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王维的送别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王孙归不归”的前一句是“春草明年绿”,出自于唐朝诗人王维的《山中送别》,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令人神远。
(来源:文章屋网 )
1.自主读懂诗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朋 友间的深情厚谊。
2.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2.对诗歌意象(“酒”)的理解;正确理解“西出阳关无故人”,通过 “更”“尽”把握诗人的心境。
一、解读诗题,了解作者
(课前板书古诗,“■”字暂不写)
师:同学们,你知道哪些送别诗?
(生背诵《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有时候,离别是一种“千帆皆不是,唯有孟浩然”的无限惆怅,有时候又是一种“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洒脱不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送别诗,看看这首诗要表达怎样的感情。都说题目是诗的眼睛,谁愿意试着谈谈?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元二是一个人的名字,安西是地名,使是去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送元二去安西,所以这样读。
师:看来,你是根据自己的语感和理解读出停顿和节奏。真好!“使”就是出使,那么,谁送元二呢?
生:王维。
师:你对王维有哪些了解?(生沉默)
师:这样吧,老师这里有关于王维的简介,给你30秒的时间,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记下来,出示灯片(生记忆)。
生1:王维是唐朝的著名诗人,有“诗佛”之称。
生2:王维最擅长山水诗,苏轼评价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生3:王维还精通音乐。
师:真好,把大家说的合在一起就比较全面了,我们再对照灯片一起回顾一遍。(生齐读简介)
二、学习全诗,理解诗意
师:知道了题目的意思,对诗人也有初步的了解,能不能准确无误地读读这首诗呢?对照黑板试试看。
生:老师,漏了一个字。
师:(故作惊讶)是吗?漏了什么字?
生:“■”。
师:哦,“■”字怎么写?
生:左边“氵”,右边的上面是个“口”字,下面是个“巴”字
师:跟我一起写,“■”是什么意思呢?
生:“湿润”。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注释里有。
师:很会利用资源,对照课文注释理解是个好方法,“■”字要写正确,对于四年级的同学来说很简单,怎样写美观呢?
生:右边写的时候上窄下宽。
师:很好,按照她说的工工整整地把“■”字写两遍,注意你的姿势。(生练写)
师:现在自由去读读吧。(生练读)
师:谁愿意站起来试试?
生1:(读诗)(舍读成shě,“无故人”读成“无敌人”,“朝”读成cháo)
生2:是“zhāo”,不是“cháo”。
师:你为什么读“zhāo”。
生:早晨的意思就读“zhāo”。
生:是故人,不是敌人。
师:故人是什么意思?
生:老朋友。
师:是呀,老朋友怎么就变成敌人了呢?还有舍字,你仔细看它的造型,像什么?
生:房子。
师:是呀,客舍,就是旅馆,在这里读“shè”,我们再来试试看。(生齐读)
师:很好,字正腔圆。可是,古诗和音乐一样,是有节奏和韵律的,比如老师会这样读(范读第一句和第二句),你们能试着读一读吗?(生读,师用/划出停顿)
师:一开始就能读出字的节奏,其实,凭的就是你的语感,这是一种能力。同学们很不错,那老师要让你们挑战更高难度的。请看大屏幕,你能对照下面的注释想想古诗里包含着什么意思吗?(生思考,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思考和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王维劝元二再喝一杯酒,因为西出阳关后就没有我这样的老朋友了。
师:你敏锐地抓住了“更”字,更就是“再”的意思。你看,抓住了最关键的词去理解,整句诗也就不难理解了。
生2:我知道了渭城的早晨下了一场雨。
师:一场什么雨?倾盆大雨吗?
生2:是很小很小的雨。
师:蒙蒙细雨。语文课上,咱们的语言应该有浓浓的语文味,我们试着说有语文味的话好吗?
