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简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柳宗元简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柳宗元简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柳宗元;实用教育;思想理论

柳宗元作为中唐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对教育的关注超过了一般人。他重视教师的作用,强调教育学习的实用性,在教育方法上力求出新,关注青年后辈的个性成长,促进青年后辈博学多思。其教育思想和方法无处不体现着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光辉,为当时教育的兴盛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研究的价值。

一、勇担教师责任

在当时“耻学于师”的时代背景下,柳宗元亦然承担起了教师的职责,拒师“名”而行师“实”,毫无保留地对青年后辈苦心教导,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去积极引导青年后辈的成长,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一)反对沽名钓誉

柳宗元教导青年后辈可谓是孜孜不倦,但却对承担教师之名不感兴趣,这和他的师道观有着很大的联系。柳宗元认为“太学立儒官,传儒业,宣求专而通、新而一者,以为胄子师”(《送易师扬君序》),教师的职责就是以其专业、精深、新颖的知识和思想去教导学生,以博爱、宽容、自律的精神去关爱学生。柳宗元身体力行地倡导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反对教师沽名钓誉的行为。正如他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明确表达自己的师道观,强调“交以为师”,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无所谓师与生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就是知识的传递。

(二)坚持教育为己任

柳宗元没有象韩愈那样做过专职的教师,但是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热心教导后辈。正如他在《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中说的:“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曾瞋目闭口耶?”柳宗元坚持以教育为己任,深知教育青年人对社会进步的意义,而教师是青年后辈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虽然柳宗元“避师名”,但却从来没推卸过作为教师的责任,可以堪称教师之典范。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教师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职业操守的教师更是提升教育的时效性的关键。柳宗元这种不求师之名,而行师之实的行为,虽是在特殊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却和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有着共通之处,对后世的教育事业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注重教以致用

柳宗元一直强调教育的实用,学以致用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他认为要教育青年后辈学以明道,内外兼修,坚持益于世用的教育理念,主张把所学的知识都运用到治国安邦的实际生活中去。

(一)倡导“期以明道”的教育主张

中唐时期,国家日趋衰败,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柳宗元继承尧、舜、孔子之道,提出“期以明道”的教育主张。他认为只有通过运用教育的手段培养实用性的人才,用改革的措施来使统治阶级明确“道”的思想,以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柳宗元一直觉得文人的使命就是“行道”、“济世匡时”。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必须内外兼修,完善其身,只有通过广博地学习儒家经典和各种古代文献的精髓,“以生人为己任”(《与杨海之第二书》),把学习和社会的变革联系起来。

柳宗元作为一位重视教育实用性的教育家,他在结合国家改革需求的现实状况下,提出了“期以明道”的教育主张。他一直教育青年“学以明道”,主张通过古文来学习古道,明确学习的目的。他在《与杨诲之第二书》中说:“徒亲戚,不过欲其勤读书,决科求仕,不为大过,如斯已矣。”他要求那些有志读书的青年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教育目的,希望他们能够学习实践古人的读书之道,并积极运用到当前的社会变革中。这样的思想和柳宗元对“文以明道”的认识密不可分。他认为说文与道是分不开的,文章思想内容虽离不开文字形式,但是思想内容才是最主要的。因此,柳宗元积极提倡学习能自由表达思想内涵的古文,以期造就治术之才。在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中,教育被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研究社会历史,然后可以懂得解决将来问题的趋势”,这和柳宗元的“行古道”的思想不谋而合。

(二)坚持“益于世用”的教育目的

柳宗元一直强调“益于世用”,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治国安邦,为人民谋福祉上去,这和广为流行的“学者为己”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柳宗元曾在《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说道:“不以是取名誉,意欲施之事实,以辅时及物为道”,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是沽名钓誉,而是要经世致用,这也成为柳宗元教育青年后辈的一个重要教育原则。

柳宗元在抨击“学而为己”观点,反对以“决科求仕”为学习目的的同时,在《与杨诲之第二书》中明确提出读书必须“就其道,施于物”,并且要“内句以守,外可以行其道”。他还在《送徐从事北游序》提出,学习一定要把“《诗》、《礼》、《春秋》之道施于事,及于物”,这样才能“不负孔子之笔舌”。柳宗元一直主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足现实、服务人民,实现古之尧、舜、孔子“圣人之道”。柳宗元将教育和国家兴盛、百姓安乐联系起来,特别在他被贬时期,还能一贯地执行这样的教育理念,尽心竭力地培养和教育“益于世用”的人才,在当时来看确实标新立异且意义非凡。这不仅是柳宗元对教育功能实用性的深度挖掘,也是他忧国忧民爱国主义思想和文人自觉自发的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

三、强调正确治学

柳宗元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死记硬背和思想教条强调学习要博极群书,博采众长,善于从古代典籍中吸取营养,还要态度严谨,敢于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才是治学的有效方法。

(一)反对死记硬背

作为一位坚持教育为己任的教师,柳宗元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他极力反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认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文辞章句,而是要明道。柳宗元主张教师的教学是为了“言道、讲古、穷文辞”,引导学生明道才是教师的职责。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培养、发展和完善人的本质,是教育最基本的宗旨和终极的关怀”。所以,柳宗元一直反对只考经书,而忽视诗赋。诗赋是个人情感的表达,这对青年后辈的个性发展和成长是有益的。而经书的考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去记住章句及注疏,这不仅禁锢了青年的思想,还抑制了青年的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对青年后辈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备于事,如斯而已矣”(《时令论上》),也就是说圣人之道,仅仅是于人有利,于事有备,这才是学习的关键。光靠死记硬背章句,教条主义,是不能“师其道”的。“慎思之则一益也” ,(《复杜温夫书》),柳宗元认为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严谨治学才能把古人的智慧变成自己学识。

(二)要求博极群书

柳宗元自小就勤奋好学,以读书为乐,是“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的博学之士。他曾提及“仆蚤好观书,家所蓄魏晋尺腆甚具。又二十年来,遍观长安贵人好事者所蓄,殆无遗焉”,即使在被贬之后,贫病交加之时,也不忘“上下观古今”,“吟咏心自愉”(《读书》)。“仆近求得经史诸子数百卷,常候战悸稍定,时即伏读,颇见圣人用心、贤士君子立志之分”(《与李翰林建书》),柳宗元通过“读百家书,上下驰骋,乃少得知文章利病”(《与杨京兆凭书》),这不仅是柳宗元个人治学的经验,也成为了他教育青年后辈的基本原则。作为博极群书的典范,柳宗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青年后辈要“读百家书”,“博取诸史群子”(《送贾山人南游序》),才能成为博学多才的人。

