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音乐教学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教学反思确实是一项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那音乐教学反思这么些年额?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音乐教学反思,来欣赏一下吧。
音乐教学反思(一)音乐欣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资料,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的资料选取、途径手段、组织形式表现出多元化、多通道化、多媒体化等特征。对于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能够为我们更好的从事幼儿园音乐活动带给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透过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使我们认识到:教师和儿童在活动中就应是互相构建、共生互长的。儿童的知识经验透过教师的引导和提升日益精细化、丰富化、多维化、教师则透过对儿童反馈的敏锐的觉知和借鉴到达对儿童的理解和尊重,是师幼双方都能到达一个新质的生成、飞跃。
幼儿园整合理念下音乐教学活动实践反思
整合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它既是一种形式上的整合,更是一种理念上的整合。在形式的层面上,音乐教育活动的整合是指将音乐教育活动与其他学科领域活动之间的交叉、联系和联合;在理念的层面上,音乐教育活动的整合是指用一种整体的眼光看待音乐教育活动的性质,使音乐教育活动超越于学科本身的视野,赋予幼儿更为丰富的眼光,使其能从艺术的、科学的和人文的眼光来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由duanmeiwen.com整理]
一、根据幼儿的兴趣选取音乐主题活动主线
音乐本身对幼儿是否具有吸引力,幼儿情感体验与游戏经验对幼儿的学习发挥着必须的作用。在实施音乐主题教育前,教师应充分担当起观察者的主角,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包括幼儿获得经验的方式,这样才能寻找到音乐素材的“生长点”,并据此确定相应的音乐主题活动,从而让科学的、启蒙的活动资料与自然事物现象密切联系起来。如我发现平日里孩子们对操场上的哈哈镜十分感兴趣,他们乐此不疲地照着、笑着、逗乐着……幼儿照哈哈镜的游戏经验赋予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歌曲《哈哈镜》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的说唱歌曲,它体现的是人的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我选取它作为音乐主题开展的音乐主线。
二、有机整合各领域的资料为音乐主线服务
整合的理念,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它提示我们教育资料要全面,即同一个资料的学习能够实现多种价值,既要关注认识的价值,又要关注情感的需要,避免过于单调的知识传授,从而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整合的教育资料要适宜,即要从实际出发,充分思考整合的必要性,有机整合各领域的资料,看它们是否贴合幼儿的现有需要;是否对音乐主线有辅助教育好处;是否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潜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哈哈镜》歌曲教学后,根据活动需要与幼儿的兴趣,汲取各领域相适合的资料,我们整合了语言活动“狮子照哈哈镜”、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和亲子活动“搞笑的哈哈镜”等领域的资料,进一步创编并生成了“哈哈镜”的主题活动。
三、采用整合的教育教学方式让音乐“说话”
要体现整合教育的观念,教师就就应克服单一化的思维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鼓励幼儿从多方面来认识和表现。
(一)让音乐材料“说话”
音乐活动能够利用其特有的艺术性,将音乐的优美旋律、变化的节奏和不同的音色与幼儿生活情境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材料“说话”。透过多种途径,引导幼儿与各种音乐材料互动,从而提升审美情感。如亲子记录“搞笑的哈哈镜”,发动家长协助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哈哈镜,并用图画、标记、文字等方式记录探索结果;引导幼儿把自己照哈哈镜的模样用好听的词汇编成说词,帮忙自己记忆……在这些活动中,幼儿能够经历一种更为丰富也更为主动的学习。又如,围绕音乐主题开展,我在探索区投放了平面镜、放大镜等材料,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去发现、去探索放大镜镜像产生的神奇效果。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拿着镜子在自由交流着:“放大镜一面是鼓鼓的,另一面是扁扁的”“镜子会反光,放大镜也会反光的”“鼓鼓的这一面照的东西变小了,扁扁的这一面照的东西变大了”……在自由的科学探索中,幼儿不仅仅认识了放大镜镜像变化的特性,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资料。
(二)让幼儿用音乐“说话”
要培养幼儿的乐感,就务必让幼儿自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用音乐“说话”,进行个性化的表现。活动不限定于一次完成,而是在一个连续的过程性活动中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并将经验迁移到新的材料中,让幼儿结合自己对新材料的理解,运用动作、创编和合唱等多种方式尽情地用音乐语言表达个人感受。
1.为歌曲配动作
根据该音乐素材的特点,即双声部说唱的地方有问奏音乐,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听辨歌曲中的问奏,创编照哈哈镜的滑稽动作。借助幼儿间的思维互动,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如在思考用什么滑稽动作表现照哈哈镜时,幼儿开始只是用诸如踮脚尖、半蹲等动作来表现形态上的变化,但是随着活动的深入,幼儿的创意越来越多,从身体动作到面部表情都表演得妙趣横生。同时,在为歌曲配动作时,有些幼儿一个接一个地做滑稽动作,结果出现了混乱,但我并没有加以制止,而是及时找到了原因――幼儿过于热衷滑稽动作而忽略了音乐。于是,我肯定了幼儿在动作上的创意,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倾听乐曲,并根据音乐的变化逐步控制自己的动作,使动作与音乐相协调。
2.为歌曲编歌词
根据节奏创编歌词,将创编歌词的学习融人到变化橡皮筋的“魔术”当中,有效地激起了幼儿创编兴趣。如:圆滚滚、胖墩墩,长又细、瘦又高;小小的、肥肥的,高高的、短短的;宽宽的、扁扁的,瘦瘦的、长长的;长又细、圆又胖,高又瘦、短又小;长又长、厚又厚,扁又扁、粗又粗……创编完歌词后,以游戏“照镜子”的形式说唱歌曲。
3.双声部合作演唱歌曲
运用小组合作演唱的形式,一组用歌词伴唱,另一组有节奏地说歌词,两声部同时合作说唱歌曲,将歌曲教学画上圆满句号。贯彻整合教育理念实施音乐主题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实践、思考、审视、反省而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深刻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蕴涵的“以幼儿发展为本”思想,在音乐主题教学组织中真正做到:尊重幼儿、发展幼儿的个性、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最终实现“审美与快乐”的音乐教育理念。
音乐教学反思(二)《对花》是一首河北民歌,是我国北方广泛流传的一种小调。通过让学生学习歌曲《对花》,学习手绢舞,从中了解华北民间音乐的地域风格色彩,使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的民间音乐文化,体现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理念。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用有河北地方特色的音调来演唱歌曲《对花》。本课的两个音乐知识(对唱和表演唱;上滑音)的学习我放在唱歌的教学中,一方面,我要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活动中去进行对唱和表演唱,另一方面,两个知识点与对花调的风格形式紧密相关,如:曲调中的上滑音正是凸现了其他地域色彩的装饰,演唱是要准确的把握歌曲的地方风格,就必须唱好上滑音。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体会歌曲的地方特色,自主的运用手绢舞这种形式表现歌曲《对花》。引导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创编歌词、进行表演。所以在介绍手绢舞时把舞蹈的要求讲的清楚,使学生易于接受,在表演唱时要注意用情绪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并能准确的跟着歌曲的节奏表演。在创编歌词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做到心中有数,了解一年四季花开的自然生长规律,了解花卉的名字,以免张冠李戴。在示范是还可以提到“反对花”即由冬季对起倒摊到春季。让学生用逆向思维方式想问题。
在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把握中,我把歌曲教学做为重点,从舞蹈导入歌曲时我启发学生说说用什么演唱形式表现愉快的心情,让学生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进而导入表演唱和对唱,层层深入,引入歌曲《对花》。在这个环节的把握上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的巧妙设计在上滑音演唱时教师让学生发现乐谱上的记号,从而讲解上滑音,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演唱加深学生对上滑音的印象。在表演唱时要注意用情绪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并能准确的跟着歌曲的节奏表演。把歌舞的生动活泼表现出来。
