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片段一
师:(出示地球动画课件,动情诵读)同学们,你们看,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每天都绕着太阳日夜不停地旋转,它是太阳的亲密朋友;它美丽壮观,身披着蓝白色相间的衣裳;它无私奉献,为我们人类提供各种丰富的资源。它就是谁呢?
生:地球。
师:你还想把地球叫做什么呢?
生:我想把地球叫做母亲。
师:老师不由想到了一句歌词:你有一个妈妈,我有一个妈妈,我们共同有一个地球妈妈!
反思
课文的导入要以情动人,使学生缘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要做到这样,就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导入语,把学生引入浓郁的情感氛围之中。本节课一开始,我借助神秘的宇宙图和悠扬柔美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可感而又充满遐想的情境。教师诗化的语言,一下子就把学生的视觉、听觉锁定,使他们仿佛置身其中。这样的情境创设和激情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将地球人格化,拉近学生与地球的心理距离,为后面的教学做好情感铺垫。
教学片段二
师:我们的地球母亲太可爱了,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有关的句子呢?同学们注意认真听,积极评价。
(一个学生读)
生: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读得轻柔一些就更好了,显得地球母亲朦朦胧胧、美丽多姿。
(另一个学生读)
师:从同学们朗读的语调和表情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地球母亲的热爱之情,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欢迎吗?
生:欢迎。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播种在这片土壤上,肯定会萌芽生长。”通过有表情朗读,细细体味语言的韵味,学生进入作品的氛围之中。喜、怒、哀、乐随文章的情脉而生,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在这里,我采用个人读、教师范读、师生齐读以及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体会思想情感、升华感悟,也为下面学习地球遭到破坏时的情感转折做好铺垫。
教学片段三
师: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地球母亲美丽的容颜,感受地球母亲无私的情怀。(播放课件) 瞧,地球母亲带着微笑向我们缓缓走来。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秀发,巍峨的高山是她坚实的脊背,鲜艳的花草是她美丽的衣衫,浩瀚的海洋是她宽广的胸怀!看,地球母亲为我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甘甜的泉水、丰富的植物、珍贵的动物、贵重的金属等。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
(学生说出不同感受)
师:让我们再看看地球母亲现在的样子吧!看看人类是怎样对待自己的母亲。
(出示课件:在悲凉的音乐声中,地球母亲被人类破坏、摧残的一幅幅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
师:能说说让你感触最深的画面吗。
生:当看到人们随意砍伐树木时,我觉得地球妈妈那么美丽的衣裳被人类无情的手给扯破了,我觉得非常难受。
反思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融进了情感的教学语言最能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感应与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上,我利用图像与音乐,配上饱含真情的语言,创设出一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情境,架起文本与学生情感的桥梁,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引起心灵的共振,使学生深刻地感悟到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得到不断地升华。
教学片段四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宇航员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容易破碎了。你能从哪些词语中品读出来?
生:从“生态灾难”这个词语我能感受出来。
师:说说你了解哪些生态灾难,举例子说说吧!
(学生举例回答)
师:老师搜集了一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数据,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生一起朗读)
师: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让我们再读这一段。此时,你看到“生态灾难”四个字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是什么样的心情?
反思
关键词:语文课堂;求知欲;探究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11-02
一、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探究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可以从探究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尊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我在教学语文第十一册的《只有一个地球》时,放手让学生探究“为什么说地球资源是有限的”这个内容时,学生个个兴趣高昂,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增强对地球的了解。如果在进入学校后就限制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显然违背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学生进入学校后,不仅不应禁止他们探究,相应应给他们的探究提供支持、鼓励和帮助,以引导他们最终能够找到他们最感兴趣的那些现象及问题的解释和答案。
(二)探究能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育家第斯多惠就曾说过,要给予儿童真知,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真正理解的,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在十一册《两小儿辩日》中,我放手让学生运用以前学习古诗的知识和方法自学,学生通过探究寻找,不但理解了课文意思,还明白了两小儿各自的理由。由此说明,除非亲历探究过程,否则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习得,只有通过亲自探究和实践,这些知识才在学生心中真正获得新生意义,获得深层理解。
(三)探究能使学生学会随机应变和质疑
以往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聆听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在获得的新知识时可能知道教师在说什么,但有时却不能完全理解其字面的含义,考试时就不懂得学会随机应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在十一册《凡卡》这课中,我放手让学生探究,多数学生通过探究后能找出写信的内容和回忆的内容,这时也有学生大胆质疑:“凡卡才九岁,怎么会去当学徒?九岁最多读二年级,而他又是在当学徒,怎么会写信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通过不断的培养训练,学生对上课听到的知识就不再是接收,而是敢于大胆质疑,不唯书,敢于向权威挑战,这样一来,也许学生才真正地学到有意义和有效力的“活知识”。
(四)探究过程能使学生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
探究过程能活跃学生思维,十分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参与生活中与科学知识相关的问题解决与决策,是个重要的基础。再以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为例,学生通过探究后,就真正懂得怎么去保护地球上各种资源,而且明白了人类只有地球而别无去处。
二、开展探究学习的方法
探究式学习是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呢?
