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偶诗句

对偶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偶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偶诗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对仗;对偶;修辞;格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对偶”作为常用的修辞方法之一,“对仗”作为诗词格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已广为人知,然而对于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依然是众说纷纭。我认为:“对仗”和“对偶”之间虽然有紧密的联系,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偶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对仗是诗、词、联和骈文的格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对偶只是修辞上的要求,对仗除了修辞上的要求外,还有格律上的要求。

“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是用字数相同、结构形式上相似或相同,意义上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它是运用语言的艺术,目的是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基本条件是:有上下相对的两个词、短语或句子;上下相对的两个词、短语或句子必须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联。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一个句子中词与词或短语与短语的自对,如“桃红柳绿”中的“桃红”与“柳绿”形成的对偶,“调查研究”中的“调查”与“研究”形成的对偶。第二,上下两句构成一联,出句与对句相对,也就是周秉钧先生在《古汉语纲要》中所说的“两个相似或相对的意思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成双成对地表出……”。这是一种在使用对偶修辞手法时最为普遍的形式。例如,“星分翼轸”与“地接衡庐”相对;“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与“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相对;“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与“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相对。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这种“整齐的美”在形式上表现为整齐匀称,节奏明快;在音调上表现为音韵优美,音乐感强;在表意上表现为凝炼集中,高度概括;在抒情上表现为情感真挚,酣畅淋漓。一方面,“对偶”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给读者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的美感,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另一方面,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体,即使是少量的复音词,其构成的语素也有相对的独立性,为对偶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提供了便利。因此,对偶的修辞手段在古代文学作品各种文体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两晋时期盛行的骈体文,对偶句式几乎成为唯一的表现手段。

“对仗就是诗词骈文中按照字音的虚实做成的对偶句。”“对仗是(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对偶的语句。”从这些定义不难看出“对仗”已经跳出了修辞范畴,成为诗词格律的一个重要方面了,其要求更加严格。

首先,“对仗”要具备“对偶”的条件,它应该属于“对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从它们的逻辑关系来分析:“对仗”内涵要宽,外延要窄;“对偶”的内涵要窄,外延要宽。

其次,“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也就说明:“对仗”这一概念的使用范围只限于诗、词、骈文等以整句为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其使用范围没有“对偶”宽。

第三,古代诗歌又有古体诗(古代的自由诗)和近体诗(格律诗)的区别。“古体诗除了押韵之外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缚,这是一种半自由体的诗。”平仄没有任何规定,也不要求对仗。然而,近体诗和词在平仄上有严格规定:在同一句中平仄相间,在同一联中平仄相对,在上下联中平仄相粘。因此,在格律诗和词中“对仗”的要求就会更加严格,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相对立,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特别是律诗,颔联(第二联)和颈联(第三联)必须对仗,在声律上要求更加严格,“必须词性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不但大类相同,小类也要相同),结构相同(如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相对,用字不能重复等。”因此,“对仗是近体诗特别是律诗的重要格式。”这样“对仗”这一名称的使用范围就更加有限了。也就是说,即使是古体诗中的对偶句,如果只是满足修辞上的需要,没有格律方面的要求,也不能将其称为“对仗”。譬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对偶句,不能说是对仗。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原诗中的颈联,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的原则,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尤其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的对仗更是工稳。就结构看,都是“主―状―谓”的构成方式;就词类看,“明”和“清”是形容词对形容词,“月”和“泉”、“松”和“石”都是名词对名词,“照”和“流”是动词对动词;另外“明”和“清”都形容光洁,“月”和“泉”、“松”和“石”都是自然界的景物,在意义上属同一范畴。

由此可见,“对仗”是出现在诗、词和骈文中的一种要求更严格的“对偶”形式。第一,即使符合“对仗”的基本条件,如果不是出现在诗、词或骈文中我们不能将其说成是“对仗”。如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所举的一副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就符合对仗的基本要求,但我们只能将其说成是“对偶”句中的工对句式,而不能称其为“对仗”。其二,即使是出现在诗、词或骈文中的“对偶”句,由于它们不符合没有重字或平仄不相对的规定,我们也不能将其称为“对仗”。如写过一首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其中的“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尽管是“对偶”,也是诗句,但一方面上下联中有重字“攻”,另一方面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完全相同,我们只能说这两个诗句是“对偶”句式,而不是“对仗”。

