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三峡大坝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儿有世界着名的三峡大坝,她每年的发电量居世界第一,这项工程还创造了世界记录呢!
三峡天下雄,最美是晓峰。我的老家就在迷人的晓峰,这儿素有“三峡画廊第一峰”之称,这儿还有许多景区,如:气势如虹的“三峡第一瀑”白果树瀑布风景区;奔流不息的“空中长河”天河龙宫高空溶洞风景区;有三洞并立、气象万千的“艺术迷宫”金狮洞风景区;这里神奇的自然景观令人荡气回肠、流连忘返。
当然,这里风景好人也热情,假如你到了宜昌,例如问个路什么的,当地的人会细心的告诉你,甚至会亲自带你去,让你感到宜昌人的热情、纯朴善良!
我爱湖北,我爱我的家乡,这是心灵的赞美,这是心灵的歌声,这是心灵的呼唤
1.中学生写作中面临的核心问题还是思维问题
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面对文题,往往迟迟不能下笔,总是觉得没有什么话可说。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是初中生平时不注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生活封闭导致思维封闭,因此难以发现问题和形成自己的见解。
2.“假、大、空”是中学生作文问题的集中体现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学生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思想品质,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把自己伪装得很高尚,情感封闭,不敢说真话;其次,优秀的”范文“导致学生说假话。
3.中学生作文开放式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封闭性弊端提出的
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指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与学科间相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自然界相融合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融合的广大空间,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全方位开放的作文教学的空间里自由驰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内涵核心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写作成为学生实现终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二、中学生作文开放式教学需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及策略
(一)如何在作文教学目标上体现开放性
第一,在写作情感目标上,让学生明确写作是个人的自由表达,淡化写作的功利倾向。在教学中一般只从语言的角度,对学生提出“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要求,而不提“思想性”方面的规定。
第二,在写作内容目标上,引导学生明确“生活作文”的价值取向。长期以来,为什么而写和写什么,一直是学校写作教学争论的焦点。在开放式写作教学中要强调写作要“根据日常生活需要”,可以说是本质上的反璞归真。
第三,在写作能力目标上,对学生应有有更高境界的要求。不仅是“用自己的话写出观察的结果和感受”,而且要“力求有所创意地表达”,“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强调的是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第四,在写作技能目标上,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能使学生“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和“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二)如何在作文教学内容上体现开放性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激活学生作文思路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开阔学生作文思路,启发学生自由表达,显得尤为重要。如半命题作文《 ,从 开始》,题目要求必须写自己亲自参与的活动,结果学生写作素材少,缺乏写作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打破教材束缚,扩大写作范围,即既可以写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也可以写在报纸、互联网、电视中看到听到的印象深刻的有一定意义的事。由于改变内容和要求,结果学生写得愉快,内容题材也宽泛。这样的习作因为照顾到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的个别差异,能大大激活作文思路,给每个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
2.及时利用校本资源,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增强生活体验
在学校的周围,有极其丰富的可供开发的作文资源。例如:我校是一所山区学校,地理位置偏僻,信息较为闭塞,受客观条件影响,我校学生大多知识面狭窄,学生作文视野不够开阔。但我校也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地处三峡库区,与屈原、王昭君等历史名人比邻而居,距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亦不过数十里之遥。在我们的身边,诞生过无数的历史名人,在我们的家乡,上演过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在这里,说到屈原、王昭君的故事,乡民们一个个如数家珍,谈起三峡大坝由设想到规划到实施的历程,乡民们一个个都能娓娓道来,而我们的学生就是在这些故事的滋养下,一个个长大起来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当然要好好加以利用。为此,我们经常组织两个体现学校特色的作文竞赛,即我心目中的三峡人物:屈原、王昭君百年梦成真――三峡工程。这样,我们在开发与应用作文课程资源的过程中,立足于凸现地域特色,选取体现家乡特色的素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实践活动。