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感觉自己对本课的一些设计听、唱、跳、创编等环节中都与以往设计类似,所以在唱歌环节的设计上,我采用了分句对唱的方法。在设计本课的导入时,我也绞尽脑汁的想了很多方法,如:游戏法,情景导入法、师生表演法、等等,最后我采用“变魔术”的方法,变出手绢,让常见的手绢花出示起来比较新颖。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教师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基本动作、学习歌曲、创编歌词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本课学习河北民歌,让学生了解了河北民歌和河北民间舞蹈,弘扬了民族音乐,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体现新课标“弘扬了民族音乐”的新理念。同时,在教学中我还要改掉一些不足。像:没有把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教师的表情还不够,情绪不够,没有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不能充分调动课堂的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太平稳。在语言组织表达上要更亲切更有趣,示范时要表情更丰富,表演时要更夸张到位,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个人的魅力,才能把歌曲的情绪很好的表现出来。
音乐教学反思(三)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针对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每一节的新授课都要课下好好准备,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
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
作为音乐教育者,几年来,我尝试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快乐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趣味的学习音乐。既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又达到了学习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末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呢?面对每一课程的教学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教学设计要符合本课氛围环境的需要,创设教学需要的场景、情景、意境,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既合理又科学的引领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二年级下册第一课表演《郊游》中,本课以体现《春天来了》为主题,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及表演《大树妈妈》,学生已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色彩,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郊游》是一首台湾童谣,歌曲叙述了孩子们手牵手去郊游,观看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从另一侧面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在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及相关内容后,我大胆的进行教学整合,将欣赏、律动、游戏、表演贯穿于一节课,抓住学生好奇心,让其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如何去整合这节课?如何更好地把握重点难点,抓住突破点?我在教学后进行了反思,以下便是我的点滴反思:
一 情景导入的反思
伴着优美的上课铃声,孩子们抱着好奇的心理,探究揣摩老师的一举一动将给这节课带来什莫,此时此刻的我,没有浪费这一时机,而是在教室中浏览欣赏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用点头、微笑等小动作默默的传递着对学生的赞美之情。不经意的举动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让我与他们的默契与信任从一开始就建立起来。铃声过后,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的绘画作品让我更加地认识到你们的生命是这样的天真浪漫,渴望美好。你们的生活就像春天一样绚丽多彩,无限美好。”学生被我声情并茂的语言所感动所吸引,正当学生回味的时机,我播放了一段表现春天音乐的旋律,学生的情感沉浸当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我提问学生说出音乐描绘了哪些景物,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伴着歌声《郊游》有节奏的踏步,并告诉学生:“我们要一起走进大自然,共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
通过这一独特的导入,在课的一开始就引领着稚嫩而又充满激情的心灵走进音乐的殿堂,让学生遐想即将发生的故事,使其展现出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 教师教色的反思
本节课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为——导游,我们出游的路线为“走进森林——上山——凉亭观景——下山”路线设计好了,就需要我一步步将学生引领,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一位音乐教师应该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在关键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像到了一处好风景我们不需要一个劲地说,而是使其自由的观光,自由的畅谈心中的感想。
三 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教法的反思。
《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针对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的教学手段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服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郊游》这节课,教法我采用了情景创设法,目的在于营造符合歌曲这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其次,还采用了听唱法,不同以往的是听唱法的采用不是集中在一起按照初听——复听——再听的过程构成,而是穿插在四个旅游景点进程的当中,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踏着轻快的步伐来感受音乐的节奏、节拍和情感。最终,在“凉亭观景”的场景中以大家游戏娱乐的氛围中学会歌曲,表现歌曲。最后的教学方法是:体验法,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本课春天主题的理解,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完美,使学生融入音乐,体验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和享受。为此,我结合歌曲《大树妈妈》在第一场景“走进森林”提出“你们都看到了什莫,听到了什莫?”的问题中引导学生注意与已学歌曲相结合来抒发自己初到森林时的新奇感受。其次,在“上山”的场景中,我以号召的口吻,使学生注意到上山道路的崎岖与危险,并自发的用手拉手、擦汗、上气不接下气、低头弯腰等肢体语言来表现大家上山时的步履艰难与团结互助的友爱精神。此时,当学生们胜利地登上山顶时,播放一首《嘀哩嘀哩》,又再次勾起学生回忆路上的所见所闻及站在山顶时所看到的大好河山,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把站在山顶上的喜悦之情和对河山壮丽的感慨之情交织在一体,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了。这正是本课的难点,为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表现《郊游》这首歌曲起到了承上启下及激感的作用。最后,再“下山”的情景当中,配合聆听《春晓》这首春风化雨的艺术歌曲,使学生心灵得到了抚慰,品格得到了升华。
四 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学法的反思。
本课的学法设计以适应学生发展为本,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活动中获取知识、经验与技能。以下便是本课使用的几种学习方法:
1 游戏学习法 通过各种游戏,让每位孩子主动的参与课堂,积极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在游戏中,让他们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并能在热烈的有组织的学习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合作交流法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个体都存在不同的个性差异。因此他们的音乐素质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给他们创设开放的轻松的学习环境。可以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交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营造一种和谐的共振的氛围。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在合作中培养了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完善自身的个性。
3 幻想法
音乐是思维强有力的源泉。让学生在学习的氛围中采用幻想法,让学生展开想象,畅谈自己的想法。
4 探索法
采用这一学习的方式,就如苏霍母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就更加强烈了“。
五 课后反思
【关键词】社会音乐教育;歌唱教学;教学优势;教学劣势;反思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93-02
一、社会音乐教育概述
社会音乐教育,顾名思义,指的是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音乐教育。它不是校园教育,校园教育的范畴相对较小,在校园中可以接受音乐教育的人都有年龄的约束,校园教育虽规范化、专业化,但是限制了学习音乐的人的范围;而社会音乐教育的范围就比较大了,只要是社会中的成员,都可以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这也符合我们“终身学习”的理念。社会教育相当于校园教育的一个延伸,我们在学校中学习了音乐知识,等到毕业了,不能留在学校继续学习了,但可以通过社会音乐教育继续学习感兴趣的音乐知识。无论年龄大小,只要你想学习音乐知识,都会有合适的地方让你学习。
二、歌唱教学情况基本分析
