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马的故事

马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马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马的故事范文第1篇

马桥故城的历史不长,仅一百余年。

清同治四年(1865年),镇番户(今芳草湖农场)千余民众,为躲避战乱,跟随人称“四豪强”之一的高四来到这里。他们顺洛克伦河(今马桥河)而下,直到沙漠边缘,选择了一片前临河道、后倚沙包、可守可退的地方筑城修堡、开荒种地。为交通和守城的需要,他们在通往城堡的河上架起了仅供一人一骑通过的吊桥,人称马桥,该城也因此得名。于是,高四等成了马桥最早的屯民。

19世纪下半叶的新疆,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沙俄的觊觎吞食,浩罕国阿古柏的举兵入侵,清朝统治者的软弱无能,使得各族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同治八年(1869年),迪化(乌鲁木齐)民团首领徐学功奋起反击,一举击退阿古柏侵略军的一部,收复了景化(呼图壁)。后因孤军无援,寡不敌众,被迫向北撤至马桥。在高四的配合下,徐学功修筑了马桥附城,也称马桥兵城。民团以此为根据地,屯兵习武,伺机打击敌人。

同治十一年(1872年)10月,徐学功侦悉,一支沙俄的武装队伍,伪装成“商队”,由伊犁经奎屯沿沙漠边缘向玛纳斯进发。于是,徐学功率民团在途中设伏,狠狠打击了这支“商队”,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车马,使沙俄的东进先遣分队戟沉大漠,半路夭折。马桥为徐学功抗击外敌提供舞台,徐学功为马桥的历史写下光荣的一页。

也许是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的风沙难以抗拒,也许是赖以生存的马桥河无法驾驭,当战乱平息之后,徐学功的民团走了,高四的屯民也返回了上游。马桥,留下两座废弃的城堡和一个叫马桥的地名,匆匆地结束了它短暂的历史。

到公元1958年,沉寂了近百年的马桥又来了一支人马,一支由兵团农六师党委派来的垦荒队伍。人们在城堡的旁边架起帐篷,安营扎寨。

此时的马桥城,破壁残亘、杂草丛生,野兔在城里奔跑,黄羊在墙下乘凉。未被风沙完全掩埋的田垄,诉说着曾经有过的春种秋收。蜿蜒的马桥河两岸胡杨郁郁葱葱,红柳枝繁叶茂。马桥河给这支屯垦队伍的启示就是:要开发马桥这片肥土沃野,首先必须降服马桥河。

率领这支队伍的指挥员张鸿川,深知水在新疆农业生产中的极端重要性。他在对垦殖地的水土资源进行调查后,决定从治理马桥河人手,首先解决灌溉用水的问题。他决心以最快的速度在马桥河上筑起三道大坝,准备拦截即将到来的洪水。

为了赶在洪水到来之前筑好堤坝,全体干部战士带―上铁锨抬把,背上背包干粮一齐来到马桥河,挑土筑坝。他们在燃起簿火,夜以继日地工作,饿了啃几口高粱面馍,困了就躺在红柳条子上闭闭眼。他们在短短几周的时间里,用铁锨、抬把筑起了宽十几米、高七八米的3条拦水坝。

8月底,洪水来了。人们对它的威力显然估计不足,头道坝被洪水一冲而过,二道坝也被一举荡平。所有的人都震惊了:秋播、粮食、生存…这一切完全寄托于第三道坝了。洪水吼叫着继续向前奔涌,张鸿川指挥大家向第三坝集合。当第三坝也同样面临危险的时候,人们跳下河水,手拉手组成一道人墙.护在坝前。坝上的人继续用树枝和泥土加固坝堤。水位不断升高,坝堤也在不断加宽加高!军垦战士用血肉之躯治服了马桥河。四天四夜的苦战后,干涸的马桥河泛起了滚滚波涛。

