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伤感爱情诗词

伤感爱情诗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伤感爱情诗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伤感爱情诗词范文第1篇

一中国古代感伤诗词产生的原因

感伤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无不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诗词家们的经历、见闻以及感受不顺、不平、不善、不美、不喜、不乐的时候,自然会产生感伤的情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发于中而言出于外,所以诗人借诗词这一文学载体来浇释心中之垒块。中国古代诗词感伤情绪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历史的原因纵观历代诗词发展史,中国古代诗词感伤情绪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定的社会历史现实条件造成的。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总是处于集中统一与分裂割据、相对安定与动乱频仍的交替之中,中国封建社会先后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而处于这其中的诗人词人,必然会受到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由于封建知识分子大都受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多具社会良知和责任感,有较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远大的理想抱负,但现实中,特别是在动乱的时代或逆境中,他们往往是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理想多归于破灭,政治上常遭受挫折,生活上常趋于困顿,浪迹漂泊,亲友别离。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反映在创作上,必然表现为感伤诗词,如宋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慨叹、曹植“君怀良不开”的无奈和愤懑、庾信的“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的哀伤,无不是社会现实使然。如果我们按感伤的内容来分类,作家不外乎或因忧国忧民而感伤,或因怀才不遇、理想破灭而感伤,或因漂泊怀乡而感伤,或因爱情的不幸而感伤,或因亲朋的生离死别而感伤……凡此种种,无论是政治抒情诗,还是生活爱情诗或是送别诗,其思想内容和情感都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典型者如李煜和李清照,两人都是在亡国之后的和飘零中,由于今昔对比强烈,物是而人非,有感于个人身世的剧变,因此在其词作中,追昔思今,幽怨、伤感、悲愁就自然成为其词的基本情调。

2作家自身的原因文学的内容固然离不开社会历史现实,但文学创作却取决于作家的主观创作。不同时代的诗人由于所处时代、生活环境、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及师承关系等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文学和艺术风格。感伤诗词的创作是与作者性格中带有的感伤因素或者说感伤个性特质不能分开的。中国封建社会大多数文人都具有感伤的特质,他们关心国是、关注民生,有变革现实的理想。他们不但感情细腻而丰富,而且多愁善感,内心敏感,在感知时事、体验人生中,能注重和观察周遭事物的变迁,及时捕捉客观的事物和事件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如李清照的故国之思,诗中叙写的孤独、自怜、渴望归宿的复杂情绪,无不是北宋亡国之后所形成的感伤性格。可以说,是客观环境促成了作者感伤的性格特征,是作者感伤的性格特征决定了感伤诗词的存在和发展。

3文学本身发展的原因从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看,无论是文学表现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所采用的具体形式,总是遵循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成熟到成熟、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化到多样化的发展规律。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创作也必然会随之丰富、复杂和多样化。感伤作为人类的特有情绪之一,必然在文学中得到表现和宣泄,这既是作家审美创作的需要,也是社会阅读鉴赏的需要,是由文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

