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间真情的古诗

人间真情的古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间真情的古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间真情的古诗范文第1篇

一、古诗词教学对于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作用

1.古诗词中所拥有的人文思想和生命情感

很多伟大的古诗词作品都是历朝历代先闲流传下来的人文思想以及生命情感的精华所在,可以说所有的古诗词都是与社会、自然以及本人紧密联系的一种抒发。拥有人文思想和生命情感的古诗词也就能够容纳更加深刻的内涵。首先,古诗词表达的是一种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这种关系,人和自然密不可分,这也是人文思想中最为深层的意义。从大量的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趋势。一些古诗词的作者常常以景抒情,把自然的景物与人物本身的遭遇结合到一起来表达,恰恰说明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自身意义的思考和领悟。

2.古诗词的教学对于学生人格教育的作用

上文已经提到了古诗词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进行小学生的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就应该更加注重让学生们去体会和把握诗中的人文思想和生命情感,从而起到人格教育的作用。另外一方面要在称赞友谊的诗当中让学生体会到友情的珍贵,同时也要在描绘自然的诗词当中体会到自然的美好,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人和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而学会爱护大自然,更加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更加注重对自然资源的节约使用,懂得自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最终符合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起到了人格教育的作用。

3.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让学生们学会为人处事

从培养学生为人处事能力的角度上来说,一些含有励志意义的古诗词就最有效的,例如苏燮的《竹石》中就深刻的表达了这种永不放弃,励志向上的含义,同时也表达了不畏艰难的乐观态度,这种古诗词当中不但有着诗词的优美,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起到了人格教育的作用。还有一些富有爱国情节的诗词,对于这种诗词的理解和感悟,比口头对学生的爱国教育有效的多,让学生们从诗歌中感受到作者的爱国之情,从而培养自身的爱国情感。另外一方面,一些古诗词当中也蕴含着各种人间真情,亲情、友情和爱情,这一类的诗词对于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这些人间之中美好的情感可以使得小学生们更愿意去爱和关心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感受人间情感的美好,从而提升小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起到了人格教育的作用。

4.古诗词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作用

一个国家的强大,体现在整个国民的素质。诚实守信,善良勇敢,这些美德对于一个国家人民来说非常的重要,这同时也是对小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本跟目标。在一次古诗词当中,许多对于国家荣耀的表达以及对于善恶的表达都会使得小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贱。这也是非常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素质的一种教育方式。用这种古一诗词当中的浓烈情感去感染学生们,比口头的教育来的更加有效,也更加深刻.

二、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策略

1.以历史为依托深入挖掘古诗词的人文意义

沧海桑田,我们已无法回到历史的现场,教师可以通?^古诗词讲述中国的历史,深入挖掘古诗词的人文意义,让学生从中感悟到“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激烈壮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激荡胸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风光;看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的糜烂;领略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怀;听到“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深情。

2.以情入境,激发兴趣,体会韵味

古诗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抽象概括,精练含蓄的特点,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可把诗词编成生动的故事。如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一个聪明、调皮的小娃娃,为了想吃清香可口的莲子。但大人们很忙,没空陪他去池塘里采莲。他就瞒着大人,偷偷自己撑了一艘小船,到池塘里去采莲蓬。可是他没想到要隐藏自己的行踪,结果却在水面上留下一道被水波冲开的痕迹。孩子们没想到那干涩、难懂、简单的二十个字却包含了一幕天真烂漫的生活喜剧,虽事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3.在朗读背诵中感悟古诗词的人文意蕴

据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表明:0~13岁是记忆和认知的全速增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逐渐弱化;而理解能力却是从13岁才开始发展的,到18岁发展成熟。小学阶段占有了“全速增长期”50%左右的时间,是人的记忆、认知能力迅速成长的关键阶段。多背诵诗词歌赋,对塑造小学生优雅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古诗词优美的韵律给予学生听觉上美的感受,生动形象的文字语句描述给予学生视觉上美的享受,加上深邃的意境在学生一生的记忆中都具有很大的价值。

