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写风俗习惯的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语写作;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策略

语言学家拉多曾说:“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学好语言。”英语高考说明中也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情感,提高跨文化意识”。因此,要让学生学好英语,能够准确无误的运用英语传递信息,表达、交流思想情感,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和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由于受到教学观念、教学时间、教学方法多方面的影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汉语学生因为不了解英汉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英语写作时受母语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写出来的英语作文完全失去英语文化内涵,却是处处留下汉语的痕迹。为此,本文将从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层面,探究减少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英语汉化现象的教学策略。

一、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对高中英Z写作的意义

(一)规范学生英语写作方式。在教学中强化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英语表达方式所体现的英语文化内涵,体会英语表达的语言魅力,欣赏到英语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进而对英语表达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规范学生英语表达方式。比如,明确了“英语中主语和谓语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就不会把“天那么的蓝”写成“Sky so blue”,而是必须写为“The sky is so blue”。

(二)减少学生英语写作错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胡文仲认为“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个语言”。深入、全面地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比如、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就会避免出现诸如把“lucky dog”理解为“幸运狗”,把“work like a horse”理解为“像马一样勤勤恳恳”等错误的出现。如“你能说英语吗?”这句话,要是请学生译成英语,十有八九会得到这样的答案:“Can you speak English?”从英语机械语法的角度来说可能不错,但不管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他们是绝不会这样问的,他们的问法必然是“Do yon speak English?”

(三)丰富学生英语写作内容。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的不同,不同语系的语言都会形成大量的习惯用语、俗语和固定用法,了解和记忆这些习惯用语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英语写作的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写出来的英语作文更具有“英文味”。比如,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all the best(一切顺利,万事如意);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fire“无风不起浪”。还如,a lot of(许多,大量);by accident(偶然);carry on(继续下去、继续开展);get along with(与……相处);the more…the more…(越……就越……)等等,学生能够在英语作文中灵活、大量地使用这些习惯用语,无疑会使学生的英语作文增色不少。

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英汉文化差异比较,准确理解、运用词汇。由于英汉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的不同往往产生词汇上的不同联想意义,而这种词义上的不对应和差异性往往就是造成汉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英语汉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只有在学生熟悉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后,理解相同字面意义的词汇在不同语言中的不同内涵,才能够得到准确地应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英汉文化在称呼语、褒贬义、禁忌语、交际规范、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介绍和比较,并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加深学生的认知和关注度,达到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的程度。比如,西方人很看重东西的所有权,是你的还是我的,有明确的界定,虽然“have”的基本意思是“有”,但不同情形下运用不同:我have 的,给你了就是give,而你得到了,就是get。

(二)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增大文化信息输入。对于汉语学生加强英文阅读是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收集、选择不同体裁、风格各异的具有英语文化特色的英语文章,引导学生关注和积累英语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知识,增大学生的文化信息输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其次,要利用高中英语新教材中关于文化背景与文化差异的介绍,如在unit1:integrating skils部分中reading and writing训练就介绍了有关如何在网上交友,如何发英语征友邮件,同时包括了近几年才产生的一些时尚新鲜词汇。通过这些任务式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活动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习得语言能力,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范文第2篇

英语 教学 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40-02

当我们学语文的时候,经常会提到要注意文章的语感、语境,其实学英语一样,也要注意其语感,初中生注重培养与训练他们的英语语感,对他们学好英语大有帮助。那有人会问:语感到底是什么呢?语感是人们对于语言的领悟感应的综合直觉能力,包括对语音、语调、词汇、词组、语法、语义、语用等许多方面的敏感的直觉能力,是随着语言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获得积累和加强的一种能力。所谓熟能生巧,在语言上也是一样,这样表现出来的就是语感,对某种语言语感强的人,则对该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强。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好了学生的语感,对学生运用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大有帮助,反之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语感培养与训练。

要想学好英语,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呢?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尝试发现,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去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英语语感,从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1听力训练培养语感