生:因为湿润了灰尘。
师:一个“■”字告诉了你是蒙蒙细雨。
生:我还知道了,柳树经过雨的冲洗显得更加绿了。
师:那你能把整首诗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渭城早晨的小雨湿润了灰尘,客舍旁边的柳树经过雨的滋润更加鲜艳,劝你再喝了这杯酒吧,西出阳关就没有老朋友了。
师:真好!每个关键的、难理解的词都说得很准确,古诗的意思自然很明了,是呀,出了阳关去哪里啊?
生:安西。
师:你去过安西吗?
生:没有。
师:(出示地图),请看大屏幕,安西就在今天的新疆附近,安西都护府就是当时唐朝在这里设立的最高军事机构,而长安,是当时唐朝的京城,王维和元二都住在这里。猜猜看,从长安到安西,在唐朝骑千里马去要多长时间?
生1:一两天。
师:呵呵,是坐飞机吗?还是高铁?
生2:一个星期。
师:远远不够。
生3:两个月?
生4:八个月。
师:差不多,至少半年。去这么遥远的地方,作为好友,王维当然要去送了,于是往西走,有一座城叫——?
生:渭城。
师:所以这首诗也叫《渭城曲》。分别前的晚上,两个朋友在附近的小旅馆住下,通宵达旦地喝酒聊天,所以第二天早晨,他们才会看到这样美的景色,(板书“景”)读——
生: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送到渭城,元二就孤身上路了,继续往西走,走到阳关(图片)。阳关在当时一直都是内地走向西域的通道,出了阳关,就离开自己的故乡,诗中这样说——
生: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那这样一首送别诗的题目该怎样读,这首诗又该怎样读呢?还能那么高亢、快乐地读吗?(生有感情地读题)
师:我听出了淡淡的哀愁。这首诗又该怎样读呢?(生有感情地读诗)
三、想象画面,升华情感
师:我们刚才知道了,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诗如好茶,需要你细细地品,慢慢地悟(板书:品悟)。请一个同学读第一句和第二句,其他同学边读边想象画面。(生读一二句)
师:你出色的朗读,让我的脑海里有画面了,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1:我看到了蒙蒙细雨,客舍旁边的柳树翠滴。
师:《诗经》中有一句话是“杨柳依依”,一说到“依依”我们便会想到哪个词?
生:依依不舍。
师:那古人送别时折柳表达什么感情呢?
生:依依不舍的感情。
师:蒙蒙细雨,瓦楞青青的客舍,翠滴的柳色,这样一幅画的主色调是什么?
生:绿色。
师:这样的画面,带给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生:清新,美丽。
师:把你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去。(生读第一、二句)
师:美得清新,美得令人陶醉。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早晨,好朋友要分别了。蒙蒙细雨、杨柳依依更加勾起诗人心中的离情别意。现在,你的感受也许更深了,一起来读读。(生读第一、二句)
师:如今,好友要走了,王维设宴为好友送行,宴席上,诗人不知道好友西出阳关何日能再见,于是举起酒杯对好友说——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当时阳关以西那么遥远,你能想象那是个什么地方吗?
生1:沙漠。
生2:荒无人烟。
师:你看,这不是越说越有语文味了吗?唐代诗人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出示幻灯片,生读):“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达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你从诗中感受到什么?
生1:马的四只脚都被石头划破了。
师:坚硬的马蹄尚且流血,何况是人呐!
生1:我知道了从早到晚风不停。
师:你深刻地理解了“终朝”的意思。
师:这就是元二一路所经之处,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生1:这是一条危险的路。
生2:这是一条生死难料的路。
生3:这是一条死亡之路。
师:所以,临别时,王维对元二说——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西出阳关只是见不到老朋友我了吗?
生1:还见不到家里的老母亲。
生2:见不到儿时的玩伴。
师:听不到什么?
生1:听不到亲切的家乡话。
生2:听不到母亲的唠叨、儿女的欢笑声。
师:尝不到什么?
