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望翻译

春望翻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春望翻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春望翻译范文第1篇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2、出自《春望》,作者,杜甫;朝代,唐。

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来源:文章屋网 )

春望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内容转变;观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286-01

诗歌,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中国的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在此,我仅结合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谈谈关于古诗文教学的几个转变。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教学大纲对古诗文教学要求仅一句话:“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也就是说传统古诗文教学是从题目、诗人到字、篇再到齐背诵的机械性读背为主,这似乎已成为大多数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万能钥匙,不假思索地套用这三步曲,娴熟用之。这就使得本来意蕴悠远的古诗大餐被翻译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古诗文教学最终被简化成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背诵。随着课改的深入,古诗文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即在初中古诗文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多读、多思考、多积累优美的古诗词,在诵读的基础上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也就是说,古诗文教学已经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重视古诗文的教学。

当课改的春风吹来时,改革首先要从教师的观念开始。由内容分析而重视语感积累,在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要讲精彩讲到位,不是完全排斥分析,而是要把分析当成帮助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转变

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就指出了古诗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一是记诵语文教材及较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二是从语言、意象、意境、风格、表现手法、作者感情等方面赏析诗文。为有效地落实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初中古诗文时把重点放在常见实词、常用虚词的理解、整理、运用上。注意比较古今语言的异同,加强新旧课文的联系,便于学生积累常用词,学会辨析词义。并设法激发学生诵读课文的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背诵古诗文的方法,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古汉语知识。

三、教学模式的转变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古诗文教学也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1、教学方法的转变。传统古诗文教学认为:“学好语法、词汇、音韵和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突出重点、难点。”如今,这种方法已经完全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诗歌教学要求在诵读中品味,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发挥学生的主性,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进一步感受古诗的美。

此外,有效地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春望》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长安城繁华时与衰败时的图片,让学生在图片的欣赏中说出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由此引入背景介绍。再用多媒体显示诗歌朗诵,让学生初步体会诗的节奏和感情,同时正音正字,划分朗读节奏,让学生放声自由朗读,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感知诗的内容,通过品读结合注释理解全诗,感悟诗歌内容。最后,通过品读探究感受作者忧国思亲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体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2、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教学是教师收音机,学生录音机。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模式也随之改变。在新课改下,我们提倡“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注重诗歌教学中的“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变换形式地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等。如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壮豪迈奔放、想象瑰丽的《望天门山》;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委婉含蓄、缠绵悱恻的情诗《无题》;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春望》。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反复进行,要引导学生采用轮读、个读、听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读出诗歌的韵味,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做到五分钟内至少读三次。在朗读中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体会到了古诗词的感情和气势,把握住诗词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春望翻译范文第3篇

一、关注诗歌创作背景

这些诗歌的写作背景大多是在国势衰微,国家动荡不安等情况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陆游的《示儿》、《书愤》等,字里行间对于国仇家恨的描写细致入微,即使到了今天仍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尤其是我国的南宋王朝时期,国家长期处于与金人的战乱之中,百姓困苦不堪,因此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诗人、将领,其代表人物如陆游、辛弃疾还有岳飞等。若对此类诗歌进行透彻的了解与探析,就必须对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以及作者所运用的创作手法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及了解。

二、感悟诗歌包含情感

首先包含了对祖国锦绣河山的喜爱与赞美,同时又对如此美好河山正被外敌践踏而感到无比的痛心及悲叹,充分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还有的诗人表达出自己身为书生而无法驰骋沙场的遗憾。如“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一词中,从美好河山今、往的对比中深刻地表达出了词人对河山遭践的的痛惜与感叹。再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一诗中,诗人李贺将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征战沙场的情绪利用提问的方式深深地表达了出来,其中又充满了作为文人不能投笔从戎的遗憾。其次因为国家的战乱,百姓的颠沛流离,而感到痛心。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所描写的“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再次是抒发了欲要请缨却无路,欲要报国却无门的无奈与痛苦。如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描写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最后是对于当时朝廷软弱无能的愤慨与无奈。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描写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熟知常用艺术手法

