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偶然徐志摩

偶然徐志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偶然徐志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偶然徐志摩范文第1篇

偶 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选自《志摩的诗》)

【阅读手记】

徐志摩(1897年-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在英国剑桥留学两年,深受西方的教育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徐志摩的这首《偶然》,看似是一首写给一位偶然相爱一场后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爱情诗。不过,这首诗的意象已超越了它自身。我们完全可以把此诗看做是人生的感叹曲。人生的路途上,有着多少偶然的交会,又有多少美好的错过。无论是感人的亲情,还是动人的友情,无论是伟大的母爱,还是纯真的童心;无论是大街上会心的一笑,还是旅途中倾心的三言两语,都往往是昙花一现。那些消逝了的美、那些消逝了的爱,又有多少能够重新降临?诗人领悟到了人生中的许多“美”与“爱”的消逝,书写了一种人生的失落感。这就是这首诗蕴涵的人生奥秘与意蕴。

本诗在格律上颇能体现徐志摩的深厚功力与独具匠心。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每节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结构韵律相同。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每节的第三、第四句相似。如:“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节奏音韵的处理上严谨中不乏洒脱,长句与短句相间,读起来迂回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

偶然徐志摩范文第2篇

张爱玲说过: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红玫瑰白玫瑰》

徐志摩的一生里,可能对他来说,林徽因是时时刻刻挥之不去的。读到志摩,不能不谈林徽因,理解志摩,也不能不去说林徽因。1921年,从美国学习经济学倍感枯燥,辗转来到英国伦敦,如常人困惑的一般,为追寻他心目中的大师和学业未果叹及前途的时候,结识了林长民,并经林的推荐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志摩结识林长民的时候,也见到了年仅17岁的美丽少女,也是志摩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这个被赞为“中国新一代第一才女,人艳如花”的林徽因。在异乡的结识,风度翩翩、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志摩逐渐和林徽因交往,情窦初开的林徽因如初春的阳光,梵阿玲奏响的乐曲一般,拨动着志摩的心弦。他如梦魇一般,忘记自己家室妻儿,开始疯狂的追求林徽因。

“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那么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只有爱才能让我匆匆行进的脚步停下,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正是在那时,年轻的志摩激情洋溢,写下一首首这样的情诗。

当时的徐志摩,二十四岁,两个孩子的父亲,第三个孩子,正怀在结发妻子张幼仪的腹中。徐志摩最初看到张幼仪照片的时候,曾不屑地说了三个字“土包子”,后来张幼仪随他一起在英国生活,他的一个女同学评价说,“西装和小脚不般配。”他颇有深意地重复强调:“西装和小脚是不般配。”

林徽因早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有了婚约,林父担心女儿与志摩的过甚接触破坏婚约,1922年遂不辞而别带林匆匆回国。志摩也遂其后草草结束学业回国。也正如佛洛依德的理论一样:爱都有排他性的。志摩对林徽因有多么热情似火,就对张幼仪有多么冷酷无情。回国后,志摩遂立即与原配张幼仪离婚,成了近代中国离婚第一人。

徐志摩疯魔了,林徽因却冷静下来,那封要求离婚的信,有没有试一试自己魅力感怀少女心思呢?也许林徽因自己都说不清楚。可是关键时刻,她清楚谁才是真正适合陪她一生的伴侣,随后林徽因嫁给了梁思成。尽管如此,不可否认,林徽因与徐志摩有一种灵性上的和谐与共鸣,林也不隐瞒自己对他的真实情感,在林徽因的灵魂里,“他(志摩)变成一种Stimulant,在我生命中,或恨,或怨,或Happy或Sorry,或难过,或苦痛,我也不悔的。”——-费慰梅回忆。

在志摩飞机失事以后,林徽因写悼文寄托哀思,把梁思成拣来一块飞机残骸悬挂在卧室,一直到死。以至后来梁思成后来再婚后,谈及此事,仍有几分愤恨。她跟闺中密友费慰梅,有一个常常谈起的话题,那就是徐志摩,这个名字就是林徽因心头的朱砂痣啊!