生1:尝不到美味的酒。
生2:尝不到家乡的特产。
师:所有的一切都浓缩在一个“无”字中,那西出阳关后有的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幻灯显示)
师:渭城蒙蒙细雨,杨柳依依。安西却——
生1:干旱。
师:你发现了吗?老师前面是四字词语哦,为了读起来更上口,你应该说——
生2:寸草不生。
师:渭城温暖如春,生机勃勃,而安西却——
生1:车水马龙。
师:你知道车水马龙是什么意思吗?
生1:就是车很多,马很多。
师:是呀,你理解得很正确,可是,刚才不是说“荒无人烟”吗?怎么又成“车水马龙”了呢?
生1:那里打仗会有很多人很多车,会死很多人。
师:哦,我明白了,那叫“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表达要准确哦,否则,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
生2:死气沉沉。
师:渭城有可以一起饮酒作诗的朋友,而安西却——
生1:一无所有。
生2:生死未卜。
师:是呀,形单影只,孤身一人,举目无亲。夕阳西下,只有元二和那匹孤独的骆驼,这一去,不知何日是归期。此刻,王维,你想对元二说什么?
生1:元二,再见。
生2:元二,你放心去吧,家里我会替你照顾好。
师:那样一条危险重重的路,那样一条生死未卜的路呀!还会说什么呢?
生3:元二,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生4:元二,那边天气不好,你要多穿衣服保暖呀!
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怎样的酒啊?
生1:这是一杯离别的酒。
生2:这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3:这是一杯兄弟情深的酒。
生4:这是一杯回忆的酒。
师:这是一杯盛满了诗人真挚情谊的酒,这是一杯饱含深深祝福的酒,这样的酒喝了多少杯?
生:无数杯。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来?
生:“更”字。
师:是怎么喝?
生:大口大口地喝,有个“尽”字。
师:这样一杯一杯地一饮而尽,他们不会醉吗?
生1:他们借酒消愁。
生2:酒不醉人人自醉。
师:醉了才好啊!醉了时间才能停下来!女生,让我们怀着复杂的感情劝元二一杯——
女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难复还。男生,用你们的朗读表达此刻的心情。
男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多少往昔追忆,多少离愁别绪,多少殷殷嘱咐,都在这一杯杯浓浓的酒中。这哪是酒啊,这分明是——
生:浓浓的情(师板书:“情”)。
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再喝一杯,元二就该启程了,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送送元二吧!(生齐读)
师:西出阳关的元二啊。无论走多远,无论在哪里,记得回来,记得还有故人的牵挂和祝福……然而,王维终没能等到元二回来。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便去世了,元二听到噩耗,痛哭流涕,日夜兼程地 赶回来,然而,如今陪伴他的只有冰冷的墓碑(PPT音乐起),站在墓碑前,元二思潮起伏——
1、华兹华斯——上帝创造人
在基督教、泛神论和卢梭的影响下,华兹华斯把人和自然看成是上帝的创造,认为人类以及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神性。他把人的个性、人类社会、自然界都看作是上帝意志的体现。华兹华斯认为农民和儿童都是上帝的使者,因此,他同情农民,赞扬儿童。他认为,人的善良会被时间和世界磨灭,而我们最需要找回童年时期的美好、天真。他的那句“儿童是成人的典范”便成了名言佳句流传世间。华兹华斯的笔下,吟咏大自然寄寓于赞扬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孤独的割麦女》恰好体现出这样的特点。诗人把割麦少女的形象置身于广阔的田野上—一位充满活力的姑娘“独自在那又割又捆”,“举着镰刀弯腰下去”。在这个场景中,人与大自然和谐地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华兹华斯认为,像割麦女这样的人的本性,幸好没有被资本主义自私、虚伪、反自然的城市生活所异化,也只有返这样的真,受这样的朴,方可同自然界的美达成一致。受西方人文精神影响。在华兹华斯《黄色的水仙》中,读者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心情及其人生哲理。湖边一片金灿灿的水仙,在微风中起舞,此景令诗人着迷,且这种欢乐的精神感染了诗人。此时,黄水仙可看作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处世态度。因此,在诗人情绪低落,感到空虚时,这些水仙花会突然映入诗人眼帘,使得诗人眼前一亮,撩拨起思绪的活力,并烙在诗人内心的最深处,此时的作者积极乐观,与大自然一同呼吸。