这一年,人们用拦截的洪水,浇灌了3700亩荒地,并全部种上冬麦。第二年小麦丰收。不久,人们又在马桥河的上游建起了大海子水库,马桥河被彻底治服。

如今,傍城而过的马桥河,只留下干涸的河床。它的输水功能已被一条长18公里的防渗砼板干渠所替代。当年军垦战士修筑的拦河坝也蔼然无存,每年的洪水已安全蓄人大海子水库。马桥河沿岸的河床上茂密的胡杨、红柳,是马桥人保护自然环境的结果。

马的故事范文第2篇

2、有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很稀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但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将马找到。

3、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4、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5、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马的故事范文第3篇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文章来源,网址}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坚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马的故事范文第4篇

“我们来写个故事吧!”这条河说。

“好哇!”河里的方块字拍拍手道。

“很久很久以前,有只很顽皮的河马……”河这样写着。

这时,恰好来了一只河马,从河这边游到对岸去,河里的方块字被他一搅,秩(zhì)序全都乱了,本来是“很久很久以前”,这下变成了“以前很久很久”。

“唉!你真是只顽皮的河马。”河对河马说,“你把童话故事给搅颠(diān)倒了!”

“实在抱歉得很呀!”河马说,“也许我游回去会把方块字的顺序排好呢。”

于是,他又从对面的河岸游回来,爬上岸时,他一不小心踩在一块滑石上,又掉进了河里,再次把方块字给搅乱了。

哼!这条河可生气了。河马慌张地跑到岸上去,看到河里的方块字变成了“以前有只河马很久很久很顽皮的”,这真是糟透了!

“河马,都怪你!”这条河说,“每次刚开头,你就跑进来把方块字弄得颠三倒四。现在我要重新开始,你可不要再跑进来哦!”河马点点头。

“很久很久以前,有只很顽皮的河马,住在这条河边的草丛里……”下面该怎么写呢?写完这句话,这条河却想不出一个关于河马的故事。

河马说道:“我来帮忙呀!”他扑通跳进河里,然后向对岸游过去,这时,他的脑海里闪现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河马在河里遇到一条小鳄鱼。

“这块石头真大!”小鳄鱼爬到河马的背上享受日光。

“河里才没有那么大的石头呢。我可是有名字的,叫小马哥!”

“哦,原来是石头小马哥。”

“不,不,我是河马,我的名字叫小马哥。”

“哦,原来你是河马小马哥,很特别的名字,我很喜欢!”

“真的吗?我妈妈也说过,我的名字很特别,是唯一的。”

“小马哥,你要是到我家来的话,我妈妈会请你吃肉的。”

“听你这么一说,我都觉得饿了。不过,我是吃青草的小马哥。”河马说,“我要回家去了。”

“接下来该怎么写呢?”河马着急地问这条河。

“既然有了开头,我就写下去吧。至于故事内容嘛,那可得保密,不过,请你放心,这肯定是故事书里的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条河说。

“太好了!”河马高兴地说,“我要走了。再见!”

“再见!”这条河跟河马道别。

马的故事范文第5篇

忧:找不到素材?

“我喜欢观察朋友的言行举止,这些都是我创作的素材。”

翻开马广源的作品表,你会发现这个80后编剧的作品实在是风格多样,从古装传奇大戏《秦香莲》、《凤凰牡丹》,再到充满时尚气息的《单身女王》。但其实,马广源最为人所熟悉的作品还是那些关注生活的都市情感剧,比如热播的《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家产》、《离婚前规则》等。在采访中,马广源也坦承,自己的确偏爱生活剧。他说:“其实,我写东西就是要着重表现现实,要贴近日常年轻人的生活。说实在的我并不擅长写婆媳剧,因为我是一个男编剧吗,我比较擅长写年轻人的情感故事,写80后的生活。”的确,无论是《青春期》还是《离婚前规则》,甚至是现在正在拍摄的《结婚前规则》,马广源都能在作品中表现出当下80后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或许和他自己80后的身份有很大的关系。

