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

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第1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意识地积累古诗文。所谓“积累”就是指在诵读古诗文时要有意识地牢记所学的古诗文。

近年来的中考基本上是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80篇优秀古诗文作为默写出题的范围,所默写的诗文名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代表某种物象或描写景物的占诗文名句。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鸟”的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抒发感情的古诗文名句。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忧民之情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表达心志的古诗文名句。如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诗人胸襟的名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试题演练

一、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不愤不启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采菊东篱下,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4.居高声自远,_________。(虞世南《蝉》)

5.______,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6.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______,在河之洲。(《诗经》)

8.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崔颢《黄鹤楼》)

11.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2.小大之狱,_____,_____。(《曹刿论战》)

13._____,_____。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14.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杜牧《赤壁》)

16.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7.感时花溅泪,______。(杜甫《春望》)

18.明月松间照,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19.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20.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二、根据题目的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王国维在《人间同话》中提到了治学的三种境界,其中第三境引用了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句子:“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_ 。”

2.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高雅庄重,应像《爱莲说》中的“莲”那样“_______,_______”。

3.在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意,如“______,洪波涌起”;“箫”则指一种乐器,如“_________,衣冠简朴占风存_________”。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月映水中、云霞飘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总能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朱熹面对一池碧水,感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龚自珍凝视一地花瓣,顿悟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明作者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在《春望》中表达思亲人、盼音讯的心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情感和寄托美好愿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以“一帆”小景,写出大江直流、平野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4.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真挚而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______,_____”

三、根据题目的要求。写出相关的诗文名句。

1.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______,______。”

2.“树”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爱物,请任意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树”字的两个连贯的句子:“______,______。”

3.诗言志。从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的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客居洛阳的思乡之情:从杜甫“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中,我们能领悟到诗人身处茅屋却心怀苍生的济世情怀。

4.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聚。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发出“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的悲苦慨叹;而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吟唱“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借月抒怀,尽显洒脱旷达。

5.古诗常以景寄情。同是秋景,刘禹锡笔下“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充满了豪迈乐观之情:而范仲淹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之感。

6.乡村美景,总是令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乡村美景的句子(连续的两句1:“______,______。”

解析指导

在古诗文积累考查中,最常见的失误表现为写错别字。写错别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误解诗文的意思而写错别字,如将“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烛”写成“竹”,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中的“行”写成“形”。

2.没有准确理解诗文意思而用同音字替代。如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尽”写成“进”;将“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写成“汉”。

3.没有准确理解诗文的意思而与形近字混淆。如将“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中的“冽”写成“洌”,将“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中的“掣”写成“擎”。

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第2篇

一、三路并走,把握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综观07、08年课外诗词赏析题,发现最多的是要求考生把握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诗言志”,志,就是诗人通过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它是诗歌的灵魂。读诗,就必须读出诗的灵魂,读出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此,必须三路并行,仔细体味。

1、细读关键词句,揣摩诗人感情。

从感情的悲喜角度讲,诗中多出现暖色明丽之词句,则诗句表达喜乐之情;诗中多出现冷色灰暗之词句,则诗常表达忧思悲伤之情。“沉醉”、“兴尽”、“争渡,争渡”流露的是词人活泼率直,无忧无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达的是词人孤寂及无计可除的思夫之情;而“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则倾吐了词人离乡背井之苦,国破家亡之痛。当然我们更要结合全诗内容,揣摩诗人感情。如08山东济宁考题:

秋夜雨(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雾月光。

被逼暗虫通夕响,征衣耒寄莫飞霜。

题②: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细读诗句②我们知道这一天的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出来,由此可揣度出主人公一直在看着月亮,这是为什么呢?心境百般孤寂吧。再读全诗细想,主人公为什么要听着“丁丁漏水”觉得夜那么长,为什么要听着秋虫整夜地响?根据最后一句中“征衣未寄”可揣到主人公的丈夫是出征了(古时出征多为男子),秋天来了,尚未寄御寒衣;“莫飞霜”,则透露出对丈夫的思念;牵挂。至此可感悟出全诗表达了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结合时代背景,揣摩诗人表达的感情。

诗人的感情通常是由景而生。这景一是眼前的自然之景,二是所处的时代背景。因此,平时上课时老师常给我们讲诗的时代背景,以助我们了解诗人“此景”下产生的思想感情。考试题中有些诗我们是很难从词句中揣摩出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那么可以从诗词的小记(如苏轼《水调歌头》),及出题人所给的写作背景中揣摩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如:08山东考题:

渡汉江(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直接解此题还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离乡之久,应该是“近乡”“情更切”,怎么会“情更怯”?又为什么“不敢问来人”?可读一下诗的“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径汉江时所作。”便可知诗人写此诗时的背景是“被贬”,“逃回”。由此可揣摩诗人的心情是:近乡想询问一下亲朋之情,可又怕暴露逃犯身份的矛盾而复杂的心情。