诗歌写作使用的表达方法有很多,例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及触景生情,再如借用典故、今往对比、比喻、借代、联想以及虚实结合、直抒胸臆等等。只有对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修辞手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才能在鉴赏的过程中达到洞悉诗人思想,引发自身共鸣的目的。2009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考题的诗歌鉴赏题就是一首典型的国仇家恨诗,其提问方式是(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在“万岁山前珠翠绕”的句中,具体运用了哪种修辞的方法?(该题考查表达技巧重在修辞手法的考查上,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和对修辞手法的把握上作答)(2)在这首词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象是与“风尘恶”相关的?(该题是对诗歌内容的鉴赏,要求学生筛选、提取出相应内容)(3)作者于整首词的开头写道在黄鹤楼之上遥望中原,但是在结尾处又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的句子来,从中反映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该题是对作者情感思路的分析与评价,可以结合豪放词的特点进行分析。)

四、精准把握解题思路

国仇家恨型诗歌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也是相对稳定的。如针对修辞手法的题型,先要将运用的修辞方法进行明确的定位,确定到底是使用了哪种修辞的手法;其次是与诗句相结合,通过诗词的上下句进而说明诗中为何要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最后,对于运用该修辞方法而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是突出了诗歌主旨,传达了诗歌情感,还是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若问题是针对环境意境的题型,可以先明确诗词的意象,然后对诗句进行完整的翻译,最后用文学术语对意境进行具体的概括,若是遇到不能用术语表示的回答,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但是在描述的画面之后一定要用形容词进行相关的修饰。针对思想情感的题型,首先,对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全面的概括,这其中又分两种,一种是说作者自身思想情感的表达,另一种是说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其次,结合诗句对该情感进行细致的说明;最后,对情感进行再一次的强调。另外,若问题是针对炼字炼句的题型,首先,对诗中的词进行解释;其次,对于包含该词的诗句进行翻译;最后,分析词中的艺术手法以及产生的效果。若是没有运用特殊手法进行修饰的,那么可以直接对效果进行描述,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一般情况下,炼的字就是指诗中的形容词、动词以及表达色彩的词。

当然,常用的词汇主要有颠沛流离、疮痍满目、报国无门、民不聊生、收复失地等国仇家恨型术语也是要识记和灵活运用的。

春望翻译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中考复习

很多地市都把诗词鉴赏列入中考范围,最近进入中考总复习,听了好几节有关诗词鉴赏的公开课。课上不同的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指导方法,其中有些老师是从中考题型入手,分成不同题型,按题型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如何答题;有些老师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方面介绍各种鉴赏方法;还有些老师从知人论世、想象联想、比较鉴别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听完这些课后,笔者产生了一个疑惑,面对初中学生,诗词鉴赏应该如何切入?

“诗言志。”《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可见,从某个角度来说,诗歌是情感的产物,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因此,笔者认为,诗词鉴赏可以从“情”字入手,“情”是诗词鉴赏的一个密码。

一、情为何物

“情”发端于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心理变化。《黄帝内经・素问》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意思是说,人有五脏,五脏化生五气,产生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在平时也有“喜怒哀惧爱恶(憎)欲”七情的说法,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既然是“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就是说,诗是“情”的产物,那么在古代诗词中到底有哪些“情”?

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初中40首诗词,从“情”字入手进行简单的梳理,可以发现这些诗词均表达了各种不同的情感:有欣喜之情,如《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游山西村》;有离愁别绪,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夜雨寄北》;有表达诗人理想抱负的,如《观沧海》《江城子・密州出猎》《使至塞上》《望岳》《雁门太守行》;有怀古伤今、忧国忧民,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赤壁》《泊秦淮》《山坡羊・潼关怀古》等;有表达诗人精神品质及人生感慨的,如《饮酒・结庐在人境》《过零丁洋》《行路难其一》《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有表达世事不平的怨恨或怀才不遇的悲愤,如《十五从军征》《登幽州台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以上划分只是从诗词中所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划分,每首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而往往是复杂多样的,因为人的情感极为丰富。

二、情在何处

诗词鉴赏从“情”入手,首先就要学会从诗词中去寻找、揣摩、感悟诗人的情。诗人表达情感是很讲究的,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的是怀古伤今,有的是拿典故说事......那么,如何去发现情感受情呢?