2、王维——友谊和禅机
王维写了很多送别诗来倾诉自己对朋友间难分难舍的情谊,可是仕途道路上的挫折令他在之后的生活中去更多地描写了大自然的风光,从而体现出他的不得志与压抑。王维深谙道教和佛教。道教认为妨碍“天人合一”的是人的欲望、情感、理性等主观感情,这是区分人与自然的特征。佛教教义与道教相似,是要求人们消极对待人的欲望和情感。佛教教义认为,正是由于人的情感和欲望,才导致了人在现实世界里所受的各种苦难,从而达不到思想上的超然。因而,当王维在描述自然景物时,几乎不表现出人的情感,在他的的山水组诗辋川二十景中,似有若无的佛光禅影多处得以体现,他借助景物风光隐寓禅意。此外,王维的诗作创作还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中年以后,王维受其影响越发深重,但他很少或几乎不表露自己的情感,只是欣赏自然美景。正如他所写到的那样“中岁颇好道”(《终南别业》),或许他只关注“道”,而非自己的情感。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
①渡头:渡口。
②罟师:指渔夫。罟,打鱼用的网。
【翻译】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
【鉴赏】
王维的送别诗,几乎首首都有新意。这一首艺术构思新巧缜密,想象大胆丰富,比喻自然贴切,感情深切浓郁。
首二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杨柳渡头是实写春景、既为下面的别后相思伏笔,又渲染送行的环境气氛。在杨柳依依的渡口,在春光烂漫的时候,与朋友分手,心情尤为抑郁。这是以美景反衬离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杨柳”的意象又暗示离别。“行客稀”,表现别后渡头岑寂之景。行客越来越稀少了,只有诗人仍立在渡口,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友人远去。这又是采用了反衬手法。“罟师荡桨”句再添一笔:连渔人也都摇着船桨,向着近水的曲岸边荡去准备归家了。诗人却忘了归家,他的身心都被离去的友人带走了。今人刘拜山云:“行客、罟师本属局外,却被牵入局中,借彼之漠不关心,形己之深情独往。烘染无痕,妙不着力。”(《千首唐人绝句》。
【关键词】文包诗 三联系 解内涵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文包诗”有很多,如:《黄鹤楼送别》、《母亲的恩情》、《咏华山》、《每逢佳节倍思亲》等。“文包诗”景中寓情,情中有景,语言优美,意境悠远,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文包诗”的“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诗”是“文”的中心和升华,“文”是“诗”的背景和说明。
一、把握“三联系”,披文入境
“文包诗”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诗,由诗到文,最后还要回到诗,落脚的基点还是诗歌。文包诗的特点是“以诗系事”,教学中要注意三大联系:1.从“文”中找出“诗”意,跨越语言文字障碍关;2. 由“象”到“言”转换,把故事中的人物当时的情感与心理活动和诗词中描写、抒发的情感联系起来,完成由诗人内心情感向语言文字的转换;3.换位思考,想象自已就是诗人又会如何?此情此景“我”会怎样想?怎样做?把无形的情感,通过具体的物象及文字符号表述出来的,真正把握语文教学的目的,实现语言的内化。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主要教学环节的设计:
1.解题释意
(1)看老师写题目,注意“逢”和“佳”的笔顺。
(2)让学生齐读课题。
(3)思考什么叫“佳节”?你能举例说明吗?
(4)再读课题,读出你思亲的情感来。
2.初读古诗。出示伫立沉思的诗人形象,配以感伤悠扬的音乐和舒缓、充沛的范读,帮助学生很快地进入教学情境,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说出自己明白了什么。
3.由诗及文
学习第1自然段:
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1自然段,思考:
(1)你能从本段找出“独”的意思吗?王维的家乡在哪里?为什么说他当时是身处异乡?你能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意思吗?
