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冬日暖阳作文

冬日暖阳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冬日暖阳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冬日暖阳作文范文第1篇

冬天里的太阳,给了人新的享受;冬天里的太阳,给了人新的希望;冬天里的太阳,让我在我的未来看到了明亮的前途;冬天了里的太阳,给了人………………

早晨,天空的太阳好像是因为寒冷的冷空气,起来的更迟了。可我的妈妈,却还早早的把我叫起来晨读,别说我有多么的不想起来。可是天命难违,唉!!!!

很奇怪,为什么我感觉我的记忆力在此时显得特别清晰,我就在想我老妈是不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这样做,此时心里暖暖的。

在做完晨读这个任务后,我妈妈已经做好了早饭,还为我端来了一碗热乎乎的粥,真是甜在心里,暖在胃里,好开心哦。

冬天的太阳就如同这一碗简简单单粥,给人以美的感受。

冬日暖阳作文范文第2篇

一、系列性

以学情为基础扎实地实现作文教学中的由浅入深的过程教学,从而让无序的作文教学变成具体可操作的系列性教学,实现作文教学的高效。

系列一是范文引领。本学期训练的是写人叙事的记叙文。九月份我们训练的作文题目是《记一个熟悉的人》,我们精选的范文是苏叔阳的《我的老师》;十月份我们训练的作文题目是《难忘的瞬间》,我们精选的范文是查一路的《在冬日里歌唱的鱼》;十一月份我们训练的作文题目是《冬日暖阳》,我们精选的范文是陈启佑的《永远的蝴蝶》。这些文章我们都要求学生在精读分析的基础上记诵全文。精读分析,我们用的是精读分析导学案,这份学案侧重主题归纳、结构图示、写法借鉴和片段仿写;背诵,我们用正确的诵读法引领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由记诵。当这篇范文熟记于心的时候我们开始引导学生进入系 列二。

系列二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再现。在这个系列中要求学生作文时必须再现自己真实的生活,文章中学到的人和事都必须是真实的。当范文熟记于心的时候,学生在写自己真实生活的时候,会很自然地用到范文中的写法或者某些句子。比如吴培阳的《冬日暖阳》中的一段:“外婆回来了,也带回了一大袋面粉。倒入碗中,兑入水。用筷子轻轻地搅拌,一会儿面粉就成了面糊。此时,锅中的水也开始‘咕噜咕噜’开始歌唱。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着吃货们的福音。”很显然,有一句套用了《冬日里歌唱的雨》的一句:‘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再现真实生活后便要进入第三个系列。

系列三是写作技法的反复修改。这个学期用到了四种写作技法,这四种也是四周作文训练的专题,详细分析了作文教学的“专题性”。这个过程是系列性中最痛苦的,也是最有收获的。那么,如何让痛苦的过程变得高效和愉悦呢?那就是培养作文批改小组,这些组员不需要写语文常规作业,在作文修改课上分散到各组去讲解,改到了36分的作文。上文提出的吴培阳的作文就是学生批改发现的。

系列四是优秀佳作的分享与发表。同题作文修改到第三次的时候,就要开始为学生创建分享平台。实际上我每周都会有分享平台。第一周是优秀作文复印后张贴在班级,第二周是良好作文的升格(修改)分享,第三次也是良好作文的升格分享,第四次是年级优秀作品的分享。继而是优秀作品的推荐发表。一次次的分享,一次次写作的提升,都让学生在痛苦的习作过程中变得高效而愉悦了。

作文过程教学中的这四个系列,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尊重学情推进的基础上,实现了作文教学的高效和愉悦。

二、专题性

以学情为基础,扎实地实现作文教学中的写作技法的专题训练,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裨益。笔者以八(5)班的学情为例进行阐述。

该班的第一次作文,写够字数的只有三分之一学生。针对这一学情,制定第一个专题是列写人叙事的记叙文提纲训练。从八下第二单元的五篇写人的课文开始,到教师为他们选定的五篇课外例文,然后归纳出记叙文的10段左右的提纲布局。统一训练的题目是《记一个熟悉的人》。大结构有开头、正文和结尾;中结构中有人物基本因素(肖像,与作者的关系),一件事的有起因、经过、结果,多件事的至少写三件事;小结构中要有三段具体描写。每个学生都必须先列好提纲才能进行写作,提纲符合要求了才能开始写作。这样的训练,让每个学生达到了写够字数的要求,消灭了作文低分的现象。九月份的月考,全年级的作文平均分为31.3分,也就是良好以上。

字数问题解决了,但平铺直叙、记流水账的多,作文没有质量,语言没有特色。针对这一学情,制定第二个专题是如何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也就是将事件中的某一环节放大来写。怎样放大?我们统一训练的题目是《难忘的瞬间》,在范文《在冬日里歌唱的鱼》中的片段描写到研讨中,总结归纳出怎样放大来写具体做法:善用各种各样的描写,比如正面、侧面、环境、场面,人物描写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还有联想、想象等。比如学生黄佳丽在作文《难忘的瞬间》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很快,我们便摘完了菜,外公把它们装成一筐背在背上。‘噔噔噔’,外公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下,才提后脚。那个老筐子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一声,外公身子晃一晃,一颗小白菜随之掉在了地上。外公看到后一愣,弯下腰去捡,却不慎脚一滑,从台阶上摔了下去,背上的菜也因此散落了下来。”很显然,小作者受了专题训练的影响,描写功力不错。这种描写专题的训练快速提升了作文的质量,十月份的期中考试,全年级的作文水平为33.6分,超过了80分,整个年级的平均分也高达 79.8分。

