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500字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500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我的语文老师作文500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500字范文第1篇

还记得他们带你认识语言的美丽与灵动时的欣喜吗?

还记得他们带你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化时的自豪吗?

还记得他们为你开启文学殿堂带你感悟不一样的世界时的悸动吗?

此刻,你可以用他们教会你的文字、语言来抒写他们带给你的鼓励与希望,让他们知道:因为有你,我的生命才更美丽!

稿件要求:所写老师最好是现任的语文老师,内容积极向上,真实可信,有时代气息,字数:500-2500字。稿酬丰厚。

稿件如被选用,所写老师将获得由本刊赠送的全年杂志。

来稿地址:(450014)郑州市金水路16号《时代青年》下半月《哲思》编辑部王春地(收)

投稿邮箱: 请注明“征文”字样。

PS:请写清你的真实姓名、作者署名、地址、电话及所写老师所在的学校、班级及电话。

一年后的今天,回首过去的日子,吹开层层的记忆,我看见你的笑颜,耳边响起的,是那首我最最喜欢的《倔强》。细数那些过往,老郑,你知道吗……

Part1 当,我和世界不一样

我知道我脾气暴躁,没有个女生样子。但是老郑,你知道吗?你是除了我妈之外,第一个把我这种性格归结成乐观开朗的人。你说过:“王熙凤还挺泼辣呢,没她贾家早败落了!虽说她下场不好,但是只要心眼不坏,不是她那样就行!你小子,前途无量!”

都说初中的孩子难教育,其实也是真的,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我简直就是个山芋,还是烫手的。

记得那次我不知道又抽了哪门子风,在学校里跟一个女生吵起来,当场骂得很难听。看到你那张绿了的脸,我以为我死定了。结果你却给了我块糖,很甜的那种,你笑着说吃完了,我就能嘴甜了。

那糖真是甜得要命,让我直牙疼。

Part2 坚持,对我来说,就是以刚克刚

学语文,难免就会碰到作文

但是老郑,你知道吗?你说我的文章总是淡淡的记叙,虽说你喜欢,却未必合出题者的口味……这时候我几乎觉得你虚伪得要死,你不喜欢我的文章就是不喜欢,有什么合不合口味的!看见我的眼里流露出几分不屑,你却说,不过,我认识的少年杂志的编辑可能喜欢。

不得不承认,老郑,你是个八面玲珑的家伙,什么人你都认识。

我清晰地记得,看见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的时候自己有多激动,用你的话说就是打了鸡血似的。

就是那个时候吧,老郑,我这辈子记住你了!

Part3 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疯狂

初三的时候,看着身边学习差的同学另找出路,我心动了。

但是老郑,你知道吗?你像是一座山,挡在了我的“光明大道”前面。

你轻轻地对我说:“你知道吗?韩寒那样的人,也许只有一个。即使你是他,不上学也能成功,但我还是希望你接受下一步的教育。初中,只是一小步。”

我记得看过一期关于韩寒的节目,现场有人问他有没有好的老师的时候,当时18岁的他说:要是有,我就不是现在的我了。

我们记得一个人,往往不是记得他本身,而是感谢他让我们成为我们自己,他融在我们的血液里,一遍一遍地流过那个叫做心的地方。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500字范文第2篇

我一来六年级就先知道我们的语、数、英老师是谁,英语老师和语文老师我都见过了,他们走了之后。进来一个人体格偏胖我还以为是给我们修桌子的但是他走到讲台。就不走了,大家都在议论。他一声“来,大家静静我就是你们以后的数学老师也是你们的班主任”

我们大家都惊呆了,他竟然是我们的数学老师,看起来他长得非常和谐,可爱可亲,再想想我们班的那些有点调皮的那些同学,他怎么能管得了。真是让人担心。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不是呢么想了。对待呢些调皮的同学简直就是魔鬼训练。只要犯一点错误就要写检讨书一定不能小于500字,你可以想想一个六年级的同学写500字作文都费事,更不用说他们学习就不太好,怎么可能会写检讨书但是上学期学完之后那些调皮的同学就会写文章了“检讨书”

到啦下学期那些调皮的同学也听话了,不在调皮了,也开始认真学习了。这全是我们数学老师的功劳,这是我上啦六年学碰到最严厉的老师。也是最令我佩服的老师。

我们老师从来也不用武力解决问题,他用他的真诚和坚持,就像让那些调皮的同学变得认真学习。我的不知道他是怎样办到的。

可以说我们的数学老师是“超人”我也非常感谢我们的说学老师我记得有一次我跟别的同学打架我们数学老师知道后把我们叫到了办公室,我还以为要处分我们俩去啦之后,我们数学老师对我们讲了很多故事。最后我和跟我打架那个同学成了很好的朋友。

我非常感谢我的数学老师,我会永远记住我的这位老师!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500字范文第3篇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那里的一切都令我们着迷,令我们陶醉。有人也许会沉醉在书的世界中,有人也许会通过种花来陶冶情操,也有人会通过手工制作增长才干享受无限乐趣……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让我着迷初中作文5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关让我着迷初中作文500字1美妙的人生,五彩的生活,伴随风风雨雨藏在我的心里,让我沉醉、让我着迷。

生活是一幅画卷,让我着迷,它本是一张平凡的白纸,我便似名家大师在上面随意涂沫,或是五彩缤纷,或是阴沉忧郁。生活不像徐悲鸿画的马一样奔放,不像齐白石画的虾一样细致。它是奔放而又不失细致的杰作,是那样令人着迷。啊!生活,你的多姿多彩怎能不让我着迷?生活是一首诗歌让我着迷,它本是一段思绪,我便似古今诗圣为它填词,时而如大江东去,时而又如小河流水,是多么的动听,多么的令人陶醉,也不像杜甫的哀叹那样悲伤。生活是那样的和谐,以它独特的曲调令我着迷。

啊!生活,你的宛转动听怎能不让我着迷。生活是一条哲语,让我着迷,它本是一个未知的真理,让我去为它证明。它是深沉又不失情趣,是美与恶的对比。

啊!我生活的真理,你是壮丽而神奇。你让我经历风雨,让我获得成功。磨练了我的意志,也让我感受世间的新奇,

啊!生活,你的一切令我着迷。如果我是作家,我会为你写下创世着作,如果我是诗人,我会为你写下千古名诗,如果我是……而这一切我都不是,我只是我自己,只能为自己走出光辉的一生。我为此不禁诗性大发,今日用我填诗首。生为何生?为吾之所愿。乐为何乐?乐吾之所生。生之其理亦为生活,乐之其意亦为生活。吾乐一生吾为生活。生活让我快乐,生活让我着迷,我愿为生活而沉醉。

有关让我着迷初中作文500字2书像一把钥匙,它能打开智慧的大门;书像一艘帆船,带你遨游知识的大海;书像一双翅膀,让你在知识的天空中飞翔。读书给了我许多快乐,读书真让我着迷。

记得有一次,妹妹来到我家玩。就在这时,我一眨眼的功夫跑到了房间,拿起《格林童话》,读了起来,我读起书来如饥似渴,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当我读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热泪盈眶。可就在这时,妹妹找我玩儿来了。我看都不看她便说了一句“你自己一边儿玩去,”谁知道,妹妹告诉了妈妈,妈妈板着脸向我走来,气冲冲地骂了我一顿。我只好不情愿地放下书,和妹妹玩儿了起来。

还有一天,妈妈在做午饭,但还没有做好,我去书房找了一本《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坐下来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就在我看到爱丽丝被动物们歧视时,妈妈喊到“宝贝,快出来吃饭,我做了你最爱吃的可乐鸡翅。“可我看得入迷了,根本没有听见。差不多过了十多分钟,妈妈见我还是没有下来,她走进书房,用力打了我一下,我这才反应过来,抬起头呆呆地看着妈妈,妈妈板着脸说:“你还吃不吃饭,菜都凉了。”我这才想到,完了,我的可乐鸡翅。

诗圣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懂得了许多道理,带给我了许多快乐。读书真让我着迷。

有关让我着迷初中作文500字3书是精神的食粮,古人这句话说得真不错。在我的眼里,书就是我的命根子。

让我着迷的书是这三种:漫画、小说、名著。漫画,能给我带来无限的想象力,让我在想象的世界邀游。小说,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读起来引人入胜。名著,增加了我的知识,丰富了我的见识。