歌唱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歌唱。那么在社会音乐教育中的歌唱教学,就是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教会这些不能在校园中学习的群体歌唱。笔者以为,对于这些群体,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硬件条件分析。社会音乐教育,没有规范的教室、没有固定的讲师、没有可参考的教材,所以在硬件条件上,我们要尽量解决好这些问题。在教室方面,政府投资组建的文化馆、音乐交流室,是一个好的去处,由政府组建,公益性较强,可以在里面进行知识的学习;在讲师方面,我们可以联系高校任课教师,请他们在业余时间来进行专业的指导;在教材方面,P者以为,音乐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经典的音乐,也可以是流行的音乐,只要学员感兴趣,愿意去认真学习,都可以作为教材,而且对于发扬个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软件条件分析。有些社会中的人员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自己之前没有在学校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基础不如在校学生。这样的想法有些自卑,也不客观,虽然没有在学校中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但是他们的音乐造诣不一定会比在校学生差。我们要多鼓励这些人员,如在教室里贴上一些励志标语;在网络中设立专门的网站进行宣传,帮助他们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让他们认为,在社会音乐教育下学习音乐知识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一件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了科学知识,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三、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优势分析
(一)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更加刻苦。在社会音乐教育大背景下进行歌唱学习的人,他们明白自己和在学校中进行专业学习的群体之间存在着差距,正是这种差距,使他们更加刻苦地去学习歌唱知识。这些人积极、努力、向上,出于对歌唱事业的热爱,发自内心地学习歌唱知识。相比之下,在学校中进行专业歌唱学习的学生因为自身条件优越,难免会出现懈怠的情绪,没有压力,学习动力不足。那么总有一个积极向上不断进步的群体去学习歌唱,这是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的优势之一。
(二)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更加自由。不同于学校中的专业歌唱学习,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发展方向更多,更加张扬个性,每个人都向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在校园中进行歌唱知识的学习,有一个特点就是井井有条、秩序井然,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歌唱知识都是学校统筹安排好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跟着教师去学习,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不仅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在社会音乐教育中学习歌唱知识的学员是相当自由的,他们可以选择任何一种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音乐进行学习。由于是自己擅长的,所以入门或提高得会更快一些;由于是自己感兴趣的,所以学习起来带着更大的好奇心和热情,学习的歌唱知识也不易遗忘;由于这一群体的选择是自由的,他们可以多方面选择,所以更容易擦出新的音乐火花。社会音乐教育中的歌唱教学拥有这样一个自由、创新的群体,是其优势之二。
(三)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有经济实力。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不能在校园中进行歌唱学习的会是一些什么群体。可能是年龄太小不能够到学校中去学习的儿童,可能是已经工作了的“上班族”,也可能是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他们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儿童可以从父母长辈那里获得支持,“上班族”有固定的薪金,老年人会有退休金或者儿女资助。他们虽然不能够在学校进行学习,但是可以通过经济上的优势去弥补这个不足。儿童可以参加一些课外的辅导班如钢琴班、古筝班等,从小进行音乐知识的熏陶;“上班族”可以听一些音乐专业知识的讲座提升自己;老年人也可以去老年大学学习音乐知识。社会音乐教育中的歌唱教学所拥有的学习群体庞大,且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是歌唱教学的优势之三。
四、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劣势分析
(一)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时间有限。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大多是社会人,这些人不像在校学生生活单纯,在校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作为一个社会人,为了保证生活要去工作,这就直接导致学习时间不足。学生有大把的时间去学习歌唱知识,每天的任务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是提升自我学习能力。而社会人则不同,他们工作上就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这是我们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的劣势之一。
(二)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专业性不强。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没有固定的音乐教师进行指导,基本上靠自学,可是涉及到理论的深入和层次的上升,没有教师进行指导则很难提高。对于歌唱知识的学习较为业余,如果学习方法上出了问题,再加上没有讲师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学习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例如音高和音准的练习,任何的歌唱学习都离不开音高和音准的确定,以及识谱等基本技能。从专业角度来讲,社会音乐教育中的歌唱教学是存在着劣势的。
(三)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精力有限。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不能够将精力完全投入在歌唱知识的学习中。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个人将精力投入到这一方面,那么分给其他方面的精力就会减少。作为一个社会人,为了将工作高质量的完成,不得不全身心投入进去。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除了工作外还有很多别的事情要处理,想要静下心来学习会比较难,这也是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存在的劣势。
(四)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设施不完善。笔者以为这一点属于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的基础设施部分,属于硬件条件不达标。社会音乐教育中的歌唱学习者想学习知识,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没有教室。虽然社会上开设了一些音乐兴趣班,但是价格比较贵,甚至出现乱收费的现象,笔者以为这一点尤为严重,阻挡了音乐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实在是不应该。
五、对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的反思及对策
(一)单位鼓励员工多学习歌唱知识。用人单位都希望本单位员工是高素质、全方位发展的人才,这样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员工对于歌唱的学习很感兴趣,笔者以为,单位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今社会飞速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单位可以定期组织音乐会谈、音乐讲座,鼓励员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从而提高音乐素质,丰富大家的生活,也能够提高工作质量。
(二)社会人学习歌唱,个人毅力十分重要。正如上述所分析的,作为一个社会人,不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是有限的,那么对于歌唱的学习需要有更大的毅力。笔者以为,在学习歌唱的道路上虽然有一些曲折,但这正是大家前进的动力。大家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认真跟随讲师进行发声练习,并且矫正音准,注意音阶的分布情况,在不断地坚持中,笔者坚信,社会人的学习效果与学校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相上下。
(三)政府应当组建一些公益性的训练场所。学习者自身是十分向上的。政府应当有所作为,为这些人在社会音乐教育歌唱教学中提供帮助。例如组建专门的音乐阅览室,除了一些专业读物外,也需要配备电脑、投影仪等用以观看资料片。想要学习音乐知识的人都可以音乐阅览室查阅资料。一些基本的乐理书、基本的理论知识,包括流行音乐文化等都应当在阅览室能查阅到,防止出现学习者与所学知识发生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六、结语
学习永无止境,在这个信息化时代里,我们想要不被落下就要努力学习知识,音乐知识也是如此。社会人与学生相比本身就存在着劣势,但是也存在着优势,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对于优势,我们要总结并继续坚持下去;对于劣势,我们要用心去改造。笔者相信,社会音乐教育中的歌唱教学发展会越来越好,人们的音乐水平会越来越高,音乐文化方面的造诣也会越来越深。
参考文献:
[1]安扬.对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的反思――以新泰地区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为例[D].曲阜师范大学,2014.