(一)看诗题,明缘由

看诗的题目往往就能知道诗人作诗缘由,如《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游山西村》是出游时所作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送别友人而作,而《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之类的是怀古的。了解了作诗的缘由,就能基本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有些词还有解释写作缘由的小序,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二)识诗人,明背景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意思是说,我们吟咏诗人的诗,读他们著的书,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因此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这就是常说的“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了解诗人写作意图,这样,才能准确领会诗人作品中所寄托所表达的情感。比如身处战乱国破的杜甫,无论是《春望》还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无不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而边塞诗人多表达报国抱负和思乡之情。

(三)找景物,明寄托

客观存在的景象、物象、事象称为“象”,诗人对“象”的感知后就产生“意”。“意”是“象”的触发,“象”是“意”的载体,因此诗中寄托作者情感的象,就是“意象”。解读诗人情感,就要从景物入手,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从诗歌的‘意象’切入,让学生学会读诗先从寻找诗歌中的‘象’入手,把握‘意’和‘象’之间的关系,再琢磨诗歌的‘意境’,以品读出作者对应的情感。”

三、情有何用

从近年全国各地市诗词鉴赏中考题来看,考查最多的题就是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题,这类题多是直接提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依据前面提到的方法就能寻找感悟到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能基本准确答题。那么,对于诗词鉴赏中的其他题型怎么办?笔者认为,只要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密码,从“情”切入,善用“情”字,也能很好进行答题。

(一)善用“情”描画面

例1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枫林已愁暮”所呈现的画面。(2015江苏中考)

送张四

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例2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天平山中

【明】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这种描述画面题,不能脱离全诗的内容单从字面上去解释,要在把握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感悟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带着诗人的情感去还原当时的画面。例1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一种离愁别绪,因此,诗人眼中看到的景物都带着愁染着悲。而例2是写景诗,表达的是出游时的欣喜和闲适,满眼的是欣欣向荣勃勃生机美丽可爱。因此,在描述画面时因诗人情感不同要有所区别,要把诗人情感融入景物或画面中,在想象画面和用词描述时要与诗人的情感相符,而不能单单从字面上去翻译或解释。

(二)善用“情”品字词

例3 曲中“踌躇”一词用的好,请说说好在哪里。(2015昆明)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例4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2015湖北荆门)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是品字词的题,也称炼字题。刘勰《文心雕龙・练字篇》认为“缀字属篇,必须练择”,“趣舍之间,不可不察。”古人十分重视炼字,常把诗中某个精妙的字词称作“诗眼”“句眼”“一字眼”。常常为一字,“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顾文炜)。为什么古人要如此重视炼字,其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炼字就是在寻找最恰当的表达。所以,我们在读诗品字词的时候,不能以字品字,要字中见情,以情品字。如例3中“踌躇”,其字面意思就是“犹豫不决地踱来踱去”,如果仅这样理解是不够的。这是首怀古诗,诗人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悲从中来,回首长安,心情止不住的忧伤。诗人用“踌躇”一词,意在抒发对眼前物是人非的感叹。而例4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这虽是一首送别诗,但与其他送别诗那种离愁别绪不同。当时的李白正处于青年时期,豪情万丈,心情愉悦。他用“随”“入”二字,动静结合,物随情动,在开阔的视野中感受流动的山水,以此来抒写自己的心境。理解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才能真正品味“随”“入”二字的用意和精妙。

(三)善用“情”析名句

例5 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2015・贵州)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例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015・山东)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朱自清在《诗的语言》中说到“而且千年后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因为所写的是‘人’的情感,用的是公众的语言,而不是私人的私语。”朱自清认为,有些诗句之所以千古传诵,一是它表达了“人”的美好高尚的思想和情感,二是它用了公众的语言,一般人都能理解的语言。例5中诗人虽辞官离京但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诗人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落红”和“春泥”来设喻,抒发报国之志。例6中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途经零丁洋,回想自己的身世命运,家国之恨时写下的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对“死”的一种认识: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句中表达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舍身取义的民族美德,这既是文天祥当时的思想情感,也是所有人共同的信念。

