欲望无限膨胀的年代,人类只能以自身为中心,以价值为尺度掠夺自然。在知青马杰的眼中,虐待“黑六”也只是为了改善自己单调乏味的生活,完全忽视了驴也是有生命的个体,以主宰的身份对“黑六”进行肆意的处置,直至状况的日益恶化乃至“黑六”最后毁灭。在北高村文化价值体系中,“黑六”“黑七”被看成是全村的财产和资源,以人类的利益去权衡其价值的大小。“胡子书记严肃地说,可那匹怀驹的骒马还是被烧死了,一尸两命,这给生产队的集体财产也造成了很大损失。……大莲队长说,喂一喂也好,秋天正是牲畜上膘的时候。……喂得肥一些,还是由你来杀吧。”[2]人类以其特有的自觉性成为自然乃至世界的主宰,自然作为对立面只能是人达到其功利主义目的的工具。“村里的人们虽然不肯亲自动手杀牲畜,但吃肉的欲望却很强烈……”[2]除了马杰外没有人能感悟“黑六”从当配种工具到被砍头蒸煮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内心煎熬!“黑六”的悲剧是北高村村民群体无视动物生命尊严的悲剧,同样喻示现代人类作为自然之子在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导下必然走向埋葬自我的尴尬结局。最后以反讽的方式告知读者,马杰考进了农学院的牧医系,开始真正了解驴。人类终究以自我否定的方式完成了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彻底批评和超越。作家借助描述动物在人类社会急速行进的过程中所遭受的侵害,而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让读者看到了作家所负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
二、影片《走着瞧》的生态伦理主题建构
同小说《双驴记》相比,电影《走着瞧》的叙事框架、场面处理还有结尾在基本忠实于小说的同时,却赋予了更多的主题异变,希冀能够带给现代人生态伦理层面的深刻反思和启迪,激起人类践行生态伦理准则的自觉。生态伦理的诉求保持了高度一致,即人类应该从整体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关爱自然。著名生命伦理学家史怀泽坦言,“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3]。人与动物的和谐统一是人类生态批评的深刻命题,也是人类生态学的终极理想。电影《走着瞧》所反映的主题,正是在对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生态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伦理观,这无疑是对文学作品中的生态主题又一次进行了升华和建构。
从叙事结构看,影片《走着瞧》的时空顺序趋于简单化,仅保存了小说《双驴记》故事情节的基本架构关系。影片用顺叙的手法替换小说的倒叙,使得观众很快从自身所处的后观影时代进入影片所反映的时空环境。影片开头相对于小说而言,对那个荒诞年代的背景做了弱化描写,但对人类追逐物质财富的激情在影片《走着瞧》中却被放大到了极点:四处红旗飘扬,锣鼓喧天,劳动群众热情高涨,其中混杂着浓烈的关中方言的快板表演,场面极为壮观。在这种强烈的视听效果烘托之下,主人公马杰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改编后的影片把小说中一笔带过的时代背景演绎得更加直观,给观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使得那个荒诞的年代里发生的荒诞故事的真实性有了更加令人信服的诠释。迷茫中的马杰背诵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以更加清晰直白的方式交代了那个年代的人们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创造热情。同小说中给彩凤治病那段寓言式的开头相比,电影更具有紧凑的时空张力和足够的逻辑支撑。影片中的人,欲望膨胀也更加鲜活有力,而这正是引发悲剧的深层原因。从更深层次上引发观众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思考,为建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埋下伏笔。
电影《走着瞧》通过对文本中渲染场面的弱化处理和戏剧化情境重建以增加看点的同时,影片主题的深度与广度也得到升华。比如在马杰惨无人道地鞭笞“黑六”,致使其丧失繁殖能力的场面处理上,小说中作者不惜大量的笔墨进行了场面的渲染,主人公手段残忍,人性扭曲,暴露了人类的冷酷与暴虐。但在影片中,出于对观影心理的考虑只是一带而过。人类所有自私而残忍的劣根性,并没有在主人公的身上得到充分展示。从主题凸显的角度来说,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性也就有所削弱。另一些内容则经过了调整,突出了影片整体的荒诞风格,却强化了生态伦理主题的建构。比如,在《双驴记》中,邻村村民率众母驴来找“黑六”配种却不能后,质问大莲队长:“我们村认为北高村说黑六没有按时不过是一个托词,黑六每年的期比日历还要准,说它不就如同说骡子……一样令人难以置信。