[2]刘长龙.谈歌唱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优势与劣势[J].大众文艺,2015(15).
[3]戚志宏.浅谈初中音乐的歌唱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5(7).
[4]斯雯.乌鲁木齐社会音乐教育调查与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
[5]李霞.歌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2(7).
[6]梁婷子.歌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6).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教学反思 “得与失”
教学反思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学会研究,从而发现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音乐教育工作者。
我总结了这次泰州市音乐研究课从课前的课堂设计(备课)到实施教学再到评议之后这三个阶段的“得”与“失”。
一、关于备课过程设计的反思
我执教的是高一年级音乐鉴赏综合课:《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赏析》。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考虑到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上,就先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以供自我反思,不断完善教案。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歌曲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全场合作演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我就会做到“有的放矢”。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为主的。
我觉得在备课环节做得还不够,现在回想起来,我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学生其实在音乐常识上的水平一般,我在课堂设计中这方面本来只想用3―5分钟,上课却用了大概8分钟。这估计与当时设计课时的错误有关,还好我在知识讲解环节强调“磨刀不误砍柴工”掩饰了我在理论学习上的耗时过多,评委并不觉得这一环节时间花得多有何不好,这其实是我课堂上“灵活应变”能力的精彩表现。
二、关于上课过程的验证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不足的地方,有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是很好的反思材料,引领我不断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有以下反思。
1.重视音像资料的选择,因为它在音乐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对课上用的音像资料感兴趣,有的却无动于衷。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是学生喜欢视听结合的视频资料,如《菩提树》,而对于无伴奏混声四部合唱又用法语演唱的《马赛曲》,学生听不懂又不会欣赏,正所谓“曲高和寡”。这一案例说明我在学情分析上还不到位,需要在这方面改进。
2.赏析每个作品的时间安排是难以估计的,在设计课的时候要有预案,我的预案不够充分。但是我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临场应变能力是令人满意的。我原本备课时的设计是在赏析完歌曲《我爱你中国》之后,师生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来表达大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可是上课时我发现时间来不及了,就灵机一动改成带学生清唱歌曲的第一段,效果非常好。我与同学们用目光交流,用歌声交流,共同完成一段歌曲的演唱,这比用钢琴伴奏更赢得学生欢迎,真正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初中音乐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初一音乐课教学反思,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初一音乐课教学反思范文1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我在教学《当兵的人》这首歌时,就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一、导入的环节,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为了谁》深深吸引学生,接下来指导学生欣赏并理解歌曲是在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为谁而作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学唱歌曲,我以“兵”为线索展开教学,采用了聆听与思考相结合的方式。在初听歌曲时,我出示问题:歌曲的情绪特点是什么?复听时,提问:歌曲的体裁是什么?就课堂实效来看,这些问题对学生而言难度并不大。现在想想,如果当时能够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划一划4/4拍的指挥图示或者利用学校现有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将会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这也是本课的不足之处。当讲解“进行曲”这一概念时,我采用了体验式教学的方法,让同学们边踏步边演唱,从而更真切地感受进行曲的的特点。但这教学环节美中不足的是歌曲的音调对部分同学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我当时能够根据学生的声线及时作出调整,应该会取得更好的实效。
三、拓展的环节可以说是本节课的亮点:我为同学们播放了国庆60周年阅兵式的视频片段,还伴有背景音乐,而背景音乐正是本单元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曲。我设计意图是:一是想通过聆听,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进行曲”的认识,加深印象;二是想通过视频,使学生更为直观地目睹军人那种高大、威武的形象,激发他们对军人的崇敬之情。紧接着,我又让学生欣赏歌曲《当兵干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对和平年代的军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就更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感知,我积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来理解和表现音乐的美。此外,在本节课中,我注重提倡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鼓励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层层递进的环节中,学生自然、愉快地掌握音乐知识,体验到音乐的魅力。
初一音乐课教学反思范文2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显示:现在的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这里固然能找到许多原因,讲出一大串非我们音乐教师所能的理由,但从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反思我们的教育,凭心而论,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恐怕也是一个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一、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
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在我所听到的音乐课里,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尤其是欣赏课。有些老师的课,他们讲得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师的教学中,语言多,音乐少,全然没有了音乐的我,也没有了“音乐作品是要悟的”这个道理了。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我们坦言,讲文学我们比不过语文老师(就普通而言),讲解数理也非我们所长,为何不发挥我们音乐教师的优势呢?
