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锻炼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寒假锻炼现状分析
据调查,约半数大学生体质指数偏离正常值,部分处于偏瘦或超重的边缘。目前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堪忧,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迫在眉睫。
在对大学生对寒假锻炼必要性的认识调查中,有半数学生没有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认为体育锻炼对体质改善作用不明显。调查中大学生锻炼频率普遍较低,并且随着大学生锻炼的频率增大和时间的增长,参与度逐渐减小。当前大学生缺少寒假锻炼现状严重。
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内容的调查中,超过80%的大学生倾向于户外运动,且偏向于低强度运动。大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多方面锻炼,提升对户外活动的热情,适当参与运动。
(二)大学生寒假锻炼影响因素
天气不佳和缺少同伴是阻碍寒假锻炼的两大主因。由于大学生体育锻炼偏向于室外运动项目,而春节前后阴雨天气较为频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锻炼的频率和效果。其次,由于春节节日特殊性,直接导致大学生锻炼缺少同伴、运动场地不充裕等后果,锻炼大幅减少。保持体形和强健身体是促进寒假锻炼的两大主要动力,兴趣爱好与宣泄情绪也占一定比重。
(三)寒假体育锻炼促进方案分析
调查中超过半数大学生认为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促进体育锻炼作用相当。首先,大学生主观上需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寒假锻炼。其次,家人、社会、学校等外界因素应作出相应改进以促进大学生寒假锻炼。
1.学校统筹锻炼方案
学校组织团队锻炼的运动方式受大学生认可度最高,而返校进行体能测试等硬性规定仅得到少数大学生认可。高校应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倡导组队锻炼,减少硬性锻炼规定,符合大学生自主的需求,提高积极性与参与度。
2. 社区组织活动规划
在社区活动方面,大学生比较倾向于参与度较高的全民参与型活动,比如全民马拉松,登山比赛等,而参与度较小的小范围活动和自主公共活动虽然没有全民参与型活动得到的选择多,但仍能得到不少大学生支持。因此,在组织社区活动时,参与度与兴趣因素值得引起重视。
3. 友伴间互相督促措施
体育锻炼选择轻松娱乐型与合作技能型游戏的大学生比重最大。其次是敏捷智力型游戏。少数大学生则比较热衷于个体技能赛和高强体力型运动。寒假期间锻炼氛围轻松,可通过组织轻松娱乐与合作技能相结合的体育锻炼活动,促进大学生锻炼。
4.家庭运动组办模式
在家庭组织的锻炼活动中,休闲类最为受欢迎,家务结合类和增进情感类排名其次。且大学生比较青睐运动量较小的活动,因此进行家庭锻炼活动时,活动量适宜、利于家庭沟通交流的活动可以优先考虑。
二、建立大学生寒假锻炼促进体系
(一) 改进运动观念,培养积极心态
假期自由时间充裕,课业负担相对较轻,通常被视为强健体质、调剂心情的良好契机。首先,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可使有氧素质和应付应激的自我感觉能力大幅度提高”[1]。其次,引导大学生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作为释放压力的方式。
(二) 针对体质差异,改进锻炼模式
大学生应遵循适合自身的基本规律,科学地确定寒假运动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达到计划最优化、成效最大化、健康最适化。性别不同、胖瘦偏差、心肺功能水平不等、耐力区别等,共同构成了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因此需要针对性、持久性较强的寒假运动规划。
(三) 提倡人性化管理模式,加强学校宣传力度
提倡团队监督模式。团队监督模式,是指由班级、学生会或社团等学生组织发起并组织相应团队进行寒假锻炼,假后由团队的复负责人上交团队假期锻炼成果。由大学生自发组成团队进行假期锻炼监督,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学校可以通过海报、网络等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活动,宣传体育锻炼益处,提倡每日锻炼的良好生活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
(四) 调整社区锻炼内容,优化友际活动类型
社区在组织体育锻炼活动时,建议以中小范围内的竞技锻炼为主体,不定时举行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大学生假期锻炼。将社区活动与时下流行元素相结合,提高大学生活动兴趣。
融合友际活动与体育锻炼。首选氛围较为活跃的活动项目,而合作类的活动也是受大学生欢迎度较高的活动之一。在促进大学生锻炼的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 提倡家庭运动项目,融合家务型锻炼
坚持每天进行活动量较小的活动。活动量较小的锻炼活动如登山远足,不仅能够使家庭成员的放松心情,而且也有利于彼此的沟通交流。提倡与家务劳动结合类的活动,锻炼的同时增进家庭感情。
参考文献:
大大小小的滚轴冰场、滑冰场也开了不少家,你去过了吗?夏天的时候,你可以去滑滑旱冰,冬天的时候,又是滑水冰的好时候,滑冰对于协调能力的锻炼是很有帮助的。适合人群:没有什么年龄的界限,但建议你现在尽快学,如果你目前还不会的话。运动装备:运动装如果你是新手,千万不要穿裙子、溜冰鞋。运动效果:有助于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在身体方面,它可以使你的腿部肌肉更加结实而有弹性。同时,滑冰属于大运动量的运动,它还会提高你的肺活量。
脂肪燃烧值:420卡/小时。
运动方案二:自行车