初中英语通常没有安排专门的听力课,但是初中教材每个单元中都安排了一定的听力训练内容,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听老师同学之间的说或者磁带读,去感知英语语音和词句。刚开始,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能力可能较差,存在听不懂的现象,但是随着一边看教材一边听,反复多次听,达到从听不懂到听懂,从部分理解到全部理解,逐步产生对外语的良好感觉。在听的过程中,我们也得注意首先要让他们听准确的发音,反复模仿标准的发音,然后学习掌握标准的英语语调,最后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注意英语句子的意群停顿,把握好英语优美的抑扬顿挫的节奏。这也就是防止学生形成中国式英语发音的毛病,这就要求从一开始就做到发音标准,否则形成了语言习惯就很难更改。所以教师要把教材录音带作为听说训练的第一材料,听之前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掌握标准的发音。其次,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听力课,听力内容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可以让学生在课上边听边看,逐步提高听力。再次,在训练听力的同时,注意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有利于语感的形成。

2让学生大胆的说,接受语感

听和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我们加强听的同时,也要加强说的能力,也就是口语表达能力。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和训练:1、复述。复述是以言语重复刚识记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是英语听说训练中的有效手段。它包括重复性复述和改造性复述两大类。不管是哪种复述都要抓住中心,取舍合理,结构完整,这也就要求理解和把握原文,包括原文的语言表达特点。复述最重要的意义是能培养语言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也就在复述的过程中逐渐的接受语感。2、问答。问答属交流型的说话训练。它运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锻炼学生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对语言的接收能力与组织能力。通过问答,把探讨的问题引向深入,使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达到预期的目的。问答的过程,也是训练的主体答者抓住问题、分析问题、考虑答案、组织语言的过程。问答过程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运用判断和推理,也是接受语感的能力的过程。3、讨论。讨论是围绕一定的中心议题,大家各抒己见求得观点一致的交流方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普遍关心的、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话题,通过学生分析话题、总结材料、陈述观点、然后组织语言发言,来判断学生的语言掌握和组织能力,看观点是否清晰明朗,语言是否自然、连贯、果断,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很有作用。4、课堂活动。学习英语需要相应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自编、自演英语短剧,用英语讲述短小精彩的故事,通过集体交流,会有效地增强语感。

3记忆朗读与阅读结合,提高语感

学好英语不得不读,这就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记忆朗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背诵,有人会疑问,那不就是应试教育么?其实也不然,因为“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要抓背诵”。“背诵”是培养和提高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记忆朗读不仅能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感悟,还能够培养他们正确的语言学习思维和感知能力。通过记忆朗读,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学习感官,便于培养他们的学习思维;另一方面,能够激活他们的语言思维,增强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学习效果。英语学习,词汇是基础,语法是关键,不朗读记忆理解,谈何掌握充足的词汇量,谈何学好英语的基础。英语学习,不朗读记忆理解,谈何熟练众多语法。对于教材课文的记忆朗读,也是掌握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全文大意,有助于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特点,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法特点。记忆朗读过程中,教师适当指点阅读技巧,包括怎样猜测词意,怎样推理判断,怎样提高阅读速度等,使整篇课文不断在学生头脑中复现,从而使学生由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到运用课文,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另外一个层次就是阅读,这个渗透在我们平时上课对课文的理解上,也表现在我们对课外材料的阅读上。阅读一方面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另一方面掌握语法技巧和写作的重要手段。人脑就像一个用来容纳知识的容器,输入的语言信息越多,经过大量的积累和巩固,输出的语言就会越来越顺利,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可适当要求学生阅读好课文,掌握必须的词汇、语法,另外阅读一些文学名著,了解英美国家的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等,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为实际交流奠定基础。

4从翻译句子到写作文,发展语感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班级;学习环境;建构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应用。学习英语离不开环境。良好的的英语学习环境,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农村小学生往往会因为缺少较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而减少了学习效果。在课堂上,学生能听到英语教师较流利的口语,但学生每周一般只能接触三到四次,每次仅三十分钟左右(还有十分钟用来活动,做练习等);在家庭里,家长们或许都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自己本身绝大多数都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英语也是相当陌生,无法在家中与孩子用英语进行交流。而且,目前社会上尤其是农村,用英语的环境很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因此,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很少,他们实在缺少一个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那么如何为农村的孩子们建构一个学习英语的好环境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自己的一些做法。首先,抓住班级这个学习英语的主阵营。班级无疑是农村小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语言环境的主阵地和出发点。因此,班级英语环境的建构,是重中之重。其次是其他环境的建构。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一般是指较易进入人们视觉的因素,具有较强的物质性,如设施环境、社会环境等。而软环境则是指易被人们用心理感觉的因素,具有较强的精神性,如诚信环境、服务环境、文化环境等。下面笔者对它们逐个进行论述。