3、结合课文所学内容相似的诗词、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中考所选课外诗词,多为名家诗词,他们的诗词我们课内多次学过,考试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已学诗词帮助我们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诗人,尤其是著名诗人,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其思想感情、生活态度基本是一致的。如08江苏泰州考题:

秋登宣城谢北楼(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第③小题:联系学过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根据“注”①,可知本诗同样写于“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之际,再联系所学课内诗《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便知本诗同样表现了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寂寞之情和找不到出路,只待寄情山水,缅怀古人的复杂情感。

二、结合语境,感悟词的妙用。

古人写诗很注重用词的锤炼,刻苦求工。因此诗词欣赏很注重对字词妙用的欣赏,其实通过课内诗词的学习,我们应该感悟到古人写诗对词的锤炼主要体现在动词、副词的选用上,而词的选用又体现在务求传神、传情、创造佳境,突现人物性格特征等方面。

1、用词务求十分传神。如07浙江义乌考题:

春游图(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题①:“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分析。 这“蘸”字用拟人手法,生动活泼。传神地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可爱,也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多。

2、用词务求传情:如08江苏南通题: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题①:诗中的第2句“惊”一词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里的“惊”一词传出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另外前面宋之间《渡汉江》中的一个“断”字,也不仅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传出了诗人思家之情。

3、用词务求创造佳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如2008年陕西中考题: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宋 孙觌)

数阃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题①: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

这一“湿”字运用了通感手法。黄昏在人眼里本来总是迷茫暗淡的感觉,在烟雨中,空气充满了水分,黄昏似乎也被打湿了,视觉换成触觉,一个“湿”字,生动可感地创造出雨中黄昏清幽润泽的意境,充满了奇妙的空灵之趣。

4、用词务求突现人物性格特征。如07四川达州考题: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题①:一个“独”字,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这儿的“独”字和前面“千”“万”形成对比,和“孤”相照应,表现了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三、多角度透析,品赏千古佳句。

课外诗词赏析第三项重要内容就是对诗词中千古名句的赏析。这种赏析常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要求从艺术手法的

角度赏析,二是对诗句所蕴含的道理进行赏析。

1、从艺术手法角度赏析。赏析时首先必须辨明诗词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其二必须结合诗词内容说出运用此艺术手法的妙处。

(1)借景抒情,寄情于景。诗人对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直接吐露出来。而是寄寓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这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如08江苏宿迁考题:

寒塘(唐・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题②“一雁度南楼”一句是如何表现诗人思乡之情的?

如果说前句是直抒胸臆,那么该句则是寄情于景:此旬初看是写景。实际上寄托的却是“雁归人未归”之意;这“一”字敬可人意,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更突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08扬州考题中李白诗名旬“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是通过目送友人行船的孤帆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碧水蓝天的尽头。仍眺望天水相接处的情景。寄托了依依不舍的离别深情。

(2)衬托手法的运用。如08山东淮坊考题: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秀帘明。

树阴满地甘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题①: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诗的前三句用“夏簟”“石榴”“树阴”等景物,写出了“别院”的清幽,而流莺偶尔的一声鸣叫,则是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这种宁静的幽深;全诗在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恬淡,自在的情趣,营造了一种清爽明丽,闲适幽静的意境。

(3)比喻、夸张、对偶、借代等修辞的运用。如07年广州考题: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潢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题②: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上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此诗句首先是化抽象为具体,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二是用夸张手法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此诗句用比喻,将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一江春水”,永流不尽,生动形象写出了“愁”之多。

(4)近景和远景的结合。如07山东滨州考孟浩然诗《过故人庄》赏析:

题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表现手法、语言运用)作简短赏析。

从表现手法角度来赏析:两句诗采用了近景和远景的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诗歌的艺术手法还有好多,虽然中考所选课外诗词中尚未出现,但在我们所学课内诗词中已经出现,如:用典,象征,渲染,曲笔,侧面描写。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等。这些艺术手法要好好掌握。以便在今后读诗时能灵活地多角度去赏析。

2、对蕴含的道理赏析。

古诗中的名句之所以千古流传,更因为这些诗句内蕴丰富。说它内蕴丰富,是说诗人常常不把自己的主观情思直接表露出来,而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某一物象寄托自己的主观情思,因此,读诗要学会由物及人、由此及彼的联想,感悟名句所蕴含的哲理。如07南通考题:

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自,雪却输梅一段香。

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意象;诗词鉴赏;个性特征

古诗词鉴赏作为高考语文试题中不可忽视的重大板块,对高考语文成绩的影响颇大,因此提高学生对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就成了刻不容缓的教学任务。再者说来,诗词像不像诗词,有无诗意,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贝归:要看意境。由诗意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是意境。掌握鉴赏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是提高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能力、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环节。