这是一项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运动了,它有效地把健身与我们每天的生活结合在了一起,也就是说,它不会占用我们多余的时间。
适合人群:任何人,不论你是平常人还是运动员,也不论你的年纪。运动装备:一辆自行车,如果你不是运动员,一辆普通的自行车就可以了。运动花费:除了自行车的正常维护,你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花费。运动效果:这是一项最易于坚持的运动方式,它可以锻炼你的腿部关节和大腿肌肉,并且,对于脚关节和踝关节的锻炼也很有效果。同时,它还有助于你的血液循环系统。
脂肪燃烧值:240卡/小时。
运动评价:最有利于坚持的运动项目,最接近于自然,最经济。
运动方案三:慢跑散步
没有什么运动比慢跑和散步更大众化了,它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却可以有很大的收益。适合人群:适合所有人群,如果你热爱运动或者热爱减肥的话,最好选择跑步;如果你没有时间的话,建议你把每天的晨练放在上班的路上,最好是能走路就不要坐车。运动装备:运动装和跑步鞋。运动花费:无。如果你不很挑剔的话,柏油路就可以是你的运动场地。运动效果: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都有很大的好处,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锻炼30分钟以上,会有利于减肥,最好的方式是跑走结合。
脂肪燃烧值:慢跑:420卡/小时;散步:240卡/小时。
运动评价:低投入,高收益,但贵在坚持。
运动方案四:高尔夫
高尔夫一贯被认为是绅士的运动,其实,它对女性也同样适合,优美的场地环境,适中的运动量,让你的身心都得到了锻炼。适合人群:从8岁到80岁的人都可以,但它更倾向于有耐心的和头脑灵活的人,不过,它也可以使你变成有耐心和头脑灵活的人。运动装备:适合运动的服装,高尔夫鞋和手套,一根球棒。运动效果:这项运动是和散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一个18个洞的球场里,你走路的距离会达到6-8公里;挥杆的动作有助于你身体的伸展;此外,美丽的球场更会使你心情舒畅。
脂肪燃烧值:约270卡/小时,一局的时间约为3个小时,所以可以燃烧掉810卡的热量。
运动评价:身心双受益的运动项目,但是投入比较大。
运动方案五:骑马
骑马似乎离我们有些遥远,印象中能够策马奔驰是何等的潇洒,但不管怎样,骑马终究是一种时尚,是一种潮流。适合人群:40岁以下的女性,因为这项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运动装备:骑装也可以是一般的运动装、马匹最好是一批有灵性、易接近的马、帽子。运动效果:可以锻炼你的敏捷性与协调性,并且可以使你的全身肌肉都得到锻炼,尤其是腿部肌肉。
脂肪燃烧值:240卡/小时。运动评价:接近自然的运动方式,让你的身心都得到愉悦。
运动方案六:排球
排球会使我们的头脑更加灵活,它是一种艺术,它的魅力就在于它需要集体的努力。适合人群:35岁以下人群,毕竟它的运动强度很大。运动装备:运动服、运动鞋。运动效果:会使你的个子越长越高,所以建议你尽早加入这项运动,对臂部肌肉和腹部肌肉的锻炼效果尤为明显,同时,对你的灵敏性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摘要】 总结了盆底康复治疗技术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体会,包括其中的三大治疗内容和治疗手段,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要点,该项技术的进展和治疗的注意事项。认为盆底康复治疗技术对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和运用个体化治疗方案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盆底康复治疗;功能障碍性疾病;体会
【中图分类号】R2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36-02
盆底康复治疗技术是一项主要针对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非手术疗法,它包括三大内容:功能锻炼、手法康复和仪器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和障碍三大类。主要由于妊娠和分娩引起,妊娠期由于子宫增大,对盆底的慢性牵拉造成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另外分娩时盆底受胎头挤压,拉伸廷长,肌肉高度扩张,使盆底发生去神经改变、结缔组织间连接分离等变化,难产、器械助产等易引起盆底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损伤、膀胱颈位置及活动度改变等,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1]因此,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功能的康复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针对产后42天后的妇女开展了盆底康复测评和治疗技术,下面就盆底康复治疗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进行综述。
1 功能锻炼
1.1 Kegel锻炼法1940年美国妇产科医生Kegel针对产后妇女尿失禁、子宫、膀胱、直肠、脱垂和阴道紧缩度降低等问题,创建了盆底肌肉康复锻炼法,简称Kegel法,主要内容是指导患者有意识的收紧和阴道,维持时间不少于3秒,然后放松,连续12-30分钟,4-6周为1个疗程。这项锻炼通过有意识地收紧盆底肌群,增加盆底肌群及筋膜的张力,促进盆肌的血液循环,预防或减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做该项锻炼必须督促患者持之以恒以及指导其掌握正确的盆底肌收缩方法,同时,该项锻炼虽然对盆底肌肉的功能康复有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不能针对性地对盆肌的某一薄弱肌群进行重点康复锻炼,所以不能满足产后妇女整体盆底肌肉群全面康复的需要。
