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草房子好词好句

草房子好词好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草房子好词好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草房子好词好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阅读空间

引言

学生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学生需要将自身的生活体验,理解以及人生感悟融入其中,并适当地运用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育领域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教学观念。即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是密切相关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地走向阅读的空间,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的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盲目阅读的行为,使得学生的思维混淆,需要不断地重复性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既没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一些相应的阅读技巧,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文章是一个整体,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时候,要善于联系上下文,文章的首尾时重要的内容。同时,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过渡性句子,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思考,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泛读,然后进行细读与精读,通过不断地阅读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感知。

例如:在讲解《苏州园林》这一内容时。学生要充分地利用阅读技巧去阅读与学习这篇文章。首先,文章总说苏州园林的总体图面,接着按照相应的逻辑顺序进行描述。先局部地讲解亭台楼榭的布局,花草树木状况,按照近远景的层次描述,最终对细部景物进行。这篇文章的主要结构是总分总。因此,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有条理地思考文章的具体内容。学生在运用阅读技巧的情况下进行阅读不会让造成学生阅读混乱,提升学生阅读的效果。

二、养成做阅读批注的习惯,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度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会对文章中的某些句子和片段产生一些联想,这都是学生阅读时的体会。因此,教师要教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将自己的阅读体会记录下来,在文章的这些部分做上相应的批注。或者,当学生将几段话阅读完以后,学生可以在对这些部分进行总结与概括。通过做阅读批注的方式使得学生在阅读完通篇文章以后能快速地联系上下文,形成一个对文章的整体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语将其概括出来。通过做阅读批注,还能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语言组织的能力。所以,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快速地整理出文章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做阅读批注,在段落旁边做好总结,最终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背景》这一内容时。这篇文章感染肺腑,其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并且充分地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因此,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可以会带着对自身父亲的情感来阅读,最终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标注出来,同时在脑海中想象文章所描述的画面。同时,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都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因此,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将这些情感记录在纸上。通过做批注的方式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充分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阅读的效果。

三、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文章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老师,只有学生的兴趣提升了,W生的阅读效果才有可能提升。因此,想要让学生走进阅读空间,教师首先要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文章前,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如何将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引入,使得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提升。所以,教师在讲解相关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引入的方式提升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讲解《孤独之旅》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用最近比较火的一档节目《朗读者》,在最近的一期中,就邀请了安徒生获奖者曹文轩来到现场。其中曹文轩就朗读了《草房子》中的节选。而其中的《孤独之旅》就是书本《草房子》中的一段,讲述得是桑桑的朋友杜小康放鸭子时的经历。通过这样一讲,便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补充内容《草房子》中的人物具有原型,其中的桑桑以及桑桑的父亲就是曹文轩以及其父亲的原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吸引了学生对《孤独之旅》这篇文章的兴趣,也引发了学生对《草房子》的阅读愿望。再如:教师在讲解《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联系电影《城南旧事》里面的情节。或者,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之前,可以让学生观看这部电影,《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城南旧事》中的节选,是林海音描写自己儿时的一些故事。通过让学生观看电影能加深学生对整个文章的理解深度,因为学生已经充分地掌握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同时,采用这样的方式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使得初中语文阅读效率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故事讲解、联系实际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其次,教师要教导学生阅读的相关技巧,学会把握文章整体、掌握阅读方法,最终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做阅读批注的习惯,将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本文只是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初中语文教师仍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的方法。

作者简介:虞芳(1979-),女,籍贯:宜兴,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单位:无锡市刘潭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草房子好词好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山区;农村儿童;共同;阅读;习惯

一、与孩子们共读的背景和界说

我县地处偏僻农村山区,我校是一所农村乡中心小学,少数学生是干部职工子女,大部分学生是农村孩子。我校正在开展甘肃省教科所《关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的课题研究——《新课程下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活动。2012年秋季学期,作为课题的执行人,我和课题组的老师们制定出研究的调查问卷,我们对本校的9个班级共432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8个班级共386份问卷。其中有一项是关于阅读习惯的调查,比如:“平时,你喜欢阅读有益的课外书吗?”提供的答案有三项: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C不喜欢。

调查结果显示:就这个问题,选填“非常喜欢”的人数占60%,“比较喜欢”占39%,不喜欢约占1%。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但是,他们具备良好的读书习惯吗?那些选择“比较喜欢”和“不喜欢”的学生,存在哪些方面的原因呢?是因为没有书?不会看?还是没有养成好的习惯造成?这些都是值得我研究的问题。