对于徐志摩来说,张幼仪或许是白玫瑰,圣洁,是神,平淡如水,是传统的中国好女人,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而林徽因,则是他心头永远的一抹“蚊子血”,嫁作他人妻,却依然鲜艳似火,热情奔放,虽然可恋却不可及。

“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泰戈尔?

白的是高雅,幽幽淡淡,却“墙角独自开”。男人或许忘记自己曾有白玫瑰,不过,在风月中万千斩杀无功的时候,冷不丁会柔肠温情注意到原来在身边还有这淡淡的白玫瑰。红的是活泼,是火焰,是春光,是热情——-徐志摩。吸引着男人在任何时候亢奋起来,为追寻爱情,含笑饮这杯毒酒。待自己麻醉后,仍然不舍。也正是这般:在你面前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天龙八部》里游坦之为了爱情,为自己又爱又惧的阿紫姑娘“愿意为她做任何事,哪怕就是要了游某这条小命,只愿一生一世呆在姑娘身边”。或许,习惯了白玫瑰的淡淡平凡,凡间男人没有无时无刻不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红玫瑰的。对于女人,或许也是这般的吧!

记得有个作家说,好女人会让一个男人产生一种很复杂的情感,既怜爱又依赖。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女人的两朵玫瑰花真实代表了她一生的两个角色——白玫瑰的圣洁指的是母亲,红玫瑰的激情指的是情人。自然界里,平面三角形最稳定是公理,感情上也存在几种三角形。有了白玫瑰,没有一丝红玫瑰的色彩,就如同等齐的火车铁轨,笔直之间有着永远对等的距离,不会离去,只有到了终点才会交汇。有了红玫瑰,或许就如同DNA的双螺旋,紧密缠绕,不过还是会出现错配修复,乃至断裂,失去彼此吻合的信息。有了红玫瑰,白玫瑰,男人如同在三角形的顶点,左边是友情、亲情,右边是爱情。也如同站在山岚,既可顾及平坦柔和的原野里生长的白玫瑰,也可以俯下身去欣赏岩崖下热情的偷偷盛开的红玫瑰。只不过,这是理想的状态罢了。

探寻每个人的“screen memory”,发现其实我们都是奇怪的动物。Whats trange is man,and what the stranger is woman。

?

正如佛说:“贪、嗔、痴”为人生三大忌,人都是贪心的,可偏偏老天作弄,让我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所以我们只能痛苦。我想志摩也是一般的。这痛苦,也如林徽因的。因为: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找我唯一之灵魂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我偶然的认识你

然后跌入偶然中

犹如在深海里

一棵水草都抓不住

深深陷入进去了——徐志摩

白玫瑰之恋,红玫瑰之殇。每个人都希望有人爱,但是希望有很多人爱是不是每个人共同的心愿呢?不是每个人都“有本领或抛或接,两只手同时分顾到七八只在空中的碟子”的,只不过,是不是也存了这份幻想呢?

偶然徐志摩范文第3篇

1、 徐志摩最好的十首诗是:《再别康桥》、《偶然》、《我等候你》、《我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来》、《我有一个恋爱》、《生活》、《他眼里有你》、《秋月》、《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雪花的快乐》。

2、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来源:文章屋网 )

偶然徐志摩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徐志摩 翻译 创作

一、引言

徐志摩可谓是中国新诗坛上一颗闪烁的巨星。他不仅在五四新文学史上是“新月社”的巨擎、“新月诗派”的祭酒,在新月诗歌的创作上所发射的光芒,更是如日中天。久而不晦。他的诗歌形式优美,韵致妩媚,词藻华丽。这不仅取决于他先天的诗人的气质,更离不开他后天的文学修养。徐志摩对美有着敏锐的感觉,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段。他很会准确的捕捉瞬间感觉,捕捉和展示自然界的大趣和色彩。加上徐志摩在剑桥游学时,博览群书,广泛接触了西方人文主义哲学、政治和文学艺术,也建立了他的人生社会理想。他追随诗人华兹华斯、拜伦、雪莱、哈代、曼斯菲尔德,甚至托尔斯泰、泰戈尔,都是他膜拜的对象。徐志摩研究他们的诗,翻译他们的诗给中国读者。这些诗学经历,激活了他的诗歌创作灵感,提高了他的诗歌创作地位。要弄清20世纪初发生的徐志摩现象,必须从他与英国文学的血肉关系中寻求解释,必须找到他的文学创作活动和翻译活动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二、浪漫主义情怀