柳宗元从“益于世用”的教育目出发,对古代典籍采取广而纳之,博采众长的态度。他主张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并涉及“杨、墨、申、商、刑名、纵横之说”,兼纳百家之长,以明先人之道,以此来培养经世致用的改革人才。仅仅博览群书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取其精髓,采其华实,通过思考和探索,化为自身的学识。柳宗元曾说“凡为学,略章句之烦乱,采摭奥旨,以知道为宗。”(《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强调读书要领悟和吸收书中的真理之所在。除此之外,柳宗元还提出不仅要学古,而且还要学今,甚至师生同辈之间相互学习,善于思考,力求创新,这在当时确实是眼光深远,同时也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的有力证明。

(三)坚持不唯经典

柳宗元虽提倡学习古文,但是却不迷信古文,始终以严谨治学为学习的基本原则。他认为“然务先穷昔人书,有不可者而后革之,则大善”(《与刘禹锡论周易九六书》),古代典籍一定要秉承着批判的态度刻苦研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敢于质疑其中的荒谬背理的地方,并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这样才能收获真知。这与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中教育就是让“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独立的观点”,帮助他们形成 “生动活泼的个性和敢于开拓的精神”不谋而合。他先后对《诗》《书》,孔、孟等著作和言论,都进行过质疑和批判。

即使是《国语》这样的经典,柳宗元也敢指出其错误,经过缜密的思考,反复的论证,写下了《非国语》六十篇文章。针对《左传》中任人唯亲的观点,他也写下了《六逆论》这样的文章,以表达自己的强烈质疑。于此同时,柳宗元觉得有些古代典籍中的观点并没有错,只不过是因为年代久远、语义含糊,被后人解读歪曲所致。“古之言理者,罕能尽其说。建一言,立一辞,则臲卼而不安,谓之是可也,谓之非亦可也,混然而已。教于后世,莫知其所以去就。明者慨然将定其是非,则拘儒瞽生相与群而咻之,以为狂为怪,而欲世之多有知者可乎?夫中人可以及化者,天下为不少矣,然而罕有知圣人之道,则固为书者之罪也” (《六逆论》)。无论是治学还是济世,柳宗元始终敢于质疑经典,“冒犯权威”, 以这种不唯经典,敢于质疑,严谨治学的亲身经历来教育青年后辈,这也是其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中“经验”教学的一种演绎。

综上,柳宗元在教育上一直秉承实用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师的作用,强调 “期以明道”教育主张、“益于世用”的教育目的,倡导博学善思、不唯经典、敢于质疑、积极创新,反对死记硬背和思想教条,以其实用教育理念的光辉照耀千古。

参考文献

[1] 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42页.

[2] 杜威著,译.杜威五大讲演[M].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第161页.

[3] 田继忠,支爱玲.谈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宁夏教育科研,2006(2),第18页.

[4] 唐宋家散文选[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第119页.

柳宗元简介范文第2篇

1、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在东京由于受到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

2、王安石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曾任宰相,不久因维护新法得罪神宗而罢相,退居江宁半山园,被朝廷封为“荆国公”;

3、曾巩是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文学成就突出,曾巩的文章“古雅、平正、冲和”,世称“南丰先生”;

柳宗元简介范文第3篇

一、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一个十分深刻而带根本性的命题。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就是说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

我曾经听一位教师在上《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质疑问难,学生一共提出了大大小小19个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筛选出自己比较重要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研读的重点。学生发表意见说:

生1:我想先解决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2:我想先解决为什么海水是五颜六色的。

生3:我想先解决西沙群岛为什么是鸟的天下。

在听取多数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了学习建议,师生共同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方向。

当然,学生的需求有教育价值大小之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评估和筛选,但决不能置学生的问题于不顾。如果质疑归质疑,教学归教学,质疑和教学是“两股道上开的车”,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便失之交臂。

二、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阅读使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由于读者时代、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多元解读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促进学生的成长。请看一位老师执教《江雪》的教学片断: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疑问?

生1: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生2:难道他不怕冷吗?

师:真是一个好问题!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与理解)。

师: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那就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

师: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生1: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

生2:我感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的心情。

在这个片断中我们看到,由于教师的鼓励,学生对这个问题形成了多种答案,尽管有些认识有高下之分,但这些答案都融入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他们在多元解读中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在“知人论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学习方法的熏陶。

三、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课堂“对话”中,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孩子虽然幼小,却常常有让老师心灵震颤的时候。在一年级教学《两个鸟蛋》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小朋友拿了两个鸟蛋玩得那么开心,你想对他说什么?”老师设计的意图只是要求学生像课文写的那样,提醒他鸟妈妈一定在焦急不安了。没想到有位小朋友说:“他要是把蛋打破了,两只小鸟就死了。这是两个小生命。”教师没有料到一年级的小学生也能从生命的高度看待玩鸟蛋事,心头一热,马上说:“我们都爱惜自己的生命。我们也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小鸟。”我们看到,正是这种平等的对话使“教学相长”。

四、在适度拓展中生成

语文课程应当开放和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开放如何适度,常常会引起争议。二年级的一个班级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读到“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一句,有学生提出银河是什么,立刻有几个学生举手要求告诉他。有的说银河是星星组成的,有的说银河很宽很宽,还有一位学生说我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于是老师就让他讲了这个故事。

这位学生讲了一分多钟,讲得很生动,其他学生也听得很专心。课后评议,对这一环节的处理颇有争议:有的老师认为是“节外生枝”,浪费时间;有的老师则认为讲了听了对学生也有提高。

如果学语文过分强调“以本为本”,只是读教科书,学生就不可能得到语文素养多方面的发展。语文教学具有功利性,但不要太急功近利,让学生放飞一回心情,有什么不好?适度的随机拓展,正是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当然,拓展不能离题太远,这是需要注意的。

五、在创造中生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如果能向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无疑是很好的“生长点”。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儿童具有创造的天性,假如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极大地得到发挥。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都相当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少课文给学生留下了创造的空间。如人教版《画风》课后的练习是:

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

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的结尾可以让学生续写: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的习作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这次习作,就给你一个“变”的机会,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在故事里,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

柳宗元简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描写翻译研究 语篇语言学 社会文化语境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0019-02

一、引言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的方法一直是规定性的,这实际上阻碍了翻译研究的发展;科学的翻译研究方法应当是描述性和系统性的;应该重目的和功能;应当研究影响译文产生和接受的规范和限制因素,研究翻译与其它文本处理的关系……”本文探讨了描写翻译研究的概念、基本特征,并用语篇语言学研究途径,从语义语法和语用角度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详细分析《江雪》7种英译文,以此论证描写翻译研究相较传统规定性研究的优越性,同时也为描写性批评方法的运用提供范例。

二、《江雪》七种英译本的描写性研究

(一)描写翻译研究简介

描写翻译研究中“描写性”一词产生于1970s,它鼓励研究者探索翻译在具体文化背景的作用。因为该研究强调翻译中可观察到的部分,因而也被称为以“经验”为依据。因它坚持对翻译的调查研究,不妨从译文(本)本身和直属环境(译文和语境而非源文本)开始,“译入语导向翻译研究”一词也适用。(译自Hermans,2004:8)

(二)对《江雪》英译本的描写性研究

《江雪》仅20字,然而,正是这些常字常句,勾勒出一幅意境开阔、冷气透骨的寒江独钓图,渲染了一种萧索荒寂的气氛,造成孤独不屈的情绪,蕴涵深刻的内涵。现将七种英译文列如下:

(1)River Snow//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 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A little boat, a bamboo cloak,/ An old man fishing in the cold river-snow.