(四)善用“情”赏手法

例7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2015・四川)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例8 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2015・山东)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诗歌讲究创造含蓄意境,“含蓄”意味着一种富有暗示性的有节制的表达,最常见的方法是多用比兴、用典等。因此,赏析诗词要引领学生弄懂诗中比兴用意、典故含义,理解诗人的用典原因和作用。诗人在诗中无论采用何种艺术手法,其目的都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因此,赏析手法时绝不能“把活生生的诗词分尸宰割,远离诗人、诗词主人公的生命,甚至远离学生生命,直奔什么‘特点’‘写法’‘作用’之类”,要读懂诗人,就要从把握诗人情感入手,揣摩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想达到什么目的。如例7中的“长风破浪”是个典故(《宋书・宗悫传》说,宗悫的叔父问他志向是什么,宗悫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这里李白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例8诗中诗人的心情是沉痛的、伤感的,诗人眼前却是春花开放、春色绚烂,这明显与诗人心境不符,这种手法就是反衬,诗人用乐景反衬哀情,效果更好。

“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是课标的要求。要读懂诗歌,从“情”字入手,因为“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情感的泉水灌溉,就没有诗歌的鲜花盛开。”提倡从“情”字入手,就是要诗中见“人”,读诗赏诗不能离开人,既不能没有诗人,也不能没有读诗的人。品诗是读诗人与诗人借助诗,借助诗的语言进行一番交流。诗词鉴赏其实就是读诗人透过画面字词佳句手法去感受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人生志趣、品行操守、气质神韵。

[参 考 文 献]

[1]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朱自清.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胡亚利.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董旭午.对高考古诗词鉴赏题成绩不佳的反思[J].语文建设,2012.

春望翻译范文第5篇

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因为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当前的责任就是学习好知识,为以后做打算。。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2、芦花荡3、蜡烛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5、亲爱的爸爸妈妈

内容: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争屡屡爆发。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角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获得有有益的启示要求: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脏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7、背影8、台阶

9、老王10、信客

内容:这个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情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要求:熟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第三单元

11、中国石拱桥12、桥之美13、苏州园林

14、故宫博物院15、说“屏”

内容: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要求: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17、奇妙的克隆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19、生物入侵者20、落日的幻觉

内容:人们常说,要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就是说,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所说的事物事理有所不同,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

要求:可以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要学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23、核舟记24、大道之行也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内容:本单元所选文言文,体裁不尽相同,有叙事的、有夹叙夹议的,有说明事物特征的,

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有些文章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怀。又选杜甫诗三首,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第六单元

26、三峡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28、观潮29、湖心亭看雪

30、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

内容: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不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阅读这类诗文,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1.《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分》《九三年》等。

3.《亲爱的爸爸妈妈》,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4.《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的奠了分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较高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5.《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6.《老王》选自《杨绛散文》。

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作品《围城》

7.《信客》选自《秋雨散文》。

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8.《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卓著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9.《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卓著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10.《陋室铬》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太较图说》《通书》等。

11.《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

12.《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春望翻译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国历史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以及文学艺术家给人们留下来很多值得推崇的文化典籍,今天要想很好地继承这笔中华民族的文化典籍,就必须具备很好的古文阅读的能力。所以在初中阶段加强古诗词的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素质,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这必须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以下主要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古诗词教学的方法,以期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学习初中语文中的古诗词知识。

一、体会诗中的意境

古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其通过精美、含蓄、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诗词所描绘的形象,从品析词句入手,体会诗词的意境。李渔在《窥词管见》中曾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这句话说的就是诗词情景交融。因此,在教学诗词时,我们要善于挖掘出古诗词的意境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1.情景交融,体会诗中的意境之美。如果说诗词韵律是古典诗词的第一重境界,那么很显然,诗词意境则是古典诗词的第二重境界。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就具有一种辽远、朦胧、隽永的意境,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在教学此诗时,教师要让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走近诗人,走进诗境。2.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将诗词中的意境美拓展延伸,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比如,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我们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要从不同格调、情调、内容等方面领会其中的哲理,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引导学生以朗诵品味诗词