我们南高村认为,北高村一定是出于什么利益的原因为黑六另寻了新欢……”大莲队长无可奈何地说:“牲畜不是谁都没有办法的,你就是给它们硬来也没用,这跟人是一样的道理。”而到了电影《走着瞧》中,则多了一种戏谑色彩。“我来找你配,你怎么就不让配呢?咱们配了可不是一年两年了……你这样对待我们可不成,咱们之间配种的关系不能说黄就黄……今天你要是不给我配啊,我就到公社告你去,看你这个先进生产队还保不保得住!”而大莲队长的回答更是啼笑皆非:“就凭你娃的态度,今天就是不给你配。”影片的编剧故意运用诙谐语言的模糊性,混淆了人与动物间的界限,营造出极强的反讽效果。其深层次的含义在于点出动物与人类两者惊人的相似性,动物也有与人类同等权利和价值。借助刻画动物的遭遇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目的在于彰显自然的主体性,以此来唤醒观众对生灵的敬畏之情。
电影《走着瞧》最后一幕是对小说的补充,主人公马杰不再理所当然地将驴视为无思想情感的畜生。孩子所演绎的动物保护场面,也向观众展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情画面,把观众从阴郁和怅然若失的场景中拉回到现实,试图唤起人类的生态伦理意识的觉醒。这也正是影片中生态伦理观的意义呈现,警醒受众去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结 语
从小说《双驴记》到电影《走着瞧》的变异,是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问责到对生态伦理主义的建构的艺术嬗变。电影《走着瞧》基本把握住了原小说中严肃而又深刻的主题内涵并加以发挥和拓展。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思想上震颤和内心的触动,更批判了人类对建立在主客体二元论基础之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荒谬性,同时又昭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新型生态伦理观念。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38.
[2] 王松.双驴记[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花城出版社,2011.
在《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句,通过和学生一起反复朗读反复想象反复品味,把一个小小的故事开掘得酣畅淋漓,觉得自己创造出了比原故事还要“美好”的境界,并有些陶醉。这时候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喜欢这篇文章。”教师不禁愕然:“为什么?你说说理由。”学生振振有词:“林清玄说,向人乞讨的是宠物,不会乞讨的才叫动物,人类把动物变成宠物也不是件难事。而老冯说:这叫‘信赖’。我很奇怪为什么珍珠鸟宝宝可以快乐地从笼子里钻出来和‘我’成为朋友,可是为什么她的爸爸妈妈却一直躲在鸟笼里?难道他们就不喜欢自由,更没有认识到‘我’是一个好主人吗?再说,就因为‘我’给鸟创造了一个很有密林特色的居住环境,‘我’就应该得到那么多崇高的表扬吗?鸟就一定会对我感激涕零吗?那古代深宫中受宠的妃子,皇帝锦衣玉食地养着,心肝宝贝地供着,这就能证明皇帝有了伟大坚贞的爱情吗?”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该如何处理呢?
这是一段语文课堂上的插曲,大家并不陌生。对这个孩子大胆离奇的见解,可能很多倡导多元解读的老师会爆出很响亮的掌声,但是,且住。
这类老师可能强调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知识重新开拓一个新的意义领域,想把对文本的僵化理解和一元化解读驱逐出阅读教学,但最后把文本也驱逐出去了!我们不仅要尊重多元解读,还应该遵守“多元有据”的解读原则。
教师的直觉告诉我们,这个孩子对文本的见解是另起炉灶,踢开了作者的感情体悟。
我很赞成王荣生教授对散文的阅读建议:散文的阅读,读者应该尊重作者的主观感受。我们解读文本的时候,不要把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当成现实中的环境来分析解说;也不能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占据作者的心灵空间。散文中的人、事、景对我们而言,实在是太熟悉了,散文关注的,就是我们身边细小、琐碎的情景,场景的熟悉会让我们很容易就把作者情感从文本中挤出去,我们要做的,是细读文本,找到作者对生活中人、事、景的独特感受,并分享作者的这种特殊的人生感受,从而获得新的人生体验。
这个学生没有被文章感动,教师的“陶醉”只是属于自己。教师首先是一个读者,自己的情感体验可以与学生分享,但无法将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如何创造情景让学生感动?我想,可以让学生在文本中细细走几个来回。
文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这是一种怕人的鸟。”这就表明有些人让鸟害怕。而“我”要做的事情,就是让鸟不害怕人,而让鸟不害怕人的办法是什么?
