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音乐与人生论文

音乐与人生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音乐与人生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音乐与人生论文范文第1篇

课题名称:

试论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中国教育政策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界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在今天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里尽管人们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舞蹈仍以其独特的美的表现传达着人类共同的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为我们展现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不仅为特定民族所接受,而且也引起全人类心的共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学生可以通地艺术这一窗口领略到世界各国的文化,共同体验对人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渴求和人生的珍重。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情感的波动和他人情感的交流,形成以审美的态度对于自己和他人,以审美的态度对于社会和生活,从而有利于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互动和团结,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

长期以来,我国舞蹈教育的价值曾被人们所低估,许多人认为,舞蹈能力的培养只对少数将来要专门从事舞蹈工作的人是必需的,对一般的学生来说只是点缀,中国的小学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从来没把舞蹈课列入课程中,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在课外活动中加入一些舞蹈活动内容。面向21世纪的时常经济和技术革命的挑战,学校不但要重视素质教育,更要从学校的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以及观念上加以改革,让舞蹈教育彻底溶入心理素质教育中,且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1、舞蹈、心理素质的含义。

2、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的作用。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目前中小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2、如何通过舞蹈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网上、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

2、请教指导老师陈文红副教授,确定选题方向;

3、与同学共同讨论本课题,互相交流意见;

4、写好开题报告;

5、根据已选题目进一步搜集资料,并拟好论文提纲;

6、论文写作;

7、论文修改并定稿。

进度安排:

1、依据论文参考选题,作好论文先期搜集工作;

2、选题,写开题报告;

3、开题报告定稿,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

4、论文写作阶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5、修改论文阶段;

6、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52-375.

[2] 朱培科,马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必要[j].舞蹈,2005,(3):48-49.

[3] 探索舞蹈艺术教育对少儿素质教育的作用[eb/ol].

http://xxt.net.cn/net-base/news.jsp?id=68,2006-03-22 .

[4] 浅谈儿童舞蹈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eb/ol].

,2005-11-22.

[5] 安洁.素质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2005,05.7-9.

[6] 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c].人民出版社,2003.293-294.

[7] 隆荫培,徐尔充. 舞蹈艺术概论[c].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03.

[8] 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j].舞蹈,2002,(4):36.

[9] 武霞.浅谈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d].2004.

[10] gb/t 7-303-06069-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s].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音乐与人生论文范文第2篇

一、浅说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是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及提升学生音乐知识的重要举措,在高中教学阶段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中音乐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

高中阶段的学生都面临着高考这项艰巨的任务,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艰巨繁重。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在于音乐能放松他们的心情,缓解学生的压力。对即将面对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在既紧张又封闭的环境里奋战,一般不会将音乐欣赏课程放在重要的位置。但事实上,他们这样一心只想学习的心态往往会带来既疲累又乏味的双重压力。有鉴于此,教师应该将音乐欣赏课应用于学生的学习实践,帮助学生分散压力。据科学证明,欣赏到一些动听的音乐后,人会慢慢地放松心态、心情愉悦。

以“聆听草原放牧”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不仅要求学生要学会音乐审美,还要学会打节拍。学生在学习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音乐的亲身体验释放压力,通过打节拍的方式,调节情绪与心情。所以,即使是对于高三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欣赏课程也是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视的。音乐欣赏课程能够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精神压力,构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坚持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及音乐欣赏水平。

第二,从学生的思想方面来看。

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一首意义非凡、韵味深长的曲子。这首曲子倾注了作者的深情,能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与魅力,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影响。优美的音乐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也能让学生将这样的思想、精神应用于学习实践中,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情操,还能提高学生的学生动机和学习能力。

二、审美是高中音乐欣赏课程的目的

高中音乐欣赏课以审美为重点。审美并不简单地是一种艺术欣赏,而是通过这种艺术欣赏来培养人的艺术观、审美观、音乐观及欣赏观。在高中教学阶段,学生音乐审美观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音乐欣赏课程进行的,欣赏者通过对音乐进行聆听并得到收获。教材的第一单元“音乐与人生”中提到,音乐审美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纲”,是高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核心与目的。

所以,将音乐[第一 ww w .dylw.NET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服务]审美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教师在教学中或利用备课时间收集能打动学生的资料并与学生分享,或通过教学辅助工具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之美,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达到音乐欣赏课程的目的。

