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铃儿响叮当歌词

铃儿响叮当歌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铃儿响叮当歌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铃儿响叮当歌词范文第1篇

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

Oh what fun it is to ride

In a one-horse open sleigh

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

Oh what fun it is to ride

In a one-horse open sleigh

Dashing through the snow

In a one-horse open sleigh

Over the fields we go

Laughing all the way

Bells on bob-tail ring

Making spirits bright

What fun it is to ride and sing

A sleighing song tonight

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

Oh what fun it is to ride

In a one horse open sleigh

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

Oh what fun it is to ride

In a one-horse open sleigh

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

Oh what fun it is to ride

In a one-horse open sleigh

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

Oh what fun it is to ride

In a one-horse open sleigh

铃儿响叮当歌词范文第2篇

一堂课,头开得好,一下子就能够抓住学生,就像一部好的小说有一个好的内容提示,让人想去深入地读。而唱歌教学的导入环节就像唱歌找准了调,一切才有优美的乐章。好的导入,可以发挥以下两点作用:一是激起学习兴趣。教师在新课教学时,若能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导入的手段和方法,学生在兴趣的牵引下,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冲动,从而乐于学习。二是明确学习方向。教师在上课的导入中,即向学生明确本节课音乐学习的目的的任务及教学活动的方向、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新课中来,学生对学习程序心中有数,就能产生对学习的迫切期待,从而有目的、有意义地开展定向学习活动。

唱歌课是中小学音乐课中的重要课型。首先,歌唱这种形式是中小学生喜欢并乐于接受也乐于参与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其次,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唱歌教学的内容占有比较大的比例。所以唱歌教学的导入环节就是我们音乐教师必须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从十三个方面重点论述唱歌教学导入的一些方法。

一、多元化的导入主体――教师独自导入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运用语言、动作引导学生迅速进入状态,拉开教学的序幕,指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独自导入的形式主要有:

(一)教师展示导入

教师在传授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传授学生音乐知识,更加需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感受美的能力,并创造美和营造美的体验。在唱歌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展示自我才能(例如范唱新歌、根据歌曲音乐创编的舞蹈等等)作为新内容前的导入,这样能够让学生和老师在心理的沟通上架起一座桥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案例一:人音版四年级《我是少年阿凡提》

播放歌曲伴奏《我是少年阿凡提》,师生随音乐律动。

师提问:同学们,听到这个音乐,你仿佛来到了哪里?(生回答)

师随歌曲伴奏表演舞蹈《我是少年阿凡提》

师:到底是哪里呢?老师请你们再来听一遍,边听边看老师表演。

师跳新疆舞,生猜地名(新疆)(播放新疆图片)

师范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

师: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盛产葡萄、哈密瓜,还有孩子们喜欢吃的羊肉串,新疆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今天这节课,老师让大家认识一位新疆人,请你听老师唱一唱,这个新疆人到底是谁? 师唱歌曲,生(阿凡提)师: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首关于阿凡提的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

(二)演示导入法

利用教学卡片、实物、挂图、多媒体、影视片的演示,可以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联系起来,更好地领悟新知识。

案例二:人音版八年级《美丽的村庄》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快乐而愉悦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出国门,去到一个美丽而陌生国度,首先让一起来来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播放三大男高音演唱的《我的太阳》片段,请学生回答是哪个国家,由意大利的简介过渡到意大利民歌的教唱。

师问:同学们熟悉这首热情、奔放的歌曲吗?它来自哪个国家?生:……

师:同学们对意大利有多少了解呢?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和我们中国一样它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意大利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是经典的歌剧艺术,还是美妙的美声唱法都是从这里发源的。这里的人们热情奔放,这里的音乐美妙动听。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首意大利民歌《美丽的村庄》

(三)直接导入法

这个方法就是教师概述新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产生认知需要。

(四)猜谜导入法

人人都有好奇心,猜谜导入就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从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入手,既紧扣了课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五)创设情境法

这是一种根据音乐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特定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导入法,其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从而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二、多元化的导入主体――师生共同导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要引领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师生交流、生生讨论等互动方式导入之间。

(一)发声训练导入法

这种方法是教师唱歌教学中常用开课形式。教师通过示范、启发、引导学生进入练声的良好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案例三:人音版六年级《铃儿响叮当》学:师生互问好。

长音练习:2M4 1=C G 5 -O5. 4O3 2O1 -O

要求:a、声音向一条直线往前走。 b、气息贯穿到最后一个音。统一气息练习。用歌曲《摇篮曲》前四小节做发声练习。两个小节换一口气。声音连贯,身体可随音乐自由晃动。

跳音练习:选用歌曲《铃儿响叮当》二声部前几小节做跳音练习。为学好歌曲二声部做铺垫。

导入:肯定同学们的声音。 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他们的声音怎样?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情绪?歌曲的演唱形式?几拍子?请同学们用动作和表情一起来感受。(听歌曲《铃儿响叮当》范唱) 生答:略师:这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