先来说一说漫画吧。最近我迷上了《兔子帮》,漫画当中可爱的人物形象,搞笑的语言描写,感人的故事情节让我流连忘返。每当我拿起一本漫画,我就会身临其境,想着自己具有非凡的能力,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

接下来我再说一说小说吧。小说当中的故事写得新奇,一环扣一环,紧紧钩住了我的味口,让读者在期待中读着下一环节。

最让我受益匪浅的还是名著了。《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一本本名著给我带来丰富的知识。这一些名著令我百读不厌,鲜活的人物形象更让我向往。当我和亲戚朋友们一起谈论《水浒传》的时候,我滔滔不绝说出一大堆情节。比如武松打虎那一段的惊险,大结局时的悲壮……众人听了都直夸我读得好,品得细。我也乐得合不拢嘴。

书,给我带来了乐趣,令我着迷;书,给我带来知识,给足了我的面子;书,给我带来了想象力,使我的想象丰富。书就是我的伙伴,伴我渡过了人生中的快东时光。

有关让我着迷初中作文500字4看书让我着迷。今天中午放学回到家,我连鞋都没脱,直接拿起《团圆》看了起来。妈妈说:“吃饭了。”我没有说话,妈妈让姐姐叫我,姐姐说:“别叫了,让她一会儿自己吃饭,咱们先吃吧!”妈妈和姐姐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妈妈朝着我喊:“该上学了。”我才反应过来,赶紧把书放下,背起书包去上学了。到了学校门口吓我一跳,还好没有迟到,但我饿了。

进了教室,我低着头静静地走到座位上,抱着肚子,趴在课桌上,拿起《团圆》看了起来。

老师走进来,吓了我一大跳,她说:“这一节课是阅读课。”我高兴地大声喊:“好好好……”可是大家都说:“不要。”我又拿起《团圆》看。下课铃声响的时候,也把我吓了一跳。

第二节课是体育课,老师让我留在教室擦黑板,我说:“好的。”我一边擦黑板一边看书,结果一不小心把粉笔碰到了地上,我的心里非常害怕。下课了,老师走过来问:“擦完了吗?”我说:“没有,老师。对不起,我把粉笔碰到地上啦。”老师笑眯眯地说:“没事,你是怎么碰的?”我说:“我刚才一边看书一边擦黑板,不小心把粉笔碰到地上了。”老师摸了摸我的头,让我回到座位上。

上课了,语文老师说:“这节课自由活动。”大家高兴地一起喊:“好好好。”此时同学们都在玩,只有我一个人在看书。

我真是一个爱看书的小书迷。

有关让我着迷初中作文500字5华灯初上,勾勒着建筑物杂乱的棱角,灯光下的油柏路忽明忽暗。

趴在窗前,拧开小灯,捧起那蓝皮的《纳兰词》,只觉指端芳香四溢,带我走进这个“身在高门广厦,却有山译鸟鱼之思”的生命——纳兰容若。

四周寂静无声,心下澄净透明,细细品读他的小令,凉丝的空气流转,回溯那从前的岁月。

《纳兰词》真让我着迷!我与他一起守着“万丈穹庐”,赏“星星摇摇欲坠”的朦胧美景;我轻轻伏在河岸,毫无声息地同他一道“梦归隔郎河,又被河声搅碎”,共享那份静谧;我和他一起面对清夜,仰对苍穹,只问一句:“月似当时,人似当是否?”

《纳兰词》真让我着迷!那一个个精巧的诗句,我不断轻声诵读,只感觉,自己也置身那个“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的时代,陪着他一到看花开花落,看细水长流……只感觉,自己的身体轻的如羽毛般,隐匿于容若的任何一丝细嫩的情感,心灵濡染上脉脉书香,清新的,幽远的……

王国维曾称容若是“以自然之眼观万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我便是倾心于这点的。依稀记得那句百读不厌的“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眼前仿佛一卷木色的竹帘缓缓卷上,梦中的佳人远远走开,消失了,剩下的却只是流转的眼波和淡淡的眉弯……

缓缓合上书,思绪仍在偏飞,那些挥之不去,不可名状的离!

有关让我着迷初中作文500字6傍晚,我来到阳台上,抬头仰望天空,便被天空中的美景吸引住了。

天空中飘着一朵朵白云,有的云一团一团的,松松软软的,好像棉花糖一样,真想飞到天上咬一口;有的云厚厚的,看起来非常柔软,好似一床棉被,真想躺上去美美地睡一觉;还有的云一片叠着一片,像极了奔腾不息的海浪在翻滚,真想冲进浪花中尽情嬉戏。这么多的云,形态不一,千变万化,好似一幅美丽的画卷。

随着太阳慢慢西沉,周围的云忽然变化得快起来。一会儿是红彤彤的,像是天空着了火;一会儿是金黄金黄的,像是金色的稻田;一会儿又变成深紫色,像是一串串葡萄。这色彩纷呈的变化,感觉像电影胶片一样,一帧一帧都是那样的美,让人目不暇接。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500字范文第4篇

场景:教室本文转自, 小品剧本,简历模版 简历封面

内容:

小玲趴在桌上睡觉。

小艾丢了本书在旁边,出去。

小伍进来,坐在小艾的位置上。

小艾(进来):唉,哥们儿,真是莫名其妙,是不是在搞笑,难道你没看到,这个座我已经占了!

小伍:丁是丁,卯是卯,其实我占的比你早!

小艾:我一大早就来了,咋没看见你呢?

小伍:我昨天晚上占的。

小艾:最后一排是我的专利!为了它,我每天早早地起了床,抢破了头,血直流,这个位置不能丢!

小伍:最后一排是我的骄傲,风水宝地这边独好。要想把我从这赶跑(小艾:——咋地?)劝你趁早拉倒!

小玲醒来:吵什么吵什么吵?

一大早就在这么神圣的教室里吵架,浪费大好青春!

知道你们犯了什么错误吗?啊?

小艾:知道。

小伍:我们不吵了。

小玲:你们最不可原谅的是——把我吵醒了!

小艾坐在小玲前面。

小艾:最后一声得,还是发扬风格。哥们,考试照着我点!

小伍:啊?今天考试啊?

小玲:可不?我今天手都麻了!

小艾:吓的噢?

小伍:睡觉睡的吧?

小玲:都不对!打小草累的!

小艾:哎,想我昨晚点灯熬油地折腾了大半夜呀!

小伍:哎呀,发奋学习了?

小玲:你也打小草?

小艾:哪呀,我在想考试的策略!

小伍、小玲凑过去:想到什么?

小艾狂笑:告诉你们,这招绝了!

小伍、小玲:快说啊!

小艾:照书抄——(拿起书)

小玲:去死!

小伍:是个好主意!我咋没想到呢?

小玲:得了吧。你这也叫绝招?

哎,为了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我给你们出道幽默智力题儿。

小艾、小伍不理她。

小玲:说,考试答卷分几步?

小艾、小伍凑过去:几步?

小玲:分三步!

第一步:把名字写上。(两人点头)

第二步:把题目看一遍!(两人点头)

第三步:——把卷纸交上去!

小艾:交白卷哦!

小伍:什么破题啊?

小玲:我再给你们出一道题儿;说,今天考试了,谁没来?

小艾:今天考试谁能不来?小玲?

小玲:我不在呢么!

小艾:看看四周,小伍?

小伍:在呢!

小艾:啊!我知道了——小艾!

小伍:你是白来了!来了跟没来还不一个结果!

小玲:答,老师呗!还没来呢!

老师走进来。

三人吓一跳:来啦?怎么说不来就来了呢?哎呀!(吵闹)

老师:叫什么?癞蛤蟆进来了哦?

三人笑。

老师:严肃点!这考试呢!一点职业道德都没有!这年头最重要的是什么?——分数!分分分,你们的命根!(邪笑)考考考,俺们的法宝!

小艾:抄抄抄,咱们的绝招!

老师:快发卷纸!考试了也不早点来,这都几点了!考试都开始了半小时才来!干什么去了啊?

发卷。

老师:考试时间共两小时!不超过一小时不许交卷!想答卷的同学请拿起笔,不想答卷的同学请原地休息。想上厕所的同学——请约束好自己!

小艾:我把老师好有一比,

他是耗子找猫当——要求无理!

