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笛卡儿名言

笛卡儿名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笛卡儿名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笛卡儿名言范文第1篇

1、学识能使一个人变得高尚起来。

2、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3、读书人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还应担心学习缺乏的信心。有了信心,才能勇敢向前走。

4、有正确的理论做先导,是成功的一半。伟大的事业一定要有坚贞的精神。

5、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6、一个人追求事业,必然带来其性格的反映。

7、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8、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9、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 贝勒斯

10、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幺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1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12、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13、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14、事业的成功,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盲目急躁是不足取的。

15、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16、好奇心是好学的起步。要想事业起步很快,最好找一个巨人,站在他的肩上。

17、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18、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

19、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

2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21、诚实忠厚的人,才能够拜托大事,所以安定刘氏天下的,必定是绛侯周勃,谨慎小心的人,才能够成就大业,所以振兴汉重天下的,必定是武侯诸葛亮。

22、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笛卡儿名言范文第2篇

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浙江省数学会理事

我们不必诧异,世界是时间的函数

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的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我们都知道,这是说河里的水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河时,水流动着,你下次踏进河时,流过的水又和上次的水不同了。河水奔流不息,所以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是的,不仅我们头顶的天空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不断地运动的,而且我们脚下的大地也是不断运动的。比如地震的发生、泥石流的狂奔、火山的喷发、冰川的移动,这些是大地运动的局部现象,而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大地自身也像水面上的船只那样在慢慢地漂移着!无论是河流、天空还是大地,它们的运动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是最原始的自行变化的量,世界上的其他量则都是它的因变量。

1775年,欧拉在《微分学原理》一书的前言中有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某些变量,以这样一种方式依赖于另一些变量,即当后面这些变量变化时,前面这些变量也随之而变化,则将前面的变量称为后面变量的函数。”按照这样的说法,我们有理由认为,世界是时间的函数!

我们有必要知道,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函数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

函数的概念起源于对物体运动的研究。16、17世纪,欧洲国家进入资本主义扩张阶段,迫切需要发展航海和军火工业。要发展航海业,就要能确定船只在大海中的位置和在地球上的经纬度;要发展军火工业,就要知道如何使炮弹的落点准确无误。这些促使人们对各种运动进行研究,对各种运动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为函数概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函数概念的萌芽:以“变量”为基础

函数思想的萌芽始于伽利略和笛卡儿的想法。在伽利略的著作《两门新科学》中,几乎从头到尾都在论述变量的关系。1673年前后,笛卡儿已经注意到了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依赖关系,他在指出y和x是变量(未知量和未定的量)的时候,也注意到y依赖于x的变化。这两位科学家的想法正是朴素的函数概念的萌芽,但是他们都没有使用“函数”这个词。

最早把“函数”这个词当做数学术语来使用的应该是莱布尼茨,但莱布尼茨所定义的“函数”的含义和现在的不同,他所指的“函数”是指与曲线上的点相关的一些线段的长度,如横坐标、纵坐标、弦、切线、法线等。在我国,“函数”一词是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在其译作《代微积拾级》中首先使用的。在书中函数被定义为:“凡此变数中含彼变数,则此为彼之函数。”这里的“函”是包含的意思。

1718年,约翰・伯努利给出函数的一个定义,他写道:“变量的函数就是变量和变量以任何方式组成的量。”

18世纪中叶,欧拉给出了非常形象的、一直沿用至今的函数符号f(x),他先后给出函数的三种定义:

①将函数定义为“解析表达式”:变量的函数是一个解析表达式,它是由这个变量和一些常量以任何方式组成的。

②将函数定义为“由曲线确定的关系”:在xOy平面上徒手画出来的曲线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关系。

③将函数定义为“变量之间的依赖变化”:如果某些变量,以这样一种方式依赖于另一些变量,即当后面这些变量变化时,前面这些变量也随之而变化,则前面的变量称为后面变量的函数。

用现代的眼光去看,这三种定义都是建立在以变量为基础之上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许多函数,例如狄利克雷函数(当x为有理数时,y=1;当x为无理数时,y=0),是没有“解析表达式”的;其次,对于更多的函数,我们不仅无法徒手画出它的“曲线”,而且也不一定能用曲线来表达它;第三,常数函数并不随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但不管怎样,欧拉给出的函数定义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函数概念的发展:以“对应”为基础

欧拉对函数的定义朴素地反映了函数中的辩证因素,体现了“自变”到“因变”的生动过程,但未提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它只是现代意义的函数的“雏形”。

正因为以变量为基础的函数概念存在局限性,所以数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完善函数的定义。1822年,傅里叶发现某些函数既可用曲线表示,也可用一个式子或多个式子表示,从而结束了函数是否以唯一一个式子表示的争论,对函数与其解析表达式的关系的认识由此到达了一个新的层次。1823年,柯西首先提出了“自变量”这个概念,不过他仍然认为函数关系可以用多个解析式来表示。突破这一局限的是杰出的数学家狄利克雷。