如何选定第三个专题训练,是教师需要下功夫的。考虑到学生习作中景物描写不足,文采不够的学情,我制定的第三个专题是情景交融的写法如何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运用。我们选的范文是陈启佑的《永远的蝴蝶》,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归纳出情景交融训练的三个点:此景需贯穿渲染全文(文章的“雨”);第二是此景因具体的人、事件、场所、道具的变化而变化,此景为点缀之物;第三是此景要有象征意义。我们训练的同题作文是《冬日暖阳》,反复修改后,优秀作品越来越多。刘宇珑同学的《冬日暖阳》中有这些句子:“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照射着大地,‘温暖’这个词竟是如此遥远。寒风凛冽,树上灰绿的叶子朝着一个方向乱飘,小草和花朵的叶子被刮得东挥西舞。”“看着一些同学在橘黄的阳光下玩耍打闹,慵懒的太阳在我的身后拉出一条长长的影子。”“那天阳光闷热而灼眼,大地被晒得有些干裂,空气中似乎还有夏的气息。”“阳光慢悠悠地转到我们身上,赖着不走了,一副看戏的模样。”“看够了戏的阳光转动着寻找下一件新鲜事。我走在路上,周围因失去温暖的阳光而越发阴冷。从此,我的世界失去了她。”“我盯着那个在我眼前懒洋洋的暗黄的太阳,发起呆。远处渐渐出现一条拉长的黑影,慌慌张张地朝我这儿走来。”“我心中的大雨终于停止,太阳在心中升起,温暖着我的心房。我发现,眼中的太阳竟是如此美丽温暖。金黄色的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拉出两道长长的靠近的影子。寒风停止了呼啸,树木在阳光下生机勃勃。当太阳再次升起时,我和我的影子不再孤单。”可见,这种专题训练让学生的记叙文富有文采多了。

学生一会儿写人,一会儿写事,一会儿写景。我们在批改习作的时候,感觉文章不流畅了,很多情节很唐突,似乎需要什么,它就出现了什么,作文很造作。针对这个学情,我制定的第四个专题是伏笔照应手法的运用。也就是景、人、事要相互关联,互相照应。这一个专题的训练主要以学生的良好作文为例,教师重点评改伏笔照应手法的运用。例如学生江文炜《冬日暖阳》的修改稿中伏笔照应的地方就很多,现摘录如下:

冰冷的水打在脸上,我的神经顿时惊醒:糟糕,差点忘了,今日,我要自己解决早餐。爸妈已经上班去了,今日的餐桌上没有热气腾腾的早餐,肚子“咕噜咕噜”唱起了空城计,寒冷则乘虚而入,我不禁打了个寒噤。(此处修改非常好,交代了为什么要出去买早餐。原文没有爸妈出去上班的情节。)“自己去买早餐吧!”我裹上厚厚的大衣,穿上温暖的棉鞋,拉上门,在斜坡上飞一般地奔向阳光里(斜坡是修改后加上去的,为后文多次出现斜坡埋下伏笔)。冬日的阳光是温和的,没有春天的湿热,没有夏天令人窒息的酷热,没有秋天的干燥。我在阳光的簇拥下,小心翼翼地端着早餐,慢慢地朝往家的斜坡走去(此次有“斜坡”照应)。碗中的大鸡蛋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黄金黄的,我不禁吞了吞口水,加快了脚步。(此处有鸡蛋花的细节描写,为后文鸡蛋花倒在地上埋下了伏笔。)“嘿呦……嘿呦……”斜坡上(此处第三次出现斜坡)一个骑着破三轮车的老人挡住了我的去路。他的双手紧握着车的把手,根根青筋暴突起来,粗大的毛孔渗透出一颗颗被阳光照射得晶莹剔透的汗珠,那汗珠慢慢汇集起来,流入他那沟壑般的皱纹中,顺着深深浅浅的皱纹的河流,滴在斜坡上(此处第四次出现斜坡)。就差那么一点点了,怎么办?”我迟疑着。早餐的温暖,通过我的右手,源源不断地传到我的左手,传到冰冷的三轮车上。“孩子,松手!”老人又一次命令我。我的右手慢慢地松开了,随着散落的,还有那只金黄的荷包蛋――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着耀眼的光。(此处荷包蛋和前面的描写有照应。)刺骨的冰冷从我的两只手传入了我的身体,我不禁打了个寒噤,但我却并不觉得寒冷。终于,在我与老人的不懈努力下,三轮车缓缓地上了陡坡(此处第五次出现斜坡)。

学生通过自己习作的反复修改明白了伏笔照应写法的运用,克服了作文唐突造作的现象。

三、针对性

以学情为基础扎实地实现作文过程教学中的针对性,真正营造好人人爱写作、个个有话说的良好写作氛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出口,是实现学生用笔与世界对话的途径。第一个针对性是确保每位学生有话说,想说。每周2篇日记的“我手写我见我想”的片段训练。分享好的,让学生们养成写作的习惯。第二个针对性是结合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形重点,编写学生们自己的班级周报,让学生的心声有发表的园地。本学期到目前为止,编辑班报10期,参与发表文章的学生占班级的三分之二。第三个针对性是组织90分以上的学生编写“研墨飘香”的读写报,成立年级“研墨飘香”文学社,亲自指导他们编写读写报,向年级80分以上的学生印发。本学期学生编写周报5期。第四个针对性是选送优秀习作到报纸和杂志发表,本学期共推荐10篇佳作,已发表的习作有4篇。第五个针对性是发动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作文比赛。十月份区组织的现场作文比赛,我班伍华煊同学获一等奖;区组织的《一封家书》的征文比赛,我所带的两个班级就有十多个参赛。报刊组织的全国性比赛,只要有就利用好,发动学生参加,参加的过程就是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写作能力的过程。

冬日暖阳作文范文第3篇

秋天到了。我望着摇摇欲坠,即将凋残的叶子,说:“你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你还追逐着那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吗?”“是的。”叶抬起头,眼里焕发着不可抑制的光彩,“你知道吗?人,现在我很快乐。”“快乐?”“嗯,这段时间,我明白了许多。我在这树梢头看着许多人来来去去,忙忙碌碌,却一直无法得到满足,你知道为什么吗?”“是他们没有得到想要的?”“不,是因为他们在追求‘结果’的同时,忽视了‘过程’。要知道,‘结果’的欢乐是由‘过程’带来的。没有‘结果’的‘过程’固然可惜,但没有‘过程’的‘结果’却更为可悲……你明白吗?"我轻轻摇了摇头:“你……究竟想和我说什么呢?”它再次展开了笑颜:“我正品味着过程啊啊!”