小玲:就是!难道他是传说中的说唱歌手,要不嘴里怎么就叨咕叨咕的没完?

老师:肃静!你们要比树还静!知不知道你们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比盐海重!

三人开抄。

老师:(指小艾)这位同学请不要抄了!

小伍、小玲:我没抄啊!

老师走到了小艾面前:同学,别抄了!

小艾:你怎么知道?我放在桌子里抄的!

老师:你桌子前面的板掉了,我都看见了!

小艾:(看了看)哎呀!真倒霉!

老师没收小艾的卷纸,小艾刚想站起来走。

老师:坐下!不到一小时不许出去!

老师走到小伍旁边,小伍把卷纸拿到桌里去抄。

老师:行了行了,别装了!

最看不起你们这些拿书作弊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你刚才怎么抄来的?这样?这样?

小伍:再低点再低点!

老师:(没收了小伍的卷纸)你也坐着反省一下,为什么拿书作弊?

小伍:也不想拿书啊!谁让我没像她(小玲)一样打好小草的!

小玲瞪大眼睛看着小伍。

老师:这就对了,下回记得打小草!我就喜欢这种用功的孩子。

老师:到点了!交卷。

收好卷纸。

老师:好。记得下午来考高数!(下)

小艾:啊!下午还考高数?

小玲:啊!!下午考高数!(拿起小草)刚才考了什么?

小伍:高……数?!那是什么树?

三人:研究下怎么打小草吧!

老师走进来(老师均由一人换装扮演即可)。

小艾:语文老师!

老师:小艾,你怎么写作文的!(卷纸给小艾)

小艾:怎么了?

老师:你读读。

小艾:《我的老师》,我的老师长了一张瓜子脸……

老师:等下,(拿出一大牌子,上写爪)你这是瓜子脸的瓜吗?你写来的是我的老师长了一张爪子脸!

小艾:老师,爪子脸也是脸,就不能凑合看吗?

老师:你接着读。

小艾:我的老师长的真漂亮,真漂亮,真漂亮呀真漂亮,真漂亮呀真漂亮……

老师:停!你写那么多真漂亮干吗?就这么一直写到了结尾!

小艾:老师,作文不是要求不能少于500字吗?

老师:那你就只写真漂亮?

小艾:不是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吗?这就是我的全部感情啊!

老师:哼哼,告诉你,你才496字!

小艾:哦!那再补一句:真漂亮啊!

老师:你看看你的古文翻译,触槐而死你怎么译的?

小艾:找棵老槐树上吊了!

老师:为什么是老槐树?你看你解释词语,解释逝世,你竟然写去死!

小艾:噢,我本想写死去的!

老师:(一脸无奈)你,你又挂了!

小艾: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都重修五次了!

老师:好吧,我就给你个机会。听说过疱丁解牛,游刃有余吧?你用游刃有余造个句子,对了我就给你过!

小艾:游——刃——有——鱼?!鱼……鱼,鱼在水里游,游刃有鱼……

老师:(笑了)恭喜你,获得了——

小艾:过了?

老师:(冷漠)第六次重修的机会。(下)

小玲、小伍:算了,快来研究高数小草吧。

老师进来。

小伍:哲学老师!

老师:小伍!

小伍:有!

老师:看看你的卷纸!

我的问题是:这就是问题,请作答。

你怎么答的?

小伍:这就是答案,请给分……不对吗?

老师:你这叫问题吗?

老师:你——好,下一道,

论述题:什么是勇气,你怎么没答?

小伍:我答了啊!

老师:就写了五个字!

小伍:(读)这就是勇气!没错啊!然后我下面的题都没答就交卷了,我把勇气解释的多好呀!

老师:你——你等着挂吧!

小伍:老师!再给我次机会吧!我挂了十五次啦!

老师:那我问你两个问题。就看你的造化了……

小伍:两道——太多了!

老师:好,第一题答对了!第二题你不答我也让你过,你有多少根头发?

小伍:如果我是秃子就好了。

老师:答啊!

小伍:123456789根!

老师:你怎么知道?

小伍:老师,第二题我可以不答!

老师:好!很好!非常好!拿着(递给一张纸)

小伍:这是——

老师:重修单!(下)

小玲、小艾:快来研究高数——

老师进来。

小玲:英语老师!(欲跑)

老师:小玲,跑什么呀?没吃早饭呀!

小玲:没吃——

老师:我看见你早上吃饭了呀!

小玲:——明天的早饭!

老师:小玲,看看卷纸,你这阅读理解没一个对的!你是不是根本没读就直接看题目选的?

小玲:不是!

老师:还敢狡辩!

小玲:我连题目都没看,直接看答案选的!

老师:还有你的作文!怎么看着眼熟?

小玲:能不眼熟吗?阅读理解每段第一句话拼起来的……

老师:小玲,你该觉悟了!你这次——

小玲:啊!老师,我都挂五、十五,不,五十次了!不能再挂了啊!

老师:不是我不给你过……这……比如,你能翻译出evening dress是什么意思吗?

(对观众)是晚礼服!

小玲看着小艾、小伍。

小艾:evening是晚上吧,最适合大游戏!

小伍:dress是衣服,mm总吵着买!

小玲:哦!老师,我知道了!是夜行衣!

老师摇摇头。(下)

小玲:不行,我得找老师去!你们俩慢慢研究吧!(下)

小艾:算了,小草打了也未必用得上,我也走了。

小伍:那怎么办?交白卷?

小艾:当然不能交白卷,我现在就去背一道最难的题,然后写在卷纸上,自己出题自己答!(下)

小伍:有个性。(刚想走)

老师进来。

小伍:班主任!

老师:小伍,我找你谈话。

小伍:啊!

老师:上回考试这道题问:这个反应什么原理?你答的什么?

小伍:——物理原理。

老师:有这么答的吗?

小伍:难道……是化学原理?

老师:小伍呀!你这么下去可怎么办呢?为什么不喜欢学习?

小伍:——不喜欢我的专业吧!

老师:环工?你知道环工是干什么的?

小伍:环卫工人。

老师:是环境工程!

小伍:哦?那我毕业了做什么?

老师:……环卫工人。

小伍:听说是治理污水的嘛。

老师:(激动)谁说是治理污水的?——还治理大气污染呢!

小伍:怎么治理大气啊?

老师:这个我不懂!我是教水污染处理的!

小伍:还是治理污水的。

老师:你妈看了你暑假的成绩了吗?

小伍:看了。

老师:真的?你真寄了?

小伍:我当然寄啊!

老师:你妈和你说什么?

小伍:我妈说闲得没事学校寄什么成绩单啊?

老师:……你走吧。

小伍:不能走。

老师:为什么?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500字范文第5篇

第一阶段:局部(片断)作文训练

写 人 物

原则:写情感丰富、个性独特的符合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人。

方法:要特别注意一个人的六个方面:一是一个人的相貌的最特殊的一个特征,二是最能代表一个人身份、地位、个性、修养、职业的一句话,三是在自然状态下,经常出现和保持的一个动作,四是在自然状态下的神态(服装、眼神、表情等),五是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心理特征及其表现,六是一个人独有的“个性品质”或“性格表现”。

典型题例:

一群放学回家的学生(群像)

一群正在等班车的人(群像)

聆听琵琶曲的江州司马

《枫桥夜泊》中的张继

绘 场 景

直观、生动、形象、鲜活,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是绘场景的真实内涵;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文学形象”则是其素材。其常见方法有:

(1)运用多种手段,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

(2)运用移情、摹状、象征等表现手法,使客观景物富有灵性。

(3)抓住人物、物象瞬间的变形、变态、变色、变情,强化场景描写,增加场景的视觉冲击力。

原则:一是单刀直入,直接切入场景,行文应力戒大段的叙述,冗长的铺垫,二是场景应诗画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三是描写应设置生动传神的细节,使其成为文章“出彩”之处,四是描写要完整,有始有终,五是场景结尾应有包蕴性,不确定性,应留有较大空间,六是场面既要塑造好群像,又要刻画好个像。

典型题例:

课堂上精彩的一瞬

福利彩票摸奖现场一瞥

阅览室内,一位同学突然闯入

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

讲 道 理

“讲道理”是指将论点与论据结合起来,即论证。“讲”指在议论文中,能够将作者的逻辑思维过程展现出来,要表达出“为什么”与“怎么办”。“为什么”包括“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