人间真情的古诗范文第2篇

人格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7—0090—01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指出: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生活起源、变化与发展的过程,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引用一些名人佳句,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思想品德课历来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的说教课,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如果教师巧妙地把古诗文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或者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在预习时收集相关的古诗文,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而且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如,笔者在讲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时,选用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当笔者率先背诵起诗中的内容时,学生起初有一些惊讶,继而和笔者一起背诵起来。当背诵至“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时,笔者问学生:“这句诗蕴含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经济常识?”“货币”、“商品交换”、“使用价值”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笔者首先肯定了大部分学生的看法,然后让他们把这首诗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学生从“心忧炭贱愿天寒”中发现了价值规律的体现,也就是价格受到了供求关系的影响,同时,他们说出了“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没有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市场经济则具有平等性的特征。通过《卖炭翁》一诗的引用,既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相关经济原理,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 陶冶学生的情操

完整的教育应当以人类优秀文化为教育的基础,做到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如,在“融入社会生活,陶冶高雅情趣”一课教学中,笔者发现教材中有关于欣赏自然美景之乐、体验生活之乐、阅读诗文之乐及文艺创作之乐等内容,便联系古诗文中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篇章,结合学校组织的展览及歌咏比赛等活动,精心设计教案,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去感受自然界中“连峰去天不盈尺”的巍峨高山、“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莽莽草原;引导学生去欣赏文艺作品中的人间真情、山水虫鱼;让学生去体验生活中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高雅的生活情趣,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三、 塑造健全的人格

人间真情的古诗范文第3篇

思念有个前提:那就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逐渐无所不能:一台电脑,任你访问世界的名山大川;天与地之间距离浓缩到方寸之间,固然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但是将其放在感情的天平上去衡量,却也会发现这些现代化的东西,对人类精神上的思念形成了一种撕裂。

不久前,孩子从美国打来电话说:“您在电脑上安上一个出像设备,我们通电话时,就可以面对面地看见彼此的形影了。”我说:“别,还是让我留下点想象和思念的空间吧!”之所以这么回答儿孙,因为我不想让电子波光破坏了思念的情怀。如果,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儿孙们的肖像,那固然有瞬间面对面的快乐,但是思念与想象之苦与乐,便会随之化为泡影。人类生活――包括亲情在内,是需要一点距离感的,假如融解了这种距离,感情的天平永远在平衡点上,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化;更有甚者,会使感情霉变而生菌,继而发生病变。更何况,我刚从美国探亲回来不久,儿孙们的音容笑貌,还鲜亮地活在我的记忆库存之中呢?

古诗词中的“长相思”,来自于“久别离”。台湾余光中老先的《乡愁所以那么撕裂肝肠》,就是因为“久别离”而后孕生出来的“长相思”。当然作为民族统一大业来讲,除非一小撮“”,没有人会希望民族长期分割;但是这种《乡愁》点燃起的思念之火,将是海峡上架起飞虹的力量。不是么?民族情愫如此,亲情与爱情的真谛,又何尝不是如此?中国民谚中“久别胜新婚”的成语,不就是对思念的最好的诠注吗!常常见到一些时尚中的小儿女,像蜜蜂巢居那般形影不离;殊不知没有空间没有思念、没有彼此守望的情感田园,感情田园中的绿茵会褪色的;没有精神空间的人生厮守,久而久之是会变质变味的――虽然伊人仍旧,但实质上是无色无味的白开水了。

古人说的“大爱无形”与“挚爱无声”,不是空对空地坐而论道,而是实对实的感情界定。记得王安忆在回答读者提问如何面对纷繁的时尚表演时,她的回答是“我向往古典。”此话出口后,立刻获得满堂喝彩声,之所以如此,全然在于时尚中人,太少了曲径通幽之美,什么都像阿拉伯数字中的“1”那么快捷,但却没有了九曲通幽之享受。人类感情世界的精神数码有含金量,是难以跟随手指在电脑键盘上的动作而翩翩起舞的,凡是把感情变为时尚的脂粉和唇膏者,多为轻浮浪子感情的装点或死了灵魂的泼皮游戏。如果将此延伸至文化领域,快捷的“读图时代”和“娱乐至死”之风,都意味着将中华含蓄而深邃的文化,引向“肥皂剧”那般的精神墓场。

