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春席慕容

青春席慕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青春席慕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春席慕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爱情观 继承与发展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057-02

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乐此不疲的话题,是人类美好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爱情因此也成为人类自古以来不断歌颂的话题,上至2000多年前的《诗经》,下至现代各种诗文,都少不了爱情。而其中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更是有不少关于爱情的名篇佳句,流传至今,影响深远。而其中体现的爱情观不但深深浸透到中华传统文化观念中,更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

一、追求爱情的态度:自由浪漫与含蓄浪漫

《诗经》是反映殷周时期特别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作品。这个时代是原始性文化自由发展的时代,封建礼教没有影响到人们的感情,自由、热烈、浪漫是爱情婚姻最明显的特征。《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初恋的爱情诗,其故事多为描写男女互相爱慕、幽会及互赠信物,《诗经》通过爱情诗表达男女初恋时纯洁的,充满幻想的,甚至是无拘无束的感情,反映出原始社会制度的自由和人们朴素纯洁的爱情观。

自由浪漫、热烈率真的追求是《诗经》中歌唱男女相悦之情的婚恋的特点,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周南・关雎》《郑风・狡童》以及《郑风・子矜》这几首诗体现了大胆浪漫和真挚细腻的婚恋特点,表现出这个时代女子对待爱情的大胆与真诚。即使是人们一贯认为应该含蓄的女子一方也会唱出“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莲。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选自诗经・陈风――《泽陂》)这样大胆而直率的句子。《泽陂》描写女子思念意中人的情怀。由于看见堤岸边的蒲与荷相伴成长,生发出自己心中的思念。但是总无法实现,尽管伤心落泪,辗转反侧,心中的追求依然可望不可及,就像有池泽相隔一般。这描写了一位少女在过河的时候看到一个相貌英俊的男子,心生爱慕,在她眼中心里,男子“硕大且卷”“硕大且俨”,也就是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而少女在字里行间不但直接表现对男子的赞美之情,也大胆表达对爱情的渴望。通过细节的描写,衬托出她内心的不安与辗转反侧,写的十分真实可感。

席慕容在上世纪80年代初推出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等爱情诗,征服了台湾诗坛,在大陆又掀起了一股“席慕容旋风”,被无数青年男女所追捧。她的诗如同那个时代一样,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席慕容的爱情诗歌体现了80年代纯真的爱情观。从席慕容的爱情诗歌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诗经》中对爱情追求的自由浪漫与热烈率真。《一棵开花的树》中“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两句就刻画出了一个美丽、大胆的少女,娇美的容颜灼灼,期待着生命中的那个人的出现,“最美丽”的时刻,既是少女的自信,也表现了少女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这里体现的大胆直率的追求爱情的态度,就是对《诗经》中爱情观的很好体现。

在席慕容的诗中,追求爱情的态度更多的是在继承《诗经》大胆直率的方式基础上,又增加了含蓄细腻的一面,较为含蓄典雅地追求爱情。席慕容的代表作《莲的心事》十分鲜明地体现了勇于追求爱情,直率、坦白、含蓄和浪漫的爱情观。“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也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现在,正是,我最美丽的时刻”。这里把正值风华的女子比作一枝亭亭的荷花,无忧无惧,过了青涩的年华,还未受岁月的摧残,等待着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感情真挚自然,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清纯而自然,对于爱情的表达方式既大方率直,又不失含蓄和浪漫。席慕容在《千年的愿望》中对爱情十分典雅含蓄地进行描述,虽然知道表达的主题是爱情,但却一字未从正面提及,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渴求爱情的态度:大胆细腻与倾情执着

《诗经》年处的时代,对恋爱、婚姻的限制并不严格。很多诗篇都体现出大胆、直白地追求爱情的特点。从《周礼・媒氏》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青年人在恋爱进程中,可以自由地择偶和同居。《诗经》中有许多描写男女自由恋爱的诗篇,无论是如《邶风・静女》《卫风・桑中》描写幽期约会的,还是如《郑风・摔兮》《王风・君子阳阳》描写同歌同舞、别后相思的,都反映了《诗经》所处社会的现实,犹如一幅幅爱情风俗画, 真实地展示了我国古代淳朴无邪、自然健康的民风,维妙维肖地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纯真感情。