首先,班级英语软环境的建构

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动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平时课堂上,我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英语课堂、创设一个浓厚的英语氛围。

一、营造和谐课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英语课堂,做孩子们的领路人和好朋友。我在课堂上注重轻松、愉快、民主,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与交流。并且尊重客观差异的存在,鼓励、帮助后进生学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求所有的学生都优秀,但求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与进步。

二、创设一个浓厚的英语氛围:教师要努力创设学习英语的课堂环境,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机会。如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说英语,开始时学生可能还听不懂,教师可以适当的解释,还可以借助于手势、表情等体态语以及一些直观教具。天长日久,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有长足进步。当然,课堂上要求学生也尽量使用英语表达。适时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如Christmas,Halloween, Easter, Thanks Giving Day等等。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拓宽他们的视野,逐步培养学生的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逐渐养成一定的英语语感,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信心。

其次,班级英语硬环境的建构

一、建立英语角

目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英语图书比较少,很多农村小学生一学期只读了一一本英语书,那就是教育局发的教材,课外阅读几乎没有。为了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我在班上创设了英语图书角,除了帮他们找一些课外读物,利用网络,经常在网络上搜集适合他们的英语材料。并让学生自己在身边搜集英语材料,如笔记本的封面,各式各样的商品使用说明等等。还让学生们将自己家的图书带来,彼此间互阅,这样,就满足了更多学生的阅读需求。在班级创设英语环境,墙上这块宝地当然不会放过。

二、办英语墙报

鼓励学生自办英语墙报,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排版、收集、查找内容。要求墙报应有趣味性,短小易懂,并加上一些介绍英语国家风俗习惯的内容,增长学生的见识。建立这个平台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学习,平时一些优秀的作业、比较好的小作文、学生们自己收集的一些有趣的英语小知识和英语小故事等等也可以拿出来展示,我还鼓励学生自编歌谣故事,好的作品都可以展示到墙报中来,让它成为真正属于学生们自己的英语天地。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其最终用途是用于交流。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语课外活动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也是培养英语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要重视和开展多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那么,教师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笔者就自身的经验,略谈一二。

一、开展活动注意事项

(一)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教师在每个学期开始时,应把开展课外活动列入教学计划。在班上成立课外活动小组,每个小组设定一名组长。并事先做好活动内容、形式、时间和人员等方面的计划与安排。教师要定期检查每个课外活动小组及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到有检查、有督促,使活动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要及时表扬、鼓励活动积极分子。建议每一个月进行一次活动评比,并定期展示课外活动成果,检阅活动成果,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这样才能使课外活动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起来。如我在5A Unit 8 A camping trip 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野餐准备交流,每组学生都积极参与,收效颇佳。

(二)英语课外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在组织课外活动时,一方面应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另一方面应争取吸收更多的学生参加,特别要重视吸收后进生参加课外活动,挖掘他们潜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对于喜欢唱歌的后进生,就鼓励他带领大家唱英语歌;对于英语书写工整的后进生,鼓励他参加英语墙报小组。通过这种形式,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英语课外活动。在活动在增加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增强英语学习兴趣。

(三)学生是英语课外活动的主体

教师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应牢记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只起倾听、点拨的作用。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让课外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们自己的活动,让学生能自由地谈,自己讨论、评论,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是课外活动的主体。

二、英语课外活动要形式多样,避免单一。

英语课外活动方式很多,只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我们就要大胆地去开展。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开展了如下几种课外活动。

1、英语兴趣小组:每星期开展一次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表演、朗诵、游戏、唱歌等,教师要及时对小组情况进行检查,以便为学生提出指导意见,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2、英语广播站:由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播音员,广播稿来源于学生自己动手写的一些简单的小故事或趣事,鼓励学生把自己身边和周围发生的事试着用英语来表达。同时播放一些英语歌曲,一些英语小诗等等,尽量给学生营造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英语比赛: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比赛,如:英文书写比赛、口语比赛、英文歌曲比赛及演讲比赛等。英语比赛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英语词汇积累:鼓励学生寻找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英语,例如:超市门上有pull和push;公交车车门旁的“up”、“down”,开关上的“on”、“off”,等等。每个学生找的单词不同,而当他们掌握了不同的单词后会互相交流,从而促进了整体学习,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实践证明,通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能较好地弥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缺陷,积极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有助于渗透品德教育,培养团结互助精神,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听音、辨音的能力,培养语感,增强记忆。因此,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我们教师必须要采取生动活泼、轻松快乐、形式多样的方法去进行教学,让学生身心放松,积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并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5、课本剧表演:我将班上爱好表演的同学组建成了课本剧表演小组,平时主要是让他们将学过的课文用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以促动他们去学习课文;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向全班同学展示,以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每学期还有一到两篇的英语童话小故事的表演与展示,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当然,教师平时要进行适当的指导,不要让学生因为遭遇困难而失去兴趣,毕竟,保持兴趣要比激发兴趣更重要。