房子是人和鸟共同生活的空间,作者要展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浓缩的空间中。这个空间是美好的,“我”给珍珠鸟修建的密林小屋舒适、安全,人在这个空间中为鸟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创造安全的居住空间。
“我”发现植物的生命力旺盛,鸟的生活活力亦然。保有生活的活力,才有相互信任的基础。
作者用很多笔墨写了小鸟和“我”交往的过程,这种人与鸟的交往,非语言的交流互问,更类似于精神交流,用动作就完成了一个神交的过程,这种“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状态,早已超出了豢养宠物的范畴。
一般来说,教师抓住“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句展开教学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往往会忽视“境界”一词。作者营造了一个彼此信赖的空间,这种“境界”是我们大家都追求的。
此文笔调清新,语言质朴,作者把自己的生活体验不经意地灌输到了文本之中,有待大家体会共鸣。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拓深了一步,揭示了创造这种“境界”的办法——生命和生命的对话,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基础上。生命的和谐相处,有赖于此。
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成人不一样,看到笼中鸟就会想到自由,看到宠物就自然把人和动物对立起来,以至于忘记了,还有这样一些善意的人正在做着善意的事。学生的阅读,违背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把人和鸟依据“实力”排列,没有升华到生命之间的平等对话上,还是受到了自己生活圈子的现实影响。
这种“无中生有”的文本解读,就是抓住文本中的一块“碎片”,镶嵌到另一个和文本毫无联系的理解中,导致此意义和文本之间毫无联系。
这种见解分析拓展,能给掌声吗?
课改十年,学生的地位受到了尊重,但教师的不作为也日益严重,不仅不敢在课堂上指出学生的各种“误读”,甚至瞎给掌声。
话又说回来,这个学生的阅读量和表达能力是很强的,如果教师能够因势利导,把学生愤激的目光引回到作者的情感上来,说不定会有新的感悟,达到“教学相长”的高度。
而在拍摄《狼》的时候,尼古拉斯・凡尼尔带领摄制组来到了东西伯利亚地区的Verkhaansk山脉,当地游牧民族都非常积极地加入到了电影的拍摄当中,他们驯养的超过2000头驯鹿也成为影片中的一员。
尼古拉斯・凡尼尔的每一次电影拍摄都是一次探险,他用镜头为观众展示这个星球不为人知的极地故事,和这个冰雪世界的自然哲学.