(二)呼吸训练导入法

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唱歌的基础。日常的呼吸训练也是音乐教师们非常注重的环节。为了让学生能够唱出美妙的声音,老师们通常会在唱歌前进行呼吸训练,以便让学生尽快进入唱歌状态。

(三)节奏训练导入法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学生掌握节奏的程度直接影响唱歌的质量,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在教学中有趣、循序渐进的节奏训练既培养了学生音乐基础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听音训练导入法

每个学生的音乐才能是不一致的。有的学生声音唱不准,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训练不足,二是先天的缺陷。为了弥补声音的音准问题,老师们会有意识地从低段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听音训练。这种训练也是唱歌教学中准确找到音高非常重要的训练手段。

(五)音乐导入法

这种导入就是在课的开始就把本课教材同主题或题材的音乐作品传到学生的感官,以乐说乐的方式更突出了音乐课的音乐性,使学生在课的开设就处于探究体验音乐的兴奋状态,为积极学唱歌曲作了情感铺垫。

案例四:人音版一年级《火车开了》 欣赏《火车波尔卡》导入:同学们都玩过猜谜语的游戏吧,今天老师想邀请请同学们猜一个音乐谜语,可以么?老师这里有一首乐曲的片段,这个片段用音乐模仿了一种交通工具,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以下哪一种交通工具(出示:飞机、火车、轮船) 听乐曲第一乐段,猜交通工具――火车 这个片段是由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施特劳斯根据火车的特点所创作的乐曲《火车波尔卡》,其中就包括了火车的声音特点,那火车有那些声音特点呢?请同学们讨论、总结火车的声音:齿轮――咔嚓 汽笛――LU 结合声音学律动动作

歌曲《火车开啦》教学:今天老师不仅带来了关于火车的乐曲,还带来了一首关于火车的歌曲,请同学一起来听听,边听边为这首歌曲取一个名字吧!

初听歌曲 请同学根据歌词为歌曲取名字 揭示课题――火车开啦,有节奏读歌名

(六)音乐游戏导入法

这种导入就是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用灵活多样的规模和形式设计的适合学生生理和心理能力以游戏为呈现方式的一种音乐活动。

案例五:人音版一年级《理发师》 导入猜物游戏: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百宝箱,请同学们来摸一摸、猜一猜,看看里面藏着什么神秘的东西?能发出怎样的声音?生:学生逐个上来摸,说说是什么物品,并模仿表演发声。

节奏训练: 师:引导学生模仿物品有节奏的发声。

梳子: 刷 ― 梳子: 刷 ― 刷 ― 羲 ― 刷 ―

吹风机:呼 呼 吹风机:呼 呼 呼 ― 艉 呼 呼 ―

剪刀: 咔 嚓 剪刀: 咔 嚓 咔 嚓 暨 嚓 咔 嚓

喷雾: 沙 沙 喷雾: 沙 沙 沙 ― 羯 沙 沙 ―

节奏接龙游戏:

师:请学生快速反应,老师指到什么物品,请学生用节奏和动作表现出来。

揭示课题:《理发师》师:谁知道这些物品在什么地方会用到? 生:理发店里。

师:是啊,理发师会用这些理发用品为我们设计出各种漂亮的发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好听的歌曲叫:《理发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理发师的快乐生活吧!

(七)律动导入法

教师根据歌曲的性质、节拍、速度、节奏设计的有规律、简单易学、趣味性强的律动练习。这种导入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八)歌表演导入法

这是一种由将歌曲的主题和歌曲内容用舞蹈和表演的形式演示出来的音乐活动导入方法。

总之,成功的导入能与学生的智慧产生碰撞,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美的体验当中,更加深层次的感悟到音乐的无限魅力。

铃儿响叮当歌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多种方式;鉴赏;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音乐是情感的产物,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阵地,教师要带领学生尽情徜徉在音乐的殿堂,感受音乐的魅力。而音乐之美在于能与人类的情感产生共鸣,而人类的世界又是丰富的,所以音乐之美也是多样的。

一、唤醒审美情趣,获得审美体验

音乐的可赏之处在于它有美的地方,因此,若想让学生学会赏曲,则需让他们学会发现美,这就需要教师将学生的审美情趣唤醒。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意识,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寻找音乐之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优美的文字和图片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便让学生领悟美。