音乐课即唱歌课,但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们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课的后半部分)唱歌却是“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既不用心,何来之味、又何来之情,更何从谈感!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当然会到课外去找。找他们处认为好听、够味的歌来唱,还工工整整地把它们抄在精心挑选的小本本里,装在兜里,并引以为豪。
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我们的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技能,过于偏重技能,使得我们的中学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中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磨灭。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弃了“国民音乐教育”的初衷,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站在讲台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之。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了。
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功夫不足。我听过少的音乐课,也看过很多老师的教案,总发现我们的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他们经常在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他们只想课堂40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神经质的信息输入不是单一的,应该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的多,聆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心智、愿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老师的疾话对的”、“我是老师,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恐怕是我们很多老师常有的心态和所说的话。因此,许多教师挖好一个个的陷阱让学生一个个往里跳的事总是很乐意去做的。比如说:“对不对?“对”“好听不好听?”等等。尽管老师自己都觉得多余,有时还显得底气不足,但总是乐此不疲。
三、课堂教学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手段及模式单一,教学设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边是“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法铺天盖地而来,令我们目不暇接,大有我是谁的忙碌惊呼四起之势;而另一边却为音乐与素质教育有什么联系、音乐教育如何渗透德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到底该用什么谱等“重大问题”争论休。这令第一线的音乐教师们无所适从,还大有望不到穷尽之态。
一边是高保真立体声音响、钢琴、家庭音乐教育;而另一边是简易的手提录音机加劣质的教学磁带。
一边是歌厅、音乐会、mtv尽情享受;而另一边还在我唱一句你跟一句,先认谱再唱歌,剩余时间听录音。
如此强烈的对比、反差,再加上管理水平与意识,家长们的“务实”,社会对音乐教育的偏见,还有新闻媒体的导向,足以能把我们的课堂音乐教学挤进可有可无、被人遗忘的角落。
初一音乐课教学反思范文3一,本课教学我把唱歌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歌唱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节奏训练与情感体验结合。所以我鼓励学生先读歌词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歌词,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加以节奏与旋律便能逐步入境悟情。学生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能较好达到教学预设的目标。大部分学生都能按要求较好熟练演唱。
二、在器乐教学,尤其是初中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对器乐演奏的学习,只有在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逐步对乐器产生兴趣而至熟练、和运用。八孔竖笛在音色的掌握上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吹奏出较好的音色。我试用几种方法后,采用先训练呼吸然后练乐器的方法。教学效果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吹出圆润的音色。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
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教学中,我觉得自己全面指导学生的广度还不够充分,对教学效果略有影响。
关键词:高校;传统音乐教学;创新模式;教学反思
一、音乐教育中怎样正确认识传统音乐教育
1.音乐的基本知识
大体来讲音乐知识分为: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语言知识两个方面。音乐理论知识需要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帮助和提升学生对音乐概念的理解,它可以增加大学生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能够为日后在生活中进行和音乐有关的活动打下一定的的理论基础。相对于音乐理论知识而言,音乐语言知识在音乐教学中可能更重要一点。通过对音乐语言的学习,学生的音乐思维可以得到很好的启发,想象力得到提升,有利于他们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2.声乐和器乐
声乐和器乐主要是通过音乐技能和音乐技巧来表现的。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很重要。其中,人类的情感可以通过声乐直接的表达出来,声乐能够把让人们带入到美好的音乐意境中,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环节。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器乐学习和音乐欣赏都是建立在声乐学习的基础上,无可替代。而人类情感的表达中器乐仅仅是一种媒介作用。如果学生学会了音乐表演,那么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大提升,从而用来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这可以帮助学生坚定学习音乐的信念。因此,学生经过相关的技术训练,不但可以加深他们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还能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
3.音乐欣赏
音乐是美妙的、音乐也是动人的。大学生可以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加强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这也是大学生对音乐的内在情感的一个亲身体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仿佛是与音乐的创作者进行了一次心灵对话。这可能就是我们每个人喜欢不同音乐的区别所在,因为大家在会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以及情感需求。所以就会有人喜欢欢快的音乐,有人喜欢劲爆DJ,还有人选择一些伤感的曲子来表达心中的忧伤等等。对于我们常人来讲,不论是选哪一种音乐其实都是听者自己在其中享受它的旋律,是听者对音乐产生的追求和向往。这也都是最基本的音乐欣赏,要想真正的懂音乐、欣赏音乐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过音乐欣赏教学以及长期的锻炼学习慢慢积累的。
二、传统音乐教学现状反思
1.学生和音乐老师对音乐基本原理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基本原理知识以及其他一些内容的传授过程中,西方音乐的理论和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一部分老师和学生也因此对我国的传统音乐持有否定态度,而过度推崇西方音乐。这种认识是狭隘的,对传统音乐是不公平的。一些老师在教授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忽略传统音乐,并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正好相反,我国传统音乐理论的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包罗万象,自古以来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音乐理论,不可被模仿,更不可复制,在很多层面上都已经超越了西方音乐。可是,需要承认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部分大学生已经对此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很不利于我国传统音乐的教学和传承工作。
2.对于传统音乐教学的内容选取过于片面
中国传统音乐是一个相当庞大复杂的音乐系统,传统音乐的教学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只能先让大学生通过音乐教学对音乐建立一些最基本的概念,然后再进一步学习,高校也需要从多个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并多加指导,帮助他们开阔音乐视野、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可是,我国部大学在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内容选择方面太过片面,好多大学只是选择传统音乐其中某一块或者是一个分枝来进行教学,其他传统音乐甚至不去提及。这肯定不利于大学生系统全面的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严重阻碍了国家音乐人才的培养。
3.教学对象起点不一,差异性明显
我国传统音乐经历了悠久而漫长的发展过程,基础深而且厚重,内容极其复杂多样,大学很多学生对此根本就不了解,有的大学生甚至对它很陌生。所以大学的音乐教学中加强传统音乐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三、我国高校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创新
1.创新教学手段,营造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音乐课堂
传统音乐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在不失“传统”音乐的前提下,努力的去提高大学音乐教学的教学效果,创新大学音乐教学模式。密切关注新课改下音乐教学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音乐课上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信息技术的利用等,营造最前沿的音乐教学课堂。从而提升传统音乐的教学效率,提升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通过资源调整与重组,创建一个全新的、动态的传统音乐教学体系,使大学生能种这里获得更多音乐知识和技能。
2.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各国传统音乐
在我们国家走向世界的同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也要正确对待世界其它国家的传统音乐,并且在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不断地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音乐。要正确认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轨迹和西方传统音乐的发展轨迹的不同之处,对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区分。
四、结语
最近,我一改以往的教学过程,把学习音乐知识放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发现课堂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课一开始,老师走进教室,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身上,他们用好奇的眼睛注视着老师,我趁势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再用学习的结果指导歌曲的学唱,这样学生课前学习的音乐知识在本节课里得到运用,学习过程非常轻松,知识掌握得也较牢靠。以四年级上册歌曲《愉快的梦》一课为例,我采用了这种方式教学,取得了较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合上课本,听老师弹奏乐曲(《愉快的梦》),并用手轻轻打拍子,听完后告诉老师是几拍子。当我弹完,学生纷纷发言:“三拍子。”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说:“我们刚刚听到的乐曲是‘两组’三拍子构成的,即六拍子。”我及时在黑板上板书了拍号“”,并告诉学生,它的强弱规律基本上是三拍子的重复,只是把第四拍变成了“次强”成为“强、弱、弱、次强、弱、弱”。接着让学生轻拍身体来感受这个强弱规律,并合着音乐拍一次。然后我问学生:“‘’这个拍号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学生举手回答:“‘8’是什么意思?”我板书之前学过的拍号“”、“”问:“这里的‘4’是什么?”学生:“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我接着提示学生:“以此类推‘8’是什么意思?”学生恍然大悟:“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我抓住时机板书出《愉快的梦》前两个小节的旋律“3 3 321│5・ 5・ │”请学生演唱,教室里立刻活跃起来,孩子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很快有几个学生就把这句唱准确了,我让这些孩子当小老师教全班同学唱。接着又板书曲谱“5 5 542 │1・1・ │”,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很快唱好了这两小节。我在最后一小节的两个“1・ ”处加上连线,告诉学生现在这两个“1・ ”只能唱第一个,但要唱够六拍。我顺势提问:“那么这条线起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连接作用。”我又把连线画在“542”上,接着问道:“那这几个音又要怎么唱呢?”学生发现,加不加连线对这几个音来说没变化,那么为什么又要加上连线呢?我在这两小节下面加上歌词“轻轻荡漾”,学生很快就发现,“荡”字是用三个音来完成的,所以加上了连线。我将知识点一语道破:“这个连线在这里表示连接,一字多音时就要用它表示。”至此,本节课新学的音乐知识便已水到渠成。我把剩下的简谱让学生自己学唱,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而且学得非常快。
下课后我开始反思,以前的教学问题出在哪呢?