(2)换位思考:你有离开父母的经历吗?说说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学习第2自然段:诗中的“佳节”指的什么节日?诗中的“九月九日”和你知道的9月9日是一样的吗?哪几个词解答了诗中“登高”二字的?哪句话解释了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
换位思考:(1)演一演节日团圆的场景。(2)用朗读读出你在节日里的感受。
学习第3自然段:此时,王维看到家家户户登高团聚的情景,真是思绪万千啊!
(1)你是怎么理解“思绪万千”这个词语的? (2)王维都想到了什么呢? (3)练习说话:王维想到了_______,想到了_______,想到了_______,还想到了_______。 在这里,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诗人内心的无限遐想。(4)从文中找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解释。
4.情感积淀。你还知道哪一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把自己想象成那位大诗人,给同学们吟诵出你知道的古诗。 我们的语文课堂要真正地让学生学有所获,或丰富知识,或提高技能,或熏陶情感,或积累语言,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中应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美好的人生情感。这种对学生思想渐进式的“冲击”手段,可以把握住学生的情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当然不是所有的“文包诗”只需文诗互读便可以轻松教学,而对一些特殊的“文包诗”还要作些特珠的处理。
二、诠释文本内涵,感知时代差异
上《黄鹤楼送别》时,学生常会困惑:李白、孟浩然是好友,分别时为什么又孤言寡语?这里就要穿插补充一些故事:如:把“李白豪放,孟浩然很有才华,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重逢,各诉思念。”的内容配乐融图制成课件,让学生跨越与历史的、文中的人物情感的沟壑,明朗地站在“惜别”的情感基点上,通过故事来换位思考,这样更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鸣。然后讨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文中的这个“藏”字,“藏”的是什么呢?既然是“藏”,愿意让对方知道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时教学就会水到渠成。
在教学中如果把“文”仅仅作为理解古诗的“拐棍”,是很可惜的。如果把美文与古诗一块进行反复赏读、吟诵、玩味,不仅能引领学生感受古诗凝练的美,也感受现代语言形象生动的美,这古今之美互相辉映,互相补充,学生获得的是精神的滋养,文化的积淀!
总之,“文包诗”,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文本,也提供了探索的舞台,只要在教学中,找准关联,诠释内涵,“文包诗”教学必有一个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流程
一、融情入境,走进诗文
1.赏曲谈感。播放古筝曲《阳关三叠》片段,谈谈听后感受。
2.配乐叙说。介绍古代交通、通信等情况。体会“相见时难别亦难”,送行饯别表达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也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3.揭题解意。
刚才这首曲子叫《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阳关曲》。这首乐曲是根据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谱写而成的,你们知道是哪首诗吗?(生答,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1)谁能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呢?
(2)王维到底是一位什么的诗人呢?你们在课前也去查阅了解,谁愿意来介绍他。
【设计说明】缠绵的乐曲,动情的叙说,激起学生对离别伤感的情绪,产生“课伊始,情已生”效果,又很自然地引出乐曲的来源,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自主读诗,领会诗意
1.自主读诗。
(1)初读古诗,遇到不懂的字多读几遍,要求读准、读通。
(2)再读古诗,想想诗句意思。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讨论,尝试解决。
2.汇报交流。
(1)读准诗句。(个别检查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
(2)读懂诗意。这首诗写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可以完整地说,也可以读懂哪句就说哪句。
(指名读诗句、说诗意,个别补充。)相机点拨理解“朝雨、、客舍、新、更”等重点词。
3.梳理归纳。
(1)知密友。理解“元二”“君”“故人”的称呼,体会平时朋友关系的亲密。
(2)解送别。理清送别的时间、地点、天气、环境、方式、经过等。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字面意思,是读懂诗句的标志;有意识发展学生在朗读中捕捉、梳理信息能力,体会密友关系,把握送别事件。
三、触摸题眼,品悟诗情
整首诗紧扣题眼“送”字展开,下面让我们走进古丝绸之路,走人古渭城,去进一步感受一下这一对友人送别的场面。
1.远观“西出”景。
(1)出示路线图,介绍渭城、阳关、安西的地理位置。了解一路有3000多千米,骑马也要走半年多的时间。引读“西出阳关无故人”。
(2)课件播放滑城景色。谁能描述一下渭城景色?