同时,由于“对仗”是诗词骈文的韵律在声律方面的要求,“对偶”是修辞的一种,在讲诗词骈文的韵律时如果“对偶”句式符合“对仗”的要求,最好称其为“对仗”。而在讲修辞手法时,如果是“对偶”句式,即使符合“对仗”的要求,在声律方面也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也只能说是“对偶”,二者最好不要混为一谈。

参考文献

对偶诗句范文第2篇

2.记忆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理解。常言道:“若要记得,先要懂得。”如果你对要背诵的文章意义理解得比较深刻,那么,对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一定记得快,在这个基础上去背诵全文,就会背得快,而且不容易忘记。

3.对于较长的古文可以采取以下的记忆方法:

①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同学们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然后再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诵思路。

②整分联背诵法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出师表》等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

4.对于古诗词可以采取以下记忆方法:

①要对整首诗词十分熟悉,尤其是那些名家名篇、名言警句,更要记得准、记得牢,不但要记住名句的本身,还要记住它的作者、出处等,使用起来才方便。

②教师在讲解时应懂得一定的汉字造字法,如形声字、指事字、会意字、象形字。在关键的、易错字上给予讲解,让学生加深印象。比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有的同学常把“示”字偏旁的“禅”,写成“衣”字偏旁的错别字,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理解两个偏旁的本质区别。教师应讲清楚,“示”字部往往表示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可以画出来,由一个架子支起的两块砖组成的支架,坐禅便是一种仪式礼节的延伸,所以绝对不能在“禅”字的偏旁上画蛇添足、另加一点;可衬衫便指衣服了,当然为“衣”字旁,老师这么讲学生就会记得牢。

对偶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话题作文;拟题艺术;异彩纷呈

“文题善,佳作半”,好的标题,犹如美女姣容,让人顿生怜爱之感;犹如浩淼之河,使人浮想联翩。话题作文要求考生自拟文题。拟题的艺术可谓异彩纷呈,现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修o装扮,美不胜收

文题应讲究语言的锤炼,可借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题新鲜活泼,美妙贴切,言简旨远,美不胜收。

1.比喻:《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话题 “家”)。

2.拟人:《老鼠对猫的挑战书》(话题“生态”)。

3.夸张:《那个障碍粉碎了我》(话题“挫折”)。

4.设问:《我今天做了什么?》(话题“效率”)。

5.对偶:《选择倾听,放飞生命》(话题“交流”) 。

6.对比:《长发长,短发短》(话题“青春”)。

二、引用化用,借石攻玉

把大家熟悉喜爱的作品、歌曲、古诗句及俗语、广告词等进行套装、借用、仿造之后作为文章的标题,移花接木,借石攻玉,常常显得典雅大方,新颖别致,亦庄亦谐,韵味盎然。

1.原版引进式

(1)引用诗文:《人比黄花瘦》(话题“压力”);《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话题“思念”)。

(2)引用歌名(词):《一笑而过》(话题“宽容”);《该出手时就出手》(话题“关注生活”)。

(3)引用警句、广告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话题“关爱”);《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话题“和谐”)。

2.旧瓶新酒式

(1)化用诗文名句:《怎一个“情”字了得》(化用李清照的诗句“怎一个愁字了得”)。

(2)化用歌名(词):《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3)化用俗语、熟语:《近墨者未必黑》《茅草屋里的“黑客”》。

(4)化用名篇佳作:《“诚信”漂流记》《装在“包装袋”里的人》。

三、巧用公式,化繁为简

借用数学中的恒等式、不等式、求解式等拟题,不仅使标题直观醒目、富含哲理、引人注目,而且还能化繁为简,言简意赅。

如:《“规矩=习惯”》(话题“习惯”);《“勤劳×高科技=致富”》(话题“勤劳”);《忍让≠懦弱》(话题“品德”);《1+1>2》(话题“团结”);《成功=实力+创新+机遇》(话题“成功”)。