《诗经》所处的社会,虽然物质生活困乏,但是青年男女的内心世界依然是丰富多彩的,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也有很多诗篇表现了一种含蓄温婉的美。采用一种温文尔雅的方式来表现人们内心细腻真挚的情感。如《郑风・出其东门》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纯洁专注的爱情,以含蓄的手法表现了城门外女子貌美的样子,用“云”“荼”这样的比喻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并且通过这些描写,反衬出作者对于自己心中的那个女子的忠贞,表现了男子的专情与痴情。

《诗经》最著名的《蒹葭》也体现了这一点。其中男子看到心上人,并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爱意,而是“寤寐求之”“辗转反侧”,只是通过自己内心的喜爱,最多是想象自己追求心上女子而没有直白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席慕容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继承了《诗经》的真挚细腻,有着女性独特的纤细视角。如《古乐府》的“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在芬芳的笑靥之后,谁人知道我莲的心事。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不过相比之下,席慕容的表达方式更加有倾情执着之感,诸如“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这类表现生生世世执着之爱的话语,在席慕容的诗中并不少见。席慕容在《错误》一诗中关于爱情的描写,体现了对于爱人的失去而不能忘怀的哀伤,就算能够忘记,也像是一颗钉在心上的钉子,即使拔去,也去不掉印记,这种对爱情的执着令人感动。“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和悲凄,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这种不顾一切,飞蛾扑火般的姿态把对爱情的执着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坚守爱情的态度:忠贞不渝与痴迷执着

对爱情忠贞不渝和痴迷执着,是《诗经》中爱情诗和席慕容的爱情诗很大的一个共同点。不过《诗经》则更体现为忠贞不渝的态度,类似“我心匪石,不可卷也”的句子比比皆是,而席慕容则更倾向于对于爱情的痴迷和执着这一立足点,体现了恋爱中女子的细腻心思。

《诗经》中《王风・大车》对女子誓言的坚定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描写,让人如此动容,这种决绝,也让人叹服,就好像汉乐府《上邪》里那个指天为誓,高吟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女子,那决绝又单薄的身影将永远印在泛黄的古籍中,倾诉着千年前的爱恋。又如《邶风・柏舟》对爱情的描写,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贞,永远不变心。《郑风・东门》表达了一个男子情有独钟而矢志不渝的忠贞之恋。虽然东门外美女“如云”“如茶”,诗中男子不为所动,不被诱惑,依然执着、坚定地爱着家中那位共度患难、同甘共苦的荆妻。《唐风・葛生》是一首妇女悼念亡夫的诗。此诗“言寡妇感时节而生哀思,次由哀思而至墓地悼念,由墓而归,夜寝哀之情”。最后以“百岁之后,归于其居”。《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对爱情忠贞的描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雎鸠,就是一种十分忠贞的鸟,一只死去另外一只绝不独活。这里虽没有明说爱情忠贞之意,但是字里行间已经体现。

席慕容的诗中也体现了此类爱情观,描述青年男女对心上人的坚定与对爱情的执着。再如其《抉择》对爱情执着描写,体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痴迷,为了与爱人相聚,哪怕一瞬间,也是有意义的。

席慕容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到想要回到那个二十岁。如《千年的愿望》中“总希望/二十岁的那个月夜/能再回来/

再重新活那么一次”。“在这样的月夜,很多忘不了的时刻都会回来,这样的一轮满月,一直不断地在我的生命里出现,在每个忘不了的时刻。”那个二十岁的月夜是多么的迷人、难忘,那段感情是一辈子都不能割舍的情怀。“今夜在灯下/梳我初白的发/忽然记起了山路上/少年的你/是不是还在等我/还在急切地向来处张望”。

