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祭扫烈士墓作文

祭扫烈士墓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祭扫烈士墓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祭扫烈士墓作文范文第1篇

家园,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党在我心中,《我有一个梦小清明祭扫烈士墓

深秋的太阳像被罩上橘红色灯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线,照得身上、脸上,暖烘烘的。清明祭扫烈士墓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雨点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滴一串地掉在雨水汇成的水洼上面。春雨纷纷,染绿了山,;染绿了水,染绿了石板小路。星期天,我去排队买米。在我前面的是一个男青年,他算不上胖,但也够健壮的了。圆圆的脸庞上,两道细眉,一双大眼睛,配上稍小了点的鼻子,也还算匀称。就是嘴唇厚了点,像非洲人似的。缩写,“感恩父母”(转载),

祭扫烈士墓作文范文第2篇

给老师的一封信,我的理想,幸福是什么,给校长的一封小清明祭扫烈士墓镀

两旁高大的杨树,枝叶都被夕阳镀上一层金红色。清明祭扫烈士墓镀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春雨不停地下着,细细的雨丝织成了一张硕大无比的网,从云层里一直垂到地面上,远处黛色的群山,近处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杨树,柔软的柳枝,都被笼罩在这张无边的大网里,这张网是春姑娘巧手织成的纱巾,盖在天地间,技在群山上。表姐刚来的时候,身穿一件方格衬衣,补了几块补丁,脚穿一双沾着泥土的白凉鞋,走路说话都不敢大声,我们都说她土里土气。可是现在,我们不敢说表姐了。你看她穿一件漂亮的上衣,一条紧身牛仓裤,一双锃亮的高跟鞋,脖子上戴着闪光的金项链,肩上披着长长的黑发,显得神气大方。回到家里又说又笑,像生活在蜜糖中一样。,未来的机器人,给老师的毕业

祭扫烈士墓作文范文第3篇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对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在中学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道德水平,学会做人之道,使中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这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这些年来,我校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办学方向,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德育系列化方案为主要内容,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贯穿始终,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扎实德育展示实效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我们通过行政会、班主任及教研组长会和例会这“三会”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应语忌语、应行忌行》、《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并在会上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使教师牢固树立“三个面向”、“以德育人”的思想,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在每周四的教职工例会上,坚持组织学习时事,学习有关文件,使先进的、典型的案例成为广大教师实施德育的参照,为教师坚持依法执教、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科渗透,提高效果

坚持以周一晨会、政治课、班会为德育教育主渠道,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使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并在各科计划和教案中要求具体体现德育内容。

3、创设活动载体,大力开展活动

通过开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应语忌语、应行忌行》变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扎实每周一升旗仪式和早会、班会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堂常规》、《一日常规要求》、《在校十不准》、《文明礼仪常规》等守则、规范,狠抓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使守则、规范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我们紧紧围绕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不断赋予德育工作以新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分别为各年级制订了《德育系列化方案》,并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结合“三八”妇女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 、“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元旦、环境日、植树节、爱鸟周等相关节日开展各有关主题系列活动。如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学校里出现了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四月份,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九月底,举办“迎国庆歌咏比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十一月底,举办第四届手工制作展览,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十二月份,举行拔河比赛和迎元旦越野长跑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和拼搏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读好书(《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共和国五十年》、《中国读本》等)、看优秀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焦裕禄》、《蒋筑英》、《孔繁森》、《刘胡兰》、《飘起的红领巾》、《背起爸爸上学》、《挥师三江》等)活动,并组织学生写好读后感和观后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结合德育系列化方案的实施,我们开展了“做合格中学生”、“理想与人生”、“爱祖国、爱家乡”征文比赛,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净化了学生的思想,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为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我校在学生中开展了“做文明中学生”、“我爱城关中学”演讲赛,在教职工中开展了“神圣的事业”演讲及师德建设大讨论,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形成,增强了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配合“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我们始终坚持组织学生文明执勤、多次组织学生上街清扫街道,清理非法张贴物。为激励学生的意志,我校开展了“制作座右铭”活动。每个学生的课桌上都贴出了自己的座右铭(包括三部分:崇拜的人,追赶的目标,信奉的格言),每个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伟人的语言时刻激励自己上进,学校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4、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整体合力

我们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三合一”教育活动。要求每班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开展“家长教育进课堂”活动,让家长走进教室为学生传授各种丰富的知识并进行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别具一格的教育;举办家长学校培训班,聘请中国家庭教育协会会员、中国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马耀昌主讲,引起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及对日常家教行为的反思,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假期中号召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活动中感受到多方位的教育,使校--家--社会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提高了教育的效益。