(2) Snow on the River//No singing of birds in the mountain ranges/No footprints of men on a thousand trails/there is only one boat on the water/with an old man in a straw rain cape/who stands on deck and fishes by himself/where the snow falls on the cold river.

(3) Fishing in Snow//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straw-cloak’d man in a boat, lo!/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

(4) Fishing in Snow//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5) River Snow//Myriad mountains---not a bird flying./Endless roads---not a trace of men./Only an old fisherman in a lonely boat,/Angling silently in the river covered with snow.

(6) Snow on the River// On a thousand hills all birds life is cut off,/ On ten thousand paths there is no trace of human footsteps;/In a lonely boat the old man with the bamboo hat and cape/ Sits by himself fishing the river in the winter snow.

(7) The Snowbound River//O’er mountains and mountains no bird is on the wing;/On thousand lines of the pathways there’s no footprint./In a lone boat on the snowbound river, an old man,/In palm-bark cape and straw hat, drops his angle string.

1.语篇语言学简介

本文用描写翻译研究的语篇语言学途径,析评《江雪》的七种英译本。语篇语言学是6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年轻学科,很多学者的研究促进了其发展,如Halliday(1973)的功能语言学研究对象不仅是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体系,还涉及语言体系外的各种制约因素,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这种模式认为,意义并非由语言结构本身决定,而是由整个语篇(包括其语言体现形式和交际功能);翻译中传递的是原文的语言含义及使用(即交际)功能。因此,翻译不仅转移原文的意义,而是要转移原文的交际价值。语篇语言学者Dressler认为语篇作为一种“交际活动”,须具有7个特征:衔接性、连贯性、意向性、可接受性、语境性、信息性和互文性。

2.从语义语法角度分析七种英译文本

首先,前两句用“千山”、“万径”形容山多路重,极言背景的广阔。此处的“千”“万”都属约指,非确指。六种英译文中(6)逐字译出了“千山、万径”;而(1)再逐字返回中文则变成“百山、千径”。“语言是社会现实”解释语言必须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汉语“千、万”在此只言其多,而英文译者未考虑到文化语境因素逐词照译,不符合语篇语言学的意向性和可接受性标准。译文的合适性取决于其目的和任务,译文并不一定要忠实模仿原文;“忠实”于原文只是一种可能的、合理的目的或任务。很多情况下,“忠实”可有截然不同的理解。

如:(5)myriad和endless译“千、万”,这样既传达诗人的意向,也更易为读者接受。翻译“径”时,七译中(1)、(3)、(4)、(6)path,(2)trail,(5)road,(7)pathway。据《牛津》,pathway解“小路”时同path(7)用 pathway弥补path音节过短之憾,road范围太宽泛,trail“尤用于穿过不平坦的郊野的小径”,结合丘陵地形的大环境,此处trail译“径”似最佳。关于“人踪”,(1)与(7)均用footprint。而据《牛津》,footprint:impression of a human/animal foot显然和“人踪”不能等同,因动物的脚印也可用footprint。

再看后两句。“孤”与“独”类似alone和lonely,是从不同角度来引导对事态的认知,因此并非对等。这两句诗用“孤”“独”来形容渔翁的清高孤傲,不管冰天雪地,不惧寒气逼人,专心致志垂钓,似乎凛然不可侵犯。

再看七种英译文:(1)只表明该个体存在的单一性。(2)译出“独”,却失渔翁身处孤舟的清寂孤苦。(3)“翁”与“孤”“独”都未能译出;且“lo!”直接影响整首译诗效果。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对lo释为:used to express wonder/surprise。但《江雪》满篇都是“静”和“空”,若用lo,原诗意境连同风格将被英语国家的读者歪曲。翻译有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蓑笠”:1)“a bamboo cloak”据《牛津》cloak无帽、长及膝,户外穿并未有用来“遮雨挡雪”,所以这“竹质的斗篷”委实与“蓑衣斗笠”相去甚远。(2)“a straw rain cape”,straw:禾杆、稻草;而“蓑衣”是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所以用straw制成的rain cape算作一种“蓑衣”。(3)“straw-cloak”未说明作雨具。(4)、(5)完全不译。(6)“bamboo hat and cape”有“笠”,“蓑”衣却不够。(7)译者大概也参考《汉英辞典》,将“蓑衣”译为palm-bark cape,因棕毛原有制蓑衣之用途,此译似能传达其挡雨功效;但“笠”译为“straw hat”不当。

3.从语用角度分析各英译文本

语言交际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汉英两种不同的语言,反映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具备不同的交际原则。为了研究语用意义,必须研究文化。为了更好的领略《江雪》的艺术魅力,我们先了解其写作背景。柳宗元33岁时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暴风雪”使他“茕茕孑立”,激愤感伤。柳儒佛兼容,以儒释佛,儒家思想才是其主导思想。所以“独钓寒江雪”作为全诗的诗眼,既写实又写虚:a、钓鱼:把《江雪》看成一现实主义作品;b、钓人,其艺术原型是“姜太公钓鱼”。寒江独钓之老翁也可作如是观,则那天寒地冻之背景便象征社会环境恶劣、知音难觅。c、钓趣。钓鱼动机在禅悦,在超尘脱俗、人鱼兼至的审美感受。由此,再看七种英译文:(1)、(2)、(3)、(5)均是把“钓”(fish/angle)当不及物动词,“钓”的内容不定,英语读者可根据各人对诗意境的理解,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也就由表及里、由实而虚,悟出未尽的隐含意义及语用意义。而(4)、(6)则把“钓”当及物动词(fishing snow/the river in winter snow),都提出疑问:钓的是不是冬雪。这也可从语用角度考察:人们的惯性思维是既言垂钓,定在春夏秋季。而柳宗元设置的反季节垂钓正是一种“陌生化”手段的运用:“钓雪”之冷已非一般意义的寒冷,而是因生理上的冷而上升至心理、精神世界的孤寂。而这又和当时诗人遭国忧家祸身愁于一身的凄惨际遇相一致。

三、结语

诗歌作为最集中、最精练的一种文学样式,对语言艺术有特别的要求。(卞之琳,1962)而译者要忠实透彻的将一种语言的诗歌译为另一语言,实现“功能相符意义相近”,就必须在考虑言内因素的同时,将言外因素也纳入考察范围,即用描写翻译研究,如语篇语言学途径考察译文本是否合理的将原汉语古诗的风格、文化、意境在英译本中充分再现。这种研究方法与翻译学的目标即描写客观翻译对象和建立能够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的原则和参数体系也是一致的。当然,因为语篇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还需要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以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Hermans,Theo. Translation in System: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Amsterdam: Benjamins. 1995.