一、认识意象

意象强调的是人的主观意识与客体物象的相互交融,意象不单纯是物象,而是经过人的主观意识加工处理后形成的自然物象。有什么意就会选择什么象。所以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我们理解诗歌形象,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捕捉“意”“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我国古典诗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很多典型的意象,并赋予了它们一些固定意义,如赋予“松”坚韧挺拔的性格,赋予“竹”刚正有节的情操,赋予“梅”傲霜斗雪的风骨等。如果我们了解熟悉了这些意象的一定意义,就会较为准确地鉴赏古体诗词。所以从意象人手,再分析意境,然后由意境感悟诗情:这是古诗词鉴赏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二、意象的传统色彩积淀

诗歌中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了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因而,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形象的理解。如“梅”是“孤独Z“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健;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桃花象征美人,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的人;鸾鸟、凤凰喻忠诚的贤士;花落为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杜鹃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表达归家之念;破晓喻初现希望,深夜传愁思,天地反衬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三、意象的个体特征

读诗就是对诗歌意象的品味和感悟,而对诗歌意象的解读也是对诗人灵魂的叩问,它应该成为我们读诗的一个重要目的。那么鉴赏古诗词就不能只停留在意象的传统积淀范围内,还应与诗人的生平,思想形成强有力的联系,才能领会诗人的情感、把握所要传达的意境。另外诗歌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这和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有关,也和诗人的风格有关。同一个意象,不同的诗人也会寄寓不同的情感,具有不同的含义,要注意结合诗人、诗句辨析。

四、学以致用

如在2002年全国卷高考中,鉴赏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首先本诗中的意象有玉笛、春风、折柳故园。而折柳这一意象的传统沉淀为隐晦离愁,或暗示思乡之情。玉笛、春风、故园等意象也都传达出了万千游子耳闻笛声、心盛相思、遥想折柳送别之意。游子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所以这道题的解答也就很清晰了。

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杨柳 折杨柳 意境 离别 思乡 伤怀

由于杨柳所含意蕴独特,故常常被引用于传统文化当中,或言志,或抒情,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但由于文化背景、政治立场、客观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杨柳之所指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这种文化意蕴的多义性,在历朝历代的典籍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杨柳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意象和题材,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四库全书》子部中的类书对历代古籍中的杨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列举。

杨柳根据所指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中,杨柳并无特殊意义,只是作为季节指示或者单纯的景物描写;第二类中,杨柳被作为情感的寄托,用来象征思乡之情和离别之苦;第三类中,杨柳被赋予人格化的特征,用来指代淑女或者君子;第四类强调的是杨柳的实际功用。下面分类举例介绍。

一.杨柳作为季节指示或单纯的景物描写

1.杨柳作为时令季节的指示

杨柳的生长期较长,经历春、夏、秋三季,杨柳枝叶色彩的变化标志着季节的更替。初春时节,杨柳为鹅黄嫩绿,暮春初夏则为翠绿,夏天变为深绿,秋天渐趋枯黄,冬天枝叶凋零。杨柳色彩由浅入深的变化,标志着从春天到秋天的季节变更。魏晋时期,对于杨柳在春天的审美形象多有关注。隋唐以来,不仅对春柳关注有加,而且还进一步开拓了杨柳在夏、秋、冬三季的独特美感,特别是秋柳的萧瑟和清疏之美,为杨柳形象的自然美增添了新的审美视角。

类书《艺文类聚》卷二中记载,梁吴均的《咏雪诗》中写道:“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廉隙,荧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看桂枝白。”如该诗题目所示,此诗中的杨柳只是作为白雪的陪衬出现,但“杨柳春”几个字,从侧面体现出“杨柳”与“春天”的关联性。

《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八中记载了志南的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同样是对季节的暗示,“杨柳风”并不寒冷,杏花雨也不会令人感到不适,此处彰显出暖暖的春意。《记纂渊海》卷二中梁简文帝“春风本自奇,杨柳最相宜”的描述,也是暗示出“杨柳”与“春天”的关系。从以上引言中可以看到,此处的杨柳与意象无关,只是作为季节与气候的指示词。

2.杨柳代表盎然春意,勃勃生机

先秦到唐宋以来,人们对杨柳形象美的认识经历了从整体到局部、由“求形”到“求神”逐步深入的过程,杨柳的形象也由挺拔茂盛转变为柔弱易衰。

先秦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侧重于从整体上关注杨柳生命力强的特征,还没有注意到杨柳的枝、干、叶、花等局部特征,杨柳此时是一个生机勃勃、枝繁叶茂的树木形象。

汉魏时期,杨柳在时人心目中仍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早春芳树形象,不仅杨柳树受到关注,而且杨柳的枝、干、叶也受到了关注。

六朝文人对杨柳有了新的审视,他们侧重于杨柳枝叶疏朗的外形和清秀俊爽的风姿,杨柳的审美价值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唐代以来,文人侧重于杨柳望秋先零的特征,杨柳由汉魏时期的根粗叶壮变为枝细条弱,柔弱的特征逐步定型。此时,杨柳的审美价值成为了关注的重点,人们对杨柳的观察更为细致,不仅杨柳树的整体美感受到关注,并且枝、叶、絮的美感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