生描述、补充,师相机引读――(生: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课件播放关外景色。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谁愿意来描述一下?
生描述、补充,师相机引读――(生:西出阳关无故人。)
2.倾听“劝君”语。
友行千里,设宴饯别。只为――(生:劝君更尽一杯酒),唯恐――(生:西出阳关无故人)。(板书:劝)同学们,此时此刻,诗人有什么心里话要对好友诉说呀?
学生思考、汇报,教师点拨,结合补充带读:在这次分别后的两年,王维就去世了。没有想到这次分别真的是一次诀别。如果关外的好友知道了,难道不会痛心疾首,无限感慨――(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细品“更尽”酒。
千头万绪,临别依依。心中的话儿太多了,有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而相对无语。也许此时杯中酒(板书:酒),更能让他们感情得以宣泄。同学们,请你们也闻一闻、品一品,这是一杯杯什么样的酒呢?
学生回答,老师引导体会,这是一杯“离别的愁苦之酒”,“酸溜溜的思念之酒”,“关心祝福的甜蜜之酒”等,同时带读――(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设计说明】诗歌是写意的画,通过想象感悟来补自,才能使诗歌变得丰满,教学也因融入生命的体验而灵动。这一环节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发挥想象去看、去听、去闻、去读,深化对诗句意境和情感的感悟。
四、升华感情,拓展诗魂
1.升华读。
千里送君,终须一别。小雨停了,门外的马车就要启程了,请同学们站起来,用深情的朗读送送元二吧!
(配乐《送别》,生挥手、朗读。)
2.拓展学。
(1)比别情。再读读上节课学的《别董大》,并与《送元二使安西》作比较,体会一下两首诗有何异同?(生诵读、谈感受,师相机指导、归纳。)
(2)诵别诗。请同学们诵读课前收集的送别诗,并作简单介绍。
3.激发写。
说说和亲朋好友分别的经历,谈谈当时的情景和感受;再写一写。
【设计说明】教是为了更好地学,提升教学的效度、维度。一方面重视审美、鉴赏能力,延伸诗歌教学的深度;另一方面,把学习引向“诗”外,让学生去诵读积累,迁移表达,拓展诗歌教学的宽度。
五、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收集几首送别诗,诵读,记忆。
【总设计说明】本课教学采用层进式的设计,分四个阶段把古诗教学引向纵深。在教学中,主要采用:
(一)创设情境,有效学习
课前欣赏古筝曲《阳关三叠》,唤醒经验,引起共鸣,奠定情感基调,导人巧妙自然;课后在《送别》乐曲中尽情诵读,让情感奔泻,课堂教学推向。在课中,课件的不同画面,激发学生在看、听、闻、想、说中学习。
(二)想象感悟,解读诗意
诗是无声的画,是写意画,只有在读中调动各种感官,融入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化无声为有声,化意象为具象。在教学中通过远观“西出”景,倾听“劝君”语,细品“更尽”酒等环节,丰富诗歌内容,体会细腻感情,教学也就变得丰盈灵动。
一、“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意境美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生动形象的意象来开拓诗境,形成淡泊悠远、闲适自然的意境。明代的朱承爵在《存馀堂诗话》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王维借自然景象,融入恬淡之情,使他的诗歌展现出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诗中,“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这几句先是描写山中秋景,山色苍翠葱绿,秋味正浓;秋水日日喧流不息,打破秋日的宁静。然后视线转向乡村风情:在落日的余晖下渡头一片宁谧,炊烟袅袅升上云天,给和谐的乡村增添一分生气。苍翠的山、熔金的落日,营造出一番生机无限、秋意浓郁的意境美。山水田园诗的最高境界不在于简单的描摹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在景物中融入一种情趣寄托,达到情景交融的诗意。这首诗又借与知己友人临晚风、听暮蝉、看落日、赏孤烟、醉饮狂歌,把自己和裴迪比作陶渊明和接舆,那份高洁脱俗、超然物外的品性和这幅秋日晚景图浑然融合在一起,意蕴深远。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空旷、深远的意境,这种意境美是在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与想象视野中产生的。例如,《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首诗,不著一字朋友离别后的想念,却在平白如话的平淡中给读者留下余韵无穷的想象空间。诗歌的起首句打破常规,不细写相送的情景、话别和心境,只以“山中相送罢”将这一难舍难分的场景一笔略过。山路高远,难以再见朋友的身影,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百无聊赖的时光及相见何时的叹息,俱化作“日暮掩柴扉”的动作中。友人离别已经远去,留给诗人的是漫漫长夜和独守草舍的寂寞。