一、把讲道理的过程层次化、具体化

在“横”的层面上以构筑分论点的方式来展开。所谓“横”就是指事物或观点的不同侧面或不同性质。只有把道理从各个方面讲深讲透,这样文章才能既理足气壮又事理通达,心气平和,梯度感和厚度感就会大为增强。“讲道理”应注意两点:一是分论点必须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展开论述,二是阐述道理要有阶梯性,即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先正后反,正反结合,层次分明。这样讲道理层次梯度井然。

在“纵”的层面上,阐述道理应紧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主体内容。所谓“纵”指的是“阶段性”“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等表现形式。结构上具体表现为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两种方法要综合运用。

二、讲常理与讲哲理相结合,打造文章厚度与质感

“常理”即一般人所认同的客观现实中存在的“理”。它包括伦理、亲情、国家民族大义、朋友相处之道、做人的基本准则等。如“人要生存就要讲信用”“人活着就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团结就是力量”“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为人要谦虚,不骄横”等。有人轻视“常理”,实际上常理使得文章既平易近人、亲和朴实又言之凿凿,令人难以辩驳。

“哲理”是人对于自身及世界关系最深刻的解读。常见哲理:一是辩证、全面、发展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绝对与相对,偶然与必然的对立统一,主客体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二是历代先哲圣贤的观点,例如孔孟“仁政”思想,荀子“人定胜天”观点,老庄“遵道”“无为”,董仲舒“天人感应”,林则徐“睁眼看世界”。三是人文精神与普世价值观,即指柏拉图、苏格拉底、黑格尔、萨特、孟特斯鸠、罗兰、尼采、卢梭等人的思想,平等、自由、博爱的观念至今仍引领我们前行。四是富有时代精神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节约社会”等。这些观点的引入,将使文章立论持重,自有一股凛然堂皇的“文气”,从而大大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大气感。

第二阶段:整体训练(2007年12至2008年3月)

“整体训练”是规范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的训练,根本原则是规范加特色,它包括思维品质训练、对话交流训练、提升文化含蕴训练、走向生活训练等形式。整体训练应与局部(片断)训练交叉进行,以期形成“滚动”效应。

一、走近生活

(一)家庭、校园、社会、网络类作文

1、激发自己的爱心

(1)用心体悟自然万物——礼赞生命,歌颂生命

(2)物我对话——用平等的视角状物或拟人

2、体察家庭生活

(1)一笑一颦总关情——亲人与自己

(2)一茶一饭也有韵——生活小景

3、感受校园生活

(1)一扇等待开启的门——走近老师

(2)同桌的你——走近同学

4、体验社会生活

(1)咬一口梨子品味道——我眼中的网络

(2)激浊扬清——评点时事,激励大志

(二)走进自然,走进大师,走进艺术

1、亲近自然

(1)倾听大地的呼吸——人与万物

(2)一山一水也性灵——与自然环境对话

2、走进大师的心灵

(1)近其人,观其文——走进大师

(2)走进缤纷的世界——阅读名著

3、走进艺术

(1)寻觅我们的历史文化院落——走进古迹

(2)真美啊,请停留一下——身临画境

(三)自我,梦想,回归

(1)唱一支歌给自己——激励肯定自己

(2)倾听风铃声——学会关心他人

(3)从祖先心灵里飞来的语言——感悟神奇的文字

(4)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与武侠小说

二、走进诗意

训练量:共三十篇(每篇500-1000字)

第一种范式:对话倾诉类赏析文章写作技巧

(一)目的与要求

以教材中的诗歌为载体,以走进文学大师的心灵与大师的心灵对话为目的,以描写和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此人、此时、此景、此情”为总要求。

(二)写作要领

1、描写以“第一人称”为佳,因为这样可以尽显“对话”和“倾诉”的魅力,再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有我之境”;“第三人称”则易于表现比较散淡、空旷、疏朗、平和的意境和心态,展现“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的平淡,诠释“无我之境”的空灵神韵。

2、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材料入手,以抒情主人公(诗歌形象或“我”)的内心为描摹重点。学会用“截取”“嫁接”“幻化”“错位”“联想”等方法,将现在的“我”(接受者)和历史时空中的“作者”放置于同一背景下进行“对话”,将“我”的感受和诗歌中的具体“意境”(意象)结合起来,与大师们实现心灵的交流与契合。

3、文章应遵循三个原则:题目要以诗情洋溢为要,开头要以直切场景为本,结尾应以含蕴见长。

(三)方法指津

1、以诗歌的具体意象为依托,通过对具体意象的解读,达成对文学形象与作者内心的审美观照,以洞悉其心境,体味其情感,倾诉其感受,交流其观点。如李白《越中览古》“只今惟有鹧鸪飞”中的“鹧鸪”的意象,我们完全可以品味出作者所表达的物是人非及盛衰无常的沧桑感。

2、经营好“细节”是文章的关键点。“细节”是指事物局部的细微之处。即朱自清先生所说的“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如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闲作草”和“戏分茶”两个细节,将英雄的落寞与愁怀表现得意象俱足。

3、“人物心理”是描写的核心与重点。特别是要突出其内心情感的变化、起伏、波澜甚至是内心细微的异动,用以展示其丰满的性格特征。如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今日水犹寒”中的“寒”,我们体悟到骆宾王基于现实的深切感受而郁结难申的激愤之情。

典型题例:

池塘生春草——《山居秋暝》中的王维

一曲秋士游子的悲——《登高》中杜甫的形象

今月曾经照古人——《石头城》中的刘禹锡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做郑笺——《锦瑟》中李商隐形象描写

第二种范式:评论类文章写作技巧

(一)目的与要求

以随笔、诗论和文学评论等为主要形式,以提升审美判断和鉴赏能力为指向。

(二)写作指津

1、要本着抓住一点、不计其余的原则,从语言、形象、技巧三方面入手,谈深谈透。

2、切入口要小,从具体诗歌或具体意象入手。

3、要做到叙议结合,按照叙述-分析-评论来行文。

典型题例:

一曲王朝季世的“黍离”悲歌——《扬州慢》反衬手法的运用

暗风吹雨入心来——《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元稹心理剖白

“愁”字浓漫天,“苦”字方寸间——《雨霖铃》语言运用例析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书愤》中的陆游

两处闲愁:故国之思与亡国之恨——《虞美人》中李煜之再回首

第三阶段:点式训练(2008年4月至5月)

目的:按照考场作文要求对作文中的缺失进行“个案式”矫正。训练核心是培养考场上克敌制胜的“撒手锏”。

一、常规“撒手锏”

训练的基本内容:一个好标题,一个好开头,一段精彩的文字,一个好的结尾,一个巧妙的构思,好的过渡与照应。

(一)拟题训练:原则是“小”“准”“新”,有文化底蕴。

(二)梳好凤头——写好文章开头的原则

(三)结尾训练的原则

二、锻造考场作文“撒手锏”

原则:用自己最拿手的本领与阅卷老师进行“高端对话”,可以是一则题记、一个场景、一个细节、一段富含哲理的文字、一种新颖的结构方式等。

(一)考场作文整体结构优化

考场作文结构优化要点有两个:“通体透光”和“中通外直”。前者指行文时要注意文章思维层次的排列和展现,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后者是指考场作文要多用短句,多设置自然段,透彻见底。

1、设置独立在段的段首句或分论点。借鉴《诗经》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考场作文的开头、结尾、主体部分都可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加以串联,使其成为一道红线。或用展示分论点的方法,将文章的层次呈现给阅卷老师。

2、设置主旨句。主旨或关键句应放在文章开头,文章中间,文章结尾三个地方,从而脉络清晰,成骏马游龙之势。三处句子应独行设置,以增加对阅卷老师的视觉冲击力。

(二)考场作文的内容优化

所谓内容优化,主要是指对文章所举事例或材料的整合和运用。这种优化和整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面的归纳方式。常用的方法是在列举事例之后,用“由此可见”“从中可以看出”“不难发现”等词语摆明自己的观点,亮出自己的思想,对文章所列举事例进行延伸分析,使文章有叙有析,有梯度,有层次。二是反面推理方式。即用“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样”“假如不···”等形式,对所列举事例作简要的分析,这种分析是以逻辑上的“假设”或语法上的“让步从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因而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震撼力,令人为之动情。