[3]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柳宗元简介范文第5篇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嫦娥勇斗逢蒙的段落,深入体会嫦娥的正直和机智,一向爱提问的学生自言自语起来:“我看嫦娥也不见得机智,应该还有更好的办法对付逢蒙。”这个意外的“插曲”引起了教师的重视,随即调整了教学思路,组织学生围绕“帮助嫦娥出主意对付逢蒙”,召开“我是小诸葛”的讨论会。经过小组内的“出谋划策”之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生:我觉得嫦娥可以将仙药放在脚底下踩碎,这样逢蒙得不到仙药,嫦娥也不必吞下仙药后离开后羿。

生:事情发生在晚上,嫦娥可以将仙药扔出窗外,即便逢蒙出去寻找也得花些时间,说不定后羿回来了,就能够擒住逢蒙。

两个学生的办法迅速得到其他学生的反驳,没有形成一致意见。讨论继续进行,学生们提出许多办法:拿棍子将逢蒙打晕;假装倒水给逢蒙喝,趁其不备放入蒙汗药;冲到门口呼救……大半节课,同学们各抒己见,沉浸在“如何对付逢蒙”的热烈交流和争论不休的氛围中。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以“同学们想的办法都不错,老师佩服你们的想象力”进行评价,结束了本堂课的教学。

【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的角度出发,未尝不可。但这里还有一个尊重文本的问题,要尊重文本作者的主导观念,即通过研读课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的语句,让学生体会后羿的“勇”,逢蒙的“奸”,嫦娥的“美”。嫦娥与逢蒙的机智周旋,反映的是她的正直与勇敢,表达的是对美的追求与颂扬,她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发自内心的。所以,让学生感受故事中

的人性美,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之一。“想办法对付逢蒙”的讨论争辩,看似活跃学生的思维,展示了学生“学习主人”的姿态,但在不知不觉中也偏离了教学目标。本课教学中,面对学生假设的办法,如果教师及时调整:嫦娥为什么选择了吞下仙药呢?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与人物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就会提炼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做到尊重学生与尊重文本的统一,生成出新问题的“生长点”。

【反思】 面对意料之外的教学情节,教师往往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过程,顺着学生的思路跑,课堂教学时间出现倾斜。很显然,要求主体回归,必须从细节上做文章。教学细节是局部的,它能动地反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它生成和创造着教学过程,同时也能促使教学过程的优化。

1. 偏离内涵的节外生枝――要变换角度,机智追问。在教学中,我们时常发现,有些教师在学生交流资料或汇报读书收获时,始终不置可否,也不加引导,造成学生漫无边际地交流和汇报,使得课堂上该引导的地方得不到适时引导,该深化的地方得不到及时深化,该训练的地方得不到有效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这种“不作为”,致使生成游离了文本,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在《黄河的主人》一文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感受描写艄公、乘客表现的语句。学生交流后形成“胆大”和“害怕”两种意见。教师追问:害怕的乘客会怎么样?胆大的乘客又会怎么样?学生大胆想象,纷纷发言,越说越兴奋,勾起了在各地游玩时的美好回忆,完全沉浸在惊险刺激的想象中,直到下课铃响起,还意犹未尽。

以上课例中,如果老师心中有清晰的预设目标,面对学生“怕还是不怕”的争论,不应该是推波助澜的追问,而应适时“出手”调整:老乘客的谈笑风生和新乘客的胆战心惊,与艄公的沉着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如此轻巧一拨,可以自然地引领学生与艄公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就可能实现超越预设目标的跳跃式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教师的预设多么周密详尽,总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动态生成。当课堂上出现偏离文本内涵的“跑调”,教师应以自己的教学智慧随机应变,顺“言语之藤”摸“思想之瓜”,将学生引回课文中,从而将不期而至的“跑调”演绎为即兴生成的美妙“乐音”。

2. 迷失目标的节外生枝――要拨开迷雾,紧扣三维。教师在预设时,不可能穷尽课堂所有的变化,在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语文学科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统一,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及时地转化一些教学意外的事故。

教师组织教学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往往设计一些开放性强的问题。可是这样的设计也有其弊端,很可能会造成学生“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此时,教师应巧妙地引导学生的思路往合理的方向发展。

师:春风吹绿了柳树,你还知道春风吹绿了什么?

生甲:春风吹绿了小草。上个星期天,爸爸带我去玩,我看见田野里的小草都绿油油的。

生乙:我在山上也看到过。

生丙:我去动物园玩过了。

生丁:星期天我到绿博园游乐场玩过了。

(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但教师发现,学生过于兴奋,话题远离课文,此时,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师:这么说来,春风把动物吹绿了?把游乐场吹绿了?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容易转移。课堂上,教师应适当引领,迁移学生思路,引导他们感受春天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

3. 浅尝辄止的节外生枝――要透视文本,多元解读。阅读教学中的有效生成,是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展现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多元视角、分享智慧的过程。要促进生成的有效性,就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独特的感悟,而独特感悟的获得又必须建立在学生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多,感悟就越丰富。但时下许多阅读教学课,学生往往只读了一二遍课文就开始师生、生生对话了。学生连文本的字音尚未念准,句子尚未读通,也来不及思考,哪里谈得上领悟交流?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古诗《江雪》的教学。在基本疏通语句,赏析景物描写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问题一出,就引发了学生的多元解读:有的说因为穷,以捕鱼为生;有的说老翁在独自享受清静;有的说老翁可能是遇见了伤心事;有的说因为他要寻求一个纯净的世界;有的说他要借这种寂寥空旷的景色来排遣自己心中的郁闷……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出示了有关柳宗元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简介。

“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假设,就是为了让学生探讨答案的多样性。这种对作品的多元解读,有利于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观念:问题的答案不会只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尊重多元解读,又要重视价值取向,这是阅读教学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显然,“养家糊口”的解释不仅缺乏诗意,也有悖诗人的本意。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才出示柳宗元的简介,然后让学生联系诗人的经历来解读文本,使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将多元解读化繁为简,巧妙解决了教学的难点。在多元解读中,学生的思想不断碰撞,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柳宗元简介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 教学有效性;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184-01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一、明确、适度、适量的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更是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比如《秋天的雨》一课:第一课时的第一个教学目标为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扇,枚,”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这个目标是可见的,可检测的。第二课时确立的教学目标为:学会品读关键词“你挤我碰”“频频点头”等、关键语句“他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等,体会秋天的美丽、丰收,以及带给人们的喜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感受秋天的美好。积累好词佳句,并学会运用实践。

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可实践的,可检测的。不像以往我们确立的目标:是像一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等那样过于笼统。因为目标不清,导致课堂教学不深不透,而我在第一课时基础上确立的这样的目标,目的就是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来体会秋天的雨地美丽和给人带来的喜悦,由于目标清明,导致课堂教学就能挖深,挖透。