四、中外结合,妙趣横生

引用或音译一些人们熟知的英文词汇或短语做文题。显得形式活泼,诙谐幽默,散发着青春气息,给人带来轻松愉悦,妙趣横生的。

如:《女孩,Sorry》(话题“校园”);《我的感觉,I am fine》(话题“爱心”)。

五、多词列锦,诗意盎然

用名词或名词短语来摹景叙事、抒情言志,给人一种似断实连、貌离神合的跳跃感,为文题勾勒一幅生动感人、诗意盎然的画面。

如:《白云・夕阳・歌声》(话题“生命”);《红鞋子・蓝精灵》(话题“足迹”)。

六、巧置悬念,摄人心魂

以奇特的物象、反常的组合、感情化的动作、新奇的观点或出人意料的判断为标题,妙设悬念,把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含蓄地展现出来,摄人心魄。

对偶诗句范文第4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诗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连三月写出战乱之长,抵万金道出家书难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渴望得到家人音讯的情感。

这句话的意思为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

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的忧虑。

(来源:文章屋网 )

对偶诗句范文第5篇

一、巧用多种句式组段。

在文章意安排一些重要的句式,可以形成鲜明的特色。长句周详严密,短句简洁明快,独白句鲜明突出,感叹句便于抒情,对偶句铿锵凝练,反复句余韵悠然,排比句气势磅礴,反问句加重语渊引人深思。若能够综合运用多种句式,语言就会大放异彩。例如:

零距离让人亲密,也产生摩擦:长距离产生思念,也让人遗忘。距离是烦人的鬼怪,距离也是撩人的精灵;距离是碰伤感情的恶魔,距离也是愈合伤口的天使。走吧,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远方才有梦想;来吧,陌生的地方没有感情,故乡才是归宿。

一组形象的比喻,把距离这抽象的东西写得真实可感。句式灵活多变,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强烈、引人共鸣。

二、化用古诗词组段。

如果觉得自己文采不足,肚里缺少“墨水”,不妨把积淀的古诗句巧妙地加以化用,以提升文章的品位。不过,化用时要把握内涵,切合文意。例如: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乱花浅草,清风鸣蝉,枫叶获花,银装素襄,四季袅袅绕指柔;高山流水,百鸟争鸣,千里婵娟,万里无云,只在仅仅几弦间。有哪一壶陈年佳酿比这古筝的曲调更醉人呢?又有哪一种情愫比这旋律更感人呢?当年琵琶霓裳,一曲博得江州司马青衫湿;如今乐音款款,一首引得众宾泪沾襟。

上文引用古诗句,生动简洁,“乱花浅草,清风鸣蝉,枫叶荻花,银装素裹”皆为对偶,富有韵律美。

三、巧用多种修辞格构段。

善用修辞,不仅能使句子生动,富有表现力,而且也能使句子新鲜,诗意盎然。因而文章中可以适当地运用比喻以增强形象性,用设问以启人深思,用排比以增强气势,等等。历年考场满分作文大都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给文章增色不少。运用修辞,最重要的是创意出新,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句。请看:

感动好像暖暖的春风,“二月春风似剪刀”,给大地带来春的气息,让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

感动仿佛隐隐的春雷,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使沉睡者苏醒,使懒散者振奋。

感动犹如纤纤的春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田,“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感动有大海的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是巨鲸还是小蟹,都能在大海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它给了每一个人施展才能的空间。

感动有高山的雄伟。“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它能引导人们创造一个个奇迹,它的丰功伟绩无与伦比。

这几段用了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长句短句并用,气势贯通、形式对称,长句节奏舒缓、表意严密,短句节奏紧凑、表意简洁,语言优美。

四、巧用名言组段。

先看下面的精彩片段:

