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说明文作文500字

说明文作文500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说明文作文500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说明文作文500字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作文;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44-01

新的课程标准已全面实施,与旧大纲相比,无论是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还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作为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作文教学也不例外,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文教学要重视体现人文性

“国文”首先是人文,它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产物,人不仅是优秀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更是优秀文化的源泉和制造者,作文教学就必须体现其人文特点。新课程标准在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要注重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感悟大自然,感悟社会,感悟人生。要引导学生走进 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体悟自然之力,自然之美,自然之趣;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明确社会道德、责任、义务等;要引导学生学会解剖自我,认识人生的价值、意义,人与社会、自然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让作文与自然、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内容有血有肉。

2、要注重引导学生接受良好文化的熏陶。良好文化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传统的优秀文化,二是体现社会发展的前沿文化。过去的语文教学只重视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良好的文化是人文性的具体体现,含有丰富的营养,作文教学要从中大量吸取,也要引以为例,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而前沿文化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导师,更应当重视起来,利用它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的发展,跟上历史的脚步,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注重培养良好的道德情趣。要学会作文首先学会做人,作文与做人是密不可分的,作文教学要充分体现培养人、教育人的宗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审美能力。

二、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当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社会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激烈的社会、国际竞争无不需要“创新”。为此,新课程标准中的作文教学特别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要求在作文教学中大力开展创新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培养新世纪需要的各种人才。

1、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创新首先要转变观念,墨守成规,经验主义最易使人思想僵化,不知进取,使人缺乏活力,缺乏生气。因此;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明确其重要意义 ,其次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在教学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并让学生能大胆实践,勇于探索。

2、注重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联想、想象能力是一切创新的根本,多年来的作文教学一致比较重视,新标准更加强调了它的重要性。要求在作文教学中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同时也要注意语言创新的培养,使学生能运用新颖、鲜活的语言将崭新的思想记录下来,让作文充满个性色彩、时代色彩。

3、重视作文中真情实感的流露。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是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这与过去作文中的假、大、空截然不同。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作文要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因此,作文中要努力把握好这一点,杜绝作文中的的假、大、空现象,使作文真实地反映社会、自然、人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作文教学要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提高

说明文作文500字范文第2篇

一、情趣作文,情动于衷成于言

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我校制定了符合学段特点的“情趣作文”计划,突破传统作文课堂泛泛讲评模式,把写作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将活动和素描引进课堂,充分发挥“情感”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在习作指导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情景,如表演小品、演讲、做游戏、创作课本剧等,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受人物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使学生不但摄取了丰富而生动的生活素材,表达激情也得到了激活,然后当堂就以文字素描的形式进行写作,鼓励他们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写真事、抒真情”,在愉悦的情境下完成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在天气晴好的日子,写作课还被安排在校园里,让学生走进小小自然,感受花香、风声、鸟鸣声,沐浴在清风中,让空气为大脑输送最清新的激活养料。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生活有多大,作文就有多大。作文形式也力求多样化:片段作文、作文填空、连词口头作文、想象作文、编写故事等,使学生如同游戏,兴趣盎然。好生活即好教育,动心的生活即动心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写作就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二、规范作文,规矩之中显方圆

当学生到了初二年级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初一相当数量的练笔积累,这时要求写规范作文,对学生进行各类文体的规范训练,做到写什么像什么。在学生层面:形式上要求书写规范、美观;修改规范、整洁。内容上写记叙文,要内容具体;写说明文,要明白清楚;写议论文,要有理有据等。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作文的训练量要保证,课堂作文每学期一般不少于8次,其他练笔不少于5000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在教师层面:语文教研组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所确定的写作目标,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制订好全学期的作文训练序列和教学计划。训练序列和作文教学计划既要体现出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又要体现出教学的连续性,杜绝作文教学的随意性。