“山中”和“日暮”,一个点名环境,一个说明时间,实写了友人的离别。最后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感叹王孙出游不归。春草绿非眼前之景,是诗人设置的艺术联想,绿草会随春意如约而至,但与友人能否见面却尚未可知。诗人拉远时间和空间的镜头,将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得更加真切。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中国的诗词文章里都着重这空间的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手法,使诗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和中国画具有同样的意境结构”。王维借想象设置独特的虚实相生的意境,寄情感于言外,令人神远。
二、“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组合美
盛唐时的《河岳英灵集》中对王维的评价时说:“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王维善于捕捉山水田园的景色特征,运用自然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优美深远的画卷,抒发亲近自然、追求闲适的心境。他的“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诗歌所体现出的组合美,常常反映在诗歌的画面层次美和动静结合的图景美中。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读王维的诗如同进入画境,在感受诗人热爱自然的诗情外,还能领略到层次变幻、组合精妙的画意美。《山居秋暝》使是充满了画面组合美的著名诗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秋后的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群山如洗,一番澄澈的清丽之景。夜色逐渐降临,皎洁的明月照在疏朗的松林间,落下斑斑驳驳的树荫,洒下一地月色,泉水显得格外清亮,缓缓地流淌在山石之上,发从淙淙的响声,山林变得越发清静。竹林喧动,渔舟下行,莲叶摇曳,一群美丽的浣衣女子归来,山居的闲适感油然而生。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人,人与景同在。上是空山明月,下是清泉光影,一群女子在其中穿行。青山、明月、翠松、碧莲、浣女,以有人、有声来衬“空山”,由静到喧,营造出一种空灵、洁净的世外意境。
这首诗同时体现出动静结合的艺术。月光和空山是清静的,淙淙的流水更衬出环境的寂静。竹喧、浣女笑和莲动是在安静中才能听到的声音,以喧衬静,动静结合,这比单独写静更富诗意。有月下秋景,有潺潺水声和浣女嬉笑声,视听相融,使诗歌富有立体感和流动感。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清寂、明净、深幽的景,正是诗人洁身自好、追求理想境界的品性的外化。
王维对大自然的声音的体验,是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将诗人的心境和环境融为一体的。例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歌从静态的人闲、夜静、山空入手,构成雨后的山间夜晚宁谧的氛围。桂花落、月出、鸟鸣,制造出动态的声音,尤其是一声声的鸟鸣,打破宁静的环境,更突现了山中的幽静和生机,这正是诗人以自然美来展现自己对理想社会环境的追求。
三、“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情感美
“山”意象是王维在诗歌中常用的,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等。王维诗歌中的的山,不是其他诗人笔下神秘的象征,也不是王朝兴衰、人事代谢的映射,而是寄予了空灵淡泊之境界的“远山”意象。例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在诗中,远在云峰之上的香积寺,高不可测,似入“无人径”却在深山处闻钟声,泉水在曲折的危石间逶迤流淌,薄暮的雾色使青松更添阴冷色。在“深山”和“日色”的外在笼罩下,诗人的禅意和超然出尘的心境渗透其中。
王维晚年只喜好静,“万事不关心”,欣赏“落日满秋山”的美景,过着“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自在闲适生活,以“山”为伴,以“月”为友,远离尘嚣,诗人的心灵与山水合一,精神境界出世。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上面三首诗的作者都是盛唐极负盛名的诗人,三首诗均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将出自不同作者之手的相同题材的名篇加以比较,可以较全面地领会诗人构思的苦心,提高我们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并对写作能力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首诗都属于送别题材。送别诗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与古人生活密切相关。古代因交通不便,往往一别就是几年,几十年,甚至是终身不能相见,这都属于平常之事。别因很多,但不外觅取功名,擢升,贬谪,赴任、归隐……总之是“别方不定,别理千名”。但不管何种原因,不少送别诗写的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然而上面的三首诗则一反前人送别诗的感伤颓废的低沉情调,而是有豁达乐观的气概,这是难能可贵的。