1837年,狄利克雷认为怎样去建立x与y之间的关系无关紧要,他拓广了函数的概念,指出:“对于在某区间上的每一个确定的x值,y都有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值,那么y叫做x的函数。”狄利克雷给出的函数定义,出色地避免了以往函数定义中函数与“变量”“解析表达式”“曲线”关系的描述,简明精确,为所有数学家无条件地接受。到这时,函数概念、函数的本质定义已经形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对应”为基础的经典函数定义。

■函数概念的完善:以“集合”为基础

20世纪初,美国数学家维布伦给出了函数的如下定义:设A,B是非空的集合,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y叫做函数值。维布伦通过集合概念,把函数的对应关系、定义域及值域进一步具体化了,且打破了变量是数的局限。在这里,变量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其他对象,如点、线、面、体、向量、矩阵等。比如,A是所有三角形的集合, B是所有圆的集合,则 f 可以是每一个三角形对应它的外接圆的映射。因此,函数是一个对应(规则),对于某一范围(集合)的元素,按照这个对应(规则)确定另一个元素。这样,函数概念从狭义的“变量变化”观点转化到较广义的集合下的“对应”观点,从而使函数的概念更为清晰,函数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至此,函数作为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把基础直接建立在了集合上面。伴随着集合论的发展,函数的概念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它终于摆脱了数域的束缚,迈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笛卡儿名言范文第3篇

/

关键词:质疑;批判性思维;科学精神;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1(S)-0006-3

1.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国家的课程目标之一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在培养目标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中提出“高中物理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目标中又提出“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上述目标均指向学生的“科学素养”。其别提到“质疑和批判”的能力。科学素养以科学精神为核心,质疑和批判则是科学精神的精髓。主要表现为批判性思维。

“批判”一词有多种解释。从教育学角度看,批判是一种思维过程。具有积极思考、自主分析和提出新见的特征,通过求证、反思等手段,培养学生合理质疑和科学批判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必备条件。物理思维中的批判性品质是指:严格估计思维材料和检查思维过程,善于独立思考,不受暗示干扰,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进行争论。不断分析解决问题的依据条件,反复检查已拟定的假设、计划和方案;善于明辩事非曲直,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哈佛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面对当今知识外储化的现象,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倍显重要。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可以从态度和技能这两个方面出发。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思考训练,达到让学生自主思考的目的,同时也符合让学生“会学”的课程理念。高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质疑和批判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促进其科学素养的提高。这是“必修课”,是国家的课程目标之一。

2.忽视批判性思维教育,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形成障碍

“李约瑟难题”不断困扰着我们:“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很多贡献,但近代科学与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楚渔先生从独特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剖析:“古代的科技形态以技术创造为特征,技术创造以实践经验为基础,中国人口众多,积累的经验多,自然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和发现比西方多。但近现代的发明创造多是以科学理论为主要特征,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模式的西方科学家,故能在近现代科学理论的许多领域独领。因此,中国的科技进步缓慢,与传统思维模式中轻视实证的习惯有关,而要改正这个毛病。必须彻底改变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重新打造我们的思维模式。”实证是与纯粹的理论分析相对应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中的核心是批判与质疑。物理学研究大多使用实证的手段,通过对客观材料的分析,来论证相应的观点。

国人对“诺贝尔科学奖”总是翘首以待。清华大学郑也夫教授认为:“诺贝尔科学奖意味着高端的创造力。中国现今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摧毁。”他说,无论你是在哪儿学习,哈佛、耶鲁、牛津或剑桥。如果你人生的前12年是在中国学校里度过的,那么你就与诺贝尔科学奖绝缘了。你的独立性、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力都会被中国的教育体制给抹杀。这个体制将学生与老师捆绑在了一起。老师就如一位严父,是不可被挑战的权威角色。这种要求人们不去质疑长辈的顺从精神,已经成为科研创新的一大阻碍。《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分析》显示,参加美国高校入学考试的中国高中生中。只有不到7%的人成绩达到1800分“及格线”,而达到美国优质大学普遍要求的2000分以上成绩的更是只占2%。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夏谷呜分析了中美两国的高考内容后指出,这是由于中国的教育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两位专家对基础教育的诟病,不约而同地指向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缺失,值得深思。

当下高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合理的教学价值与目的。将教学演绎成教师简单的灌输、知识的反复强化和能力的不断被训练。这种学习以分数为目的,以训练、测试为手段,漠视教学本身的价值存在,我们称之为“追逐名利的学习”。这致使多数学生形成思维惰性和依赖性。习惯于将书刊的话当成真理,只能分析与解决问题而难以发现与提出问题。缺乏问题意识、质疑习惯和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受到抑制,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形成障碍。对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毁伤严重。基础教育忽视批判性思维教育,将会影响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或许会成为“科学强国梦”的障碍。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显而易见,它关乎“中国梦”的实现。