说明文作文500字范文第3篇

一、明确目标,作出指导

每一次作文,都是根据课程标准而细化到具体的写作教学中的。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出不同学段的写作目标、单元目标,最后再落实到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从初中作文要求来看,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是最主要的三大文体,教学中教师还要从不同的问题出发来制定出相应的写作目标而用于引导学生。

就记叙文而言,事件中的人物刻画就是一个重点。在突破这一重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如何写好人物的外貌,其中应包括人物的长相、表情、衣着等。在对不同的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时,要注重抓住人物的特点,即抓住与别人不同的地方、特殊之处。要明确描写人物不是为了勾画人物的外貌而写外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也就是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来整体刻画人物形象,都需要在写作指导中一一进行明确,这样学生才有“参照物”。

二、把握文题,新颖独特

作文的题目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题目好不好将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章的阅读兴趣。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半命题或自命题的作文中,题目总是过于枯燥。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引导。

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结合文本阅读教学来引导学生写评论。如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后以“我眼中的汤姆”为题来进行作文,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可以写作的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其次,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如“给老师的一封信”“和父母说说心里话”等文题就充分将写作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了起来。再次,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如教师给学生一幅画,给学生一个喻体,让学生由此而去想象,然后再去作文。最后,在拟定文题的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引导。如半命题作文“我的名字叫————”中,教师可提供如“我的名字叫后悔”“我的名字叫懒惰”“我的名字叫梅花”等题目来给学生一个参考。再如以“声音”为话题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感人事迹,可通过媒体来展示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声,可让学生就自己的心声进行抒发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活动,然后再去拟定题目而完成作文。

三、了解学生,关注差异

学生是写作的主体,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才是写作的真正素材。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都太注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而忽视了学生的切身体验,没有真正去了解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文指导过程中过于“一杆齐”。由此,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只能受制于教师的种种章法而丢失掉属于自己的东西。

了解学生就需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生将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就学生的生活而言,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是如何的,作文中他们是否能从生活中选择相应的素材来表现作文的主题;学生会怎样去构思;面对作文要求,学生会有什么反应;在选择素材的过程中,学生是否会找到重点材料等问题都是需要教师了解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直接向学生征询意见,也可让学生以问题的形式来进行反馈,然后再去指导。

关注学生的差异则更多地要从学生的素材整理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生活体验等方面进行。就素材整理能力而言,有的学生在根据作文要求进行素材的选择过程中,抓不住重要的素材,那么,如何根据作文要求来引导学生就值得思考。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则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选择课文中的三到五个词语进行连词成句练习,然后再逐渐拓展到根据教师所给词语而进行组织后作文。生活体验的差异则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进行引导,要引导学生根据作文要求而选择和自己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事件来表达自己的主题。

四、分解步骤,逐层深入

对于教师而言,写一个500~600字的作文,只要有要求,心中基本就会有写作提纲,也能很快地找到相应的材料来进行表达。而学生则不然,他们面对一个作文要求,没有明确的写作提纲,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材料来进行表达,写起作文来也就显得凌乱了。

说明文作文500字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2-0069-03

【作者简介】钮勤章,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南京,210008)教师。

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当下的语文教学基本是文本教学,而文本的重点落在读本和课本。准确地说,读本是相对于课本而言的,读本是给学生自读的,不需要教师过多地指导;而课本是需要教师教的。换句话说,读本是学生自读的范本,课本是教师教读的范本。它们的共通之处在于都是优秀的文本。只是,在公众的视野中,课本是正宗。那么,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又应如何协调这样的关系,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对于语文教育的要求?