1.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新课标在处理好各种关系中要求,既要启发学生又要有适当的讲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里是什么知识,所以要怎么样唱,学生就成了被动接受的工具,他们的积极性也不高。正如一句话总结的:说给我听,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也会忘记,让我自己去做,我会永远记住。
2.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老师在学生唱歌的过程中随意打断学生,让学生的演唱被迫中断,这与打断别人说话是一个道理,是一种不尊重学生的表现。也难怪学生这时都不愿听老师讲解知识。
3.没有做到以音乐为本。音乐课不同于语文、数学等课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丰富学生情感为主。如果在学生学唱歌曲时,不时地停下来传授音乐知识,不仅会明显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情绪低落下来,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绪影响下,唱出的歌就必然会失去了它原来的味道。所以老师要做的,就是运用一切尽可能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始终能积极地参与老师设计的一切活动――包括音乐知识的学习。
4.音乐知识的讲解没有做到连贯性和系统性。没有复习巩固、启发引导和层层剥笋的过程,学生见到的只是一片树叶,而非枝繁叶茂的大树,更别说一片森林了――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正是因为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难于理解消化,所以总是容易忘记。老师在讲解音乐知识时要有宏观的架构,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衔接,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教学目的。
蹇菊华 四川省苍溪县陵江小学
书 讯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
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由音乐教育家曹理主编的《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系列丛书现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丛书依照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新版初中音乐教科书编写而成。教科书中的每个单元,编者都分别请两至三位名优教师设计出三至七篇教案,并附上点评文章。每篇教案及点评均以有效指导实际教学为目标,因此该丛书的实用性强、参考价值高,欢迎各位教师选购。具体书目如下:
名 称 定 价 开 本 备 注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七年级上 28.00 A4 已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七年级下 28.00 A4 已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八年级上 29.00 A4 已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八年级下 29.00 A4 已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九年级上 暂无 A4 2014年7月出版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学 冗余度 心理结构 向学性
音乐鉴赏是当下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必修模块,是高中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渠道。”①然而当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无论是在促进学生音乐素养提升,还是在传承优秀音乐文化方面均显得作用有限。虽然近年来通过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长久以来“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窘境;但对音乐课“审美教育”中“美”的感悟仍旧处在一个“教师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依然没能从心灵深处产生足够的情感共鸣,并生成融于生命的对“真、善、美”更高追求的向心力,对于高中音乐鉴赏的课程目标来说可谓遗憾万分。产生这样现状的原因有许多,其中包括鉴赏内容的适配性、方法的针对性、理念的科学性等都有不少可以商榷和改进的地方。本文因篇幅所限,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思考当下音乐鉴赏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足,供同行参考。
一、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内容―正视“冗余度”
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包括: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过程开展、教学目标达成。其中“教学内容选择”是三个环节中最基础的首要环节,它不仅决定了学科教学的属性特征,同时也是学生在该领域学习成长的主要载体,所以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兴趣、是否顺应学生认知规律是保证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达成高效成果的重要前提。但反观现行的高中鉴赏教材内容,学生感兴趣的确实不多,这使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那么,学生为什么会对教材编写者们精心挑选的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音乐作品缺乏学习积极性呢?
首先,从心理接受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既不陌生又不太熟悉的乐曲。美国加州大学音乐心理学家西蒙顿在有关音乐反应的研究中,通过测量的多维变量分析得出了音乐主题的知名度是旋律新颖度的一个“倒U”形函数的观点,“即在某一段时间内最有知名度的旋律是最新颖的,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具有中等新颖度的旋律才是最为人们喜爱的心理特征。”②同时,实验美学方法的研究也证实:人们在表现熟悉与喜爱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函数的特性(见下图)。③此研究成果正好解释了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学生总是喜欢大街小巷到处播放的流行歌曲,但同时这种兴趣度又会在商业化过程中因反复聆听而很快丧失的现象。
其次,美国著名音乐美学家、文化史学家伦纳德・迈尔运用信息理论对音乐欣赏心理进行分析,得出如下观点:“一定的冗余度是人们接受音乐信息的条件。冗余度即对音乐作品的熟悉程度。一定的冗余度表现为听者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并因此对音乐的进行产生期待和兴趣。”④迈尔指出当人们有了对音乐的这种期待或兴趣,才能在欣赏的过程中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去接收音乐信息,从而来满足自己的这种期待情绪以达到心理平衡。相反,如果人们对所接触的音乐毫无冗余度或冗余度过高则说明他们对该音乐作品毫无兴趣,心理无所期待,故而就会导致其对该音乐信息不予接收。
结合以上两点,再联系当前教材内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音乐课上的许多时间,尽管教师费尽心机进行启发诱导也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成效。究其原因,便是教材上的内容更多的是从音乐文化的本体范畴编写的,而很少考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体需求。例如,音乐作品中器乐、声乐作品的介绍;古代、近代、现代音乐的介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外国民间音乐的赏析;艺术音乐和传统音乐的认识;不同题材、体裁、形式作品的体验;基础演唱演奏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等等。从前面的认知心理角度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内容由于脱离学生生活,学生普遍对它们过于陌生而缺少最基本的冗余度,所以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求知心理期待,课堂教学的无趣和低效也就很难避免了。这一心理研究成果既打破了传统认识中“越是陌生的内容越是要教”的观点,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启示了要解决基础音乐教育中“高负低效”的困惑不能仅从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去寻找出路,而应该将思考的视野扩大至借助家庭、社会的音乐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进行教学内容的革新等范域。换言之,假如音乐教育忽略学生的主体性需求、脱离学生生活经验、违背学生的客观认知规律,仅从音乐本体艺术的角度去展开,则很难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美感原理―认识“心理平衡”