二、彰显语文特色的课堂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一)以读为本。语文课堂中,最动人的莫过于孩子的琅琅书声。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促进语言的发展,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语言文字的积累,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课堂应注重朗读,让学生会读、多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来领悟、体验。“以读代讲,多读感悟”是很多语文老师教学的“法宝”,充分利用好这一法宝,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高效。在教学《草原》一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较好地体现。

(二)有效问题的设置。有效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教师设置有效的、能引导学生思维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比如在学习《西门豹》一课中理解西门豹要官绅们等一会,这等一会是等什么?这一问题,先让学生经过读书,抓住等的过程中,官绅会想些什么?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等的过程中,老百姓又会想什么?进一步体会这一等,等出了百官对西门豹的彻底折服,这一等,等出了百姓的逐渐醒悟,这一等,等出了恫吓百官、教育百姓的结果。理解了西门豹的真正用意。

(三)重视生成资源。有效的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无法预料的精彩,这些就是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它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的,我们必须努力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教学柳宗元的诗《江雪》时,有学生提出:“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设想原因。有的学生认为他家里穷,以捕鱼为生,天冷也来要钓鱼;有的学生认为他是个钓鱼爱好者,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还有的学生提出可能是他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用钓鱼排遣心中的郁闷。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阅读柳宗元生平简介,问学生你现在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学生说:生1: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生2:我感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的心情。我们看到,由于教师的鼓励,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多种答案,尽管认识有高下之分,但这些答案都融入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的引导,体现了价值上的导向作用。也许我们的解读不一定符合柳宗元写作这首诗的本意,但孩子们解读文本的过程,是在感悟人生。他们在多元解读中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也在“知人论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学习方法的熏陶。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年近七旬的马来西亚教育专家张发老师执教儿歌《太阳公公爱画画》,他把自己当成老顽童,念着词、唱着歌、跳着舞,快乐教学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接着是师生换位,认读生字,互相鼓励,分组表演,全体动员,动手绘画……快乐地接受新知。在这样“好玩”的课堂里,没有压力,没有说教,孩子们所感觉到的只是平等、启发与轻松。整个课堂气氛温馨活泼,师生关系融洽。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注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时间的利用率。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是有效发展的关键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导向下,教师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和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活动,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使课堂教学更为高效。

例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教学导入环节时我是这样预设的:“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你们熟悉这首诗吗?有多少同学以前读过?”结合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简单了解诗人及诗歌大意之后,又问:“既然这首诗你们都会读、会背了,那咱们这节课还要学什么呢?”顺藤摸瓜,随即提醒学生关注本课学习目标,就此来开展教学。课堂上的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会了有滋有味地诵读古诗,而且感受到了诗歌内蕴深厚的“大”意境。

其实,只有了解学情,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我们的教学;只有了解学情,才能成功驾驭我们的课堂;只有了解学情,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只有了解学情,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更快乐地学习,更健康地成长!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学生的群体有时代的特征,他们对语文的认识、要求、爱好、追求有共同的一面……我们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迷信课本,因材施教,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真正发挥主体的作用,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有思考才会有发展,有思想就能够成长。把课堂还给真正的主人是学生有效发展的关键。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还应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以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促使学生有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玥瑛.语文教学有效性浅析[J].考试周刊,2002.04.

柳宗元简介范文第7篇

1.梅花的第一特征是它的“早”

春节前后,正是冬去春来季节转换的时候。处在冬眠中的大自然刚刚开始复苏,严霜冰雪还在横行,隆冬寒气仍旧袭人,此时“万花取向雪中出?”只有梅花“一树独先天下春”。(元杨维桢梅诗)它傲霜斗雪迎接春天的到来,“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南朝陈谢燮)“预报春消息,花中第一枝”。(宋五十朋《江梅》)

梅花是报春的信使,是春回大地的象征,故历代诗咏呤不绝。如: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宋陈亮《梅花》

庭梅对我有娇意,先露枝头一枝春。――宋候夫人《著梅诗》。

冷霜磨练后,忽入几枝新。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清张可度《梅》

王安石则从另一个层面描写梅是春天的信使。

“从教腊雪埋藏得,却不怕春风漏泄香。”――《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其二)

江南岁成多几风雪,也有红梅泄漏春。――《红梅》

“泄漏春”三字形象确切,春天来临信息的机密被梅香、梅花泄漏出去了。王安石首创的这个语汇和意象,为后世诗人不断地模仿,反复地借用。

数花黯读带寒烟,漏浅春光辞屋边。――宋吴龙翰《久客买舟西还》。

漏浅春光洛水旁,紫云名字袭人香。――宋段克已《乞梅》。

是中天趣哪能识,惜被东风漏浅春。――元僧明本《梅花》七之五。

以描写《早梅》而闻名于世的诗作甚多,最早咏《早梅》诗的大概是南朝梁代的何逊。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①

南朝・梁何逊

兔园标物序②,惊进最是梅。

衡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③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④

朝洒长门经⑤,夕驻临邛杯。⑥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⑦

注解:①扬州:今之南京市。齐梁时扬州治所在建康,故称建康为扬州。建康即今南京市(见《谳史方奥纪要》卷二)。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之前,今“扬州”称为“广陵”或称“江都”。法曹:汉代当管邮递正务的官署。隋以后称为“功曹”。

②兔园:即梁园,汉建安王所构筑的园名,是其游乐和接待宾客之所,故地在今河南商全一带。此处或指建安王在扬州(南京)的官部花园标物序,标志时序、节候的变化。

两句意为,而最令人惊异的就是梅花――标志着春天的到来。

③拟:向,对着迎着。两句:梅花凌霜傲雪,在路边迎着寒风开枝。

④枝横:描写梅花枝条横斜的风姿;花绕:喻梅花之繁盛。却月观,凌风台,皆为扬州观(楼上赏月平台)台之名。此用宋徐湛之事。《宋书徐湛之传》广陵城北有被泽水扬丰盛,湛之更起风亭,月观,吹台,翟宝,招集文士尽游说之,适一时之盛也。“此亦为泛指二句为梅花盛开,风姿阿娜,点缀看观台的风景。

⑤长门:汉客名。陈皇后失宠于汉武帝,谪居于长门寄宫,悲然幽思。曾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献武帝,幸其回心转意。比喻央宠立人。

⑥临邛:汉县名,今为川邛崃县。司马相如在临邛卓王孙家饮酒弹琴,与其女卓君私奔。两句意谓:梅花盛开时,既能引发怨女的悲思,也能拨动钟情男女的情肠。

⑦上春:孟春,指正月,《初学记》卷三果元帝《筹要》“正孟春,亦日上春”。

二句谓:梅花知道自己飘落时间早,所以赶在正月(早春傲寒时)就开花了。

清乾隆江日方《何永部集》刘本在此篇下注云:逊为建安王水曹,王刺扬州,逊府会有梅花一株,日吟其下,赋诗云说。后居洛思之,再请其任,抵扬州,花方盛开,逊对花科傍徨,终日不能去。