我执教的班级是5年级,有41名学生。从我班的调查问卷汇总表来看,有65.9%的学生喜欢看课外书,比较喜欢占27.7%,不喜欢的占0.6%。根据本班实际条件和学生阅读现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产生了与孩子们共读的研究和实践。

与孩子们共读,指的是父母或教师和孩子们共同阅读一本书,或陪孩子们阅读(孩子和大人各读一本书),也可以是家长(或教师)读给孩子听,或是和孩子一同背文段。实践证明,与孩子们共读,是培养山区儿童阅读习惯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二、与孩子们共读的实施方法

(一)和孩子一同阅读

1.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书。“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辽阔的海洋。”在班上,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书目,如《儿歌300首》《不做小霸王的故事》系列、《格林童话》《小故事 大道理》《中华诗文学习》,《草房子》《爱心树》《稻草人》……教师帮助孩子们精心挑选内容丰富、充满童趣的图书,防止了孩子们借书、购书的盲目性,保证了读书的质量。

孩子阅读课外书,大多数有囫囵吞枣的现象,或水过鸭背,蜻蜓点水。睡前30分钟,如能和父母一同阅读,读毕,父母能就一些故事情节、用词造句、人物对话、人文内涵等方面提醒孩子留意,无疑会逐步养成细心涵咏的好习惯。

2.家长陪同孩子阅读。家长除了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之外,可以陪同孩子以读书的形式共同阅读。每天晚上睡前20-30分钟的时间,家长阅读自己的书籍,孩子读自己的课外书。家长和孩子各自读自己的书,有助于营造轻松宁静的读书氛围,同时家长的悉心阅读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榜样和表率作用,毋庸置疑,长此以往,孩子们必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日积月累,学生们读书量必然大增。

3.教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某些家长不能陪同孩子一起阅读,教师和孩子们在班上一同阅读。每天,利用晨读时间或一节课的时间,老师和孩子们在教室里静静地阅读课外书。而老师自己也要阅读一本书,因为“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语)。

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在整节课末尾10分钟时间就“你读了什么书?” “故事里哪个地方给你影响最深?”“你对故事里的哪个地方(人物、情节、词句)最感兴趣?”“如果你是故事里的××,你会怎么做?”等等,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有助于进一步升华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有效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二)声情并茂地读给孩子们听

同样的,除了孩子们共读之外,绘声绘色读给孩子们听也是培养孩子们阅读兴趣的方式。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很好地形成,对于阅读还有一定的困难,无疑,读给他们听可以启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师声情并茂诵读,还可以在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一些读书方法。比如,教师在读《不做小霸王的故事》中的《小兔子哭啦》一文时,时不时地停下来,向孩子们提一些问题:“你们猜,小兔子老是嘲笑别的小动物,它后来会出现什么事情?” “如果有人嘲笑过你,你会怎样对待他?”。让孩子们一边听一边解决问题;有时会停下来,让孩子们对后面的情节进行想象,如:“小兔子的嘴唇跌裂成了三瓣嘴,别的小动物看到了会怎样?”有时让孩子们重复一下听到的好词语、好句子。优秀的童话故事书蕴涵丰富的人文情感,教师每次都声情并茂地读,孩子们从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感受到一本好书的巨魅力,就会激发他们去读书,爱读书,久而久之,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三)和孩子们一同背诵

草房子好词好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低段;课外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又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又没有风。阅读就是自主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大量的科研表明,孩子广泛深入地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读写能力,可谓意义深远。小学低年级是孩子步入人生的起始阶段,新课标高度重视第一学段儿童的课外阅读,明确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那低年级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课外阅读提出了量的要求,这在课程标准中还是第一次,因此,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老师,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就更有责任为孩子们拨开云雾,激发读书的兴趣,牵着他们的小手慢慢打开阅读殿堂的一扇窗户。那么,我们如何引导段孩子开展行之有效地课外阅读呢?这成为了每个低段老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有人说,最重要的"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让孩子渴望阅读"。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培养重在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作为孩子们阅读的引领者,老师必须要花心思,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亲近书本,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建设书香班级,营造浓厚阅读氛围

1、布置班级环境,营造静态阅读氛围。

教室是孩子们每天所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场所,它是我们共同的家,教室里老师精心的布置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对教室的布置要尽可能地使教室散发一种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置身于浓浓的阅读氛围之中。试想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学生耳闻目染又怎会无动于衷呢?同时,在教室的一角还应设立"班级读书角",大家把带来的书放在一起,互相交换自己的课外书,孩子们还可以轮流当当图书管理员,浓厚的读书风气会渐渐地形成。