在徐志摩的诗集中,大部分的诗歌都离不开对自然的赞美。19世纪初,浪漫主义诗歌创作在英国开始流行。这种浪漫的诗风立刻诱发了徐志摩的激情创作,与他天性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本性一拍即合。因此这段时期,他的诗歌中往往浸透着华兹华斯的抒情的田园的风格。像华兹华斯的歌颂自然和谐一样,徐志摩也将自然的靓丽,恬静的情感写入自己的诗里。像《云游》、《康桥西野暮色》等,与华氏喜爱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完全一致。徐志摩写山,如《五老峰》;写水。如《再别康桥》,写花,如《残春》;写鸟,如《杜鹃》,华兹华斯讴歌田园生活,描述纯朴自然,喜爱山水花鸟,如《答谢自然的抒情赞美诗》、《水仙花》、《布谷鸟》、《露西》等。在谈华兹华斯的创作方而与徐志摩的特殊关系时,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徐志摩笔下的《朝雾里的小草花》几乎是华氏的《我们是七个》的翻版。两首诗都通过写景抒情,表达对贫民的同情和怜悯。徐志摩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创作题材等的重要性中得到启发,认为诗的内容既要解释出自然和生活的诗意美。也要描写下层人民生活的“不入诗”的事物。因此,他借鉴了华氏的朴实的语言,和炙热的情感,写出了“这岂是偶然,小玲珑的野花!你轻含着鲜露颗颗,怦动的,像是慕光明的花蛾。在黑暗里想念焰彩,晴霞。”

他与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共同兴趣如此接近,不能不说他是接受了华兹华斯的启发和影响。他把自己的诗歌中人生观和人生理想都融入了大自然的景物和气象中间,正体现了华兹华斯的“人类的感情与自然的美好景象是想联合的”自然观。无论是华兹华斯,还是徐志摩,他们的自然诗歌带个人们的是“人造社会”所没有的真正乐趣。

他崇拜华兹华斯,模仿华兹华斯,把华氏的诗歌视为“不朽的诗歌”,往往都是一颗颗希有的珍珠,真情真理的凝品。

在诗歌的节奏方面。徐志摩也极力效仿英国诗人济慈。除了在诗的构思、想象、意境、形式上模仿济慈,在诗的节奏上也得益于济慈。徐志摩的《落叶小唱》中,节奏基础就是英语诗式的,实际上就是借用了济慈的《无情女郎》。而徐志摩的另一首诗《海韵》也再造了《无情女郎》的意境。《海韵》的每段九行,大体上前四行诗诗人对女郎说话,接着是女郎回答,最后是叙述。这种结构,包括《落叶小唱》都是受济慈慢节奏诗行的影响。正如洗利尔・白之说:“徐诗的幻象比起济慈来更为直接,更为印象主义,没有济慈那种复杂的魔镜。但我认为徐诗的文学渊源在这首诗的开头部分已经很清楚:全诗首段与《无情女郎》极为相似,诗的形式也足以佐证。”当然,徐志摩从英语诗中借来的形式节奏,并没有完全把他的诗歌变成“英语式汉诗”,而是构筑了“汉语式”的节奏,用律读法来划分音步,追求了汉语式节奏的效果。