6、朗诵:对于发音比较好的学生,我就将他们组建成朗诵小组。平时主要指导他们一些正确的发音以及朗读技巧,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便让他们肩负起班上早读课的领读和指导其他学生读书的任务,以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以带动全班学生的学习。

再次,校园英语环境的建构

一、学校的标志牌警示牌和一些标识包括班级名办公室名称等等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表达,如Keep off the grass; No littering; Save water; Class one,Grade Five ;Teachers’ office No.1 ect.

二、学校广播台每次都有英语节目。内容有佳作欣赏,英语儿歌,英语小故事等等。为学生创造浓浓的英语校园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吸取英语营养。

另外,家庭英语学习环境的建构

和家长联系,让学生建立英语课外读物记录手册。经常和家长联系,提倡孩子在家读英语课外书并留有记录。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有趣的英语故事,笑话,寓言等等。让孩子在家也能按自己的想法布置自己的房间,开辟英语空间,用英语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展示在学校习得的英语,提醒家长在家千万不能笑话孩子说英语。鼓励有条件的家长在节假日里带孩子逛逛外文书店。我还根据班里学生英语的基础,组织学生进行一帮一的帮扶结对活动,扩大学生们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时空,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将英语学习延伸到校外。

总之,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学习的主要环境在学校,而学校里学习英语的主要环境在班级。我们教师要以班级为载体,创建优美的校园英语学习环境,并且逐步向家庭、社会拓展、延伸,努力创造一个真正适合农村小学生学习的英语语言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马承《马承与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3年8月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22-0025-04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备受关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着基础性、理论性、实践性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美中不足的是关于民俗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利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教育中也忽视了对人的精神养育有着重要作用的民俗文化这一重要内容,这就造成了学生语文素养的不均衡现象。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有它本身的教育意义和价值。《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的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 ,还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利用和开发”。

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民俗资源,有意识地挖掘教材的内涵,从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廊中,寻找世人惊叹不已的民俗文化资源,以之为载体,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教育核心,使学生吸收其中有益的精神营养,并变为自己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

一、语文教学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必要性

作为文化教育的传播者,我们都深知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它不仅是一门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化知识的课程,更是一门培养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气质、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课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突出其人文性。它所涵盖的意义相当宽泛,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人文成果被内化成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

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内容丰富,趣味盎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嵌入”这方面的教学,无论是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还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都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现状是我们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了解甚少。据笔者对自己所教学生的调查来看,他们知道西方“情人节”的浪漫,却不怎么了解中国“七夕节”的传统;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去欢度西方的“圣诞节”,却不知道该如何度过一个快乐且有中国“年味”的“春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如此描述自己重阳佳节的思亲之情,但是,现在的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重阳节不仅是尊老的一种表现,而且还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

学生民俗观念的淡漠、民俗知识的匮乏,其主要责任应该在教育工作者身上。在大家共知的教育模式下,为了在应试教育这块“战场”上取得“战绩”,大部分教师长期将教学中心放在字词积累和段篇分析上,很少体现语文学科人文素养培养的特点。即使有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更多的是因袭了孔夫子的思想,把教导学生“明人伦”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也就谈不上去思考挖掘由民众创造和享用的民俗文化资源了。

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让学生一辈子记住自己的语文课的好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学,根本不是为了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复述他背熟的东西,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我们应该将语文教育的营养内化为学生的人格,这样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在这方面,民俗文化教育更有其自身的优势。

作为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民俗文化不仅是人们世代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积淀、产物,而且也是这个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认知方式、生活理念的反映。民俗学者陈勤建指出,民俗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行为特征绝不是某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民族难以磨灭的民族印记,它的内容涉及到人格的塑造、心绪的情结、色彩的喜好、图腾的对象,它如同人类身体中的DNA,留在我们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整个历程中。它通过潜在的作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而每一代人在接受上一代的影响时,无论是接受、修正还是舍弃,都是主动、自觉的。人们在延续、发展民俗的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灿烂主线。