《狼》――人与狼的和谐之旅
影片的主角,狼,对于人类而言,它是一个让人着迷的传说,童话甚至神话,这些魅力都是因为狼的一切都还是那么神秘,无论是生存环境还是活动规律。我们很难想像,尼古拉斯・凡尼尔是如何拍到这部片子里关于狼的那些镜头的,镜头中的狼家族就像受过专业训练,完美地出演了每一个镜头,可以想像这些精彩镜头的后面是摄制团队为此付出的巨大耐心和努力。
故事在西伯利亚壮丽广袤的荒原上徐徐展开:18岁的谢尔盖是鲍里斯的儿子,他是巴塔克族驯鹿饲养员的头儿,在鄂温克族跨越西伯利亚山脉开始他们的夏季放养的时候,谢尔盖第一次加入了这个部落。作为整个部落惟一的收入来源,他们将不遗余力地保护驯鹿免受其最可怕的天敌――狼群的危害。
谢尔盖长大了,担负起了为部落照管鹿群的重任,天性善良的他却在夏季牧场和驯鹿的天敌――一个野狼家庭成为了好朋友,这个夏季,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在远处静静地看着小狼成长,谢尔盖为每一只小狼起了名字,好像自己就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影片一直围绕着这个矛盾的线索铺展剧情――狼和驯鹿,谢尔盖纯洁无瑕的脑海中就认准了一条死理,小狼们和他的家族,驯鹿群可以和睦相处。影片里另外一个亮点是男女主人公谢尔盖和纳斯塔基娅真挚的爱情,大胆,直率,不施粉黛的纳斯塔基娅从骨子里散发出一种野性之美:纳斯塔基娅骑马来找看守驯鹿的谢尔盖,荒野中一座小小的帐篷里,守着温暖的篝火,情到深处的两个人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设有那些所谓文明民族的繁文缛节,没有那些扭扭捏捏的矫情,有的只是赤子的真挚而朴素的情怀。
背景音乐那深沉的大提琴配合着辽阔壮美的雪原画面,无一不在昭示这草原上生命的厚重与顽强,航拍镜头中,草原上像蚂蚁般迁徙着的人和驯鹿,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生生不息”。
《最后的猎人》――与自然相处的哲学
这个故事的主人并不是虚构的角色,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猎人――诺曼,50岁,与伴侣涅芭斯卡生活在一起,他是最后一个坚守猎人精神者,依旧生活在太自然中,坚守古老的猎人哲学,他设陷阱诱捕动物,自给自足,基本上过着与文明社会相互隔绝的生活,他和自己养的狗吃猫捕来的动物或鱼,他的雪橇,球拍,小屋,独木舟,全都是自己用森林砍伐来的木头制作而成。皮革是涅芭斯卡用古老的方法为他鞣制,就像古代的塞埃尼印第安人那样,诺曼猎捕山猫,河狸,貂,狼,狼獾,它们为他提供其所需。每年春季来临,他都会前往白马镇或道森镇贩卖毛皮,并添购一些生活所需:烟丝,弹药,需要更换的陷阱,面粉,火柴,蜡烛,以及无线电用的电池。
诺曼与涅芭斯卡明白,大地如果失去了动物,植物,河流,风,就会一无所有,诺曼追踪一头动物时,会长时间观察它,理解它对周遭环境的认知。涅芭斯卡说:“大多数人无法理解这一点,好比白人并不会循着各种动物的认知来分析空间。他们只会应付一种环境,人类的环境。”对于大自然而言,现代人的许多方面也许正在退化。了解这一点,感受这种特殊的大地气息,也就能了解为何诺曼拒绝融入现代生活,成为最后一位诱捕猎人,现代社会的生活对于他就像是蒙着眼在大海中漂流。诺曼在影片里说了一句这样简单而又发人深省的话:“我的幸福取决于,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我喜欢大自然,而且我也是她的一部分,人类和自然已经脱离关系了,我需要和大自然交换,分享。如果人类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去破坏它。”
诺曼是一位哲学家,他的信仰就是必须与大自然共享及交流,这对位居食物链顶端的奇怪动物――人类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虎兄虎弟》讲述了两头小老虎兄弟在丧失母亲,离开父亲,分别一年多后在格斗场上成为敌人,又互相认出了对方,重新回到森林,找到了父亲,过着父子团聚的生活的故事。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虎兄虎弟影片观后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参阅。
虎兄虎弟影片观后心得体会范文1《虎兄虎弟》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群狩猎者为了得到神像而闯入了丛林,侵入了老虎的领地,杀死了虎妈妈。虎爸爸为了救孩子而被枪打伤了耳朵,虎兄被卖到了马戏团,虎弟被一个小男孩儿收留了,过了几夭却被小男孩儿的妈妈赶走了。过了一年后虎兄虎弟被人分别带到了一个斗兽场,要看老虎对斗。虎兄虎弟它们对打了一会儿后,用看对方的眼神就认出了对方是自己的兄弟。最后它们一起逃回了森林,找到了虎爸爸后就生活在一
当我看到狩猎者开枪打虎妈妈的时候,我就想:人类为什么要猎杀动物呢?如果你是一只动物,遭人类的猎杀,你愿意吗?绝对不愿意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啊!