当然,电子时代给予我们许许多多前人无法想象的方便,因而我们常为生在这个世纪而庆幸,天上的飞机,地下的地铁,一直到笔记本电脑和无所不能的手机,给了我们生活“直达车”的快捷;但这些生活载体的飞跃进步,不仅无法取代人间感情的价值定位――正好相反,越是飞船上天,人们更要警觉人类的真情坠地。因为太多的方便和直达,致使将真情的思念与肝肠寸断的牵挂,化为宇宙间之乌有。看看春运时人头攒动的车站吧,那是思念井喷的绝妙写照,如果人间死了这种思念,还会有这种情致的画面吗?

保留一点思念与想象的空间吧!那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所独有的精神彩虹。

(选自《散文》)

人间真情的古诗范文第4篇

愁苦的流水。水因其柔顺灵动、滋养万物的秉性被世人所珍爱,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水更成了文人最钟爱的一种形象。在《道德经》中它是至善的品行;在《诗经》中它是爱情的背景;在《论语》中它是时光的倒影;而在更多的古诗词中,它则是文人骚客借以抒写无边愁绪的意象。

南唐后主李煜在其绝命词《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用比喻手法将内心之愁比作一江东流的春水,这种比喻不仅没有使人感到夸张做作,反而把无形的愁绪化作有形的流水,使读者更能清楚地感知作者的情绪,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咏愁名句。李煜,一个曾享尽人间尊崇的皇帝,在沦落成囚居异邦的阶下囚后,于夜晚登上小楼,凝望明月,前尘的种种仿佛画片一样涌现在眼前;想到故国的雕栏玉砌可能还在,而自己已失了当时的模样,不禁感慨万千,此时心中翻涌的愁绪也只有那恣肆、波涛翻滚、奔流不息的春水才足以描摹。

自李煜后,以流水作为意象来写愁绪似乎成了文人墨客之间的一种共识。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用斩不断的流水喻自己难消的不得志之愁;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以滚滚东流之水对比自己长期的羁旅之愁;唐五代韩氏《题红叶》“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用繁忙不歇的流水反衬深宫宫女岁月难遣的闲愁;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用迢迢不断的春水喻无边无际的离愁。

寂寞的梧桐。或许是能引神鸟凤凰来栖的传说,让其有了难以接近的孤傲,抑或是“一叶落,天下皆知秋”的自然习性,使其有了萧瑟难耐的清冷,梧桐在中国的古诗词中逐渐成了寂寞的代名词,诗人词客把它作为一种意象揉进作品中,用以表现寂寞凄苦的心境。

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道:“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词后半部分,词人通过“梧桐更兼细雨”描绘孤独没有依靠的梧桐遭到清冷的细雨吹打的景象,使读者联想到这位背负亡国之恨、丧夫之痛的瘦弱女子独立于黄昏窗前凄苦无助、哀痛欲绝的图景,从而强烈地感受到词人寂寞孤苦的情绪。

而将梧桐作为意象入词,写寂寞心绪,并非李清照独创。李煜在《相见欢》中写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词人用梧桐孤立院中来象征曾经被前呼后拥的自己在亡国后被囚禁在一隅小小的院子中无人陪伴的寂寞落魄。坡在《卜算子》中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诗人用不完满的月亮及稀疏的梧桐比喻自己因高洁自许,不随波逐流而致被贬于荒凉蛮地的孤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诗人用梧桐落叶时的萧瑟比喻唐明皇痛失心爱的杨贵妃后的寂寞。

离别的杨柳。翻开中国的古诗词,杨柳的身影随处可见。杨柳通常被用来比喻女子的婀娜,比喻春天的勃勃生机,而更多的时候杨柳被视作离别的象征。最早将杨柳与离别联系到一起始于《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名句;到了汉代,折杨柳以送别成了一种习俗;而唐以后,杨柳更逐渐成为古诗词中表示离别的一种意象。