朗诵是古诗词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养,认识朗诵的意义,而后才能做好学生朗诵的指导教学。比如在教授《天净沙・秋思》时,教师首先应告知学生朗诵的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注意诗词中每个字的用意,强调朗诵时应放松精神,投入感情,把全身心都融入诗词朗诵当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朗诵课文,一边以自己现有的经验与能力将诗词中描述的情境在脑中还原出来,且随着朗诵次数的增多,脑中的情境越加形象生动,学生也越发能够体会到作者马致远当时的思想感情,慢慢掌握诗词的朗诵节奏。通过调整自身观念,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朗诵诗词,一来能改变学生认为朗诵无用的错误观念;二来能帮助学生领悟诗词意境,培养良好的语文审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诗教足以养心,故非吟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因此,诗歌教学中应该多一些声情并茂的咏诵,让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去体会诗词的韵味

三、加强知识理解,进行日常积累

理解是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步骤,是学生进行古诗词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如果在没有充分理解句意的情况下就盲目的背诵,一方面不容易记忆,另一方面因为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不够深入,在默写的时候容易产生错别字。所

以,教师应该在学生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进行默写。诗文读和词义识记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如果学生掌握的古汉语的词汇较少,必然会难以完成古诗词的顺利阅读。在学习的过程中,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些词汇出现的次数不够,往往在大脑中产生的印象不够深刻,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除了课文之外,教师还应该选择一些比较有趣的古诗词来供学生阅读和学习,增强学生对于词义的识记。

四、详细介绍作者情况,增强对古诗词的感悟

语文教师在进行作者介绍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是空洞地介绍作者的字号、称谓等,而更应该关注写作的背景以及作者本身的一些创作风格、作者的个人经历。教师可以将一个充满立体感的作者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作者,融入到作者通过诗歌所营造的情感世界中,最终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学习古诗词。

五、对知识进行梳理,注重学习的系统性

春望翻译范文第7篇

图像叙事和文字叙事的差异

图像记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结绳记事”。一个图像可能只能达到记事的效果(因为它是静态的,事件发生的过程被凝固了),如果要叙事,就需要多个图像链接在一起,一个图像向一个图像的滑动程序是图像叙事的语法,滑动的节奏是图像叙事的标点符号。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亿万年事件的经历,只需要几分钟甚至一秒钟的图像滑动就可以完成了。同样,在文字的描述中,时间也可以用几个字一笔带过。二者的区别只在于,图像本身的现实空间没有变化,它仍然只有银幕大小,对时间的表达是靠空间的滑动完成的,只能通过空间来传达时间。而小说可以直接交代时间,也可以描摹另一个时间中的空间,用时间价值来叙述。“小说采取假定的空间,通过错综的时间价值来形成它的叙述;电影采取假定的时间,通过空间的安排来形成它的叙述。”“小说通过时间上的逐点前进来造成空间幻觉;电影通过空间上的逐点前进来造成时间幻觉。”②

既然图像和文字都可以有效地叙述故事,那叙述的效果会有什么不同呢?图像的表达能够穿越语言的障碍,语言不通的人们仍可以通过图像来传达信息,但由于图像的具体性也许会在不同的族群中造成相反的效果,它依然没有语言叙事更准确(从某种意义上讲,汉字的象形文字可以说是从图像叙事到文字叙事的桥梁。当然,语言也不一定准确或被准确地翻译)。就算图像能保证它在传递的过程中即使观赏主体不同也不会有歧义,但仍旧将时间的推移(以及要叙述的事件)具体化和窄化了,能指仍会变成所指,同时也就影响了抽象思维的速度和质量。比如鲁迅《故乡》中的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差别如果被具象化后,想象和反思的思维翅膀会像遇到蜘蛛网一样被黏着在图像上,而不是像文字的表达那样直接在想象图像的过程中同时滑向抽象的思维(如果再考虑电影院的观赏不像小说阅读那样可以随意停止,这一区别就更明显了)。或者,这种具象化的处理因为一些细节的落实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宣传画家哈琼文作于1959年的《万岁》,由于画上的妇女穿了旗袍戴着首饰,就被指认为是非劳动人民的太太从而受到批判。何为劳动人民装束?何为非劳动人民装束?含义在随着时空的变化在变化。③