以《花儿与少年》为例,单单是曲子的名字,就使人感到一袭明媚的阳光正照在自己身上。美丽的花儿,活泼纯洁的少年少女,趁着阳春之际,唱着欢快的歌儿,蹦蹦跳跳来赏花。教师在教学生这首歌时,先让学生对歌词理解通透,这是因为歌词是感情的牵引,可以让学生寻找到歌曲的美点。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歌曲词中的一些隐喻无法理解,所以,教师在教歌曲的时候,应当向学生讲述歌词的隐喻。如《花儿与少年》这首歌曲中的词“人间英俊的是少年,少年是人间的春天……阿妹是红牡丹,阿哥是人间的春天”。教师在讲述这首歌时,应当向学生解释词的隐喻,解释花儿和春天是希望和美好的象征,而这首歌将少年和少女比喻为春天与红牡丹,象征少年少女是人间的希望和美好。运用这种方式授课,可以唤醒学生美的情趣,并获得审美体验。

二、运用审美规律,获得音乐情感

想象和联想可以有效引领学生,让他们领会乐曲中的情感和意境。所以,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应当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来感受曲中的意境,从而将人类本该拥有的灵性催生出来,进而使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感得到升华。

《月光下的凤尾竹》是傣族名歌,这首歌曲将傣族的淳朴自然及本民族的格调展露无遗。教师在教这首歌曲时,可以用不含有歌词的曲子。为了让学生发挥想象,教师可以使用PPT给学生播放一些傣族美丽的图片,并附带音乐。这首曲子听的时候,就像一个清灵可爱的傣族姑娘沐浴在月光之下,吹着动听的葫芦丝。姑娘所吹的曲子中含着些许青涩的情意,带着一丝若隐若现的幸福。姑娘是在思念某个少年,那少年英俊爽朗,而此时,少年则站在不远处偷偷地听姑娘吹葫芦丝。这个画面优美,青涩,灵动。教师可以让学生闭目,听者曲子,想象曲子的画面,最后再将PPT播放给学生感受,让他们的想象更加深刻。

三、运用视频影像,感悟音乐内涵

有美感,才有可欣赏的地方,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指导时,应当充分运用审美知觉的规律,让学生的全身感官都参与到对美的欣赏中,并感受音乐各方面的美,从而让学生将一整首歌曲理解通透。只有运用这种方式,才能让学生把握好音乐的整体情绪,才能更理解音乐的风格和内涵,从而对音乐的整体有所知觉。

以《七子之歌――澳门》为例,在教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先介绍这首歌的来历和历史背景,让学生学会理性的感受歌曲中的内容和情绪。《七子之歌――澳门》是《澳门岁月》的主题曲,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那种爱国情怀,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澳门岁月》这部纪录片,并让学生明白曲中的情感。让学生了解歌曲中的“母亲”指的是中国,澳门就像中国的孩子,它曾是被他国掠夺的中国国土,经三百年后回到中国母亲的怀抱中。每个地方的民俗、民风及民族灵魂是不相同的,尽管澳门被夺,但掠夺者无法将那种民族的灵魂改变,澳门流淌着中国的血液,拥有中国的灵魂,因此,它一直期盼着能回到原本的位置上。这是歌词“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最本质的意思。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将学生的全部情感调动,让学生获得音乐情感。

四、舞蹈表演结合,加深音乐理解

肢体动作可以将乐曲中的美感表现出来,舞者或编舞者在编排舞蹈时,必然会对曲子中的风格、情感有所了解。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为了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体会到曲中的意思,也让学生的天性释放出来,运用舞蹈教学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铃儿响叮当》为例,这首歌很欢快,经常被认作是圣诞歌曲。这首歌欢快、和乐,其舞蹈动作的跳跃次数很多。教师在教生舞蹈时,应当尽量让学生以动作表现出曲中的欢乐,并为学生渲染一下气氛,让学生将圣诞节想象成中国的新年,从而清晰学生的感觉。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生鉴赏歌曲时,首先要将学生的审美情感唤醒、运用审美规律让学生获得音乐情感、运用视频和影像让学生感悟音乐的内涵、并能结合舞蹈动作,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铃儿响叮当歌词范文第4篇

一、在教学内容中倾注人文关怀

音乐是人文性的学科,它用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爱美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中应做到:

(一)进行思想的熏陶、道德情操的培养

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大量具有道德感染的歌曲。如:《中国中国我爱你》、《祖国祖国多美丽》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表现了少年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彝家娃娃真幸福》、《金孔雀轻轻跳》表达了与少数民族的团结、友爱之情;《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教育学生该怎样做人……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学生进行高尚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小学音乐教材里的每首歌、每首乐曲都经过了编者精心的挑选和设计,充溢着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美:有的刻画了美的人物形象,如《雀尕飞》、《老师最理解我》;有的描绘了美的自然景色,如《三峡柑桔甜又香》、《我的小花园》;有的表达了美的心愿,如《真善美的小世界》、《摘星星》……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体验美与丑,分辨善与恶、是与非,形成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

二、在教学方法上倾注人文关怀

教师要勇于打破“满堂灌”、“抱着不敢放手”的陈旧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设置问题、自己动手给予解决。

(一)放手独立完成

教师应当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材中的一些知识可以提前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如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理解歌词内涵、用乐器吹奏曲谱等。

(二)让学生合作学习

因各种原因,学生在音乐中各方面能力发展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吹奏能力较强,有的歌唱能力不错。将学生按各种特长分成若干小组,共同思考和学习新知,合作中既促进了学生的情感交流,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协调性和团结友爱精神。

(三)活动学习

在学习中可通过一个个的活动推进学习的进度,如小歌星赛、绘画比赛、小小演奏家等。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具有竞争意识,培养表演欲望,激发参与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愿学、乐学的目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

首先要打破旧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念,教师尽量不做学生能做的事,不说学生能说的话。音乐课大致可分为唱歌课、唱游课、欣赏课、综合训练课几大类,教学的一般过程分为“预习――新知识传授――巩固练习”。

(一)预习是一个重要的自主学习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前奏,许多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预习就能独立解决

如教授《摇篮曲》时,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何为摇篮曲,了解舒柏特的生平,了解中外一些优秀的摇篮曲。学生查找资料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知识,这些远比教师的讲解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预习还包括教师的课前备课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训练点,针对课堂的学习情况,灵活处理疑难点。

(二)课堂学习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学生课前的认真预习参与了多种思维活动,它为课堂中师生的共同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主动、兴致勃勃地学习, 让学生尽量自学自悟,掌握学习方法。例如学习歌曲《山峡柑桔甜又香》时可这样设计,解决难点:

A.了解宜昌的地理位置及独特的风土人情,结合以前所学的歌曲,如《雀尕飞》等,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B.根据歌词进行想象绘画,用画笔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

C.结合绘画内容分小组演唱歌曲,用歌声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再如学习美国儿童歌曲《铃儿响叮当》一歌时,教师可选择中外几种用不同风格进行演唱的版本让学生欣赏,对比总结出歌曲不同的风格特点,更好地让学生把握歌曲情绪进行演唱及创作练习。

总之,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使学习者成为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

(三)巩固练习能启迪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创新,发展学生个性

要让学生多听、多唱、多表演,利用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类音乐实践活动。

没有创造性就缺乏生命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个性的丰富创造了多层次的社会关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倾注人文关怀,以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目标,做到“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生命,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铃儿响叮当歌词范文第5篇

我认为对幼儿进行歌曲教学,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儿童歌曲。于是,本着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原则,我尝试多方位地发掘和拓展幼儿儿童歌曲教学的活动资源,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筛选,建立了五个资源库:优秀的儿童歌曲资源库、外国歌曲资源库、民族歌曲资源库、戏曲资源库、流行歌曲资源库。

在确定了儿童歌曲活动材料的选择后,我们借鉴、融合了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的一系列活动理论和预知学习理论,对多元儿童歌曲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我们根据儿童歌曲活动材料的分类,对不同类型歌曲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尝试、反思和创新,总结出一系列多元儿童歌曲教学策略,力求使幼儿在激励和唤醒中发现、接纳、欣赏和表达,使他们学会学习、创造和探索,通过音乐教育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

优秀的儿童歌曲

传统经典的儿童歌曲是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中长期积淀下来的精品,它们不仅具有鲜明的儿童特点和较高的艺术性,内容与形式也极其丰富。

1.角色探究法

《有礼貌的小山羊》《黄鼠狼拜年》等有情节、有角色的歌曲,可以让幼儿感知歌曲中不同角色的表现和情感,通过多角色演唱、表演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音画转换法

《秋收》等儿童歌曲的歌词是对景色的描写,画面感很强,我们可以借助幼儿易理解的符号、图画等帮助他们理解歌曲,并通过互动使其有效地表达情感、记忆歌词。

3.情景互动法

借助歌曲所表达的意思来设置情景,让幼儿参与到其中,通过玩游戏、谈话等多种方式学习歌曲。如《老师,让我亲亲你》《祝福歌》等就比较适合这种教学方法。

4.畅想生成法

有些歌曲不太适合直接教歌词,可以让幼儿在简单理解词意的基础上,通过大胆想象或迁移以往知识经验的方式,经过过滤、组织来创编歌词,重新生成歌曲,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摇篮曲》《小河之歌》《蒲公英的故事》等,即属于此类歌曲。