3.高中物理教学是渗透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最佳途径

恩格斯说过,“怀疑――批判”的头脑是科学家的“另一个重要仪器”。“柏拉图的苹果”堪称挑战权威的典范。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善于批判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笛卡儿认为,一切皆可怀疑,唯有“怀疑”本身不容怀疑。爱因斯坦不仅喜欢独立思考,更崇尚批判性思考,他自称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费恩曼写过这样的小诗:“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想知道为什么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想知道究竟为什么我非要知道我为什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费恩曼认为:“在科学中,怀疑和批判是举足轻重的”。正是科学家这种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怀疑和批判是科学进步的原动力,一切观念都要接受经验的考验和批判的理性思维的挑战。这是科学发展的最基本的准则。

从伽利略无摩擦摆球的理想实验到笛卡儿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信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更重要的还有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汤姆逊、卢瑟福、波尔和海森堡这四代师生在研究原子结构时,都是在质疑和挑战老师观点的过程中。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二十世纪的物理学革命。综观物理学以及科学发展史。那些重大的发明和发现大多是建立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的,诸多案例可使学生认识到批判性思维是推动物理学乃至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

物理思维在符合一般规则的前提下,有自己的特色和倾向,在科学思想史上与不同的哲学思想、理性和非理性的思想方式纠葛在一起,具有独特的魅力。只有领会科学思想史才能更深刻地把握科学思维的方法。要通过有意识地引入科学思想史,使学生历史地把握物理学科学方法的来龙去脉以及物理方法的特色和倾向。科学概念和规律被创造和发现的过程,不仅体现出科学家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能反映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科学思想史教育让学生认识和感受批判性思维,是渗透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最佳途径。

4.批判性思维在构建物理概念中的重要作用

“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篇》)的故事,说明知觉是由知识和理论决定的。人在感知时并非一块“白板”,在生活中已获取的感性认识会构成“前科学理论”,并形成对当下的“导向”和“透镜”作用。“导向”暗示观察者向什么方向去观察。而“透镜”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观察到的是什么。

学习概念之前。学生头脑并非空白。他们已从生活中体验并积累了许多与该概念有关的感性认识,并由此形成了一幅被前科学概念和自身经验所主导的物理图景。其中一些观念和前科学概念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会对正确构建物理概念形成干扰。例如,“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摩擦力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等。再如,直接将数学经验迁移为物理判断:既然有I=U/R=R=U/I,就应有“电阻与电压成正比而与电流成反比”等。还有相似前概念的干扰。导致对新概念的理解困难,如“路程与位移”、“速度与加速度”等。

笛卡儿名言范文第4篇

1、纯数学是魔术家真正的魔杖。——诺瓦列斯

2、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高斯

3、数学支配着宇宙。——毕达哥拉斯

4、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其它知识工具的泉源。所有研究顺序和度量的科学均和数学有关。——笛卡儿

5、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克莱因

6、数学是一种会不断进化的文化。——魏尔德

7、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哈尔莫斯

8、数学是一切知识中的最高形式。——柏拉图

9、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恩格斯

10、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理论。——布尔巴基学派

11、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

12、数学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号。——黑格尔

13、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考特

14、数学是人类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米斯拉

15、数学是科学之王。——高斯

16、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维特根斯坦

17、数学是符号加逻辑。——罗素

18、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培根

19、数学家本质上是个着迷者,不迷就没有数学。——努瓦列斯

20、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冯纽曼

21、数学发明创造的动力不是推理,而是想象力的发挥。——德摩

22、数学对观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贡献,它解释了规律结构中简单的原始元素,而天体就是用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来的。——开普勒

23、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康扥尔

24、数学,科学的女皇;数论,数学的女皇。——C·F·高斯

25、数统治着宇宙。——毕达哥拉斯

26、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又说”要打好数学基础有两个必经过程:先学习、接受“由薄到厚”;再消化、提炼“由厚到薄”。——华罗庚

27、数论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史密斯

28、上帝是一位算术家——雅克比

29、上帝创造了整数,所有其余的数都是人造的。——L·克隆内克

30、如果谁不知道正方形的对角线同边是不可通约的量,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称号。——柏拉图

31、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培根

32、给我五个系数,我讲画出一头大象;给我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A·L·柯西

33、非数学归纳法在数学的研究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舒尔(I.