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人除了通过描写沉沉的暮色,凄切的蝉声来烘托气氛外,更是把象征离别的“杨柳岸”这一典型意象运用进来,从而将词人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成为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

而杨柳作为离别的意象,并非总是凄苦不堪的。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虽是送别,却不同于以往离别诗的黯然神伤,它表现的是轻快而富有希望的情调。因此,作者选用被朝雨滋润后青翠的杨柳作为离别的意象。

相思的明月。可能是有感于自己漂泊在外,恰似偷吃灵药飞升月宫的嫦娥;也可能是有感于月的盈阙,恰似人间的团聚离别,望月思人、望月思乡早已成为无数羁旅客的情怀,他们把那一轮皎皎的明月当作相思的意象写进自己的诗文。

东坡居士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在中秋之夜饮酒赏月,望着天上圆圆满满的一轮明月,想到自己不能与家人团圆,不仅心生怨懑,因此诘问月亮为何总是在人离别的时候才圆满。然而一转念,词人想到人有离合,而月亮也有圆缺,自古世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也就渐渐释然了,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也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

人间真情的古诗范文第5篇

一、在欣赏之中创设意境美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借助多媒体的各种功能使同学们在感悟美和鉴赏美的基础之上来直观为文本的线索进行启发想象,利用平素的语言来表达意境之美,从而培养同学们创设美的能力。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一文时,同学们掌握了第一行诗句后,利用多媒体播放配有优雅音乐的录像,让同学们边听、边看、边思。教师提问:“假若你在这样优美景色的环境之中,你会产生怎样的感悟呢?”同学们自然触景生情地积极发言。有的说:“香炉山峰上雾气,在阳光的映照下就会形成紫色的云霞。啊!此时的景色最美不过了,我们仿佛置身于烟雾缭绕的仙境之中。”使学生欣赏壮观的瀑布景色时问:“你们看到的瀑布会想什么呢?”学生情不自禁地回答:“像一条从天而降的巨龙。”“像巨大银光闪闪的白色项链。”“像仙女们漂亮闪烁的银纱”……我们从学生的激情表达之中就可体会到多媒体巧用能使学生从中体悟美、发现美,想象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来。

二、在音乐之中体会美,悟人间真情之美

美妙的音乐是有声有色的心灵之语言,可陶冶人的高尚情操,给人们以美的快乐享受。在课堂执教中,恰如其分地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乐曲,可以将学生导入课文中所描绘的激情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细胞,领悟文本中所表达的真情。在教学《学会看病》一文时,因为文本是篇尽显伟大母爱的佳作,在课文接近尾声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曲《母亲》之歌,同学们在欣赏歌词之美的同时,可以回顾文本之中动人的语段,甚至有的同学激情万分地随音乐而起,眼眶中泛起晶莹的泪花,这一表现更可看出同学们的激情随音乐在不断地升华。

人间真情的古诗范文第6篇

【关键词】吟诵 品味 补白 表演 真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38-01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是世界上其他语言无法企及的。它集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于一身,讲究和谐婉转,力求诗画统一。无论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自然之美,还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亦或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慷慨悲歌,还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英雄豪迈……无一不雅致轻灵,无一不是在抒怀。

如何从诗词中体味那感人肺腑的情呢?在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用吟诵、品味、补白、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体味诗词的魅力与美丽。在课堂上重现诗词瑰丽的光芒,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浸染民族的精神,让诗词的教学,处处充满情意。 .

一、吟诵 真情涌动

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都是字字珠玉,言简而意赅、委婉而和谐,抑扬顿挫,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素材。要理解诗文的要义,吟诵是必不可少的。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中讲:“积字成句,积句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我们也常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读之重要。况且,学生思考凭借的是读;感悟文本依靠的是读;口语交际的前提是读;习作表达的基础是读。诗词的教学,要彰显语文的特点,少不了学生的吟诵。“吟诗”让学生走进诗词,走进诗人的内心,和诗文、诗人融为一体,体验诗人的情感世界。