开展探究式学习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现以十二册《匆匆》为例,来探讨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
(一)先让学生讲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个人体验
如学习《匆匆》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把课文先预习一遍,然后问:读完课文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课文太简炼了……”“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写得活灵活现,太了不起了。”“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和拟人的手法……”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这篇课文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疑问?”这时,学生发言踊跃:“我最喜欢第三段,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时间来去匆匆写得十分生动。”“我喜欢开头的第一句……”“我喜欢作者把时间比作‘轻烟’、‘薄雾’,因为这个比喻太恰当了。”有的学生也大胆质疑:“‘头涔涔,泪潸潸,徘徊’是什么意思?”“‘我裸地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也将裸地回去’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呢?”这些疑问有的当场解答,有的留在下一步中让学生逐一探讨。
(二)理解课文,整体感悟
在这个环节,我常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参与学生讨论,在《匆匆》这课中,我再设问“从文中你体验到什么?”“从中获得哪些有益启示?”“你如何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这时的学生通过理解课文,查找作品的有关资料及联系实际而有感而发:“我感到时光飞快流逝,时间多么宝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感受到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学生争先恐后地讲了他对这部作品的了解、感受和认识。
(三)进一步分析和鉴赏课文
在这一探究过程,主要让学生自己推敲、体味重要词句,并在老师的帮助下了解了写作特点。我在教学《匆匆》时,我如此设疑:你认为这部作品在写作思路上有什么特点?这部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点?通过适当的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一些答案:“作者善于运用设问的写法,留给人们很多思考的空间”;“文中巧妙运用大量的叠词,如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裸、伶伶俐俐,简朴、轻灵,琅琅上口”……学生的回答是如此的精彩!
(四)反思评价与亲身实践
本案例是初三复习课的一个教学片段。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此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圆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反之,见到“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就应想起“圆”。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圆的“数”与“形”已经有了一定的双流向的结合。
但是,当综合性问题中只是隐性地考察圆的知识时,学生往往出现认识上的封闭性。故笔者在复习课中就圆的概念设置了一些“陷阱”,诱发暴露学生认知中一些错误片面的观点,并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就错悟理,达到使其“吃一堑,长一智”的作用,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全面仔细、严谨有序灵活变通的思维素养。
二、案例描述与评析
(学生直观上想,相对于地球赤道而言,增加1米实在微不足道;而硬币的周长增加1米其膨胀肯定显著。答案应是小圆的半径伸长得较多。此时学生已经步入了命题者设置的心理性“陷阱” )
师:哦!大家都同意这个观点吗?有没有异议?你计算过吗?
听完此言,不少同学仍做胸有成竹状,但也有不少学生拿起笔计算。稍后有学生喊:咦!好像一样嘛!其他学生非常诧异:嗯?真的吗?
此时,师请认为“半径伸长一样”的同学上台讲解观点的得出过程。
(生解:设圆膨胀前的半径为r米,周长为C1米,膨胀后的半径为R米,周长为C2=C1+1米,则半径的伸长为,这是一个常数,因而,大小不等两圆的半径伸长是相同的。这时其他学生终于相信了“半径伸长一样”的结论。)
虽然米的缝隙对于地球来说“实在微不足道” 而对于硬币来说“肯定更加显著”,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直觉思维对问题的解决表现出积极作用,但是,直觉思维有时也会把我们引入歧途。
师问:为什么在PQ上静止?
生:到家的距离不变,所以是静止的。
师:到家的距离不变就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这样的点只有一个吗?