鲁迅先生说:“我不是高僧,没有涅的自由,却还有生的留恋,于是我就逃走。”

我没有涅的自由,甚至不能像陶渊明隐居深山,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我也不能如李白,高吟着“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我也没有逃走的权利。我得为中考而留在这里,而且还得一心一意地为学业、为分数操劳。我无路可逃,也无路可退。更何况,还有一个更迷人的理想在前面召唤着我。

对偶诗句范文第6篇

    一、汉民族喜新求异的文化心理与诗歌语言锤炼

    古人写诗文,喜新求异,注重锤炼,讲究言简意赅,讲究字异而义同,练字之功非常重要,其目的是要将最恰当贴切的词语用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以取得最好的表达效果。词语的选择、锤炼必须富有创新精神,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唯陈言务去”,就是主张语言运用上力求独创、新颖、恰切、得体,这是喜新求异文化心理在诗歌表现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同时,通过对诗歌语言的锤炼,使诗歌语言简洁、凝练,避免冗杂,使诗句达到语句精炼、意境悠远的表达效果,是古代文人对语言常规用法的超越和突破,又是诗人展示才华、卖弄学识的外露,是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惯例。

    诗的语言的精炼是指诗中把不必要的字、句删去,尽量用最少的字句表情达意,“凡诗需字少意多,以十字道一事者拙也,约之以五字则工矣。以五字道一事者拙也,见数事于五字则工矣。”(方干《赠路明府》)前人言诗,拈出一个“工”字,这“工”字既指诗的语言又指结构,而从语言方面来看,它既指语言的精炼,又指语言的形象生动。它通过炼字、炼句和炼意三种方法达到这一目的。

    从诗词语言精炼的角度看,“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知所谓炼者,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以一语胜人千百,此真炼也。”(赵翼《瓯北诗话》)因此,古代诗人都注重在炼意上下功夫。古典诗词中的炼意,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提炼主题,使诗的立意更高,即使诗具有更好更深的思想内容。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短短十个字写出了天下的贫富对立,这是以高度概括性的语言而使诗句精炼。

    诗人的炼字、炼句和炼意,不仅是为了语言的精炼,同时也是为了语言的形象生动。诗人们从修辞学的角度,推崇诗词字句的工巧,把字工句警当作毕生追求的目标。字句锤炼得好,可以带动全篇,所谓一字妥帖,则全篇生色。尤其在诗词的关键处,一个妙煞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孟浩然的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中的“淡”和“滴”,历来备受赞赏。“淡”状出视觉感受,“滴”达出听觉感受,“淡”和“滴”渲染出一种冷漠、孤寂的境界。再如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之所以被人称赏,是因为诗句写出了春满江南的蓬勃景色,而这则得力于“绿”字的锤炼。据洪迈《容斋续笔》记载,王安石原稿作“到”,又改“过”“入”“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这个“绿”字果然鬼斧神工,把春天的气息鲜丽地点化出来。

    可见,新奇求异是汉语修辞活动中的一个文化传统心理。正如前边指出的,修辞是一种文化心理现象。而新奇求异的文化心理,促使修辞技巧的产生和推广。

    二、汉民族的均衡审美文化心理与诗词修辞的均衡美

    均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民族人民修辞活动中的一种审美情趣。这一方面与汉族人民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关。自古以来,汉民族人民观察事物,考虑问题,常常具有一种朴素的辩证法,喜欢从事物的对应关系中展开思考,如二元对待观、“天人合一”观、人与人或人与自然物之间的和谐观等,就形式而言不失为均齐“宽对”。这种均衡的审美心态,在建筑、日常生活中物品的摆设、宴请等方面也可体现出来。

    汉族人民审美心态,也受汉语结构均衡美的影响。正因为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有均衡美的特点,故汉族人民在长期使用汉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均衡为美的审美心态,并探索修辞均衡美的规律。例如汉语的声调,是构成汉语语音结构均衡美的要素。古代利用声调中的平上去入分平仄,由平仄构成古代近体诗中音律的对称美和节奏美。汉语中构词上的对称、均衡,形成了汉语修辞上的对偶等均衡美。