第二,让学生爱上音乐欣赏。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基本兴趣和审美倾向。要想让学生爱上音乐,就需要清楚学生爱听什么样的音乐、爱玩什么样的音乐,只有在课堂上展示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学生才愿意去听、愿意去学、愿意去消化。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圈,了解学生间交流的内容,获取有关学生兴趣爱好的信息,才能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兴趣。

其次,准备完善的课程背景资料。如在“聆听草原放牧”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课文内容之外,还可以结合当地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来让学生爱上音乐欣赏。比如,教师可以引入蒙古舞蹈、蒙古摔跤等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再次,将学生的爱好与课堂要求相结合。仅仅满足学生的爱好当然抓不住音乐的精髓,必须还要有教师的有力引导才行。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欣赏课程中,包括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面对复杂多变的音乐知识,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内容真正融入课堂。以古典音乐欣赏为例,在这个经济日益发展且科技日益发达的21世纪,很多人音乐的品位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古典音乐可能不会被新时期的年轻人所欣赏。有鉴于此,教师可以以情动人,列举很多音乐名人,讲述他们真实的故事,讲述他们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教师在讲述的同时将这样的音乐风格完美地灌输到学生的思想里,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的审美观。

三、如何提高高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水平

第一,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那么教师必须是流水。高中阶段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必须全方位地发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教师除了要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充实相关背景知识,如历史、地理、天文等,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所以,在高中阶段,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学水平、知识储备及运用技能的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极其重要。

第二,合理运用艺术教学手段。

只有教师合理地运用艺术教学手段,学生才能学以用之。只有教师用音乐的思维进行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高中阶段音乐欣赏课程的内容相对偏多,例如,在欣赏《长江之歌》时,歌曲本身就要求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讲解方式,将音乐的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同时,教师要有科学的教学思维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例如,当教师备课的时候,就应该思虑周详,考虑课堂教学应该从什么角度出发学生会喜欢,或是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有效。再者,需要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爱好及特点进行教学。学生对不[第一 ww w .dylw.NET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服务]同风格的音乐会有不同的学习态度,教师教学设计时重点考虑的就是怎样的方式才能带动学生,并能将学生的音乐能力发挥到极致。

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课程繁多,但音乐欣 赏课程不可或缺,该课程的开展能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参考文献

[1]赵洪敏.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主体间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2]郑莉凤.新课程改革下准格尔旗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涂婷.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

音乐与人生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著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音乐与人生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始终占有位尊价高之地位,古琴音乐所表现出的含蓄、淡和、移情之美,代表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象征。对古代中国的文人来说,“琴”言志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范畴的重要标准之一。

    中国传统音乐在中国整体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导致了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音乐思想有着一体化倾向。宗白华先生说:“就象我们研究西洋哲学必须理解数学、几何学那样,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也要理解中国音乐思想。如果说西方人习惯用数理分析世界的话。中国人则习惯于用音乐诠释世界。

    一、儒、道思想对传统音乐的重大影响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奠基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其成熟的标志是提出“中和”,“礼乐”两个范畴。我国自古就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甚至把它提高到了治乱兴衰的高度,故有“听一国之音乐,知一国之盛衰”的古训。儒家历来看重音乐的“治世”功能,《吕氏春秋·适音》曰:“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俗定而音乐化之矣。”《礼记·乐记》亦云:“致礼乐之道,举而措之,天下无难矣。”其实,中国的大一统秩序一开始就依赖“礼乐”制度。