四、捍卫爱情的态度:为爱反抗与勇敢放手

爱情并不一定总是美好的,或者不一定一直是美好的。很有可能美好的开始却迎来了令人神伤的结局。对待失恋,《诗经》中的女子和席慕容笔下的女子的反应是不大相同的。《诗经》中的女子更体现一种决绝、自立,或者是为爱反抗。而席慕容的诗中失恋后则大部分表现为黯然神伤,或者勇敢放手。如《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几句话,体现了一个女子内心的自立自强与反抗精神:“你当初信誓旦旦,现在却又把我抛弃,还不自己悔过,既然不悔过就算了吧!那就这样吧!”女子决绝离去的背影,给多少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邶风・谷风》这首诗通过一个妇女的自述,倾诉了这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直至被抛弃的过程,体现了一种对于爱情,即使失去也不想放手的心理,而且她的字里行间多少带些反抗精神,不是完完全全的逆来顺受,她对于丈夫喜新厌旧的鄙弃,对于新妇将占她的位置的不满,是人性的真体现。

席慕容诗中则出现了失去爱情,但只是漠然伤心的句子。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对于男主人公的不满。席慕容一直坚持着这样的爱情观、幸福观,这种爱情观对于现代人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启发。

五、结语

诗经中的爱情诗和席慕容的爱情诗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当然也有不同,二者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的探讨和研究。诗经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宝藏,有着蓬勃的生命力,是我们创作的源泉之一,它对我们的影响很深,后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利用她的精华,席慕容的爱情诗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通过对于诗经爱情诗的爱情观和席慕容的爱情观的简单比较,我们可以从中看见其中的继承与发展。通过这样的比较与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经爱情观的内涵,并加以发展和弘扬。

【参考文献】

[1]陆侃如,冯沅君.中国史诗[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11-48.

[2]陈梓权,郭培忠,郭精锐.中国古代爱情诗歌评论[M].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

[3]尹建章,萧月贤.诗经名篇详解[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4]曾巧燕.诗经时代的爱情文化[D].百度文库,2009.

[5]席慕容.七里香[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6]席慕容.无怨的青春[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青春席慕容范文第2篇

关键字:诗歌鉴赏;语文教学;培养

《乡愁》这首诗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现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乡愁。但诗人不落俗套,构思独特,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在教学中,我的本意是通过学习这首诗,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创作小诗,抒发自己心中所想、所感。但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我感触很深。

课前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作业:一是让他们自己查找有关余光中的资料,深入了解这位在大陆有很大影响的台湾诗人和他的主要诗作及创作风格。二是另外给学生们印发台湾另外一位著名诗人席慕容的诗作《乡愁》让他们比较。事实证明,这些课前准备活动对学生们学习本课很有帮助。课堂上展示预习成果时,各小组都不甘示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个人也认为这些活动让学生们动手动脑,开拓了思路,确实受益匪浅。更令人欣喜的是,有一位学生朗诵席慕容的《乡愁》时那投入的表情,赢得了满堂的掌声,我觉得他真得读懂了,同学们也听懂了。

课堂上有一个教学环节是各小组推荐出本组朗诵最好的同学,进行现场“PK”,学生们热情很高。朗诵者进入诗中,把听众也带入诗中,一起感受诗人的情感脉搏的跳动,这说明,学习诗歌,诵读是很重要的。加强诵读,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感情。赏析时,学生们通过余光中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种意向的比较,理解了作者以时间的变化,选择几个寓意深刻的形象,来层层推进深情的表达,最后将乡愁上升到民族和国家的高度。诗从小时候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夫妻分离对妻子的思念,后来母子死别再也无法沟通的思念,现在游子与祖国大陆分离对故乡的思念。四节诗层层推进,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这一环节中,学生们非常踊跃,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见解,让我很受鼓舞。

在比较阅读时,我同学生们一起大声朗诵余光中的《乡愁》和席慕容的《乡愁》,然后让学生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出两首诗的特色。因为有了赏析的环节打基础,学生们很快说出了余光中诗的特色。对席慕容则是在我向学生们介绍了席慕容的生活经历之后才让学生分析比较的,他们有两个小组都说出了这首诗中用三个典型画面和几个有独创性的比喻来抒写心中的乡愁,以及对故乡永久的怀念。另外有一个小组指出了诗人把故乡的面貌比作“雾里的挥手别离”,把乡愁比作“没有年轮的永不老去的树”,把非常抽象的乡愁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这一环节主要是扩大学生阅读视野,在相同题材作品的对比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没有对学生做过高要求。