少数学生立即反应过来,想到并说出:咦?对呀!忘考虑圆了。此时多数学生领悟到这一点,陆陆续续更改自己原来编的故事……
师:好!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编的故事,并选一个代表在全班讲述“精彩”的故事。
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小组代表讲故事后,请别的小组成员评述故事编得是否合情合理,师适时点评。
(这里学生的认识封闭性表现在,当面临“动点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数学情景时,只想到静止、想不到动点的圆周运动,数与形的双向流动不够通畅。从知识上看,还有“距离”与“路程”的混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路程不变,当然是静止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距离不变,则可能是静止也可能是运动的。)
(三)利用中考“病题”再设同类型“陷阱”——巩固中的“圆”
A.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园阅读栏,看了一会儿报就回家了;
B.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读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
C.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
D.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就找同学去了,18分钟后才开始返回.
检测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表露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此题引发了学生争议的高峰,学生1说:选B;学生2马上问:你怎样否定C和A呢?生2说:如图,前4分钟沿OP直路向前散步,然后拐弯沿圆弧PQ走6分钟,再转弯沿QR向前走2分钟,最后沿RO走6分钟回到家。这个散步过程是“没有停留”的。可见C不能否定。而如果散步不是按原路返回,那么从“公共阅读栏”出来,还可以走2分钟到另一条路上,然后沿另一条路6分钟回到家。这样一来,A也否定不了。此时选B的学生又说:因为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我们选B也没错。师说:确实,当年命题者预设的正确答案也为B,也就是说,连出题的老师都忘记了“圆”,所以我们更要提高警惕。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检测有多少学生会再次掉入老师布设的“陷阱”,即是否真正理解“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测试表明有近乎一半的学生认为应该选B,他们再次跳进了“陷阱”。此问题看是一道普通的选择题,但实为2003年陕西中考时出现的一个病题,这道病题,与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矛盾,但当年数以万计的师生却没有提出异议(也许有深入思考的学生反而被判为零分),这又一次说明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认识封闭现象”。)
师:刚才的测试题1还是让许多同学再次掉进了“圆”的陷阱,下面我们再进行第二次测试,题目是选自小学的"希望杯"数学邀请赛。
出示测试题2(第一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小明的家离学校2公里,小光的家离学校3公里,小明和小光的家相距______ 公里.
很快地就有学生说,哦!一道小学的题!这题太简单了,我小学时做过,是1和5。师问:真的吗?这时,有学生轻声地说,好像不对哦……在这位同学的质疑声中,大家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3分钟后,只有4个学生说是1和5,其余的学生都认为是从1到5的所有实数,并画出了相应的图形。
师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开始都跳进了“圆”的陷阱,原因有哪些,大家想一想?
生1:主要是太轻敌了,因为没进行计算所以给大地球骗了。以后猜出的结果看来还要算算看。(这时其余的学生几乎都在小声地说:对对对)
生2:圆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好像还清楚,但反过来就经常会忘掉。
(四)利用刚体运动设置“实验型陷阱”——拓展中的“圆”
部分学生认为抽象想象无法准确得出结论,已迫不及待拿出硬币实践操作以便寻求答案,本节课也悄然地在学生转动硬币的热情中结束。
三、案例设计说明
到了初三总复习阶段,很少有学生会认为在圆的概念上有学习困难,但事实并非如此。本节课试图通过设置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深度的“陷阱”,让学生经历:陷入“陷阱”——冲出“陷阱”——再陷入“陷阱”——再从新陷阱中冲出来这一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掌握摆脱“陷阱”的方法,从而完善和深化认知过程。
(一)巧设“陷阱”,激疑引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究。本节课设计的地球与硬币的强烈对比及出乎意料的结果,勾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他们的认知潜能、求知欲就得到了激发。而根据图象编故事的发散性问题,则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但两个班的学生几乎“无一生还”。无情的事实,让学生去掉了轻敌的意识。虽然在中考“病题”面前,仍有部分学生“摔伤”,但大部分学生已有了防御的意识。到了“希望杯”赛题,几乎所有学生都有了免疫力。
(二)以情育情,体验成功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虽败犹荣。在教学中不少学生虽然挫折重重,但他们“痛”并“快乐”着,在陷入“陷阱”到冲出“陷阱”的一次次磨练中,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一般来说,意志越坚强,越能使积极情感持续下去,越能克服消极情感。可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应考心态。
(三)质疑反思,严谨解题
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质疑反思,加强对解题活动的深层次的再思考。经过严谨的洞察、研究,培养学生解题时严谨解题,解题后反思的良好习惯是本节课为之追求的。中考“病题”的出现,促使学生叫板“权威”,在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同时也带给了学生无限的思考。
(四)合作交流,多维互动
在课堂中,师生和生生在不断地交流和质疑中碰撞思维的火花,通过各种意见的交锋,促使正确认识的产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都让学生在“跑”,而没有去抢“跑道”,引导时也隐而不露,指而不明,含而不发。让学生自己经历“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的全过程。在实施评价时也采用了让学生评价学生的方式。