而说起为什么喜欢生活剧,马广源认为是源于自己非常喜欢观察生活。他说:“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人们常常忽略了它,可是我就是喜欢观察身边人的言行举止,大事小情,我很喜欢和朋友相处,聊天、吃饭,然后这些都会成为我创作的素材。常常会有身边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你怎么又写我了,要请我吃饭。”马广源表示,他作品中的故事大部分都是源于他和朋友们的真实经历,很多观众以为狗血的桥段,却是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的故事,“比如在《离婚前规则》里有个剧情,说妻子去移动公司卫星定位丈夫的手机,老公呼叫转移到朋友手机,双方斗智斗勇。其实在我朋友的生活中,老公应付老婆查岗的故事比这个更夸张,如果在电视剧里观众会说很假很狗血。”马广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人们常常忽视身边的这些故事,“其实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很好玩的事情,但是现在的人常常忽略,我就是比较‘三八’,喜欢注意这些小细节、小故事。”他更笑言:“我常常和一些朋友们说:‘编剧不三八,就写不了东西’。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是道理却很实在,做编剧就是要留心生活。”

苦:编剧也有职业病?

“经常找中医按摩,写作时爱吃话梅”

作为现如今的知名编剧,马广源的作品可是一部接着一部,为荧屏奉献了许多叫好叫座的电视剧集。然而,编剧这个职业并不轻松,在创作电视剧《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时,马广源就曾经为了找一个适合的切入点而时常失眠,在其后,马广源也常常为了创造有新意的作品而付出巨大的努力,他慨叹:“创作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很多人都说我的东西可能会有些套路,比如非常喜欢写三个男人的故事,其实我作品中的铁三角模式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我希望能够玩出一些新意,这个就需要我费尽心机,过程真的比较痛苦。”有过创作经历的人都会知道,写作其实是一个痛苦、枯燥的过程,常常需要一个人面对电脑,一坐就是很久,马广源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我就是在电脑前一坐就6个小时,写完后,后背就像是一块铁板,特别疼,后来就只好找中医去按摩,真的是挺痛苦的。”

面对艰苦的创作环境,每个编剧都有自己的解压方式,而马广源也有着非常独特的小习惯,他表示:“人们都说编剧是‘大烟枪’,思考创作的时候喜欢一根接着一根地抽,但我是不抽烟,不喝酒的人,所以写东西心烦的时候,没有思路的时候,我就喜欢吃一些酸的东西,现在我还是经常吃话梅。”虽然创作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是马广源却非常享受现在的这种创作状态,他表示在写剧本时,自己常常会进入浑然忘我的境界,“创作总是有很难熬的时刻,但是一旦过去了,就会刹不住。我自己就很喜欢创作时的感觉,我是真的可以融入到作品中去,完全进入到这些故事情节当中,有时候还会自己大声地念台词,那个时候什么腰酸啊,背痛的,就全部都不知道了。等到写完了,才会觉得累,但是写的时候真的是很享受,很忘我的。”

乐:找到方向

“心平气和会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马广源有很多作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当问起他最喜欢自己的哪部作品时,他说:“其实以前我觉得自己最喜欢的是《离婚前规则》,因为这个作品费了我很多的心血,而且出来之后效果特别好。但是,现在我真是非常期待正在拍的这部戏。”

马的故事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先锋小说,形式主义,马原,格非

 

先锋小说亦称“新小说派”,指的是1985年前后崛起的一种特定的文学思潮与创作形式。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格非、苏童、余华等,他们深受到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认为形式即是内容,强调形式对内容的决定作用。他们迈着形式主义的步伐,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学创作,作品中的语言肆意嬉戏,结构如同迷宫,叙述随意而不连贯,认为文学本体的意义只在于文本的生成过程和阅读过程,并不在于所谓的认识意义。最早的时候人们对先锋小说的关注是因为它注重叙事,先锋小说家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并非故事的“内容”。本文将通过具体作品对马原的叙事圈套和格非的叙事迷宫的分析,粗略的探讨先锋文学作品是如何体现形式即内容的。

一、马原的叙事圈套

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上“怎么写”比“写什么”更为重要,他把“怎么写”推向了极端。他认为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叙述故事的方式。他创作的《拉萨河的女神》中,把几个没有什么因果联系的故事拼凑到一起,并不在意故事的内容,关注的是如何去叙述这一故事。在他的《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小说中,曾经写过,“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文学艺术论文,我写小说”,通过元叙事打破了小说所表现出的假定真实性之后,又进一步把现实和虚幻混为一体,让读者茫然失措、云里雾里。