冬天,到了。我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窗前。忽然,一个景象使我呆住了——干瘪的叶,在飞!时间如同停流了一般,它用身子散发出年轻时的光彩。它离开了树的怀抱,在四溢的冬日暖阳中,在天空这个舞台上,飞旋着、飘舞着。虽然是如此简单的动作,却舞出了风姿,舞出了韵味,舞得比鸟更轻盈、更动人……它更像一位少女,虽然衣着陈旧,裙袄破损,却舞得意志飞扬、旁若无人,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那是平静的热烈,超脱的欢呼!空际间划过一圈一圈的圆符,那是生命的轨迹……突然,像是风中的精灵在开玩笑,一阵疾风刮起,叶失去了平衡,像一只折翼的黄蝴蝶,在空中翻腾着,在坠地前作着最后的努力。最终,“蝴蝶”飘落到了地上,夕阳将它染成了金色,如同天边即将逝去的火烧云……

泪,从我的眼眶里缓缓淌了下来:“你的梦成真了,但为此付出了一生的等待,耗尽了全部的精力,你……不后悔吗?”它没有回答,依旧是静静的微笑着,渐渐的,合上了眼睛……

冬日暖阳作文范文第4篇

我们需要的是真善良,而不是那些别他人精心设计,形式化的伪善良。善,本是一缕清泉,为河流增添了一份活力,可有时,它却成为了一股污水,污染了整条河流。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善良的作文75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中善良的作文750字1如晨雾一般,不晓处有着朦胧的身影,它伴着徐徐的风起舞,又徐徐地落下。尽管没有人在意,那一处的微尘。

在寒冷的冬季,街道上一处处灯红酒绿,各色的广告牌不亚于前一家,看似热闹也不过是外表。街上的行人看着很小,不然就是骆驼一样,缓慢地向前移动。一块公示板上,形形的小广告贴得满满的,金属柱上也不例外。风吹在已经生锈的公示板上,发出刺耳的噪音,人们匆忙走着,世界在转,谁也没有在意那一块已经生锈的公示板。

清脆的断裂声音,在坚持了无数风风雨雨的日夜后,公示板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倒在同样锈蚀的另一块公示板上。同样没有人在意,公交车的声音从远处驶来,黎明前的黑暗终于迎来一丝光亮,车上的座位空空荡荡没有多少人,下车是一位高中生,在寒冷的空气中紧紧身上衣服,公交车快速驶离站台,高中生没有走多远就绊到倒下去的公示板:“怎么公示板倒在这,还是要搬开,否则其他人还会绊倒。”于是他默默将倒下的公示板搬到垃圾桶边。

在一个嘈杂的集市上,一位大妈着急地将一大捆的蔬菜从电动车卸下时没有把握好平衡,蔬菜滚落下来,满地都是,一位买菜的年轻人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躲闪,而是将滚落的蔬菜收集整理好返还给大妈,当大妈整理完想起向年轻人道谢时,那位买菜人已不见踪迹……我不知道一个无意识的善良举动会带给他人多少美好,只是觉得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看似细小,却并不渺小的善良。

纯洁,无瑕的白玉兰,在暖暖的春风中,摇动细小的身躯,带给人们欢笑,在这片绿色的世界,都只是每一株小花、小草创造的世界,像是“一花一草一世界”,可为什么我们做不到“一善一举一欢笑”吶?世界不会因为你而停止转动,在这个绿色,充满希望的世界,在无数繁星中,每个人心中充满一份爱并及时传递给需要的人,世界必然美好。在无形中,我们也要有善举,因为我们是一个“家”,是一个集体,无形而又是暖暖的春意啊!

高中善良的作文750字2善良,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一种美德。有了善良的品行,在社会上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记得有一次我去奶奶家,上了公交车,投币后我找到位置坐了下来。这时,我发现有个小朋友一直在前面站着,我定睛一看,原来他正焦急地找着零钱。车上许多人都坐着,没有人愿意去帮他。我连忙站起来,递给他一元钱,他迟疑了一下,惊愕的目光望着我,随即接过了钱,放入了投币机。他走到我旁边坐下,友好地对我挤出了一个笑容,便掏出五元钱往我手里塞,我微笑着拒绝了:“不必了!我们都应该相互帮助。”小男孩也有点过意不去,诚恳地对我说:“谢谢你,你真善良。”我听了他的话,心里感觉暖洋洋的。

想要做成大事,必须先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

又有一次,下午英语考试。我出门太急,竟然忘了带文具盒!到了考场,眼看还有十几分钟就要考试,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就在这时,我的“死党”小赵来到我身边,看着心急如焚的我,满怀关心地问明了情况,急忙说:“我帮你去买!”没等我答应,他已经一阵风似的飞奔出了教室。不一会儿,小赵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怀里揣着一个崭新的笔袋,双手捧着送给我,便一溜烟地跑开了。我这才小心翼翼地打开笔袋,钢笔、钱笔、胶带、橡皮、直尺,一应俱全。说不尽的感动堵住了我的喉咙,我感动得眼泪夺眶而出。这一瞬间,我仿佛感受到了世间所有的温暖。是啊,善良是多么宝贵啊!

我忽然想起善良的典范——“提灯女神”南丁格尔,她放弃优裕的生活选择了护士事业,投身于环境恶劣的战场,救治受伤的士兵,给予他们全心全意的安慰与关爱,将她的善良、无私,奉献给社会,人民服务的精神弘扬于世界。

善良就是一种美,就如心里种下甜蜜,脸上会洋溢着微笑一样,善良就是心田里最茁壮最美丽的种子。让我们要心存善念,用善良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多一份善良,给世界增添温暖!