1.2 膈肌锻炼法膈肌锻炼法需分几个步骤完成:(1)吸气松腹;(2)收腹呼气;(3)屏住呼吸,腹部不动;(4)继续收腹、扩胸;(5)盆底肌同时收缩;(6)缓慢吐气。重复上述步骤多次,以不觉得疲劳为度,逐渐延长到每天30分钟。膈肌锻炼法主要针对肌力低下、多次指导仍不能掌握正确的盆底肌收缩方法的患者,同时作为仪器治疗的辅助方法时,在临床上发现: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效果明显。但同Kegel锻炼法一样,该项锻炼要求患者必须持之以恒,根据个体差异调整锻炼时间和次数,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2 手法康复
2.1 阴道按摩:对于产后会阴切口疤痕按压时或性生活过程中出现疼痛的患者,可用这一方法。首先治疗师食指放在患者切口疤痕疼痛处,轻轻按揉,力度以不觉得痛为准,然后指导患者每天在洗澡时自行按摩疼痛部位,时间不超过5分钟。应告知患者坚持每天自行阴道按摩,并配合电刺激中的止痛方案进行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疗效。2.2 肌肉收缩锻炼:治疗师食中二指置于患者阴道后穹窿处,往下按压耻骨尾骨肌,指导患者收缩这块肌肉,然后手指退至阴道口处,分开阴道口,要求患者有意识地收紧阴道口肌肉,收缩练习分1类和2类肌力进行,该项练习比患者自行收缩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能纠正不正确的收缩方式和习惯。主要目的是让患者学会正确的盆底收缩,并指导自行练习收缩的方法。
3 仪器治疗
3.1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通过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将探头置入阴道内,以检测盆底肌肉电信号活动,并采用模拟的声音或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和治疗者,使患者根据这些信号训练,学会控制盆底肌的收缩和舒张,[2]而治疗师可通过反馈的信息及时发现和纠正患者不良的收缩习惯和收缩方法,并找到治疗的重点,从而能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生物反馈疗法比单纯的依靠患者自行收缩练习具有直观性、有针对性的优点。同时,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场景反射练习,控制不良的盆底肌肉收缩,并对这种收缩进行改进纠正。
3.2 电刺激治疗盆底的电治疗是指放置在阴道内的电极通过传递不同强度的低频电流,刺激盆底神经肌肉的本体感受器,唤醒盆底的收缩反应,使盆底肌肉收缩的强度和弹性增强,另外通过反射性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使控尿反射增强。同时,还可设置镇痛电流,治疗痛、会阴切口疤痕触痛等的患者。电刺激治疗过程中,设置合适的电流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关键,盆底肌分1类和2A、2B三类肌纤维,针对治疗不同的肌纤维必须设置不同的电流参数,包括频率、脉宽,强度、波形、时间等,由于盆底的电刺激是一种低频电流刺激,强度没有固定的标准,必须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是电流加至患者觉得放置在阴道的探头往耻骨和头部方向移动的感觉,同时,在电流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必须将电流加至最佳收缩强度,从而完成个体化的电流刺激方案。
4 小结
4.1 三大疗法的配合运用在盆底康复治疗的三大疗法中,对于肌力在3级以下,症状严重者,应以仪器治疗为主,功能锻炼和手法康复为辅,综合治疗才能得到更好的疗效。运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可进行针对盆底的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和电刺激疗法,仪器治疗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效果明显,消除症状快。但仪器治疗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在消除症状的基础上,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收缩习惯,预防再次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方面的问题。
4.2 治疗师的重要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必须在治疗中多用语言引导、鼓励患者,使患者尽快学会正确的收缩,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其次,应多督促患者回家后完成收缩练习;最后,由于在我国,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个体探索才刚刚起步,针对不同的个体,统一的方案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个体差异,根据病情特点、轻重等因人而异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并要不断总结吸取经验,才能提高治疗水平。
4.3 盆底康复治疗有效的标准通过个性化的盆底治疗方案,逐渐提高患者的1类和2类肌力,通过手部检测和可视肌电图标上检测肌力变化,力争达到肌力5级,疲劳度为0,并解除症状,建立良好的生物反馈和场景反射,达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有效或治愈的标准,并指导患者养成日常坚持进行盆底肌锻炼的良好习惯。