三、维多利亚的浸染

19世纪中后期,也就是维多利亚时代,文学领域里的诗人们对当时的局势是非常敏锐的。徐志摩接触到一些社会批评家,如狄更生、布莱克等,于是在接受了他们的思想之后,也开始关注和欣赏那些反映和关心社会问题的诗人,效仿揭示个人品性和心灵的维多利亚诗人。如丁尼生、勃朗宁夫妇等。他赞美一切美的事物,爱女性,歌颂情爱,表现甜蜜的感伤和内心的冲突。

丁尼生的《磨坊主的女儿》中,诗人赞美女性,想象自己变成一串项链,挂在姑娘芬芳的胸前,“整日的起伏不定一伴随她欢笑或悲叹。”。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想象自己是一片晶莹的雪花,娟娟地飘洒,它不去冷漠的幽谷,凄清的山麓或惆怅的荒街,它认明了方向,飞往清幽的花园,等到她清香的身肢一旦出现,便盈盈地沾住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在那里消融。两首诗的构思是一样的,无论是项链还是雪花,无论是挂上还是飘进,都是投向姑娘起伏的胸房,足以见出它们的相似处。

徐志摩十分的敬佩勃朗宁夫妇,两位诗人的一段情史诗一叶熏香的恋迹,使他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徐志摩更着迷的是勃朗宁夫人那温柔谈摔倒性格和他商籁体诗,并用散文形式译介勃朗宁夫人的商籁体诗,还写了两首较长的有代表性的情诗《爱的灵感》和《冷翡翠的一夜》。

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追求超脱,自然,远离社会人生的倾向,注重表现内在心灵,同时追求外在艺术形式的唯美主义倾向,从总体文学的角度看,也直接影响了徐志摩的文风。在徐志摩的后期作品中也体现了走向远离现实,苛求艺术的创作路子,这也反映了他接受了英国作家的思想,留下了维多利亚诗风渗透的痕迹。

四、崇尚唯美主义

徐志摩在诗歌内容和艺术技巧上受哈代影响最大。这里引用塞缪尔・海因斯对哈代技巧所作的评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话用在徐身上也同样恰如其分:哈代的优秀诗作中几乎没有两首诗的格律是相同的。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仍在格律方面进行探索。他之所以找不到合适的格律,一方面固然应归咎于他所受的教育,那种极不稳定,又不完整的教育使他在技巧运用方面显得幼嫩天真,胆怯羞涩。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那时传统正日益瓦解,哈代作为一个英国人同时又作为一个诗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敏锐地感受到这个变化。象他同时代的诗人一样,哈代缺少一辆合适的运载诗意的车辆,他毕生奋斗,企图以旧零件组装一辆新 车。在他的《诗选》中,就堆放着一些无法装配的思想废铁。

在教育方面,志摩从小受过良好的古文训练,至少他形成了一种普遍为人称道的古典散文风格。但是,他受的这种教育已被英语、数学和化学日益蚕食。一九一一年之后又遭受各种历史事件的严重干扰。不过,任何教育都未能使他轻易地摆脱汉诗传统土崩瓦解的困境。对于文学革命,志摩的反应是一在这点上,他从哈代的榜样中吸取了巨大的力量一不停歇地运用各种格律和诗体形式进行试验。他的诗包括十四行诗、歌谣和无韵四行体诗,运用抑扬格、抑抑扬格、民歌节奏,采用独特格式的纤细新颖的韵律,他创立了格调鲜明的新式对偶句,以重读单音字奏效,并且引进了招眼惹目的英国风格。尽管生命短暂,但他也象哈代一样,“至终仍在进行摸索。”

徐志摩译的哈代的《致人生》和徐志摩的创作《灰色的人生》都描写了文学的本质,描绘了文学与人生的关系,也就是文学对人生的作用。徐志摩说:“人生是苦的”,他认为深沉的悲哀与苦楚深深地盘伏在人生的底里,他相信生的质是苦而不是乐,是悲哀而不是幸福,是拘束而不是自由。所以他在诗歌中吟唱:

我想一我想开放我的宽阔的粗暴的嗓音,唱一支野蛮的大胆的骇人的新歌,来,我邀你们到民间去,听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役的,怯懦的,丑陋的,罪恶的,自杀的,一和着深秋的风声与雨声#唱的“灰色的人生”!