二中国古代感伤诗词的文学价值

古代感伤诗词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作家的思想感情,它的内容表面上看是消极的,但却有着深刻的认识价值;它的艺术造诣很高,使得感伤诗词极易震颤人们的心灵,使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1古代诗词的感伤情绪与佛道意趣的联系佛道对人生理想的阐释为文人的感伤情绪找到一种出路与归宿,它能消融诗人的痛苦,注入了诗歌的幻想与灵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人的创作心态,并加大了无题诗解读的难度和多义性,使得无题诗增添了朦胧之美、悲怆之美和生命之美。作家由于对理想的追求而产生对现实的无耐与否定,力图获得精神的超脱,而佛道的意趣为这种探求与超脱提供了一条理想的便捷之路,无论是陶潜的田园诗还是王维的山水诗,无不隐含着佛道的禅机玄理。李商隐无题诗的佛道意趣在于对生命感性的执著追求,无题诗中的悲剧性情致与诗人对于人生的体验在于对有求皆苦、无常幻灭的表达。感伤情调与佛道意趣是无题诗解读的重要途径,表现在:一是生命无常、命运难宰是诗人对佛法的深切感悟,是无题诗反复咏吟的对象;二是有求皆苦,超越痛苦的禅学观照升华了诗人对佛道的感悟;三是至死不渝的执著是诗人在佛道相融之下心灵的一种整合。感伤情调是中国文学作品情感抒发的一大传统,与佛道意趣相生的比比皆是。自宋玉《九辨》以来,历代不绝。其成因为:儒家入仕的人本思想造成中国文人特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兼济天下“”济世救民”的人生理想体现政治价值与人生价值的统一。可大多数文人学者仕途坎坷,于是老庄所推崇的自由独立的人格境界便成为文人追求的另一个目标。然而,“桃花源”的理想只是诗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追求独立人格伴随着文人内心深处的不安与不满,矛盾重重的文人渴望精神家园的出现,这样禅宗中的回归彼岸世界的思想又为文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解脱空间。一方面,中国文人大都受儒家理想主义精神和庄子人格独立精神的强烈影响,他们往往追求政治成就和个人完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两种不同的目标是相冲突的,而且文人对自己过高的期望值使他们不可能满足一般的成就。在两种目标的冲突中,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文人因强烈的挫折感而导致心理失衡。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没有专门容纳文人的位置,却又实实在在地需要文人,统治者们一方面以“功成名就”“封妻荫子”为诱饵来吸引文人,一方面又以重重规范去约束文人,因此造成了文人极为尴尬的处境和异常特殊的心态。

2感伤诗词是作家自我生命意识的表现如果我们从更深层次去挖掘感伤诗词产生的原因,发现其还在于中国古代感伤诗词是诗人词人主体生命意识的强烈表现。从创作的主体上说,文学是作家主体意识的宣泄和表现,而这主体意识又多表现为对自我生命意识的探索与追求。从哲学层面上考察,生命作为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在无垠无限的时空中,往往让人体验和体悟着顺与逆、穷与达、悲与乐乃至生与死的挑战、考验与困惑。而它作为精神与意识的现象,又往往让人希冀对生命时空的超越。这就使得文人的情感认识、人生体验以及创造实践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貌,从而反映了文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在诗歌中较多地再现对生命的感伤是在汉代。东汉末年,政治衰败,战乱频繁,生命显得格外脆弱,士人心中萌发的人生短促之感和浓得无法化开的悲哀情绪就在《古诗十九首》中荡漾开来。建安时期,文人的个体生命意识更显强烈,但不同的是,悲凉中带有慷慨,感伤中含有昂扬。到了西晋时期的陆机,他对生命的体验变得复杂起来,悲哀、昂扬、颓废乃至享乐,似乎前代对生命的种种感受都集于一身。唐宋时期,特别以李商隐为代表,感伤情调成为他诗词的主调。可以说,古代大部分诗人都在痛苦中挣扎,在生命的边界线上艰难跋涉,另一方面又以执著的功名心来传达强烈的自我实现意识,从而形成了诗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于意识到生命的渺小和人生的短促,士人们更加注重对有限生命的珍惜,也就具有了更加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意识。而他们的作品也强烈体现了这种意识,无论是咏怀诗、咏史诗、爱情诗、送别诗,都具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和主体意识,都是对美好理想、美好事物的追求而无法实现的感情抒发与宣泄。虽然这其中有很多的无奈与忧伤,但却是作家自我生命意识的珍视与觉醒,对生命价值的探究和思考,从而使感伤诗词具有生命哲学上的认识意义。

三感伤诗词的美学意义

伤感爱情诗词范文第2篇

诗词歌曲,犹如一条灿烂的银河,在中华文明史上熠熠闪光。继承、学习和发扬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是

我们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诗歌教学在其中独具优

势。可见,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充分挖掘诗

歌教学的美育功能,展现诗歌的魅力。中国古典诗歌的主情传统决定了它是一种美文学,通过学习,引导

学生体味和鉴赏古诗词中所蕴含的自然美、田园美、情感美、友谊美。

古代诗词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的语言宝库,它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学习古代

诗词,既可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厚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又能学习前人的语言经验

,为我所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我们可以从修身、处世、治学、持家、明礼、交友、气节、励志

等方面引导学生。青少年时期精力最旺盛、记忆力最强,训练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慢慢

理解消化,无疑将对学生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升文化品味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先来欣赏七年级上册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