以审美为核心是传统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行动宗旨,但我们却很少思考学生生命内部如何“感悟美”和“表现美”?如何才能更好地达到“审美”的目标?如何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生成“求真、向善、尽美”的精神原动力?当前的音乐教育总是习惯性地认为让学生体验历史价值丰厚的、思想境界深刻的、社会价值高尚的、创作技法经典的艺术音乐作品便是“审美教育”,但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往往事与愿违。例如,在现实音乐教育中我们的学生并没有因为课堂教学而去热爱那些艺术的或民族民间的音乐内容,充其量只是知道了一些外在的知识或技能。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美感”既不是简单依靠说教推理就能传承、接受的理论知识,也不是被动参与便能生成的内在尚美精神。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去看:“艺术品的巨大吸引力并非在于其美的效果,而在于其释放了人的本能需求,满足了被压抑的欲望,消解了因压抑这些欲望而造成的紧张情绪后得到的心理平衡。人们经验中那种由艺术品的形式引起的愉悦仅仅是进入深层愉悦的诱饵。”⑤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可以看到真正的审美教育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其一,美感的产生必须要有审美主体的本能需求作为前提;其二,美感产生的事实是审美主体的本能需求得到满足或压抑的情绪得到消解。由此可以认识到脱离了人的本能需求,纯粹的音乐作品欣赏是很难产生真正美感的。联系到当前的音乐鉴赏教学,如果缺少了学生的主动性,仅仅从“被动听好音乐”或进行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中达成理想的审美音乐教育,其难度可想而知。
三、音乐影响心理的途径―理解“音乐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
上文中提到音乐美感产生于审美主体本能需求的满足和压抑情绪的消解。音乐艺术对于人的价值也体现于人们在体验音乐时心理从不平衡到平衡过程中产生的“愉悦美感”,由此人们的性情得到陶冶,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感受性得到增强,对“求真、向善、尽美”的倾向性得到提升。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音乐作品这种无语义性、无具象性的物理音响是如何使人们心理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如果能了解其中的奥秘,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的教学更具针对性、更富科学性和更有成效性。
事实上,“音乐对于人的审美意义,从根本上看是音乐物理结构与主体生理结构、心理结构的协调运动。”⑥虽然音乐作品既无视觉性也无语义性,它没有直接对应的客观事物可做参照,也不可能作为符号直接表达某种判断或逻辑,它只是作曲家心灵折射出来的主观映像再以声响形式外化的结果;但是欣赏者通过聆听感悟作曲家的作品确实能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某种理性认知和感性觉悟。其原理是作曲家、演奏(唱)家与欣赏者之间从本质上都是在共同的客观世界下孕育而成的具有相同生理结构的生命体,其中不同的个体在认知与表达方面的心理活动也在具有宏观共性的客观世界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下形成了具有共性规律的特征。正是这些有共性的心理活动规律才使得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性别的人们之间有了思想交流的可能,其中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感悟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音乐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反映的是作曲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知,虽然不同的作曲家有不同的美学观点和价值认同,但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运用的音乐语言动态模式,在宏观层面上肯定是符合客观世界本质规律的。其次,因为不同个体之间拥有相同的生理结构和基本相似的情感动态基本模式,所以能很好表现作曲家思想推理、判断、情绪的作品也必然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演奏(唱)者和欣赏者的基本情绪、推理和判断。美国心理学家、纽约若克莱德州医院生理控制论实验室主任克莱因以自己的实验成果证明:“存在一种有遗传学基础的脑的程序或脑活动状态,它们制约着每一种特定的情绪状态。”他进一步主张,“由于每一种情绪都是受特殊的脑的程序所控制,所以表现任何情绪的身体运动模式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样的。”⑦这说明,既然音乐作品表达的是作曲家的情感和思想,那么其音乐运动模式必然和演奏(唱)者、欣赏者的情感动态结构具有共通性。用著名哲学家、符号论美学代表者之一苏珊・朗格的观点来说“音乐运动结构与人类情感动态结构形式具有一致性”⑧,即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的“异质同构”的特性。因此,可以认定不同作曲家创作不同音乐元素、体裁和结构的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一般意义上都是可以被演奏(唱)家和欣赏者所感悟的。“音乐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正是从这个层面上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从这个维度而言,基础音乐教育在脱离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试图通过讲解乐曲的元素、曲式、技法等来达到对乐曲的深层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并不科学。一方面,对于一般音乐语言的认识,不同的人之间具有相对的统一性,教师所能感悟到的学生通常也能准确把握。比如,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兹通过研究发现“表示气愤的声音音量大,音频较高,音质粗哑,音调变化快,上下不规则,节奏亦不规则,发音清晰而短促;表示爱慕的声音是柔软的低音,具有共鸣的音色,速度慢,均衡的稍微上升的声调,有规则的节奏,以及含糊的发音”, “正是基于这种主体认知结构和客体动态结构的对应,心理运动与物理运动的对应,以及人类内积淀和人类外结晶的对应。”⑨所以,外在的说教灌输不是理解音乐的主要渠道,唯有欣赏主体的聆听和内在感悟才是理解音乐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在实际的音乐创作中不同的作曲家在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情感时所转化的音乐动态结构即使有类型上的共性,但具体到曲式结构、和声走向、元素运用等方面都呈现千姿百态的事实,所以也不存在以技法、结构和元素的剖析作为逻辑推理来精确证明作品的情感内涵和社会意义的可能,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理解必须产生于内在灵魂的共鸣基础之上。笔者以为,究其当前高中音乐鉴赏“审美教育不‘审美’”的原因,教学中过于强化外在标准化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讲解、弱化学生内在个性化的聆听感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缘由。音乐鉴赏教材中的内容在经过广大教师的教授之后,依然没能被学生很好地接受和喜欢这一事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四、关于音乐审美的心理结构―解读“以音乐为本”的教学理念
从上文来看,也许有人会问,难道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评价能力、传承音乐文化就起不到作用了?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高低完全是一种“自由状态”,“爱怎么听就怎么听,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普通学校基础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培养兴趣、传承音乐文化方面的功用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如何开展符合学生客观认知规律的教育行为。上文虽然提到由于人们拥有共同基质的心理活动规律, 所以才有“音乐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的说法,即能表达作曲家思想观念的音乐作品也必将被欣赏者所理解。然而现实的音乐生活却并非如此,人们往往只喜欢聆听与自己生活紧密联系的通俗音乐作品,对于一些生活中不太接触的即使是经典的且具有丰厚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的作品往往以“听不懂”为由而不予接受。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音乐欣赏者的心理结构是千差万别的。概括地说,心理结构指的是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阅历和不同时期的人们,由于其经历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及生活实际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内在知识架构及对客观世界的不同价值判断和意义认同,个体之间这一心理结构的不同与不同个体拥有基本相似的心理认知活动规律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前者指的是心理的微观层面具有社会属性,后者指的是心理活动的宏观视角具有生理属性。