这部电影,我想:“电影的结尾是虎兄虎弟回归了大自然,但是被狩猎者捉住后能回归大自然的动物是很少的。”人类拿动物来观赏、卖钱,用兽皮做大衣……难道就没有想到如果你是一只动物,被人类猎杀,或者失去了自由,你会怎么想,你愿意吗?动物是不会甘心情愿地任你们摆弄的,它们向往森林,它们向往大自然,它们向往自由!现在人类大量捕杀动物,动物会甘心吗?不,不会,永远不会。它们不愿意死在人类手里,它们有一千个不愿意,一万个不愿意……在此,我呼吁人们,不要再破坏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不要再乱杀一禽一兽,不要再杀害我们的朋友,要保护好自然界中的一个个生灵。消灭动物,就是在消灭人类自己。如果有一夭世界上的动物全都消失了,那人类还能生存吗?让我们保护动物,珍惜这自然界里的每一个生灵吧!
这部电影,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要保护动物,因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虎兄虎弟影片观后心得体会范文2这个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同样,人和老虎也一样是平等.
影片从讲述地是:在大森林中,生活着幸福的老虎一家,可人类的出现却打破了这平静的生活.虎弟被人类捉弄去当宠物,虎爸死于猎人枪下,虎妈则逃回大森林,虎兄被猎人带走,几经周折,最终被卖到了一个马戏团老板那.一年后,在机缘巧合之下,虎兄弟竟在"战场"上相遇,但血缘让他们相认,从前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最终,虎兄弟历经重重磨难,找回母亲逃离人类的魔掌,回到了大自然中.
看完这部影片,我一方面为虎兄弟的结局而感到欣慰,而另一方面也感到人类的无情与残忍.在人类社会中,人类对自己的亲人是多么的好.可却忍心去拆散虎兄弟!人类可以为一已之利,去砍伐树木,残害动物,殊不知这反倒把自己与子孙送上了绝路.我们人类,不是地球的主人,更不是残暴的统治者,是与地球上的其它生物一样的生命,平等的生命!
影片一开始,就象向我们展现了东南亚森林那充满生命力与和谐的美.我想导演这样安排必定是人与动物各谐共处,必竟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孕育的生命.那为何?人要残害自己的兄弟呢?
影片结束之际,有一段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几年前,老虎有整整10000只,现在却连5000只都不到"不单是老虎,还有许多生物正逐渐走向衰灭.如果真地都灭绝了,那我们人类也难逃止劫.
让我们与动物一起和谐相处吧!动物是我们的兄弟,朋友,亲人!我们都是平等生命,不存在谁主宰谁.我相信人与动物一定能创造一个平等的世界.
明天会是一个美好而平等的世界.