高中善良的作文750字3春风之所以和煦,是因为有人将温暖寄托给了春天;秋风之所以凉爽,是因为有人把理解投向了初秋;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每个人将善良播撒向了人间。

冬日暖阳

“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下雪了,那么厚重,那么洁白,那么惹人喜爱,一串串的脚印穿过地面,通向远方,我沿着脚印,走着,走着,也不知走了多久,我抬起头,已是满目星斗。我惊醒了过来,睁开眼,原来我坐在家门前睡着了,凄冽的北风刺着我的肌肤,我站起来,却发现路对面正有人向我走来。那人上前问道:“你怎么睡在这,不冷吗?”我没有与他对视,急忙跑入家中,锁好门。从猫眼向外看,他拿了一把铁锹,不知要干什么。

太阳被乌云拖携走了,风愈来愈大,几根干枯的树干被风刮倒了。在狂风中,有人拍打着家门,我跑过去开门,原来是环卫工,他躲了进来,喘了一口气,说:“谢谢你们帮我把雪除了。”我疑惑了,尴尬地笑了笑。突然想起来,原来是他!“凄冷中,他孤身一人,不闻不问,将我家门前的积雪铲光。”我想着。我又探出头去,原来,整条街都脱下了雪白的羽绒服,露出自己的本真。此时,一道阳光照射在我的心上……

这就是善良的魅力吧!

夏季绿荫

此时正值七月天,骄阳似火,蝉儿在树上叫着,鸟儿忍受不住这咶噪,振翅飞走了。几位花甲之年的老人围着棋盘,争论楚河汉界的尔虞我诈,纸飞机带着孩童的愿望争相起飞。

在公园的树林里,我遇见了这么两个人。高个的是个男人,扛着一个大袋子,牵着他的孩子,我上前去,问他:“你们干什么呢?”便瞥了眼那男人扛着的袋子。他们没理会我,径直超前走去,我追过去,定要问个究竟,那孩子转过身来,说道:“保护自然!”随后,那男人将麻袋张开,里边是一个个矿泉水瓶,太阳光射了过来,正好被父子俩拦住了,我看向那位父亲,恍乎感觉自己置身于一片绿荫下。

这就是善良地魅力!

善,为人心;良,为行止;合曰:善良。

高中善良的作文750字4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的长辈就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懂得善良的真正含义。可现在的善良,却变了味。

星期六,我坐公交车去奶奶家,我上了公交车,车上人很多,站都站不了。可下一班车还要等一个多小时,迫于无奈,我只得上了车。

上车后,过了三四站,人基本上不多了,我就找了一个位置坐下。这时,车上上来了一位拄着拐仗的老奶奶,她头花发白,因年龄的问题,腿脚不便走得慢慢悠悠的。

这时的公交车上都坐满了人,我看了看那些坐着老弱病残专座的哥哥姐姐们,没有一个起身让座的。我怕老奶奶摔倒,就把我的包放在了座位上,转身去扶老奶奶,我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坐我这吧。”老奶奶对我笑了笑,点了点头。

就这样,我把老奶奶扶到了我的座位,我发现我旁边站着一位我从未见过的大姐姐走到我的面前,莫名其妙地说:“小朋友,你怎么能这样呢?你老师难道没有教过你要爱护老人吗?难道你就不会有老的一天吗?”我还没反应过来,她就下车了。下车之前,我还看到她笑盈盈地扶着老奶奶走到她的座位上,让老奶奶坐下,老奶奶也感激地说:“谢谢,谢谢,真是太感谢你了。”我想:这位大姐姐怎么回事?更没想到会发生后面的事情。

过了几站,我也下车了。下车后,我无聊地刷手机。刷着刷着,我突然刷到了刚才公交车上的那一幕:一位老奶奶上了公交车,找到一个位置坐下。接着,我用命令的口气让老奶奶起来,把我的包放在了座位上。接着,我又把老奶奶扶到公交车中间。司机突然刹车,老奶奶差点摔倒,是刚才训斥我的大姐姐扶住了她。接着大姐姐开始训斥我,又把座位让给了老奶奶,然后下了车。

这个视频被恶意剪辑,还被倒放,还有一百九十多万人点了赞,评论区里都是说我不好的,我发了一条解释的评论,不到一分钟,就被删了。

我不禁怀疑现在的善良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善良了,现在的它,只是单单的一个词而已。

高中善良的作文750字5前段时间,我家楼上搬来了一位挺让人讨厌的老太太。她蓬头垢面,总是穿着臭烘烘的衣服。每次在电梯前遇到,我都会避而远之,因为她会使那个小小的密闭空间散发着臭气。

另一个让我讨厌的,就是我家楼下那只流浪猫。她骨瘦如柴,原本白色的毛结成了块,脏兮兮的覆盖在身上,跟老太太一样,有着一股恶臭。小猫整天喵喵叫着,在厨余垃圾桶旁边打转,让人觉得又可怜又恶心。

可是最近,我发现小猫变了。它的毛蓬松柔软,像刷过白颜料似的,白得发亮。肚子鼓鼓的,上面的肉都往下挂了。小猫一下子从一个流浪汉,变成了潇洒英俊的绅士。是哪位善心人收留了它吧。我想。

放假那段时间,我无意中发现了小猫变样的奥秘。

那天晚上,我看到楼上的老太太搬来小板凳,坐在楼道,大声呼唤着:“喵喵,喵喵”。这时流浪猫出现了,老太太就像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亲热地抱起她,弯着腰,给它挠痒痒。然后,舀了一大碗猫粮,放在小猫喵喵面前,让它吃。喵喵温柔地叫了几声,好像在说“谢谢”。然后,大口地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它停下来了。看到这情景,老太太像孩子不肯吃饭时一样着急,她又摸了摸喵喵的身子,嘴里不停地催促着“喵喵快吃,不要抬头。”“喵喵快点吃!”好像生怕小猫会饿着似的。喵喵似乎能听懂人话,立马乖乖低下头去吃了。吃到尽兴时,还会不由自主地把头摇成拨浪鼓,爪子还不停地拍打着地面。老太太看着它,嘴角不由微微上扬,脸上流露着慈爱。