(白云飘飘网网整理)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500字范文第6篇

犹太人世代传言:书本是甜的。书是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最好 礼物!品味读书的快乐是孩子的最大幸福。读书成为我们家庭教育中有意识的教养活动。我们也有意识地请教专家,学习指导儿童阅读的资料,汲取一些教孩子读书的技术与艺术,捕捉指导孩子阅读的灵感,希望通过读书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

还在蹒跚学步时,孩子对图形特别敏感,我们就用单幅的较大的图形逗孩子玩,不会说话的孩子能听着我的声音指认图形认识物品,每次都是在孩子兴致很高的时候巧妙地结束,不让她太累,对她来说好像玩了几分钟游戏而已,让她永远保持着读的好感觉。会说话了能走路了,孩子会自己拎着自己的画画书邀请家里的大人一起读图,大人讲着她听着或是我们一起轮着讲,看着她不甘心只做听众,我心里真高兴。她读的图画书越来越复杂了,多幅的组合代替了单幅的图形,需要想象加以领会的取代了简单的一眼看穿的阅读材料了。《婴儿画报》、《幼儿画报》都曾是她最喜欢读的书。家里不识字的爷爷奶奶都能和她一起读图,感受读图快乐。上小学之前孩子爱上了读图看书,我们没有刻意教孩子认字,但孩子在读图的过程中知道了可以用文字来表达故事,她经常在电视、画报中看到的故事标题或是关键词都认识了,偶尔也会饶有兴趣地指着某个字问我们怎么读,她不问我们坚决不教她认字,我们认为认字是小学的学习任务。我领会的早期阅读就是让孩子能够跟随成人的语言活动或是自己看图领会图画意义感受乐趣,不需要系统学习识字,早期阅读只是为了培养阅读的兴趣与习惯。

进小学了,学拼音了,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学完拼音阅读拼音读本确实没有问题。但我了解过许多孩子的阅读情况,因为书店低年级课外读物以及学校语文课本都是拼音读本,习惯了拼音读本的孩子到了三年级还不能甩开拼音读书的大有人在,我在心里赌了一把,我宁愿孩子早点甩开拼音哪怕读错一些字,也不愿孩子到了三年级还像一年级学生太依赖拼音作拐杖,并且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有拼音的读本因为拼音文字的特殊性使得汉字的排列间隔太大,读同样多的文字增加了眼球的转动任务,又影响了大脑的思维加工,成人读拼音读本也会有这样的感受。我更加确信孩子读书起步就让她甩开拼音直接读汉字文本,像我们成人一样读书,这更有利于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

于是,女儿一年级快到寒假的时候我给她准备了适合她的心理年龄的没有拼音的小故事,字数在300到500之间,篇篇都是优美的寓教于乐的道德教育小故事,每篇后面还有一些简短的提问。刚开始她经常遇到生字,我教会了她阅读过程中处理生字的一些方法:根据偏旁字形或者文中意义来猜,猜不出对阅读理解影响又不大就跳过去,像标题中的或文中的关键字影响理解,我建议她查字典或者问大人。每次因为一个字不认识都停下来查字典或者问人,影响阅读情绪不便于理解。偶尔也会有猜错的大笑话,但她会随着课堂学习或者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交流自觉得到矫正,我告诉她不要怕认错了,就怕胆小不敢猜不能读,因为大胆敢猜反而增加了识字量,阅读更流畅理解更灵活了。

学校老师也布置读书任务,提读书要求,因此我在家庭中的读书指导不想太任务化功利化。在我的理念里读书不能只指发现好词好段摘抄写作文,也不要一味强调知识积累,而是为了感受读书之乐、养成生活里不能没有书的生活方式,这应是培养孩子读书的最高境界。有知识有修养的人生活里不能没有读书,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深有感触地说:“种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逐渐熔化。”我相信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读书对于一个人来说就像喜好喝茶一样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孩子将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尤其要注意科学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读书习惯,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与充实。

读书兴趣是从感受书中的快乐开始的,从读几幅图片组合的小故事开始我就让女儿进入到故事中感受书中的快乐。孩子上幼儿园时我们经常将书中的故事活化到家庭全员参与的故事表演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可以依靠语言激起想象感受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了,只要读就能感到书是甜的。为了保持阅读兴趣的持续浓烈,我尽量的少限制孩子读书,只要没有负面影响读什么都行。我经常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向孩子推荐一些书目,从大方向上把把关,让她自己翻看挑选。孩子的天性里有对万物的开阔视野,成人不加以特定限制孩子反而会有对童话、寓言、科普、文艺小说多种阅读方向的兴趣与习惯,经常看到家长带孩子买书不给孩子选择书本的自由那是要不得的。有一点在我们家是永远不会变的,每天爸爸妈妈都会以自己的阅读生活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氛围,我们手捧书卷,沉浸其中,读到得意处,有时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这种阅读情感就是对孩子的熏陶感染。

定时定点的读书更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园阶段,我们每天安排睡前故事,给孩子读故事书是我们与孩子每天最放松最快乐的共同活动,有时我们工作一天感到疲劳,会安排听故事磁带,效果同样很好。进入小学孩子渐渐地开始独立自觉阅读,每日睡前都有半小时的时间靠在床头享受阅读的快乐。平时孩子养成了到点就睡觉的好习惯,到周末孩子经常向我申请延长阅读时间,我欣然答应。在养成孩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我参与较多,尤其是早期的亲子共读,习惯形成了我就渐渐放手了,我现在主要是帮她开发更多的阅读资源,从哪儿弄到更多更优秀的书来读,以欣赏者的角色做她的忠实听众,也适当地结合阅读材料做些思想引导。国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毕业生应达到16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三年级的女儿早已完成了这个阅读量,我认为小学阅读任务不能单以完成多少阅读量就算任务圆满完成,有了稳定的阅读习惯与阅读的生活方式,何愁他不读又何愁他达不到一定的阅读量?

家庭对孩子早期阅读的引导更能够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更有非任务驱动带来的阅读享受与快乐,更能为孩子完成学校的阅读写作等任务铺垫心理与能力基础,促进孩子的文化积累与心灵成长。我认为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的家庭阅读更有现代语文教育提倡的大语文教育的先进理念。

阅读是一种能力,通过阅读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才能实现我们家庭的阅读成长初衷,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综合的阅读素养与能力。

在孩子初尝阅读的快乐时,我发现了一些物极必反的现象,她会忘了吃饭忘我读书,经常一个人读书不与同学交往,长时间读书手不释卷以至视力暂时下降了,只愿意读书不愿意参与其他活动。

我尝试着做了以下的一些调整:将家里的日常照明做了适合阅读的调整,在购买书籍时尽量注意字体适度的大,使肉眼阅读较为舒适,防止近视,提醒孩子注意阅读姿势做到用眼卫生。最近孩子的视力没有继续下降。规定每天有一定的时间不读书,用来锻炼身体、听音乐、与同学游戏、和父母散步聊天、做手工或家务,告诉她爱读书是好的,但不能死读书,要全面发展。不能只顾着自己读书不与同学来往,要学会与同学交流一些读书收获,用自己的读书特长为班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她现在正美滋滋地做着班级的图书管理员,在我的启发下,将自己读过的图书编成了书目,列出了书名、作者、兴趣指数,与同学交流、交换,通过交换读遍了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前天创下了日读10万字的个人记录(白天要上课,晚上要准时休息,可见泛读能力得到了提高)。读书促进了孩子思维的发展、思想的成熟,她会用书中知识创造课间游戏与同学分享、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化解同学纠纷,也时常在我面前露两句较有哲理的话,这些话已经不是书中的原句而是她的原创。也正因为女儿爱读书,我不需要在孩子的耳边唠叨教育孩子,书本已经告诉她该怎么做了,我能不省心吗?读书的副产品真多,读书是孩子最好的生活方式、成长方式。正如孩子在她的日记里所写:我要通过阅读做到“读书做人、读书交友、读书成长”。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500字范文第7篇

[关键词]广西农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奇缺问题;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林忠伟,供职于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南宁530022;黄紫红,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100872