    儒家代表孔子是一个极爱音乐的人,也是最懂得音乐的人《论语》中记载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小幽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八佾》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不仅重视音乐的美,更重视音乐中的善。孔子晚年曾将三百篇诗整理得能上管弦演奏,而且合于韶武雅颂之音,作为教化内容之一推向社会。说明他重视音乐的心理教育功能。汉代儒学崇尚天人合一,而音乐的产生正是源自人心对大千世界的感悟而引起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由此,中国的先民认为:“凡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故其疾徐奋动可以感于心,欢欣侧怆可以察于声。此外。人们还发现:“夫乐作于人心,成声于物。声气既和,反感于人心者也。”即所谓的音乐不但是由人心对大干世界感悟而产生,而且还能反过来以和之声气调理人心。人们借助音乐的调理功能,完善着七情不能自节,待乐而节之,至性不能自和。待乐而和之。《欧阳文忠全集》卷七五《国学试策三道第二道》)。儒家思想由于以礼为规范。就必然德重于情,善重于美,道重于欲,古重于今,就必然要求音乐的内容乐而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无过无不及,也就是说,在重视道德的宗法社会里,中国人寻找到了以音乐塑造理想人格的方法,进而,便有了“夫乐者,治之本也”的结论。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主张“致虚疾。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道家主张“无”,是对一切限制的消解,因而走向无限。“无”意味着在真正的自由和平衡中得到的却是无限广阔的“有”。道学这种既辩证又达观的人生哲理,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空灵而终达玄阔的特点。因此,音乐中讲究用散逸的板式,排斥“繁声”而追求“大音希声”。正是这种人生哲理的体现。道学的这一音乐思想,与它那“无”中求“有”的哲学是一脉相承的。庄子论乐,与老子又不同,他主张“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天地是宇宙里最深微的结构形式。在庄子看来,这最深微的结构和规律也就是他所说的“道”,是运动变化的,像音乐那样。“止之于有穷,流之于无止”。这“道”和音乐的境界是“逐丛生林,乐而无形,不挥而不曳,幽昏而无声,动于无方,居于窈冥……行流散徙,不主常声。充满天地,苞裹六极”。(《天运》)。这“道”是一个五音繁会的交响乐,是充满了浪漫精神的音乐。魏晋时着名的思想家嵇康提出《声无哀乐论》,认为天地产生万物,音乐是万物之一。也是有自然之道、天地元气所生,认为乐音及其运动形式具有其自然、谐和的本质属性。“和”涵盖了大小、单复、高低、慢快、善恶等对应的因素,这些音乐形式上的变化,归根到底。还是统一于“和”。《声无哀乐论》的直接理论基础是养生论。认为音乐与人的养生密切相关,而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个体的情怀超越于具体哀乐的极度自由的“平和”境界。因此,道家崇尚自然,反对束缚,思想中蕴含着解放人性、解放艺术的积极因素,其音乐的特点更多的显现出恬淡、平和之美。

    二、中国古代文人的琴学审美观志

    中国古琴音乐是具有深刻历史文化背景的一门艺术。它以多重美的高尚品质。给人以无限的追求。故嵇康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故缀叙所怀,以为之赋”。在中国古代,古琴一直被称为绿绮、丝桐、瑶琴。隋唐以后,因其历史久远而被称为古琴。古琴艺术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而备受推崇,除“琴德最优”外,还有以其音乐的特质能顺乎音声自然之“中和”,以及符合中华传统文化中追求意境、崇尚内在和寓意含蓄之美的特征。所以。在古代的文人眼里,“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因此。古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尤其是在“土”阶层的文化生活中,始终以其强调平其心、善其事、美其物而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古人称“鼓琴之士,志静气正,则听者易分”。

    “志静气正”之“志”,古人早有解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称“志”为“意也”。而《诗序》则将“志”解释为“心之所之也”。《礼记·少仪》却说:“‘意与,志与,’意则可问。志则可否。(注)意,正事也。志,私意也。”,此之“私意”实际是指人的自我之志。从美学的观点看,“志”的范畴是兼有个体与整个人类理想和自由意志内聚的两个方面,其恒久的生命力主导着个体的理想和自由意志。与中国文化的生命运动构成一种永无止境的默合关系,这种关系使“‘志’潜在地制导着心灵的双向运动,赋予审美活动以理想性、超越性、它在个体人格修养中居于基础地位,从根本上推动艺术家进行创作,并制约着气、骨、意境等的形成”。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述了孔子习琴时与师襄子的一段对话,其中涉及到了有关“志”的意义范畴:“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虽然。司马迁并未提及孔子所奏何曲。但从孔子所说的“习其曲”、“得其志”、“得其为人”中可以看出。他是将鼓琴当做人格培养和精神升华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在中国的古代,文人和艺术家是合二为一的。因为,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以风雅自铸人格的文人士大夫,始终把琴棋书画作为自己人生的旅途中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此而努力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从这种意义上讲,“志”可以说中国古代文人灵魂深处潜藏着的“真我”的聚集。这种“真我”的聚集是以“自”为中心,也可称为“自我”的另外一种表述。所谓“自我”是以“自”为核心。正如王夫之在《读四书大全说·卷一》中所说:“所谓自者,心也,欲修其身者所正之心也。盖心之正者,志之持也。”[3]。依据王氏之意。我们可以看到个体人对“自我”存在着普遍的心理追求,而这一追求常常在中国文人的仪态和乐风中表现出了某种“自由化”的外显。而这种对“自由化”的憧憬和向往被北大教授熊伟先生解释为“由自”,其本质就是“任志”。所谓的“任志”实指“持道任志”,即按余英时先生的说法是为了确切保证士的个体足以承担精神修养能够成为关键性的活动,而以自任者为其最大。由于客观的凭借是如此的薄弱,所以他们除了精神修养之外。没有什么可靠的保证足以肯定自己对于“道”的坚持。因此,从孔子开始,“修身任志”即成为古代文人的一个必要条件。“修身”最初源于古代“礼”的传统,是外在的修饰,而“任志”则成为一种内在的道德实践,其目的和效用是与重建政治社会秩序相联系的。“从发生的历程说,这种内求诸已的路向正是由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外在凭借太薄弱才逼出来的”。这也就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多是通过琴来表“志”的重要原因之一。