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作者采用了独特的叙述方式,就是打碎以后进行的重新组合,即是打碎以后造成时空交错的效果让读者落入他的叙事圈套。他开篇就直白的写到“信不信由你,打猎的故事本来就不能强要人相信的。”说明了他丝毫不在意文本的真实性,这对他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跟现实主义文学要求艺术的真实性截然相反。自此,马原为他的叙述拉开了序幕,并在这一过程不断的瓦解作品的真实性和意义。《冈底斯的诱惑》给人的感觉的“看不懂”,因为它没有故事情节上一点都不连贯,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它的随意性特别强,现在的时间和过去的时间随意颠倒、把没有因果联系的几个故事拼在一起。其中叙述了作家自己的故事、猎人穷布捕猎野熊的故事、姚亮和陆高去看天葬的故事、藏民顿珠、顿月这两兄弟的故事,它把一个个不相干的故事拼凑在一个结构框架中,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品产生了很强的距离感,造成了陌生化的阅读效果。可以说,马原并不注重在故事情节上的叙述,他说追求的是怎样去叙述故事情节,注重的是在形式上的超越。

《虚构》是马原的又一部代表作品,它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人到西藏去,误入了一个村子,而这个村子竟然是麻风病村子,在他经历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人与事后,又出了村子。但是在小说的结尾讲到,“我”是五月三号进村的,明明已经在村子里过了好几天,可是外面却还是五月四号,这一结局说明了整个小说都是虚构的,一切都是马原的想象,不存在任何的真实性。而在小说的一开头,就写到“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我喜欢天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耸人听闻。”他用叙述故事的人的身份直接进入了小说,让读者认为这一切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统的小说中作者一般都是特别注意隐藏自己,马原却不然,他的小说非常注重引入自我、强调自我。在《虚构》中,他有着两种身份,一是被故事中被叙述的人物,一是正在叙述故事的作者。明明是自己在写一部虚构的作品,但他又极想让作者相信他进入了作品中,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文学艺术论文,使得读者在云里雾里中掉进了他的叙事圈套。他讲究的是如何去叙事,如何让读者落入他的叙事圈套杂志网。在《虚构》中,马原说过,“我讲的只是那里的人,讲那里的环境,讲那个环境里可能有的故事。”可见他并不注重小说的内容是什么样子的,而是怎样去叙述小说的内容。

二、格非的迷宫叙事

格非是先锋小说群体中的一个重要作家,他的小说深受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形式主义”的特色。迷宫是博尔赫斯对世界存在的一种认识,是他的小说的母题之一,也是他作品中的独特想象。格非同博尔赫斯一样,他的小说中有一个个的迷宫,从而使他讲的每个故事都扑朔迷离。他的小说经过形式主义的改装,凸显了语言技巧和叙事智慧。格非的小说就是以故事体出现的“反故事”,他通过讲故事实行“反故事”的技术操作,来解构小说的“在场”,从而体现了他的故事迷宫里的神秘主义倾向。

在他的《褐色鸟群》中,采用的是两个故事的嵌套,一个故事是“我”认识多年的女人棋来“水边”看“我”,第二个故事是“我”跟棋讲述了自己和另外一个女人的故事。但第二个故事说得扑朔迷离,“我”对那个女人的雪夜追踪开始的时候挺真实的,但在若干年以后,“我”再次与那个女人相逢,但她说“我从十岁起就没有去过城里”,说明整个叙述都是虚构的。而在小说的最后,棋又一次来到“水边”的时候,却又显示出与“我”并不曾认识。作者又一次否定了整个小说的真实性,说明所有的一切都不存在,都不是真实的。像迷宫一样嵌套的结构,这其实是一个本源性缺失的故事,它的出发点是为了证实“在场”,但它最后什么都没有证实,所谓的“在场”者根本就“不在”。格非从文学的虚构性出发,不断的用一个被语言所描述的事实去否定另一个同样是语言所描述出来的事实,让作品中的事实相互否定,从而使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努力去突破叙述在文中的支配地位,忽略内容的作用,使得一切都成为一种虚构、一种叙述,成为永远处于在场和不在场之间的滑动。内容并不重要,所有的一切只是一场虚构,那么如何去叙述自然是高于一切的,