二、法制教育常抓不懈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因此,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我校始终把法制教育摆在重要的地位。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使学生不仅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的法律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大家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大家的脑子里装上法律这根弦,遇事知道用法律作为准绳来衡量。

祭扫烈士墓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村学校;作文教学;多媒体技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越来越引起乡村教师的高度重视,但作文教学“教师难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瓶颈一直困扰着乡村学校的师生,乡村学校的语文教师要积极面对问题,努力探索出有效的作文教学对策,提高乡村学校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乡村学校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①对写作缺乏兴趣。部分教师在布置作文主题时,只考虑作文教学目标,而忽视学生实际。布置的作文主题过于固定,学生想象力发挥受限,久而久之,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写作缺乏兴趣。②课外阅读量少。作文写作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但乡村学校条件不足,缺少课外读物,加之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以至于课外阅读量不足,难以为写作提供便利。③作文内容缺少真情实感。部分学生疏于观察生活,未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在写作时很难写出鲜活、生动的内容。甚至有部分学生会参考作文书,致使作文出现许多雷同。如此,作文内容必然缺少真情实感。④书写质量差。部分学生作文书写不规范,涂改现象普遍。

(二)教师方面①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乡村学校教师普遍偏重于写作技巧方法的传授,而忽视了作文选材等方面的指导。②作文批改简单。作文批改时,教师只写日期或优、良、及格、争取及格等评语,未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③学习时间少。部分教师教学任务重,在作文教学方面经验有限,难以及时将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到作文教学中。

(三)学校方面①书香气氛不浓。墙上没悬挂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画像;板报没开设读书专栏;没有开展读书比赛活动。②图书室小,藏书量较少;班级没有图书角。③作文教学研讨课少,没有专家来校指导。

二、乡村学校作文教学策略

(一)留意生活,丰富素材创作离不开生活,没有生活这股活水,写作就如死水一塘。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小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很大程度上是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1.学会观察社会。乡村资源丰富,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用眼睛发现生活的美、事物的美[1]。如秋收了,教师可让学生观察父母或别人在田间劳动的情景,并写下来。在乡村,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如观察家里种的植物、观察家里养的小动物,观察大人乘凉交谈的情景,观察大自然的美景……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他们写起来得心应手。2.学会观察活动。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学校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如班队活动:成语接龙、故诗擂台赛、文娱表演活动;学校活动:升国旗活动、运动会、学雷锋活动,祭扫烈士墓活动。每次开展的活动都是写作的好素材,教师要抓准时机,灵活引导,让学生自觉养成细心观察、善于积累、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二)加强阅读,与写同行1.读。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于阅读。通过阅读可以积累知识,学生习作时就能厚积薄发,写出好作文。第一,要重视课内阅读的积累[2]。乡村学生的课外读物较少,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文。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积累丰富的好词佳句,学习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并加强朗读的指导,让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感。课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古诗词、段落、语文园地等进行背诵,让学生熟记于心。第二,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氛围与条件。①学校墙上挂上读书的名人名言及画像;②板报开辟读书专栏;③积极开展读书比赛活动,如优秀摘抄笔记评比、优秀读后感征文比赛。④学校要办好图书室、班级图书角、阅览室;⑤多方筹集图书,如社会人士捐赠、学校购买,积少成多,互相交换阅读;⑥指导学生多读教育部门推荐的书目。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加强深度阅读。2.写。除了写教材中每单元安排的作文之外,学生还要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改写、续写、扩写、仿写、缩写等的练习[3],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摘抄的方法,让学生把一天的最难忘的内容或感受以日记形式写下来,勤写日记也是有效积累素材练笔的好方法。

(三)加强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乡村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思想、文化、教育教学业务等方面的学习钻研。不同学期制定出不同的自培自练学习计划,并确定一个作文教学小课题进行研究。主管教育部门要对乡村教师组织专项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知识及教学业务水平。对教学水平较薄弱的乡村教师,采取“师徒结对”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同时,邀请专家定时到乡村学校指导作文教学工作。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作文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对乡村学校也加大了投入。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图像、声音等特点,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促进学生展开写作。