反过来讲,如果叙述要传递的是所指,那无论文字写得如何具体,它也不如图像来得实在,这正是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因为文字不足以说明画面的精神内容,它只是还不很完美的艺术形式的一种过渡性工具。”④其实具体到图像和小说文本,所指和能指并不是那么严格区分的,它们强调的可能是一种对接受主体的整体震荡效果,于是,在电影对小说的改编中所指(具体)和能指(抽象)被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和替换。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用红灯笼这个所指来表达小说中权力压迫和人物的心境这个能指,与小说要传达的“信息”和效果是接近的。

图像对听觉和味觉的表达对心理和情绪的揭示

上文论述过,对视觉的表达,图像比文字方便准确得多(除了含有“长”和“短”之类具有抽象性的概念外),那对另外的感觉如味觉和听觉的传达效果又如何呢?如何将听觉和味觉转化为视觉?电影有很多种修辞格,文学中也有一种叫“通感”的辞格,把不同的感觉互相转换以得到形象的表达。⑤过去曾有对“蛙声一片”的图像表达,即用若干张着大嘴的青蛙表示“十里蛙声一片”。如果要表达味觉,也可以用人们品尝到该味觉后的常规表情和其他动作反映来表达。可见,“通感”的表达还是挺有效的。图像对心理和情绪的揭示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现。杜甫《春望》中有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视觉的“花”和“鸟”来表达情绪和心理活动的“感”和“恨”,在图像传达中没什么难题。在电影《英雄》中,张艺谋利用树叶和整个背景的颜色改变来传达诗意的打斗场面,色彩的改变既是制作者的主观心理表达,也是人物心里感情的投射。这种画面的传递和文字的描摹完全可以异曲同工。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将小说的投井改为上吊,后院小阁楼房间里灰尘斑斑的半截绳索和破碗的图像让人联想到曾有多少出轨女性死在这里,把井中不可见的图像改为小阁楼里可见的图像,是符合电影观赏特点的。

图像对抽象概念的演绎与对归纳法的无奈

春望翻译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图像;文字;表达差异

在有声电影出现以前,电影还是“默片”。而今天的电影则可以用高科技手段合成很多匪夷所思的图像,而把对白、旁白、字幕与图像同步放映更是有声电影的常规手段。不过,对白、旁白与字幕应该已经属于“文字(或语言文字)”的表达范围了,①只有图像(由于“影像”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有声的电影,所以本文一律用“图像”一词)才是电影的“本色”。为了深入分析电影和小说的区别,这里要讨论的是把对白、旁白、字幕排除在外的“纯电影”图像手段。

当我们尝试用单个图像来表达一个场景、用多个图像来叙事、用图像这一视觉来表达听觉和味觉、用图像表达心理和情绪以及用图像来演绎抽象的概念和推论,等等,总之,当用图像这一视觉工具来表达其他感觉、知觉及更复杂的概念性领域的时候,其难度会越来越大,因为越抽象的东西就越需要借助语言文字才能表达清楚。但本文仍然努力尝试——“解决”,以此来分析小说和电影的区别。

一、 图像对场景的表达

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开头,对故事发生的地点“小羊圈”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每个院落的方位,面积,房屋结构,与街道的关系,等等。今天的小说家大都已经不再用这样的笔墨去精确描些故事的环境——这或许跟今天这个“图像时代”的快速消费有关。在老舍大段花费笔墨的地方,一个摄像镜头就可以轻松完成,而且同样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拍摄角度的选择达到同样的“诗意”。文字在这里要完成的是视觉传达,而图像对视觉的传达恰是最有效的,文字显出了它的逊色。对某个场面的描摹,如性描写,文字仍可以绘声绘色,充满想象的张力,如闻其声、如在眼前,甚至可以用自然主义的写法把身高、比例等具体写到,但如果用图像来表达就更加便捷、一目了然了。