晋傅玄的《阳春赋》中提到“万物乐生,依依杨柳,翩翩浮萍,桃之夭夭。”此处“杨柳、浮萍、桃花”都是春意盎然的象征,代表着勃勃生机。《御定渊类函》卷十三中记载:元刘秉忠三月诗曰“背阴花木锦成丛,幽谷莺啼上苑中。李白桃红杨柳绿,天涯无处不春风。”也彰显出杨柳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勃勃生机。

3.杨柳没有特殊的指代意义,只是作为景物描写

北周庾信于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中提到:“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此处提到“杨柳”,并非言志,亦非抒情,只是摹景状物,将杨柳比作春旗,凸显春意。

类似的记载同样见于《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中,如其中所录乐天的诗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以及坡的“梨花千树雪,杨柳万条烟。”等

二.杨柳意象的情感意蕴

杨柳是中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其所指也具有多重性。杨柳作为人们寄托美好情感和愿望的载体,主要用来表达悲、思、离别之情,经历了由相思到离别的发展过程,这跟“折柳”的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之前多以杨柳喻相思,“折柳以寄远”。汉唐以来,文学上由“折柳寄远”生发出“折柳赠别”,以杨柳寓离别较多。

1.离别之情

《艺文类聚》卷三中梁沈约所著《咏春初诗》曰:“扶道觅阳春,相将共携手。草色犹自绯,林中都未有。无事逐梅花,空教信杨柳。且复归去来,含情寄杯酒。”离别之情无以寄托,只得以诗酒相托,此处的杨柳表达的正是离别之情。

沈约的《又春咏曰》:“杨柳乱如丝,绮罗不自持。春草黄复绿,客心伤此时。青苔已结洧,碧水复盈淇。日华照赵瑟,风色动燕姬。襟前万行泪,故是一相思。”此诗同样将杨柳与离情相关联,以杨柳暗喻惜别之情。

类似的记载在典籍中还有许多,比如《锦绣万花谷》续集卷九中郑谷的《题咏》:“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又如《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十七中记载的韩的诗句:“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都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与不舍。

在离别之情中,“折杨柳”是较为有代表性的一种寄托离情别意的方式,因“柳”与“留”谐音,故以“折杨柳”来衬托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折杨柳》本是宋朝诗人李新的一首诗,原文如下:“东风来何时,百花已飘零。独余堤上柳,惨淡含春荣。扁舟复何适,延客江上亭。顾无青玉案,何以送子行。攀条欲相赠,上有双流莺。流莺正求友,奈此别离情”。该诗表达了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感情,自此诗始,后人以“折杨柳”来表达惜别之思。

2.悲伤之思

《艺文类聚》卷三十二中,梁简文帝《咏人弃妾诗》曰“可怜淮水去来潮,春堤杨柳覆河桥。泪痕未燥讵终朝,行闻玉佩已相要。”“柳”通“留”,依依惜别之时,泪痕难干,只得以玉佩作为信物彼此寄托了。又如梁元帝《寒闺诗》曰:“门前杨柳乱如丝,直置佳人不自持。”等都无一例外地承载着深沉的思念。

元好问《归舟怨诗》:“渡头杨柳青复青,闺中动离情”以及程诰《春闺诗》:“画楼红烛黄昏,思妇啼春泪痕。杨柳轻烟别院,梨花细雨重门。”描述的都是闺中对远方夫君深深的思念之情。

3.怀乡之念

《山堂肆考》卷一百十一记载了王之涣边塞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典型的以杨柳表达怀乡之念的例子。

4.纷扰愁绪

《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中,记载了李太白以杨柳衬托悲哀心境的诗句:“门前杨柳暗沙汀,雨湿东风未放晴。点点落花春事,青青芳草暮愁生。”借杨柳表达哀伤之情,是较为少见的。《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二十五中,记载了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舟。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诗句,此诗读罢,忧郁沉闷之情油然而生。又如《记纂渊海》卷八十一中,记载着骆宾王的诗句:“愁心极杨柳,摇动乱如丝。”以摇摆的柳枝来表达纷乱的愁绪,极为恰当。

三.杨柳被拟人化,作为人格象征

对杨柳美感的认识,诗人不只停留于其外在形态,更着眼于内在的神韵和人格象征。魏晋时期杨柳多用以比拟名士的秀爽风姿。陶渊明之后,杨柳又成了隐士的象征。时至唐代,杨柳越来越倾向于以青春女子拟之。渐至中晚唐,杨柳又多用来比拟妓和小人。总之,魏晋至中晚唐以来,杨柳的人格化由不同流俗的清俊之士和超然世外的归隐之人,演变为地位卑下的青楼歌妓和趋炎附势的卑劣小人。杨柳形象的多变,使得杨柳意象的人格象征意义非常广泛。