再看哈代的《致人生》

人生带着个凄凉的面孔,

我不想看到你的尊容,

你的肮脏外套,跛脚走动,

你那过于做作的轻松。

关于死、时辰、命运,

你能谈的我都懂一

懂之已久。懂之已熟,

熟悉它对我的作用。

可见徐志摩在《灰色的人生》里的思想是受了哈代《致人生》的启迪。哈代的《死后》、《生与死在太阳升起时》等诗,认为死是人生的归宿,也是人生的悲剧。徐志摩更欣赏《对月》一诗中。曾把人生比作“叫人烦死”、早该“闭幕”的“一出戏”,翻译这首诗的徐志摩由此发明了“人生趣剧”的概念。

五、结语

偶然徐志摩范文第5篇

摘要:《月下待杜鹃不来》是徐志摩早期的作品,较少或几乎还没有受到学者和读者的关注。但它却是徐志摩笔下一首美丽而哀伤的爱情咏叹曲,一首感叹理想与现实的悲歌。它以情感为基调,新旧结合,呈现出多主题、多意象、多节奏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主题;节奏;意象

《月下待杜鹃不来》发表于1923年的《时事新报•学灯》上,收录在诗人的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当中。虽然是徐志摩早期之作,但即使与其在1925年以后创作的比较成熟的诗篇,如《偶然》、《再别康桥》这些经典之作相比,这首诗歌仍不失为一首意蕴优美、技巧丰富、耐人寻味,经得起字斟句酌的佳作。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细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月儿,你休学新娘羞,

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

你昨宵也在此勾留,

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

听远村寺塔的钟声,

像梦里的清涛吐复收,

省心海念潮的涨歇,

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

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

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

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仿佛是一位心思细腻、情感丰富的恋人,在月升日落之时,热切而忧郁的等待、找寻生命的挚爱。诗歌的第一节把读者引入一个安静优美、富有诗意的自然空间:有“凝静的桥影”,有无声流淌的绿水,有渐渐散去的落日余晖,还有初长成的青苔……一副幽静的“春景图”浮现眼帘,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春天是万物苏醒、生命绽放、生机焕发的季节。诗人站在河边,看着眼前无限美好的春景,焦急地等待着自己的心上人,可是等呀等,迟迟不见“静女”的出现。此刻,诗人看着自己的形只单影,百感交集,失望、迷惘、落寞的情绪一齐涌上心头,顿觉“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随着第一节诗末句的自然过渡,诗歌的第二节又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奇妙丰富的心理空间。等不到爱的人,诗人只能仰头叹息。这时,无意间看到天上那轮悄悄爬上夜幕的明月,不禁将心中的苦闷和忧伤转向对月儿的埋怨和疑问:月儿呀,你可不能像她一样,躲躲藏藏,不出来见我,令我这般痛苦难堪!你昨天也在这里逗留,可曾见到了她那美丽的倩影?是否知道今夜的她会不会出现?尽管诗人内心百转千回,矛盾重重,但月亮依然不言不语。他颓唐了,失望了,低下眉头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这时,只听见远处传来一阵清澈的钟声,一声一声,仿佛敲打、撞击着诗人苦闷的心灵。他遥想着自己像一支“踉跄的孤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上,任潮涨潮落,风来雨往,像一位断肠人沦落天涯。此时,诗人的内心已由等待时那种时而欢喜,时而焦急,时而迫切,紧张不安的情绪转变成了一种无望、无奈、悲伤的心情。当然,这首诗歌中的“爱情”也可以是作者理想和信仰的化身。因此,这首诗歌的主题有阐释的多种可能性。

围绕“爱情”(或者说“理想、”、“信仰”、“自由”等)这个主题,全诗出现了多种意象,主要有:月亮、杜鹃、小桥、流水、青苔、夜色、钟声、孤舟。全诗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给读者营造了一个优美、充满诗意的意境。