音乐与人生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流行;音乐;情感;主流;强化;细化;深化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118-01

流行音乐是我国乐坛重要的一支,它与美声音乐、民族音乐共同构成中国音乐的总体框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并且以其独有的美学特征、艺术特色、文化特质,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青睐与追捧,有所谓“流行音乐时尚化、民族音乐多样化、美声音乐国际化之说。

研究探讨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从中理出关键问题或主要问题,对于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无论是在理性思辨上,还是在艺术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为此,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流行音乐的艺术实践与理性思考,对此发表一点浅见。愚意以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以情感化为其主流。

对于这一命题,可以分解为三大层面予以分析解读。

一、情感的强化

情感的强化,是当下中国流行音乐情感化的第一大特点。

本来,情感化是古今中外一切音乐艺术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属性,对此,许多文艺权威人士早就讲得十分清楚、十分透彻。德国伟大的美学家黑格尔说:“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转引自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第246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匈牙利伟大的作曲家兼钢琴家李斯特也指出:“……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同上,第264页)

而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则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对此已经十分明确地确认了。西汉初毛享和毛苌在其所撰的《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足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转引自《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第130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然而,音乐的特有的美学特征与艺术属性,在我国的极“左”时期,特别是“”当中,受到了颠覆,甚至被彻底否定。遂使音乐成为政治宣传品,渐渐远离艺术本身。

正是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情感释放,面对从国外与海外引进来的新的音乐品种――流行音乐,才一下找到了倾吐与宣泄的对象,立即把流行音乐视为知音,成为心中的最爱。由此可见,中国流行音乐,首先是以情感打动听众,并作为其艺术的支点与亮点的。

当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沿着情感化的道路大踏步迈进,并不断使情感强化。所谓“情感的强化”,指的就是情感的表达更强烈、更浓厚、更炽热、更充沛。例如易茗词、赵季平曲的《好汉歌》(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歌),就唱出了好汉的气概和好汉的胸怀,可谓豪情万丈,不可阻挡。

二、情感的细化

当下中国流行音乐情感的细化,是其情感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所谓“情感的细化”,指的是情感的表达十分细腻、委婉、朦胧。不再停留在一般化的层面上。

例如在表现亲情时,《常回家看看》(车行词、戚建波曲)、《一封家书》(李春波词曲),一个细化到家长里短、“刷刷筷子洗洗碗”,另一个细化到“家书”、“毛衣”,可谓“粒砂见世界,滴水见阳光”,以小见大,以细见强。

三、情感的深化

情感的深化同样是当下中国流行音乐情感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所谓“情感的深化”,指的是情感的表达已触及到生命意识、人生哲学以及隐秘之处。例如《好大一棵树》、《小草》等歌曲,都歌颂了人性与人格之美;而《小芳》,则表达了朦胧的情愫。