3.经常奔赴大自然、社会社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既是生活,生活既是作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写照。因此作文教学要突破教室、课堂生活圈,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让学生在这广泛的空间里吸纳独特感受,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形成态度,认识价值。学生能把生活中的现实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既是作文的所在。例如让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给孤寡老人送温暖”,“为社区做好事”;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参观、访问、游览等形式,这些都是作文的铺垫。
4.主动融入家庭生活,互动交往,强化亲情体验
家庭生活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库。但是学生却常常觉得无内容可写。即使写了,笔下的文字也是一个个被“挤”出来的,缺乏情感激荡。的确,“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如果不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情,习作时,他们往往会以局外人的身份应付写作。因此,引导学生融入家庭生活,主动与父母交往,体会亲情,为说真话、抒真情、写真文提供了有利条件。如要写《父爱如山》、《寸草心》等文章,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爸爸妈妈下班回来后所做的事;询问白天工作的情况;了解父母的快乐和烦恼;回忆父母关心照顾自己的几件事。接着放手让学生习作,结果,平时不在意的小事被回忆起来了,原来不敏感的心弦被拨动了,真情被唤醒了,学生写出了情真意切的文章。
5.恰当地运用网络媒体资源,拓宽学生写作生活面
在今天,社会生活五彩缤纷,时展迅速多变。学生感受最深、写起来最得心应手的虽然是亲身体验的直接生活,但我们知道,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媒体对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体验。如上了《出师表》一文,请学生进行以《我眼里的诸葛亮》为题的习作训练,如果仅以课文作为背景资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于是就先引导学生上网查找阅读收集相关材料,相互交流,然后再动笔,这样学生的思路就开阔多了。这样一来,学生在网络中阅读了丰富充实的材料,有效地克服了以往作文中立意雷同、内容单一、缺乏真情实感的毛病。
(三)如何从从作文教学策略上体现开放性
1.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制造开放的气氛,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让学生们充满激情地在作文中坦诚自己。值得借鉴的方法是以说促写,让学生畅谈心中有趣的素材。教师可以率先垂范,自己讲一件有趣的事与学生共享;建立“悄悄话与你说”周记,每周师生在周记中对话,让学生有说心事的空间,用书面语完成师生的沟通;勤观察、多活动,为写作铺路。教师时常创设有情节的环境,让学生观察,然后在课前5分钟讲演。
2.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舞文弄墨”。叶圣陶很早就主张教师写下水文,“教师的习作语言往往是学生追求、向往的最佳范文,而文章里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往往生动地指引了学生前进的道路,像一盏航灯,老师照到哪里,学生一定会走到哪里。”
3.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宽容、公正地对待学生作文,要成为善于发现、歌颂学生作文之美的评论家。标准的转变。传统的作文评价停留在“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具体、语言准确”的层次。
4.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与学生以心换心,做一名“润物细无声”,循循善诱的长者。开放式作文开放出学生美好的情思、丰富的想象、大胆的语言,同时也开放出学生心理的阴霾、弊病,甚至庸俗的人生观与不良的审美情趣。那么,教师如何疏导、矫正,则要求做语文教师的同时,做好孩子的心灵工程师,让孩子健康成长。这对教师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5.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做开放式作文“自由王国”的执法者。自由写作、自主写作无疑是作文教学最好的方式,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只有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裁作文掌握好开放的度,才能真正的使开放式作文教学发挥它的效力。
关于梦想,我们行动太少
在美国时候,一次与来自韩国的C和Z一起聊天。C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把我给问住了。从小到大,我对未来做过很多畅想:最开始我想当服装设计师,后来我想当外交家,再后来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又有了新的幻想。但是,盘算来盘算去,我认为这些畅想没有一个可以成为梦想。我从来没有把它们当回事,也从未努力去实现他们。于是,我只好羞涩地摇摇头,回答说:“我没有梦想。”