喵喵吃饱了,绕着老太太的脚转着,时不时把前爪搭在老太太的鞋上,轻声叫唤,像是小孩朝大人撒娇。老太太笑眯眯地看着它,一人一猫之间,气氛是那么温馨和谐。

冬日暖阳作文范文第5篇

非常高兴能邀请到全国这么多文学评论家、专家参加由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作家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叶梅文学作品学术研讨会。

叶梅从1973年开始文艺创作至今,已经创作小说、散文、影视剧本等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她的小说创作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近距离地描摹当代人的现实生活、时代变迁,远距离多角度地书写三峡一带多民族的远古时代、不同阶段的历史、文化生活,对这一带人民的生存背景、生存方式、历史传说、英雄故事、民族心理、民族风俗的描写,立体地展示出三峡人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性格特质。这次重点研讨的《妹娃要过河》《我的西兰卡普》《大翔凤》等作品,显示出的文化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深刻意义,以及对当代人精神世界的不倦探求,使得叶梅文学作品在当代多民族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吉狄马加:

现在全世界对很多原生民族文化的研究,往往浸透了对民族中有代表性作家创作的研究,而不是对作品的单一性的技巧研究,我认为,对叶梅的创作同样是要放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上进行研究。世界上很多重要的文学奖项,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非常强调作品的文化贡献。我们的世界之所以是色彩斑斓的,文化是最重要的表现,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应是民族精神文化的代言人,将人们精神世界所显现的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

叶梅的作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中国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对土家族妇女几代人的心灵史的发掘和描写,作了细致的人性记录,我觉得十分重要。她的小说形式,对语言的处理和把握,都充满了细节。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化的严峻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同质化很严重,我们要保证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符号的延续。作家正处在悖论的十字路口,要引领人们穿越,要表现出民族在这个过程中的欢乐、痛苦、欢娱,叶梅正在进行着这样的努力。

何建明:

叶梅属当代实力派女作家,作为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评委和叶梅作品的出版人,我认真读过叶梅的不少作品,多次被她的小说所吸引,这主要是她对小说故事的架构、叙述和来自于她独特生活与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中获取的那些精美的描写。从叶梅的作品中,我们毫不例外地能够看到她作为一个细腻、敏感、智慧、大气、柔美的女性的那种独特思维与情感流露。叶梅的作品里充满了对家乡、对民族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叶梅视觉犀利,对事物和人世的判断非常到位,而她内心善良;对人间世态的认识高度并非所有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都能达及的。作为作家,我喜欢读她的作品;作为同事,我喜欢与她交心,叶梅就是这样的人。我们欣赏她的作品、同时欣赏她的可靠、可信、可知。

特・官布扎布:

叶梅是一位充满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的作家,她的作品关注现实,表现了新时代人们的生活变化和精神追求,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民族的自觉文化意识和情感,并能使之达到与各民族读者无障碍交流,我们可以说,这样的作家是土家族的也是中华民族的。

何西来:

山鬼的意象,像在二千多年前屈原的《九歌》里一样,是一个宽泛的关于峡江山水之美的隐喻和象征,既有审美的意蕴,又有荆楚文化的承传。叶梅的小说写得最多,也是最成功的艺术形象,主要是峡江一带的女性形象。她们是那一带奇山丽水的产物,是山魂山魄外化了的人格表现。山鬼、山魂,虽说飘忽不定,隐现无常,但一旦赋形为人,外化为人,并作为在严酷的现实环境中生存的女性,她们的命运,千姿百态的性格,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让我们触摸到具有生命的质感和只有峡江山水才能孕育出来的地域文化品格。这种品格,既有楚水的柔美旖旎,又有荆山的刚峭奇崛。

记得柳青曾讲过,作家在创作中不断把自己对象化为他笔下的人物。从这个角度来看,叶梅把峡江山鬼具象化为艺术世界里绚丽多姿的女性画卷,而她自己也正是从鄂西,从峡江,从恩施走出来的美丽的“山鬼”。她虽然到了武汉,到了北京,但她的生命之根,艺术之根,永远深扎在故乡的沃土中。她是睁着山鬼的眼睛,回望那个山鬼的故乡的,所以她写出了浪漫,写出了传奇和神秘,写出了一脉难能可贵的山鬼情思。

梁庭望:

叶梅的作品里有一个三维结构――民族集体无意识、历史与时代交融的美学闪光点、融于一炉的多种艺术手法。她所塑造的女性既有西南文化圈女子的爽朗,又有荆楚女子的顽强奋进,也有江南稻作文明孕育的含蓄柔美,还有湘鄂西山里的“鬼气”,这些在巴山楚水相汇融合而形成的文化,孕育了那里的昭君们。叶梅所塑造的女性,并没有简单地描绘表面装束,诸如裙装、上衣、头饰,也就是表层文化,而是很见功力地从她们的性格上下功夫,从内心深处写出一个个女性的民族特点和个性追求。

叶梅总能够在时代劲流中捕捉奔腾的浪花。她捕捉的题材,总是历史与时代交融的美学闪光点。在她的作品里,题材有大有小,无论是乡间昭女的拼搏,土司制度的衰落,野三坡历史的变迁,乡姑的婚姻痛楚……都能够写出让人心灵激荡的情怀,给人广阔的思考空间,具有新时期美学闪光点的价值。她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既解决了文学创作不能简单地图解政治口号的问题,但也不回避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