(五)留下“陷阱”,意犹未尽
最后一个硬币问题,学生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进而引起疑惑、争论,从而主动拿实物硬币实践操作探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四、案例反思
一、谚语导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导语至关重要,运用谚语导入新课,既可导入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使干巴巴的说教变得妙趣横生,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牵住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授遗传变异时可以引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引出生物现象,引用“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来引出生物变异现象。再如在讲授营养繁殖的内容时,可引用农谚“五九和六九,河边插杨柳”来导入。同样在讲授“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时,可引用“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谚语。由此可见,谚语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谚语设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进取精神
运用谚语能调节学习的情趣,而且还能抓住问题的实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准确的生物学知识。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教师可运用“公鸡叫,天亮了,早上空气多么好”提出疑问,早上的空气真的那么好吗?其实经过生态学家近年的研究知道,早上的空气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好,空气最好的时间在15时—17时。实践证明,把这些生动鲜活的、学生耳熟能详的、来自群众实践的经验总结引入课堂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收到如章回小说、电视连续剧的悬念效果。
三、谚语释疑解难,事半功倍
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有时可以适当运用谚语来释疑解难,往往会引人入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时,可以运用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来深刻阐述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常存在着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肉食动物取食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取食植物。生物之间通过复杂的取食关系而相互联系就形成食物链。教师接着还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交流讨论后,自己正确写出这两句谚语的食物链。由此可见,适当运用谚语既可使学生的疑难问题迎刃而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的多种能力。
四、谚语小结,增加艺术效果
课堂教学小结适当运用农谚,形式新颖,效果更好。例如,在讲完生态平衡的内容后,可引用“本体原来只是公,毋将私欲混其中”来进行小结,告诫学生祖国只有一个,地球也只有一个,只谋眼前局部利益,不计长远整体命运,自毁家园而不及早悔悟,终将铸成千古之恨。再如在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后,可引用谚语“黏土赔沙土,一亩顶两亩”小结。又如教师讲完甲状腺激素作用后,可引用边远农村曾经流传的农谚“一代呆,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来进一步说明甲状腺的调节功能。这样的小结不仅脉络清楚,学生学得活,记得牢,而且对当堂课的知识有了一个复习、整理和提高的过程。
五、留谚思考,增强知识反馈
适当运用农谚给学生留着课后思考,不仅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也可以提高学生拓展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学过“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后,让学生在课后思考“有收无收在于肥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和“粪大水勤,不用问人”等农谚。再如教师在讲完“生物的无性繁殖”时可引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为什么呢?留课后反思。这样学生既学到相应知识,又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由衷地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
一、在生物教学中感受生命的珍贵
有生命的地方,就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之美,一粒种子破土而出的顽强生命力令人震撼,人类早期胚胎的形成和发育同样令人感动,可以说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个伟大的神话.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生命发生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选修三《胚胎工程》专题,为我们形象地描述了的发生,卵子的发生以及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每个个体的诞生都是父母亲爱情的结晶.在与卵细胞和结合的过程中,每次参与受精的有数亿个,但是最后往往只有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参与受精的,要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等重重障碍,最终才能与卵子结合,足可见的优秀.经过层层选拔形成的受精卵,经过胚胎发育的过程形成一个新的个体.试管婴儿技术的诞生帮助很多家庭圆了孩子梦.每一个生命的诞生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充满期待,又是那么的不容易.必修一《细胞的生命历程》中,每个个体都会经历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等过程.生命是独特的,却又是平等的.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孕育之美,感受父母亲对于生命的期待与付出,从而懂得生命的珍贵,学会珍惜生命.