    尤其是诗歌中的大量对偶句,由于句法、词性、声律的两两对应,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和内聚力,经过前后映衬,互相补充,可以化生涩为平易。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镜”一般作名词用,倘在诗中孤立拈出“晓镜”,未免费解,但和下句“夜吟”相对照,立刻“变陌生为熟悉”,使读者明白作动词用,是写一位女子在晓妆对镜,抚鬓自伤,从而和下句中那位深夜苦吟、不避风寒的男子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对偶句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古代词曲中的衬词、诗歌中的押韵等,也是形成语言均衡美的重要手段。在修辞格中,除对偶外,能体现均衡美的还有互文、回环、顶真、对照等。

    互文是汉语有的修辞方式,注重结构对称,给人一种均衡的美感,其特点是上下文义相互呼应、补充。例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焦仲卿妻》)

    回环修辞手法不仅有均衡美感,而且达意深刻,富有新意。它正读倒读皆可成句,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这是讲究词序有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措辞法。例如: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春晴秋雨》:“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三、汉民族含蓄的心理与诗词修辞的含蓄表达法

    东方人区别于西方人的显着特征之一是含蓄,而中华民族尤以含蓄着称。中华民族不仅追求行为举止的含蓄,推崇笑不露齿、行不露足,更追求语言表达的含蓄,推崇含而不露、意在言外。

    中国人之所以有含蓄的文化心态,是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影响有关。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发育、性格成长和气质形成,也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情感表现和(转第113页)(接第119页)语言表达。“和”是仁学体系的核心,是儒家所追求的目标。“和为贵”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有影响的人生格言,“和”成为中华民族人生哲学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和”的方法就是中庸的方法。所谓“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防止专化和走极端,提倡模糊性和灵活性。“和”的精神、“中庸”的方法表现在言语表达上就是要含蓄,要委婉,不要观点鲜明、言辞激烈、不留余地,不要单刀直入地展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好恶,而要迂回曲折,由古及今,由远及近,层层推进,要设喻取譬,要隐晦,要影射,要“微言大义”“言近而旨远”,总之,就是要用温柔敦厚的语言形式,含蓄的表达方式。在此方面,中国的诗歌可以说表现了极高的技巧,并形成了一种重视含蓄的美学传统。当陶渊明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致时,他曾用两句被后人视作名言的诗句,表达了他的全部看法:“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其五)通过含蓄的表现,突破了语言表达的局限性,而带给人无限的联想和启示。谐音,是典型的含蓄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作为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数千年来不绝于书,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被运用。如南朝乐府《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以“丝”谐“思”,表明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刘禹锡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中以“晴”谐“情”,一语双关,含蓄蕴藉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话语中词语通过谐音联想,以美妙的物象传达表述者的心意,提高了言语表达的审美效果。

    四、重意象的民族审美特征与诗词意合体悟的修辞传统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意象,是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不注重抽象的分析和形式的论证,而重视主题的直觉体悟和豁然贯通。这与中国传统的整体直觉思维方式和取象比类的形象思维方式有关。整体直觉思维方式重视整体性,但对整体性的把握不是依靠逻辑推理,而是依靠非逻辑思维的直觉和顿悟。取象比类,采取比喻、象征、借代、类比等形象的手法来表达思想,也是中国古代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这两种思维方式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古人对意象的独特的民族审美观。李卫中等指出:“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得一些普通的东西、景物携带上了浓厚的文化信息,它们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组合成了特定的意象,成了汉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语言表达上,不要求纯思的抽象,而是观物取象,超越具体而又回归具体。例如,古代将“杨柳”常与离别、断肠相联系,因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故古代作品中常出现有关柳的意象:“杨柳依依”(《诗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等。寓抽象于具体,寓推理于类比,模糊多于明确,含蓄多于显露,具有一种独特的诗的气质,让读者从感性的把握中去体味抽象的内涵。