因此,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的中国民俗文化,应该成为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资源,应该强有力地“嵌入”中学语文教学当中。

二、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案例与体会

1. 从“礼”教起,课堂显露生机。通过研究文献,笔者了解了“民俗”的概念,并认识到先有民俗文化,后有高雅文化,民俗文化是高雅文化的源头。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因此,对“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教育,首先是对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弘扬”有了深刻认识,并开始有意识地搜集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知识的篇、段,以期从民俗角度找到理解教材的新视角。

一节作文课上,要求学生以说“礼”为题作文,学生的思路被卡住了。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礼”的意义和内涵呢?笔者想起了《触龙说赵太后》中对"趋"行细节的描写,对学生进行如下启发:

我国是礼仪大国,这一点在古人对举止言行做的具体要求上就可看出来。古人比较重视步行,对特定场合中走路的速度、步形、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触龙说赵太后》描写触龙见太后时的情景说他“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在太后气头上去见她,“遵礼”是法俗的需要,“尊敬”是交往的基础,触龙虽慢慢挪动脚步也做出快步走的姿势,这既是显示遵从君臣之“礼”又是表现对太后的“尊敬”,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他对太后的劝谏获得了成功、小礼节就这样反映了人物的大智慧。

接着,由此生发,让学生结合现代社会生活需要去深入思考与人交往应遵从的礼仪规范:公共场所慢步轻声,约人见面遵规守时等,这是一个人高尚人格的表现,也是弘扬礼仪之邦的文化传统、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的必需。这节课,不仅指导学生打开了作文思路,而且引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对他们养成审视历史和现实的睿智及洞察力也大有裨益,更有利于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保持民族本土文化的精髓,形成民族凝聚力。

2. 说“氓”解“雀”,发现深层意义。成功利用《触龙说赵太后》中趋礼的解读,尝到了民俗教育的“甜头”,促使笔者下决心引导学生挖掘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民俗内涵,更深入地寻找民俗教育的意义。特别是说“氓”解“雀”的过程,更加深了师生对教材的理解、形成了师生对中华文化的新认识。

说“氓”――讲《氓》一诗,抓住女主人表示“婚嫁随俗”的几句,将其与下文表示决裂的誓言对比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人物性格有了整体的把握。

先是“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语言温和委婉,虽已私下定情,因为无“良媒”不得不把婚期推迟,这是一个多么守礼遵法的女子!对“媒妁”之俗的顺从,一方面让我们看到自古以来中国婚俗中“媒”的重要,一方面让我们看到女子温和柔顺的人性之美。然而,这样一个和顺温婉的女性,面对“二三其德”的男子,毅然发表了与之决裂的宣言:“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前后两段描写鲜明地反映了女主人温柔而又坚强的立体性格,显出了《诗经》人物刻画的成功之处。

解“雀”――了解《孔雀东南飞》所反映的汉末的民俗,同样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人情美,从而受到感情的陶冶。

“七夕”和每月十九(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刘兰芝和小姑话别时说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的离别话语实际展现了难舍难分的姑嫂情,这种真情融在民风习俗中充盈着淳厚的人情味,教学中渗透诸如“牛郎织女”一类民俗故事,既可以增强语文课的知识性和趣闻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3. 灞桥一 “柳”,引发考题寻“踪”。在紧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面对高考必考的诗歌鉴赏题,学生往往产生畏难情绪,卷面上的8分会因种种原因而损失过半,甚至全部丢失。而导致学生读不懂作品或答题出现失误的原因,正是学生民俗知识的欠缺。如柳永《少年游》一词“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针对这首词的理解,笔者做了学生阅读情况统计,结果发现,24人中只有一人认为“词以景起,总揽灞桥全景,‘风物’句紧承首句拓展词意,将现实的故国之思与历史的兴亡之感交织”这一理解是不对的,此题的正确率仅为4%。当问到选对了答案的学生为什么这样理解不正确时,他又只能回答诗中写的不是“故国之思”,至于为什么不是就只有“跟着感觉走了”。