优秀的外国歌曲

为使幼儿接纳、尊重多元文化与艺术,我们探究多元的外国歌曲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能使幼儿轻松地学会演唱歌曲,还能引发他们对国外风俗习惯、建筑风格、语言、货币等的兴趣,还能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一系列活动。

1.游戏协作法

根据歌曲的民风特点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使幼儿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感受歌曲欢快的气氛,在协作、交流中学会大胆、自由地演唱歌曲。如捷克民歌《跳吧、跳吧》、威尔士民歌《欢度节日》、英国民歌《伦敦桥》等都很适合此类方法。

2.填充创造法

在理解歌曲民族特点及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创编、填充歌词或旋律的方式重新演绎歌曲,让幼儿在一步步的参与中不知不觉地学会歌曲。

3.对比欣赏法

借助图片、幻灯等多媒体途径来展示歌曲的背景及风格,通过与本地歌曲的对比,学习、演唱不同风格、特点的外国民歌,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使每个幼儿得到不同程度的熏陶,挖掘、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质。

4.唤醒自主法

通过让幼儿尝试不同形式的演唱方法,唤醒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不同演唱形式的特点、效果,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如《新年好》《铃儿响叮当》《小杜鹃》等适合此类方法。

民族歌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歌曲资源十分丰富。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歌曲风格都非常鲜明,其韵味、旋律以及歌词中的语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幼儿可以在民族歌曲(以下简称民歌)的海洋中自由徜徉,提升自己的艺术素质,在体验、感受民歌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

1.发掘笑料――表演法

寻找民歌中诙谐逗趣的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教学内容,让幼儿通过表演熟悉旋律与歌词,体验幽默情绪,感受歌曲风格。如山东民歌《蛤蟆》、河北民歌《回娘家》《两个蝈蝈吹牛皮》等。

2.层层切入――多渠道参与法

不同民族、地域的民歌在语言上往往具有突出的特点,这些与幼儿生活经验和环境不同的语言特色对幼儿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尤其是一些简单、有趣、易模仿的词或音节,如“巴扎嘿”“哎哟哟”“啷啷仓”等。针对这类歌曲,我们采用多渠道参与的方法层层切入,使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风格,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如《龙船调》《刘三姐对歌》《花儿与少年》等。

3.探索特色――融入器乐法

民歌的特色除体现在语言上,最重要还是表现在歌曲的旋律及独特的演奏乐器上。让幼儿沉浸在婉转的水乡民歌、流畅的平原民歌、嘹亮的高原民歌、高亢的山歌、悠扬的草原牧歌之中,会使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艺术修养得到提高。如《恭喜》《阿拉木汗》《小格桑》等。

戏曲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极高。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趋势与要求,我们要让幼儿通过感受名家名段,体验多种戏曲的风格和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悠远与博大。

1.诗韵交融法

将唐诗与戏曲相结合,使幼儿在体验唐诗语言美的同时感受戏曲旋律的美,使诗与曲相互衬托与交融,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学的欣赏能力。这种方法可依据不同的诗风搭配不同的曲调,如抒情诗可配黄梅戏曲调,言志的诗可配京剧或豫剧的曲调等。

2.角色体验法

通过欣赏、体验不同角色的外形、声音和动作,使幼儿体验生、旦、净、丑等行当的特点。如旦角唱段《苏三起解》、生角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等。

流行歌曲

铃儿响叮当歌词范文第6篇

关键词:美育; 音乐教育; 兴趣; 乐趣; 审美情感

音乐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真正的音乐教育,在于给幼儿快乐和享受,我们在音乐教学时应始终贯穿着这一教学方向。幼儿园中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那么,如何根据幼儿习得音乐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幼儿音乐教育呢?

一、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1.引导幼儿学会欣赏音乐

新入园幼儿虽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中的内涵,但优美的旋律能吸引幼儿,使幼儿情不自禁地哼唱,自编舞蹈动作。如播放《摇篮曲》,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我一边让幼儿欣赏曲子,一边根据歌曲意思自编故事,让幼儿感受到甜美的歌声和宝宝安详入睡的情景。孩子们渐渐体会了这首曲子的内涵,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对音乐初步的欣赏能力。

2.鼓励幼儿使用打击乐器

我在教室的一角玩具橱摆放了各种打击乐器,鼓励幼儿多敲打,并帮助他们跟着音乐打出简单的节奏,从而慢慢地熟悉所有的打击乐器。如在组织打击乐活动《铃儿响叮当》中,教师不必规定每个幼儿应该选择怎样的乐器,可以让幼儿相互讨论、交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来做出选择,这样幼儿不仅愿意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且也十分乐意接受别人正确的观点。