总之,针对产后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康复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具有无痛无创、无药物副反应、简便、易操作、患者易接受等优点。目前,在我国,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28%,大于45岁者可达40%。在产后人群和广大妇女中大力推行、普及盆底康复治疗技术,将会大大减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率和手术率,提高产后妇女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长沙市东郡小学三(1)班 邓若愚
小猪肥肥由于整天好吃懒做,又喜欢睡大觉,眼看就要长成大肉球了,它依然我行我素。它的伙伴聪聪看不下去了,劝它说:“如果你还不减肥,过不了几天,主人就会把你杀掉的!”肥肥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于是它决定开始减肥。
它为自己的减肥制定了三个方案:A、绝食。B、吃减肥药。C、加强锻炼。
它首先实行A方案,连续两天不吃不喝,没想到到了第三天,肥肥终于坚持不住,病倒了。主人连忙请来兽医来诊断,兽医说:“这只猪状况很不好,如果它继续不吃不喝,我建议你把它杀掉。”肥肥听了,吓得连尿都撒出来了,它决定放弃A方案。
又过了三天,它的身体渐渐恢复了,它决定实行B方案,没想到,不到半天,拉肚子拉得两腿发软,看样子B方案行不通。
这时小伙伴聪聪发话了:“你这样减肥,会要了你自己的命的!”于是,肥肥决定实行C方案。
天刚蒙蒙亮,它就起床了。只见它两手撑着地,小心翼翼地爬起来,可还没站稳,就摔了个仰八叉。经过上百次的摔跤,肥肥终于能站稳了。一天又一天,它始终没有停止锻炼。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它身上的肉变少了,身子也灵活多了。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医护一体化 护理模式 围术期应用 发展
医护一体化模式作为近年来比较受到临床与患者青睐的护理管理模式[1],其仍然秉持着“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由专科护理人员、医生共同组建一个专门性一体化小组,在患者院内治疗、护理、康复期间为其提供辅助,从而为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提供保障,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质量,因此该模式对医生与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2]。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将人本理念贯穿于患者的围治疗期,并要求医生与护理人员协同合作,立足于患者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需求,为其提供辅助,一方面加深了医护人员协作的深度,促使护理工作质量在整体层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3-4]。医院应结合专科需求与患者实际情况,不断提升医护一体化模式小组成员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护一体化模式可以在临床应用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出其所具备的能效,最终为患者实现早期康复创造较好的基础条件[5-6]。
1 术前应用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的应用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1)评估与宣教。医生需要评估患者全身系统,明确疾病情况,以降低手术风险;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护理协同功能,并针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疼痛情况、血栓情况、心理状态等进行测评;最后结合医护人员的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健康宣教与对症处理方案,以减少患者术前的顾虑等,提高其对手术治疗的认知水平[7]。(2)功能锻炼。患者入院之后,医生需要协同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喜好、具体病情等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功能锻炼方案,常规的锻炼方案包括直腿抬高、股四头肌收缩、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等;除此之外,也提倡患者通过骑脚踏车,或是散步等方式展开锻炼,注意锻炼期间应严格把控运动量,避免给患者患肢造成负担,加重病情。对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而言,其患肢普遍不具备较好的活动功能,术前适当的开展有效的功能锻炼,对肢体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的意义,同时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有促进效果[8]。(3)禁食禁水。参考《中国麻醉指南与共识》(2014版)[9],医生、护理人员、麻醉师、营养师等需要协同合作,对患者麻醉前最短禁食水时间可能存在的适应症加以明确,并由医护人员在患者术前对此展开宣教,术前患者应个性化禁食,避免禁食时间过长术后出现胃肠道并发症,且在麻醉前2h,需要摄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有利于术后机体恢复。(4)超前镇痛。即患者有疼痛感之前通过一些措施加以干预,避免出现伤害性刺激。要求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在测评患者疼痛情况之后,需要立即与医生协商,并实施阶梯治疗,以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期开展膝关节功能锻炼。(5)糖皮质激素治疗。