也正是由于人们之间存在这一不同的心理结构,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体现:东方人注重音乐的横向线型发展,西方人讲究纵向和声结构进行;北京人喜欢京剧,江浙人钟情越剧;未成年人或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喜欢浅显的通俗音乐,有丰富阅历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爱听艺术性强富有深刻内涵的音乐作品等。故而当我们理解了这一道理之后再来反思当前音乐鉴赏教学,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走入了过于专注音乐本体而忽略学生认知心理结构的误区。从本质上来说,音乐与世界的联系就在于音乐运动的基质和宇宙运动、人类社会运动的基质有内在的相关性;音乐与人的联系是音乐的物理音响结构表现的是作曲家和演奏者对宇宙和社会的主观心理认知。所以,当欣赏者还不具备对人生、世界、社会、历史等有充分而深刻的认识的情况下去欣赏音乐,则确实无法理解富有深刻哲理和崇高理想的作品。故而就出现了当音乐作品只是反映客观生活中一般意义上的喜怒哀乐时往往容易被普通大众所接受,如果作品表现了作曲家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哲学思考时往往就不太容易被普通大众所理解;本民族的音乐作品容易被听者所体会,异域风格的音乐作品不容易让听者受感染;与聆听者同时代的作品容易产生共鸣,历史久远的跨时代作品不容易让听者动感情,等等。凡此种种,均由于欣赏者和创作者之间存在心理结构的差异所引起的。所以在基础音乐教育中,与其生硬地给既没有丰富阅历、广博知识和开阔视野,也没有清晰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学生聆听讲解具有深刻人生哲理、丰富艺术价值和崇高社会理想的作品,还不如先让学生聆听一些和生活经验、时代特点有联系的、易于理解的音乐作品更有意义,或者先尽力帮助学生健全心理结构,让学生在对人生、社会乃至整个客观世界都有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形成相对完备的、超越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的审美心理结构之后,再去聆听经典的艺术音乐作品,可能更现实一些。因此,针对当前音乐鉴赏课中“以音乐为本”、从音乐元素入手展开教学的价值取向来看,笔者以为是存在一定程度误读的。例如,现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有一种普遍的教学观:音乐课不能上成语文课、历史课、美术课、地理课等,音乐课上不能过多讲解相关非音乐本体知识的文化信息,唯有紧紧围绕音乐元素展开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才能成就一节好的音乐课。但笔者认为,或许这正是造成“艺术音乐晦涩难懂”印象的关键所在。且不说经典音乐作品中外化的专业技术和乐理知识是否可以让学生轻易理解,即使是内在精神层面的感悟,也不可能在缺少内化理解的条件下达成。而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内化理解能力的强弱与其自身既有心理结构中知识面宽窄及判断力高低成正比,所以丰富学生的心理结构对于欣赏教学的顺利进行是十分重要的,而丰富心理结构的内容应该是既包括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更应涉及所有相关的知识信息,绝不是音乐本体知识所能涵盖的。用曹理先生的话说:“对音乐的教育要作文化的理解,而不仅是学科的理解。”⑩因此音乐课上讲解相关历史、地理等姊妹艺术的文化知识不仅是极其重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不反对“以音乐为本”的教学理念,更不赞成将音乐课上成纯粹的文化课)。这与音乐课要突出其“音乐性”学科特点并不相悖,“任何脱离听觉感知或漠视倾听音乐的教学都是不符合音乐学科特征和音乐教学规律的。”可是,我们决不能由此而误以为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目标仅限于音乐本体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本质在于“成人”而非“成音乐家”的内涵不能丢。 “音乐教育的原点是‘立德树人’, ‘唱、奏、听、动、创’及其贯穿其中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内化,都只是中小学音乐课最朴素的日常教学内容和形式,唯有‘立德树人’才是音乐教育的目标和宗旨”,“音乐教学中的‘动’,其教学内容不仅包含随乐体态律动或各种音乐性表演活动”,“甚而包括一些看似‘非音乐’的事项,如晚会创意、脚本编写、海报设计、服装、道具和集体表演中的组织、协调等”。 故而一言以蔽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要重视用全方位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不能将教学的范畴局限于音乐本体知识的讲授。
五、结 论
综上所述,概以三点:其一,要达成高效的音乐教育目标,必须借助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孤立的学校课堂教育较难承载音乐审美教育的重任;其二,音乐的美感源于审美主体的欲望得以满足和抑郁情绪得以消解,而这种满足和消解的前提是审美主体的主动聆听和内化感悟,不能仅依托于外在的推理和解说;其三,音乐审美从根本上看是音乐物理结构和主体生理结构、心理结构的协调运动,在物理结构和生理结构既定的条件下,充实、完善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关键;而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内容应包括音乐本体知识与一切相关的文化知识和信息。
本文不仅旨在阐释学生在基础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普遍认知规律,更希望揭示传统音乐教学中容易被忽略的“向学性”教学前提。所谓“向学性”就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向学之心,向着美好事物积极欲求和进取之心” 而当前我们几乎将所有关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探讨都下意识地置于这样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假设之上,即假设学生对教材内容具有良好的音乐向学性,似乎学生都盼着上课时教师的讲解,所有的教学研究均聚焦于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这种求知期待。倘若真是这样,那当然是高成效音乐教育的良好开端,但实际上学生在面对鉴赏教材内容时并没有表现出积极的向学性;不仅如此,而且还没有像其他课程那样具有外在高考功利化的学习趋向性。所以,尽管学生可能也不喜欢某些考试课的学习,但由于受高考的制约而表现出由外而内的基础向学性也要好于音乐学科的积极程度。事实上,当前不少音乐课堂的一线教学研究是存在脱离实际教学基础的理想主义成分的。或许有人会问: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正是要培养学生原本没有的兴趣吗?要不然如何体现音乐课和音乐教师的价值?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教师要反思自己:孤立于生活的、每周一节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音乐课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音乐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艺术音乐和民族传统音乐的热爱呢?一份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事实上长期的音乐专业训练确实与音乐偏好之间有相关性,而短期训练的影响则不十分明确。” 该调查表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最喜欢的音乐内容前三位还是内地和港台通俗歌曲、欧美流行歌曲及轻音乐,他们并没有因基础音乐教育的影响而表现出对艺术经典音乐或民族传统音乐的钟爱。同样,一份对北京中学生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98%的学生喜欢音乐,但明确提出喜欢民族音乐的只有2%。 在这样的数据和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反思当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相关内容选择、理念导向、方法实施、目标定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重新思考学校音乐教育和家庭、社会环境之间的相关性等;坚持不懈地革新进步,努力使音乐教育向科学高效的立德树人目标前进。
注 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② 罗小平、黄虹著,《音乐心理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第47页。
③ 同②,第353页。
④ 同②,第354页。
⑤ 同②,第347页。
⑥ 同②,第208页。
⑦〔美〕克雷奇、克拉奇・菲尔德、利维森著,周先庚等译,《心理学纲要》(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433至435页。
⑧〔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36页。
⑨ 同②,第284页。
⑩ 曹理、何工著,《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34页。
吴斌、金亚文著,《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新课标解读》,《中国音乐教育》2012年第10期,第4页。
王安国著,《追溯“原点”,直达“原点”》,2014年11月浙江师范大学“浙派”名师班讲座稿。
刘铁芳著,《什么是好的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第58页。
黄虹、蔡黎曼著,《音乐的熟悉性、复杂性、情感类别与偏好的关系研究》,《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