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摄影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摄影师范文第1篇

小男孩哭着跳上了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回到家,小男孩懊恼极了,想到由于自己的疏忽,没有抓住机会,又大哭了起来。这时,小男孩的妈妈走了过来,奇怪地问:“孩子,你怎么了?”小男孩把事情的经过跟妈妈说了一遍。妈妈摸着他的头,笑着说:“傻孩子,你想一想,既然高尔基叔叔让你进去给他拍照,这说明他很喜欢你这个小摄影师呀!明天,你准备好了,再去一次吧。”小男孩听了妈妈的话点点头。

第二天早晨,秘书告诉高尔基:“您要找的那个小男孩来了。”高尔基高兴地说:“快让他进来吧!”不一会儿,小男孩站在了高尔基面前,他显得很不安。高尔基温和地询问:“是不是又忘了带胶卷了?”小男孩不好意思地说:“不是的,因为上次我浪费了您的宝贵时间,我很抱歉。”高尔基微笑着拍了拍小男孩的肩膀,亲切地说:“没事,让我们开始吧!”小男孩太高兴了。他忙让高尔基摆好姿势,“咔嚓”一声,相片照好了。小男孩激动地向高尔基行了一个礼,然后说:“再见,打扰您了。”小男孩转身向门外跑去,你看他多么象一只快乐的小鸟呀!舞动着双臂向学校奔去。

高尔基望着小男孩的背影自言自语:“多好的孩子啊!”

指导教师:崔心会

小摄影师范文第2篇

小男孩百般无奈,只好又写了一张纸条,象上次那样扔进高尔基的房间。高尔基捡起男孩的纸条,看见上面写着:“亲爱的高尔基同志,由于我的粗心占用了您宝贵的时间,您能再次给我机会为您照相吗?”

高尔基走到窗边,看见小男孩惶恐不安,焦急地等在外面,于是吩咐秘书请小男孩进来。

小男孩用他那熟练的动作摆好照相机,很快地拍完了照。临走前,小男孩低着头对高尔基说:“谢谢您,我一定会改正粗心大意的缺点,认真完成每项工作。”高尔基摸着小男孩的头,笑着说:“没关系,知错就改一样也是好孩子。”

小摄影师范文第3篇

高尔基正坐在桌前修改他的文稿《我的大学》,突然听到了敲门声。高尔基说:“请进。”

“先生,您想见的小男孩来了。”

“高尔基同志,打挠您了。”小男孩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高尔基抬头一看,小男孩的脸被寒风吹得红彤彤的。高尔基连忙叫秘书倒了杯水,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柯连卡。”小男孩咧开嘴,笑着回答。

高尔基按小摄影师的吩咐坐下。这一回一切很顺利。

十天后,高尔基收到一封邀请信,信上写着:

亲爱的高尔基同志:

您的相片已经贴在我们的墙报上了。请您抽空来我们红星小学看看吧。

尊敬您的柯连卡

1928年8月2日

第二天,高尔基来到了小男孩的学校。一进校门口,就见一幅巨大的黑白相。相片上的他正专心致志地修改着文稿。高尔基微微笑了,心想:可真是一个优秀的小摄影师哪。

小摄影师范文第4篇

小摄影师续写

第二天,小男孩又来到了高尔基居住的地方。

小男孩见到门卫,笑着说:“叔叔,可以让我进去吗?”门卫叔叔也笑着说:“可以,你进去吧。高尔基同志已经说过了,你一来就马上让你进去。”小男孩说:“谢谢。”门卫叔叔又说:“不用谢!”小男孩继续向前走着。又看见了高尔基的女秘书,微笑着说:“阿姨,您好。”阿姨笑着说:“你好,你就是昨天来的那个小摄影师吧?”男孩点点头说:“是的,阿姨。”阿姨又说:“那你赶快进去吧,高尔基同志正在等你呢。”“好的。”男孩说。小男孩默不做声地走着,很快就来到了高尔基的面前。

小男孩先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歉意。又红着脸低头说:“对不起,高尔基同志。昨天是我浪费掉了你很宝贵的时间,我真心向你道歉,对不起。”高尔基说:“没事的,咱们开始拍照吧?”“咔嚓,咔嚓”几张相片就拍好了。临走的时候,小男孩还说:“我回去就把您的照片贴到墙报上,让我校的少先队员向您学习。”“好的。”高尔基微笑着点点头。“再见。”小男孩说。“再见。 ”高尔基说。

第三天,小男孩把照片贴到墙报上,少先队员纷纷来看,小男孩也很高兴。这时,一辆汽车开来了,车上坐的原来是高尔基。他看到了自己的照片,高兴地笑了。

小摄影师范文第5篇

到了高尔基家后,小男孩却迟迟没有进去。但过了一会,他又鼓起勇气,像上次那样,对看门的爷爷说明原因,便进去了。

小男孩到了高尔基面前,抱歉地说:“对不起,亲爱的高尔基先生,上次我真是太粗心了,连胶卷都没带。”“不要紧,这次带了就行!”高尔基说。小男孩又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像上次那样坐在这看报纸,行吗?”“行。”高尔基答应。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又侧过脸,微笑地看着小男孩。“咔嚓”。“好了,照完了!”小男孩说。高尔基站了起来说:“这下你可了确一桩心事了!”“是的”小男孩站起来说,“麻烦您了,我要回家了。”

说完小男孩便蹦蹦跳跳的回家了……

PS:该篇作文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小摄影师》这篇课文的故事接龙。

小摄影师范文第6篇

第二天上午,明媚的阳光照到高尔基的办公室,正当高尔基起身思考问题的时候,一抬头便看到了在大树下站久了的小男孩.他连忙把秘书叫了进来,惊喜地对他说:"快,快把那个小男孩叫进来."