(五)重视作文批改,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1.分层批改,增强信心。乡村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作文,教师要做到精批细改,对学生写得好的精彩词句,要用符号清晰标出,在旁边空白处写上鼓励性的语言激励他们。对错别字较多、语句不通顺、内容表达不清楚的作文,教师要想办法找出学生作文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同时诚恳地向学生指出习作不足的地方。学生到了四、五、六年级时,教师对优等生的作文要精批少改,对中等生的作文批与改并重,对“学困生”的作文少批多改。教师的批语要具有鼓励性、启发性、针对性。2.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教师出示评价标准,让学生自改、自评,互改、互评。互改互评时,由教师指定,比如,习作能力强的改习作能力差的学生,写作能力差的学生学习优等生的习作,写作能力相当的互相评改。对学生的批改,教师要点评,打上批改分。

(六)利用作文园地,展示习作根据乡村学校的具体情况,教师可在教室或走廊开辟“作文展示园地”,在“优秀习作园”粘贴优秀习作或有进步的习作;“佳句精选园”粘贴富有个性、有创意的句段或写得精彩的语句;“习作自留园”粘贴学生自主推荐的优秀习作或进步习作,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习作带来的快乐[4]。

祭扫烈士墓作文范文第5篇

一、设定多元目标,实现综合性

新版框定了“三维”目标,它包括: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考虑更多的是德育目标,不自觉中窄化了课程目标,忽视了综合性的内涵。所以,多元性目标的设定,应该成为悬在任课教师头上的一柄利剑,需要随时关注它、敬畏它。比如,《伟大的先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可以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为了方便说明,在每小点后面注明了目标指向,下同):(1)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孔子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影响(知识);(2)简单了解《论语》(知识);(3)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及纪念孔子的意义(德育);(4)学习收集、处理、归纳、运用信息的基本方法(能力、方法);(5)尝试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方法、过程)。再如,《学做小雄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可以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了解《飞翔的小雄鹰》的故事内涵,知道面对困难时,不胆怯,想办法解决(知识);(2)有能力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能力);(3)愿意做勇敢、坚强的孩子,不娇气,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品质(情感、态度等)。上面两课的目标设定呈现了多元化状态,体现了“三维”课程标准,显现了教材应有的价值,如果任教者循着这样的目标思路,在教学实践中一以贯之,逐环落实,综合性就能发挥最大效应,就能培养完整的“人”。

当然,“三维”目标是对整体而言的(包括整册教材、单元教材等),并非每一个主题、话题教学都要死抠“三维”目标,应该因文而异,因班级学生实际而异而有所侧重,否则就有矫枉过正之嫌了。

二、实行跨学科整合(融合),实现综合性

借鉴清华附小主题教学经验,可以在实现小学品德学科综合性方面实行跨学科整合(融合),从而达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的目的。

1. 与学校的行为习惯教育相融合。现行的小学品德教材,有许多行为习惯教育的内容,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又是学校传统教育项目,二者可以有机融合。比如《我和规则交朋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主要是教育学生规则很重要,无处不在,人人都要遵守规则。这些教学内容可以与学校的排路队要求、做操要求、课间活动要求等行为习惯教育相结合。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里找一找学校在这方面制定的规则,让他们说一说应当如何去做,大家都做到了没有。由此,让学生明白,课内学习与学校的生活是融为一体,是学校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在课内学,更要在课外做。

2. 与家庭教育相融合。只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才能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否则,“5+2=0”的惨状就可能出现。德育如此,品德学科教学也不例外。比如教学《我爱我家》(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以让学生回去问问家里人,他们出差或外出做事,想不想家,为什么想家;请家里长辈给他们讲一讲“家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家是温馨的地方,家是避风的港湾,家里的灯火永远是最明亮的,我爱我家。再如教学《我的责任》(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不妨请家长给孩子说一说家里每位成员的不同责任、不同担当;说一说他们为这个家都做了些什么。家长的现身说法,更容易让学生领悟到,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责任,每个人都要有作为,有担当。

3. 与语文学科教学相整合。(1)与口语交际课相结合。现行的品德教材,都会选择编辑一些体现“家庭”“学校”“社区”主题的教学内容。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就是以“家庭、学校和社区”为标题,下设三个主题,即“我爱我的家”“我们的学校”“我生活的社区”。这些教学内容完全可以与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介绍一个你喜欢的地方”相整合。尽管二者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有别,但通过口语交际的形式,呈现“我”眼中的家庭、学校、社区,再通过教师、同学的点评与指导,既能培养“爱”之情感,又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2)与作文课、语文实践活动课相结合。《寻路与行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漫游世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等教学内容,本身就是要通过走出校门开展活动才能达成教学目标,如果能与作文课、语文实践活动课相结合,既可以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顽症,又可以让品德学科的生活性得到很好的落实,可谓双赢。