34、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导。——达尔文

35、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是数学。——伦琴

36、当数学家导出方程式和公式,如同看到雕像、美丽的风景,听到优美的曲调等等一样而得到充分的快乐。——柯普宁

37、纯数学这门科学再其现展阶段,可以说是人类精神之最具独创性的创造。——怀德海

38、天才?请你看看我的臂肘吧。——拉码努扬

39、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40、我们能够期待,随着教育与娱乐的发展,将有更多的人欣赏音乐与绘画。但是,能够真正欣赏数学的人数是很少的。——贝尔斯

41、我曾听到有人说我是数学的反对者,是数学的敌人,但没有人比我更尊重数学,因为它完成了我不曾得到其成就的业绩。――哥德

42、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纳皮尔

43、无限!再也没有其他问题如此深刻地打动过人类的心灵。——D·希尔伯特

44、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华罗庚

45、学数学,绝不会有过份的努力。——卡拉吉奥多里

46、学习数学要多做习题,边做边思索。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苏步青

47、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展现它国立的强大。数学的发展和至善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拿破仑

48、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的数学家永远成不了一个完全的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

49、以我一生最好的时光追寻那个目标……书已经写成了。现代人读或后代读都无关紧要,也许要等一百年才有一个读者。——开普勒

50、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华罗庚

51、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康托尔

52、在数学里,分辨何是重要,何事不重要,知所选择是很重要的。——广中平佑

53、在数学中最令我欣喜的,是那些能够被证明的东西。——罗素

54、哲学家也要学数学,因为他必须跳出浩如烟海的万变现象而抓住真正的实质。……又因为这是使灵魂过渡到真理和永存的捷径。——柏拉图

55、这是一个可靠的规律,当数学或哲学著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奥的话写作时,他是在胡说八道。——A·N·怀德海

笛卡儿名言范文第5篇

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高尚情操、成功与挫折、智慧与幽默、分歧与争论,物理学思想与方法的演变、物理学发展跳动的脉搏,都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奋发向上的激情,引起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思考。例如亚理士多德,他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最先把哲学从其他科学中独立出来,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例如伽利略,他利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理想实验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亚理士多德的错误理论。另外他还证明了摆的等时规律,他是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他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卓有成效,是世界上首先融会贯通数学、天文、物理三门科的科学巨人,他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所以说象这样物理学史的教学,有助于活跃思维,增强胆识,学生更加自觉地继承前人的事业,有效地进行学研究,激励他们把对科学家的崇拜转化为学习动力。同时引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这样,我们就能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并不断发展学生学习物理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兴趣和信心。

2、促进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科学态度是指从事科学活动应具有的稳定的行为倾向,包括: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谦虚谨慎善于合作、独立思考追求新知、关心社会关心环境、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等。

物理学史上大量事例表明,科学的探究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都是经过曲折和磨练,这需要科学家顽强的意志甚至是献身科学的牺牲精神。笛卡儿、牛顿、惠更斯、卡文迪许等为了科学研究终身不娶;富兰克林为了研究雷电而冒险进行“费城实验”,科赫曼为同一目的而遭雷击身亡;法拉第经10年的不懈努力做了三百多次的实验,最终得出电磁感应的条件。这些感人的事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思想,顽强意志及忘我牺牲的精神非常有感染力。物理学史上大量事例表明,追求真理的科学思想和献身科学的牺牲精神是科学伟人们取得成就的崇高思想境界的支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入一些科学家的光辉言行、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高尚品格以及丰富的个性,这些介绍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3、有利于养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当前,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社会信息化和高科技的加速发展,教育从人文科学到科学化再走上科学化与人文兼容互补的历史发展轨迹。而物理学史是自然科学、人类思想,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文史哲的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体。决定了物理学史在实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中的特殊作用。

人文精神是“爱”的精神,热爱科学,热爱科学事业,热爱自己的祖国。科学家在致力于科研活动的同时,处处重视人的价值,孜孜不倦地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楷模。牛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既表现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体现了谦虚诚恳的态度。爱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人类的正义感出发,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纳粹德国以前研制原子弹,当研制成功以后,他又从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儿长期从事核物理研究,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科学事业和自己的祖国,并三次获得了诺贝尔奖,最后均因长期接触放射物质而死于白血病,因而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一种献身精神。爱因斯坦就曾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人文精神还体现为团结、合作、民主的精神,曾任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的汤姆孙总是把他所知道的和所能想到的全部告诉助手和学生,甚至把他自己设计的方案无代价的给予学生,在他任期内共培养了84位物理学教授,27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诺贝尔奖获得者7人。教学中将这些物理学史内容与物理知识相融合,其中蕴涵的科学家充满人文主义的态度和精神将激起学生心灵的震动。

4、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对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很有帮助。比如可以通过物理学史实例向学生反复阐明偶然与必然的关系,指导学生正确看待机遇、使他们明确今天的准备正是为了明天抓住机遇;例如伦琴发现X射线和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和昂纳斯发现超导电性、钱三强发现重核三分裂以及某些科学家的挫折和失误,分析其偶然性与必然性、机遇的得失、经验与教训,并联系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让学生们树立向科学进军的决心和信心。