朱自清曾说:节奏是诗歌灵魂。纵观整首诗歌,形式整饬,结构完整,节奏流畅,韵律和谐,从第一个字到最末一个字,几乎是一气流走。全诗一共四小节,分别代表诗歌“起、承、转、合”的四个部分。在这四部分中,诗人的情感也随着等待过程中时间的推移由紧张变得平静,由兴奋变得忧伤,由轻快变得沉重,由希望变成失望,甚至绝望,最后情感逐渐冷却。诗歌的音调也随着诗人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使诗歌变成一曲低回婉转的哀歌。这首诗歌的韵律也非常特别。全诗分节押韵。虽然每节诗押的都是脚韵,但节与节之间又有所不同。有的是句句押韵(如第一、四节),有的是偶句押韵(如第二、三节)。这样“”的押韵方式,既使诗歌读起来显得生动,有抑扬顿挫之感,又不觉得凌乱、不调和。此诗在音韵上还巧妙地运用了叠韵、叠音的手法。

总之,这首诗歌紧绕诗歌主题,以诗人的感情为基调,在意象、节奏、体制、风格上匠心独运,用和谐的韵律,唱出一首婉转低回、伤感惆怅的心灵的悲歌。这首诗歌已于2010年由年轻创作人作曲配乐,费玉清演唱,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闻所知,足见其魅力之大。

参考文献:

[1] 陈从周.徐志摩:年谱与评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2] 徐志摩.徐志摩文集[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3] 宋益乔.徐志摩正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偶然徐志摩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诗镌;闻一多;创刊;格律

【中图分类号】 I20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227-1

自1925年10月1日起,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的专刊《诗镌》创办,使得新月社文学活动进入了一个更为自觉的时期,并被认为是新月诗派正式形成的标志。《诗镌》的成功与新月社各成员的热情参与息息相关,时任《晨报副刊》主编的徐志摩自然功不可没,但事实上,《诗镌》的创刊、发行乃至它的停刊都与新月诗人闻一多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闻一多才是推动《诗镌》发展的真正幕后主将。

一、《诗镌》:闻一多诗歌创刊夙缘的再续

20年代的闻一多,对诗歌有着“几近狂热”的偏好。1921年到1922年在清华的最后一年,闻一多写了很多诗,大部分发表在《清华周刊》的“文艺增刊”上,后来集结成册,取名《红烛》,成为他的第一部诗集。1922年到1925年的留美期间,闻一多与梁实秋合办大江会,策划发行了《大江季刊》,闻一多在此刊发表了多篇充满爱国主义思想的诗歌。但因为大江会中部分骨干成员先后学成回国,《大江季刊》只出了两期,大江会也随之解体。回国之后,在徐志摩的支持下,闻一多同“清华四子”等一批梦想创刊的诗人,带着巨大的热情投入《诗镌》的创办中。创刊之初,闻一多期望把《诗镌》创办成一个可以同《新青年》《新潮》相媲美的杂志。他曾经在给梁实秋、熊佛西的信中,不无自负地宣称:“……余预料《诗刊》之刊已为新诗辟一第二纪元。其重要当与《新青年》、《新潮》并视。”

二、《诗镌》:闻一多完善诗歌理论的家园

闻一多诗歌格律理论,在其大学期间,已初见端倪,但他的诗歌理论的成熟与完善,与《诗镌》的发行密切相关。在闻一多倡导格律诗之前,中国的新诗运动,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俞平伯等为代表的白话诗人,打破了文言和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开创了以白话文作自由诗的先河;二是以郭沫若的《女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自由体诗。这两种诗风,在其发展之初,无疑是给文坛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的。但是随着诗歌的发展,他们诗歌过于散文化,流于浅白直露,甚至通俗低俗的缺陷便被暴露出来。针对此种现状,闻一多提出了“格律诗”。