当然,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以后教学活动的改进提供了借鉴。比如朗读环节对学生疏于指导,没有及时帮助学生划分朗读节奏和重音;课堂朗读只是注重了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的朗读,没有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这对于提高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这两点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重视起来,避免语文课堂成为少数人的课堂。只有纠正了这一错误做法,才能够为多数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鼓舞他们的学习热情。

青春席慕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堂 诗意 课程方法

“曾经有一个未来的目标/让我欢欣鼓舞/就像飞向火光的灰蛾/甘愿做烈焰的俘虏/摆动着的是你不停的脚步/飞旋着的是你美丽的流苏/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谁能说得清/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只知道/确定了就义无返顾/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汪国真《嫁给幸福》)

伴着缓缓的琴音, 我动情地朗诵着汪国真的这首诗,正值花季雨季的学生们沉侵在美妙的音乐和诗的意境中,他们没有想到我就这样上第一册的第一个单元,他们早已预习《沁园春·长沙》,高一第一单元那么多首诗需要背诵,他们被高中学习的压力抑制着,我却有意回避他们深感压力的诗,而是朗诵着这首触动他们内心灵魂的《嫁给幸福》,他们的心开始激动起来,不知不觉也加入了朗诵,有些同学还摇头晃脑起来,等一曲缓慢的乐曲结束,我们已反复朗读了5遍,有些学生已经能背诵这首诗。笔者趁机问到:“同学们,诗歌美吗?”“美!”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的,很美,诗歌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可以洗涤我们的心灵,可以装点我们的人生,这一周,我将和同学们畅游在美妙的诗歌中,去领略一种前所未有的纯粹的美。所以开学第一周的语文课,我上课的主题是“让诗意洋溢课堂,让我们的心中充满诗情”。

这是我上诗歌单元第一节课的开场白,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趣味,所以没有直接教课文,而是用三节课和学生一起朗读汪国真的《嫁给幸福》《妙龄时光》《热爱生命》《永恒的心》,席慕容的《十六岁的花季》《一棵开花的树》《青春》,北岛的《回答》,顾城的《远和近》《一代人》等十几首诗,因为这些诗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人生经历,他们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且很快喜欢上了这些诗歌,他们用精美的笔记本摘抄起来,课余时间都在深情地朗读着,我从他们的朗读中,真正听到了发自内心的声音。教这些诗歌的每一节课里,每当我伴着音乐动情地朗诵完一首诗时,教室里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当我激动地谈到自己喜欢的某一首诗的理由时,学生们也都迫不及待地谈着他们喜欢的原因,脸上洋溢着赞许的表情,眼睛里闪烁着少有的光亮,我们沉浸在诗歌的灵动与美好中,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收获着喜悦,亦收获着幸福。

这样的课堂一直是我在追寻的,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才能使我从工作是生活的谋生手段中解脱出来;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使我每一天的工作都充满激情;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使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人生的意义,从而过上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经过尝试,我知道了将来努力的方向。也许梦并不遥远,只要确定了,就义无返顾;只要确定了,就风雨兼程;理想的课堂将不再是梦。诗歌教学路漫漫,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自己的诗歌教学旅程:

一、开启心扉 由课外引向课内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汪国真《热爱生命》)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

诵读着这些诗句,我们进入了《沁园春·长沙》的学习,在多遍声情并茂地朗读后,没有过多的分析,没有老师苦口婆心地讲解,学生就理解了身处那个时代的“充满力量,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当他们读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时,班里好像出现了很多小,他们完全进入了情境,诗意已充满他们心中。之后我把闻一多的《死水》当成拓展延伸来学习,学生竟然一下就读懂了,一节课就如此高效地完成两首难度较大的诗歌学习,是以前用三节课都无法完成的,引用这些课外的诗句,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因为对诗歌有兴趣,注意力也集中了,所以教学效果好,课堂高效。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汪国真《让我怎么感谢你》)