3.组织幼儿多观看表演

组织幼儿经常观看表演或参与表演,能直接激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小班幼儿胆量较小,我经常组织他们观看大班幼儿音乐活动和大、中班幼儿各种表演,并用联欢会的形式让他们把所学会的歌曲,在大家面前进行表演,并给予奖励,这样不但满足了幼儿的表现欲望,又提高了幼儿的欣赏和表演能力。

4.创设游戏化、趣味化的教学情境

音乐作用于老师,让老师心灵得到升华,一个会唱歌,被音乐包围的老师是不会用粗暴、厉声的语气对待孩子的,而是充满激情,富有童心的;音乐作用于幼儿,让幼儿娱乐,幼儿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情绪接纳事物。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儿童的兴趣点,创设游戏化、趣味化的教育情境,使儿童在做一做、玩一玩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美。如,音乐游戏《找朋友》,我找小朋友做朋友,活泼、接受力强的幼儿找还在懵懂、迷茫的幼儿握手、敬礼、拥抱。拉近师生关系,消除幼儿之间的陌生感;律动《我爱我的小动物》,老师惟妙惟肖的模仿小动物有节奏的叫声,让孩子们新奇、快乐,最后创编“我爱我的小朋友,小朋友怎样笑,哈哈哈……”逗孩子开心快乐。又如,音乐活动《听音辨物》,教师选择了5种平时生活中的声音,加上要认识并学习的铃鼓、碰铃、圆舞板的声音,再配上图片让儿童在游戏中听一听、猜一猜、认一认。在活动中儿童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在边玩边学中儿童萌发了对音乐的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创造的乐趣

1.鼓励幼儿为歌曲编动作

幼儿在唱歌时喜欢用一些肢体动作做辅助。所以,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如果歌词很具体可鼓励幼儿用动作表达。如《春雨沙沙》其中有一句“小树要发芽,小树要长大”唱到这句就可以让幼儿创编小树发芽、长大的动作。又如一首《学做》的音乐,一会创编学做老爷爷老奶奶,一会学做某个动物,教育幼儿尊老爱幼,爱护小动物。如:《洗手歌》让幼儿边歌唱边模仿洗手动作,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小手拍拍》提高幼儿活动的注意力;《小小交通警》让幼儿遵守交通规则……。

2.让幼儿尝试为歌曲编歌词

在歌曲教学中,可以选择简单的和易于幼儿创编的歌曲,教师引导幼儿把歌词进行改编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如《小羊过生日》,教师可让幼儿自己想出其它的动物并模仿动物叫,然后把它编入歌词中。《会跳舞的跳跳糖》我会添加几段歌词,会跳舞的大米饭、会跳舞的豆腐块,让幼儿不挑食,愉快进餐。又如《小鸡小鸭》这首歌,在学完后,请幼儿自己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碰到一起了,它们一起讲些什么,玩些什么。幼儿兴致很高,想出了如“小狗、小猫,碰在一起,小狗汪汪汪,小猫喵喵喵,……”、“小鱼小虾,碰在一起,小鱼游游游,小虾跳跳跳,……”等。这样的形式能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作意识,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组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诚实的良好品德

通过音乐活动教育幼儿: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美国作家劳伦斯・沙皮罗指出:“善良和体贴是孩子遗传基因中就具备的天性。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育,那么就会消失。”可见,培育幼儿关心、帮助他人等体贴善良品性是多么重要。在音乐活动《让座》中,就充分体现了小朋友和老婆婆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情感。采用角色表演形式:让几名幼儿分别扮演老婆婆、叔叔、小朋友。这样,幼儿参与音乐活动亲身体验,激励了幼儿的情感,收到了以情育人的艺术教育效果。又如,在歌曲《好孩子要诚实》的音乐活动中,幼儿通过欣赏歌曲、演唱歌曲、角色表演等音乐表现形式,激励了幼儿的感情,触及了他们的心灵,使他们获得了审美感受,从而受到了“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的教育。

四、在韵律活动中启发幼儿最初的创造意识

铃儿响叮当歌词范文第7篇

伙伴式学习,它是相对于个体学习的一个概念,就是把学生有机组合起来研究或者共同解决一个问题的学习方式,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的学习。将伙伴式学习运用到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有助于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引活音乐欣赏课堂等。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实施伙伴式学习呢?