提到读本,在教师们的观念中,就是由语文教材编写专家组编写的、开学发给学生看的几本书。不否认这几本书的权威性,都是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名家名篇。不过,我曾经不止一次问过学生,喜欢阅读吗?都说喜欢;喜欢课本与读本吗?大多摇头。为什么专家学者参与选出来的精品文章,一些学生却不喜欢呢?我还真深度地做过调查,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专家选择的文本,基本以思想内涵为重,忽视了语言的可读性,造成了阅读障碍,使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2)教材专家编写读本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课程标准、教材配套、政审及个人喜好等,而对于一线学生的需求则考虑得不多,即便考虑到了,也难以真正顾及;(3)教材专家编写的读本,往往从普适性考虑,无法体现不同学校的不同需求,遑论不同层次班级的需求及不同个性学生的阅读需要了;再加上专家编写的读本印制后,变更速度慢,读本选文远离了时代,主题缺少新鲜与多彩的元素;或又因为语文教师的肢解式阅读讲解,远离了学生的心灵,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本来很不错的读本,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读本价值无法显现出来,这对于学生语文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发展均是一种伤害,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一定会想方设法发挥读本的价值。

我们知晓,读本是语文课程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阵地;很难想象一个经历多年语文教育的学生没有读本的拓展阅读会是什么样子。仅仅读课本的学生是可悲的,这不应该追究学生的责任,更多的是要问责语文教师。教育的发展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其中之一,作为教师要具备开发本学科课程的能力。基于语文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课程的开发方式多种多样,我觉得必不可少的就是依据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编写读本。这里就牵涉到读本的概念问题,读本本义应该是阅读的范本,基于这样的理解,读本应不单单指教材专家编写的与教材配套的那几本书,而应该包括所有的辅助学生学习语文的阅读材料。我的看法是,读本从外延角度而言,至少包括教材专家编选的读本、学校组织语文教师编写的校本、语文教师自编的选本、学生自选的阅读文章……不同的读本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内涵起到不同的教育作用,正因为如此,语文才丰富多彩起来。一位成熟而优秀的教师,应该能依据学情开发与运用不一样的读本资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学生是阅读的主人,读本运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真实地阅读,而要阅读,首先得给予学生愿意读的材料。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不断向自己发问:能否编写一套让学生喜欢的读本呢?基于自己多年的阅读积累,我有了为学生编写读本的信心与思路,经历了设计、调查、论证等环节,数月的辛劳:选材、甄别、推敲、梳理、点评、设疑……忙得不亦乐乎,自己精心策划与编写的《萌心语文读本》终于能与我的学生见面了。读本从编写到正式出版历经两年时间,先是纸质稿件,边实践边修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由去年的两个班级试用,到今年的整个年级正式运用,并且经过出版社的推广,使得读本的编写价值得到彰显,历经多年形成了《萌心语文读本》系列。“萌心”是我编写读本的最高愿望,“萌心”是指开悟心智,让心灵成长。

《萌心语文读本》共5册,每册10个板块,每个板块有一个独立的主题,主题主要考虑学生的精神成长规律与人文情怀的培养,在一定的主题统领下,选6篇相关的文章,每册共计60篇文章。五册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两个:一是以必修教科书的板块为参照进行承继、拓展、变通与创新,二是以学生的阅读水平与生命成长特征为梯度。第一册主要是关于阅读与成长领域的话题;第二册重点带着学生走向自然,感受美丽,回归社会,体味世态人情;第三册重点是让学生体味亲情与友情的可贵,感受纯真的爱,在阅读中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第四册的阅读主题是记忆、痕迹与家园,唤起学生对于家园的思考;第五册的阅读主题是人生、大爱与语言艺术,引导学生读懂人生、领悟爱,而这一切来自于语言艺术。