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期间广泛应用糖皮质激素,以此对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减少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疼痛的风险性。但给药剂量过大,或是周期过长则极易导致患者出现骨坏死、高血糖等情况,临床需多加谨慎。(6)导尿管。下肢关节置换术后常规对患者留置导尿管可以为尿量检测、液体控制等提供便利,减少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的可能性。但留置导尿管属于侵入性操作,不仅会给患者机体造成损伤,同时也会增加患者出现关节假体感染,或是尿路感染的风险,甚至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同时也会对早期下床活动造成不便,影响患者功能锻炼。因此认为在患者具体以下指征时方可留置导尿管:(1)手术时间超过90min,且术中出血量在300mL以上;(2)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HA)。
2 术中应用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麻醉方式。常规麻醉有两种,即硬膜外麻醉、全麻,均会影响患者凝血功能,而且麻醉也会对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麻醉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稳定患者凝血功能。有研究指出硬膜外麻醉可减少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风险,椎管内麻醉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作用等同硬膜外麻醉,临床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二选一,或是联合使用[10]。(2)镇痛方式。常规镇痛方案包括神经阻滞、关节腔周围注射“鸡尾酒”,一般临床多在患者关节囊关闭前多点注射“鸡尾酒”,注射点包括滑膜、股四头肌肌腱、髌腱、关节囊、髌下脂肪等[11]。有研究指出,以此为基础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避免患者术后早期出现不耐受疼痛;或是在股神经阻滞的基础上辅以丁丙诺啡也能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对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有促进作用。(3)使用氨甲环酸。受术中显性出血、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有很多学者认为治疗期间使用氨甲环酸可以减少患者术中显性出血、术后隐性失血风险,同时并不会给患者造成其他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但该药临床使用途径、时机、剂量目前尚未得到明确,在不同学者的研究中不同给药方式、剂量所产生的临床影响也各不相同。但该文总结发现,可在患者术前、术后分别取15mg/kg氨甲环酸静脉给药,虽然不存在上述作用之外的收益,但也不会给患者机体造成负担[12]。(4)留置引流管。因患者术后出血量与引流量较大,因此需要放置引流管,但会增加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例如假体周围感染、切口感染等,延长患者的康复周期。所以在一体化模式中,引流管理为重点内容,需要医护人员多加注意。目前临床尚未统一患者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但均应妥善止血,若留置引流管,需在术后将引流管夹闭4h以上,且留置时间不能超过24h;引流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将引流情况报告给医生,医生明确引流管拔除时机。(5)下肢加压包扎。患者围术期多需要通过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是绷带包扎处理伤口,借助软组织填塞效应避免组织出现水肿,或是切口出血等情况。有学者[13]研究发现,相对而言以绷带对患者伤口进行加压包扎处理可以缩短康复周期,同时改善膝关节屈曲角度,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性较小。但其影响因素较多,例如绷带张力、绷带层数、肢体表面柔韧度、护理人员包扎经验等,因此提倡护理人员常规包扎后需要对患者患肢末梢血运情况、感觉情况等进行密切观察,若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方案。
3 术后应用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应用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胃肠道管理。患者从麻醉中清醒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吞咽功能、精神状态进行测评,医生协助护理人员评估其营养状况,排除误吸风险之后需结合患者麻醉方案制定胃肠道管理方案。例如全麻,需要在清醒后立即进食、进水,若硬膜外麻醉、腰麻,需要在返回病房后进食进水。术后需要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让患者摄入流质食物、半流质食物,避免长期禁食禁水导致患者胃肠道出现不适的情况,有利于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2)疼痛管理。护理人员每天均需要测评患者的疼痛情况,若评估在3分及以下,可行常规疼痛护理方案,例如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心理辅导、更换等,或是王不留行籽压耳穴镇痛,患者有明显的止血带反应性疼痛、肿胀症状时,可涂抹消肿止痛膏,维持7h左右;若患者评分超过3分,应测评4次/d,若评分达到7分时,应测评6次/d[13]。