1.组建伙伴团队,开展音乐学习

实施伙伴式学习中,伙伴团队的组建非常关键。为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小伙伴,每一个伙伴团队人数以3到6人为宜。伙伴团队的组建可以是音乐互补型的,如有人擅长歌唱,但不擅长舞蹈;有人擅长舞蹈,但不擅长钢琴等,以形成互助学习团体;伙伴团队的组建也可以是兴趣爱好相同的,如伙伴团队都喜欢流行音乐的,伙伴团队都喜欢民族音乐的等等。伙伴团队组建完成后,教师要引导每一个小伙伴团队都要选出一名小组长,以组长为指挥中心。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组长"的角色,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轮流"担任。紧接着,按照组建好的伙伴团队,教师在展开音乐欣赏学习。例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三年级音乐《牧童短笛》这一课时,教师设计导入任务,让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牧童短笛》这首歌曲分为三段,三部曲式,节奏主题,展现的内容都不一样。为此,教师让学生以伙伴式学习,一起聆听与欣赏这三段。任务明确,教师利用多媒体循环播放《牧童短笛》,让小伙伴们一起欣赏学习,聆听感受。

2.创设视听情境,诱发欣赏兴趣

有时,音乐就如一幅画,美得让人陶醉。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为主,为了让学生有更强的欣赏兴趣,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可以创设视听情境。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视听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视觉受到刺激,从而激发想象,诱发深层次的欣赏兴趣,带动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欣赏,体会音乐中画面的美妙。例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四年级音乐《踏雪寻梅》这一课时,教师创设视听情境,带领学生一起入境听赏,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踏雪寻梅》这首歌的歌词与意境都很美,教师边播放歌曲,边利用幻灯片出示对应歌词的图片,如: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坝桥过,铃儿响叮当……每一句歌词,对应一幅图片,让学生深深感受歌词的画面美。为了带动伙伴一起学习,教师再设计任务,引导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分享:通过这个视听情境,你感受到了什么?这首歌的演唱形式与其它演唱有什么不同?围绕着任务,各个伙伴团队开始合作学习起来,氛围非常好。有了前面的视听做铺垫,学生已经基本了解歌曲《踏雪寻梅》。此时,小伙伴们只需再静下心欣赏,品悟歌曲,从而得出更深的感悟。在伙伴团队中,学生交流分享,得出不一样的感受,学生也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歌曲,提高音乐欣赏效果。

3.搭建活动平台,实施伙伴学习

3.1 欣赏感悟,伙伴一起律动。律动是儿童随着音乐节拍,进行有节奏动作的一种活动。在音乐课上,引导学生律动可以让学生借助身体来理解音乐作品,从而得出更深的音乐感悟。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律动还可以营造活泼的音乐课堂,让音乐欣赏课在学生律动中走向高效。例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五年级音乐《快乐的嚓嚓嚓》这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感悟歌曲后,让小伙伴们以合作形式一起律动,比一比哪一组的律动更贴合音乐风格与内容,更能衬托出音乐中的情绪。这个"比一比"活动将小伙伴们的激情彻底点燃,小伙伴们一起互动欣赏着,一起交流着如何律动,如何才能整齐地律动,如何才能用律动衬托出快乐的歌曲情绪。在欣赏与感悟中,小伙伴们基本都明确了《快乐的嚓嚓嚓》的基本动作基本由两个踏步组成。根据感悟,小伙伴们配合着音乐,一起律动。在这个案例中,为了最大化调动伙伴团队的激情,教师还可以组建"评审队",从各个伙伴团队中抽取一名代表担当,并评分,利用激励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更愉快高效地完成律动任务,形成更好的学习氛围,最终促进音乐欣赏课走向高效。

铃儿响叮当歌词范文第8篇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生活 音乐

古往今来,音乐能震撼人心,鼓舞斗志,表达思想,增进交往,陶性养性,净化心灵的功能已被世人所知所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亦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等著名的教育理论,从中揭示了音乐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其独特的功能。对于幼儿,音乐在其成长道路上更是必不可少。

幼儿园是一个可以尽情绽放音乐魅力色彩的地方,每天都能听到动听悦耳,丰富多彩的音乐。动听的旋律、活泼的节奏,活泼愉快的音乐,雄壮有力的音乐,抒情优美的音乐,诙谐幽默的音乐都是幼儿身边不可或缺的。但是音乐真正展现出它的自身魅力了吗?幼儿园的音乐教育重点还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唱唱,听听,跳跳,音乐只是他们学习和感受艺术的一种辅助工具。音乐的魅力不仅如此,还需要我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仔细地听,好好地玩,慢慢地感受。结合我园艺术生活化教育的一些实践,下面我从“听”“玩”“学”“乐”四个方面简单地谈谈音乐在一日生活中的一些运用。

