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夜喜雨杜甫

春夜喜雨杜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春夜喜雨杜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春夜喜雨杜甫范文第1篇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6、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8、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10、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杜牧《秋思》

春夜喜雨杜甫范文第2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春夜喜雨杜甫范文第3篇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杜甫范文第4篇

1、《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来源:文章屋网 )

春夜喜雨杜甫范文第5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春寒》(作者:王冕)

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

林空饥鸟集,城冷野狐啼。回首关河道,风尘道路迷。

3、《春雨》(作者: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春夜喜雨杜甫范文第6篇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2、《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春夜喜雨杜甫范文第7篇

体现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及时给予帮助却不求回报,为万物着想的精神。

《春夜喜雨》作者:杜甫

原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来源:文章屋网 )

春夜喜雨杜甫范文第8篇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1、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12、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13、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白居易《长恨歌》

14、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李白《草书歌行》

15、形迫抒煎丝,颜落风催电。《古意赠今人》鲍令晖

16、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17、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18、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19、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20、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21、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