护理人员完成测评后需要立即告知医生,由医生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镇痛方案。注意医生制定镇痛方案时,需避免同类药物重复使用,以产生耐药。(3)功能锻炼。当患者不再受到麻醉影响之后便可以基于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功能锻炼,常规锻炼方案包含直腿抬高(20次/5min/组,共10组)、伸膝(15min/次,2次/d)、踝泵运动(500次/d)等,争取患者术后1周膝关节伸直角度<10°,弯曲角度介于90°~120°之间[14-15]。医生、护理人员需要协同测评患者的疼痛情况、肌力情况、生命体征等,只有综合测评合格的患者方可下床活动,并由医生制定(非)负重位屈曲/伸直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期间需要由护理人员全程跟随,避免患者出现意外事件,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16-18]。(4)恶心呕吐管理。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恶心呕吐预防工作,此方案等同于术前措施;对于存在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以干预:抬高患者的脚、软枕垫高患者头部等,同时做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若患者恶心呕吐症状仍未得到有效缓解,需要立即告知医生,通过止呕药加以干预。
4 结 语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将人本理念贯穿于患者的围治疗期,并要求医生与护理人员协同合作,立足于患者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需求,为其提供辅助,一方面加深了医护人员协作的深度,促使护理工作质量在整体层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全面性,减少了患者围治疗期的风险隐患;可以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同时,改善其预后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瑾.健康促进管理模式对患者术后康复的系统管理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6):168-169.
[2]郭建英.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J].山东医药,2016,056(20):80-81.
[3]Zhen-JieYao,JieBi,Yi-Xin Chen. Applying Deep Learning to Individualand Community Health Monitoring Data:ASurvey[J].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2018,15(6):643-655.
[4]ShuaiYang,YangHe,JinsongLeng.Review:Recent Progresson Poly(etheretherketone) andIts Composites for Biomedical,Machinery,Energy and Aerospace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Series),2020,27(3):243-258.
[5]宋荣,王春艳,陈雪,等.医护康一体化工作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健康之友,2019(1):192.
[6]YiJiming,WangJian.The Establishmentofan Overarch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J udicial System[J].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2020(2):72-102.
[7]李悦.医护治一体化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8(27):256.
[8]石晓娟.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9):163,165.
[9]朱晓娜.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5):155,158.
[10]杨伟毅,梁桂洪,刘军,等.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医护一体化促进快速康复[J].广东医学,2019,40(9):1199-1204.
[11]郭美容,詹文英,吴淮,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2):187-189.
[12]王媛媛.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4):182-183.
[13]王成海,李沙,刘月梅,等.医护一体化随访管理模式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6):133-135.
[14]杨春练,陈玲炫,陈培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活动度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6,31(1):135-137.
[15]赵丽.膝关节置换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方案的构建及试用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7.
[16]冯振伟.体医融合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9.