音乐与人生论文范文第6篇

王安国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从湖南调到音乐研究所担任研究工作期间,就是在恭王府那古色古香又宁静寥寂的老房子里,凭借自身对中国传统与西方音乐作曲理论与创作技法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完成了几10篇关于中国新潮音乐--中国现代作曲家及作品的学术论文,就是这样,谭盾、叶小纲、郭文景他们的人和作品更多地出现在各类学术杂志上,逐渐地被人们了解、认识、知名、著名……那时的他是的勤勉、权威的音乐批评家。说到“权威”,薛老师笑着说,虽然我们都是同事,连住处也挨的非常近,但那时每年的中国音乐年鉴都是由他来执笔,不过,在音乐研究所近8年的时间内,他的深入简出是出了名的,不再用餐时间,……可见王先生是个坐得住的学者,是1个被坐了8年冷板凳的事实证明了的,自然他的著述丰裕--相继完成了《我国当代音乐作品与和声创新问题》、《我国音乐创作“新潮”纵观》、《现代和声与中国作品研究》、《复调写作与复调音乐你能在室外碰到他就属于10分稀罕的事了分析》等等,似乎也在推测之内、情理之中了。

有关先生更多的信息我是从我的研究生导师杨国立老师那里听到的,“知识渊博,记忆惊人,当1次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的莫衷1是的争辩中,王先生列出有关论文著述、观点、作者、刊名、年号……1语压惊4座,总结性地平息了1场争论”,睿智能让人成功,勤奋加睿智则会创造奇迹。当先生55岁那年,他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学术定位转到了“中国基础音乐教育”,也就此掀开了中国国民音乐教育的新篇章,他的名字将由著名批评家而转为音乐教育家并永存史册。

世纪之初,王安国先生带领的课题组通过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招标审核,主持研制《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主持审查《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实验)》,并以政府文件形式公开出版。这就是时下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被全国通令贯彻执行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学音乐课程标准》。

1、“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音乐教育思想已成为21世纪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主题曲和时代音乐教育的最强音。过于,学生学习音乐是为了获得音乐有关知识或的演奏(唱)的技能,是为了净化思想、陶冶情操(注:建国初国家提出“德智体”的3好学生,就把“美育”纳入了“德育”的范畴,对中国1段时期的美育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独独没有提到“审美”没有ENJOYMUSIC,学生大多喜欢音乐,不喜欢上音乐课……。先生提出的“以审美为核心”重新高扬起了“感性”学习的旗帜,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推广和开展确立了纲领性的理论依据,必将深刻促进着21世纪中国国民的音乐教育的发展,惠泽到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心里,美育教育的课堂。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音乐和1切教育1样,要做到普及要做到美育的普及只有面向所有学生,让他们均有机会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更确切地说得到良好的审美体验。美国的中学管弦乐队中是不经过选拔的,他们只要喜爱音乐都可以参加到乐队中,哪怕是敲1些最简单的打击乐,但更多数的儿童在发现自己的技能方面的差距后,回家聘请私人教师或加强练习的方式进行,就这样集体和团队的意识和荣誉感,让他们走进音乐爱上音乐。我国现实中的选拔后的所谓“精英教育”只能让更多的孩子对音乐产生距离感、从而与音乐原理。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普及教育,不能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通才教育,只能培养缺少个性和创新的人和民族,所以,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无疑击中中国音乐教育的问题实质,说明王安国先生带领的课题组他做了大量、辛勤的调研工作,方针的制定是在中国教育实际的土壤上提出的。

3、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过去,我们许多中小学音乐课堂都上成了欣赏课、聆听课、讲授课。然而当代心理科学研究成果证明,人在审美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审美感性经验,当某1感官受到特定对象的刺激后,常常会把各种相关事物和经验沟通起来。这就是所谓通感,1种不同感觉之间相互渗透、替代和沟通的心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1种心理现象,也是人们审美和艺术活动的1种重要表现方式。通常大家听到音乐,产生视觉表象;看到形状和色彩,产生冷热轻重的触觉表象等。学生只有在音乐实践中才容易将独创性的音乐作品作用于欣赏者和自身,同时,又把其他的感觉经验引发、调动起来,通过审美联想去补充它、发展它,创造它,从而取得触类旁通的艺术效果。艺术通感作为1种审美知觉,能够突破个别感觉的局限性和机械性,丰富和深化感觉经验的内容,激发想象、联想,产生移情,对艺术形象的自由发展和审美效应的获得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实践的欣赏只有信息输入没有输出,只是隔靴挠痒,不是来自心灵的体验和沟通,从通感研究结论上看是有1定道理的。