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远及近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

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深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

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

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

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

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向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

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个"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

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

在词彩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戍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

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的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遥知汉使

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

征夫的心理做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出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

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是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

折杨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

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

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

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

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事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

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

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

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

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

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

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籍,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

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古诗所蕴含的自然美、情感美、友谊美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前所没有的体现。

我们接着来欣赏八年级语文下册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方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

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的爱情诗。

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索爱的女子离别的伤感情景。"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

,两个"难"字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就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令人难受。"东方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离

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东方"即春风,"残"字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神情。"方""始",都是"才"的意思。

春蚕直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烛泪。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

征爱情;而"死"和"泪",则暗示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也有人认为这里可能是诗人借以抒发政治上屡

遭挫折后的苦闷心情。

颈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故诗人转写对方即从晓妆对镜落笔。"但

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一个"改"字,见出离别之久,相思之苦。当诗人夜晚独对荧

荧烛泪之时,所爱的人也许正在凄清的月光下踯躅苦吟吧?"应觉月光寒",揣度对方的处境和感受,可谓

一往情深。

尾联表达诗人的愿望:有人为他们传递信息。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而不可即之意。为什么见

面这般难?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连打探一下她的音讯也不容易,只有请神话传说中的青鸟帮忙

了。"青鸟殷勤为探看",只是诗人苦苦相思时的一种愿望而已。"为探看"即为我探探看,口气中充

满期待之意。因为律诗押平声韵,所以这里的"看"字要读平声。

全诗把别后相思写得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令人动容。古人说"别易会难",而本篇开头却说"

相见时难别亦难",将古语加以变化运用,在含意上翻进一层,由此可见诗人对离愁别恨的体会之深。"春

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联,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

,因而古今传诵。

在这首诗里我们欣赏到了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淋漓尽致的情感美。

我们再来欣赏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第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

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鉄衣冷难着。瀚

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洒,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

里凝";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作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

感受,在歌咏自然景观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强烈的

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有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

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面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

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凝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

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有色"的称誉。

在这首诗里,我们不难欣赏到诗中所蕴含的自然美、田园美、情感美、友谊美。

综上所述,古代诗词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的语言宝库,它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学习古代诗词,既可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厚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又能学习前人

的语言经验,为我所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修身、处世、治学、持

伤感爱情诗词范文第3篇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诗歌教学作了明确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可见,诗歌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可是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生对诗歌教学普遍感到头疼,花了很大的力气,但收效甚微。老师讲得头头是道,陶醉其中,可学生却茫然若失,置身事外。大有“当局者清,旁观者迷”的态势。课堂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那么怎样打破高中诗歌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让诗歌教学的课堂变得塌实而有效。让诗歌走入学生的内心,用诗歌的美感、情感、艺术感去滋养学生的心灵,获得审美的体验和灵魂的陶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真正领悟诗歌的精粹,除了教师要恰当的讲解引导以外,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自己的积累体悟,真正走入诗歌营造的境界,体悟诗人丰富的情感,让自己的心灵与诗人的心灵碰撞相通。

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师生共同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教师的恰当点拨很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建议的那样“我就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是每个学生在听我讲解时,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库里把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某个地方正好是个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那我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始终奉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可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海纳百川”教师必须有充足的诗歌教学理论,必须有丰富的诗歌积累,必须有自己对诗歌独到的解析方式,必须要有整体的感知和总结,总之要想学生走进诗歌,教师就必须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让学生在老师博大精深的诗歌素养中获取心灵的滋养。用自己的“熊熊烈火去点燃学生的星星之火”并坚信“星星之火终会成为燎原之势”教师的“一石”定能激起学生的“千层浪”。