笛卡儿名言范文第6篇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师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实施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数学这门学科,无论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还是在人的素质培养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它在强调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的同时,更加注意到了个体性,发展性和未来性。数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进而激发其创造能力的教育。因此,在中职数学的素质教育中,应重视数学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1 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育目的的核心是培养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主要包括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批判性、灵活性等,新的数学教育思想又为数学教学提出了“既教证明,又教猜想”的教学原则,要求培养学生的合情思维、合情推理等非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发展自我思维的空间。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的素质教育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首先,要重视数学史的作用。19世纪英国格莱舍说过一段名言:“任何企图将一种科目和它的历史割裂开来,我确信,没有哪一种科目比数学的损失更大”。可见,如果数学教学缺乏历史的观点,那么就会减少数学的教育价值,数学史对数学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一些数学史,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思维素质都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在讲授利用圆内接多边形面积的极限求圆的面积时,可向学生介绍我国魏晋时代数学家刘徽首创的“割圆术”;在讲授“二项式定理”时,给学生介绍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的杨辉三角形;在讲解析几何时,可介绍一下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儿的生平。通过这些介绍,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美妙的数学思想方法。

其次,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不受约束,充分展开自己联想和想像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具有流畅、变通和独特的特征。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在考虑解决问题时要寻找最优解法,既要注意数学本身的知识,又要突出各科知识的横向综合应用,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数与形之间的转换等,要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新意识。

举例1:求证

分析:常用的证明方法一般是从左推到右,或从右证到左,还可以变成:=1(右≠0)、左一右=0,这样一来,此题的证明方法可以有很多种。

分析:方法一是采用无理式有理化的方法,它是学生常用的求极限的定式思维方法。方法二是运用洛必塔法则进行极限运算。方法三较巧妙地运用导数的定义求极限。

发散思维思路广阔,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探索的状态,通过活跃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2 加强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事实,因此在数学的素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数学价值观,重视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坚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力量,例如:在讲“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之一前,可先让学生计算一下按―定规律堆放着的一堆木材的总数量,让他们亲身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学有所用。又如,不论是生产或者是经销某些产品,都要调查研究社会的需求,以决定生产或进货计划,要了解产品的质量,工作的效益分析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而数据的分析则需要应用一定的数学(或统计)模型和计算方法。

由于各个专业对数学要求的侧重点和深度不一样,学习数学的时间又很有限,所以在选材上还应结合专业的要求,选一些专业例子,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的重要性,例如对学财经的可利用导数来进行决策分析:设某项目的利润L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其两方案

函数关系分别是,,其中t表示时间,问此二方案谁优?

解:当t=1时,L1(1)=L2(1)=,两方案的利润相等,下面看一下t=1时的利润变化率:

这表明两方案的利润变化率(即变化速度)仍然相等,接下来考虑利润的变化率的变化率。

由于二阶导数反映函数变化的加速度,所以在t=l处,利润L1(t)的变化速度在减慢,而L2(t)的变化速度仍在加快。因此,方案L2(t)优于方案L1(t)。

笛卡儿名言范文第7篇

一、在活动中“玩”,让学生在体验科学的精彩中生趣

玩是任何一个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可以让学生在完全放松、快乐的心境下接受信息,获得感悟。科学教学中,教师组织“玩”的活动,可让学生直接感知科学情趣,领略科学的精彩与神奇,从而激发其学习科学的兴趣。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玩,就是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场景。

如,我在教学《设计一个鸡蛋保护器》时,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各小组马上把材料摆在课桌上,有羊毛、海绵、学生的棉帽子、铁丝、软纸,甚至还有泥巴……谁会想到学生会想出用这些材料?接着让各小组讨论,鸡蛋保护器的设计意图和所用材料的作用?各小组的学生马上讨论起来。学生汇报完各自的方案后,我就让他们动手设计。第一小组用了一些羊毛线绳等材料;第二小组把布块软纸包在鸡蛋的外面;第三小组更奇怪,把海绵掏了一个小洞,将鸡蛋放了进去……在“玩”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认真、仔细、全面的观察;能敢于提出各种问题和善于提出有效的问题;能对观察和实验进行科学的预言;能像“科学家”一样搞一些“准实验”;能对观察、实验、交流作认真的记录;对科学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能把自己的观点完整地进行交流,与他人共享和研讨。

二、在体验中“问”,让学生在惊惑科学的玄妙中发疑

新课程的中心环节是科学探究,而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开端。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一个过程。“问题”对于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构建让学生生疑的活动,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在对科学产生玄妙感的体验中,进一步激发探究欲望,强化学习动机。开展这类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获得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促使他们生疑、惊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科学”学习活动中应该注意儿童所蕴藏的学习主动性,设计一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乐趣中产生好奇心,并点燃思考的火花,激发探究的欲望,从而引发相关的学习活动,不断发展自己的认知体系。在教学《各种各样的花》一节时,我先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各种各样的花:雍容富贵的牡丹、凌寒傲雪的梅花、热烈奔放的、娇艳欲滴的玫瑰、含羞露蕊的凤仙花――欣赏完了,学生的问题也出来了:这些花为什么不一样?花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花有什么作用,开花后就有果实吗?怎样才能种出相同的花?……接着再引导作一下讨论,很容易就生成了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探究问题。因为是学生主观上生成的探究愿望,接下来的学习探究中同学们订计划、做观察、搞分析忙得不亦乐乎,探究活动开展得很顺利。