[中图分类号]05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1-0167-07

2008年2月一2010年12月,笔者因为下乡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参加广西50大庆办“广西创造”系列活动宣讲工作,以及担任自治区党委重点课题《促进广西就业增长对策研究》课题组执行组长和写作主笔,有机会与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主体一中小学生零距离接触,遂对广西的农村教育尤其是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些发现和思考。经过深入调查,笔者发现近6成农村中小学生没有课外读物,3成多课外读物在3本以下,9成5以上的学生没有去过书店。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和未来社会的主人,这些农村中小学生得不到良好的综合教育和文化的熏陶,实在令人堪忧,一方面可能影响到国家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另一方面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课外书奇缺问题应提到国家未来人口素质战略和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本文着重就农村中小学生课外书奇缺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和探讨,提出可行性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农村中小学生课外书奇缺现状

经过笔者对广西地区展开的大范围深入调查,发现存在如下一些严重问题或现象。

(一) 近8成小学生没有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笔者在桂北和河池分别随机抽取了一些学校约30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近240名学生称没有阅读习惯。而且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要明显低于高年级,如70名五年级学生中,没有阅读习惯的为49人,而在70名四年级学生中,这个数字是63人。

(二) 《作文选》和旧版连环画是农村学生的主要课外读物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村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提高作文分数的“法宝”,所以《作文选》之类的书在农村学生中甚为流行。许多学生甚至认为,课外读物主要便是指《作文选》之类的书。关于“有趣味的书”,部分学生列举出了几本诸如《小兵张嘎》《西游记》《庐山恋》等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黑白连环画为主的旧版藏书。

(三) 没钱买书或没地方买书

在接受调查的300名学生中,不到80人有零钱买书。这些学生中,每学期用于买书的钱在10-20元,而且大部分学生每学期用于买书的钱也就是10元。五年级学生赵德军说,家长从来不给自己买课外书,还说“连课本都读不好,还买什么别的书?!”没地方买书也是影响农村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农村山区,大部分乡镇都没有像样的书店,学生到县城的机会又少,以至于部分学生“有钱都买不到书”。

(四) 有把电视替代书籍的明显趋势

当问到课外时间都做什么时,90%的学生回答“看电视”,仅有少数几名学生说“喜欢看书”。四年级的袁科达说,放学回家后,如果家里人没有叫他做家务,他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看动画片和古装武打片,只有在“没其他事可干的时候”,才会翻一些课外书。

(五) 在他们的课外读物中,少有涉及自然、地理、历史、科普、中国古代文化和世界文化以及社会时事方面的书籍

当问到“你最希望能读到哪些书”时,大部分学生只能笼统地答出童话书和神话书。而问起“是否读古诗词”时,这些学生瞪大了眼睛:“语文书上不是有许多古诗吗?”据了解,在他们的课外阅读中,极少涉及自然、地理、历史、科普、中国古代文化和世界文化,也极少能够读到时效性较强的社会时事方面的书籍。

(六) 城镇学生课外阅读往往以娱乐、消遣和休闲类读物为主

在城镇学生中调查发现,不少中小学生阅读追求猎奇,沉醉于小说和漫画的故事情节,课外阅读更是以娱乐、消遣类和休闲类读物为主。这一方面反映出学生们的孩童心理――形象的画面、跌宕的情节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轻松的阅读可以缓解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所带来的沉重压力,休闲读物提供了追求个性、放松自我的氛围,满足了学生们获得精神慰藉的需要。

笔者也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虽然近些年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农村学校的教学楼和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2010年底,以南宁市为中心,全社会掀起一股“捐字典”的热潮。2011年1月18日,一些政协委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议案,建议“字典列入免费教科书范畴”。广西区政府决定拨出2000万元专款购买字典捐助贫困学生,这是农村中小学生的福音。但是,农村中小学生仅有一本字典就足够了吗?显然是很不够的。由于农村教育经费中对图书的投入很少,乡村小学图书室中,目前除了某些中心校还过得去,而所有村级小学,几乎无一乐观。大部分农村儿童无法从学校借到真正的课外书,再加上书价过高、家长的观念等种种原因,“无课外书读”已成为贫困乡村学生健康成长的新“困境”。

而且,以下一些数据反映出来的现状令人堪忧:

其一,近6成农村中小学生没有课外读物,3成多课外读物在3本以下,9成5以上的学生没有去过书店。在抽取的300名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生问卷调查中,选择“没有什么课外读物,可能一本都找不出”的有178人(南宁市区300人里没有1个),其中小学生居多。在上述300份调查问卷中,选择“自己拥有的课外读物在3本以下(含3本)”的有96人(南宁市区为26人。另外,课外书拥有量4―9本的民族地区为24人,南宁市区为181人;10本以上的民族地区为2人,南宁市区为93人),其中小学生90人。上述300份调查问卷中,只有14名学生选择“去过一次以上书店(包括有书卖或有一定数量的书看的地方)”。

在农村中小学生中,女生希望得到课外读物的愿望明显高于男生,但在拥有课外读物的少部分中小学生中,男生又占了大多数。在上述300份调查问卷中,对于“我渴望得到尽可能多的课外书”一题中的四个备选答案“无所谓”、“有过想法”、“渴望”、“非常渴望”,女生选择“非常渴望”的有111人,而男生只有61人。在121份“除开《作文选》之外还拥有l本课外书以上”的被调查学生中,男

生有93人,占76.9%;女生只有28人,占23,1%。

其二,近9成家长没有给自己的小孩买过课外读物,6成半家长不知道“课外读物”为何物,3成家长不识字,8成家长“几乎从来没有看过课外读物”,5成家长认为“看课外读物没什么必要,也没什么用处”。这些数据是在对民族地区的140名中小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中统计出来的。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有不少家长明明懂得“课外读物对小孩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却也“并未主动给孩子购买课外书之类的读物,哪怕是口袋里有钱的时候”。

其三,《作文选》和旧版连环画是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生的主要课外读物。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村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提高作文分数的“法宝”,所以《作文选》之类的书在农村学生中甚为流行。许多学生甚至认为,课外读物主要便是指《作文选》之类的书。关于“有趣味的书”、“《作文选》之外的其他书”,部分学生列举出了几本诸如《黑猫警长》《铁臂阿童木》《小兵张嘎》《西游记》《庐山恋》等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黑白连环画为主的旧版藏书。

二、农村中小学生课外书奇缺成因分析

为什么农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匮乏现象会如此严重?经过调查与研究,笔者在此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中缘由。

(一) 从民族地区学生的家庭、家境、历史等方面来观察

1.地理位置上的原因。广西的民族地区所分布的地理位置大多较为偏僻、封闭,环境普遍不够好,各种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使得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忙于生存而无暇他顾,加上信息比较闭塞,对于现代社会、知识社会基本了解不足。虽然近几年大多数村屯通了公路,有的还自行安装上了电视接收设备(当地叫锅头盖),但长期以来因闭塞所形成的心理封闭一时难以消除。

2.民族习惯上的原因。广西的少数民族比较多,笔者调查过的就有壮、苗、瑶、侗、仫佬等七八个民族,这些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心理上存在一种卑微感的同时又产生了一种自我保护意识,这种保护意识换一种说法就是排斥外来民族文化,从而形成了一种思维上的“排外”惯性。久而久之,即使在民族关系已经相当和谐的今天,对于“汉民族的所谓书籍文化”仍然有一种无意识的冷漠感、陌生感。

3.周围尤其是家人的“不读书”氛围也是重要原因。大人从不看书,周围的人也从不看书,而是有空就喝酒、打牌、玩、上山抓鸟,甚至赌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下一代。村里的大多数人没有勤奋读书、把书读出头的想法,一般读到初中毕业就不读了。有些村好几千人,几十年来都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这种不喜读书的“恶劣”环境,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谁都不买书、不阅读,“宁可闲得无聊,也不去想它(指看书)”,因此缺乏良好的读书风气。

4.家长的意识问题。家长自己没读过什么书,也没看过所谓的“课外读物”,因此也很少会花心思在孩子的课外读物上。他们有钱也大多想不到要给自己的孩子“购买精神食粮”,何况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条件也不宽裕。同时,由于新的“读书无用论”盛行,致使有的家长说:“连课内书都不想给孩子去读了,还去考虑课外书?!”,课外读物成了不受家长欢迎、更不受家长重视的东西。

5.没有买书的“闲钱”。很多家长有钱宁可买酒喝,也不帮孩子买课外书。他们把课外书当作便宜的“奢侈品”。当然,许多家庭也的确经济非常困难。解决温饱问题都还力不从心的家长们,哪有心思去关注孩子们的“上层建筑”需求?