此往转引内宋人伪托苏轼之《老杜事实》亦见《分门集往杜工部》卷二《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注引苏轼说。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六:

老杜诗说: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按:逊若无扬州事亦无扬州梅花诗,但有《果梅诗》说:杜公前诗乃逢早梅而作诗,故用何逊事。又意“却月”“凌风”皆扬州合观名尔。近时有安人俘东坡名,作《老杜事实》一编,无一事有据,至谓逊作扬州法曹,解舍有梅一株,逊吟咏其下,岂不误学者。又明扬慎《升庵诗话》卷六亦对此说加以辨析。《临汉诗话》(见《复斋漫录》)引《三辅央录》说:逊在扬州,官梅乱发,赋四言诗,人争传写。可知:一何逊确曾在扬州事,传来载其事乃史缺失耳;二何逊除此梅花外,或另有四言咏梅诗,但已失传耳。

这是一首咏物寄怀诗,通过赞美梅花凌风傲霜的坚贞品质,表达诗人贞洁自恃孤高脱俗的情怀。“惊时”二字,点出一个“早”“衡霜”二句赞扬它傲霜斗雪迎风怒放的品性,是点晴之笔。“枝横”二句描绘了它的风姿远解“朝洒”二句,以典展示梅花对人们具有特殊的情致;“应知”二句与“兔园”二句遥相呼应,揭示其“早”之原因。此篇在南朝咏梅诗中,无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至真至美的境界,具有继往开来的作用。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乙见寄》

“平生东阁风流在,何逊而今塘欲丝。”――金・站迎《梅花》

“遨头词伯今何逊,一笑诗成字字香。”――金・李献能《上请官梅》

“扬州一树春多少,殒得何郎瘦不禁。”――金・仇远《梅》二之二

再谈南朝诗人谢燮的诗:

早 梅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紧扣一个“早”字,以拟人化手法,通过“疑”和“畏”两个表现心理状态的词语,生动地刻划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

六朝以后,有唐代张僧、柳宗元、齐己、之人的早梅诗多首,明人遂源的一首,近代宁周元的一首,王适的《红滨梅》可算是写早梅代表作。

东亭送客逢早梅

东阁观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逢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然。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文催人自白头。

[说明]裴迪在蜀州东亭送客,正值早梅开放,因而思念杜甫,作诗寄赠杜甫。幽清调,别有风神。诗虽非专咏梅花,却句句是梅,句句是和咏梅,又看不出痕迹,咏物而至此,故前人赞为“古今咏梅第一”。

[解释]①原题为《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裴迪是王维、杜甫的朋友。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蜀州刺史王侍郎幕中与杜甫有唱和之作。裴迪在蜀州东亭送客,见早梅开放,因而思念杜甫,作诗寄赠,杜甫即写了此诗和他。

②东阁:即东产。观梅:亦作官梅。何逊:梁朝诗人。为建安王记宝时正在扬州,见梅花盛开,作《咏早梅》行。故杜甫将裴迪比作何逊在扬州之咏早梅。

③雪:梅花色白如雪,故喻。赠春:指梅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梅开象征春来,故言赠春。

早 梅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作者简介]张谓(约公元711―780年)字正言,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少时读书在嵩山,青年时其曾从军十年,稍立边功。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登进士第大历间官礼部侍郎,三典贡举。与李白等交好。他的《早春》诗,收进《唐才子诗》卷四,称其格度严密,语政精深,多有击节之音。《全唐行》录其诗一卷。

时尚的流放礼郎途经此地,故友重逢,兴与李白饮于江城南阳。席间张谓读诗为做命名作诗。见李白《泛两州城南郎官湖》。

[说明]通过对梅花凌寒独开风姿的描写,赞美它倔强的性格。突出其“早”,风格清俊。笔致灵妙,以残雪喻早梅,可谓别出心载。语意隽永,构思颇新。

[解释]①白玉条:梅花盛开的枝条犹如白玉似的。②迥(音炯)临:远临。傍(音蚌):临近。③发:怒放。⑤疑:怀疑。前两句意为,如果不是知道近水的花草先知春的话,人们误认为是冬雪未曾融化,仍然凝结在梅树枝头上呢。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作者简介]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大诗人、文学家,被列为“唐宋家”。

[说明]此诗作于永州司马会上。后人以梅花自喻。前部分写早梅不畏北风严霜、昂首怒放的英姿;后部分写梅花遭受冷落,寂寞凋谢的处境,以寄寓自己被贬后的若闷心情和坚贞不屈的斗志。

[解释]①楚:春秋战国时国名,在今湖南、湖北等省,这里泛指江南。②朔吹:北风。③滋:益加。④“欲为”句:即南朝宋陆凯《赠花晔》“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之意。万里:指永州距离此地有万里之遥。⑤杳(摇)杳,遥远的梅子。⑥寒英:指梅花。坐:空使,徒然。销落:凋谢。

江滨梅

王 适

忽见寒梅树,开花江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作者简介]王适,幽州(今北京市西南)人。武则天时,与刘宪、司马铂、梁载言糊名考选,相次入第二等。圣历(公元698―700年)中,曾参与修撰《二教珠英》(见《唐会要》卷三十六)。官至雍州司功参军。晚年谪居蜀中。陈子昂未成名时,王适见其《感遇》诗,惊叹说:“此子必为海内文宗矣!”

[说明]早春时节,诗人漫步在汉水之滨,忽然瞥见寒梅正在展枝吐艳,一朵朵晶晶莹洁白的花蕊,怀疑是江滨二妃在摆弄珠玉呢。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梅花捎来了春天的消息。

这是一首吟咏早春寒梅的绝句。首二句点题,说明寒梅生长的地点。三四句联想发挥,因汉水之滨而忆弄珠解佩之神,本地风物,信手拈来,可谓神来之笔。用典叙事,使人不觉,盖增诗情画意。明人杨慎赞其”一首是传“(《升庵诗话》)卷二)当非过誉。

[解释]①汉水:一称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源出陕西宁强县。②弄珠人:指汉水神女。《韩诗外传》:“郑交甫过汉江,遇二女妖服,佩两珠。交甫与之言曰:原请子之佩。二女解佩与交甫而怀离去,十步探之,则亡矣。回顾二女,亦即亡矣。”(张衡《南都赋》)神女弄珠于汉江之曲,王适的《早梅》引用了此事。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解释]①应律:顺应季节时令。春台:指春天游赏胜地。《老子》有云:众人照之,如享太平,如登春台。杜甫《王十五前阁会》就有“楚岸收新雨,春台引细风”。若说齐己的《早梅》诗是一首富有“唐调”的佳作,倒是十分确当的。这首《早梅》诗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着意描写一个“早”字。它不是孤立的、片断的描写,而是多镜头、多方位、有侧重、有层次地逐步展开的。