    汉语意合体悟的修辞传统在诗歌意象的组织上表现得最为充分。诗歌的意象搭配十分灵活,只凭一点灵犀,一缕情思,几个似不相关的意象就可以直接拼合,峰断云连,似离实合,给人一种造语的清新和涵咏不尽的诗意。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等都是向读者展示了几个富有特征的意象,各意象之间无关联词,全赖其内在的逻辑感情联系,构成了一种浑然统一的艺术意境。

    参考文献:

    [1]戴照铭. 文化语言学导论[M]. 语文出版社. 1996年版, 75. 133

    [2]王希杰.修辞通论[M].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114

    [3]郑子瑜 宗廷虎.中国修辞学通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9

    [4]盛林. 儒家文化与汉语的修辞的含蓄表达法[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7(4 )

对偶诗句范文第7篇

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1)问女何所忆________

(2)愿为市鞍马________

(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________

(4)朔气传金柝________

(5)惟闻女叹息________

(6)赏赐百千强________

(7)著我旧时裳________

(8)旦辞爷娘去________

(9)当户理红妆________

(10)对镜帖花黄________

(11)出门看火伴________

4.根据课文原文填空。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汗问所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儿还故乡。

(4)爷娘闻女来,_______________;阿姊闻妹来,_______________;小弟闻姊来,_______________。

5.前苏联有位作家曾说:“战争让女人走开!”读完《木兰诗》后,你对这个观点有何评价?请把它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所给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上联。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相貌语言各不相同;从早到晚 他们都讲究忠诚信义,对待朋友都能肝胆相照。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性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7.我国是诗的国度、成语的故乡,有许多成语源自古诗文(或寓言)中,如“画蛇添足”,就见于《战国策》。请你从读过的古诗文(或寓言)中举出四例,并且说出作者和出处。

(1)成语__________________出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__________________出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__________________出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

对偶诗句范文第8篇

新闻标题运用语言中的修辞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语言表现力,帮助新闻言语者更生动明确地表达意图,使受众更形象地感受意图,在愉快、富有美感的氛围中,使新闻行为得以完全实现。

语音和谐、句式整齐对称的对偶,形象生动的比喻、比拟,意义含蓄、印象深刻的借代、双关,气势恢弘的排比、层递,都是新闻标题常用的修辞格。

对偶秉承了古代散文和诗歌骈偶对仗的传统,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似,具有整齐和谐的美感。形式精美、华丽、气派,表达细腻准确,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心理意识和对称的审美观,是一种极具汉民族特色、极具表现力的修辞方式。例如:

①采缤纷天下事入寻常百姓家(《大河报》8月4日)

②创新经营谋发展壮大实力续新篇(《光明日报》1月3日)

比喻也是新闻标题常用修辞格。笔者随手摘取8月1日的《光明日报》运用比喻的标题:《百名白血病康复者重返“再生之地”》,“再生之地”比喻给患者治好病的307医院;《文化和传统是一条大河》,把文化和传统的传承比喻成滔滔不尽的河;《南京:把图书馆变成学生的“信息港”》,把图书馆比喻成信息港;《科学家发现慢性疼痛的“分子开关”》,把控制疼痛的分子比喻成开关;《教师暑期“充电”忙》,把教师利用假期学习比喻成充电。比喻修辞格的运用,使标题生动形象,容易使人受到感染。

比拟给了被比拟的事物以活力,或拟人,或拟物,使新闻标题生动形象,引人注目。例如:《减肥产品“瘦身”缺监管》(《消费日报》6月26日)、《网络广告:快乐并尴尬着》(《河南商报》7月14日)、《小心被“联合国”忽悠了》(《新商报》6月30日)。以上三例都是拟人辞格。比拟辞格运用,给标题注入了生命,使标题如同活起来一样,具有了亲和力。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从而使人产生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例如:《白首翁怆然忆前贤出版社立志出精品》(《光明日报》7月27日),“白首翁”以白发苍苍的特点代82岁的国学大师冯其庸老先生,“前贤”指国学大师、书画家启功先生。