6.农村大多没有书店。有钱也没地方去买书,更莫说带小朋友逛书店了。在农村地区,大多家庭距乡镇较远,不少家庭远在大山深处,要他们去书店买书、看书,实在不现实。可是,为什么这些地方的学生会跟城里孩子一样有“用电视取代书籍的趋势”呢?前面说了,这些山区农村地区,不少家庭都安装了电视接收设备,可以看到许多频道,电视画面直接而生动,自然比课外书有吸引力了。去逛书店,不如在家看电视。

7.留守儿童问题也是原因之一。有不少农村家庭,父母双双到外地打工了,留下小孩跟爷爷奶奶在家里。爷爷奶奶能够管孙子孙女吃穿都不错了,哪里还有钱去买课外书给他们看呢!没有父母在身边关爱、管教,这些留守儿童备感孤独,心理渐渐封闭起来,更不爱看书、不爱学习了,成了学校教育的“不安定因素”。

(二) 从学校、学生和政府投入等方面来看

1.大多数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尤其是乡镇中心学校或各教学点,绝大多数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阅览室,就算有也是临时弄出来迎接上级相关部门检查的。大多数图书室、阅览室里的藏书太少又陈旧,缺乏新书尤其是时代感鲜明的学生喜欢的书。本来这个学生最爱的地方却成了学生厌恶的场所。真担心这些孩子如果将来考上大学,对于图书馆是否会产生恐惧症呢?

2.农村地区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也远没有形成。调查数据显示,近8成农村中小学生没有养成课外阅读习惯。笔者通过与66名学校领导老师还有80名学生的谈话,以及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阅读的主动表现。在对300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上,也显示有239名学生填写“没有阅读习惯”。而且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要明显低于高年级,如70名五年级学生中,没有阅读习惯的为49人,而在70名四年级学生中,这个数字是63人。

3.学生没钱买书或没地方买书。在接受调查的300名学生中,有零钱买书的不到80人,而且大部分学生每学期用于买书的钱也就是10元,这对于一涨再涨的图书价格来说,无疑是望洋兴叹了,此外大多数家庭没有买书的开支计划。

4.农村地区政府对课外读物这一块的投入偏少。笔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虽然近些年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资力度,使得广大农村地区学校的教学楼和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由于所投经费中对图书资料这一块的份额很少,所以这些学校的图书室,除了少量几所中心校还对付得过去外,所有村级小学,几乎无一乐观。大部分农村山区学生无法从学校借到真正的课外书。

综上所述,由于种种原因所致,“无课外书读”已成为农村中小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健康成长的新“困境”。

三、书之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显示:日本国民年人均阅读率为40本,韩国为7本,而我国才仅仅为O.7本,数字上的差距是明显的。

读书,尤其是读课外书,是人生的一项基本功,对个人是一种人生态度,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提升国民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而读课外书要从小抓起。

我们都知道,中小学生都必须多读有益的课外书,与课堂教育形成互补,其好处之多,无以言述。在此仅作一些简单归纳,课外阅读至少可以体现这么三个“有利于”:

其一,有利于学生由知识型的学习向素质型方面转变。中小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课本知识,而阅读有益的课外书有助于开拓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待人处事。

其二,有利于学生从依赖型的学习向主体型的学习转变。学生在学校主要依赖老师、教材和课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看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认知、主动吸收和掌握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和确立主体意识。

其三,有利于学生从统一型学习向个性化学习转变。学生在学校注重学习指定的教材,注重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强调发挥人类传递知识的作用,这在客观上不仅造成学习无生机与活力,而且使学生的思维模式亦趋于一致。课外读物能够引导、促使他们去探索,鼓励他们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讨所学的东西,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方法去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从而从统一型学习向个性化学习转变。

而对于作为知识、文化底子本就十分薄弱的农村地区,其课外阅读,裨益尤甚。它不仅是一种阅读和学习,更承担着传承文明、扫除愚昧落后、发展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跟上时代步伐的重要使命。

其实,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鲁迅说过,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但对于广大民族地区望“书”兴叹的孩子们,又靠什么去“采蜜”呢?

有人说了并做了:发动社会力量,向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捐书。但效果怎样呢?传统的社会捐书活动,最常见的做法是每年“六・一”前夕或重大活动的需要,由团委或少工委或其他某部门发起,发动全社会于某几天时间捐赠各类书籍,或是单位购买数量有限的课外读物,然后向选定的某县某校或者特定人群赠送。这种捐书活动新闻采访报道,媒介大力宣传,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上成效并不大,基本上是杯水车薪,可能政绩有了,而在这种“形式主义”之下受赠的中小学生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长长一年收到一、二本过时的图书。因此,传统上的捐书,感觉已经变味,出发点虽好,但却未能起到长效的有实际意义的作用。

四、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课外书匮乏问题的建议

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匮乏问题的可行办法是:创建“农村中小学校图书交换制度”,并在认真实施的同时,推广资源共享法、教师输出法、用好教材法、精读名著法、城乡拉手法、图书漂流法,等等。

(一) 创建“农村中小学校图书交换制度”

1.“农村中小学校图书交换制度”的概念。这种图书交换制度,简言之,就是通过政府、社会、企业和图书拥有者,尤其是城镇以上学生筹措整合(交换)大量图书资源,按一定周期将其用于课外书匮乏或不足的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循环交换使用,以解决课外读物匮乏问题。

这一制度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变“捐”为“换”,捐换结合。传统上的捐书,就是指“捐”;而本文所指的交换制度,则以“换”为主,“捐换”结合。二是模式化或说是程式化,图书交换不是随意的、零星的、散漫的、自由的,而是规范的、有模式可循的、操作性很强的。三是制度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有组织的、长效的书籍交流和交换工程。四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的使用价值,使之不断地被众多的中小学生读者阅读,一直到它生命的终结。五是变被动为主动,让所有拥有图书的人(包括那些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奉献的机会,实现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帮互助的目标。

“农村中小学校图书交换制度”以提高全社会文化资源利用率,解决广大农村中小学生阅读问题为目的,使之“多读书,读好书,喜读书”,是一项解决农村地区低收入家庭和广大中小学生“读书难”、“买书难”、“读书少”问题的创造性工程。

2.实行“农村中小学校图书交换制度”的必要性

(1)“图书交换制度”既发扬和改进了传统性社会捐书的优点和做法,又弥补了传统性捐书做法的不足。传统的社会捐书的最大亮点是社会参与,全民出力,这是优点,要继承和创新;其不足是走过场,偶而为之,未能形成长效机制。而“图书交换制度”正好取其所长,避其所短,较为彻底地解决了社会捐书长期以来难以取得实效尤其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广大中小学生读书难、阅读难的尴尬问题。

(2)“图书交换制度”整合资源,避免浪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既可整合全区乃至更大范围的中小学校图书资源,又可整合社会图书资源,以科学高效、灵活务实的特色做法让包括农村地区学生在内的广大中小学生长期受益。该项制度受众面广、影响面大,具有长期性、持续连贯性、稳定性和可行性,对于解决整个广西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匮乏问题,推进广西“全民读书工程”和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定会起到特殊的作用。

3.“农村中小学校图书交换制度”的可行性分析。要推行“中小学校图书交换制度”,解决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孩子们的阅读需求,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解决图书的来源,资源才能不断地持续发展。二是要形成网络覆盖,降低成本以达到资源共享。三是要研究出简单复制的模式便于维护和推广。

上述三个问题中,最大问题就是解决庞大的且源源不断的图书资源。笔者认为,这数以百万、千万甚至更多的图书来自于三个方面:全社会捐(换)书、书商无偿提供和政府投资购入。

我们先看社会捐(换)书的可行性情况。要让社会捐(换)书,其实主要是让图书资源富集区唱主角。而图书资源富集区,无疑就是大中城市。

广西目前常驻人口5000多万,城镇人口约180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14.34%,城镇人口占21.90%,全区特大城市3个,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13个,城市总人口1050万人。这些大中城市就是文化资源(尤其是书籍)最集中和丰富的地区,而生活在其中的1050万人口就是捐书的主力军。那么,从理论上分析,他们能捐(换)多少书呢?