[说明]首先从树木本根入手,以同类比照落笔,意在说明梅根复苏之“早”,天寒地冻,季节环境相同,而生态迥异:一面,自然界的动植物还在冬眠沉睡,一面回春的暖气已在地心开始涌动;一边是百草凋零,万木摧折,一边是梅根得风气之先,恢复了生机。“万木摧折”与“孤根独暖”这是多么强烈的比照。它说明丁梅树有与众木不同的特性,表现了梅花耐寒的品格;“孤”“独”二字的点逗,更突出了它的生命力。唯有此花,无遑有他,已暗伏一个“早”字。结构上,它既照名题旨,又开启下联。

领联紧接首联,深层地写出寒凝大地,雪满村野,玉树一枝,凌雪怒放的奇异景象,展现了一幅“梅将雪共春”的美丽画图。此情此景,前人也曾写过类似的诗句,如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诗三四句:“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一枝秀”“斗雪开”辞义虽同,而意境迥别。元稹的诗格律谨严,对仗工整;齐己诗则清健质仆,自然流畅。宋诗以叙述议论见长,齐诗以描写比照见意,境界清远,富有美感。清人纪昀说齐诗“起四句极有神力”当非过誉。“一枝开”是此诗独开,诚见其早;“一枝”又先于众枝、群梅更显其早。

颈联承“一枝开”着意写梅花的风姿和神韵以及人们对它的神往。风传送着梅花的清香飘向远处,鸟窥见到梅花的素艳芳洁被吸引而来。诗人从梅花的色、香两个方面加以描写,而从“风递”、“禽窥”这个侧面突出其“早”“禽窥素艳来”令人惊服,叹赏和倾慕偏说禽鸟为之吸引倾倒;对鸟的情态刻划愈细致愈真切,而人情的雅趣和情味也就愈浓烈。宋朝林逋的《山园小梅》颈联亦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情趣与此相似,疑即受齐诗的启迪。

尾联诗人撇开眼前现实,展开想象翅膀,就“幽香”“素艳”期望明春先发,仍然紧扣一个“早”字。赏识“前村”的孤梅,只有“风”与“禽”,已显得孤单和冷落,有负于早梅的一片诚意。于是诗人寄希望于未来,明年若能应时发,梅花与春台必定辉映成趣,供更多的游人观赏。这充分体现了诗人爱梅、慕梅、与人共乐的思想情怀。

全诗处处扣题,句句照应,虚实相间,旨趣盎然。语言清丽、笔触含蓄、梅花的品性和风韵跃然纸上,故为当时禅林诗友所称道:“冰生听瀑句,香发早梅篇。”(唐栖蟾《读齐己上人集》)

据陶谷《五代史补》记载,齐己写了这首《早梅》诗求教于当时著名诗人郑谷。领开头两句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梅开”,郑谷看后说:“数枝”非“早”也,不如改成“一枝”为佳。齐己佩服,称谷为“一字师”,遂传为诗林佳话。

早梅

明・通润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舒人家。

诗人从“色”、“香”、“影”三处着墨,赞扬梅花耐寒、早发的品格。“香闻”二字,意境清幽,饶有韵味。

2.梅花的诱人特色是它的色与香

凡是咏梅花诗,总离不开对它的色、香的描写。

白梅,在梅花中是最可见的,最有光彩的,也是诗人吟咏最多的题材。

金代诗人段克己有《梅花十咏》的第四首为证。

探梅

虢国夫人约素身,不教脂粉天真。

一斑曾向春前见,颜色如今更可人。

以虢国夫人不抹脂粉来形容白梅之洁白。又,第九首《浴梅》以杨玉环在华清池温泉洗澡出水之姿喻梅之洁白。

洗尽铅华见玉环,肌肤冰雪照人寒。

临风脉脉娇无力,轻哀香罗来未开。

而麻九畴《红梅》等喻红梅之俏。范成大的“从来颜色休论似,夹路漫山取次红”,描写梅花的色彩的更是别具风韵。元王冕《墨梅》更是脍炙人口,请看: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不仅写出墨梅之墨色,而且写出墨梅之性格和品质。

还有许多诗描写梅花的香。香是梅花最明显的特征。在诗人的笔下,梅花的香有多种多样。因为,梅花的香是惹诗人喜爱的原因之一。

(1)幽香:“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唐僧齐己《早梅》“幽香粉艳谁人见,时有山禽入树来。”(宋蔡襄《十一月梅花盛开》)“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亦自如。”(宋陆游《雪中寻梅》)“不怕幽香妨静观,正须疏影伴仙。”(宋陆游《再赋梅花》)

(2)清香:“引我江头梦,清香忆满衣。”(宋晁端友《探得早梅》)

(3)暗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清香全与江梅似,只欠横斜照水枝。”(宋吴永斋《腊梅》)“素艳乍开珠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珑。”(元刘秉忠《江边梅树》)

(4)冷香:“冷香疑到骨,琼艳几堪餐。”(宋王琼《梅花》)“连环骨冷香犹暖,如意痕轻补未光。”(宋萧贞《落梅诗》)“疏影冷香题不到,梦惊烟雨暗西湖。”(金刘仲尹《墨梅》)

其他或则写馨香、凝香、夜香、寒香、残香的诗也不少。如:“雪里吹放香,繁霜滋晓白。”(唐柳宗元《早梅》)“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香。”(北周庚俗《梅花》)“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唐崔道融《咏梅》)以上均写梅花之香,却别有一番情韵。宋代诗人张道治《咏梅》诗尾联有说:“何须问探春消息,自有花香梦里通。”意思是说有什么必要去探听春天几时到来的消息呢?梅花的清香正在梦中与春天幽会,息息相通,呼唤着与春天的到来。这种比喻堪称绝妙。在这里,梅香成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春的信息。

还有,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可以说是代表作。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本来就是在春天到来之前开放,根本没有与春天斗胜之意,“无意”二字突出,梅花不愿意与百花争芳的高尚品格。纵使梅花凋零,化成尘土,碾成尘埃,它的芳香是永不消失的。“只有香如故”一句它所赞美的不仅是梅花的芬芳,而是升华为梅花的精神、气概和意志。这“香”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崇高永生的精神之美,亦是诗人崇高人格的体现。

3.耐寒是梅花的本质特征。

这是诗人们最乐于歌颂的主题。以雪来形容梅花,这是诗人笔下最常见的手法。

如:梁简文帝《雪里觅梅花》:“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唐刘方平《芳梅》:“莫将辽海雪,来比中。”

这只是一般性的描写,尚未将雪、梅形姿体现出来。而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就写得很有特色,前已分析过了,此仅就雪梅关系解释一下。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在这临村路的不溪桥边,一株早梅凌寒傲立,洁白如玉的花朵盛开一树,初看还以为这是经冬的白雪积压在枝条上,还没有消融呢。疑心怒放的梅花为一树积雪,这“疑”字,不仅真切地写出了诗人这望梅花似雪非雪的恍惚迷离之感,而且也以妙笔再现梅花的形姿,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再看王安石的《梅花》诗,可谓反张谓诗之意而用之。远远望去,知道是梅不是雪,因为有阵阵的幽香飘送而来。这不是以雪喻梅,而是借雪、梅之喻突出梅花之香。