4. 与班队活动相整合。“我们的民主生活”(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与“再见,我的小学生活”(六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等教学内容就可以与班队干部选举和班级毕业典礼等活动相结合。前者可以为后者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后者则可以为前者增添活动方式,可谓相得益彰。“不屈的中国人”(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等教学内容可以与少先队“祭扫烈士墓”“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等活动相结合。

三、利用多元资源,实现综合性

品德课程开放性的特征,决定了本课程的资源是多元的、开放的。正如一位德育教育家所说“过去我们把课程当作整个世界,现在我们要把整个世界当作课程”。

1. 关注热点新闻。通过培养学生收看新闻的习惯,从而收集热点新闻,充实教学内容,更让学生感受生活处处是德育。比如:雾霾、河流污染、堵车……都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有效资源。

2. 收集身旁真事。班级、学校、家庭、社区时常会有一些事情发生,其中的部分事情,非常有教育意义,可作为教学资源充实到教学活动中,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比如,学生课间摔伤、上体育课骨折、家长自愿者行动等,这些事情就发生在学生身边,非常鲜活,学生感受深刻,教育效果也会很明显。

3. 利用文学资源。丰富的文学资源,品德学科教学时,大都可以“拿”来用之。比如,教学《祖国的宝岛台湾》(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尾可以这样安排:

祭扫烈士墓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021-01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启迪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文明;“解惑”就是传授知识;“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也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教育必须渗透到各门学科知识中,使德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的教育过程。下面我就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谈一些看法。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新课程强调:“不应该把德育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德育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1、善于挖掘语文课本中的德育素材

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作品无不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字里行间洋溢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哲理。作为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要善于结合实际,实施德育渗透,巧妙地融入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教学中要认真寻找最佳结合点和具有丰富内涵的知识点,使之附着有物,“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外,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不少德育典型:在黑暗中疾呼“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斗士鲁迅。教材内容亦丰富多彩:学生可以从《最后一课》的小弗朗士身上学会怎样爱国;可以在《散步》中学会尊老爱幼,培养道德责任感,等等。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思想感情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会沿着课文所指引的正确方向慢慢形成。因此,语文课本可以成为引导学生道德成长的教材,每一堂语文课都是形象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2、善于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当学生感觉到教师在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教育往往是枯燥的、机械的,教育也会蜕化为空泛的说教或空洞的口号,教育的效果也就几乎近于零。所以,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

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达到忘我的境界。如在教学《散步》一文时可以让学生编话剧体验文章中的角色,体悟“我”“妻子”承担着的道德责任。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揣摩韩麦尔先生的心理,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切地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从人情的冷暖中让学生产生对社会的热爱,让学生产生爱心,关爱身边的人。

3、善于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育人教育的作用之大。针对浪费生命的现象,在教学《热爱生命》一文时,我教育学生不要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就任意把生命浪费掉,而是应该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针对一些学生由于缺乏对生命的认识,不尊重自己的生命,把生命当儿戏,做出吸毒、泡网吧、轻生、群殴等事,在教学《敬畏生命》一文时,让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经过豪华的、奢侈的投资之后才得到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热爱我们这来之不易的仅有的一次生命。针对一些学生认为世上无爱心从而把自己的爱收藏起来的现象。

二、创设有利于德育的人文环境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生活处处有语文,所以处处也就有德育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文教师作为德育的主导者,在教学中,要把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严于律己,严谨治学,做学生的道德楷模。此外,语文教师还要在学生中树立积极健康的道德舆论导向,树立典型的道德榜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会在同伴的影响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更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基地。语文教师可以利用黑板报、专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每周话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舆论导向,“我身边的雷锋”可以激励学生继承助人为乐的传统风尚,整洁的班级环境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大方得体的服饰可以形成朴素的生活作风。

校园文化建设也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良好的校风、学风可以提醒学生向上、向善,名人格言、警句可以帮助学生审视自身,温馨的提示语可以时时提醒学生爱护花草、爱护公物、节约用水、注意安全等。

三、语文教学应与学校德育相融合

社会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不能是孤立的,要与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相联系。

祭扫烈士墓作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材 助读系统 能力培养

助读系统又叫提示系统、助学系统或导学系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研究的多向探索》中提出:语文教材中包含四个系统,即知识系统、范文系统、作业系统和导学系统。实际上,语文教材中助读系统是帮助学生学、教师教,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和提高而设计的一系列材料,其实质是对学习的要求和学习的重点、学习方法等做出提示,对某些疑难问题的诠释,对相关资料的引述、知识的拓展等。主要有五种类型:①注释类:课文中的字词注释和题注,作者简介、选文出处、课文背景简介等。②提示类:每册书开篇的编辑说明、单元提示等。③图像类:主要是课文中所配的相应的插图,这样直观的图像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记忆,尽量避免单一枯燥的学习。④附录类:如一些资料附录、知识短文及相关信息链接。⑤练习类:选文的课后思考与练习。这些共同构成了小学语文教材。