关键词:循证护理方案;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由于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病的关键在于尽早期治疗,但即使在经过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语言、肢体运动等障碍[1]。包括康复治疗在内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2]。我院将循证护理方案纳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本文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6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5例。观察组55例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44~79岁,平均(66.23±3.47)岁;对照组55例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45~80岁,平均(66.92±3.5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环境护理、遵医嘱用药、预防并发症、康复指导等。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成立由心脑血管内科护士长任组长的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包括3名主管护师、3名业务骨干,小组成员均经过循证护理的相关培训。小组负责查询资料、制定循证护理计划、监督计划实施。(2)提出问题,查询证据:根据既往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经验、临床专业知识、收集分析护理病例、结合医生治疗方案、评估患者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包括稳定患者情绪的方法、如何提高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水平、并发症的预防、提高患者主动参与康复锻炼的积极性等。查阅文献,寻找国内外有关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护理资料,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结合最新研究领域的实证对这些解决办法进行论证,是否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真实性。(3)循证护理的实施:根据循证后得出的结论、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循证护理方案并实施。心理护理,患者常存在活动受限、失语等症状,多情绪低落。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其不良情绪的原因,通过倾听、鼓励其说出真实的感受、劝导等方法进行心理疏导,稳定其心态,增加其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健康教育,制定患者喜闻乐见、趣味性、互动性的健康教育方案,每周举办1次讲座,内容包括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性知识、诱发因素及预防、脑卒中发生后的应对措施、情绪控制、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复发因素及控制、血压控制等。提高患者参与康复护理的积极性。护理,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注意动作轻柔。患者取健侧卧位,将两高枕分别置于其体前后方,使患者向前伸上肢,使肩关节100°屈曲,同样将软枕分别置于其患侧上肢和患侧下肢下方,使髋、膝屈曲位。(4)肢体康复训练:参考国内外文献进行被动锻炼、肌力训练、坐位平衡、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患者病情稳定后,协助其进行被动运动,按照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的原则,对髋、膝、肘、足部等关节进行屈伸练习,练习手指屈伸、分合等动作,2次/d,30min/次。进行肢体拉伸、抬举、外旋动作,注意逐渐增加运动幅度,2次/d,15min/次。进行肌力训练,如训练手掌捏、侧捏、抓握能力等。同时对肌肉进行拍打,以促进肌力恢复。其肌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后,鼓励患者进行床头跪立位、坐位平衡训练,引导其由卧位坐位变,逐渐增加坐位时间,并进行穿衣、梳头等训练,5min/次,5次/d,以恢复期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自理能力,增强其对康复信心。协助患者进行床边扶床站立,由每次站立2min开始逐渐增加时间。然后自主站立,行站立平衡训练。站稳后由两人协助其原地踏步行走,逐渐过渡到迈步行走,慢慢移动,协助人员逐渐有1人变为自主行走,行跨步练习,逐渐扩大行走范围。锻炼时有专人在患侧保护。根据患者肢体恢复情况逐渐进行行走、上下楼梯等有氧运动,30min/次,隔日1次。训练时根据患者缺失障碍制定目标,指导患者按时按量完成。对失语的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先模仿护理人员的口型进行单音节字训练,逐渐增加吐字量,先回答简单的问题,然后逐渐加深,鼓励其与别人交流,以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采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FMA(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MBI(改良Barthel指数)分别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M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36%(53/55),对照组为81.82%(4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P0.0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我科室采用关节镜下的髌骨支持带调整术,并行半腱肌腱游离移植重建内侧髌股支持带的手术方案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16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17.45±4.25)岁,平均脱位次数(9.34±2.15)次,脱位原因为运动和外伤,均表现出髌骨外侧脱位,并可行闭合手法复位或自行复位,髌骨恐惧症检查阳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并进行膝前内侧和前外侧入路的膝关节检查,检查髌骨是否存在明显外侧半脱位或者倾斜的情况,髌骨内侧支持带的损伤情况,髌骨与股骨滑车啮合的情况,以及半月板和关节软骨的结构损伤或者退变的情况。在关节镜监视下,行髌骨外侧支持带的松解。逐步将黏膜层和外侧髌股韧带切开,并通过向内侧推移髌骨以掌握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的效果,其目的是促使松解能使髌骨向内移位可至第二区。然后在胫骨结节下内侧行小切口分离半腱肌腱,并完整取出编织,作为内侧髌股支持带的重建材料,用3.0mm钻头于髌骨的横轴上平行钻间距为5mm的2个孔,然后由髌骨的内侧骨孔穿到髌骨外侧缘再由另一个骨孔外侧缘牵入骨道,髌骨由呈U形的肌腱游离移植牵向内侧,肌腱尾穿过皮下隧道在深筋膜层引至股骨内髁,并用吸收界面螺钉加以固定。最后在关节镜下确定在松解区域无明显的活动性出血,无明显的髌骨外侧倾斜或半脱位,无明显的活动限制,无明显的关节弹响,再行切口缝合。所有患者随访,观察和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的Q角、Kujala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Excel数据库进行分析,对采用率表示的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的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术前、后平均Q角分别为(18.5±5.2)°和(10.3±2.4)°,Kujala评分分别为(61.7±7.3)分和(84.7±8.7)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52.8±7.6)分和(92.7±4.1)分,术前、后的平均Q角、Kujala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