虎兄虎弟影片观后心得体会范文3虎兄虎弟,这对即使在长大后依然割杀不了的亲情,是那么让人感动,一下子使人从纷繁的喧嚣中找到一丝沉静,从冷漠中找到一丝温暖,让我们想到最亲的挚爱之人,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一下子触通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泪水便一下子泛滥成灾……
在课堂上观看《虎兄虎弟》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为一对野兽而落泪、而微笑。当库玛尔与松嘎在斗兽场上骨肉相认时,面对皮鞭、棍棒、枪口,这一对虎兄弟不畏,毅然罢斗。那一刻,两双虎眼睛深情对视着,水一般柔,眸子里闪回着儿时的往事,泪光晶莹……当库玛尔曾经放弃自由又迈进笼子的一刹那,我也被它的忠诚所深深感动。我的价值判断在顷刻间被颠覆了:兽性与人性,孰善孰恶?是我们人类搅扰了湄公河丛林的宁静,入侵了库玛尔和松嘎等这些原住民的生存空间。当人类成为自然界的巨无霸时,威名赫赫的兽中之王老虎也难逃被追逐、被杀戮的厄运。想想那对虎哥俩被追捕的镜头吧,烈火、噪音、枪弹……蛮横的围猎者无所不用其极,使这些曾经威风的老虎们走投无路。它们惶然惊怵的神情,似乎在无奈地诅咒世界的末日。其实,人类毁灭其他物种的行为不啻自戕。我们愧对老虎,愧对我们欺凌过的所有动物(想想,也包括被我们桊养过的“宠物”)。
从那个叫艾德的西方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自己的虚伪和卑劣:当他的枪口对准虎爸爸、虎妈妈的时候,他也撕下了绅士的伪装,什么作家、探险家、“打虎英雄”?分明就是入侵者、掠夺者、杀戮者。所幸人的本性还以童真的状态存活着,从地方长官的儿子哈尔那里,我们找寻到了人类原本纯真的东西。对那些有权利、有知识、有人生阅历的成年人来说,哈尔的一言一行都具有一种反讽意义。在对人与虎关系的认识上,谁幼稚、谁深刻,其实是错位的。儿童的眼睛没有被贪婪所遮蔽,所以都是真实善良的表现。不要阻挠哈尔与松嘎做朋友,不要毁坏动物赖以栖息的家园。《虎兄虎弟》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生态圈里,人类、老虎,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有生存的权利。在影片的最后,艾德放下了杀戮的枪,拿起了警世的笔。艾德这个英国佬在印度支那的探险经历,是我们人类同动物交往的一段缩影,真实而生动。
最令我震撼的是,影片结束的时候打出了字幕:120年来,亚洲虎从10万只减少到不足5000只。透过这冰冷的数字,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异化与退化。不要让虎兄虎弟成为难兄难弟,是每一个有良知者的责任,不,应该是所有贵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的共同责任。
虎兄虎弟影片观后心得体会范文4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妈妈来到了影城,看了一部外国电影名叫《虎兄虎弟》,这部电影讲的是两只小老虎从小就被分开了,最后又相聚了。其中有一个镜头是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们后面有人追赶,前面却有很多火堆。虎哥哥就想起以前跳过火圈,就毫不犹豫地跳过去了,可是弟弟没跳过火圈,所以它很胆怯,不敢跳,哥哥看见弟弟不敢跳,就又跳回来,好象在和弟弟说:“不要怕,没事的,要不然就会被坏人捉走的。”最后,哥哥和弟弟都跳了过去。
我觉得这两只小老虎,它们手足情深,遇到危险时彼此不离不弃,令人感动。动物是人们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不应该捕捉它们,伤害它们。
虎兄虎弟影片观后心得体会范文5当虎弟被别的动物欺负时,虎哥过来给他解围,两只虎的眼神交流,还有就是最后困兽之斗,在一瞬间认出了彼此,又开始童年嬉戏的游戏,互相追逐打闹。
虎弟是因为常年被圈在笼子里,突然出来不是很习惯,但是在虎哥的啸声中还是走了出来,而虎弟在马戏团学到的钻火圈也派上了用场,克服了自己的另一个障碍,怕火,最终也引领自己的虎哥跳过了火地!虎弟受到妈妈的特殊照顾,但是虎哥并不会因此恨妈妈和弟弟,因为它们是没有思维的,也就不会因此有人类兄弟之间的一些小我产生的问题,"为什么选他不选我啊!…。诸如此类!虎哥依然爱着虎弟,最后见到虎妈时两只虎依然跟着妈妈!
很欣赏虎妈妈的教育方式,貌似是无为而治,小问题是不会在意的,很耐的住性子,只会在一些大问题上教育,比如最后小虎不小心碰着猎人的网,虎妈妈会教训它的这种行为!虎妈妈的爱是令人动容的,虽然先把小虎救了,但是并没有放弃救大虎,拼命奔跑,由于众人不得不放弃救援!
当然还有就是里面的两位主人公,小孩和猎人,以及他们的虎朋友,告诉我们人和动物是能够友好相处的!当然片子还是给我们启示的,要反省自己,要爱护自然,以及在片中,在虎兄弟这样令人动容的故事过程中,人们在意的只是金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