其实,只要学生只要稍微了解一点灞桥折柳的习俗,就能知道灞桥与折柳是别离的象征,再联系“风物尽前朝”即可理解这首词抒发的应该是作者在传统离别场所与友人别时的离愁别恨和怀古伤今之情,表达的应是悲愁与离愁、羁旅与感昔的双重惆怅,而非“怀念故国”之情。可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积淀,因而也就抓不住作者从折柳送别着想,专写离愁的主旨。更无法想象作者“想年去岁来,多少离人在此折柳赠别,杨柳屡经攀折,纤细轻柔的柳条竟至‘憔悴’”的感伤了。

此时,笔者才真正意识到对“灞桥”“折柳送别”这些古民俗知识的理解程度是怎样地制约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向往的师生互动、生“思”如泉的理想教学境界与学生知识现状出现了多么大的反差,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由此,笔者进一步意识到在古诗鉴赏教学中必须加强民俗知识的教学,并带领学生“补”做高考题,寻找民俗踪影,体会民俗知识的“钥匙”作用。

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以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为材料、2005年的高考重庆卷以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为材料命题,就“此夜曲中闻折柳”和“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等句提问,或从“折柳”问起,直奔民俗主题,或从“梅花、关山”隐藏民间乐曲的踪迹(《关山月》原为汉代反映征人思乡报国情感的《鼓角横吹曲》,它与后世琴曲《关山月》都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梅花落》则是南朝至唐间较为流行的笛曲)入手,如果学生对两支曲子略知一二,就会发现此题与《春夜洛城闻笛》的阅读都把民族乐曲知识作为解题的切入点之一。学生由此明白,多了解一点民俗,对提高古诗阅读能力大有好处。

再比如,高三年级进入11月考以后,频繁的讲题与做题,学生会逐渐感到疲劳,此时,根据诗歌鉴赏题目的需要,适时渗透民俗故事、趣味性常识,会刺激学生的兴奋神经,让他们暂时从疲劳中解脱。

有套试卷,以姜夔《淡黄柳》一词为材料命题并加如下注释:“寒食:清明节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这首《淡黄柳》词是姜夔寄居合肥写的,作者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以纾客怀”,从做题情况看,学生对这一点不难理解。他们感兴趣的倒是半吞半吐的注解后面的内容――为什么三天不生火?而这正是寒食节这一节日的来历。

笔者抓住学生的这一好奇心绘声绘色又饱含感情地讲述了介子推的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公子重耳流亡出走,介子推一直追随着他。为了救重耳,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后,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悼念介子推。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这就是“足下”一词的出处。从此,插柳枝,吃寒食,不动烟火,就演变成了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足下”的故事,演变成了足蹬柳木荡秋千的习俗。

听了这段故事,学生们被其中人物的行为打动了,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崇尚忠诚、重情重义的优良品质以及渴望清明盛世的传统文化精神。这堂课是利用民俗知识促进是个教学实践中的进行的一次知识拓展与情感教育成功的一例。它使我意识到,只要肯挖掘,民俗知识背后定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宝库。而这些民族精神如同血液一样伴随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发展汩汩流淌至今,甚至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仍然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4. 从节令习俗的描写中,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对民风民俗的相关内容已有所关注,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方面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尤其是把节令民俗纳入语文学习的视野,让学生能够了解华夏各民族丰富的风俗民情,为学生更好的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奠定了基础。

在鲁迅的《祝福》中,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的节令描写中。第一次是描写鲁镇年终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中的好运气”,以便他们过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的却是像祥林嫂这样的女人,预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参与“祝福”的权利。为争取这一权利,祥林嫂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吧,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她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的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路。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祥林嫂死的惨象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祭祀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化了旧社会吃人的本质,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真正原因。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记录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更揭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另外,高中语文教材中入选了《边城》和《红楼梦》的部分节选(《林黛玉进贾府》)。《边城》中端午节划船、捉鸭子热闹非凡的情景,充满神秘的月光下男女青年赛歌定情的民俗描写,将湘西古老的边城富有地方特色的节令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悦其情。而作者则通过这些,赞美了边民纯朴善良的心灵,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红楼梦》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写贾府中主要人物的出场的服饰、不同节令热闹的宴饮场面和豪华的布置,表现贾府地位的显贵、生活的奢华,与最后贾府的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社会定会灭亡的历史必然。

三、反思及结语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作品涉及到一些传统的民俗风情,它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如果能深入挖掘,有效利用好这些民俗资源,不仅能帮助学生排除理解文本的障碍,提高学生的民俗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发挥其在语文教学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挽救许多目前正在日益消失的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范文第5篇