不过,无论文字如何“精确”,世界上仍没有绝对的精确度量,因此还存在那一无穷趋近而又永远不能达到的区域(精确点)并常常被作为想象空间,于是图像对文字的表达便难以精确。比如我们想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搬上银幕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图像的表达使我们没有了想象的空间,谁能保证图像给出的正是诗歌作者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也能保证是读者和观众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当然我们也可以用模糊的幻象镜头表达:比如把画面变成数个镜像叠加的镜头并虚化处理。然而,这依然是个“物质性”的具体镜头,我们有什么理由指出它就是那个“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度量呢?不过,“长”和“短”已经是抽象的概念了,下面还将继续谈到抽象事物的图像表达问题。

二、图像叙事和文字叙事的差异

图像记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结绳记事”。一个图像可能只能达到记事的效果(因为它是静态的,事件发生的过程被凝固了),如果要叙事,就需要多个图像链接在一起,一个图像向一个图像的滑动程序是图像叙事的语法,滑动的节奏是图像叙事的标点符号。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亿万年事件的经历,只需要几分钟甚至一秒钟的图像滑动就可以完成了。同样,在文字的描述中,时间也可以用几个字一笔带过。二者的区别只在于,图像本身的现实空间没有变化,它仍然只有银幕大小,对时间的表达是靠空间的滑动完成的,只能通过空间来传达时间。而小说可以直接交代时间,也可以描摹另一个时间中的空间,用时间价值来叙述。“小说采取假定的空间,通过错综的时间价值来形成它的叙述;电影采取假定的时间,通过空间的安排来形成它的叙述。” “小说通过时间上的逐点前进来造成空间幻觉;电影通过空间上的逐点前进来造成时间幻觉。”②

既然图像和文字都可以有效地叙述故事,那叙述的效果会有什么不同呢?图像的表达能够穿越语言的障碍,语言不通的人们仍可以通过图像来传达信息,但由于图像的具体性也许会在不同的族群中造成相反的效果,它依然没有语言叙事更准确(从某种意义上讲,汉字的象形文字可以说是从图像叙事到文字叙事的桥梁。当然,语言也不一定准确或被准确地翻译)。就算图像能保证它在传递的过程中即使观赏主体不同也不会有歧义,但仍旧将时间的推移(以及要叙述的事件)具体化和窄化了,能指仍会变成所指,同时也就影响了抽象思维的速度和质量。比如鲁迅《故乡》中的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差别如果被具象化后,想象和反思的思维翅膀会像遇到蜘蛛网一样被黏着在图像上,而不是像文字的表达那样直接在想象图像的过程中同时滑向抽象的思维(如果再考虑电影院的观赏不像小说阅读那样可以随意停止,这一区别就更明显了)。或者,这种具象化的处理因为一些细节的落实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宣传画家哈琼文作于1959年的《万岁》,由于画上的妇女穿了旗袍戴着首饰,就被指认为是非劳动人民的太太从而受到批判。何为劳动人民装束?何为非劳动人民装束?含义在随着时空的变化在变化。③

反过来讲,如果叙述要传递的是所指,那无论文字写得如何具体,它也不如图像来得实在,这正是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因为文字不足以说明画面的精神内容,它只是还不很完美的艺术形式的一种过渡性工具。”④

其实具体到图像和小说文本,所指和能指并不是那么严格区分的,它们强调的可能是一种对接受主体的整体震荡效果,于是,在电影对小说的改编中所指(具体)和能指(抽象)被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和替换。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用红灯笼这个所指来表达小说中权力压迫和人物的心境这个能指,与小说要传达的“信息”和效果是接近的。

三、图像对听觉和味觉的表达对心理和情绪的揭示

上文论述过,对视觉的表达,图像比文字方便准确得多(除了含有“长”和“短”之类具有抽象性的概念外),那对另外的感觉如味觉和听觉的传达效果又如何呢?如何将听觉和味觉转化为视觉?电影有很多种修辞格,文学中也有一种叫“通感”的辞格,把不同的感觉互相转换以得到形象的表达。⑤过去曾有对“蛙声一片”的图像表达,即用若干张着大嘴的青蛙表示“十里蛙声一片”。如果要表达味觉,也可以用人们品尝到该味觉后的常规表情和其他动作反映来表达。可见,“通感”的表达还是挺有效的。