结构安排好了,关键就是选文。读本的选文应异彩纷呈,紧紧贴近学生的心灵,选取相应题材的优美文章:可以是大境界、大手笔,也可以是一鳞一爪,温婉灵动;可以是名家名篇,也可以是时文(知名报刊发表的最新文章)。一部分文章选名家的,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与人文素养;一部分选文贴近高考现代文阅读,或可作为学生的写作范本;经典文言文(短小精悍,长文需要删减,一般控制在500字左右,要有详细的注解与翻译)与诗歌应贴近高考的古诗文阅读,注意可读性,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每篇文章分为四个栏目:“萌心语丝”――以优美深刻的语言引导学生阅读。“萌心之旅”――选取相应题材的优美文章,大境界、大手笔、温婉灵动。“萌心之法”――列举出文本一个最重要或最新颖的写法,围绕鉴赏重点,结合文本主要内容与写作技巧,阐释清楚,力求给学生写作上的启发。“萌心之问”――设计一个小问题,作为一种阅读延伸,来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感受,拓展其阅读空间,加强其思维深度。这四个栏目环环相扣,“萌心语丝”定位是文章导读,相当于一个导游,引导我们观瞻风景之前,讲点与景点相关的内容;后面是“萌心之旅”,观瞻风景的过程中,我只选取一个方面的重要手法,给学生鉴赏文章时一个点拨,告诉他们,风景为什么这么美丽?最后,是一个问题,既是对文本的总结,也是拓展文本,也就是启发学生回味一下曾经观瞻的风景是否有值得回味的地方。“萌心之问”并不是平时的考试题,而是提醒学生看过的风景不能不留痕迹,应该想点什么,或者,是否还可以想到其他的一些东西。

基于教学的实际需要,读本的使用一方面要紧密联系必修课文。事实上,我们的学生阅读量少,或者阅读多是浅阅读,不是学生不喜欢读书,而是学生不知道读什么书。上课讲课文,讲的是如何读;课后推荐自己读,那是读什么。每次一轮高中下来,总感觉读本没有利用,没有把与课本有关的相关文章推荐给学生看,是相当遗憾的事。不过,推荐也需要技巧。一位网友谈到推荐学生阅读读本的技巧时说:郁达夫《故都的秋》写到悠闲,写到扫帚扫过地面的痕迹,让我想到应该把周作人的小品文推荐给学生读;这是手法风格的联系。沈从文《边城》,除引导学生看全文之外,引导学生看《萧萧》《三三》,这是由一个作家的一部作品联系到相关的作品。

读本的使用另一方面应密切联系高考。(1)阅读方面。《萌心语文读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譬如在现代文阅读方面。近几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倾向于故事类的叙事散文与小小说阅读,《萌心语文读本》选文注重这一趋势,选择了与之相近文体的文本――《最好的位子》《成功的秘诀》《人,又少了一个》《乡居闲情》《怀李叔同先生》等,基本每册都有。论说类文本阅读倾向于一事一议的议论性散文,这类文章很有思辨性,《萌心语文读本》选了很多,譬如《读书苦乐》《灯下读书论》《读书在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谦让》等,选择这类文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论说类文本的阅读经验,应对论说类文本阅读测试,更重要的可以作为思辨类文章类型写作的借鉴,如果读过与领会了杨绛先生的《读书苦乐》之“苦”与“乐”的关系,对于理解“忧与爱”之类的辩证作文题还是有帮助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从前几年的人物报道、人物小传向科技说明文、新概念新现象的阐释类说明文、演讲稿等转变,《萌心语文读本》注重这类文章的选择,譬如《绝种动物墓碑》《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支持“物种起源”的学说》《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气质》《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构成》等。

说明文作文500字范文第5篇

人文主题组元的教材是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组元方式,它带给语文教学新的元素。十多年来,大家使用人文主题组元的教材,享受探索的乐趣,也增加了许多困惑。当课程改革走过了15个年头,我们重新检讨人文主题组元教材的得与失,对完善教材编写,引领教学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文主题的内涵

谈到语文教材,大家都会提到“人文主题”,但什么是“人文主题”,我们又很难说得清。检索中国知网,翻检相关文献,结果令我们失望。为此,我们只好把目光集中在语文教材上,我们试图通过对教材的调查分析,搞清楚这个问题。