《芙蓉楼送辛渐》这一首诗,作者是被誉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当时就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美称。此诗是作者在江宁丞任上写的。原作有二首,本诗为第一首。这首诗前二句写景,通过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来表达朋友间深厚的情谊。首句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的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作者舍弃了从送别当天写起的老例,而是把时间拖长,从送别的前一天,即从“夜入吴”写起。诗人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把送别时的一景一物写得多么真切,多么富有感情!透过这些自然景物,我们体验到了诗人对朋友那种真切的难舍难分的友情。后两句是抒情,是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结束,比喻新鲜,想象丰富,含蓄蕴藉,诗人从清澈无暇、澄空见地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有不尽的余味。用“冰心”、“玉壶”比喻清廉的节操真是新颖、鲜明、生动。这两句是诗人自表心志,也是与老朋友共勉,它“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是王诗独特风格。王昌龄极重立意和章法,它曾说:“夫作文章,但多立意。”也重视入句和落句,认为落句要“常须含思,不得令语尽思穷。”看来这首七绝是体现了王昌龄自己主张的。
《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入乐,当作送别曲,并将末句反复迭唱,故称《阳关三叠》,又称《渭城曲》。诗的前两句也从写景入手,一开始就渲染了送别的气氛。早晨的雨下的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驶,尘土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静、清爽。天格外的美,“”字用得极准确,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说明这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细雨,周围的景色又是那样“新”,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作者写景从晴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在这样的环境中离别,会是一种什么情绪呢?作者留给读者自己体会。后两句以频频劝酒写离情。“劝”和“更”字饱含了丰富的感情。明知己喝多,但还要劝仿佛唯有最后一杯才能表达出朋友的心意,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达到了顶点。没有直发议论,作者用劝酒来传达依依惜别、此时丰富复杂的感情。这首诗写景上用了反衬法,诗人为了把离别时的感情表达的更深沉强烈,他特地选择了春光明媚的良辰美景来反衬离别带来的伤感,这就收到了“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
《别董大》这首诗与前两首在风格上迥然不同。《芙》以立意新,构思精,结句奇特令人拍案叫绝;《送》以凝炼含蓄,别情表达得低徊缠绵叫人赞不绝口;这一首却以意境深远,格调高昂语文明快令人五体投地,是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它以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和前两首一样,这首诗也从写景开始,与上两首不同的是这首诗的景物描写采用了大笔勾勒法。诗人直写目前景物,纯用白描。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情,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高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对北国风光有切身的感受,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与北风狂吹中,为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他笔下的景物是雄浑寥落的,与王维的纤巧不同。末两句是抒情,是诗人对董大深情的劝慰,也是热情的鼓励,于慰籍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它变哀愁为开朗,变惆怅为振作,变消极为积极,充分地显示了诗人宽厚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