闻一多在第七期《诗镌》上,发表了著名的《诗的格律》,对新诗的发展方向做了更详尽的阐述。对于诗歌创作,闻一多除了强调其艺术性外,也很讲究技术特别强调音节、节奏和韵律,因而这篇《诗的格律》,也被认为是新月诗派诗歌主张的理论集成。这篇文章详细论证了“格律”。他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由美,自由美的不尽完善需要艺术美来补充,而格律是艺术美的先决条件,“精缜的格律便是精缜的艺术”。他说:“越有魄力才情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他还不无讽刺道:“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感觉格律的束缚。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便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真正的创作者,格律便成了表现的机器。”

闻一多所说的格律,按照他的说法,是form(形状、形态、外形、形式),而不是单纯的rhythm(节奏、韵律)。因此,这个“格律”,不同于旧体诗中的格律,而是由诗作自己创建的、和诗的内容相结合的、可以不断翻新的一种新的节奏形式。总结而言,就是“诗之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不论从何种角度说,他这时的理论,对于处于不断摸索阶段的新诗,具有改变观念、引领方向的重要作用。而他的诗歌创作,也正是践行了他的这种理论主张。

《诗的格律》的提出,给新月社成员乃至当时的诗坛引入了一种新的作诗典范,对当时新诗的建设和风气也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就连一直保持自由抒情的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中,也或多或少受了这种格律诗的影响,在其创作中,多少收敛了一些“不受羁勒”的野性自由。比如《梅雪争春》(第一期)、《望月》(第六期),《半夜深巷琵琶》(第八期),《偶然》(第九期),《两地相思》(第十一期),更多了音节的讲究。所以朱自清在《中国文学大系・诗歌・导言》中这样说:“《诗镌》虽然只出了十一号,留下的影响却很大――那时候大家都做格律诗;有些从前不顾形式的,也上起规矩来了。”

三、《诗镌》:停刊与闻一多的关系

《诗镌》发行了三个月,最终还是面临停刊的厄运。对于此,在《诗镌放假》一文中,徐志摩将其“暂停”原因归结为二:“一为在暑假内同人离京的多,稿子太不便,二为热心戏剧几个朋友,急于想借本刊地位,来一次集合的宣传的努力,给社会上一个新剧的正确的解释,期望引起他们对新剧的真纯的兴趣。”当然这只是表层原因,真正使得《诗镌》不得不停刊的深层原因,便是新月派内部的分歧。《诗镌》同人之间意见并不十分一致,存在诸多矛盾,作为《诗镌》的两大支柱人物,闻一多和徐志摩之间的摩擦,更加速了《诗镌》的停刊。单从诗歌理论方面来说,闻一多在《诗镌》上推行的“格律诗”理论,而徐志摩更强调的是诗歌的内在韵律,这些诗歌理论观点上的差异性,正是存在于他们之间的根本矛盾,或许《诗镌》的停刊,是缓和他们矛盾最终爆发的最好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王一心,李伶伶.徐志摩・新月社[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3]刘群.饭局 书局 时局:新月社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 2011.

偶然徐志摩范文第7篇

读她的诗,总感觉她像一朵白莲,降临于这尘世,却从不被世俗所惊扰,不被世俗所沾染。林徽因生于古城杭州,喜爱白莲的她,更是生在莲开的六月。好像是命中注定,这必然也注定了她传奇的一生。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窗前。”这是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每每读到这首诗,总觉有她有一种空明的纯净,感觉她是一个清丽脱尘的少女。在人间四月,做那最柔情的天使,有着万般的细腻与温柔,有着永不老去的容颜。

“渐渐的轻寒,载着落叶;穿过空的石桥,白栏杆,叫人不忍再看。红叶当年,踏过的足迹如火一般。平静,我的脚步,慢点儿去,别相信谁曾安排寻梦去……”林徽因从未忘记过寻梦,就是在香山养病时也不例外。她追寻的不是风花雪月的过往,而是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是鲜活的生命,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对安宁的一份向往。《林徽因传》中写到:人生要起伏有致才能平安,太过顺畅反而不能长久。她的一生并不顺畅,有太多的情感过往,但她总学着随遇而安。下雨的日子未必是感伤,可以煮一杯青茗;月缺之时未必是惆怅,也可以倚窗静坐。