与此相似的是美国在新千年颁布的前瞻2020年音乐教育的观念与行动纲领《豪斯赖特宣言》—《2020视野》<Vision2020)中强调的:音乐本身的性质及其与人的素质的关系决定着,有意义的音乐活动应当成为人在追求终身发展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人生体验。音乐的丰富内涵只有通过完整和有序的学习才能获得,艺术课程是所有课程中不可缺少的,而音乐课程又是艺术课程中不可缺少的。综合不应当以失去音乐课程的独立价值为代价,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音乐课程都将会在自身的不断完善中发挥其巨大的教育功能。另外,多学科渗透的音乐课程综合观正是建立在把音乐教育作为文化认知教育的观念之上,将音乐学习扩展到与音乐相关的各个文化领域,让学生在宽泛又相关联的文化语境中来体验音乐,通过综合的音乐学习方式来感受音乐,体验文化。这正是音乐人类学精神的充分体现,这是对音乐内涵的充分理解。DBME(Discipline-Based Music Education),国内多译为“以多学科为基础的音乐教育”,是80年代后期由美国Getty艺术教育中心着力推行的1项音乐教育计划。它借鉴了美国80年代中期促进视觉艺术教育发展的DBAE理论(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1种倡导全面综合的音乐学习和音乐教育思想。作为对仅以表演技能为目的的音乐教育观的超越,DBMS不仅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美国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也成为制定美国国家艺术标准的理论源泉之1。可见王安国先生的音乐教学思想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吸收了当前世界音乐教育的最新科研成果,它也因此赋予了《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以生命力。

音乐与人生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美术教师教学理念科研能力和谐关系

美术教育处于艺术和教育的交缘领域,既有艺术属性,又有科学的内涵。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门学科,所以作为现代美术教师,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必须具备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术教师要体现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样的,可以从艺术创作和科研论文撰写上体现,也可以是艺术实践,或体现在所教学生的艺术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现代教育的运转机制中,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的科研范畴主要有绘画艺术、论文撰写和美术教育等领域。

①绘画艺术: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艺术构思物态化。美术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艺术活动,这样可以真正体现他的专业水平,而我们应提倡美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科研。将自己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有艺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构建起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完整思维运转网络。

②科研论文: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术教学一样,科研也是教师个人的主体行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创见,论文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所以美术教师应倡导提高论文撰写水平,运用论文这种理论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讨某一美术创作或美术教育方面的新问题。

当然,科研论文的创新是以继承为前提的,离不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因此,美术教师要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需要博览美术乃至整个文化教育方面的学术信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国内外各学科方面的成果。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爱音乐,精通文学,除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外,还经常拉小提琴和弹钢琴,他特别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爱因斯坦本人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此可见,端正科研态度,全面提高艺术、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美术教师值得倡导的观念和学风。

二、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随时随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现代美术教师必需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有总的整体的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风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视觉感官,美术教学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的,教师评判学生的作业也是靠视觉感官去把关的,美术教师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视觉去准确指导学生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色感色调、表达方式、材料表现及技能技巧等,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创作作出调整指导。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能使科研与美术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从人类文化史来看,艺术与科学之间早有联系,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教与和谐的原则当作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源,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并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自古希腊开始以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高峰。例如,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解剖学、植物学、光学、力学、工程机械等科学领域都有巨大成就。达·芬奇把几何学、透视学的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中。这些例子充分表明,现代美术教师,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教学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文化改变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艺术教学的发展。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两个突出特征:即信息传递方式的单向性和人格的不平等性,长期以来,知识一直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从而形成了严格的教师关系。同时,中国文化一直传颂“师道尊严”“一朝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把教育者看成是施教的主体,而教育对象则被看作是被动的客体。这种传统的知识灌输型的教育方式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扭曲了他们的人格,根本谈不上学生的个性自由,而学美术者恰恰需要的是创造性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承认他们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人意识的与教师同等的个体,没有高低、强弱之分。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威廉姆·多尔(W.DOLL)对教师的界定是“平等首席”,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作为独立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创造、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使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严、信任、理解、宽容、友情。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所以,美术教师在工作之余,不仅要拓展科研,还要进行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从中培养自己的审美素质和创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利用当代社会高度的信息化使美术教育在完善个性、培养创造力、增强学生独立性等方面有所作为。这些都是现代美术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学过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音乐与人生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 要】音乐可以起到熏陶个人性情、培养个人高尚情操以及形成个人高雅审美趣味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学在整个教育环节中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教学的最主要形式是音乐欣赏,音乐欣赏课以其直观的感受力、给学生切身体验等优势,成为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兴趣、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欣赏音乐能力的主要途径,音乐欣赏教学的价值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与发掘。本文通过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现状、探索如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为音乐教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一、音乐欣赏在高等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1、音乐欣赏课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改变他们学的驱动力。只有当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与成就感,他们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愿意深入学习。音乐欣赏课可以让同学们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的美妙及其带给人的感官享受,这样学生会带着兴趣主动学习,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音乐具有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道德的作用,音乐带给同学的情感共鸣,可以让学生浑然忘我,与音乐蓦然契合,给同学们带来情感的震撼与交响。乐曲中的感情,全部转化为听众的体验,使听众完全随音乐的流动而沉醉,得到高度的审美享受。它带给人们的绝对不在一个狭小的范畴之内,它会使人们在广阔的天地里飞腾、翱翔,从而情感上得到陶冶,理智上得到升华。