一、问题的提出

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把英语做为外语来教授的目标是什么?从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大中专及中等学校的英语教学大纲中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已经把注意力从50年代的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上,过渡到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交际能力)并重的阶段。

现代语言学家把交际能力概括为“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在什么条件下,对谁,说什么,怎样说”。这句话既涵盖了交际者、交际对象、社会语境、目的、方式,也包含了交际的内容、原因等因素。如果认定这一定义较为科学并把它引入外语教学中就会发现,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的运用,是为了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这里的交际者是隶属于不同语言文化的人;场合是中国人用外语和操该外语为母语或第二语言或同样为外语的外国人在以某种形式进行交际;条件是交际双方都能运用这一中介语[(Lingua franca)抑或是一方的母语];交际对象一般为非汉语使用者;交际的内容和性质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彼此不同的思维、观念、习惯、角度来对待事物。

可见,这种交际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双方对中介语的应用能力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和容忍度,即了解对方思维习惯、认知模式、合作态度等的程度如何,当然也包括对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因此,就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他对英美及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换言之,其交际能力应确切地表述为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应成为在汉语文化背景下教授英语的主要目标之一。

况且,要实现这一目标,尚须从理论和实践上重新认识文化所起到的作用。Alptekin把语言文化知识分为系统性(systemic)以及超结构性(schematic)两种。前者指句法和词法等,后者指从社会中习得的、与特定文化相关的认知特点等等。他还指出:“外语文化中的结构性制约着学习者掌握外语的系统性知识。”也就是说,英语学习中对目的语文化了解掌握得越充分扎实,越有利于学生把握英语语言技能。Wallace(1988)也曾写道,“‘文化能力’在理解任何具有异域文化性质的事物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导向模式恰恰是要关注这种文化能力的培养,把‘文化”既视为手段又视为目的,从而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模式的概念

这种模式是指在教授英语的全过程中,在训练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通过贯穿始终的中西文化对比,使学习者获得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出英语运用准确、流利、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者。

这种模式符合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实际。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学英语是在基本掌握其母语以后的活动。而汉语作为典型的东方语言,造就出与其他语言迥然不同的中国人的类属性,支配着人们的思维,形成了汉语文化的共同性和特殊认知模式。汉语语言文化和英语语言文化的巨大反差,使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有相得益彰的认知效果。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事物越是相异就越能构成刺激,也就越有助于认知和识记。

比如 dog在西方文化中象征 best friend of a man,所以有 Love me, love my dog的说法。 而在汉语文化中狗是奴仆,是低贱的追随者,故有“走狗”和“狗仗人势”之说。把这种体现文化涵义的词汇在对比中解释,能使学生很轻松地习得相关词语并有效得体地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是因为文化蕴藏于从语音、语法、词汇到对话、篇章乃至认知模式的各个层面上的缘故。初学者一开始就会遇到诸如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Hello!等与汉语言文化中的问候语等值的问题。进而,会对亚语言(paralinguistic)和超语言(extralinguistic)层面的一些现象感到困惑。达到一定水平后,英文的行文模式,如阐释、推理、视角等篇章因素就会对深层次的阅读理解构成影响。在各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及时地通过文化上的对比,使学习者有意识地把握那些渗透在语言中的文化现象,自觉地进入目标语的思维和认知模式中。

当然,这种模式与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手段、技巧、方法是并行不悖的。它能使师生在清醒地意识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前提下,主动地解决对基本语言技能产生影响的文化问题。Ginsburg在谈到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时说,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正如文章段落结构中所反映的那样,趋向于线性的直接的表达方式;而东方人则倾向于间接的表达方式。东方学生的作文在英语为母语的人看来,缺乏中心、连贯性或组织性,类似“绕弯子”文体。倘若我们在教写作时充分意识到这种东西方的差异,而不是单纯从技巧上训练学生,就会教学策略上会更有针对性,效果会更佳。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体现在准确、得体、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行为上。而这依赖于对目的语即外语的文化意识和合作态度上。同一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同类语篇的不同结构、分别持英汉两种语言为母语的人表达同一事物时在逻辑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等,都可能构成干扰交际的因素。因此,利用文化导向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和语用层次上认知、理解容忍这种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际。