3护理体会
手术前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术前1d备皮,范围在上至大腿上段到下至足趾,并且剪趾甲清洁甲缝[3]。术前详细介绍关节镜手术的必要性和目的,以及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恐惧和忧郁的消极情绪,使患者明白微创手术的有点,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疼痛轻、康复快等特点,树立患者信心[1]。术后6h内取去枕平卧位,禁止进食和饮水,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术后6h帮助患者翻身和抬臀,避免压疮发生[2]。患肢行弹力绷带包扎加石膏托固定,胫骨截骨切口处进行负压引流,严密监测引流液色、质和量的变化,详细记录。手术前后预防性给予抗生素,防止伤口和关节感染发生。观察患者切口渗出和肢端血运的情况[1]。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以止痛,协助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是手术成败的关键环节,应注意早期康复训练,关节内外未发生粘连或有粘连尚未完全机化是早期关节训练的有利条件。术后两周即可按照计划进行训练,比如支具制动及负重训练、肌力训练、活动度训练[3]。患者出院后,患者应继续进行康复锻炼,在术后第3周和第4周进行康复锻炼方案具体为:患者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于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保护下进行完全负重;直腿抬高肌力锻炼,每天两次,每次半小时;髌骨内推训练,每天两次,每次15min;被动活动,每天两次,每次半小时。术后第5周和第6周患者的训练措施主要是患者在休息时采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于完全伸直位;直腿抬高和髌骨内推锻炼,每天2次,每次15min;被动活动,每天两次,每次半小时。患者术后6周后逐步开始开展抗阻力、肌肉灵活性的训练,以及匀速跑和后退跑,并且可配合各项功能训练器械进行训练,比如固定自行车、跑步机等,根据患者各项功能的康复情况进行康复指导,调整康复训练方案。所有的康复训练都应重视恢复换或则日常生活能力和简单的运动能力为目标,如果患者是从事体育运动的,则应按照从事的项目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灵活性训练[1]。
综上所述,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因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和康复快等特点优点,术后康复训练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因此,术后应早期开展康复训练,防止和治疗关节的活动障碍。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和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陈伟,杨洁.关节镜下三联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的康复护理.上海护理,2006,6(4):42-43.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1~52岁,平均(37.55±5.94)岁;其中单部位骨折30例,多发性骨折15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0~53岁,平均(38.51±6.12)岁;其中单部位骨折33例,多发性骨折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环境卫生、饮食干预及生活指导,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做好环境卫生监督检查工作。观察组患者采用功能训练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具体步骤如下:1.2.1功能锻炼:①时间:骨折部位经治疗固定后,进行功能锻炼,医护人员根据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制定功能锻炼运动量,确保患者功能锻炼连续不间断;②方法:主动练习和被动练习结合,患者主动练习为主,医护人员辅助进行被动练习;③部位:重点部位为患者骨折关节处,为提升功能锻炼效果,需对患者骨折部位临近的关节进行功能锻炼。1.2.2康复护理:①运动干预: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运动。定期进行患肢按摩;②饮食干预:制定营养膳食方案,鼓励患者补充营养物质;③出院护理:指导家属出院后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
1.3观察指标:干预2个月后,采用本院满意度调查问卷(克伦巴赫系数0.828)评估满意度,采用百分制,≥9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采用本院护理效果调查表(克伦巴赫系数0.824)评估护理效果,包括功能训练、生活质量和康复程度,每项计10分,分值越高,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处理数据,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固位加上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固位只是初步的治疗工作,为了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患者需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因此,医护人员需制定合理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计划,给予骨折患者有效的锻炼指导及康复护理干预。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是一种综合型的护理方法,近年来已在诸多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所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3]。功能锻炼是指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功能锻炼方案,在骨折患者恢复过程中给予指导、监督和帮助,以促进关节功能尽快恢复,提升患者康复信心。骨折康复护理是指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心理干预、运动干预、饮食干预以及出院后护理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及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说明应用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分析其原因在于给予患者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的过程,能够缓解患者治疗中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主动性,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以及关节功能恢复。综上所述,骨折患者应用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4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