二、在生物教学中体会生命的和谐
在地球表面,几乎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生命,这些生命与其生存的无机环境就构成了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任何一种生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生物之间紧密联系的.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在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等生产者为生态系统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消费者的存在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遗体、残骸将堆积如山,整个生态系统将会崩溃.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我们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员,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捕食动植物作为食物,也会与其他动物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同样,也面临着被其他生物捕食的危险.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生产活动又会影响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关系,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人类通过各种探索发现,我们无法模拟地球的生存环境,所以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因此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我们应该与之和谐相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关系,虽然不乏斗争,但更多的应该是合作与欣赏.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本着和谐的原则,用爱心、真心去对待自己和同伴,有了爱的付出,你也会收到爱的回报.从而达成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情感目标:“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在生物教学中感悟生命的坚强
每个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奇迹,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才有了现在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的进化》理论告诉我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在生存和繁衍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周围的生物及环境进行各种各样的斗争.体现了坚强的意志和聪明的才智.在生存斗争中,能够存活下来的都是相对优秀的个体.那些不优秀的个体已经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被淘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传递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努力拼搏的动力.通过学习《关注人类遗传病》,我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遗传病,知道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会有一些个体,因为遗传的原因,使他们失去了先天的优越条件,他们虽然患有遗传病,却依然坚强的生存,努力的绽放生命的光彩,而且有些遗传病患者的贡献是很多正常人也无法企及的.与这些患者的不幸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感谢生命,感恩父母亲,给了我们健康的体魄.作为健康的人,我们没有理由不“站起来”,锻炼坚强的意志,从容的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在生命的舞台上展现自己最美的舞姿,让生命之花开的更鲜艳.
四、在生物教学中守护生命的安全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
一、勤读书――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认为这话对于教学同样适用,那就是: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教师读书一要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二要广泛阅读教学专业书籍,如教育教学论著、杂志、名师经验介绍等,而且要做到著作要通读,杂志要精读。教师只有书读得扎实,从学习中汲取营养,才能活得真实,教得厚实。
名师无不爱好学习,善于实践,以行动推进教学改革。他们反复学习当前教育领域内前沿性的东西和教育教学中实用的知识,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知协调理论及元认知理论等,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理念,从而指导教学实践,然后经过长期地实践与感悟,创新出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浙年名师盛新凤酷爱读书,遍读了中外教育名著,并结合语文教学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美教学模式”,作为诗意语文理念发展了语文教学理论,成为语文教学园地的一朵奇葩。回想我们自己,读了几本教学专著?研读过几篇教学文章?教师一般认为,读书就是读课本、查教参、搬教案,教材、教参、名师教案就是自己学习的全部,教学论著那是教育家的事。这样把读书蕴藏的精神功能削减为实用价值,以浮躁、功利的态度读书,哪会有成长起来之时?原地踏步,走的再多也不成路啊!虽然我们的使命不是原创教育理论,但我们的教学实践却时时需要先进教育理论来指导。因而,我们要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培养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成为先进教育理论的跟踪者、解读者、传播者和向实践行为转化的演绎者。
二、善反思――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叶澜教授说,教师要达到“通达洒脱”的境界,不仅要靠理论实践的积累,还需要对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批判性的反思。名师深知,不能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知识传授者,这样不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文化,只会使自己沦为只会“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的教书匠。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反思意识,深入到教育思想、教育价值和教师态度等层面上,把反思看成是对教师全部生活方式的审视。通过反思,把自身的经历、经验、实践转变成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新起点,形成更为丰富的教育智慧。他们还用笔记录校园生活、教育事件、教学实践的成功与失败,让记录成为反思的延伸,提升自己,启迪他人。湖北教师陈海燕伴随着教学的风风雨雨,笔耕不辍,用心写出了教学系列文章、班级管理系列故事,下乡支教时又留下了一连串的“支教手记”等,在反思与记录中积淀教学智慧,提高教育能力,升华教育情感。回首我们的实践历程,有过多少反思?留下了几多文字?我们大多把反思看成是自我封闭的思考,把记录当成是额外的负担,把身边的教育故事当成课后的谈资,却无心记下那灵光一现的精彩瞬间。没有反思哪来课堂的灵性、大气与开放?