叶梅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多方面的特色,谋篇不落俗套。以《回到恩施》而言,作者以“回”的过程为草蛇灰线,把相关的往事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严谨的结构――串珠型结构。散乱的人和事,被“回”连在一起,有声有色。《农妇李云霞的婚姻》更是独具匠心,结构既波澜起伏而又简洁明了,为主题的深化夯实了根基。情节和人物的展示和刻画上以细腻见长,落笔有女性睹事入微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叶梅的小说和散文有记实法、现实与梦幻交混法、瞬时与往昔交替法、人间与非人间混融法等,显然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欧美现代派和超现代派的一些艺术手法。

何镇邦:

叶梅的女性小说选《妹娃要过河》,大都是集中笔墨写山里妹子的命运。《花树花树》中的昭女、瑛女和她们的姑姑,《撒忧的龙船河》中的莲玉、巴茶,《青云衣》中的妲儿,《五月飞蛾》中的二妹、桃子、桔子、安安,《最后的土司》中的伍娘,《乡姑李玉霞的婚事》中的乡姑李玉霞……她们性格各异、命运也不尽相同,但都希望渡过那条河流、到达理想的彼岸。如果把叶梅的大部分小说作为峡江地区(也就是龙船河流域)的民俗小说来读,作为自屈原以来的楚文化的一种载体来看,那它们主要不在于对民族地区奇风异俗的描写,而主要是通过各种“妹娃”命运的书写与性格的开掘来体现。因此,这些小说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叶梅的大部分小说表现的都是长江三峡地区过去和今天的生活,其描绘的山川景色大多雄奇瑰丽,其表现的民风民俗大都充满浪漫色彩;其刻画的男男女女的形象,命运与性格大都跌宕起伏、充满传奇性。雄奇瑰丽的环境描写,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描述,同时具有楚骚遗韵的小说语言,这三者构成了叶梅小说浪漫的传奇性。

孟繁华:

我读叶梅的小说有三点感受:第一,对边缘经验和地方性知识的书写和保护。地方性的知识在我们这个时代十分重要,叶梅小说中对楚文化的书写,本身就是对边缘经验和地方性知识的保护。第二,叶梅对现代文学性精神的检讨和警觉。叶梅的创作与当年乡土文学的作家有相似性,当年乡土文学的作家,是城市的生活或者城市的文明照亮了他们过去的乡村记忆。叶梅也是进入到城市以后,都市的现代文学经验照亮了她的民族文化记忆和楚文化记忆。第三,叶梅小说里的女性经验。在我的阅读感受中,我觉得男性作家大多写女性写得比较好,女性作家写坏男性写得比较好。但是叶梅笔下的女性人物都写得非常精彩,这源于叶梅自己的意识性格,更重要的是叶梅对女性的理解。她的作品中有这样一段话:“作为女人,我更牵挂那些熟悉和陌生的山里女子,看到一道道山的皱褶,就像女人疲惫而饱经辛酸的脸”,叶梅的女性书写与前卫的女性主义文学不一样,前卫女性要颠覆一些东西,对男性的颠覆,而叶梅体现的是对人性的大爱。

阎晶明:

作为一个作家来说,其身份就是她的作品,包括她的语言、她的故事。通常我们一直认为,少数民族作家是收集或者展示民间风情的,最多是个风格化的作家,其局限性是比较明显的。而这一点现在正被打破,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正是一种天然的优势。叶梅小说里不管是恩施还是土家族的历史、现实和文化习俗,都具有极强的文化寓意。她将来可以带着这样一种生活走向更大的天地。

吴义勤:

读叶梅的小说,有一种新的很惊奇的审美发现。她所传达出的审美感觉以及那种唯美的风格,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写作里面,长期以来似乎是被压抑和遮蔽了的。我觉得,叶梅给我们呈现的文学景象,她所建构的文学性,是我们从传统到今天一路顽强生长的那种没有被告污染的、绿色的文学性。支撑这种文学性的元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本质上“信善”的、崇尚自然的世界观;二是对于“真善美”的信仰。因此,她的小说所表现的“生命的场”“人性的场”都有着自然、清新的气息,都有着特殊的逻辑。我们读这样的作品,读到的美感、情感,包括她的唯美主义的风格,非常值得欣赏。

此外,叶梅小说对民族文化的表现,对于现代化的批判和反思,其提供的角度给了我们很大启示。我们现在讲民族文化与强势文化的对抗,常常采取的是一种很极端的态度,这种态度有时恰恰牺牲了文学本身。但是叶梅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能是一种温柔的反抗,她并不是以哀怨的姿态或者以批判姿态去夸张地表达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裂痕,而是采取一种超越的立场,极力展示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本身的美感。我觉得这种美感展示的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深度,就是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一种很重要的反思:在故作深沉、故作沉重地去反抗、去批判某些东西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已经走到了文学的反面、走到了美感的反面?从这个角度来说,叶梅的价值还有待于我们去深入的发掘和研究。

施战军:

我觉得叶梅《五月飞蛾》对少数民族创作有着非同寻常的启示。小说中二妹这个人物身上既有山妹子的性情和对待处境及命运的方式,同时有很多不同于一般民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所承载的内容,比如对人间幸福的执信、对他人境况的关切、对具体事物和生活的直感等等。正因为没有脱离民族女性性情的逻辑,作品又散发着一般的“进城”文学作品里匮乏的鲜活的东西,我觉得二妹这个形象在整个进城文学的潮流里,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形象,是应该留下来的形象。