《艺文类聚》卷八中,应贞的《临丹赋》中写道:“杨柳婀娜乎”,此处将杨柳拟人化,以杨柳之柔美比拟女性婀娜之身姿,此为古来杨柳较有代表性的意境之一。此外,在《海录碎事》卷七下中,也有以“杨柳小蛮腰”来形容女子妙曼的身姿体态的记载。以上诸例都体现出古人以杨柳形容妙曼身姿的创作意图。

四.杨柳的实际功用

有些诗文中虽然提到杨柳,但此处所指的杨柳并没有指代意义,而是强调了它的实际功用,比如《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中记载:“楚国先贤传曰:孙敬编杨柳简,以为经本,晨夜诵习。”以杨柳编简,此处记载介绍了古时杨柳的实际用途,这种关于杨柳实际功用的记载在典籍中是较为少见的。《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五十八的《丧事部》中,记载了杨柳在丧事中的用途:“韦书要语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

《御定渊类函》卷四百十五中记录了李时珍定义杨柳的来由:“本草李时珍曰:杨枝硬而起故谓之杨柳。”

古籍中记载的杨柳并非总有指代意义,如上所述,其中描写的是杨柳的实际功用。

以上是对《四库全书》子部类书中的“杨柳”的多种意境进行了分类汇总,古典文学中杨柳成为重要的题材和意象,对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将杨柳作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不计其数,构成了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杨柳所蕴含的独特意蕴,也是其它物象所不能替代的。

参考文献

1.石志鸟:中国古代文学杨柳题材与意象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D]2007

2.朱敏:传播与接受视野下柳意象的发展流变 文教资料[J] 2008

3.[唐]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宋本[M],1959

4.汪绍楹:《艺文类聚》断句本,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M],1965

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唐诗 意象 月亮 符号学 审美价值

意象是诗歌的构成要素,是重要的审美范畴。西方意象派诗人庞德阐释为,“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一个理性的和感性的复合体”,西方现代美学家克罗齐又从美学角度阐释为,“意象是在瞬间表现智慧和情感的复合体。”而意象的建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我国清代文论家从意象在创作中的特殊地位强调“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此精神即作者见物而兴之情经过情思关照从而将之表达出来的意象。后人对意象又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可见,意象是客观物象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而诗人的情感也同时趋于客观物象化,即情就是景,景就是情,诗人的情感与物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程度。

月亮是中国诗歌中尤其是唐代诗歌中常常提到的一个意象。其描写各具风韵。诗人常常借明月抒发作者浓浓的乡愁。悠悠的离愁和深深的情愁。以致明月成了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情感寄托物。“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传递。”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把明月与思念联系起来。明月成为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象征物。

当文学作品中一旦出现明月意象,人们的思乡念亲的情感便油然而生。从而形成我国民族文学中一种比较稳定又鲜明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心理。人们以月园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月亮”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乡。唐代大诗人李白客居他乡,会中秋之夜,圆月高悬,四野沉寂,想念亲人故里,不禁惆怅,随口轻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头望明月”自然就联想到“花好月圆”正是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节。于是“低头思故乡”的天然之笔,实乃胸中溢出,不可阻滞。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句,写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

与李白齐名于中国文学史的杜甫。写起“月”来则别有深意。“安史之乱”使杜甫滞留长安,不能还家团圆,时值秋寒月冷之夜,他思念久别的妻子儿女,写下《月夜》诗一首:“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环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这里诗人略显狡黠,他本是思情切切,却不如实说出,而反说妻子在家望月思念他。孩子们虽然不知母亲望月何种意义,却也是万般思念父亲。这样写反衬出诗人思念故乡、想念亲人的情怀。月光如手臂一样清冷,更可知望月之久。思夫之切。情境优美,格调有些压抑低沉。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直接抒发思乡之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

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写月落夜深,繁霜暗凝,诗人夜泊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写出了羁旅者的孤独清寥的感受。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也是一首典型的思乡怀人之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份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月夜怀念远人的旨意凸现纸上。

除了人们熟知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诗句外,唐诗中还有孟浩然的“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的凄恻孤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在唐代诗人中,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

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古代诗词 黄昏意象 情境交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243-01

黄昏,是表述时间的词语,其表示一天的某个时辰。纵观我国古诗词,黄昏不再是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而是蕴含了丰富意象的词语。在我国古典诗词中,黄昏意象主要是:夕阳、残阳、日暮、落日以及余晖等等。学者在探究这些古诗词时,主要分析这些意象词所蕴含的诗人的情感。黄昏是诗人们较为钟爱的意象词,诗人运用黄昏来寄托离愁别绪。黄昏作为一种情感符号,其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诗人们经常运用黄昏这一意象来实现心境与物镜的交融。