宋代另一诗人卢梅坡写有二首《雪梅》颇负盛名。其第一首后两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通过对梅、雪的品评、比较,阐明它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有雪无梅哪有春意可言,如果有梅无雪也会索然寡味,只有两者共存共处才能装点成早春的美景。故其第二首即谓:“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写雪,突出其白,绘梅,突出其香。将梅雪都写得极有个性。

南宋陈亮《梅花》诗颈联:“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这两句刻画了梅花为传递春天的信息,不惜被冰天雪地所埋藏,敢于向冰雪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描写“梅格”,即描写梅花的精神、品格,是诗人们共同所求的主题。正如池仁冠所概括的那样:“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宋苏轼《红梅三首》之一:“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元段克己《忆梅》:“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明徐谓《王元帝例枝梅画》:“冰姿不怕雪霜侵,羞傍琼楼傍古岑。标格原因独立好,肯教富贵负初心。”

这里的“梅格”、“标格”、“高格”,都是指梅花的风度、品格和精神。

落 梅

陆 游

雪虐风饕愈桑然,花中节气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白东君更乞怜。

柳宗元简介范文第8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译者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188-02

翻译活动为人类的沟通与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译者却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被重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动性受到限制。这也为翻译界提出了一个思考:译者难道在翻译活动过程中就没有自身的创造性,主体性可言吗?本文试图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识解理论,从不同层面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进行探讨,从而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供理论支持。

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是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语义观的修正和补充。认知语言学语义观认为,语言形式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直接映射,两者之间存在着人的认知这一重要环节。识解理论提出来以后,受到了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用识解理论来探讨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等领域的相关问题。本文对翻译主体性的探讨,是基于Langacker的识解理论。Langacker的“识解”主要包五个方面的内容: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和突显。所谓详略度是指对实体描述的详细程度和精细级别。辖域是指被激活的概念内容的配置,为我们理解表达式提供了背景知识。背景是认知主体与客观世界互动的基础上日积月累下来的。视角简言之就是人们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观察角度。观察者选择的观察角度不一样,其识解方式和结果也会不一样。突显其实就是指我们确定的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认知能力。

一、辖域或背景

正如上面曾提到的辖域指被激活的概念内容的配置,为我们理解表达式提供了背景知识。其除了具有相同的百科知识部分外,由于个人体验的不同,还会有不同的反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对同一事物进行识解时,不同的人由于个人的经历或背景知识的差异,会采用不同的识解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识解结果。在很多情况下,有时即使译者对源语文化了如指掌,但由于文化差异,重构原词的意象时,译者只能做出调整发挥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王维的《山居秋暝》的两种译本为例,试看以下两位译者对诗中同一意境的处理手法,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村居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看看两位译者对这两句诗句的翻译处理:

杨宪益:Bright moonlight falls through pines, Clear springs flow over stones.

许渊冲:Into the forest of pines the moon sheds her light, Over the glistening rocks the spring water glides.

王维曾经写过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泉”。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杨宪益的翻译为了争取与原诗的音律美的对应将“明月”“Brightmoonlight”和“清泉”,“clearspring”分别放在句首。同时也将作者想要突显的“月下青松”,“石上清泉”的意象首先扑入读者的视野。所以此时的“青松”和“清泉”就成了读者窥探诗人心境的一个窗口。然而要真正理解“清泉”和“青松”在这的寓意,读者必须调用诗人在《济上四贤咏》中所抒发的心志的背景知识。许渊冲的译本是从原诗的意思上出发,细致地展现了作者要表达的景象,给读者一定的空间和机会去联想原作者的意图。相比来说杨的译本就有点过于直白,相比许的译本少了几分典雅。

二、视角

视角是指人们观察事物的出发点抑或是角度。众所周知,不同的观察者对同一事物或情景的描写会因角度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观察结果。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可以通过认真研读原文,细细揣摩原作者当时在表达某一情或景时是站在什么角度或想表达什么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在译文的把握上更加体现原作的原汁原味。接下来我们再以柳宗元的《江雪》为例,来进一步体会一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在视角维度下的把握和体现。原文如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译本1: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 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

译本2:O’ver mountains and mountains no bird is on the wing; On thousand lines of the pathways there is no footprint.

以上《江雪》的两种译本由于译者的观察视角的不同,所以译出的东西就有明显的语言效果上的不同。《江雪》这首诗,是诗人柳宗元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诗中渔翁的形象正是诗人自身形象的写照,表现了诗人清高愤世的情怀。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孤舟”、“寒钓”画面做铺垫。尽管两个译本在意义表达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形式的把握上却因观察角度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译文一将“hundred mountains”和“no birds”处理成了并列结构,而译文二将其处理成了地点状语。显然,译文二在形式上更符合原诗的情感意象。这样也就使得读者更贴近原作的风格和特点。

三、详略度

所谓详略度,指的是人们在认知某一事物时,总是会有意识地对所表达的信息内容进行增加或删减方面的加工。当译者细化了原语中的语言表达形式时,原文的信息译文中中就趋于详细、具体、清晰;反之,它在译文中就呈现出趋略的态势,所表达的信息则相对会比较抽象和概括。同样的例子我们依然可以在《江雪》的译本中找到踪影。译本一“A hundred mountains”,“A thousand paths”分别对应的“千山”“万径”,但在译文处理上采用的是贴近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并不是确切地表达出了原诗的“千”和“万”这两个概念。因为译者知道这两种表达是诗人夸张的一种表达手法,含有修辞上的效果。所以译者在尽量贴近原诗意味的基础上,又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和认知能力,将其巧妙地处理成了以上的效果,发挥了译者在详略度处理上的主观能动性。而译本二则相对于译本一来说,在意义和效果的表达上更贴近原文的韵味。将“千山”和“万径”分别译成“O’ver mountains and mountains”和“On thousand lines of the pathways”,它相对于译本一在详略度的把握和处理方面的痕迹就较轻,可能是为了追求尽可能的和原文一致的效果。但是这样对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方面并没有译本一的效果来得简单和容易点。

本文借助识解理论,分别从其内涵以及识解理论的三个方面:辖域或背景,视角,以及详略度入手,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了分析。由此更进一步向我们揭示了,识解是人们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借助识解理论不仅能指导翻译活动,而且能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参照理论。

参考文献:

[1]Langacker, R.1987. Foundations of Cognation Grammar Vol.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王寅,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的解释力―一项基于古寺40篇英语译文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

[3]唐青叶.视角与意义的建构[J].外语学刊,2009,(3):62-65.

[4]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J].中国翻译,1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