一、音乐,倾“听”你的美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老师都应该创造条件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为此,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音乐城堡,让音乐作为孩子们的好朋友,无时无刻不在他们身边。

美丽的清晨,音乐伴着孩子们的脚步声响起。当幼儿听到《礼貌歌》时,随着音乐唱着跳着跟老师小朋友打招呼,做到了相逢点头笑,弯腰问声好的良好行为习惯。当幼儿听到一些一些欢快,活泼的歌曲如《加油歌》、《亲亲猪宝贝》时,他们身体也会跟着一起动起来,整个幼儿园充满了朝气,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

午餐时间,班得瑞缓缓的音乐弥漫整个教室,孩子们顿时安静下来,边听音乐,边享受着美味的午餐,到了懒懒的午后,轻柔舒缓的催眠曲伴着幼儿安静的入睡,这一切都那么美妙。当听到《铃儿响叮当》,孩子们揉揉眼睛,穿好衣服,起床啦,准备进入下午的快乐时光。

随着刘若英的《最好的未来》歌声响起,快乐的一天结束了,听着歌词,老师会继续准备好第二天的活动,爸爸妈妈满心欢喜地倾听宝贝一天在幼儿园的成绩,期待宝贝快快长大。不管是在老师心中还是在爸爸妈妈眼里,他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未来。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音乐都能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它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美好的一天,并无形中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对家长对老师都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作用。

二、音乐,“玩”出你的精彩!

《指南》中指出:艺术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幼儿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是幼儿艺术活动目标之一。音乐不仅能为我们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音乐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东西,不同风格的音乐能激发幼儿不同的表现力。

首先,晨间体锻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为此我们每学期都将会寻找不同风格的音乐作为操节音乐,如《中国功夫》,《大声唱歌》《我真的很不错》等等。幼儿随着音乐的变化排队、走队形,按音乐节拍做操。在音乐的感染下,幼儿的节奏感强,动作准确,不仅感受到不同音乐的魅力,同时又锻炼了身体。

音乐游戏,把音乐当成玩具,进行游戏。我园的园本课程即为音乐游戏,如在大班音乐游戏活动《一百只老鼠》中,这是一首韩国歌曲,曲风诙谐幽默,老师针对这首歌诙谐的曲风和歌词创编了猫和老鼠的游戏。幼儿在活动中根据音乐的高低分辨老鼠和猫,并扮演不同的角色,随着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并且大胆地创造富有个性的动作。每个孩子脸上的表情千变万化,完全被这个好玩的音乐,精彩的游戏所吸引,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音乐成为了幼儿的玩具,老师的教具,伴随着它呈现出一个个精彩的片段,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三、音乐,“学”到你的魅力!

实践证明将音乐贯穿于教学中,是条有效的教学途径。我们经常在美术活动的操作部分,为幼儿配上一个情境相关的音乐,会让整个活动更加情景化,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在语言活动中增添一个动听的背景音乐,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等等。其实在课间活动中,游戏活动中都能“学”到音乐的魅力。

例如课间活动和游戏活动都是幼儿自主选择玩具和玩伴的活动,为了培养幼儿自主活动的能力,有时总免不了有点乱,如果教师利用音乐组织幼儿一起游戏效果会更好。例如:老师选择一首《青花瓷》最为游戏开始的音乐,统一的音乐让幼儿知道这是游戏的开始,同时古典缓慢的音乐,平静了幼儿激动的心情,尽可能地安静有序地开始游戏。再选择一首节奏轻快明确的音乐作为游戏结束音乐,当幼儿还在尽情游戏时,一下子就能把幼儿拉回到现实中,知道游戏结束赶紧整理东西回到位置上。这样不仅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效果又很明显。

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游戏活动中,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有效利用,就会发现音乐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

四、音乐,分享你的“乐”趣!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还有几个环节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如活动集中环节和洗手喝水环节,因为幼儿的动作有快有慢,出现了幼儿的等待时间,而怎样让这个时间变得有趣呢,音乐就成了最好的玩伴。

例如,针对大班幼儿选择《喜洋洋》作为活动集中环节的音乐,这个音乐本身就作为课程中的一个音乐律动,幼儿都已经学会了动作,所以当他们听到音乐就知道搬椅子坐到教室中间固定的位置,然后跟着音乐一起做律动,虽然一开始快慢不同,但是一会会就能看到幼儿随着音乐做着整齐的动作。而在洗手和喝水环节等待的时间还要长,我们就选择学过的音乐手指游戏《七步舞曲》等作为过渡方法,轮流洗手和喝水,等待的幼儿则在小值日生的带领下随着音乐做手指游戏。