1 黄昏意象的审美内蕴

从时间上说,黄昏是指一天中昼夜交替的关键时分,其标志着人们结束一天的工作而步入休息时刻。黄昏的到来,暮霭沉沉的落日给人心理带来一种黄昏的感觉,其告示一天的终结。自古以来,时间是一个多样化的概念。人们对时间的流逝总是特别的敏感,也特别的感伤。一天天,一年年,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生命也在慢慢流逝,人们也会越发觉得生命短暂。中国古代文人大多具有雄心壮志,渴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建功立业,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怀才不遇,甚至请缨无路。当文人感受到个人生命的有限以及现实的无奈时,他们总是会将自己对生命以及时间的悲叹转为自然界或者沧桑的历史。在此背景下,黄昏作为一种特定的情感表达,文人青睐黄昏这个意象。在文人感情世界里,黄昏代表了一种深沉的氛围,其传达出了一种历史的变迁、青春的流逝以及功名无成的悲叹。例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岁月更替、江山代移,多少英雄豪杰、丰功伟绩都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1]。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诗人们总是为黄昏涂上了厚厚的冷水调,其表达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愁、孤寂、伤感以及郁郁寡欢的情感。黄昏在诗人眼里,总是代表了一种哀景。在中国古代文人中,生活中的失意以及事业上的挫败习以为常,其造成了文人们宦游天涯的羁旅情怀。在文人们的心理态势中,黄昏总是附以冷色调,如,孟浩然的《秋等万山寄张五》中“愁因薄雾起”让学者产生一种悲怨孤苦的情感共振,进而营造出富含落寞之情的黄昏意象。据资料记载,最早运用黄昏这个意象的古诗词是《诗经.君子于役》。在此诗歌中,“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是描写景色的句子,但是,该句蕴含了丰富的情感。经过仔细品味,学者会发现,词句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愁情,而黄昏就是寄托情感的主要意象。在静谧的黄昏,学者可以看到女主人公翘首以盼的状态。由此可见,黄昏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其是诗人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媒介物。要想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学者一定要自己揣摩黄昏这个意象词。

2 黄昏意象的赏析

2.1 离愁别绪

黄昏历来备受诗人们的青睐。黄昏意象丰富,诗人可以运用黄昏来寄托自己的离愁别绪。对于离家游子来说,黄昏是他们最容易产生思乡情的时刻。夕阳西下,万物都归于平静,然而,游子仍漂泊在外,此时此刻,游子们心里倍思乡。在我国古诗词中,黄昏时分,山川草木以及亭台楼阁等都披上了一层灰蒙蒙的色彩。诗人对离别阻隔的深深哀叹,对团圆欢聚的深切祈愿,对故乡故土的频频回望,都寄托于这暖色消尽、冷色袭来的苍凉冷落的黄昏之中[2]。例如,王维的《送韦评事》中“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诗人送友直至居延,在此时刻,诗人不禁想起与友人离别后的孤独与落寞,因此,诗人倍加感伤。又如,在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人描写了此时此刻的景色,而这些景色无疑都被笼罩在暮色中,进而营造出了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情境。在古代诗词中,黄昏意象特备受欢迎。如,马致远曾写过“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表达出了诗人浓厚的离别愁绪,以及思念之情。

2.2 迟暮叹老

在我国古诗词中,伤时感物经常出现。黄昏是光明与黑暗的对应时分。夕阳西下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其也意味着一次生命的结束。在黄昏时分,人们极易产生对生命短暂的喟叹,以及生命的脆弱等。在古诗词中,黄昏具有浓厚的忧患色彩以及忧国意识。在黄昏时分,诗人们总是会思索个体生命的意义,由此感叹生命的短暂以及壮志未酬。屈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在其诗歌中,黄昏被赋予迟暮的喟叹以及仕途的坎坷等意象。在《离骚》中“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等,这些诗句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情感,即时光易逝以及功业难成等等。

黄昏意味着白日将近,而夜晚即将来临。在黄昏时分,在外游子异常渴望家庭的温暖以及亲人的关爱,然而,游子无法回到家人身边,因此,游子在此时刻总是感慨时光的飞逝。由此观之,黄昏时分各自愁,始终是个体生命无法回避的一种情愫,且朝往夕至周而复始地扣击与掀动着诗人的心扉[3]。黄昏极易让人感慨人生的短暂,并追忆往昔,进而喟叹功业围城。中国文人大多具有积极入世以及建功立业的理想,然而他们总是怀才不遇。这种失落的情感无法得到排解,在黄昏时分,文人便在此时寻找排解的机会。

3 结语

自古以来,人们热衷与感受黄昏以及描写黄昏。黄昏已成为人们的心灵与自然融合的主要媒介物。黄昏作为一种特定的情感表现,其极受诗人的青睐。黄昏是一种文化隐喻,是人生的一种象征,其渗透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心理。当前,很多现代人无法体会黄昏折射出的诗人心境。如果现代人也感受深处两地而备受相思煎熬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会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品读古代诗词时,现代人才会感同身受,并发出真切的感慨,即相思了无痕,黄昏情更怯。

参考文献

[1] 李文佳.唐诗黄昏意象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3(5):26.