C以为我在开玩笑,对我说:“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有梦想的。”C说想从政。Z则说自己想当公司高管。他们饶有兴致地谈论着自己为实现梦想所作出的种种努力。
这次谈话后,我开始反思。我发现,自己从来就没有认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的梦想,做事情从来都是半途而废。每次心血来潮地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时,我都以为那是自己的一个梦想,于是,开始谋划与行动,而真正做起来却只有三分钟热度。一段时间后,我便会度自己的“梦想”产生质疑:我真的能实现它吗?它真的适合我吗?这真是我想要的吗?一连串的怀疑带来的后果只能是放弃。
相信很多中国青年都有与我相似的经历:长大后我想当一名科学家,我想当一名教师,我想做一个旅行家……从小到大我们都爱读自己的梦想。但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它们,没有思考如何去实现它们。更没有付诸于行动。
梦想似乎并不是人生的必需品,但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没有灵魂的生命,寡淡无味,毫无激情。而没有付诸行动去实现的梦想,只能成为“幻想”。就像南非裔酒店业大亨索尔·科兹那所说的那样:“梦想如果没有行动,永远都不会伟大。”
关于世界,我们知道太少。
有一次上口语课。一位来自日本的学生YOKI做演讲,他的题目是《问题》。他援引很多日本媒体的报道、来证明是日本的领土,说的时候振振有词。作为中国人,我听到他的论述时,很想提出反对意见。然而,我搜肠刮肚,想不到具体的依据来驳斥他的观点,最后只能泛泛地发言说:“的归属问题是存在争议的,中国人认为是中国的领土。”那时,我真切地感到自己的辩解是多么无力,见识又是多么狭窄。
在只有短短数百年历史的美国。许多普通民众都了解世界局势。关注新闻热点。他们会和中国人讨论三峡大坝的利弊、劳动力市场的萎缩、食品安全等问题。而且谈论时说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并不凭着自己的感觉评价什么是“好”或“不好”。而我,一个来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留学生,却在想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时。连个论据都拿不出,何其汗颜。
这些经历让我了解到,相比其他国家的青年,我们对外部世界关注太少。对课本以外的世界了解太少。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只知道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关于学习,我们不够刻苦。
很多人认为,亚洲学生学习刻苦,中国学生更是其中最刻苦的。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任教的这所美国大学,在综合排名方面不算靠前。但这里的学生学习都很下工夫。学校的图书馆一般开到凌晨一点。平时基本上座无虚席。大部分教授对学生的出勤率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一个学生某门课缺勤三次,就无法获得该课程的学分。除了出勤方面要求严格外,这里的每一门课程都有很大的作业量,而且作业的难度不小。
在美国时,我想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在学期开始时,给一为写作课教授写信、请求他允许我旁听他的课。教授回信时,非常直接地说:“要提高写作水平,最关键的是要多练习。我不反对你来旁听我的课程。如果你不能和其他学生一样提交课程作业,我建议你不要来旁听我的课。”
起初,我觉得交作业这个要求是“小菜一碟”,中国人什么时候怕过作业?听课后我就傻眼了,老师对作业的要求之多。令我瞠目结舌。这个写作课程每周上三次课。作业安排如下:第一次课留的作业是,写2000字至5000字的英语作文;第二次课讨论作业,最后分小组修改作业;第三次课继续修改作业,然后把作文终稿交给老师。
我最终没能完成这一课程的作业任务,整个学期要交八篇作文,我只交了三篇,其余的五篇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我感到很惭愧,但我十分感谢这次经历,它让我认识到美国大学的教育,纠正之前对美国学生的误解。美国的大学绝对不是“放羊式”的教育。国内盛传的“大学由你玩四年”的说法在美国是不成立的。而且,美国的学生也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散漫,他们在对待学业方面还是比较认真的。
我自己在美国教的学生就是这样,每个学生的作业都是工工整整,有个别学生还会提前完成作业。
娇生惯养的中国娃
在中国,父母一般都非常宠爱孩子,孩子们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多孩子长大成人后,依然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和能力,特别依赖身边的人。而在美国,一两岁的小娃娃就得自己动手吃饭了。即使他们自己动手吃饭会吃成大花脸,大人们也不理会,等着小孩自己解决。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养成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也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能力。
在美国时,我经常开车带着学生们出去玩。有一次,我开车带着一群中国留学生去一个不太熟悉的地方玩。他们都是男生,作为一名女士,我以为有些大男生在,我可以多个依靠。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他们都以乘客身份自居。一点都不记方向,也不关心怎么走。当我开错了方向,跟他们询问时。他们傻眼了,只说不知道。和美国青年出游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他们懂得基本的道路常识,也很有主人翁意识,虽然是乘客,但也会主动帮着司机记路,以防意外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