查阅文献,可以看到“人文主题”“人文话题”“主题单元”“单元主题”,但什么是人文主题,似乎大家都知道,所以就鲜有论述。我们只好把目光聚焦在当下的6种高中语文教材、8种初中语文教材上,考察这些教材编辑理念、组元方式,试图从中得出结论。

综观上述所列6套教材,我们发现,不论是人教版的单元组元还是语文版的混编组元,不论是鲁人版的人文话题还是苏教版的人文主题,大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把目光放在了学生身上,都把学生发展放在了重要地位。从教材的组元方式看,似乎都在往“人文”上边靠。人教版、语文版虽然强调文体,但是也不是不顾及人文话题,2012年人教版修订教材时就开始在作文部分体现了人文话题特征。

如果将这些主题归纳一下: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苏教版高中);人生、情感、生活、自然、社会、艺术、科教、文化(鲁人版高中);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俗风情、多彩四季、关注科学、奇思妙想、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道德修养、人生体验(苏教版初中),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这些主题、话题涉及了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那么,这些文化现象是什么?《辞海》中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所谓人文主题,就是指承载文化特质的主题。以这种主题凝聚课文,形成一个个教学单元,这就是当代语文教材的新特征。

二、为什么要搞人文主题组元

2001年实施课程改革,各家出版社应时推出“新课标”语文教材。虽然编辑理念有所不同,但是组元方式大同小异。为什么新课程改革会催生人文主题组元的教材呢?

第一,时代使然。大家都还记得,1997年《北京文学》发表了一组批判语文教育的文章,《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纷纷加入,痛扁语文教育。标准化考试难倒作家,儿童作业大人不会做。鄢烈山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在于‘立人’‘立国’。‘立人’既有问题,‘立国’也就可忧。”钱理群先生指出:“面对日趋商业化与工具化的教育,面对人的独立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压抑,我们必须高扬教育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以培养独立的、自由的、具有批判精神与创造力的‘人’作为我们的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②社会的舆论开始关注“人”,开始关注普通人的生存。以前我们强调学生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学生已经沦为被压迫者,要解放他们,语文教材理应承担起应有责任。“人文主题”就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第二,课程性质使然。2001年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征。既然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之一,那么,语文教材就必然要体现这一特点,人文组元也就是最好的追求。洪宗礼先生指出:“新教科书要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优化教材内容和结构。这里所说的教材内容和结构的优化,不仅指范文系统的优化,还应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等系统的优化;不仅指这些内容本身的优化,而且包括教材各个部分之间组合的优化。”课程性质是课程的灵魂,教材的编者就要把这个魂落地生根。

三、人文主题组元教材的得与失

人文主题组元教材是教材发展史上的创新举措,是教材编写者践行国家课程标准的创新性实践。这种创新对引领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视这一点就不是实事求是;但一味追捧也不是学术研究应有之义。

1.反思人文主题组元的“得”

第一,“人文性”落地生根。“人”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课程改革将“为了每位学生发展”作为核心,也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党的十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主要目标,“树人”“立人”就成了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顾振彪先生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从教材编排方式来说,普遍采用‘主题一情境’式。过去的中学语文教材或者以内容为本,从学习内容上分类组元;或者以训练为本,注重学科体系的建构,按语文训练的项目和步骤组织教材。在‘主题一情境’式教材中,‘主题’是指统摄一个单元所有阅读材料及听说读写实践活动的文化主题,‘情境’则指围绕这个主题设计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的背景。‘情境’由‘主题’申发,‘主题’靠‘情境’呈现。”教材是国家课程标准与一线教学实践的链接纽带,教材将“人文性”落到实处,教学实践也就容易做到实处。