《早发白帝城》是千古名篇,整首诗如行云般流畅,诗人的喜怒哀乐都凝聚在这二十八个字中:朝霞满天,彩云绚丽――自然之美;崇山峻岭,轻舟驶过――归心似箭;万水千山,猿声未断――轻松愉悦。情景交融,尽现当时景象。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教学《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时,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吟诵。我对学生讲:此刻,你就是千年前被流放的诗人。

当你听到皇上赦免自己的消息时,读――

当你登上返回的轻舟越过万山时,读――

当你听到两岸未断的猿声时,读――

通过这样的吟诵,读出情,读出意。相信学生每读一句,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幅画面,从而体会出诗人绝处逢生的极度欣喜之情。

二、品味 入情入境

诗词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悟其精髓。品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走进诗文的每一句,让学生进入诗词的字里行间,用心去领悟,与诗词深入对话:先品味诗词,再品味诗词背后的故事,再体会诗人内心,与作者同欢乐,共悲喜。

《枫桥夜泊》,大家耳熟能详。教学时,在学生反复吟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月落”“乌啼”“霜满天”是诗人在寂寥的秋夜所见、所闻、所感。月落夜深,乌鸦啼叫,秋霜凝结,这是多么清冷,沁入骨髓的凉意!学生入境品味,必能悟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失落、孤独的心境。

“江枫”与“渔火”动静结合,明暗相衬,一岸边一江上,加上古寺悠长的钟声,更增加了诗人的愁绪。面对这一切,羁旅的诗人如何不感到清冷孤独?如何不生出缕缕清愁?如何不心潮起伏,难以入眠?通过入情入境地品味,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一首《枫桥夜泊》,情与景完美结合,读后,我们似乎感受到秋夜的丝丝沁凉,似乎听到乌鸦暗哑的鸣叫、夜半悠远绵长的钟声,似乎看到江上点点闪烁的渔火……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怅惘,在这一刻,直抵我们的内心。

三、补白 情深意远

诗词如同绘画,总会有些许留白,正所谓言已尽而意未犹,给我们留下想象的空间。教学时,引导学生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会使学生诗词深处,走进诗人心灵深处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景中含情,情中寓景,其境深远清幽。诗人和孟浩然饯别之后,仍伫立江边,久久凝望,为了引导学生走进诗人内心,我让学生进行了以下补白训练:

烟花三月,繁花似锦,李白望着远去的船只,心里默默地说――

孤帆远影,杨柳依依,李白静静地伫立江边,心里默默地说――

千里长江,碧桃汹涌,李白看不到朋友的身影,心里默默地说――

学生在不断地补白中,自己的情感与诗文、与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体会到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体会到诗人如有所失的惆怅,情深意远,深情动人。

四、表演 情真意切

表演课本剧,是文本的生活还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想象、创新等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深入文本,走进文本内部和活化文本语言的过程,对学生理解文本提出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要求。当学生表演时,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心灵与心灵碰撞,思维与思维交流,使情感得到提升,产生共鸣。

《别董大》是一首慷慨悲歌,亦是一首肺腑之作,穿越千年,我们依然感受得到友情之真挚,离别之凄楚,我们仿佛看到了茫茫风雪之中行将出发的董大与诗人慷慨激昂,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情真意切,我们为之感动,为之唏嘘。

教学时,我这样对学生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让我们再现当时的场景,你可以是董大,也可以是高适,在风雪弥漫,朋友将行之时,和自己的友人话别吧!可以用诗文中的话,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

通过表演,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诗词,情在表演得到升华,浓浓情谊充盈于学生的心田。

兵无常势,教无定法,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教学时,我们要根据诗词的内容灵活运用,使之相辅相成。以情吟诵,以情品文,以情感人,在教师的的引导下与文本对话,与诗人交流,和李白、王维、杜甫、苏轼、辛弃疾等大师一道吟诵山水,抒怀。如此而来,诗词教学中字字流淌真情,句句充满诗意。诗词教学,怎一个“情”字了得。

参考文献:

[1]《小学古诗鉴赏》

人间真情的古诗范文第7篇

女主持:天上孤寒一片,人间相思无眠。一首千古绝唱,道尽人间真情。

男主持:清风满月丹桂,月圆人圆事圆。相聚相亲相爱,分享和谐喜庆。

女主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男主持: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女主持:这里是建文中学、建文小学2011年中秋联欢晚会现场

男主持:我是节目主持人陆恒

女主持:我是节目主持人陈平平

合:欢迎大家!