图像对心理和情绪的揭示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现。杜甫《春望》中有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视觉的“花”和“鸟”来表达情绪和心理活动的“感”和“恨”,在图像传达中没什么难题。在电影《英雄》中,张艺谋利用树叶和整个背景的颜色改变来传达诗意的打斗场面,色彩的改变既是制作者的主观心理表达,也是人物心里感情的投射。这种画面的传递和文字的描摹完全可以异曲同工。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将小说的投井改为上吊,后院小阁楼房间里灰尘斑斑的半截绳索和破碗的图像让人联想到曾有多少出轨女性死在这里,把井中不可见的图像改为小阁楼里可见的图像,是符合电影观赏特点的。

四、图像对抽象概念的演绎与对归纳法的无奈

如果试图用多个图像的叙事来完成形式逻辑上的归纳,这困难得让人绝望。我们可以不限定图像的数量和它展现的时间,一如我们在生活中通过无数的事实才总结出的公理那样。然而,公理的表达必须靠公式和语言才能描述,图像的列举再多依然还是图像而不是公理,尽管我们已经能够明白它的意思并能举一反三地运用,但依然只能进行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克里斯蒂安·梅茨说:“小说家所使用的文字,这种文字在被使用前已存有其先行意义,因为它是语言的片断,永远具有意义。”⑥当然,图像被使用得多了,也会形成固定的象征符号,由能指变成所指,但它的稳定性和形成的历史远不能和文字相比。那么,用图像(不借助对白旁白和字幕)能否、如何进行讨论呢?在电影这个动态系统中,“连续的镜头也就相当于连续的观点。”⑦但因为具有所指功能的象征符号图片太少且很不稳定,所以,如果用图像的叠加来进行双向和多向的论辩,那么,这种对思想和概念进行“演绎”的过程将会使论辩的时间不断增多,即使达到目的也会使接受主体滞留于图像的具象上,抽象思维仍旧被不断延宕。“思维和概念,特别是抽象的概念,在电影中不能像文字表达得那样清楚。”“电影仅仅描绘外部结果——由动机、思想、或者愿望所产生的动作反映。”⑧看来,要想进行哲学等抽象的思考,没有以文字描述为主的抽象概念为基础就无法进行和完成。

小说和电影都是艺术,它们与一般语言是有区别的,两者有很多的相似性,它们在传统意义上都是形象思维而非抽象思维的手段,但小说能凭借自己的文字媒介顺利完成理性提升,而图像对抽象的表达则如陷泥沼。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对声、光、电脑等多媒体的吸纳,其表现的范围和质量在不断扩大、提高。

注释:

① “小说作者完全有可能向我们揭开他的真心”,“而影片导演则必须仅止于外表;他唯有求助于台词——这有点虚假——才能说明于连·索莱尔的真正内心世界,而这必然是概念化的”。见马赛尔:《电影艺术的可能性和局限性》,转引自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28-329页。

② [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高骏千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66-67页。

③ 武秦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两张宣传画看1949年至1965年中国主流图像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位论文室,编号:043/M2004(10)。

④ 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不过,这一说法对图像的功能有些高估,后面我们会论述到图像在抽象思维中的局限乃至对归纳法的绝望。

⑤ “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性的感觉使事物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感觉到的移到另一感官上,从而启发读者联想,深化意境、体味韵味的修辞方式叫通感,又称移觉。”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页。该书还列举了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在文学中如何被转化描述成另一不同的感觉,第156页进一步把用感官传递抽象事物叫“移就”(抽象事物与感官的转化都叫移就)。

⑥ 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刘森尧,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7-68页。他接下来说电影与小说在本质上都是有先在“内涵”和“指示意义”的,与建筑、音乐不一样。实际上并不然,建筑和音乐也会有先在“内涵”和“指示意义”;而与小说所使用的文字相比,电影所使用的图像的先在“内涵”和“指示意义”几乎为零。

⑦ 丹尼尔·达扬:《古典电影的引导代码》,李幼蒸:《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