当然学生更要在平时的阅读和生活中不断欣赏背诵一些诗词歌赋,了解诗人所处的朝代、生平经历、诗歌风格、常见题材、常见情感、常见意象、常用手法、诗歌流派、语言风格等等,比如“诗圣”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达,思想相对开放,李白仗剑闯天涯,游览名山大川,没有衣食之忧,放荡不羁,即使被赐金放还,依然傲岸不群、愤世嫉俗等。所以他的诗歌总是豪放飘逸、想象奇伟瑰丽,擅长用夸张手法等书写自己胸中块垒。再比如看到一首诗,首先就能从整体上判断诗歌是什么题材,所以学生就应了解常见诗歌题材有哪些,常抒发哪些情感。比如常见题材有送别怀念诗、表达爱情诗、人生哲理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游子行旅诗、怀古咏史诗等,并知道每种题材抒发的常见情感如边塞诗常表现的主题是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等。当然还要掌握一些解读诗歌的常用方法如看题目、懂作者、重注解,抓诗歌中关键语句,明意象、典故,辨类别、知主题等。能辨别常见的问答模式如分析诗歌意境型、分析表达技巧型、分析语言特色型、分析炼字型、分析关键词型等。归根结底,诗歌是一个综合阅读过程,调动自己的文学积累、情感体验、用自己的源头活水去浇灌每一朵含苞待放的诗歌之花。

2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学生之所以在诗歌外徘徊,无法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最关键的就是学生没有诗人那么丰富坎坷的人生阅历,没有诗人那么多愁善感,没有诗人那样才华横溢,更没有诗人那么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更没有生活在诗人那样跌宕起伏的时代。可是正因为这样,我们渴望、好奇想了解诗歌的全部,想了解这些伟大智慧的灵魂,与他们在不同的时空“同呼吸、共命运”,可是似乎又找不到一个切入口,总感觉诗人与自己是那么的遥远。怎么办呢,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换位思考,让自己置身于诗歌所营造的氛围中,感同身受,把自己当作是诗人,调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假设诗人身上的一切就是自己所遭遇的,情感就会更接近诗人,理解就会更加深一层的。

阅读不是学生个性的锁链,也不是对学生个性的禁锢,更不是对学生个性的扼杀。学生通过阅读文本,鉴赏形象,体味风情,表达情感,流露思想,洞察世相。这样,学生将客观的文字变成了主观的思想或情感, 将高山、大海尽收眼底,恣意的登临高山、随性的畅游大海。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的最后一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学生很难理解这一联表达的情感。如果学生能把自己当做是李白,了解李白的处境,自然能明白作者愁的原因是被流放在外,看不到长安,所以此处应该表达了诗人不被重用的愤懑,再联系诗歌为什么看不到长安呢,因为浮云遮蔽了太阳,设身处地的想想浮云、太阳肯定是有所指,李白嫉恶如仇,所以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太阳比喻国君,所以此处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国君的忧虑,对奸邪小人蒙蔽君王的愤慨。将自己的情感建筑在诗人的情感之上,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构筑在诗人的灵魂之上,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诗人进行超越时空的换位。

3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调动多种感触器官,看到了赏心悦目的景物、听到了悦耳动听的声音、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芬芳、尝到了香脆可口的佳肴、摸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读出了文中之文、景中之景、象中之象和境中之境,领悟到了文字中蕴含的鲜明感情和深刻思想,这时候,抽象的文字里融入了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意志和审美倾向,含蓄的文字变得通俗了,简练的文字变得充实了。这样,文本的内容变得清晰、具体而真切,学生和作者在物象、情感及意念上进行了一次跨时空的亲切交流,也许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也许是一种情感的抚慰。苏轼的达观、李白的洒脱、杜甫的悲悯、辛弃疾的悲壮、李清照的脱俗、柳永的缠绵、王维的诗意等让学生都能深刻的体会并理解。在学生的千百次呼唤中,多次阅读和体会感悟中,诗人终于从浩淼的时空来到了学生的面前,不再那么朦胧而含蓄、深奥而晦涩,他们是那么清晰而有模糊,他们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他们是那么亲切而又疏远,他们是那么鲜活而又死寂。

无论怎样,对学生来说,阅读诗歌的过程是一次思想的积淀、阅历丰富的过程,从中,学生感悟到了诗人的命途多舛、踌躇满志,快乐着诗人的快乐,悲伤着诗人的悲伤,与诗人一起经历心灵的折磨与煎熬,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讲未尝不是一次成长。正是在不断的阅读积累和一次次情感体验中,学生对诗歌越来越喜欢,甚至到爱不释手的地步,他们学会了读,学会了想,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感悟,甚至学会了赏析。有了文学的素养,增强了文学气质。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