女主持:中秋佳节,是最和谐、最美满、最具诗情画意的节日;

男主持:是啊,这八月十五的夜晚,也是最浪漫、最深情、最富人情味的时刻。

女主持:这里,我们首先请启迪教育集团董事长,代表建文中学、建文小学,向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和同学们表达节日的祝福。

男主持:有请董事长。

女主持: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月亮的传说、嫦娥的神话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男主持:哦,这里有一批人间嫦娥,她们清丽多姿,翩翩起舞。

女主持:请欣赏由高三年级郑国彬等六名同学表演的舞蹈《傣家女》。

男主持:请听有建文小学李金仑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童声独唱《鲁冰花》。

女主持:用欢乐的音符回荡成运动的旋律,让矫健的舞姿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男主持:请欣赏由建文中学罗萍等老师表演的健美操,《建文炫一族》。

女主持:是“公益为本,诚信办学”的教育理念,把我们带进了这座知识的殿堂;

男主持:是“成人—成才—成功”的培养目标,把建文编织成了我们成长的摇篮。

女主持:听,建文学子用心、用情、用对建文刻骨铭心的爱,

赞颂着建文的老师、建文的文化、建文的事业。

男主持:诗朗诵《祝福您——建文》,创作,初三年级语文组;表演,初三年级全体内宿生。

女主持:请听有建文小学带来的独唱《兵哥哥》,表演者,李珍老师。

男主持:有爸爸妈妈呵护,我们“不怕不怕”;有老师的指引,我们“不怕不怕”;今晚,有月亮陪伴,我们“不怕不怕”。

女主持:请建文小学的小女生们为我们表演歌伴舞《不怕不怕》。

女主持:请听相声《吹牛》,表演者,初三年级邱远、万浩然

男主持:请听对唱《心会跟爱一起走》,表演者,建文小学钟宇虹、廖惠娣老师。

女主持:接下来,请高二“loe”组合为我们表演一段精彩的街舞。

男主持:他们的表演粗犷、豪放,充满浓厚的青春气息,展示了建文小伙子们的勃勃生机。有请“loe”组合。

女主持:朋友们,下面这个节目,将给我们讲述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男主持:1999年秋,广西一组游客到贵州兴义马岭河峡谷风景区游玩,在乘坐缆车快到达山顶的时候,由于超载出现故障,缆车向山谷滑下。

女主持:一声巨响震彻山谷,缆车上14人死亡,22人受伤。其中一位幸存者,是靠父母用四只手高高托起的,年仅三岁的小男孩。孩子仅受了轻伤,而他的爸爸妈妈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男主持:请欣赏由高三年级徐静和高二年级宁啸环表演的歌伴舞《天亮了》。

女主持:请听钢琴独奏《水边的阿狄丽娜》,演奏者,高二年级陈宝玲。

女主持:合唱《思乡曲》、《在太行山上》,表演者建文中学师生合唱团。

男主持:该节目曾获龙岗街道“建党86周年合唱比赛”三等奖。欢迎他们!

女主持:接下来请高二年级陈宝玲、陆恒同学,为我们表演他们自创歌曲《难道》。

男主持:火是魂,火是神,火是图腾,火是生命。火能驱赶愚昧的黑暗,火能照亮光明的前程。

女主持:我们不怕黑暗,我们向往光明。我们拥有太阳,拥有明月,我们拥有燃烧的火把。

男主持:请欣赏由高三年级胡雅思等同学表演的彝族舞蹈《燃烧的火把》。

女主持:该节目曾获龙岗街道民营党委“两新组织”文艺比赛二等奖。

女主持:请听吉他弹唱,《想唱就唱》,表演者,建文中学周平老师,建文小学陈龙美老师。

男主持:请欣赏武术舞蹈组合,《武魂》,表演者,高二年级罗立等。

女主持:独唱《西波?拧罚?硌菡撸?叨?昙堵胶恪?br>男主持:陆恒同学曾获龙岗区校园歌手大奖赛,中学组特等奖。有请陆恒同学。

男主持:舞翩翩,月也无眠,爱在天上人间;