《五月飞蛾》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充分的质感化。她写五月中午割麦的感受,不是常人那样要一边顾着写阳光如何毒辣一边还要惦记着写麦芒如何扎人,叶梅不可能那样手忙脚乱,而是轻灵地从二妹的感受入笔,有一种非常清新敏感的触觉。小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之所以和具体的生活不同,就在于它能打开另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因为怎样的缘由打开,借助什么来打开,在哪个当口适时地打开,作为小说的叙事伦理是必须要予以尊重并解决的。叶梅在非常精妙又不着痕迹地在情节的推进中处理了这一切。把二妹的生活从她现有的田野生活写起,从身体的反应写起,她要离开家乡,愿望是明确的,而原由其实是混沌的,二妹的进城不乏生存与精神的希求,而更真切的需要,则是因为阳光与她身体的反应关系而萌生的“飞远一点”的念头。作家必备的艺术感应和笔下人物必有的真切性,就这样在小说中达到了相洽。《五月飞蛾》这样的小说,显示了优秀作家对人心的艺术整合能力,让我们超越一般性的“社会问题”主题,而从人文性的角度来读取它繁复又清新的意蕴。

我近年谈得最多的一个词是“魅”,这个具有“人文文化”内核的繁复又清新的“魅”,在我们现当代文学中有很多依据。在叶梅的作品里,能集中地体现这个特点:因对天地人有所敬畏便对美好的存留有所尊重和惜爱,即便叙写艰难抒发苦楚也不会到展示苦难为止,而是将人性化生存的善美指向隐约地通达终极。《五月飞蛾》将这些放置在一个当下时代被热太阳烤过的女性的身上,必然会焕发出非凡的能量,积极的人文魅性在她身心中一直健旺地生生不息。

崔道怡:

叶梅的《妹娃要过河》,源于不同作品而有共同的意蕴。她在后记《妹娃为什么要过河》里解说:“在河的彼岸,星空闪烁的彼岸,有着女人的希望,虽然河水深浅不一,有着不可知的风起云涌,但过河――是一件多么诱惑女人的事情。这些要过河的女人,闪动在我的小说里。对命运改变的期许,对渡过河流的心驰神往,浪漫与现实,温情与倔犟,使她们在不同岁月里有着相似的梦想。”这种梦想感动叶梅,为她们讲述了不同命运的故事。而她们的性格,却又大同小异,无不贯穿着“女人骨子里的坚韧与无奈”。《花树花树》,我初读它就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个中篇经我之手,发于《人民文学》1992年11月小说专号头条,随即被选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小说选》,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和长远意义的经典性作品。重读《花树花树》,我再次受到深沉的震撼。龙船河畔三代女性刚烈的性格和悲剧的命运,前一次的震撼强烈,是因感受它对女性社会课题的呼吁振聋发聩;后一次的震撼深沉,是因感受它内涵悠远,其对人之现实生存环境的忧虑。

周 明:

叶梅早些年以对鄂西土家族风土人情的描写引起文学界及其读者的关注。近年来她除了小说创作,还利用工作间隙创作了大量“小块文章”,散文集《朝发苍梧》是其中之一。《朝发苍梧》是一个极富诗意又兼具中国文人审美意趣的书名,给人以心灵律动的感觉,让我想到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让我看到了叶梅散文创作的追求和境界。贯穿《朝发苍梧》其中的一条主线,即人文精神和悲悯情怀。作家叶梅对边缘文化及底层人群所给予的关切,爱护,理解和尊重,像冬日暖阳下一条明净的小溪潺缓流淌。

牛玉秋:

叶梅的小说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小说。叶梅小说的独特贡献首先来自她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所有的读者和评论家都会注意到叶梅土家族的少数民族身份背景。但对于叶梅来说,她不仅有来自母系家族的三峡文化背景,还有着来自父系家族的汉文化背景,而且她的汉文化渊源来自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齐鲁大地。因此她对中原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冲突就有着一份其他作家难以具备的格外的敏感。《最后的土司》中表面上看伍娘是被土司和李安两个男人在争夺,实际上她是被两种文化在争夺。在这种痛苦的争夺中,两种文化与人类本性相悖的丑陋与残酷都被揭示得淋漓尽致。其间叶梅批判的矛头不仅指向野蛮的权,而且也指向了对血统纯正的野蛮维护。叶梅小说的独特贡献还来自她对女性主义的独立理解。叶梅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她对外来的女性主义思想资源进行了本土化的消化吸收,特别是利用她自身的文化优势,在两种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之中去发现女性主义的现实的合理的依据。她为自己的小说集起名《妹娃要过河》,这条河就是男性中心文化的河。这一系列女性形象中,土家族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女性心理,给叶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叶梅小说的独特贡献更来自她所营造的艺术情景和氛围。她把三峡民族文化的图景凝固在自己的小说之中,用山的刚毅与水的柔情编织了一幅幅瑰丽奇幻的锦绣画卷。由此看来,对叶梅的小说应该有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关纪新:

叶梅这书端底是一本关于民族和民族文化的书。其中各篇无一例外地在摹写与追问着作家的母族――土家族文化的来龙和去脉,优长与局限,特别是她通向人类未来精神家园的可能与路径。把“妹娃”看作作家笔下女性的统称,在我看来,毋宁将她视作作家心间对于母族文化的一种亲昵的指代,来得更准确。叶梅有一管举重若轻的笔,她把一个民族文化沿革心灵变迁的故事一一讲给我们听。“妹娃”总得要过河,问题是由谁来推她,又把她推向哪里。有良知有担当的民族作家和民族文学,还可以陪伴着我们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去找寻他们那与美好传统相互依偎着的、新型的精神家园。

王 干:

叶梅的小说继承了沈从文以来的比较崇尚自然、崇尚人性的地域小说的风格。叶梅是小说散文两手都硬,两手都在齐头并进。在小说的形态上,叶梅主要是追随一种散文化的美,小说散文化的风格非常明显,也非常强烈。当然她小说也有很强烈的冲突,但她主要是以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非常诗意也是非常散文化的方式来写。我读叶梅的小说,经常想起沈从文的同时,也会想起汪曾祺这一路的小说风格,好像被文学界有点边缘化,但叶梅能够坚持传统小说的路数,取得了很大成就。

陈福民:

“妹娃要过河”,有着非常深刻的心理动因和民族文化的根据。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条件下,这种过河更复杂的含义也应该在考量之中,这种考量是使一个小说写作和艺术创作保有它的复杂性和深刻性的前提条件,叶梅在这方面有意识地处理了很多元素。她所突出呈现的是为我们不太熟悉的、陌生的敢爱敢恨、真情实意、意志坚定的巴楚文化女性的性格特征。叶梅女性小说所处理的民族文化的元素,让我想起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人的生长和在受伤条件下的壮美、震撼。叶梅在体现巴楚文化的特征之外,积蓄了在现代条件下受伤的人类灵魂的抚慰。

石一宁:

叶梅的小说有两个自觉:一个是探索和表现土家族民族文化的自觉,一个是探索和表现女性、尤其是土家族女性命运的自觉。它们呼应着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激起的文化本土化回归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反弹,以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当代批评的文化学转向所推波助澜的性别话语、弱势话语、边缘话语和身份政治的崛起。因此,叶梅的小说看起来似乎是边缘的文本,其实却是站在了当代小说创作的前沿。

李建军:

叶梅的目光几乎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所熟悉的大巴山。在中篇小说《山上有个洞》中,叶梅揭示了土司之间的权力斗争,写出了土司制度的变革和终结,写出了新一代土家人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最后的土司》则叙写的是“外乡人”与“土家人”的文化冲突与和解,细致而生动地描写了土家人的文化习惯和情感生活;《撒忧的龙船河》的故事则忧伤而沉重,包含着强烈的情感冲突和尖锐的道德主题。浪漫的传奇性是叶梅许多小说的一个特点。她总是将人物置放到严重的考验情境里,让他们在极其痛苦的选择中,显示出非凡的力量和过人的勇气。叶梅的小说无疑具有女性的亲切感,但绝无那种常见的小资情调和小家子气,不仅如此,在她的叙事世界里,我们常常可以读到一种刚健有力的东西。她的小说中的故事,大都是名副其实的传奇;她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大都属于力量型的人物,也大都敢爱敢恨,敢做敢为,具有坚韧、倔强的性格特征,有的人物身上甚至充满异乎寻常的传奇色彩。《妹娃要过河》包含着渴望,也表达着祝福――小说中那些不甘沉沦的女性人物,渴望摆脱沉重的束缚和羁绊,渴望走别样的路途,体验别样的人生。

白崇人:

叶梅的散文《我的西兰卡普》主要写家乡的山水,写家乡的亲人,写家乡的老师、同学和友人……表现了她难以割舍的乡情、亲情、友情和民族之情,有着深厚的爱的基础。从中可以看到叶梅的人生足迹、心理历程和她的梦想与牵挂。这可能是理解她的小说的一把钥匙。她的小说大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巴蜀相连,风习相通。古代巴人也和楚人一样信鬼崇巫。这就使巴文化笼罩着神秘、浪漫。叶梅是在这种气氛里出生、长大的,自然而然将这种神秘、浪漫注入她的小说之中。她一边把根扎在现实的泥土里,一边又长出理想的翅膀。在她的作品中闪动着理想主义的光亮。“妹娃要过河”,就是女人们要过河到彼岸实现理想、追求幸福,充盈着强烈的希冀和勇气。她在小说的情节设置、人物活动、场景描写、气氛渲染、时空转换、民俗插入等,不乏对新奇诡秘、飘忽不定的涉猎。在表现手法上也开放思路,使用象征、梦幻、复调、反弹、对比、交错……把小说写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

张守仁:

环顾中外文学史,作家最结实的作品,总是离不开他记忆中的故乡。对于叶梅来说,故乡就是她的龙船河、她的巴东、她的三峡,以及世代劳动生息在这一带的乡亲。叶梅写作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凡是较有分量、能吸引我们的那些中短篇,全和故乡的人物、习俗、寨子以及他们的哭嫁歌、跳丧舞紧密联系在一起。叶梅的贡献在于她为民族文学画廊里增添了一组各具独特个性的女性形象,她们是《花树花树》中的妲儿,《五月飞蛾》中的二妹、桃子,《乡姑李玉霞的婚事》中的玉霞,以及《最后的土司》中的伍娘等。她们执著地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对未来充满着痴迷的向往。叶梅把鄂西山水写得酣畅淋漓、风生水起,或凸凹,或峥嵘,或怪异,或清悠。在她笔下,鄂西的一道山、一条河、一支竹管、一朵山花,都化作一缕缕乡情;那船夫、那山汉、那村姑,那歌谣,都是她心血流淌的结晶。她的作品里充满着细节和意象。叶梅的小说乡土味浓,人物鲜活;由于地域环境的相对封闭,不时呈现出神秘、离奇的情节。她的小说,我感觉是凸的、鼓的、圆的,具有浓度和密度,且洋溢着荆楚文化的浪漫、灵异和诡秘。她善于以细小的事物作为叙述的切入点,细腻、贴切,充满动感。语言也精彩、形象。叶梅的作品是经得起推敲和研究的作品。

吴道毅:

近年来,叶梅的散文创作日益增多,以描绘民族生活、彰显时代精神为写作方向,题材甚广,其最大特点是通过女性作家柔美的笔墨、灵性的语言与奇妙的构思,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表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从而形成了民族生活与时代生活的大合唱。她的《有条河的名字叫龙船河》《想象潜江》《大水井》《火车开进野三关》《大翔凤与老地方》等作品一方面展示三峡独特的地域风情,一方面扩展视野,透过民族生活的表层,追寻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的根系,表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不同性格的人文精神。

兴 安:

叶梅的创作应该归入“乡土小说”的范畴,她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三峡流域鄂西山地的诗化描述在国内乡土文学中可谓别具一格。而作为“女性”和“少数民族”的双重身份又让她的小说超越了乡土的概念,显示了复合的社会学、民族学和女性学的意义。所以,返观叶梅的创作和近几年的发展,我以为她的小说的独特性和文本价值还远没有让我们发现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