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第7篇

重阳登高,避邪祈寿

关于九九重阳的由来,《梦粱录》中说:“日月梭飞,转瞬重九,盖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重阳节的传说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的文献记载中,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的东汉桓景登高避邪的故事: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为什么登高就能避邪呢?这则传说并未给出答案。在我国已经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大型祭祀遗址多建筑在山巅、山梁等处,而在平原地区,往往人工堆筑成山用于祭祀。这是因为,上古时代,人们往往把高山视为神山,是登天成仙之处。今天看来,这是古人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是人们对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追求。

先民们选择九月九日登高,意图是能像那些得道成仙者一样,升入天宫。这种对升天的渴望,溯其源头,是人们对长寿的一种企盼。《太清诸草木方》曰:“九月九日,采与茯苓松柏脂丸服之,令人不老。”在意象上,重阳登高,正是人们对人生不老的一种追求。

重阳赏菊,隐士标格

重阳佳节,正是盛开的时候。为秋天的应时花草,在霜降时,唯此花最茂盛。白居易在《禁中九日对酒忆元九》中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既有美丽的姿容,又不怕寒风繁霜,同时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故而历代文人特别钟爱。钟会更是为高唱赞歌:“夫菊有五美焉,黄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审美特质,这与陶渊明有直接的关系。在陶渊明之前,文人已经把菊作为众芳凋落时纷然独荣的、纯洁坚贞的形象予以歌咏,“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到陶渊明时,他在诗中描述自己的隐居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后,“采菊东篱”就成为抛弃名利隐居篱下名士的一种文化意象,成为文人们隐逸愿望的图腾。于是,“菊”被赋予一种新的审美文化意蕴:隐士标格。方孝孺曾说:“渊明之属意于菊,其意不在菊也,寓菊以舒其情耳。”(《菊趣轩记》)陶渊明的菊咏使菊的文化内涵得到质的丰富。他以玄学思维来观照菊,以菊来寄托人生理趣、人生感悟和人生境界。菊的清贞绝俗之性与道家的超越世俗名利之理相契合,使菊具有了隐逸的文化内涵。所以自陶渊明以后,菊便以这种“隐士标格”真正进入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话语体系,如罗隐的《登高咏菊尽》:“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赵秉文的《东篱采菊图》:“平生忠义心,回作松菊伴。东篱把一枝,意岂在酒盏”。

由于陶菊文化内涵的融入,重阳节的文化品格得以提升。

佳节思亲,尊祖敬老

在重阳习俗的演变过程中,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也产生了质的升华,涌现出历代文人、学者、士大夫借重阳日抒情达意的高雅文化现象。

诗词是抒发人情思的最好工具。一年中,重阳节是最撩人情思的,重阳时值深秋,有澄净天宇,秀朗山水,碧涧红叶,斗奇金菊,又有萧瑟西风,凋零草木。重阳时景色是如此丰富,反差又是如此强烈,诗人的种种情感几乎无不与之耦合,这遂使重阳成为历代诗歌创作的丰收季节。而在众多的重阳节诗歌中,思乡怀亲之作蔚为大观。

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只是不太显露,可是一旦遇到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收拾,这就是所谓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人能用如此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达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就成为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在今天,重阳节已成为台湾游子寄托思乡之情的重要日子。著名诗人余光中在高雄接受杨澜采访时,望着海那边他曾经居住过的大陆和香港,说他生于1928年的重阳节,自诩为“茱萸的孩子”,游子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流落台湾的元老于右任,每年重阳都要登阳明山遥望大陆,他的怀乡诗与余光中的《乡愁》在海内外广为传诵,成为期盼祖国统一的经典之作。

重阳节不仅是广大台湾同胞寄托思乡之情的传统佳节,也是两岸炎黄子孙共祭始祖黄帝的重要日子。黄帝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升天,人们在这天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纪念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对于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激励全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每到黄帝祭祀日,不少海外华人聚居处都要举行祭拜活动,“翘首大陆,遥望黄陵”。台湾同胞在祭文中更多表达的是:“ 海峡两岸,同出一源” “河山一统,万世千秋”。

在重阳节诗歌中,叹老是另一个主题。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写道:“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诗人慷慨之中含有凄凉,豪放之内深蕴痛楚。“醉把茱萸仔细看”七字,胜过了千言万语。相对而言,现代人重阳叹老的方式与内涵跟古人大相径庭,大我取代小我,意义与气度上有了质的飞跃。的《采桑子•重阳》就堪称典范:“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为尊重和顺应九九重阳节这个“九九,久久,延年益寿”的民俗与吉祥观念,1989年,国家将重阳节定为“敬老日” “敬老节”,积极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尊老敬老也成为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方面。父母给予我们宝贵的生命,又费尽心血将我们养育成人,他们的恩德昊天罔极!