以南宁为例。到2010年,南宁的城市人口210万,据抽样调查显示,每家庭都有不少闲置着的或无保留价值、定期作废纸处理的书籍,这是一个巨大的图书资源库。如能发动10%的人参与捐(换)书,就有21万人次参捐(换),按每人每月捐(换)1本计,则为12本/年/人,捐或交换回来的书将达252万册。假设按2年为一个自然损耗周期,按循环交换使用原则,则共有近500万册书籍,其数量完全能覆盖南宁市附近6个县的450万人口。

按此比例推算,全广西的城市总人口1050万,若发动参与捐(换)书的人数达10%,则人数为105万人次,按人均12册/年计,将交换回1260万册书,用这批书服务于城市余下的900万人,农村的3000多万人口,其中农村学生800万人。那么,一年只需交换3次,其所交换的图书数就能覆盖全广西的人口数。而只需交换1次,全广西的农村中小学生都能交换覆盖到。

在此基础上,加上政府的投入、书商的支持和

运作,巨大的图书资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接下来可以开展以下工作。

第一步,政府参与,企业支持,做好宣传,举办“图书交换节”,简称“换书节”。由政府或有远见的书店企业家通过举办“换书节”,鼓励广大读者积极参与有偿换书活动。“有偿”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交换图书的活动中来,而且会逐渐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能更多地选择到好的、有价值的图书。换书的方便,利己利人,资源共享,交换次数增多,读书的机会增多,读书的成本降低。读书的交流增多,读书的乐趣增多,读书的兴趣增加。“换”是为了“活”,“活”是为了方便“用”,活学活用就能创造新的价值。

第二步,政府少量投入,书商积极进货并参与换书,让新书不断,交换常新。政府有计划的投入、书店主动进货和换书,可以满足读者的不同要求,增大了换书的成功机会。书店与读者交换图书,使书店的成本降低,也使读者的阅读成本降低,书店的客流量也会大大增加。读者光顾的频率增多,书店增大了服务的机会,书店将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图书交换市场(中心)。

第三步,给广大目标学校配置图书,形成网络覆盖,做到资源共享。书店或图书交换市场(中心)组织人力,把书配送给各地尤其是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阅览室,并定期定量交换,学生免费阅读。这些学校的学生也可以拿自己的图书来交换、再交换……这种免费阅读和图书交换的做法,不受任何客观主观条件的限制,将大大刺激阅读欲望,极大地解决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匮乏的问题,真正实现全民阅读的目标。同时,书店、图书交换市场或中心通过网络管理,随时掌握图书阅读或交换实情,随时调剂增补,确保“阅读”服务及时、周到、细化,目标准确。

建议刚开始时,每个县确定出有图书室或阅览室条件的20所中小学校,争取给每所学校配置1万册以上_图书,由学校指派一名有责任心、工作态度好、任劳任怨的兼职老师来管理,利用每天下午的空闲时间开放图书室或阅览室。当然,建议政府给这名老师一定的补贴(如每月300―500元)。若学校教工腾不出人手的,可考虑向社会招聘专职生活老师或图书管理员(这名老师最好能同时负责留守儿童的引导、管理、教育工作)。招聘的这名专职生活老师或图书管理员不但品质要好,还需要有一定文化,至少是中专以上学历。专职生活老师或图书管理员每天的工作除了给学生借阅图书外,还要整理、归类好图书,提醒学生保护好图书,不能随意毁坏。每月到指定时间换书时,要配合换书员把该交换到别的学校的图书登记在册,而对交换回来的新书也要进行登记。这一工作要做得细致,因为这些书的所有权是政府(或图书交换中心、书商)的,而不是学校的――但学校有保管和使用的权利,这也是“中小学校图书交换制度”的一个创新和优势所在。

第四步,在上述的基础上,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参与指导扶持,形成长效持久的优质读书服务机制和规划。政府参与、重视与大力支持,指导建立长效“图书交换制度”和“优质读书服务机制”,制定全民读书长期规划,并建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一级换书网络,再以中心城市辐射县一级的二级网络,最后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乡镇、村一级的第三级(阅读网),力争做到覆盖全区。真正让所有目标学校的中小学生每月都能读到较多新书尤其是有价值的课外书,从而促进全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提高。

4.“中小学校图书交换制度”的多种做法

(1)政府参与投资的做法

首先,可以通过“换书节”类似的活动来打响第一炮。建议自治区政府以首府南宁市为中心举办“换书节”,主要领导在启动仪式上宣传“换书节”及其“中小学校图书交换制度”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媒体传播,让每一个南宁市的中小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都能知道,并发动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到“中小学校图书交换制度”中来。

其次,宣传捐(换)书方法。欲换书的,用自己书到指定的书店去换新书,经过书店专业人员甄别其价值后就免费办理“换书卡”,凭卡随时来免费换新书。上述假设成立,如果有10%的学生参与“换书节”活动,换来的书将有500万册。

最后,由政府交指定的书店运作。书店把每天换来的书进行分类,配置到目标学校。建议政府给指定书店2―3折的补贴,确保不亏损。当然,政府还应派督导员对书店的换书情况进行督察,定期进行财务审计。

(2)政府不参与投资的做法

政府不投资,自然要通过市场化来运作。这种情况更加需要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作为公益事业,企业有理由要求政府予以扶持,在这一前提下,由书店进行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并建立起“以书养书”的机制。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同样要通过举办“换书节”的形式来宣传,以解决大量图书的来源问题;二是建立“以书养书”机制,解决好团队的生存问题(图书的筹措、资源的整合、各学校图书的运送和定期交换等,诸多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做――这是一支阵容不小的队伍)。经了解,开设“书画廊”是一条不错的途径,具体做法是:在书店内用一定面积、空间开设“书画廊”,免费为知名或未出名的书画家悬挂展览其作品,并与其签订协议,允许书店在不损坏书画的前提下出租给承租者,按书画的价值每幅书画定在每月租金50―100元不等,以巩固“中小学校图书交换制度”的健康、稳定和长效发展。

上述做法是笔者经过和许多书店老板及其图书中层管理人员多次交流、沟通后论证认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总之,创建好“中小学校图书交换制度”这样一个读者交换书、调剂书的平台,农村中小学生的“读书难”、“买书难”、“读书少”的问题便可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 推广好几条成功经验

1.资源共享法。每个班上的学生一般有十来几十人,每人把手上的图书借或捐出来,放到班上建立一个班队“图书角”。同学们可以自愿地捐出自己所拥有的书,或者暂时借给图书角。这样,积聚众人的力量和希望,图书角的书可以越积越多,大家可共享的资源也就更多。事实上,不少学校这样做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老师输出法。就是倡导每一个老师,将自己拥有的好的报纸、杂志、图书资料等提供出来,借或捐给学生阅读。在交给学生之前,老师可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阅读。当然,语文老师首先要转变认为学生不应该看所谓的“闲书”的观念,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课外阅读。事实上,教师手中的一些优秀的杂志报刊是可以提供给孩子们学习和借阅的。比如《青年文摘》等,孩子们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甚至是摘抄,都是很好的,甚至可以培养成良好的习惯。

3.用好教材法。俗话说,“好文章不怕回炉”,教材都是专家们精心烹饪的知识大餐,可以说很多文章,每读一遍都可以读出新意。老师们应该引领学生认真地学习文本,学习最本质的东西,让课本这一人人都拥有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

4.精读名著法。再穷的地方,再没有好书的地方,教师也是可以想办法弄到几本名著的,关键是意识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教师通过集体解读、重点推荐、激励机制,引领学生精读名著,不仅看情节文字表面的热闹、味道,而且还应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人物形象,还要注意学习品味语言,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5.城乡拉手法。就是发达地市的学校与落后地市的学校进行联系,让城里的孩子与农村的学生“手拉手”、“结对子”,实现图书资源的互补。我们都知道,农村孩子无课外书读,而城市中,许多孩子的书柜中却摆满了少则几十本、多则上百本的各种图书,甚至一些看完后还8成新的图书被束之高阁,有些家长还发愁图书无处可放。如果有关部门或机构能够促成学校间建立起一种帮扶关系,那么山区农村孩子课外阅读的问题,说不定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6.图书漂流法。就是由社会力量捐助一定数量的图书后,将这些书轮流交换到农村学校,比如一个学期一所学校,或者一年一所学校。“书非借不能读也”,这种漂流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用好图书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