三、在体验中“做”,让学生在重演科学的历程中求真

如果说“玩”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触发点,“问”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开端。那么“做”,便是学生实施探究的中心环节。在科学教学中,开展“做”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产生科学的求真意识和态度,并在亲身参与实践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演变历程和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求索精神。为此,科学课应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室内、在教室内、或在家里,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包括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对实验结论的正确性不作强求,但应十分重视实验过程的严谨严密、认真规范与尊重实验事实的要求。除教材编排的学生在实验室内必做的实验以外,教师更要留给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验的机会与空间(如上课时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并激励他们回家时经常做些家庭小实验(利用家里现有的生活用品做器材)。

四、在体验中“想”,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思考

十七世纪法国伟大的哲学家笛卡儿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巴尔扎克也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个力量无边的人。”在科学中,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是科学教学的根本所在。因此,开展“想”的活动,旨在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与点拨,开启学生的思维,舒展学生的灵性,让他们在积极开放的思维状态中领悟科学的思想,从中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教学《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时,我给同学们提供了电池、小灯泡、细电线、电池盒、小灯座等材料后便放手让他们尝试连接,活动后再问他们哪些方式连接灯泡可以亮?哪些方式连接灯泡不亮?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怎样找到电路中出故障的地方?在实验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或有什么想法?虽然我对活动只做了简单的引导,但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不但了解了一个完整的电路的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及电路故障的查找排除,而且培养了在探究活动中要多向思考、团结互助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也享受到了探究活动的乐趣。

笛卡儿名言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翻译;哈姆莱特;独白

Abstract:Translators have always been paying much attention to the translation of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in Shakespearean [WTBX]Hamlet[WTBZ]. Therefore, many different translations have been produced. The paper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way of its translation further by contrasting and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Key words: translation; Hamlet; soliloquy

1 引 言

提及莎士比亚,人们总会想到他的着名悲剧《哈姆莱特》(Hamlet)。说到哈姆莱特,无人不晓他那段着名独白的第一行: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几百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莎学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有关《哈姆莱特》的着述和论文,更是不计其数。而在有关《哈姆莱特》的研究中,对这句脍炙人口、精妙绝伦的独白的理解分歧最大,发表的论述也最多,真可谓见仁见智,各领,争论长达数百年之久,至今仍在继续,尚无定论。Jenkins Harold 曾指出,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这段独白“被人讨论得最多,误解也最甚”[1]。

在我国,《哈姆莱特》也受到特别的青睐。自从1921年先生首次译出以来,迄今已有10个以上的汉译本。我国的莎剧翻译家对这段着名独白的理解和翻译也颇为不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群起争鸣,发人深思。

2 名家名译比较分析及译法探索

以朱生豪、梁实秋为代表的莎剧专家和学者,依据自身的学识修养和理解,从不尽相同的角度对该句独白作出了各具特色的诠释和经典翻译,可谓是世界莎剧翻译的一朵奇葩,为世界莎学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但文学翻译毕竟是一种有缺憾的艺术,世间不存在绝对完美、无可挑剔的译作,正所谓“译无定本”。这就是说,他们的理解和翻译还不尽完美,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有待于后来者站在这些巨人的肩上继续努力和探索,找出更佳的翻译方法,以期更加接近莎翁本意,还莎剧本来面貌。下面就从这些名家名译出发,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分析,来进一步探讨该句独白更为理想的翻译。

2.1 名家名译

笔者目前所收集到的名家名译如下:

朱生豪: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梁实秋:死后还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

曹未风:生存还是不生存:就是这个问题:

孙大雨:是生存还是消亡,问题的所在;

林同济:存在,还是毁灭,就这问题了。

方平:活着好,还是死了好,这是个难题啊:

卞之琳: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

王佐良:生或死,这就是问题所在。

许渊冲:死还是不死,这是个问题。

裘克安:活着,还是不活了,问题就在这里:

陈国华:是生,还是死,问题就在这里:

2.2 澄清一个问题

这里,我们要首先澄清一个问题,就是question之后的冒号(:)。《中国翻译》1990年第三期登载了张庆路先生的文章,他对“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解释提出了一些看法,他很强调此行句末的冒号,认为上句和下文紧密相连,并应有同样的顺序,即to be=to suffer; not to be=to take arms, 是一种排比。其实,莎剧里的冒号不是本来有的,在古本里这里只是逗号,后人编辑,改了冒号,也有人改作分号;还有人在that前加了破折号。莎士比亚本人不关心标点,他对此也不负责任。因此标点是不足为凭的[2]64。并且,严格说来,首行里question之后的冒号“:”,在这里不具有现代标点的“提示性”或“引起”的作用,因为“英语大约从1550年起称“:”为colon,意为‘长句段符号’;在colon之下的断句符号“;”,从1664年起称为semicolon,意为‘半长句段符号’……从18世纪晚期开始改作提示性的符号[3]78。由此可见,在理解和翻译该行独白时,我们不必斤斤计较于标点符号。从上述名家名译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在翻译时由于依据的版本不同,在标点符号上出现了差异。“To be, or not to be”后的标点有逗号也有冒号;“question”后有冒号、分号和句号。这些都是后人行为,与莎士比亚本人无关,因此标点是不足为凭的。

2.3 独白真正意蕴的透视

对这段独白的理解,长期以来存在着严重的误解和明显的分歧:这是一段对人生的哲理思辨呢,还是在权衡“自杀的利弊呢?英国的权威莎评家A· C·布雷德利指出:“在这段独白中哈姆莱特想的根本不是自负的重任。他是在权衡自杀的利弊。”[3]76前苏联莎评家莫罗佐夫认为,在这里“哈姆莱特又再次萌发了自杀的念头”。我国的莎评家孙家琇也认为,“在‘活还是不活’的独自中,他还是想着自杀的出路或结局”[4]。梁实秋认为,这段独白是讲“哈姆雷特蓄意自杀,于第一幕第二景之独白中已有表示”[5]。裘克安指出:“ 我觉得,这整段话要贯通地去理解。哈姆莱特当时想自杀,这是他面对的总的问题。”[2]66

笔者认为,以上“自杀”论是脱离了语境而产生的误解。我们知道,这段独白出现在第三幕第一场,此时哈姆莱特已经安排好了“捕鼠剧”的上演,当他独自一人时又开始沉思,道出了这一段着名的独白。在第一幕第二场,哈姆莱特确实曾萌发过自杀的念头,那是因为父王突然去世,叔父僭越王位,母亲又迅速地改嫁给了叔父,接着鬼魂又告知父亲被毒害而死的秘密,他又与恋人产生了隔阂,所有这些使这位原本踌躇满志的青年王子陷入了无奈与深深的悲愤之中。而此刻,经过两个月的痛苦煎熬、思绪波澜之后,他已经不是先前那位单纯的王子了,他在思考与即将采取的行动有关的问题,从对“生”的“无涯的苦难”的慨叹到对“死”后那个只见有人去、不见有人回的“神秘王国”的“惧怕”,渐渐陷入了思考与行动的矛盾之中。因此,这段独白是哈姆莱特对生死的一种哲理性的思辨,并非“蓄意自杀”。 他在这里想到活怎么活法,死又是个什么样子;活有两种活法,死后也有两种结局。

2.4 比较分析及译法探索

弄清了这句独白的大背景,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它的翻译方式。从整段看,not to be=to die/sleep,这点基本达成了共识;至于to be=to live (仅在意义上),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take arms(反抗), 另一种则是suffer, bear(苟且偷生),笔者认为这两种情况同时并存,即继续向罪恶奋起抗争,还是就此罢休而苟且偷生。但也有人认为,“默然忍受着苟且偷“生”呢,或是“挺身反抗”而壮烈地“死”?[3]76陈国华先生也认为“……忍受意味着生,抗争意味着死。”[6]29即在他们看来。反抗就一定会死。但笔者认为,反抗应该有两种可能的结果:要么被对方杀掉而死;要么杀掉对方而生,即反抗有死的可能,但同时也有生的希望。因此,反抗不等于死亡,反抗不一定死亡,而且只有奋力反抗才能更好地活着。

事实上,to be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出发点,古希腊

哲学中的本体论范畴being (古希腊语to on)就是从to be (古希腊语:eimi)发展来的

[7]。类似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译为我思即我在)和海德格尔的“此在”里的“在”的含义。在“To be, or not to be”这前半句中,“to be”单独出现,后面没有跟任何表语或状语,因此它表示个体的存在,意谓“生”、“实有”、“恒存”,即对存在的肯定。与之相反,“not to be”意谓“死”、“断灭”、“虚无”,即对存在的否定[7]。由此可以看出,“To be, or not to be”在这段独白中是指生存还是死亡,饱含了人生哲学意味。

具体到“to be”的翻译,梁、林两位先生用了“存在”,朱、曹、孙三位先生用了“生存”,虽然从“在”衍生出“存在”和“生存”均带有哲学意味,但落到具体的上下文里,用来指人,笔者认为后者比前者更为可取。卞、方、裘三位先生用了“活”字,通俗易懂,但意思太实,少了点人生思辨的哲学意味。陈国华先生撰文指出,假如“To be, or not to be”在语域上等于“活下去还是不活”,为什么莎士比亚不让哈姆莱特直截了当地说“To live, or not to live”? [6]30实际上,“To be, or not to be”简单归简单,却带学究气,比“To live, or not to live”抽象、文雅;中文的“生存”或“生”在语域上比“活”更接近“to be”。那么莎士比亚为何让哈姆莱特说这种带学究气的话呢?孙大雨先生解释说:“罕秣莱德[按:即哈姆莱特]是个从威登堡大学赶回来奔父丧的青衿学子;他好学深思,尤其喜爱道德哲学这门学科,所以他在独白里学究气极重。”[8]因此,笔者认为“to be”应译为“生存”为佳。