吟咏这几行诗,我们进入了《再别康桥》的学习,当朗读完这首诗,我们班的施华同学谈了她的感受:“当我吟咏《再别康桥》的最后一个段落时,我感到徐志摩的‘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极其奔放,让我联想到自己似乎来到了辽阔的草原,我驾着骏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驰骋,好洒脱!好痛快!感觉读着这句诗,我已融入草原,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压力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是学生学习的原始感受啊,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在当时早有评论家认为:“诗歌的最后一句好像很潇洒,其实很沉重,因为这首诗的情感是千种愁绪,万般凄楚”。学生读这首诗却得出全然相反的感受,我有些不知所措,纠正学生的想法怕挫伤学生的真实感受,不纠正又怕学生考试时丢分,直到后来看到孙绍振教授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才得以释然,他在这篇文章里批判道:怎能设想,当代诗人告别任何人物和景物时,一定要惆怅,而且还要有“千种愁绪”,命里注定只能有沉重之感,而没有甜蜜之感呢?其实不要多高的欣赏水平,光是凭直观就可以看出,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是潇洒、轻松、还有一点甜蜜,找不到一个字可以说明是“感伤沉默的哀伤情感。”(摘自《名作细读》),不得不相信,有时学生的直觉比专家还灵,更容易走进作者的心灵,因为他们的心更纯粹,他们正属于诗的年龄,只要老师帮他们开启一扇门,他们就能轻易地走下去。有了这样的开启,当我们一起朗读徐志摩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偶然》)来结束课堂时,已不用分析,他们会心一笑,诗意永久地回荡在教室的每个角落。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席慕容《青春》)

吟咏完这些诗句,我让学生自学了《错误》《致橡树》《雨巷》这些唯美的朦胧诗,学生展示的学习结果和理解能力是惊人的,有一个男生在《错误》的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旁这样批注到:“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这位学生竟然能将郑愁予的诗和席慕容的诗融合在一起理解。对《雨巷》中丁香姑娘意象的理解更是惊喜不断,在没有任何背景介绍的情况下,学生凭着原始的阅读感受,有的说丁香姑娘是戴望舒的一种理想,有的说是作者本人心仪的对象,有的说是一颗向往的草莓,有的说是一种心中的郁结……举不胜举,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地开启,这远比教师给出的正确答案丰富和珍贵。

二、含英咀华 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为了让诗歌课程延续得更久远,我让每个学生选一首课外的诗,每天课前朗读,每天我们就这样在诗歌中开启黎明,送走黄昏,我们称之为“晨颂——午读——暮省”,有一次刚收假回来,学生精神状态不佳,走进教室,睡倒一片,我改变了上散文的决定,把本来已备好课的《花未眠》抛到一边,当轻柔的音乐响起,我们诵读了:

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 /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狄金森《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

不是一切大树/都被风暴折断/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被折掉翅膀/不,不是一切/都像你说的那样/……/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舒婷《这也是一切——(应北岛的〈一切〉》)

读着这些诗句,原来扶桌子睡觉的同学坐直了,已没有了睡意,诗歌把他们对家的眷恋和旅途的劳顿洗清了。在这样的课堂,我看到了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目光,感受到了一颗颗感悟美的心灵。之后我以“读诗的感受”为话题让他们写一段文字。下面是摘自学生学习诗歌的一些感受:

美丽奇妙的诗啊,你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美,我沉浸在诗的海洋里,回味着诗的美妙,诗让我对语文产生了兴趣,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丰富多彩。我的整个心灵都流淌着诗意,告诉我,用你银铃般的歌声告诉我,你是不是廖斯女神。

——高一⑵班 黄连芳

以前,从未对诗歌有过兴趣,甚至对诗歌有过厌恶的情绪。但经过一周的学习,我渐渐爱上了诗歌。觉得诗比故事、漫画书好多了,诗可以表达出自己不能表达的思想感受和不能说出的惆怅与快乐,而且诗还激发自己奋发向上,鼓励自己在困境中站起。