2、讲听故事,营造动态课外阅读氛围。

老师在班级里还要经常给孩子们讲讲故事,创设一种动态的读书氛围。比如对还没有体验到阅读快乐的孩子,根据儿童喜欢听童话、故事的心理需求,老师得利用课余时间把一段两段的故事将给孩子们听,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对阅读的期待。在一年级刚入学没多久的时候,我为了降低阅读的难度,提高阅读的兴趣,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图文并茂并有注音的儿歌、童话、绘本故事等等。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点时间给孩子们读几个故事,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班的孩子已经听完了《三百六十五夜故事》、《名人故事》、《格林童话》、《爱的教育》、《淘气包马小跳之笨女孩安琪儿》、《一千零一夜》等好几本书。

(二)语文教师广泛阅读,为儿童树立榜样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文化修养,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先要爱读书。所以,教师不仅要读一些中外经典作品,更多的是要阅读一些少儿报刊、图书,要知道马小跳的可爱、认识善良的哑巴青铜和他的葵花妹妹、要知道《草房子》的故事......只有接近孩子们的思维,知道他们的想法,跟孩子们一起读书成长,孩子们才会从心底把你当成好朋友,这样才能接受我的建议,学着老师的样子,去亲近图书,去感受阅读,每天早上晨读前的一点时间手捧一本好书,静静地坐在一旁,不需要多余的话语,不需要厉声的呵斥,孩子们都会悄悄地打开心爱的书本,跟着老师享受这静谧的阅读时间。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二、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开展亲子阅读促沟通。虽然老师在课余充分利用零星时间来促使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但是在学校里、课堂还是不能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阅读课外书,老师更不可能挨个辅导,这时家庭显然就成为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最好空间,能否利用好这一资源将关系到学生能否对阅读有持久的兴趣,能否提早进入课外阅读的关键,家庭的理解支持以及及时的督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们刚入学后,教师必须及时地与家长沟通,首先要与家长取得认识上的统一,让家长理解一本好书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在家长会上我向家长推荐一些比较理想的简单读物,让家长试着陪孩子读一读。在这个学期我把每天看半个小时的课外书作为一项常规作业,请家长监督配合,半个多学期坚持下来,家长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我平时也抽时间和家长们沟通,和他们聊聊督促孩子课外阅读的事。很多家长都表示会积极配合,并在家里也做到了,一段时间下来,多读课外书的孩子在课堂上也是最活跃的那几个。所以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也是很必要的。

三、良好阅读习惯促发展。在学生对课外阅读还没有形成兴趣的时候,需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硬性"的准备,这里的"硬性"指的是在教师的组织、参与、引导、监控下进行,一段时间的硬性监督以后,孩子们都会逐渐习惯下来。因此,每天大课间后、语文课前、午饭后、放学后,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加起来不到20分钟,可就是这些零零星星、一点不起眼的时间,只要我们学会充分利用,效果很好。古人特别讲究"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孩子们一开始读书就要关注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低年级孩子不会写字,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教孩子们学会用线划一划,用符号标一标,以此表达心中的即时感受。到了一年级第二学期就可以让孩子们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自己的采蜜本上记录下好词好句或是自己的感受。到了二、三年级如果有了更多想法就可以教孩子写一写简单的读后感了。读写结合自古以来就是非常好的阅读方法。

四、贵在坚持,终身受益。要想让学生读一天书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所以让他们每天坚持阅读半个小时,已成为我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平时我注意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学生的读书情况。为了激发他们爱读书、多读书的兴趣,我还定期评选出"读书之星",鼓励他们更有兴趣地读书。让他们与书相伴、与智慧相伴、与快乐相伴,从小就明白人因读书而富、因读书而雅,在智慧灵光的照耀下,坚守一方净土,品味书的芬芳与清香,塑造他们高尚的品格。

打开一扇书之窗,让雏鹰展翅,尽情翱翔;敲开一扇阅读之门,让鱼儿入水,遨游嬉戏。"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借助好书的力量,引领学生走进书籍的世界,从而优化其智力生活,让他们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国家教育部),2001,29

[2]徐月.小学语文教师[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43

[3]李振村.小学语文教师[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46

[4]余萍."趣"与"法"的融合--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初探[C].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