至于“not to be”,有的译文仿原文加“不”字,如梁、曹、卞、许、裘五位先生;有的则用一个反义词“毁灭”(如朱、林两位先生)或“消亡”(如孙大雨先生)。笔者浅见认为, 这些字眼都显得牵强,更消解了相应的“在”字的哲学含义。尤其是梁实秋先生的译文更值得斟酌。他的译文比原文多了“死后”二字,梁先生在注中说:“‘To be, or not to be’ 一语就应作何种解释,议论纷纭,然总以浅显平易之解释为近是,故译如本文。”[5]陈国华先生指出,首先,是否应该“总以浅显平易之解释为近是”,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翻译原则问题。更重要的是,加了“死后”二字,这句话的意思就整个改变了[6]29。裘克安先生更直白地指出,梁译“死后还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他的错误理解;观下文可知哈姆莱特相信人死后有灵魂,害怕死后还会受苦难[2]66-27。笔者认为,参照下文哈姆莱特对死后的思索,他在独白中说道:“要不是害怕人死后不知会怎么样;害怕那只见有人去,不见有人回的神秘的冥府——才把意志瘫痪了……”从这句独白可以看出,哈姆莱特对死后会怎么样,存在还是不存在,是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的。从这一角度考虑,梁先生的译文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死后”二字一加,便抹去了独白中对“生”的思考,既不忠实于原文又与下文不完全相符。因此,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To be, or not to be”可直接采用中国人生哲学的“生、死”二字,译为:生存,还是死亡。从而实现语域、内涵意义上的更进一步地对等。至于后半句“that is the question”,看似简单却难译,上述引文出现了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That指前半句的“To be, or not to be” 问题不大,这里关键是原文定冠词the的翻译。朱生豪先生把the译成“一个”,还赘添“值得考虑的”五个字,虽意在强调“问题”,注意到了定冠词的特指意义,但这五个字的添加大可不必,反而削弱了独白者沉思自语的气氛;方、许两位先生把the译成“个”,梁、卞两位先生虽没有直接点出“一个”或“个”,意思却也是如此;孙大雨先生的译文不成句,前后语意未能贯通,不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曹、林两位先生虽然用“就是”和“就”表达出了the的特指和强调,但正如陈国华先生所指出,曹译和林译大同小异,虽然译出了the的意思,逻辑上却有毛病[6]30。由于原文的主语that 没有译出来,在他们的译文里主语只能是“生存还是不生存”,而同时“这个问题”的所指也正是“生存还是不生存”。这样,曹译和林译等于在说“生存还是不生存,就是生存还是不生存这个问题”;王佐良先生译为“这就是问题所在”,与曹、林相比,技高一筹。

我们知道,在汉语里面,当不带限定语的名词短语作为句子的主语出现时,其所指一般是恒定的,相当于英语中带定冠词的名词短语。因此,这里只需把原句中作表语的question移前作主语便可达到翻译目的,即把这后半句译为“问题就在这儿(里)”。这样,既克服了定冠词the定指意义翻译的不便,更重要的是,“问题就在这儿(里)”和“that is the question”一样,又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贯通作用。裘克安、陈国华两位中国当代的莎剧翻译大家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

综上,笔者认为这一整句独白可译为:生存,还是死亡,问题就在这儿(里)。

3 结束语

凡是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总会带有译者个人的理解和审美倾向,正所谓“译无定本”,特别是《哈姆莱特》这一倾倒世界无数读者和观众的不朽剧本中的这句精妙绝伦的独白,它可谓是经典之经典,更能引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诠释。有一千个读者和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中外研究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笔者毕竟学识肤浅,谈不出什么高明的见解,更没有能力对以上莎剧大家评个高低,只是有感而发一点儿拙见,以期引起学界对这一颇具争议的着名独白更多的重视和争鸣,使我们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理解和翻译越来越接近莎翁的本意。

[参考文献]

[1] Jenkins, Harold (ed.). Hamlet [M]. The Arden Shakespeare. London: Routledge, 1982: 484.

[2] 裘克安. 莎士比亚评介文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 蓝仁哲. 从语境与语篇谈哈姆莱特独白“To be, not to be…”的理解[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 (6).

[4] 孙家琇.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M]. 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第六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3

[5] 梁实秋(译). 莎士比亚全集(32):哈姆雷特[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302

[6] 陈国华. 论莎剧重译(上)[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