《青黄》也是这样的一部小说,让读者在叙述的迷宫中穿梭。整个小说讲的是探访“青黄”到底是什么。作者写了“我”对九姓渔户历史的调查,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个有争议的名词“青黄”的确切含义的寻找。在调查之前文学艺术论文,“青黄”便有三种解释,一是漂亮的名字;二是春夏之交季节的代称;三是一部记载九姓渔户生活的编年史。然而,通过“我”的调查,非但没有澄清“青黄”的歧义,而且让“青黄”的意义更加迷离了。作者在情节的发展中不断设置疑点,特别是在情节的交汇处留下空白。小说中留下了太多的悬念,比如收留张姓父女的那个老艄公端午节为什么会翻船?张姓男子到底有没有死,是不是还活着?李贵在麦村留宿的那个雨夜到底有没有出去?如果不是“梦游”,那他到底想遮掩什么?而李贵又是谁?这些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最终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让读者在作者的语言迷宫中茫然失措。格非的《青黄》是关于追踪“不在”的故事,而“我”在寻找“青黄”确切含义的过程中,却渐渐背离了主题,离“青黄”越走越远,叙事陷入了悖论,成为了一个永远不能进入、无法到达的彼岸。其实,小说《青黄》的意义已然超越了故事的本身,淡化小说的内容,在叙述的过程中把“形式即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

总而言之,先锋小说对小说叙述方式和语言形式的大胆探索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它对后来的小说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它让小说几乎成了纯形式技巧的把玩,使得读者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从而走向了没落。的确,文学需要有新的突破,但这并不是只在形式上去进行研究,去走形式的极端,应该是形式和内容的双重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余昌谷.当代小说家群体描述[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马原.马原中篇小说选[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5]格非.格非作品精选[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6]曾文蕊.限制视角下的先锋——从格非的《青黄》说起[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07(04)

[7]张文.20世纪80年代探索小说产生的西方文学背景[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马的故事范文第7篇

我先讲了个故事。告诉大家,确实可能只是传说,但很有趣,因为古人连故事也讲得很风雅。

故事开始了,学生们个个聚精会神地听着。

“据说,韩愈有个侄孙叫韩湘子。”“哦,韩湘子呀!好像是个神仙耶!”有学生喊了起来。“对呀,就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

故事讲完后,学生们也读懂了这首据说是韩湘子的诗――

青山云水隔,

此地是吾家;

手扳云霞液,

宾晨唱落霞。

琴弹碧玉洞,

炉炼白朱砂;

宝鼎存金虎,

芝田养白鸦,

一瓢藏造化,

三尺新妖邪;

解造逡巡酒,

能开顷刻花。

有人能学我,

同共看仙葩。

“潇洒吗?”“潇洒呀!”“哪儿看出的?”陈种民举手抢答:“手扳云霞液,宾晨唱落霞。”“韩湘子本事大吗?”“大呀!”“从哪儿看出来的?”“‘一瓢藏造化,三尺新妖邪;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法术无边哪……”

于是,为了奖励学生们的品悟能力,我又讲了一个故事,故事中引出了韩愈的另一首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学生把这首诗读得七八分熟后,到第二节课就开始诵读《马说》。通晓大意后,学生们很有兴致地一遍遍诵读,扎扎实实地读了十几遍,一部分学生基本就能背诵了。

在讲千里马时,我顺便问学生:“你是千里马吗?认为自己是的,请举手!”结果只有文德一个人举手。我马上说:“你看看,我心目中的文德就是这样真正的千里马!你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千里马,别人怎么把你当作千里马呢?你的脑袋本来是千里马的脑袋,要‘一食或尽粟一石’,每天‘吃’的知识就该超乎常人的量,结果你非把自己当作什么呀?”“驽马。”陈种民大声说。“对,慢慢地,‘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能尽现。”“对呀,连常马的能耐都不具备啦!”