一会儿,男孩被秘书叫了进来,小男孩高举照相机,高尔基亲切地问小男孩:"你为什么不进来?"小男孩低着头说,我昨天太粗心忘了带胶卷,影响您工作了,怕您生气,可我又实在想为您照相."高尔基微笑着说:"我怎么会生气呢?"高尔基拿起一张报纸坐到沙发上对小男孩说:"好了,咱们开始吧,小男孩被高尔基那和蔼可亲的举止感动了,比刚才放松了许多,他举起照相机喀嚓喀嚓地照了起来.

照好了照片以后,高尔基把一些胶卷放到小男孩手中对他说:"希望你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摄影师."小男孩向高尔基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谢谢您高尔基先生,我会努力的."秘书笑着对高尔基说:"您真是一位负责的人.?高尔基说:"是啊,这会影响到他的一生的."

小摄影师范文第7篇

一会儿,小男孩站在了高尔基的面前,他头上系着头巾,穿着大衣,脚穿皮靴。“哎哟,脸都红了。”高尔基站起来,赶紧端来一杯热咖啡。“谢谢,不用。”“那怎么行呢,快喝吧。”高尔基说。

小男孩喝了一小口咖啡,说:“请您坐在那儿,按上次的动作,坐好。”一会儿,相就照完了,高尔基笑着问:“你叫什么名字?”小男孩用响亮的声音回答:“丹麦尔·怀特!”高尔基说:“丹麦尔,我用我的车送你回家。”“谢谢。”小男孩说。

到了家,小男孩对着车的背影大声喊:“高尔基先生,祝您的《我的大学》顺利发行!”

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高尔基早把拍照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有一天,高尔基收到一封信,信上说:“高尔基先生,请您到列宁格勒双语小学参观墙报。”

小摄影师范文第8篇

学生的提问,很让我高兴,因为我觉得孩子的话确实有道理。我在备课时也曾闪过这个念头,但立刻就说服了自己:沿用了多少年的语文课本还会有错?习惯的思维定势让我没有在此做深入思考。而这个问题却让我的学生发现并大胆地提出来了,显然,他们比我更富有探索、创新和挑战精神。

我对这位同学大胆质疑的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并热情地鼓励说:“你长了一双会发现问题的眼睛,你能不能试着改一改课文的题目?”他自信地点点头,心满意足地坐下了。我借此让同学们重新给课文拟一个题目。学生争着给课文拟题目,有的是《高尔基》,有的是《关心、爱护少年儿童的高尔基》,有的是《高尔基与小摄影师》……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题目是《高尔基与小摄影师》最恰当。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了本人在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些缺失:唯教材、课本独尊,让学生理解课文成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学习了陈琳教授的讲座《小学语文实用文的教学策略》后,我的认识更加深刻。陈琳教授认为:语文教材的“文选”特点,使广大一线教师既不能偏离文本,但又不能完全依照文本,要做到“用教材教”和“教教材”的辩证统一。既要“尊重教材”,又要“超越教材”,要做到教材“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的辩证统一。

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理解“用教材教”和“教教材”的辩证统一关系,敢于向教材质疑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必对教材恭恭敬敬,唯教材是从,要敢于挑战教材,对教材说“不”。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开发、充实、生成教学资源,以进一步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实效性。要能够借助教材的工具性,灵活运用,合理整合,使教材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使教学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认真钻研教材,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过分依赖教参

多年来,我们一些老师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参,教材的处理,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无不喜欢照搬教参现成的东西。新课程改革在语文教学上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理解。没有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就不可能有学生阅读个性化的培养。但是,如果教师只是以教参为教学的依据和标准,语文阅读又怎么可能呈现出个性化的特色?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他们敢于向课文、向教材、向教师说“不”而鼓掌

“老师,您说得不对!”、“老师,您的方法不是最简便的!”、“老师,课文里有个问题!”课堂上,传来了学生们如此“大胆”的声音。面对这样的情形,在一些学校的课堂上,教师往往面带愠色地用“爱插嘴”、“调皮捣乱”、“不听话”等言辞来斥责这些“出格”的同学。

有人担心,学生在课堂上“唱反调”会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殊不知,所谓的“正常的教学秩序”恰好反映了教学中的不正常,那种以教师为中心,自始至终按教师精心设计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的课堂教学才算是不正常。而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然会经常出现教师难以预料的情况,有时会“打乱”教学步骤,这是学生发展个性所产生的效应,是十分正常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应变能力,善于相机诱导。尤其对于上述案例中的孩子,教师更要以更大的耐心与细心去引导他们,保护他们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他们敢于向课文、向教材、向教师说“不”而鼓掌。这样,教学才能展开,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在这样的土壤里生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