一、小学语文教材助读系统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首先,助读系统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指导,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助读系统中的单元导语、自读提示、预习提示等顾名思义就是为学生的预习、思考做出提示,进而让学生根据泡泡语和课后练习等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其次,助读系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助读系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注释里面包含重要字词的解释,资料袋里包括一些课外的拓展知识,课后练习中包括一些对课文内容的强化和朗读、写作能力训练,单元导语和综合性学习提示则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学习方法、习惯的指导。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资料袋:“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广为流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这一段资料有利于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出处和《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及人物,拓宽知识面。六年级下册第16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课后练习:“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在清明前后祭扫烈士墓,再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三道练习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朗读和写作能力提高。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义。本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志,交流感受,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和联想,表达这些独特感受的。”这一单元导语前一部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后一部分则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有所指导。

二、有效利用助读系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利用助读系统提高学生的阅读、朗读能力

首先,指导单元导语朗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朗读能力。单元导语主要用来提示和呈现本组课文主要内容,语言优美,有时会用气势磅礴的排比,有时会用涓涓细流的比喻,遇到这样的材料,教师抓住机会让学生训练朗读。三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单元导语这样写道:“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盛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这是一个很有气势的排比句,展现了祖国迷人的风光。因此,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读出什么样的感觉。让学生先熟读再美读,慢慢的,不仅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其次,利用插图训练朗读。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精美插图都画出了文中最感人、最经典的一幕,小学生对这些插图很有兴趣。教学过程中,如果利用这些插图加以引导,让学生体会其中感情,再顺势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八次》这一课中,布鲁斯王子七战七败后看到蜘蛛结网的情景,深受感动。文中用这样一段话做了描述:“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再加以引导体会,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效果更可观。

(二)利用助读系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以艳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深深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为此,教学活动中必须让插图“开口说话”,培养学生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明确目的,观察插图,培养观察能力。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且注意力容易转移。为此,引导小学生观察插图的过程中,应当给定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让他们在观察过程中有所提高。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荷叶圆圆》中有一幅美丽的插图,教学时可以提出要求:“荷叶是什么样的,荷叶上都有哪些小伙伴呢”?让学生观察,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能力便可以得到提高。

其次,运用插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由于语言能力有限,口头表达时要么过于简单、要么错乱无序,写作文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直观手段让学生观察插图,并描述插图或者通过看插图说你想说的话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如三年级下册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观察对比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再让学生口头表达自己看到的内容,之后引导学生说说看完这两幅图以后想对小山村的人们说点什么?不仅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最后,引导学习资料袋,提高情感表达能力。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的阅读链接《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让学生带着“这首小诗描写了什么?”这个问题反复读,既让学生找到朗读的感觉,又加深他们对诗的理解,并且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等。读完以后可以问:“同学们读完这首小诗,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就会分享感受,在分享中情感得以提升,发展情感表达能力。

(三)充分利用助读系统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学习能力

课后练习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多方面训练点。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各类课后练习的效用,实现目标,提高效用,提高学生的相应能力。

首先,设置任务,充分利用课后练习指导学生预习。课后练习可以作为预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生字词表认读生字,正确书写生字,再借助工具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为熟读课文创造条件。并且预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后练习的提示对一些重点词句多看两遍,反复琢磨,为新授课好前奏准备,同时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其次,认真研读课后练习,落实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课后练习设置一般来说都是有梯度的,前两题一般为基础性题,目的在于巩固基础知识,培养识字写字和朗读能力。教学过程中应作为教学的一个必要部分进行一定指导。在生字词认读和书写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读写,然后分享自己记住这个生字的方法,教师再做适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不仅会读、会写,还记住同类型的字词,最终使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提高。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题处理上,老师可以把它融入教学环节朗读上,不仅仅局限于课后布置作业。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称赞》中课后练习:“朗读课文再演一演。”这样一个课后练习可以把它有效利用在课堂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读的时候把应有的语气读出来。学生的朗读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最后,牵手泡泡语,进入教学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在人教版教材中有许多泡泡语中的问题,能够引发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泡泡语,有效提高学习能力。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开天地》的泡泡语:“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教学时老师可以问:“这样的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你对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感受?”如此,学生在思考、概括、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能力自然提高了。

参考文献: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李维鼎.语文教材别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