第二,围绕学生需求选文。教材的选文也称教材的文选系统,这个系统的建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找到一个大家满意的标准。几十年的教材编写,我们崇尚三大文体组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我们强调螺旋上升、逐步发展。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些选文追求高大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课文不感兴趣。人文主题组元打破了原有的选文格局,文体的藩篱被拆除了,文章与学生的生活更贴近了。“苏教版”教材的《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很适合学生阅读,“语文版”教材的《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许基仁等)、《生命之舟》(梁家新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谭士珍)选白当代生活,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这种选文就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第三,传承民族文化。文化是人类历史的结晶,它记载着人们的探索。而人文主题则撷取了文化中的精华奉献给学生,这种奉献是有价值和意义的。“鲁人版”“苏教版”都十分关注经典的古诗文,且考虑具有地域特色的选文,“鲁人版”的儒家经典比例最高,“苏教版”吴文化经典作品比例较高。这些作品历经时代的洗礼,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用民族文化精粹滋养学子,这是对下一代负责任。

2.反思人文主题组元的“弊”

第一,文体杂糅,不利于教学。人文主题是一个标志,在这个标志下选择什么文章,各家出版社都铆足了劲,进行了多种尝试。围绕主题,编辑安排了散文、诗歌、小说、议论文、文言文,这些文章都紧扣主题,主体也明确了。但是使用时就困难了,学生前边学的是诗歌,下节课学的是小说,诗歌与小说无非是主题相近。学生难学,教师难教,于是就出现了教材的二次开发。我们在许多学校发现,老师们又把课文重新整合了,仍然是文体组元。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学生习惯于文体教学,而不习惯于这种混编文体教学。正如温儒敏先生指出:“可以说现在所有新出的教材都与人文素质教育靠拢了,有的靠拢并没有脱离语文教学规律,有的可能走得过远,把语文的含量稀释了,甚至把教学秩序打乱了。”

第二,生活认识错位,不利于学生发展。教材关注生活,这是教材编写的一大进步,但是关注生活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有些教材过于贴近生活,又出现了与生活错位的现象,生活可以分为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我们教材的经典课文大都描写的是理想生活。为什么世界各国的教材都关注经典作品,就是因为经典作品可以引领学生关注理想生活,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作用。但是当编者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的时候,就容易出问题。我们曾经在语文骨干教师班执教《沉船之前》,课后调查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普遍认为学会了“正确面对死亡”,我们进一步了解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个认识,学生讲课文前面有四个字“直面死亡”。看过《泰坦尼克号》的人都知道,电影中的爱情故事令人动情,电影中人性的美与恶令人震撼。这些都是常人对生活的认识。但编者却给课文贴了一个标签,把“直面死亡”的主题强加给学生,使学生的认识发生了错位。

第三,缺乏研究,不利于教学实践。教材编写是一件影响几代人的大事,需要科学的精神。首先要研究学生。卜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艾伟等教育家不辞辛苦进行长达十年的研究,他们选出400字的短文、500字的短文、600字的短文,在城市、农村不同学校不同学生身上做实验,验证哪些课文适合学生读,哪些不适合学生读。这种研究就是一种科学的负责任的态度,他的研究结论就是可信的、具有实践价值的。其次要研究课文。我们曾经要求研究生核对当下教材的原文,对照的结果令人震惊,一些文章被删改得面目全非,究其原因就是编者没有认真研究原文。某教材选编《故都的秋》时修改了一些字句,如:“原文:一层雨过,云渐渐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课文:一层雨过,云渐渐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中问只有一字之差:原文“青”变成了“晴”,从语境角度看,“青”韵味更丰富,“晴”语义重复。如果我们的编辑认真研究课文,这样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人文主题是一种标志,它不仅仅要照顾人文这个主题,更要考虑人文依附的语言文字。为了人文而人文,就会出现“泛语文化”“去语文化”倾向,这是教材编辑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实践者不希望看到的。

①鄢烈山《杞人忧师》第2页,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

②钱理群《教育的真谛》,《小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9期。

③洪宗礼《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创新体系的尝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f)(J2年第1期.

④顾振彪《回望六十年语文教材编写改革的轨迹》,《语文建设》2009年第1期。

⑤温儒敏《就语文新课标的学习谈九个问题》,《中学语文教学》 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