学名师就要善于学习借鉴他们的反思理念,以学生的视角、同伴的视角、超越自我的视角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敢创新――培植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需要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结合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在教学或处理教育事件时,常常会表现出惊人的智慧,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执教童话《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文中的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一位小朋友说杂草这句话时,气力十足,声音宏亮。于老师幽默地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那位小朋友做了喷洒动作,全班学生都哈哈大笑。小朋友再读这句话时,果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于老师表扬说:“你读懂了。”孩子也开心地笑了。千人千面,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在学习名师的过程中,不能执迷于“一招一式”的模仿,更不能削足适履,迷失自我,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培植自己的亮点,要有超越名师,超越自我的勇气和信心,深入钻研,实现教学上由“胆大妄为”向“胆大敢为”再到“胆大有为”的质的飞跃。
四、事业理念――成就名师的力量源泉
德艺双馨的戏剧界艺术大师常香玉说过:“戏比天大。”在名师眼里,就是“教”比天大。他们把教书育人当成一项崇高的事业,而不是职业。事业的理念使他们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李卫东老师在极其简陋的学校里遍读中外教育专著;王菘舟老师在破旧的古屋里听着雨声和蛙声,磨课《只有一个地球》,四易其版;窦桂梅老师两年内完成了三部教育著作。而我们把教育当成职业,对工作少有激情的投入却有过多的抱怨。我们看到的只是名师的课堂上那鱼水亲和的场景,行云流水的教程,却没有看到名师课堂背后长期积累、反复历练、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的煎熬与磨练,而这也正是我们同名师有差距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追求名师首先要拥有对教育事业执着的情怀,把事业融入自己的生命,以事业的理想支撑自己的教学成长生涯。
几番思索,几番收获,名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帆风顺的。用“复制”加“粘贴”的方式学习名师是肤浅和幼稚的。我们既要用外在的眼睛看现象――产生对名师的向往,更要以内在的眼睛看真谛――找准追求名师的方向。以事业的理念投入教育教学,博览群书,勤于反思,敢于创新,反复锤炼、打磨自己,这就是成为名师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海燕.教育叙事伴我行[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9).
[2]谭仁杰.做研究型教师[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一、创境体验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体验的基础。其实,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在教学时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激发兴趣,培育情感,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学生一旦进入语文描绘的情境,对课文描画的景物、抒发的感情,便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精美的挂图、巧妙的问题、多媒体动画等都是创设情境的资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中,运用了图画再现、板书展示、音乐烘托、假想旅行、放映录像等方法,把学生带入了教材内容所创设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中,使学生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表象。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形象化的材料,促进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正因为创设了情境,学生在书籍中流连忘返,乐此不疲,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乐学”。
二、表演体验
小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表演欲望,在表演中学习是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表演实践,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特点,让学生演一演;观看相关的影片等方法,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思考、理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表演的方式很多,有时是集体表演,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动作。有时是分角色表演,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如教学《唯一的听众》时,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老教授和文中的“我”在借笔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学生用自己亲身体验表演了“我”从头到尾心理变化以及老教授的无私。这时,无论是表演的学生,还是观看表演的学生都从表演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道理。由于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教学时,我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想象表演,在创作中进行情感体验。学习课文后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想想生活中谁也像老教授一样一直在鼓励自己,自己当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一起进行反思。通过想象,使省略的情节明朗化,以收到知识上融会贯通、感情上交流共鸣的效果。这时,静止的画面“活”了起来,学生的思维也“活”了起来,在表演中学生不仅体验到文中的“我”对老教授的感激之情,而且相信学生以后会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三、操作体验
小学生生性好动,根据这个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性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实践中各种要素的基本关系,从而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推进实践能力的发展。这一方式可以克服学生发展水平不足及时空的限制,但为了全面推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发展,必须不失时机地将学生从模拟性实践推向现实性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培养动手能力。在教学相关的文章时,我也喜欢学生自己按文本提供的方法,自主实践,获得生活的点滴体验,这样,模仿对作者的体验学生就有一定的认同或异议,为学生建构起生活的经验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我就采用了这一方式。为了让学生理解地球上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借助搜集资料办法,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数字与资料体会自然资源本来可再生,但受到破坏不能再生的事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大自然的现象的仔细观察,不仅突破了难点,同时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了训练。
四、想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