“你舒伸得像一湖水向着晴空里,白云,又像一流冷涧,澄清,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我却仍然抱着百般的疑心,对你的每一个映影……”这是林徽因的《仍然》也许是为了应和徐志摩的《偶然》。对于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感情,那是众人皆知的。他是她的挚友,是她失意时总会想起的那个人。但谁都不愿再提那件往事。志摩的死是林徽因永远的痛,是任何人都无法弥补的创伤。但她总是把最柔情的一面埋藏在任何人都无法挖掘的内心深处,表面上永远是那么乐观坚强,是中国历史上保护文化遗产的英勇斗士。

林徽因,一个用笔抒情的诗人,一个气质出众的女人。

偶然徐志摩范文第8篇

顾城

你,

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赏析:

《远和近》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卸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远”“近”若是物理距离概念,那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美丽淳朴的大自然。“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诗人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辩证感情方式已成为人类审美理想的发展方式,即“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观的创造”。

这首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平淡,工巧而不矫饰。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阅读一首小诗,就是一次灵魂之旅,它会涤荡你的心灵。

赏析:

诗的上节以写实的笔法隐曲传出了那隐抑未露的桥上人对风

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楼上人对桥上人的无限厚意,构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戏剧性场景。但多情总被无情恼,那无情的风景、那忘情于景的桥上人能否以同样的深情厚意,来回报那钟情于己的多情之人呢?面对着生活中这司空见惯的、往往是以无可奈何的遗憾惋惜和不尽的怅惘回忆而告终的一幕,诗人在下节诗里以别开生面的浪漫之笔给了我们一个充溢奇幻色彩、荡漾温馨情调的美妙回答。

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报了桥上人的多情,而桥上人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回报楼上人的一片美意呢?诗以“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一神采之笔对此作了饶有情致的回答,从而使楼上人那在现实生活中本是毫无希望的单恋之情得到了惬意的宣泄。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赏析:

徐志摩这首《偶然》,很可能仅仅是一首情诗,是写给一位偶然相爱一场而后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不过,这首诗的意象已超越了它自身。我们完全可以把此诗看作是人生的感叹曲。人生的路途上,有着多少偶然的交会,又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位仅是偶然的交会,永不重复。无论是缠绵的亲情,还是动人的友谊,无论是伟大的母爱,还是纯真的童心,无论是大街上会心的一笑,还是旅途中倾心的三言两语,都往往是昙花一现,了无踪影。那些消逝了的灵,那些消逝的爱,又有多少能够重新降临。时间的魔鬼带走了一切。对于天空中的云影偶尔闪现在波心,实在是“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的,更何况在人生茫茫无边的大海上,心与心之间有时即使跋涉无穷的时日,也无法到达彼岸。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方向,我们偶然地相遇,又将匆匆地分别,永无再见的希望。那些相遇时互放的“光亮”,那些相遇时互相倾注的情意,“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诗人领悟到了人生中许多“美”与“爱”的消逝,书写了一种人生的失落感。这就是这首诗深含的人生奥秘与意蕴。

回答《成功的花》(节选) 北 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赏析:

《回答》是北岛最著名的诗作。这首诗对那个变异社会表示了怀疑和否定,诗人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民族生存的忧患,面对黑暗和荒谬,以挑战者的身份发出“我不相信”的回答,与此同时,在挑战和摧毁现存世界的声音背后,诗人从历史和未来之中捕捉到希望和“转机”,《回答》一诗显示了北岛深沉、冷峻和凝重的艺术风格,具有较强的现代主义特征。

成功的花

冰 心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赏析:

这首诗,让我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感慨,每一个成功的背后,往往都付出了太多的辛酸、花儿努力地盛开着,不畏风雨的侵袭,毅然挺立着,然而,每一次的胜利。都使花儿变得更加憔悴,每一次的付出,都让花儿留下了伤心的眼泪。但她坚持着,相信。总会有一天。她会很自豪地昂着头,开在百花丛中。

花既如此,人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