“所以,我们很多人长着伯乐的眼睛在看别人是不是千里马,而对自己的评判却常常不到位,浪费了爹娘给的(千里马)种子,最后是‘骈死于槽枥之间’。”

许多学生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有的学生会心一笑,马上小手林立地嚷嚷:“我是千里马!”

野史也好,正史也好,对孩子而言都是“史料”。上完课后,董合笑着说:“我知道这是个传说,因为根本就没有神仙。”

马的故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学科知识历史教学设计马戛尔尼访华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101

一、案例呈现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旁听了一堂教学公开课,课题是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开课教师讲述了马戛尔尼访华的故事,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故事是这样的:18世纪末,英国的工业革命蓬勃发展,为了寻找海外市场,英王乔治三世派马戛尔尼出访大清帝国,但由于礼仪冲突和文化差异,英方想与中方进行贸易的计划失败了,于是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

二、案例反思

反思一:马戛尔尼访华的故事无论从历史发展的时序性还是历史事件的关联性来看,与都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但刚刚步入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对“东西方礼仪的冲突”和“文化的差异”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的经验积累还很难说,因此用这则故事来渲染战前的气氛容易使学生理解困难。

反思二:如何把僵化的学科知识转化为灵动的学科认识,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拨动学生的思想琴弦,是一节课的教学立意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点考量,可否在课堂上对故事进行重新编排?

三、重新设计

1.放大故事细节。笔者选用端木赐香的《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全景解读》一书中记录的马戛尔尼访华的礼品清单作为故事索引:马戛尔尼带的礼品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欧洲最精美的天体运行仪,标有世界各国的位置、首都、山脉和河流的地球仪;英国最大的军事装备,拥有最大口径和110门火炮的“君主号”战舰的模型、榴弹炮、迫击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现代炮兵装备;一套英吉利大型图册;赫哲尔望远镜、秒表、帕克透镜、油画;热气球、车辆等等。马戛尔尼希望自己的卫队能表演欧洲火器操给乾隆最喜欢的福康安将军观看,没想到这位将军不失大国风范地回复:“看也可,不看也可,这火器操谅来没有什么稀罕。”陪着热气球而来的那位热气球驾驶员,也没表演一把的机会。故事简洁明了,对初二学生而言,其中含义一清二楚。

2.调整出现位置。改编后的故事在课堂的尾声部分呈现,意在通过战争的原因、经过、影响等知识性内容的讲解,重点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对今天国家和社会的启示,从而升华出本课的教学立意。

3.选用铺垫故事。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立意,拨动学生的思想琴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再引入喻大华 《道光与》中的一个小故事:从1842年8月上旬开始,清政府的代表耆英、伊里布和英国代表璞鼎查开始了和谈。为了加深耆英等人的畏惧心理,璞鼎查邀请他们到军舰上参观,向他们炫耀武力。看到英国军舰在长江上行驶的速度很快,船舷两侧的明轮(当时的螺旋桨还不是放在船尾,而是两侧)排水击浪,气势空前,清朝官员普遍猜测,说船舱里肯定有一群牛,像拉磨一样在奋力地拉,结果上了“贼船”发现,一头牛也没有。

在两个小故事之间设计问题和过渡语:清朝官员对英国军舰的认识说明了什么?你们可知道,50年前,英国人曾把这些最新技术当作礼品送给清政府,但结局怎样,说明了什么?你从中有何感悟?相信学生一定有很多感慨,也理解了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自高自大的民族心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技不如人的武器装备、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等等),进而领悟到这场战争给今天国家和社会的启示(坚持对外开放、努力学习世界先进技术、紧跟时代潮流、落后就要挨打等等)。

四、一点感悟

1.教师必须广泛阅读。现行的初中历史课本的特点是内容上侧重于大事件、评价上倾向于大方向,这使历史教材缺少了故事细节,使学生出现了“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的现象,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把生动、有趣、睿智的历史故事带入历史课堂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历史故事正是从广泛的阅读中来,因此,读历史专著和专业杂志应该成为一线历史教育工作者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