——高一⑵班 罗美丹

现在我对诗歌着了迷,让我对人生充满了希望、欢快、幸福,我的理解能力提高了许多,人生就像这些诗句一样,它写出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心里的悄悄话,人应该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高一⑶班 梁茹曼

………

一段段令人惊喜的文字,有些是出自语文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他们对诗歌这种纯粹的文学体裁却有着惊人的兴趣和理解能力,这是我所意料不到的,可见课程方法的重要性。我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从课程的高度出发,力争找到每种课程教学的密码。

三、后记

诗歌课程带给我的惊喜是无尽的,每天的语文课,当诗意洋溢着课堂,我的心中也升腾着诗意,如果可以,我愿意用一个学期来教诗歌,把狄金森、海子、聂鲁达等的诗歌全部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心中充满诗意,过着诗意的生活。什么时候能无拘无束地去教诗歌,让诗意真正地萦绕课堂,让诗意根植于学生心中,师生共度每天的诗意生活,诗意地栖息,诗意地启程,诗意地开启黎明,诗意地融入黄昏,当我们闭上双眼,我们心中便充满诗意,当我们睁开双眼,诗意便充满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汪国真:《汪国真诗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席慕容:《席慕容诗选》,花城出版社,2010.

青春席慕容范文第4篇

——题记

也许我们正是杰伦口中唱的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向上爬,不知疲倦的向上爬,爬到罗马听范玮琪唱:罗马不是一天建立。也许身上的壳正是家长所谓的期望,正是做不完的作业,正是我们的苦涩青春。

我们会在教室内肆无忌惮的唱流行歌,谈论最帅的男生但白马王子身边总有美丽的公主,会高谈阔论我们的未来但成绩单总会打碎我们的美梦。也许正是这种味道,苦苦的,涩涩的,就像我们的苦涩青春。

我们会被父母带满疑惑的眼睛刺的遍体鳞伤,会一时间忘了疼痛,却记起了悲伤;会因老师的一个眼神伤心的趴在桌子上哭,即使下课铃打过多遍,痛还不会停止,伤还在蔓延。这是我们苦涩的青春。

我们会因有席慕容所写的青春暗自高兴,会因我们还是朝阳而兴奋,而欣喜若狂。庆幸我们还可以效仿孔子:吾十五而志于学。MAYBEONEDAY我们的梦想会实现。这是青春里的方糖。

我们还可以泡在图书馆里,读,可以使我们明智的史,可以读使我们萌动的诗,可以读使我们找回童真的安徒生童话,使我们充满斗志的北大女孩。这是青春里的方糖。

青春席慕容范文第5篇

----题记

就这样一个青春

15岁,一个青春蓬勃的时期。

我们把青春当作一种资本,用挥霍生命来昭示它的存在;用夸夸其谈来显示它的魅力;用我行我素来证明它的洒脱。

就这样越过了初一年华,回想一下。初一的自己,那么傻,那么懦弱。真可笑----常常哭。踏进了初二的时代,多多少少有变坚强了。才知道,什么都那么没必要去哭泣。是的,花季中的自己,变得我行我素。即使自己也讨厌这样的自己,可是心里总有那些小小的虚荣告诉我,要洒脱。年轻的人都应该是洒脱的。害怕老去,害怕被世人认为是个过时的人,所以总要有些妥当的打理一下自己。

席慕容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所以很多人总是在这个时刻,让别人留下最美的自己。

青春是一首歌,让你用如火的精力去唱出她的生命;

青春是一个梦,让你抚去任何虚妄的痕迹,用坚实的足音将她羽化为现实的辉煌;

青春是一只飞鸿,让你抖落世俗的纤尘,陶然于生命的恢宏与超然;