3、音乐欣赏课程可以培养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欣赏者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及阅历的差异,会带来他们在音乐欣赏上的差异,这些因素也会导致他们的鉴赏能力参差不齐。具有音乐鉴赏能力的人,应该能听优雅的古典音乐,也能接受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甚至能够记忆经典乐章的乐谱。最终达到能分析音乐基本要素与音乐作品独创性、表现力之间的关系。通过音乐欣赏,可使学生在不断的聆听、感受、总结中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

1、音乐欣赏课在各高等院校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音乐欣赏课程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一大重要途径,理应受到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视,但是开设音乐欣赏课的高校极少。而且大部分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都只是流于形式,教学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也仅仅局限于看懂五线谱,学唱几首歌曲,欣赏一些音乐作品。

2、音乐欣赏课内容古板、陈旧,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很多高校的音乐教材选取缺乏特色,课程主要是对中外的古典音乐作品加以欣赏,授课方式模式化,课堂气氛沉闷,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老师将欣赏的作品先做简单介绍,然后放音乐,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从音乐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从音乐中获得启迪和思想的升华。

3、教学理念与教学时间的矛盾。贯穿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对音乐的审美化欣赏,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操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未实施音乐课程改革方案之前,音乐教师和音乐教育机构也十分重视音乐教学的建设与发展,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了不同版本、不停内容的音乐教材,更有甚者,将音乐教材分为“沿海版”和“乡土版”,目的是想寻求一种更完善的途径,达到育人的效果。在教学上,除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教法外,侧重于“愉快教学”和“寓教于乐”的理念。以上状况无论优劣,究其一点,始终未将“审美”放在第一位;此外,音乐课本里有连贯的知识系统,但基于以上的教育理念,学生通过几年的音乐课程学习,仍难以真正掌握某一知识性内容。

三、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1、为音乐欣赏课程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当下的音乐教学改革所推出的音乐课程新标准给老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们要以兴趣为动力,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激发全体同学对音乐的喜爱之情,让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这需要营造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使同学们潜移默化的提高音乐鉴赏水平。这就要求音乐欣赏的环境:一要物质环境美。一个优雅、整齐、美观的环境会给师生带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影响。心理学认为,良好环境的营造,使人们的言行在心理上起着很重要的演化引导作用,学生进入的是接受音乐熏陶的音乐课堂,环境整洁安静,才会带着好的心境去接受教育。二要心理氛围轻松、和谐。教师的行为、语言、气质要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教态应该做到“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首先教师应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其次,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课堂,以自己良好的音乐素养、扎实的音乐功底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中,让学生自觉提高音乐审美意识。

2、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欣赏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作品也不断地创新、更新换代,学生更容易接受时代气息浓厚的音乐作品。因此,音乐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那些既优美,能陶冶学生情操,又平实易懂,容易被学生接受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欣赏美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将自己的内心体验投射到听觉活动中,自由地表现自我。在表现和创造中提高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

3、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博引各国各时代的经典音乐作品。学生已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拥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音乐教材要灵活多变,因材施教,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该注意积极在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境界上作出更深的探索,既能上升到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与人文色彩充分融合,使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时能够与相关的历史、文学等方面知识相联系,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进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体验中去,激发学生进行欣赏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不能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篇目,老师要旁征博引,让学生广泛接触各国、各时代的经典音乐作品。拓宽学生欣赏视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