三、师资与教材

本模式是站在文化高度上,把语言视为文化的载体、表像或物化;把跨文化交际能力既看成手段又视为目的的新的外语教学观。因此,它要求教师重新审视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1)英语教学实际上是教授学生掌握另一种语言文化体系,并用该体系认知、感受、阐释同一个物质世界;(2)文化须向学生系统地,循序渐近地教授,而不能简单地让其偶然地,无目的地接触(Mantle-Bromley,1992);(3)语言教学不能与其文化脱节(Byram,1988);(4)目标语文化是外语学习每个阶段的要素(Stewart,1982)。

教师应深谙中国文化和英语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在语言层次、非语言交际、思维方式和叙事结构以及社会语言等四个层面上的对比意义。同时,教师也应

认识到,英语已不是简单地代表英美文化,而是西方乃至世界文化的合成。从宏观文化的角度来说,英汉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相同大于相异。因此,应消除异域文化的侵人感。汉语文化也决非封建时代的孤立、封闭、保守的形态了它已成为一个开放的多成分的体系。从教学角度而言,中国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排斥、敌视心理已经被认可、同情、容忍所取代。这是在中国教授英语的心理优势之一。

教师应掌握这种外语教学模式的策略和技巧。用屠蓓(1994)的话来说,“对于外语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在语言外加上文化知识的讲解或另开一门文化课,而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来教授。”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下述四个要点:(1)时机:应在汉英语言文化发生冲突或表现相并时及时进行辩异和对比;(2)角度:可以站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立场上分析看待同一现象。初始阶段似应多从中国文化角度人手,因为它毕竟是一种已存在的认知框架;(3)程度:文化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文化移入的程度应服从于语言技能培养的目的;(4)方式:渐进的、自然的、启发式的、关联的,而不是集中、说教、注入、孤立式的。

教师应妥善处理母语体系在学习中的作用。历来认为,母语干扰应尽量排除于课堂之外。但母语文化体系是先入为主的体系,以一种新的体系取而代之几乎是做不到的。正确的做法是通过语言文化的共核部分的相融以及相异部分的对比,使学生母语文化这种潜意识中的体系,成为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参照系,从而使英语在对比中成为显性的、易于感受和理解的东西。即发生正向迁移。

文化导向教学模式显然呼唤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教材。这类教材的编写应以多元文化为导向,以语言文化对比、参照为方法,以多国文化背景为材料,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以现代语言理论为指导。教材应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练习为中心。所谓任务,是指跨文化交流场合中要达到的交际目标。教材的语言背景不应局限于英、美、加、澳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而应涵盖尽可能广的国家和文化。如上文所示,英语已成为一种中介语,其国际地位和使用范围恰恰反映了它的跨文化交际的工具属性。此外,初级和高级英语教材都应有一定量的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语言材料。许国璋(英语)之所以在中国保持长达30年的魅力,部分原因在于 其一、二册中有相当数量的语言内容是反映中国人所熟悉的事件、场景的。 Alptekin写道,“熟悉内容和题材使学习者更加关注结构性知识,他们的认知过程受目标语的干扰也较少。”因此,教材应按照中国文化……人类共性文化……异域文化的顺序渐进按排语言材料。如 Stewart(198)所言,“EFL教材应通过利用、比较或挖掘跨文化的人类经验,并以此作为阐释不熟悉语料的参照点,从而在已知文化和未知文化之间架起桥梁。”

四、结束语

从严格意义上讲,文化导向型英语教学模式与其说是应用语言学或教学理论的新方法,毋宁说它是一种新的思路或启示。其意义在于,既然语言和文化是个统一体,语言的社会功能之一是传播文化,且文化因素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之一,那么我们就应当在教学中自觉、系统、更好地完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并正确处理和摆正文化知识和其他训练项目的关系,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层次上利用对比、照应、等值、区分等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书目:

1. Alpteken.C. (1993). "Target-language culture in EFL materials, "ELT Journal ,0.2, 136 -143

2. Alpteken,C. (1988). "Chinese formal schemata in ESL composition", British Jour-nal of Language Teaching. Vol. 26, No. 2, 112-15

3. Byram, M. & Esarte-Sarries, V. (1991b). Investigating 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4. Dirven, R. & Putz. M. (1993).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Teaching. Vol. 26, No. 3:144 -156

5. Morgan, Carol. (1993) "Attitude Change and Foreign Language Culture Teaching", Lan-guage Teaching .Vol.26,No.2:63-75

6. Stewart, S. (1982). "Language and Culture" , USF Language Quarterly. Vol. 20, No.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