花季是一道色彩的流程,它让我褪去了粉色的童稚,学会了深蓝的沉思。

青春席慕容范文第6篇

我的日记,我说,假如她能留到今天,她也一定会是那样。

日记,这个习惯,习惯中已不知陪我度过多少个年头,有春的日子,夏的夜晚,繁星在闪烁,鸟鸣引忧伤。

日记里的流水账,不知从哪一个时刻起,改换成小诗,改换成散文。我记得那时只是一味的铭刻甜蜜、忧伤。

把思念写出来,描绘一些诗意,略带一些迷茫的忧伤、淡淡的。我想,以后读来,感觉会深一些。我不知道,它并没有所谓的以后。

会在落落时,有意翻出来,看一些美好的记忆,引出压抑的快乐,更多时候一遍遍阅读令我伤心、发指的事,刺激敏锐的心。然而,一次次揭开的伤疤,血仍会凝结,痛却一直在流淌。血液中越发增殖的疯狂。( : )

似乎所有的结局,早已写好,如同席慕容的诗。我带不走结局。所以,那天将她毁掉。130摄氏度的火苗肆意环绕在她的身旁,映入眼中的,是华丽的悲伤,化为灰烬。

泪水确实没有。经历太多的失去和拥有,泪早已干涸。忘记第一次的痛苦是因为什么。发生在哪一天,忘了是怎么样一个开始。只知道,此刻,我的回忆向苦楚蔓延,有生的时候,不会看到尽头。

分离了,青春便越走越远。思念却滋生膨胀。青春的歌唱毕,音节书写到日记里。火的吞噬也将最后的寄托碾碎。强调,不是不想落泪,只是心绪过于零碎。

无论我如何去追忆,浮现于前的只是一张模糊的底片,凝眼看来,最大的两个字:青春。背景是忧伤。

青春席慕容范文第7篇

大家好!

今天,是新学期学习生活的第一天。夏去秋来,天高气爽,几丝凉风带来了成熟丰盈的秋天。

在这金色的季节里,我们的校园再次迎来了一张张洋溢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再次想起了同学们朗朗的笑声。

清晨,几缕霞光透过玻璃窗,融入这充满生机的教室。不经意的一抬头,沿着霞光,向东方望去,好一派迷人的秋色!于是,我们的思绪飞了出去,去感受秋日的韵味,感受清晨的润泽,感受那即将开始的新的征程。

诗人席慕容曾说过:“逝去的时光被岁月之手装订成一本级为拙劣的书”。然而,书可以苫盖,青春却没有涂改液。与其望洋兴叹,任生命之河在叹息中流出很远,不如踏进河水,哪怕让水沾满草屑和泥泞的赤足,也好收取洁净和清凉;与其为花儿退去残红一点无奈懊恨不迭,不如把阴晦伤感的心狠狠的碾压一下,晾晒在日渐成熟与灿烂的阳光中。

同学们,我们有着心中的目标,已经开始了新的征程,我们要做探索的勇士,向学习的高峰奋勇冲击。

花谢去,有青春的果实在枝头;水流去,有湿湿的波纹在河床;鸟掠过,有高高的飞痕在蓝天。

新的学期是新的起点。我们犹如一蓬清脆的嫩芽,植入校园着春天的沃土。

青春席慕容范文第8篇

前段时间我一直消沉在考试的阴霾中,整天愁眉苦脸,发了疯似的学习,作息时间严重打乱,每天上课萎靡不振,下课后补笔记,对着不懂的知识点干着急。很快又是一次考试,我的成绩跌入谷底,当我拿着成绩单默默流泪的时候爸爸来了电话。

听完我在电话这头的哭诉,良久爸爸才开口:“你现在快乐吗?”我立即摇头否定,爸爸缓缓的说:“你知道吗?现在的你就像一台只会学习的机器,你学习已经不是为了获得知识啦,而是为了去竞争那个所谓的第一,你忽略了学习的乐趣忘记了学习的初衷,是你要有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资本,而不是学着追逐一些头衔。”我愣着,继而又听爸爸说:“试着给生活加点糖吧,在学习累的时候 出去玩玩,别让自己太累了。”挂了电话我一夜辗转。

后来我试着听爸爸的话,学的累了便带上耳机出去散散步。拿着篮球约上朋友去玩儿一场,亦或是在午后静静地捧茶阅读,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感,学习也变得有趣了许多。我能在爬完山后大声朗诵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能在听歌时轻轻吟诵席慕容的《青春》。一切都好像明媚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