女主持:歌绵绵,星也有约,美在梦想之间。

男主持:请欣赏华尔兹《今夜无眠》,表演者,白紫端、李永习等。

【音乐至最后一节时,主持人上】

男主持:中秋之夜,无眠之夜,星光灿烂,花好月圆;

女主持:幸福今宵,难忘今宵,圆的是月亮,圆的是心情。

男主持:朋友们,建文中学、建文小学,2011年中秋联欢晚会到此结束。

人间真情的古诗范文第8篇

关键词:境界说;诗言志;以意逆志;文学发展观

一、“境界说”的提出

(一)“意境”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境”本字为“竟”,是指时空概念。在《周礼》中记载“凡国都为竟。”,《说文解字》中“竟,乐曲尽为竟。”,境,指乐曲的境界,终结。汉魏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意”为佛学中六根之一,思量之义,“境”在佛学中指地界,为天识范围,后与“意”结合,在佛教中指精神上的超越。最早使用“意境”一词的是王昌龄,在其《诗格》中,提出了“三境说”,即“物境”,描摹事物,注重形式;“情境”,注重真情实感,喜怒哀乐,深得其情;这二重境界都属于美学概念,而其提出的第三种境,“意境”,则将“境界”这个原属于地理学和宗教学的概念引入到文论中,赋予了其诗学的意义,摆脱了具体的物欲的结果,为意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唐时期,刘禹锡提出了“取境偏逸说”,司马空又在《与极浦书》中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说。 王夫之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情景交融说,认为“意”为统帅,“景”为兵。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提出,“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指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二)《人间词话》中“境界说”的提出及其内涵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王国维的“境界”说,将“境界”作为评词的最高标准。王国维将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且指出“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虽然有理想派和写实派,但真正的大诗人却能融会贯通,无法严格区分。只要是文学作品,所谓的写实都是有一定的理想的,诗人描写自然景物、人生百态时,必然对现实之物以自己的主观取舍,进行筛选、提炼、改造,因而所写之境,也必根据心中的理想而来,具有一定的理想性,即使是现实主义作品也必带有理想色彩。文学,本就是一场伟大的虚构,一切文学作品都不可能是完完全全的写实,而是带有虚构的成分,只有新闻,才是完完全全的写实。王国维先生的“造境”和“写境”区分,明显受到了西方文论的影响,文学并非简单地反映现实生活,也不是单纯的情感地自然流露,文学世界之所以与自然世界不同,就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展示客观现实,客观规律,文学世界是虚构的世界,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世界。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王国维先生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显然是受到了佛学的影响。在佛学观念中,人被物所累,被情所困,都是陷于红尘而害的,因而才需“般若波若密”,即“让渡”,达到彼岸世界,达到彻底地“无我状态”,破我执。“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的“以物观物”即“忘记自我”,将“我”明显、强烈的感情压抑下来,忽略“我”的主体性,融入到物的世界之中,如同庄周梦蝶一般。这一点显然与佛学上要求的突破小我,融入物界相通。“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佛教中的“心斋”、“坐忘”同样也是好静,通过主静来突破自我的局限。“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这实际上也就是心意活动的关系,心动和意动,最终依然要落实到静之上。即世界的本质是“无”,一切都是虚无,所以要不断地超越物境与情境,最终达到“真”境界。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所谓真景物,真感情,是指突破情景的束缚,现实的假象。“王国维把情与景合二为一,一同归位于艺术追求和审美关照的对象,不同于前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把情与物截然分开,王国维不仅把情与景物连接在一起,而且随着人之情感的喜怒哀乐放在一起,归入审美观照和文学再现的对象。”显然,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境界”主要是指艺术内容的真实性,即“物我浑为一体”的审美感悟。