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第8篇

诗词墨客们“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其中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之豪情壮志之辞,又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寄情山水隐遁山林之章,还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羁旅思乡之作,更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哀时世伤民生之音……其情真挚动人更是耐人挑灯夜读百般琢磨。

而古代诗词远离当代生活,语言的跳跃性又大,要真正领悟其中浓郁的情感,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对于鉴赏能力较弱的中学生来说,更是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如何让学生把握这浓浓的诗词情呢?

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与研究,在这方面有了一些个人的浅见拙识。

一、抓关键、品情词、味情句

所谓抓关键、品情词、味情句,就是抓住能直接抒情的关键字词句,直观把握诗词情感。

1.把握直接抒情的关键词

在鉴赏古诗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诸如“怨、恨、送、别、忆、赠、吟、怀、寄”等直接抒情的字眼。这些词语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给我们明确的信号,只要抓住了诗句中的直接表达情感的感情词,就能够迅速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例如:

李煜《相见欢》的上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无言”“独”――孤独寂寞的身影。“寂寞”――并非梧桐寂寞,而是人。“锁”“清秋”――锁住的不只是清冷的秋天,更是人内心的凄凉、冷清。

再如:李白《静夜思》中的“低头思故乡”,“思”字就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的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惊心”一词,不仅用词新鲜,而且抒发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秋思”即离别思聚之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即悲凉之意,你看老杜悲离家万里,悲常年漂泊,悲年老多病,悲孤苦伶仃无限悲愁之绪,尽在“悲”字之中。

2.分析直抒胸臆的句子

诗是诗人情感的外露,关键句恰好是表露诗歌意蕴的窗口,它能体现诗人写作意图、思想情感。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不开心颜”--抒写自己向往自由天地和反抗权贵的思想感情。

再如:李煜《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句展现了词人亡国被囚后心头无法解脱的孤独寂寞的愁苦之情,表达了他亡国之愁、离别之恨。

二、寻找情感载体、透析意象内涵

古诗词往往是借景抒情的,诗人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总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些物象上,久而久之,一些物象也就积淀了一定的,为人所共识的内涵。这一物象因包含了诗人的感情而形成意象。这些意象作为客观物象与审美主体情感的融合与统一,都具有某种特定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只要我们掌握了这类意象,就能把握诗人感情,破解文本的思想内涵,从而达到鉴赏的目的。

如:鉴赏李煜的《相见欢》一词时为掌握“西楼”“ 残月 ”“ 梧桐”“ 深院”几个意象的内涵,搜集了很多包含这些意象的古诗词句子,深入地分析了它们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即:如何理解这些意象?

(1)残月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所以,“残月”往往被寄寓悲离之愁。

(2)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宋・晏殊《清平乐》“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抒写孤独寂寞的心境,此情难寄的惆怅,末二句点明景物依旧、伊人已逝的相思之意。

宋・周邦彦《浪淘沙慢》“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这是离别相思的怀人之作,写离别后寂寞凄清的伤感与割不断的相思之情。

上述诗词大都抒发作者的离愁别绪,写离别后孤独寂寞凄清的伤感之情。故“西楼” 多代表了孤寂、凄凉、思念、离情。

(3)梧桐: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梧桐叶落透悲意。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这两句写秋雨打梧桐,表现诗人内心的愁苦。

所以“梧桐”多象征了凄凉悲伤和离愁。

(4)深院: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幽深者,庭院也,更在词人孤寂的心灵。

古诗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下的意象比较多,常见的还如:

“月亮” 寄寓思乡念亲之愁,“流水”寓人生苦短、命运无常之意, “松”多喻坚贞,“兰”多喻高洁,“菊”多喻隐逸、高洁、脱俗,“梅”多喻傲雪、坚强、不屈不挠,“松柏”代表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竹”代表气节、积极向上, “柳”代表送别、留恋,“折柳”惜别怀远,“子规(杜鹃)”代表悲惨、凄恻,“(孤)雁”代表相思离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登高、凭栏”代表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壮志难酬的悲伤,“吹笛、吹笙”寄离别之苦、相思之情。“杏花春雨”即为江南美景,而“大漠长空”则是塞外风光;而 “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沧桑变化的巨大等等。

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遇到这类意象我们就要立刻联想到它们的类型化的情感内涵,从而迅速把握诗人词人的内心情感。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平时还要善于积累,要厚积薄发。

三、知人论世鉴赏法―了解作者、背景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知其人,方能解其言,悟其情”。

例如:同为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和《声声慢》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风格却大不相同。《如梦令》风格清新明快,不事雕琢,境界优美怡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声声慢》则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

导致诗人不同情感的原因是什么?

《如梦令》表达的是她早期少女的那种天真、率真与浪漫的情趣和心境。《声声慢》则是她晚年的名作。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如果不了解诗人的这种不同时期的处境、经历和心路历程,是很难真正理解这两首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