双关是“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兼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例如:《“热”浪袭人格力空调销售火爆》(《河南商报》7月14日)、《“心”箱》(《中国青年报》4月30日),“热”言在天气炎热而意在销售火热,“心”(xin)是谐音,意在信箱,寓意是这是打开心结的信箱。

新闻标题中使用的辞格还有很多,例如:《明荣辱辨是非树理想砺人生》(《光明日报》3月13日),连用了四个动宾短语的排比,气势恢弘,从多方面表明主题;《青海查出三批“高考移民”》(《中国青年报》3月2日),“高考移民”是“××移民”的仿拟。再如:《方法+习惯+北京101网=好成绩+自信》(《河南商报》7月14日),运用了一个类似数学公式的标题,与内容紧密结合,使题目更加醒目;《“AD季”高校之旅在北京大学启动》(《光明日报》3月15日),“AD季”是广告季节的意思,用字母表示既浪漫又简洁;《流浪的“小鸟”再也不用租“窝”》(《中国青年报》2006年1月1日),“小鸟”是比喻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说出小鸟以后,顺势拈连“窝”,“窝”又是比喻,形象地比喻家。

在一句话或一段话里有时候同时使用几种辞格,连用、兼用或套用在一起,以收到几重修辞效果。新闻标题也是这样,多以辞格综合运用情况出现,使之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表现力。例如:

《自重重人人重自信信人人信》(《中国青年报》4月1日)这是对偶辞格中套用顶针辞格,用字十分简练,含意丰富。《莲花味精股权转让正“苦”长城资产重组兴致正“甜”》(《河南商报》7月14日),对偶中套用了对比,“苦”和“甜”对比,反映了在改革开放中企业资产重组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洛阳轴承负债24亿待嫁德国企业出价11亿想娶》(《河南商报》7月1日),把企业的资产重组比喻成嫁和娶的关系,把两个企业比拟成待嫁新娘和欲娶新郎,生动又恳切,这是对偶中套用了比喻兼比拟。《百花报沃土文艺传爱心》(《光明日报》1月5日),“百花”比喻文艺工作者,“沃土”比喻广大群众,“百花报沃土”既是比喻又是比拟,“文艺传爱心”点明主题,这是对偶中套用比喻套比拟的用法。《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光明日报》1月5日),对偶中套用双关,“主旋律”和“正气歌”既是歌曲,又是反腐倡廉、弘扬正气的精神。《春风化雨润物有声――自主创新报告会在各地引起热烈反响》(《光明日报》3月2日),“润物有声”是从杜甫的诗句“润物细无声”仿拟来的,小标题很清楚明白地说明题意,比喻这个创新报告如春风春雨一样,会给改革开放带来欣欣向荣的景象,整个题目形式上既是对偶,又是比喻,其中还兼用了仿拟。《“小广告”被罚铲除“牛皮癣”》(《北京晚报》6月24日),这是借代和比喻连用,“小广告”借代贴小广告的人,“牛皮癣”比喻街头乱贴的小广告,就像牛皮癣一样难看、难治。修辞格的使用,大大增强了新闻标题的形象性、可读性,起到了帮助实现新闻行为的作用。

运用语言修辞手段,提高新闻语言质量,使新闻言语者能更生动明白地说话,受众能更清楚地接受,并引起共鸣,才能使新闻行为得以实现。新闻标题主要功能是提示新闻内容,但是如果修辞格使用不当,反而会阻塞新闻和受众之间的信道。例如:《公仔花束赶节试试》(《河南商报》7月14日),上下句虽然字数相等,但结构不同。何谓公仔花束?何谓赶节?意义不明,令人费解。

新闻标题的功能是表明立场,试看以下两例:《余秋雨“牛刀杀鸡”咋恁不值钱》(《光明日报》8月3日)、《我八强占六韩二李搅局》(《光明日报》3月15日),从标题中明显表露出对个人的人身攻击倾向,虽然可能是作者想表现出一种幽默、调侃,但是笔者却不能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