王国维先生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是中古典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其意境理论是连接古典意境理论和现代意境理论的一座桥梁。王国维先生不仅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更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将其深邃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西方,将中西方文明融合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诗学体系,浓缩在《人间词话》一著作中。

二、“诗言志”在《人间词话》中的继承与发展

(一)“诗言志”的内涵

在《礼记・孔子闲居》中记载到,“孔子云:志之所志,诗亦至也。”由此可见,“志”,指内心的思想感情,通过艺术的语言和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便是诗了。从训诂学的角度考察,“志”的一般含义,与诗是相通的。在《毛诗序》中说得更为明确,“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简言之,便是“诗言志”。其次,既然“志”的本义是停在或藏在心中,因而在秦汉典籍中,训“志”为“情”,为“意”者亦非鲜现。汉人又以“意”为“志”。《广雅・释言》曰:“诗,意也。”在以上的诠释与理解中,“志”的内涵就是“情”“意”,也就是诗人的内心的情感与意志。所以,“言志”的本义无非就是言情、言意与言志。“志”的含义还有更为深入系统的论述,闻一多在《歌与诗》中说到,“志有三个意义:一、记意,二、记录,三、怀抱。这三个意义正代表诗的发展途径上三个主要阶段。”首先,既然“诗”为“志”,“志”又是“藏在心中”,那么“诗”或“志”也就是记忆,也就是指诗的最高记诵。其次,文字产生之后,文字便代替了记忆,“记忆谓之志,记载亦谓之志,古时一切文字记载皆曰志。”因而,“记载”便是诗或志的第二个意义,也就是诗歌发展的第二个主要阶段。第三,与此同时,人们为了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使用文字力求经济节约原则,于是,散文应运而生,逐渐倾向于用散文记录事物和道理,而诗(韵)则更多地用来抒写“情抱”,使得诗的“事”的成分渐少,“意”的作用渐多。到了“诗言志”和“诗以言志”这两句话成为人们所公认的定义时,便已经开始用“志”来专指“怀抱”即“情”、“意”了。这便是诗或志的三个含义,也就是诗歌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然而“诗教”说控制着“诗言志”,也就是说,这种“志”必得陶冶人的心情,培养美的情操,感染好的思想,也即诗人必须有理性来驾驭和重视社会的政治功利性的鲜明特点,它所倡导的中和之美对我国民间诗歌美学传统的形成有着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因而“诗教”并不完全偏重于理性,而是强调理性和感情的融合,节制和净化。

(二)王国维先生的文学发展观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叶嘉莹评论道,“他不仅有见于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新兴之文学,而且更指出了文学演进的主要原因乃是由于任何一种文体,在通行既久之后,经过多人之尝试和使用,自然便不免会逐渐趋于定型,成为一种习套。于是当一切可行之途径尝试俱穷之后,后之作者一则既更无发展开拓之余地,再则又现有许多既成的习套摆在眼前,于是才气不足的作者自然便不免养成一种因袭摹仿之风,而丧失了一切文学作品原来所最需要的创造的精神和能力,所以豪杰之士遂不免遁而作他体。”的确王国维先生的此种说法看到了各种文学形式的大致升降规律,但其论述的“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却显然存在不合理之处,事实上,文学的发展规律,远没有如此简单,明确。在诗歌的发展史中,并非是四言凋敝后才有楚辞,相反,二者是同一时期的,并且四言诗的背后也不比五言简单,四言诗的创作更需经过更为严格的文学教育训练。并且,就一体论而言,王国维先生认为,文学后不如前,但事实上,就一体论而言,每种文体的发展应该是波浪形的,而非直线形的,因而,文学后不如前就一体论而言也是有失偏颇。虽然,王国维先生的文学发展观有其不合理之处,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是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习套”却是独具慧眼,也影响深远。

【结语】 王国维先生的审美“境界说”、“诗言志”的真性情、“以意逆志”的解读方法及其诗学发展观是王国维先生诗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传统诗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其《人间词话》更是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徐调孚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05月版

[2]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3]王文生:《中国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